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注:[收稿日期]008-02-10[基金项目]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立项项目“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07YB312)[作者简介]志华(1968-),男,江西石城人,硕士,赣南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论文 篇1:

论传统刺绣美育精神在当代女子高校设计艺术教育中的延续及意义

摘 要:刺绣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蕴含着深刻的艺术美学精神和人文价值。在当今社会中,物质、信息与技术充斥着我们生活,刺绣等手工艺文化及其所蕴含的美育精神则是疗救现代精神困境的一剂“良药”。特别是在女子高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中,将传统刺绣的美育精神融入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和产学研实践,不仅能锻造当代女性学生娴洁、慧心与巧智的优良品格,还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文化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关键词:刺绣;美育;女子高校;设计艺术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女性设计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XJK18QGD003)研究成果。

一、中国传统刺绣的“美育”内涵

刺绣在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作为中国女红文化的代表,其体现出深厚的中华美学精神。清代刺绣名家丁佩曾在其名作《绣谱》中提到:“工居四德之末,而绣又特女工之一技耳,古人未有谱之者,以其无足重轻也。然而闺阃之间,藉以陶淑性情者,莫善于此。以其能使好动者静,好言者默,因之戒慵惰、息纷纭、壹志凝神、潜心玩理。……至于师造化以赋形,究万物之情态,则又与才人笔墨名手丹青同臻其妙”[1]。笔者从多年的工艺实践和认识出发,论述刺绣作为一种工艺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刺绣的工艺要求和艺术审美原则,条分缕析地阐释了刺绣具有的陶冶情操的功用价值。具体来看,丁佩所论刺绣的环境要求是“闲”“静”“明”“洁”。“闲”是创作之前的一种自然状态,是保证高质量创作的前提。而“静则其志专而心无物扰,静则其神定而目无他营”。只有在安静、闲适的心态下,创作者才能不被外界干扰,潜心创作。如果说“闲”“静”是对于创作者的内在要求,那么“明”“洁”则是对于外部环境的一种“挑剔”,即光线必须充足、明亮,场地要求干净、整洁,这其中也透露出中国古代深远的哲学思想,恰如老子《道德经》中的“致虚极,守静笃”。

中国刺绣中的工艺美学与艺术思想还通过《绣谱》中记载的“齐”“光”“直”“匀”“薄”“顺”“密”和“能”“巧”“妙”“神”“精工”“富丽”等字眼得以体现。依据这些工艺标准和审美原则,创作者需以审理、度势的观察方法,师造化以赋形,究万物之情态,悉心体察自然生态事物的构成法则,从外在表象中提取其本质规律,最后落实于那一方布帛之上。于是,刺绣那细腻的针脚、生动的图案、排列有序的线条就构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既植根于现实具体的生活,又神往于高远超逸的境界,表现出比原生形态更为多彩和丰富的意蕴[2]。同时,这种意境又是伴随着刺绣者多年的练习、积累和对生活事物的情感依托升华而形成的。特别是在一些用于日常生活装饰的刺绣中,往往传达出吉祥寓意的观念,此观念便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其体现出“美是主体精神与客体自然以及两者间的创造性的和谐统一关系或过程”[3]。

二、我国女子高校的

发展历史及其设计艺术专业教育现状

女子高校是為了培养社会所需的优秀女性人才而成立的一类特殊院校。在我国,女子高等教育源于20世纪初一些西方教会在其传教点创办的教会学校。这类学校招收女生,打破了以往我国女性无机会迈入高等教育学堂获得正式接受教育机会的局面,使得女子接受教育的渠道得以拓宽。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在我国召开之后,女子大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国各地先后创办了女子院校50余所,基本上形成了大专和本科两个层次,普高、成高、高职三种形式,公办、民办等多种办学体制共有的格局[4]。这些女子大学的培养目标是以技能训练为主,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原则,以增进和扩大女性就业为宗旨。如艺术设计类、会计类、外语类、学前教育类、文秘类专业都成为当时女子院校开办的热门专业。

正因为西方教会开创了中国女子院校的办学起点,所以,我国现有的女性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一过程从一开始就打上了“西学东化”的烙印[5],即许多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教学内容都照搬西方模式,而失去了中国本土的文化教育特色,其中也包括设计艺术专业。

具体来看,目前无论是综合性大学或是特别的专业类院校、女子院校,其设计艺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仍是以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为主体;在教学内容上,教师也多以国外的设计艺术流派或设计师作品作为教学案例,这势必会让学生对本国传统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事实上,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积淀,饱含着丰富的精神与智慧。从美育与艺术教育层面来看,中华传统艺术创作中的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美善相乐、文质彬彬等思想均可成为指导我们当今艺术与设计活动的宝贵思想;中华传统工艺文化中那种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当代设计艺术教学和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将实现的今天,培养一批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青年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以培养优秀女性人才为目标的女子高等院校,更应坚持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办学导向。如在中国传统刺绣工艺(艺术)中,展现出天人和谐、尽善尽美、诗性人生的核心价值取向,充溢着女性特有的喜乐情感,体现出一个时代甚至是超越时代的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艺术精神,其必能成为引导我国女性美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将传统刺绣“美育”精神

融入女子高校设计艺术专业教育的思考

基于我国传统刺绣所蕴含的美育精神以及女子高校的办学特色和设计艺术专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我们可以通过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产学研结合等以探析如何将传统刺绣“美育”精神融入当代女子高校设计艺术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之中。

(一)教育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6]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根本要义便是要挖掘其核心价值取向。以具体的书画或工艺美术作品来看,这些作品对于自然的认知并未停留在对自然美的简单描摹上,其强调的不仅是自然对于人的审美价值,更突显出自然与人文的内在和谐互动。刺绣正是如此,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其表达了一种境界,此境界不同于其他艺术的境界,这是一种集心、手、物相应共生的和谐境界。它建立在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思想之下,相别于西方美学站在主客二分和人类主体的视角审视自然。刺绣及其工艺营造的是一个情景交融、物我两忘的“审美世界”。通过这个“审美世界”,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自然的力量,还能从内在情感出发对自然以尊重和敬仰,从而探索到人在自然万物之中的价值[7]。此外,从发生学角度来看,刺绣可能产生于某些缝纫和织补的工艺中,这与古人的勤俭持家和节俭生活态度息息相关。所以,在教学理念上,需以刺绣中蕴含的传统美育精神和道德伦理态度以强化女性学生内心的思想认知,引导她们树立尊崇自然、生态节俭的正确价值导向。

(二)教学内容

当今的设计艺术专业有很大一部分均脱胎于传统工艺美术。要使得教学内容有所创新就需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以刺绣为例,在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设计艺术专业方向中,并无刺绣方向,但确有工艺美术专业方向,而以女性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女子高校显然能在此专业方向上有所作为。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就成立了全国首家“湘绣艺术学院”,并开设有“刺绣设计与工艺”专业,以招收爱好刺绣的初高中毕业生,并与湖南湘绣研究所等机构合作,邀请著名刺绣非遗传承人来校授课,对接企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这势必能给我们带来启示。事实上,在女子高校,其设计学专业下设的每一个方向都能找到与刺绣等女红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如服装设计、产品设计方向,可以教学生探索如何将传统刺绣工艺运用于当代服饰时尚与产品设计中;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教学可将中国传统手工艺、女红文化等进行现代的视觉转化与设计传播;环境设计方向则可将不同地域的刺绣风格、艺术精神与各风格的环境、室内设计相结合,实现其创造性转化。众所周知,在唐宋以后,尤其在明清时期,我国刺绣逐渐从单一的装饰性工艺发展转化为与书、画等艺术相结合的画绣艺术,这亦为女子高校美术类专业方向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和导向。而在学科交叉的背景下,各专业方向并非只能单向度地纵深发展,还可主动寻求与其他专业方向的横向交叉和融合对接。如可将设计艺术某专业方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纺织工程等专业团队联合起来成立刺绣技术研发中心,运用大数据、智能算法、建模、材料学等新学科知识以探索刺绣的针法创新、工艺创新、材质创新、风格创新,合力打造新时期刺绣艺术与审美的新表达。

(三)产学研合作

设计艺术专业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必须与产业、企业融合共进才能彰显其价值。以刺绣来说,其必须不断融入大众的生活才能不被忘记。如湘绣就在社会转型和时代交替中遇到过发展瓶颈,甚至一度消沉,而随着《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文件的出台,让湘绣等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传播者看到了曙光。如今,经过湖南省、长沙市政府的努力,在长沙城北的沙坪小镇成立了湘绣文化产业园,该产业园由政府牵头引领,联合其他社会力量,将长沙市的大部分湘绣企业都迁入进来,形成了一个以刺绣(湘绣)文化、刺绣(湘绣)美学、刺绣(湘绣)学习体验、刺绣(湘绣)展示与消费为主题的文化創意园区,实现了刺绣(湘绣)产业的集聚与抱团发展,推动了刺绣(湘绣)在新时代的华丽转型。而湘绣的发源地——长沙,由于其传媒、娱乐业的发达,已于2017年11月获评“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称号。借助这一名号的光辉,近些年来到长沙旅游观光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传统工艺和非遗文化也得以在此推广传播(如在长沙市各级博物馆、文化艺术馆和老街都出现了湖湘非遗元素及其创新产品的身影)。所以,女子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结合女性设计师情感丰富与心思细腻的特点,对接各文化场馆和主题教育机构,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大胆尝试将新材料、新工艺运用于刺绣,借以新的时代题材,开发融入刺绣文化元素的时尚创意产品,以推进非遗女红经济产值的提升和中国优秀传统工艺文化的活态传承。

四、结语

中国刺绣具有独特的风采与魅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砚祖教授曾在其著作《装饰之道》中提道:“刺绣之用,大到庙堂之事,小到鞋帽花边,俗到辟邪肚兜,雅到独幅画绣,刺绣题材,几乎包罗一切。”[8]刺绣作为一种工匠技艺、一种女性文化,它不仅书写着中华民族手工艺壮丽的诗篇,也成为中国女红文化世代相传的典范,具有丰富的精神审美内涵与文化价值。是故,在女子高校,特别是在其设计艺术专业教学中开设刺绣等女红课程,在办学理念、教学内容、专业实践中融入刺绣的美育精神,既能培养当代女性娴洁、慧心与巧智的优良品格,锻造其豁达开朗的心境和情怀,还能有效推动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发展,让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丁佩.绣谱[M]//《续修四库全书》编委会,续修四库全书(11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65.

[2]金雅.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旨趣及其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辑刊,2018(6):59-64.

[3]成中英,刘翠丽.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性和谐[J].世界哲学,2004(2):85-87.

[4]杜祥培.我国女子大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J].当代教育论坛,2007(3):48-50.

[5]陈桂生.略论教育学“西学中化”问题的症结——三谈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J].教育学报,2019(3):3-9.

[6]习近平: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EB/OL].[2020-12-26].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08/30/c_1123355775.htm.

[7]高晓雨.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价值取向及其美育意义[J].美与时代(下),2020(6):4-8.

[8]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422.

作者简介:肖宇强,博士,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作者:肖宇强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论文 篇2: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注:[收稿日期] 008-02-10

[基金项目] 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立项项目“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07YB312)

[作者简介] 志华(1968-),男,江西石城人,硕士,赣南师范学院 副教授,主要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研究。)

(赣南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赣州 341000)

[摘 要] 在市场经济大潮和教育改革形势的推动下,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迈向了更具时代特色的全面转 型期,但也出现了设计艺术教育发展过热、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 置脱节等问题。改进高校设计艺术教育,须倡导个性化的办学模式,提倡创新,培养个性, 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术设计;教育;现状;对策

[

我国的设计艺术,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而产生的。近年来,高校设计艺术教 育在市场经济大潮和教育改革形势的推动下蓬勃发展。伴随着经济 全球化浪潮的到来和改革的日益深入,社会对设计艺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但是, 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却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诸多的不适应,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模 式 结构与市场要求的失衡,培养的学生质量规格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学生毕业后不能胜任工 作岗位的要求,社会就业适应期较长等。研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 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实现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社会经济需求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高等 艺术设计教育不断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一 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1.设计艺术教育存在过热的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设计作为一个行业,逐渐显示出了举重轻重的作用。人们已 清醒地认识到,设计是提高社会生活品质的关键所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众多的设计 教育院校和设计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7年,我国开设设计专业的高校就有近千所。 无论是综合大学,还是艺术院校都表现出对设计专业的兴趣。这些热门专业的开设正以惊人 的速度逐年递增。

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过热的发展。它虽然满足了市场的暂时需求,但也为未来设计 的良性发展埋下了种种隐患。许多院校不考虑自身条件,看到设计专业热销,便一哄而上, 既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又没有鲜明的办学风格,且 教学环境相对封闭、保守,学校的师资、设施也非常不完备。而那些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不 少拥有十分娴熟的手工技术和聪明才智,但由于教学和个人的一些问题,从学习到工作都很 少有自我的发展空间和“自我个性的张扬”。

2.人才培养定位不准,造成人才培养质量不高

作为艺术学的重要分支学科,设计艺术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国画、油画、版画等纯艺术专业 不同,设计艺术与传统美术之间的差距较大,学科跨度较远。虽然从视觉的角度来讲,设计 艺术和传统美术有共同的地方,但美术是纯粹的主观审美创造,而设计艺术是客观世界的 创新改造活动[1]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育中,纯美术和设计艺术 常常界定 不清,设计艺术教育不管是在生源的选择上,还是在教育思维上,都打上了传统美术教育的 烙印,这是造成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定位不准的根本原因。

3.基础课程设置与专业课程设置脱节

每一所设计院校的基础课教学,其内容和方法应围绕设计特点来进行,教学体系和内容也应 有别于其他艺术设计院校。首先,学校必须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工艺美术大师还是 艺术家?其实都不是。其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创新设计思维、能运用现代设计手段为客户提 供所需 ,并有一定设计高度的职业设计人才。因此基础课教程应该切合实际、锁定目标。传统教 学方法通常用素描、色彩、三大构成作为基础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这种课程设置方法 虽然有许多优点,但在现代设计教育 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缺点,特别是在基础素描、色彩课程中,还是老一套的“静物”、“石 膏 ”、“人物”写生等,一味强调客观再现物体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虽 然 可以学会一些造型的手段,但同时也往往失去了对事物的直接和本质的感受。由于基础课教 师大多出身于美院的油画系、国画系、版面系,故其教学思路与艺术设计专业的要求存在着 一定的差距,致使基础教学陷入重写实而轻创意的境地[2] 而学生一离开具体形 象(静物 或模特)就心慌,或者对设计无从下手,或者只会呆板地再现物体,依葫芦画瓢,没有创造 力,或者只会去模仿设计,设计能力难以提高。

二、改进高校设计艺术教育的对策

1.倡导个性化的办学模式

纵观国际知名艺术设计院校的一些特点不难看出,这些院校之所以能用自己的观点培养和影 响学生,就是因为学校在成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办学特色,根据所在地域的 特点,结合本校的办学优势以及社会需求、培养目标的理解来确立办学理念。各院校从课程 体系到师资结构以及教学管理都没有统一的模式,但都普遍追求个性化办学的风格。然而在 国内,设计艺术教育喜欢一哄而上,不考虑自己学院的特点,有条件的上,没有条件的也硬 要上。笔者认为,艺术设计院校应深入探讨自己的教学目标和特色,也就是在专业方向的前 提下,确立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3] 在目前的基础上,设计院校要从深度 、广度方 面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逐渐从专业特色上统一认识,综合当地办学优势,组织新的教学课 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提倡创新,培养个性

创新是设计的灵魂,只有在设计教育中始终贯彻“创新”的精神,才能使设计永葆生机,才 能使设计教育清醒地通畅地运行,才能使设计作品充满活力并且具有与人类其他文化对话的 个性。当然,创新不是无原则无方向的行为,它是在设计概念的界定下不断地突破旧有思维 模式,是为设计服务的思想利器,也是设计艺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向。长期以来,我国 的设计教育讲究“由技入道”,由不断的训练经验上升到理性,这是培养工匠的方法:追求 技巧,不涉及思想。这样的教育模式事实上丧失了艺术的精神内核——创新[4]所以我国 的艺术设计教育,应多增加一些抽象的、发挥想象力的抽象思维训练,多做一些创造非自然 、非写实的视觉练习。在训练中注重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启发思 维的训练。

艺术个性化是长期的艺术素养和社会生活积累造成的心理定势,是借助艺术直觉的敏锐性投 向客观物象的外在表现。艺术设计的过程要体现自我价值的存在。作品要有个性,要体现自 己的创新意识和思想而不是被其他人的精神风格所左右,就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打 破前人甚或是权威的影响,建立起自己的风格。当然,风格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做到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学生自己也要对设计专业作不懈的追 求和探索[5]

3.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教学环境相对是封闭的、保守的,即便是大学,教与学界线分 明,师与生的关系身份明确。当然,这里既有教育传统的因素,也有国家教育体系的因素, 还有文化类型的因素等。但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合当代大学生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当 代大学生个性鲜明,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喜欢 探讨式、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学校应建立相关条件的工作室,或实验车间,或教授的研 究室,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研讨、作业讲评和一对一的交流。老师和学生采取讨论 的方式,在双方的对话中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6] 另一方面,院校的教学还应 重视与外 界的交流,特别是同西方教育界之间的交流。因为,中国的艺术设计无论是观念还是具体操 作都处在初级阶段,而观念的引进和具体操作方式的学习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来说至关重 要。只有从各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吸取经验,才能在更高的基础上,把握我国艺术 设计教育的前进方向,找到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目标[7]

三、结 语

设计艺术专业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大学教育的普遍规律, 又有其自 身的逻 辑特殊性。未来的设计艺术教育面对的是早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世界,巨大的发展空间将 带动教育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认识平台。我国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只有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 ,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不断完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艺术, 才能走上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李兵.高师艺术设计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 .装饰, 2004,(4):82 .

[2] 王受之.中国现代平面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12.

[3] 胡成明,王磊.我国现代设计发展之路的思考.包装工程,2006,(6):180.

[4] 张亮.设计思维训练[M] 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5.10.

[5] 李娟.创新思维[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

[6] 布朗•科赞尼克.艺术创造艺术教育[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

[7] 唐鼎华.观察与思考[M]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3.

(责任编辑 李震声)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uggestions of University Art &Design Education

HUANG Zhi-hua

(College of Fine Arts, Gannan Normal College, 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

Key words:Art &Design;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

作者:黄志华

高校设计艺术教育论文 篇3:

上海红色文创产品设计融入高校艺术教育实践的研究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上海鲜明的城市标志,担负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上海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是打造上海红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精神品格的重要举措。在新时代背景下,融合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艺术课程教学方法,孵化文创产品,传承好红色文化,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红色文化;文创设计

[基金项目]2019年6月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项目“文教结合,以美育德—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陶绮骋(1986—),女,上海人,艺术设计硕士,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讲师,中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艺术教育研究。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黨在领导中国人民群众实现民族解放与自由、建设现代中国的历史实践中发展形成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是上海最深厚的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红色文创产品让红色文化永葆活力。上海红色文创产品的创新开发,不仅是宣传党史的需求,也是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要。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充分发挥其在“立德树人”中的特殊作用,推进德育与美育的有机融合,通过有效的路径和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新精神。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将上海红色文化和红色文创产品设计与高校艺术教育实践相结合,创新艺术课程教学方法,挖掘教育功能,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一、上海红色文创开发现状和教育品牌的打造

文创产品是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而创造出的高附加值产品。伴随着 “上海文创50条”的逐步落实,推动文创产品开发和设计研究成为全面实施党的诞生地发掘宣传工程的重要举措,对上海推动文创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1]。

相较于国外,我国的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尚在起步阶段。2016年,以故宫IP为首,带动了整个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2016年5月,文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出台,成为文博场馆文创的助推器,红色文创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近年来,针对上海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和传播,有关文博单位和相关部门也积极推动上海文博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2019年10月,第一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正式启动,衍生了一批颇具创意性、实用性的原创红色文创产品。2020年6月,上海 “红色文创发展中心”成立,旨在以精彩纷呈的形式促进红色资源整合,打造文化品牌,在新时代传播好红色文化。

当然,关于上海红色文化的创意开发仍在不断创新研究之中,红色文创面临产品类别欠缺,设计选题谨慎,时代性和创新性不足,设计元素单一,不成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相关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更多还停留在工艺美术阶段,无法融入当代生活。如何发挥好红色文创产品的教育效应,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二、新时代教育视角下关于上海红色文创设计的思考

红色文化遗产肩负着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还须讲好红色故事,弘扬红色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红色文化、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保护利用红色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为新时代推进上海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意产业则是文化产业的重要一环[3]。红色文创产品开发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还应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近年来文创产品成功案例的火爆已经反映出了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的大需求、大发展、大前景,红色文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产品授权、多方合作的共赢模式。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将领导人民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学习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的重要部署。新时代教育视角下,上海红色文创的设计和开发,需要将建党精神与城市精神结合起来,把红色血脉与城市文脉结合起来,拓展新的红色文创产品开发和设计创新思路。如在学“四史”背景下,可综合思考分析上海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把握红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讲好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把育人元素引入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中。探索基于“四史”学习教育视角下的上海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和设计,契合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全新文化需求,用红色经典创意助力红色文化的传承,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彰显新的时代价值[4]。

三、高校艺术教育的实践教学与上海红色文创产品设计相融合的研究

上海是中国革命红色基因的发源地,红色是上海城市精神的底色。上海有着丰富的红色展馆和纪念馆,要充分发挥上海红色文化资源和相关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5]。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充分结合课程实际,将红色场馆教育和高校艺术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相融合,建设切实可行的实践课程,探索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在博物馆的艺术、博物馆文化与交流等课程中,以上海各类红色展馆和展览活动为课外实践的优质平台,将课程内容结合实践平台开展教学,通过考察红色展馆中“明星展品”和其衍生的红色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研究上海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加深对展品本身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管理和经营模式等课程内容的理解,起到生动、直观的教学效果。

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持续探索和实践创新教育的发展理念。在艺术创意与表达、创意思维与视觉传达等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以“上海红色文化”“上海非遗元素”为主题,开展上海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通过命题设计对上海的“红色元素”从美学和功能性设计方面进行全新的设计和优化。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调查各类文博机构的文创产品现状,研究如何从不同的文化层面去挖掘产品的精神内涵;结合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和消费行为和心理;凝炼上海红色文化元素,以创造出兼具文化价值、实用功能、收藏意义于一体的文创作品。同时,推动设计作品积极参加有针对性的各类设计竞赛活动,孵化红色文创产品。近年来,学生的创意设计作品获得“汇创青春”—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三等奖4项、第六届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入围奖、第七届全国高校廉洁教育活动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优秀项目奖等,通过比赛、展览、社团等各类活动,多措并举提升学生们的创新创意思维和艺术专业素养。

“育人為本,德育为先”。高等院校是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美育课程和相关设计活动开展教学实践,讲好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在创新发展中传承好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Z].(2016)

[2]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7.

[3]红色文化创意赋能[N].人民日报,2020-07-17(012).

[4]崔英来.文博事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J].神州, 2017(20):293.

[5]韩丽雯.红色文化的渊源与价值研究[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8,26(10):57-61.

Key words: art education; practice teaching; "red culture"; cultural & creative design

作者:陶绮骋

上一篇:学生鉴定评语三篇下一篇:动物生态环境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