小学体育工作述职报告

2023-0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体育工作述职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小学体育工作述职报告

让小学生体育锻炼成为习惯的研究总结报告

摘要:我申报的《让小学生体育锻炼成为习惯的研究》课题,一年来在校领导、同事的支持下,经过艰辛的努力,比较顺利完成了研究方案中各项任务,取得了通过对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自己在教学和平时的训练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一定经验方法,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而在全校推广,促进我校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体育;锻炼;研究总结

一、课题的提出

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由此可见,从行为习惯的培养入手,来探讨和研究良好行为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形成,既符合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更适应新时期形势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从现实和长远的利益和目标来看,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选定让小学生体育锻炼成习惯的养成,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这一学年的研究能够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能让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具体做到:

1.激发并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步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2.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知识技能,养成正确锻炼身体良好习惯。

3.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抵御疾病的能力。

4.激发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5.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组织体育训练、开展体育活动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对象和时间

研究对象:本校在校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学生

研究时间:2016、9——2017、10

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还是习惯于让学生通过身体练习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态度、兴趣和习惯,有的甚至弃之不顾。学生对锻炼如有浓厚的兴趣,又具有良好的锻炼态度和习惯,就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锻炼。而且从本课题创新程度来看,该课题有四大优势:1.课题研究与我们办学方向,目标相一致。2.课题研究有时间的保证,理论作指导,经验作基础。3.课题研究能够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科研策略。4.本课题具有理论、方法、手段的领先性和模式的开创性。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是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1.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2.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培养

3.形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两个因素

4.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否充足

5.体育锻炼中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6.集体体育活动对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研究

7.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

主要采用观察法、调查法、讨论法、个案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竞赛法等。

1.调查法:调查分析学生现状,分析原因,及时了解学生体育锻炼情况;

2.行动研究法:研究人员在教学实践中引导、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措施方法,邀请专家诊断指导;

3.经验总结法: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形成经验论文,科学准确地概括研究成果;

4.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的文献资料。

六、成果和结论

(一)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对提高学校體育工作整体水平和推进素质教育产生了一定促进作用。

2.通过学生良好的参加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热爱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人员和体育后备人才。

3.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浓厚了。

4.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体育课能认真听课,认真学练,课间参加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5.在课题研究中,由于与家长密切配合,使家长更愿意参入到学校教育学生中来,得到了更多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能充分展示个性,并在县第二届运动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7.在研究中也使自己总结了一定教育学生的经验,也发现了自身一些教育方法的不恰当,有待于改进,提高自己教育水平。

(二)结论

在一年的时间学生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研究中,自己在教学和平时的训练中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一定经验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鼓励、表扬学生,激发学生上进心;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要多发现学生个性,让学生在活动比赛实践中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让他们有着成功的喜悦。这样能促进以“优”带“缺”。

七、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学生性格波动大,可变性快,再加上社会多方面的负影响,习惯的养成反复性非常大,客观的差异和变化始终令人美中不足。

2.作为研究者,除了实践经验总结,还应掌握科学的理论,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这就造成实验很大的局限性。

3.由于第一次课题研究,对研究中材料的积累比较散,在今后课题研究中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式的积累。

4.在研究时把材料形成论文较少,在以后课题研究中在这一方面要积极去完成。在今后课题研究中,要注意以上存在的问题,使自己对课题研究取得更广泛、更深入、更完美。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群燕 付敏

第2篇: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2012年5月6日至18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根据省教育厅领导的要求和2012年度教师工作会议的部署,组织一批业务骨干,开展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专项调研。本次调研,规模大、范围广、效果实、影响好。现分四个方面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分五个调研小组,通过听取汇报、问卷调查、走访师生、实地查看、开座谈会等方法,实地访问了14个市州和19个县市区的教育行政部门;考察了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22所(市级7所、县级15所),中小学校34所(义务教育阶段21所,高中13所)。共召开座谈会30 多场次,参与人数约 500 人次;发放并回收有关教师培训机构调查问卷105份、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问卷851份;查阅各种资料 150余卷册;深入课堂听课 45 节次;收集获取各单位教师培训工作相关资料 50余份。

调研的主要内容,一是“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推进情况,包括培训的整体计划、经费是否落实到位、培训的策略与措施,进展速度、问题与困难、改进建议等,摸清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的实施情况与困难及建议。二是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情况,包括组织领导、功能定位、规划管理、基础条件、经费投入、师资队伍、功能发挥、社会影响、特色创新等,并对申报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单位进行重点考察。三是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情况,包括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样板建设校的特色与省级示范高中新课程改革情况以及校本研训的组织和实施情况。

二、主要特点

(一)“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特点

2011年是“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起始年,全省各市州、县市区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厅相关文件要求,以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整体培训工作呈现出有序有效推进的态势。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整体规划

各市州、县市区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能从教育强市、教育强县的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为教师培训工作作为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事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工作,始终将之作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重心,统筹安排,抓紧抓好。

为了加强对“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多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包括相关科室和培训机构负责人,形成了教师培训工作职责明确、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了全面推动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各市州、县市区依照省厅《关于“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认真制定了本地“十二五”教师培训规划,以相关文件形式,从培训对象、培训内容、资源建设、培训模式、培训制度以及经费保障等方面都做出详尽规定和要求。

这里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吉首市教育局根据全市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任务,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认真制订并实施了全市《教师发展五年规划》(2011—2015),展开了七项行动计划,即:教师师德建设的行动计划、优化教师队伍管理的行动计划、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行动计划、完善教师全员继续教育的行动计划、骨干教师名优校长培训培养行动计划、“教师发展达标学校建设”行动计划。这七项计划,紧紧围绕教师培训的重点,着重满足教育改革实践和教师发展实际需求,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完善管理,建章立制,认真实施

各市州、县市区全面加强了对“十二五”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了学分管理、校本研训、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远程培训等一系列制度,认真组织实施“国培”“省培”和本级教师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校本培训;各地在贯彻执行《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过程中,针对本地具体情况出台了操作细则,严肃认真地开展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由于组织得力、管理到位,各地基本完成了2011年度培训计划。

长沙市颁发了相关制度文件,把“英才工程”纳入市教育局绩效考核,把教师培训纳入对学校和区县的绩效考核。同时,重点督查“教师工资总额的1.5%作为教师培训经费”的落实情况,督促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和培训任务落实。

岳阳市、常德市建立了教师培训保障机制,将教师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和教育“两项”督导,开展教师培训专项督导,对所辖县市区的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情况进行抽查,建立奖惩机制,对所辖县市区和教师培训基地实行“以奖代投”,每年进行评估奖励,保证了培训工作的稳步实施。

株洲市及所辖县市区政府,将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列入各级政府预算,足额安排资金,专款用于教师培训。市级设立“三个一百万”工程、“三百万”培训专项、“一百万”高端培训专项、“三千万”学科基地建设专项,大手笔投入教师培训,气势如虹。

3.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成效初显

各市州、县市区在做好教师培训常规工作的同时,立足本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实际,从内容和形式、制度与机制、师资与基地等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当前教师培训工作进行了大胆试点改革探索,努力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提高质量效益。

湘西自治州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行动计划”,着力强调教师自主规划与自我发展,努力为教师专业规划目标实现搭建有效支持平台。

郴州市出台一系列文件推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规范健康发展,形成了教师培训对外交流特色。所辖各县市区政府加大投入,全力为教师培训保驾护航。

岳阳、益阳市在推进“十二五”教师培训中,大力强化校本研训指导,形成了君山区许市中学、桃江县桃花江小学等全省闻名的校本研训典型样板。

衡阳市高起点开局,精心规划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推动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发展方面可圈可点。

湘潭市提出了“以用为本,拉长链条”的培训工作思路。要求学员参训之前必须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自定研究专题,“带题参训”。同时,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增加“实践探索”和“能力展示”两个环节,以此来培养参训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展示自我的精神风貌。

永州市以“教育强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双高”和“三优”为目标建立导向机制,积极开展市本级教师培训工作。他们依托市电大开展的市本级培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实现了培训与课堂教学的无缝对接,实现了专家课堂与一线骨干教师课堂的结合。

娄底市以“教师基本功训练”为抓手,狠抓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以高中新课改为内容导向,开展高中教师全员培训。

常德市、邵阳市推进教师培训各项工作突出过程管理,强调质量效益,突出体现了“实”且“新”的特点。

各县市区围绕“十二五”教师培训目标的实现,在加大培训投入形成保障机制,强化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改革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涌现出湘乡市、荷塘区、芦淞区、江永县、资兴市、永兴县、汝城县、桂阳县、龙山县、吉首市、宁乡县、隆回县、耒阳市、桃江县、新化县、君山区、洪江市等一批教师培训典型县市区。

(二)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特点

全面了解全省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情况,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建设,是我们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之一。当前教师培训机构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1.培训机构的基础条件基本具备

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湖南省市级和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共有106所,其中市级教师培训机构13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93所。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中,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86所,占92.5%。其中部分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资源整合,完成了培训、教研、电教几个机构之间的整合的有34个,占36.6%;没有进行机构整合的有59个,占63.4%;拥有完全由机构主办的附属学校的16个,占17.2%,拥有实验基地的26个,占28.0%。

全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占地总面积约1628081平方米亩,建筑面积为825095平方米,普通教室1234间,多媒体教室213个,计算机室159个,多功能报告厅51个,语音教室63个,综合实验室88个,微格教室42个,心理咨询室32个,图书馆62个,普通阅览室81个,电子阅览室29个,其他教室68个,各机构拥有计算机总数为9075台。

全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教职工总数为3296人,专职教师2592人,占78.6%,专职教师中56岁以上的占7.6%,46~55岁之间的占26.5%,36~45岁的占46.1%,35岁以下的占19.7%;专职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有1人,硕士研究生49人,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占77%;专职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的占36%,中级职称48.4%,只有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15.6%。

教师培训机构兼职教师总数为1283人,其中来自义务教育学校的有605人,占47.1%,来自高中学校的有407人,占31.7%,来自高校和科研部门的有271人,占21.2%。在这批兼职教师中有特级教师89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66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577人。

2.教师培训机构主体职能充分发挥

全省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始终抓住教师培训这一主业,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服务,为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调查统计显示,现有教师培训机构中,把教师培训作为本单位唯一职能的纯培训机构占30.2%,培训、教研、电教等机构整合、职能兼顾的占24.5%,以教师培训为主业,兼办职业教育的占39.6%,还有的教师培训机构挂靠在相关院校,如电大等。不管是哪一类的教师培训机构,都在充分地发挥着教师培训这一主体功能。

长沙教育学院明确了教师培训机构的准确定位——将长沙教育学院打造成长沙中小学教师的学习中心、信息中心、资源中心,打造成长沙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摇篮和强劲助推器。构建立体型开放化模式——高端引领、项目驱动、贴地生长、研训用一体。充分发挥教师培训机构的多途径多方式辐射作用,把中小学教师培训与特级教师委员会、送教下乡工作结合起来,与教育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与科研指导、成果结合起来,与全市校本研训示范校指导评估结合起来,与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该院立足于三个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师资体系,聘请国家级、省级、市级中小学教师,构建相对稳定、结构合理、学科全覆盖的师资体系。二是建立课程体系,开发本土有生命力的教材。三是完善基地体系,建立高校基地、兄弟基地、市内校本研训示范校,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的四个学段的校长、教师培训基地。

株洲市教师培训中心努力以“资源中心、学习中心、服务中心”为目标,强化培训机构的职能建设,创新了培训体系和培训网络,构成了自己的培训特色和培训格局,形成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立交桥”效应。以“株洲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讲师团”建设为重点,建设一个骨干教师群体。鼓励有条件的“讲师团”成员攻读教育硕士学位,有计划地选派“讲师团” 成员参加国家级、省级高级研修班。以“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拳头,打造一批知名教师。“名师工作室”实行主持人负责制,上挂高校(聘请导师),下联学科培训基地。创新培训机制,形成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校“四位一体”的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模式,形成“远程培训、集中培训、校本培训”有机结合的培训网络。创新培训内容,形成“面向全员、突出骨干”,“订单式”和“超市式”相结合的培训特色。

3.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的创建热情高涨

调查统计显示,准备申报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的县级机构26个。他们得到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加大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进管理改革,做好一切创建准备,迎接省厅和国家教育部的评估验收。

资兴市委政府和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创建省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工作,把对教师进行学校的建设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教育强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于2009年确立了市教师进修学校创建“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的目标,并迅速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启动了创建工作。近三年来,市财政共投入近100万元用于加强进修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了学校食堂,改造了学校厕所,新建了篮球场、排球场,改造了运动场,绿化美化了校园。今年学校又计划新建一个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维修改造老教学楼,再添置36台电脑等,学校条件将进一步完善。

湘乡市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教师进修学校建设,市委常委召开专题办公会议,要求进修学校要以创建省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为契机,切实加强自身管理,通过公开选调教师等方式优化培训力量,采取聘请兼职教师等方式整合师训资源,进一步完善师训硬软件设施,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在全市教师培训中的支撑作用。决定在2011年、2012年城市教育附加费中每年安排60万元,用于维修改造进修学校教学楼、学员宿舍楼,并由教育局另行安排资金改善该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永兴县以创建省示范性培训机构为契机,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基本实现了教学现代化、办公数字化、管理科学化。该校在2005年就明确提出了创建省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目标,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 分别于2009、2011年县委先后两次召集县财政局、人事局、编办、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到校现场办公,解决了专项经费160万元,用于学员宿舍楼和办公楼装修、教学楼卫生间和校门改造;并明确规定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培训经费每年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10万元。教育局提出了按“三高三优”的要求建设县教师进修学校,即: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经费优先保障,人事优先安排,问题优先解决。

耒阳市以争创省级示范性教师培训机构为契机,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新增校园面积10至15亩,新建培训用房5000平方米,装配学术报告厅、语音室、综合实验室、教育心理实验室、体操训练室等,并添置相关设备。

4.重视基地学校建设,培训重心逐渐前移

大部分教师培训机构尝试将教师培训工作的重心前移,与当地相对优质的中小学校合作,建立教师培训、校本研训基地,开展“送教下乡”“送教送培”活动,促进城乡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株洲市教育局拿出“三千万”专项资金用于学科基地建设。学科基地有三个主要功能:教研功能——承接主要的全市性学科研讨活动,并为研讨活动提供案例、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资源集散功能——开发或收集各种学科教学资源,并发布给全市教师共享;培训功能——接受全市本学科教师的研讨性工作访问,承接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的学科教师跟班研修与培训,为访问或跟班研修培训的教师提供指导、示范和工作条件,派出骨干教师到其他学校蹲点跟班指导。每个学科基地投入300万元,学科基地集资源建设、教研和教师培训工作于一体,是教师高端培训的新起点和里程碑,也是多年来致力于创造性师训的生动写照。目前,该市已完成高中阶段学科基地7个学科的研培,参加研培人数共计143人,参与专家有43人。自主研发多个教学资源,对促进教师学科素养和教学素养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已经召开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基地研培工作布置会议,计划今年5月开始进行研培活动。

岳阳市2010年就开始将教师培训基地建立在中小学校,以培训基地为依托,贴近教师,贴近课堂,紧靠教与学进行培训,打造“学员最需要的培训”。如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是岳阳市的小学教师培训基地,该校坚持研训一体化,开展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将校本研训落到实处;将教师建设分三个梯队:学科指导团队;进行集体备课,开展团队共建;对新进教师进行适应培训。实践表明,这种培训模式由于培训内容向需求导向转型、培训模式注重能力本位、培训方式多元,受到了参训教师的欢迎和认可。

浏阳市教师进修学校初步建构起一个高效、协同、有序的培训体系,搭建了“三规范”即政策规范、管理规范、业务规范的教师培训平台。如浏阳市第三中学既是该市教师培训的基地学校,又是长沙市校本研训基地学校和示范校,该校以小专题研究为导向,探究研训一体新形式,以课例研讨为契机,形成校本研训新合力,以课程开发为抓手,开辟校本研训新阵地。

(三)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特点

全省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理念逐步转化为教师新的教学行为,各地各校取得了比较丰硕的课改成果,涌现出了一批课程改革样板学校。调研结果显示,课程改革推进的力度和取得的实效,小学优于初中,初中优于高中。

1.大胆探索有效教学的多种模式

学校重视课改,认识到位,大胆探索有效教学的各种模式。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注重自己如何教转向如何指导学生学。“以学论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观念深入老师们的心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得到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被激发,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小学、初中和高中各层次学校都涌现出不少探索有效教学的典型范例。

(1)小学

调研组考察的小学均为当地的知名小学、省级课改样板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而言比较优越,校长的办学理念比较先进,师资力量整体较强,课程改革的推进力度大,办学特色鲜明,课改成效显著。

①张家界崇实小学积极构建“生本课堂”。近年来,刘晓华校长引领该校教师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踏实践行,创立了“13334”生本课堂教学理论与策略,创建了各科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民主、和谐、科学、高效的生本课堂文化,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1”即坚定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思想”,确立“为学生终身发展与幸福奠基”的生本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333”分别指“三维”教学目标、“三双”评价要求、“三段式”教学模式。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双”评价要求,体现“双主”——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落实“双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凸显“双百”——教师关注100%学生,100%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三段式教学模式,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4”即引导教师做好四件事情: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合作探究学习,课后拓展延伸学习,课堂学习评价。

②桃江县桃花江小学潜心探索“幸福教育”。一是打造幸福教师。做好师德培训,建立了师德成长足迹本;确定校级、县级、市级、省级名师成长目标,使每一个教师都有成长的目标和方向。二是培养幸福学生。以活动为载体,开发课程,设置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合唱节、体育节等活动,所有活动连在一起,每周都有安排。三是构建幸福课堂。幸福课堂体现“以学论教、以学定教”,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四是构建幸福校园。以幸福为主题,在学校每一个环节、角落体现幸福文化。师生是阳光,师生是幸福的。五是打造幸福家园。

③湘西自治州吉首大学师院附小“六环互动导学”教学模式。该校针对“大班额”的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整体发展,提炼出了“六环互动导学”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论教、少教多学为理念,重点关注六个教学环节,即引导、自学、交流、展示、点拨、反馈,环环相扣,既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也可互为包含,相辅相成。课堂上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互动,学生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构造出了极富生态的高效课堂。

④常德市北正街小学“乐疑”课堂教学模式。特级教师褚俪华校长认为:当今的课改,不缺少理念,缺少的是落实理念的策略和方法。在她的带领下,老师们积极创建“乐疑”课堂,让学生在“生疑”中享受思考的快乐,在“解疑”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升疑”中感受发展的快乐。

(2)初中

从调研情况来看,全省初级中学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借鉴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经验,先学后教,精讲多练。涌现出了岳阳许市中学、永州马坪学校等课改典型。

①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五环教学模式”。该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创建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形成了“许市模式”。全校倡导“五环渐进自主学习法”,具体由五个环节组成:练习反馈、自学讨论、交流提升、梳理巩固、检测达标。根据学习进程的推进形式,学校又创建了“五环渐进同步学习法”和“五环渐进异步学习法”。目前该校加大教学教研力度,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化模式,摆脱束缚,把“五环”的精髓与学科特点相结合,打造出自主、高效、快乐的课堂。近四年,先后有省内外1400多所教研机构和学校,共计54000多人次慕名到该校参观学习。

②永州市冷水滩区马坪学校构建“生态课堂”。该校处于城乡结合部,条件简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相对落后。正是基于这样的办学条件,学校坚持以课改为中心,以校本研训为抓手,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呈现出勃勃生机。该校提出“生态课堂,阳光学子”的课改理念,在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生命潜力被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被唤醒。在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快乐。我们从孩子们身上看到的是自信,是乐观,是创造精神。

③常德市第五中学和美课堂“一四五”模式。该校提出从“和美与共、和而不同”为核心的多元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简称“和美课堂”,并概括为“一四五”课堂教学模式。“一”即围绕一个中心,以“学”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达到会学的目的。“四五”从四个方面构建“和美”课堂,每个方面都涉及“五项”要素,分别概括为:备课遵循五原则——主体性原则、主导性原则、适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有效性原则;教学把握五环节——预习检测、自学探究、合作交流、梳理拓展、达标练习;注重培养学生五项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拓展能力;课堂凸显五大特征——集体策划、自学为主、组内互学、教师导学、相互评价。

④浏阳市八中“三三四”高效课堂模式。该校提出了打造“以生为本、以疑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三三四”高效课堂模式。以“高效导学案、高效学习小组、高效评价机制”为三大抓手;以“三分之一”原则——三分之一的课堂目标可以在课前通过自学达成、三分之一的课堂目标可以通过合作学习达成、三分之一的课堂目标通过老师点拨拓展达成为原则;以“学案自学、发现疑难—合作探究、以疑促疑—展示点评,释疑质疑—当堂训练、巩固提升”四步程序组织教学的高效课堂模式。

(3)高中

湖南省普通高级中学自2010年全面启动课程改革,学校普遍面临课改和高考的双重压力。尽管困难重重,还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培植了一批课改典型校。

①长沙市明德中学:该校从2011年初开始实施“三生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所谓“三生课堂”,是指让课堂具有“生命化、生态化、生活化”。该教改方案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出发点,强化质量意识,关注“生命、生态、生活”,打造高效课堂,形成明德特色:一个核心——打造生命化、生态化、生活化课堂,为学生终生发展与幸福奠基;一个理念——15分钟授课理念,即教师授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四个环节——学、探、结、用(学生学、学生探、老师结、学生用);四个转变——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讲授知识为主动求知,变巩固知识为自我展示,变检测知识为交流应用。“三生课堂”的教学模式为:问题引领—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应用。

②汨罗市一中:从2010年全面铺开教学改革,根据 “20%的知识学生自学能够掌握,70%的知识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掌握,剩下10%的知识需要教师引导才能学会”的学生学习实际, 确定“20%的内容学生自学,70%的内容学生合作学习,10%的内容老师进行引导教学”的教改思路。根据学校“20%的特优生,70%的中等生,10%的待优生”的学生构成,确定了“30分钟合作探究学习,10分钟自主学习,5分钟点拨指导”的课堂时间分配结构。逐步形成了“自主预习—组内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组内补充—教师点评—课堂检测”的六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③洪江市黔阳一中:该校以抓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从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创设始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改效果较好。

2.努力满足校本课程的多样选择

全省中小学课改样板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建设方面积极探索,结合地域文化和学校特色,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教材,开设多种多样的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选择。

①桃江县桃花江小学:为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该校开展常规性训练,开展快乐的八件事:涉及德智体美劳,每日一读(读课外书),每日一诵,每日一唱,每日一站,每日一写,每日一记,每日一跳(100次),每日一劳。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并做到了常态化、序列化、课程化。每周一、二、三下午有33个社团活动,学生自愿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②怀化市铁路二中:这是一所城区初级中学,狠抓校本课程,丰富实践活动。该校每周一下午5、6节课为选修课程授课时间,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文化类的《诗词鉴赏》《中国传统文化》《趣味数学》《校训解说》,艺体类的《篮球训练营》《合唱艺术》《动漫绘画》《葫芦丝》,技能类的《地理与我们的关系》《生物科技活动》《电脑俱乐部》《动感小记者》等校本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③衡阳市八中:制定校本选修课程制度与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如语文《古诗鉴赏》《影视文学欣赏》;数学《数学高考题溯源与解题方法探讨》;英语《欧美影视文学欣赏》;物理《物理学探源》;化学《化学与健康》;生物《微生物与发酵》《花卉的栽培》;政治《国际形势分析》《公司力量》;历史《二战名将》《大国的兴起》;地理《基础天文学》《环球地理》;信息《网络技术》《网页制作与美工》;音乐《中外著名音乐家作品赏析》以及心理《心理游戏与自我成长》等。

3.积极寻求区域课改的多元整合

各市州教育局在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注意统筹规划,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多方面的资源,促使课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下面对株洲和郴州两市的做法作一介绍。

(1)株洲市的做法

在课程改革上突出“四抓”:一抓责任的落实;二抓典型的引领;三抓评价的导向;四抓课堂的有效。

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搭建了三个平台,即奖励平台、培训平台、交流平台。

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做到三级(市、区县、校)负责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天元区、芦淞区、炎陵县、醴陵市已经取得了好的效果,在落实课程要求和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方面,涌现出了醴陵一中、醴陵四中、株洲市二中、株洲市三中、株洲景弘学校、炎陵东风学校等课改样板校,积累了丰富的课改经验。

为了形成本土课改经验,培植本土课改典型,让典型在课改中起引领作用,株洲市教育局着重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课改基地。二是在高中启动学科基地和特色项目建设。三是建立了课改典型人物引领机制。为推进课改,在全市由下而上地开展了“十大课改人物”的评选活动,评出了全市的课改典范。四是进行了区域整体推进课改的探索。对区域整体推进课程改革,选取了炎陵县教育局作为试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将炎陵的课改经验在全市推广。

(2)郴州市的做法

①抓认识,统一思想。

②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求做到 “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五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媒介)、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三精心”,即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导学案。

③抓校本教研。一是建立了市级教研员联系县(市、区)制度,加强了对校本教研的指导。二是坚持校本教研与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以校本教研促校本课程开发,以校本课程开发提升校本教研水平,实现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双赢”。三是开展课改调研,现场了解课改实施情况。四是开展新课程教学观摩和教学大比武活动。

④抓高效课堂。研制了《郴州市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要求贯彻课改理念,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策略,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小组合作互助学习,实施导学案教学法,推广魅力课堂。现在,这种高效教学的要求已贯彻到全市各级中小学校。如永兴一中的“三段五步”教学模式,四完小的“五三五体验式”教学模式,临武一完小的“学、议、讲、练” 教学模式,苏园中学的“自主·互助·探究·实效”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等等。

⑤抓课改样板校建设。目前,全市有小学市级课程改革样板校12所,中学市级课改样板校24所。有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学校3所。对课改样板建设校,有制度,有任务,有评估,有奖罚,每年要检查,要总结,促使这些学校充分发挥带头示范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次调研,我们侧重于了解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发现,各个层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1.政府保障和教育行政管理层面

一是政府投入仍不足,培训经费短缺。目前教师培训经费“两个比例”(一是按教职工工资总额的1.5%由财政预算用于教师培训;二是学校年度工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基层反映学校“5%”普遍落实较好,但“1.5%”全省没有一个市州全部县市区完全落实。本次调研的县市区中,除了衡东、永兴、吉首、桃源等部分教师培训经费按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外,大多数县市区只能基本满足培训的最低要求,有些县市区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缺口相当大,2011年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人均低于100元的有湘潭的岳塘区,永州的东安县、宁远县,衡阳的衡南县,郴州的北湖区、桂东县,怀化的辰溪县,邵阳的邵阳县,张家界的永定区,岳阳的临湘市、湘阴县、岳阳县,益阳的南县等。尤其是南县人均只有7.79元,临湘市只有12.44元。由于经费不足,带来了两个严重问题:一是教师参培机会严重不足,完成规定培训学时困难很大;二是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滞后,陈旧落后的设施设备得不到更新,基础条件不能满足教师培训需求,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推进。

二是规划不够周密详细。各地“十二五”教师培训规划普遍对于如何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如何落实“十二五”期间教师分层、分类、分岗完成360学时培训任务缺乏周密安排和详实计划。

三是项目监督管理亟待强化。各类培训项目普遍存在不同程度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问题。基层反映少数“国培”“省培”集中培训项目存在培训内容不符合教师需求、班级管理散漫松懈问题。

四是学分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各市州、县市区不同学校学分登记方式五花八门,标准极不统一。各地及学校还反映了校本培训学分比重过低、学分登记操作复杂等问题。

2.教师培训机构业务层面

一是承担教师培训任务的机构较多,职责不够明晰。就省级来说,除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外,还有下列机构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中小学教育行政干部培训办公室(设在湖南师大内)、省电化教育馆(内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测试中心)、省教育装备处、湖南一师成教部、长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这些不同培训主体单位之间存在职能重叠、工作越位、要求不一致和工作不协调情况,如,项目实施出现交叉管理、重复培训现象;非教师培训机构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造成教师培训机构资源浪费,等等。

二是基层教师培训机构定位不明确,职能和资源整合缺乏力度。各地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中还是独打鼓,独划船,没有与当地教研、电教、仪器等力量整合,因此,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能力不强,资源匮乏,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制约了当地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如何加强教师进修学校与当地教研室、电大、仪器站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优势互补,真正实现教师培训资源整合,形成合力,这是全省县(市)教育局和教师培训机构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是培训优质资源短缺,培训质量堪忧。当前,教师培训的课程资源,既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培训内容,更没有统一的培训资源,使教师培训随意性很大。由于优质课程资源匮乏,基层学校普遍对一些集中培训质量不高、效果较差、效率较低、收获与预期差距较大反映强烈。为了获取优质资源,有的市州、县市区不惜重金聘请外地高水平专家型教师讲课,甚至将项目整体安排到省外甚至国外进行培训。

四是校本培训缺乏专业引领,特别是边远农村学校、教师人数较少学科以及非义务教育学段,在某些区域范围内都很难找到水平较高的培训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高质量的培训学习资源。

3.中小学教师需求层面

总体上看,教师培训需求不足与需求偏高并存。一方面,部分年龄较大、教龄较长、“职称到顶”的教师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思想,不愿参加教师培训。一批有一定从教年限的教师存在职业倦怠,缺乏事业追求,得过且过,对完成规定学分有抵触。部分农村学校教师、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由于教学负担繁重,对参加培训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贴近课堂、贴近教学、贴近自身实际的实用型培训深受大多数教师欢迎,针对性和实效性欠缺成为影响教师参培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培训需求呈现明显选择性特征,对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极高要求,实施难度大。

上述突出困难和问题的成因十分复杂。客观上讲,首先是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受湖南省尚不够发达经济发展水平制约,部分经济欠发达县市区由于财政困难,难以兼顾经济与教育共同发展、教师待遇与培训投入同步提高。其次是教师培训发展历史不长,工作经验不足,使得各地各部门教师培训虽然工作积极性高但方法欠科学、效果不够理想。再次是湖南省教师队伍建设在历史上有欠账,教师队伍本身的整体素质问题,加之近年教师培训急速改革发展中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给当前教师培训工作造成了一定压力,增加了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施难度。

从工作水平方面反思,我们认为,湖南省各级政府和教师培训工作部门对教师培训工作规律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深,科学管理教师培训工作水平尚有待提高。由于对教师培训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中之重”的地位认识不到位,政府的教师培训责任得不到完全落实,教师培训工作出现保障不力、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问题;由于对教师培训发展规律认识不深,各地教师培训政策措施普遍偏重约束而非激励,有违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动因在于其自主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培训管理中轻视调查研究、科学思维、系统方法和民主决策倾向,导致教师培训规划编制不够精确、实施存在疏漏。

四、我们的建议

针对我省当前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今后几年里,湖南省须围绕全面完成“十二五”教师培训任务,推动教师培训工作又快又好发展和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强化保障和精细管理为重点, 在全面统筹、创新机制、完善制度、促进发展上狠下功夫。为此,提出以下具体建议。

1.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教师培训职责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将政府及其推行的政策作为教师培训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加大强制力度,规范政府教师培训行为,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评估,并把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落实、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各级党政负责人教育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建立问责机制,明确不履行责任应受到的责罚。要推动财政部门将教师培训经费纳入政府预算并适当提高比例,设立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本建设和事业发展经费项目,以及农村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等;推动人事编制部门增加一定比例教师编制,用于解决中小学教师培训工学矛盾。

二是明确划分各级各部门教师培训工作职能,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机构及其他相关职能机构能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展其长,杜绝多头管理和交叉重复。

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各级教师培训重点分工。根据各级教师培训职能特点和原有分工,对教师培训重点适当划分。县级教师培训重点是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学科教师人数较多的县级骨干教师培训以及校本培训的指导;市级教师培训重点是高中阶段教师全员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师资薄弱学科教师培训以及市本级学校教师培训;省级教师培训重点是市县两级教师培训者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师资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示范性教师培训和高级研修培训。

在教育行政部门与教师培训机构关系上,强化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包括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和指导监督等宏观管理职能,明确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项目实施、信息管理、培训研究、辖区内业务指导和参谋咨询作用。

在培训机构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上,明确辖区内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实施和学分登记由本级教师培训机构主要负责、其他机构协同配合完成。

⒉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宏观指导

一是进一步完善培训规划。规划是教师培训的“施工蓝图”,是确保教师全员培训目标落实的基础。针对“十二五”培训规划提出“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不少于360学时培训”的总体目标,各县市区组织人员在对2011年度教师培训规划实施情况全面调查研究基础上,对培训人数、学时、经费等认真进行科学测算,全面细化后续实施计划,确保“十二五”培训计划落实到乡镇、到学校、到个人。省、市强化对辖区内各单位培训计划修订指导及实施质量监控。

二是完善教师培训制度体系。当前急需抓紧研制出台学分登记管理操作细则,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制度,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和高等学校优势学科教师培训基地建设评估标准和资质认证制度。

三是要补充完善教师培训激励政策。如教师完成培训任务与考核、晋级、评优、资格再认证相联系的制度,针对农村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培训制定倾斜政策,进一步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四是要特别加强校本研训的指导与研究。建议由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牵头,开发和建设“全省中小学校本研训指导平台”,为全省中小学校开展校本研训提供政策、资源、经验、专家等方面的支持。及时展示优秀学校的研训成果,推介优秀学校的先进经验,并通过网络牵线搭桥,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校际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强区域和学校之间的互相学习与沟通。同时,整体、宏观、科学、系统、研发系列校本研训实用教材,加大校本研训的力度,增加校本研训的学时学分,使校本研训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常态化、经常性的工作。

3.加大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基地建设力度

一是建设好省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基地。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和省高校干部培训中心共建同升湖基地为契机,将省级中小学教师培训职能整合起来,撤并相关机构;选择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教师培训相关优势学科,挂牌设立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形成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为龙头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

二是以评促建,通过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验收,积极推动全省、市县两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

三是省市县共同推动建设一批覆盖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师培训基地学校。

4.抓紧建设优质培训资源

一是遴选和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依托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平台,以省为主,加大投入,从省内外遴选、开发涵盖基础教育各学段各学科、全国一流的教师培训优质课程资源,为全省各地教师培训提供充足的课程资源,推动培训内容更新和培训方式改革。

二是建设优秀培训师资团队。各市州、县市区依托教师培训机构,吸纳中小学一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优秀教师,整合辖区内各学科优秀培训者资源,组建本级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资团队;全省依托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整合各地培训师资团队优秀成员和高等学校有关专家组建中小学教师培训各学科省级专家团队。并通过“国培”“省培”计划开展培训者研修培训,全面优化全省培训师资。

5.大力开展教师培训研究

从今年开始,举办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优秀研究成果评奖活动,鼓励全省各地教师培训部门和单位,结合自身工作开展各种形式的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先进教师培训理念、理论、方法和经验,提升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科学化水平。

作者: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第3篇:上海市长宁区开展中小学校长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述职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切实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党工委、教育局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从长宁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全面实施学校德育工作“一把手工程”,制定了《长宁区校长学校德育工作述职制》(以下简称《述职制》)。

在《述职制》中明确规定了校长的德育工作责任:依法自主实施学校德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的理念,把德育工作融入到课程教学、教育管理、学校管理的所有环节中去,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明确阐述了校长德育工作的述职内容:主持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和全员德育工作评估机制;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运用“二期课改”理念,主持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强化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开展学校德育科研;主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机制;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取得良好的社会评价等。

2006年7月12日和13日,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党工委、长宁区教育局根据《述职制》的要求,本着“了解、推动、总结和完善”的精神,举行了长宁区中小学校长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述职。整个述职以“集中述职、互动交流、专家点评”的程序开展。上海市科教党委宣传处、长宁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的专家,《思想理论教育》杂志的编辑,以及长宁区各街道代表和各中小学家长代表参加了本次专项述职活动。

长宁区中小学(包括特殊学校、职校、民办学校等)的校长们认真回顾了一年来学校德育工作,从学校德育工作规划、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班主任队伍建设、学校德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德育课题研究、“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创建等八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写出了述职报告,并制作成多媒体向各方代表进行了述职。

在倾听了校长们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述职的基础上,学生家长代表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结合自己的感受,切实体会到学校德育工作在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并表示要积极主动地关心、支持学校的德育工作;社区代表也高度评价了校长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述职制是全面实施学校德育工作“一把手工程”的有力举措,对校长们在实际工作中将“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建设放在重要地位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为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设良好的环境。

专家在点评中认为,这一专项述职是落实学校德育工作“一把手工程”的有力举措,《述职制》的落实必然会进一步推进长宁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长宁区中小学校长能够根据中央8号文件精神、《上海市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有机地与学校德育工作加以整合,充实和丰满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充分体现了长宁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区域整体推进,学校依法自主实施”的特点。专家在点评中,还就校长的德育理念、学校德育管理和德育工作特色,以及校长如何规范地进行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述职进行了具体指导。

上海市长宁区中小学校长学校德育工作专项述职工作在市、区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大力支持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今后,这项工作还将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朱尚忠供稿)

本栏责任编辑余玲华

作者:朱尚忠

第4篇:小学体育工作述职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德:一年来,在教育教学中能恪守教师职业道德,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十二校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工作,团结每一名同事,关爱每一名学生,没有和任何教师有工作之外的任何矛盾,没有任何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尊重领导,尊敬同事,平等对待学生。

能:本除了担任

五、六年级六个班的体育教学之外,还负责学校篮球队和广播操的日常组织工作。一年来我们组虽然很少开展坐下来共同探讨教学方略的正规活动,但基本上做到上课互听,随时互助,及时反馈。教学上能保持更新理念去审视自己,能展现出年轻的活力和新的思维。在区、校运动会中,能团结协助组内开展工作,积极出谋划策,促进体育组的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平时注意保持和班主任的交流,因为班主任的积极协作,才让我的课堂成为学生放松精神、娱乐身心、锻炼身体的场所。

勤:一年来能做到早到迟走,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有事必先请假,遇到工作和家庭冲突的时候,能在保证圆满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所以在面对父亲脚伤患病和孩子生病的特殊情况下,本也只断断续续的请了几次假。

绩:教师的成绩就是学生的不断成长和提高。一年来各项工作不能说取得了什么成绩,只是基本达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在区广播操比赛中,担任广播操的教授工作,最多时,上午教2个小时,下午教2个小时,嗓子喊哑了,吃药坚持,严抓做操质量,做到动作规范、美观。最后在校领导、班主任和组内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获得全区第一名。在篮球队训练中,由于受家庭、身体推铅球肌肉拉伤等原因,克服困难,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训练,在区篮球比赛中,男队获第六名,女队获第四名,共计得八分,为明年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打下基础。在督导及各项检查中,积极配合,上交各种材料,并撰写校本教材。在区教工运动会中,参加了推铅球、趣味比赛、跳大绳、时代列车、4×50M接力、趣味接力,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坚持到下午结束,其中,趣味比赛获得第一名。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还有许多不足有待改进,我也深知所有工作都需要自己积极思考与实践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以及各方面的通力协作才能完成好。

第5篇:小学体育工作自查报告

贾村小学体育工作自查报告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

宗旨,积极开展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力争使学校的体育卫生事业达到为学生服务和满足学生需求的目的。结合实际,对我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0平方米,现设有六

个年级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均为100%。我校现有教师13人,其中学历合格率为100%。小教高级教师3人,小教一级教师10人。

二、 我校器材情况

我校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供学校陈列体育卫生等相关的器材。

学校共有田径类,球类器材,共有200余件. 我校现有学生活动操场

2800平方米,有一个环形200米跑道,学校有兼职体育教师1人。

三、建立制度,强化管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

程》,一至二年级每周4节,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并规定学校或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体育卫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做到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分管领导——体育教师一条线,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从而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学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测试、坚持做课间操,每年六一组织体育大型活动,都为学生活动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体育基础设施的逐步改进和体育制度的规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体育环境。

四、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达标及成绩评价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体育成绩,期初制定了学校计划,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将达标锻炼项目始终贯穿于每节课的练习中。现在,经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五、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校体育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的大力支持。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体育方面没有专职教师,硬件设备不达标,专用场地不到位,器材室里建设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器材数量不足,跟不上教学需求。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较少,有待提高。我们认识到,要抓好学校的体育工作是一件艰苦的长期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努力。今后我们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来抓,同时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能力,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我校的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贾村学校

2012.2.24

第6篇:小学体育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体育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x人,教师x人。其中体育专职教师x人。

二、主要成绩:

1、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体育卫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

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学校每年都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校长、教导主任、体育老师在制定学期计划时,有明确的内容和要求,提高全体教师对体育工作改革的认识。从而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体育成绩的不断突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健章立制,齐抓共管。

为了使体育卫生工作开展的扎实有效,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体育工作会议制度》、《体育课常规管理制度》、《体育器材管理制度》等。

(3)重抓教师能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水平。

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1人。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学校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鼓励体育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等有关课改方面的资料。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仍然鼓励和支持教师外出学习。同时关注体育教师道德修养,严禁体罚学生。

2、增加投入,创造条件,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

一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对体育设施的建设,配置4副乒乓球桌。维修、加固室外体育器械。

3、深化改革,阳光体育,营造快乐的体育氛围。

体育改革创新的唯一宗旨,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就是要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教学氛围。

(1)体育器械让学生快乐起来。

我们把现有的固定体育器械进行定期改造和维修,充分利用好这些体育器材所能发挥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让学生身心愉悦。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足开齐了体育课程,在课表上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并严格要求专课专用,不许占课。充分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两活动是学校施行阳光体育的一项新举措,由于我校在班级人数多,为了更好落实阳光体育运动,学校设置了两个时间段的锻炼时间。一是实行课间40分钟的阳光体育锻炼时间,由体育老师集体安排。落实广播操、长跑等活动。二是根据当天没有体育课,增加下午两节课后时间开展特色20分钟的体育锻炼时间。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共同负责管理内容主要有学跳绳操,打篮球,队列训练等。学校每学期都把特色体育锻炼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制成表格,下发到每个班级,每个班级就按照活动内容和时间开展各种体育活动。

3、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喜闻乐见。

(1)创设宽松、和谐的兴趣活动氛围。我校组建乒乓、跳绳等体育兴趣活动小组,主要以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宗旨,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都能参加。

(2)经常开展体育竞赛活动。根据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科学运动规律安排运动量的原则,教导处协同体育组精心策划,明确各阶段的活动内容、地点及责任人,这样既保障了活动的规范有序,又确保了活动的安全有效。

(3)牵一发而动全身。

学校体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带来了学生一系列的变化,一些在学习上本来是一般化的学生,由于开发了他们的运动领域,使他们在体育方面成为姣姣者,这就自然带动了他们学习的勇气,使他们智、体同步发展。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是由体育上的兴趣爱好得以充分的发展所带来的,因此,是体育工作开发了他们的智力。

三、存在问题:

多年来我校注重体育常规工作方面的管理并做到有效落实,体育工作得到有效发展,但在体育特色方面逊色些,所以学校努力寻求一条体育特色之路,找到适合学校实际,适合不同年龄层学生乐于参与的体育项目。并能根据特色制定出抓普及的学校体育发展规划。同时学校在体育硬件添置方面还存在资金紧张的困扰,体育师资配备方面也不足,有待今后不断补充与完善。

xx学校2017.12.29

第7篇:小学体育工作报告

(2016)

本年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从全面落实“健康第一”思想出发,牢固树立和坚持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进一步从观念上理解和认识了实施素质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和重要性,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思想指导下,我校体育工作始终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健康心理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根据2016年工作计划的要点,很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现报告如下:

一、体育课开课率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和上级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1-2年级体育课每周为4节,3—6年级每周体育课为3节。开课率为100%。

二、教学实施总体情况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我校切实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学习落实“课标”的教育理念,改革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学校要求教研组做到学期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分工,有措施;成绩有记录;资料有积累。分管领导定期检查。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条件,认真备好课,做到备课、备学生、备场地,充分利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抓好学生的体育常规教育,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有机地结合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学校领导定期和随机检查教案,随时进行听课和评课。

1

2、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反思,努力钻研,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理解“课标”精神,恰当地选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学法,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和“放羊式”教学。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因地制宜上好每堂体育课。学校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 ⑴抓教学进度和备课; ⑵抓常规纪律; ⑶抓安全教育; ⑷抓运动密度; ⑸抓锻炼实效; ⑹抓听课评课。

3、树立课外活动是课内体育教学的延伸的教学观念。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是体育课教学工作的实效的检验。只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促进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学校要求体育教师凡是学校开展的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都要列入体育教学计划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这样既推动了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反过来又促使学生重视体育课的教学,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的兴趣。

三、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

1、学校从领导到教师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学校体育活动建设的开展,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同时把体育活动与促进和谐校园等紧密结合,培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由此,学校组建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健全领导网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2

2、学校将阳光活动建设落实到学校工作计划中。经常深入实际,检查督促,研究解决体育活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春秋两季趣味运动会的举行、体育类兴趣小组活动安排、每学期体育工作的思路等学校都召开专门的会议共同商量后决定。

3、学校体育活动建设的教育经费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建设的正常运行,有改善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计划,将体育教师培训纳入计划,每年组织兼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

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与体育课教学相结合。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上好体育课,全校各年级均按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教育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每周定时定点上课,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100%学生参加每周的体育艺术2+1活动,精选教师有计划地进行精心指导。通过体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5、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理论与研究并重。我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根据多年教育的积累,着手研究大课间活动的合理设置与研究。在深入研究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喜好,除了在每学期的运动会上开设了难度适中、丰富多彩兼顾趣味性的活动项目,让学生养成课间课外、校内校外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四、学校经费投入情况

我校将保障体育、卫生经费作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采取公用经费率先保障学校体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各项体育卫生活

3 动的正常开展。

五、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1、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我校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使100%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要求每位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记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建立通报制度,定期通报各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

2、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为顺利完成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标准》成绩,学期初即特制定学校《健康标准》达标计划,要求各班级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经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积极发动全体学生踊跃参加体育锻炼,高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活动。本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顺利进行,全校98﹪的学生达到了合格标准,成绩优良。

八、存在困难及问题;

1、场地建设还需要规范,体育锻炼器材还比较薄弱;

2、资金缺乏,学校对体育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比较少;

4

3、受安全因素的影响,一些体育活动教师不敢大胆组;

4、体育器材方面的管理也常常得不到重视,功能作用发挥不理想。

回首这过去的一年,岁月记载了我们工作中辛勤的汗水,记载了操场上那与孩子为伴的欢笑。总之,学校决心在上级教育部门领导下,依靠全体教师,一如既往地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科研力度,在工作中齐心协力、更新观念、努力钻研、开拓创新,“争一流,创特色”,为我校学校体育工作的腾飞而努力奋斗。

5

第8篇:石新路小学小学体育工作自查报告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新路小学小学体育工作自查报告

多年以来,我校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积极开展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力争使学校的体育卫生事业达到为学生服务和满足学生需求的目的。结合实际,对我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占地面积12132平方米,建筑面积13994平方米,现设有六个年级2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90名.适龄儿童入学率、毕业率均为100%。我校现有教师73人,其中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体育专职教师6人。其中正编3人,临聘教师3人;小学高级教师2人,小教一级教师4人。

二、 我校器材情况

我校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供学校陈列体育卫生等相关的器材。学校共有田径类,球类器材,共有500余件. 我校现有学生活动操场3800平方米,有一个环形200米跑道。我校还有一个室内体育场馆,一个室内健身场馆。

三、建立制度,强化管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一至二年级每周4节,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健康课程1节。并规定学校或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体育卫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做到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分管领导——体育教师一条线,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从而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学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测试、坚持做课间操,每学期组织体育大型活动,都为学生活动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体育基础设施的逐步改进和体育制度的规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体育环境。

四、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达标及成绩评价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体育成绩,期初制定了学校计划,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将达标锻炼项目始终贯穿于每节课的练习中。现在,经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性”转向“教研性”,教育科研能力成为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因此我们组织体育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用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从中发现问题,结合课题实验有目地开展研究,并不断反思、总结,努力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我们还注重发挥体育教研组集体的力量。教师共同备课、探讨教法、交流反思、总结成果,认真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通过说课、听课、评课、外出观摩等形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业务水平。

近年来,我校体育教师克服生源不足,苗子难选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工作。除完成正常代课任务外,分别负责学校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国旗班、乒乓球队、排球队、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各项社团训练工作。他们有的利用早晚课余时间、寒暑假时间,带领运动员坚持不懈进行日常训练,做到科学训练、重点培养;有的积极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带领学生参加各类体育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 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了无尽活力,成为引领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的轻骑兵。

五、特色工作

校是九龙坡区排球布点学校。学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积极开展排球特色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每年参加区、市排球比赛获佳绩,同时把排球纳入学校课程,每周每班一节排球课。同时我校还是区级校园足球布点学校,积极开展足球班级联赛工作。

六、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校体育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的大力支持。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体育教师教师配置不达标,生均体育使用面积不达标,器材室里建设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等。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较少,有待提高。在学生体育成绩资料的存档方面,我们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不能只是有电子方面的资料。今后我们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来抓,同时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能力,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我校的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新路小学校 2016.4.24

第9篇:永安小学体育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精神,全面推进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体育工作开展情况自查如下:

一、建立强化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情况。

永安小学思想领先,认识统一,目标明确,机构健全,制度完善。领导十分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并把它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学期初在校行政会议上听取体育工作计划,并予以审议;学期结束听取总结汇报。对于学校举行和参加的重大体育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活动有组织,有措施,有具体分工,责任到人,各项活动学校都予以协调安排,给予人力、物力、时间上的保证。

二、学校体育办学条件建设情况。

1、体育教师方面:

(1)师资配备方面:我校现有专职体育教师3人(本科学历2人,专科学历1人)兼职体育教师1人。

(2)落实教师业务培训方面:随着国家西部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实施,教师培训力度逐渐加大,我校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制定了体育教师培训工作计划,每年定期安排体育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率达到了100%;

(3)、落实体育教师待遇方面: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相关文件精神,我校保证了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福利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组织两操、课余活动、运动训练、体育竞赛、实施《健康标准》测试计入教师工作量及体育教师每年的工作服装、教学器材的保障和落实。

3、我校体育经费2015年投入1.5万元,2016年投入1.8万元,使学生健康体检、学生日常体育活动器材、学校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得到了落实。

三、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

我校认真落实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根据文件精神和活动要求,第三节课后安排40分钟大课间活动,踢毽子、跳绳成为我校体育特色。体育艺术“2+1”项目已具体实施,有序开展。

四、小学体育竞赛活动开展情况。

因体育场地因素,我校因地制宜,组建足球、田径等体育队,开展“校长杯”足球赛,拔河比赛、跳绳小型多样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推动了我校竞赛活动和群体活动的开展,提高了体育课的实效性和学生体质,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

五、学生体质达标情况。

学校积极贯彻国家《体质健康监测标准》条例,认真宣传健康标准的要求,增强学生的学习理念,通过体质健康活动,促进了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激励学生主动自觉的参加经常性的体育锻炼。2015年我校学生测试562人,优秀人数:6人,优秀率:1% 良好人数:60人,良好率:10%,及格人数:460人,及格率:81.8%,不及格人数:102人,不及格率:18% 总的来说,我校学生的体质情况良好,相对而言,学生的身体形态,心肺机能和力量等情况较差。这与测试时间在冬季,测试时间紧,学生对测试不熟练,没有掌握方法有很大关系。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首先,我校学生课业负担偏重,相当多数学生没有足够的锻炼时间;其次是学校活动场地有限,不能组织大规模的训练;虽然今年来学校体育硬件设施有所增加,但也不能方方面面俱全;又安全比较重要,众多因素造成学生运动量达不到,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因而体质状况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校将采取如下措施:

1、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认真落实“保证学生一天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大力开展课间体育活动。

2、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体育课、活动课教师要积极组织本班学生 开展达标训练,利用早操、课间活动时间、中午、体育课、活动课时间进行达标训练,一定要保证学生练习的时间。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优良品质。积极尝试探索向体重超重的学生提供健康处方的做法,指导家长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孩子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控制和改变体重超重的现状。

4、加大宣传力度,引起家长、社会高度重视。

六、学生体育安全风险防范情况。

我校全面实施《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每年及时落实校方责任险,各项活动加强安全教育,制定安全预案,学生运动伤害意外率为0。

七、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建设情况 。

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建设是全面引导学校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按《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报告办法》,我校规定了体育工作的基本责任和学校体育的“及格线”,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保证评估过程严谨、有序,保证评估结果公正、公平,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

永安小学

2016年9月

上一篇:spss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影楼网络营销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