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

2022-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

浅论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关系

摘 要: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生物各个层次的种类、结构、功能、行为、发育和起源进化,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的科学。因此,环境科学和生命科学息息相关,环境科学需要研究生物,生命科学则推动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的发展。

关键词: 生物研究 环境科学 生命科学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而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一、环境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已经取得迅速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之际,环境的变化愈来愈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人与环境,就像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其相适应;人类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将损害人类健康,威胁子孙后代。

(一)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在人体内存在的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而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所以,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破坏元素之间的协调和控制,人体失去平衡就会诱发各类疾病。

(二)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的。环境变化是由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的机理,以及进入生物体后发生的各种作用,包括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生命科学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深刻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新陈代谢,以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癌变,及遗传变异的相关机理。

(三)人文环境突出了人类对生命科学的掌握和控制。生命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阶段,各大师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例如达尔文的选择论、分子遗传学说等。时至今日,各学科的科学工作者都已从掌握的生命程式中找到各自所涉及科学的一些规律的认知。科学工作者对生命科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直接引导着人类向前发展。

二、环境科学与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包括提供发展经济的物质资源)。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不断影响环境的质量。人类生产和消费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但必须使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同输出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环境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生命科学的知识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

二是从环境中获取的可更新资源不能超过它的再生增殖能力,从环境中获取的不可更新资源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关社会经济的决策必须考虑生态学的要求,以求得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环境保护,重视生命科学

(一)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切实保护环境,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增强环保工作的制度性和建设性。人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二)着手净化社会环境以求稳定和谐社会。这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最近几十年全球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很自然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各国在研究生命科学的时候大量应用自动化技术,并且自动化技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人类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计算机成果,帮助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推动其发展的进程。

(三)提倡尊重科学兼以敬畏可贵的生命。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生命,每个人都应对其充分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义不仅是生物存在的特征,生命赋予生物的不是简单的一条命而已,更多的是深刻理解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基于科学的前提之下,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方是推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前进和进步的上策。

综上所述,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生命科学的发展能丰富环境科学知识,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环境科学也能为生物的存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赵景联主编.环境科学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惟杰主编.生命科学导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作者:席彩荷

第2篇:心身二元与科学之科学

摘要:依据相关史实和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我们择取了三大要素以梳理出笛卡尔科学哲学的思想主旨:用“心身二元”审觉了科学何以可能的哲学前置,以“方法之方法”重建起知识瓦砾中的新屋架,携“科学之科学”完成了机械论哲学的最终范本。由此,笛卡尔在科学史上的别样形象得以重塑。

关键词:笛卡尔;心身二元;方法论;机械论

与笛卡尔的“第一哲学”相比,有关其科学哲学思想的评骘,中外学界的共同倾向是扬前抑后。我们推测,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研究者多数为哲学家,其理论兴奋点与知识匹配度决定了其研究坐标必然聚焦于对笛卡尔“第一哲学”的掘发;二是笛氏的科学贡献似乎除了发明解析几何可以值得一树外,其余的要么错了,要么其运思逻辑和概念统系有悖于现代科学范式。然而,历史的真实是笛卡尔首先是科学家,其次才是哲学家,他一生的理论主旨与价值图谋便是要重构真实可靠的知识大厦,尽管这一图谋他最终没有完成。因此,倘若我们漠视和冷遇其独特的科学贡献(即便是错误的结论),特别是渗淹于其科学劳作途中的科学哲学思想,便难以再现笛卡尔的完整形象。本文通过对《第一哲学沉思集》、《谈谈方法》、《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等文本的深度解读,再结合惯性原理、碰撞研究、落体分析、漩涡假说以及人与机器的比附等诸多科学作业过程,重构出笛卡尔科学哲学思想的原像,进而彰明其在科学现代性历史建构中的真正价值与丰满形象。

一、心身二元:科学何以可能的哲学前置

科学及其认识何以可能?这是西方近代哲学得以生发的思想导火线,也是近代哲学家苦探力索的焦点意识,而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正是这种哲学祈致的真正开端。同时,该思想本身对整个现代性科学历史建构的意义也是显然的。这里只需引述两则今人的评论便可明白了。韦斯特福尔说,“笛卡尔对机械论自然哲学产生了比任何其他人都大的影响,……他赋予了机械论哲学论述以一定程度的哲学严密性,这是在其他地方所没有的,而这种严密性正是机械论哲学迫切需要的”。格里芬从自然“祛魅”的源头及其方法架构上指出:“这种哲学最初是关于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在的二元论和一神论观点的一部分。……在物理学中客观化的、机械论的和还原论的方法的成功很快就使人们坚信,这种方法应适用于现实中的所有事物”。这就是说,整个现代性科学的形上基础和方法理路正是在这种二元界划中加以奠基并逐步竣工的。“心身二元”的正式提出与完整表述是在《第一哲学沉思集》“第六个沉思”中进行的,同时又在“第六组反驳”中做了补充。现在我们先来看看笛氏的布展逻辑,然后再结合笔者的思考来凸现该命题的实际价值。

“第六个沉思”以追问“是否有物质性东西存在”为引子,先说明其可以用几何学方法来探究,以求清楚分明而足以表征其“是能够有的”,然后,笛卡尔就“想象和纯粹智力活动或构思之间的区别”做了别出心裁的界划:“在领会时(纯粹智力活动发挥功效——引者注),精神以某种方式转向其自身,并且考虑在其自身里的某一观念;而在想象时,它转向物体,并且在物体上考虑某种符合精神本身形成的或者通过感官得来的观念。”我们以为,笛氏这里的界划有两个目的:一是从“认识的程式”上说明感觉思维的先在性,二是通过对“想象”的层层怀疑,表明其虚假的可能性。这一点与他在《谈谈方法》中的思绪是一致的,同时也为下面提出“心身二元”做了理论铺垫。他认为,我以外的物质实体的存在本不该怀疑,人们依凭感官的功能和想象思维就能很好地发现其存在的真实性。然而仅仅认识物质实体的存在并非目的,我们要追问的是这种“存在的存在”,即“存在”以何种形式的存在而体现出真实性。颜色、声音、滋味、气味、阴暗等特性的“存在”并非真实的存在,它们往往会给人以假象和错觉,广延、形状、运动才是存在的本质表征。因而科学的任务不是去探测这种物质实体的存在,而是去求解这种存在背后更真实的存在——不变的特性。“考虑到了出现在我的思维里的所有这些特性的观念,而且只有这些观念是我真正、直接感到的,那么于是我相信我感觉到了一些和我的思维完全不同的东西,也就是说,产生这些观念的物体这也并非是没有道理的”。物质实体的不变特性单凭感官想象是无法窥探出的,只有依赖纯粹理智才能体认。有了这一理论预设后,笛氏很自然地便引出了他的“心身二元论”断制。为了表明该结论的完整以及便于下文的分析有所依凭,我们不妨多费些篇幅将其引出。笛氏申言道,由于“我确实认识到我存在,同时除了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以外,我又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东西必然属于我的本性或属于我的本质,所以我确实有把握断言我的本质就在于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或者就在于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就是思维。……我有一个肉体,我和它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过,因为一方面我对我自己有一个清楚分明的观念,即我只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而没有广延,而另一方面,我对于肉体有一个分明的观念,即它只是一个有广延的东西而不能思维,所以肯定的是:这个我,也就是说我的灵魂,也就是说我之所以为我的那个东西,是完全、真正跟我的肉体有分别的。”这便是“心身二元论”的完整表述。现在的问题是:笛氏为什么要提出心身二元?其科学与哲学意义何在?我们判断,意义有三:

其一,为科学认识的可能性提供本体论依据。我们知道,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重心在于注目自然,论析他物。苏格拉底则转向了人,但他只关心人伦,求索道德。到柏拉图那里,虽然有了“意见”与“真理”的划分,但他只是一种“精神现象学”的求解,亦未对人的双重性裂变做过深究。中世纪哲学家的兴奋点则是一种“无我性的神圣”,质料、实体、偶性、名与实的分辨等,要么是为了论证自然的“属神性”,要么是指认识的逻辑化,而对认识过程本身的可能性并未形成自觉。笛氏则不同,他苦心孤诣地追问和怀疑知识的可靠性,就是想彰明心(思)与身(物)的有别性,以图凸现“心”之过程与对“身”性把握的可能与真实。在他看来,心灵实体的本质是思想,物质实体的本质是广延,二者之间通常处于一种对立与紧张,这样也就引发了认识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本质及其关系问题的哲学本体论之思了。后来康德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提出了“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的。

其二,为心身有别的分析提供了实在论依据。作为科学家,笛氏自然会关注心外之物的本质。在提出“心身二元”后,他曾不厌其烦地举证说明感觉的虚假性。如物质东西的本质是广延,它作为“几何学论证的对象来说”是真实的;自然如同“由轮子和摆装成的钟表”,它们“准确地遵守自然的一切规律”。同样,人的肉体“是由骨骼、神经、筋肉、血管、血液和皮肤组成的一架机器一样,……仅仅是由它的各个器官的安排来动作”。或许笛氏在做上述表达时的目的在于论证心与身的异质性,但他实际地已

对自然事物的某些特质做出了准确界划。如用几何方法来研究自然,可确保知识的真实可靠;外在事物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集合体,而运用人类理智便可究出其内在组分和精确构造;自然和人体只不过是遵循数学规律的机器装置等等,而所有这些恰恰就是现代科学视域中的“物理实在”。

其三,为错误认知根源的揭示提供了方法论依据。有关正确认知方法的正面表达在笛卡尔那里除了“怀疑精神”和“数学原则”外,似乎再也未见多少笔墨,可是他对错误认知根源的揭示却是反复论及的。在他看来,感官得来的东西虽然生动、清晰、明确,但由于人们过分依赖于它的真实,以及后天的多次经验验证,便极易忘却这种感官对于理智的受动性,“接受和认识可感知的东西的观念的功能”不过是“在不同于我的实体里,在那个实体里形式地或者卓越地包含着客观地存在于由这个功能所产生的观念里的全部实在性”。况且,官感的假象性也是显然的,别说是遥远的星辰看似蜡光,水杯中的小棒发生弯曲,远视着的方塔为圆形等,就连梦中的真实也只是梦幻,疼痛不过是“精神直接接受印象的那部分大脑里起作用的一切运动”的“某一种感觉”,它反衬的则是精神的真实存在。因此感觉论者是不可能通达科学真理之路的,只有将理性思维与物体性的运动相统一,并运用几何与数学(理智的方法象征)去处理,才可望达及自然现象之真实原因。再如,由于感觉有三阶段:一是外在对象直接在物体性的感官之内所产生的结果;二是由物体性的官能受对象而感染的结果;三是由人们年轻时就已形成的思维习惯。因此,改正感官的错误只有依靠理智。

二、方法之方法:重建知识瓦砾中的新屋架

与“心身二元”哲学前置相对应的是“方法之方法”。因为哲学前置只是表明了科学认识的一种可能,倘若没有方法的操纵与驱使,科学认识就无法成为现实。事实上,有关方法的思索与诉述,正是笛氏创作《谈谈方法》的直接缘由。据他介绍,这部分内容是他“所寻求的那种方法的几条主要规则”,而与此相关的第三部分则是“从这种方法里引导出来的几项行为守则”。仔细解读后我们发现,这实际上并非笛卡尔科学与哲学研究中的具体方法的总结,而是他对方法本身的再提纯与再精制,是一种“方法之方法”。其次,笛氏的方法论既源于其科学实践,还源于一种更为基本的形上理念,即科学真理的大厦应奠基于何种基础之上才能牢固?其架构承建的合法性何在?人类理性何以能鉴别真伪?而在这些问题的回答上,笛氏虽然并非令人满意,但他自己也许未能意识到问题本身所蕴含的意义,后来的康德乃至整个近代哲学中的认识论焦点意识就集中于此。而且从科学现代性历史建构过程来说,他的努力实际上标明了其主体工程雏形已经基本完工,牛顿从一定意义上只是做些添砖加瓦以及封顶和粉刷工作罢了,因为推倒与重建科学大厦的设计者是笛卡尔而不是牛顿。而且笛氏本人在叙述他的方法前花了大量笔墨(占去了整章的一半篇幅)不厌其烦地来反复说明由他一人把原有的虚假的书本知识一扫而空,然后“换上好的”,亦能部分地验证出笔者的上述判断了。

首先,笛氏说,在一片平地上设计出来的新城(新科学大厦)远比在古城(旧知识亭阁)中建一些新建筑更为精美漂亮,原因不仅在于新城是出于一人之手(依据他的一以贯之的审美情趣与方法原则加以规划),更在于古城从布局上就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状态并非人们缺乏理智,而在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智并依其行事。所以在古城中再建楼阁无疑是在“加工别人的作品”,这样就无法真正完美。政治如此,宗教如此,科学也如此。所以“我的打算只不过是力求改造我自己的思想,在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基地上从事建筑”。其次,以往的知识古城之所以混乱不堪,还在于认识主体过于自负和自谦。过于自负的人自以为高明,极易轻率而仓促地做出判断;过于自谦的人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于他们总是在怀疑自己分辨真假的能力而满足于听从他人的意见,结果反而忘却和忽视了要依凭自己的判断。笛氏坦言道,他原本也属于后一种人,但后来发现自己“所听信的大都是成规惯例,并不是什么确切的知识”,于是在无奈中只好走上另一个“道口”:自己来指导自己!其三,依据这一道口所指引的方向,他得到了初尝甘果的快乐与满足,这便是创立解析几何时的成功实践。相传他躺在床上看到了一只苍蝇在房间里飞来飞去,苍蝇飞行的轨迹是无序的,但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其位置却可以用三条彼此垂直的墙线来确定,由此,苍蝇的空间位置也就可以用代数中的量加以准确表示。当然,传说毕竟带有传奇成分,问题是这一思想是他长期思索“方法问题”的结果。他说过,早年学过逻辑、几何与代数,并承认这些学问对他很有帮助。但后来发现:“三段论式和大部分其他法则只能用来向别人说明已知的东西,……古代人的分析(即几何学)和近代人的代数,都是只研究非常抽象、看来毫无用处的题材的,此外,前者始终局限于考察图形,……后者一味拿规则和数字来摆布人”。就是说,笛氏通过反思逻辑、几何和代数的方法前提和劳作结果后发现了它们的缺陷与不足,由此再考虑到与其他学问相比较,它们毕竟又呈现出清晰、简单与严密,因而应当予以重新规整和梳理,使之成为一种更为基本的并可用以验测其他学问可靠与否的标准。这也便是笛卡尔的“方法之方法”。依据他的界划,其方法论有四:一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决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二是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三是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四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做到确信毫无遗漏。应当说,上述四条原则当为全书之精华所在,笛氏苦苦思索20余年的结果也就在这几条上。现在我们就依据这一文本的具体语境和运思逻辑做一番重构与反刍,以说明笛氏方法论的科学意义所在。

第一条系笛氏接受知识、研究学问的首要前提,即清晰明白、不再可疑。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未做出自己的理性判断之前不能轻率地对某种知识做出判断,而不管它是权威的或习俗性的。该原则的意义很明确:针对的是经院哲学、教义经文以及古代贤哲。我们认为,这与其说是一种认识论原则,还不如说是价值论原则。就是说,知识大厦基础的坚实可靠与否就在于其无可置疑的清晰可信性。笛氏欲推倒古城建立新城的主要原因也就在于此。其实,这里的“清晰可信”不是别的,正是数学,因为数学以其准确的“量”与“型”和严密的逻辑演绎可以确保知识的真实可靠。但问题是这种清晰可信由谁来判断?笛氏的潜台词是人类天赋的理性,即生而就有的一种“良知”(指“理性”而非道德上的“良心”)。而且他自认,其一生都是“用来培养我的理性,按照我所规定的那种方法尽全力增进我对真理的认识”的。但这里他又陷入了一种循环,即良知

又由什么来判断?或者说“清晰”本身的标准又是什么?理性何以能来判断理性自身?笛氏没能说清楚,有时诉诸于“理性的直觉”,即“纯净而专注的心灵的构想”。有时则干脆将其推向彼岸的“神”。虽然他的神义多为斯宾诺莎所指认的实体或自然,但神在笛氏的视野里毕竟是一种元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实体指称,后来的康德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另起炉灶,建构起了他的批判理论的,只不过康德最终也还是没能真正说清楚“科学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第二条原则可谓“分类原则”。但奇怪的是他对此并没有就“可能”与“必要”的寓意做出解释。我们这里不妨依据其思想主旨做些推论。我们认为,其寓意是:对于所呈现在人们面前的种种对象首先得在思维中加以剖析与分割,将整体化为部分,然后再根据各部分的难易程度依次进行。同时,由于“可能”中必然蕴含着某种带有确切无疑的关联性(必要性),因而通过各部分中所揭示的各种可能性,予以归类与推理,最终可达及到认识上的“必要”。这一点,我们可从他对几何学的研究中得到映证。一开始,笛氏并非是讨论圆锥曲线中的种种复杂关系,而是首先将几何中的“直尺圆规作图法”与数学中的标准过程进行类比,以说明代数思想和记法与几何中的形象直观图形间的关系,然后再借用分析法以说明古代人在解答时如何处理种种特殊难题的。接着,他将特殊引向一般,把几何中的各直线间的复杂关系一一表明,进而建立起相应的联系方程组,最后再将平面问题推及到立体与超立体等更为复杂的几何问题中。其实,如果我们再将其与“第三条原则”联系起来考察也就不难理解这种“可能”与“必要”的真实所指了。

第三条原则说的是认识中的“次序”,即由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逐渐向复杂化方向延展。何谓“最简单容易的对象”?当然是局部与要素了。为什么要强调“次序”?就因为各局部现象间存在因果关联。其几何学实践就是这样的,“为了便于分别研究它们,就该把它们假定为线(性)的关系,因为我发现这是最简单的,最能清楚地呈现在我们的想象和感官面前;另一方面,为了把它们记住或者放在一起研究,就该用一些尽可能短的数字来说明它们”。当然,笛卡尔的简明性思想也是一贯的,此前他就谈到过,“全部方法,只不过是:为了发现某一真理而把心灵的目光应该观察的那些事物安排为秩序。如欲严格遵行这一原则,那就必须把混乱暧昧的命题逐级简化为其他较单纯的命题,然后从直观一切命题中最单纯的那些出发,试行同样逐级上升到认识其他一切命题”。

第四条原则为“全面性原则”,它是对第三条原则的补充。自然规律的揭示在研究程序上依据简单与次序原则,其内容显现同样表现为简洁明晰,但由于规律本身带有普适性而不是特殊,所以,为了保障人的认识不出现偏颇和虚假,人们在揭示了某种必要后还得考虑覆盖的全面性。今天看来,这一原则已成科学家的一种本能自觉,20世纪的逻辑经验主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科学进步”视为新理论应尽可能多地解释自然现象,尽可能广地预言未知的自然过程的。但历史地看,对于当时的人们习惯于依据经典和推理而“发现”自然规律而不是亲自实验、广泛考察,或者是囿于认知条件而轻率地做出结论而言,该原则的意义便昭昭然了。

三、科学之科学:机械论哲学的最终范本

纵观笛卡尔一生的科学劳作,我们认为,其运思实践与理论创制的模式是哲学(怀疑)——科学(实践)——哲学(建构),正是这样的理路构架使得笛卡尔的思想较之同时代的哲学与科学家来说更具穿透性。以上所及,我们作墨较多的是其哲学内容,现在我们重点来讨论其科学成就,同时也说明笛卡尔科学劳作背后的机械论哲学的真谛。

1、惯性与碰撞:牛顿纲领的理论滥觞。惯性原理虽由伽利略最先提出,但其内容的清晰与完整表达却是由笛卡尔所为。在《哲学原理》的第二部分中他曾提出了“自然的三大定律”。定律一:单一物体如果没有外来的原因,它总是保持相同的状态。如果它静止,只要是没有外力的影响,它就永远不会离开;如果它运动,它就以相等的力稳定地继续运动,直至外力使之停止或减缓。定律二:就物质本身而言,其所有部分只具有继续作直线运动的倾向,而决不会作曲线运动。这两个定律便是惯性原理的完整表述。诚如有学者评价的那样,这不仅突破了伽利略设想的“水平面运动”的局限,以其明晰性和完备性给出了近代力学中惯性定律的准确表述,而且把惯性定律作为普遍的运动量守恒原理的一种特殊情况,确立了它在“关于局部事物的机械运动研究中的基础地位。”我们这里补充两点:一是笛氏之所以能得出上述结论并非出自他的精确实验,而是其有关运动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与数学规则融会后的方法论的使然。伽利略的局限正在于他痴迷于实验及其过程,乏有整体概观式的哲学襟怀与眼界,因而他始终只是操作型的科学实践家。其二,笛氏的这一长处又恰恰是他的短处,因为以形而上学之原则来统率科学实践(特别是理论建构)势必会导致细节上的粗疏与不实,这又违背了现代科学的定量化精神祈向。此后的牛顿在构建科学纲领时,也正是扬弃了笛氏的这种虚妄性、承继了伽利略的求实性而终成正果的。定律三是笛氏研究碰撞问题的基本原理时提出的:当运动着的物体与另一物体相遇时,如果前者直线前进的力小于后者对它的阻力,那么前者仍会继续运动,但方向改变;反之,就会使后者同它一起运动。今天看来这一定律无疑错了,但由此表述的动量守恒原理既是对开普勒和伽利略的超越,又直接为后来的牛顿纲领所吸纳。其完整表述是:运动“有一种永不增减的量,……在物质某一部分比另一部分运动快两倍,而后者又比前者大两倍时,我们可以说,这较小物体的运动与较大物体的运动是同量的,而且每次某一部分的运动减少,另某一部分的运动就同比例地增加”。我们认为(也是以往学界所忽略的),其隐性逻辑也正是其机械论哲学的科学反注。还有,正是这一原理,使得他在落体问题研究中重蹈伽利略覆辙的同时又高出了伽利略,进而道出了其独有的“涡旋假设”。

2、落体与涡旋:运动理论的合理内核。笛卡尔是熟知伽利略落体问题研究的,但其思绪与其不同。伽氏只是将落体定律视为一种自然事实,却不知其所以然,而且其重点在于寻求落体运动的本质探寻而不关注原因分析。就是说,作为众多运动中的特殊,落体运动无论在何种初始条件下,它总是一种高度确定的不断重复的相同运动,因而追问和厘定这一运动的过程状况和不变的数量关系便成了伽氏科学作业的重心,这也是史家通常所指认的通向牛顿的“正道”。但问题是倘若不对落体运动进行原因分析就残缺了。伽氏为此曾用贝内代蒂的冲力研究进行尝试,可他终因无法对冲力做量化处理而失败。后来他又曾天才地设想过以物体与周围媒介间的定量关系这一流体力学的模型去诠释,但可惜的是他未能将

这一理路深化持久下去。笛氏则不同。其由头是贝克曼写信请他解决重物加速下落的数学难题。回答是:“当物体和地球之间存在真空时,运动物体朝着地球的中心以这样的方式向下运动:初始时刻,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运动物体尽可能多走一些距离。在第二个时刻,物体保持这样的运动,直至受到新的吸引力增加的新运动,因而在此时,它将通过双倍的距离”。从这段文字看,笛卡尔不仅有了运动轨迹的数学描述,而且已将运动原因即动力问题与运动过程描述结合起来了。其实要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因为在他的脑海中,以力去解释自然现象背后的唯一原因一直是根深蒂固的。也正因为此,他后来提出的“自然不过是一架巨大机器”以及该“机器运行的内在机制不过是力学原理和数学秩序”这一现代科学的形上基础不仅顺理成章,而且前瞻非凡。当然,诚如柯瓦雷不无遗憾地指出的那样,由于他没能把握贝克曼给他建议的新的运动观点,也不懂如何运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把对落体现象的原因研究相联系,结果使他没有能成功地推导出正确的落体定律,“在认为物质与广延的同一中他用几何代替了物理。是又一次彻底的几何化和对时间的忽略。这就是为什么由清晰的思想组成的物理学,又回到了柏拉图的物理学,而以失败告终”。

笛卡尔的这种成功与失败的交织与辉映还表现在“涡旋假设”上。该假设的理论契机是宇宙构成的原子论解释,因为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说时并未对太阳系中的众行星何以能围绕太阳运行并成圆形轨道这一核心问题做出解答,这就给信奉托勒密体系的经院哲学有可乘之机,同时也影响了哥白尼学说的科学穿透力和解释学上的确实可行性。因而到17世纪早期,学界就有人以“微粒说”来给哥白尼辩护。但笛氏的辩护却别具一格。他以碰撞理论为基垫,以冲力作用的解释机制为核心,尝试着演绎出哥白尼体系的完备结构和力学原因。在他看来,宇宙中充满着各种看不见的自由运动着的微粒。在虚空中,静止的微粒永远保持静止,运动的微粒在没有其他微粒碰撞情况下保持着不变速度沿直线永远运动。对于单个粒子来说,原本可能是在虚空中游荡,或静止,或运动,但由于受到其它粒子的碰撞或吸引后,它就会被挤出原有的虚空之外而进入充实体内,并改变其初始状态和方向。随着这种碰撞和吸引的持续作用,原处于虚空中的粒子不断被挤出,新的周围的粒子就会来不断填补,这样,充实体内不仅会有多个粒子组成粒子团,而且会形成环流形式的团体运动,于是,整个宇宙空间实际上就成了一种由多个涡旋中心组成的环流的粒子或粒子团充斥的广延世界。不仅如此,由于涡旋的急速搅拌运动,还导致了光以一种波的形式向周边空间各处连续震荡,由此光的涌出和充斥宇宙空间,就使我们感到了它的亮度与炫目。

涡旋理论在今天看来当然是错误的,乃至稍有物理常识的人都可从中找出若干置喙之处。但我们认为该理论总体上正确,细节上错误。其一,姑且不论用力学原理来解释天体运动的真实机制,笛卡尔是第一人,且基本理路正确,也正是这一点不仅启发了后来的惠更斯和牛顿,而且构成了整个现代科学的形上基础,预示着此后的人们对物理运动、化学运动及至生命运动进行现象分析的运思方向。其二,把复杂的天体运动分解为简单的机械运动及其组合而加以求解,把宇宙系统理解为粒子的基本构造,并受几条特定的微粒定律支配的机器世界,不仅斩断了神秘的上帝之手,而且符合逻辑简单性原则。其三,在实验方法未能最终确立和有效利用之前,理性逻辑仍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工具。虽然笛氏对于虚空和充实体以及其中的粒子运动状况的推论带有浓郁的演绎色彩,但对于理论自然科学的建构而言,即使在实验技术和实验手段高度发达的今天,单凭归纳逻辑是无法达及事物本质的深处的。其四,虽然我们还不能说笛氏就是“光的波动说”先驱,但他所论及的光以波动形式在涡旋的作用下由太阳或其它恒星向四处传播这一推论毕竟是出自天才的笛卡尔之口。因此库恩说他“眼光是启发性的,视野是广阔的,……在17世纪科学的发展中,笛卡尔体系的各部分远不如它的整体重要。”

3、人与机器:自然世界的力学机制。我们认为,涡旋理论虽以解释哥白尼体系为直接标的,但它已实际地暗含和预示了笛氏对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的基本结构和遵循的变化规律的终极结论了。伯特对此也有评价:“作为在一部伟大机器的有规律的运行中发生的附带条件,宇宙中万物的发生都在永恒之中继续着。……世界被具体地描绘为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机械论的而不是目的论的”。不过,伯特的这一评价还是在描绘了笛氏有关量纲、统一性和外形等哲学概念后,再结合其涡旋理论的科学佐证而做出的。在此,笔者则借助《谈谈方法》第五部分的内容,以说明其运思逻辑和“人与机器”问题的机械论哲学解释何以可能。从运思理路上说,“第五部分”实际上是笛卡尔对“第四部分”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而做的证据性补充和逻辑引申,但从内容上看,则是对“心血运动理论”的复述与补充,而这两者的结合便是其机械论哲学之完整性的自身显现。笛氏先以光为引子,讲到太阳和恒星以及天宇如何传导光,然后又谈到了行星、彗星和地球,最后描述人。但由于他“这方面的知识不够”,“说不出自然界是用什么种子,以什么方式产生出这类东西的”,所以只好大段大段地抄录哈维,其篇幅占去了全篇的四分之三。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作为科学家与哲学家同体的笛卡尔何以会如此?其目的主旨与话语背后的隐性逻辑是什么?我们认为,只有搞清楚这一问题,才能真正把握其机械论哲学的确切寓意。

第一,从纯肢体构造上说,人与一般的物并无二致。“不论在肢体的外形上,还是在器官的内部构造上”,人所“采用的材料就是我所描述的那种物质,……这一方面可以说无理性的动物跟我们是一样的”。为了说明这一点,他不厌其烦地摘录了哈维有关血液如何在心脏的压缩与舒张情况下的往复循环,同时又描述了心脏、动脉、静脉管内的结构状况,说明这些构造本身何以可能适合血液的流动之机械性本质。第二,心脏搏动和血液流动的动力机制在于火和元气,而这一过程完全是机械性的自然过程。当时的笛卡尔由于不了解氧化作用,更不知道人体内新陈代谢的过程不过是各种生化反应,但他直观地知晓温度(火)和为人们认知已久的神秘的“元气”的作用来说明生命现象的本质所在。第三,人作为“一台神造的机器”,与一般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类有语言形式和辨识功能。动物“决不能像我们这样使用语言,或者使用其他由语言构成的讯号,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有,动物没有理性,依靠的纯粹是其结构本身所彰显出的功能,而人类则可以依靠理性行事。可理性是什么呢?他没有解释,只是做了各种辅助性比附。如动物在行事时可能会表现出比人类更灵巧,但它们没有心思,只是单纯依靠“它们身上器官装配的本性起的作用”,而人类具有“理性灵魂,表明它决不能来自物质的力量”,这种非物质性的灵魂既渗含于人的肌体之中,又游离于人的肌体之外,因而它“决不会与身体同死”。所以,人的构成实际上就等于肌体上的机器构造(同于动物)加语言功能,再加理性灵魂。但“理性灵魂”是什么呢?联系到此前的《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和此后的《第一哲学沉思录》中的内容主旨,我们认为,它只不过是其数学原则、力学原理、认知上的逻辑判断能力(包括怀疑)和神秘的信仰与虔诚心理的别称罢了。灵魂不死也就意味着人的精神永存,理性常在!至此,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的最终范本终于构造完毕了。

当然,哲学的致思毕竟代替不了科学的创制,哲学的原则骨架毕竟代替不了科学殿堂中的砖瓦粱椽和油彩花柱。况且在笛卡尔的血液与骨髓中流淌的那份虔诚的宗教神秘主义本就与他一贯秉持的理性主义矛盾相左而使他的知识大厦的基垫不牢靠,加之传统的经院哲学范式和思维定势始终在他的脑海深处遥感作祟,致使这位巨人推翻旧知识大厦的图谋非但没有完成,而且倾注他一生心血所力创的大厦也是缝隙四起、雨渗雪钻的,而沿着这一路径,去修复这座大厦的重任便历史地落在牛顿的身上了。

作者:炎 冰 严 明

第3篇:关于科学与伪科学问题的科学、哲学、文化对话

编者按:近期,科学文化界发生了一系列有关科学文化的争论,内容涉及怎样划分科学与伪科学、反伪科学是否会妨碍科技创新、反伪科学是否会妨碍传统文化的继承、反伪科学与法制建设的关系等方面,这些争论以及争论的氛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让公众对这些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将争论引向理性探讨,民主与科学杂志社、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次深入座谈。本刊整理摘编座谈会上一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希望这些争论、讨论能够在知识界引起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系列科学文化问题的更多思考,同时我们也希望营造一个各家争鸣、和谐交流的氛围,以期达到更好的讨论效果。

王志新(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些从事探索自然规律并以此为职业的科学家。这个群体不是完全自我封闭的,但是有一些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基本的判断都是在科学共同体内完成的。一般情况下,科研论文要在国内外公开杂志上发表。现在,我们强调国外多一些,原因是中国的科学相对西方的科学而言差距很大,无论从科学家群体来说、从数量来说、从质量来说,差距都很大。另外,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国际上一些很好的主流杂志,都是在世界范围内聘请审稿人。杂志的名声是根据杂志发表的好论文而建立起来的。当然论文发表了也不一定对,即使很好的杂志,如Nature、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也有错的,也有假的。但是,因为是公开发表,所以可以质疑,可以反驳,杂志也可以回应,这样经过多个来回,错误可以得到纠正。所以我们强调,第一,文章要在公开杂志上发表,要经过比较严格的评审;第二,要经得起别人的质疑;第三,文章即使发表在好的杂志上也不是最终的定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科学共同体内,一个新的科研成果可能一时得不到认可,但不会永远得不到认可。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时也是很标新立异的,但是最终它还是能发表。我认为科学界内部,科学和“伪科学”这样的争论基本上不存在。一个成果不被认可,一个结论错了,论文不予发表也就是了,很少提“伪”。之所以会有这个争论,跟新闻界有很大的联系。新闻界可以报道一些科学事件,但是重大的科学结论基本上要经过科学共同体比较严格的评审、在比较过硬的杂志上发表了文章后,才应该报道。否则,仅仅通过一些小道消息或研究者自己所说,会给民众一个误导,包括某些掌握资源分配的人也可能被误导。像水变油事件,就是在分配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媒体炒作产生了误导。

所以,关于伪科学,如果大家都通过正常的程序,如果没有媒体的炒作,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但是,如果其中还涉及到个人利益、商业利益,并且通过媒体炒作,那么科学共同体就有责任、有义务出来说话,指出它不是真的。

刘大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关于科学最大的分野不是科学和伪科学,而是科学和非科学、科学和反科学之间的分立。对于科学是什么,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弄清楚什么是非科学,跟非科学一比较就知道什么是科学。

为什么科学和非科学这个本来非常清楚的问题在我们国家却成了争论的问题?这主要是现实中的两个问题引起的。一个是伪科学的问题。伪科学本身不是科学,但自己声称是科学,而且常常通过非共同体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科学。另外,非科学的东西同样会有了不起的成就和影响。但是在中国的特殊的语境下,科学通常代表着正确,代表着有价值,如果不是科学,仿佛就是不正确的、无价值的,所以就要争取得到科学的认可。这是一个语境问题。媒体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而且大家都愿意看,其实就是这个特殊语境的社会背景问题。

另外一个是国外前沿的反科学思潮。反科学是针对科学主义的,但是,在我国反科学显然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反科学思潮认为,科学和技术有异化的倾向,其实这是哲学研究和社会批判当中很正常的事情。在我们这里问题就显得很严重,因为我们现在的科学还不是很发达。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反科学,就会被看成是与主流的要求背道而驰。反科学之所以现在不能讲,我想也是这样一个社会背景的问题。其实,伪科学和反科学都是可以研究的,但是伪科学应当有一个确定的含义,研究反科学是要了解它究竟是为什么批判科学和技术,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

宋正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研究员):

民间科学的数量和科研成果多年来迅速增长已成为重要的社会事实,而学术界似乎无视这种情况,更未见相应的政策。主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上的非共识重大原创新科技成果又常被打成“伪科学”,如三大伪科学冤案、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刘子华八卦宇宙论、李世辉典型信息法、多种非经典重大天灾预测法等均被打成“伪科学”;进而又把阴阳五行、汉字优越论、中医等中华文化也打成“伪科学”。这不得不引发人们对“科学”、“伪科学”问题的深刻关注。因此,尽快明确科学定义,拿出切实有效的科学纲领有助于打破混乱局面,已成当务之急。

以现行的科学方法和现有的科学成果评判“科学”和“伪科学”,其权威性是值得怀疑的。已有的科学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自然要尊重、要学习,并且在科研活动中应用,这是毫无疑义的。但不要迷信,已有的科学成果并非绝对正确,即使已被公认的重大理论也可能被推翻或进行重大修改。前者如地心说、燃素说;后者如牛顿力学发展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达尔文量变进化论发展到包括生物大绝灭大爆发的进化论。由此可见,在(尽快)判断挑战性、重大原创科学思想、成果是不是科学时,科学方法、科学成果这两方面似乎都缺乏权威性。

只有坚持求真务实、严谨细致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才能真正的尊重自然、探求自然规律。我们认为,科学标准应是以科学精神为纲,正确应用科学方法,辩证地对待已有的科学成果。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现阶段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混乱局面,以加快科学未来发展的脚步。坚持科学精神也将对中国科普政策、民间科学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李醒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我们现在的讨论,概念很混乱,什么叫科学、什么叫科学主义、什么叫反科学、什么是伪科学,根本就搞不清楚。所以我觉得概念问题要澄清。

什么是科学?和空间、时间、社会、人这些概念一样,科学属于大概念。大概念是比较难下定义的,而且下一个定义往往很难得到共识。但是科学的内涵还是基本清楚的,而且是公认的。第一,它是一种知识体系,第二,它是一种研究活动,第三,它是一种社会建制。它的外延,虽然有分歧,但是,大体上也能取得共识,科学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当然也包括一部分社会科学,也可能包括人文学科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人文学科不叫人文科学,它是非科学,非科学并不见得就没有意义,并不见得比科学不重要,有人说对人类贡献最大的不是科学家,而是孔子、佛

陀、耶稣、甘地这些人物,我觉得讲得很明智。

什么是伪科学?本身不是科学,而是非科学,但是还要冒充科学,而且在社会上已经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和危害,这才叫伪科学。如果只是自娱自乐,未给社会造成任何负面影响,那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要使用纳税人的钱,或者在社会上造成思想混乱,那么这种东西就得反对。

什么是科学主义?科学主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中性意义的,另一种是贬义的。中性的科学主义是指科学家对科学整体的一般看法;贬义的科学主义其实也有两种,一种是科学方法万能论,比如说实证方法、理性方法、真理方法可以无条件地适用于一切学科;第二个就是科学万能论,因为现在的科学很发达,所以就有些人认为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包括社会问题、人生问题都能解决。当然不能否认科学、技术对解决这些问题还是有帮助的,帮助可能有大有小,有些问题可能没办法干预,但是认为科学是可以包揽一切的,那肯定是错误的。

还有反科学的问题。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不一样,反科学主义是针对科学主义的,是反对科学方法万能论和科学万能论的,这样的反科学主义是对的。而反科学是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对,而且反对科学的核心价值,如实证主义、理性主义这些东西,所以应当把反科学和反科学主义区别开来。反科学有自己的群众运动,它是一个社会运动或者是一种社会思潮,但是当它一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的时候,就构成了“反科学一主义”。

刘兵(清华大学教授):

关于民间科学这个事情,这里面争论的其实是科学观甚至是人生方面的问题。民间科学这个问题特别复杂,包括对民间科学的研究者、评论者甚至民间科学自身,其实都是有意无意受到了没有想到的背后的一些东西的影响。

为什么叫民间科学?有人认为,民间科学完全可以自娱自乐,为什么要打着科学的旗号一定要进入主流科学共同体里头?这里面其实有很多远远超出这个事件本身的背后的原因,诸如我们对于科学代表正确的强调,对于现在的主流科学成为资源的掌握者以及形成相应的这种体制等,由于其中存在的不平等和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导致民间科学必须要找到那个承认。那么,要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人强调一种所谓多元的、宽容的科学观,当然这是泛泛而谈,不过有一个不能有害于社会的前提,很多人把这个有害于社会归之于伪科学,但在本质上这首先不是一个伪科学的问题。危害社会是一个法律的问题,不用科学名义来欺骗的也有很多,现实经济诈骗也有很多,有经济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来解决。所以,在这样一种观念下,如果我们消解了背后的一元的、唯一占有真理的、唯一代表正确的观念和方法,那么实际上这些问题就都消解了。在政治体制上我们还有一国两制呢,如果我们不把它视为一个权宜的策略,而视为一种真正深刻的思想的话,甚至很针锋相对的东西都同样能够并存和多元,那么我们在科学上为什么就不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在一个宽泛的文化里,我觉得这些争论本来是可以消解的,可以多元共存的。也就是说,这样一种标准恰恰才是我们说的和谐,才是一个和谐社会的理想。在一个和谐社会里,代表各种利益的各方都可以有自己利益的一种表达,大家可以竞争。如《科普法》,大家争论可操作与否,其实都是表面的问题,实际上是把一方为主的利益推广到了整个社会,本质上背后是一种一元的观念的指导,至于可不可操作其实只是一个在法律意义上的技术层面的问题。把一方的标准加到整个社会群体,变成一种普适的要求,就跟多元出现了冲突。因此,我呼吁倡导一个多元的宽容的科学观,以此消解对我们现实不利的一些争论,造成一种更和谐的社会状态。

刘华杰(北京大学教授):

中国的伪科学问题很复杂,我在《中国类科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中只给出了伪科学的元定义。鉴于有人误读我的定义,现在我再次重复一下我在第132页给出的定义为:“定义A:把非科学的东西说成是科学,则此种声称是伪科学。”书中接着说:“注意,这个元定义并没有直接描述伪科学的实质内容,但阐明了一种规则。”提请注意的是,我的定义中,后半句的主词是“声称”,而不是“东西”。

举一例,假如你们看这一只喝水的普通杯子(用M代表,M是非科学),此时我声称(用c代表):“瞧一瞧,看一看,这是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按我的定义,我的主张C是伪科学,此元定义并不说M是不是伪科学。而有的人在此语境中恰好认为M是伪科学,这当然是不得要领的。

现在宋正海先生关注的是从《科普法》中剔除“伪科学”字样的问题,这本身并不要求在汉语中废除“伪科学”一词,甚至也不要求人们不可以反对伪科学。我重申,现在我仍然反对伪科学。过去我的一些做法欠妥,应当道歉,这只是就具体做法而言。我反对伪科学这一总的态度没有变,也不能变。

《科普法》中是否写入“伪科学”字样,当初立法时,就有不同意见。《科普法》的问题很多,“伪科学”字样问题只是其一,但不是最重要的。我现在要说的是,这部法律应当重写,并且应当改名为《科学传播法》。原有的《科普法》过分强调了某个部门的利益(如第12条),该写的许多内容没有写进去,不该写的套话却写了不少。

王淇(中国政法大学博士):

时下,科学家们就“伪科学”争论不休,《科普法》一时也成为争论的焦点。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需要法律来规范吗?

首先,科学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法律是对公正的永恒诉求。可以认为,在涉及权利保障的情形下,法律的存在才既有必要性,又有正当性。关键在于,这部法律需要保护的权利何在?

该法规定“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公民作为权利主体,根据《宪法》第3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当然可以参加科普活动,也可以不参加科普活动,从权利的本质来讲,的确具备了权利行使的自主性,但是,权利本身所要求指向的利益何在?显然,它不过只是公民的自由,而无法上升到权利的层面。相反,《科普法》里很多国家积极能动的身影,在揭示了这一立法理念:科普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接受科普也是公民的义不容辞的义务,大家都要积极配合国家和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宏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工作。如此一来,一方面,纸面上的权利主体直接面临着客体化的危险,另一方面,科普这项事业的各级推动人,因为法律的授权取得了管理的权力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毫不夸张地说,权利一旦萎缩,或者,权力一旦异化,都将与《科普法》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驰。

其次,作为争论焦点的该法第8条规定:科普工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科普为名从事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这一被科学家的不同阵营用来互相攻击的法条,从立法技术上来看,是不折不扣的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条文。所谓合“法”,是指它从形式上看,勉强能算符合法律

的“行为模式一法律后果”的规范要求,而所谓非“法”,是说它从实质上,违反了法律规范的精神。

一方面,历史的经验教训和科学发展的规律,都告诉我们科学的认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不是全知全能的,因此,极有可能在科学和伪科学的角力中,错失了科学,拥戴了伪科学。那么,法律在权衡科学的进步和科学话语权的归属时,基于利益衡量的思路,应当竭尽全力优先考虑前者,而不是以法律的形式,将潜在的压制合法化。另一方面,科学还是伪科学,科学家尚无定论,法律又如何做出裁断?况且,真正的法官,是时间的检验,最终,由历史事实来说话,确认所谓的科学是真还是伪。法律是用来确定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一旦超越这个界限,法将不法。另外,该法第30条这样规定:以科普为名进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或者骗取财物,由有关主管部门给予批评教育,并予以制止;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看出,“伪科学”在第8条出现之后,就再没有下文,万一有人从事“伪科学”的活动,能否按照第30条处罚?也就是说,可否将以科普为名进行有损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等同于“伪科学”?恐怕也不能这么简单处理。

最后,从该法的结构和行文来看,管理法的特色十分鲜明。对《科普法》来说,最重要的目的应当是无论国家和社会是否提供各种科普活动,民众都能随时随地地获得他们需要了解的科技知识,而最大的遗憾就在于,除了规定“公民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之外,再也没有公民可以主张的权利了,国家和社会的组织管理也好,社会责任也好,保障措施也好,都有一厢情愿之嫌,而公民究竟怎么看待科普,想以什么方式接近赛先生,国家反而在所不问了。

蒋劲松(清华大学副教授):

在特定条件下,科学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而伪科学也可能会有正面价值。例如,黄维当年在狱中从事永动机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这项伪科学研究产生了非常良好的统战效果,对社会很有利。这是伪科学在科学之外具有正面价值的典型例证。

伪科学活动也能产生正面的科学价值。科学哲学家已经证明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普遍适用的科学研究准则。这不是科学哲学家无能,而是对于所提议的任何一个普遍准则,科学哲学家都能成功地找到反例。伪科学活动虽然不符合科学活动的一般研究规则,而且往往达不到其预定的目标,却常常能产生一些具有科学意义的结果。李约瑟先生的研究工作表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成就,都是那些一心要炼出仙丹的道士们所做的成果。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炼丹是伪科学活动,但不能否认其对化学的正面价值。

作为知识体系的伪科学可能会有科学价值。某个理论在科学上不能成立,没有足够的依据,如果把它当作是科学理论,那就是伪科学,但它在科学上仍然会有其意义。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里有一个经典案例,就是康德的星云假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得突破的重要基石。它从来没有被科学家普遍接受,严格推敲起来是站不住脚的,其思路跟现在许多伪科学理论的思路差不多。但是,它对于后世自然观的突破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甚至比很多实实在在的科学成就带来的影响更大。

作为社会建制的伪科学可能会有科学价值。现实中科学的社会建制是有缺陷的,科学共同体得出的集体结论不一定是科学的,因为很多外部因素干扰着科学共同体。《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就描述了医学共同体由于受到大型医药公司非常深重的影响和控制,那些以科学名义发布的医学和营养学结论往往是不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共同体之外的观点往往反而是正确的。如果把这些观点称之为科学,我们可以说这是社会建制角度上的伪科学,虽然它可能是真理。所以,在科学共同体已经受到制度性的外在力量干扰的情况下,外部力量对科学共同体的干预可能会产生正面的影响。

传统的科学社会学认为科学不应该受到特定价值观念的影响,否则就是伪科学。著名科学哲学家桑德拉·哈丁的“立场认识论”认为,这种备受推崇的中立性,可能正是实现客观性最大化的障碍。在科学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宗教偏见、民族情绪、性别意识、阶级观念等非普世主义价值可能促进科学发展。这方面案例很多,如毕达哥拉斯的宗教观念之于数学研究,太阳崇拜之于哥白尼日心说,阶级意识之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女性主义之于生命科学等等。总之,由于科学自身的有限性,在特定情况下,伪科学可能带来正面的影响。

罗嘉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科学与非科学分界的标准是越来越相对化了。托勒密学说属于科学早已不成问题,玻尔一度提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的假说,同样被看成是正常的科学活动。近年来的“科学大战”中,占星术的“伪科学”帽子是否要摘去还成为了问题。当然,约束条件还是有的,这就是科学共同体的存在及其裁定。尽管随着科学革命的到来(范式的更替),科学与非科学的界线会被彻底打乱。

蒯因和库恩以来,知识论科学哲学的整体论转折提出了科学形态的多元化问题。当前有一些学者认为:来源于古希腊的直至20世纪的西方科学,只是第一次科学革命,其特征是还原论的科学思想和公理化的方法。而正在到来的第二次科学革命中,东方的整体论和实用化科学方法将成为最有利的工具。吴文俊院士还用“数学机械化证明”的成果和中国传统数学“寓理于算,不证自明”的特点来论证这种可能性。这种看法不仅肯定了科学形态的多元化及其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也要求我们深化对科学的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就是有效的知行体系。

这样,我们就完全不能赞同把中医(包括其理论基础阴阳五行说)视作“伪科学”,进而断言“中国传统文化有90%是糟粕”的论调。1984年,李约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讲演,有学者问他对阴阳五行怎么看,李约瑟说:这也是一种“范式”。他不仅对阴阳五行在中国古代科学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积极的评价,还指出“中国人的思想在这里独特地避开实体而抓住了关系”。德国汉学家波克特认为阴阳五行是一种约定标准。这意味着可以将阴阳五行关系网络看作一个形式化系统。他不久前发文章认为“中医是成熟的科学,不是经验医学,更不是伪科学”。著名哲学家葛瑞汉等人强调阴阳五行是一种关联性的思维,是分析理性所达不到的。近年来国内有些学者尝试用非实体主义的关系实在论、关系本体论来阐释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是沿着这条思路下来的。

段伟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有关科学、伪科学、非科学、反科学等问题的争论,迫使我们回答究竟什么是科学?我想提出的参考答案是,科学(以下所论及的科学均指自然科学)的首要内涵可能不仅仅是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应将其拓展为人类有限的知行体系。

近30年来,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与技术研究所提供的分析、批判和描述表明,科学活动的本质并非如

自然之镜一般被动地反映现实呈现的世界,而是在仪器与工具(包括计算工具)所允许的水平上介入自然——由此所获得的理论假说与其说是表征客观的真理,不如说是人类操控世界的脚手架。因此,科学不单是理论性的,技术性也是自然科学不可分割的本质特征,尤其是自培根以来的现代科学应该视为技术化科学。正是基于这一视角,科学的实际目标不是(实际上可能是不必要)将理论知识上升到真理,而是在探究和建构因果关系的基础上,将猜测性的规律(因果链)转化为行动的规则,科学活动从来就不必然地归结为追求正确无误的真理,而可界定为对操控世界的可能性的寻求,即我们可以将自然科学视为人类的有限知行体系。

面对潜科学、不科学、非科学、伪科学之类的指斥,任何被认为或自诩为科学的知行体系都有辩护的权利和接受质疑的义务。谈到质疑,必须注意的是,一方面,任何人类的有限知行体系原则上是可错的,但是像现代科学这样的知行体系,已经建立起了复杂而庞大的知识网路、行动网络乃至信念网络,因而具有极大自我调节能力,要想从根本上动摇其理论根基,或者从外围引入根本性的创新,绝非易事,这可能是民间科学不太容易认识到或不太愿意承认的;另一方面,传统的知行体系也不可回避批判性的质疑,李约瑟在肯定阴阳五行思想甚至谅解沈括因为受其制约而错失发现置换反应的同时,也曾经尖锐地指出:“像五行论这种以一概全型的理论,由于长期被人毫无批评地接受,结果使这些化学现象,迟迟不能获得正确的解释,这种情形究竟到了怎样的一个程度,那才是我们所要追究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就难为那些理论洗脱了。”出现此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在于对观念性的理论的神圣化,结果导致了以鲜活的现象比附具有无限解释力的理论,而不是从行动的效果反观知识的有限性并寻求更佳的可实现性。这种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的做法所导致的思想惰性无疑是值得反省的。

赵南元(清华大学教授):

关于伪科学的问题,现在构成一种争论,实际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伪科学这个提法不应该写在法律上,没有可执行性,法律不能判断科学;法律确实不能判断科学,但是法律可以提倡科学,并不负判断责任。例如我们的宪法支持科学艺术,宪法不负责判断谁是科学、谁是艺术,但是可以原则上支持科学。《科普法》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延续了宪法的做法,它支持了科学的一个方面,就是批判伪科学或者说是反对伪科学。

有人说伪科学就是那些弄虚作假的所谓的科学不端行为。我觉得,这里有一点首先要弄清楚,伪科学不是科学界内部的事情,它是一个科学界外部的事情,而科学不端行为是科学界内部的事情,无论是抄袭剽窃、伪造数据,这些都跟伪科学没关系。

反对伪科学会不会打倒传统文化?这个说法也毫无根据。因为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伪科学是伪科学,如果非把传统文化混进来说成是科学,那科学有权声明它不是,这里面不存在打倒的问题。所以,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的地位,但是它不是科学就不是科学。

反对伪科学会不会妨碍创新?我想这个创新指的是科学的创新,艺术创新不包括在内。那么,反对伪科学会不会妨碍科学的创新呢?也不存在这个问题。科学创新只有放到科学内部才是创新,在科学的外部自称是科学,对于科学的创新是没有意义的。

肖显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在我们的社会中,有一些人持有科学主义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科学成了一个正确的代名词,成了一个拥有了它也就拥有了力量、权威和真理的存在,成了合法、合理、正确、有用、可行等的代名词。而现在,如果以科学主义的态度去反伪科学,不可避免地会强化科学主义的社会观念,导致更多的人把科学当成人类知识的唯一典范,当成获取幸福的唯一工具,当成真理和正确的化身,如此会反过来促使一些人把本不是科学的当成科学以获取利益,从而导致伪科学以新的形式和更广泛的方式出现。这虽然能够反掉一些伪科学,但却在另一种意义上强化了伪科学产生的社会思想基础——科学主义,反过来又促使伪科学的产生及泛滥,这样是不能真正有效地从根基上反伪科学的。

由于科学主义是产生伪科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反伪科学,首要的就是要反科学主义,在获得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科学走下神坛,还科学以本来面目,把科学的还给科学,使人们对科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使科学及科学文化不再成为我们社会的真理的化身、所有认识和行动的标准及指南,这样,伪科学才会减少或削弱。同时,也才能使人文走上正坛,提升非科学如人文社会科学等的价值,还非科学以本来面目,把非科学的还给非科学,非科学也就没有必要凭借科学的名义获得其合法性和权威,如此,人们也就少了一份伪造科学或者假冒科学的动力,伪科学也就会减少。如果不反科学主义,任由科学主义观念在中国盛行,那么中国的伪科学将会越来越多。

刘序盾(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文化委员会主任):

一段时间来关于“伪科学”的争论不断,而且不仅是在圈子里还在社会媒体上都展开了辩论。我以为这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进步,起码不像过去那样不公开对阵,而是相互阴着报材料,总希冀着得到上方“圣裁”,然后挟着政治权力的威势一举攻克对方。我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耳朵识字起就关注这个领域,各个大案和事件都亲身经历,对于今天的进步感慨颇多。兴奋之余,也发两点感想。

首先,科学研究要与政治问题相区别。不可凭藉行政的力量和政治权威的力量,来指认何为科学,何为“伪科学”。关于科学的真伪之争原本并不存在所谓的主流地位。比如上世纪80年代对于特异功能和气功的真伪之争,就几乎没有正反方政治地位的差异,起码是不突出。直到90年代揭露“水变油”骗局时还十分谨小慎微,生怕惹出政治问题来。不像后来想像的那样什么打假英雄以主流自居一付正气凛然的样子。反伪人士甚至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是处于非主流,承受了相当程度的社会压力的,某些时候比较起来甚至是处于弱势,很有些反潮流的样子。

反对伪科学的群体什么时候趋向主流了呢?应该是在反法轮功的时候,这时的地位才产生了变化。

科学界的争论是很正常的事情,哪一方都曾经有过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来自政治权威压抑的经历和体验,因此避免争论中的政治化倾向和反对政治权威介入争论,应该成为大家共同恪守的规则。

再有,科学研究与法律的关系。科学就是对于人类未知领域的探索,同时也是对于人类自认为已知的某些领域的继续探索。而探索是不应该设置禁区的。记得当年揭露某人以推广“水变油”技术构成危害社会的经济诈骗行为的报道刊登出后,沈鸿院士曾写了个条幅给我,“大胆探索,谨慎推广”。这八个字道出了科学研究的真谛。科学研究要鼓励创造和创新,这里没有禁区也不应该预设,凡是公民都有思想和探索的自由与权利,不应该受到干涉和指责。你研究“水变油”、研究“永动机”都不违法,没有谁可以用法律的名义禁止。

法律应该管的是哪一段呢?它应该管的是后面发生了什么。你这个方法和理论未经过证实有效就去推广应用,自己聚敛了财富而对社会和他人却造成了危害,这才涉及到法律。事实上“水变油”也正是因为涉及经济诈骗才引出法律的介入,如果仅仅是研究,谁也不能以“伪科学”之名给定罪。因此在科学研究领域,法律也要自重,不可管得太宽太严,因为有些东西不是法官所能认定的,法院也不是科学研究的“裁判所”。

大胆探索——体现了对于科研未知探求的宽容态度;谨慎推广——体现了对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严肃态度。当火药味争论变成理性平等的对话,当双方都尊重对方的权利并恪守自己话语和行为的边界,当媒体不再视哪边权势大就一边倒地倾向哪里,这对于健康我们社会的人文生态和科学生态,一定会大有益处。

由于篇幅有限,以上整理摘编的只是研讨会发言的一部分。在本次研讨会上,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卢风主张用后现代主义的核心观念即多元性和反本质主义来分析科学,认为科学不可能成为汇聚和囊括一切的整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徐治立发言认为,政治力量介入反伪科学可能会导致反伪科学异化;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岩认为,应该根据语境的不同来讨论科学的内涵,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和谐社会应该允许“伪科学”这个词成为一个中性词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副编审林坚主张在普及自然科学的同时,大力推进“人文科普”,改变目前科学与人文分离严重的状况,实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马晓彤对中医做了定位、定性与定向的思考,对中医的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理性做了说明,主张在现代化过程中复兴中医。

(本刊编辑孟玮、尚国敏、孟凡礼根据会议发言整理)

第4篇: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理性的时代局限性与科学精神的永恒

从“精神关怀”的层面看,随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人类大致经历了神本、物本和人本三种思想形态,或

三种思想形态同时存在的现象。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史前,人类的生存条件还十分

恶劣,那时的社会思想主要还是物本主义的弱肉强食思想。由于人类在早期与自然抗衡中薄弱的自身力量,因而必须

依靠“神”以获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从物本到神本思想形态的转变,从神本到人本思想形态的转变,都经

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西方,中世纪教廷的神权统治时期,神本主义思想的统治达到顶峰。在中国,至少从夏启开始

就实行了神本的专制统治。而这种神本思想的统治在中国,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甚至当代。在经过漫长的神本思想的发

展之后,人的力量得到了逐步的壮大,人们对“神”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人的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逐渐发生了由神本向人本的转移,人们反抗与挣脱“神权”统治的愿望日益增强。一旦历史条件成熟,人本就

必然会取代神本,而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形态。

作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的精神存在形态,物本、神本和人本这三种精神形态在任何社会都会交叉存在和发展的,并

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思想形态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物本思想在史前的社会主要体现为弱肉

强食,而在当代社会则可能主要体现为拜金、纵欲、价值虚无主义;神本思想在中世纪主要体现为对某种“天理”、“教条”的盲目遵从,而在当代则可能体现为另一种思想的专制统治,如科学主义等。中国社会在实现由神本向人本

思想的转变,较之西方社会显得更为复杂与缓慢,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多少有一定的启蒙运动和反神本性质的作用。即使在五四运动那个年代,也是同时

请进了“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类似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具有人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来反对神权的专制统治。在我们复兴民族的当代,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反

对封建,反对神权,反对伪科学,是绝对必要的。但决不能举“科学主义”这杆极端的旗帜,决不能用“科学主义”代替科学、代替科学精神,不能“以讹制误”,它会误国误民。

科学主义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

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但把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来源,把科学与人文和社会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这就走到了极

端。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必然走向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强调狭隘的功利性是科学主义者另一个主要特点。科学和技

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

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他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爱因斯坦在对学生的演讲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

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要尊重科学,也要认清理性的局限,克服对科学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

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精神。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算计利害”已成了时代特征,这正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科学精神。

科学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态、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一系列问题日趋引人关注,并以“天灾”方式表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及发展的极限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阶层、民族、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而消失或减弱,而是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信仰的冲突、理想的迷失、情感的漠视、行为的失范等种种现象被叫做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把这些现代病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制度文明及人文精神滞后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说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的后果。

重塑当代民族的科学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文文化交融和结合。要达到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其前提便是在对人文与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成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致力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体现。

要防止或克服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清晰和准确,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

神不断在更高的水平和更完善的程度上实现统一的过程。

第5篇: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资助办法

根据学校建设要求和示范中心建设计划,为推动我院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中心将部分建设经费用于实验教学改革及软条件建设,结合我院情况,拟采用项目形式落实中心各项建设工作,并给予资助。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

一、建议建设项目及经费资助

(一)建议建设项目目录

1、实验教学改革项目

1)、“3+3+2”的生物实验教学培养体系的框架结构的研究(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等3个实验教学板块,野外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3个实践能力训练环节,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和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2)、实验课程档案建设和教学大纲编写;

3)、课程实验项目创新开发;

4)、开放性实验项目开发;

5)、毕业论文实验项目课程化开发;

6)、实验教学方法、手段和模式等改革;

7)、实验技术和装置改进、小型实验教具研发;

8)、实验教材编写与出版;

9)、实验讲义与实验指导书编写;

10)、实验精品课程建设;

11)、实验重点课程(含网络化课程)建设;

12)、实验评价方法(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等);

13)、生物科学专业实验基础技能测试试题库;

14)、生物技术专业实验基础技能测试试题库;

15)、专业教学中具有普及性的公共课程建设;

16)、面向全校的综合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实验课程建设;

17)、反映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学科前瞻性的实验课程建设;

18)、其它实验教学研究项目

2、实验管理改革项目

1)、实验中心档案室建设规范;

2)、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中心网站建设、网络管理平台建设、实验室预约与开放管理等功能等);

3)、实验工作人员考核改革;

4)、实验室人文环境建设与学院实验室文化节活动;

5)、适应示范中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

6)、探索开放实验室的运作、服务和管理新模式;

7)、实验室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的新体系;

8)、生物标本展示中心建设。

3、实验教学研究论文:实验教学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

4、学生创新科研活动自主项目(面向学生)。

5、其它有特色、可行性强的实验教学改革课题。

(二)、资助标准:

重点项目:5000元/项,一般项目:2000元/项,管理改革项目1000元/项,学生项目500元/项。与项目相关的教改论文单篇版面费1000元以下给予全额报销。对于个别需要资助额度较大的项目,经示范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讨论后确定资助额度。

(三)、成果形式

根据项目的性质确立相应的成果形式。可以选择以下成果形式:①实验教学大纲(以2011级教学计划为纲,制订教学大纲,以学院提供的教学大纲模版)及自编实验指导手册(字数不少于6万);②自主开发的实验教学软件;③自制实验教具;④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实验教学软件、设施或设备等资源管理网站;⑤研究报告及公开发表的论文等;

二、项目评审及立项

实验教学改革建设项目实行一年一度申报,研究期限原则上为1年,项目数不限。各项目由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评审,根据示范中心建设规划及目标任务,确定项目等级及立项数量,对于特别优势的选题可考虑单独立项。

三、有关说明:

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建设项目暂定为院级教改项目。资助经费来源为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省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项建设经费;与我院有关教学与科研资助办法并行;本资助办法解释权归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申请人应当向浙江省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纸质申请书一式两份,同时提交电子文档至zhb@wzu.edu.cn。

同时,为促进带动提升学院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有关环境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也相应申请立项,经费支出由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实验中心负责协调安排。

申请书见附件1。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学院

第6篇:环境科学与人类

文明

【期中作业】

授课老师:程威

城乡建设与工程管理学院

Tiger

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自古至今的辩证关系一直在被谈论,人类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

但随着世界科学技术与经济生活的高速发展,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自己推上了生命法庭的被告席。除昆虫以外,人类在人口数量的增长上是其他物种所罕有的,加之人类远超出其生理需求,表现出贪得无厌、永不满足的欲望,且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又缺乏理智和深刻的思考。以上种种,使人类在盲目乐观中将很多无辜的物种带到灭绝的边缘,对于生态环境的肆意破坏也让人类自身的生存受到极大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也破坏了自己仅有的赖以生存的基础。

当前,全世界每年净增人口约8000万人。中国每年净增约1200万人,超过了白俄罗斯全国的人口数。我国每天出生的新生婴儿都超过了军队中一个军建制的规模。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地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小。目前,把地球上所有的陆地计算在内,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每平方千米43人。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到2600年,每人以不到1平方米。而到2800年,把海洋也算进去,整个地球表面将达到每平方米120人。到那时候,人类将会因为连自身生命活动所产生的热量都无法耗散掉而遭到灭顶之灾。所以,世界人口持续无限制的快速增长是造成环境问题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另一个方面表现在:土地质量的日渐退化和人均耕地的迅速减少。土地是正真的无价之宝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而其中最珍贵的是耕地。人们利用耕地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为人类的生存提供最基本的物质保障。然而,不行的是能作为耕地的平坦而肥沃的土地资源是非常之有限的。在地球陆地表面中,目前地球陆地上可利用的耕地只占10.6%,土地所承受的人口压力首先就从人均耕地面积的迅速减少反映出来。对此联合国曾做过如下统计:1975至2000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大约减少一半。1970年初,平均每一公顷耕地能养活2.6个人,而到2000年要养活4个人。人口增长同样造成城市数量的增加,随之而来是城市拥挤和建筑物增加,城市面积的的扩大也是大量耕地被占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据统计,世界大城市的面积增长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1975年到2000年全球的建筑面积扩大了2.5倍。在未来的城市里,仅人类居住一项,全球每年要损失大约14万平方千米的耕地、6万平方千米的牧场和18万平方千米的森林。由于可利用耕地的不断超负荷工作,原来肥沃的耕地质量也在不断的下降。

人类为了解决人口与土地的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增加食物的产量。虽然这些措施从某种程度上增加食物的产量,缓解了人口快速增长带给土地的巨大压力,但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愈来愈丧失其自然性,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愈演愈烈。多年来,地球上灾难频发,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沙漠化严重等问题使人们生产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据估计,全球每年被迫放弃的耕地面积可达5到7万平方千米,二期沙漠化是这些耕地被放弃的主要原因。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每年有大约2100万公顷肥沃的耕地无法再生产粮食,其中有600万公顷完全变成沙漠。

除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也是土地退化的一个主要表现。水土流失是由于人类大面积破坏植被造成的。这是一种面广、量大而又无声无息的潜在危机。陆地表面的土壤是历经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各种风化成土作用慢慢形成的。目前,全球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壤达250亿吨,这个数字比土壤天然再造速度要高出好几倍。表层的肥沃土壤流失后,耕地的肥力大大降低。在美国,每年被水冲刷的土壤有30亿吨。对密西西比河的测算表明:这条大河每年冲蚀土地而带走的钙达2250万吨,钾163万吨,镁250万吨,磷65万吨。更糟糕的是,由于人类居住地随着人口的增长不断扩大,城镇和村庄附近的耕地同样被占用,耕作地只得不断向更边缘,更贫瘠的地区延伸.全球每年要增加大约8000万人口,对食物及居

住地的需求不断增大,这就迫使农民去开垦那些更加贫瘠的坡地,从而造成了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样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糟,这一切,都是人类的毫无节制和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

得到雨露滋润,禾苗才能茁壮成长,万物生长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根源,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产生、发育和繁衍的基本条件。随着人类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每个人的平均资源消耗量也在不断的上升,特别是人均水资源的使用量。我们所在的星球的总体水量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水资源显得更加匮乏。然而,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由于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造成的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引入注目。从某天开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不觉的多了各式各样商品化太空水,纯净水,矿泉水。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因为人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反映出人们对水污染的广泛担忧。工业废水对河流,地下水,特别是大量金属物质对可利用水资源的严重污染。例如,1980年,马来西亚巴生河河水中的重金属汞的含量非常高,有人开玩笑说,这条河的河水直接可以做杀虫剂了。诸如此类严重水资源污染案例层出不穷,在我国的素有“东方明珠”之称的上海,据报道,黄浦江曾有超过70%的江段受到污染。1988年7月16日至22日,市区污水随潮流上溯包围了沿江水域,水质恶化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水中氨氮,溶解氧,耗氧量等3项水质指标甚至比杨浦水厂水质还差。黄浦江的黑臭期每年已经超过了150天,苏州河早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大阴沟。1988年初上海曾经爆发了震惊全国的“甲肝”事件,当时甲型肝炎在上海流行。并波及到江苏,浙江和山东等省市,感染病毒人数高达40万,其中上海多达31万人。这场至今仍令上海人心有余悸的“甲肝”事件只不过是上海水污染的一个小插曲。

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水污染情况基本相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4500亿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泊,全球大约40%的河流遭到污染,占全球淡水总量的14%以上的可用水已经被污染,造成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水质严重下降,而缺水地区更加缺水。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人口的20%难以得到清洁的饮用水,50%的人口无法得到卫生用水。发展中国家每五个人中就有三个人缺乏干净的饮用水。据估计,在非洲难以得到饮用水的人口将增加到4.5亿,而12个国家将会常年缺水,而此类的问题在欧洲同样也未能幸免。有关欧盟环境问题的一份报告中显示: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比预测高出许多。从现在起,在今后的50年内,将有6万平方千米的含水层受到这种污染。在欧洲经济共同体国家中,河流湖泊的污染也是随处可见。例如,在布鲁塞尔附近的塞纳河中,有人检测出含有大量有毒的化学物品和臭味难处的污物。这项对西欧的8条大河的水质化验结果表明,其中水质污染最为严重之一的罗纳河每公升水中的氨气含量为20.1毫克,超过了规定标准40倍。

绿色是生命世界的象征,生命的世界是靠绿色来维系的。地球表面的绿色植被是造物者赋予我们的“生命之被”。她给了整个生物界郁郁葱葱的生机和无限活力。人类在其诞生的早期,只是以采集野果和狩猎为生,对大自然的影响不大。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近代,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之后,随着人口对土地压力的不断增加,对木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把这种危机和压力转嫁到森林等绿色植被上。由于一系列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致使地球上的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植被面积大量减少。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认为树木是可再生资源,我们砍伐完了还可以生长出来。但是,不科学的乱砍滥伐和过分垦殖,已经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人口急剧增长导致了人类对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许多国家只好通过砍伐森林来扩大自己国家的耕地面积。再者,森林资源被迅速消耗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家用木材做取暖做饭的材料,根据联合国农粮调查组织的统计,每年世界砍伐木材高达30亿立方米,其中一半被当作燃料烧掉。目前为止,地球上还有22亿人用木材取暖做饭,在非洲的不发达地区木材在能源总消耗中占到80%。还有,有些人为了商业利益,进行掠夺性的商业开采也是森林惨遭厄运的重要原

因之一。一些国家为了偿还外债或者换取大量外汇向另一些国家输出本国木材,最后导致了地球上森林资源越来越少。由于森林等绿色植物的减少,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全球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是最明显的事实。

1987年,南极海冰一座相当于两座罗德岛的巨大冰山崩裂溅入大海;1988年,热浪袭击了亚平宁半岛,意大利南部的科森达出现了44度的高温天气;希腊希腊达到42度;埃及开罗的温度超过了40度;1990年地球平均温度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的一年;1997年全球普遍高温,热浪袭击了整个亚欧大陆。这一系列的事例再向人类昭示着“温室效应”正在向慢慢人类走来,21世纪将是一个大热的一百年。有人曾预言假如由于人类破坏植被,肆意排放温室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得不到合理的抑制,人类现代文明可能在500年内被毁灭。森林过度砍伐,草地过渡开垦,工业气体的大量排放致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根本原因。科学家预测,到203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的明显增加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将会使全球平均温度比1945年上升1.5至4.5摄氏度,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将会达到或者超过过去一万年人类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可能达到的最大幅度。

气候一旦发生变化,自然环境中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将跟着发生相应变化。到2030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将更加趋于干旱,全球仅剩的森林面积有可能减少约11%,沙漠面积则增加约3%,草原面积大约减少11%,成片的草原将不复存在。全球变暖导致的直接影响是海平面的上升。据国际有关组织的调查统计,近百年来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每年1至2毫米。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增强,海水由于升温膨胀,南北极冰盖的消融,海平面逐年升高。这些直接影响着沿海地区以及低洼地带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此外,气候变暖还会使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的干旱和沙漠化,同时容易产生飓风,而对于那些多降水地区则会造成雨涝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由此将导致一系列的恶性循环,会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的破坏性。全球性气候变暖也会影响人体健康。流行病学家观察发现,环境温度能影响疾病媒介生物的活动,这样将会使得原本对人类危害极大的疟疾更加肆无忌惮的蚕食我们的生命。人们认为近几年来印度的疟疾回升和南美洲的疟疾爆发与其向上的“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而气温变暖则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森林是一个多功能、多效益的系统,他不仅能给人类提供木材,还能调节气候,储存雨水,为很多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只可惜,人类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破坏长远的利益,只将它看作是大自然赠与我们的木材生产基地,一种经济上的财源。很多人没有想到其他方面的功效,只是无限制的开采,掠夺性开发。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人类所做出的最愚蠢的选择,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只是以牺牲长远的利益来换取人类暂时的繁荣,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没有一点长远的计划,这样还能促进人类的长远发展吗?难以想象的是,如果在今后的某天,我们的森林资源消耗殆尽,水质严重污染到难以附加的程度,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我们的子孙后代呢?

所以树立科学的自然观与社会发展观古代文明消失的教训值得人类对长期以来沿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进行深刻反思。工业文明造成的生态危机更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若想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文明的源远流长,必须彻底摒弃以破坏环境。

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经济模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利

用统一起来,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建立一种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构建一种新的生态文明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人类文明延续不断。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面对生态环境遭受的巨大破坏,人们应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们应认识到人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的生存、繁衍、发展都要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人与自然之间应保持共存共

荣关系。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倡导绿色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消费之路。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风尚,培养人们正确的环境意识、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建立起一种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注重人类平和心态的培养在构建生态文明的同时,人类应该审视自身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人类不能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掠夺,用以满足自己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人类不是大自然的主人或者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肩负起保护环境及创造美好家园的责任。只要我们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适当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环境污染物按性质可:

1.化学污染有:

(1)、燃料的污染;

(2)、烹调油烟的污染 ;

(3)、吸烟烟雾的污染 ;

(4)、建筑材料的污染(放射性污染、石棉的污染、涂料、填充料及溶剂所含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污染);

(5)、装饰材料的污染 ;

(6)、家用化学品的污染;

(7)、室外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8)、臭氧的污染。

2物理污染有:

(1)、噪声的污染 ;

(2)、电磁波的污染;

(3)、噪光的污染 。

3、生物污染有:

(1)、尘螨的污染;

(2)、病菌的污染。

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最简单易行的从以下身边的小事做起:

1.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国森林覆盖率不足日本的0.25,每年为生产一次性筷子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因此,我们提倡外出就餐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平时学习和工作中拒绝使用木杆铅笔。

2.使用节能型灯具

使用节能灯还可通过减少耗电量减轻由能源使用导致的环境副作用。如气候变化、酸雨和煤炭燃烧时产生铅、砷等有毒金属。同时,使用电能涉及发电、送电、用电以及大型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所有步骤都会产生废物。 3.

少用洗涤剂肥皂是由天然原料——脂肪再加上碱制成的。肥皂使用后排放出去时,很快就可由微生物分解。所以相对来说,肥皂在生产和使用上,对环境的影响是轻微的。与肥皂相比,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合成洗涤剂的制造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它的使用,特别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又增添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含磷洗衣粉中的磷酸盐能刺激水藻的过分增长,水藻在死亡时会因其自身有机物质分解使水生态系统负荷过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被磷污染的水域含有供水藻生长的丰富肥料,水藻的过分生长又造成氧耗竭,以致水域里的鱼虾因为无力与水藻争氧而死亡。被磷污染的江河湖海中,都会形成“死亡带”。因此,为了尽量减轻对环境的破坏,我们大家都应 该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4.加强环境保护宣传 ,加大宣传力度

环保就像公益在于人心,但是宣传力度的多少关乎我们地球人能做多少,更多从身边小事做起

5.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在报纸电视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造纸厂污染环境的报道。大量的污水把水体变得又黑又臭,鱼虾绝迹,两岸农田减产或绝收。生产纸张大部分以木材为原料,而木材的来源——森林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地球之肺”,同时造纸还要污染环境,所以节约纸张就等于保护了我们生存的空间。在我们每天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中,留心一下准备扔掉的废纸,也许反面还能用。即使是没有空白的废纸也不要随便扔进垃圾桶。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生产800公斤好纸,减少35%的水污染,节省—半以上的造纸能源。我国的废纸回收率很低,每年都要进口废纸,仅1996年就进口了137万吨。我们可以把学校和家中的旧报纸、旧课本、废纸片等集中起来,送往废品收购站。在购买纸张时选择再生纸,用实际行动支持废纸的循环利用。还可以把废纸回收的好处告诉同学和父母,大家都来回收废纸。

6.少吃口香糖

,口香糖吐在地上后形成的残迹难以清除、难以降解,给环卫工作添了很多麻烦。在神圣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口香糖残迹就像一摊摊鸡屎,搞不好还会粘在游人的鞋上。为了防止让口香糖残迹败坏形象,国外—些城市近年来开始制定法规,禁止人们在公共场合吃口香糖。比如在新加,胆敢在公共场合吃口香糖的人将被处以高额罚款。虽然现在中国还没有对口香糖消费采取什么限制措施,但任何一个关心环保的人都应该对口香糖说“不”,至少在吃口香糖时不要出口成“脏”。

7.回收废电池

日常不可缺少的电池含有镉、铅、锌、汞。虽然每节电池中含量很少,但十几亿中国人,如果其中1亿人每人每年用10节电池就是10亿节。电池腐烂后,有毒金属渗入土壤、水体积累,通过食物链进入植物、动物,最后进入人体,导致严重的疾病。随手扔掉的废电池中含有的金属可能有一天就被自己吃下。为了防止电池对环境的污,请找一个盒子放在家中或学校,专门收集废电池。到了一定数量再送到指定的回收地点,统一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8.做环保志愿者

也许你认为关心环保、投入环保只是政府或环保团体的事,与你无关,那你就错了。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份义务。你也许会说,自己不是环保专业,不懂环保知识,职业也和环保无关。这些都不是问题,只要你愿意,来做环保志愿者吧!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参加环保宣传、义务帮助环保组织工作,参加公益活动如筹款、植树等等,你可以有很多选择。做环保志愿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北京林业大学学生志愿守护大雁,“自然之友”组织北京会员到沙漠义务植树等。国外很多大公司在录用人才时,特别注意应征者是否参加环保公益活动,以此判断其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爱护环境,改善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环保志愿者。

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只要我们都能为保护环境做一些有益的事,相信我们明天的环境会更美好。

第7篇: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由地理科学系、环境科学系、城市与区域经济系、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开放实验室、教育部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组成。目前,设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和生态学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现有院士1人,正副教授130余人。学院内,还设有地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学等7个专业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第四纪地质学、区域经济学、

学院教师和研究人员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973”和“863”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级及省市部委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系统工程、数学模拟等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对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化与区域分异,包括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的分布规律、人地关系的优化调控、国土整治和区域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为国家(区域)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近10年来组织完成国际合作课题30余项,国家和省市部委级科研项目210余项,以及直接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课题640余项。许多研究成果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有些成果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荷兰、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家和有关国际机构的相关科研部门、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交流合作关系。

2006年起学院以地理科学类和环境科学类招生,进校后第一年按大类学习基础课程,然后学生根据自我需求和能力,地理科学类学生在地理科学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环境科学类学生在环境科学专业、生态学专业,选择专业方向继续学习。

地理科学系

地理科学系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高校地理科学系,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地理科学教学与科研中心之一。目前地理科学系是全国5个地理学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也是全国4个具有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是国家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建站单位之一,也是全国最早的2个具有自然地理学重点学科的单位之一。

地理科学系拥有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条件,师资力量雄厚,教育培养层次完整。现有正副教授近60人。地理科学系依托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平台以及国家河口海岸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地理信息科学重点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很强的学科综合优势,本科教学的系统化、综合化、定量化特色更加凸现。最近几年,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实行了地理学与社会应用及信息技术的结合,开设了双语课程教学,并强化学生实践训练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国际间的学生学术交流,为培养一流的地理学人才创造更好的环境。毕业生除出国或读研继续深造外,多数到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重点中学以及各级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地理科学专业(基地班、师范)

地理学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班是国家培养地理科学人才的摇篮。主要培养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能胜任地理科学研究的后备专业人才。大学四年期间开

设的课程,除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之外,还增设了多门双语教学课程、创新设计实验课程以及跨地域的野外实习课程,在读学生实行导师专业指导制,学生在读期间可申请创新研究项目和基金经费资助。进入该培养基地就读的学生资格实行择优滚动制,大学毕业后大多数可免试直升国家重要研究机构、重点高校和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也可到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重点院校从事管理、科研和教学工作。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班,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地理科学研究与地理、环境教育工作者。四年期间学习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地球概论、地图学、现代地质地貌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遥感学、地理信息系统、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等,并安排多次长途野外实习。师范班与基地班实行相互择优滚动,大学毕业后除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外,主要从事地理教育、环境教育工作,也可以适应管理和科研工作的需要。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非师范)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研和应用开发能力的地理信息技术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适应环保、国土、经济、规划、房地产、旅游、城建等部门地理信息系统管理与开发应用的需求。四年本科学习期间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地图学、遥感学、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地图制图、计算机图像处理、计算方法、信号与遥感图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程序设计、3S集成与应用、数据挖掘与虚拟地理环境等。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矛,除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外,主要在政府管理部门、大中型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开发应用工作,也可从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

城市与区域经济系

城市与区域经济系是华东师范大学为了顺应世界科学发展趋势、满足国民经济和区域发展需要而设立的新系。该系目前设有国家教育部批准的西欧北美地理研究所、人口研究所,国家民政部批准的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国土开发与区域经济研究所,以及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和沿江十四(地级)城市政府联建的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拥有人文地理学和人口学2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以及区域经济学、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学、人文地理学、人口学、人类学、课程与教学论等6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现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2人、教授17人、副教授15人,在读研究生200余人。近年来,承担了大量国家、地方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人口、资源、城市、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在行政区经济、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网络、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大都市发展、城市规划、企业环境、区域经济与区域创新等领域形成了位居国内外领先地位的研究特色。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非师范)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地理研究或城市与区域管理工作者,适应宏观经济调控、城市与区域规划产业布局、土地开发管理、企业发展规划等工作的需求。本科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从事城市与区域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企业管理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或是继续攻读资源环境、城乡规划、区域规划管理和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环境学、遥感学、地理信息系统、经济统计分析、区域分析与规划、产业交通规划、城市地理学、旅游地理与景区规划、城市与区域GIS管理、投资环境评价、城市规划设计及制图等。

环境科学系

环境科学系创办于1986年,它是在环境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78年)的基础上组建的,是国内较早从事环境科学教学与科研的单位之一。目前,拥有教职工3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0余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累计出版教材专著20余部,获得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奖励10多项,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以及面上项目20余项;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及生态学、环境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生态学是国家、上海市以及“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自创建以来,环境科学系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毕业生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科研、教学单位及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其中不少已成为所在单位的科研业务及行政管理骨干,有的已成为年轻的学科带头人。

环境科学系目前拥有上海市“城市化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并设有恢复生态学实验室、城市生态学实验室、环境生物学实验室、环境生理与毒理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地学实验室、天童生态实验站以及环境生物工程实习基地。其中,天童生态站已入选为国家野外研究站,正式定名为“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迄今,已完成一批达到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有关部委及上海市的科技奖励。曾多次承办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讨会,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学术团体或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合作研究关系。 环境科学专业(非师范)

环境科学系是国内最早建立环境科学专业的单位之一,2000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之后,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生至博士生的完整培养体系。

环境科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合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本科毕业生也可以继续攻读环境科学和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目前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环境科学导论、生态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等专业主干课;环境微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化学、城市生态学、生物监测等专业特色课以及多门类的专业选修课。

生态学专业(非师范)

本专业是国内第一批拥有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2002年生态学专业第一次招收本科生,迄今已形成了从本科生、硕士生至博士生的完整培养体系。

生态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合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生态系统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等领域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本科毕业生也可继续攻读生态学和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其中成绩突出、各方面表现优秀的毕业生可以免试直升我校和国内其它高校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成为科研或教学机构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设置的主要专业课程有:生态与环境学导论、地学基础、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等专业主干课;污染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恢复生态学与生态恢复技术、分子遗传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专业特色课等。

第8篇:践行科学发展观与个体科学发展

孙英涛

摘要:“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并把前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应用和发展。因此,实现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应该的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反过来讲,作为社会的每个个体,也可以并应该主动行为,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其影响所及包括国家政党、企业以及个人等诸多主体。“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和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是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应用和发展。因此,实现社会个体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反过来讲,作为社会的每个个体,也可以并应该主动行为,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来追求和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 个体之科学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价值 目标

人的发展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定意义上讲,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并由此出发去科学地认识人、人的本质、人的方针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的理论。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理论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是与现实中正在发展而尚未全面发展的人相对照的。总的来说,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定是从三方面展开的:首先,全面发展的人是劳动能力高度发展的人劳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因此人的方针实质上是指人的劳动力的发展,主要是人的体力和 脑力的发展。其次,全面发展的人是在前面的社会的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的选择性并不否定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两者是内在统一的。这是因为,主体选择的对象只能存在于可能性空间中,可能性空间是选择活动的前提,而这个可能性空间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和其他既定条件所决定的,而不是由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多种随机现象构成的,更不是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或必然因素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个体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以及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因此,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成为未来社会人发展的理想和价值目标。第三,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力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实际上,在当今社会,面对稀缺的社会资源和个体的即期需求,很多人在个体发展上往往是狭隘的、片面的,其更多的是重视个人当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不能以宽阔的视野、以历史的眼光审视个人发展。

二、 科学发展观是现实条件下促进个体科学发展的重要规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三方面的内涵,决定了其对于个体发展的规定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观点。人类要生存繁衍,要追求美好生活,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发展是基础、是根本。同样,一个个体要立足社会,要使自身不断适应变化了的现实情况,确保自身不被社会所淘汰,就只有不断发展自己,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取向是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人的全面发展和 经济社会发展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就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既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人提高,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个体整体素质的提高,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一基本要求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之间普遍联系、辩证统一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谋划发展的时候,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思维,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从自我做起,通过处理好上述三种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三、 微观层面上个体科学发展的实现

个体之科学发展,其基本含义是指个体作为社会活动主体,其自身的理想信念、思想观念、道德品质、能力素质、实践活动、个体需要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微观着眼,从一个个体出发,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亦即要使自己的理想信念更为坚定,使自己的理想信念更为突出,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更为高尚,使自己的能力素质更为突出,使自己的行动更有益社会大局。总之,个体的科学发展就是把个体的一切放到整个社会大环境中去考量,科学谋划自己人生道路,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增强责任,增强本领,做一个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的人。

在科学发展观规定和指导下,社会个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一) 坚定的理想信念支撑个体的精神世界 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是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也是社会个体迎难而上、走向成功的主要精神支柱。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应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给他的理想信念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给他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具体而言,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东西,在于理想信念的定向、动力和支撑作用。没有决定的理想信念人的精神大夏就将坍塌,无异于行尸走肉。二是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要严格自律,时刻注意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严守社会公德修养,严把做人的底线。三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要有崇尚节俭的生产和生活作风,要有不畏艰苦、奋发向上的思想品格,要有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要有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坚强意志,要有自强不息、任劳任怨的精神风貌。四是要辩证看待人生际遇。客观对待人情冷暖和人生挫折,少抱怨。多实干,不论遇到怎样的艰辛,都始终勇往直前,决不因遭受困难而彷徨失措,决不因遭受挫折而消沉失望,决不因遭受不公而随波逐流。

(二) 以积极的学习思考提升个体的综合素质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每个个体唯有克服惰性,增强悟性,勤学多思,博学善思,才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升自身素质,满足新形势任务的要求,才能立足不败之地。

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退者”。正所谓“无情岁月增中减,有味诗书苦后甜”。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学习尤为重要。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作为能力之源、立身之本。要多学、多看,坚持向书本、向实践学、向同志学、向群众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勤学、多学尚需多思、善思,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工作中要着力改变过去那种浮于表面、浅学辄止、不愿费心的坏毛病。要开动脑筋,多钻研,多深究,要虚心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学会从不同角度、从不同的充满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求洞悉事物,通晓事理,明确努力方向,丰富生活思路。

(三) 以无私的社会劳动打造个体的人生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既是个体的存在同时又是社会的存在物。也就是说,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个体就无所谓社会;而社会又是各个个体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作为一种个体的存在物,每个个体都有维持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存在物,每个个体又有维持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反应了这样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个体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集体提供的平台,社会的进步必须由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积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需要社会公众的力量,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付出一分力。同时,劳动、创造和奉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个体按照一定的要求,尽到自己的责任,付出自己的劳动,就是对社会作出了贡献。劳动在满足人的物质利益需要的同时,彰显了其协调人与人关系的道德动机,以及成为人们表现自己的体力与智力的手段,不断地实现着其物质利益动机、道德动机和创造动机的有机统一,而且劳动的道德动机和创造动机越来越增强,使劳动变成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个体的人生价值,是在为 社会事业积极奋斗中实现的。 个体之科学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永恒追求过程,没有终点。个体要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惟有依靠学习、依靠实践,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通过学习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质,通过学习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检验学习成果,查找自身不足,弥补自身缺陷,以达到不断完善自我的目的。

第9篇:环境科学与人类文明论文

学 号:

学 生:

学 院:

教 师:

论雾霾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摘要:

这几年,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雾霾连续数日,严重的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而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对人体和生态境都有很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雾霾 影响及危害 成因 社会 人类文明 前言:

随着人类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和日益发展的需求对环境造成巨大负担,而且远远超过地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便在各各方面体现出来。2013年1月的雾霾情况更是严重,雾霾笼罩我国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而雾霾带来的影响绝不像表面那样仅仅影响可见度。

一、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

(一)自然环境的原因

一方面,2012 年入冬以来,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较常年偏弱,风速小,风力弱,大气层比较稳定,大部地区稳定类天气出现频率明显偏多,尤其是华北地区高达64.5%,出现为近10年最高,频繁出现的稳定天气造成污染物在近地面层积聚,从而导致雾霾天气多发;另一方面,因我国冬季气溶胶背景浓度高,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大范围静稳天气的原因,沙尘的叠加,偏南气流,湿度大,水汽使干细的粒子迅速膨胀,也催生了雾霾形成。

(二)环境污染的原因

PM2.5 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凶,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2.5 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卡车等。雾霾形成的另一个原凶,是冬季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及有机物、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这些悬浮污染物在静稳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转变成大的粒子,也促进了雾霾天气的形成。

(三)地理环境的原因

现在城市里大楼越建越高,阻挡和摩擦作用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促使静风现象增多,导致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高空的气温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得大气层低空的空气垂直运动受到限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中形成空气中的悬浮微粒,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最终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四)追求经济发展的原因

在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长期把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从而导致盲目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扩大内需,没有考虑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道路承载的能力,大力发展汽车产业,鼓励国人购置,忽略这么多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后果,据专家介绍汽车尾气排放已占到PM2.5 的20%—25%。国人为图方便,企业为了赚钱,国家为了GDP,污染的后果不仅催生了雾霾的产生,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二、雾霾天气的危害

(一)危害人体健康

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颗粒物。其中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 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它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上下呼吸道和肺叶中,引起鼻炎、支气管炎等病症,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除了诱发癌症,雾霾天还是心脏杀手。有研究表明,空气中污染物加重时,心血管病人的死亡率会增高。阴霾天中的颗粒污染物不仅会引发心肌梗死,还会造成心肌缺血或损伤。老慢支、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鼻炎、上下呼吸道感染等常见的呼吸道系统疾病,也可能被雾霾天急性触发。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霾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更大,最近一项大型的国际研究证实,接触过某些较高空气污染物的孕妇,更容易产下体重不足的婴儿,而出生时低体重的婴儿很容易增加儿童死亡率和疾病的风险,并且与婴儿未来一生的发育及健康都有很大关系。无庸讳言,大气污染状况正严重地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二)影响交通畅通

雾霾天气对交通最为显著的影响是车速的降低,班机延误、火车晚点,为出行人群带来出行时间和行程延误的增加。特别是在交通流量较大的道路,公路设施实际通行能力的下降可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交通拥堵,且这种拥堵在部分路网发达、交通出行强度大的地区,会造成区域路网的运行阻塞、甚至瘫痪。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有关统计,我国每年地方上报的公路阻断事件中,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由大雾天气所致。大雾天气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高速公路由于技术等级高、设施完善、控制出入等特点,车辆行驶速度高,因此,大雾诱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往往是灾难性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三)影响农业和养殖业的发展 雾霾对农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污染颗粒悬浮于空中,吸收、反射了太阳辐射达到地面的热量,使绿色植物失去了所需要的光照,使光合作用减少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持续的阴雾天气,会造成日照不足,容易诱发各种病害。因受天气污染的影响,养殖业也会受到影响,雾霾天气期间,畜禽多出现食欲不振、呼吸道疾病发生率明显提高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静稳天气”造成的不利扩散条件加剧舍内环境恶化,静稳天气下不利舍内有害气体扩散和户外新鲜空气交换,造成舍内氨气、恶臭、二氧化碳等迅速聚集,形成了浮尘矿物质和水分组成的混合体,为微生物附着其其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条件。

(四)对外资企业的影响

由于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其中有很多公司的骨干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这些人之前一直在自己国家,环境比较好,然而到了中国,环境的恶化会导致此类拥有技术的外籍人员对中国产生排斥,从而离开中国,从中国撤资。有报道和研究表明,最近5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慢慢的开始离开中国,这不仅仅和中国的就业环境有关,更和中国的环境状况直接相关,特别是雾霾天气,直接将环境问题暴露无遗。并且有的外资企业由于雾霾天气而大大影响公司的收入并且增加预算,如有的外资企业开始发放雾霾补贴,最终导致一些企业从中国撤资。

(五)致使气温的变化无常

持续的雾霾天气,会造成日照不足,气温下降,短时间内会影响气温的上升,推次气温变暖,使天气更加的变化无常。

三、应对雾霾的措施及方法

(一)健康方面应少出行,多注意饮食。坚持雾霾天气时少开窗,外出戴口罩,外出归来,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 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二)治理方面应推行环保,清除污染。在全国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真正做根治污染排放,减少上路车辆,减少污染排放源,削减大气污染物,巩固和深化脱硫工作、启动和推动电厂脱硝、大力控制扬尘和秸秆焚烧面源污染,坚持以防范颗粒性扬尘污染为环境保护第一要义,最大限度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隔绝城外车辆和施工车辆带来扬尘,控制机制由对排放源的应急控制转变为以常态长效措施为主。

(三)制度方面应完善机制,长效管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都应该尽快建立符合中国地理现实的防治颗粒型污染通则和落实细则,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和建设部门按照标准落实,并尽快将上述细则落实到城市建设、园林绿化招投标过程中,开放相关关联要素市场,推动施工单位、部门按照环保理念施工建设,在治理环保工作中,该奖奖,该罚罚,从而真正带动社会从细微处着手治理雾霾。

总而言之,细颗粒物引起的严重灰霾覆盖了我国几乎所有大中城市,成为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严重问题。深入论证我国城市群因细颗粒物产生的严重灰霾和雾霭的形成机制,揭示沙尘和生物质燃烧所产生的气溶胶与人为气溶胶的混合和相互作用及其长途传输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同时也揭示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的空气质量变化,为防治细颗粒物严重超标及其产生的严重灰霾和雾霭问题提供对策,是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 【2】“史上最脏”让“美丽中国”蒙上雾霾[N].中国青年报,2013-01-15 【3】吴庆梅、张胜军.一次雾霾天气过程的污染影响因子分析[J] .气象与环境

科学,2010,33(1):12-16. 【4】冬雪.雾霾有哪些危害[J].百科知识,2013,(07):32 【5】“雾霾天气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杨晓芳、白金芳、丁亨 临汾市气象局山西临汾041000

上一篇:文化产业企业发展意见下一篇: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