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思考

2022-07-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美丽乡村的建设与思考

溧水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考

[摘要]]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是“记住乡愁”的基础,是乡村发展的“软实力”。溧水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充分重视文化建设,取得了系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文化产品占有量较低,文化娱乐形式较为单一;传统民俗活动日渐式微,农民对政府期待较高;公共文化活动新老交替明显,开展活动总体较少;村民文化需求较为强烈,老年人文化享受问题突出;文化团体发展较快,但服务质量有待加强等,存在着偏重送文化、有阵地无组织等问题,今后需要在文化氛围营造、组织建设、资金保障、创新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更好推动文化建设。

[关键词]溧水;美丽乡村;文化建设

[

习总书记曾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的建设路子,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近年来,我区按照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江苏省、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幸福溧水发挥了重大作用。溧水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努力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度推进,确保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乡愁永续,逐步形成了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是“记住乡愁”的基础,是乡村繁荣昌盛的“软实力”,如何突出文化建设的力量,使乡村传统文化在转型中实现新生,使乡村新兴文化在萌芽中得到发扬,是当前我区宣传和文化工作的重点任务。

南京市溧水区委党校农村文化建设课题组在洪蓝镇随机抽取了5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抽取20-25户农户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访谈。整个调查共回收农户问卷110份,共访谈村组干部和普通农民30人次。经过为期两个月的调查研究,认为溧水区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充分重视了文化建设,取得了系列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于仔细研讨、深入创新。

一、溧水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调查现状

(一)文化产品占有量较低,文化娱乐形式较为单一

溧水区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较高,各种现代物质生活产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但与物质生活条件相比,文化产品的占有量却严重偏低。从随机抽查的情况来看,农民拥有的文化产品中,影碟光盘及网络娱乐的占有量较高,占到38%和30%,书籍的占有量在20%左右,其中报刊杂志占15%,其他书籍只占5%,体育器材的占有量在8%左右,其他占4%。从总体上看,文化产品的占有量较低,文化生活需要进一步丰富。

调查显示,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劳动力从耕作环节中逐步解放出来,休闲时间较多,尤其是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和妇女闲暇时间大量增加。休闲时间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文化享受的丰富,85%的农民反映在休闲时间里往往无聊而且精神空虚,往往通过看电视及影碟、麻将、打牌等三种主要方式来消磨时间,22%的农民还可以听广播和读书看报。87%的农民在看电视的过程中主要集中于新闻、电视剧及综艺戏曲等,内容较为单调;而22%的农民反映打牌或麻将的过程中会有较小金额作为输赢刺激。究其原因,68%的农民反映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没有事做,不知道该做什么活动,一些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等文化载体没有形成氛围,也没有引导,难以从这些活动场所获得积极健康的文化享受。

(二)传统民俗活动日渐式微,农民对政府期待较高

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风俗文化生活的统称,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集体文化形式,包括日常生活民俗、生产劳动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等。调查发现,溧水区农村文化建设之中的日常生活民俗文化有复兴的迹象,清明祭祖、扫墓的覆盖率占到90%;节庆日家族活动覆盖了占到20%;修族谱的覆盖率稳定在35%;集资建宗祠祖屋覆盖率占到30%。相较于日常生活民俗的复兴,生产劳动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及岁时节日民俗都在逐步的萎缩。究其原因在于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及打工经济的盛行,家户经济不再以农为主,同时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一些优秀民俗活动形式失去了组织基础。例如舞龙、马灯、采茶舞、划旱船等溧水区优秀的民俗活动正在逐步消失,尽管溧水区在非遗保护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依然难以复兴。

调查显示,农民认为村庄传统民俗活动丰富和比较丰富的只占到25%,多数认为一般甚至是较差。可以看出农民对传统民俗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现状并不满意。在调查过程中,68%的受访村民认为政府部门的支持和组织最重要,54%的受访村民认为村委会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很重要,可以看出村民对政府及村委会的期待较高。在洪蓝镇青峰村调查时,村民对于中断了十年的春节舞龙传统报有较高的参与热情,但限于资金和人员的问题迟迟难以复兴,89%的村民期望政府和村庄能在复兴舞龙活动中发挥第一推动作用。可以看出,农民对地域性的民俗或特色文化活动内在需求较多。

(三)公共文化活动新老交替明显,开展活动总体较少

公共文化是指村庄社区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文化产品,这是“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所在。当前溧水区“美丽乡村”公共文化的供给呈现出多元的特征,政府、村庄和村民多方均已成为供给主体,但提供的形式和特点不同,村民的认同度也不同。政府供给的公共文化主要在于一些较为大型的群众文艺演出或广场活动,例如梅花节文艺演出、“幸福溧水”宣传日、“三下乡”活动等,89%的受访农民认为这些节日是积极的,对宣传溧水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但只有11%的受访农民认为自己直接参与或观看了相应的活动,一些“三下乡”中的电影放映则参与人数更少。村庄供给的公共文化主要在于一些地域特色的戏曲形式或文化大舞台等,例如花鼓戏、黄梅戏等,这些形式在于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往往根据村组的财力来确定次数。高达90%的受访村民表示愿意去现场观看,53%的村民认为这种文化形式喜闻乐见且受到欢迎。而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往往适应于特定的人群或需要,具有针对性同时内容也相对比较单一,例如广场舞、篮球队等。高达95%的受访村民认同和支持这些文化活动,65%的受访村民愿意参与其中,这些数据表明农民对自身创造的群体文化形式最具有积极性和热情。从多种公共文化形式的发展趋势看,传统的民俗、戏曲文化已经逐步隐退,当下政府供给的公共文化活动参与面有限,而农民自发创造和组织的文化活动正在蓬勃发展之中。但从总体上,公共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数量都处于较低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推动发展。

(四)村民文化需求较为强烈,老年人文化享受问题突出

从调查看,溧水区农民的精神文化状况总体表现良好,对积极健康的文化形式需求较多,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福利总体增高。当被问及“当前文化享受总体比以前少了还是多了”,72%的受访者认为总体增长了,尤其是中青年群体的评价更为正面;69%的被访者认为文化福利总体较高,可以给到80分以上。二是村民有积极的文化需求。90%的受访村民认为应该多举办地方戏、传统民俗等活动,95%的村民期望发展广场舞、篮球队、秧歌队等活动,68%的受访村民希望建立棋牌室、活动室等基础设施,32%的受访村民认为需要完善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村民对文化的需求存在着“软肋”,主要是老年人的文化享受问题突出,原因在于村庄老年人与儿女生活空间距离较大,儿女照料存在难度,很多留守老人面临生活困境。在此现状下,受到生理条件、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适合老年人享用的文化形式较少,95%的受访老人希望多举办一些越剧、黄梅戏、花鼓戏等地域戏种,只有18%的受访老人在电视剧及影碟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节目,89%的受访老人主要的娱乐活动在于广场舞或打麻将及其他牌类,96%的受访老年人认为老年人娱乐形式单调,自身孤单感较强,而几乎100%的受访老年人认为如果建立老年人文化组织将会增加老年人的文化福利。

(五)文化团体发展较快,但服务质量有待加强

溧水全区有50多支群众业余文化团队,总人数约为200人,主要有戏曲、舞蹈、唱歌、锣鼓乐队等门类。这些民间文化团体一方面努力恢复排练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民俗,另一方面也进行商业性演出,主要为村民婚丧嫁娶服务。74%的受访村民表示会在婚丧嫁娶活动中邀请民间文化班子来服务,一些村组也会邀请民间文化班子在年终时到村组大舞台进行演出。92%的受访村民表示民间文化班子来演出时会去现场观看。但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的民间文化团队难以得到政府部门的扶持,处于发展后劲不足、单兵作战的状况,总体服务质量并不高,且文化形式较为单一,而少部分民间文艺团队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会掺杂多种低俗文化形式,影响了文化产品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村民自组织的文化团体则是以公益性和娱乐性为主,属于自娱自乐的状况,例如广场舞、球类或牌类、乐器类团队等,这些组织往往组织力较差,维持时间较短。很多村庄的文化团体因为没有资金支持而面临底线维持,甚至有些已经瓦解。在调查中,村民对村民自组织的文化团队认同度较高,一些村庄100%的受访村民认为应大力发展村民自己的文化团队,活跃村庄氛围。

二、溧水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有待加强投入

一方面文化基础设施投入及服务供给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溧水区作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要求每个镇区单独设置综合文化站和较大面积的文化广场,村庄设置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配备电子阅览室、棋牌室、电教室等,同时必须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但当前资金投入依然十分有限,镇、村的文化设施建设难以达到预期的标准,而且镇文化站的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且往往因为服务于中心工作而无法提供有效的文化管理和服务。另一方面文化开展及长效管理机制有待继续完善。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经费的保障,但在基层难以编制文化事业建设经费,尽管要求乡镇用于文化的支付占当地财政收入的1%,但实际却难以达到,文化活动的开展往往依赖于文化部门或村庄多方“化缘”,村庄文化活动室的开放及农家书屋的更新等都要依赖于项目补助,与地方经济发展不完全配备,也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美丽乡村”文化供给偏重“送文化”

当前溧水农村基层文化存在的问题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具有共通性,主要体现为“供非所求”、“两张皮”的现象。当前村庄留守的大部分人员都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 “386199”部队,他们普遍对体育场地、集体广场舞及地方特色民俗文化表演等轻松活泼的文化形式较有兴趣,“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等只对一小部分群体能发挥作用,而对大部分留守村民则意义不大。每年农村文化建设上的投资在增长迅猛,另一方面,农民依然感觉到文化生活空虚,为地下邪教以及黄、赌、毒等文化内容的渗透提供了可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这块阵地中影响力急剧下降。在调查中一位村民的话具有代表性:“政府给建农家书屋,用意是好的,这无可否认,但是只能是个摆设。现在村民都不去看书,一是因为没有时间拿一本书看,尤其是拿什么种植技术的书看,再说现在电视上有几十个台,很多台都有讲这方面的知识,没必要去看;二是即便去看书,书没几天就被拿走了,拿走了村干部也没有及时追回,书越来越少,最后村干部索性把门一关,谁也别想再看,农家书屋也就彻底成了摆设。”

(三)“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有阵地而无组织

当前我们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文化供给具有片面性,主要表现是:当前的文化供给主要强调了场馆及阵地建设,对组织建设重视力度不够。所谓组织建设主要针对的是村庄自身的“软文化”,指的是村两委在文化建设中缺位。“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不能全部依靠外力,主要还是要依靠内在的力量,即村民对文化的自发渴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持和引导,推动村民自身组织起来搞文化建设,只有这样的文化建设才是真正符合村民需求的文化建设。目前,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生活形式包括篮球队、秧歌队、健身舞队、戏曲队等,这类文化生活形式并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满足村庄内部的公益性文化形式,往往是有相同爱好和需求的村民共同组织的。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生活,因为产生于村庄内部,是村民文化生活诉求的体现,从而能够适应村民文化需要,对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但是,这种群众喜闻乐见、需求较大的文化形式往往没有得到充分引导和大力支持,对积极分子发掘力度不够,在组织中没有管理规范,从而缺失了可持续力,自我生长能力有限,当前大多处于“维持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迈进还有相当大的困难,更无法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四)“美丽乡村”文化管理工作存在三方面“不够”

在文化管理工作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够:其一是民间商业性文化管理规范不够。农户家庭在一些庆典活动时需要讲面子、讲排场,但是当前市场化的乐队所提供的节目存在重复性强、过度娱乐化和低俗化的特征,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够,难以用高超的艺术水平来吸引群众,同时也难以符合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当前乡村文化供给的主体是通过市场化运作的乐队等文化实体,这些文化实体在竞争过程中为了盈利,为了吸引观众,甚至是哗众取宠,不惜提供大量低俗化的、低级趣味的文化节目,对乡村文化生态形成严重污染;其二是乡土、民俗文化建设支持力度还不够。一方面重视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形式,尽管这些文化形式很精致,也得到了重视,却与村民自身的生产、生活、习俗、信仰等具体行为联结度不够,而一些真正“活着”的民俗文化形式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其三是对新型的一些典型文化形式重视不够。在村庄向社区化转变的过程中,一些新型的文化建设形式开始涌现,例如最近几年兴起的广场舞等,这些形式活跃了村庄氛围,有利于村民身心健康,同时减少了村民打麻将、打牌的现象,是一种可以倡导的形式,但往往缺少倡导和支持,处于自发状态,如果进一步推动,可以具有更大的积极影响。

三、溧水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当前不论是溧水区还是全国其他大多数地区,村庄空心化问题比较严重,很多留守村民享受不到与自身需求贴近的、形式活泼且有吸引力的文化形式,村庄只成了他们的一个居住地,村庄失去了文化载体,就失去了“乡愁”。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投资文化建设是一项“投资小、回报大”的“最划算”的“民生工程”。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中可以想方设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出一些具有操作性、又影响长远的务实举措,来丰富“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使溧水区的“美丽乡村”建设真正做到“有文化、内在美”。现结合调查,我们提出当前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方向。

(一)“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应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应坚持三个“有利于”。其一是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活动都能建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一些黄赌毒现象,甚至是丧礼上的脱衣舞、迷信活动、邪教组织等活动都会动摇农民的精神追求,应对这些进行严格管理,坚决取缔倡导真善美的文化形式,帮助农民建立健康、文明、积极的文化享受。其二是有利于提升村庄活力。当前随着农村物质生活的改善,私人消费性的文化享受比较发达,而公共文化生活却较为冷清,但公共文化是一个村庄社区作为有机共同体的“灵魂”所在,具有提高村庄集体生活福利、聚拢村庄精神的功效,群众在公共文化生活中可以找到参与感,感受到集体的价值和归属感。由此在推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时,应重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引导群众走出家门,参与到公共文化“共建共享”之中。其三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当前要利用贴近农民需求的优秀文化形式来抢占文化阵地,教育农民、启发农民,发挥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育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人才,建设喜闻乐见的农村文化队伍,通过这一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到乡村。

(二)“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建组织”

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由村民自行组织,由乡镇和村委组织成本太高,而且往往会成为“行政任务”,效果不一定好,最好的组织主体是村民自身,尤其是一些有文艺喜好和热情的村民,例如现在还有很多大集体时代的文艺积极分子或者一些热爱文艺的年轻骨干,有意愿积极组织并参与村庄文化活动;甚至还有一些民间艺人或艺术学校的教师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参与力量。这些力量都能在村委的推荐或邀请下发挥骨干作用。在村委的支持下,在他们的组织下,完全可以成立村庄民间的文化协会,自发组织大家面向村庄内部表演地方戏曲、健身广场舞、集体文体活动等,有了文化协会,就名正而言顺,他们能获得自身的价值认同,也激发起热情。甚至可以通过有意愿的村民进行选举或推荐设立会长、副会长,规范协会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三)“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是“有资金”

村庄内部发掘了积极分子,成立了活跃民间文化的协会组织,最重要的工作是资金的支持。因为民间文化组织是自发为村民服务的公益性组织,公益性组织往往难以得到持续发展,重要的原因是公益性行为没有任何利润来源,在没有外来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就会逐步地萎缩消失。例如一些地方的广场健身舞都是由村民个人掏钱购买音响,请指导教师教授新曲目,在个人承担不起时,这一很有意义的文化形式就会消失。当前南京市针对民生工程有30万元的社区建设专项资金,但大多数村庄社区把所有的资金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对用于文化建设则没有足够重视。如果在这一民生专项资金中,通过制度规范,统一要求划拨少量资金用于专项支持这些文化协会组织,给他们少量的购买活动道具、请指导教师授课的费用支持,加之有文化活动室或文化广场、舞台的场馆支持,“有钱又有地”,民间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就会有持续动力,“花了小钱”,“办了大事”,让村民直接享受到生动活泼的文化内容,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满意度肯定会提高。

(四)“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应积极开展“创新试点”

在建设了文化协会组织,有了资金来源支持的基础上,就需要村两委的细致工作来推动。为了保障这一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有两个方面的保障措施:其一是建立试点,逐步以点带面。任何形式的创新都有风险,都会有经验也会有教训,所以推动文化组织建设,进行专项资金划拨支持,必须选择合适的村庄进行试点,在试点中要深入观察指导、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多方面的分析和研判来进一步规避问题,发扬经验,最终推动村庄文化创新工作得到顺利实施。在试点成功基础上,可以循序渐进地“以点带面”向前扩展,最终达到稳妥推进的效果。其二是将文化建设纳入村委考核,推动村委重视。可以在试点村或试点镇,将村委推动建设文化协会组织,发掘文化建设积极分子或带头人,拨付专项资金等列入考核,建立直接的奖惩机制,推动创新形式的顺利开展。

“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在创新中不求“高大上”,但求“乡土”、“内生”和“渐进”,只要将专项资金支持和文化组织建设充分结合起来,秉承努力推动、逐步发展的原则,农村文化建设便有了“春雨”,能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步提升村庄向社区转型中农民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农民享受到自身创造的文化,村庄有浓厚的文化味道和活跃积极的氛围,“美丽乡村”才能真正记得住乡愁,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的协调发展。(责任编辑:小冰)

作者:吴永胜 许玉明 张波波

第2篇:利用乡村空间资源规划建设美丽乡村的思考

摘 要:在过去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大都关注城市的发展,对于农村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新型城镇化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强国富民的重要战略安排,对于农村的建设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要加快推进农村建设的现代化,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振兴乡村目标,让乡村变得越来越美丽。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充分利用乡村当地的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无疑是有效的策略之一,该文就此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美丽乡村 空间规划 建设 思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80%,在我国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当中,大多把发展重点放到了城市上,而对于广大农村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对于乡村振兴战略越来越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把振兴农村发展作为党在一段时期的戰略目标,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加快美丽乡村的建设步伐。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已经写入了党章,因此明年也要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做出全年规划,各个部委也将共同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按照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在建设过程中既不能保守也不能冒进,要分期、分步骤地有序推进,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借鉴其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我国幅员辽阔,乡村面积大,数量多,情况比较复杂,既有一些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也有一些不发达地区甚至是纯农业地区,在地形地貌特点上,不但有平原地区、还有丘陵地区和山区等不同的差异,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在利用乡村空间进行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乡村的不同地貌特征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应该有近期的目标和远期的规划,在现阶段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分批次、按步骤进行。对于美丽乡村建设既要考虑到不同乡村的基础条件存在的差异,先找一些乡村作为试点,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以后可以将经验全面铺开,在更大的范围内继续推进。

1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方法

现在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观念都是重视城镇建设而忽视农村建设,长期以来国家对于农村建设的投入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源都存在欠缺,而且不同地区的乡村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现象,由于缺少协调机制,很多的农村建设项目还存在重复建设以及互相冲突的现象,导致了农村地区一些继续建设的项目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而有些并不急于建设的项目资金却很充裕。还有一些农村建设项目缺乏长效机制,同时没有根据乡村的空间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地模仿城市建设的做法导致了乡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的建设机制。

1.1 美丽乡村建设的愿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面积和农村人口占整个国家的多数,很多乡村由于民风淳朴,自然景色优美,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我国古代的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对我国古代农村美好意境的真实写照。现在我国提出的要建设美丽乡村,除了要保持乡村原有的特色民风以及生态环境以外,还要完善乡村的各项功能,建设宜居的环境,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要让乡村的发展既有资金支持,同时也有人力资源的支持,建立适合村民生产和生活的美好农村家园。

1.2 对乡村的布局进行优化

美丽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城镇化发展这个大背景,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不断推进,很多农村都在城镇化发展道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可能所有的农村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得到发展和振兴,同时建设美丽乡村也不能简单地按照行政单位进行划分,让所有的乡村一起来实施,要根据乡村布局的不同,依照不同的资源要素,优先建设有资源、有活力和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根据当地的特点实行点状供地的方式,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周边的用地保持原貌,采用分散划块、点状分布的形式供地,以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抓手推动一产与三产相融合,积极探索点状供地的模式,将美丽乡村周围的山水田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1.3 根据乡村当地情况采用乡土办法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根据乡村当地的情况多采用一些乡土的办法,尽量不破坏农村原有的自然生态,尊重当地的气候,采用环保的自然方法来解决当地的发展问题。比如在美丽乡村道路建设时可以就地取材,多利用当地的一些石材铺路,形成特色的景观,同时也可以利用当地的石材结合混凝土来建造美丽乡村的房屋,保留老房子、院墙、树木和街巷肌理。在每个院子里增加厢房作为民宿,老屋改为茶室。分别有水泥预制小屋、水刷石小屋、夯土小屋、钢板小屋以及镜面小屋等,打造美丽乡村的特色建筑。美丽乡村建设还可以多利用一些乡土树种对乡村进行绿化,打造符合当地特色的绿色景观带。

1.4 实现美丽乡村全面发展

1.4.1 利用适当的产业引领美丽乡村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要找准适合农村发展的产业,对于乡村产业的重点要基于更加环保、更加有效率以及更加智能化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对于一些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进行加工生产的推广。对于一些拥有工矿、商贸基础的乡村,同时也应意识到环境优美有利于发展生态旅游,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发挥美丽乡村的特点。但是也不能每个乡村都搞旅游和工业,应该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扎的道路。

1.4.2 逐步完善美丽乡村的配套设施

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环境的宜居性,逐步完善落后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努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的固有面貌,乡村的美丽不但要整洁而且要有特色,同时乡村的自然环境还要充满意境,让人产生流连忘返的感觉,让乡村建设得比城市更加适合居住。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要加强文化自信,让广大村民都能产生对于乡村的自豪感。美丽乡村的“美丽”首先就要体现在文化上,要彰显出不同于其他村庄的文化特色,特别是要保存一些能够体现该村历史文化风貌的旧建筑,这对促进该村文化价值的不断提升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1.4.3 体现出美丽乡村的精神财富

美丽乡村建设同样要体现乡村朴素的人情美,传统的乡村社会大都是按照宗族和姓氏宗亲组合而成的,很多村民之间大多具有亲属或者宗族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乡村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乡村的各个村民之间都很熟悉,而这些正是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欠缺的,这也是乡村重要的文化财富,一定要保存和传承下去,体现了人的精神所在。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种朴素和淳朴的人情关系,让这些优良的传统得以保留。

1.5 美丽乡村要体现出人才的力量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有能力的人的付出,因此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也是要把人才吸引到乡村,多培养乡村的能人,让这些人才都能够人尽其用,打造人气聚集的产业形态。要充分利用乡贤的力量,挖掘乡贤资源,用好乡贤文化,以鄉情打动人心,以项目吸引投资,以服务传递诚意,不能把目光局限于外出企业家身上,退休干部、教师等都是宝贵的乡贤资源,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可以请他们担任乡村决策智囊团,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集思广益,各尽所长,最大程度上促使信息回传、人才回乡,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队伍当中。

1.6 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市县联动

每一个单独的乡村规模都是很小的,但是实际情况又十分复杂,每个县市的乡村都是在同样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条件下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上可以以县市区域为单位,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加系统、全面和高效,这样也有利于县市进行统一规划和部署,全面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 利用乡村空间资源规划建设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全面性工程,涉及到乡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比如乡村产业的振兴、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土地的综合利用、乡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道路的维修、乡村房屋的翻新整以及社会文化事业的投入等各个方面。利用乡村空间对这些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和引导,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用地规模、建筑规模、建设标准和乡村风貌等内容进行科学的指引,是建设美丽乡村重要的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掌握乡村基本情况,进行分区指引

在各个县市层面由于平时工作的疏失,再加上不重视乡村资源的统计工作,这就会造成很多乡村资源由于没有很好地梳理很难在空间上直观地反映出来。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县市范围内摸清情况,统计总共有多少的山林、农田、村庄、道路、河流以及乡村有多少文化遗产,只有先把基础工作做扎实才能够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有的放矢,为下一步的乡村空间规划指引打下基础。

2.2 根据不同的区域实行分区指引

在掌握乡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需要充分尊重农村发展的现状,在美丽乡村建设时做到尽量不破坏农村的现状,不轻易改变农村各项设施的用途和功能。要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进行区域划分,按照当地经济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和交通条件等因素,根据分区分类的思路切实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采取分区管控和分类实施政策的措施。要根据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来对区域进行划定,根据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不同空间和功能,充分考虑到农村的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村民的居住环境以及各项农村配套设施的配置要求,对新的分区进行规划和树立,对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进行划定。

2.3 优化配置,多规协调,互相融合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由于不同的乡村在文化、产业和乡村建设方面存在不同的要求和标准,而项目配置在总体上又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因此要不断地对项目配置进行优化,将农村发展的短板进行补齐,制定符合该村发展的重点行业和产业,实现发展布局的均衡性。我国在近年来已经在农村建设项目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让农村的产业、建设、生态和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建设项目之间缺少协调性,导致了利用率比较低下。同时有些项目只注重功能建设,没有考虑到与乡村周围的生态环境相互协调。因此通过对乡村空间进行规划指导、多规协调来将这些建设项目进行统一,避免建设项目之间的冲突,达到复合利用的目的,这样能够让美丽乡村建设更具有乡土特色,最大程度地发挥建设项目的综合作用。

2.4 实现村容村貌的和谐统一

现在很多乡村建筑的风格凌乱不一,布局混乱,有些建筑甚至可以用简陋呆板来形容,与乡村的自然风景出现不和谐情况还有些乡村的村民没有保护乡村风貌的意识,存在很多破坏自然资源的现象,因此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要采用灵活自由的布局,统一的建筑材质和符合当地特色的形式图案,将美丽乡村与周围的自然风景和谐统一起来,建设美丽又具有农村特色的风貌。乡村风貌的建设要充分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反映村民真实的生产和生活,体现当地的优秀文化。在未来美丽乡村建設工厂、农业大棚、河塘沟渠、覆盖植被、统一建筑风貌的时候都需要进行统一的管控和指引。

3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是关系到全体村民以及当地经济发展的大事,需要当地的政府部门高度的重视,把建设美丽乡村当作一项民生大事来抓,充分合理地利用乡村空间布局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规划,这样才能提升美丽乡村的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 方玲梅,李月红,杨帆,等.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环巢湖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6):62-67.

[2] 董煌标,潘宁宁,南金琼.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探索与实践——以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村庄建设规划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1080-1087.

[3] 本刊调研组.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海南省澄迈县城镇化之路调研报告[J].红旗文稿,2013(22):30-33.

[4] 王竹,沈昊.基于景观变化驱动力的乡村空间规划策略研究——以浙江莫干山镇劳岭村规划设计研究与实践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31(2):6-10.

[5] 张秀怡.探讨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8):8.

[6] 尹丽.信阳地区乡村特色旅游空间资源开发规划探析及其应用机制研究[J].北方园艺,2018(23):174-181.

[7] 杨隆.乡村空间资源化视角下的乡村规划设计探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3):99.

作者:谭慧娇

第3篇: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思考

摘 要 在提倡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快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将生态景观融入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此,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总结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以期为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

乡村景观主要是指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新时期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尊重乡村自然环境,以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和文化美为基本原则。它不是一个形象工程,而是一个民生工程,带给农村的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外壳,更是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在不断的开展建设过程中,生态景观建设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得到了广泛关注与推广。发展过程中必须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与生活的景观[1]。总体来看,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核心是以村民为主体,强调在保证农民富裕的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促进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激活乡村活力,在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造与创新,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实现人居生活美的目标。

1 当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

整体上看,农村在公共产品、教育、服务设施等资源上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这一现实使得农村青年纷纷涌入城市,不愿意长久生活在农村。即便他们在城市发展得不如意,但跳出农门的愿望促使他们不得不坚持,使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留守的劳动力大多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导致新农村建设失去后劲,更对当前美丽乡村建设造成了极大阻碍。

1.2 农民主体地位没有保证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所以整个过程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但从现实来看,农民更多的时候仍然被排除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外。有的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体是村或镇(街道),整体项目也与农民需求错位,导致农民无法实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收致富的愿景,从而打消了参与建设的主动性。

1.3 生活垃圾没有科学的处理手段

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阻碍是大多数农村地区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站,导致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经常随意堆放,有的地方更是出现了“垃圾围村”的现象。比如,塑料袋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当废弃后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够自然降解,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2]。一旦被动物误食,甚至会危害其生命,进而影响生态平衡。这一问题只有得到妥善解决,才能更好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4 整体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农民致富,才能有条件建设新农村。所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但是,在当前的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空白是其最大的劣势,加之自然条件、水土资源和交通环境有限,农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集体资产(山地、林地、鱼塘、房屋或小型乡镇企业)收入、征地补偿费收入和财政补贴收入等无法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即便有古建筑遗址、民间习俗和民间艺人的技术等文化元素,也随着不受重视的现实和民间艺人的断层而逐步走向消亡。

2 生态景观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价值

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更大的发展前景和变化。它带给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3]。1)讲究和谐性。和谐性原则是生态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符合当下社会发展主旋律,且有部分乡村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将生态景观设计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在发展过程中既重视景观设计本身,又注重人的精神需求、乡村发展需要,在人与自然共生、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过程中,促进了和谐的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2)突出整体性。生态景观设计讲究有效搭配,合理配置资源,同时考虑多种原则,最终成为一个独特而又统一的存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样适用。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将景观设计与乡村建设、农民娱乐等结合,从整体入手,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3)追求多样性。在生态景观设计过程中,多层次、多目标群的结构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希望实现景观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空间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等多元形态,恰恰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根本追求。

4)坚持可持续性。生态景观最重要的特点是讲究可持续发展,坚持自然优先、材料的合理利用和选择节能技术,即坚持合理利用原有的自然基本条件,选择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材料,辅以有效的技能技术。美丽乡村建设若能坚持这一理念,以低碳为基准,便能在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获得长远的发展价值。

3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的基本路径

3.1 以绿色理念为指引,保护农村环境

农村的环境广阔,整体来看,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景观的难度较大。面对这一实际,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方式,以绿色理念为指引,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更好地实现农村环境的维护。1)科学规划。在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各级政府要组织协调农、林、牧等各相关部门统一规划,处理好生态景观与美丽乡村规划的衔接与融合问题,充分思考旅游功能的加入,积极制定和采取优惠措施,为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吸引社会资本。2)因地制宜。美麗乡村建设的高级阶段是追求环境品味、产业品牌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尤其是生态景观建设更加强调因地制宜,根据生态环境条件、民风民俗、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方向选择并制定实施重点,最终实现“生态美、生活美、人文美、和谐美、特色美”的生态化设计效果。

3.2 尊重民俗文化认同感,突出农村特色

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认同,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发展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的有效途径。1)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地位。生活在乡村的村民是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的主力军。想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推进生态景观建设,必须尊重村民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树立民俗文化的认同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2)强化青年民俗文化教育。不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论坛、开展相关的传统文化课堂,是将民俗文化、乡邻文化、农耕文化等与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和谐相处的关键。这样可以辅助生态景观与美丽乡村的建设,在保持乡村的历史传承和文化脉络的基础上,提升个性化色彩。

3.3 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彰显农村魅力

乡村要美,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村庄环境面貌。不仅要做到村容整洁、环境美,还要与生态旅游相挂钩,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1)扩大村景、花草面积投入。在乡村的房前屋后、村庄道路两旁、凉亭、公共厕所等场所,设计一些与村容村貌相協调的景观设计与建设。2)做好保洁。生态景观的根本要求是环保,所以在当前的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污水、垃圾的处理必须引起重视,必要时村委会可以建立相应的排污管道,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消除农家乐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负面影响。3)生态农业示范园与农家乐旅游产品的开发。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可以将旅游作为出发点,建设集参观、生产体验、技术培训、采购等内容为一体的高端生态农业示范园,以吸引游客。4)提高生态景观建设的完整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乡村生态景观的多样性,在实际设计建设中必须从景观尺度上进行思考,以多样性的农业景观生物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

3.4 采取多元化营销策略,强化农村影响力

观念、文化与旅游的多项加持,并不算成功。在实际的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要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以更加多元的营销策略强化农村影响力,满足旅游者对乡土文化生态景观的向往与追求。1)挖掘、整理和创新乡村传统文化。扎根于乡村的民间民俗工艺品、民风民俗、生活习惯是乡村文化的精髓,及时抢救和整理这些元素,并将其融入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以激发出更多的商业价值。2)拓宽营销渠道。以多元化营销策略作为保障,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才能更加长远地发展下去。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发展,未来必须拓宽营销渠道,采取多元化营销策略。

4 结语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由政府制定统一的标准,更不能只看重金钱,而是要从乡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发展路线及规划,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引导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成从政府引导到农民自主管理的转变。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给设计者铺就了发挥的道路,给农民开拓了参与改变的权利,有利于促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推动美丽中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甜田,叶喜.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2016,29(5):139-141.

[2] 左小强.美丽乡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J].农业经济,2018,374(6):31-33.

[3] 陶钰倩.基于旅游视角下美丽乡村生态景观的建设与探究[J].现代园艺,2016(6):100.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彭邦云

第4篇: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天水师范学院11级地理班调查报告

课 题 报 告

课题 题 目: 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班 次: 11级地理(2)班 课题组成员: 张三 李四 王麻子

指导 教 师: 雷宇轩 时 间: 2014年12月25日

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摘要】通过对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查,按照“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巩固提高”的思路,以新农村新居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探索符合县情实际的新村新居建设模式等方面,简要概述了清水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从农民的思想认识、村庄规划、建设资金、产业支撑、管理机制、建设标准、农民培训等七个方面分析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快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方面拟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的原则,坚持产业结合、挖掘文化底蕴,建章立制、长效管理,强化服务、培育新型农业实体深入宣传、营造氛围等七个方面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清水县;美丽乡村;规划

清水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面,小陇山西南麓,划属渭河支流牛头河流域,东界宝鸡市,南连麦积区,西接秦安县,北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境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47公里,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全县耕地面积125.1万亩。现辖6镇12乡260个行政村11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69万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清水县

2 以“五新一好”(即: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庄、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创建新机制、建好村班子)为主要内容,依托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农村危旧房改造、城乡一体化试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探索出易地搬迁型、旧村改造型、灾后重建型、劳务带动型、产业支撑型、农家乐观光旅游型等六种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清水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一、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自2006年以来,清水县累计投资10.8亿元,建成各类新农村116个,使全县农村居民住宅砖房率达到了62%。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建设美丽清水为目标,按照“规划引领,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巩固提高”的思路,整合林业、环保、危旧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投资26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庄天二级公路、桐温公路、汤浴河上游沿线、18乡镇政府所在地等52个村的“一池两改三化”工作,探索出了乡镇景区化、村落景点化的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全力实施了“移植千棵大树、彰显千年古城”工程,移植大树进城1222棵,进村庄广场248棵。积极建设了以庄天二级公路、红堡至秦亭公路为主的百公里绿色生态长廊,以县城至温泉为主的10 公里文化旅游长廊,加快了农村绿化亮化美化步伐。

近年来,清水县一手抓农村新村新居建设,一手抓农

3 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村庄规划到行政村、道路规划到自然村、产业发展规划到户、科技及技能培训到人、具体责任到领导”要求,在农村环境整治中大力实施修建垃圾池,在旧村改造中实行改造危墙、危房、绿化环境、硬化巷道、亮化村庄的“一池两改三化”工程,建立“门前三包”,环卫“十户轮流值班”等管理机制,推广垃圾“村收集、乡清运、县处理”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昔日的“脏乱差”面貌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清水县积极探索符合县情实际的新村新居建设模式,创新投入机制和服务机制,有效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危房改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以及农业、林业、水务、畜牧等项目资金,采取各级财政投一些、整合项目靠一些、社会捐助帮一些、金融部门贷一些、农民自己筹一些的“多条腿走路”办法,累计投入资金10.8亿元用于新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同时,组织千名科级干部、千名党员进村入户,包抓指导全县1028个自然村新农村建设,调动了广大群众创建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乡风美的美丽乡村的积极性。目前,清水县以庄天二级公路沿线为重点的五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全面建成,以整治建设背街小巷、乡间小路、村野小桥、小沟小渠、垃圾处理小场点和 “六小民生实事”活动正在有序推进,相继建成文化广场、公益桥文化健身小广场为重点的、乡村道路、安全饮水、村阵地、卫生室、文化室、“农家连锁店”等一大批农村公共基础设

4 施,累计建成各类新村122个,新修砖瓦房和砖混结构别墅式二层楼房35147户175735间。今年,又有47村3048户农民新居工程正在加快建设当中。到今年年底,全县农村居民住宅砖房率可达到65%,受益人口达17.3万人。同时,清水县着力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建设干鲜果基地56.1万亩,种植半夏2万亩,蔬菜10.2万亩,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92元,增长18.3%,为新村新居建设和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打下坚实基础。

二、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周边地区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

1、农民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农民是村庄的主人,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村庄建设的主体。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思想僵化、小农意识比较强烈,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美丽乡村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在环境整治等方面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环境整治依赖于干部,群众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生活习惯比较差,部分农民群众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整治工作只要涉及农户的东西开口就要钱,直接影响到了村庄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部分镇、村干部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的思想,工作主动性不强,认为工作只

5 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就行了,环境好不好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于是便睁只眼闭只眼蒙混过关。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度不高,没有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村庄规划有待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要坚持先规划后整治、后建设。目前清水县虽已制定了美丽乡村示范区总体布局规划与实施意见,但规划与其他专项规划没能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与中心村的相关规划没相互衔接,个别村出现了尚未规划就开工建设,更有甚者出现了先建后撤、重复建设的现象,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同时对重点整治村和特色村的建设规划与当地的生态、文化、产业结合不够紧密,规划编制形式比较单一,在挖掘村庄自然、历史人文和产业元素上还有待加强,更没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村庄文化,存在“千村一面”现象。

3、建设资金有待落实。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现在除了省、市政府给予部分引导资金外,主要靠镇、村投入,由于清水县乡、村没有经济来源,致使镇村投入资金空缺,有时为了完成项目任务,甚至贷款搞建设,到最后项目算是完成了但负债累累,有时为了弥补镇村空缺这块资金,在申报项目建设时扩大项目规模,而实际建设过程中根据财政补助资金的多少进行项目建设,致使实际建设规模与申报项目规模不相符,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现在,县上还没有出台一般整治

6 村以奖代补的配套政策,乡村两级干部一直担心建设资金缺口的弥补问题。

4、缺少产业支撑。部分村庄整治工作重点、亮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没有很好的结合本村本地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来塑造本村本地特色,没有和地方产业结合起来,不能凸显村庄的景观、文化特色。示范村和示范点虽已明确由国家项目和乡镇共建,部门联动的模式整体推进,但目前机关部门、各乡镇、村密切协作配合、联动推进不够。特色村亮点不亮、挖掘不够,功能定位上有待进一步提高。

5、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健全。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惠农工程。部分乡镇把美丽乡村建设当作完成年终考核加分的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重整治、轻管理,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已不同程度出现脏、乱、差和“牛皮癣”回潮现象。如不建立健全配套的管理机制,必将陷入“治理——反弹——再治理”的怪圈。

6、建设标准有待提高。大部分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停留在拆旧拆破、刷新涂白、栽植几枝绿化树木、安装几盏路灯的“面子工程”上,建设工作的内涵还不深入,基础设施大多没有同步建设、及时配套,特别是绿化、美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推进不到位。

7、农民培训机制有待完善。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更要注重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新型农民的

7 培养,现在清水县有些新农村建设的很好,但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建设成果很难保持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薄弱,主要是因为新型农民的培养机制没有健全,各类培训流于形式,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同走过场,注重查看软件资料,忽略培训效果的考查。

三、加快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及清水县实际情况,我们拟提出以下思路和措施:

1、因地制宜、完善规划。科学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最大的节约。要把规划摆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先规划、后施工。一是要深入调研、凸显个性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千篇一律,要深入各乡镇各村实地考察,充分结合各自的地理区位、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产业特色、村民实际需要等因素,对村庄进行梳理分类,实施差异化指导,坚持个性化塑造,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挖掘地方特色,突出当地的农耕文化、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努力打造清水县美丽乡村的品牌和特色。二是要科学规划。要正确处理好村庄布局规划与美丽乡村规划之间的关系。要科学前瞻性地编制和完善美丽乡村规划、示范村规划和核心区规划。规划编制要做到普遍惠及与重点打造有机统一。三是要突出产业支撑。把环境改善与资源开发相结合,做大、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8 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四是要稳步推进。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入手,按照“富规划、穷实施”的原则,实事求是地制订实施计划,并逐步引导农民建房向集中居住点集中。

2、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注重财政引领。尽快出台一般整治村以奖代补配套政策,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切实加大对建设工作的投入。二是激发部门活力。深入开展机关结对帮促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继续保持“458”下基层活动的做法,各联系点部门要积极参与联系村的建设工作,全力为联系村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三是整合各项资源。对国家农业项目、土地整治、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一事一议”、农民创业增收等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四是开展市场化运作。坚持市场导向,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等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特色村的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五是发挥主体作用。动员村民自筹一点,鼓励在外经商、工作的村民或亲属捐赠一点,支持家乡建设。

3、坚持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的原则。每个村庄条件不尽相同,自然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科学谋划,从实际出发,保护广大群众利益,坚持不破坏原生态资源,注重融入现代文明气息和环境保护,

9 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因势利导,依据现有条件,提升已初具规模的基础性产业,走一条“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的特色化建设之路。

4、坚持产业结合、挖掘文化底蕴。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与旅游等产业紧密结合,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路。一是大要打生态牌。清水县东南部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在东南部可以大力发展“农家乐”,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在西北部,可以利用果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高原夏菜产业,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探索新型、环保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二是要大打文化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美丽乡村的内涵所在,我们要利用好“轩辕故里”的文化资源优势,在历史遗迹、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人文元素方面进行深入挖掘,通过乡土文化的个性化展示,巧打“文化名片”经营村庄。

5、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是尽快出台村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二是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村民签订“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书,对乱倒垃圾、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多部门联动加大对“牛皮癣”的监管和处理力度。建立环境卫生

10 巡查和评比制度,加强工作督查和通报并严格奖惩。三是适时出台村保洁员的保障办法。按照财政拨一点,乡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保洁员工资,确保队伍的稳定。

6、强化服务,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实体。 一是依托国家“阳光工程”、“雨露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等政策,加强农户技术培训。使农户掌握 1—2 门致富技术,实现劳务输出由劳力型转化为技能型,增强就业稳定性和增收持续性,提高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二是通过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专业合作效能,提高合作社效益,推进农民参与合作积极性,促进农业合作社的发展,有力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强化土地流转力度,巩固流转成果,巩固种养大户,全力培育家庭农场 。

7、深入宣传、营造氛围。广大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标语、村庄整治新旧照片对比等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更直接、更生动地感受到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和带来的实惠,从而更自觉、更主动地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同时,县上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清水对外形象。

参考文献:

1、天水在线网

2、《清水县新农村建设规划》

3、《清水县美丽乡村建设报告》

11

课题组成员:张三 李四 王麻子

指导老师:雷宇轩

第5篇:关于弘扬和发展乡贤文化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

乡贤,多是饱学之士、贤达之人,是乡中贤德之人。在古代乡贤地位崇高、责任重大,能够参与地方事务决策、监督基层政府运作、调节社会矛盾,还有一些通过兴办义学实现了地方文化的代际更新,为国家和地方培养人才。可以说乡贤是一个地方文化的守护者和传承者,乡贤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乡贤文化扎根乡土,蕴含着爱国爱乡、敬业精业、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对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农村精英进入了城市、留在了城市,在造就了城市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农村的空壳化,让新农村的发展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上虞市开展乡贤文化研究工作值得我们学习。上虞市开展了乡贤文化研究,研究会目前已吸收会员200余名。15年来,乡贤研究会整理完成3000余名乡贤资料,撰写各类文史资料1000余篇,目前全区由乡贤出资的公益基金达180余个,涉及文化文明、教育卫生、养老助困等各领域,本金总额达18亿元,为促进上虞区的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今年是我市“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在当前的形势下,提倡乡贤文化意义重大。

发展乡贤文化,一则可以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同走小康路,二则可以在财力上、物力上支持本村美丽乡村建设,三则可以将新风尚带回农村开拓视野,四则可以涵育文明乡风,五则可以以身作则树立乡村典范。继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发挥“老乡贤”的爱国爱乡,“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同时,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用其学识专长、创业经验反哺桑梓,建设美丽乡村。

一、建立乡贤研究会,挖掘乡贤文化,夯实传承发展根基。海宁素有“名人之都”美誉,有王国维、徐志摩、查济民、杭稚英、李慕白、张宗祥、蒋百里、史东山、沙可夫、郑晓沧等历代影响海宁、中国、世界的名人。我市应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海宁市乡贤研究会,在各镇(街道)建立乡贤研究分会,在各村(社区)建立乡贤传承基地,对海宁历史上的名贤生平事迹及作品进行有组织、有规划的研究发掘和抢救整理。挖掘历代先贤和当代乡贤人物的精神内核,在城市广场、文化公园、纪念场所等地,以歌颂先贤、爱国爱乡、敬业诚信等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群众感悟文化、提升价值取向,增强全市人民对母土文化的自信。要凝聚合力,强化政府与民间互动。发展乡贤文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把它放到全市发展的大局中来思考、来谋划,引领方向,搭建平台,加大投入,强化考核,同时注重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真正把一批热心公益、挚爱乡贤文化的人士凝聚起来,以研究会为平台,不计名利、无怨无悔,为传承和弘扬乡贤文化奉献心血和力量。

二、建立乡贤展示厅,弘扬乡贤文化,打造共同精神家园。在充分汲取古今乡贤优秀精神品格的基础上,凝结提炼“崇孝守信务实创新”的新时期海宁精神,弘扬“爱国爱乡、敬业诚信、崇学向善、乐于奉献”的乡贤文化,为全市发展提供持久而深远的精神力量。开展乡贤精神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等活动,创作乡贤之歌,设计乡贤标识。以专题、专栏和访谈讲座等形式促进乡贤精神全媒体传播。特别是注重将乡贤文化与学校教育、青少年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少年分别开展“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主题教育活动和“做时代新乡贤树青年新榜样”活动,组织学生、青少年探访乡贤故居、采风红色之旅,激发学生、青少年的爱国爱乡情感。在全市各场所建设乡贤大厅、乡贤走廊、乡贤亭、乡贤主题道路,促进乡贤精神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注重将乡贤文化元素融入到我市美丽乡村建设之中,在公共建筑、文化景观中以碑刻、雕塑、楹联等各种形式体现乡贤主题,用乡贤姓名命名城市道路、桥梁;开展“乡贤精神进礼堂、乡贤爱乡作贡献”主题教育活动,在文化礼堂中开辟乡贤长廊、乡贤榜,开展乡贤结对助学、献计献策等活动,邀请乡贤进文化礼堂作事迹报告,编排以乡贤为主题的优秀文艺节目在文化礼堂巡演。在城市核心区域建立“海宁市名贤名人展厅”,在各镇(街道)建立乡贤纪念馆,各村(社区)建立乡贤纪念室,全面展示乡贤风采。

三、树立乡贤典范,发展乡贤文化,引领社会文明风尚。要把做好乡贤文化这篇文章的“魂”落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花的绽放和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上。要激发活力,强化传承与创新并进。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传承方式,在强调原始、原汁、原貌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其时代性、发展性,充分展示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时代特征和作为核心价值观有益补充的特殊地位,注重把培育“新乡贤”、发挥“新乡贤”作用作为工作重点,使乡贤文化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坚持“立德”为先,广泛开展“海宁好乡贤”“道德模范”“民间爱心人物”和“学最美人做最美事”“人人崇尚美个个奉献爱”等评选表彰,通过典型示范,以古贤感化今贤,以前贤影响后贤,以老贤培育新贤,促进乡贤人物不断涌现,乡贤队伍不断壮大。

四、发挥乡贤作用,创新乡贤文化,共建幸福美丽海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建议市政府聘请著名乡贤为市政府顾问,成立以海宁籍乡贤为主体的联谊会,通过节日慰问、互通信息、拜访联谊等形式和开展“走近海宁籍乡贤”采访、乡贤“回乡行”等活动,最大限度赢得乡贤对家乡的真心支持和反哺,推动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信息回传、人才回乡。乡贤在扩大海宁影响、牵线招商引资、参与家乡建设所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积极引导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把一批乡土精英和有学识专长、创业经验的人才吸引到村主职干部队伍中来,打造了一支百姓喜爱的“好支书、新乡贤”队伍;同时,建立乡贤参事会,成立以乡贤为主要成员的民间调解机构和老娘舅工作室,用他们德治、善治的力量,开创群众办事、矛盾调解、信息咨询、致富求助“四不出村”的新模式,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第6篇: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思考?

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思考

(戴锦志 演讲稿)

【这是我自己写的,不是网上刷的,如果有讲不对的所在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给中国的建设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这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在这改革的大潮中发展自己、建设自己、提升自己、做好我镇的美丽乡村建设?这里,我就我镇建设美丽乡村提出我的几点思考和看法:

一、 定位问题:

我认为,每个村都要有其自己的品牌特色,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展自己的品牌,这是美丽乡村建设应该发动脑筋去思考的主要问题,这样才能避免盲目,避免重复建设,只有找准了目标,才能更好地建设自己的特色品牌。也才不会落入人云亦云的窘境。

这里我举几个例子,如:诗南主打“南安第一村”,高盖利用“泉三互通口”,高山专攻“高盖山文化”,码四念好“山水相连”经,南冬打好“诗溪两岸”牌,丰联主攻“菜篮子工程”,坑内做足“少数民族村”,铺前“土楼笑迎四方客”等等。

二、 建设规划:

从我们参观永春县几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可以看出,要建设好美丽乡村,必须要有科学的、合理的、经济的、系统的规划设计,如何整治溪流、如何美化环境、如何利用现有的人文景观,这些都需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用科学的方法去比对,用三维的思维去规划和设计,然后再“一张图纸管到底”地去建设,才能塑造出有特色的乡村风貌。

三、 营造氛围:

建设美丽乡村谁都说好,很少有人会说反对,但是一旦涉及到个人利益,那就对不起了!所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很重要,这要通过大量的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包括入户宣传、举办活动,让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根植人心,将美化环境化成村民的自觉行动,人人动手种花草,户户整洁护环境。

四、 老宅古厝:

农村中的那些老宅古厝,可以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拦路虎,如何改造这些破旧老房子,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老问题,也是村镇建设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如何治理这些既占用土地,又影响观瞻的破旧大厝,永春县的一些做法值得探讨,是补贴一点钱让其修整粉刷,还是用活现有的政策扶持进行退房还耕?我认为后者更有实际意义,我认为:镇政府可以出告示,明确提出补贴标准和条件,让那些愿意将房产按政府的补贴标准拆除的村民将房子交给政府统一处理,这既符合政策,又让村民得到实惠。

五、 资金筹集:

一说到美丽乡村建设或新农村建设,头头们首先想到的是资金问题,做什么事情资金都是第一要务,说到资金筹集,就一个头两个大。我认为有以下几种筹资方法可以尝试:

1、 既然有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那就要活学活用现行政策,可以在村庄主干道两侧、村庄中心地带、山边缓冲坡地等宜居环境,规划和开辟出一些具有商住价值楼群或小别墅用地,其中小别墅用地按有偿使用原则让有条件和能力的村民自行建设,商住楼则由村委会按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分成建设。

2、 开辟主题公园、命名景点、名人故园、小品建筑等设施,然后由冠名人出资建设,这样即达到增添村庄景点,又节省一大笔建设费用,何乐而不为呢?

3、 做好侨务工作,打好侨牌,争取华侨捐资兴建公益,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筹资渠道;做好外出乡贤热心家乡建设工作,让这些事业有成者投资家乡这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六、 精神建设:

人的精神面貌关系到人的衰老和寿命的长短,搞好人的精神层面建设,对一个村来说,特别是对农村留守的中老年人来说尤为重要,目前我镇兴起的广场舞是一个好现象,但这还远远不够,甚至由于经常性地比赛,让本来的全民健身活动变了味,成了少数人的俱乐部。因此我认为:不仅广场舞要普及中老年群体,而且还要多元化地开展各种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康乐球、老人气排球、户外集体行走、南安美丽乡村一日游等等,让老年朋友老有所乐、老有所图,真正让他们健康快乐、延年益寿!

2012年12月17日

第7篇: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乡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最前沿,是县域文化的主体与结合点。最近,我们采取下乡调查、走访、座谈、资料查阅、网络查询等方式,对我市的乡村文化状况进行调查,明显感到目前的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现状及问题

基础设施老化。一是总量减少。全市244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上世纪90年代前,其文化站建站率为100%,80%的乡镇文化站是独立院落,1/3左右的乡镇还配套有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歌舞厅、棋牌游戏室等。而目前全市有独立院落的乡镇文化站为93个,下降到只占42%,有电影院的乡镇140个,由原来的近100%下降到62.5%,有图书室的65个,仅占29%。二是设施老化。电影院、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大多年久失修,破烂不堪,财物流失严重,有的被挤占挪作他用。如汉寿县沧港镇图书馆90年代前是全县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图书馆,目前已被乡司法所占用,其文化设施用品大多流失。

管理机制弱化。一是文化队伍管而不专。表现在:①乡镇文化专干、业务辅导员的人员总数在减少。原来全市每个文化站都有2-3人,现在基本上一站一人,有的县市还全部取消了乡镇文化站机构及人员编制。②文化专干业务不专,管理松散。大多数乡镇文化专干兼职多,加之待遇低,主管部门培训少,管理少,致使文化专干把主业变成“副业”,其文化业务素质越来越低。③专业创作人员少,年龄老化。全市文化骨干大多在50岁上下,全市县级“三馆”业务人才仅有183人,只占总人数的40%。同时,业余创作人才发现少,引导少,培训少。表现乡村文化的作品少。二是文化资源管而不全。对于表现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虽有一定的底子,但底子不清、不全。三是文化市场管而不硬。目前对乡村文化市场的管理一无过硬的法制制度,二无执法队伍。一些草台班子在乡村表演了,有的乡镇还不知道,乡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基本上还是空白。

文化投入软化。一是政府投入少。乡村文化公共设施的投入与管护要依靠当地(区)县、乡政府,而目前的基层政府基本是“吃饭”财政,大多无钱投入。二是社会投入少。由于乡村文化资源的分散性,文化实体的脆弱性,文化受众的差异性,加之农村经济不活跃,农民文化消费少,故社会投入乡村文化的少。

文化功能退化。一是文化服务功能退化。表现在文化活动开展越来越少。上世纪90年代前,乡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农民龙舟赛、卡拉OK赛、书画赛,电影队,皮影队、剧团下乡巡回演出等,极大地丰富与活跃了农民群众业余生活。而现在农村文化活动越来越少。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活动就是晚上看电视,婚丧嫁娶看歌舞、看道场,闲时打牌,无聊时看稀奇热闹。“三个月插田,三个月扯谈,三个月赌钱,三个月过年”一定的反映了农村农闲多,剩余劳力多,有益文化活动少。二是文化教育功能退化。人们戏称上世纪50年代是“小二黑结婚”和“扫盲班”时代,60年代是“样板戏”时代,70年代是“露天电影”时代,80年代是“马戏团”时代,90年代是“庙会、赶集”时代,而近几年是打牌、赌博盛行,“脱衣舞”成保留节目。虽然有失偏颇但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农村文化的没落。由于单纯追求文化的娱乐性及商业性,使得目前农村个别农民价值观念扭曲,信仰动摇,伦理道德沦丧,诚信公正不见,团结友爱互助不愿,公民应尽义务不干。一味追求享受、玩乐,有的单靠“下海”女的养活全家。 对策与建议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乡村文化资源,加强其引导,规范其运作,创新其特色,推进其发展,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目标,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以“三实”为落脚点,巩固乡村文化基础。一是乡村文化阵地要夯实。乡村文化阵地是开展乡村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文化阵地建设要做到三个结合:高起点的文化设施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突出长远性,公益性的文化设施建设与经营性的文化设施建设相结合,突出兼顾性,文化设施的建设与文化设施的管护相结合,突出经常性。一方面高起点的建设一批电影院、农民文艺馆、体育馆等,加强其日常维护保养。另一方面,对于已被挤占的文化设施要坚决收回,予以恢复。二是乡村文化队伍要落实。乡村文化队伍是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确保乡村文化先进性的引路人,乡村文化队伍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乡村文化专干的管理。做到三落实。落实编制:可在目前乡镇机构改革的情况下,设置综合性机构——广电宣传文化站,明确其中1-2人必须是文化专干。落实待遇:对于乡镇文化专干待遇要纳入县财政归口管理,彻实落实。落实责任:加强对乡镇文化专干的管理与业务培训,明确其工作职责,实行绩效考核。一手抓文艺骨干及文艺业余人才的培训与培养。要做到发现早,引导早,培养早。使其创作出更多的适宜大众口味的顺应改革新形势的文艺精品。三是乡村文化投入要切实。做到三个同步: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家庭投入同步,重点投入与全面投入同步,以奖代投与以工代投同步。切实加强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大对中心集镇文化设施的投入,加大对文化活动开展得好的县、乡镇的以奖代投力度,加大对独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投入。要在投入中壮大规模,创造效果。汉寿县酉港镇立足民情、民俗、民意,因势利导,走“股份”文化之路,多方投入,打造龙舟文化平台,因2001年第三届“龙舟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赢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镇”的美誉。同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进了当地工作的开展。

以“三新”为着力点,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一是观念创新。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抓先进文化就是抓稳定,抓发展的观念,增强文化与经济互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互动的意识,做到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一体化。二是形式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活力与生命。我们应该在大力提倡乡村文化固有的传统活动形式的情况下,更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化,突出乡村文化活动的时尚性、经济性、区域性、特色性。大力倡导“墟场文化”、“屋场文化”、“商场文化”、“广场文化”、“娱场文化”,大力倡导“旅游文化”、“体育文化”、“网络文化”等文化,推陈创新“节日婚庆文化”、“祭祀祭奠文化”、“祠庙祠墓文化”等文化,开展“月月乐”、“周周乐”、“家家乐”等活动,开展“桃花源游园节”、石门“柑桔节”、“中国•汉寿西洞庭湿地文化节”等活动,开展“百优艺术之乡”、“百强宣传文化站”、“百佳民间剧团”等创建活动,“开展文化特色乡”、“文化特色村”等命名活动,设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和弘扬具有常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三是内容创新。没有先进性就没有生命力,创新乡村文化内容是落实乡村文化先进性的具体表现。怎样创新乡村文化活动的内容?应该把乡村文化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教育性与娱乐性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地方特色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结合起来,把现代远程教育互联网络建设与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有效结合起来,使广大农民群众在多变的世界,快捷的信息,更新的知识中改变理念,在多种技术培训中强化本领,在多种文化活动的开展中受到教育,娱乐身心。

以“三强”为根本点,促进乡村文化繁荣。一是强化政绩意识,硬化目标管理出“令牌”。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县、乡镇党委、政府工作目标管理,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对于乡村文化建设,上级党委、政府及主管部门必须拿出一个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考核指标,与经济指标同等考核,强化当地党委、政府的责任,实行“首问制”,使其树立抓文化就是抓经济、抓发展的观念,抓文化就是抓服务,给老百姓办实事的观念,抓文化就是抓政绩的观念。二是强化市场意识,优化文化资源创“品牌”。没有资源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不能达到文化资源的产业化,经济化,只有对乡村文化资源实行优化整合,创立品牌,凭品牌占有市场,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进一步活跃市场。怎样优化整合文化资源创品牌?首先摸清资源找市场。文化资源的家底要摸清。对于历史典故、民间传说、风土人情、民间艺术、名人伟人、名山名水等文化资源要梳理、分类、建档,并根据市场需求立项开发,开辟市场。同时优秀的文艺创作人才队伍要摸清,使其在市场中成熟,在成熟中开辟市场。其次整合资源顺市场。顺应市场的变化与要求,针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分散性、资源信息的封闭性、文化产业的脆弱性,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壮大规模,整体推向市场。再次创新资源抢市场。就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创新资源,打造文化资源品牌,抢占市场。就桃源、石门、澧县、临澧等(区)县市而言,就是要进一步壮大“夹山文化”品牌,“桃花源文化”品牌,打造“澧州文化”及临澧丰富的人文资源品牌。就汉寿而言,就是要立足于本县丰富的文化资源,打造汉寿乡村文化──“沧浪文化”品牌。最后资源互动活市场。做到“四个互动”。①信息窗口的互动:要树立“大常德”意识,市、(区)县、乡开辟乡村文化电视节目专栏,实现信息互动,以此为窗口展示常德蔚为大观的文化景观。②城乡文化互动:要以县域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乡村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的互补与繁荣。③文化人才的互动:做到城市文化人才乡村化,乡村文化人才城市化,达到文艺作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有机统一,培养我们常德大批的优秀本土作家。④文化资源的互动:要以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湖南文理学院等高校及业务部门为文化总监,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探讨与文化策划的有机结合,做到文化资源“强强”联手,整体营销。三是强化法制意识,钢化市场管理打“王牌”。要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从根本上规范文化市场,改变以往靠发文件、开会和审批来解决和管理今天的文化市场。其次地方政府要根据上级管理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再次加强文化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区)县、乡、各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行动,形成综合执法的监管工作格局,使乡村文化健康发展。

关于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文明进步、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当前农村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乡村文化阵地,是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享受文明成果的重要场所。如何切实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已成为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此,我们对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座谈、个别访谈、实地考察等形式进行,向全区19个乡镇街道发放了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人员配备、资金落实、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农村业余文化团队建设等12个方面的问题。同时,分片召开了5次专题座谈会,参加人员包括各乡镇街道的宣传委员、分管文化工作的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文化员和部分基层文化俱乐部管理员。此外,调研组还实地走访了7个乡镇街道、6个基层文化俱乐部、6家企业、2个社区和2支业余文化团队,接触了大量一线工作人员和文艺骨干,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提出对策和作出决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一、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黄岩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文件精神,大力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稳步推进。自2001年起,黄岩区着力开展“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建设,即建立十个文化特色基地和十支业余文艺队伍,意在充分展示全区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经过几年的运作,通过多次考核和重新命名,各基地(队伍)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发挥出了较大作用。如东城海棠社区文化基地、南城民间传统文化基地、西城久久艺术团、新前雄鹰舞狮队、宁溪民乐队等,不但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活动人员,而且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深受群众欢迎,在全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除“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外,各乡镇街道也纷纷自行组建业余文化队伍,共计300多支,其中仅宁溪镇就有150多支,极大地丰富和带动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

2、基层文化俱乐部不断完善。根据台州市统一部署,黄岩基层文化俱乐部从2003年开始创建,目前已建成212家俱乐部,其中一类23家,二类74家,三类115家。各乡镇街道和有关村居都花大力气,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推动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如澄江街道、江口街道等主动投入资金为俱乐部添置健身路径、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器材。沙埠镇万三村自筹资金50多万,全面装修文化中心,改造了图书室、棋牌室、室内健身房,建成村级数字电影院、电子阅览室。北洋镇北洋村俱乐部自筹资金,投入了100多万元,新建1000多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该中心设有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室、演出场所、健身房和排练厅,设施非常完备。同时,俱乐部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举办了多次全区性的基层文化俱乐部展演活动,各乡镇街道也结合自身实际,组织开展基层文化俱乐部专场文艺活动,很好地展示了俱乐部文艺团队的风采,并进一步激发了各地的创建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工作。此外,还多次组织举办了俱乐部管理人员和文体骨干培训,不断提升俱乐部人员素质,规范俱乐部的运行机制,使基层文化俱乐部发挥应有的作用。

3、各类文化活动场所发展迅速。近年来,全区进一步完善老年活动中心、广播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以及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各类传统文化阵地的建设,为引导群众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活跃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必要的设施和场所。在此基础上,各地还结合当地实际,创新开发了一些新型文化活动场所。如沙埠镇创办了“文化超市”,为农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送去了量足质优的“文化套餐”,如同“点菜”一般选择自己想看的电影、想参加的文化娱乐活动,这已成为今后一段时间流行于我区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新“时尚”;头陀镇成立了农民宣教中心,使之成为“服务经济的载体、思想教育的课堂、文化娱乐的阵地、科技传播的纽带”,受到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显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院桥镇建立了外来人员俱乐部,开创了一种以“服务、娱乐、教育、维权、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外来人员综合管理新模式;澄江街道建立了流动书库,藏书量达1万余册,并在全街道25个村分别建立流动书室,很好地满足了农民对学习新科技新知识、提高文化修养的需求,实现了图书资源的共享,进而带动了读书热。这些新型文化活动场所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全区农村文化建设再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目前黄岩区的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基层文化网络已经基本构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已逐步走向完善,农民文化生活格局出现了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重结构、多种取向的新特点,农村文化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二、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黄岩区农村文化发展速度仍然缓慢,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依旧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要求还不适应,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尤其是与农民对现代文化生活的渴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认识不够到位,建设经费投入偏少。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各级干部对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有偏差,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造成农村文化工作摆不上位置,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建设也缺乏必要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是上面的事,是城里人的事,农民本身文化不高,没有必要再花吃力不讨好的冤枉钱。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极大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和发展。据调查,全区仅个别乡镇街道将文化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决算,大部分乡镇街道基本上没有健全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机制,用于文化建设的经费很不稳定;而且东西部差距明显,西部乡镇经济薄弱,且许多地方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弱化,“空壳村”日渐增多,文化投入更是严重不足。据统计,在2004-2006三年中,屿头乡、富山乡、上垟乡、平田乡、上郑乡等西部的贫困乡用于文化活动的经费平均每年仅为5000元左右。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黄岩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一大制约因素。此外,社会力量的参与支持仍然缺乏。由于当前农村文化建设氛围不够浓厚,文化活动本身也缺乏必要的吸引力,导致各种企业和经济实体参与支持农村文化建设相当有限。由于经费的短缺,导致部分地区农村文化出现阵地难巩固、队伍难稳定、活动难开展的局面。

2、俱乐部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明显。虽然全区已建成基层文化俱乐部212家,但其中三类俱乐部为115家,占了半数以上,这些俱乐部大部分活动场地小,活动器材缺乏,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部分俱乐部由于缺少经费投入,日常管理问题较大,有许多器材散失或损坏,“空壳现象”严重,从而导致俱乐部有名无实。同时,由于经济上的差异,俱乐部建设东西部差距明显,一类和二类俱乐部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3家一类俱乐部除宁溪镇有3家外,其余20家全部在东部和中部;74家二类俱乐部除宁溪镇有7家、茅畲乡有2家外,其余全部在东部和中部;西部六乡所拥有的45家俱乐部中,43家为三类俱乐部。此外,由于工作的流动性,西部地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老人和儿童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而这些人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在家看看电视,使得这些仅有的三类俱乐部难以正常运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调研过程中,不少人认为,对于黄岩西部山区的许多贫困村而言,建设基层文化俱乐部条件还不够成熟,没有必要完全按标准建设,健身路径摆放在山上,只能是一种浪费。可以说,黄岩西部文化俱乐部建设的现状,很好地反映了东西部之间文化建设的差距,对西部来说,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人气,农村文化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

3、设施陈旧老化,难以满足群众需要。虽然从2001年开始,黄岩区先后以“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和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建起了许多文化设施。但这些文化设施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仍然严重不足,群众文化活动缺场地、无器材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据调查,全区除沙埠镇、院桥镇、新前街道、北洋镇等4个“省东海文化明珠”乡镇外,其余乡镇街道基本上没有设备齐全的文化大楼或文化中心。同时,许多农村文化设施瘫痪或半瘫痪现象严重,大多陈旧老化,很难永续利用,有的被闲置,有的被挪用,甚至有的被变卖。许多乡镇街道缺少图书室,有些乡镇街道虽然也建有图书室,但近年来或是因重视不够或是因财政困难而没有添置新书,因而也无法为农民及时提供科技、文化等精神食粮。文化设施的匮乏,已成为全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一个通病,并进而导致文化供给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群众需要。目前在农村,符合农民群众生活特点、适合农民群众欣赏水平的文化产品比较缺乏。大多数群众平时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还是看电视、读书报、搓麻将、打扑克等,即便是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也只是灯会等传统项目。由于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比较单一,缺乏创新,缺少新意和活力,跟不上新形势发展的需求,难以吸引农村群众。有些地方愚昧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各地普遍认为现在农村封建迷信和赌博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急需用先进文化去占领农村的广阔天地。

4、文化站工作弱化,文化队伍力量薄弱。农村文化队伍处在农村文化工作的第一线,直接承担着文化建设的任务,但现有农村文化干部队伍建设滞后,担负着服务农村文化职能的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举步艰难。文化站正式人员偏少,人员不到位、混岗使用、“不务正业”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不够强。首先表现在素质不强,目前全区乡镇街道的文化员人数为33名,这支队伍大部分是80年代初期配备的,存在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老化的现象,而新配备的文化员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难以适应当前农村文化工作开展的需要;其次表现在职责不够清,大部分乡镇街道文化员都身兼其他工作,如计生专干、出纳、文书等,而且基本上是以兼职工作为主,从事文化工作精力很少,存在着文化干部不姓“文”的现象。同时,农村文化创作人员缺乏,现在活跃在农村群众舞台上的创作人员,大多是一些老兵,近年来基层涌现出来的年轻创作人员很少,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利用。随着农村原有的文化人的“老化”,新时代农村文化人的缺乏,特别是忽视对民间文化传人的保护和培育,农村特色文化人才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此外,东西部文化队伍发展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队伍较多,活动正常,且呈发展上升势头,“双十”文化特色基地(队伍)也大多集中在东部。西部贫困乡镇的文化队伍不但数量小,而且人数少,力量单薄,如茅畲乡有2支、上郑乡有4支、平田乡有2支、富山乡有2支、屿头乡有3支,且大多为10人左右的队伍,有的甚至仅有5人,活动难以正常开展。文化站工作的弱化和文化队伍的萎缩,直接影响了乡村文化阵地的建设工作,进而阻碍了农村文化的发展繁荣。

三、进一步加强黄岩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几点建议

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因此,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从硬件建设入手,切实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这一关键环节。

1、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保障机制。思想认识上的重视和提高,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提。胡锦涛总书记在6月25日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我们必须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因此,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正确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坚持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是“软”任务的思想认识,做到思想真重视、认识真到位、措施真落实,切实把农村文化建设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上。要结合农村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一套机制,大力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一是组织领导机制。要明确乡村领导职责,保证乡村党政组织和领导干部负起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职责,使经济和文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单打一”、“两张皮”和“热冷”对待的现象。二是目标管理机制。要将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使之目标明确,运行有序,切实按要求开展活动。三是投入保障机制。文化建设投入要列入年度预算并且逐年增加,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全社会共同筹资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推进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新机制和新格局,确保工作正常运行,特别是要借助黄岩非公有制经济发达和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坚持“非禁则入”的原则,积极推动社会力量通过社会投资、个人捐助和民间集资等形式参与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经费不足的瓶颈制约。四是考核激励机制。实行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区级主管部门、乡村党政组织和领导班子年度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效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升降去留、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

2、坚持管建并重,加强设施建设。要解决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落后面貌,必须坚持管建并重、管用并举的方针,加强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即创建培育20家示范性基层文化俱乐部、建设完成300家农村基层文化俱乐部、创建1000个农村文化示范户。同时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文化站、农村文化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文化超市、图书室等文化阵地建设,并不断创新,着力培育新的阵地,为广大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和新建的乡村文化阵地和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通过规范运行机制、检查考核、组织“回头看”等途径,管好、用好已有的阵地和设施,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娱乐,经常开放,切实做到常用常新,运用这些阵地弘扬新风正气,传播科学知识,破除封建迷信。同时还要整合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农村潜在文化资源,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闲置校舍、仓库、旧礼堂、旧宗祠等,采用新建、改建、共建等多种形式,建设多功能、综合性的文化活动室,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发挥这些场所的最大效用,防止文化资源闲置浪费,有效解决文化阵地短缺问题。此外,要扎实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依托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农民信箱等网络资源,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使广大农民就近、方便和低成本地享受和利用各类网上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3、注重人才培养,抓好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具有奉献精神、有一技之长和较强组织协调能力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是搞好农村文化工作的关键,也是抓好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并使之发挥最大效用的重要保障。首先,要选拔一批有较高学历、较强文化管理能力的年轻干部,充实加强农村文化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加强乡镇街道文化员队伍建设,做到“四要”:一要配齐,实现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文化员;二要配强,要通过公开招考和岗位交流,把年纪轻、文化高、素质好、真心喜欢文化工作的同志选配到文化员队伍中来;三要懂“文”,加强对文化员队伍的培训指导,使他们掌握文化建设业务知识;四要姓“文”,不讲不兼职,但至少要少兼职,不讲不做其他工作,但至少要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文化工作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立住脚。其次,要充分利用、充分发挥、充分调动本土人才的作用,注重发现和培养“乡土艺术家”,积极培育宁溪作铜锣、十里铺高跷等民间传人,让他们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成为村落文化的组织者、管理者、实施者和传播者,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要有计划地组织举办文化骨干培训班,切实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专项技能和整体素质。再次,要抓好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和文化社团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组织各种文化队伍,经常性开展活动,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文化社团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心创作,努力推出更多农民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群众文化活动的好形式,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4、设置有效载体,积极开展活动。乡村文化阵地的生命力在于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群众,因此,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必须组织开展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农民欢迎的群众文化活动。要充分发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以“一乡一品”、“一村一品”为载体,广泛组织开展具有群众基础和地方民间特色的文化活动。党委政府要充当起农村文化建设领唱者的角色,每年有计划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农民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农村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要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实施“周末文化配送工程”,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科技、法律、卫生、文艺、电影下乡活动,积极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是广大农村群众,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还是广大农村群众。没有广大农村群众的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活力。因此,要走“政府搭台、民间唱戏”的开放式农村文化发展模式,大力扶持农民搞好自办文化活动。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安全保障、场所安排、设备提供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农村群众自发开展文化活动创造条件、搭好舞台。要发挥农村文艺骨干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和发动农村群众自编自导、自娱自乐、自主参与举办如广场文化、村落文化、节会文化等经常性文化活动,积极开展“百村种文化”竞赛,变农村文化活动由政府主办为群众主办。这样,农村文化活动才更加丰富,农村文化建设才更具活力,农村文化舞台才更加活跃。也只有这样,乡村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和娱乐功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对群众才会形成更大的吸引力,文化阵地也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第8篇:美丽蜕变: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昆山市大渔村调查

唐 琨

1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整个苏南在城市化的实践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昆山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结合昆山市大渔村农民到市民的转变、“平地起新城”的新颖模式、全面奔小康和注重环境建设等特点,分析了农村建设在行业深度与广度发展、规划中的现实与未来以及教育中政府计划与投入三方面的矛盾与困境,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深度与广度有序反展、生活环境改造不能取代生产发展、教育投入城乡兼顾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城乡一体、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小康

一、调研简介

2008年8月23日,我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组”,来到家乡近郊的大渔村。大渔村,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城北,村前有一条红祺路直通市中心。该村由以前的三邻村、大渔村、斜泾村合并而成。占地面积原先达3.5平方公里,由于近来大学园区建设征用土地,面积有所减少。村里常住人口约2800人,外来人口约5000人。在2006年到2007 年之间,该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村” 、“江苏省卫生村” 。全镇22个行政村中,大渔村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排名中上游。

调查过程中,大渔村的新农村新景象让人印象深刻。进村的交通状况很好,马路宽阔平整,公共交通方便快捷,来往自如。整个村的生态自然环境良好,一派新农村的社区新面貌。

此次调查活动主要是以问卷调查和村长访谈的形式展开。村妇女主任为我们联系好村民并引路到各户人家,十户村民都很配合我们的问卷调查。沿途我们拍摄了大渔新村的风景以及农民的新居,收获了所需的图片资料,调研访查活动顺利告罄。

二、调研分析

(一)大渔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色

第一、从农民到市民的过渡,这是整个昆山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路径。首先实现农民的职业城镇化,比如:到企业就职、发展工商业、服务业等。目前政府已经减免了大渔村的农业税,农民不忙农活了,没有税务负担,成为了“市级农民”。

第二、不是让农民远离家园涌入别的城市完成身份转变,而是无中生有,“让

2农民就地‘市民化’。”这是农村城镇化的一个过渡,是城市化进程的特殊产物。

“平地起新城”的发展模式,即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农村聚居特征和自然外貌特征,不是弘扬以农业为重的建设格局,而是以第二第三产业为重,宣传增加农民物业收入(即财产性、投资性或经营性收入),从人的就地转变开始的发展模式。大渔村放弃了农业主线,以租赁服务业为主,这一大胆的尝试收效显著。村沿江码1

2作者简介:唐琨,1988年1月,女,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注释:傅治平、文丽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206页。

- 1 -

头堆货场以及厂房租赁所获收入一年达200万元,足够维持村里大小事务的日常开支。村民积极将以前居住而未拆除的平房出租。农民在向市民“就地转换”中确实享受到了实惠。

第三、大渔村不满足于农民“非农化”之后的温饱水平,而是缔造了占绝大多数的小康家庭。这不仅是为了响应昆山市政府号召的坚持走“两个率先”先进道路,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理想做出的不懈努力。

第四、始终注重环保,发展生态。大渔村前年和去年分别获得了荣誉称号,为了荣誉的传承,为了突出投资环境的生态优势,也为了村民优美的居住环境,村组织不断投入,聘用专人做生态环保工作,每年一次的复查以及镇政府不定期的暗查,在村里不放松环卫工作的努力下都顺利通过。

(二)新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困境

1、行业发展深度与广度的矛盾。同一类行业有细分,如果深度挖掘,可能发现潜在的经济增长因素。行业发展也不应忽视多样性,即广度要求。发展不同类别民营企业,鼓励不同行业发展既可以吸收多余劳动力,创造更多财富,又可以调动村民积极性。跨行跨业可以转移单一类别投资,减轻对单一类别行业的依赖,以免一旦该行业整体不景气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但是,行业多样了投资自然分散化,对于同一类有望打造为农村特色品牌的企业,深度拓展势必造成影响,不利于扩大生产,而且转移行业领域也不一定能带来可观回报,存在风险。

大渔村全村基本靠租赁业、民办企业寥寥无几,租赁行业形式又过于单一和集中,深度广度都有欠缺。房屋、厂房租赁服务业近期内发展前景被看好,不意味永远是康庄大道。该村的租赁业依赖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和外来投资,然而一个地方毕竟容纳度有限,一旦这个前提条件发生变数,那么该村将会陷入经济来源的僵局,而且长此以往只能稳定收入来源,无法创造新的收入。

2、规划中现实与未来的矛盾。“比较突出的是村容整洁集中居住与生产发展产业发展的矛盾。”3这其实是生活与生产的矛盾。如果只追求居住环境的改善,忽视影响生活改善的根本途径和渠道,即生产,那么势必会造成停滞不前的困境。

调查中我们看到了大渔村新农村建设显著的成绩,尤其是村容整洁适宜居住投资,但是并没有看到生产发展的亮点。因为该村确实缺少可圈可点的民办企业实例。本来该村民办企业就少,再加之都基本固定了收入来源的思维模式,近期难有突破。

3、教育中政府规划与投入的矛盾。以前,“中国农村教育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教育负担不公平。”4即使绝对负担数值一样,农民的相对负担总是过重的。九年义务教育学费全免,解决了农民的心头之患。但是不公平的问题依然存在。城里的学校建校起步早,发展好,软件硬件设施都齐全,教出来的学生普遍升学率高且成绩较好。乡镇的学校建校起步晚,发展不如城里,设施水平跟上了,师资力量又不够,教学水平仍有一定差异。好的师资力量容易集聚在好学校,政府宁愿在好的学校投入更多锦上添花,以促进升学率的稳步攀升。城乡一体化的规划战略是倡导文化教育趋同的,但事实上难以实现。许多农村区域的家庭想送子女到城里好的学校念书不得不交跨区赞助费,这一直以来是城乡教育不公平发展的困境。

大渔村里的小孩被寄于厚望,有能力的都想上好学校。附近没有好的中学,3

4 注释:朱有志、胡正扬,《中国乡村发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辑,第89页。 注释:傅治平、文丽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24页。

- 2 -

大多孩子都要到城区就读,赞助费自然就少不了。大多学校的跨区赞助费指向不在招收户籍范围内的学生,城里相当一部分学生家长也有同样的烦恼。能够在所在区上到理想学校的实在是相当幸运,这部分都是城里人。而农村里的学生则注定要背负额外的负担,不存在城里人的这种侥幸。另外由于政府投入失衡,注定了他们不能享受到在家附近上学的便利,上学要跑很远,只能住宿不能像走读生那样享受家的温暖。相对与城里的孩子,他们仍然遭遇了城乡教育的负担不公平。

(三)思考建议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结合大渔村的实际总结建议如下:

第一、针对行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问题,我们不应该片面的追求其中任何一方面,要跟据不同村的自然禀赋、发展历史以及经济特点做出有侧重性的选择,争取达到深度与广度平衡状态。首先,政府应当给予关注并正确引导,政府统计局掌握了农村历年发展的全方位数据,有研究和决策的优先权,因而给予适当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其次,努力培养创新的理念与技术。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农村发展走入穷途末路与不思改革,不求变化的保守和惰性有关。

具体分析,大渔村由于已走惯了租赁业的道路,一下子大改行容易造成民心不安。因此可以先深度拓展租赁业务,以求革新。除了房屋厂房出租外,租赁还可以涉及建筑器材,陆陆续续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民宅都有翻新重建需求,建筑器材自然有用武之地。还可以涉及农业机械租赁服务,有闲置不用但仍有使用寿命的农业机械,用于出租既可以有持续回报,又不浪费资源。在深度探索到一定程度后,村民经历了经济观念上的更新,再慢慢铺就广度,向其它行业延伸。

第二、针对农村发展的现实与未来问题,我们依然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能盲目地搞村容整洁,过分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生产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相信在昆山市委“两个率先,环保优先”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走出一条生产与生活交相辉映的和谐发展道路。

大渔村目前的情况是,比较偏向生活问题解决,淡化了生产问题的重要性。解决症结自然就是不能忽视生产的重要性。通过政策引导,村委宣传,鼓励村民开始新的致富旅程。增强民办企业的实力,不求多而要求精,借鉴像昆山市千灯镇大唐村以生态为重点、发展民办企业造福一方的成功经验,比较相似点与差异点,做出合理的生产发展计划,力争打造如同华西村村办企业一样的明星企业。

第三、针对教育计划与投入的问题,我们不可操之过急。因为政府短期内不可能在乡镇建成新校舍来分散城市学校教育的压力。由于人口数量控制工作到位,目前学生总数规模有减少的趋势,校舍容纳度和规模都符合要求,没有增加新校舍的必然要求。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首先,村干部可以通过代表大会及时反映民众的声音,希望政府能够适当增加乡村相对落后学校的投入比例,以缓解城乡不平衡的现状,实现实质公平。其次,学校如果能够适当降低农村学生跨区赞助费,尤其是对农村优秀的学生降低赞助费,一方面有激励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农民子女教育负担减轻起到实质性作用。

对于大渔村全面奔小康“市级村民”来讲,教育费用完全是承担得起的,只不过子女因为地域关系要多缴费总觉得不平,这也是人之常情。那么学校应当努力改善住宿条件学习环境,为这些大老远跑来读书的跨学区农村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减少心理落差,这是短期的办法。从长远来看,随着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现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渐渐融入城市,那么自然而然,教育体系 - 3 -

也会随之完善起来,一切都需要时间来发展。

四、农户家庭案例:全社长笑看农村城镇化巨变

访问对象是大渔村村委会全福元社长家。全福元原为玉山镇三邻村社长,主管田地事务,后三邻村并入大渔村,全社长仍然担任社长一职,主管综合事务。

(一)改革开放30年,生活水平翻天覆地之变化

全社长说二十年前家里住的是四间房的平房,跟其他村民住得差不多。谈不上舒适的小居,也挡风遮雨伴他迈出了青春年少。现在大部分村民住上了新居。全社长所在的大渔新村,是一个拥有500家住户的联排式别墅小区。虽然是各家建各家的房子,但是在整体规划、统一设计下,小区看上去相当整齐。全社长一家三口搬到别墅式小楼房中,居住空间宽敞舒适多了。调查过程拍摄的图片中,灰色墙砖金色门牌号,漂亮的小洋楼就是全社长家。这间楼房毛胚造价15万左右,加上装修费用约莫40万。家里的家电从彩色电视机、DVD到联网电脑、立体音响应有尽有、一应俱全,住有小楼房,行有私家车,和城里人差不多。

谈起收入,社长回忆起那时候家里还是以务农为主要经济来源,一年到头种田忙活。收入分配一部分上交集体,一部分归自己。因为是以生产队的形式集结劳作的,每个人都责任重大,外出打工增加收入的机会微乎其微,队里批准很艰难,到了之后实行承包责任制才相对自由很多。那时人均耕地2亩多一点,一亩地一年赚个300来元钱算是很好的。除了种粮食蔬菜外,那时村里也兴养殖鱼虾。农产品算是种类丰富的,但是农民真正可以自己享用的却不多,辛辛苦苦劳作的成果,自己舍不得吃,总想着多换些钱养家。饭桌上基本是素菜,难得有个大荤就觉着特别幸福。总体来说生活水平比较艰苦。社长说自己读高中的时候一年的生活费200多,过得相当拮据。当时家里两个男孩,生长发育时期食量大,米耗得快,粮食紧张些的时候不得不问邻居借点米来,温饱问题这一燃眉之急也就凑合解决。后来全社长高中毕业的时候到工厂里做员工一年赚个七八百,辗转又到村里的校舍教了两年书,到了89年当社长,工资长到了2400元/年。一年忙下来赚的钱,扣除生活开支,基本上没什么结余。现在则大不同了,家里没有人务农了,靠租赁投资赚的那些钱足以维持家里的正常开销,全社长家每年不仅收入抵减支出后有结余,物质方面也相当的充裕。不用农忙了,精神文化活动也随之丰富起来,看书看报看电视看电影,家里还有个乒乓球桌,他和家人经常摩拳擦掌一决高下,生活由此绚丽多姿。

(二)生活有了保障,过日子不发愁

生活保障水平提高是让全社长觉得很可喜的一件事。以前保障方面可谓一片空白:没有社保、没有合作组织;出事了,完全风险自担,依靠亲朋相助。当时医疗费用普遍较低,遇上了大病,往往束手无策。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建立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达到每人每月350元;对于丧失劳动力的农民,每人每月也有350元的救济金。现在,村民在村里卫生服务社看小毛小病基本不用出钱。家里的老人一般一个月可以从村里拿到400到500元的养老金。另外,近年来因为大学园区建设征用了大渔村广大百姓的土地,政府十分重视全面实施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征用责任田、自留田、口粮田分别按照每年每亩400、800、1200元的标准由镇政府支付失地农民。”5 社长笑言生活明显宽裕起来,余下的钱有存银行的,也有买商业保险加固保障的。全社长买商业保险去年一年花了4200元。所有日常开销、子女教育费用等等,家里完全承担得起,5 注释:昆山市人才学会编,《今日昆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68页。

- 4 -

而且绰绰有余。有保障,日子过得踏实安心了许多。

(三)村前小路的故事

全社长童年的记忆至今仍然清晰地印在脑海里,特别是村前的小路。改革开放刚开始时,村里的条件还是相对落后的,那条不足五米宽的土路是村里人与外界联系的必经之路。那时交通基本靠两只脚。如果家里要到镇上去,有时可能划着小船沿河前行,少数人骑自行车,但毕竟还是走得多。村里没有中学,全社长所上的昆山中学在镇上,每周一他都要沿着这条路上学,每周六又沿着这条路返回,一年徒步走很多个来回。一到下雨天,土路变得泥泞难走。对于干农活的大人们来说,坑洼狭窄的路面增加了劳作的难度。赶上雨季,雨水冲刷后,小路更加泥泞不堪,出入极不方便。全社长就如广大村民一样特别希望有条像样的路。过了些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里东一家西一家地凑钱,齐心协力铺就了砂石路,村民别提多高兴了。一晃30年过去了,村前的路目睹了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自身也由砂石路更新换代变为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进村调查就是沿着这条路进来的,公交车一直开过来,十分方便,站牌就在居委会附近。现在即使下雨也没有太大影响了,村里部分居民可以开私车到镇上,还有方便的公共交通。村前路上的痕迹已由大片车轮印替代以往的大片脚印,标志着大渔村的交通乃至各方面的建设正加速迈向现代化与城镇化。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30年,全社长家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作为农民的孩子,他从艰苦中走来,有过苦有过累有过渴望有过烦恼,一切源于经济的不发达。但是作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华夏第一镇玉山镇中大渔村的一员,他又是幸福的,不仅亲眼目睹了改革开放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切实体会到了这一变化带来物质精神双丰收的喜悦。

参考文献:

1. 昆山市人才学会编,《今日昆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2. 傅治平、文丽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参考》,红旗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3. 朱有志、胡正扬,《中国乡村发现》,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辑。

4. 汝信,《城市化 苏南现代化的新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5. 张卉春,《玉山经济发展“逆势走高” 》,《昆山日报》,2008年8月21日第194期。

6. 成春到,《农村发展租赁业有前途》,《农家之友》,2001年11月。- 5 -

第9篇:学习型乡村建设实践与思考

乡村是构成社会的基本要素之一,学习型乡村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重要的内容。学习型乡村建设最重要也是着重要解决的是“三农”问题,这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在农民,途径在教育。教育的作用,在于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科技、文明素质,促进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

;在于引导农民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于激发农民学会追求,学会创新,不断得到新的发展。而教育又是多方面的,无处不在的,满足教育需求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形成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志愿者参与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社区教育中心和村(企业)农民文化技术学校的作用,为基本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造条件。现结合我市实际,就学习型乡村建设实践与研究谈一孔之见,以求共勉。

一、发挥成人校一校多功能作用,主动落实“学有所教”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村(企业)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是农民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尤其是各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一方面发挥主阵地作用,通过自办、联办、协办等多种形式,适合终身教育建设要求,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各级各类教育、培训与活动,坚持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非正式教育同时推进;另一方面发挥中心校作用,指导村(企业)办学。

1.以多层次的成人学历教育为抓手,多渠道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中等学历教育。目前,我市在成人校接受中等学历教育的在籍生达537人。小纪镇成人校与有关医药高等职业学校联办的中专班,167人在读;武坚镇成人校走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开办了机械应用技术中专班,192人在读;宜陵镇成人校坚持走以职养成之路,开办了焊接技术中专班,在校生总数达178人。

大专及以上层次学历教育。目前,各校利用国家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培养计划等,与各有关高等院校联合举办大专及以上成人学历教育班,在籍生达645人,20个班。培训对象多为镇、村、组及企业领导干部、种养殖大户、中青年党员骨干等,开设了农村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园艺等专业。武坚镇成人校开设了企业管理、园艺专业大专班,245人参加学习。邵伯、樊川、大桥、小纪、丁沟等镇成人校与江都电大联办了农村行政管理等专业大专班。小纪镇成人校利用学校网络(西南大学网络远程教育江都教师进修学校辅导站)组织开展成人大专、本科学习,在读学员47人。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上半年,通过成人校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名的达638人。各镇成人校充分发挥农村自考辅导站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社会青年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辅导与考试。各镇报名人次达万分之十以上。郭村镇有142人、吴桥镇有95人、大桥镇有85人、丁沟镇有60人、小纪镇有58人。

2.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龙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坚持外输与内转并举,突出开展以技能培训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实现农民有序、高效转移。上半年培训5000多人,转移3000多人。

开展输出培训。我市为远近闻名的建筑之乡,有关镇成人校利用春节前后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建筑工技能培训,浦头、仙女等镇举办了出国劳务输出培训班。经培训,向几内亚比绍、新加坡、越南和沙特分别输出建筑技术工人296人、23人和168人。

开展内转培训。近年来,我市工业发展迅猛,园区建设速度加快,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镇成人校紧密结合用工实际,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突出新办企业人员培训和在职从业人员技能等级培训,将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上半年全市培训3500多人,转移近3000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近千人。樊川镇成人校对明都服装厂的120名职工,进行了缝纫工艺制作流程的理论与操作技术培训;浦头镇成人校与双丰村联合,对该村70名富余劳动力进行了技能培训;小纪镇成人校与镇妇联联合举办了缝纫培训班,120名女工参加了培训。

3.以农工副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着力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

各镇做到充分利用成人教育的现有资源,结合农工副产业实际,积极配合各有关部门,对各类从业人员实施培训,提高其生产岗位技能。上半年,办班近100期,培训1万多人次。农副业培训突出开展三麦、水稻、油菜、蔬菜、花木、蚕桑、银杏、特水养殖等种养殖技术培训;工业培训突出开展岗位和岗前培训,开展各类技术工种等级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了从业人员的岗位技能。特别是配合市农林部门开展的新型农民创业和实用技术培训,一直辐射到村组,将科技送到农户,深受农民欢迎。

4.以社区教育为载体,努力提高公民素质

各校结合构建终身教育大体框架的要求,利用社区平台,积极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和老年教育。一方面,配合中小学举办

上一篇:占用林地整改工作计划下一篇:新公司门卫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