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学前教育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齐齐哈尔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也要把民生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的重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间文艺学前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间文艺学前教育论文 篇1:

民间文艺与学前教育

[摘要]民间文艺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资源,在学前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但能帮助儿童形成传统的优秀品质,还对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要充分利用民间文艺,以在儿童脑中嵌入中华文化因素。

[关键词]学前教育;民间文艺;儿童;中华文化

[

[文献标识码]A

[

[作者简介]梁红雨(1967—),女,广东茂名人,本科,广东省茂名市第二幼儿园教师,幼教高级。

民间文艺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人民知识的宝库、生活的教科书,是人们认识历史、了解先人生活的宝贵资料。这些宝贵的资料是中国从上古至今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审美取向等方面的映照和折射,对我们进行学前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学前儿童的心灵如同一张白纸,他们的可塑性强,接受能力好,在学前教育中,适时地进行民间文艺的熏陶,将使他们终生受益,对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增长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心智以及活跃教学形式,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民间文艺能使儿童继承传统的优秀品质

民间文艺是劳动人民自己的文艺,是人民大众生活和斗争的忠实写照。在浩如烟海的民间文艺作品中,反映劳动人民勇敢、勤劳的作品占相当的份量。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劳动人民高尚品德的赞美,对劳动生产的歌颂,对人民智慧和崇高品质以及勇敢斗争精神的歌颂,具有鲜明的思想倾向性。在这些作品中,被压迫人民总是勤劳、勇敢、机智的,而他们的压迫者总是狠毒而狡猾的,但最终都是是勤劳、勇敢者获胜。这些作品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量,通过学习,儿童将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

(一)民间文艺中不乏儿童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前教育教师有义务帮助儿童找到自己学习的榜样,帮助他们继承勇敢、智慧、勤劳、善良、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等优秀品质。如在著名的《寻太阳》中,刘春父子为了找回被恶魔抢走的太阳,不畏艰辛,前赴后继。其中保淑攀悬崖、过荆棘、游冰河,遇到了多少艰难险阻,但这些都难不倒我们的小英雄。为了劳苦大众能重见光明,他排除万难,战胜恶魔,终于找回了太阳。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保淑遇到困难时出谋献策;听到保淑被恶魔加害的时候,孩子们义愤填膺;当保淑最终找回了太阳时,孩子们都为他喝彩,都希望成为像保淑一样勇敢的人。

(二)民间文艺能帮助儿童形成勤劳善良的好品行

在《铜锣的故事》中,那个勤劳的弟弟,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懒惰的哥哥,虽然分家时几乎要了所有家产,却最终因贪心被埋在了金山下,成为了泥土。有趣的民间故事《寒号鸟》向儿童展现了一个懒于造屋而最后被冻死在寒风中的寒号鸟的故事。儿童看到了一个勤劳的小喜鹊的舒适安逸和一个碌碌无为、终日在寒风中啼叫而不愿付出劳动的懒惰的寒号鸟的悲惨结局。这种故事,可以使儿童懂得劳动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懒惰却只能害死自己。这些民间故事、传说能够帮助儿童渐渐领悟劳动的价值,使他们一生受益。

民间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都有一颗善良的心,这能不断强化儿童善良的天性。《长发妹》中的长发妹,《人参姑娘》中的人参娃娃和山娃等,他们都能急人所急,一心一意为别人,不怕牺牲自己。这些善良的人物形象在儿童心中是可亲可信的,这在无形中能感染、熏陶儿童。

基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以往的民间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最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都是十分艰辛的,他们操劳了一生,有的甚至温饱都不能解决,这和我们今天的生活相去甚远。现在的儿童享受着父母的宠爱,生活条件优越,不愁吃穿,然而很多儿童却不懂得珍惜。通过民间文艺作品,儿童能够学习到勤劳、勤俭的传统美德。《五只羊的故事》中的老马头挨饿受累,他的孩子玲玲和来福子却还是只能吃野菜,瘦得皮包骨头。儿童听到这个故事,都很同情老马的遭遇。笔者抓住这一时机,请儿童结合自身来谈谈,让他们有所感悟。

(三)民间文艺帮助儿童了解家乡典故,蕴养儿童爱家乡的情怀

中华民族是个正气凛然的民族,人民勤劳、勇敢、正直、善良、充满智慧、自强不息、不畏强暴。这些在民间文艺作品中有着大量的表现,而这些作品,也深受儿童的喜爱,有大智大勇、公而忘私的治水英雄禹帝,机智勇敢、正气凛然的成吉思汗,冒死为民除害的哪吒。这些闪烁着我们民族优良传统的形象,都是儿童学习的榜样。儿童在接触这些作品时,很容易把主人公作为自己学习的对象及行为规范的标准,在不知不觉中,儿童性格情操得到陶冶,思想感情得到熏陶,道德行为得到规范。

另外,在众多的民间文艺作品中,宣扬爱国情思、渲染各地风采的作品也不计其数,例如流传于茂名地区的民间故事《冼夫人智除贼寇》,讲述了武艺高强的岭南圣母冼夫人智除贼寇、维护民族团结的故事。我们组织儿童到高州冼夫人庙参观,在冼夫人的塑像前,给儿童讲述这一故事,激发了儿童强烈的爱国情思,使他们感受到了民族英雄的英勇气概。

化州橘红是茂名的特产,具有平喘治咳的神奇功效。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时,向他们讲述了《范公识橘》的故事,儿童在了解健康常识的同时,对自己的家乡特产有了更多的认识,产生了爱家乡的情感。并通过《潘仙祠与潘茂名的传说》,向儿童介绍茂名的来历,这对培养儿童爱家乡、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有重要的作用。

二、民间文艺对促进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孩子的童年与民间文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白天,母亲边念着歌谣,边逗弄宝宝,“摇,摇,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拉锯,扯锯,姥姥门前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戏”。晚上,母亲怀抱着自己的心肝宝贝,不停地吟唱着优美的摇篮曲,“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睡下床……”,在母亲轻软温柔的话语中,儿童快乐游戏,悠然入眠。这些温馨的歌谣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经历了多少代,伴随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这些儿歌、童谣是儿童最早的语言教育素材,陶冶着儿童的心灵。儿童在民间文艺伴随下一天天长大,他们在这些歌声中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做人。

(一)民间文艺开启儿童学习的兴趣

无论在哪个朝代,快乐都是人们共同的需要,游戏则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得到了最大的快乐。作为学前教育者,我们应当给予儿童欢乐而不是沉闷。而民间文艺则能让儿童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启迪心智。如民间文艺中的童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一个蛤蟆一张嘴,四个眼晴四条腿,乒乒乓乓跳下水……”,儿童边跳边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数数。福建的《学算术》《一放鸡》也是众多知识和游戏童谣中的一种,是教儿童数数的,其中的内容接近儿童的生活,绘声绘色、节奏明朗、易念易记,深受儿童的喜爱,儿童在轻松的游戏中就可理解算术的概念。

作为广东的学前教育教师,让儿童口齿清晰是一大难题,民间文艺中的绕口令则可使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它将声、韵母或声调极易混同的字,组成反复、重叠、绕口、拗口的句子,要求一口气急速念出,要又准又快。如在绕口令《四和十》中,“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区分了“四”“十”“是”三个字,分清了平舌音、翘舌音和声调,让枯燥的教学变得富有情趣。学前教育要求做到寓教于乐,而民间文艺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则使这一要求不再成为一句空话。

(二)民间节日丰富儿童的学习内容

儿童生活在纷繁的大社会中,不停地经历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节日。正月初一庆新年,万民同庆,舞龙舞狮活动布满大街小巷,这是儿童一年中最喜欢的一天,穿新衣、拜新年、拿利是、放鞭炮,欢天喜地过新年,跟着父母走亲戚、探朋友,感受人情的淳厚和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关爱。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吃汤圆、赏花灯、逛花街、猜谜语,做“年例”,儿童在这种欢愉的氛围中体验到了大团圆的欢乐,在欢乐中受到了教育。年的故事、放鞭炮的来由、点花灯、猜谜语,令儿童的眼界开阔,想象驰骋。五月初五端午节,全国各地赛龙舟、吃粽子,每年的这一天,各地均有盛大的龙舟赛,儿童一边吃粽子、看龙舟赛,一边听民族英雄屈原的故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九月初九重阳节,儿童和大人们一起放风筝,天空中,风筝竞放,满天奇景,“生气风筝”“排篷风筝”“风蛾风筝”,它们不仅随风摆舞,栩栩如生,有的还能在空中自动点燃炮仗,令人叫绝。

民间文艺具有如此丰富的内容,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成长,陶冶着儿童的心灵,给儿童以美的享受,帮助他们树立美与丑的标准,激发儿童爱美向善的情感。通过民间节日文化可以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使儿童了解到祖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民众善良,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三、旧戏新玩,在学前儿童脑中嵌入中华文化因素

传统民间文艺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它们在集体创作中不断得到加工、修改,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艺术的再加工。在每个时期,它们对人民都具有新的感染力,深受人们的喜爱,更是儿童的最爱。

学前教育教师在传授给儿童民间文艺作品时,应不断挖掘传统作品的新意,使传统作品能适应现代儿童心理的需求,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民间游戏“占四角”规定五人玩,多人或少人怎么办?这可难不住机灵聪明的儿童,人多了就玩“占五角”,人少了就玩“占三角”,一群人就分成几组一起玩。形式根据需要不断变化,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又冲破了游戏自身的局限,拓展了游戏的玩法,深化了游戏的内涵。

上古神话一直是儿童最乐意接受的一种传统作品。《嫦娥奔月》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了嫦娥偷吃了两份仙丹(包括了后羿的那一份),身子变轻了,飞到了天空,但又不好意思再见众神,只好飞向无人居住的月宫,过着孤寂的生活的故事。这么一个美妙的神话故事却能给儿童很多思考:嫦娥本来只想和后羿长生不老,长住人间(如果每人吃一份仙丹就会是这样),可是吃多了,却事与愿违了,多么可惜呀。通过这个故事,儿童明白了做事情要恰如其分,过多或过少都是不行的。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时代要求我们的儿童能和同伴团结协作,这对现在的独生子女来说是个难题,家中的“小皇帝”来到了幼儿园都不知道怎样与同伴相处、合作,而《三个和尚》这个古老的故事则可让儿童知道团结的好处,但如果单纯这样来讲,儿童可能没兴趣听,于是,笔者把它改编成了歌曲,儿童边唱边跳,积极认真地参加表演,在演出的过程中,儿童受到了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民间文艺作品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儿童年龄小,生活的环境和区域毕竟不够宽广,对社会的经验仅限于自身的亲身经历,对于民俗风情、民族生活习惯的了解也限于本民族。让儿童大量接触本民族以外的民间文艺作品,帮助他们了解全国各民族的概况,可以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知识,提高其素质,这对增进各兄弟民族的感情和交流大有益处。

习近平同志强调:“去中国化是悲哀的。”民间文艺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也是我们必须传承的,自觉地把民间文艺运用到学前教育中,是每一个学前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总之,民间文艺与学前教育相互影响,民间文艺给学前教育提供了无数优美、有趣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好材料,学前教育也给予了民间文艺新的形式,影响着它的发展,我们应该自觉地把它们结合起来,使双方都能受益。

参考文献:

[1]赵霞.中国民间故事精选[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

[2]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一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茂名市地方志编著篡委员会编.茂名市志[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

[4]叶春生.简明民间文艺学教程[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

[5]叶春生,主编.岭南民俗事典[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1.

作者:梁红雨

民间文艺学前教育论文 篇2:

齐齐哈尔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摘要]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齐齐哈尔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也要把民生建设作为“十二五”期间各项工作的重点。应当从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大在民生建设上的财政支出,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状况的改善;做好“菜篮子”工程,确保物价稳定;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几方面出发解决民生问题。

[关键词]齐齐哈尔;社会事业;民生问题;对策

[

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优先,将成为我国未来五年政府工作的导向。齐齐哈尔作为地处北国边陲的一个边疆城市,更要把民生建设作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点。

一、齐齐哈尔民生建设的显著成就

齐齐哈尔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十一五”期间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文教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340亿元。民生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适应人们生活、休闲而采取的公交线路的延时运营,为适应汽车时代的高速发展而进行的停车场(位)建设,为解决老城区居民住房问题而进行的棚户区改造,为改善低保人员生活而进行的保障房建设,为满足人们对休闲健身的需要而在劳动湖沿岸建设的全民健身长廊,为解决居民冬季采暖温度低而进行的低温楼房改造工程,实施了天眼工程,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新能源汽车在出租车行业里全面投入使用,尤其是在2010年底,“为多渠道了解社情民意,更好地服务市民、解决民生难题,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以信息化为手段,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在市广电媒体开办了《关注·沟通》栏目,成立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改版升级了政府门户网站,构筑了信息化平台。”〔1〕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所采取的这一系列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惠民行动,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但是,也应当看到,齐齐哈尔是老工业基地,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城,经济发展水平低,民生建设还相对滞后,需要市委市政府下更大的力气来解决民生问题。

二、齐齐哈尔社会事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

1. 学前教育资源较少,供需矛盾比较突出

根据《齐齐哈尔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显示,2010年,齐齐哈尔市学前三年、一年儿童入园率分别达52.7%、93.8%,现有学前教育资源尚不能满足我市学龄前儿童的入园要求,学前教育薄弱。据报道,截止2010年底,“我市894所幼儿园中公办幼儿园只有187所,占幼儿园总数的21%”,〔2〕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不足。

2. 高学历人员就业难,工资水平普遍较低

就业是民生之本。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齐齐哈尔市实现城镇新就业139753人,完成年计划10万人的139.8%,〔3〕取得了较好的就业业绩。但是,如果从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要求看,用人单位对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者的需求较大,求人倍率达到了1.3以上,对高学历者的求人倍率却非常低,对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求人倍率是0.63,高学历人员在我市就业难现象普遍存在。另外,齐齐哈尔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表明,2010年我市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050元,与2010年全国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147元相比较,差距有1万元之巨,我市职工工资水平普遍较低。

3.医疗资源短缺,缺乏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齐齐哈尔卫生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表明,在医疗资源方面,2010年,我市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是2.98张,而2010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上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是3.49张,可见,我市的医疗卫生资源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据《齐齐哈尔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我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8萬人,三级医疗机构仅6家,这对于拥有近570万人口之众的城市来说优质医疗卫生服务短缺严重。

4.公共交通拥堵,停车位少

截至2010年1月,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共有道路228条,道路总长约200公里。其中,2009年新建道路总计6.09公里,公路建设里程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与此相对应的,2009年齐齐哈尔机动车保有量却递增了21%,每公里道路上机动车的密度为500辆,远远超出了270辆的国际饱和容量标准,公共交通拥堵严重。与此同时,停车位的供应也跟不上,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非常普遍,给本已拥堵的交通以更大的运营压力,成为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

5.物价上涨较高,通胀压力较大

2011年在国家CPI比上年上涨了5.4%的形势下,齐齐哈尔的CPI同比上涨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这对于在采暖、能耗等生活成本本身就很高的北方城市来说,无疑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齐齐哈尔地处北国边陲,寒冷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自产自销蔬菜水果能力有限,而我国物流成本还较高,这种情况无疑会增加人们的日常生活成本。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齐齐哈尔市区城市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319.58元,同比增长10.1%。〔4〕齐齐哈尔物价上涨较高,通胀压力较大。

6.文化活动场所少,满足不了群众的休闲健身需求

据《齐齐哈尔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0年末,全市共有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站等156处公共文化设施。这一数据相比于570万人口来说,远不能满足人们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此外,齐齐哈尔市民的健身休闲活动主要以户外为主,缺少户内健身休闲场所。这对于年平均气温在0.7至4.2摄氏度之间,冬季时间长的北国边陲城市来说,给人们的健身休闲带来诸多不便。而室外的诸如滑雪等适合冬季运动的健身活动收费又过高,使人们的休闲建设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齐齐哈尔民生问题的解决思路

1.政府要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建设服务型政府

马克思曾经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5〕也就是说,正是由于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从事的物质生活的生产实践活动,才促成了人类自身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城市要想发展,也首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求。即要求各级政府要强化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切实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这样做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更是提升党的公信力,促进齐齐哈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2.政府要加大在民生建设上的财政支出,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财政投入与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呈正相关关系的。齐齐哈尔市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在民生建设上的财政支出,提升民生保障能力。齐齐哈尔市政府应针对学前教育资源紧缺的现状,在继续实施“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基础上,加大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着重搞好公建配套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建设,并且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规范办园,努力使学前教育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争取在“十二五”末实现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8.5%,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70%的目标;齐齐哈尔市政府还应加大财政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低保上的投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齐齐哈尔市政府还应加大在公共交通上的财政投入,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3.政府要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状况的改善

面对齐齐哈尔市高学历人群就业难的状况,政府要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多,即包括可以容纳低学历就业人群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括可以容纳高学历人群就业的智力密集型产业。近些年来,齐齐哈尔第三产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2009年,齐齐哈尔市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达37.6%,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应当看到,在齐齐哈尔第三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许多传统服务业还没有被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还相当低,信息技术和管理创新水平较低,而且现代服务企业还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品牌。因此,政府仍需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力度,制定倾斜政策,大力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状况的改善,解决更多高学历人群的就业,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政府要做好“菜篮子”工程,确保物价稳定

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齐齐哈尔市区居民人均食品支出4319.58元,比上年增长10.1%。〔6〕,可以说,2011年是齐齐哈尔市食品价格“涨声”不断的一年。食品支出是一种刚性支出,它的增加将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影响到老百姓对政府的信心。因此,政府要下大力气做好“菜篮子”工程,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为农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坚决治理流通环节的乱收费、乱涨价行为,规范农贸市场秩序,平抑物价。除此以外,政府还要关注特困人群的生活,在高物价情况下,及时对其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努力降低食品支出较高对其生活造成的影响。

5.政府要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以创造精神财富,另外一方面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齐齐哈尔市政府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为契机,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政策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的发展,逐步构建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针对人民群众冬季文化活动场所不足的实际状况,大力兴建室内文化体育设施,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休闲需求;其次,要加大文艺演出次数,要为齐齐哈尔特有的话剧、马戏等演艺文化搭建演出平台,满足普通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再次,要出台政策,积极培育民间文艺团体,为其发展提供良好宽松的政策环境;最后,要积极发展自己的职业体育组织,参加全国型的职业比赛,并积极承办大型的体育文化赛事,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

〔参考文献〕

〔1〕覃华,张亮,吕天生. 齐齐哈尔多措并举有效解决民生难题〔N〕.黑龙江日报,2011-04-17(01).

〔2〕马玉梅.齐齐哈尔2015年公办幼儿园数量将达到535所〔EB/OL〕.〔2010-12-17〕〔2012-03-10〕. http://news.jkbaby.cn/news/2010/12/17/20102517112547.shtml.

〔3〕齐齐哈尔人社局.齐齐哈尔市2010年就业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思路〔EB/OL〕.〔2011-02-08〕〔2012-03-10〕.http://www.qqhr.gov.cn/Information_doFindAndUpdateNe-wsNB.action?newsId=5473.

〔4〕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国调队).食品价格上涨对居民实物量消费影响度的实证分析〔EB/OL〕.〔2012-02-24〕〔2012-03-10〕.http://www.qqhr.gov.cn/Invest_doFind-AndUpdateNews.action?newsId=32558.

〔5〕 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国家统计局齐齐哈尔调查队(国调队). 2011年齐齐哈尔市市区居民收支同步攀升 〔EB/OL〕.〔2012-02-17〕〔2012-03-10〕.http://www.qqhr.gov.cn/Invest_doFindAnd-UpdateNews.action?newsId=32220.

〔责任编辑:杜宇〕

作者:王永明 祖晨阳 祖启民

民间文艺学前教育论文 篇3:

山东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美育教学中的应用

在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的大环境下,青岛黄海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以坚持传统文化育人为宗旨,立足专业优势,以山东民间剪纸为研究主体,以学前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手工》课程为试点,构建了传统文化产、学、研合作体系,探究了山东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美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与案例支撑。

一、 产、学、研合作体系的构建

将山东民间剪纸融入高等教育教学,是提升莘莘学子民族文化自信、传承山东民间剪纸发展的双赢方法。以“研”为目的,探究山东民间剪纸的时代发展与传承特色;以“产”为手段,拓宽山东民间剪纸的宣传、发展渠道;以“学”为特色,丰富文化学术资源,传承文化创作技法,夯实美育教学成果。

(一) “学”——《手工》课程中的美育教学应用

为做好山东民间剪纸在美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山东民间剪纸传承、发展的有效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凝聚力,笔者在立足专业,构建传统文化学习平台、多元化手工课堂的基础上,对本科专业必修课《手工》课程进行了系统性的建设,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二) “產”——山东民间剪纸美育教学的影响力拓展

与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对山东民间剪纸“产”的合作方式具体包括:

1.互认挂牌,校企融合

2020年12月,由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和青岛黄海学院协办的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揭牌仪式在青岛黄海学院体育馆举行,青岛黄海学院被授予“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副会长单位”。本文的主要研究者担任青岛手工艺协会的副会长、理事,山东民间剪纸的“产”的构建即以此为载体,强化校企合作关系。

2.合作举办“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

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学术与文化并重,在传统文化以及手工艺领域不断挖掘与研究,将西海岸新区“非遗进校园”课题项目与青岛黄海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合作完成,该系列活动陆续多次邀请多位山东民间剪纸非遗传承艺人来校进行山东民间剪纸创作展示活动,共同展望未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的发展前景,合力建设学生教学与实践基地。

3.开展主题讲座

继“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后,学前教育学院在庆祝青岛黄海学院建校25周年之际,依托学术文化交流月举办了系列讲座,其中包含青岛市手工艺协会会长鲁汉教授的讲座“青岛故事”等,以“产”为手段,对“学”进行反馈,最终收获产、学体系的构建与融合。

(三) “研”——山东民间剪纸美育教学的价值研究

本文的主要研究者在前序研究过程中,结合文献调查与实地走访对山东民间剪纸的历史发展、艺术形式、创作风格、时代特色、传承模式等进行了充分研究与有效论证。以省、市级研究课题为研究支撑,以本科一流建设课程为研究载体,以三年二十余班级数千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山东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美育教学中的实践成果与价值体现,所得研究内容,是对“产、学”活动的整理与总结,研究具备科学性与时效性,是对“产、学、研”合作体系构建的有效整合与价值升华。

二、 产、学、研合作体系的实践成果

(一) “学”——山东民间剪纸在美育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成果

1. 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2. 主题讲座的设立与推广3. “见人见物”,非遗文化进校园

(二) “产”——增强山东民间剪纸美育教学应用的社会影响力

1.躬亲践行,举办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展览

在教授学生学习山东民间剪纸传承发展知识,掌握山东民间剪纸创作的同时,研究者为增强山东民间剪纸美育教学应用的社会影响力,多次组织学生多次举办了市、校级剪纸作品展览,向师生展示了学前教育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拉近了山东民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与师生的距离。

2.硕果累累,以赛促学捷报频传

在应用山东民间剪纸于学前教育美育教学中的基础之上,与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合作后,依托平台资源,研究者在原有的组织学生参赛基础上拓展了参赛渠道,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手工艺相关比赛,让学生增加自身审美体验以及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学有所成。学生手工类作品获得各级各类比赛成果颇多,多次获得全国美育展览一、二、三等奖。

3.协力共筑,依托平台扩大影响力

依托青岛市手工艺协会平台和资源,研究者多次受邀参与各级各类艺术展览,例如2021年黄盒子美术馆参加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青岛市手工艺协会承办的手工作品艺术展等。在作品参展的同时,扩大艺术交流层面,协力共筑山东民间剪纸艺术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影响力以及业界知名度,为更好的开展教学以及与青岛市各大科研院所、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研”——产、学、研体系研究的科研成果

研究者所研成果,对山东民间剪纸的历史发展、艺术形式、创作风格进行了充分的总结、归纳,提出了不同历史背景时期,山东民间剪纸发展状态的改变、艺术形式的变迁、创作风格的异同;对山东民间剪纸的时代特色、传承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了山东民间剪纸的当代创作及推广模式的前沿性与时代性,传承模式的固本守元及与时俱进;对山东民间剪纸的时代价值进行了充分论证,分析了其对传统文化发展的积极推动与广泛影响;对其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教育、美育、德育全方便发展的主观能动性,阐述了其对培养学生民族凝聚力、国家自豪感、文化自信新的有效助力与重要作用。此外,还对山东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与积极作用。

三、 山东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美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山东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多元化的,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合作体系对山东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影响主要体现在“学”的过程上,教学是教育的根本,教授学生关于山东民间剪纸的传统文化知识与剪纸创作技能,是实现教育的实践途径,通过建设、发展一流课程,设立、推广主题讲座,引进非遗进校园活动,全面促进“学”的过程,加强对知识的讲授和剪纸的实践,令学生爱上山东民间剪纸,汇聚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文化自信,是山东民间剪纸在学前教育美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价值体现,百年大计在教育,传道之始,满心爱国志,一腔民族血。

作者:王怡

上一篇: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公司项目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