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音乐的好处

2022-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孩子学音乐的好处

研学旅行,中国孩子的诗和远方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研学旅行在中小学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正在日益增长,各类研学旅行机构也在这一背景下层出不穷,但因研学旅行属于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生事物,且各类研学教育机构也多为民办机构,具有一定的逐利性,所以当前我国研学旅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内容单一、价格昂贵、重游轻学、品质不齐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类问题也成了衡量我国研学旅行教育能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此篇文章将从一位研学旅行教育行业从业者的视角剖析当前我国研学旅行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研学旅行;游学;教育

一、研学旅行的过去与现在

研学旅行这一概念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兴起的“大游学”活动,但在中国的起源,我认为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游学”概念。“游学”在中国古代教育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可谓是十分巨大的,是每一位读书人都必须经过的教育环节,“游学”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还可以广交朋友、感悟人生,中国古往今来无数的名章绝句、思想典故都是在这名山大川的游历之中诞生出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也应证在这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学生课业负担的日益加重,学生不仅难以有机会参加“游学”,甚至户外活动的时间都少之又少,这无疑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孩子的诗和远方在这海量的作业和试卷的裹挟下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而自2013年以来,“游学”第一次以“研学旅行”的名称步入了公众的视野,但 “研学旅行”的这次出现并不是在教育界的推动下,而是在旅游界的推动下,因而虽然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但在各地方中小学内部的推广却阻碍重重。直到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各地应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后,研学旅行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真正的热潮,其后2017年10月教育部又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包括研学旅行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遍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研学旅行”自此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有了官方意义上的“地位”。2017年随着这一文件的发布,也将我国研学旅行的讨论热潮推向了极致,众多资本瞄准了这一素质教育发展带来的风口,仅在2017年当年成立的研学旅行机构就有超过5000家,这一数量超过了2017年之前所有年份的研学旅行机构之和(数据来源:智研咨询),因此,2017年也被业内称之为“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元年”。

从2013年到现在,研学旅行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也不过只有八年左右的时间,行业内的企业整体呈现年轻、零散的状态。研学旅行这一行业究竟还存在哪些问题?现阶段的研学旅行是否真正满足了学生的需求?研学旅行这一行业的风口是否已经结束?这些问题值得每一位研学旅行从业者深入思考,同时,也值得学界和教育界人士深入思考,以此不断调整我国研学旅行的发展思路,促进研学旅行的良性发展。

二、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存问题

从2019年开始,研学旅行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行业整体发展持续向好,公立学校组织力度明显加大,越来越多的家长对于研学旅行的教育意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企业参与热情极大提高。2019年,国家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都在全系统年初大会上强调,继续深入推动研学旅行的发展: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中进一步明确提出,将动手实践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方式加强劳动教育。2019年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强调,建立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长效机制,推出更多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和项目。疫情过后,各地区积极响应教育局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在2021年陆续颁布了很多相关优惠政策,推动了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

研学旅行为青少年所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在消费多元化与升级提质需求的驱动下,研学旅行产品的丰富化、标准化、立体化、创新化等方面都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但毕竟研学旅行在我国才刚刚兴起,我们通过对研学旅行行业的分析,并结合近年来的从业经验,分析得出研学旅行行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研学旅行市场缺乏规范,缺乏专业性。研学旅行本身是基于“教育+旅游”的新型教育产品,但随着组织研学旅行的学校范围不断扩大,参与活动的学生人数也有明显增加,但整体實施效果和水平参差不齐,不少研学旅行出现了“旅学分离”的极端现象。有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的目标和内容过于简单,形式单一,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难以发挥研学旅行在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也有不少学校和机构过于强调研学旅行中“学”的成分,布置了大量的调研报告、研学日记等作业,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使研学旅行加重了不少学生的课业负担。

2、学生安全问题成为最大阻碍。研学旅行活动参与学生人数多,每次外出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学校的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压力很大,这也是很多学校不愿意组织研学旅行活动的主要原因。大量人员的集体活动,饮食、住宿、交通以及各种参观考察活动,随时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就要面临来自家长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的多方压力和责难。很多家长在能够认同研学旅行所带来价值的同时,又对其安全保障产生怀疑,因此使其成为研学旅行开展的最大绊脚石,也成为研学旅行行业蓬勃发展的阻碍。

3、行业准入门槛高,前期投入高、收益少。研学旅行从业企业,前期不仅要投入研学基地、研学设施,后期,还需组建产品设计、教学、运维等团队,各项支出均十分庞大,种种高昂的开支,也成为许多研旅机构项目价格高昂的主要原因。另外,因行业内部竞争压力巨大、家长价格承受能力有限,许多国内项目定价又不宜太高,这使得许多企业挣扎在退与不退的“生死线”上。目前市场上也存在着部分“政策导向型”的研学旅行企业,它们一方面紧跟国家、地区政策导向,争取财政补助;另一方面又因为缺乏创新和经验,无法与头部企业竞争,而不得不采取低价、低成本、低质量的运营方式来维持运转。

4、研学旅行价格居高不下,致使许多普通家庭难以承担。据《中国研学旅行发展白皮书》(2019)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家长更愿意为高质量的研学旅行支付更高的价格,有60%的家长认为研学旅行价格可以接受的区间是3000-5000元,研学旅行批发业务类产品单价在2100元上下,零售端产品均价在3000-4500元左右,而海外研学项目单价则更高,均价可达1.2万元。对比《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9》中各地市平均工资来看,研学旅行对普通家庭而言无疑是一笔非常巨大的开支。

三、对现阶段研学旅行所存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现阶段研学旅行所存在的问题不仅阻碍着其行业业态的健康发展,而且不正确的研学方式、低质量的配套服务,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威胁与危害。因此,探索如何解决好研学旅行存在的上述问题,才是中小研学旅行企业和国家相关政策制定者应该好好考虑并认真面对的问题。关于上述问题,我们有以下建议:

1、合理安排“游”“学”时间,严格审查研学内容。在学校组织课外研学的过程中,应当合理规划研学活动中“学”和“游”的比例,既不能将研学娱乐化,也不能让研学失去趣味性,成为另一种变相形式的课外辅导。在学校与校外研学旅行公司合作组织课外研学前,校方应当严格审查研学旅行公司背景、公司人员、从业资质,实地考察研学旅行场地,避免一切因为人为疏忽,而可能导致的安全事故。

2、严格规范行业标准,在安全保障、注册资本、人员配备方面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槛的同时,对高质量、高品质、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的研学旅行公司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鼓励其健康发展。打好行业标准限制和政府政策支持的组合拳,引导研学旅行企业向高标准、高质量发展,通过引导风气的方式改善行业生态环境。

3、鼓励公立学校与私营研学企业、旅游公司合作,提高研学旅行在引导青少年成长、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作用。我国许多研学旅行公司前身均为私营教育培训公司或旅游公司,不同前身的公司所专注的方面虽有所不同,但大多数研学旅行公司都忽视了研学旅行在引导青少年成长、提高青少年学习兴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如果研学旅行公司能够和具有丰富“育人”经验、高素质教师团队的公立学校加以合作,将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研学旅行对学生培养的积极意义。

4、规范研学旅行市场定价,根据行业情况,制定指导价格。近年来,研学旅行市场火爆,吸引大量教育机构、旅游公司纷纷转行。大量公司的涌入,也使得研学旅行市场价格混乱成为制约研学旅行规范化发展的一项主要问题。从长远来看,想要规范市场价格、扩大研学旅行受众范围,也与规范市场价格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关价格指导政策,规范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国家还要加强监管,坚决惩处低价恶性竞争的扰乱市场行为。此外,建议教育部门、公立学校对参加集体研学旅行的困难学生,按照研学费用的一定比例提供补助,以减轻其家庭负担。

教育是国家大计、民族根本,研学旅行更是新时代培养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只有妥善解决好现阶段研学旅行存在的各类问题,才能助推我国的研学旅行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向好、向善、向上发展,才能让学生在游历名山大川、感受红色文化的过程中感悟人生、坚定理想。

参考文献:

[1] 陆庆祥,程迟.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A].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 ,(2):22-26.

[2] 丁运超.研学旅行:一门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J].中国德育,2014 ,(18):12-14.

[3]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44.

[4]张慧娟,李志文,李文等.挖掘旅游地学文化 开辟研学旅行德育新路径[G].中国地质教育,2021,(02):111-114.

【作者简介】

焦雨陶(2001-),男,汉族,山东淄博人,江西财经大学在读本科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作者:焦雨陶 方绎晴 李诗意

第2篇:让孩子学舞蹈的九大好处

现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孩子在舞蹈方面的兴趣爱好,因为舞蹈不仅对孩子自身身体的发展有很多好处,也促进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发展。那么,父母该怎样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孩子学号跳舞呢?

有许多的孩子对舞蹈非常感兴趣,但学舞蹈的女孩居多,男孩少,其原因是有些家长认为男孩学舞蹈会变得女性化,说话走路像女孩,其实这种看法不完全正确,现在很多男孩喜欢跳街舞,街舞也是舞蹈的一种形式。

孩子学舞蹈会有哪些好处?

1、形体优美: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舞蹈促 进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据统计调查,同样性别同年龄的儿童,参加舞蹈训练的比不参加舞蹈训练的,身高平均要高4--8厘米。

2、动作协调: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通过音乐与舞蹈动作的和谐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3、肢体灵活性和柔韧性: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还能够提高少儿的身体素质。经过训练,儿童的力量、控制、稳定性、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得到提高。

4、锻炼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5、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剪除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使少儿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 生适应性改善,促进视觉、听觉、肢体感觉等各感觉机能的提高,使大脑更灵活、健全,反应更迅速,动作更灵敏。舞蹈还有利于提高生理机能。训练能够改善心肺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性,降低血压和增加骨胳密度,同时使人精力和体力更加充沛,不易疲劳。

6、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7、培养审美情感:舞蹈是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表现内心世界,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8、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9、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

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尤其是自编自演的作品,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如何激发孩子学舞蹈的兴趣

舞蹈是美化身,是用形体表现的艺术造型。许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歌善舞,但仍有一些孩子对舞蹈不感兴趣。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呢?

1、家长最好自己也对舞蹈感兴趣。因为成人的举止、言谈、爱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2、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的传播媒介。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看舞蹈表演,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舞蹈的优美,激发孩子的舞蹈情趣。

3、为孩子创造一个美的环境。如窗户上可剪贴一些舞蹈造型的窗花;墙壁上可以剪贴一些舞蹈形体图;书橱里为孩子添置一些舞蹈画册等。让孩子观察、模仿、阅读,使孩子的生活空间充满舞蹈的情趣,由此对舞蹈产生兴趣。

4、可经常播放一些优美、抒情、活泼的乐曲及孩子喜爱的乐曲,让孩子听一听,跳一跳。也可以采用一些有关小动物的乐曲,让孩子伴随乐曲蹦蹦跳跳,感受一下情趣。因为小动物形象生动,对孩子有吸引力,让孩子在音乐声中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在观察中加以美化和创造。

5、召开家庭音乐会。和孩子一起表演节目,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成人可以与孩子进行沟通。

6、根据孩子的爱好,制作一些动物头饰、服装、道具等。使孩子在愉快、欢乐、轻松的情景中,感受到舞蹈的高雅情趣。

平时,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感知艺术美,让优美的舞姿吸引孩子。成人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艺术节方面的知识,尤其在舞蹈动作上加以儿童化、趣味化,以艺术化的语言来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好孩子舞蹈的几个妙招

1、综合教学法

由于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已经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兴趣的事他很难去做,所以在这时舞蹈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学内容去吸引住这些意识随意的幼儿,把随意变为有意那么就可以采用综合教学法,把说、唱、跳结合在一起,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

2、示范法

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幼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幼儿做镜面示范。如幼儿应伸左手,教师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3、语言讲解法

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幼儿学做起来即无兴趣又很费力。

但是如果告诉幼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或者练习站立时,如告诉幼儿站直,它可能会站不好那么你告诉他们象小棍一样或象铅笔一样,他们会做得很好。所以说语言讲解法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4、游戏法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幼儿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幼儿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装。

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做为一名舞蹈教师首先要让幼儿喜欢你,再有教师上课时精神要饱满,语气要和蔼可亲,随机性强,还要有丰富的表情来感染幼儿,让幼儿每节课都能上的轻松愉快。

第3篇:孩子学下围棋的四大好处

孩子健康成长是都很关注的,很多的人也是都关注孩子的发育问题的,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下围棋是都知道的,下面介绍下孩子学下围棋的四大好处。

1、训练幼儿集中注意力

下一盘棋,往往要静坐一两个小时,为驾驭一盘棋少失子,幼儿必须长时间集中精力,否则就赢不了对方,而注意力能否集中,是一个人学习、做事高效率的先决条件。

大雄聪明好动,上课时只要他听懂了就不再认真听讲,不是玩玩手指,就是晃晃椅子。但是自从学习了围棋,他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有了明显变化,有时下起棋来两小时都不休息。随着围棋的学习,他上课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逐渐延长,学习围棋使他养成了专注的好习惯,上课时也能保持专注听讲了。

2、拓宽幼儿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儿童年龄越小,注意的广度越差。下棋能训练幼儿提高注意的广度。“千古无同局”道出了围棋创新的真谛。每下一局棋,都需要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每走动一个棋子前幼儿都要看到棋子的落点,周围几步棋是否会被对方“吃”掉。当要“吃”对方的棋子时,他要注意到利害得失,当被 “吃”时,他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子力。下棋时每走一步,都不仅要考虑每一个点、每一条战线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战况”,还要考虑全局,一步出错就会招来满盘皆输的后果。实践证明,学棋孩子的创新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比较强。

3。锻练幼儿的意志力

学习围棋能使幼儿意志更加坚强,面对困难更加勇敢。幼儿都爱竞争,他们都喜欢争第一。要想成功,必须脚踏实地有条不紊地学习,把想象力、控制力发挥到最佳境界。还要正确估计自己和对手,正确认识双方的力量和存在的问题。过高估计对方的实力,会使自己胆怯;低估对方会被杀得片甲不留。胆小者需要提高自信,自大者需要谨慎行事。

现在的幼儿需要经历一些失败,锻炼坚强的意志,而围棋就是一个很好的磨练器。要敢于面对成功与失败,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力,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泰然处之,持之以恒,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在学棋中学会做人

下棋能培养孩子脚踏实地、深思熟虑、正确估计自己和对待别人的习惯,严格的棋规能帮助孩子形成落子无悔、遵守规范的棋风。为了围更多的地盘,必须要有很多棋子的配合,有时又必须要舍小取大。围棋不是一个点或一条线上的活动,而是在一个面上下棋。所以下棋者不能把每个棋子孤立起来,而是要把盘面上所有棋子联系起来思考问题,不但要考虑到单个棋子的得失,还要考虑到全局的得失。

下棋与做人同理,现在不少幼儿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都会有自我中心的倾向,参与集体活动时往往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不顾全局的利害关系。幼儿在多年的围棋学习、比拼中可以悟出这个道理,懂得团结互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上述就是早教专家对孩子学下围棋的四大好处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对于孩子的健康护理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希望本文对您有帮助,希望诶个宝宝都能健康成长。

第4篇:学书法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汉字是人们记事和沟通的重要工具,而书法是发挥汉字实用价值和艺术意趣最有效、最理想的形式。在许多方面都远远地超越了古人,但在精神与文化上却是更多地仰望古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学书法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学书法对孩子有什么好处

培养孩子的耐心与自信

不少家长电话咨询的时候总会说到,孩子特别调皮,静不下来,学习的时候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书法学习正是需要眼,手,脑的配合与投入,能让孩子能够专注起来同时带动平时的学习状态,成绩定有所提高,学习任何东西也都更加有信心。

开发智力,促进协调能力

书法练习与枯燥地练字不同,更注重心态和专注力,写每个字都需要大脑与手的配合,这对协调力是种很好的锻炼,对孩子左右脑的开发有着相当大的帮助。通过多次的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学习书法的孩子在想象,理解,思维创造等方面都要领先一筹。

提高综合能力

学过书法的人都知道,书法创作时不仅看的整体感觉,每个字的结构线条感也要考虑在内,所以考虑的问题就要非常全面,角度,视野,方法都要考虑在内,久而久之就提高了整体的综合能力,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上都能够运用的到。

个人修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学习书法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综合文化艺术素养,形成书法特长及爱好;写字是小学生的基本技能,写的比一般同学好,容易获得老师的青睐和在班集体的威信,使少儿增加自信心。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书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书法素养和艺术修养,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书法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对字帖的观察与分析,对书写过程的思考与领悟,对书法习作的评价与反思,将有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书写毛笔字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运用毛笔进行书写,可视为一种操作过程。在这种操作过程中,神经要进行不断地传导,手的操作感觉被及时传递到大脑,大脑的思维活动不断地发出指令,纠正改善着操作过程。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学会了合乎逻辑的积极思考,因此书写毛笔字能够促进儿童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

学书法要注意什么

1、选择你喜欢的字体

为了更好地了解书法的学习方法,我们需要对书法有一个简单的理解。书法,顾名思义,是一种写作方法。书法有多种类型,硬笔、毛笔等,每一种书法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你要做的首件事就是选择你喜欢的字体,你可以选择楷书,这是初学者的选择;你可以选择行书,你也可以选择隶书,等等,任何字体都可以,只要你喜欢就行。毕竟,兴趣是学习书法的老师嘛。只有你感兴趣了,你才有动力去学习书法。

2、制定一套计划,严格执行。

不管你做什么,你都得有个计划。如果你有一个计划,你将有一个明确的工作方向和方法,有一个标准的工作流程,也就不会出现打到哪儿就算哪儿的情况。可以说,计划可以帮助你快速提高工作效率。当然,书法也是如此。在学习书法时,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计划,包括:学习书法的顺序、每天练习书法的时间等,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任何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缺少这些步骤中的一个,就相当于整个计划的失败。所以,一定要坚持按照计划学习。

3、正确的写作姿势和拿笔方法

无论是硬笔还是毛笔,书法的学习,需要先学习的是握笔以及书写的姿势,其次是坐姿。只有正确的姿势才会写出正确的书法。也就是说,好的姿势是练习书法的基础。书法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笔姿势。

(1)正确的坐姿--笔直的姿势,胸口离桌子约15厘米,头直,肩部平直,手臂张开,双脚坚实。头部笔直,俯视笔尖,以45°角度聚焦笔尖、视线和笔尖,确保书写正确,不损害视力,肩部平直,身体笔直,把胸挺直,使胸口离开桌子,保持精神清新,有利于呼吸和运气。张开两只手臂,左手按压纸,右手笔,两只脚自然平而稳,保持平衡稳定,便于水平书写和垂直书写,写字时也可以松开。

(2)握笔姿势--有各种各样的握笔方法,现在比较常见的写作方法是,用拇指的上一节抵住笔的内侧;食指的上一节从外到另一侧;上一节的中指从外到内钩向后;无名指的手指和肉连接在一起,从笔棍的内侧和右边;对的是,用小指靠近无名指以辅助钢笔的力量;食指的上一节从外面向内保持;无名指的上一节从外到内;中指的上一节从外钩回内侧,无名指的指甲连接到肉上,笔杆从内侧向右保持。这样,大指和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形成三个方面的力量,握着画笔,支撑着笔杆。五指书写法充分调动了五指的力量,符合生理功能,自然舒服,无困难。

4.自信和耐心

任何书法的练习,都是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学会的。在这期间,我们会有很多人因为不够自信、不够耐心而放弃了书法学习。所以,小编认为,学习书法一定要有自信和足够的耐心。

书法一般要学几年

书法一般是要学习三年到五年,但是具体需要学习多久还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天资聪颖的话,坚持学三年的书法课程就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仍旧需要不断练习。如果并没有学习书法的天赋,但是后天勤奋练习,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也是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目前也有书法等级的考试,考试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初级、中级和高级。书法等级考试主要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目的是推广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激励广大青少年们积极学习书法,提高群众的审美水平。

第5篇:孩子阅读的好处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确非常重要,喜爱读书的孩子更爱动脑思考问题,将来上学后学习能力也会更强,相对来说情绪更为稳定,个性较为冷静,能自我约束,知识面宽广。如果父母帮助孩子从幼儿开始喜欢读书,孩子上了学有一定识字量后,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大量书籍,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这对于孩子将来的成才及各科学业成绩,都至关重要。要让孩子喜欢上看书,挑选非常重要。选书时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二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因为婴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角色、背景和题材都应该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挑选绘本应切合儿童生活的题材,采用朗朗上口、简练易懂的文字,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

如何给孩子挑选图书:如何挑选适合宝宝看的书?不同年龄段看不同的书

1岁左右的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也没有识字能力,但是可以适当地“看”一些童话书,父母可通过朗读的方式,与孩子度过快乐的亲子时光。

如果孩子在2岁左右,那么可以开始给孩子买一些图片书籍。这些书籍的特征就是没有文字,像类似于识别动物、水果的书籍,就很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2岁的孩子基本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说话能力,父母可以通过这些书籍,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例如让孩子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这些书籍,增加孩子对世界的认识。

3岁以后,选书的重点要从以画为主向以字为主偏移。故事的内容要生动有趣,有寓意、有常识的讲解。要注意的是,相对培养阅读兴趣而言,识字是次要的事情。不要把图画故事书当作识字练习册,更不要让识字取代了阅读。对于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家长多和孩子一起看《十万个为什么》这类科普性、知识性的读物,鼓励孩子从中找到答案,可以增强孩子的读书兴趣。如果孩子有些特别的兴趣爱好,家长也可以侧重选相关的书,比如孩子迷恋汽车时,不妨挑选一些关于汽车设计和构造的儿童画报。

父母们要养成与孩子一起去书店购书的习惯,让孩子一本本地选,一页一页地翻看,自己选择想要的书,而不是在网上搜一大堆“好书”直接让快递打包送到家里。

提醒:给3岁前的孩子看的书。图片要多色彩要鲜艳

3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上是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画书,挑选这类书籍可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图书买回来后,不仅是给孩子看的,家长要尽量多读给孩子听,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定某种规则,比如每日在宝宝睡前跟她分享一本绘本。其次,不要把绘本看作教科书,如果家长每次读书时或读完后问各种问题,那么孩子就会将读书看作上课或考试,听故事的时候会不断预测,今天会被问到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回答,享受故事的乐趣将大打折扣,这也是让孩子讨厌读书的最有效方法。

幼儿阅读哪些好处及重要性

幼儿阅读的好处及重要性

早期阅读是大家都很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专家认为“所有学习的基础都是从阅读开始的”,可见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还发现早慧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喜欢阅读,古今中外,也有不少因为儿时喜欢阅读而最终走上成功道路的名人,例如大家众所周知的主导全球知识产业革命的比尔·盖茨,虽然到小学为止,他连课程进度都无法跟得上,甚至到老师劝他留级的程度,但是他不到九岁,就已经将百科全书全部读完。后来创建微软的他,对于自己成功的秘诀他是这样说的——“如果不能成为优秀的阅读家,就无法拥有真正的知识,阅读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从这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幼儿期阅读的好处。目前很多家庭也越来越重视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幼儿阅读哪些好处及重要性: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中也是如此,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图书

如果你的孩子平时就很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你就可以给他买一本《喜羊羊与灰太狼》图书送给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爱不释手,甚至拉着你讲其中的故事给他听;再如你的孩子喜爱绘画,可为他多买一些精美的画画书。只有幼儿自己喜欢的书才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也就是说,家长要把选书的权利让给孩子,让孩子的兴趣做主。

2、父母自己必须喜欢读书

一般父母喜欢读书,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耳濡目染,因为幼儿本身就喜欢模仿大人的样子,当父母没事就捧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的时候,你的孩子自然也会像你一样拿着本他自己喜欢的图书仔细的阅读。

3、让幼儿在游戏中阅读

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必须让他有参与的兴趣,游戏往往是孩子最乐意接受的活动。在家庭阅读的活动中,和孩子玩串字游戏、排图游戏、编故事结尾等,使孩子觉得阅读也是有趣的游戏。妈妈在讲故事的时候,故意在孩子熟悉的部分说错,让孩子来纠正,以刺激孩子在听故事时专注地投入,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4、将故事表演出来

例如:妈妈和孩子一起看故事《白雪公主》,一家三人共同扮演书中的角色,玩味语言韵味及其构成,学说角色的对话,教育儿童要做个善良的人,但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轻易受骗。

如何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首先应该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专家指出,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其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最理想的环境是:充满书香的家。

1、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怎样培养孩子的,首先应该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专家指出,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其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最理想的环境是:充满书香的家。

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而且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幼儿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的观念。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面语言产生了兴趣。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内,我们应及早地为幼儿提供完整语言的学习机会。

2、给孩子选择好书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阅读的种子,应该是一本本适合幼儿的优秀图画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长期以来,人们较多地将幼儿文学活动的功能定位于“德育”,而弱化或忽略了文学活动的本体功能——审美,即文学作品用来提高人的思想,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的功能。

而且,很多幼儿园的文学活动往往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审美价值、社会文化意义及在欣赏感悟、思维品质等方面的作用,这与当前教育理念中的人文素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追求是不相契合的。由此而带来幼儿文学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上过多的考虑“是否具有教育意义”;形式上只注重了表达与机械记忆,而轻视了欣赏与创造表现。我们提倡阅读经典、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经典童话等,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润泽孩子们的童年

3、亲子共读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最好的途径

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据统计,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大,该项支出已占到家庭收入的30%。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每天坚持陪孩子一起20分钟。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城市,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比例也不足20%。大多数家长还不能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对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 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认识到,亲子共读是加强早期阅读教育的良好方式。美国利诺斯大学的研究员钦利斯·布朗用了20多年时间,对205名入学前已经学会阅读的孩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的父母很早就开始给他们读书,并使他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当孩子看完一篇东西时,要鼓励孩子叙述出来。家长一旁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宝宝们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在阅读过程中,当他讲错了或讲得不够好时,不必象对待学生似地认真纠正。有些儿童不爱阅读是由于家长不尊重他的智慧和自尊心,一味地指点纠正,这会使他感到厌烦。孩子都是爱玩儿的,爸爸妈妈们还要多考虑如何让阅读更生动、有趣,通过一些寓教于乐、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孩子爱上阅读。每天坚持半小时的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幼儿在妈妈的怀抱里很有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长都很有利,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心智全面发展。

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天长日久、不断重复的结果。贵在持之以恒。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讲故事是每个家长的天职。而总有那么一天,孩子会捧起以前由家长捧着的书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边陪伴了。

第6篇:爸爸带孩子的好处

【中国幼教网】

爸爸带孩子有三个显著特点:“懒”、“粗”和“狠”。然而,这些看似“不负责任”、“不管孩子”、“粗暴”的做法,恰恰给了孩子成长的动力:幼0家0儿童

爸爸不会像妈妈那样无微不至,他们的“懒”恰恰激发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孩子不必要的依赖。原本会穿衣服的孩子之所以“懒”得自己动手,就是因为妈妈太勤快了,手太长了。幼1家1儿童

爸爸不会像妈妈那样细心周到,他们对孩子很多的问题、困难“熟视无睹”,他们的“粗”在于不会时时刻刻盯着孩子,不会在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需求,然后立刻去满足孩子。但这恰恰给了孩子自己调整的时间与空间,给了孩子主动适应、锻炼自我、尝试错误与自主更正的机会。幼2家2儿童

爸爸不会像妈妈那样心慈手软,他们看到孩子有越轨行为,不会只在嘴上讲大道理而在行为上纵容,他们会用很刚性或者可以说“暴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孩子记住教训,以后自觉遵从规则、懂得规矩。幼3家3儿童

“懒”、“粗”、“狠”正是爸爸式教育的好处。从教育方式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脑动手,而母亲则喜欢越俎代庖。父母若能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性别差异带来的教育差别,在教育上相互协调、取长补短,相信孩子在和谐、刚柔并济的家庭教育中会变得更聪明、能干。幼4家4儿童

其实爸爸带孩子的好处还不止这些,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完整人格的塑造。幼5家5儿童

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莱格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人的身上既有男性特质,也有女性特质,只有平衡发展才是健全的人格。而人格表现在个体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上,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就折射了什么样的人格。比如,碰一碰就哭的孩子,人格是脆弱的,长大后在挫折面前怎能坚强?什么都要我说了算的孩子,人格是自我中心的,如果不走出来,以后怎能与人交往?而人格是可塑的,什么样的加工就可能是什么样的。父母的认知与行事方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等都对孩子的人格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亲——男性,是孩子男性特质发展的榜样,也是孩子认识男性的窗口与纽带。在这一点上,岂是母亲、女性所能替代的?幼6家6儿童 当然,父亲、母亲特征并非仅仅由性别所决定的,他们各自的个性也是很关键的,不否认也有非常细致罗嗦的父亲,或者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母亲,但不论是性别因素,还是个性因素,最终都是以行为方式来影响孩子的,父亲、母亲毕竟不同。幼7家7儿童

因此,建议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为了孩子,请共同努力来培育他,妈妈再好也替代不了父亲;爸爸再忙,也请给孩子见面、聊天、玩乐等相处时间!幼8家8儿童

第7篇:孩子诵读经典的好处

经常诵读经典,至少可产生以下11种效益:

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2.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

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3.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4.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大学》、《老子》、中庸》、《孟子》、《管子四篇》、《中华经典精粹选读》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5.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

上一篇:软弱路基处理施工方案下一篇:南京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