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校教材管理作为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了多方面的具体工作。把集成管理的思想引入教材管理工作中,通过管理的规范化、教材计划的统一协调、教材的合理选编与供应、教材的经济性等管理来实现新时期教材集成化管理,提高教材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加快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现代教学改革中的重点内容,也是一项比较系统的教育改革工程,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中职英语教学逐渐开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从具体的精品课程建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精品课程的研究案例比较少,缺乏有效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是由于精品课程购置对软硬件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具体落实中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英语教学中精品课程构建的现状以及精品课程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等进行全面分析。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英语;教学改革;路径

【作者简介】韩熠(1987-),女,湖南衡阳人,核工业卫生学校英语教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随着高等院校逐渐落实精品课程建设后,职业院校也开始加入精品课程的建设中,当前各地区中职院校精品课程申报率都在不断提升。通过精品课程的申报实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完善。中职英语教学内容难度大,对实践性的要求高,传统教学方式产生了大量哑巴英语学习者,虽然在考试中能够取得较高的成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难度却比较大,无法适应当代社会对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此,需要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促进英语教学的改革。

一、 精品课程建设内涵分析

所谓精品课程,并不是简单指的形式上或者内容上比较好的课程,精品着重指的是一些超越平庸的课程内容,具有更高层次的意义和品质。精品课程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具有完善的课程设计,良好的实践教学,注重自主研学,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围绕一个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构建课题组,在精品课程的构建中需要体现出先进性和一流性,先进性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措施以及师资水平;一流性包括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需要丰富和新颖、能够掌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動态、呈现良好的教学效果。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利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教学平台。此外,构建高水平的教师的队伍,教师不仅在学术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这样的课程打造,才能够称为精品课程。

二、 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1. 英语精品课程教学方法和互动模块建设不完善。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来看,一般会在首页建设课程互动模块,并设有交流平台、留言板以及电子邮件等。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疑问,可以随时通过网站留言或者向教师发送邮件。但是这些交流往往都不是及时在线沟通,在交流的时间上存在延迟。同时,在中职英语精品课程的设置中,很多并没有设置互动区,或者存在交流权限等等,导致在线答疑形同虚设。精品课程交互性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在线测试和交流要求,不利于对学生专注力的吸引。此外,资源建设方面缺乏有效的交流和研讨机会,无法形成课程为核心的精品课程内容,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存在一定的阻碍。此外,从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共享性方面分析来看,共享积极性不足,网站维护不利,导致很多精品课程难以获取。

2. 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从中职教师的英语教学业务能力水平来看,教师的能力以及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精品课程对教师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还需要具有敏感的学科发展感知能力和科研能力。唯有如此,在课堂上才能够构建精品课程,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升师生间的沟通效率。从当前精品师资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虽然都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能力,但是距离精品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同时,教师的梯队建设方面不科学,青年教师数量少。此外,英语教学的专业化发展重视度不足,大部分英语教师缺乏英语精品课程研究意识。

3. 精品课程教材设计不完善。中职英语精品课程设置中需要相应的教材为基础,指导精品课程的开展,但是从当前的中职英语教学情况来看,教材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滞后的情况。部分中职院校在精品课程教材选择中照搬高中精品课程内容,部分中职院校则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地改善和优化,没有结合专业特点设置合理的校本精品课程,这种情况下必然会导致精品课程设置受到影响,不利于精品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 精品课程建设促进英语教学改革的路径

1. 打造慕课精品教学模式,促进精品课程共享。慕课,指的是一种以慕课技术为基础的网络课程模式,在精品慕课教学中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分别为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门户和空间,利用互联网将这四个版块结合在一起。慕课教学中不需要客户端的下载,通过网页就可以实现对教学视频的观看,而且不限观看的次数。从实质上分析,慕课就是一种远程教育系统,利用网络技术将精品课程在网络上播放。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障碍,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空间,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而且当前慕课教学模式逐渐成熟,通过在中职精品课程建设中引入慕课,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2.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在中职院校英语精品课程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必须要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在教学中去除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培养优秀的英语专业人才。从中职英语教学情况来看,始终存在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英语综合实践能力弱,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且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不利于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升。因此,精品课程打造中必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结合专业需要加强对实践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中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锻炼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技能,以保证学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3. 加强对教学内容的完善。中职英语精品课程构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因此,实践对于英语教学来说尤为重要,在精品课程设置中需要提升实践教学的比例,加强对学生口语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情景表演,通过实战演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英语教学魅力,促进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有效结合,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提升中职英语教学效率,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的机会。

4. 构建精品课程教材。中职英语精品课程教学中,一本纸质教材的承载能力有限,而且当前尚未形成完善的教材建构体系。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结合的方式提供精品教育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促进资源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纸质教材以及在线教材获得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作用。在教材资源的建设中,除了对国内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完善之外,还可以选择国外的优秀教育资源,国外的教学资源在语言结构方面更符合英语语言逻辑,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教师还需要倡导学生加强英语图书阅读,每个学期都制订相應的阅读计划,然后结合阅读内容开展脱口秀或者戏剧表演,每周都可以预留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们提供展示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5. 优化教学管理资源。教学管理是精品课程构建的关键,能够保证精品课程的有效开展。高校在精品课程的构建中需要加强对管理资源的优化。首先,在教学管理中成立专门的精品课程管理小组,并选出教务组的组长,负责对中职英语精品课程的管理。同时,组织英语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交流制定和分配英语教学任务,并将教学任务有效落实。其次,完善教学管理体系,中职院校英语专业可以结合英语教学要求,以及每学期的教学情况等,对教学任务进行调整,并根据教学任务制订相应的责任要求和反馈指导,从不同的角度指导精品课程的开展。最后,成立精品课程管理监督小组,对精品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跟踪和了解,并提出相应的教育意见,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发展。

6. 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是精品课程构建的指导者,直接影响精品课程开展的质量和效率。因此,中职院校英语精品课程构建中需要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所有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都需要具备合格的英语能力和理论知识,并了解中西方文化。在精品课程教学中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并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从传统的教学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进行转变,为精品课程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英语教学中精品课程的构建需要从教学资源、教材、教学管理、教师以及教学方式等综合方面加强对精品课程的建设,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中职英语教学工作的不断完善,提升英语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罗雁文.基于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1+N”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30-133.

[2]李芹.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基础英语》课程改革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方案[J].长江丛刊,2020(18):70-71.

[3]蒋俊梅.综合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2016(1):3-5.

[4]曹曦颖,何映虹,崔瑾,等.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与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106-110.

作者:韩熠

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篇2:

高校教材的集成化管理

摘要 高校教材管理作为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了多方面的具体工作。把集成管理的思想引入教材管理工作中,通过管理的规范化、教材计划的统一协调、教材的合理选编与供应、教材的经济性等管理来实现新时期教材集成化管理,提高教材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务教学。

关键词 集成管理教材管理 高等学校

Materials Integrated Management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Zhou Liqin

Key words integrated management; learning materials management; university

Author’s address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Jiangsu 213001

为了实现高校的教学培养目标,许多院校都很重视教材的管理。然而,在现实中教材的管理缺乏系统性,很有必要引入集成管理思想,加强教材管理的科学性。

1 教材集成管理的内涵

集成管理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化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将单位中各成员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进而提高管理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教材的集成管理有两个基本点:一是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二是通过各种管理实践促进教材的建设、供应、使用,发挥教材管理的整体效应、动态效应。

教材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重要反映,它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及提高我国科学文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培养富有时代气息的高素质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教与学的载体。通过教材管理的计划、组织、指导、调控职能,健全教材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教材管理组织机构,通过教材的选取与供应来满足教与学的需要,服务教学, 同时实现经济性的目标。

2 规范化管理是集成管理工作的基础

2.1 教材管理规章制度的规范化

教材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的精神,制订和修订教材管理工作的各项规定和教材管理工作岗位责任制。坚持制度管理,能使教材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工作有章可循。因此,在我们的工作中,应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必须要与教学需要相适应。

2.2 教材研究的规范化

目前,教材研究仍然是教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立专职教材研究岗位。要做到教材研究的规范化,应重视和加强教材研究管理的规范化,即要求教材管理工作者加强对教材管理的研究。比如组织有关专家及专业教师对教材进行跟踪调查,开展对教材的研究、评价、分析工作,为选择高质量教材创造良好的条件,也为编写高质量的教材起到支持和引导作用。

2.3 教材库房管理及发放工作的规范化

一是要保证教材的及时供应和调配(库房的面积、照明、通风、防火要达到要求);二是要做到教材进库手续要严格,书到后,及时验收入库、分类、上架;三是库房管理人员要建立保管账,做到计算机上的数据与实物相吻合;四是每期教材发完后,应对当期库存进行盘库,制定发放清单。

2.4 教材评奖的制度化

为鼓励广大教师编写高质量的讲义、教材,学校应定期开展对优秀讲义和教材的评选工作。通过评选,学校应对那些获奖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以此调动广大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材的积极性。

3 加强教材计划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

教材计划包括教师使用的与学生使用的教材计划,先由各教研室提出,各系(院)审核,教务处批准,再由教材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因素.

3.1 计划的时间性

教材使用计划应于使用前3~4个月制定。各系(院)根据教学计划,于每学期第12周安排、制定下学期教材计划。已经选定的教材,其相关课程应使用3年以上,如需更换,要提前半年做出更换计划。新选用的教材需论证,并经系领导同意,报教务处批准才能办理,否则,教材管理中心可不予订购。

3.2 优先选用原定教材版本并根据变化及时更换新版本

如果教学计划变动或漏报的教材,不能及时提供教学使用,应由各系、部申报教务处,经同意后,由教材管理中心补订、补发。

3.3 学生使用教材计划以班为单位编制,教师使用教材计划按系(院)或教研室编制

具体都应包括以下内容:课程名称、教材名称、出版社、编著、版次、数量、价格、使用班级、书号,以及使用时间、地点(校区),并注明是否回收,能再次使用的教材应注明回收。

4 教材选用与自编的统一

4.1 教材的选用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第一、适应性原则:选用的教材应与教学计划相适应,与学校培养各层次人才的规格、目标要求相匹配;第二、全盘规划原则:选用教材应全盘考虑,各门课程的教材应构成最优化的序列,既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第三、择优原则:应从现有教材版本中优先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或其他系列的全国统编教材。选用的教材应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深度适宜、分量恰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综合能力;第四、特色原则:具有鲜明地方特色,适合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管理、生产建设需要的教材。同时具有本校特色,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教材可优先选用。

4.2 以专业为依据,确定适用的教材

各系(院)分别负责其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及其主持开设的选修课教材的选择确定。各专业教研室按教学计划,结合本校特色,组织有关教师对现时教材发行网络中的教材进行挑选,提出选用教材版本目录及意见。在此基础上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认真讨论研究,确定使用的教材。最后由教务处确定使用方案,杜绝关系教材、人情教材。

4.3 加强自编教材的统一管理

自编教材是当前教学所必需,它比同类发行教材更适合本校教学的需要,更能反映本校的特色和优势,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教师自编教材,应填写“编写教材审批表”,经系(院)领导和教务处审查同意,由教材管理中心组织印刷并交付使用。印刷的数量与订购的数量相同,凡没有办理手续,自行印刷,学校不支付印刷费。

5 教材回收的可行性与效益性管理

5.1 教材回收循环使用具有可行性

虽然自然科学的新理论、观点、技术、方法时有出现,但重大的变化与更新频率不高,因此自然科学类教材体系稳定、内容相对成熟,大部分教材可用多年,不必每年更换。与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相关性较强的教材容易过时,但是国家或国际上的政策、法律、规章、制度一旦出台就会有几年的稳定期,因而这些教材也可做到连用几年。另外,高校教材的使用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具有较强保护教材的意识和能力。在一些高校,图书馆回收学生手中的旧书作为馆藏,许多学生主动把自己使用过的教辅书或教材捐献给图书馆。这也启发了我们可以实行回收型教材管理。

5.2 教材的回收利用具有深远的社会价值

5.2.1 能节省学生教材费,帮助贫困大学生。

目前我国大学生在校期间人均教材费需一千多元如果利用回收型教材,根据回收教材的成本收取使用费,这比原来的预收教材费少得多。通过合理有效的管理,从教材费上减轻学生的一些经济负担,帮助困难大学生。这也有利于改善校园人际关系,建立节约型、和谐型校园。

5.2.2 能有效抑制教材价格的持续增长。

高校教材每年价格平均上涨8.5%,远高于同期全国物价上涨水平,超过10个百分点以上。目前一些教材每册单价超过80元,过高的教材价格已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实行回收型教材的管理模式,必将能显著减少每年对教材的新增需求量,抑制教材价格涨势。

5.2.3 有利于优质高校教材的出版发行

如果回收型教材管理模式在全国高校实行,全国每年新增教材需求量将大大减少,必定能有效抑制高校教材过高的出版速度、重版频率。同时,高校将把全面优选教材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质次价高的教材将失去市场,盗版教材将遭到有力打击,优质适用的教材将受到欢迎。

6 建立教材计算机管理系统,实现教材的现代化管理

6.1 信息化社会促进了教材的信息化建设

学校要为选用教材提供尽可能完整的信息资料。教材管理必须广泛收集信息,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为教材的选用、编写、研究等提供帮助。一是建立自己的教材信息库;二是广泛收集各出版社的教材征订目录以及对各种教材的评价、适用对象、教材的供需等有关信息。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贮存在信息网中,这样不仅能保证教师在选用教材时能选到高质量的教材,而且可为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参考。

6.2 实现教材供应和账目等方面的数据管理

运用教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各种数据、表格的快捷查询和统计,还可以把管理人员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以最高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工作质量完成繁忙的、重复性的工作。

6.3 教材的集成管理系统,能密切教材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的关系

比如采用B/S模式与C/S模式相结合的管理系统,不仅为教材管理者提供一套清晰灵活、实用安全的教材管理平台;还能及时了解学生与教师关于教材建设的建议,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理念,让学生与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评价工作,对以往的教材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可以推荐自己喜欢的教材。这有利于教材的监控、评价和审核,提升教材的集成化管理水平。

作者:周丽琴

教材优化教学管理论文 篇3:

探讨高职教材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其改善措施

摘要:教材管理是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学校教学秩序正常稳定的重要基础。本文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高职院校教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善问题的措施。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高职的教材工作管理,使教材管理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材管理

教材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工具, 教材管理是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材的管理工作对保证学校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加强教材管理工作,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每一位教材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高职教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变教材管理的方法,以适应高职扩招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 高职教育教材的特点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类型。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既应包括理论知识的陈述性资料,也应包括相应实践教学、技能培训等内容的指导性软件,还应包括向学生提供的学习与训练指南;它可以是文字性的书本,也可以是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制作的新型教学媒体。主要具有实用性、定向性、多元性的特点。

二.当前高职教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管理思想认识不足

当前有部分高职管理人员对教材管理工作的性质、作用、任务缺乏正确地认识,特别是高职院校教材工作,只是满足于收收发发,保证开学时供得上教材的水平上。存在着重供应,轻建设的思想。

2部分教材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这主要是指有些预订的教材往往是针对综合大学相关专业编写的, 不能适合其他各类高职教学的需要。另外, 不少高职缺乏教材档案库, 因而无法对教材进行筛选, 以选定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教材。还有大量自编、协编、包销的教材由于缺乏评优机制,往往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 这类教材往往是你抄我, 我抄你, 层次低、水平差、缺乏新意、缺乏特色, 但却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当然也有编得比较好的自编教材, 这两类教材混在一起, 良莠不齐,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教材管理部门面对这种情况却表现得无能为力。

3 教材预订与发放难度加大。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紧密联系市场人才需求,为适应及时变化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会出现教材名称、种类和版次的多样性,结构层次复杂。由于高职招生规模扩大、学生人数不确定等原因,教材预订与发放的工作难度逐渐增大。另外,为了针对学生兴趣因材施教,很多学校实行选课制,导致教材使用的不确定性,造成同一班级学生使用的教材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供应机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每年教材配备的品种和数量难以把握,教材的发放由原来的班级统—领取转向学生个人或新的单位领取,大量教材不能及时发放,不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也增加了教材登记、整理、退回等一系列繁琐的管理任务。

4教材管理机构不完善,教材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高职教材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教材的征订、保存到发放等诸多环节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是相当多的高职重视程度不够,在机构设置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的高职没有设立教材工作领导机构,有的高职对教材征订和发放及教材选用等业务上缺乏宏观的指导等。二是教材管理人员的选用得不到充分的重视,管理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得不到保证。三是教材管理理论研究不到位,管理手段相对落后,难以适应教材管理环境的新变化。

三改善高职院校教材管理的措施

教材质量是教材的生命,投有高质量的教材就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而要想有高质量的教材就必须做好教材管理工作。笔者认为要做好教材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树立现代化的教材管理观念。

教材工作是高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一个特殊窗口。目前,针对教学工作的性质、特点,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推行现代化的教材管理观念,加快教材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首先要树立市场观念,强化前瞻意识。要时刻接受新的信息,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紧跟世界潮流。其次要树立危机意识,增强服务意识。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知识,不断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教材工作的服务管理水平。最后要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创新意识。要进一步加强教材计划、组织、指导与调控的管理,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力求为广大师生奉献优质的精品教材。

2加强现代化教材管理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离不开现代化办公手段的应用,教材管理也是如此。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数量的日趋增加,所需教材的数量也日益增加,并且随着教育制度的优化、改革,学分制的日趋普及,主辅修制和分流培养制的施行,所需教材的种类也日趋增多,于是,每个学期教材能否准确、按时地订购与发放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教材订购与发放的工作量的不断增大,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管理,存在人工统计工作效率低、重复性劳动多,在一段时间内工作频度高,难免发生漏订、重订、发重、发错、积压、浪费等事故。而采用计算机网络化教材管理系统的话,大部分工作可交由系统完成,重复性劳动减少,可大幅提升工作效率,并且对于各种要求反应更及时,完成更迅速。

5加强教材管理队伍建设

一方面在选派教材管理人员时,要注意个体素质,还要注意其群体结构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合理性。但人员尽可能少而精,为避免人浮于事,要制定岗位规范,详细地规定每一个岗位的任务、责任、权力。做到职责清楚,分工明确,权责相等。注意从实际出发,重视提高办事效率。要使教材管理者明确,管理工作者的“有效性是可以学的,也是必须学的”。

另一方面教材管理人员,必须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主,决定于他对自己事业的爱好、兴趣和热爱。如果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不热爱,那就难以做出成绩。要想当一个称职的高职教材管理者,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质,即文化文字水平,调查研究能力,管理知识,对专业和教学计划的一般知识。懂得教材编审的原则、要求、方法、程序。为了搞好教材管理,就必须刻苦钻研业务,成为本职工作的内行。具有专业知识修养,熟悉本职工作。

3建立教材循环使用机制。

在学校建立教材循环使用机制,可以根据学校中各院系的教学要求,对各年级教材的使用与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计划。从教材的选用、教材的发放、教材的使用、教材回收、循环使用的角度出发,对高职教材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改革,着重教材管理方法、机制、程序及服务规范,制定《高等学校教材循环管理规程》。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

4 建立岗位责任制,使教材管理制度化

教材管理是一门科学,尤其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它是一门更为重要的科学。它有其本身的内在规律。要抗好这项工作,教材管理部门需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订出教材预订、教材采购、教材发行、教材经费收支、教材库房管理等各种规章制度。

四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树立现代的教材管理理念,从管理人员、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各方面积极探索,才能使教材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伯成.高职高专教材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析[J].2010

[2]谷有利.符合职教特点的高职教材建设途径[J].2008

作者:谭铁莲

上一篇:物理诗词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检查卫生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