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在这时光静走的岁月中,唯有工作留下的成绩,让我们感受到努力拼搏的意义。无论是什么行业的工作,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可能曾面临众多的困难时刻,那就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勉励自己,吸取经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范文2,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信息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1

一、2008年政务公开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政务公开工作的认识

局领导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我局的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局里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杨洪峰局长为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我局综合计划与政策法规处,负责日常工作,李志平处长为主任。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保证了政务公开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局党组将政务公开工作做为全局的中心工作之一,全年召开4次会议进行部署,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全面掌握条例的立法精神、主要内容、制度规定和具体要求,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规范管理,创新政务公开工作方式

1、制定并完善了我局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政务公开的制度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确保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我局目前制定了信息主动公开制度,依申请公开制度,保密审查制度,新闻会、听证会和论证会制度等多项制度,为我局的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2、在中国*政务公开信息网上公开了我局的主动公开信息目录,提供我局的职能情况,信息产业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等内容并及时更新。在我局的网站上设立了政务公开的链接,使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方便的查询我局公开的信息。

3、我局为更好的为公众服务,向社会承诺:①清正廉洁,勤政为民;②办事公开,增加透明度;③热情接待,提供详尽咨询服务;④资料齐全,准备充分;⑤保证依法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无线电台(站)的审批时间不超过10个工作日。

4、我局的便民举措:①在我市的行政审批大厅设立审批窗口;②在网站上公布无线电台(站)的审批的相关表格以及办理时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③及时通过政务公开网站公布我局的工作动态。

5、规范公开载体,注重公开效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方便群众知情办事监督的原则。设置政务公开公示板1处,公告栏1处,安装触摸式电脑1个,电子显示屏1个,公开咨询电话等形式,公开相关知识和办事程序、服务承诺,以方便公众对政务公开内容的查询。

6、强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落实。我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行政许可法》相结合为突破口,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同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积极反映公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

7、2008年我局政务公开的其他工作。今年到目前为止,我局向政务公开办报送信息10条;接听“114公民咨询热线”100余次。

(三)我局政务公开的主要创新做法

在接到政务公开办的《政务公开工作考评细则》后,我局对其中的工作进行了分解,制定了《*市信息产业局政务公开工作考评细则》,将具体的考评工作落实到各处,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工作要求、考核内容和计分标准,以平时考核为主。由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监督检查。

二、2009年政务公开工作计划

2009年,我局将按照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要求,进一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关于政务公开工作文件和领导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思想认识,不断增强做好政务公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方式方法。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务公开各项制度,规范公开内容,提高公开质量。一是理顺工作机制,明确2009年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市政务公开办的各项要求。二是对照条例,进一步梳理我局办理的行政事项,修改、更新、完善《*市信息产业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促使我局政务公开工作朝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三)抓重点促深化。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切合实际,稳步实施”的要求,在深化完善和巩固提高上下功夫,加大公开的力度。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我局办理的行政事项进一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结果,不断增强工作透明度,继续优化审批办事服务。同时对以前由我局制定的无涉密文件进行进一步整理,通过各种公开渠道予以公开。

(四)加强督促检查,每季度组织政务公开工作人员对处、室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讲评,发现问题,立即改正,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到以公开促廉政,以公开树形象。

信息局政务公开工作总结2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20*年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案》要求,进一步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优化发展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创新行政权力制约监督机制,把行政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结合我局具体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安排、协调推进、突出重点、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拓展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内容、深入开展政务公开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扎实推进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及时公开政府信息,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建设和谐張家口做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重点

(一)关于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1、加大动态公开力度。要将劳动保障部门所行使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征收、行政给付和行政确认等权力事项运行过程的动态公开。要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的权力项目,作为实施动态公开的重点。建立动态公开机制,及时将权力运行过程有关信息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开,增加权力运行透明度。加强劳动保障网站建设,尽快实现网上受理、许可、公开和监督。

2抓好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按照“分级创建、点面结合、动态评估、注重实效”的原则,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都要确定本级政务公开示范点,对确定的政府公开示范点要对照先进经验,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公开质量,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要强化对示范点的动态管理,对工作一般化,特别是在动态公开方面缺乏可行性措施、不能发挥示范作用的要予以调整。各级要加强政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在年内全部达到建设标准。

3加强制度建设。在建立健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制度的同时,做好与其他制度的衔接配套。完善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畅通人民群众获取信息渠道,增强公开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进一步完善社会听证、专家咨询、新闻等项制度,规范制度的执行程序。

(二)、关于公关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

1、规范公开内容。以人民群众关注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继续清理服务事项,摸清职能底数、编制公开目录和流程图,适时进行公开。要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细化公开标准,完善办事公开运行机制,把公共服务过程公开与加强监督结合起来,推动公共企事业单位提高服务质量。、

2、拓展公开领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今年要向社会保障等领域拓展,各单位要参照要求,完善本部门推动办事公开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办事公开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将办事公开的要求贯穿于单位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全过程。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公示、社会评议、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制度,为办事公开工作规范、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保证。同时,从规范服务管理入手,将办事项目、办事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服务承诺、岗位规范、纪律规定、监督渠道等公开内容融入到服务规范中,逐步建立起办事公开的长效机制。

(三)、关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年5月1日起施行。市局依照条例,并按规定编制了信息指南和目录,经审核已报批。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4月1日以后,要对2003年之前未清理的信息继续进行清理,做到边清理边编制目录边公开,对新产生的信息,要即时进行编制、增补,对失效的信息及时清除。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开展公开工作的领导,局成立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张瑞林;副组长:金忠、葛保江、王引林、赵振忠;成员:付立平、朱亚群、李兆宪、施振海、王建新、杨运良、刘春艳;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纪检监察室,负责对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办公室主任:施振海;成员:马伯庆、弋有成、宋志刚。

(二)强化责任。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开展公开工作的责任感。分管局长为分管科室的第一责任人,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并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认真抓好落实,务必取得实效,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对有交叉职能的单位、行政科室要明确该事项的全部运行过程,经办机构明确本部门该事项的运行程序。

(三)强化监督检查。各科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公开工作,按照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领导小组要将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范围,进行督查考核。对做的好的科室单位,要予以表彰,树立典型。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其采取措施,及时加以解决;对搞形式、走过场的,要通报批评,坚决纠正;对拒不公开、搞虚假公开、欺上瞒下的,要认真查处;对因公开不力,造成违纪违法案件发生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上一篇: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分析论文下一篇: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