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课堂

2022-03-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听力课堂

构筑高效大学英语听力课堂

【摘 要】公共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到听力课堂教学效果,既有学习者本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因素。本文就影响听力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探讨改善听力课堂教学效果的可行对策,传统与创新教学方法相结合,夯实英语基本功,丰富教学内容,达到不断提高英语听力的目的。

【关键词】听力教学 存在问题 方法与对策 听写训练

语言作为交际的重要工具, 交际性是其最本质的功能。交际主要通过听、说、读、写来完成。这四种能力相互影响并相辅相成。特别是听说能力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尤其在人际交流与沟通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从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英语应用的情况来看,学生英语听说水平普遍低于英语读写水平, 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就非常重要。

一、制约听力理解水平提高的几个因素

(一)听说基础薄弱

高考不要求听力考试导致许多同学在高中阶段没有练习过听力。有的甚至整个中学阶段都没有受到正规训练,部分学校一直忽视听力教学,而偏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虽然很多学生已经学过至少六年的英语,但部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接近零基础。即使个别系的学生英语读写能力好一些,由于长期缺乏听说训练,导致部分学生入学时最初的兴趣在遭受挫折后也很快消失,面对听不懂、说不出的窘况,对听说课逐渐望而生畏,最后完全放弃。即使上课也是在老师的监督下敷衍了事,被动应付。在听力的整个教学中,听不懂的学生存在两种情绪:盲目的听和干脆不听。这样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达到良好的听课效果。

(二)母语思维干扰

课堂即兴发言、小组对话练习等出现大量的中国式英语,而英文的词汇量的缺乏也导致很多学生无法正确组织语句,于是中英文夹杂,或干脆沉默不语。同时,母语思维也对其听力理解句子含义方面也存在很大影响。听得懂单词却不理解句子的意思成为学生另一个苦恼的学习障碍,这也是学生不重视英语思维方式过分重视题海战术造成的结果。在英语学习方面,听力技能训练的长期缺乏,再加上对语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使得学生不能对所接收的英文信息作出及时正确的解码,缺乏用英语表达思维的能力,反应速度慢。因而在运用英语时,会不自觉地求助于最熟悉的母语,用母语的技能和思维方式来理解英语。这就影响到了听力理解的速度和实际效果。

(三)语音语调不准

对语音系统知识和对词汇和语法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语音语调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关键因素,连读、同化、语调及重读等语音因素都会对听力产生不同的影响。语音、语调的不准确对学生听力造成很多困扰和挫败感,特别是一些发音相同或相近的单词辨析,如flower, flour, hole whole, tongue, town, dark, duck等基本的词汇混淆, 导致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对某些单词、短语及句子结构的理解出现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听力开始厌倦,逐渐失去兴趣。

(四)文化背景缺乏

语言就像植根于文化土壤中的花草, 承载着文化的气息。背景知识影响听力的理解, 英语听力教材中的文章有很多是与欧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大多数学生不了解他们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凡涉及此类题材,学生很难能听得懂。

二、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教学方法与举措

(一)课堂内容丰富,培养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听力的兴趣水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加入与时事相关的VOA或BBC新闻,电影对白Movie Speech或者英文歌曲填空等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接触各种英语听说形式的学习环境,更好的熟悉英语,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听各种英文材料,也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了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同时也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气氛,让学生在积极、 紧张的思考中回答问题,又不能使他们感到压力太大,引起心理疲劳,有助于他们主动积极地思考,创造性理解和接受信息。

(二)正音正调练习,强化英语基础知识

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听说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所以,在听力练习中,说的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听完每一段对话或录音后进行跟读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不仅使学生对听力材料的消化吸收,对某些词句做笔头记录和记忆,也对学生语音语调的纠正起到很好效果。

此外,在讲解听力材料时,也针对学生语音基础情况,花一定时间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在听的过程中,同步介绍英美语音的差异,进行英美发音对比,使学生能正确区分英美发音。同时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不失时机地将听到的生词或旧词的各种用法加以区别和解释,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在听力训练中,也进行一定的语法现象说明,归纳语法结构。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坚持听力笔记,侧重精听训练

听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听和写的能力的练习, 也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一种新题型。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听写任务,听写相结合,这样不仅提高了听力水平, 还能帮助学生识记单词,培养写作能力。听写练习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与掌握听力材料的内容的同时听写出整篇文章,包括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和一定的单词书写能力的综合能力的体现。

听写作为外语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根据美国语言学家Oller的划分,听写主要有标准听写、部分听写,干扰听写和听写作文等几种形式。听写练习大致分为两类部分听写和标准听写。其中,标准听写要求被试者根据录音听写出文字材料;部分听写与标准听写不同,学生已有听写文本的部分内容,需根据录音填充文本空出部分的文字。高校的听力教材大多采取这两种听写模式的结合或改编。

笔者采取的是强化听写练习来提高听力。每周课堂上选择部分听写练习和标准听写练习,听写材料选择英语新闻,歌曲,电影对白和教材。课后每周布置三篇标准听写练习。教材是新概念第二册,英美音两种版本,教师定期批阅检查。学生在听写过程的笔迹标注和检查总结在笔记中需均有体现。通过练习训练学生英语听力的基本功,使学生逐步习惯外国人讲话的规范语音和语调、语速和节奏,听熟部分基本词、常用词和常用句型。坚持听写练习可以加强学生听力理解、词汇量、拼写、句法、记笔记和一定的书面表达等多方面的技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基本功。

(四)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强化英语表达方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意义的理解很大程度依赖于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理解。胡文仲指出: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不了解英美文化, 要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目前,大学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就要求学生们对日常生活、校园生活等话题场景熟悉,并对各类社会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如国家历史、自然常识、饮食习惯、环境卫生、体育运动、民族风俗、建筑特色、科学技术等。鉴于此,在授课过程中,注意训练学生用英语正确表达思想,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可以要求他们通过看英文报纸、杂志,听英文广播,感知和适应现代英语的各种题材、场景,尽量将自己置于人造英语的环境中,为自己创造语言氛围,增强语感。 在提高语音、语法、词汇和篇章知识等语言基础能力情况下,加强目标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

三、总结

听力的好坏,是一个人英语知识结构、思维能力、辨音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因而,听力训练和听力能力的提高过程必定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听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些问题,这些不足也促进更多的大学英语教学工作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及时总结交流教学经验, 使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Oller, J.W.Jr.Language. Tests at School[M].London:Longman,1979.45-288.

[2]陈吉棠.英语听力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J].外语电化教学,1998.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王俊生.在听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J].外语界,1991.

作者:范楠楠 黄贝贝

第2篇:基于听力课堂的英语词汇教学初探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Leonard Bloomfield教授曾说:不掌握语法,你对英语的学习将无法深入;不掌握词汇,你将对英语语言一无所知。[1]由此可见词汇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词汇教学一直以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把大量的课时用在了词汇教学上。但是,在学生听说读写等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上所体现出来的词汇教学投入巨大而收效甚微的状况也一直困扰着广大英语教师。有研究发现,高中学生在书面表达中所使用的词汇不足高中阶段所要求掌握词汇的55%。[2]而学生在听说方面所反映出来的词汇量小的情况尤为明显。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学生英语听力词汇量远远低于阅读词汇量[3]。中学生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差更是英语教育者一致的观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分析和反思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寻找更为科学、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词汇来源过于单一

高中学生的英语词汇大多数来自教材,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也基本以教材课文为范例对词汇进行讲解。由于缺少其他词汇输入渠道,造成了学生词汇量小和词汇输入频率低、掌握情况差和使用程度低等问题。

2. 教学目标过于功利

高中英语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大多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期望以此提高高考分数和升学率。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不够全面、在听说中不能熟练运用已学词汇的现象。目前的词汇教学很多时候是脱离实际运用的,单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目的,这样的词汇教学最终导致了学生学的是“聋哑英语”。

3. 词汇教学缺乏趣味性

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大多以教师讲解为主,照本宣科,罗列例句和各种搭配,缺乏趣味性。学生则处于被动地位,并因此逐渐对词汇学习产生消极抵触情绪,造成词汇教学耗时巨大却收效甚微的尴尬局面。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词汇量、词汇学习效率和交际能力,必须在读和听两种输入过程中都开展词汇教学,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改变目前词汇教学的高投入低收效的状况。

二、在听力课中开展词汇教学的实践

1. 利用丰富多彩的听力材料配合阅读课的词汇教学

阅读课的词汇教学长期以来都以翻译法为主要教学方法,强调对词形和词义的记忆,使学生不能形成对词汇形、音、义的立体概念,降低了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笔者通常会利用听力课或口语课对教材词汇进行巩固,配合阅读课的词汇教学。

笔者为听力课准备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听力资源,话题涵盖政治、经济、科学、教育、生活等各方面。利用这些听力资源配合阅读课的词汇教学,极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例如,人教版NSEFC Book 2 Unit 3的话题是Computers,笔者在随后的听力课上播放了电影“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I, Robot”的片段,通过听电影对白及填空练习,学生不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hip, network, virus等词的含义,而且还对a hovering carriage(Book 5 Unit 3)、household robots(Book 7 Unit 2)等词汇有了初步了解。

在学习了NSEFC Book 3 Unit 2 Healthy Eating之后,笔者在听力课中使用了VOA慢速英语节目“Words and Their Stories”关于食物的故事。在听力教学中,学生学到了很多关于食物的有趣表达,如“a person as cool as a cucumber”(冷静的人)、“She is full of beans”(她精力充沛)等。这让学生对有关食物的词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因此记住了很多较为陌生的单词,如turnip, lemonade等,在听力教学中获得了词汇的意外习得。

在NSEFC Book 6 Unit 2 Poems的听力课中,笔者使用了广为传唱的歌曲“Right Here Waiting”作为听力材料。在欣赏了歌曲之后笔者问了以下几个问题:What kind of emotion does the singer try to convey? How do the words rhyme? Could you find the rhyming words? 通过讨论和回答,学生复习了convey, emotion, rhyme等词,并在实际情境当中进行了恰当的使用。

2. 通过多样化的听力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和巩固词汇

笔者在听力课中主要开展诸如听音辨词、听写、填空、模拟对话等听力教学活动。这些多样化的听力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1)听音辨词

如前文所述,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拼写和阅读能力,即对词形和词义的记忆,这导致了学生的听力词汇大大少于阅读词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听力课中专门设计了听音辨词活动,即把听力材料中的某个词挖掉,同时给出几个发音接近的词,让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进行选择。这种听力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听觉生词”问题。 所谓“听觉生词”就是学生在阅读中能够辨认、但在听力练习或者实际对话中无法辨认的单词。听音辨词活动可以很好地把词形、词义和词音相结合,使学生下意识纠正他们的听觉错误,从而更好地掌握该单词。

笔者一般选择语速较快的短小对话或单句来进行听音辨词活动。这样可以迫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避免学生利用阅读能力和语法知识选出正确的词汇,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2)听写

听写是国外听力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母语和外语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听写对于词汇学习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听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特别是辨认连读、弱读等方面的能力。其次,听写有利于巩固学过的词汇。听写包含听和写两个过程。要写出听到的东西,没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是不行的。而在写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所学的语法和词汇知识。所以,听写是最好的听力活动,因为词汇和语法知识都包含在里面了。[4]

笔者一般选取长度一分钟左右、难度适中的听力材料(长的材料可以截取部分)进行听写活动。在听之前,把个别较难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领读并解释词义。在听的过程中,第一遍让学生听大概的意思,第二遍和第三遍逐句听(长句可以分割为词块),第四遍检查,补充修改漏写或错误的内容。笔者通常选取VOA慢速英语节目中的“Words and Their Stories”和高考听力模拟练习里面的长对话或独白作为听写的内容。

(3)填空

在利用一些语速较快的听力材料或歌曲时,笔者一般采取填空的方式开展听力活动。所谓填空就是把听力文本材料的一部分挖掉,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进行补全。填空练习可以让学生把对单词的学习由读改为写,对词汇的学习和巩固有很大的帮助。

教师在编写填空练习时最大的难度在于空格的设置。笔者认为,要求学生填写的内容应该满足以下三个要求:第一,与教材紧密相关的词汇;第二,有利于学生掌握目标词汇的关联词汇;第三,有利于形成语言感觉的词块。例如,下面是笔者利用一期“Words and Their Stories”节目编写的填空练习,下划线词是空格,要求学生填写。

Now, the VOA Special English program Words and Their Stories. A listener from Brazil, Elenir Scardueli, sent us a list of popular expressions about food. So today we will talk about expressions that use vegetables and fruits.

For example, a cucumber is a long, green vegetable that people often eat in salads. You might say a person is as cool as a cucumber if he never seems to worry about anything and stays calm in a stressful situation. If you put a cucumber in a solution(溶液) of vinegar and spices for a long time, it becomes a pickle(泡菜). But if you are in a pickle, you are in trouble or a difficult situation.

If two people are very similar, you might say they are like two peas in a pod.

There are several expressions about beans. If someone is very energetic, you might say she is full of beans. If you say something does not amount to a hill of beans, you mean it is of little importance. I might say you don’t know beans about a subject if you do not know anything at all about it. But if you spill the beans, you tell something that was supposed to be a secret.

笔者在第一段中利用vegetables and fruits引出主题,在正文中利用never seems to worry about anything, stays calm等词让学生在语境中更好地理解a person is as cool as a cucumber等目标词汇的意义,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关于食物的一些表达方式,也巩固了一些教材当中的重要词汇,如worry about, stay calm, energetic, similar, subject, in trouble等。

(4)模拟对话

模拟对话是指要求学生利用所听对话里的关键词进行类似的对话。这种听力练习可以让学生不断重复目标词汇,使之逐步内化为个人词汇,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口语水平。例如,先让学生听以下对话:

W: I am having a hard time these days.

M: Why is that?

W: Well, the food price is going up all the time and I have three children to feed.

笔者首先问:“What’s the problem with the woman?”在学生回答出“She is having a hard time because the food price is going up all the time”之后,要求学生利用“have a hard time”进行对话。以下是几组学生的对话内容。

S1: You seem to be having a hard time with your math.

S2: Yeah, I just do not understand figures.(第一组)

S3: I’m having a hard time with my English.

S4: Would you mind telling me what it is?

S3: I just cannot remember the words. (第二组)

S5: My brother is having a hard time at hospital.

S6: Why is he at hospital?

S5: He broke his arm when playing basketball on Sunday. (第三组)

三、一些建议

1. 循序渐进,适当拔高

在听力课中开展词汇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不能够贪多求快。在高一阶段,应该选取一些难度较小、篇幅较短的听力材料进行教学,词汇尽量贴近教材,甚至可以复习初中的词汇,使学生能够在听力课中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到高二高三阶段,可以适当提高难度和增加长度,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超出教材要求但不生僻的词汇。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巩固教材词汇,也可以获得额外的词汇,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2. 分清主次,互相促进

在听力考查作为高考一部分的背景下,听力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技巧,获取较好的考试成绩。这虽然不和词汇教学相冲突,但也不能喧宾夺主,把听力课变成词汇讲解课,长篇累牍地进行词汇讲解和例句罗列。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听力技巧和能力的同时,适当进行多种形式的词汇教学,使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学习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四、小结

听力教学不应是单纯的听力技巧训练,而应融入英语学习的整体框架之中。通过将近一年在听力课中开展词汇教学的实践,笔者所教班级学生和往届相比在词汇量、词汇运用能力和听力技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笔者坚信,只要充分尊重语言习得的规律,积极进行词汇教学的研究,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诸多不足和弊端,如学生词汇量少、教学资源单一、学生会认不会用、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是可以得到改善和解决的。

参考文献:

[1] 张韵斐. 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 [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前言.

[2] 李庆燊. 我国中学生书面语词汇和《英语课程标准》词汇的对比研究[J].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10):22-25.

[3]刘思. 听力词汇量与阅读词汇量——词汇研究调查报告[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1):61-65.

[4]包天仁. 高维正教授访谈录[J].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6(7):10-15.

作者:余唯贵

第3篇: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策略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英才学校)

摘 要:初中英语人教版的教学,听力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学,对于教师来说,也比较难教。但英语听力又在考试中占了比较大的分值,所以初中英语听力的教学不可小觑。如何增强学生的听力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的听力教学水平,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在听、说、读、写四方面进行比较的话,听是最难教的。因为初中生刚接触英语没多久,书面的问题已经比较难了,在听力这块,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听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的,所以如何提高初中英语听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每个英语教师必须积极研究的。有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教师了解影响学生听力水平发挥的一些原因,以便寻找改善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两大方面: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一、哪些因素会导致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上不去

一门全新又陌生的学科,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如何有效实施初中听力教学策略,首先要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听力水平。

1.发音差异

英语不是母语,和汉语更是千差万别。在没有汉语语言环境的影响下,我们说出来的英语总带着汉语味,发音不是那么精准。这就导致了听力的不准确。就跟汉语有同音词一样,英语里面也存在,如,“case,kiss”“deny,delay”等等,他们的读音很相似,但是意思却差很远。对于刚接触英语的初中生来说,辨清这些词语还有点难。所以说,和汉语的发音差异是导致听力水平上不去的一个明显原因。

2.词汇积累不足

这是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多学生平常只会牢记英语课本上出现的新词汇,在课外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少。而在英语听力中出现的词汇不可能只局限在课本上,一个句子中,有的学生只能听懂一两个单词,大致的说话内容基本听不出来。

3.句式差异

一个英语单词在不同的句子中会呈现出不同的意思,甚至词性也会发生变化,名词、动词、形容词这几种词性都能在同一个英语单词身上体现。有的学生能记住单词的基本意思,但是出现在句子中的时候,就分不清是什么意思了。

4.喜欢用汉语翻译英语

在听力中,很多初中生都喜欢把英语句子理解成汉语,再去分辨内容、理解意思。但是听力中播放的英语往往是一闪而过,根本没有时间让我们思考汉语的意思。尤其是大段的听力中,用汉语翻译英语的做法根本行不通,学生可能还在苦苦思索其中一句内容的时候,听力就已经播放完毕了。

二、教师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1.针对发音——纠正学生英語读音

发音的不规范会严重降低学生的听力水平,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音规范。在这里,建议教师可以采用新人教版正版的磁带来带读,因为正版的磁带英语发音规范,说话清楚,语速也适中,非常适合作为英语教学的读音材料。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学习英语发音、句子语调和说话语速。在跟读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语调,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都有各自的语调。长期的磁带跟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感,有效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

2.针对词汇、句式——加强积累

词汇和句式的积累不足,会阻碍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监督学生对英语词汇、句型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在英语听力中,简单的地方不会失分。

3.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各个方面都不要忽略

我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其实,听、说、读、写,英语的各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教师不能因为听力是学生普遍的弱项,就偏重于听力的训练,而忽视英语其他方面的培养。学生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1)用说英语的能力促进英语听力的提高。英语学习基本就是要会说,如果学生会说英语,那么听力对于他来说也不难。

(2)用读英语的能力促进英语听力的提高。读的时候要注意词与词之间的连读、句子中的轻读音、重读音和语调,这样在听英语的时候,也能把握住句子是疑问语气还是陈述语气,有利于听力的培养。

(3)用写英语的能力促进英语听力的提高。写英语是对英语的全面考查,不仅要求词汇量的积累,也要求句式的准确性。掌握了写英语这一技能,还怕英语听力吗?

4.指导学生解题

听完英语后,就到了答题这一环节。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必须给出指导,让学生的听力水平更上一层楼。

(1)读题。在听力开始前,认真去读每道题目,大致了解你需要听到什么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在听的时候就会有重点地去听,免得眉毛胡子一把抓,不知所云。

(2)抓重点信息。了解题目后,就要全神贯注于听力中,去抓取你要的内容,对于听不懂的,要勇于放弃,不要纠结于一点。

总之,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找到对学生有效的策略,并坚持英语听力训练,相信对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苏远连.论听力学习策略的可教性:一项基于中国外语初学者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3(1).

[2]王宇.关于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调查[J].外语界,2002(6).

编辑 高 琼

作者:吕俊红

第4篇:以课堂为中心的听力认知模式探析

[摘 要] 听力理解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最难提高的一项技能。而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听力认知模式,高度概括了听力理解的整个过程,对听力技能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文章试以听力课堂以及自主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听力认知动态模型,分析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和个体变量,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基于认知机制的“三段式”习得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 听力理解;认知机制;动态模型

[

听力理解是外界声音信号输入人体,通过听觉解码语音材料获得信息的过程。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听力认识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朱正才、范开泰(2001)用“现代图式理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挖掘了听力理解的内部机制。曾庆敏(2012)论证了基于语块的听力理解较之于基于语法规则的听力理解策略的优势。“认知语言学主张从认知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解释,它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美国心理学家Neisser(1907)把认知心理学分为视觉认知、听觉认知以及思维认知。认知活动覆盖了心理过程的全部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检索、模式识别、注意、记忆及其结构、学习策略、知识表征以及概念形成与语言规则的获得等”(陈忠,2007)。借助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可以了解听力认知的内部机制,概观整个听力认知过程,深入理解认知结构各个环节间的关联和互动。可以从中获得语言规则、学习策略、记忆规律等,从而在听力习得活动中掌控全局,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语言不是自足的封闭系统。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过程以认知为基础”(陈忠,2007)。听力习得也应该摒弃单方面“信息输入”的陈旧的“自给自足”封闭模式。可见,基于听力认知机制的自主学习模式以及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听力认知模式和策略的产出极为重要。国内的研究者虽对听力的内在认知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但以听力课堂和自主学习者为中心的认知建模、展现各个环节的流程走势与互动关系的研究尚不多见。文章以认知语言学的图式理论为指导,尝试建立图式模型,力求概括而清晰地呈现习得的流程和认知过程,考察影响理解效果的诸多因素与个体变量,提出科学合理的稳步提高听力技能的策略。

“意象本来是心理学术语,在心理学意义上,意象指对事物的感知在大脑中形成的表征。

图式(Schema)是意象的一种,是比意象和命题更大的知识单位,是对特定环境各种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抽象后,将相关知识结构组织编码的过程。是根据人在日常生活中与世界的互动过程中的经验而形成的一种简单和基本的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图式是认知的基础,可以最直观、最概括地反映认知的机构和过程”(陈忠,2007)。朱正才、范开泰(2001)用“现代图式理论”对语言的听力过程进行了解释,具有很高的概括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展现了听力理解内部机制(见图1)。

图1 听力理解过程的信息处理模型

由图1可知,听力理解是语音信号传入人体,经由短时记忆系统处理,结合自身语言性和非语言性知识等加以提取、概括,获得相对综合的信息的过程。被理解后的信息再由听者加以提取、概括,重新输出,进入综合运用环节。可见,听力理解的认知过程兼容了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听者的语言性及非语言性知识构成最大限度地决定理解和信息的效果及准确度,而在实际听力过程中有更多因素参与并影响了整个认知进程。

听力理解是灵活运用语言知识、以听音材料的文脉、场面和背景知识为线索,从声音中构建语意的过程。图2为“三段式”听力习得流程图。

图2 “三段式”听力习得流程图

由图2可知,该流程图在“听音”这一传统主干前后加入了“预测”和“监控”两个环节。在习得者自主的听力习得和听力课堂中,应该以对信息的预测及推测为起点,可以根据听力文本内容设计、预置“话题”或“关键词”,对聆听的材料内容进行预测,给出几分钟思考预测时间,自行复述或记录推测内容。这种方法可以拓展思维,打破既定思维线路,使预测信息最大化,提高信息处理效率。预测可及信息在语音输入阶段一旦出现,就会立即在大脑皮层中再定位,迅速获得理解,有助于连贯听音,同时有助于建立自信心,降低自主学习焦虑。在语音资料输入的同时建立假设,通过认知能力加以判断、筛选、取舍,进一步验证,最终从声音中构建语义。在监控环节里,通过翻译、感想、复述、概括、作文的形式输出,即评价反应环节,最终完成对假设的修改。

此“三段式”流程突出听力的事先准备和后期监控两个环节。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三段”可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三段式”听解模式便于教师的整体监控以及自主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而建立自我监控与评价的体系。“预测”和“监控”环节是听力习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疏忽和懈怠会破坏整个认知链,影响其他环节的有序运行。

如图2“评价反应”是习得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由图1可知,以自主学习者为主体的“假设修改”和“评价反应”两个环节就是听力材料的语音信息经过“中心执行者”进行处理后,提取概括,再输出、进入综合运用的过程。而错误判断则经由“假设修改”环节加以纠正,补充新的语言性与非语言性信息,重新进入反馈环,由“中心执行者”结合新输入的知识,达到全部理解语音材料的最终目的。

图3 听力认知结构模式

图3是基于“三段式”听力的认知结构模式,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听力认知的过程及参与、影响因素。预测促进了听音,听音过程中低级认知技能和高级技能各司其职,与个体变量一起构成了认知循环链。自主学习者的自我监控及新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信息的补充,帮助该认知循环反复运转,最终达到全部理解语音信息的目的。

通过图式理论可知,一个图式被激活后可以使属于它的下一级图式活动起来,同时下一级的图式活动也能推动上一级图式活动。“在语言认知活动中,每个图式可以被相关细节或内容激活,从而使各个细节助于相互关联的活动中”(孟辉、张静平,2009)。图3所示的各个环节紧密关联,上一环推动下一个环节的运行。认知技能结合个体标量推进认知,最终获得对语音信息的理解。图3明示了认知能力对理解的推动作用,突出了个体变量的客观影响力。

在图3中,通过预热可以让已知信息和推测可及信息在大脑皮层中得到定位,可以使记忆更加牢固。正如Kasper(1986)所说:“当输入信息与原有知识匹配时理解就发生了。”运用已经掌握的句法、词汇、背景知识,听取声音信息,当输入的信息与储备的知识相匹配时,就可以理解,并获得信息。而未知的语言性、非语言性信息是阻碍听力理解的最大因素。曾庆敏(2012)论证了语块理论在听力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出,由于语块本身就是词汇和语法的结合体,而且语块中可能既包含语义成分也包含语用成分,所以基于语块的听力理解可以减少心理处理的步骤及负担,使听力理解更加容易,也更加快速。语块理论的引入为未知信息的处理和推测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空间,但需要自主学习者深入理解其原理,在习得过程中加以足够的重视并投入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听力过程中,如果听话人既能掌握部分高频语块,又能掌握语块之间的承继关系,其涵盖的语言内容必然大幅度增加,从而达到对输入材料更好的理解”(曾庆敏,2012)。“对语言生成和理解过程的科学认知等因素都对听力理解有着重要作用”(常何、毛怡旸,2011),分析了语用学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因此,关注交际话语的情景和语言生成过程也是提高听力理解水平的另一种途径。

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可知,听力是一种心理认知过程和信息处理的心理能动过程。低级、高级认知技能贯穿于整个听音过程。“听力理解常常被视为一种综合性能力,即若干支属能力的总和。这些支属能力的划分不能是无序的,应该有一个统一的纬度,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共同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相互补充的系统”(朱正才、范开泰,2001)。可见,认知能力虽然可以划分成低级认知技能和高级认知技能,但都是在认知理论下,具有相互弥补的关系,认知技能的研究也是与认知活动研究密不可分的。低级认知技能多为和语言知识有关的技能,如识别语音语调能力、识别语法成分能力、识别语法规则能力等;高级认知技能则包括预测能力、推理归纳能力、语用推理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元认知能力等。个体变量是另一个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因为自主学习者的知识构成、心理水平等存在个体差异,导致理解效果的不同,也是造成学习效果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个体变量包括知识构成、心理焦虑水平、个人智商、反应速度、记忆力、情感态度等因素。

焦虑和自我效能感被认为是影响语言学习较大的两种情感因素。“二语习得焦虑与预语言习得成绩成反比:二语习得焦虑越强烈,二语成绩往往越低”(李爱琴、王迎春,2012)。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二语习得焦虑与二语水平的中介变量,二语习得焦虑与自我效能感呈负向关系水平,即习得者的自我效能感越高,焦虑水平就越低。对这一理论的认知有助于自主学习者关注情感训练和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可见,在听力习得过程中,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克服不良个体因素的影响是稳步提升听力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立足于此,自主学习者可以有计划地培养各种认知技能,降低个体变量对听力理解的阻碍。通过专项训练降低个体心理焦虑水平,使知识构成合理化、均衡化,提高反应速度和短时记忆能力。

“三段式”听力流程及认知动态模型的建立,可以将“语音输入”的过程转变为一个综合的认知过程。该模式较直观地展现了整个听力的认程,同时明示了各种认知技能的参与以及个体变量的影响。有助于自主学习者在听力习得过程中,明确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性,有效地分析影响听力效果的具体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自我监控听力习得过程。采取自主学习者自我监控、检测的听力习得模式,一旦被激活将收到最佳效果。笔者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将此模式细化和完善,并通过实践进一步验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参 考 文 献]

[1] 陈忠.认知语言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2]朱正才,范开泰.语言听力理解能力的认知结构与测试[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

[3]曾庆敏.基于语块的二语听力理解认知模式探析[J].外国语文, 2012(4)

[4]常何,毛怡旸. 语用推理能力对听力的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12)

[5]孟辉,张静平. 关于英语听力策略训练的实证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9(5)

[6]李爱琴,王迎春.二语自我效能感与二语习得焦虑关系探析[J].高校英语教育,2012(3)

[责任编辑 张 峰]

作者:王伟伟

第5篇:课堂生态研究对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

摘 要: 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英语专业听力课程教学现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课堂生态研究对英语专业听力教学的启示,即构建开放的课堂生态环境、多维教学模式和动态交互评价体系,实现生态圈式课堂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期更好地实现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课堂生态 英语专业听力教学 启示

在“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中,“听”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它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听力理解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考试TEM4中一直都是重头戏,占30%的分值。英语听力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在听力教学的过程中没能采用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听力一直是英语学习者的弱项。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英语专业听力课堂逐渐为广大英语教学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共同关注。本文拟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英语专业听力课堂现状,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课堂生态研究对构建英语专业听力生态课堂的启示。

1.英语专业听力课堂的现状分析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听力课程教学已经进行了大力改革。录音机早已升级为多媒体语音室,且语音室一直在更新换代。然而,仅仅是设备的升级使教学改革更多地停留于形式而非注重实质性突破。多媒体环境没能被用来开创新的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仍局限为录音播放员、翻译员和机房管理者;许多教师对多媒体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均缺乏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听力课堂上的学习并没有得到实质提升;课堂教学生态诸因子仍未得到有效整合、平衡发展,致使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反思英语专业听力课堂生态现状,具体存在如下问题。

1.1课程目标定位不明晰,教学模式单一。

英语专业听力课程对教师听说能力的要求定位尚不明确,教师对该课程教学定位也不够清晰,这使得听力课程中教师到底如何训练学生的听力能力缺乏系统的指标和明确指导。传统的“听—做练习—核对答案”三步教学模式使听力课堂沉闷而乏味。因为教师控制着语音设备、听力材料,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只能听教师让听的,做教师让做的,一遍遍重复着机械的练习。更为严重的是,这样的教学往往与说、读、写等其他技能的培养相脱节,文化知识的渗透不足,致使学生缺乏文化敏感性,其学习积极性与分析思考能力也逐渐被扼杀。

1.2课堂教学缺乏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主体单一,师生间缺乏有效互动,学生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即使在网络课堂等自主学习时学生仍显被动,能力薄弱。此外,听力材料不够真实,练习形式单一,往往只有选择、填空和问答等题型,教学内容与生态主体之间缺乏有机的生态联系。另外,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普遍地被夸大,课件重而教学轻,“人灌”变成了“机灌”,甚至产生将多媒体条件等同于教学质量的错误观念。过分依赖多媒体设备,反而将为设备所限制,不能实现师生与多媒体设备的充分互促互动。

1.3学生内在学习动机不足。

内在动机来自个体对所做事情本身的兴趣。强烈的内在动机是学习积极性的源泉。由于英语专业就业形势不乐观,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并非出于对英语专业的喜爱而选择这一学科。学习兴趣低,语言基础薄弱,知识面窄,直接导致听力理解能力提升困难。再加上焦虑、恐惧、缺乏自信等心理障碍,很多学生便觉听力困难重重,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

1.4追踪和反馈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许多高校将考试作为检测学生英语听力课程学习的唯一方式,忽视了课内外活动的交流和反馈。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太过强调语言技能和语言绝对统一的标准,对语言的互动功能和跨文化交际功能未引起足够重视,忽略了技能与文化素养的融合,破坏了正常课堂生态,无法体现了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

2.课堂生态研究对构建英语专业听力生态课堂的启示

生态课堂指的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一切生态因子有机组合,协调运动,进而产生互相激发、共同参与、质疑探究的浓郁学习氛围,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持续、和谐发展的课堂。课堂生态由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三种生态因子构成。课堂环境包括物理环境、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和氛围等。三因子密切结合、合作共生,才能保持课堂生态的动态平衡。[1]课堂生态研究为英语专业听力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具体启示如下:

2.1创建开放的课堂生态环境,倡导多维教学模式。

生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才能发展并保持长久的活力,作为微观生态系统的听力课堂也不例外。开放多样的课程资源、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能使知识的构建及语言认知变得更为有效。有专家认为长时间使用听觉器官容易产生疲劳,而疲劳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2]英语听力教学应努力创建生动的交际环境,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介相互作用,因为听、说、读、写任何一项技能训练的脱节或缺失,都会造成技能发展不完善,成为“限制因子”,导致外语聋哑症等不良现象。听力课既是一门技能课,又是一门综合课,听力教学不仅需训练学生听音辨音的技能,更应着眼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思维的全面性和敏捷性。

现代网络多媒体环境为打造开放课堂生态环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混合式学习、非线性学习等多维度的学习模式得以实现。通过双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的开展,学习者关系更为融洽,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活动逐渐成为一个动态开放空间,呈现出互相依存、彼此关联的生态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如酒店接待、旅游购物、求职应聘、商务谈判等,并通过看英语原声电影、听英文歌曲等方式,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和英语文化节、英语辩论、戏剧表演,以及各类英语比赛等课外活动,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并积极主动地与英语国家人士交流,学习并实践真实而鲜活的英语。近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让学生走出本土教育资源库,感受异国人文风情,获取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的直接体验,已成为提高学生语言文化素质的关键。课堂生态化发展,将使学生此方面的能力不断增强。

2.2构建生态圈式互动,提高学习的生成性。

根据生态学理论,生态圈中各成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现象被称为群体动力。通俗说,众人在一起学习,若能彼此沟通,开展多维多向互动,便可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能。群体动力使教学氛围更加和谐;教师更具活力,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能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产生如植物界中的“共生效应”。外语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识别、记忆和运用语言形式的认知活动,而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个体间建构对话交往活动。只有进行良性对话交往,才有条件促成课堂生态的动态平衡。[3]在这种动态平衡中,学生的生命力将得到充分展现,从而削弱课堂教学效果的零效应甚或负效应。

除了师生间的垂直性互动之外,生态课堂还应鼓励学生间的多维多向互动,构建人性化、人本化、人文化的良好气氛。生生互动宜以小组活动形式开展。小组成员不宜固定,而是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调整,这样可以保持学生之间的新鲜感,尽量减少语言的僵化。多人小组应设小组长,可以让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同时还可以设秘书、记录员、监督员等职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相互监督。生生互动还须重视讨论,加强集体内部的沟通与合作,培养集体探究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民主参与欲望,使学生进入“乐知”、“好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状态。

另外,还应加强师生与多媒体技术间的互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音室,通过电脑、投影仪、DVD播放机等设备,把多媒体技术成果有效应用于听力课堂教学,实现人与环境、输入与输出、教学媒介与能力培养的和谐统一。

2.3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在课堂生态中的主体地位。

在生态系统中,每种生态系统都有不同于其他的时空位置和功能地位,这就是生态位。[4]从教育生态学角度,英语专业听力课堂就如同一个生态系统,每个学生都处于相应的生态位。生态位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者的性格、动机、学习风格等主观因素,以及学习环境、社区背景、家庭影响等客观因素。由于生态位的客观性,学生的个体差异十分明显。比如,外向型学习者往往大胆活泼,长交际,善言谈。在这方面他们比内向型学习者占一定优势,但在阅读、写作方面,又可能比后者稍逊一筹。各种各样的学生均处于不同的生态位,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并且随着个体发展变化,其生态位也将有所改变。这就要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创造适合学生个性特点发展的教学方法,注重内容的丰富性、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方法的灵活性和评价的多元性,实现“以生为本”的和谐课堂生态。

生态课堂强调主体性参与,注重培养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支配能力。因此,英语专业听力生态课堂应努力避免“填鸭式”教学,多采用“小组学习”和“合作学习”模式,引进协同进化与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在竞争中相互促进、在学习中相互合作,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具体的听力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语音设备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大量充足的难易不等的听力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调整并改进听力方法。教师则通过监听、单独对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以提高听力学习效率。学生对知识和信息进行选择、重组并深层内化的过程是生态化教学必不可少的过程。生态课堂教学宜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间的占用,尽量让学生自己“生产”知识,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浸润着自己辛勤汗水的知识,才具有持久生命力,才能刻骨铭心,这也是生态课堂教学生成的重要标志。

2.4建立动态交互评价体系。

动态交互评价的核心是在动态过程中构建教师、学生与文本相交互的立体评价体系,强调评价者对具体评价情境与评价者的理解与交互作用,把评价过程视为三者之间共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民主、协商、交往和对话的过程。呈现出“评价主体多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策略多样化”的特征[5](P106)。其价值在于关注整体与部分的联系,尊重个体差异和人的情感因素,通过评价以达到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评价因素,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相辅相成。同时,动态交互评价体系把生态理念引入课程评价之中,充分体现了课程评价的时代精神,也意味着教育范式的转型。因此,英语专业听力生态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开放性的、形成性的、灵活而随机应变的,在内容上除考试成绩和作业外还包括影响学习的所有因素,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精神、表演表现能力、作品展示次数,以及在英语听力练习中所使用的有效策略,等等。评价方式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评价侧重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动态性,剖析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建立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互动关系,以促进学生个性充分发展,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与氛围。

总之,英语专业听力生态课堂的灵魂为“生”,以“生命”与“活力”为其内涵,强调“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课堂”的和谐,构建健康的课堂生态系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甚至终身发展。虽然有限的课堂教学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有效方法的点拨与良好习惯的培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学生接受的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技能的重复,更是心灵的沟通和人性的互动。这种课堂生态的营造已经成为听力教学的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李学欣,贾秀敏.论大学英语课堂的生态失衡与平衡[J].海外英语,2011(5).

[2]Penny Ur.Teach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M].Cambridge:Cambridge Press,1984.

[3]肖晓聪.生态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优化探索[J].湖北广播大学学报,2009,(11).

[4]Whittaker,R.H.Communities and Ecosystem[M].New York:MacMillan,1970.

[5]黄影妮.生态外语课堂教学观视角下的外语课堂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9(6).

基金项目:浙江农林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英语专业听力生态课堂构建研究,项目编号YB1231)。

浙江农林大学英语专业基础课程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35120001。

作者:白陈英

第6篇:中小学音乐课堂听力训练的策略探讨

摘 要:随着近几年的省、市音乐测评以及“体育与艺术2+1项目”的政策落实,发现中小学生的音乐听力普遍存在比较薄弱的现象。因此,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音乐听力成为当前音乐教育与音乐课堂的当务之急。对如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内外实施听力训练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课堂;听力训练;策略探讨

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只有通过聆听的方式才能直接体验到音乐的本质与内核。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听力训练不仅是音乐教学的中心问题,也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保障。音乐的体验、学习、表演、创作都离不开人的听觉,因此在课堂上系统地进行听力训练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达成音乐教学任务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无论是兴趣还是爱好都是聆听的艺术。2011年以来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课程标准将音乐教学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音乐在学生素质教育中成为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学科。特别是在音乐能力测评的实施中,我们发现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音乐听辨能力比较薄弱,为了提升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等音乐综合素养和能力,更好地优化课堂音乐教学成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加强听力训练则是眼前的当务之急。

一、听力训练策略探讨的意义

针对近几年中小学生音乐学科省、市测评和“体育、艺术2+1项目”的音乐测评分析数据显示:中小学生普遍存在音乐听辨能力薄弱的现象,经过实地考察与多个校园的问卷调查,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听力水平的训练是提升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听力水平训练实践探究,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进而推动中小学生的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听力训练策略实施

1.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增加听力水平训练的内容,结合教材在欣赏和歌唱等音乐课的教学中增加相关的听力能力训练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每节课的内容增加听力能力训练。例如:小学1~3年级能够区别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独唱、独奏、齐唱和齐奏的音乐表现形式;4~6年级能够区别声乐与器乐、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的区别;中学7~9年级能够辨别人声的分类与乐器的分组、不同的体裁形式等。

2.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强化相对应的听力教学设计,让学生有充分锻炼的“听力模块”环节,提升学生在听觉上对音乐的认知能力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强化教学设计,让听力训练与每堂课的教学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接受训练,避免枯燥乏味、生搬硬套的低效教学。同时要有音乐听力与音乐生活相结合的设计,避免音乐听力与音乐生活的脱节。例如:课堂中多启发学生生活中听到的音响与音乐,与课堂内容相结合,给有音乐表演能力的学生提供舞台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音乐听力。

3.在校园的学习角进行音乐周报的板书设计,通过校园的学习角进行音乐周报的板书设计与评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周的评比活动,使学生能将在音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后得到量的积累和巩固

为了落实音乐教学课堂的成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每周的音乐角设计与评比,把教学与实践二者有效结合,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不断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课内教学与生活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为巩固教学知识内容提供了较为直观的依据和方法。

4.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让音乐知识与校园生活相融合,最终让学生的音乐课堂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音乐的听辨能力等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必须与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相结合,分析本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校园音乐文化建设的设计。从基础知识技能抓起,比如:每周一至周五分别播放不同的乐器音色,二胡、笛子、古筝、古琴、箫;到了下一周就可以换成小提琴、大提琴、小號、单簧管和双簧管等。除了对独奏乐器方面音乐的介绍,还可以对相关方面的大型音乐进行播放,还要把教材中的音乐融于校园音乐文化的建设中,注重课堂的常规训练,加强基本功训练,同时与校园生活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成效。

三、听力训练的巩固与提升

以上关于音乐课堂内外的策略实施,还应当通过每个单元的测试来检验教学与学习的成果,从学生的答题中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成因,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与纠错。这样在省、市的各级测评与“体育、艺术2+1”的测评中就能够从容不迫、应付自如。当然,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能够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得到音乐听力的提升。

听力训练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是永恒的课题,每一位音乐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音乐听力的重要性,不断地在日常的教学课堂上加以落实和强化。通过大家的努力,让我们的音乐教学更好地为现代中小学生服务——“以人为本”,实现21世纪现代化教育教学的美育目标。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11.

[3]冯欢,孙永健.浅谈学生的音乐听力训练[J].大众文艺(理论),2009(18).

作者:俞大镇

第7篇:大学英语听力课堂设计

内容摘要:“听”作为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听力教学设计给出了一些浅显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 大学英语 听力设计

听、说、读、写、译作为英语的5个组成部分,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听得懂是进行有效交流的第一步,同时持之以恒和原汁原味的摹仿,可以给说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听力教学成为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事实却不尽如人意,听力教学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非常薄弱的环节。

一.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之现状

由于受到考试的影响,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且相对保证教学成绩,学校与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压缩了听力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就没有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提供专门的英语听力课程。教师在课堂听力过程中主要采取的仍旧是旧有的模式--教师放听力练习,学生听并且完成相关选项或听写,有限的交流主要体现在讲解少量的疑难单词上,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因此一提到英语课堂听力练习,学生更多的是感觉枯燥乏味,积极性很差。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听力设计,改变目前听力之现状,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二.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1.听力材料的选择。目前相当一部分听力用书均是以考试为基础进行编撰的,主要涵盖的是相关英语考试的听力题型,这就造成了在进行听力训练时也以旧有的听力模式为主。同时由于听力材料均为单一个体,很少有连贯性,且难易程度不齐,学生在本身英语基础较差的情况下,难以听懂。因此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我认为应该由易到难,且相关主题的听力材料为一部分,方便学生对此主题的内容更好的加以掌握。而且听力材料不应单一,不仅有考试的相关题型,更应该有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英文歌曲或影视作品,将其设计为相应的听力材料,也可选择与其专业相关的听力材料,学生对其感兴趣,则听力效果也会较好。

2.听力时间的安排。针对目前有些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没有专门听力课程的现状,英语听力也就可以不拘泥于在课程开始前或结束后的统一听力练习。譬如在每单元课程开始的导入部分,可以安排与其主题相关的听力材料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作为听力练习,也可以更好的导入单元课程的主题,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更好的对本单元所讲内容的背景有所认知。或者也可以在每单元课文学习后,进行课文小结的相关听力练习,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并且这样的听力练习,对高职学生来说也不会感觉到过多的负担。

3.听力任务的设计。在设计听力任务时,笔者一方面会将以考试题型为基础设计的听力材料作为对学生的小测试进行练习。在进行此练习任务之前针对学生听力基础薄弱的现状,会提前将相关的单词重点列出,并让学生提前读好题干,猜测要听材料的大意,然后再进行听力测试,并对听错较多的地方进行重点加强学习与训练;另一方面会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新闻、歌曲或影视作品的听力练习。学生先自己进行听写,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最终的答案并进行复听。以小组为单位的听力练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在进行听力训练时的焦虑心理,并且通过小组讨论,可以使学生对所听材料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自己所犯的或可能犯的错误更加注意。同时,也会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提前设计并上课发布presentation,并在其中设计问题要求其他组学生回答。通过这样的训练,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其他组学生的听力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4.听力的移动学习模式。针对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堂上听力时间有限的现状,只能加大课外英语听力时间的投入。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可以实现听力的移动学习模式。这种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堂,使其不再受空间和实践的限制。笔者将所听过的听力材料放在所建的QQ群文件夹中,方便学生反复的听。而且针对高职学生相对懒散的现状,笔者采用了一个手机和电脑均能使用的学习平台,通过此学习平台,将布置给学生课后听的材料放在其中,并添加问题,学生听过之后要求回答问题,通过学生的提交,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端看到学生是否课后完成了相关的听力作业,并可以给其分数。由此课后的听力练习就变成教师可控的,提高了听力的实施效果。同时因为此平台有手机端,即时学生在不方便用电脑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手机进行听力训练。目前也有许多针对英语听力的手机APP,学生通过下载这些APP软件也可以行之有效地对英语听力进行练习。

总之,教师要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兴趣点进行听力教学设计,使学生乐于学,能够融入到课堂活动之中,摆脱其焦虑和胆怯的心理,学会运用英语,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

第8篇:[四级听力] 新东方四级听力名师课堂讲义-近音词

来自:新东方在线

近音词:

full----fool

cut---cart

hut--- heart

loose tight ----lose

track---truck

First---fast tempered

Pull push -- pool

appeal—a pill

bald---board cupboard keyboard marker

avoid — award

Pass--- career path

sleep---steep

poor---pour

上一篇:田径项目下一篇:纤维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