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历史文化

保护挖掘历史文化遗址 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摘 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新发展的矛盾日趋激化;保护不力,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破坏严重;工作基础不足,工作难度很大;有关部门在旧城改造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因此,保护挖掘历史文化遗址的策略应该是进一步强化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层次制定保护重点与措施;落实有关保障机制;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打造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品牌建设;全面提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展示利用水平,积极发挥其社会效益。

关键词: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开发

乐山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挖掘项目是乐山市2017年重点推进项目“挂图作战”重点项目之一,项目主要内容是恢复打造老霄顶、文庙、叮咚井、状元楼、桂花楼、龙神祠、肖公嘴、海棠公园、沫若广场、古城墙、顺城街、文幼章故居、乐山乐水广场以及油榨街、财富广场、上中顺街等乐山古城历史文化遗址,总投资50亿元。项目力求通过梳理并有机串联老城区散布的历史文化遗址,深度挖掘乐山3000年来历史文化价值,着眼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通过山、水、大佛景区和老城区的有机融合,重塑“嘉州古城”历史风貌,并着力把“嘉州古城”打造成为兼具国际化、本土化和民族化的传世精品。

一、乐山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现状及价值综述

从春秋时期的“开明故治”开始,经秦、汉、唐、宋、明、清,乐山城已走了近三千年的旅程。为我们留下了一座被文人艳称为“海棠香国”的古城。古城之美与善,一在于其位于三江交汇、九峰屏立的青山绿水之中,二在于其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所在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园林城市等等桂冠,其实都根植于这些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中。因此,乐山城的建设,无论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还是从短期改造的角度出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点。

(一)嘉州古城墙以及古城门

乐山,古称嘉州,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处,“三江萦回,郡宛中央”。从先秦时期“蜀王开明故治”起,经秦汉设南安县,北周设嘉州,南宋置嘉定府,至今已有近三千年历史。因嘉州之名,延续最长,故遗留古城称为“嘉州古城”。

嘉州筑城,始于北周。城墙依山临水而筑,号为“江城”。现存的嘉州古城墙大体为明清两代所建规模形制。城楼巍巍,城堞盘桓。“与千年大佛相守,与峨眉山遥对,融汇着天人合一的大气,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意象。”据《乐山县志》载:“嘉州故城,北周始创,历代治此。”古城墙是北周宣帝大成元年时开始修筑的。历经唐、宋时期,先后营建数次。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乐山城墙被洪水冲毁,因此重筑东、南两段临水城墙,城区逐步向西北移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因大渡河上游地震引发山崩,形成特大洪水,冲毁城墙三百余丈,古城修复时变成了不规则的楔形,是为内城墙,长26.5公里。咸丰十年(1860年)又增修外城,沿岷江西折转接内城北段,有城门17座,是为外城墙,全长17.4公里。因此,乐山明清古城墙为内城墙围合,外城墙半围合布局,是全国罕见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特色。

民国至今,因城市发展和交通开埠,乐山古城墙被拆除数处,现外城墙仅存约300米,分布从人和门经兴发街、嘉乐门至草堂高中;内城墙尚存约3500米,分布从肖公嘴、虾蟆口、人民医院、卫校、唐儿湾、老霄顶、黄家山、海棠山、桂花楼、高北门至九龙巷。而乐山古城墙上尚存城门11座,它们是丽正门、会江门、拱辰门、望洋门、瞻峨门、育贤门、来薰门、人和门、平江门、承宣桥门、兴发街门等,其中最具研究和观赏价值的是丽正门(又称铁牛门,因明朝在门楼上曾置二座铁铸水牛以镇水患而得名),门券通高11米、宽8米,门高5米,为四出门洞,四门券交汇于穹心,建筑上称为“十字交叉拱门”,俗称“一脚踏四门”,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

乐山古城墙、城门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內涵而闻名遐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文本中称:“嘉州古城墙是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精粹。”中国文物学会会长、著名城墙专家罗哲文曾将乐山古城墙比喻为“金线串银珠”,联合国城市管理机构(UMP)专家更是誉为“乐山的长城”(Leshan great wall)。今天,乐山古城墙正以它厚重的沧桑和独特的魅力,吸引大批专家学者和游客纷至沓来,成为乐山旅游的重要景观。

(二)文庙及老霄顶等历史地段

1.乐山文庙。乐山文庙系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山老城区中心的老霄顶下,建筑面积3136.97平方米,占地面积1.13公顷。据了解,文庙最初建于唐朝武德年间(618-626年),当时的地点是在乐山城南与大佛相对的育贤坝上。由于水患和其他原因,经宋、元、明三次搬迁,直到天顺八年(1464年)才定址于今天的老霄顶下。文庙建筑群,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3公顷,建筑面积3136.97平方米。建筑布局基本完整,依山就势,渐渐升高。文庙现存的古建筑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 张能麟重建。有泮池、棂星门、贤关、圣域、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殿、尊经阁、崇文阁、大成殿、崇圣祠等建筑。群体建筑中的典型建筑为大成殿,系单檐歇山式屋顶,屋面覆盖琉璃筒瓦,鳌角飞翘,庄严古雅。左右庑殿系单檐歇山式,穿斗木结构。文庙对面的叮咚井,至今还留存着黄庭坚题写的诗句:“古人题作丁东水,自古丁东直到今。我为更名方响洞,信知山水有清音。”乐山文庙1986年5月21日被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至1989年乐山市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庙古建筑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缮。1991年4月16日,文庙及老霄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2.老霄顶。老霄顶位于乐山市郊高标山上,曾是黄庭坚、范成大、陆游等众多文人登临远眺、吟诗赋词的佳地。老霄顶古建筑主要包括万寿观、万景楼、灵官楼。早在公元6世纪的北周时期,就在山上建了弘明观等建筑。隋大业末年又建飞天神王殿。弘明观在唐代更名开元观,宋代又名神霄玉清宫,老霄顶之名由此而来。明代才易名万寿观。现存万寿观大殿为明建清修,坐北朝南,系重檐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木结构,梁上施有斗拱,华丽精致。万景楼位于万寿观大殿下方,始建于北宋,清代重修。系重檐歇山式屋顶,穿斗木结构建筑。万景楼上西望凌云、乌尤、三江汇流,气象万千。宋代范成大登临后,吟诗赞道:“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灵官楼位于万景楼西约20米的石券门上方,建于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原供奉有铁灵官像。坐东向西,系单檐歇山式屋顶,穿斗砖木结构。楼下有一拱洞,系石质,上有墨书题记“大清嘉庆十八年岁次癸酉仲秋吉日建”等文字。

老霄顶的古建筑群,虽历经风霜,但经多次维修保存完好。老霄顶上的古建筑,万寿观、万景楼、灵官楼在1962年、1985年、1993年、2003年乐山文化、建设部门曾进行过四次修缮。老霄顶古建筑,1986年5月21日经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文庙及老霄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老霄顶古建筑群现为乐山市风景园林管理局管理保护使用。因老霄顶并未设立旅游区,很少有外地人知道这个地方,它隐藏于繁华闹市一角,另有参天古木做“掩护”,甚至很多本地人也不知道它的存在。如今,作为承载了乐山历史与文脉之地的老霄顶将迎来升级改造,再现于世人面前。

(三)其他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

1.桂花楼皇华台历史文化街区。桂花楼皇华台历史文化街区范围为嘉乐门至福泉门,德胜门至龙神祠两条带组成的“T”字区域,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遗址遗迹区域内的传统建筑,总面积19.9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3.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16.2公顷。历史文化街区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3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历史建筑12处,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进行保护。传统风貌建筑35栋,不得随意拆除,以改善和保留为主,参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进行保护。

2.文幼章故居。文幼章故居是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乐山市市中区白塔街72号。是加拿大传教士文幼章的出生地,幼年的文幼章在这里生活了7年。文幼章(James G.Endicott)是加拿大来华传教士,1898年12月24日生于乐山市白塔街。文幼章在乐山从事传教和英语教学等文化活动长达27年之久。

文幼章故居是一处临街院落,建于晚清,原系加拿大基督教卫理公会院址。现院左一单体木结构建筑即是文幼章出生和童年生活的房屋。建筑占地面积339平方米,为单檐歇山屋顶,穿斗木结构梁架,三椽四柱,面阔3间25.7米,进深1间12.2米,通高7.8米。文幼章故居是乐山目前唯一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西方人故居。

二、乐山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挖掘的主要困难

目前乐山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挖掘工作存在诸多困境。一方面有客观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有主观上对遗产价值认识不够,保护意识欠缺等问题。

(一)城市历史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新发展的矛盾日趋激化

乐山老城区,自古以来都是全城的中心,即使在新城区发展很快的情况下,也还是商业繁荣、人口集中的地方。因此,旧城区自然成为房地产商热衷之地。房地产商为追逐良好的经济效益,纷纷把原来旧城中的居住和其它功能转换成商贸、办公、娱乐功能,从而使低效益变成高效益。这表面上是改善了旧城的环境,而实际上改建后的旧城区建筑容量大大增加,人口增多,交通更加繁忙,基础设施不堪重负,结果又一次面临新的调整与改建。

在旧城改造中,乐山中心城区的滨河路和滨江路沿河、沿江高层建筑的修建对古城所造成的视觉污染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乐山是三江(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交汇之地,乐山拥有10多公里的江岸线,地理条件优越,环境非常优美。因此滨河路和滨江路自然成为房地产商追逐经济利益的必争之地。但开发商们目光短浅,理念落后,他们在沿江、沿河地带,开发的一幢幢高樓建筑多数既不符合城市规划规定,且相互之间极不协调,使本属于城市宝贵的江景资源,却被少数人独享,极大地破坏了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有风貌。

(二)保护不力,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破坏严重

早在1987年就通过的《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执行却非常不力,致使具有乐山古城特色的建筑和历史街区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保护。由于历史的原因,老城区古建筑、古构筑物的建设性破坏严重,已不存在具有一定规模的古迹群和历史风貌街区,残存的单体文物古迹也缺乏合理有效的保护,丧失了古城整体全面保护的最佳时机。例如古城墙和古城门,均破坏严重。民国至今,因城市发展和交通开埠,乐山古城墙被拆除数处,现外城墙仅存约300米,内城墙尚存约3500米,而乐山古城墙上仅存城门11座。而曾经的高北门和嘉乐门等到了今天却只剩下一个名字。GDP一天天地增长,现代高楼建筑越来越多,城市越来越繁荣,但见证这座城市百年如烟往事,承载了古嘉州千年人世沧桑的古城墙和古城门却越来越稀少。长此以往,终有一天,我们将会被历史和子孙后代拷问:我们的家门去哪儿了?连自己家门都保不住,我们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

(三)工作基础不足,工作难度很大

历史文化遗址自身有局限,难以保护。乐山老城区大部分文物都是历史建筑,体积大,保护难度大,如嘉州古城墙、古城门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已被现代建筑湮没,失去了原有的风貌特色。

例如由于历史原因,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乐山文庙曾被当地一所中学作为了公共设施,在文庙周围兴建了教学楼、办公楼等建筑。文庙既然是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千学生每天活动在里面,难免对此造成破坏,乐山文物保护专家多年来一直都在强烈呼吁将学校彻底搬迁。但因为种种原因,该学校至今和文庙都没有完全分离。

乐山文庙和老霄顶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紧挨在一起,附近还有叮咚井、月■塘等景点,如果把这些省、市级景点全部有机联系起来,对文化强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国第一山”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有关部门在旧城改造中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正确认识

长期以来,有关部门对历史文化遺产保护的理解仅仅是“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缺乏政策支持及必要的保护措施。主管部门缺乏保护观念,编制规划却没有有效实施,致使历史城区传统建筑风貌破坏情况严重。遗产价值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一些传统建筑甚至被作为棚户危房拆掉了,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乐山古城墙的部分拆除过程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据史料记载,从民国开始,由于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就开始了内城墙的部分拆除。从拱宸门至福泉门和从福泉门到迎春门段的城墙,是最早拆除的。瞻峨门(又名高西门),位于白塔街西端,原为古驿道通道口,城门洞宽4米。仅为进城方便,1958年拆除城门洞,扩宽为10米,好通行汽车;迎恩门(又名高北门)是乐山老城进出的一个最重要路口,位于土桥街与紫云街之间。过去是汽车进入城区的唯一通道,城门洞宽 4米。为了扩宽街道,1951年,拆除了城门及两侧的土方,1958年扩宽到30米以上;得胜门是外城墙的起点,但也在1958年、1977年和1978年先后被拆除了。内外城墙中的其它城墙,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多年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中,也因城建统一规划、建房、修路或作它用,拆除了很大一部分。今天的古城墙历经沧桑,早已面目全非,而且多在隐蔽处。如今嘉州古城的“水城”特色只剩下星星点点。

(五)市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所增强,但科学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物保护、古城保护这一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市民们的法制观念和对古城保护的意识不强,进一步造成对古城的影响和破坏。今天,人们的保护意识虽然明显增强了,但是科学认识尚待提高。

以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寄生树”事件为例。自2015年12月以来,乐山市风景园林局通过组织市政、街道办、社区等相关部门,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多次组织对滨江路、滨河路、竹公溪沿河城墙、河堤外的寄生树进行现场勘察和论证。调查发现其存在的安全隐患,远比市民反映的更加严重:树木因自然生长对古城墙和古建筑、行人生命财产安全等,都不同程度造成威胁。这些寄生树,尽管为乐山城区四季带来了一些景致,也在夏日带来了抹抹绿荫、阵阵清凉,但更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鉴于此,乐山市风景园林局组织工人,对这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寄生树进行排危工作。2017年1月5日和6日,该局组织人员砍了市中区滨河路约30棵树。此举本是正常日常工作,砍倒的全部均为寄生树,旨在排除安全隐患、保护古建筑。尽管现场设了施工牌,该局也于1月6日进行了公告,但仍受到诸多市民、网友质疑。此后乐山市风景园林局暂停了寄生树砍伐排危工作,但质疑之声一直持续了很久。

舆情专家据此指出,政府部门要从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对市民关注的问题采取行动前,应充分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面对市民和网友关切,园林部门也应尽快回应,变“要我公开”为“我要公开”,公布此次砍树的原因、过程,以及后续的完善和提升计划,来尽量获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三、加强乐山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挖掘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挖掘工作首先是政府的职责所在,同时政府强大的力量也是做好保护挖掘工作的重要条件和首要保障。

目前,历史文化名城和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工作近期规划期限5年,即2015至2020年。期间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重点进行机制调整、物质遗产修缮、产业置换等内容。

首先,要梳理管理机制。转变保护思路,建立保护法律体系,理顺保护管理机制,明晰管理职责。其次,要在规划审批后,应尽快着手编制或调整相关规划。包括:嘉州古城墙以及古城门、文庙及老宵顶历史地段和桂花楼皇华台历史文化街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划定历史建筑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再次,要进一步落实历史城区“三加三减”的方针,推动历史城区从“旧城改造”向“整体复兴”转变,疏解历史城区人口和建设强度,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创造良好条件。第四,要公布历史建筑,由乐山市人民政府统一进行公布并挂牌保护。同时对建筑质量较差的保护建筑进行抢救维修。

(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分层次制定保护重点与措施

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构建属于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分。根据2017年最新版《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应根据不同层次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1.历史城区保护规划重点。乐山历史城区定位为以文化和休闲旅游为主要功能的山水园林式古城区。发展总目标包括文化古城和休闲慢城。以尊重历史城区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尊重各组团富有特色的布局结构、结合特色的自然和历史资源、发展文化与旅游事业、为历史城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目标。规划提出三片重点发展功能片区:商业服务区、旅游服务区和生态休闲区。商业服务区为保留上土桥街两侧商业功能,满足历史城区基本生活服务要求;旅游服务片区为沿岷江片区,强化旅游功能,增加餐饮、住宿、购物等内容;生态休闲区为沿北城墙片区,规划重点增加开放空间与绿地,发展成为历史城区居民休闲健身场所。

2.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地段保护规划。

(1)桂花楼皇华台历史文化街区。桂花楼皇华台历史文化街区范围规划为嘉乐门至福泉门,德胜门至龙神祠两条带组成的“T”字区域,主要包括城墙、城门遗址遗迹区域内的传统建筑,总面积19.9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3.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16.2公顷。历史文化街区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3处,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历史建筑12处,按《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进行保护。传统风貌建筑35栋,不得随意拆除,以改善和保留为主,参照历史建筑保护要求进行保护。同时,要保护岷江水系的生态环境。保护嘉州古城墙、城门遗址以及沿江公共开放空间。保持堤岸的原始形态,不得通过任何形式破坏河道堤岸或者跨过堤岸城墙占河道建设。保护桂花楼及皇华台传统建筑群的风貌特点与空间格局。保护顺城街、上河街、兴发街、皇华台、油榨街形成的街巷格局,保护街道走向、尺度,保留并恢复历史街巷两侧风貌。

(2)文庙老霄顶历史地段。文庙老霄顶历史地段保护区划为东至人民南路,南至铁门坎巷,西至陕西街职业技术学院东,北至老霄顶山体北侧。总面积13.6公顷。历史地段内有文物保护单位2处,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三普”新发现单位1处,参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传统风貌建筑39栋,以改善和保留为主,参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进行保护。乐山文庙及老霄顶建筑群为文物保护单位,高度应按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控制,保持足够的公共开放空间与绿地。新建或改建的建筑宜采用双坡屋顶形式,并在体量、色彩上与整体风貌相协调。山体南侧不得新建高层建筑,檐口限高 15 米,现存高层建筑远景应拆除。

此外,有关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等也要作好有关规划,科学保护。有关规划应根据不同层次对象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

(三)落实有关保障机制

1.法律法规保障。制定一套正确保护、管理、利用好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的地方法规、条例和相关保护办法,作为法律依据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严格执行,规范建设和管理行为。目前2017年最新版《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已经出台,它既应当作为有关部门日常管理与保护的依据,也可为老城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和环境要素的保护修缮提供指导。

2.资金保障。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用于老城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同时利用好国家财政性拨款、地方财政性拨款、集体单位、社会赞助、居民筹款等资金。全市用于文化展示、开放旅游的各类遗产资源,包括乐山大佛景区、峨眉山景区等,应确定一定比例的收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资金,来改善老城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资金缺乏的问题。

3.居民参与制度。建立居民的保护知情权制度。被列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的产权人对于该产权的认定有参与权。管理部门在颁布保护管理等涉及居民利益的规章或政策的时候,应该召开听证会,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居民可以推荐具有一定价值的建筑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历史建筑。居民可以对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以及历史文化名镇中的破坏行为进行检举。鼓励本地居民从事有关文化旅游的产业。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范围内建筑的产权管理,房产置换中尽量考虑保留老住户。

(四)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打造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品牌建设

1.加快推进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重点项目建设。历史名人纪念地应得到有计划、有重点的恢复和发展。乐山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点,仅老城区范围就有汉扬子云亭、寓公楼(纪念李白、杜甫,陆游等名人) 、唐代荔枝楼、宋代万景楼、叮咚井、枕江楼、龙神祠、张公桥及其附近的下观音寺、汉墓等。这些遗迹和文物大都与历史文化名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这种风景与人文的相互促进关系应当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2017年9月乐山沫若书院在乐山文庙正式成立。沫若书院性质确定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由市委宣传部主管,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新局主办,市图书馆举办,书院以“崇文弘德,成风化人;凝聚人才,厚植文脉;兼容并蓄,传承创新”为宗旨。书院主要承担传承国学文化、深化学术研究、举办论坛讲座、创办文化沙龙、开展培训交流、组织游学研习等六项工作任务,具有传承、学术、讲学、服务四大功能。这是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建设很好的尝试。

2.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优势,引进商业运营模式,推进文旅融合。可借鉴成都宽窄巷子等地的商业运营模式,借助乐山大佛、峨眉山和夜游三江等积累的旅游人气,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打造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品牌建设。

(1)“政府、公司、商户”三位一体运营机制。这种运营模式采取“政府、公司、商户”三位一体的方式,概括来说便是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民众经营文化。即政府主要负责项目的战略定位、综合管理以及配套支持;企业主要负责项目的商业定位、招商规划以及市场营销;民众主要负责文化创新和具体经营。

(2)文化是老城区历史文化遗址打造之魂。古城墙古城门可打造嘉州古城文化;文庙、老宵顶可打造国学传统文化;文幼章故居等可打造外来文明溯源文化;武大西迁乐山遗址可打造城际学术交流文化等。

(3)借助游客互动增加灵气。可借助乐山大佛、峨眉山和三江夜游等积累的人气,力求每个遗址、每条街道上都有与游客互动的元素。如古城墙、古城门、浮雕墙和雕塑等与游客互动的元素均能多方面调动游客的情绪。

(五)全面提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展示利用水平,积极发挥其社会效益

1.发展文化产业。优先发展博物馆业,开设嘉州古城建设展览馆,展示独具特色的乐山建城特点和水城共融的奇迹。通过名人故居项目,将历史名人郭沫若、文幼章等的事迹进行展示;通过改变顺城街铺装、改变道路设施以及增加标识说明等方式提示内城边界,通过增加实景雕塑、标识说明等方式展示历史上城门、码头等信息。

2.提升旅游产业。依托乐山大佛已有知名度与区位优势,带动历史城区旅游发展。加强历史城区与大佛联系,在功能、交通、服务等各个层面加以发展。依托历史城区的历史文化基础,发展文化主题旅游。以古城墙为联系,发展城市文化主题旅游,拓宽产业内容。可根据历史文献、图片资料等,在保护现状遗存基础上,适当恢复个别地段的传统风貌,如中河街、肖公嘴、府街、荔枝楼等,作为乐山历史文化名城展示的一个部分,地段传统风貌的恢复建设应遵循乐山地方建筑特点。开放老霄顶建筑群,文庙、龙神祠、兴发街教堂、状元楼以及凤洲坝上的观佛台等旅游景点。通过主要游线与次要游线组织旅游活动。主要游线由历史城区北侧接待中心进入,沿兴发街步行街巷到岷江边,向南至龙神祠,经油榨街到达桂花楼,穿过人民南路上高标山,途径文庙至老霄顶,然后由陕西街下山,至沫若广场,再沿大渡河岸至肖公嘴,再沿岷江一路向北,从东大街进入中河街,穿过拱宸门,回到接待中心。该游线串联餐饮、购物、休闲、文化展示、文化娱乐等旅游功能,形成以购物、休闲为主的团队旅游游线。次要游线通过历史城区中主要道路联系各个景点与服务区,适合散客旅游,同时可体验乐山历史城区其他风貌特色。强化历史城区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在岷江大桥西绿地和东大街涵春门设旅游接待中心,保留嘉州宾馆,在岷江南路增加旅游住宿设施,同时鼓励历史城区内传统院落经营特色民宿、客栈。中河街延伸至龙神祠地段提供旅游餐饮与购物服务。

3.與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积极发挥社会效益。鼓励民间活动的举行,通过在老城区的节庆活动将夹江年画、沐川草编、马村乡造纸、传统堂灯戏等体现本地文化的各种娱乐和工艺内容发扬光大。可适当加以改良,增强民间文化的生命力,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可参与性。商业区内引入跷脚牛肉汤、豆腐菜肴等乐山地方特色饮食老字号,鼓励刺绣、宋笔、蝴蝶画、草编、漆器、“竹叶青”绿茶等非物质文化工艺展示、体验与销售。通过举办手工艺品创作大赛、以嘉州古城墙、乐山大佛等为题材或背景的文学作品评比、摄影比赛、古建维修经验交流及展示等活动,实现复兴传统文化的目的。编辑出版一批反映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书画和民间文艺作品。

责任编辑:秦利民

作者:课题组

第2篇: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探索城市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模式

摘 要: 本文以常州市历史建筑为例,在对其历史文化进行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常州市近年来的保护现状,探讨了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出现的问题,强调了历史文化建筑是城市的一个名片,并从历史文化传承的视角提出了一些保护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历史建筑 常州 保护模式

1.古代常州名士聚落的形成和城市文化发展

常州位于古代吴国的中心区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吴王封其弟季札于延陵,成为常州25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真正开端。季札曾三让王位,多次出使中原,被尊为常州文化的始祖。他观乐知礼,是对美好道德的追求,是对国计民生的热切关注,这一切都融入常州的传统文化之中。

京杭大运河苏南段的开通,加速了南北文化的沟通交融。伴随着繁荣发展,常州吸引了更多文化人南迁,使得城市人文氛围日盛。唐宋时期,古文运动重要人物王安石等就曾任常州知州,他同本地文人一起强调文以载道,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后重建州学,使得常州教育事业跃居江南前列。据统计,宋代常州籍进士共700余人,名列各地前茅。另外,南北儒学融合交汇第一人杨时和“三苏”之一的苏轼在当时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他们的文化精神奠定了常州文化日后最重要的根基。到了明代唐顺之的出现,成为常州学术文化走向成熟的标志。

清朝的常州学术步入繁荣阶段,书院林立,进士数量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可以说,常州学术文化的繁荣是常州城市文化的繁荣,《科举和社会流动》指出,常州文人城居比例超过3/4,大部分都聚居于城东白云溪和城西的青果巷两个街区。其中白云溪一带前后北岸几百米的小街上居住过五名状元、三名榜眼、三名探花,还有常州学派的各种名士等。

2.近代运河经济的衰落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危机

但近代以来,随着战乱和北运河的淤塞使漕运改道,常州逐渐失去转运和商业中心的地位,被之前只是其辖县的无锡取代,历史地位因而逐渐降低。尽管如此,常州还是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兼容并包、创新求变的人文精神,在近现代的改革大潮中,名人辈出,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仅仅从古时名士聚居的青果巷中就走出过近代爱国实业家盛宣怀、国际语言学家赵元任、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现代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等民族的骄傲。

提到青果巷,就不得不提到承载了辉煌历史的状元、进士牌坊、礼和堂、名人故居等文化建筑。这些建筑区别于外来的徽商建筑格局,属于典型的本土江南民居。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里的建筑印刻着历史名人居士的足迹,这种深厚的历史感,浓郁的文化气息与建筑、环境水乳交融,赋予历史街区以无穷的魅力,这是现代仿古街区所无法比拟的。

然而新中国成立后的常州,并没有走保留历史遗迹、易地建设新城区的道路,而是采取了旧城改造,一面建设一面保护的方式。持续了多年的大规模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不可避免地使一些拥有历史文化印迹的建筑、遗址、弄巷等或被移建、或被损坏、或惨遭拆毁。这些都使常州这座人文气息浓郁,承载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历史文化名城风貌难以得到展现。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3.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有关历史学家指出:“历史是一份记忆,一种符号。而历史建筑则是这份记忆和符号最恰如其分的载体。”同样一座城市,不同的历史文化建筑所承载的记忆也不尽相同。常州市在历史上不仅教育业发达,还拥有经世致用、创新求实的人文精神,这些特点都体现在一座座活生生的历史文化建筑上。

3.1双桂坊。

常州双桂坊是一个历史上与科举制度紧密相关联的地名。它东起打索巷(今晋陵中路),西至南大街,全长近400米。双桂坊近千年的历史,体现了常州古代教育业的高度发达,是教育业兴盛的一个符号。时至今日,常州双桂坊已经被打造成为一条集旅游、娱乐、道德讲堂为一体的美食街,而对于历史上常州教育业兴盛的那段记忆已经不复存在。从文化符号转换的角度看,当局可能着重表现了双桂坊沿街传统小吃的古貌,却忽视了其真正的意义。而从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角度看,虽然保住了“双桂坊”这个地名,但无论是地址还是建筑都与历史上的双桂坊相左,属于仿古建筑,历史学者并不提倡这样的保护方式。

3.2青果巷。

青果巷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都是名人居士汇集的地方。它同样与市中心南大街相邻,在这条绵延数里的巷子中,曾经走出数位科举进士、抗倭英雄、小说家、诗人,更有意图改变旧中国面貌,为了新中国牺牲了自己的早期民族领袖。

而如今的青果巷,是常州仅存的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但由于南大街的改造和扩建,街区的建筑连年受到残蚀,面积大幅缩水。尤其是巷西一段,已被拆得面目全非,其中就有盛宣怀、李伯元等名人的部分故居。如此一来,原本深厚的文化底蕴消失殆尽,古老的巷子已经基本成了城中心的“贫民窟”。值得庆幸的是,经过细致严谨的规划,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修缮工程已经逐步展开,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得到及时的重视。

除了一些幸存至今的历史建筑之外,常州版图上还曾经出现过白云溪及其沿岸的历史建筑群,包括西仓桥、白家桥等文化价值高的古代建筑。他们都是古老常州文明的象征,是人们不应抹掉的珍贵的城市文化符号。现在却淹没在浩浩荡荡的经济大潮之下,让人扼腕。

3.3问题出现的原因。

这其中,地方政府有着推之不去的责任。尽管各个地方政府根据相关法规、针对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相关规章、条例和管理办法,但其参与到保护历史文化建筑、街区项目中来的最主要因素仍然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长期一味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带给我们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另外,除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每年可以获得一定的保护专项经费外,其他更多地区的历史建筑保护只能通过国家有关规定的城市维护费中的1%用于文物维修,这样的经费显得捉襟见肘,成为文保工作开展的又一大瓶颈。

4.保护模式探究

4.1避免过度商业化。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赵士林曾表示,过度商业化正使我们文化遭灭顶之灾。所谓“过度商业化”是指不考虑文化产品的精神属性,追求商业价值,唯利是图地攫取文化市场的超额利润。而“过度商业化”迎合人性中存在的低层次欲望,必然导致文化产品的恶俗化、低级化。

对于常州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更应该注重这一问题。谁又能想象得到从前的前后北岸是一处繁华胜景,曾经碧波环抱、烟桥画柳,曾经龙舟竞渡、百舸争流。明清以来,名士云集、灿若群星,是常州的文脉所系。如此的改造使得鲜活的历史记忆荡然无存,实在让人惋惜。

如何才能更有效地避免过度商业化呢?主要取决于当地政府的举措。以正在开展的常州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修缮工程为例。一方面,修缮要有一份编制完善的规划,适当减少甚至取消街区内的商业因素,体现出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要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民众与政府共同管理监督机制,提高民众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4.2历史建筑修缮与人治病相似,坚持原汁原味,并努力延长寿命。

现存的所谓“历史文化建筑”是指那些在1840年之前修建而成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和意义的建筑,距今起码有200年的历史。经过漫长的岁月洗礼,历史建筑无论是表面还是内部结构都会不可避免地遭到人为和自然的损坏。而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遭受到病毒的侵袭,生病了自然就要到医院去治疗。所以,历史文化建筑的修缮和医生治病是一样的。医生治病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够药到病除,延年益寿。不可能说这个人病入膏肓了,无药可治了,只好顺应其死亡,然后轮回重生又活过来,病就好了。这在医学上的不合情理的,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政府相关规划、文管、建设部门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来对历史文化建筑进行修缮,坚持在原址原地修补原貌,并努力延长其寿命。而不能为了商业利益的开发,肆意地移走古建筑,把老古董变为“新古董”甚至“假古董”。这样的保护就是毁灭性的,失去了古建筑原本的意义。

4.3坚持四不要原则,保护好地域文化。

“四不要”即臆造的“假古董、假建筑”不要;过度商业化不要。这两点上文有所涉及,就不过多赘述。另外,“土专家、伪专家”的建议不能要;擅自修改地名的行为也不要。

所谓“土专家”是指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而在实践中获得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的人。政府在广泛收集资料、意见期间,他们的建议应该是中肯的,可取的。但做决策的时候,一定要由学历史、懂历史、会规划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操控。而“伪专家”在历史建筑保护过程中,是开发商为了攫取更多经济利益而雇佣来为其说话的有一定身份资历的人,这些人的意见如果被采纳必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地名作为一个城市地域文化的载体和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已被联合国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常州的小营前、西瀛里、青果巷、篦箕巷、世科坊、双桂坊等许多老地名,这些地名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常州历史文化的一张张“活名片”。这些地名的存在同时也保护着其中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建筑,保存着人们的那份文化记忆。随着城市的拓展和变化,许多地名正在逐步消失,历史建筑的保护受到很大的威胁。所以,为了留住这些城市的记忆和文化的符号,相关部门在修改地名时一定要慎之又慎。

5.结语

常州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兴盛的教育业和发达的运河经济都是我们不可磨灭的记忆。历史文化的传承,呼吁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当局需要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思维,在修缮工程中敢于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放在第一位。注重文化符号转换的合理性和文化的地域性,学习并吸收运行良好的历史文化建筑保护体制,让常州这座“千古龙城”重新展现出文化的力量,焕发出历史的光辉。

参考文献:

[1]常州编委会.常州[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

[2]顾春平,周根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初探[J].历史文化保护,2010(11):4-10.

本论文基于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经济发展大潮下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去留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21029

4094)。

作者:严铭 李朋朋 左乐川

第3篇:试探以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为引擎,点燃挖掘传承云浮历史文化的动力

摘 要:云浮市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百越地,唐天宝元年(742)设立云浮郡,明万历五年(1577)设置东安县,民国三年(1914)改为云浮县。云浮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历史文化遗产数量颇丰,奠定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气韵。文章从云浮市博物馆的角度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挖掘云浮传承传统文化之动力,以传承文化,发扬文化,促进云浮市文化振兴繁荣。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活化;途径和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①“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

地方博物馆应该着眼未来、扎根现在,挖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为当前文化繁荣提供动力。云浮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市内出土了石器、青铜器、陶器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此管窥云浮古代文明,充分利用传统历史文化遗产,为传承文化提供助力。

1 云浮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况

云浮市博物馆承担着云浮本土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展示的重要职责,在云浮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发掘中发挥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宣传云浮南江文化、禅文化、石艺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云浮市博物馆馆藏三级以上文物90多件,为云浮市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了基础条件。同时,云浮市境内还有郁南县磨刀山遗址、大湾古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云石矿场遗址、罗定学宫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宝贵的红色资源等历史文化遗产。

2 保护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考辨

2.1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在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必须要做好保护,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为挖掘云浮传统文化提供助力。首先,依托众人之力保护和利用云浮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使文物走到大众面前,提高历史文化遗产的知名度,提升民众的保护意识,为依靠公众力量进行文物保护提供支持。②其次,保护为更好利用打下良好基础。文物保护可以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为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利用创造条件。

2.2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目标和原则

保护与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本质,是为了传承历史,促进文化发展,以达到文化振兴与发展。主要原则如下:①着重保护。需要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为工作重心,遵循文物保护规律,坚持科学保护,将历史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与抢救性保護有机融合。②抢救为上。在文物保护上,需要充分考量文物不可再生性与易损性,侧重濒危珍贵文物的抢救,强化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利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③合理挖掘。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上,坚持合理利用,通过影印出版、展览展示、数字化服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方式,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

3 凝心聚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活化挖掘传承云浮历史文化途径和对策

3.1 以活化保护为载体,整理、阐释、挖掘传承云浮历史文化

3.1.1 挖掘、整理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云浮历史文化价值的传承

挖掘与整理既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通过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促进云浮文化的发展。

郁南磨刀山遗址的发掘,在原生网纹红土堆积中出土各类石制品300余件,有石料、石核、石片等石制品,有手镐、砍砸器与刮削器等石器类,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它改变了广东长期以来缺乏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历史,填补了广东地区旧石器早期文化的空白,也是中国旧石器考古的重大进展。①整理、阐释、挖掘郁南磨刀山遗址考古资料,以让文物“活”起来为载体,以磨刀山遗址为内容,深入挖掘文物背后蕴含的人文精神,加强对文物与传统历史文化间关联性的解读,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生动再现文物的生命历程,使其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3.1.2 强化历史文化遗产修复,探索传承历史文化途径

在历史文化遗产修复上,可以结合文物的实际情况,开展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云浮市博物馆为充分开展馆藏文物保护现状调研,实施了《宋代“长命富贵”铜镜保护修复方案》《宋青铜葵花镜等10件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方案》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针对文物保存现状和病害情况,采取物理和化学去锈两种保护修复技术,对文物进行清洗、除锈、粘接封护处理,对文物实施了有效保护,使其具备了更好的展示效果。

针对中小学设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博教育课程,如体验文物修复、拓片制作等实操技术,激发中小学生对文物工作的浓厚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文物保护及宣传意识,为建立富有云浮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模式积累了实践经验。

3.1.3 强化历史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满足文物保护需求

云浮市博物馆实施《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按照博物馆库房、保存环境等标准规范,建设离线检测分析系统,改造提升展厅展柜密封性,建设馆藏文物环境调控系统,配置库房储藏设备、馆藏文物保存环境调控监测系统,建立环境监控管理机制,为珍贵文物配置储藏柜和保护囊匣,全面提升云浮市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将文物的损害减到最少,在最小干预文物本体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文物腐蚀破坏速率。

3.2 以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为源泉,挖掘传承云浮历史文化脉络,取得大众传播实效

张柏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与城市文化》中提到,一个城市的形成本身便是一种区域历史文化的凝缩,在城市发展中充分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梳理研究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构建城市历史文化框架,形成城市历史文化体系,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使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意识深入人心的有利的大环境,普及历史文化遗产知识,助推云浮市历史文化遗产的繁荣与发展,以全面实现大众传播实效。②

3.2.1 以“展览+文教”为支点,翘起梳理历史脉络动力

云浮市博物馆在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的过程中,对云浮市历史文化脉络、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梳理与展示。“南越圣地西关新城—云浮历史文化展”以云浮地方历史脉络为主线,通过馆藏文物、图片、地图、沙盘等形式,运用灯控、影视展播等多种手段,全面集中梳理展示云浮历史沿革、重大历史事件、政治、古建、革命事迹等,让观众重走云浮历史,感受云浮历史厚重。以展览为宣传载体,加深观众对云浮历史脉络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理解,实现云浮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城市文化知名度,扩大城市文化影响。以云浮地方历史脉络为主线,突破传统讲解宣传模式,全面提升社会教育的创新力实现历史文化遗产知识大众传播,为历史文化遗产注入源泉动力。

3.2.2 以“乡保+利用”为杠杆,助推传承传统历史文化动力

“乡村记忆工程”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乡村记忆工程”是结合乡村古建、园林、街巷、大院等传统建筑物,集中展示乡村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工具、遗物、遗迹等实物以及乡土习惯、节庆习俗等“无形”的遗产,以展馆、博物馆、公共文化场所等形式展示。③结合云浮市历史文化遗产实际情况,大胆探索传统村落的保护方式,开展“乡村记忆文化保育工程”,开设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示范基地、乡村(社区)博物馆等形式多样的乡保载体,勾起云浮人无限的乡愁、乡情、乡风的记忆,留住乡愁的根,促进云浮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努力探索出一条低级别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之路,助推云浮市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3.2.3 以“摄影+拓碑+编研”为抓手,固化传承传统历史文化活力

根据馆藏文物和云浮辖内文物资源,组织专业摄影人员、拓碑技术人员和编研业务人员编辑或续修《云浮市文物志》《云浮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名录图鉴》《云浮市文物地图集》《云浮碑刻集》《云浮摩崖石刻摄影图集拓碑图鉴》等,整理云浮市历史文化脉络、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以图片、文字固化形式全景式地展示云浮传统历史文化,固化传承传统历史文化活力。

3.3 利用馆藏资源活化教育教学,挖掘传承云浮历史文化,多措并举服务社会公众

《博物馆条例》中关于博物馆的定义,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要求制定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社会实践活动的政策措施。①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学校结合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博物馆应向学校开展各类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館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从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创新博物馆学习方式、推进馆校合作共建等多方面提出指导,将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②以“文博+教育”模式活化利用博物馆馆藏,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多措并举,拓展博物馆教育方式,服务大众,充分挖掘与传承历史文化,服务社会公众。

3.3.1 馆校合作有效共建,活化传承云浮历史文化

深化馆校长效合作,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开发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举措。博物馆可以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或是学校教育的参与者。博物馆和学校两个独立的个体,以共同的教育目的为牵引,融合为有机的馆校合作组织,传承云浮历史文化。例如:以馆藏文物为知识结构建立完善青少年博物馆教育项目资源库;将反映云浮地方特色文化的馆藏文物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借助网络平台,探索“互联网+博物馆+学校”等创新教育形式;以本土展览为基因,以馆藏文物为依托,以初中历史教材为依据开发课程,开展“云浮抗战烽火”展览延伸的文博教育活动—“军用水壶的‘前世今生’”,促进馆校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深度融合。让博物馆教育在学校课堂落地开花结果,共同助推挖掘和传承云浮历史文化。

3.3.2 开发馆藏课程资源校本教材,活化传承云浮历史文化

以博物馆馆藏文物资源为基点,参考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开发校本教材,以讲座、交流等形式介绍博物馆藏品,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丰富青少年的历史、文物知识。通过云浮市博物馆馆藏代表性文物深度讲解形式,透过精品文物的介绍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知识。一方面以红色文物、红色故事等具有红色基因的校本课程《打开云浮文博之门,走进红色云浮历史》,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云浮地区深厚文化底蕴,从而更加了解云浮的过去及现在,树立文保意识,传承云浮历史文化。另一方面,将博物馆挑选的部分馆藏文物或者部分珍贵藏品的图片或者仿制品放到课堂上展示,以教育讲座的形式,讲解每一件文物蕴含的丰富故事,让青少年通过近距离接触文物的方式,对博物馆的藏品有一定的了解,深入了解云浮的历史,同时激发对本土历史学习的兴趣。

3.3.3 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多样化的研学,活化传承云浮历史文化

国家给予博物馆研学旅行多方面支持,如《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中宣发〔2008〕2号)中提出积极推进博物馆进校园:提供人性化的服务项目(如研学旅行项目),开展社会教育功能。③《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定期开展博物馆中小学生教育活动,如研学旅行教育精品项目和示范活动,提高博物馆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功能。④博物馆是研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活动形式应不断推陈出新,探索利用丰富馆藏资源,推出适合青少年的研学需求,激发博物馆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新途径,实现教育功能的新路径,有效实现开启活化传承云浮历史文化之路,培育更多的传承传播的载体。利用游中学、学中游、游中研、学中研的有机融合,挖掘云浮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的深刻文化内涵,实现青少年学习的更多体验模式,给青少年深度的研学体验。云浮市博物馆为青少年设计“禁毒研学之旅”,以博物馆藏品和展览为教学资源,结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和美术、历史等学科的教学需要,将研学与禁毒教育专题展览、手工课程、绘画课程、历史课程、禁毒教育教学课程融合,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具有趣味性、故事性、实践性、体验性的课程,突显博物馆教育的天然优势,创设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示范项目。

3.4 以小文创活化博物馆为杠杆,意蕴诠释荟萃云浮历史文化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36号)指出,依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費需求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文化文物单位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的必然要求。①文创是助推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力量,以小文创活化博物馆为杠杆,诠释荟萃云浮历史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具体优化路径如下。

3.4.1 以市场前期调研为切入点,提供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创产品,诠释云浮历史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目前的文创产品难以满足群众的需求,要在继续推动发展文创的基础上大力提升文创的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云浮市博物馆以馆藏文物为核心,收集资料,确定研究开发的方向、主题,深入发掘云浮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以文创开发为杠杆,揭示云浮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打造云浮文化品牌,凝练云浮文化亮点,创新开发文创产品②。例如,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恩寺为蓝本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品牌符号及IP形象,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享受宁静致远的文化理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石矿场遗址,提取其元素设计成云浮标志,充分体现云浮的石文化理念。以云浮市博物馆馆藏清光绪十六年铜鼓为基础,提取铜钟的纹理创意设计出贴近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工具等,形成系列精品,全面宣传云浮历史文化,讲好云浮故事,增强云浮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真正做到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促进博物馆可持续发展。

3.4.2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实现博物馆文创的可持续发展,荟萃云浮历史文化

2015年国务院颁布《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第四条、第五条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设立博物馆”“国家鼓励设立公益性基金为博物馆提供经费,鼓励博物馆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自身发展”③。王悦在《博物馆运营与文化创意》中提道:“如美国博物馆获得资金的渠道多样,大体分为专为特定博物馆建立的基金、政府基金、馆外民间基金、地方政府特殊拨款、私人捐款、公司赞助以及博物馆内一些销售服务的收入。”④博物馆依托自身资源塑造社会形象以及打造独特的公益品牌形象,引领文化创意设计的潮流,满足群众的需求,充分挖掘文物的价值。可通过多元化、多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的文创设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获取更多的可运用的资金支持文创开发,探索如何让文物走入寻常百姓家变成现实,切实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现荟萃云浮历史文化。

3.5 以博物馆+文旅活化融合为契机,挖掘传承云浮历史文化,发挥博物馆功能和价值

1976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大会通过了《文化旅游宪章》;2000年国际博协通过了《博物馆与文化观光旅游宪章原则的建议》;2008年国际博协(ICOM)与世界博物馆公谊会联合会(WFFM/FMAM)通过了《世界可持续文化旅游宣言》;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以上内容使博物馆+文旅活化融合成为博物馆新任务和新要求,云浮市博物馆应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传承云浮历史文化,实现其功能和价值,成为文化中枢,满足公众的需求。

首先,让博物馆成为文旅融合的目的地。博物馆根据自身的发展定位,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整合文旅资源,突出地方博物馆的特色,补齐短板,培养能深挖云浮历史文化内涵的优秀讲解员,将博物馆打造为旅游、休闲的第六空间,实现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

其次,打造博物馆和本地文旅资源融合旅游路径,如云浮市推出历史文化游径、红色精品线路、千车万人游。

最后,以共享的形式探索创新融合“博物馆+文旅”。博物馆要主动打破围墙和限制,融合周边的文旅资源,“走出去”“请进来”实现优势互补。如成立云浮市文化旅游联盟协会,融合全市的博物馆、展览馆、红色专题馆、旅行社、旅游机构等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共服务。⑤

作者:陈桂荣

第4篇: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档案的建立

摘要: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为出发点,结合南通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主客体及其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重点探讨了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难点及其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建筑;建档

Key words: ancient cities’ protection;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archives’ establishment

作者简介:孙云南通市城建档案馆副馆长

至2009年1月,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共计110座(其中江苏9座,是全国各省市区中最多的),至于各省市区批准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及名镇、名村那就更多了。这样,一个十分艰巨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任务历史性地摆在了各级政府的面前,为此,国务院专门颁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来规范这方面的保护工作。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如何保护?《条例》第三十二条指出:“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这条规定的内容,明确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建筑是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基本元素,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必须从保护历史建筑做起;而历史建筑档案则是真实记录历史建筑的过去和现在情况的重要载体,因此,保护历史建筑应该从建立历史建筑档案起步。本文拟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视角出发,结合南通市申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实践,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有关问题作一些思考与探索,以期我们今后把这一工作做得更好。

一、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主客体的认识

1.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行为主体的认识

《条例》第三十二条要求,“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城市、县人民政府”。但现在的问题是,“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任务应该由政府的哪一个具体职能部门来承担?申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往往会动员政府下属的规划、土管、建设、城管、房地产、文化等部门,以及党委的宣传、组织等部门共同参与。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都会形成大量的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面广量大,保存分散,不利于今后的管理和利用,这些档案资料的最后的归宿在哪里?在一城一市,应该明确一个单位最终来收集、整理、保管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保护方面的档案(其主体自然是历史建筑档案),而这个单位就是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行为主体。

根据笔者掌握的有关资料,目前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对历史建筑档案并没有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所有参与申报、保护的单位或部门都成了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行为主体。而强调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统一管理机制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由房产管理部门组织实施。如武汉市明文规定“市房产管理局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市、区房产管理局办理,同时接受同级档案局的监督和指导。”“市、区房产管理局负责收集、保管所管辖的优秀历史建筑的档案,并向同级政府档案馆报送档案目录。”杭州市政府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上,实行几家部门各负其责、联手保护的方式。“房管部门负责历史建筑的日常保护管理,建立历史建筑记录档案,设置历史建筑保护标志牌,并与其所有人和使用人签订保护责任书”。二是由建设局(具体由下辖的城建档案馆)组织实施,如江苏的常州、南通等市。据常州城建档案馆馆长陆志刚介绍,该馆“对历史建筑档案的重视和收集工作由来已久。早在2000年就组织多名专业摄影师着手对常州市(包含辖市)的上百处古建筑、旧城旧貌开展抢救性拍摄工作……”2006年12月颁布的《南通市市区历史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暂行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由建筑的所有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设计、施工单位进行设计和施工。修缮工程所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等档案资料应及时报送市城建档案馆。”南通市城建档案馆也像常州一样,早就开始了历史建筑档案的收集、征集和整理归档工作,编制了历史建筑档案目录,建立了历史建筑档案数据库。三是新建有关机构来承担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任务,如河南省的登封市政府成立了“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档案资料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对“搜集到的两万余件嵩山历史建筑群档案资料进行保护和利用,进行数字化管理的积极探索”,该中心因此还被命名为河南省一级档案馆。

以上三种管理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相比较而言,由市城建档案馆组织实施应该具备更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这是因为:其一,建立历史建筑档案并不仅仅是为旧房子建档,除了旧房子以外,还得为这些旧房子所承载的地方特色、历史风貌和历史文化建档,如果没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扎实的档案工作功底,是绝难胜任的。其二,根据《城市建设档案分类大纲》规定:第10大类名胜古迹、园林绿化类,包含公园、绿地苗圃、名木古树、纪念性建筑、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古建筑、城市雕塑7个属类。不难看出,这其中已经包含了历史建筑。可以说,为历史建筑建档本身就是城建档案工作的重要职责。其三,各市的城建档案馆经过20多年的历程,已经培养出一支拥有各方面人才、能拉得出、打得响的城建档案工作队伍,完全可以胜任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光荣任务。建立历史建筑档案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某一个部门的力量肯定是难以胜任的。档案的形成、积累可以在多个部门完成,但最后的扎口管理还得由一个部门来完成,这一任务非各市的城建档案馆莫属。否则,政出多门,很可能对这些宝贵档案资料造成人为的损毁。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制定《条例》实施细则时,应该明确最终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行为主体为各市的城建档案馆。

2.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行为客体的认识

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两个层面来理解。

一是对历史建筑的认识。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行为客体是历史建筑档案。这些档案必须全面、系统、完整、准确地反映历史建筑的真实历史情况和人文价值。很显然,这些历史建筑就是我们建档的工作对象,我们首先要对它们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条例》第六章附则对“历史建筑”的含义作了明确的解释:“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条例》的这一解释对“历史建筑”的认定机构、认定方式、认定条件都作了明确规定,并将历史建筑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明确区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有的相去甚远。上海、武汉确定为“优秀历史建筑”的必须是“建成三十年以上”;而杭州则规定“历史建筑”必须是“建成五十年以上”,其他条件则大同小异。深圳市于2005年组织了一次有30多万市民参与的“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 评选活动,最终入选的十大建筑年纪最大的才和特区同龄,年纪最小的仅3岁。其实,他们的评选标准只有一条,即在深圳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影响的建筑,至于建筑本身的技术水平和艺术水平则只是参照条件,一般不列为评选标准。虽然深圳尚不在全国11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列,但他们做法值得一些年轻的城市借鉴。

由此看来,历史建筑建成的时间并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还在于历史建筑本身所蕴涵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其实,只要条件允许,适当地扩大一些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并不是坏事。还有的城市将历史建筑划分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文化街区)、优秀历史建筑和一般历史建筑,这样既突出了保护工作的重点,又适当地扩大了保护范围,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二是对历史建筑档案的认识。历史建筑档案,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历史建筑相关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条例》第三十二条对历史建筑档案应包括的内容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不少城市对《条例》的这一规定作了细化,常州市将优秀历史建筑建档范围细分为五大项十个方面的内容。而有的城市则将历史建筑建档范围归纳为六条:(1)历史风貌建筑的技术资料;(2)历史风貌建筑现状使用情况;(3)历史风貌建筑权属变化情况;(4)修缮、装饰装修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5)迁移、拆除或者异地重建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6)有关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地名典故、名人轶事等资料。这六条简明扼要,易于掌握,尤其是增加的第6条,将与历史建筑有关的历史沿革、历史事件、地名典故、名人轶事等资料都列入了历史建筑建档范围,突出反映了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武汉市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还为拆毁或异动(改作他用)的历史建筑建档,这份档案分作已拆毁灭失的历史建筑、已异动原址的历史建筑和已拆除再仿建的历史建筑三大部分,共计100处历史建筑。这是对已遭厄运的历史建筑的一种特殊的纪念,也是留给后人的一个沉痛的教训。

因此,对历史建筑的建档范围,我们可以作这样的认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的历史建筑档案应包括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应视作规定动作,必须严格遵守,缺一不可;在保证历史建筑归档的前提下,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扩大历史建筑的建档范围,以更多地体现地方特色和人文价值。

二、建立和发挥历史建筑档案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

1.建立历史建筑档案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提供重要依据

《条例》第八条规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下列材料: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保护范围;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说到底,所要求提交的这五种材料都属档案材料,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属历史建筑档案材料。这些材料无疑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自然,申报材料准备得越充分,就越有说服力,在审批时就越容易获得通过。从某种意义上说,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就是收集、整理、完善历史建筑档案的过程。因此,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早作准备。准备什么?说到底,就是准备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的档案材料。早准备,早主动;早准备,早成功。

南通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改革开放之初有识之士提出动议开始,风雨兼程三十年,于2009年年初终成正果,其间经历了1991年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失败和2006年申报江苏历史文化名城、2007年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成功。三十年来,南通有关方面一直没有放松对南通历史人文档案资料和历史建筑档案资料的收集,1991年申报失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档案材料准备得不够完备,而后两次申报则接受了前一次教训,一一对照申报条件将申报材料准备得既充分又全面,特别是2006年申报江苏历史文化名城,从12月市政府提出申请到次年6月省政府正式发文公布,仅有半年时间,使南通成为从申报到成功时间最短、效率最高的城市。2007年南通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申报到成功也只有一年多时间。国务院在给省政府的批复中指出:“南通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如果没有齐全完整的档案资料作支撑,是不可能得出这个结论的。

2.建立历史建筑档案为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条例》规定,在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一年内必须编制完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而不少城市(如南通市)早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就在考虑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了保护规划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保护原则、保护内容和保护范围;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规划分期实施方案。而要写好这些内容,没有丰富的历史建筑档案和相关资料,是无法完成的。国务院2009年1月2日批复同意将南通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通市规划局2月1日就推出《南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向全市人民公示,其效率不可谓不高。《保护规划》将南通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范围划定为“一城三片”(即主城区、唐闸片区、天生港片区、狼山片区);划定四个历史文化街区(即濠南历史文化街区、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寺街历史文化街区、唐闸历史文化街区);重点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天生港和新港镇两个历史地段、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古树名木、古井以及蓝印花布印染技艺、风筝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整体上保持“一城三片”、“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和传统风貌。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关键还在于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好在这“一城三片”、四个街区、两个地段的建档工作比较扎实,已经为街区和地段里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了档。如果离开了这些丰富而翔实的档案资料,《保护规划》是根本不可能这么快制定出来的。

3.建立历史建筑档案是具体落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要措施。

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而要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具体内容逐条落到实处,除了各级领导和市民群众的重视外,还得依靠齐全完整的历史建筑档案。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不单是保护一块砖、一座墙等建筑结构,最重要的是保护其精髓和文化;保护建筑的同时还必须对周边环境进行保护,有规划地考虑周边设施的建设与保护。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广泛、充分、认真地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将《保护规划》公之于众的目的正在于此。通过公示,让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心中有数,哪里是文物保护单位,哪里是优秀历史建筑,哪里是一般历史建筑,我们平时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者。而在保护过程中,历史建筑档案则是最可靠的依据。只要我们有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和齐全完整的历史建筑档案在手,我们就完全可以制止任何单位或个人损坏或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的不法行为。即使历史建筑遭到某些损坏,只要有历史建筑档案在,就完全可能及时修复,并做到修旧如故,恢复历史原貌,像这样的事例可见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每一个阶段。南通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初期,市政府决定对南通城标志性建筑——钟楼、当年张謇修建的五公园、望虞楼等优秀历史建筑进行维修和复原,派有关部门的同志到南通市档案馆和城建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历史档案,其中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为维修和复原这些优秀历史建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并以此开始了“一房一档”的历史建筑建档工作。至于历史文化名城在批准以后的各种维护、装修等工作,那就更离不开历史建筑档案了。

三、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为历史建筑建档的难题

尽管现在我国已经有110座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则更多,但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历史建筑保护的难题依然很多 ,诸如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历史建筑保护不够重视。其中主要是某些领导的思想跟不上形势,还没有完全摆正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行动上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短期行为。一些市民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意义并不完全理解,“谁使用谁保护”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许多历史建筑因年久失修,生活设施简陋,与现代都市生活不相适应。许多人更愿意住进宽敞明亮、设施齐全、物业良好的新楼房。正由于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历史建筑保护不重视,所以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不支持、不配合,并由此给历史建筑的建档工作带来一系列难题。

难题之一:历史建筑年代久远,留存档案十分稀少,征集十分困难。据《南通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确定的优秀历史建筑与一般历史建筑来看,其中最“年轻”的也都建于民国年间,距今至少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即使按照上海等城市入选历史建筑的标准,那至少距今也有30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由于天灾人祸和其他各种人为的因素,记录这些历史建筑原始情况的档案资料已经十分稀少,再加上某些历史建筑的产权所有者或使用者的不支持、不配合,给我们的征集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难题之二:政出多门,各行其是,难于统一。一般说来,参与历史文化名城申报、保护工作的有规划、文化、建设、宣传、城管等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一套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每个部门都希望建立齐全完整的历史建筑档案,这样难免会发生职能交叉,重复劳动的情况,可能发生某一方面的工作大家都管,而某一方面的工作无人问津的现状。尤其是历史建筑档案的收集整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没有档案专业部门的介入和参与,将会严重影响历史建筑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历史损失。这个问题需要各地市政府出面统筹解决。

难题之三:建档经费难以落实。现行的历史建筑保护模式主要是由政府调拨资金进行维修和养护。但是,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数量众多,政府资金常有“僧多粥少”之困,导致一些已经挂牌的优秀历史建筑得不到及时的修缮和维护。有专家称“这是我们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现在,已经列为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几乎没有固定的经常性的专项保护经费,更不用说还未排上文物保护单位的面广量大的历史建筑保护经费了,一旦其产权人或者使用者没有能力或不愿意履行保护责职的话,就意味着这一处文物古迹的保护经费便无从着落,保护遂成空谈。文保单位尚且如此,历史建筑的保护经费更是无从着落,而历史建筑的建档经费就更无从谈起了。

四、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的对策与措施

“办法总比困难多。”尽管历史建筑建档工作的问题与困难不少,但是,各地历史文化名城还是采取了不少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创造了不少克服困难、迎难建档的经验与做法。初步归纳有以下几点:

1.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为历史建筑建档打好基础。全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对历史建筑的建档工作都是从全面普查自己的工作对象——历史建筑入手的。只有认真进行全面普查,才能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在此基础上,召开有多方面专家参加的专题论证会,对全市的历史建筑逐一过堂,进行评审“定级”,进一步明确建档工作重点。南通通过普查,将全部历史建筑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优秀历史建筑(40处)和一批一般历史建筑等六个类别,另外还确定了若干处历史遗址。前四类为文物保护单位,都已建有比较完善的档案,历史建筑建档工作的重点则应放在后二类历史建筑和历史遗址上。尽管历史遗址已经没有(或者已不是)原有的历史建筑,但从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真实历史面貌的高度出发,还是应该为其建档,并以这些档案反映原有历史建筑的价值和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有过的辉煌。

2.走出误区,广泛征集,将建档范围作适当扩展和延伸。征集是建档工作的起点,建立历史建筑档案,一定要花大气力做好征集工作。但有的部门在征集历史建筑档案资料时往往会陷入一个误区,眼睛只知道盯住历史建筑本身,只知道抓建筑图纸、技术资料之类。鉴于此,我们在征集时一定要把建档范围作适当扩展和延伸:一是把征集的目光多多地投向社会、投向民间,注意征集那些流失在社会上的与历史建筑有关的“人文”档案资料,诸如往来书信、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地名典故、名人轶事等;二是注意收集历史建筑周围环境和保护条件方面的档案资料,这是因为历史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的保护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这方面的档案资料将对历史建筑今后的维修与保护发挥重要作用;三是注意收集与历史建筑相关的附属物(如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建筑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古井、石碑、石敢当等)档案资料,从这些附属物的档案资料中,往往能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历史人文价值;四是注意收集与历史建筑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诸如关于历史建筑的口述史料、没有文字记载的地方剧种(如南通的通剧)、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等。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将建档范围作适当扩展和延伸”,一定要与我们的建档对象——历史建筑有关,一定要把握好适当的“度”。

3.亡羊补牢,以抢救的姿态弥补历史建筑档案的缺憾。实践证明,即使采取多种措施,想方设法多方征集,仍难免会有历史建筑档案不齐全、不完整的遗憾。这种遗憾是由历史造成的,现在只有依靠我们采取种种补救措施来弥补。一般说来,我们采取的补救措施不外乎“档案不足资料补,资料不足口述补”。我们可以针对每一座历史建筑,对照应该归档的每一项内容,看一看已经有了什么,还缺什么,然后采取措施,“缺什么补什么”,多方设法加以弥补。如果缺少历史照片,我们可以拿起相机实地拍摄历史建筑现在的状况以作弥补;如果确因建设需要,需要拆除历史建筑,那就更应该抓紧时间用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下历史建筑的现状,以留存历史原貌;如果要采访耄耋老人,录制口述史料或摄制录像资料,那就更应该以抢救的姿态抓紧时间录音、摄制、整理与编辑,因为这些风烛残年的老人,说不定哪一天就会驾鹤西去,给我们留下永久的遗憾。我们还可以借助民间力量为留存城市记忆服务。上海市川北社区王凤青老先生花费三年时间拍摄、整理老建筑的照片及资料,记录了四川北路上116处“历史老建筑”的现状,并在四川北路公园向路人展示老建筑的魅力,呼吁社会各方来保护历史建筑。南通寺街居民姚剑湘历经十年拍摄了近万张老巷古宅照片,并举办“爱我南通”摄影作品展,让南通市民进一步了解寺街这片历史文化街区的深厚内涵,认识到保留这片老街区的必要性。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了所在城市历史建筑档案的某些空白。

4.加快建设信息中心,实现历史建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要解决政出多门形成的历史建筑档案保管分散、不便利用的弊端,关键在于打破单位所有的樊笼,加速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信息中心,实现历史建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信息中心是一个规模较大的系统工程,可以分步实施:①建立历史建筑档案目录中心。可以将各建档单位的历史建筑档案目录集中起来组合成一个总目录,然后备份多套,分存于各个建档单位,互相交流“家底”。这样身在一处,便可知他处信息。还须建立制度,及时对总目录进行更新。②加强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相关单位的局域网建设,并实施联网,使本地区的历史建筑档案信息资源实现共享。③积极创造条件,及早打开互联网的窗口,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共享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信息资源,但一定要注意内外有别,该保密的档案一定要保密,不能随意上网。④为加强历史建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必须明确扎口管理的部门,各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应当仁不让地承担此重任。某些重要的历史建筑档案还必须复制多份,报各市或省国家综合档案馆,切实做好异地备份工作。⑤加快数字化进程,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信息中心纳入全市“城市记忆库”建设的大盘子(各地名称不尽相同,我市称作“数字南通”)。可以分五步实施:在丰富馆藏的基础上,开展馆藏历史建筑档案实体的规范化整理,并对库房进行现代化管理,建立实体记忆库;开展馆藏历史建筑档案文件与照片的数字化工作,建立数字化图文记忆库;将全部馆藏历史建筑档案中的声音档案进行规范化整理,并进行数字化工作,建立数字化音频记忆库;整理馆藏历史建筑档案中用多种媒介纪录城市历史的录像档案,建立多媒体记忆库;将全部已完成数字化的图文记忆库、声像记忆库和其他形式的多媒体记忆库挂接到全市的“城市记忆库”,以实现更安全的管理和更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

6.多管齐下,破解建档经费不足的难题。其实,比经费更重要的是观念问题。我们不要老是认为,没有建档经费,历史建筑档案征集工作便寸步难行。只要我们更新观念,拓宽思路,便会想出许多好办法。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采取两种办法加以弥补:一是经费不足感情补。可以动用一切社会关系,采取灵活多样的公关手段,努力加强感情投资,以我们的诚心去感动“上帝”。南通市城建档案馆在征集优秀历史建筑档案时便采取了这种方法,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收获。二是经费不足服务补。我们要以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来弥补征集经费的不足,尤其是开展历史建筑档案寄存业务时,这一点更显得重要,要让寄存者切实感受到把自己珍贵的档案交给城建档案馆是十二万分的放心。我们还可以仿效浙江金华市对历史建筑及遗存实行认养保护的办法,鼓励有经济实力又对历史建筑感兴趣的民间人士,认养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及遗存,并建好相关的历史建筑档案,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历史建筑建档经费不足的困难。当然,最终破解建档经费不足的难题,还得依靠政府逐年增加投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各级领导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重视程度的提高,建档经费问题将会逐步得到有效的解决。

(责任编辑:蒋亚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S].上海: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

[3]武汉市房产管理局办公室.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档案管理暂行办法[S].武汉:武汉市房产管理局办公室,2004.

[4]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办法[S].杭州: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4.

[5]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常州市市区历史建筑认定办法[S].常州:常州市政府办公室,2008.

[6]南通市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南通市市区历史街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暂行规定[S].南通: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6.

[7] 金华市人民政府.金华市区历史建筑及遗存认养保护办法[S].金华: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8.

[8] 陆志刚.历史建筑档案留存城市记忆[N].中国档案报,2009,4,6第3版.

[9] 罗时汉.武汉拆毁或异动的历史建筑备忘录/白沙洲芦家附录篇[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6.

[10]王蔚.历史建筑告别单一保护[N].文汇报,2004,10,28.

[11]南方都市报网络版.深圳评出十大历史性建筑[N].南方都市报 ,2005,10,30.

[12]中原网-郑州日报.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档案资料管理中心投用[EB/OL].中原网http://www.zynews.com/2008-09/17/content_518954.htm.

[13]青年报.三年自制档案记录历史建筑[N].青年报,2005,8,28.

[14]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风雨兼程三十载/南通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备忘录[C].南通: 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2009.

作者:孙 云

第5篇: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引导

【摘要】新时期,国家和政府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同时,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引导展开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引导

基金项目:2020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甘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与品牌形象传播研究”(课题号:2020A-293)。

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的构建和形成发展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的关系,并叙述了业态引导中的振兴机制,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和文化商业业态类型做出详细分析。

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发展日益繁荣,文化发展也迈向新的阶段。近年来,我国对于历史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基于环境保护这一大的纲领性政策,對一些城市功能已经衰退或者消失的历史建筑及街区产生了新的影响。为了提高城市发展的活力,为了将城市中的文化底蕴挖掘出来,并将其作用于城市居民的文化建设中,可以借助多样化的城市活动和相应的历史文化街区实现各种文化活动的发展,这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底蕴整体性挖掘及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旅游和文化的振兴策略,如何对旅游经济和相应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历史遗产和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文化建筑及当代的旅游发展和经济需求,能够更直观地反映出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

二、业态引导中的振兴机制

实际上,结合我国多个城市推崇的振兴政策,应当结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多重的增长性的保护,所采取的机制和策略,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类型和相应的管理,引导策略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历史文化街区与城市其他方面的街区有本质性的不同,主要是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文化以及群体性的文化记忆,基于此,应当注重对街区的功能和经济的振兴,做好历史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可以结合传统振兴和更新振兴及变革振兴来做好振兴工作。其中,应当结合传统振兴和更新振兴进行内部振兴,变革振兴要做好外部振兴的应用实践。

(一)传统振兴

所谓传统振兴,基于具备一定历史传统的文化街区将具备传统经济活力的街区进行振兴,包括北京香山买卖街和福州三坊七巷以及湖州衣裳街等。其中,北京香山买卖街全街多为家店商铺;福州的三坊七巷包括印刷和装裱以及古旧书法等传统商业;湖州衣裳街主要是有众多的衣裳店,在明清时期得以繁荣发展。在这些文化街区中进行传统振兴,包括对多种业态的振兴和加强,确保街区的文化灵魂得以体现,也能够将所在街区的传统品牌进行打造出多样化的格局,为实现历史传统的延续和保护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更新振兴

所谓更新振兴,主要是街区传统的功能,包括居住和工业等功能已经有所衰退,基于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势,多个已经自发地进行功能和经济结构的更新,确保其能够焕发出更大的活力。在街区的振兴过程中,政府应当做好积极有效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帮助这些街区获取到更多的外部资金,确保多个街区朝着更加完善的经济结构转换,包括纽约苏荷工业区现在已经转变为全面的综合功能区,为传统街区的更新振兴提供了可能,包括北京的南锣鼓巷和上海田子坊等多种历史文化街区。

北京的南锣鼓巷跟传统印象的北京胡同有太多的相似性,基于我国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日益深入和文化领域的活跃发展,这里已经集聚了多种艺术创业者,包括酒吧、咖啡等多种商业化的平台。同时,上海田子坊在基于传统街区的功能性基础上,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艺术创作氛围浓厚的文化地区,包括设计、艺术品、陶瓷、摄影和画廊等多个领域,这些街区的发展也实现了更新振兴。

(三)变革振兴

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商业业态引导过程中,还包括变革振兴,变革振兴是基于传统振兴和更新振兴基础上的延伸,变革振兴更多的是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进行强制性的功能和经济结构及产业的调整,允许、鼓励并强化在历史街区形成全新的功能。变革振兴更多的是基于短期内难以实现自身经济活力复苏的街区的变革,和历史文化街区的重建和复兴,其中包括有成都的锦里,这一商业街区在西蜀时期和秦汉三国时期曾闻名全国,随着历史文化历史潮流的变化和发展,这一街区已经成为普通的旧民居,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一街区已经形成了市民游憩和游人旅游的文化商业街区。

三、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和文化商业业态类型

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和文化商业业态,其中更多的包括有主导业态、关联业态、更新业态和配套业态等多种类型。

(一)主导业态和关联业态

随着历史的发展,在新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本质能够将社会发展历程进行物质空间和文化内涵的表现及表达。历史文化街区的物质空间,借助历史遗迹建筑和街道的形态做出表现,而相应的文化内涵,需要传承前人的活动来体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保护和传承都有着较为紧密的文化和经济活动,这对于街区的业态更新有很重要的影响,主导业态可能在经济收益上有所欠缺,但是文化内涵更多的是通过这一业态来进行表现。很多时候,传统商业的留存数量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关联不是很大,这都需要主导业态进行相应的补充,关联业态对于传统业态的延续,可能包括有街区博物馆和展览馆等,还包括茶楼酒肆等不同的街区型形态。传统业态与关联业态有一定的联系,但是传统业态与历史文化有紧密的联系,能够有效地将街区的历史文化感表现出来,并帮助历史文化街区实现振兴。

(二)更新业态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和传承性保护并不是一种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更多的是基于市场发展形势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帮助后人感悟历史和文化内涵。所以,除了主导业态之外,还应当注重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进行更新和调整,结合市场发展形势,更新业态有可能会发展起来,也有可能会逐渐消失。结合新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传承本质,应当做好对街区更新业态的慎重选择,结合历史发展形势和当前的文化需求及市场规律,做出历史传统文化的变革性发展,以此将时代需求和特色表现出来,帮助更多的人们感受到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文化底蕴,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振兴。

(三)配套业态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过程中,除了主导业态、关联业态和更新业态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历史文化街区经济活力的展现,主导业态、关联业态、更新业态能够实现对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特性的延续及保护,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注重相应开发出多元化的商业业态,也就是配套业态,其中包括连锁快餐店和音像店,以及咖啡馆和服装店等配套业态。这些业态类型可能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的文化的关联性不是很大,但是能够为街区的市民或者游客提供相应的便利,以此营造出更加现代化的休闲氛围,帮助历史文化街区更受到喜爱,能够有效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经濟活力的提升。

(四)社区业态

在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的开发中,应当做好对社区业态的开发。为了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真实性和延续性,往往要注重对街区的街区形态的规模和保留,避免历史文化街区被现代化的旅游活动全部取代,所以,应当注重结合历史文化所在地居民的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邮政、电信、超市、小卖部等社区业态,实现更大范围的业态升级。

四、历史文化街区的时间演变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商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随着市场发展形势和街区的演变进行更替。一般来说,主导业态往往作为首发阵容进入街区中,能够为街区的发展带来一定的经济活力,并基于此将街区的历史氛围振兴起来,将街区的文化魅力传播出去。接下来便是关联业态和配套业态的入场,能够实现市场联动,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街区影响力的提升,社区业态和更新业态作为后发阵容进入,能够为街区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力。

五、结语

总体来说,为了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振兴,需要把握好历史文化街区旅游与文化商业业态引导的传统振兴、更新振兴和变革振兴,同时,要有针对性地构建起主导业态和关联业态,结合街区的发展构建起更新业态和配套业态以及社区业态,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静芳,唐嘉耀,高淑敏.基于LBS数据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空间分布研究——以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特区经济,2020(3):44-49.

[2]吴桂宁,姚蕴芳.基于网络数据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空间分布及评价研究[J].城市建筑,2019,16(32):10-13.

[3]王珞丁.基于场所精神的历史文化街区现状保护——以宽窄巷子为例[J].区域治理,2019(45):169-171.

[4]陶文珺.磁器口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化控制研究[C].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9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2019:1909-1915.

[5]马昱,徐皓琛.基于案例分析的历史文化街区商业适宜度研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1010-1022.

[6]萧清碧,林岚,谢婉莹,苏秋红.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商业业态分类及开发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4):81-91.

[7]肖鑫豪,林岚,苏秋红,谢婉莹,萧清碧.泉州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开发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35(1):33-42.

作者简介:张海燕(1978-),女,汉族,河南温县,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作者:张海燕

第6篇:创建历史文化网站,推动历史课程改革

[关键词]历史文化网站,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实践,思考,问题

[

“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美国Ciseo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钱伯斯的这句话,已经成为对互联网时代的经典论断。英国政府早在1998年11月就投入1.05亿英镑启动了国家学习网(National Grid for Learning简称NGfL,http://www.ngfl.gov.uk)。2000年3月,欧盟制订里斯本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步伐。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稳步发展,教育信息化步伐也随之加快。网络给教育带来新的契机,它将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展示出独特的魅力。本文结合自己的建站历程和教学实践,提出创建中学历史文化网站,打破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教学手段、方法等方面的限制,推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

一、我的建站历程

2006年,学校历史教研组分配我负责历史教研组网站的建设。4月,我建立第一个网站:方红网络(http://teacher.cqbxzx.com/fangIlong)。内容主要包括历史课件、历史教案、趣味历史、历史论文、史料收集、历史文物、历史图库、新课程标准和高考、中考专题等,也拥有自己独立的论坛。

7月至9月,应初中语文教研组的要求,网站论坛开辟了“初2008级语文暑假作业专区”。老师任版主,师生共同转载美文,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赏析,并给学生答疑。学生还发起了“哪部书最经典?”的投票活动,也对自己进行了反思“学生时代四大恶习,你占几个?”及“下学期的期望”等。当然,学生涉及的话题远不止这些。学生在完成暑假作业的基础上,还浏览了网站趣味历史论文,并在很多文章后面做了评论。比如。学生阅读了《抗战军魂张自忠》,有的感叹“有这么多勇敢的人,才铸造了我们今天的中国”。

受此次活动的启发,我们通过网络的形式来实现“高2009级的研究性学习”。每个课题申请一个163邮箱,并在方红网络——新青年论坛开“高2009级研究性学习专区”,为方便学生查阅资料,网站还专门提供了数字化图书馆的链接。学生先把收集的资料发到论坛共享,并进行课题讨论,最后把各自整理出的资料上传到邮箱,由两三个人执笔写出论文。最终成功完成研究性学习计划,课题论文《从西方文化与近代欧洲之崛起反思近代中国文化的传承》获校内研究性学习论文评比一等奖。

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深深地激发了我建站的热情,同时,我深感学生缺少一个可以好好学习历史的平台,老师自己也缺乏有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服务于历史教学的方式。

2007年2月,我申请了自己的国际顶级域名(http://www.zi66.com)。8月,“历史联盟网(http://ls.zi66.com)”建成,目的是弘扬我们民族的历史,用联盟的力量将我们的历史发扬光大,也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学习历史和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的平台。

我制定了初中2010级国庆期间历史学科的活动安排:以历史联盟网的知路论坛(http://bbs.zi66.com)为平台,完成川教版课标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课学习主题,第2、3、4课的课后学生活动作业。

版主(老师)在论坛上发表《圆明园》《甲午风云》等视频和相关历史资料、图片,由学生来自主学习,共同赏析,并通过回贴的方式完成以下作业(发帖或回帖必须注明班级和真实姓名)。

(1)写历史小作文。

建议:①以“勿忘国耻”为主题。每位同学写一篇历史小作文。

②作文题目自拟,文体、字数不限。

③选出优秀作品,发表在历史联盟网。

参考题目:《圆明园,我为你哭泣!》《难忘1860》《把强盗们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站在圆明园废墟上的思考》《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

(2)影视欣赏:观看电影《甲午风云》或黄海大战的有关资料。

(3)搜集有关八国联军侵华暴行的有关资料(包括文献、图片、影视),并编写说明文字。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发表在知路论坛(http://bbs.zi66.com)。

这次活动,共有7个班,283人参加,发表历史小论文235篇。学生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我们应该自强,我们不要让这段历史再次发生”“这件事告诉我们,腐败是失败的罪魁祸首”“我们要好好学习,再建个圆明园”。学生感叹:“秦老师你的网站办得真好!我们也有交流的空间了。”

二、关于创建优秀历史文化网站的计划

(一)优秀历史文化网站要面向学生。

①在线测试,突破了传统教学时间上的限制。

②历史视频展示(播客),实现视频的共享。

③建立趣味圈子,学生可以建立自己的趣味圈子,也可以加入别人的圈子,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并进行学习和交流。

④利用好论坛(知识抢答、设置精华、书籍交换)

⑤提供电子书籍下载。

⑥定期推荐书籍和影视。

⑦进行学法指导。

⑧建立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丰富历史联盟网(http://ls.zi66.com)的资料)。

(二)优秀历史文化网站还要为教师服务。

①提供优质备课资源。

资源是制约教学应用的最为关键的一环。从20世纪90年代起,北京就开始建立区域优质资源,现在北京教育资源网已有20余万正式注册用户。因此,优质而丰富的备课资源是优秀的历史网站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已经注册了新的国际顶级域名(www.zxkj8.com),“中学课件吧”正在建设中,建成后所有课件不需要注册就可免费下载。

②建立区域教师博客群。

教师博客自2004年进入人们的视野即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它的兴起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亮点。据有关统计,从GOOGLE关键词检索“教师博客”记录条数高达807万条。2005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建设项目”,教育博客的使用被纳入到培训内容和活动中。在未来几年的时间内,教育博客必将变成像Word一样人人会使用的基本的信息工具。

③教育信息发布(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教育新闻,各种征稿活动)。

④教法探索。

通过文章评论、博客交流、论坛讨论来进行教法探索,同时提供优秀教学论文供教师参考。

(三)优秀历史文化网站要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通过论坛和网站留言本实现在线答疑,组织教师定期回答相关的历史问题。网站还增加“在线QQ咨询”,尽量在第一时间为学生排忧解难。同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机制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回答彼此提出的问题,对答对的同学以加积

分进行奖励等。

(四)用网站来组织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

①“家有珍宝”历史文物巡回展。

在论坛开“家有珍宝”专栏,学生和老师把自家的文物先在论坛上进行展出。时机成熟,论坛就在自愿的原则下组织学校间“家有珍宝”历史文物巡回展,在各个学校间进行巡回展出。

②书籍交换。

论坛以学校为单位,开设“书籍交换”专栏。首先,学生平常自己发布书籍供求信息,适当时机每个学校就组织“书籍交换”活动。当然这要学校的支持和配合。

③历史讲座。

首先,以学校为单位,定期进行历史讲座。在作者自愿的基础上,将每期讲座的原稿、语音或录像发到论坛,供更多人享用。热门的内容。可以邀请老师在各校间进行讲解交流。

④古色古“乡”自助游。

论坛开设“古色古‘乡’自助游”栏目,学生收集自己家乡古老的历史遗址或建筑并在论坛上发布。时机成熟论坛就组织自助游,游历古建筑或古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后,在论坛上进行讨论或进行相关研究。

(五)用网站实现校际协作学习。

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进行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项目。日本的“100校·新100校计划”就是典型案例。在国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徐晓东教授是最早开展有关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学者。另外,天津市和平区逸阳小学也参与了《“跨科、跨校、跨地”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优秀的网站则是今后校际协作学习的重要桥梁。

三、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创建优秀历史文化网站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老师、家长和学生对网络认识的变化。

自己建站活动的成功,让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有了答案。长期以来,对于网络,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是“谈网色变”,甚至学生也认为上网就是游戏、聊天或看电影。

但不管家长和老师多么憎恨网络,互联网却已经无可阻挡地闯进了我们的生活。就像近代资本主义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一样,既给一些国家带来了灾难和屈辱。也促使了一些国家的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是一种趋势,是人类进步的表现。

然而,我们教师迟到了、落后了,或者说教育落后了,我们没有主动去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也没有从教育的角度去探索和开发。我们失去了最早的一片互联网市场。它们被游戏开发商、企业和商家占领了。

时代在前进,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我们就要被时代、被学生所抛弃。互联网应用于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学生今后完全可以在网上完成作业。优秀历史文化网站的创建并引入教学,势必使我们重新审视互联网,抛弃成见,勇敢地用它打开教育和学习的新空间,使我们的历史教与学不再局限于教室,不再局限于课堂40分钟。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历史课程标准的目标能否实现,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大小密切相关。网络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和虚拟性等特点。在电脑前,学生的地位真正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题,成为学习的主人。而网络手段的多样性和丰富的历史资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学生还会把这种主动学习的意识带入课堂,带到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上。

(三)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变化。

建立丰富的备课资源库将会有效弥补课程资源缺乏的现状,促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环境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教师已不再是教学资源的唯一来源和教学知识的权威,而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乃至学生的学习伙伴。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而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在交流中要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即使学生有错误的地方,也要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合作关系和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网络走进我们的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网络技术,而且还要运用网络手段设计和实施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区域教师博客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教师可以用博客进行个人知识管理。上网遇到的优秀文章、课件,写过的工作总结和教学反思,及时上传到博客,以便今后借鉴和使用。博客还可以成为教师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天地。河北冀州市中学的韩玉珍老师在她的《学海无涯“网”作舟》一文中就感叹到“教师博客,一个我思想柄息的港湾”。

(五)可以提升历史教学的效果。

不论教育者设计的教学目标多么完善,教育者自身的素质多么高,教育技术多么先进,如果学生没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没有强烈愿望的求知和激情,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我用历史网站来实施相应的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果。在课余时间,学生开始翻开历史书浏览;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请教我历史问题;考试复习也更加自觉和认真了。

我相信优秀的历史文化网站,将成为一个超越时空界限的“大教室”,它将变革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有利于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从长远来看,这将使学生学习方式和观念发生变革,也将促使中学历史教学面貌的改变。

四、待解决的问题

(一)需要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首先,计划中的部分内容,如最新教育信息需要主管部门提供;学校间“家有珍宝”历史文物巡回展,校内“书籍交换”活动、历史讲座;校际协作学习等就需要相关学校积极支持。其次.要建立庞大的资源库和进行视频储存,需要大容量的服务器,也要得到一定的支持。再次,区域教育博客群的建立需要以学校或地区为单位来组织。

(二)需要更多相关学科的人员加入管理。

资源库、论坛、博客、留言本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来进行及时的管理和更新。这需要得到更多的热心朋友的支持,也需要学校对加入管理的老师的工作加以肯定。

(三)区域教师博客群的成长存在后续问题。

比如,一些博客开通时间不长并无人问津,日志不过寥寥数篇或许久不更新;日志中更多的文字可能出现教师情感的宣泄和生活的记录。这些都可能使教师博客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也是需要我们考虑用相应的手段加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通过教师博客的公开化,举行教师博客大赛,教育行政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的网络化来实现。

(四)关于学校和学生网络条件的问题。

我认为这不应当成为阻碍我们的因素,比如:欧盟也是在里斯本战略实施了3年多,在2003年底才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93%以上学校才接入因特网。现在我们或许有困难.但是我们可以就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任务。以上是我个人就“创建优秀历史文化网站,推动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不足之处,还其广大同行给予帮助和指正,也希望更多的中学历史教师加入到这样的网站建设中来。

责任编辑 杨莲霞

作者:秦方红

第7篇: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保护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都或多或少地遭遇到了一定的威胁,如何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就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夫子庙的“伪文化”;评事街的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城镇化;文化遗产;伪文化;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文化遗产保护 前言: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些有历史价值文化内蕴的古城镇、老街区、旧建筑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城市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盲目改建扩建,导致有些具有文化底蕴的历史遗产被拆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遭到破坏;在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中,缺乏体制的规范与约束,往往缺乏“群言堂”而成为“一言堂”,既缺乏前期周密的调查,又缺少专家科学的论证;文化名城的历史街区、古老建筑,常常成为缺乏文化意识历史精神的城市规划建设的障碍,甚至认为这些残破的城镇、街区、建筑有碍于城市的发展规划。在城市的改建复建中,往往形成了城市建设难以恢复的败笔,甚至出现将真文物拆除建造假文物的境况;建筑设计缺少文化内涵·····诸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遭到破坏,不仅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古城古镇难以得到保护,甚至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也普遍存在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危机与困境。

正文: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其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保护城市文化遗产作为城乡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深远历史的大国,保护城市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是历史文化发展的载体,每个时代都在城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如今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极大的改变着城市的面貌。然而,城市的建设会忽略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就显得迫在眉睫。

针对我们调查,分四个方面,主要探讨夫子庙的伪文化现象以及老城南评事街在各种利益博弈下的文化传承保护问题。

一、城镇化与文化遗产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是指人口向城镇聚集、城镇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开启了中国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工业化道路,也揭开了现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序幕。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都将推进城市化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予以实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我国现在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城市化率每年增长幅度约1%,2011年城市化率已经突破51%。

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文化遗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表现出明显的组团状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北京及周边、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西南地区四大板块,这些遗产分布地区多为自古以来适宜人口居住的地区,甚至是现如今的人口密集区。城市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城市遗存的建筑物,这些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历史的缩影,也是民

族精神的象征。这就把文化遗产与城镇化的协调问题摆上历史的舞台,文化遗产需要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占有大量的土地,且因为保护问题导致的商业和生活配套设施不够完善,但同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商业服务能够跟上城市化进程,不可避免的加剧了城市人口,土地,资源,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矛盾,给文化遗产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如何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好文化遗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南京老城历史街区的现状南京老城南是位于明城墙以内部分,北至秦淮河中支,以门东、门西、夫子庙、南捕厅地区为核心,总面积约5.56平方公里。区内有多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夫子庙等会、秦淮河八绝、花鸟虫市场等重要历史文化资源,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区域之一,是南京的“城市之根”,历史上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综合来看,由于老城能够提供更加完善搞笑的服务体系,更多的就业机会,加上市民则聚的心理惯性,老城仍然是南京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虽然历史给了老城区极其大的吸引力,但是老城越来越多的问题让人难以忽视。人口和密度方面,南京老城城墙范围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总人口占主城人口的一半,是人口和建筑高度密集的地区。老城的各项人均用地指标不仅远远低于国家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而且也低于现今主城的平均水平。交通方面,老城人口、功能和建设的集聚,使得交通需求不断增长,老城面临日趋严重的交通压力,一是随着新区建设加快,老城、新区通道上高峰小时交通量增长幅度较大,老城与外围片区高峰期潮汐式交通逐渐加剧,二是老城内部道路和停车设施不能满足要求,而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老城的主次干道已经基本形成,且大部分地区已经实施改造,地面交通设施的增长空间已经有限。传统民居的改造方面,从住区更新的角度来看,虽然南京老城的大部分主区已经经过了一轮改造,但是由于老城改造和更新并未采用整体规划建设的方式,从而使得剩下的尚未改造的主区目前基本都是十分难啃的“骨头”。同时,这些改造难度大的地区,大部分又涉及传统居民区的保护问题,如门东、门西、南捕厅地区,他们的规模虽然在老城中有限,但却是南京老城传统民居仅剩的代表。如何在改善这些地区居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的同时,保护、延续或者再现传统民居的特色是必须妥善区里的问题。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通过市场的调节和政府的积极引导使得老城的保护与更新能够运作成功,更是面临的难题。

三、文化保护中的"伪文化"

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伪文化”的存在。所谓“伪文化”即借“弘扬文化遗产”之名,大搞假冒伪劣文物,实质反映了一种以“政绩”和“金钱”开道的虚伪文化现象。例如南京的夫子庙。之所以称南京夫子庙为“伪文化”,主要是因为从外观上看,夫子庙的建筑很有古代的江南气息,但走进去就会发现里面全是现代的东西。现在的夫子庙早已被各种广告牌、酒楼等包围,到处都泛着浓浓的商业气息。而那些例如大成殿、瞻园、江南贡院、李香君故居、王谢故居等最能反映秦淮历史文化遗存的景点早已被周围的商业气氛所淹没。故称其为“伪文化”。

在一次调查中,问及夫子庙给人的第一印象时,15人中有6人选择了“孔庙”,选择商业小吃、综合的分别是6人、3人。在年纪大些的人印象里,夫子庙是文化,它本来是以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命名的,其中又有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贡院,徜徉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氛围。但是在年轻人的印象里,夫子庙就是小吃街,是卖衣服的地方。由此可见,有很多游客不知道夫子庙是“孔庙”,是历史上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庙宇,其全称是“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庙”,简称“文庙”,又因孔子被世人尊称为“孔夫子”,故俗称“夫子庙”。现在的夫子庙的文化已被商业气息所掩盖,这是对其文化价值的贬低。

在全国十大最名副其实,十大最名不副实的经典的评选中,据说南京夫子庙成为后者中的第一名。的确南京夫子庙在外地游人中知名度很大,已成为南京的名片与代表性景点,成为外地游人必游之处。游客们对夫子庙的期望很大,但实际游过它时失望也很大,主要原因是没有达到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标准,而他们心目中的夫子庙、秦淮河的美好印象又是从数目繁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得来的。之前人们从古代文学作品里感受到的夫子庙、秦淮河,是给予他们极大文化冲击与期待的景点,而游过后他们最感到失望的也是因为这里的文化并没有达到他们心目中的标准,甚至差得还很多!那又是什么造成了今日夫子庙、秦淮河的文化景观让人如此失望的呢?那就是过份的商业化!现在的夫子庙只是一条商业街,毫无特色可言。

那么夫子庙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定位呢?在南京人看来,夫子庙应该是个雅俗共赏之地。理由是自古以来,夫子庙就有“两面性”。以文德桥为界,一面是尚儒之地,一面是歌舞升平,这就是南京夫子庙的特色,所以现在也应朝着这方面发展。但是在外地游客的观念中,夫子庙应以文化为主。他们认为夫子庙作为南京有名的景点,来南京就是看夫子庙的古代文化,但是现在夫子庙的景点全淹没在衣服和吃饭之间,所以南京应把夫子庙打造成古代的风格,不管是商业还是小吃,都要融进历史的因素,走入其中,让外地游客感受到古文化氛围。

四、评事街文化遗产保护 评事街,是古城南京有着千余年历史的一条老街,曾是南京历史上最繁华的地区之一。它位于南京城南,北至笪桥市,南至升州路,狭狭长长,与其说是街不如说是巷。无论是街是巷,评事街以其深厚的底蕴,在南京文化地理历史上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评事街中多以二层老式木房为主,现在多数的一楼经过改造成了门面房,做起了小生意,门面虽小却样样俱全,卖着各式小玩艺小食品的小摊占着两侧路牙,老人与赋闲的人三三两两地在路边聊着天,来往于这样的小巷中,你很难感受得到外面都市里的繁华与喧嚣。老街两侧多是纵深的小巷,走进去,是相连着的过道与天井,交错着,将十几户人家连成了片。

在评事街靠近升州路的这头,有一条可能是南京目前最窄的巷子了:老坊巷,不足一米的通道仅容一个人通过,不知道的人是不敢进去的,怕是一条死胡同。巷内的门户,多是青石台阶上的老式木门,住户多喜欢在屋外种上一两种绿色植物,小巷极为幽静。评事街的南段万寿宫,是城南一座很有名的建筑,为祝贺西太后寿辰而兴建的。

上世纪30年代以后,评事街人气很旺,先后有几家晚报的报馆设在评事街一带,一些著名报人、学者常在此出没,抗战前有张恨水,胜利后有卢前、张慧剑等人。

综上所述,可见评事街的文化价值是很高的。然而城镇化使旧日评事街里的那种凝缩了明、清、民国时期的井市文化将不复存在;那种民族混居的和谐文化不复存在;那种寄予世外而不灭其志特殊街巷文化也不复存在了。这是对评事街文化价值的破坏。

目前对评事街的改造遇到的几个问题有如下几个应对政策:

4.1、原住民的去留

原住民的去留问题是针对历史街区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出的。对此,专家认为:“原住民是历史街区的一种文化,若完全迁出,历史街区就少了韵味,原住民是发展旅游和商业的根本”,所以应当适当保留。老城南旧城改造中规划混合多元的功能,结合老城南独特的传统风貌,发展特色商业、居住和旅游等,保留部分原住民,提高老城南活力。

4.2、肌理尺度的重构

所谓城市肌理,是指城市的特征,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包括形态、地质、功能等方面。具体而言,包含了城市的形态,质感色彩,路网形态,街区尺度,建筑尺度,组合方式等方面。从宏观尺度,是建筑的平面形态;从微观尺度,是空间环境场所。城市肌理的演化受到自然、经济、政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

改造老城南,要让历史与现在融合,所以要重构肌理尺度。《名城保护机制保障》中明确指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应确立‘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政府主导、慎用市场’的方针,采用小规模、渐进式、院落单元修缮的有机更新方式,不得大拆大建。”

老城南更新改造中对传统街巷、历史建筑、名人故居以及非物质文化实行“全面保护、应保尽保”,放弃了资金“就地平衡”的旧模式,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传统的尺度和肌理,对街巷体系进行保留、恢复,不满足需求的向地下要空间,已拆空的片区将按传统肌理恢复,以保护为主。民国建筑、五十年代的老厂房和八十年代的居民楼和谐共存,老城南的街巷尺 度和高度、院落边界不变,在置换功能过程中传承老城区的肌理和尺度,保护和展示城市格局。4.3、制度保障

为了进一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政府不断地健全与完善各种文化保护制度。先后制定了《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并 成 立 南 京 历 史 文 化 名 城 保 护专 家 委 员会。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的《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的第三章就是“老城格局和城市风貌的保护”;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条例》中指出“确需在重要建筑或者风貌区保护范围内进行新建、扩建、改建活动的,应当依照城市规划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前款规定的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应当在高度、体量、立面、材料、色彩等方面与原有建筑的空间格局、景观特征、周边环境相协调,不得破坏风貌区的历史文化风貌。”等相关内容都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重视。此外,还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例如结合南京实际,探索制定《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暂行办法》;制定行动计划,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阶段性目标编制保护整治计划,并组织实施;加强公众参与,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实行专家领衔制度,对批准的实施方案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等。

五、结语

城市化的发展对旧城来说是个挑战,如若改造旧城就是采取“全部拆除,重新建设”的的方法,那么旧城所拥有的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被破坏、摧毁,使其失去自身独特的魅力。另外,对于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保留其文化价值,不应该让商业气息掩盖其文化氛围,成为像夫子庙那种“外穿古装,内穿洋装”的“伪文化”。老城南作为南京有名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保护和传承,为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我们应该汲取成功的经验,依照保护条例相关内容,科学地改造,让城市更美好。别让历史文化名城在我们的手中沦落与颓败,应该将我们祖宗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王丽丽·南京老城南旧城更新的博弈与启示

薛伟·旧城更新中的公众参与问题及对策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

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南京老城区原住民也是文化,应适量保留·城市在线新闻网

赵立孟·游客反映南京夫子庙景区文化气息不足·江苏新闻广播网

周岚,童本勤·现代化进程中的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现代城市研究

第8篇:传承历史文化,构建文化自信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日,我国迎来了第三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意义及作用,致力于通过传承灿烂历史文明来夯实大众的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因创新而生动。2019年大年初一,“紫禁城里过大年”活动在北京故宫博物馆里拉开帷幕,活动首次还原了清代的过年场景,让游客也能体验一把古代皇帝过年的感觉。其实,这已经不是故宫第一次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来传承宫廷文化了,此前,刷爆朋友圈的“朕不能看透”眼罩、明清帝后书签等生动形象的文化产品也是故宫文化传播的创举。早在2017年,故宫文创的销售收入已达15亿元。通过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将古老的文化资源与喜闻乐见的方式结合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以及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生动形象起来,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使其以另一种方式真正融入百姓的生活。

文化传承因交流而多彩。此前,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刚刚落幕,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共建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会议指出只有交流互鉴,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当前,在多样性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而中国文化也只有通过与其它文化的碰撞,才能显示出其区别于其它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不断繁荣发展,更好地走向世界。承担着文化交流使者的兵马俑曾多次远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地进行展览,这不仅加深了外国民众对兵马俑文化的认识,更激发了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相碰撞的活力,展现了中国开放包容的文化自信。

今天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传统佳节、传统文化的式微提醒着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传承好历史和文化传统,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建立强大的文化自信,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构建坚实的文化基础。

上一篇:结构设计下一篇:可爱的小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