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2022-05-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对于治理农村地区人口贫困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中乡村旅游精准扶贫面临产业融合程度低、旅游扶贫规划滞后、产品同质化、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低、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等诸多困境。因此,“后扶贫时代”应当进一步推进旅游业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区域旅游扶贫规划布局,通过旅游与文化融合实施差异化开发,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关键词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政府扶持;“后扶贫时代”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5.05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Rural Tourism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in the 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ZHANG Xiao-han

(School of Economic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Jiangsu 211815)

Key words Rural tourism;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Government support;Post-poverty alleviation era

作者简介 张笑寒(1968—),女,江苏通州人,教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4

乡村旅游涉及观光、度假、娱乐、购物等多个方面,它是一种基于乡村空间环境、自然景观和文化特征的综合性旅游活动,并且担当着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一种增加农村收入、阻止农业衰退的重要手段。对于贫困地区而言,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的融合是“后扶贫时代”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重要变革和创新,也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脱贫致富、农户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比其他产业,乡村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联动性更大,综合带动能力更强,因此,在“后扶贫时代”推动乡村旅游业与农业、工业、航空、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迫切性。然而,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大多数面临规划滞后、发展失衡、主体缺位等多重现实困境和问题障碍,从而阻碍了其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地区贫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2020年底,中国已经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1]。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我国进入“后扶贫时代”,但是农村的脱贫扶贫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消除贫困存量、遏制贫困增量、防止返贫现象以及边缘人口致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何在“后扶贫时代”发展乡村旅游,完善旅游扶贫方式,全面构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已成为各地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课题。

乡村旅游在国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一直十分重视乡村旅游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促进扶贫减贫的一种发展战略——PPT(pro-poor tourism)戰略。该项战略将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直接相连接,为广大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提供各种就业机会,促进个体经济发展,使他们能够获得农业以外的其他多种收入,扩大增收来源渠道,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2]。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是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发展速度很快,取得的成效也十分明显,目前它正迎来黄金发展时期。近年来,各省市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旅游扶贫带来的实践绩效,尤其是旅游扶贫地区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受益问题。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旅游扶贫的效果受到一定质疑,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的程度偏低,旅游扶贫的实际收益主要被少数社会精英分子所获得,这一结果显然有悖于PPT战略的根本初衷,也必然影响到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评价与参与积极性。在“后扶贫时代”,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乡村旅游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但它同时也将面临各种新的发展困境与严峻挑战,如何让旅游扶贫帮助千千万万的贫困人口彻底脱贫,避免返贫,需要重新审视“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未来去向和根本路径。

1 乡村旅游对治理贫困的重要意义

贫困是除人口、污染以外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三大问题之一,可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反贫困的历史,世界各国和地区历来重视贫困减缓和缩短贫富差距的问题,探索采取了许多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径、方式和方法,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则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也是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它对于带动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条件、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减贫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国务院扶贫办将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中重点推荐的一种扶贫方式,而列为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鉴于此,各地区结合特色景观旅游村镇、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和传统村落及民居保护等项目建设,纷纷加大政策、资金扶持的力度,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实现了扶贫和富民的目标。

乡村旅游的初级功能就是经济功能,其发展历程也显示出旅游扶贫始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增长缓慢,旅游扶贫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民间扶贫方式,在推动地区经济增長和治理贫困中发挥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通过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带动区域内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帮助低收入群体实现减贫脱贫,在四川省、湖北省、甘肃省、重庆市等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或一些传统革命老区,乡村旅游扶贫的效益尤为明显[3]。此外,乡村旅游开发还往往伴随地区的道路交通、信息技术、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投资的增加,使得区域整体的投资环境得以明显改善,提高了当地的招商引资吸引力,进一步推动了地方经济迈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

乡村旅游不仅在经济上具有脱贫功能,而且也有利于实现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全面发展。众所周知,乡村旅游属于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又具有典型的区域性特征,因而有利于帮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尤其是为众多的贫困人口提供一定的本地就业或创业机会,减少农村中的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等现象,促进贫困人口、家庭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有效缓解基层社区治理困境,推动创建平安家庭和建设法制社会进程。

2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

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议题,作为减贫脱贫的重要工具之一,乡村旅游因其良好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然而,在“后扶贫时代”,一些地区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依然面临许多现实困境,并且还将面临各种新的挑战和压力。

2.1 产业融合程度低,文化融入不足

现代旅游业具有超强的整合力,它正在由单一的消费服务业逐渐发展为覆盖一二三产业的一项综合性产业。近年来,全国各省市迅速掀起了一股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建设热潮,它们集乡村旅游与农业、工业、体育、健康、教育等多种产业于一体,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融合新生态,使旅游消费市场焕发勃勃生机,使后脱贫攻坚时代的旅游扶贫更加大有可为。但是,在挖掘乡村旅游的特色文化和产业融合度方面,一些地区的旅游项目仅停留于低层次的休闲、农事等活动,缺乏深度开发,带动产业能力偏弱,融合程度偏低,文化融入不足,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没有市场竞争优势和吸引力。例如,以麋鹿、湿地、知青等文化资源为标志的江苏省苏北地区盐城市大丰区,近几年开发了以古代实物、实景为主的草堰古盐运集散地,但是由于它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特色景点,使其盐垦文化价值以及景观观赏性均不高,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程度低,最终导致实际的运营效果低下,后劲不足,陷入持续发展的困境。

2.2 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相对滞后

规划是指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经济基础、现状特点等对全域乡村旅游扶贫的发展方向、土地利用等的总体部署和安排,确保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目前一些地区旅游扶贫发展规划相对滞后,甚至缺乏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乡村旅游的开发基本属于自发型,在运营和管理方面,既有归口林业局,也有旅游局,较为混乱。而且,一些地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及乡村干部在旅游开发时急功近利,只注重眼前利益和短期利益,发展思路不清,导致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时有发生。据有关资料,江苏省苏北地区某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污染有80%以上来自周边工农业废水及其他废弃物排放,加上当地农民的围垦、捕猎及过度采伐,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需要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2.3 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

各地乡村旅游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哄而上竞相模仿,每个地方都有农家乐、采摘、垂钓、花海、民宿、农庄等,产品缺乏区域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由此造成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虽然近年来一些地区也提出了根据各自的区域资源特点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但是各自的特点和规划定位依然不明确。根据江苏省某县农委的统计数据,全县现已建成各种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村42个,包括农家乐在内的乡村旅游点达到126个,由于资源禀赋的相似性和成功景区的示范效应、模仿效应,景区重复建设现象十分突出,这一问题绝大多数发生在乡镇(街道)一级主导的项目建设中。例如,在江苏苏北某一乡镇“荷兰花海”项目取得成功以后,周边相邻几个乡镇(街道)也很快上马以花卉景观为主的“七色花田”“东方桃花洲”等类似项目,各乡镇(街道)花卉景区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4 服务意识与管理水平偏低

实践中,大多数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是当地居民,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员工整体素质偏低。不少地方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旅游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服务质量和水平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者的消费体验。此外,一些经济薄弱地区的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依然落后,一些乡镇(街道)卫生条件差,网络不通畅,对游客没有吸引力。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相继投入了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乡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效果改善了许多,但是相较于不断增长的乡村旅游市场旺盛需求,依然存在较大的缺口。值得一提的是,地区旅游市场管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与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在国外,政府不仅制定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制建设上提供扎实保障,而且积极参与旅游规划、经营、管理与推销等各类活动,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些做法均值得借鉴。

2.5 旅游扶贫精准度不高

旅游扶贫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低收入群体和贫困人口的彻底脱贫,然而近几年部分较早开发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与旅游开发商冲突频繁,旅游扶贫目标偏离,即扶贫精准度不高的问题日渐突出。实际上,旅游扶贫开发中的目标偏离即精英俘获现象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各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Shah等[4]通过调查研究指出,旅游开发收益常常被相对富裕和有一定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的少数人占据,而大多数普通人群却难以分享。因此,乡村旅游不是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万能药,如果开发不当也可能只是一种致富奔小康的富民而非扶贫途径,这与旅游扶贫的根本目标显然不符。

3 “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路径思考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新兴的产业扶贫形式,也是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更是乡村振兴和贫困人口自我提升的新希望。贫困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因此在当前已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扶贫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现实困境,探寻“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根本出路,需要加以深思。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推进旅游业与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乡村旅游是“后扶贫时代”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它与其他产业之间不是简单的相加,也不是农业产业化的“翻版”,而是以旅游为主导、文化为内核、多元产业的有机融合,具有更為丰富的内涵。只有通过旅游业的延伸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才是未来理想的乡村旅游扶贫路径,才能使地区旅游消费市场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例如,浙江省杭州市的西湖区龙坞茶镇素有“万担茶乡”之称,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等优势,它把乡村旅游与文创设计、运动休闲、养生健身、民俗体验等产业集于一体,正在打造成为一个具有茶文化竞争力的特色小镇,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5]。可见,加快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6],实现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效应,将是未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之一。

3.2 精准定位,加快区域旅游扶贫规划布局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发展旅游产业,而是通过旅游开发实现贫困地区和人口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因此,它的规划定位应该是一个用乡村旅游的方式进行农村贫困治理的更高层次的规划。各地区要明确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精准定位,从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等多方位全面构建乡村旅游扶贫行动方案,探索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在具体的规划布局上,要抓住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突出问题,运用全域旅游理念布局旅游业,科学探索旅游扶贫的新发展路径。要加快制定区域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完成旅游市场细分,合理进行景点布局,增强区域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还要注重与周围其他地区旅游资源的相互整合,共同形成旅游产业合力。例如,地处苏北的淮安金湖县,在旅游资源上与相邻的盱眙市、洪泽区存在一定的竞争性,应当通过整合各自的特色资源,将资源加以互补,联合打造出一个区域性的特色旅游品牌。

此外,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建设相结合,既要重视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加强资源的合理保护,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游客营造丰富的人文环境,促进乡村旅游扶贫的可持续发展[7-8]。

3.3 将旅游与文化融合,实施差异化开发

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同一地区因地理环境和文化资源等较为相近,产品同质化普遍[9]。因此,各地区在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中应当按照“一村一景”的要求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使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开发能带动贫困户参与的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实施产品的差异化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进入更高层次的品牌化建设。乡村旅游的核心要素是美丽的风景和浓郁的乡土文化,要将这种历史文化底蕴充分挖掘出来,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才能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观赏,带动当地旅游消费市场发展。如地处苏北的徐州市沛县乃汉高祖刘邦之故乡,也是汉文化的发源地,应当注重与汉文化紧密相连,突出特色,继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传统,赋予旅游景区深厚的汉文化底蕴。以农业为本,以生态为根,以文化为魂,这是“后扶贫时代”构建乡村旅游扶贫开发长效机制的根本路径。

3.4 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乡村旅游扶贫的效果取决于贫困地区和人口的自生发展能力,但是现实中人口自生能力不足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扶贫的目标偏离或精准度低等问题[10]。因此,加快对贫困人口的教育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激发贫困地区和人口脱贫的内生动力,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区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旅游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广大干部和村民的旅游服务意识,通过制定有效的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从事乡村旅游事业。还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管理、营销、市场开发、服务等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旅游服务专业品质,刺激旅游消费需求,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

3.5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制度建设

“后扶贫时代”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密切合作,形成一体化旅游扶贫体系。目前,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产品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投资回收期长,收益见效慢,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投资和融资渠道,促进投融资体系的多元化,努力吸收各种财政扶贫资金,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全方面的经费支持。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引领和带头作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扩大公共设施投资,改善地区基础环境条件。此外,贫困人口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应当通过制度性约束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赋权于民,让其充分享有旅游开发的参与权、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通过参与式扶贫增加获利机会,共享改革与发展之成果。在配套制度建设方面,还需尽快改革创新农村土地制度、财政税收制度、金融保险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等等,力求从土地供给、公共服务、金融服务、行业管理等各个方面为乡村旅游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全面提升“后扶贫时代”乡村旅游的扶贫效果,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参考文献

[1] 顾仲阳.脱贫高质量 大步奔小康[J].人民周刊,2021(2):58-59.

[2] ASHLEY C,BOYD C,GOODWIN H.Pro-poor tourism:Putting poverty at the heart of the tourism agenda[R].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2000.

[3] 张莉,邵俭福.精准扶贫视角下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困境及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9(3):30-32.

[4] SHAH K,GUPTA V.Tourism,the poor and other stakeholders:Experience in Asia[R].London: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ODI),2000.

[5] 张佩珊,陈颖,黄洪洲,等.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国内文旅小镇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4):150-151.

[6] 李文庆.宁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J].新西部,2021(Z1):58-63.

[7] 董正秀,周晓平,刘庆友.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4):15117-15118,15152.

[8] 付岩岩.农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2013(7):42-43.

[9] 汪鑫鑫.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7):266-268.

[10] 李燕琴.反思旅游扶贫:本质、可能陷阱与关键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2):99-104.

作者:张笑寒

第2篇:乡村旅游扶贫研究评述

摘 要: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系统,以“旅游扶贫”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得出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快速发展、巩固调整4个阶段;有关旅游扶贫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旅游扶贫中居民社区参与问题、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旅游扶贫战略模式、旅游扶贫生态问题、旅游扶贫效用6个方面;通过文献评价,提出乡村旅游扶贫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 贫困 旅游扶贫

旅游与贫困的关系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旅游业作为扶贫的一种方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国内外旅游学界和业界的密切关注,尤其是国际社会提出“面向贫困人口的旅游”之后,发展中国家非常关注旅游发展如何促进社区参与、从而实现旅游为消除贫困作出贡献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如何促进旅游发展与扶贫相结合,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1 研究历程

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系统,以“旅游扶贫”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相关文献共计1929篇,如图1所示。

我国关于乡村旅游扶贫问题研究是随着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总结逐渐开展研究的。据检索,最早以“旅游扶贫”为题,进行论文发表的是1991年发表的《坚持科技兴县 振兴老区经济》一文。从相关文献的数量及研究内容来看,我国旅游扶贫问题研究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

第1阶段(1990-1995年),这是我国旅游扶贫研究的起步阶段,文献研究最突出的研究重點是旅游扶贫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助于贫困地区脱贫。在研究文献数量上明显有限,仅11篇。文献显示,199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最早对旅游扶贫研究进行科研资助。

第2阶段(1996-2000年),这是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提出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扶贫,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口号,研究内容上包括了对乡村旅游扶贫路径的探索、地域旅游资源优势分析、旅游扶贫建设构想等,对生态旅游扶贫进行了初步探索。

第3阶段(2001-2010年),这是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研究地域上主要集中在贵州、云南、甘肃、安徽、广西等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在研究内容上包括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对策研究、发展模式研究、可行性研究、特色资源旅游扶贫研究等。这一时期旅游扶贫的快速发展与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紧密联系,同时国家旅游局2006年提出“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宣传主题,进一步推动了乡村旅游扶贫的热潮。

第4阶段(2011-至今),这一阶段对乡村旅游扶贫的研究论文数量持续膨胀,但在研究内容上呈现更多的批判性、反思。这一阶段我们称为巩固调整阶段。研究对象转为具体的某一景区、某一民族、乡镇;研究内容上,包括对乡村旅游扶贫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辨析,贫困地区和贫困人才参与旅游扶贫、受益情况研究,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对地域、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影响,乡村旅游扶贫效用、绩效评价,适宜于当地旅游扶贫的路径研究等。这一时期特别重要的事件是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从立法的角度,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保障。

2 研究内容

2.1 民族、贫困地区旅游扶贫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我国70 %的优质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等贫困地区,在全国贫困县有832个,其中近300个县属于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限制开发县,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却良好,在全国12.8万贫困村中,具备发展乡村旅游基本条件的至少占一半。贫困地区与生态系统脆弱地区之间存在高度的耦合性,因而,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突出矛盾。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常规的产业发展模式受到了限制,但是贫困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则为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张遵东(2011)[1]通过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实地调研,发现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增长整体上呈现出一致性,但由于某些因素的限制扶贫效果并不显著,提出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乡村旅游扶贫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及参与能力,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蒋睿(2009)[2]通过分析怒江峡谷地区贫困现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出发点,探讨旅游扶贫机遇、资源、结构、优势、特色策略;汪侠(2011)[3]以桂林市的5 个贫困村落为例,运用方差分析方法,分别考察这些因素对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并对其成因进行分析。蔡运龙(2006)[4]认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优势,通过生态旅游开发,顺理成章地可转换成产品优势;秦其文(2004)[5]通过论述湘鄂渝黔边自然生态游、文化游等旅游开发项目,提出吸引贫困农民参与旅游开发、扩大就业的旅游产业带动、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经济实体、推进湘鄂渝黔边旅游产业一体化、建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制的政策措施;杨冬琴(2012)[6]以政府主导的云南省彝良县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提出在扶贫过程中以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为依托,积极发展旅游业,在开发过程中政府主导型扶贫旅游开发可以发挥政府职能优势,快速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状况,实现经济可持续、生态环保的发展。

民族、贫困特定地区的旅游扶贫从文献检索结果看,特定地区扶贫旅游是从当地良好的资源禀赋、基础设施的改善情况、地理位置、市场潜力以及当地旅游资源存在的优势及劣势等面寻找当地旅游资源可以达到扶贫的目的,特定地区实施旅游扶贫,既有固有的发展劣势,如地理位置偏、交通发展程度略差等,也有由此而保存较为良好的、原生态的旅游资源优势。

2.2 旅游扶贫中居民社区参与问题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是近年来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也是民族、贫困地区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还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政府扶贫的重要手段,然而旅游开发过程常常会自发地偏离旅游扶贫的初始目标,为了避免“旅游飞地”现象,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参与旅游”是真正让旅游区贫困人口受益的有效路径。从社区参与旅游的实证调研来看,普遍存在村民参与意识不高、参与层次较低、参与人员不平衡和参与的不可持续等问题。饶勇(2008)[7]主张通过“社区参与”来克服单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盲目性和片面性;刘筏筏(2008)[8]探讨社区参与作为一种策略在保护民族文化中的措施和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叶俊(2015)[9]通过分析大别山旅游扶贫的现状,提出必须构建社区参与赋权机制、培育社区参与意识、加强知识技能培训和完善评价反馈体制来保证社区可持续参与旅游扶贫;潘植强(2014)[10]提出从社区参与到社区增权,增权即增强权能,是指通过外部的干预和帮助而增强个人的能力和对权利的认识,以减少或消除无权感的过程。郭文(2009)[11]通过个案调查村民参与旅游决策、管理、利益分配各个环节,得出村民的弱势地位在增权中提升的结论。实践表明社区增权对提高社区和居民民族旅游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民族旅游中社区参与和居民参与理应是2个不同的层面,因此将研究的视角延伸到社区内部和居民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贫困地区人们在旅游开发中的有效參与是脱贫的成功经验之一。王汝辉(2009)[12]引入人力资本产权理论,认为民族村寨中民族风俗习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内在化于居民,植根于居民的思想态度和言行举止中,其产权天然属于当地居民个人,民族村寨居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是其人力资本产权的特殊性的内在要求。张俊英(2012)[13]在实地调研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的状况,得知村民仅限于参与到旅游民俗接待的经营活动中,很少参与到旅游规划、决策、管理及教育培训等方面来; 张洁(2005)[14]以云南省中部古州野林彝族村寨、大槟榔园花腰傣村寨2个生态旅游景区为例,通过分析得出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相关因素,即社区经济和旅游业发展水平、景区优势旅游资源、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认知、对政府的信任度以及民族传统习俗。孟昭荣(2016)[15]提出通过立法建立居民参与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重视保证社区居民的实质性参与,开展社区活动,提升居民参与能力。王帆(2015)[16]在宁夏泾源县回族冶家村和青海互助县土族小庄村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相关理论,提出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差异,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旅游业起步方式不同、发展历程不同、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不同和政府扮演的角色不同。

从学者们研究社区、居民的扶贫参与感知表明,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既要提高旅游产品和提高居民的选择谋生的权力,也必须考虑社区、居民的参与。在乡村旅游扶贫中,必然会存在小部分人先富裕的现象,对这种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优先富裕的人群先天的资源禀赋的优势,如个人能力、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等,如何使先富带动、影响后富,是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强调社区、居民参与旅游扶贫,首先必须让让旅游扶贫的社区、居民意识到参与的重要性,破除“等、靠、要”的惰性思想;其次权力部门应通过各种渠道、手段、措施为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的实现做好保障;最终使贫困居民、社区受益得以实现。

2.3 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成武(2010)[17]在分析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提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该注意的十大问题,包括多重目标的有机结合问题、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旅游扶贫与小城镇开发建设问题、旅游扶贫与提升人力资源的问题、旅游扶贫与规划问题、旅游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结合问题、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结合问题、旅游扶贫的短期性的个别人收益与长期性的多数人受益问题、旅游扶贫与其他产业的结合问题、旅游扶贫和西部大开发结合问题;蒋焕洲(2014)[18]旅游扶贫开发转型发展受贫困人口参与度低、盲目开发、产品雷同、质量差、投入机制单一、扶贫绩效弱和专门人才匮乏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周歆红(2002)[19]提出旅游扶贫目标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因而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中获益和增加发展机会是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但现实显示经济增长不等于贫困人口的受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2014)强调,经济增长是缓解贫困的必要条件,但不充分,促进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增长将需要通过社会包容政策,给弱势群体参与并受益于经济增长的机会。郭清霞(2003)[20]提出科学的旅游扶贫开发是在政府扶持和引导下,政府扶持、群众共享,全程引导、追踪培训,保护环境,找准特色;张晓明(2015)[21]提出拓宽资金来源,提高社区的参与程度,实行统一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实施旅游扶贫的地区,大多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域,而生存环境是当地贫困人口“靠天吃饭”的资本,仅依赖于现成的自然食物和收入来源,导致环境的迅速恶化,而这种生活方式和资源禀赋的差异,又进一步加剧了社会收入差距,形成恶性循环,这表明人口增长、贫困与可持续发展相互联系。

2.4 旅游扶贫战略模式

旅游扶贫的模式的研究对旅游的开发,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黄国庆(2013)[22]分析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认为现有扶贫模式存在产业联动效应不高、注重经济效益、参与程度较低、参与主动性不强、旅游与扶贫缺乏关联度;提出旅游扶贫模式构建的原则以及构建政府主导型旅游扶贫模式;邓小海(2015)[23]从精准扶贫的背景出发,提出旅游扶贫战略成效并不明显,存在大多数贫困人口被排斥在当地旅游发展项目外、旅游扶贫招商与项目选择并非基于社区实际和贫困人口利益诉求、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并未给予区别对待等问题,进而构建了旅游扶贫目标人群识别的市场甄别机制和“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及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毛焱(2009)[24]提出PPT战略是通过发展旅游来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发展机会和利益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扶贫形式;郭清霞(2003)[20]通过对湖北旅游扶贫成功范例的分析,提出旅游扶贫战略的特征是: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特色资源为依托特色旅游产品为支柱、当地居民受益为目的脱贫致富为目标;陈通(2009)[25]就贫困地区实施PPT 战略的游资源、区位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管理体制等基础条件进行分析,探索运用机会成本思想可以减少贫困地区实施PPT 战略时决策过程的风险;陈江美(2010)[26]在分析鄂西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开发机制, 多元化投资、宽领域融资的融资机制。

通过文献分析,笔者认为乡村旅游扶贫的各种战略模式,要达到以下方面:为贫困人口提供发展机遇;增加为贫困人口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销售渠道;形成多样化的生存方式,特别是在偏远地区;促进反贫困的政策出台和贫困程度缓解;有利于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

2.5 旅游扶贫的生态适宜性

在20 世纪90 年代,旅游发展的又一个重点是生态旅游,而且是一个持续增长的领域。1999 年我国启动“生态环境旅游年”,2000 年第1个旅游扶贫试验区在生态资源丰富的六盘山建立,生态旅游扶贫逐步受到关注。罗盛锋(2015)[27]认为当前关于生态旅游扶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旅游扶贫的概念、可行性、参与主体、开发思路与模式、扶贫绩效等5个方面,研究尚不成熟,定量研究和模刑运用较少;何誉杰(2014)[28]结合旅游扶贫和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现状,提出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能使农村贫困人口真正受益,结合传统旅游分析了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特征,阐述了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的社会经济意义;吴铮争(2004)[29]立足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分析,提出了基于生态环境价值补偿机制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与旅游扶贫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以保证和促进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邸明慧(2015)[30]通过对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县旅游扶贫适宜进行研究,以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和旅游产业聚集程度2个指标建立旅游扶贫适宜性分类模型,构建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黄燕玲(2016)[31]提出旅游扶贫生态适宜性评价作为1种事前评价,对旅游扶贫开发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发现,交通、经济、旅游资源是决定旅游扶贫适宜性的关键因素。

旅游扶贫生态适宜性评价作为1种事前评价,对旅游扶贫开发具有指导作用,旅游扶贫的顺利实施是通过交通、经济、旅游资源多、利益相关者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考虑政府的主导作用,创造适合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需要合理规划,科学开发;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需要强调本地居民参与,真正让利于民;需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本土文化,开发特色产品。

2.6 旅游扶贫效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扶贫实践的不断深入,旅游扶贫效用评估研究日益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之一。相对而言旅游扶贫是一种全新的扶贫方式,但在旅游扶贫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涓滴效应 、旅游漏损、产品模仿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弱化了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效应。李力(2010)[32]对广东省梅州市的实证调查发现旅游扶贫资金支持的部分旅游景点项目资源品位不高,景点分散,旅游项目单一,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黄梅芳(2014)[33]利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合德尔菲法和定量模型方法,从长期和短期2个维度构建了关于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赵小芸(2004)[34]从投资贡献(量)和投资效率(质)2个方面对西部地区的旅游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了定量研究,结果显示,旅游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效用,在发展趋势上,投资效率因素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罗盛锋(2015)通过对滇桂黔石漠化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进行评价,探索建立客观绩效、感知绩效与潜力绩效3个一级指标在内的生态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

在旅游扶贫实践中还存在旅游扶贫资源规划、产业布局等不合理,影响了旅游扶贫开发的效果,对于贫困地区扶贫效果不显著直接影响该地区对旅游扶贫的投入,旅游扶贫投入的不足或不重视,反过来又影响旅游扶贫效果,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地方旅游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好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扶贫效用,需要提高旅游产品品质,需要增强贫困人口的选择谋生的权力,需要考虑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经济效益是旅游扶贫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必须关注社会、环境和文化成本和福利。

3 结语与展望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扶贫实践的不断深入,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日益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之一,研究视角由最初的宏观层面资源丰富地区的扶贫,已经拓展到微观层面的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贫困人旅游收益、扶贫权力以及旅游扶贫感知等的研究。由最初的侧重经济发展转化为经济、社会文化和生的综合研究,并且兼顾到了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在微观层面上,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研究时间节点也从原来的事中、事后向事前转变,事中控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扶贫的影响因子分析、居民感知以及参与行为研究、旅游扶贫模式的探索等,事后评价主要是对旅游扶贫效用的评价,包括旅游扶贫的扶贫绩效、生态绩效、感知绩效等进行了的研究;事前研究包括可行性、生态适宜性、规划发展等的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建议在乡村旅游扶贫中,应注重最大化地保留当地的旅游收入,使旅游收入相对公平地分布在利益相关者中;对地域文化与环境,提供可持续的技术支撑,政策支撑;提高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意识;实施教育和培训计划,强化民族、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强化旅游业经营者的培训、管理与创业;改善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以避免贫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损失、环境退化与文化扭曲。

参考文献

[1] 张遵东, 章立峰. 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2(6): 66-71.

[2] 蒋睿,杨世瑜.怒江峡谷地区旅游扶贫策略探讨[J].生态经济,2009 (1):158-161.

[3] 汪侠,吴小根,章锦河,等.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居民满意度:差异及其成因——以桂林市的5个贫困村落为例[J]. 旅游科学,2011(3):45- 56.

[4] 蔡運龙.生态旅游:西南喀斯特山区摆脱“贫困陷阱”之路[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113-116.

[5] 秦其文.湘鄂渝黔边旅游扶贫开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68-72.

[6] 杨冬琴,吕叶. 政府主导型少数民族扶贫式旅游开发探索—以云南省彝良县木椿沟苗族风情园建设为例[J]. 旅游管理研究,2012(10):

19-20.

[7] 饶勇,黄福才,魏敏. 旅游扶贫、社区参与和习俗惯例的变迁—博弈论视角下的可持续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08(3):88-

95.

[8] 刘筏筏. 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社区居民参与的视角[J].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8(2):75-80.

[9] 叶俊.基于社区参与的大别山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7):1766- 1769.

[10] 潘植强.社区增权:实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有效路径[J]. 旅游论坛,2014(6):43-49.

[11] 郭文.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云南香格里拉雨崩社区个案[J]. 旅游学刊,2010,25(3):76-83.

[12] 王汝辉.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民族村寨居民参与旅游的必要性研究[J]. 旅游论坛,

2009,2(4):559-562.

[13] 张俊英,马耀峰.民族地区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实证研究——以青海互助土族小庄村为例[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81-88.

[14] 张洁,杨桂华.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生态经济,2005(10):

303-306.

[15] 孟昭荣,徐淑梅.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小城镇发展之策略[J]. 学术交流,2016(2):134-137.

[16] 王帆,孙新.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比较研究———以宁夏回族冶家村和青海土族小庄村对比分析为例[J]. 开发研究,2015(6):96-100.

[17] 王成武,白明英,赵丽丽. 我国西南地区旅游扶贫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 特区经济,

2010(7):151-152.

[18] 蒋焕洲. 贵州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实践:成效、问题与对策思考[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4

(1):34-37.

[19] 周歆红.关注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17-21.

[20] 郭清霞.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地理,2003(4):558-560.

[21] 张晓明,张辉,魏伟新. 基于旅游扶貧战略的效应分析及创新对策研究—以星子县为例[J].生态经济,2015(5):138-152.

[22] 黄国庆.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模式研究[J].求索,2013(5):253-255.

[23] 邓小海,曾亮,罗明义. 精准扶贫背景下旅游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 生态经济,2015(4):

94-98.

[24] 毛焱,梁滨. PPT战略:基于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观[J]. 求索,2009(6):65-67.

[25] 陈通,孙东峰. 实施PPT旅游扶贫战略的可行性研究[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9(2):

65-68.

[26] 陈江美,吴尊华,张丽利. 鄂西“旅游扶贫”发展战略[J]. 安徽农业科学,2010(13):6961-

6963.

[27] 罗盛锋,代新洋,黄燕玲.生态旅游扶贫研究动态及展望[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5,35

(3):642-648.

[28] 何誉杰.基于旅游扶贫角度的体验型生态农业旅游研究[J]. 农业经济,2014(6):92-93.

[29] 吴铮争,杨新军.论西部旅游扶贫与生态环境建设[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1):

31-35.

[30] 邸明慧,郑凡,徐宁,等.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县旅游扶贫适宜模式选择[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5,31(3):123-126.

[31] 黄燕玲,代新洋,罗盛锋.基于GRA的桂西北石漠化地区旅游扶贫适宜性评价[J]. 广西社会科学,2016(1):84-89.

[32] 李力,闭海霞.旅游扶贫效用分析——基于广东省梅州市的实证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7):15353-15355.

[33] 黄梅芳,于春玉.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34(2):406-410.

[34] 赵小芸.旅游投资在西部旅落扶贫中的效用分析[J]. 旅游学刊,2004(1):16-19.

[35] 罗盛锋,黄燕玲. 滇桂黔石漠化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评价[J]. 社会科学家,2015(9):

97-101.

作者:付占娟

第3篇: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研究评述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具有重大意义。该文从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扶贫绩效的发展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提出结论,以期为四子王旗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字:乡村旅游;旅游扶贫;绩效评价;四子王旗

1 发展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作为扶贫的一种方式,并开始受到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在旅游资源丰富的欠发达地区,旅游扶贫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扶贫手段之一[1]。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将摆脱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以解决地区贫困问题并使他们摆脱贫困。乡村旅游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一种创新形式,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进展

学术界对旅游扶贫绩效评价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研究方法和内容方面,吴国琴采用模糊综合分析法构建了旅游扶贫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了大别山区的4个贫困村的生态旅游扶贫绩效[2]。罗盛锋等运用TO PSIS模型对三个特困区的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进行了评价[3]。杨亚芹通过对以邯郸市连片特困区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旅游扶贫绩效的差异进行了比较[4]。焦克源等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旅游业发展能否帮助当地贫困人口实现扶贫,实现扶贫[5]。Muganda M等在研究旅游对消除贫困的贡献一文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了旅游业发展是否有助于当地贫困居民获益并实现脱贫[6]。研究表明,旅游业的发展为他们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

在指标选取和旅游扶贫绩效体系构建方面,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成熟,可以为我国旅游扶贫绩效评估提供参考。Mathieson A,Wall G是最早进行旅游影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的,他们从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维度三方面构建了旅游影响评价体系[7]。然而Ap J,Crompton J L的指标体系相对完整和得到了广泛运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建立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和拥堵对旅游影响的评估体系[8]。目前,我国学者仍处于探索階段。黄梅芳、于春玉分析了民族旅游在长期和短期的扶贫表现[9]。向延平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10]。而阎友兵等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中包括4个评估标准: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和工作绩效,以及相应的18个评价因素[11]。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通过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或模型对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部分学者将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促进了实际问题的解决。

总结国内外乡村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的内容、方法等方面,乡村旅游的研究大致经历了理论研究、发展模式分析和发展效应探究。以上探讨标志着乡村旅游研究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探讨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关于乡村旅游概念和理论的研究。其次是关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及不同地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如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背景下(旅游+、互联网和电子口碑等)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是关于发展乡村旅游产生的效应进行了研究,如妇女地位的变化、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带来的效应。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焦点。

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我们应该主要集中在几点,一是不同地区范围内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当地居民生计方式、文化传承和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满意度等方面。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在发展模式和测评指标研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3 新形势下的乡村旅游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的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绿色发展,为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乡村旅游在全面实现农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关于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如何发展的问题。首先应该确定开发地是否存在发展旅游的条件,换句话说,是否有资源禀赋促进其发展。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些地区在没有开发乡村旅游的条件下为了迎合国家趋势大力开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最终成为现代的城市化。原来的乡村特色和乡村景观都丢失了,这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进行。其次,在有资源禀赋的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避免同质旅游产品的出现。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最核心的是依托于乡村独特的“乡景”与“乡韵”吸引游客。因此,保证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其独特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乡村旅游的发展应该实现产业的附加,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益于或者是补充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是完全取代了其他产业的存在。

4 结论

乡村旅游在政策的推动下,已成为发展的一种新形势。我们应当抓住乡村旅游发展的机遇,结合本地区的民族特色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积极开展牧区旅游、乡村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这对于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四子王旗乡村旅游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是有针对性的关于四子王旗地区乡村旅游的研究还是不足,例如关于牧区或农牧交错区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四子王旗作为内蒙古主要的农牧地区之一,乡村旅游的发展必不可少,相关研究的匮乏会导致四子王旗乡村旅游存在发展中存在路径上的偏差。因此,结合四子王旗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四子王旗地区牧区或者是农牧交错区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曾本祥.中国旅游扶贫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 2006, 21(2):89-94.

[2] 吴国琴.大别山区旅游扶贫生态绩效的实证分析--以豫南4个旅游扶贫村为例[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29(3):376-380.

[3] 罗盛锋,黄燕玲.滇桂黔石漠化生态旅游景区扶贫绩效评价[J].社会科学家,2015(9):97-101.

[4] 杨亚芹.邯郸市连片特困地区旅游扶贫绩效的差异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6,18(4):60-63.

[5] 焦克源,杨建花.基于AHP-熵权法的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效益评估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2):133-143.

[6] Muganda M,Sahli M,SmithK A.Tourism’s contribution to poverty alleviation: a community perspective from Tanzania [J].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2010,27(5):629-646.

[7] MathiesonA,Wall G.Tourism,economic,physical andsocial impacts[M].London:Longman,1982.

[8] Ap J,Crompton J L.Developing and testing a tourism impact scal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8,37(2):120-30.

[9] 黃梅芳,于春玉.民族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4, 34(2):406-410.

[10] 向延平.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扶贫绩效模糊评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5-7.

[11] 阎友兵,陈赣,陈彪.基于居民感知的旅游扶贫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龙山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6):99-105.

【通联编辑:朱宝贵】

作者:樊帅

第4篇: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2017-11-0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根据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精准施策、提高实效。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锁定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各地要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

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

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布比较集中的省市,应当编制区域旅游扶贫规划,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沿海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区),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乡村旅游扶贫应充分体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

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 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对不能安全通客车的窄路基路面公路合理进行加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

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开展“六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

(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各地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

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大力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宣传推介,通过电商平台、节庆推广、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大力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等宣传,把乡村旅游点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介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美景游、民俗风景、农家乐厨艺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

各地要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

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种子工程”,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基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

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

1、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

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

到2020年全国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5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

2、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 组织和支持300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每年促成不少于5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与规划设计单位结对,5年完成30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3、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 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开展旅游电商万村千店行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

到2020年,全国建设1000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销售产值8000亿元,带动不低于50万户贫困户脱贫;建设1000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每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100亿元。

4、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

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通过5年时间解决1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脱贫。

5、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 组织和引导百万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转型提升、创新发展。

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示范乡村。

6、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

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统筹资源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符合旅游扶贫项目特点、与旅游扶贫项目周期相匹配的支持产品。

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担保平台、风险准备金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优先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授信,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

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情况,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7、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

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按照景区扶贫加分政策,鼓励每个4A、5A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不少于3个,每个能人带动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

加快扶贫创新模式推广,到2020年,全国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景区1000个、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1万家,培育旅游扶贫带头人5万个,带动80万户贫困户脱贫。

8、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 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公益指导培训。到2020年前,各省要以市、县为基础,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实现对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培养旅游扶贫带头人10万人。

实施保障

(一)明确任务分工。

建立由旅游、发改、国土资源、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机制。

旅游部门建立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市场监管以及跟踪统计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加强重点村和周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

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协调重点村交通体系发展和重点村、重点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重点村开展规划建设,合理安排乡村旅游扶贫各项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环保部门指导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重点村人居环境改善、风景名胜区保护和规划建设。 水利部门负责指导乡村河流、湖泊、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

农业部门负责重点村的特色农产品开发,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林业部门指导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打造精品景区。 扶贫办负责协调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扶贫的金融支持。

(二)加强组织协调。

各地将旅游扶贫工作有机融入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大局,构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旅游扶贫体系,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打好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

各地应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及时开展旅游扶贫情况动态跟踪监测、督导检查,每年年底进行考核。

各地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微信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旅游扶贫成果,进一步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各方参与旅游扶贫,共同分享旅游扶贫成果。

各省区市旅游部门牵头,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推进落实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第5篇:福建省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实施方案

(2016-2020年)

为落实《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加快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闽委办发〔2015〕24号),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我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来闽考察指导重要讲话和对宁德赤溪畲族村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推进生态保护、旅游开发、扶贫攻坚有机结合,以增强贫困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根本,积极改善贫困地区旅游发展环境,加大对贫困人口参与旅游经营服务的扶持力度,让群众分享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红利,将绿水青山变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二、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资源品质、区域交通情况、邻近地区贫困人口规模,在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中选取约250个省级旅游扶贫开发重点村(以下简称重点村),每年扶持约50个重点村,通过整合资源和财政投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丰富旅游产品,打造成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乡村旅游特色村,加快贫困村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三、工作措施

(一)编制乡村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各市、县(区)旅游部门、扶贫部门负责牵头制定重点村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做好与已编的村庄规划等农村有关规划的衔接,并经所在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审议通过。省旅游局组织动员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公益活动,对重点村发展旅游产业和开展旅游扶贫合作给予规划指导和项目设计。筛选符合条件的重点村优先纳入“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聘请台湾知名的乡村旅游策划、规划专家为“试验基地”编制规划,制定并提供项目建设推进方案、业态引进、运作模式、品牌营销、人才培训、技术辅导等一条龙服务,打造乡村旅游精品。鼓励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参与乡村风貌设计、乡村规划和建筑设计等工作。

(二)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住建部门优先将重点村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要求,重点实施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保持村庄原有形态和乡土气息。属于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要加大保护力度,改善环境景观面貌。加大投入,完善乡村旅游景区(点)供电供水、停车场、公厕、交通旅游标识等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修建旅游基础设施涉及改变土地用途的,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优先将重点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造福工程危房改造计划。引导、鼓励村民、社会投资者依据规划兴建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配套服务设施。

(三)培育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引导村集体、村民、外来投资者开发农业观光类、文化体验类、民俗农庄类、科普教育类、乡村度假类、休闲运动类、特色餐饮类等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重点村利用荒地、荒山、荒滩发展旅游的,允许采用协议出让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土地、林业主管部门简化用地审批程序。大力扶持贫困户开展旅游创业就业,鼓励先富帮后富、先富带后富,积极探索以旅游资源、扶贫资金等入股参与旅游开发,让贫困户从旅游业发展中获得稳定收益。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优先给予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扶持。对吸纳10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优先纳入扶贫小额信贷资金支持范围。对具有区域特色、发展潜力和盈利良好的企业和项目,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企业和项目,优先纳入小康股权投资基金项目库进行对接。

(四)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人社、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开展重点村旅游扶贫培训,采取就业公共服务机构直接组织职业培训,或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委托具备条件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职业院校等,培养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经营户,对重点村农民开展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旅游商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在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计划、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大学生回乡创业计划等时,选派、引导旅游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为重点村乡村旅游发展服务。旅游主管部门每年分期分批组织重点村主官开展乡村旅游专题学习培训。鼓励旅游企业或有资质的相关机构免费对贫困农户进行乡村旅游相关培训。

(五)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旅游部门会同宣传部门以“清新福建”总体形象品牌为核心,通过旅游节庆和媒体专栏专题等多种方式,为重点村开展“美丽乡村游”等系列品牌创建活动。积极推动“互联网+旅游扶贫”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重点村积极发展智慧乡村游,充分依托微信、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促进旅游产品在线宣传和销售。各级旅游部门在邀请国内旅游媒体和旅行商赴各地开展采风时,将重点村乡村旅游的推介纳入其中。

四、组织实施

(一)明确任务分工。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牵头协调省级旅游扶贫开发重点村旅游扶贫工作,支持重点村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部门负责配合省直相关部门加大对重点村旅游扶贫开发资金投入。环保部门负责协助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指导和服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提升重点村的规划设计水平,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旅游景区(点)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旅游村庄街道立面改造、绿化和传统建筑保护修缮、合理利用工作,指导旅游村庄进行裸房整修。交通部门负责结合农村路网建设,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区到重点村景区(点)的道路交通等问题。农业、海洋与渔业部门负责指导、扶持、培育和建设生态休闲农业、渔业,开发特色农产品,美化优化农村环境。林业部门负责重点村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文化部门负责重点村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开发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部门负责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引导、旅游产品和线路设计、宣传推介、人才培训、乡村旅游标准以及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旅游数据统计工作。扶贫办负责协调利用专项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

(二)筛选确定省级旅游扶贫开发重点村。各市、县(区)级发改部门牵头会同同级环保、住建、交通、农业、海洋与渔业、财政、文化、林业、旅游、扶贫办等部门,联合筛选本地区旅游资源禀赋好、通过旅游帮扶能尽快见效的建档立卡贫困村,提出建议名单逐级上报。省发改委牵头会同省环保厅、住建厅、交通厅、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财政厅、文化厅、林业厅、旅游局和省扶贫办,在组织相关专家评审的基础上,从各设区市报送材料中筛选确定250个左右贫困村,作为省级旅游扶贫开发重点村予以重点扶持,列入2016-2020年实施方案逐年分批实施。

(三)明确重点村乡村旅游建设项目。各市、县(区)旅游、扶贫部门根据省里确定的重点村名单,抓紧组织编制重点村旅游扶贫实施方案(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三年),策划生成重点村旅游扶贫开发项目。各市、县(区)发改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类测算提出申请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和补助资金,于每年10月份前逐级上报省发改委。省发改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上报的重点村旅游扶贫实施方案进行联合审核,按照前期工作成熟情况筛选确定约50个重点村纳入年度实施计划予以推进,审核确定纳入资金支持的建设项目和补助资金。

(四)落实资金保障。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安排涉农、涉企、旅游等专项资金时,要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建设项目倾斜,重点支持实施方案编制、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人才培训、市场推介等。对年度确定实施的具体建设项目,省级补助资金由省直相关主管部门在各自资金盘子中安排下达。省旅游局对重点村获得类别等级的乡村旅游星级单位、特色村,在原有资金补助前提下再上浮30%资金补助。同时,省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相关资金支持。各设区市也要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到位项目资金。

(五)鼓励金融和社会资金支持。鼓励乡村旅游经营户以互助联保方式实现小额融资,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的生产性贷款给予扶贫小额信贷支持。继续对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性贷款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按年度担保额的1.6%给予风险补偿。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古民居修复、景点景区开发和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林地使用权、大型农机具、农业大棚、盆栽花卉等抵质押贷款试点,以及森林综合保险参保林地“林权+保单”等抵押贷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六)开展第三方评估。各地要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省发改委、旅游局、扶贫办适时委托第三方对重点村旅游扶贫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成绩,发现问题。各设区市发改委、旅游局、扶贫办于每年10月前将有关进展情况报送省发改委、旅游局、扶贫办。根据扶贫工作整体进展和实际情况,如确需对重点村名单进行调整,各地应提出申请上报省相关部门联合审定。

第6篇:12部门联合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关于印发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的通知

旅发〔2016〕1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委(局)、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厅(局)、环保厅(局)、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交通运输厅(局)、水利厅(局)、农业厅(局)、林业厅(局)、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厅字〔2016〕4号),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联合制定了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家旅游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国家林业局 国务院扶贫办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16年8月11日

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旅游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力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25个省(区、市)2.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30万贫困户、747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6-2018年减少1.26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400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9-2020年减少1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347万贫困人口脱贫。

——通过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使全国1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年旅游经营收入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中央统筹、地方负责。按照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县(市、区、旗)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中央各相关部门负责制定配套方案,明确工作部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整合省内资源予以支持。各县(市、区、旗)政府要组织实施好扶贫项目,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

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根据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向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倾斜,形成旅游扶贫开发合力。

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因地制宜确定各类乡村旅游建设发展类型,选择精准到户到人的脱贫模式。创新投融资方式和途径,为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更有力的资金支持。各项旅游建设尽可能利用原有建设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突出农村特色和田园风貌。

精准施策、提高实效。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精准锁定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切实提高乡村旅游扶贫脱贫工作成效。

二、乡村旅游扶贫工程主要任务

(一)科学编制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各地要将乡村旅游扶贫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脱贫攻坚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域乡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交通建设等规划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旅游规划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森林旅游发展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合并编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分布比较集中的省市,应当编制区域旅游扶贫规划,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沿海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区),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乡村旅游扶贫应充分体现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帮扶途径、支持措施和收益安排。

(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各地要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加大投入力度,挖掘当地生态旅游、民俗文化等资源,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景区,引导生活在周边不具备基本生存条件的建档立卡易地扶贫搬迁对象适度集中居住并依托乡村旅游就业脱贫。集中精力解决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加快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设施建设和危桥改造,对不能安全通客车的窄路基路面公路合理进行加宽改造,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推进重点旅游景点景区到干线公路的连接线、旅游路建设,改善重点景点景区的交通条件。加快完善乡村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向乡村延伸,开展“六小工程”建设,大力推进有条件的贫困户开展乡村旅游服务,对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贫困户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为主要内容的“三改一整”工程,提升改善旅游接待条件。

(三)大力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各地要突出乡村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文化内涵,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带动贫困户参与的乡村旅游产品。要发展一批以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度假产品,建成一批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策划一批采摘、垂钓、农事体验等参与型的旅游娱乐活动,大力开发徒步健身、乡村体育休闲运动,培育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特色文化演艺和节庆活动。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各地要因地制宜,加大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宣传推介,通过电商平台、节庆推广、主题活动等一系列载体,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公益宣传。大力推广乡村度假生活理念,开展乡村旅游进社区、高校、企业单位等宣传,把乡村旅游点变成“单位的疗养院”、“学校的实践基地”、“社区的活动中心”。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平台推介民宿客栈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挖掘当地乡土文化、民俗风情,举办农事节庆游、山水美景游、民俗风景、农家乐厨艺大赛等系列节庆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强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训。各地要创新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方式,积极开展乡村旅游经营户、乡村旅游带头人、能工巧匠传承人、乡村旅游创客四类人才和乡村旅游导游、乡土文化讲解等各类实用人才培训,依靠人才支持和智力投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服务能力。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培训种子工程”,培养一批乡村旅游扶贫培训师,深入基层一线、面对贫困群众进行技能辅导。

三、乡村旅游扶贫八大行动

1、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大力改善乡村旅游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启动“六小工程”,确保每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好停车场、旅游厕所、垃圾集中收集站、医疗急救站、农副土特产品商店和旅游标识标牌。到2020年全国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实现“六小工程”和“厕所革命”全覆盖,5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三改一整”工程。

2、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组织和支持300家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围绕旅游产品建设和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编制旅游发展规划。每年促成不少于5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与规划设计单位结对,5年完成3000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规划编制。

3、乡村旅游后备箱和旅游电商推进专项行动。依托乡村旅游发展带动农副土特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在邻近的重点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主要交通干道旅客集散点等设立农副土特产品销售专区。开展旅游电商万村千店行动,优先支持有条件的重点村利用已有资源建设旅游扶贫电商平台,组织实施贫困地区“一村一店”、“旅游淘宝村”、“旅游扶贫村+特色馆”立体扶贫,依托村民中心、超市等营业场所建设电商服务站点,支持各大电商平台开展旅游电商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开设扶贫频道,开展在线宣传推广、特产销售、旅游线路营销。到2020年,全国建设1000家“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销售产值8000亿元,带动不低于50万户贫困户脱贫;建设1000个乡村旅游扶贫电商示范村,每年实现旅游商品销售100亿元。

4、万企万村帮扶专项行动。组织动员全国1万家旅游企业、宾馆饭店、景区景点、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院校等单位,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帮扶脱贫。采取安置就业、项目开发、输送客源、定点采购、指导培训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发展旅游,通过5年时间解决100万左右贫困人口的脱贫。

5、百万乡村旅游创客专项行动。组织和引导百万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各类“创客”投身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创意研发、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转型提升、创新发展。到2020年,全国培育1000个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形成一批高水准文化艺术旅游创业示范乡村。

6、金融支持旅游扶贫专项行动。加快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库建设,统筹资源支持国开行、农发行等银行创新金融服务,设计符合旅游扶贫项目特点、与旅游扶贫项目周期相匹配的支持产品。探索建立乡村旅游投融资主体、担保平台、风险准备金制度及信用评级体系,优先在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进行授信,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相关部门给予贷款贴息。积极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扶贫信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增收的情况,为景区、能人、企业(合作社)提供成本低、期限长的信贷支持。每年金融支持旅游扶贫项目不少于1000个,资金不少于3000亿元。

7、扶贫模式创新推广专项行动。探索景区带村、能人带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类型的旅游扶贫新模式,按照景区扶贫加分政策,鼓励每个4A、5A级景区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不少于3个,每个能人带动不少于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个合作社带动不少于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招工、订单采购农产品、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成立互助社等方式帮扶脱贫。加快扶贫创新模式推广,到2020年,全国建设旅游扶贫示范景区1000个、企业(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基地1万家,培育旅游扶贫带头人5万个,带动80万户贫困户脱贫。

8、旅游扶贫人才素质提升专项行动。设立乡村旅游扶贫东部、西部培训基地,组建“全国乡村旅游扶贫专家库”,动员规划、管理、营销专业人才到扶贫开发重点县、易地扶贫搬迁小镇、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公益指导培训。到2020年前,各省要以市、县为基础,建立地方培训基地,实现对2.26万个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全覆盖,培养旅游扶贫带头人10万人。

四、实施保障

(一)明确任务分工。建立由旅游、发改、国土资源、环保、住建、交通、水利、农业、林业、扶贫、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参加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机制。旅游部门建立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引导、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宣传推广、人才培训、市场监管以及跟踪统计工作。发展改革部门加强重点村和周边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协调重点村交通体系发展和重点村、重点景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指导重点村开展规划建设,合理安排乡村旅游扶贫各项用地的规模、布局和时序。环保部门指导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指导重点村人居环境改善、风景名胜区保护和规划建设。水利部门负责指导乡村河流、湖泊、水利风景区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部门负责重点村的特色农产品开发,促进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林业部门指导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打造精品景区。扶贫办负责协调利用扶贫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支持重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旅游扶贫的金融支持。

(二)加强组织协调。各地将旅游扶贫工作有机融入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大局,构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元主体的旅游扶贫体系,统筹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用地保障、行政审批和资金整合使用等问题,打好组合拳,形成政策合力。

(三)强化督查考核。各地应建立旅游扶贫开发督导考核机制,把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及时开展旅游扶贫情况动态跟踪监测、督导检查,每年年底进行考核。各地要通过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微信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旅游扶贫成果,进一步强化典型示范引领,推动各方参与旅游扶贫,共同分享旅游扶贫成果。

各省区市旅游部门牵头,结合实际尽快制定推进落实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紧制定配套政策,营造良好环境。

第7篇: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

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 ——以中国最美丽的小县城

贫困是永远存在的,迄今为止没有那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根除贫困的问题,包括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着贫富分化的两局格局。因此我们发展中国家,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缓解和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我县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但由于历史原因,加上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仍有很多地区农民的贫困问题还尚未完全解决。贫困问题的解决是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本文通过乡村调查,深入了解巴马县扶贫开发的历史与现实,利用理论与经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巴马县扶贫开发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地关系紧张、自然环境恶化、人力资本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增收能力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制约着巴马县农村大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本文在充分认识巴马县扶贫开发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主导、资源配合、贫困群体参与式扶贫开发,“人”本式扶贫开发、保障式扶贫开发、资金投入式扶贫开发和科技投入式扶贫开发等扶贫开发对策措施。鉴于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各地区应该有所侧重地采用不同对策组合进行扶贫开发,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避免“一刀切”的行为,遵循以“人”为本、循序渐进的扶贫开发原则,保证扶贫开发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长期努力,最终使巴马县及其农牧民摆脱贫困、步入小康。

我们郧县是一个贫困山区县,从我县扶贫开发所走过的路子来看,脱贫致富需要走发展地方特色经济之路。 一是坚持扶贫开发与调整经济结构相结合,走开发区域经济扶贫的路子,加快县乡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资源开发,增加县乡财政和农民收入,增加自我发展能力,稳定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坚持扶贫开发与农业产业化

上饶市地处赣东北地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地区,境内既有“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天下盆景——龟峰”这样的自然绝景,也有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稻作之乡——万年这样的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进入新世纪以来,上饶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依托贫困乡村丰厚的文化底蕴、众多的民俗古居、良好的自然生态等条件,将乡村旅游发展与扶贫开发有效结合起来,加大对乡村旅游扶持和投

入力度,在贫困地区建立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区和示范村,发展了特点鲜明类型多样的乡村旅游品牌,走出了一条具有上饶特色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之路。

一、乡村旅游产业在贫困乡村扶贫开发中的作用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性质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是促进农村繁荣发展、推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偏远贫困地区的脱贫减贫、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农村建设的最好产业之一。

1、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彰显贫困乡村资源特色,实现资源价值。贫困乡村有不少是特色旅游资源富集区,在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突显资源特色,创造可观的综合效益。如婺源县已开发建设的乡村旅游景区范围内有5个村是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这些村大都是优美生态景观与古建文化景观结合较好的古村落。因此,在开展古村落、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广大农民以资源入股,积极参与经营,并获得分红收益,得到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最为直接的收入。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壮大,农民的分红收入也随之不断增加,2006年至2008年,婺源县景区农民分别得到分红167.15万元、252.76万元、359.4万元,同比增长21%、51.2%、42.2%。到2008年,共有2908户、11191名农民参与景区经营收益分红,户均达1240元。

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旅游植根于农村,旅游需求直接增加了农产品的需求量,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婺源县通过乡村旅游的有效激活,促进了全县特色生态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庆源村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参与旅游服务的也有80余户,参与率达30%,全村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扶贫重点村大彰山乡上村村在发展乡村旅游前茶叶种植面积只有200亩,如今已发展到了500余亩,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以生产砚台著称的江湾镇大畈村,目前已形成砚石产品一条街,砚石及店铺达240多户,带动农民就业180余人,农户年均收入近3万元。

3、乡村旅游有利于吸收剩余贫困乡村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在乡村旅游业的带动下,农民通过自办农家乐、开店摆摊设点、到旅游企业务工、到住宿餐饮、旅游商店就业,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据不完全统计,在婺源县各类旅游从业人员6万余人,农民身份的有2.3万多人,人均年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江湾镇江湾村贫困户吴灶清因腿致残后,家境

十分贫困,自江湾乡村旅游业发展后,其妻到弋阳学会制作年糕技术,在旅游一条街摆摊销售,生意越做越红火,仅年糕销售收入达2万多元,年人平收入达6000多元,彻底摆脱了贫困。

4、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优化贫困地区农村社会文化环境,促进贫困乡村社会进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发展农家乐,为城镇居民提供回归自然、体验农事和农村民俗活动的场所,不少农村的卫生条件、农民居家条件和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营造了优美宜人的绿色生态环境,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生活方式的变革。婺源县段莘乡庆源村农民詹素源,在发展乡村旅游后,打破了该地“外人夫妻不能在家同住”的千年风俗,开办了“农家乐”酒店,并通过上网的方式招揽游客,年接待游客达1000余人。

二、婺源县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

1、明确思路,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主导产业。

婺源境内山青水秀,生态优美,古村落古建筑堪称一绝,生态、文化是该县最具特色的优势资源,该县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世界最大生态文化公园”的目标,把文化与生态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各乡镇、各部门齐心协力服务于旅游业发展。如扶贫部门通过实施整村推进工程,大力改善重点村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江湾晓起公路就以扶贫资金50万元为启动资金,整合200多万元资金进行了硬化,大大改善江湾、晓起景区的旅游环境,为全面打造乡村旅游大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制定规划,确立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婺源县依托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晰旅游发展思路,高起点规划“中国最美乡村”品牌,先后编制了《婺源县旅游产品总体规划》、《景区开展、发展及保护性规划》、《公路沿线乡村建设的控制性详规》、《江西婺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规划》。为了推行规划的落实,还出台了《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景区开发建设、景区管理、导游管理、宾馆管理、餐馆管理、门票管理等6个《管理办法》,建立了比较规范的产业运行机制。这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推动婺源旅游产业不断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3、树立品牌,全力打造旅游发展大环境。

一是保护生态,全力扮靓城乡环境。近几年,婺源县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小区191个,国家和地方公益林150万亩,全县活立木储量达10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2%。同时,全力打造“油菜花经济”,该县财政每年投入20万元,对油菜种植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仅2009年3月份,到婺源观赏

油菜花的游客多达36万人,平均每天1.2万余人。二是保护文化,大力挖掘人文资源。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强化对古村落内重点文物的保护;成立婺源文化研究会,负责对县内民间文化进行整理。三是塑造品牌,打造中国最美乡村旅游。自2003年起每年举办一次的“婺源中国乡村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节庆活动,同时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营销推介,在电视等媒体上展示婺源良好形象。

4、培育队伍,不断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婺源县十分重视加强对乡镇农家乐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结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民生项目,举办农家乐培训班,从服务礼仪、客房操作、传统菜制作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参加农家乐乡村旅游培训的农民超过2000人次。利用省茶校等现有教育资源,组织开设了导游等专业,培养了大量的导游、茶道等旅游专业人才。经常聘请知名旅游专家对全县农家乐经营服务人员、导游员、宾馆服务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开展旅游团队服务意识和阳光心态等方面的讲座,大力提升了婺源县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三、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乡村旅游业作为一项新兴旅游产业,从上饶来讲总体上来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仍然很薄弱,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人们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固农村经济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目前,乡村旅游产业只在婺源等少数几个县得到了足够重视,有些地方特别是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潜力的地区对乡村旅游的观念还不够明确,理念不清,政府参与引导尚未入手,虽然农家参与旅游活动很多,但未形成产业体系。

二是缺乏区域合作、统筹安排、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和策划。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产品由于缺乏市场分析,项目粗制乱套。一些旅游开发商急功近利、盲目开发,从而出现模式雷同、特色不明显、效益不佳等不良局面。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难以配套,环境设施得不到改善,项目启动困难。贫困乡村基础设施的天然欠缺制约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如婺源县段莘乡阆山村座落在高山之中,周边有激流、有峡谷、有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到94%,有红、绿、棕、黄四大特色产品,也是母氏文化遗存地,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但就是由于交通不便,旅游资源很难得到开发。

四是人才缺乏,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和相关的法规、政策难以跟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80%以上为本土农民,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在实际

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

为加快贫困乡村旅游的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中的作用,政府应强化领导,加强服务,着重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对策,做好相应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引导。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不是一项单纯的扶贫部门和旅游部门工作,而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大工程,地方政府应将其当成一件大事、要事、急事去落实,需要从深层次认识其战略意义,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要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扶贫工作的新抓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引擎、发展旅游的新亮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新途径,充分整合现有的各种资金渠道、管理技术、人才和互联网等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促进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要进一步突出扶贫主题。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明确“扶贫”这一主题,要把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展作为扶贫工作来做,要积极引导贫困乡村农民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最终要让农民成为真正的最大受益者。应采取启发、鼓励、典型带动等方式引导群众利用现有条件开展旅游经营,兴办家庭旅馆,参与加工出售当地土特产品等,在开发乡村旅游过程中脱贫致富。只有从这一点出发,乡村旅游才能对贫困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对尽快解决贫困人口问题起到实际的促进作用。

三是要进一步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要坚持在贫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积极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这方面,婺源县组建旅游集团的旅游开发模式很有特色,即政府做好规划与保护,为集团创造好的经济环境,集团精心做好宣传促销、市场管理、经营投资,有旅游资源的村以资源入股分红,这一模式符合乡村旅游开发的路子,有利于协调解决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四是要进一步突出特色。贫困乡村应根据不同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设计并整合出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如在上饶有很多丰富独特的、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旅游资源,如山水名片(三清山、鄱阳湖)、红色故土(弋阳、横峰)、稻作之乡(万年)、铜都品牌(德兴)等等,都是可以大力开发、大力挖掘的特色旅游资源。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培训管理。在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乡村旅游做活、做大、做好,更应该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旅游技能培训和教

育,消除农民对服务工作的顾虑,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旅游

服务水平。(作者系上饶市扶贫办主任)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旅游业逐渐成为贵州的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贵州将旅游与扶贫结合起来,不少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参与旅游开发,保护了原始生态,实现了脱贫致富。

让贫困农民吃上“旅游饭”

地处西南的贵州,拥有世居少数民族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9%,以布依族和苗族占多数。其中,苗族深居山岭,布依族逐水而居。

过去,不少农户“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却难以摆脱靠扶持、靠救济、靠补助生活的局面。

对此,贵州省提出“以旅游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发展思路,在旅游开发中,选择一批旅游资源丰富、市场前景好、交通相对便利的贫困地区,优先发展旅游业。

西江苗寨,屯堡,杉木河,赤水,荔波 这些原本不为人知的地方,已成为著名的民俗风情、自然风光旅游目的地,甚至世界遗产地。曾经人迹罕至的贫困地区,因为发展旅游揭开了神秘面纱,呈倍数增长的游客涌进,打开了贫困农民的致富路。

“十一五”期间,被誉为中国“苗族民族文化艺术馆”的西江千户苗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农家乐”接待户发展到130余户,民族工艺品店有70余家。2009年,西江接待游客6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2050元上升到2009年的4320元,其中旅游收入占48%。

西江苗寨妇女周英说,全村2300多女性中,有1500多人加入农家乐接待、歌舞表演、苗族刺绣和银饰加工等行业中,占全村女性劳动力的65%。

在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申遗”成功三年多来,旅游业成为吸引劳动力就业的支柱产业,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由2007年的1500人跃升至现在的上万人,昔日不起眼的布依山寨摇身一变成了“农家乐”群落。

荔波县委书记闵路明说,游客的增多带动了消费的增长,也促进了农民增收,2008年以来,荔波县人均收入增速一跃成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一。“我们争取在三到五年时间内,使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都能吃上 旅游饭 。”

乡村旅游融入新农村建设

贵州大学区域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昌茂说,贫困地区由于自然、历史等诸方面原因,经济和文化都相对落后,也正因此,大多保存了原始、奇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的民族风情。

“我们做旅游,就是要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发展,致富一方百姓。”贵州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说。

2006年,贵州省编制完成了全国第一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贵州乡村旅游规划》,坚持保护、开发并重,突出民族民间文化、观光农业等特色多元化发展,辅以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着力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旅游体制和运行机制,乡村旅游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实施“公司+农户”“公司+协会”等模式,整合分散乡村旅游点,提高乡村旅游组织化程度,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另一方面,引导省内外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体工商户,采取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民旅游协会等乡村旅游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据统计,2009年,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超过1000个,经营实体达6万户。乡村旅游覆盖面不断扩大,成为贵州旅游的新增长点,在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建设、拉动投资和消费、带动当地就业、改善民生、增加群众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傅迎春说,贵州的乡村旅游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形成,乡村旅游功能被纳入生态建设、扶贫开发、农业开发、新农村建设、水利建设、城镇建设、危房改造之中,在政策、规划、项目、资金上得以整合。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

根据贵州省旅游局的统计,“十一五”末,全省累计有近100万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摆脱了贫困;抽样调查的30个乡村旅游村寨的人均收入是旅游开发前的两倍多,几乎所有的旅游经营户脱贫。

2009年,贵州省乡村旅游收入逼近130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比重连续两年突破16%。以遵义市为例,乡村旅游景点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年接待游客358万人次,综合收入13.5亿元。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旅游业总体呈现加速发展,与2007年相比,2009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从5.2%上升到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3.4%上升到8.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从11.5%上升到12.5%,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从5.7%上升到17.1%。

陈昌茂说,一组组数字折射出贵州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扶贫开发的成果,但最终的检验标准只有一个 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在贵州,旅游业不是 富人经济 ,而是典型的 扶农经济 。”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贵州将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贵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贵州省正计划培育和壮大乡村旅游集群,到2015年,在全省建成20个左右乡村旅游集聚发展示范精品区,由此带动2000个以上村寨开展乡村旅游,使200万以上的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得到实惠。

国家旅游局、世界旅游组织和世界银行等纷纷对贵州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予以支持和肯定。

世界旅游组织将贵州作为在我国实施可持续旅游脱贫计划的首个执行点,投入50万美元支持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开发旅游手工艺品。

2009年,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批准了“贵州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发展项目”,从2009年至2014年的6年间,世行为贵州提供6000万美元贷款,加上国内配套,总投资为5.65亿元,旨在“更好地保护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发展旅游,增加当地民众收入,脱离贫困,同时推动包括少数民族的社区可持续发展”。

第8篇: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为使我局今年的扶贫工作有目的、有步骤进行,加快贫困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进程,推动全县扶贫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根据县委、县政府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县情实际,特制定旅游局XX年度扶贫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XX年,我局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以全县总体扶贫开发思路为指导,以解决贫困群众温饱、促进贫困群众增收为目标,以“三万”、“五联”活动为契机,努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产业化扶贫,切实提高群众素质,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为全县达到小康水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

通过扶贫攻坚,使我县贫困山村的基础设施、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特色产业基本形成。农民健康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创业能力要明显提升,人均收入要达到全县平均水平,为实现20XX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扶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扶贫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抓扶贫工作,成立旅游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确定专门分管扶贫工作,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操作扶贫工作。

(二)加强扶贫资金的争取和管理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紧紧抓住省市对欠发达地区扶持力度加大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有利时机,积极主动“跑部、进县、上市、赴省”,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借力推进扶贫工作。抓住本地外出创业能人回报家乡的热情,积极组织筹措民间资金,结合本乡一些比较优势,发展自我脱贫致富能力。加强扶贫资金的管理,做好“钱生钱”文章,充分发挥有限扶贫资金的滚动效益和乘数效应。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农民自我脱贫的积极性。建立扶贫专项基金,实行“政府担保、农民信贷、滚动发展、循环使用”的扶持政策,变农民被动扶贫为主动脱贫。加大对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及营销大户的培育扶持,促进专业合作社及营销大户在做大做强自己的同时,把的精力投入到为“三农”服务上来,提高扶贫成效。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扶贫挂钩单位及相关部门给予的有关扶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政策规定,确保政策兑现到位,让农民得到政策实惠。

(四)走产业化扶贫之路,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最佳途径。首先我们将依托企业发展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与企业的的联系,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规模种植优质、高产玉米,提高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业增收,另外,我们要积极加快招商力度,引进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转移剩余劳动力,以产业化扶贫的方式,使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五)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科技致富的主动性。提高贫困群众素质,激发贫困群众科技致富主动性方面。首先要对积极性高而由于条件所限难以致富的贫困户,尽全力给予全方位的帮助,通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影响和带动其他贫困户;其次对于脱贫较差的贫困户,要多做思想工作,通过典型事例引导其转变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对于“等、靠、要”思想严重,经开导、帮扶仍好吃懒做的贫困户,适当给予救济,在科技培训方面,继续通过课堂讲解、观看录像片、实地参观学习等办法措施,全面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的科技文化综合素质教育和指导农民进行学科学种植、养殖、增加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总结

**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贫困县,发展一直是63万人**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近几年来,随着旅游业的成长壮大,来**旅游人数持续增多,越来越多的群众收获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旅游扶贫效应初显。旅游业是朝阳产业,同时也是民生经济,我县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综合带动作用,全力推进了旅游扶贫工作,在农民增收、带动就业及社会稳定等方面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增加了农民收入。**拥有丰富的农特资源,是全国著名的“板栗之乡”、“茯苓之乡”、“蚕桑之乡”、“甜柿之乡”和“野生兰花之乡”。但长期以来,农民丰产总难以带来“丰收”,主要原因是产品附加值低。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的发达,初级农副产品被研发为特色旅游商品,附加值增加,一大批旅游商品深受游客欢迎。以板栗为例,**板栗市场价为元/斤,通过游客采摘的板栗出售价一般为10-15元/斤,如果做成板栗罐头、板栗仁等旅游商品,市场价一般为几十元一斤。有市场、有销路,作为提供初级农产品的栗农也得到了相应增收。

二是缓解了就业压力。在**农村主要收入来源一般为外出打工,**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少、收入低,旅游产业具有“离土不离乡”、就业方便的优势。目前我县有12个乡镇和326个村开展乡村旅游,带动村民直接就业3万人,间接就业农民45300人。九资河圣人堂村90%的农户从事旅游经营,旅游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0%。以开办农家乐为例,一个普通农家乐能够解决5人就业,规模稍大的还需要增加厨师、服务员等,能够提供8-10人就业。

三是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饮食业的发展,直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增长增收,城乡收入差距得到缓解。同时有助于村容村貌的转变,为新农村建设添加助力。在乡镇,分别建设了1-3个示范社区,按照一个社区就是一个旅游景点和接待点的标准进行建设,出台“三年禁伐、五个禁止”等禁令,开展环境保护,建设宜居湾落、宜居村庄。

(一)明确旅游扶贫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制定的“三个10亿”扶贫攻坚目标,旅游扶贫工作重点达到发展乡村旅游增收10亿元。其中农家乐发展到20XX家,特许专营店1000家,特许网店1000家,娱乐场所1000家,每年年收入平均20万元,增收10亿元。

(二)明晰旅游扶贫思路

一是打造旅游扶贫典范。围绕旅游扶贫目标,我县在**川百里生态画廊、**胜百里文化长廊、318百里休闲长廊三条画廊科学布局、认真布点,选取景观质量最高、开发价值最大的乡村旅游点作为旅游扶贫示范点。通过对区位合理性、产品差异性、游乐参与性、空间开放性和效益辐射性的综合分析,我县目前确定了**试验区、**、**、**、**等五个乡村旅游点作为旅游扶贫示范点。

二是创新旅游扶贫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旅游扶贫模式,结合各地不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创新扶贫载体,争取旅游扶贫效果最大化。通过旅游扶贫实践,目前我县主要应用“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等模式。”生态+文化“模式,是以美丽乡村为载体,把农村生态资源和农村特色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做好多元经营文章,促进乡村旅游拓展内涵、彰显特色、提升品质,以**为主要代表。“景区+农家”模式,是以景区景点为依托,鼓励周边农民包装农家庭院建筑,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参与旅游接待服务,形成景区与农家互促共荣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以圣人堂为主要代表。)“农庄+游购”模式,是以城乡互动为抓手,着力整合城乡资源优势,积极培育乡村休闲大农庄,在休闲观光旅游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平台,开发旅游特色商品,打造集休闲、观光、购物等于一体的游购式乡村旅游产品,促进城乡旅游互动,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效益,以三里畈瑞源生态农庄为代表。

三是高点编制扶贫规划。按照生态至上、优势互补、合理布局、科学开发的原则,**聘请高级别策划专家进行高端策划,高级别规划设计院团和知名大中专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规划设计。先后投入20XX余万元,完成了**连片特困地区**县产业扶贫规划、**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旅游县城、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创建规划编制,修订了6个景区专项规划,制定了“农家乐”发展专项规划。四是积极引入市场主体。开展精准旅游扶贫,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产业+旅游“的新样板,以产业发展旅游,以旅游带动产业。近几年来,先后引进了**集团综合开发薄刀峰、**温泉项目,****客商**投资天堂寨索道和**宾馆项目,**客商投资**亲水旅游开发项目,**长源集团、**藏龙集团投资旅游星级宾馆,本县回乡创业人员投资瑞源有机休闲农业开发、**生态农庄等项目。

(三)强化旅游扶贫举措

一是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统筹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借助**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建设核心景区和乡村旅游景点,按照重点突破、全域推进的步骤,借助天堂寨、薄刀峰等核心景区优势,带动了“一廊两区”乡村旅游观光景点。同时,全面推进宜居村庄和生态文明塆落建设,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优势,建成了一批板栗公园、甜柿采摘园、农业体验园、红叶观光区。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建设需求,整合资源,加大对重点景区和重点乡村的开发建设力度。交通方面,县外交通先后建成了武英高速、麻阳高速、与安徽白马寨连接公路,随麻安铁路正在加紧建设,正在谋划环绕**核心景区的快速通道。县内交通条件也全面改造完善,完全能够满足大旅游的需求。接待设施方面,全县发展4星级宾馆4家、两家五星级宾馆今年建成投入使用,发展农家乐近600家,休闲娱乐场所40家,旅行社16家,能提供接待床位10000个,大型旅游商品购物中心三个。旅游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门楼、停车场、、栈道、循环游步道、旅游厕所、交通指示牌、防护栏等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改造升级。

三是争取上级项目支持。20**年,我县积极申报了全国旅游扶贫试验区项目,争取到了全国旅游富民重点村项目9个,**镇**村、**镇**村、**镇**村、**村、**村、**村、**村、**村、**村等村庄入选。20XX年,**村被纳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结合上级政策支持,我县有针对性对上述几个村庄编制村庄旅游发展规划和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加大农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对乡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去年以来,组织农家乐业主、饭店服务员开展专项培训三批,参训人数600人次。每年开展十大美食评比活动和宾馆、饭店、农家乐吊锅技能大赛,提高旅游经营者和从业者参与旅游的积极性。

五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丰实旅游载体,在**试验区、罗九沿线栽种可观赏性农作物,将农特产品进行深加工,转变为旅游商品,引导粗放型农业种植向能够提供餐饮、住宿、娱乐、体验的农庄转变。六是开展精准宣传营销。发挥精品景区辐射带动作用,当前**旅游扶贫工作还是主要依靠现有相对成熟的旅游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如**镇、**村主要依托天堂寨、薄刀峰景区,**鼓楼冲主要依托进士河漂流景区,燕窝湾等村主要依托**生态农庄。结合这一特点,我县在旅游扶贫过程中,有针对性的强调精品景区周边村庄的配套功能地位,在宣传营销时重点推介,逐渐提高辐射村庄的影响力,待辐射范围内的村庄具备一定影响力后,辐射范围变广,可以带动更多的村庄脱贫致富。以**村和**村为例,**村旅游扶贫发展较快得益于天堂寨景区开发和自身红叶旅游资源,目前**红叶旅游区已创建为3A级景区,通过辐射带动,同样拥有红叶观光资源的**村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旅游扶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面临着一些困难,主要有: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备。很多拥有珍贵资源的村庄,因为基础配套不到位,迟迟难以得到快速发展。如**镇**村以甜柿著称,但因为交通问题,游客难以进入,空有好资源难以发挥最大效应,如果建设完善,就可以迅速实现产品能下山、游客能上山的良性循环。**镇樱桃园,每年举办樱桃节,已经取得一定影响力,但因为交通状况不好,难以形成扩大效应,限制游客大规模进入。**川百里生态画廊已经成为了一条观光画廊,但画廊沿线旅游厕所、旅游观景点建设还比较滞后。

二是扶贫政策支持力度有待提升。旅游业在产业扶贫中应占据着重要地位,但相关项目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扶持政策缺乏足够有力的支撑,近两年国家旅游扶贫政策出台后,有针对性的、可落实的政策较少,项目配套跟进不及时。横向比较来看,旅游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如在农家乐、导游培训方面,没有专门培训资金项目,而人社部门拥有较多的培训项目,在使用上难以调剂。

三是旅游扶贫投入严重不足。**县级财政极为困难,在确保市政建设、民生工程的前提下,投入旅游建设的资金极其有限,加之旅游扶贫项目偏少,导致一些旅游建设项目难以进“笼子”,有的进了“笼子”但扶持却很少。如当前,**旅游正处于历史上最佳发展机遇期,特别是**试验区和**连片扶贫开发带来的强劲机遇,**旅游扶贫既有优势、又有前景。在此,特向省委调研组提出如下建议和请求:

一是请求批准我县为全国旅游扶贫试验区。结合我县实际,我们认为**作为一个贫困县,同时旅游业已基本成长为县域经济支柱产业,而且在旅游扶贫工作方面扎扎实实的做出了一定成绩,应该符合旅游扶贫试验区的条件和要求。特此请求省委调研组予以重视,如能获批,在相关政策项目带动下,**旅游扶贫工作必将更近一个台阶。

二是请求大力支持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和项目。近两年,我县重点打造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半小时路径乡村旅游圈和罗

九、罗胜、318三条画廊。以县城为中心,辐射半小时路径乡村旅游圈包括**镇进士河漂流、板栗、樱桃采摘,**镇大雾山桐花,**镇**农庄、**,**镇葡萄采摘、温泉等,目前部分景点已发展比较成熟,尤其是**川百里生态画廊在省内都具有一定影响力。但我县缺少资金和项目,而**财力极其有限,要想获得长足发展,真正把“画廊”变为“经济长廊”,仍然需要上级领导的重视和项目拼盘。

第9篇:乡村旅游+扶贫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为助力建成“六养胜地宜居潼南、决胜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我们以“促进乡村旅游、推动旅游扶贫”为主题,科学选题,精心组织,扎实、深入开展了旅游扶贫工作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区充分把握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机遇,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依托贫困地区优势旅游资源,发挥精品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工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2019 年,我区共接待游客预计将突破 1000 万次,乡村旅游已接待游客 722 万人次,约占全区游客接待量的 72%,实现综合收入 38 亿元,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

(一)政策推动。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潼南工作方案》《关于打造“六养胜地”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展潼南全域旅游打造旅游业升级版实施方案(2018—2020 年)》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突破口,推动农村扶贫开发的工作思路,成立了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将太安镇蛇形村的香水百荷、太安镇罐坝村的现代农业、崇龛镇的菜花景区,确定为乡村旅游扶贫试点镇。

(二)资金拉动。按照市扶贫办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区积极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 670 万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一是投入 170万元,兴建了白沙村中央广场;二是投入50万元,为薛家、灌坝两村70家星级农家乐添置了床位、茶几、电视柜,解决了游客住宿难问题;三是投入 120 万元,

为太安镇香水百荷项目建设停车场、观光道路等;四是投入 130 万元,为崇龛镇老店村玫瑰花基地打造观光带;五是投入 200 万元为柿花村油菜花基地、龙滩村油牡丹基地新修产业便道以及其他附属设施,该些项目的投入,有效改善了旅游项目的生产条件。蛇形村的香水百荷、灌坝村的现代农业以及白沙村的油菜花海,已经成为展示潼南旅游的窗口。

(三)景区带动。截止目前,全区建成乡村旅游扶贫村 5 个,打造乡村旅游扶贫片区 3 个,发展星级农家乐 70 家,推进农旅、文旅深度融合,突出“人文牌”“乡村牌”,高质量高品质打造“花漾潼南”“水韵潼南”“田园潼南”“乡愁潼南”四个系列节会活动,大力推进“赏花游”“古镇游”“红色游”“礼佛游”“养生游”,唱响“周末游潼南”文旅品牌,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指导开办农家乐,并在各节会期间,在景区设置扶贫摊位,让贫困户优先销售土特产产品,在崇龛菜花景区打造潼南首个文创基地,吸引群众本地就业,提高辖区贫困户及回乡人员就业率,吸引游客到潼旅游消费,助推沿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二、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力度较小。由于开展脱贫攻坚,财政扶贫专项资金大多用于基础设施或综合保障政策,我区获取的乡村旅游资金仅有 2014、2015 年的 670 万元。市级安排的资金非常有限,区级也没配套安排,财政投入很小。

(二)旅游环境有待优化。部分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还不够完善、服务功能不够优化,尤其是乡村旅游区域的配套设施较落后,普遍欠缺优质整洁的住宿环境,不能较好的吸引过夜游客。

(三)旅游产品层次较低。我区乡村旅游产品大多由市场自发形成,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形式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对旅游扶贫工作的建议

(一)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依托各地自然条件、人文特色、农业资源,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一是发挥潼南农业大区的优势,秉持“农业是根、文化是魂、旅游是路”的理念,构建“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民俗,精心策划一批参与性强、趣味性强的活动项目,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品尝农家风味、品读农耕文化,获得回归自然、放松身心的良好体验。二是延长产业链条,让游客白天观光体验,晚上聚会娱乐,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旅游消费。三是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打造一批具备休闲观光、养生度假和文化体验等综合功能的高端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高端需求。

(二)规范管理,提升服务。注重对“吃住行”相关服务及从业人员素质的管理与培训,从而提升乡村旅游品质。指导新建星级酒店和优质民宿、农家乐,指导旅游企业丰富提升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加强对全区的公共交通、酒店、餐饮等行业从业人员经营管理、食宿服务、接待礼仪、传统技艺、导游解说、文艺表演、市场营销等技能的培训,提升旅游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的旅游窗口服务形象。

(三)有的放矢,增强实效。一是重视旅游项目的扶贫作用,跟踪服务重大项目,推进项目早开工、早运营、早发挥脱贫减贫效应。二是鼓励旅游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子”,在劳务用工、农副产品收购、产品开发、宣传推广等方面对口帮扶,不断提高农民收益。三是创新“景区+农户”扶贫开发方式,支持农民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等资源,采取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参与旅游经营,让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推进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上一篇:简报第7期下一篇:服务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