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影爱国

2022-05-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红色电影爱国

幼儿爱国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利用

【摘 要】现代教育体系中提倡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其中爱国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更是发展幼儿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内容。利用红色资源对幼儿进行相关教育,可以帮助幼儿从小树立爱国意识,对幼儿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通过组织开展多元化活动、充分利用节日契机、环境创设渗透红色资源文化及将爱国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四种方式,对幼儿爱国教育中红色资源的利用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爱国教育;红色资源;利用

Utilization of Red Resources in Patriotic Education of Children

(The Seventh Kindergarten in Huining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LI Cuixiang

幼兒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最早阶段的教育环节,更是培养幼儿基础能力与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爱国教育作为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幼儿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将爱国教育渗透至学习、活动、环境创设以及实际生活中,使幼儿通过潜移默化的教学氛围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进而达到发展幼儿爱国教育的目的。

一、组织开展多元化活动,促进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的开展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不应将教学方式及引导方法局限在一条思路上,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及多元化的活动方案,利用愉快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融入活动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红色教育,进而达到促进爱国教育的目的。

(一)开展红色歌曲演唱活动

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十分适合幼儿阶段教育,不仅可以通过演唱红色歌曲培养幼儿的爱国意识,同时可以有效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社会经验奠定基础。例如,在幼儿园音乐教育《小朋友,爱祖国》一课的教学中,即是将歌词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幼儿喜爱且熟悉的小动物人性化。以此激发幼儿兴趣,继而将幼儿带入歌曲中,使幼儿在学习并演唱歌曲的同时,通过动物情感体现幼儿心灵,进而促使幼儿从中得到相应的感悟,引导幼儿通过动物热爱生长环境,培养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材内容,将其中歌曲作为演唱活动的内容,以此培养幼儿在掌握歌曲节奏,提升音乐能力的同时,提升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另外,教师也可延伸至课外,通过简单的红色革命歌曲作为演唱活动内容,以此保证活动有效性,同时增强活动趣味性和多样性。

(二)模仿英雄角色进行舞台剧表演

舞台剧表演的形式已经不再局限在大龄学生中,可以利用简单的红色革命舞台剧引导幼儿进行表演。舞台剧的表演形式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学习活动,而且有效提升幼儿的表现能力和社交能力,是促进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的有力措施。作为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模仿英雄角色进行舞台剧表演。例如,教师可以将英雄人物邱少云和王二小等光辉事迹为幼儿进行讲述,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相关视频资料,继而引导幼儿模仿英雄角色进行舞台剧表演。在模仿表演的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幼儿年龄较小,在实践活动方面并不擅长,教师可以将舞台剧以剧本的形式进行展示,为幼儿分配角色并指导表演。此形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综合素质能力,还可以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氛围中感受爱国教育。

(三)组织幼儿参观红色博物馆

爱国教育的实践活动可以通过引导幼儿参观红色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进行开展。在参观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事先详细了解博物馆中的红色文化,进而在引导幼儿参观的过程中为幼儿进行详尽的介绍。教师在引导幼儿参观红色博物馆期间,会看到红军长征期间遗留下来的物品,引导幼儿通过博物馆所陈列的物品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教师也可通过参观博物馆等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幼儿将信息进行整理,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传的活动,指导幼儿将所学的红色文化及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与家长进行分享。此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培养幼儿将学习的知识和信息进行整合,同时有效提升幼儿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幼儿园教育课程《祖国在我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观长征纪念博物馆,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引导,将爱国教育渗透至其中。继而在参观活动之后,引导幼儿将所见所学与家人进行分享。因此,参观红色纪念馆和博物馆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幼儿课外实践活动并提升幼儿爱国意识的有效方式。

二、充分利用节日契机,加强爱国教育

节日是促进爱国教育的有效时机,在“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节日中,均可体现爱国教育和红色教育。幼儿园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节日契机作为教育基础,以此加强对幼儿的爱国教育。例如,在幼儿园大班教材中,《国庆节》即是一节教学课程,教师可以利用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红色资源融入其中,通过环境创设以及多媒体信息辅助作用,使幼儿充分感受国庆节的来历和特点。另外,也可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感受人们庆祝国庆的不同方式。部分幼儿对国庆节等红色节日了解并不多,为了促进幼儿深度理解红色节日的来历和习俗,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幼儿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引导幼儿在节日期间通过观察,感受爱国教育的元素。因此,节日是十分适合发展红色爱国教育的契机。

三、环境创设中渗透红色资源文化

除了课程内容、活动形式的爱国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将红色资源文化渗透至其中,使幼儿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感受爱国教育。例如,在幼儿园教学课程《我们的祖国》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即可将具有祖国特点的素材在环境创设过程中进行展示。比如,将中国的世界之最“世界最长的防御建筑:长城”“世界现存最大的皇宫:故宫”等以图片的形式在环境创设中进行展示。同时将现代中国成就中港珠澳大桥、阅兵仪式等同时进行展示。使幼儿深度了解祖国,感受祖国的强大,进而完成爱国教育的目的。

四、將爱国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爱国教育不应仅停留在学校教育与理论教育中,教师可以将爱国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幼儿通过生活探究红色资源。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与艺术学科结合的方式对幼儿开展爱国教育。比如利用美术课程开展爱国教育,引导幼儿以爱国为主题进行绘画,以此培养幼儿的 艺术能力,同时将爱国教育融入其中。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独自在生活中寻找红色元素,比如引导幼儿观察国旗,通过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国旗标志结合《义勇军进行曲》的教学,促使幼儿初步了解国旗旗面的含义,从而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理解能力。因此,爱国教育要体现在多种途径中,教师应当将爱国教育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而提升爱国教育的有效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的指导下,将红色资源充分利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幼儿进行加强引导与指导,将爱国教育作为幼儿教育中的主要教育方向和内容,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责任。为提升幼儿深度理解爱国教育,强化爱国教育的效果,幼儿教师应当积极探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将红色资源融入爱国教育,以此达到发展幼儿综合素质与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目标。

注:本文为2020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有效利用会宁红色资源开展幼儿爱国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0]GHB08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桂焦.幼儿园礼仪教育活动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J].教育观察,2020(20).

[2]彭莉萍.幼儿园利用红色资源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9).

[3]赵华燕.幼儿园教育中利用多媒体有效渗透红色资源的教学探讨[J].教育观察,2020(08).

[4]刘娟.挖掘“红色教育”课程资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34).

[5]赖雪敏.红色文化进幼儿园的课程实践研究[J].文渊(中学版),2020(07).

(责编 张 欣)

作者:李翠香

第2篇:建构红色育人体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近年来,春晖小学凭借郑州市二七区独有的红色教育资源,以阵地打造、课程开发和队伍建设三者为抓手,积极推动校本课程、校园文化、班集体三项建设,以此厚植英雄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三种情怀,创造性探索出“红色教育三三三”体系,不断激励少年儿童高举队旗跟党走,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二七精神”,争做党的“红孩子”。

一、打造红色育人阵地

育人阵地是开展红色教育的基本条件。学校主要从文化建设、广播宣传、少先队活动三方面入手,致力营造浓郁的红色育人氛围,打造牢固的红色育人阵地。

(一)“二七文化墙”为红色教育播撒种子

学校梳理百年二七红色历史,结合校园文化发展规划,在教学楼二楼打造了基于二七红色历史的党建文化长廊,通过介绍红色二七历史人物,悬挂“二七英模”挂像,供学生学习、追思;引导各个班级围绕红色“二七精神”设计、布置班级文化墙,展示新时代“二七精神”,供学生了解、践行。通过创新校园“二七文化墙”,学校把红色历史的线索穿插于传统文化、红色二七、现代二七之间,形成独具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令师生耳目一新。

(二)红领巾广播为红色教育注入活力

学校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红色故事》栏目,同时培养、选拔出20多名“红色小讲解员”。每周二中午,“红色小讲解员”会准时为全校师生分享自己独立学习到的红色故事,同时分享自己在担任这一角色过程中生发的感悟和遇到的趣事。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学校红领巾广播站抓住这一契机,在原有栏目的基础上开设了《党史我来讲》这一新栏目,带领全校师生学党史、悟思想、勤践行,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少先队活动为红色教育提供抓手

学校以大、中、小队为单位,通过每月一主题的班级文化评比,把红色精神潜移默化植入少年儿童心中。学校三月份开展“学雷锋”黑板报评比活动,四月份开展“清明祭英烈”手抄报评比活动,五月份开展“劳动最光荣”绿植装扮班级评比活动,六月份开展“为建党献礼”优秀书画作品展,九月份开展“寻找我心中的雷锋”主题摄影展……在一次次校园文化评比活动中,既增强了组织凝聚力,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孩子们通过他们擅长的书法、绘画、黑板报设计等方式建设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在此过程中了解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二、开发红色教育课程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主要载体。学校立足二七区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精心谋划,大胆尝试,在红色校本课程、红色研学课程以及红色品牌课程方面作出了探索和实践。

(一)研发“1+N”红色校本课程

学校立足二七红色资源优势,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推出了“1+N”红色校本课程体系。其中“1”是指红色故事,为学校必修课程;“N”是指综合活动类课程,如开展二七英烈纪念馆之行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切实传承红色基因、领悟“二七精神”。除此之外,学校还积极整合红色二七教育资源,融合红色教育内容进入语文、道德与法治、音乐、心理健康等课程中,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春晖特色的红色文化教育模式,即通过开展“五个一”活动—“唱一首红色歌曲”“讲一个红色二七故事”“观一部红色影片”“画一幅红色二七画卷”“写一则红色二七感悟”—以兴趣为切入点,注重营造浓郁的红色教育氛围,坚持在活动中用红色“二七精神”涵养学生的心灵。

(二)探索“红领巾走二七”红色研学课程

学校在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开设了“红领巾走二七”红色研学课程,沿着“升旗仪式启动——活动逐步推进——定期总结提升”的推进思路,以三年级为主体进行研学设计,打造出“寻访二七塔”“手绘烈士陵园”两大研学旅行课程。在研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二七大罢工”烈士的故事,学习“二七大罢工”事迹。学生在寻访过程中参观陈列物品、遗迹、图片等,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历史背景,聆听红色历史故事,完成寻访活动记录表。寻访活动结束后,教师鼓励和指导学生根据寻访过程中的学习和体验,以表演舞台剧、讲述心得体会、制作模型等方式呈现个人的收获和感受。在研学总结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二七精神”,培育学生对党、对国家、对家乡的责任担当,将寻访成果进一步内化并外显,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打造“英雄班长”红色品牌课程

在开展红色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学校主动创新,通过开展“共讲红色故事”活动,了解到学生靳依诺的太爷爷—老兵靳华成—感人的英雄事迹。靳华成是一位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西南战役、解放华中南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人物。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靳华成作为黄继光的班长,他们并肩作战,在那场惨烈的战斗中共同经受了血与火的洗礼。学校依托这一珍贵的身边资源,开发了“英雄班长”品牌课程,邀请靳华成的孙子(学生靳依诺的爸爸)到校讲述靳华成在革命年代的无畏精神、家风传承以及抗战精神的新时代内涵。同时,此课程经过学校与家长沟通后不断改进,最终录制下来,作为学校在红色教育方面的品牌课程。除此之外,学校还重点培养靳依诺同学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对在校师生讲述“我太爷爷的故事”,从学生的角度讲述革命英雄事迹,将红色精神传播到全校师生的心中。

三、建设红色育人队伍

红色精神的传承离不开一支年富力强的红色队伍,因此学校要特别注重红色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引导各方充分携手、共同发力,让红色教育永葆生机与活力。

(一)成立校园“成蹊”宣讲团

“成蹊”一词源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在表达对人真诚是对他人的尊重,严于律己是对自己的尊重。采用“成蹊”命名,既是對教师自我严格要求的表达,同时也反映出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宣讲团成员包含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宣讲活动首先从优秀党员开始。“成蹊”宣讲团教师在校园内轮流主讲“四史”故事,这不仅是党员教师交流学习体验、展示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对学生来说,也能发挥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通过党史宣讲,就是要让师生深刻认识到: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

(二)创建红色家长宣讲团

家校共育才能形成全面立体的教育网络,对学生进行协同一致的教育。学校充分认识到红色教育资源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方式挖掘红色教育资源。依托“黄继光班长”家庭成立红色家长宣讲团,定期为队员们讲述红色英雄故事,分享红色家庭家风传承,让队员们真切地体验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领悟到在新时代中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保持艰苦朴素、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作风。学校通过红色家长宣讲团的各项活动,引领带动了“日新”红领巾宣讲团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三)组建“日新”红领巾宣讲团

学校从各中队中遴选优秀的红色故事讲解员,组建年级宣讲团,从年级宣讲团中精选佼佼者进入学校宣讲团,组建了阶梯式的“日新”红领巾宣讲团。“日新”红领巾宣讲团今年开辟了“四史故事”专题宣讲,推动了红色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家庭中,“日新”红领巾宣讲团成员将自己学习到的“四史”知识进行宣讲,坚持“小手拉大手”,通过一个个小队员带动家庭,将红色教育从学校扩展到家庭,再辐射到社区,形成以点带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爱国主义教育既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旋律,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学校依托二七区独有的教育资源,通过对“红色教育三三三”体系的探索,使红色基因传承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红色资源与思政教材相关联,红色体验与情感激发相贯通,从而厚植英雄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三种情怀,把“二七精神”贯穿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始终。学校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利用二七资源,弘扬“二七精神”,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让红色文化变得可亲、可敬、可学、可用,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认同红色文化,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从而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李小建,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校长,高级教师;王朝辉,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一级教师;马冰玉,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二级教师】

责任编辑︱赵 庭

作者:李小建?王朝辉?马冰玉

第3篇:依托乡土红色资源 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推动国家全面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育其爱国情怀并使之转化为具体的爱国行动,对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红色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留下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小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载体。

红色资源蕴含深厚的历史内涵、高尚的道德主义情操和无私的爱国主义情怀。每一处红色遗迹、每一个革命故事、每一件红色物品、每一个英雄人物,都真实、亲切、生动,可感可知可亲可近,其内涵丰富性和历史真实性使爱国主义教育更有感染力和感召力。

如何充分利用好乡土红色资源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有这样的表述:“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对依托红色资源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有着很好的教育指导作用。

一、红色资源进课堂

将红色资源引入课堂,有助于学生接受系统化的红色教育,加深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和认同,使红色文化与民族精神深深地根植于学生的心脑,从而实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目的。

1. 编写乡土红色读本。红色资源本身是静态的,要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必须要有意识地加以开发与利用。红色读本就是对乡土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乡土红色资源走进课堂、培育爱国主义情怀的优质载体,是爱国主义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载体。如我区教育局为弘扬“红色文化”,培育学生的红色基因,充分挖掘东海岛红色资源,组织编写了《红色记忆》《红色英才》《斯道觉民》等红色文化读本,用乡土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文化丰润滋养中小学生的生命和精神,打造了“红色觉民”的教育品牌。由于学生年龄不同、地域与知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差异,编写的读本要兼顾地域特色与学生不同年龄段的个体差异,既要关注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的知识,也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学习需要,要适应其认知水平。

2. 开设红色校本课程。红色校本课程,就是学校为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利用红色资源中优秀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开设红色校本课程,把红色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體系,保证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常态化。当然,红色校本课程的开设要科学规范,一要明确课程的名称,以名称反映主题,如我区一些学校开设的《新民读书会与新民精神》《灯塔精神与新时代少年》《红色记忆与时代精神》等校本课程;二要明确课程的要素,如课程标准、教材、教辅等。此外,要制定课程方案,包括课程目标、形式与课时安排等。

3. 引导学科教学渗透。如历史学科,可引导学生走进当地的红色纪念场馆或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英雄人物、革命故事、历史事件等乡土史料,接受亲切生动贴近生活的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学科可以基于红色资源结合读写、影视文学教学以及演讲、朗诵等教学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其他如道德与法治、美术、音乐等学科,都可以在结合学科特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乡土红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二、红色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体验式教育活动。如开展“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做新时代好少年”红色游学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走进革命历史,感受红色资源及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体悟革命精神,汲取革命力量,传承红色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培养爱国情操。或引导学生探究某些名字背后的文化,如新民小学的“新民”与觉民小学的“觉民”等,让学生和家乡红色文化亲密接触,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情感和责任意识。或组织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使他们亲身体验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从而培育爱国主义情怀,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

2. 纪念宣传式教育活动。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开展纪念主题活动,如清明节,中小学可组织开展“祭扫烈士墓,弘扬先烈精神”活动,悼念革命先烈,传承爱国精神。还可定期组织乡土革命故事征文、演讲、红色讲解员选拔等比赛以及红色书画展等活动,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和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主体性。

三、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以乡土红色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乡土红色资源蕴含的红色文化和精神,打造红色教育基地,作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场教学阵地。以基地为学校,以现场为课堂,以红色资源为教材,基地讲解员可以是教师,甚至可以是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现场互动、专题研讨、实践调研等形式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可有效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红色研学、游学活动,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红色精神,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创建校园红色文化

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寓爱国主义情怀培育于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中,打造“红色觉民”校园特色文化,有利于体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持续性和长效性,更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湛江开发区觉民小学作为东海岛教育文化的发源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挖掘自身红色教育资源,提炼红色基因,打造校园红色文化,彰显红色精神,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小学生爱国情怀。

此外,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红色资源”的创新途径,建立相应的学校红色文化、红色资源网站、论坛、视频等方式,让红色资源能够以全新的、易于被学生接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网络化。

依托红色资源培育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推进区域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化、人文化和时代化。这不仅需要作为教育主体力量的中小学不断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配合。政府要加大对红色资源的开发投入,引导和促进红色文化发展,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社会要强化与中小学在红色资源育人方面的合作,提供相应的支持,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该文为2018年度广东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坚守与创新:基于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路径探索——以湛江开发区为例”的成果之一。

作者:吴连助

第4篇:观看红色电影弘扬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忧国忧民的屈原,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苏武北海牧羊十几载不失汉节,岳飞精忠报国可歌可泣,戚继光英勇抗击倭寇,左宗棠视死如归收复新疆„„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使命我们更要时时刻刻把牢记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的途径有很多方式,可以阅读爱国主义题材书籍,观看红色电影、戏曲、话剧,参观历史纪念馆、历史陵园,去敬老院访问老战士等,本小组经过讨论认为观看红色电影这种途径比较符合大家的实际情况。观看图书过于单调,仅有文字很难形成多角度的表现手法;而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陵园要考虑开放时间,交通,同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准备并协调好的出行时间,而且在现代网络中各种图片视频资源我们都可以利用凡事不必亲临;至于戏曲和话剧表现形式现在已不适合广大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所以在现有时间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选择观看红色电影是一种合适方式。

作为90代大学生我们对爱国电影深刻的记忆还停留在童年时看的那些经典场面。比如像《地道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等一批上世纪拍摄的经典电影,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媒体资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更是花样翻

新,集新闻,娱乐,科技,影视,体育,文学,历史,军事等于一体,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有效提高了我们的科学与文化素质。现在我们观看电影不必像小时候那样等待放映机的出现才能看,下载在电脑上可以反复观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影较之于电视剧更精简,再者我们现在没有大量时间去观看一部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因此选择的是电影。

本小组从近几年国产电影中选出几部兼具爱国主义和观赏性的电影,作为观看题材;同时考虑到以后便于向广大同学推广,在选电影时侧重点选那些一线明星参演的,这样对同学们更有吸引力,最后也能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首先来先看第一部选出的电影《太行山上》,这部电影由八一制片场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太行山上,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以及国民党的中央军形成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打击敌人。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其中有一幕令人十分震撼梁家辉出演的八路军独臂团长作战时一臂当关、万寇莫敌,阵地失手时眼噙泪花无语问苍天,悲壮之情足以感动所有观众。影片中只是提到他是“贺团长”熟悉军事的都知道说的是未来解放军第一军军长贺炳言,是贺龙元帅手下一员猛将,那只失去的手臂是在反围剿战斗中受伤,在无任何医药作用下,直接锯下

的,贺龙元帅曾收集截肢过程中掉落的骨头渣,告诉那些开小差的士兵:这是贺军长的骨头渣!这比任何话都有激励作用。在这部以八路军为主线的电影中,还着重突出了国民党军长郝梦龄,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不是缩在指挥所或者临阵脱逃,而是用行动演绎了一个中国军人的风范,手持机枪向敌人阵地冲去,刚开始还只是自己一人,后来就跟了一群被感动的的士兵,为中华民族独立而死死得其所。 影片中还讲到一个觉悟的日本兵,他便不愿侵略中国,最后在赴火死之前高喊的那句“军国必败”在战争进行到第七年也得到了验证。真正的爱国并通过占领别国得到验证,爱国就是热爱祖国人民,不让他们收到战争的伤害。整个二战日本在亚洲杀害了无数生灵,同样日本军民也死伤无数,两颗原子弹的伤害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本小组选出的第二部影片是《十月围城》,该片由香港导演陈德森拍摄。故事设定在1906年10月15日,孙中山从海外归来与内地革命领袖相见商讨举行起义之事,而清政府获悉后组织的杀手去刺杀孙中山。历史上这一年的8月,在日本人内田良平的牵线下,结合孙中山的兴中会、黄兴与宋教仁等人的华兴会、蔡元培与吴敬恒等人的爱国学社、张继的青年会等组织,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为同盟会总理,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政纲。背景地是英国殖民下的香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等,在清政府和英政府的双重高压下,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

本片不是像以往表现领导者的英明决策或者叱咤风云,而是将底层人民作为焦点,他们虽然并不理解革命的意义,但都有一个无法逃避的理由。车夫阿四只知道明天去保护一个重要的人,具体到谁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他要保护好少爷,不让少爷受伤,不让少爷冒险。于是就有了在最后关头他死死抱住杀手头目,致死不放手就是为了让少爷能够快点逃脱。就是这样一群人的付出才有革命的成功,王复明这个少林寺武僧仅仅为了李玉堂的慷慨正义甘愿去为他坚持到底,直至尽力晃倒牌楼,砸住追上来的二十余名杀手,而后被数十名敌人砍杀致死,“我叫王复明!王复明!”成为了他的绝唱。

影片中重光和孙中山的车相遇在大街上,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他依然待在车上,等待着最后结果的到来。因为他闭上眼满脑子是祖国的明天,以前的十几年就是为了这一个小时而存在的。这是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并兼具牺牲精神的爱国青年。影片最后通过孙中山之口告诉我们革命的真谛“革命就是使四万万同胞人人有恒业,不啼饥,不号寒„„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是革命”这段话令很多人感动,概括了一位爱国革命者的伟大追求,同样从侧面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爱国的本质。

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建国大业》。该剧是2009年广电总局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60周年的献礼作品,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

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此影片最大的特点就是明星多,百余位明星零片酬参演,让很多观众目不暇接,而其演绎的人物也通过明星本身效应再次被人们了解。

最让人难忘的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我们敬爱的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那一刻,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

影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令人十分感动,解放上海后,我军战士,打仗累了,没有占民宅,集体整齐的睡在马路上。宋庆龄看到了,感慨道“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胜利,这就是我们最亲爱的人。”这其实只是解放上海的一个缩影,渡江战役胜利后,对于上海人民解放军如同“瓷器店里抓老鼠”,不使用大炮等重武器,与敌展开激烈巷战。为解放上海,人民解放军付出了伤亡32000多名指战员的代价,其中7千多位英雄英勇牺牲在胜利的前夕。而国民党的坚守只是为了尽快运走仓库里的黄金。在上海哄抬物价整治失败后,蒋介石忧心忡忡

地对儿子蒋经国说:“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反,是亡党;不反,是亡国。难啊!”

影片还提到几位具有强烈爱国民族感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傅作义为了北京的和平解放,接受改编,避免了大规模军事冲突;海军上将陈绍宽因反对内战拒绝向解放区进攻;上海警备区司令部特务队长阎锦文,关键时刻救出了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张澜,罗隆基。

本小组在社会实践期间通过查找资料深刻,观看影片,分析讨论更加牢固地树立了爱国意识。现在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各种事业蓬勃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加倍爱护,不断巩固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敌对势力在我国周围伺机活动,企图破坏我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东海中日钓鱼岛之争,南海与周边国家诸岛屿主权之争。诸多不确定因素容易引起两国之间的争执,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激进,容易冲动,我们要倡导用适当的方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

第5篇:观看红色电影___弘扬爱国精神

观看红色电影

弘扬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忧国忧民的屈原,深深爱着自己的祖国,苏武北海牧羊十几载不失汉节,岳飞精忠报国可歌可泣,戚继光英勇抗击倭寇,左宗棠视死如归收复新疆„„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

一、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使命我们更要时时刻刻把牢记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的途径有很多方式,可以阅读爱国主义题材书籍,观看红色电影、戏曲、话剧,参观历史纪念馆、历史陵园,去敬老院访问老战士等。观看图书过于单调,仅有文字很难形成多角度的表现手法;而参观博物馆和历史陵园要考虑开放时间,交通,同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准备并协调好的出行时间,而且在现代网络中各种图片视频资源我们都可以利用凡事不必亲临;至于戏曲和话剧表现形式现在已不适合广大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所以在现有时间不是很充分的情况下选择观看红色电影是一种合适方式。

作为90代大学生我们对爱国电影深刻的记忆还停留在童年时看的那些经典场面。比如像《地道战》,《地雷战》,《渡江侦察记》,《闪闪的红星》等一批上世纪拍摄的经典电影,在现代社会中各种媒体资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更是花样翻新,集新闻,娱乐,科技,影视,体育,文学,历史,军事等于一体,大大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有效提高了我们的科学与文化素质。现在我们观看电影不必像小时候那样等待放映机的出现才能看,下载在电脑上可以反复观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影较之于电视剧更精简,再者我们现在没有大量时间去观看一部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因此选择的是电影。

首先来先看第一部选出的电影《太行山上》,这部电影由八一制片场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拍摄的献礼电影,故事背景发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太行山上,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阎锡山的晋绥军,以及国民党的中央军形成抗日统一战线,共同打击敌人。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率领刚刚改编完的八路军三个主力师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程。 其中有一幕令人十分震撼梁家辉出演的八路军独臂团长作战时一臂当关、万寇莫敌,阵地失手时眼噙泪花无语问苍天,悲壮之情足以感动所有观众。影片中只是提到他是“贺团长”熟悉军事的都知道说的是未来解放军第一军军长贺炳言,是贺龙元帅手下一员猛将,那只失去的手臂是在反围剿战斗中受伤,在无任何医药作用下,直接锯下的,贺龙元帅曾收集截肢过程中掉落的骨头渣,告诉那些开小差的士兵:这是贺军长的骨头渣!这比任何话都有激励作用。在这部以八路军为主线的电影中,还着重突出了国民党军长郝梦龄,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他不是缩在指挥所或者临阵脱逃,而是用行动演绎了一个中国军人的风范,手持机枪向敌人阵地冲去,刚开始还只是自己一人,后来就跟了一群被感动的的士兵,为中华民族独立而死死得其所。 影片中还讲到一个觉悟的日本兵,他便不愿侵略中国,最后在赴火死之前高喊的那句“军国必败”在战争进行到第七年也得到了验证。真正的爱国并通过占领别国得到验证,爱国就是热爱祖国人民,不让他们收到战争的伤害。整个二战日本在亚洲杀害了无数生灵,同样日本军民也死伤无数,两颗原子弹的伤害到今天还没有结束。

本小组在社会实践期间通过查找资料深刻,观看影片,分析讨论更加牢固地树立了爱国意识。现在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各种事业蓬勃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加倍爱护,不断巩固发展。与此同时各种敌对势力在我国周围伺机活动,企图破坏我社会主义事业;以及东海中日钓鱼岛之争,南海与周边国家诸岛屿主权之争。诸多不确定因素容易引起两国之间的争执,当代大学生思想比较激进,容易冲动,我们要倡导用适当的方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怀。

第6篇:观红色经典电影 扬爱国主义精神

——吐尔洪乡小学“观红色经典电影 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方案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和丰功伟绩,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结合我校党支部“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特组织我校学生开展“观红色经典电影 扬爱国主义精神”活动。

一、活动意义

通过本次活动,积极引导我校少先队员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培养少先队员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革命情感,进一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我校少先队员健康成长。

二、活动对象 全校少先队员

三、活动时间

5月4日或5月13日下午综合实践时间

四、活动具体安排

(一)宣传与准备阶段

5月4日——20日:通过班主任宣传,使全校少先队员知晓此项活动。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观看“红色电影”。

(二)影片观看与交流

5月20日或5月27日下午综合实践时间:各中队辅导员组织少先队员在班中认真观看并组织进行交流讨论。

(三)观后感

5月27日前,各中队写1—2篇队员观后感(低年级可以是观后感言1——5条)。

工作安排:

1.活动策划、组织:德育处、大队部

2.照片拍摄、通讯报道:胡曼别克

吐尔洪乡小学大队部 2011年5月4日

第7篇:红色电影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

自从看了电影《地道战》以后,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因为英雄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1942年,日本侵略者在冀中进行了一场„大扫荡‟。高家村各地的村民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准备作战。根据保护自己,消灭敌人。高家村的干部们想出了不少方法,地道战就是其中的方法之一。在人民民兵队长高传宝和老忠叔的带领下,村民们把地窖挖通,形成了绵延起伏的地道。有一天晚上,日本鬼子山田带领部队夜间偷袭。却被老钟叔看见了,老钟叔飞快的跑向大钟。“铛,铛”村里的人听见了警钟的声音,都躲进了地道里。这时鬼子们知道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冲到警钟前。老钟叔甩动着麻绳,山田一枪发出,老钟叔倒下了。已经受伤的老钟叔,用最后的力气摇响了警钟,从腰间拿出炸药,与日本鬼子一起炸成了灰烬……

警钟声回响在山间,永远的印在了人们的心里。鬼子们的这次行动没成功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们攻进了高家庄。所有的人都钻进了隐藏好的地道里。狡猾的鬼子一会儿就找到了地道口,但他们不敢贸然冲进地道里,居然用几台抽水机轮番地往地道里灌水,毒气也在鼓风机的煽动下,直扑地道!但是村民们的地道几经改造以后,又能防水,还能防毒!水呢,就让它流回原处。队长高传宝用手将水一点点的推向他们设计好的蓄水地方里,村民也跟着干了起来。 鬼子已经没有了花招,无可奈何。他们要开始动手了!整个高家庄,村里村外,到外都成了埋葬日本帝国主义的汪洋大海,房上房下,火坑上,灶台下,到处都是复仇的枪口和子弹,冀中的平原上,到处都是反抗和武装,烧杀抢掠、作恶多端的小日本,在抗日战斗的滚滚洪流下,变成一群无头苍蝇!敌军大败,原本耀武扬威的他们,现已闻风丧胆;以前狼烟四起的高家庄,现已欢呼雀跃;以前气势汹汹的鬼子,现已抱头鼠窜……我们胜利了! 闭目反思,在当今各种物资充沛、设备齐全的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里,我们的国家面对周边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我们的民族又该怎样面对着世界烈强的窥觑?钩鱼岛的纷争、台海的风云,无一不在警示着我们的国人绝不能安于现状,而要像冀中平原根据地的群众们那样居安思危,要不断增强国力,加强国防力量,绝不能让历史重演,要让我们的祖国矗立在世界之巅。

第8篇:红色电影

红色电影——《雷锋》观后感

暨逢三月雷锋月,我校志愿者组织公映了红色电影《雷锋》。该电影讲诉雷锋同志就对如何报效党和毛主席,从上战场杀敌到为人民做好每一件事的认知的改变;接后的日子里有先后放弃假日休息去工地做义工;送老太回家;给灾区捐款的事。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倒不是那双缝了又补还舍不得扔的袜子,而是雷锋同志在打完球以后连一瓶冰谁都舍不得买的这一段。哎,捐给灾区的那100块钱就是这么省出来的。雷锋的好事当然也是这么积累出来的。

本人不擅长转述故事,请见谅吧!接下来谈谈我的感悟。正如上所说,做善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雷锋并没像黄继光那样挡过子弹,或是董存瑞那样炸过碉堡。他的一生极是平凡,没有什么轰轰烈烈。但毛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总理等都在号召人们发扬雷锋精神,即使是放到现在还在高谈雷锋精神,所以雷锋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英雄。何以如此威风?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为身边每一需要的人奉献自己的每一分力量。每个月只有6块钱,省出几百块。没吃出行帮助几个或是几十个人,以致半个中国的人都认识他。帮队友补一双袜子、多栽一棵树、多捡起一颗螺丝钉……再回观我们的周边,夸夸其谈、泛泛而谈的比比皆是,更有甚者连喊出的口号都是从网上下载的。不重视实际、不注重我们生活的周边的一切、口号与实际行动相差太远。更别提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细决定成败,坚持最可贵。到这儿不得不再提电影中的一个情节。雷锋舍不得花钱买冰水喝,只喝白开水;一双袜子被战友”指责”过多次。人是群居在一起的,不搜外界干扰是不可

能的,关键在于你能控制自己多少。

既然写这部电影的观后感,有一个我不得不提,那就是当时的社会和现在的社会之间的差别。比方说那些工地上的民工们在听说雷锋义务为社会主义添加一块砖时后,大家都在拼命往自己车里多加一些砖头。我不禁在想为什么当时的人们思想会如此的单纯,只想着为国家奋斗。当自己有那么一点懈怠时,别人一提醒就能痛改前非。然而现在的我们呢?别人直接指出来也是无动于衷。还说肚子吃不饱时有信仰,当肚子吃饱时思想就复杂呢?再看当雷锋的事迹被传扬出去时大家都在模仿雷锋做些能帮组社会的好事情。而现在我们的社会不是也有向雷锋那样的好青年郭明义么?为什么却没掀起当时的那种热潮呢?再有一点,雷锋有个好朋友每个月除津贴以外还要想家里要钱买零食吃。后来在雷锋教导之下,每个月不仅不想家里要钱,还能寄一些钱回家。有道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位战士的改变不得不说下了大工夫。但现在的我们有过满足么?更别提反过来照顾家里了。过去有人把雷锋的那个时代成为雷锋时代,现在我们的时代难道就不可以说是郭明义的时代么?雷锋时代我们的前辈是那样做的,而郭明义的时代我们确实这么做的。同样不缺乏榜样的两个时代相差太远了啊!到这儿怎么感觉有点愤世嫉俗呢?

雷锋这部电影之中还有一些值得重提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雷锋在想指导员请战时,指导员说了一大堆之后,最后有这么一句”刚才我去找团长时,团长也是这么对我说的。”。嘿,这指导员也真会现学现用!其实这并没什么不好的,活学活用,还用得很妙。这

就是我要重提的,生活之中值得让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每一处都是。看看瞧,这位指导员人家能做指导员不仅仅是战场上流过血,更因为人家会学习。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之中我们就要多留心些。还有多个心眼什么时候怎么用也是该让我们注意的。再看最后王大力在电影快结束拾给一位老大娘买车票时说的这么一句“我是一名平凡的解放军战士。“我就觉得他这一句就说的特别地恰当。

且不管电影中的雷锋十全十美是否为真,倒是其中有一段,雷锋深夜读书时,还在书上做了好多记号。这当然不是雷锋一个人的习惯,全国所有人都是这样。但是喜欢结束看的同学都不喜欢看那些别人在树上圈、勾、划的太多的书,在书上写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是中国人看书的习惯,是好是坏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能理解。但是想毛主席语录这类当时比较少而意义有非凡的书是在不该把自己粗浅的判断加在上面,这样分享时,别人也不方便。这儿我的意思是我们在看见好东西时往往会情不自禁,但是也要在陶醉自我时多考虑下结果。

也敲了个把小时了,其实就这部电影还有好多可以讲得,比方说那位老大娘在荒郊野外就放心让雷锋送给他们回家。不过就暂且到此为止吧。 留住半颗心

第9篇:红色电影赏析

红色电影《地道战》观后感

作者

导师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 徐文生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嘿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庄稼汉嘿庄稼汉,武装起来千千万,嘿武装起来千千万,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英勇顽强神出鬼没展开了地道战,侵略者,他敢来,地上地下一齐打侵略者他敢来,四面八方齐开战,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歌曲,上映已经整整四十八年的《地道战》出现在我们眼前。

电影由史而来,向我们介绍了冀中平原百姓聪明机智巧妙利用地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故事,电影剧情大致如下:

冀中地区高家庄人民,面对日本侵略军“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在党支部书记高老忠和民兵队长高传宝的带领下,把几家的土洞和地窖挖成相通的地道,留几处出口,用以和日寇周旋,取得不错的战绩。

西南交通大学

但是在一天夜里,黑风口据点的日寇偷袭高家庄,高老忠敲钟警告壮烈牺牲,地道遭到了敌人的破坏,幸亏游击队和民兵及时赶到,群众幸免于难。

之后的日子里,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指导下,高传宝和新支书林霞总结了地道斗争的经验教训,带领高家庄人民把原来只能藏身的地道,改造成能藏又能打的地道。次年初夏,日伪特务冒充武工队混进庄内刺探情报。高传宝看出破绽,便将计就计,利用战斗地道的翻口,将他们一网打尽。日军队长山田纠集几个据点的兵力进行报复。高家庄人民利用战斗地道,沉着应战,狠煞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通过实战,他们进一步把地道由村内扩展到野外,形成地下网络,变单纯防御性地道为能守能攻的地道,效果极好。

为了全歼黑风口据点的敌人,赵平原决定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但山田狡诈善变,他集中兵力偷袭高家庄,企图解救西平之围。高传宝领导高家庄民兵,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一举拔掉了黑风口的敌人据点,又回戈全歼了进犯高家庄的敌人,振奋人心。

《地道战》这部影片在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可以说是久演不衰,而我对其也是喜爱有加,曾观看过几次,感触良多:

面对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广大群众并未绝望消极,任人宰割,而是勇敢的,机智的奋起反抗。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道战的创新,可以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智慧,一群只有最原始武器如红缨枪、铁锹、锄

头、火铳的百姓,靠着几条向通的地道,便将用大炮、机抢武装着的敌人戏耍与股掌之中,之后由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找到了一条消灭穷凶极恶鬼子的康庄大道,让地下巷道变得神通广大、神出鬼没,你看这头连着东家,那头连着西家,正是“万夫一力,天下无敌”;那一个个的“烟盖”的作用更大了,当发现敌人往地道里放毒烟时,地道盖子一下子全都盖上了,敌人放了烟也是白放的,丝毫伤不到里面的群众,而且那些烟还会自动往回倒流,从而让敌人自讨苦吃。地道的作用并不只有这一些,它还具有战斗力,若是哪个地道被敌人发现了,那它就变成了敌人的坟墓――敌人一进入地道,不是掉到深深的水坑被淹死,就是摔落到插满锋利竹签的土坑被刺死,或是被埋伏在旁洞的游击队员杀死,那个场面真是振奋人心。

而说起勇敢无畏,老钟叔便是代表:日本鬼子山田带领部队夜间偷袭。却被老钟叔看见了,老钟叔飞快的跑向大钟。“铛铛”村里的人听见了警钟的声音,都躲进了地道里。这时鬼子们知道有人发现了他们的行踪,冲到警钟前。老钟叔甩动着麻绳,山田一枪发出,老钟叔倒下了。已经受伤的老钟叔,用最后的力气摇响了警钟,从腰间拿出炸药,与日本鬼子一起炸成了灰烬……警钟声回响在山间,永远的印在了人们的心里,可歌可泣。

恩格斯曾说过:“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拧成一股绳,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当我们团结起来,奋起反抗,敌人束手无策,机枪大炮全成了摆设,于是一条毒计出现了,

在山田,汤炳会的安排下,假武工队渗透进了部队里,但他们的一举一动却出卖了自己,浪费粮食,胡言乱语,最终也只有丧身在九曲十八转的地道里,大快人心。

内容生动有趣,拍摄手法也值得我们津津乐道,作为一部红色电影,它主要的任务又是介绍地道战的方法、特点,一不小心便会陷入解说、诠释的枯燥。而影片却明智地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从高家庄群众与黑风口据点敌人斗争的视点切入,,这便让沉闷的内容找到了一个新的出口,并由此而生发出动人的故事。

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与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上富有朝气、富有创造性、富生命力的群体。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耻辱,只有努力学习,掌握本领,艰苦奋斗,自觉磨练自己,所谓“忧患增人慧,艰难玉汝成” 才能真真正正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大梁,才能把我们的中华民族那不屈不挠的勤劳的民族精神再次发扬光大,才能让我们的中国梦成为现实。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毛泽东)。

上一篇:当选镇长表态发言下一篇:征地拆迁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