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的目的

2022-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前教育宣传月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教育目的的关系

一、 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方面所期望达到的结果。换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主客观条件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的一种期望和规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开展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教育要达到的标准和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所要培养的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教育目的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通过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身心诸方面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达到怎样得预期结果,它存在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狭义的教育目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目的。

二、 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是单一的,而是集合的,是一个目的的体系。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可以按照范围对象时限地位等等反面去分类。我们着重探讨它的根本目的和具体目的 。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这一根本目的包含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第一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第二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两个方面,内在的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看作是长远的目的,它要经过人们长期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一长远的目标一般须经过多层次分解,成为一个一个具体目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活动。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目的的实现,才能一步一步想长远目标迈进。可见,具体目的是根本目的的具体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元的,而具体目的是多元的。具体目的的多元性首先是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层次性相适应。 其次是与党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具体目标相适应。

教育目的也是多方面的,而现代教育目的可以由高到低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国家的人才培养规格目的。 第二层次为学校培养目标。 第三层次为课程目标。

各层次教育目的是总的教育目的的分解。以上层次是由整体到局部,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教育目的的等级性。层次中最高的教育目的是一般的、共性的,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它确定着整个教育的方向,并规定制约其他低层次的目标,是一切低层次教育目标的基础。同时,高层次的教育目的的实现往往意味着达到了许多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而低层次的教育目标是落实最高教育目的的基本手段,是在变化中为最高目的服务的,它是特殊的具体的。各个层次有机结合,共同实现着教育目的系统的总目的。

三、 主要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无论是根本目标还是具体目标,都不是人们主观随意确定的,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反映。其目的的确定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目的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而各个因素的作用是不平衡的,这要求我们抓住主要因素,恰当的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其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是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

在教育活动中,教育目的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但它并不会超出社会和历史的范畴,人们在规定教育目的时必须以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为前提。一般说来,教育目的的确立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客观因素: 一是生产力的影响。 二是生产关系的影响 三是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制约 主观因素:

一是受教育者身心特点。 二是受教者的自身发展需要。

四、 功能

思想教育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思想品德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一,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思想政治教育图活动指明了方向。 第二,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开展思想政治活动提供了动力。 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效提供了依据。

现代教育目的的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教育目的具有多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激励功能。 第二, 指导功能。 第三, 评价功能。

五、联系

第2篇:《教育的目的》感悟

我想,很多孩子都和我一样,在被学习困扰时,不禁提出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或许有人会说,考试会考;也许有人说这说不定在今后的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学生如果这样来看待学习,他所学的依然将是僵化的、呆滞的知识,因为他找不到该知识在当下的意义,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它,无法让它生动起来。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为实用的,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路边的招牌是语文;阅读的书籍是语文;电视里的广告词是语文;春节时贴的对联是语文。语文培养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听,是语言的信息的接收,别以为听人人都会,有的人说话引经据典,有的人说话一语双关,有的说话还有弦外之音,你都听懂吗?说,是语言信息的输出,别以为人人都会说话,说话也是一种艺术,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学会说话,让不同的人都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什么时候该慷慨激昂陈词,什么时候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用词遣句、语速、声调、姿势都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给学生提供一大堆知识的碎片,而是要让他们对其应用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这揭示了教育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认识森林。怀特海认为,“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种对知识的运用,关键就于根除科目之间、知识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善于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了解某一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方位,以帮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怀特海强调,“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们都很强调良好的课堂纪律,以便将大量无活力的知识灌输到一班学生的脑子里去。但“如果只是一味地通过被动记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来塑造自己的精神生活的话,简直不可想象。人性不是这样,生活更不应该是这样。”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知识也是普遍联系的,而且有内在的结构和秩序。我们是因为教的方便,人为地将具有普遍联系的知识分割成一个个的课程,通过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一步步地去学习。但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自己必须要引导学生将某一具体的知识放到整个知识体系的大背景中去学习,让其明白知识对理解世界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希望通过教育,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但如果学生缺乏整体意识,不知道知识之间的内部结构和内在逻辑,不能够站在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上思考一棵树的生长,他是做不到这些的。

第3篇:大学教育的目的

如果是针对具体的每一个人来说的话,大学并没有“必不可少”的价值。

但是,对于社会来说,他是一个追求知识与正义的象征符号;对于那些在大学里学习的学生来说,更主要的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场”,或者说是环境。

无论是知识,精神,经验,社交,你都可以在学校之外的地方得到;但是,学校会更为系统,更为全面地为你考虑好这些方面的需要,在各个领域都为你提供机会,让你能够更容易得到那些东西。

另外,别忘了学校教育给你的一种“压力”,学校教育的计划性迫使你必须按照一定的进度进行学习,别以为自学很简单,别以为压力都是坏的,很多人都必须要在适当的压力下才能进行。

当然你能够在大学里得到的,在大学之外也同样可以得到;但大学就好像是你的智能手机,很多事情你不用智能手机也能完成,但智能手机把你要完成的任务集合在一起,并且以比较高效的方式为你提供方便,你现在所使用的计算机也一样。大学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完备的学习方面的服务,可以让你更为高效地学习。

致以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到底是培养一个通识的人,还是培养专才;要看各个大学的定位。

我更偏向于认为通识课程是对人的兴趣的培养,兴趣培养不是必须的;因为不去专门培养,你也必然会有一定的兴趣;而专业教育是你学习的重点内容,我赞同大学应该培养专业内的精英。

之前,我也反对把大学教育当然职业教育,把人当作“技工”来培养;现在我倒认为大学里学好专业知识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必须要有深入的研究。

但,这里的“专业”不是指做一个专业的技工,不是针对某个职位的单一培训,而是针对整个行业进选行的专业教育;不是把大学生当作员工来培养;而是要把大学生当作老板来培养。一览教育英才网

第4篇:《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而又难解的问题。身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完怀特海的作品后,不禁被深深地触动了。之前并没有深思过的这个问题,也时常在脑海中盘旋。所以,在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被推行开来的今天,我们更要去考虑教育的目的。

韩愈的《师说》一文将教师的功能定位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乎成为了我国关于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圣人的学说,解答疑难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学者,教书往往是无组织的行为,他们对世界对知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带着个性的烙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的、高水准的职业演变成了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材施教也因为条件的原因几乎得不到实现。

教育的目的是否就因此发生改变呢?怀特海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来促进发育,他更赞扬理智的卓越。把教育看做生长,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地发展,而不是把知识等外在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就提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并用瞎子作比来嘲笑当时宣称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进去的所谓智者们。这就是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去衡量教育。然而,人们总是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例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出人头地等等,压着孩子朝这类目的努力,否则仿佛生长、教育就失去了根本的意义。这位英国的哲学家、数学家、教育家,在看待教育上的两条戒律(一, “不可教太多的科目”;二,“所教科目务须透彻”)时,是抱有置疑的态度的。他认为在众多的科目中选择一小部分进行教授,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不连贯的思想概念,会没有任何生命的火花闪烁。由此可见,教育的功利性是应该被淡化的,应更多地着眼于个体的发展,从人本化角度来考虑,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反对让 “校外考试”扼杀了文化的精华。

教育是一个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一天一天地耐心地掌握细节的过程。不存在一条由灿烂的概括铺成的空中过道通往学问的捷径。教育的目的到底为何,需要我们在每次的教学过程中去思考;激活学生对一切的感悟和创造,需要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培养和引导。这样,教学才不会陷入程序化、机械化的僵局,才能始终充满着鲜活的生命力。

第5篇: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我国教育目的蕴含全面发展的要求,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目的反映出来基本精神之一,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明确了我国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一是明确了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即德、智、体、美等方面,将其作为人才应有的基本素质。德,指个人对待生活和工作,对待与社会、与集体、与他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应具有的价值观念、行为品质、道德追求、人格修养、人生信念等,是对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及其行为品质的总称。智,指人在生活、事业中,在认识自然、社会并作用于自然和社会中所具有的学识、才能、智慧等。体,指人在各种活动中所应具有的身体活动机能、能量、体质和体力等。美,具体指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几方面互相联系、相互作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二是明确了使受教育者各方面全面发展,即在注重基本素质(德、智、体、美)形成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而不应仅仅局限于德、智、体、美四方面。这是促进人的个性丰富发展所必需,有利于个人在物质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发挥展现创造性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使人生存发展充满内在活力。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所谓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培养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全面发展教育具体包含哪些方面,现在并无统一意见。不过,从实际来看,多数人通常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德育,即培养人思想道德的教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健康心理品质等方面教育的总称。它的基本任务包括: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信念,具有为国家强和人民富裕而努力奋斗的献身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使他们形成科学辩证的思想方法,正确认识世界和人生,在社会生活中追求新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造;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讲究心理卫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完善人格;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力等等。

智育,是指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智力才能的教育活动。其基本任务包括:向学生系统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为学生各方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培养训练学生,使其形成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才能,增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体育的基本任务包括:知道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技能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身体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身体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

美育,即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

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心灵和行为,使它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劳动教育,即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三、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先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5、适应时代要求、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6篇:健康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的过程,达到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健康状况和文明建设程度。 增进人们的健康,使个人和群体为实现健康目标而努力。 提高或维护健康,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预防非正常死亡、疾病和残疾的发生。 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促进行政领导和决策层,制定支持促进健康的各项政策。 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将最新的知识传播给广大群众,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健康和行为的养成。 与相关部门协作,共同创造安全、舒适、愉快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活动,分析和解决社区危害健康的问题,促进各部门合作。 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中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将健康教育做为一种联系百姓生活、服务百姓健康的服务理念,促进社区卫生事业发展。

一、健康教育是解决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中最为便捷和重要的手段之一。疾病死亡谱发生变化,已从传染性向非传染性疾病转变。这些慢性疾病多与不良生活方式、不良行为、职业和环境因素有关。 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和发展。近20年来,发达国家冠心病下降1/3,脑血管病下降1/2,吸烟率每年下降1.1。现已证明,健康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健康教育是联系各政府部门合作的桥梁。许多政府部门已注意到许多方面的工作是需多部门合作的,特别是大卫生问题不是卫生部门一家能够独撑门面的。“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艾滋病防治将10个政府部门通过健康教育工作联系到了一起。

三、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产出多、效益大的保健措施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美国用于提高临床医疗技术的投资,每年数以千亿计,却难以使全国人口预期寿命增加一年。 健康教育可有效地缓解有病难的问题。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可有效地预防慢性病和肿瘤的发生。每投入一元钱用于预防,可节约医疗费用99元

四、健康教育是卫生创建工作的基础 提高领导认识转变观念 政策和法规建设。 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 舆论导向与支持。 争取全社会参与。 提高全民大卫生观念卫生知识水平。 健康教育可以引深到创建的所有领域并起到积极作用。 可以将创建的目的、方法、效果告诉大家使大家对创建充满信心。 通过健康教育的过程,达到改善、维持和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即通过健康教育手段普及医药科学知识,教育和引导群众破除迷信,摒弃陋习,积极参加全民健康活动,促进合理营养,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从而使国家与民族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⑴提供卫生信息,协助领导层制定增进健康策略,动员各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开展维护群众健康的活动。 ⑵通过教育,建立和促进个人、社会预防疾病和保持健康的责任感,帮助人们学习健康知识,增进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⑶教育全社会关心健康与疾病,关心环境保护和卫生保健,积极支持和促进环境的改善与治理,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保健任务。 ⑷动员各有关部门共同为社会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和良好的生活、劳动、工作环境。 ⑸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帮助社区分析存在的健康问题,协助制定规则,并在实施中承担相应的保健任务。 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倡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⑴健康教育是实现初级卫生保健的开路先锋; ⑵健康教育是落实初级卫生保健的基础工程; ⑶健康教育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卫生保健措施。 学校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校长、教师、家长和学校所在社区领导的广泛合作,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积极的经验和知识结构,包括设臵健康教育课程,创造安全的学校环境,提供合适的健康服务及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规划,让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以促进学生健康。 健康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政府有责任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这个目标可通过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实现,能把所有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因素进行有机地组织和联系。 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是: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儿童青少年处于人生的生命准备时期,做好儿童青少年这一代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使他们从小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乃至成人病,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终身健康。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接受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的时期。这种行为模式一经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1.提高儿童青少年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式向儿童青少年传授卫生科学知识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将儿童青少年的行为引向正确的方向。他们掌握的知识越多越能抑制不良行为和习惯的影响,越能有效地以正确的方法维护自身的健康。儿童青少年的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往往是缺乏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所致。 2.提高青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平与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学校的膳食服务、体育教育(包括体育课、设备和课外活动)以及学校卫生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均可影响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3.降低儿童青少年常见病的发病率育时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对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免疫能力较差,往往由于不良的学习生活条件及某些不利的因素影响,易患一些常见的疾病。只要对学龄儿童及时普及各类常见病的有关知识,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知识和必要的技能,结合学校定期体检和矫正,患病率是可下降的。 4.预防各种心理障碍,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掌握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的特点,通过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发展儿童青少年的智力和 5.改善儿童青少年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待卫生的态度如何,是促使其将卫生科学知识转变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前提。儿童青少年对待卫生问题的态度,是通过学习卫生知识及周围环境影响而逐步形成的,且一旦形成要想改变就比较困难。为此必须抓紧生命早期这一有利时期,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让学生运用卫生科学知识,逐步形成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 6.培养儿童青少年的自我保健能力所在。通过健康教育促使儿童青少年产生和形成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人类的健康行为,抑制各种不健康的行为,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 1)学校把健康教育规划纳入整个教育工作计划,并有明确的责任制度。 2)学校保证实施健康教育过程的政策。 3)健康检查制度。 4)根据《全国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的要求,制定本校学生常见病防治制度。 5)制定防治传染病(包括艾滋病)制度。 6)制定保证男、女平等和避免欺弱行为发生的政策。 7)制定保证学生必要膳食营养摄入的政策。 8)制定校内禁止吸烟和非法使用药物的措施,并禁止学生饮酒。 9)学校内有安全防范和急救措施。 1)学校的建筑和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学校卫生标准及学校建筑规范。 2学校的卫生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的卫生标准和要求。 3)学校食堂卫生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法规、标准的要求。 4)学校不得出售不利于学生健康和安全的食品和用品。 5)组织学生参与维护校园清洁、绿化、美化的活动。 6)对上述学习环境、必要设备进行定期监测,并保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7)接受有关部门的卫生监督检测。 1)学校要创造一个互相关心、信任和友好的环境,树立良好的校风。 2)教师对学生不施加苛刻的纪律,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3)学校对有特殊困难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4)不同民族、性别的学生都应受到尊重。 1)学校应主动向社会及家长通报学校健康教育计划,以争取其合作与支持。 2)社区应支持并参与学校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校创造良好的周围环境。 3)学生家长应主动保持与学校的联系,并参与学校健康教育活动。 4)学校应积极争取大众传媒合作,向社会通报学校健康教育活动以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 1)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做到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有规范的教学管理过程,有评价资料(如试卷等)。 2)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掌握个人健康技能。 3)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教育课外活动,并将健康知识向家庭和社区传播。 1)定期对师生进行预防性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2)开展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 3)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4)开展免疫接种,防治传染病。 1)学校健康教育是在政府和社区的支持下,全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也包涵了现代健康观念、人才观念和现代教育理论等新观念、新理论。因此,在实施健康教育之前,必须首先进行逐级培训,转变观念,以提高对健康教育目的、意义的认识,确立实施学校健康教育的信念。 2)学校健康教育是要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而不是从零开始,但必须在新的观念指导下,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全面教育计划之中,从而增强我们开展学校健康教育的信心。 3)培训工作应分两个层次进行。由教育和卫生部门完成对学校领导及骨干的培训;由学校完成对全体教师、学生干部及家长的培训。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最重要的环节是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由主管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校医、健康教育老师等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协调、检查、评估学校的健康教育工作。 1)制定学校健康教育政策,即学校结合本校情况所制定的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政策保证。 2)完善各项卫生保健规章制度。 1)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在校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素质和健康技能,使学生圆满完成学业,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是认真贯彻国家、市、区(县)教育部门与卫生部门制定的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有关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每两周一课时,做到课本、课时、教师、教案、评估“五落实”;广泛求得社区和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健康服务。 课外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归纳为: 1)开设讲座,以讲大课或校广播为主要形式,进行卫生知识系列讨论或结合卫生防病中心任务举行讲座。 2)结合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检查评比进行教育。 3)结合疾病防治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进行教育。 4)结合青少年红十字工作或卫生监督岗工作进行教育。 5)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宣传画廊、橱窗、板报等进行教育。还有其它如卫生知识竞赛、卫生游艺活动、卫生知识专题讨论会、座谈会、观摩等都是可取的健康教育形式。

上一篇:服务市场心得体会下一篇:以创新引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