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环保局工作总结

2022-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无论是刚进职场的我们,还是成长路上的奋斗人,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吸取他人与自身的教学,优化自身的工作方式。在长时间的工作下,我们自身的工作水平,有着显著的提升,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吧,用于记录与反思自己的工作情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环保局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1篇:2015年环保局工作总结

2015年教育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顺义区委四届九次全会部署,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狠抓落实、争先创优,提升依法治教水平,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推进教育科学发展,促进教育转型升级,为“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推动顺义教育迈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工作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个性化发展为出发点,切实树立责任意识,增强质量意识。深化教育改革,增强教育活力;夯实教育基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和谐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教育软实力;提升服务水平,创建良好教育环境;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三、工作任务和措施

(一)深化教育改革,增强教育活力

1.继续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顺义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心,协调各方力量,全面推动教育综合改革。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探讨校长职级制改革,营造教育家办学氛围,促进校长由“职务”向“职业”转变。进一步探索符合实际的管、办、评分离的教育管理体制。完成市教委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重点项目结题验收工作。(责任部门:教改办)

2.制定“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从区域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全面分析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科学规划“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责任部门:教改办)

3.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意见》,研究确定学校权力清单。围绕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在全区校(园)长中开展办学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学校从制定章程人手,深入研究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建设,逐步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依法治校。(责任部门:教改办)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学校校长、教师工作任期制度和定期交流轮换制度,推动城乡学校之间校长、教师有序流动、科学流动、合理流动。(责任科室:教改办、人事科、组织科)

5.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机制建设,规范课程管理,推动区域课程特色化发展。引进高校和教科研机构力量,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校学科内课程整合力度,树立先进典型,逐渐形成规范多样的课程体系。学习贯彻北京市《课程设置方案》,引导学校做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责任科室和部门:学前科、小教科、中教科、职成科、教研中心)

6.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广泛开展调研和讨论,出台《顺义区走班选课实施指导意见》,在部分中小学的部分年级、部分学科开展走班选课试验。贯彻落实《北京市学科教学改革意见》,出台《顺义区提高中小学语文、英语学科教育质量实施意见》。开展“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晒课评优活动。(责任科室和部门:小教科、中教科、教研中心)

7.尝试购买社会服务。吸纳民办学校、国际学校等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在体育、艺术、英语教育等方面开展购买服务试点,引进高端教练人才培训运动员,引进艺术协会名家、新东方教师、国际学校外籍教师培训学生。聘请第三方社会专业组织机构参与教育发展状况的评价。(责任科室:计财科、审计科、体卫艺科、人事科、民办科)

(二)夯实教育基础,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和谐发展

8.力促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编制《顺义区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开展学前教育教学研究,推进课程改革,引导幼儿园走“科研兴园、质量强园、特色名园”之路。深入园所开展“需求视导”工作,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保姆化”现象。推进村办园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村办园作用。做好北京市示范幼儿园创建和幼儿园级类验收工作。(责任科室和部门:学前科、教研中心)

9.力促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通过学区化办学、合理划片招生等举措,控制城乡学校招生规模;进一步加强组团校间在教师交流、学科建设、教研科研等领域的合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快学校内涵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责任科室和部门:小教科、中教科、招考办、教研中心、人事科、教育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10.力促高中教育更具特色。研究制定我区高中新一轮课程改革方案,探索创建具有各校特色的课程体系,为广大学生提供门类丰富的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做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逐步形成阶梯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帮助学校明确目标定位,选择科学发展方向,打造学校特色优势项目,推动高中多样化发展。(责任科室和部门:中教科、教研中心)

11.力促职业教育更加优化。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着力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职教中心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加大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强度,强化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增强服务地方经济能力。(责任科室:职成科)

12.力促成人教育更加惠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质量。深化与首都高校联合办学,加强专业开发和建设。继续加强“慧企讲堂”“兴农讲堂”“创意设计大讲堂”等教育品牌建设,发挥品牌优势,面向全区农民、企业职工和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开展培训。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责任部门:社区教育中心、职成科)

13.力促特殊教育更加专业。发挥特殊支持教育中心辐射作用,促进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家长咨询、专业指导、教研科研等工作。以特殊教育工作室为载体,开展研讨、展示活动,培养特教名师。继续高标准建设、使用资源教室。贯彻落实特教学生双学籍工作,组织特教学生到普通学校参加教育活动。(责任科室:小教科)

14.力促民办教育更加规范。完善年检制度,从招生、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估,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依法对民办学校进行行政审批,建立联合会签制。搭建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交流平台,促进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交流互补。引进高质量民办学校,丰富优质教育资源。(责任科室:民办科)

15.力促学习型顺义建设更加深入。总结创建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学习型顺义建设。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开展学习型组织示范单位评估工作。继续开展社区教育工作,服务城镇化发展。完善学习服务载体,加强顺义学习网建设,丰富学习资源,推进市民终身学习认证体系建设。加大市民学习服务基地建设力度,改善市民学习条件。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和“绿港书香”全民读书活动,开展“阅读点亮人生”网络知识竞赛。评选学习型家庭、学习之星和“网络学习百星”。推动社会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责任部门:社区教育中心)

(三)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16.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将教育引导、尊重理解与唤醒激励相结合,推广参与互动、体验感悟等德育模式,广泛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演讲等活动,形成理解、弘扬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建立志愿服务制度,将志愿服务过程性材料录入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召开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场会和中小学德育内容衔接课题研究现场推进会。推进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做好“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主题系列活动。开展文明学生评选、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构建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风学风。继续举办“魅力社团,缤纷梦想”“彩虹假日炫”“七彩童年七彩梦”等学生社团展演活动,挖掘活动的育人价值。(责任科室:小教科、中教科、职成科、体卫艺科、综治科、少年宫)

17.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推动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和心理课程建设,建立心理健康教师成长工作坊,加强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力度,提高专业水平和辅导能力。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时间,加强学生团队心理辅导和个案分析,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工作的科学化。加强生命教育、青春期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责任科室和部门:小教科、中教科、教研中心)

18.加强体育、艺术、科技、卫生工作。着力推进《顺义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三年推进计划》和《顺义区学校课外活动实施计划》,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推进校园足球发展,开展课外活动专项督导检查,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监测与分析。落实《顺义区关于开展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工作方案》,做好农村地区器乐进课堂工作,抓好北京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工作。以学生艺术节为平台,开展合唱、器乐、舞蹈、戏剧等展示活动,提高学生审美素养。以学生科技节等相关活动为抓手,开展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航海(航空)锦标赛、建筑模型竞赛、电脑作品评选等活动,做好科普剧、模型体验、机器人科技项目进校园等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广泛开展联盟间的文体活动,促进学习交流。加强传染病、常见病预防教育和防治工作。(责任科室和部门:体卫艺科、学前科、小教科、中教科、少年宫、保健所)

19.深化彩虹读书行动。落实彩虹读书年度工作方案,加强学生阅读指导,以“我阅读、我快乐”为主题,开设阅读鉴赏课。全体师生利用摘抄、演讲、读后感、戏剧排演、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阅读交流,促进彩虹读书行动走向深入。引导教师养成阅读习惯,争做读书榜样人物。(责任科室和部门:小教科、中教科、教研中心)

20.发挥教科研先导作用。加强课程研究,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班本化整合与实施,凸显学校课程特色。充分发挥教师研修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拓宽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各学校搭建合作、沟通、互助平台,促进队伍专业素养提升。全面把握中考、高考改革动向,加强命题研究,整体构建应对策略。加强生本教育研究和实践,确定一批生本教育项目学校,组建生本教育研究共同体。扎实开展市规划办课题“不同层次幼儿教师的研修策略”研究,深入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有效的过渡环节”专题研究。深化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习方式变革、家长教师协会等项目研究,推进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应用效率。(责任科室和部门:学前科、小教科、中教科、教研中心)

(四)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教育软实力

21.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紧紧围绕“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目标,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强化师德教育,培养满足教育教学要求、适应社会发展、健康向上的教师队伍。以“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为契机,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师德事迹交流会、“我的教育故事”征文、30年教龄联谊等活动,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职务评聘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责任科室和部门:学前科、小教科、中教科、职成科、教育工会、教研中心)

22.提升干部业务水平。推进干部队伍专业化建设进程,制定《顺义区教育系统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工作条例》,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改革。继续深化名校长工作室工作,启动名园长工作室。利用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资源,加强校(园)长教育理念、研究能力、领导智慧等方面的培训。组织干部到名校挂职培训。积极开展后备干部专题和专项培训。做好“十二五”干部培训的收尾和总结验收工作。(责任科室和部门:组织科、人事科、教研中心)

23.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加大教师专业培训和校本培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做好“十二五”教师培训的收尾和总结验收工作。继续做好名师培养工作,提高骨干教师整体素质。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合作,实施有效教学方式研究、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成长等合作项目,为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助力。发挥名师引领作用,每位学科骨干教师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大型讲座。开展区级青年教师说课、基本功大赛活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责任科室和部门:教研中心、学前科、小教科、中教科、职成科、人事科)

(五)提升服务水平,创建良好教育环境

24.推进教育工程建设。编制《顺义区基础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4-2020)》,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城乡中小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指导各级各类修缮工作,修订配套教育资源接收、基建、修缮等工作的规章制度,做好数据统计工作。(责任部门:教育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25.加强教育资产管理与服务。修订、完善资产管理制度,编制资产管理员入职实操手册,规范资产管理流程,培养高素质资产管理员队伍。开展教育系统资产评估检查,研发资产管理服务平台,做到实时监控、动态管理。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秉承“科学装备,适度超前”的理念,装备前进行充分调研,采购过程中严格流程管理。加强基层单位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工作,发挥设备最大使用效益。(责任部门:教育资产管理服务中心)

26.发挥信息化服务功能。完成北京市“三通两平台”达标任务,实现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室无线全覆盖。启动“数字教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与应用水平,整合教育视频监控设备,将视频信号统一接入到教育视频综合服务系统中,为安全管理、视频教研、教学评估等应用提供信息化手段。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责任部门:信息中心)

27.精心组织招生考试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应对中高考改革,寻求妥善解决方案。强化考务管理,提升考试组织水平,高质量完成中高考、初高中会考及成人高考、自考、社会化考试工作。利用网站、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招生政策,指导考生科学填报志愿,为家长答疑解惑。准确把握招生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完善中小学入学工作。严格规范招生程序、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责任部门:招考办、社区教育中心)

28.提升工会服务水平。开展送温暖活动,建立困难教师职工档案,及时慰问困难教职工。组织教职工参加体检。开展教职工运动会、个人才艺展示等文体活动,搭建展示舞台,丰富教师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教师身心健康,提高教师生命质量。(责任科室和部门:教育工会、保健所)

29.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编辑刊发《教育动态》《顺义教育》《顺义教育信息》《顺义教育简报》,及时更新顺义教育网“教育动态”“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等栏目,继续办好“绿港e站”教育专栏节目,充分发挥宣传的服务作用。密切与各级媒体合作,大力宣传教育改革新动态、学校教育教学新举措、优秀教师的新理念和先进事迹。办好《当春》杂志,搭建师生展示平台。高标准编制《顺义教育年鉴》,做到全面、系统、准确。(责任科室和部门:教育宣传中心、办公室)

(六)坚持依法治教,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0.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坚持、巩固和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区实施意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建立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三个体系”建设,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惩防并举,深化重点事项专项治理工作。组织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的辐射引领作用,深入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践行“三严三实”。(责任科室:纪检监察科)

31.推进依法治校。大力推进普法教育,以法制教育课、模拟法庭多种形式推进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法制教育,提高依法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依托“3·18”和“9·18”民主日活动,推进校务公开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民主管理。做好教师和学生申诉、行政复议等工作。着力做好“六五”普法工作总结及“七五”普法规划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责任科室和部门:纪检监察科、综治科、教育工会)

32.维护校园安全。继续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切实做好重大活动、重点时段、重点领域的安保维稳工作。加强学校安全工作预警机制建设,完善各项预案,提高防范水平。重点抓好车辆、食堂、消防、校园周边的安全工作,开展防踩踏、防火灾、防地震、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组织应急逃生演练。加强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加强师生安全教育,提升广大师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与公安、工商、卫生、城管等职能部门及属地政府加强沟通合作,开展综合治理,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稳定。(责任科室:综治科)

33.加强预算管理。以财政国库改革为契机,继续研发“教育预算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其功能,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资金使用。严格执行财政批复预算,完成项目绩效目标。及时总结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落实新预算法要求;针对新的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方式,配套改革管理模式,研究制定新的管理规范,整体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利用“教育预算管理系统”及《顺义区教育系统财务工作使用手册》,加大对校(园)长和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责任科室:计财科)

34.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及北京市学生资助政策。利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及“北京市资助管理系统”,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深入研究符合我区经济发展的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减免内容和范围。进一步加大学生资助宣传力度,确保贫困家庭学生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责任科室:计财科)

35.加大审计力度。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工作,大力拓展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后续审计,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积极探索内部审计信息化,创新内部审计方法。不断完善合同审核备案管理工作,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责任科室:审计科)

36.加强教育督导。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健全教育督导结果通报与公示、限期整改与回访等制度,初步形成教育督导、决策、执行衔接顺畅,统筹有力的工作机制。做好兼职督学换届工作,健立督学选拔聘任、培训制度,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督导机构建设,设立督政科、督学科和综合科。实施学前教育开放式督导、义务教育均衡督导、高中教育诊断性督导、特殊教育和校外教育借力式督导,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健全有关委办局自查机制,对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综合督导。完善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形成专业督学引领、行政督学护航、“双轮驱动”、优势互补的格局,争创国家级挂牌督导示范区。高标准迎接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责任部门:督导室)

名词解释

1.“一十百千”工程:《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京政办发[2014]52号)中提出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即每个学生在中小学学习期间至少参加一次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分别走进一次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至少参加十次集体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观看百部优秀影视作品、阅读百本优秀图书,学习了解百位中外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和优秀品格;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共同完善社会大课堂建设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千余个具备相应社会资源的单位培养和聘用千名课外辅导教师。(第16条)

2.绿港e站:“绿港e站”是一档教育宣传专栏节目,每期节目时长10分钟,月播形式,由区教委和区广电中心联手成立,在顺义电视台开办(具体工作由区教育宣传中心负责)。该栏目以专题形式宣传顺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成绩,特别是加大宣传各基层单位在学校管理、学生培养、教师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亮点,为各学校、幼儿园搭建展示平台。该栏目自2013年4月播出第一期,至今已播出21期,宣传了20多所学校和幼儿园。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三顺义电视台一套19:53首播,周三顺义电视台二套20:53、周六顺义电视台一套19:53、顺义电视台二套20:53重播。首播后,节目推送到“顺广传媒”网站(http:∥www.bjsyty.com)“绿港e站”栏目中,可以随时在线回看。(第29条)

3.廉政风险防控“三个体系”建设:一是权力结构科学化配置体系,二是权力运行规范化监督体系,三是廉政风险信息化防控体系。(第30条)

4.“三严三实”: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关于推进作风建设的讲话中,提到“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重要论述,称为“三严三实”讲话。(第30条)

第2篇: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2015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強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統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各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审定公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印发《關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诊断改进工作。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和高职示范校验收工作。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31.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医学教育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做好医学教育整体衔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产业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32.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启动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组织开展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制订《关于全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意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3.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办好开放大学,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

34.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做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宣传实施,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相关工作。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机制和监测平台建设,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第18届推普周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5周年宣传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开展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手语主持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语言国情调查。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研究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继续做好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织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继续实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发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起始年级教材编写。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特殊保障办法。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

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材和资源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各类专项招生政策。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

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更多学生参军入伍。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和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突出精准资助,坚决查处申请资助过程中的作假、冒领行为。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资助资金监管。推动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责任编辑 魏家坚

第3篇: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14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监管执法,着力消除风险隐患,坚决治理“餐桌污染”,巩固了全国食品安全稳定向好的形势。但食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问题仍时有发生,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差距。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现就2015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作出如下安排:

一、严格监管执法,着力解决突出问题

(一)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治理。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采取完善标准、制定行为规范、加强抽检、建立追溯体系等措施,着力解决农药兽药残留问题。加大食用农产品监管力度,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严格管控化肥、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推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探索建立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研究出台指导意见。开展重点食用农产品联合治理行动。加强产地重金属污染、种养殖用水污染、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治理。建立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病死畜禽收购屠宰、私屠滥宰、农资制假售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监管。围绕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辅助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植物油、“大桶水”、白酒等重点大宗食品开展综合治理。针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中检出塑化剂、食品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加强对大型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餐饮企业的监督检查,规范对小作坊、摊贩、网络销售等的管理。继续打击无证无照、销售和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侵权仿冒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进出口食品监管和风险管控,严格进口食品准入和回顾性检查,严格实施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

继续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兼并重组。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监管,组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审计。

(三)加强重点区域风险防控。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食品加工业集聚区、农产品和食品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铁路站车等就餐人员密集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对农村集体聚餐进行指导,防范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基本情况统计调查,摸清底数、排查风险。制定并实施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检计划,加大监测抽检力度,加强结果分析研判,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进一步规范问题食品信息报告和核查处置,完善抽检信息公布方式,依法公布抽检信息。严格监督食品经营者持证合法经营,督促其履行进货查验和如实记录查验情况等法定义务。

(五)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针对严重危害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强化刑事责任追究,依法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快出台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指导意见,健全线索通报、案情通报、案件移送、信息发布等工作衔接机制,强化涉案物品处置、涉案产品检验鉴定、证据转换等工作的协调配合。继续推动公安机关食品安全犯罪侦查队伍建设,充实人员力量。

二、健全法规标准,完善制度体系

(六)推动立法进程。继续推进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订出台,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生猪屠宰管理条例修订,做好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衔接。加快食品安全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推进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管理的地方立法工作。

(七)完善制度规范。制定修订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食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食品经营监督管理、保健食品注册及监督管理、食品召回和停止经营、食品标识、食品相关产品监督管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等规章制度。研究制定食用农产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完善畜禽屠宰等相关规章。

积极稳步推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完善食品生产经营许可制度体系。研究制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深化保健食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扩大备案范围。探索建立食品检查员制度,加大企业现场监督检查和现场行政处罚力度。研究建立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管理有关制度。推动完善进出口食品安全相关制度。

研究建立餐饮服务单位排放付费及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企业资质管理等制度,加大餐厨废弃物处理利用力度。

(八)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完成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清理整合任务,加强重点、急需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加快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通行做法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推进食品安全标准的贯彻实施,开展重点标准的跟踪评价。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修订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标准执行情况的有机衔接。

(九)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操作流程,量化自由裁量标准,统一执法文书,统一执法标识,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和行政检查等行为。加强执法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执法活动全过程记录制度,依法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推动执法联动和区域合作。全面落实监管执法责任制,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强化制约监督,加大问责力度。

三、规范生产经营,全面落实企业责任

(十)健全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扩大食品质量安全授权制度试点。推动食品企业完善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记录制度,加快形成上下游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可查询、过程可控制、责任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加大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建立食品生产企业风险问题报告制度。试点推行大型餐饮服务企业风险自查报告制度,在餐饮服务企业推行“明厨亮灶”。

(十一)完善企业主体责任体系。督促企业完善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制度,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首负责任,落实食品质量安全授权人员、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岗位责任。强化违法违规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責任追究,依法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推进处罚结果公开。

(十二)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记录,探索建立统一的食品信用分级分类标准,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依法及时公布严重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相关信息,加大对严重失信者的惩戒力度,建立跨区域、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

四、强化宣传和应急处置,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十三)加强风险交流。健全风险预警工作体系和专家队伍,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和交流工作机制,制订工作规范,加强舆情监测和风险隐患预判。积极发挥第三方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工作中的作用,拓展风险交流渠道。建立健全大型企业风险交流机制,强化行业预警交流。

(十四)强化宣传引导。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消费提示和风险警示,曝光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政策解读,大力宣传食品安全工作重大方针、举措和重要领域专项整治情况。加强与媒体沟通,妥善做好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舆情应对,主动回应社会关切。

开展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重点宣传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公益宣传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科学素养。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科普工作队伍建设和示范创建,强化食品安全科普网点建设。

(十五)提高应急能力。强化跨区域、跨部门应急协作与信息通报机制,加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突发事件信息直报网和舆情监测网,建立健全上下贯通、高效运转的国家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及装备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和应急管理培训。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建立事故防范、处置、报告等工作制度。

五、完善治理体系,坚持依法行政

(十六)健全监管体系。加快完成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任务,抓紧职能调整、人员划转、技术资源整合,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尽快实现正常运转。健全乡镇(街道)或区域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建立重心下移、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打通“最后一公里”。合理划分省、市、县、乡级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关系。

综合设置市场监管机构的地方,要把食品安全作为综合执法的首要责任,相应设置内设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执法的专业化水平,确保监管力量比改革前加强。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监管员队伍。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纳入农业综合执法范围,整合充实执法力量。推动地方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到位。

(十七)强化综合协调。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监督指导作用,督促落实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属地管理责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综合协调力量,更好地承担食品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健全部门间、区域间的信息通报、形势会商、联合执法、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事故处置等协调联动机制,凝聚齐抓共管合力。

(十八)完善社会共治体系。积极搭建社会共治平台,建立社会共治激励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落实举报奖励专项资金,调动消费者、新闻媒体、志愿者等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支持行业协会制订行规行约、自律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监督生产经营活动,交流沟通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加强行业自律。

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纳入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积极发挥专家学者咨政启民作用。大力发展基层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等群众性队伍。促进第三方机构在检验检测、合规性检查和认证等方面发挥作用。

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探索建立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互动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十九)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建立健全重大政策、制度和重大事项的合法性审查和风险评估机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治宣传教育,强化监管人员法治意识,着力提高基层监管人员执法能力。组织开展地方领导干部食品安全知识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工作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能力建设

(二十)落实“十二五”规划。抓紧实施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项目,加大预算内基建投资和转移支付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基层监管能力薄弱问题。

(二十一)持续开展“餐桌污染”治理。推进食品安全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扩大试点范围。加强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

(二十二)提高风险监测和评估能力。继续加强风险监测网络和能力建设,完善食品中非食用物质名单,开展相关检验方法研究。制订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及未来五年工作規划,组织实施年度优先风险评估和应急评估项目。夯实农产品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基础,全面开展食物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建立部门间风险监测数据共享与分析机制,提高数据利用度。

加强食源性疾病管理,进一步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制度与溯源平台,建立部门间信息互通和有效防控工作机制。加大对新发风险、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力度,健全风险线索发现、分析、报告、通报和预警机制。

(二十三)加强技术创新和基层执法装备配备。开展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中危害物监测识别等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研发一批适用于快速检测、应急监测的检测方法、试剂、设备,以及适合基层监管执法的移动执法终端。开展食品安全科技创新工程,在珠海(横琴)等地开展区域性示范。按照“适用够用、填平补齐”的原则,重点强化执法车辆、执法装备、执法设施配备,加强基层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化建设。

(二十四)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根据食品产业布局和现有基础,统筹加强国家、省、市、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建设,扩大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监管和打击违法犯罪工作需要。推动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建设,建立重点实验室管理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指导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安全检测能力建设。

(二十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建设统一高效、资源共享的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加快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预警系统、重要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等项目实施进度,推进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日常监管统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和监管效能。

(二十六)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统筹规划、科学编制“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规划,研究提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措施,加快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七、狠抓督促落实,强化责任措施

(二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地方各级政府要认真履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职责,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区食品安全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投入保障。

(二十八)落实任务分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具体措施,细化任务分工,明确时间进度,认真抓好落实。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工作,牵头部门要加强协调,其他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

(二十九)强化督查考评。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督查考评制度,将食品安全全面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综合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开展督促检查,根据任务分工和时间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按进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十)严格责任追究。根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严肃追究失职渎职工作人员责任。

(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 供稿)

第4篇:2015年环保局年度工作思路

2015年我局将继续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针对新《环保法》实施带来的环境监管执法新常态、新挑战,坚持把加强环境保护与“重监管,优服务,惠民生,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依托“两美”岱山建设等平台,按照“重点工作求突破,单项工作争先进,整体工作创特色”的要求,着力抓好“五项工作”,力求“四个突破”,做好“三个结合”,加强“两项措施”,强化“一项建设”,全面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

一、抓好五项工作

一是强基础,挖潜力,加大污染减排力度。继续做好“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加大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力度,结合“五水共治”,着力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能力。督促完成高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验收工作,跟踪管理推进岱东镇、长涂镇、岱西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和高亭城区污水管网扩建工程。在抓好工业污水治理基础上,主动参与渔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在工艺选择、标准引领、长效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服务。继续做好现有企业排污权核定,进一步规范排污许可证的更新及发放工作,完成第二批刷卡排污试点建设工作,全面落实《XX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方案》。继续狠抓黄标车淘汰工作,推进燃煤锅炉淘汰,创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强化建筑扬尘和鱼腥臭气异味治理,实施采矿粉尘和废弃矿山治理,控制餐饮油烟和餐饮业污染。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拟定《“十三五”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方案》。 二是重监管,促长效,深入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坚持以整促治,继续按照“关停淘汰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整合入园一批”的要求,大力开展重点行业、重点区块、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整治提升,督促推进东沙工业区块整治,加大对鱼粉行业、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整治力度。开展污染行业整治后督查,对整治成果出现反弹、不符合整治标准的企业和行业,予以挂牌督办、限期整改。继续推进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建设,强化在线监控数据在环境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扎实开展污染源在线监控有效性审核工作,深化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确保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在85%以上,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100%;确保辖区省控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结果公布率90%以上。切实推进清洁土壤行动,在排查摸底基础上,建立污染场地环境风险控制清单和动态管理机制。深化危险废物的环境管理,全面核定危废种类,摸清全县危险废物数量,建立危险废物动态数据库。深化完善“一地一策”大盘点行动。继续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了解环境质量现状及趋势,应急和预警监测具备一定能力,监督性监测能满足管理需要。按时完成水、气、声等要素的常规监测,配合做好《地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提高》课题研究。

三是优服务,控源头,进一步深化环境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深“减、放、简、短、优、管”六字文章,进一步压缩审查环节,再造内部流程,实施网上审批,严格环境准入,建立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做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审批工作,将审批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建立环保技术评估专家组,为项目审批、企业技术指导、服务把好关。探索实行环评备案监督制,做好环评后监督管理工作。继续加强做好对落户岱山的省、市、县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工作,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严把建设项目环保验收关。

四是抓创建、凝合力,强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两美”岱山建设为总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沟通协调、部门联动。深化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狠抓技术核查整改落实,以城乡污水治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为重点,切实推进生态县建设重点工程,整合各类生态创建的考核指标,形成以“两美”岱山为总抓手的统一体,强化考核,全面提升生态创建水平,确保今年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验收。编制完成“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五是严执法,促和谐,全力维护公众环境权益。严格落实环保部《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等五部规章,及时抓好培训贯彻和执行落实。在落实具体执法规范和典型案件查处过程中,同步提升新《环保法》媒体和社会宣传。强化排查,开展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设项目专项行动,重拳打击违法排污,运用综合手段加大惩治力度,强化网格监管,防控环境风险,实行监管前移、责任到位、分片到组、包干到人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推进形成源头防范、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和应急预警有机结合的监管格局。

二、力求四个突破 一是在控制源头污染上实现突破。全面落实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以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为契机,强化排查、摸清底数,重点抓好未批先建、未验先投工业企业类建设项目整治工作,加大力度,分类施策,坚持“验收通过一批、整改验收一批、关停并转一批”,逐步扫清历史欠账,把环保工作由重审批轻监管向重监管轻审批转变。严格准入管理,坚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二是在执法手段上实现突破。多举措、零容忍,进一步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在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过程中,从服务入手,坚持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的理念,突出部门联动执法,围绕“五水共治”重点工作,加大涉水案件执法力度,运用行政约谈、媒体曝光等多种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惩处;积极推进与司法、纪检监察部门的合作,加大对违法企业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以新《环保法》实施为契机,强化“四个一律”,尤其是在查处环境违法犯罪重大案件上取得突破,起到震慑教育效果。

三是在解决群众环境权益问题上实现突破。充分利用好环保纠纷调解委员会平台,牢固树立“群众权益无小事”的观念,要以化解环境信访积案和突出环境信访问题为重点,开展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推行“一访二走三邀四联五督”的环境信访“五步”工作法(一访信访人,二走企业,三邀环保专家,四联相关村社,五督企业整改),做到环境信访“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对群众投诉及上访的,严格做到快事快办、特事特办。对因企业违法排污造成的群众信访及直接涉及群众权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领导亲自接访、亲自调度、亲自督办、快查快结。基本实现“一控两降两提高”(控制信访总量,越级及重复信访量下降,结案和满意率提高)的目标。

四是在重大项目谋划引导上实现突破。要紧紧围绕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绿色石化等重大项目前期管理服务等工作,切实增强对该项目的重点环节,做好科学分析,宣传引导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硬环境。

三、做好三个结合

一是在政府信息公开上,与公众监督相结合。严格落实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企业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进一步扩大环境管理信息的社会公开面。完善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将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将其环境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公众、舆论对企业环境治理的监督。

二是在“两美”岱山建设上,与生态创建相结合。环境保护是“两美”岱山建设的主阵地,要以“两美”岱山建设为主线,抓牵头、聚合力,坚持一手抓提升,一手抓整治,进一步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

三是在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上,与构建大宣教格局相结合。要紧紧围绕环境保护工作任务,以宣传教育理念、内容、载体、方法为着力点,通过借助党委宣传部门的力量,与教育部门建立宣教合作,调动媒体的力量,环保志愿者的作用,全面提高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抓好环境主题宣传活动,抓住重要节点、有利时机、敏感事件,不断增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原动力、感召力、吸引力、亲和力,强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四、加强“两项措施”

一是探索制度改革。健全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继续推行企业环境风险强制保险制度。创新发展生态经济的激励机制,出台生态经济激励政策。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深入“一证式”管理模式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研究。实现“一证式”管理模式的排污许可证制度,真正做到按证排污、按证管理,使排污许可证真正产生威慑力;推进环保行政执法与公众监督、舆论监督、司法监督相结合的环境监管制度改革;科学界定环保部门和企业两个层面构建环境应急体系的职责、任务;进一步加强企业、渔农村、社区环保监督员队伍建设,建立环境舆情的搜索、监控、快速调查处理和回应制度,研究拟定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侦办的实施细则。

二是实现共建共享。通过抓上下联动、部门协调、各方互动,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企业承担主体责任,公民积极举报违法行为,社会组织依法参与,新闻媒体舆论积极监督的良好氛围。通过抓统筹规划、考核考评,真正把目标明确起来,把责任担当起来,把任务落实下来,形成目标倒逼、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将共建共享美丽人居环境行动与美丽乡村、人居环境示范、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创建行动结合起来,广泛组织公众性活动。

五、强化“一项建设”

继续深入党风廉政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强化职务违纪的风险防范,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六条禁令”。通过经常性开展廉政教育,做到警钟长鸣。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性质特点,确定廉政风险点,落实做好防控措施,确保环境保护队伍的纯洁性。结合各类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突出环保审批和执法服务窗口建设,形成顾大局、善服务、抓落实、转作风、促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塑造环保部门良好社会形象。

为全面实施节能减排工作,建立资源节约型单位,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加快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按照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突出抓好用水、用电、办公用品、公务用车等节能工作,引导全员牢固树立资源忧患意识、节约意识和责任意识,反对铺张浪费,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形成崇尚节俭、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以全面节约为重点,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长效机制

成立我社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本单位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组长由党组书记、主任王铁夯担任,副组长由副书记张进东担任。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负责我社日常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三、工作原则

坚持四项原则:一是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与勤俭节约并行的原则;二是倡导公共节约与自我节俭并进的原则;三是强化节约意识与掌握节约基本知识并重的原则;四是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的原则。

四、主要目标

2015年我社做到公务用车等用电、用水、用油比重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降低。

五、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形成资源节约的长效机制 1.结合实际制定节能规划和节能方案。

2.建立健全节能降耗督导检查制度和公开通报制度,定期检查节能降耗工作落实情况。

3.建立健全资源能源消耗的统计报告制度,客观全面反映资源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和节能降耗工作的实际效果。

(二)加强日常管理,认真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1.节约用电。房间、走廊、过道、洗手间、楼梯口等地段照明设备尽量选择安装节能灯泡,设有专人管理,防止“长明灯”现象发生;减少和避免计算机、复印机、打印机、饮水机等设备处于长时间待机状态。 2.节约开支。根据工作需要,严格控制文件印刷数量,直接在电子文本上修改文稿;若需打印,提倡双面用纸,注重信封、复印纸再利用,尽可能降低纸张消耗,减少一次性笔的用量;实行办公自动化、无纸化,能上网联络的不传真,能行文的不开会,控制压缩会议数量和规模。

3.节约用水。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杜绝跑冒滴漏、长流水现象;推行使用节能型水阀和卫生洁具;节约绿化用水;个人要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随手拧紧水龙头。

4.节能采购。严格执行政府节能采购目录,优先选择节能产品、节能技术、节能材料等。 5.降低油耗。

(三)强化宣传工作

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宣传,以节能减排为主题,采取一系列活动,如张贴宣传画、印发宣传单、标语,在全系统上下树立起节能意识,形成“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时时讲节约”的良好氛围。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上级环保部门安排部署,以大气、水环境治理为抓手,深化污染减排,强化执法监管,防范环境风险,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为我市“三年夺冠领先”提供环境保障。具体抓好“八项工作”:

一、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1.继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与河北师范大学和河北省环科院合作,完成《XX市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编制并全力组织实施,落实“减煤、降尘、治企、控车、除烟、增绿”等措施,使我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切实发挥大气办协调作用。认真梳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中2015年度重点任务,报请市政府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乡镇,加强督导协调,确保如期完成。

3.强化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实施6个大气治理工程,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督促中石油华北石化分公司全面实施voc综合治理;完成XX市热电厂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

4.全面整顿燃煤锅炉。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和落实燃煤锅炉淘汰计划,确保完成城区83台燃煤锅炉淘汰任务;加快城中村、建成区周边和农村清洁能源替代步伐,下大力减轻散煤燃烧污染。加大对其他燃煤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达标排放。

二、优化服务,积极跑办项目环评,助推企业转型升级

1.推进重点项目环评审批进度。建立全程跟踪帮扶机制,加大协调跑办力度,确保px项目、大广高速北连接线项目等重点项目环评报告书顺利通过审批。

2.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严把环境准入关,从源头控制污染,引导工业、企业入园进区,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污染集中治理;落实排污权交易政策措施,强化排污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实行总量控制,推动我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3.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企业完善环评手续。开展规上企业、“双百工程”企业环评补办工作,在企业完善各项前置手续、达到补办条件的情况下,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积极为企业办理环评审批手续,有效应对2015年新环保法的实施,为全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三、强化执法监督,狠抓环境综合治理

1.继续深入开展环保专项行动。联合公安机关,深入开展“利剑斩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涉燃煤、涉水、涉酸碱、涉重、涉气涉异味等行业、企业专项整治,将“涉小”企业打击取缔行动贯穿全年,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2.健全专家排查机制。对全市重点企业、行业或区域,每季度开展一次专家排查活动,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整改措施,确保环境安全。 3.进一步加大坑塘沟渠治理力度。继续开展渗坑渗井、污染坑塘沟渠等专项执法检查,本着“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及时上报市政府,督促企业、乡镇开展治理工作,组织专家进行验收,消除环境隐患。 4.着力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开展北辛庄乡、于村乡44个村和石门桥镇10个村的垃圾池、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四、不断深化污染减排,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

1.完善开发区、市区污水管网,进一步提高城东污水处理厂收水率,切实发挥污水处理厂减排作用。

2.编制全市减排计划,以完成燃煤锅炉替代、雁翎工业园区北区企业“煤改气”等减排工程为重点,超前谋划、确立一批重点减排项目,加大检查调度力度,确保逐一落实到位。

3.加强农业源污染减排技术指导,报请市政府建立完善的投入机制和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完成农业源减排任务。

4.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管理,加大督查力度,完成XX市东方水洗厂等10家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工程,提升减排效益,为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基础。

五、强化环保基础能力,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1.加大空气自动站运维力度,着力加强空气自动监测点周边区域企业的排放监管和污染整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数据有效传输。

2.按时监测河流断面,发现问题,及时报请市政府进行治理,确保监测断面水质达到XX市生态补偿机制考核要求。

3.完善在线监测平台建设,进一步增加监测平台企业接入数量,推进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增点扩面。2015年底前重点企业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宣教和信息化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六、落实规划,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

1.在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开展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完成16个乡镇《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审批,推进水源地保护工作。 2.在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设置界标、警示牌、宣传牌等,强化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七、加大环保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1.加大新《环保法》宣传力度,继续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开展重点企业学习培训、专题讲座等活动,加强对新《环保法》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2.组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3.建立健全长效宣传机制,不定期开展“绿色卫士,从我做起”、“节能减排”骑行宣传等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创建地市级绿色单位2家,县市级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幼儿园、绿色工地各1家,充分发挥绿色单位引领示范作用,全力打造京津冀明星城市。

八、提前谋划,编制“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全面展开各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提供相关资料,聘请有关专家开展“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2016年初完成初稿。

第5篇:2015年环保局重点工作思路

2015年,我市环保工作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把加强环境保护与服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以提升全市环境质量为目标,全力推动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强化治污减排措施,严格环保监管执法,提升环保审批服务水平,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加快推进“四个长乐”建设。

1、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加强项目环评审批把关,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减排工作,防止新建项目污染环境。二是做好服务工作,深入开展“马上就办”活动。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验收工作上,主动对接,提高效率,指导项目建设业主(单位)落实环保“三同时”措施,促进项目尽快投产。

2、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一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国家生态市环保部考核验收薄弱环节整改工作,确保按时整改到位;继续推进我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推动XX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配合做好福州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二是全面推进模范城市创建。按照省级预评估整改要求,督促各有关部门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级预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方案的通知》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相关档案指标材料,尽快完成整改任务,争取早日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考核验收。全力推动创模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动潭头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城区污水处理厂、滨海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垃圾处理厂渗滤液设施技改工程项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3、扎实开展总量减排工作。一是重点推进潭头污水处理厂和滨海工业区集中供热工程建设,加快城区和滨海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程,进一步完善城区和滨海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快畜禽养殖场拆除工作,确保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二是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管理机构,开展排污权指标收储工作,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稳步推开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进一步规范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和管理。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三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钢铁、水泥、化工、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4、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贯彻落实“大气防污染防治国十条”、《XX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和《XX市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责任分工方案》,全面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二是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重点加快钢铁、火电、水泥、化工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煤改气”、“煤改电”工程建设,在印染、化纤等产业集聚区,通过集中建设热电联产机组或者大型集中供热设施或者实施清洁燃料替代工程,逐步淘汰分散燃煤炉窑。三是开展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综合整治,督促城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四是全面实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达到90%以上。五是制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六是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发布每日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信息。

5、严格执行新《环境保护法》。一是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实施按日计罚、查封、扣押污染设施等环境执法新手段,建立行政拘留、环境刑事案件办理等工作的协调和衔接机制,确保新《环境保护法》得到有力实施。二是加强危险废物及辐射安全管理。严格对产生辐射和危险废物单位进行隐患排查完善危险废物档案和台帐,规范危险废物利用和处置;认真落实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审批制度;建立危险废物环境突发事件预警及应急机制,做好应对辐射和危险废物突发性事件的准备工作,维护环境安全。三是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以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继续推进闽江流域、陈塘港等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四是开展2015收费单位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核定工作,着重对重点排污单位进行全面申报,深入现场扎实核定排污量;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排污费追征力度,以经济手段促进污染治理。五是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加强12369环保投诉热线和123

45、12319服务热线诉求件办理,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环保投诉件,对群众环境投诉的污染问题做到查实一起、处理一起,及时反馈。对重复投诉、重点投诉的环保案件认真排查,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保查处到位。六是进一步健全环境监管机制。强化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与交通、住建、农业、效能办等部门沟通协调,推动突出环境问题的解决。

6、加强环保队伍能力建设。一是抓好监控中心建设。建立健全监控中心日常运行和调阅工作台帐;研究开展国控企业以外在线监测设备数据有效性审核;发挥在线监测设施在环境执法中的作用。二是加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应急装备,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参加应急业务集中培训和学习,参加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进一步增强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实战能力。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突发环境应急管理制度,配备配全应急装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落实完善《突发环境应急预案》报备工作。三是加强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编制完成《XX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XX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XX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全面提高全市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四是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围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大气污染防治、新《环境保护法》实施等重点工作,依托新闻媒体,采取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7、强化机关作风建设。一是继续落实“四风”问题整改。全面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省、市委全会决策部署,增强全局系统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继续抓好“四风”问题整改,紧抓作风转变,不断提升环保服务能力水平,切实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收尾不是收场。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持续提升干部职工特别是新进环保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继续落实党风廉政“一岗双责”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狠抓领导干部《廉政准则》等各项规定的落实,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控各项工作,把环境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环保专项资金及单位财务管理作为预防腐败的重点和关键,强化监督,确保党风廉政各项制度的落实,增强干部队伍廉洁自律意识。三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实施办法》,大力弘扬“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良好作风,持续开展“四个万家”、“深入治理庸懒散拖”等活动。积极推进我局绩效管理工作,狠抓责任落实。强化政风行风建设,开展机关效能监察,加大效能问责力度,确保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第一时间在环保部门得到落实。进一步完善工作责任考核,促进服务质量改善、提高办事效率,树立环保部门良好的社会公信度。四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完善党务公开制度,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教育培训制度,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提升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开展“道德讲堂”、党员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活动,创建积极向上、团结和谐、奋发有为的文明单位。

第6篇:2015年企业环保工作总结报告

污水站述职报告

今年,根据我公司年度工作整体部署和工作计划,环保方面的工作,在公司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和企业文化的指引下,污水站人员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下,公司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高,各项工作都顺利开展,未发生一起环境污染事件,公司形象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较好的完成了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 老厂区污水处理稳定运行,成绩显著。

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维护保养,对管道、铁质水池、水泵、楼梯、防护栏除锈,刷漆防腐。冬季,做好保温、防冻工作,防止设备冻烂、管道冻裂,无法稳定运行,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良好运转。针对污水处理工作劳动强度高、脏、臭等,不畏臭气熏天,微生物的侵害,我们依然坚持在此种恶劣环境下努力做好污水治理工作。不定时人工清理污水池的污泥和浮渣以及堵塞的管道。天天坚持做好COD、PH等水质检测实验以及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细菌)的活性。记录生物相、菌种类型,防止污泥老化、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比不稳定等。控制好相关参数,确保污水治理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出水达标排放。近一年内,累积迎接环保局检查100余次,清理污水池10余次,做污水COD水样分析实验240余次,达标排放处理污水约15000m³,COD去除7000KG,NH3-N去除2000KG;COD去除率达96%,NH3-N去除率达91%。

二、 老厂区燃煤锅炉改造,清洁能源锅炉按期完成替代 为贯彻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河南省2015年蓝天工程行动计划》,按照《河南省2015年度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和XXX市环保局下发的文件精神,公司领导对我公司燃煤锅炉整改情况和锅炉尾气排放非常重视,特此外出考察了解、学习先进技术;回来后立即制定锅炉整改方案,安排人员进行加班加点的对老锅炉拆解,对新锅炉调试安装。积极配合其工作,并按期完成锅炉拆改工作,并向环保部门递交了锅炉整改资料。

三、 老厂区危险废物顺利转移,免除罚款

按照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3月份周口市环保局监察支队来公司检查环保工作,主要检查各种公司环保证件、档案,设备运行记录,操作记录,排水记录,水质化验记录以及危废贮存情况、台账、是否转移等等,是否有环评、排污证。其中发现危废超期贮存,要求尽快在限定时间内转移到有资质的危废处置单位进行处理,否则加倍处罚。通过多方打听相关信息后,需要危废转移五联单,立即去XXX市环保局办理危废转移相关业务;经过努力,最终在规定时限内将危险废物转移到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免除市环保局罚款。危废转移五联单已报送市环保局存档。

建有专用危废仓库,标识清晰,有“三防”措施;有危废管理制度、台账等。

四、 排污许可证顺利更换,未影响公司业务。

我公司排污许可证于2015年6月30日到期,为了不影响公司的生产和相关业务,及时整理更换排污许可证的申报材料,其中经过多次编制,多次修改和审核最终确定后,与市环保局及时联系沟通,在领导的协调以及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及时取得了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未影响公司的生产和办理业务。

五、 新建项目污水处理工程顺利进行,按期完成主体设备安装

新建项目污水处理工程方案确定以后,积极与中标环保公司项目负责人进行沟通、技术交流等,积极配合,提供相关资料;污水处理工程土建施工图确定后,每天催促施工方尽快按照污水处理工程土建图纸施工,期间发现HBF好氧池套管、预留洞、图纸设计不合理,及时与中标环保公司联系沟通,变更了图纸,进行了及时改正,减少了公司经济损失。

新建项目污水处理工程于2015年7月1日组建现场项目经理部;2015年7月3日,污水处理安装人员、安装工具到场;2015年7月5日污水处理主体设备进场;并开始除锈、刷漆防腐,准备安装。期间积极配合协调,现场安装人员的食宿,水、电、办公室,网线等的工作;并与土建方沟通协调尽早完工、撤离施工现场,不影响污水处理主体设备的安装进度。污水处理工程主体设备安装历时60天,于2015年9月5日完工。安装期间与现场安装负责人积极沟通配合,技术交流等,未影响安装工期,按时完成了污水处理主体设备安装任务。

积极配合协调完成了焚烧炉的安装工作。

六、 新厂区,积极配合新建项目环境监理工作

公司2000吨XXX生产项目环境监理第一次工地会议,于2015年3月23日在厂区会议室成功举行。参会人员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各个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环境监理单位等以及相关人员。积极配合环境监理单位的工作,为公司新建项目把好环境保护质量关,争取噪音不扰民,扬尘最小化等。并不定期去施工现场拍照留存以备用。

七、 新进人员的培训考核

对污水处理站新进人员进行培训考核,主要培训内容:污水处理岗位安全操作及注意事项,岗位职责及操作技能,污水处理基础知识和岗位操作规程。考核以出试卷的形式和具体让其指认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述说其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并引导积极主动去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操作技术水平。

八、 做好了我公司排放污染物环境申报年报、季报报表的工作;上级环保部门的突击检查工作。

九、 积极完成了公司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回顾今年的工作,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足和问题:

1、监测能力薄弱;

2、人力少,缺乏环保相关专业人才;

3、没有环保经费;

4、需要加强环保管理工作;

5、未组织召开过公司环保会议;等问题。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加以改进,让公司的环保工作得到更大进步。公司将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地完善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做好环保工作。节约经济,保护环境,使公司努力成为经济与环境双赢的优秀企业。

污水站

2015年12月20日

第7篇:人大城建环保工委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在县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视察检查、督促检查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来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常委会会议审议议题调研工作

根据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城建环保工委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于

5、6月份对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重点听取了县住建局的工作汇报,走访了解了县民政局、跃龙街道等单位的相关情况。6月底,县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住建局受县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我县保障性住房建设供给管理情况的报告和城建环保工委相应调研报告。会议指出,我县住房保障工作在发展中存在住房供给节奏相对缓慢、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明显不足、居民经济收入状况核准难、保障住房物业管理难、村改居保障住房供给难以落实等问题,亟需调整工作思路、政策机制和措施办法。

第8篇:中石化召开2015年节能环保工作会议

发布时间:2015-2-28 浏览次数:132 2月26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召开2015年节能环保工作会议,总结部署节能环保工作,表彰节能环保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要求践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深化能源环境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碧水蓝天”专项行动和“能效倍增”计划,持续提升本质环保水平,助力集团公司转型发展、提质增效。中原油田及中原石油工程公司领导孔凡群、冷潜、杜广义、王寿平、陈惟国、齐秀芳、吴玉玲、李振智、杨祥彬、张明

功在油田分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2014年,集团公司加快推进“碧水蓝天”专项行动,启动“能效倍增”计划,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环保重大专项工作成效显著;坚守“三条红线”,逐步强化节能管理工作,确保总量减排目标的实现;采取环保专项巡视、清洁生产验收等措施,确保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加快碳资产管理工作进度,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制度。2015年,集团公司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能源环境一体化管理体系;加强创新驱动,充分发挥能源环境一体化的带动作用;继续坚持从严管理,夯实能源环境一体化工作基础;统筹安排,协调推动“能效倍增”计划和“碧水蓝天”专项行动;要做到标本兼治,确保完成“十二五”总量减排任务;继续深化碳资产管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视频会议结束后,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勘探局局长、分公司总经理孔凡群要求,油田广大干部职工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确保节能环保工作顺利开展;不断完善能源环境管理一体化机制,与油公司体制机制调整、机关职能转变相结合,从严管控,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按照主管部门统筹协调、专业部门分工负责的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体系,进一步落实节能环保工作责任;抓住源头治理这一关键工作,从生产技术改造、结构调整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生产技术、工艺,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坚守“三条红线”,切实开展源头治理,推进“能效倍增”计划的实施和“碧水蓝天”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提升油田节能环保工作水平;抓好“三同时”工作制度的落实,确保节能环保工作不滞后;加大节能环保项目的监督、效能监察、审计工作力度,确保各个项目取得实效,促进油田绿色低碳发展,建

设和谐美丽油田。(刘传波)

第9篇:2015年安全、环保、消防管理目标责任书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及集团公司安全1号文件精神,明确各级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加强安全生产自主管理,有效防范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环保、消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公司财产安全和保障职工群体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公司科学管理水平,促进集团公司2015年各项工作安全、高效运行、完成,做到事前预防管控,特制定本安全环保消防目标责任书。

集团公司总经理:

××公司总经理:

签订日期:2015年 月 日

一、责任目标

1. 千人负伤率≦0.3,轻伤以上事故为零。 2. 环保事故为零、三废排放达标率100%。 3. 较大火灾事故为零。

4. 员工、实习生、被派遣劳动者安全教育培训率、合格率100%。 5. 患职业病人数为零。

6. 外来施工单位务工人员伤亡事故为零。

7. 一般隐患排查治理整改率、措施落实率100%,杜绝重大事故隐患。

8.重大危险源安全措施、监控、安全评价、应急措施方案、备案手续完备。

9. 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安全责任书签订率为100%。

二、安全责任

1.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2.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及政府、上级部门、集团公司文件要求。

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力度、有效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管控机制,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1

4. 以多种形式开展安全环保消防教育,提高全员参与安全环保消防达标建设的积极性。

5.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严把程序关、审批关,严格过程控制。

三、考核办法

1. 集团公司对安全环保消防目标完成情况及责任落实情况实施监督考核。

2. 对目标未完成及内发生安全、环保、消防等事故的责任单位、相关责任人按照安全1号文精神、《××集团安全结构工资考核办法》、《××集团安全目标风险抵押金考核办法》、《××集团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考核标准》中规定的处罚办法严格执行。

3. 对发生较大安全生产、火灾、治安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上一篇:德育主任岗位职责下一篇:有效教学策略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