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

2023-01-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

资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

[摘要]中国梦本质上是实现现代化的梦。资本是生成现代社会的核心力量,具有历史必然性,同时也因其自身悖论而内含自我否定性。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做到接纳资本与驾驭资本的统一,正确发挥资本自我增值和创造文明的双重功能,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资本;资本逻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

[文献标识码]A

[

[收稿日期]2013-10-10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构建”( CXJJ-2012 -415)。

[作者简介]李勇(1981-),男,河南商丘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吴大庆(1975-),男,江苏金湖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理想[1]。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重申了这一伟大理想,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现代化的内涵是实现中国梦的最本质规定,它规定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物质根基。把握中国梦就是要坚定把握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发育的核心内容,自觉把握历史进程,寻找、把握和驾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资本,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归人的本质力量,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握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资本,要求我们从马克思关于资本形成和运作的来龙去脉中去认识,从“物质资料——社会关系——权力”三位一体的内涵中去领会,从资本作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和历史过渡的自否性中去体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选择中去驾驭。

一、马克思主义 “资本”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西方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和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在社会关系中相互生成的个人之间的区别。

西方哲学建立在孤立的、互不相关的原子式的个体考察的基础上,从而割裂了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忽视对特定事物过程的考察,故而将认识停留在事物表面,在对资本的理解上也不可避免地从物质资料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注重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考察世界,通过事物间的彼此作用、相互生成的关系来考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对其本质和规律的探究同样需要通过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关系来实现。资本以物的关系为表象,实质上体现着实践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资本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认为,能够被资本支配和使用的“自然力”有三种:一是劳动力,即人类生命体的“自然力”;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如水力、矿藏、土地肥力等自然资源;三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即人们的劳动关系中所蕴含的生产力,如协作与分工等等[3]。由此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资本的三个维度:物的维度、关系维度和权力维度。

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详细研究了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要素)的资本,揭示了资本自我增值的属性,指出了资本生产所依靠的物质依托,以及货币、财富、生产设备对于产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分析资本:“他的全部资财于是分成两部分。他希望从中取得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供目前消费。”[4](P62)马歇尔则指出:“因为缺少一个简短的通用名词来代表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我们姑且用财货这个名词来代表它。”[5](P74)萨缪尔森认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capital) (或资本品) 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 一种本身就是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6](P232)

应当说,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资本的物的维度,他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资本不仅包括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并且还包括交换价值。资本所包括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所以,资本不仅是若干物质产品的总和,并且也是若干商品、若干交换价值、若干社会量的总和。”[7](P345)

马克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停留在物的表象层面认识资本,而是深入到深层的关系中去把握,指出资本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60) ,“如果说,劳动力只有在它的卖者手中即雇佣工人手中才是商品,那末相反,它只有在它的买者手中,即暂时握有它的使用权的资本家手中,才成为资本。正如人类劳动力并非天然是资本一样,生产资料也并非天然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产资料才取得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正如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贵金属才获得货币的独特的社会性质,货币才获得货币资本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一样”[8](P44)。这种关系具有历史具体性,是历史特定发展阶段所生成的关系所赋予的。资本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商品的再生产,同时也是人与人关系的再生产。

马克思指出:资本作为“独立的社会力量,即作为一种属于社会一部分的力量,通过交换直接的、活的劳动力而保存并增大自身。除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阶级的存在是资本的必要前提。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为资本。”[9]( P726)资本对于劳动的统治和支配地位,也就构筑起了一种权力关系。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决定和维持着自身生产的制度安排和秩序规则,强制推动着生产、流通和文明创造的进程。资本作为一种权力,推行着强制生产的逻辑、强制消费的逻辑,还推行着强制推销自己文明的逻辑。“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 P276)无论动机如何,相对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言,资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三)马克思资本内涵的当代再显现。

就资本的物的维度而言,资本作为现代生产关系的体现形式与资源整合形式值得借鉴。资本以最大的效率借助于科技的力量,迅速扩张着生产力的总量。 “一旦资本成为资本,它就会创造它自己的前提,……资本不再从自己的前提出发,它本身就是前提,它从它自身出发,自己创造出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前提。”[10](P108)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 [10](P 356)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11](P576)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无疑成为第一要务。

就资本的关系维度而言,我们在把资本的本质界定为经济关系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社会其他领域各种关系的变化,看到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的变迁。马克思这样描述:“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7]( P275)一切变革的最终依据只能从经济关系中去寻找,中国的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同样要到基本的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而不能单纯从上层建筑上着手。就资本的权力维度而言,我们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资本的运作设立合理的边界。

资本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成为独立的驾驭人的力量,取得了对人的支配权。“就是在那些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里,如果说财富包含了对人的支配,那它主要地、几乎完全地是依靠和通过对物的支配来进行对人的支配的。”[12](P193) 到了资本主义时期更是如此,“变得空虚了的单个机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学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面前,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灭了;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13](P487)。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的无限扩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导致的是物对人、对社会的统治。这正是资本内在否定性的重要现实来源。

二、历史进步的普遍规律:徘徊在必要与“恶”之间

我们在正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一历史事实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7]( P277) 。“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的本质与产生根源,通过资本的力量的运行过程来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与历史规律,是马克思的最重要发现。”[14](P12)这一点启示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评价资本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功过是非。资本在创造文明、发育现代性方面功不可没,同时又孕育催生了经济悖论、社会悖论、生态悖论、人的发展悖论。

(一)资本出场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是在交换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出现的。资本产生的必要前提是存在货币,资本是以货币从而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财富为起点的。劳动力成为用于交换的商品,从而使货币成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由于劳动是雇佣劳动,劳动的目的直接就是货币,所以一般财富就成为劳动的目的和对象。作为目的的货币在这里成了普遍勤劳的手段。生产一般财富,就是为了占有一般财富的代表。这样,真正的财富源泉就打开了”[15](P176)。

资本推动了人类文明主导产业的变革,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人们的生存面貌焕然一新。“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7](P275)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需求多样化的必然产物。人们在出现分工以及劳动的独立性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商品交换,并且出现了市场。然而,有商品交换和市场并不代表就有市场经济。工业文明的出现,推动了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了人们利益实现方式的变革,也不断地把人们无情地卷入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之中。

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力量,就孕育出了市场经济。而利润的最大化就是企业经营者的首要目标,从利润中不断积累资本,继而在下一次商品流通中完成资本的增值,不断地、永续地扩大自己的利润则是商品生产者不可移易的根本原则。

资本逻辑推进了工业文明的扩张,造就了城市这一特殊的人类生存空间。资本逻辑与理性的力量结合,催生和巩固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主体精神等等,使得现代化的进程突破原先的经济的藩篱,不仅根本改变了原先的经济秩序,而且也重新塑造了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秩序。

(二)资本逻辑造成经济悖论、生态悖论、人的发展悖论。

资本逻辑必然会演绎出资本主义的重重危机,社会主义正是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才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之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同时作为物质资料的存在和作为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存在,由此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上,是经济悖论;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生态悖论;归结到人本身,则是人的发展悖论。

就资本的社会关系而言,最基本的关系无疑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资本扩张的实现依赖于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商品交易行为的完成,而人们交易行为的实现必然以有效的支付能力为支撑。而资本扩张的另一面则包含对预付的劳动力资本的压缩,导致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诱发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无限竞争性,又使得资本拥有者无力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投入竞争的需要使得这一悖论不断循环。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资本逻辑必然导致生态悖论,机器的力量又肆无忌惮地以大自然作为征服对象,自然环境不断遭受污染,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当资本力量向自然界全面殖民化之时,也同时就是向人类的深层本质的殖民化。当资本驱动工业机器用废水、废气来污染自然之时,也同时在污染着已经与自然界建立了深入的内在联系的现代人的生命机体;当资本力量驱动人们将自然规律变成资本增值的手段之时,也在对人类理智进行深度的殖民化,摧毁着人们内心求真好奇的精神,把每个人都转变成机器般的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理性经济人’;当资本驱动工业机器摧毁自然生态环境而建立起钢筋水泥的森林之时,也同时对人类心灵进行深度的殖民,摧毁着人类灵魂深处的美学情感而建立起冷酷无情的金钱王国。”[16](P442)鲁品越先生淋漓尽致的剖析,充分揭示了资本对于作为人类“无机身体”——自然界的无情破坏。

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反观人的发展,资本逻辑最终导致人的发展悖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日益变为单向度的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渐渐地去掉神圣外衣, 赤裸裸地展现为资本化和货币化, 这反映到人们的内心世界, 就表现为人的价值理念的理性化。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两大阶级的结构和功能, 使他们不再成为历史变革的动因。维持和改善现制度这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利益, 在当代社会最发达的地区把先前的敌手联合起来了。”[17] (P4)现代性的发育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又使人们沦为物性化、货币抽象统治的奴隶。人成为物性化过程的一个纽结、一个奴隶。机器成了主人,而工人却成为机器的奴隶。工人与自己的产品、与自己的劳动、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现实充满悖论,然而回到过去已不可能。资本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无可否认,从物的维度来看,资本是中性的,无所谓“善”与“恶”;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力的角度来看,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则是这种“恶”的根本缘由。马克思正是从这一点上预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9]( P18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其在历史和制度的制高点上为扬弃资本逻辑创造了前提。

三、一与多:中国现代社会生成的内在呼唤与世界潮流

中国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进步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精髓,也是我们尊重、运用和引导资本逻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依据。

马克思不乏对资本逻辑的批判,这与他所处的生活年代面临的阶级对抗和阶级矛盾的现实是分不开的。我们不应当固守马克思的具体观点,而是要更注重他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从探索事实世界的过程入手,进行新的价值审视。把握了这一点,就可以使我们避免将马克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判断误读为一般的价值判断。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引入资本逻辑,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并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道路抉择与接纳资本逻辑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国家大都试图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快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从而消灭资本逻辑繁衍生息的土壤。这一点应该说是有着“理论依据”的。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曾是现实社会主义孜孜以求的目标,马克思正是在分析消灭商品拜物教时提出了计划经济思想,在现实社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需要寻找社会公正与社会合理的有效途径,未来的无产阶级国家将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列宁曾经说过:“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18](P123)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苏维埃政权面对国际垄断资本包围的残酷事实,果断结束了带来危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允许商品货币关系的“新经济政策”,并且大胆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很可惜,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很快就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对此,邓小平这样评价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9](P139)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马列著作中找到我们行动的指南?邓小平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9](P382)我们就是要把握精髓,在千头万绪中找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是不能否认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0](P33)“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21](P521)

中国也试图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来消灭资本逻辑的生存空间。可以肯定,中国共产党人胸怀为民服务和复兴中华的远大理想,试图凭借高度集中的权力运行机制集中力量实现祖国强大的雄心壮志。在这一体制下,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文革”前,“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22](P310) ,这是计划经济的历史功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人们利益格局的多样化,更主要的是公有化程度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计划体制及其依赖的所有制实现方式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下继续大力推进改革事业。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

(二)社会主义现实形态与理想形态的内在张力。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要解放思想,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大胆引进资本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完全实现了自我否定以后所建立起来的各方面天然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正如同列宁所说,是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最薄弱环节”中首先取得胜利的落后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历史习惯深厚的传统印记很深的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极不成熟的、发展很不平衡的社会主义,远远不是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故而教条主义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社会主义的具体论述和做法显然会在实践中碰壁。

准确判断现实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现实依据,任何一个脱离现实的理想最终都会落空。列宁指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23](P217)这与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相通的。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冲破历史的禁锢,用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中国,只有在首先将生产力这块蛋糕做大的前提下才能找到坚实的物质根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资本的力量就在于突破时空限制,追求自身的普遍性。将自身民族历史融入世界历史的自觉意识才能持久唤醒国人的开放意识。“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15](P390-391)中国的时空方位和国际环境、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都呼唤着资本力量在当下中国的出场。

(三)中国运用资本的制度特色。

资本逻辑必然会演绎出资本主义的重重危机,社会主义正是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才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诚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24](P166)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还不完善,但是终究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制度的改革日益彰显其自身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在坚持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探索公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确立公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并以平等开放的姿态迎接各种所有制资本参与市场竞争,将其他所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充满理论自信地指出:“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25](P20)

超越阶段,盲目蛮干,只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我们对运用资本逻辑应当有信心、有勇气、有胆量。邓小平指出:“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19](P372)很明显,邓小平所提及的这些企业毫无疑问是资本逻辑在推动着自身的发展,而且是非公有制的。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存在反作用,人民民主制度可以规范和确立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实现公有资本的权力功能,从而保证物质财富与社会生产关系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完成自身的再生产。

四、科学发展、节制资本与实现中国梦

资本逻辑是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资本扩张逻辑,资本逻辑的内在辩证启示着我们在道路抉择上的行为的辩证。资本的物质资料属性与关系属性(含生产关系和权力关系)的内在对立统一,决定了我们对资本逻辑认识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内在制度的规定启示我们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内在悖论,而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则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资本,投入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而使其自身得到增值,从而使整个经济系统不断扩张。因此,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运用资本力量、遵循资本逻辑的成功。资本逻辑是发展的逻辑,但并不一定是科学发展;要科学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一)合理引导作为物质资料意义上的资本的自我增值的功能,为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资本的自我增值功能首先源自作为物质财富的代表。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促使资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正是据此功能,资本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运行规则以及监管体制,都应以培育规范的、无歧视性的、高度竞争和高效率的市场为目标。积极进行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政府行为,强化有效监管,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改制,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资本将剩余价值投入生产体系进行扩张以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资本扩张与流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资本的逐利性决定其利润率低的行业向利润率搞得行业流动,这种流动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环境中,因为工业拥有着相对于农业的高效率,工业产品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农业产品。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资本的利润率普遍较高,这就促使资本和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的产业结构在资本扩张与流动过程中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剩余价值由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转移,这会淘汰一些落后产业,有助于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合理引导资本逻辑创造文明的功能,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服务。

资本创造文明的功能源自于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以及背后的权力属性。资本逻辑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发了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将社会变迁的动力从经济基础拓展至上层建筑,从国内的变化到与国际交往的变化,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中国的文明面貌。因此,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发挥资本逻辑的正面功能,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关系,在建设强盛中国的同时,将文明的触角伸向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各个领域。资本逻辑催生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有助于从依赖于领导者个人魅力的人治模式走向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法制模式。资本逻辑在运作的过程中催生人的主体意识,使得“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也会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资本在扩张过程中也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律。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能量所在。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7] (P276)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社会主义只有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对资本主义的胜利,才会最终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吸收资本主义所拥有的全部优秀基因,才能彰显出自身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好处,它打破了本土的封建主义束缚后,输出的资产阶级政治理念具有历史进步性,为古老民族从封建、奴隶乃至传统部落制度中解放出来提供了思想和政治武器,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7](P277)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也必须大胆采用,如此,圆梦的中国才能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从以资本为轴心向“以人为本”转变,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合法性来源之一。为发展而发展,还是为人而发展,是是否坚持科学发展的试金石。毋庸讳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资本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货币——的代表,是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限制的和无止境的欲望”[15](P297)。 而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26](P269)。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都是为了把广大劳苦大众从旧制度的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成功之处就在于这样的历史选择符合了人民的要求和历史的潮流,也是响应了“以人为本”的道义召唤。然而,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应当说这一点还做得远远不够,但是我们相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避免资本主义内在危机创设了优越的制度前提。

(三)正确认识资本逻辑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过渡性,将之还原为人的发展逻辑,引入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

首先,必须肯定资本将长期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发挥作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立足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如此才能脚踏实地地迈向现代化的光辉彼岸。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现代性的基因极为匮乏。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否定了资本主义, 但并未超越资本逻辑统治的全球化时代, 因此,它们仍然需要在资本逻辑中运行, 仍然需要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发展自身。事实上, “资本”不等于“资本主义”。早在形成资产阶级社会以前遥远的古代, 资本就开始了它的“太古形式”, 这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样的。中国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要以雄厚的物质实力为基础,要圆中国梦,就必须实事求是地肯定资本逻辑的正面价值。

其次,需要明确资本逻辑必将会伴随着“物的依赖性”社会的终结而成为历史。资本逻辑是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其运行的历史辩证逻辑必然和相应的社会形态密不可分。众所周知,马克思除了社会形态的“五分法”以外,还有“三分法”。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0]( P52)随着资本内在矛盾运动的纵深发展,随着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伴随着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产品经济最终取代商品经济,资本逻辑赖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制度和机制基础不复存在,资本逻辑也必然伴随“物的依赖性”社会的终结而成为历史。但是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现实的社会主义不是已经继承了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的成熟的社会主义,而是有着许多前资本主义因素的落后的社会主义,因而在现阶段必须承认和发挥资本逻辑的正面作用。

最后,科学地、历史地运用资本逻辑为实现中国梦服务。中国梦是复兴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梦,也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的梦。

传统发展观依靠GDP的数字宣示,充满着对自然界的技术殖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蔓延,导致生产难以为继。而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下发挥资本的作用只能导致经济悖论、生态悖论和人的发展悖论。资本主义制度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终究要走入历史。零增长的主张对于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更是荒诞不经。

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资本逻辑最终要让位于人的发展的逻辑。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优越性的深入充分的发挥,资本便愈加让位于人的生命存在的逻辑,扬弃原先的所有制关系,在新的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实现人类的“诗意栖居”。

历史早就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历史的辩证法启示我们,市场经济和资本逻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实反复告诫我们:不要逾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召唤、历史的辩证法都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中国梦实现的有效且重要载体——资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1).

[2]习近平.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03-18(1).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第18 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鲁品越.深层生成论——自然科学的新哲学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7]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导言[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18]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绛华

作者:李勇 吴大庆

第2篇:中国梦的实现

敬爱的党组织:

总书记在带领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那么,作为党员干部要如何在实现“中国梦”呢?首先要凝聚身边的一切力量。 首先是要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基层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难,但每一份苦难和磨砺都是对年轻基层干部成长的一份财富和资本,在基层岗位,面对的可能是琐碎的事情,但无论事情大小,都要沉下心来,踏实肯干,从眼前的小事做起,从最底层的岗位做起,带着对老百姓那份最朴实的情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用青春在基层的沃土中彰显青春风采。

其次,要深刻体悟和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是13亿人民的共同期盼,它本质上是无数“个人梦”的汇合。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大局意识,看问题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些、想的深一些。当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个人梦”和“中国梦”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大局出发,必要时,个人梦想要服从国家复兴之梦。此外,还要有奉献精神。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必须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努力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始终成为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

汇报人:xiexiebang

第3篇: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发言提纲

汽车12-2班向锐

题目: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主要内容:

一、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二、详细介绍三个路径的丰富含义 (1)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2)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 (3)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三、总结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习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最佳途径

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在当今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续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灵魂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同志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中国力量在战争年代具体表现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力量,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的力量,在改革开放时期表现为奋勇拼搏、开拓创新的力量。常言道,团结就是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实现中国梦,靠的正是这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只有每个人都梦想成真,才能使中国梦变为现实。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人民来共同担当、共同努力。

第4篇: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用劳动汗水浇灌中国梦

“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五一劳动节前夕,总书记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既对劳动者们的问候,也引发了通过劳动实现中国梦的深刻思考。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人间万事出艰辛,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民生凋敝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球最大社会保障体系,无数一贫如洗的家庭过上了殷实富足的现代化生活,说到底,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辛辛苦苦地干、扎扎实实地做,是用辛勤与汗水闯出了一个新天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这是千古不磨的真理。

今天,劳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劳动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今天的中国发展进步,必须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三个“劳动”,构成了我们以劳动筑梦、圆梦的力量支点。

所谓辛勤劳动,就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就是“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一勤天下无难事,人人都为梦想贡献一份力量,中国梦就有了坚实根基。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脚踏实地、遵纪守法、社会和谐的劳动,这样的劳动最有质量,是真正的财富之源。所谓创造性劳动,就是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勇于进取的劳动,从科技创新到制度设计再到工作中的每一个新点子,都有创造性的因子;从发展方式转型到破解改革难题,都需要用创造性劳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因而,创造性劳动是提升“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践行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首先需要彰显崇尚劳动的主流价值,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形成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好风气,让“劳动圆梦”成为每一个人的人生信念。

另一方面,也需要全社会都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尤其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改变命运,这才能让亿万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用劳动的汗水共同浇灌中国梦,共同开

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5篇: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姓名 张锋学号 632085216091

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中国力量在战争年代具体表现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力量,在和平建设时期表现为勤俭创业、艰苦奋斗的力量,在改革开放时期表现为奋勇拼搏、开拓创新的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把自己与集体融合在一起才最有力量,因为集体的团结能给个人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人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实现中国梦,靠的正是这种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只有每个人都梦想成真,才能使中国梦变为现实。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只有亿万中国人都确立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就必然会凝聚成一种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有了这种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尽快变为现实,中国梦就一定能梦想成真。

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只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全体人民来共同担当、共同努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体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让中国梦梦想成真,汇聚起全国人民的无穷力量,真正为实现人民利益而不懈奋斗。

总之,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实现“中国梦”。这样,我们的梦想才会真正照进中国社会的现实,中华民族就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也就实现了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

第6篇:《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中国梦征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美丽构想;要建设美丽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民收入翻一番;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所勾画的蓝图,也为高校教师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实现中国梦,最为重要的应该是培养品学兼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大学无疑成为培养建设者的重要摇篮。作为一名高校人文学科教师,紧紧围绕在建设美丽中国进程中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责无旁贷,要认真思考,查找问题、分析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全面、协调地发展自我,提高人文科学能力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教师的高要求,寄予着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期望。选择教师职业就意味着要受到更多的约束,教师从事教人求真的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就必须在道德上不断完善,在学识上不断提高。现在依然存在重技术轻人文的倾向,主要有两个原因:

1、科学技术的价值表现是直接的,作用发挥是显性的、快速的和及时的;人文科学的价值表现是间接的,作用发挥是隐性而缓慢的、延后的。人们看到了科学技术直接带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却忘记或者忽视了推动这种变化的思想观念的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关系的改革和调整的力量,淡忘了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思想解放和由此推动的改革开放,才会有我国三十年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如此快速的发展。

2、人文科学是研究人本身及由人所构成的社会的,这样的研究对象虽然不变,但其内容却永远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由于研究者思想观念和方法的不同,对同一对象可以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得出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不同时代对同一问题也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所以,人文科学的许多研究成果,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也难以获得普遍的认可。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对人文科学作为科学及其所拥有价值的怀疑。

人文学科教师要积极克服这一现象带来的消极影响,全面、协调地发展自我,提高人文科学的能力,即知觉能力、回忆能力、评判能力、公正能力、抉择能力、市场能力。因为人文科学能使人们获得关于对待世界、对待他人和自身、对待生活的恰当观念和态度,从而在个体或社会角度上,正确认识、处理人在生存和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三种欲望:权力、荣誉及财富,不为之所累,使自己达到快乐自由的境界,实现人生的真正目的,这样的人格才堪称健全。人格健全的教师具备以下主要特点:

1、能够积极的开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己,坦率地接受自己的局限并对生活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2、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对不同的人际交往对象表现出合适的态度,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在人际关系中具有亲和力,深受他人喜欢;

3、人生态度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积极热情,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能够用理性分析生活事件,头脑中非理性观念较少;

4、人格独立、自信自尊,并具有自我发展、自我塑造与自我完善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开发自身的创造力,创造性地生活,发现生命的意义并选择有意义的生活。人文学科教师就是要有不断完善自我的定力,占领道德制高点,成为高尚道德情操的一面旗帜,这样才能率先垂范,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并“敬而受教”。

汲取文学经典营养,确立正确的人格支点

由于文化历史背景的距离,文字和思想上的一定隔阂,有些教师和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一样,轻视或厌恶对古文的学习,认为太遥远太古老太陈旧,与他们的生活相差太远。有位中学生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权威栏目中甚至建议删掉《诗经》的精华篇章之一——《氓》,足见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应该意识到这是一种盲目的、胡涂的观点。文学经典大都文质兼美,是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具有无可替代的净化心灵的功能。

(一)培养爱国爱乡的感情

儒家传统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不爱自己的家、不爱自己家乡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爱国者。屈原《哀郢》诗中写到:“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鸟尚迷恋故乡,狐临死也将头朝着洞穴的方向。《古诗十九首》中更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的句子;陆游《病起书怀》更云:“位卑未敢忘忧国。”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诗中亦云:“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无不表现了对国家、民族的高度责任感。近年来,由于西方文化影响,一些青年民族感情淡漠,洋奴思想严重。读这些诗句,教师加以适当引导,其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较之政治课往往更胜一筹。“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虽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学校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它毕竟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母校。我们自己为国家的富强、学校的兴盛是否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呢?决不可怨天尤人,似乎党对不起自已、国家对不起自己、学校对不起自己、别人对不起自己,而不去想自己于党、于国、于校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培养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感

有位国家领导人说过:“未来党和国家的各级重要领导,多半会从我们这些重点大学培养出来。”今天的在校大学生,便是明天、后天的省长、市长、总经理。应当培养他们会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的民生疾苦。曹操《蒿里行》写战乱时代人民的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诗也说:“身多疾病思田里,邑多流亡愧俸钱。”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诗亦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封建社会的进步文人尚且能心系百姓,以邑有流亡而自己享有俸禄为愧,这种民本思想应教育学生多多吸取其营养,少一点自我,多一点他人。

(三)培养仁者爱人的思想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受儒家仁爱思想影响,历代文学家写下许多宣传仁爱的诗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居易《新制布裘》诗则曰:“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覆盖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杜甫诗中表现的是一种伟大的情操,而白居易诗中表现的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教育学生做高尚的人,学习伟大的人,走上社会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

(四)培养刚直不阿的品格

马克思说他最不能容忍的品格是阿谀奉承,我国历来的文学作品都力倡刚正不阿,养成一身正气。陆机《猛虎行》曾曰:“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更传为千古佳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文人摒弃一切奴颜与媚骨的典范。杜牧也说:“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登九峰楼寄张祜》)即便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时,诗人也倍感心痛。李商隐《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诗中曾云:“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他屈身下僚,不得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因此他甚至羡慕献和氏璧被刖去膝盖骨的和氏,从此无法下跪了。近世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更应当是学生立身处世的榜样。

(五)培养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

应当增强应对人生磨难与挫折的素质。无论如何受打击迫害,也能笑傲人生,不屈不挠。这一点,苏轼是我们的榜样。“乌台诗案”以后,出狱贬官黄州,他并未觉得凄苦怨艾。他《初到黄州》诗中说:“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同作于黄州的《定风波》词云:“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被贬岭南,他又自我解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到更远的海南岛,身体也不好,他依旧乐观:“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几次被贬,他不仅没有绝望,反而使创作达到高潮。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均作于黄州。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父母娇惯下长大的,往往任性、经不起挫折,用文学经典启发学生 “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永不沮丧,永不颓废,增强毅力,潇洒旷达。

(六)培养高雅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

中国文学的美学体系,一般形成为二水分流的局面:一是儒家因入世而关心现实美;一是道家因遁世或自我超脱而醉心于自然美。前者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后者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等等。文学经典既有忧患意识,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有关的篇章,也有写山水田园、爱情悼亡的美文。通过经典的学习,让学生多一点“高雅”,少几分“庸俗”,从而提高人的艺术品位与审美情操。

勇做社会正能量的传递者

梁晓声《忐忑的中国人》指出:当代大学生是比较幸运的,社会允许人生观多元化的存在,只要不危害社会和他人,选择与时代主流理念不协调或者悖立的人生观生活,也不会受到横加干涉甚至予以剪除式的打击。在道德观上,社会和时代仅仅划出“道德底线”,告诫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不要越过底线,否则可能触犯法律,因为道德底线和法律边线几乎粘连在一起。因此,大学生最大程度享有道德指责“豁免权”。这驱使部分大学生将青春的美好和日子挥霍在“道德底线”上,也将人生的小舞台搭在“道德底线”上,而且自以为是最现代、最潇洒、最自由的活法。

梁晓声的观点可谓一语中的。部分大学生为了他们自以为是的最现代、最潇洒、最自由的活法,常常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嗤之以鼻,对“道德底线”设定不屑一顾,社会也给了他们最大的宽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经济发展状况不均衡问题,传统大工业解体造成的失业问题,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社会保险和慈善事业不完善问题,官员作威作福、挥霍浪费、贪污腐化模式百姓疾苦问题,漠视社会公德问题,道德滑坡速度惊人等等问题,对大学生产生了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这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难度。由于教师的职责负有德育的责任,必然对学生进行主流理念的引导,极易让学生产生说教、过时的印象。

但是,传递正能量是教师的职责所在。正能量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正能量让我们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正能量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发起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活动的开展,每年一度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开展等等也都有“正能量” 的传递,足以证明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说:“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那么,教育工作者更没有理由让善的传递在自己身上断掉。

“十年,树之以木;百年,树之以德。”说明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艰巨性。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教师恪尽职守,做社会正能量的坚守者、传递者,恪守情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人生是一个过程,记得有一句诗说“天上没有任何的痕迹,但是鸟儿已经飞过”。它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个过程,过程其实就是一所学校,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总结,人生过程经历的事情都是对我们自身有益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看清我们的时代,看清我们身上的历史使命,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只有国家好,才能民族好,只有民族好才能个人好。让我们关心周围每一个人,树立实干兴邦精神,努力实现我们个人的中国梦、国家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第7篇:凝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中国梦深入人心;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新一届党中央一系列重大部署深入人心……一段时间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亮点频现,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鼓舞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断奋进。

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选择、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相辅相成,混然一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中国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又好又快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这条主线,集中所有资源与工作精力,鲜明响亮地唱响了富有时代特色的主旋律。

铸时代之魂固事业根基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深化

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宣传部提出工程要做到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力度不减,各项工作在新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梦想就是旗帜,目标就是引领——中国梦是凝聚各族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强磁场梦想是旗帜,更是引领;是激励,更是目标。梦想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有梦想才会有奋斗目标、前行方向和发展动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追梦、筑梦、圆梦的不懈奋斗中,创造了璀璨辉煌的中华文明。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梦,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梦”,从孙中山先生的“共和梦”到毛泽东同志的“强国梦”,从新中国成立“中国站起来”,到改革开放“中国富起来”,再到新世纪“中国强起来”,每一个进程,每一步跨越,梦想都是凝聚人心、激励百姓的强大力量。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灵魂,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梦想。中华民族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有着13亿人口,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追求和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向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意愿是共同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的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动员力,是中华民族迤逦前行的共同奋斗基石,必将成为凝

聚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强大磁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当代中国,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对梦想成真的追求,蕴含着无穷的奋斗潜力和创造活力,也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出更多的期待。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充分重视每个人追逐梦想的权利,珍视每个人梦想成真的机会。动员全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必须顺应时代要求,呼应百姓期盼,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消除不利于人民群众发挥积极性的一切消极因素,克服阻碍社会群体创新奋进的不良现象,营造各尽其能的氛围和环境,充分激发每个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把各个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得各个社会阶层都能在实现中国梦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释放自己的能量。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伟大的民族当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召唤伟大的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

使,汇集起来的力量。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扬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成为中国梦的追逐者,每个中国人都是“梦之队”的一员,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在实现国家梦想的征程上,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国出力,为民造福,把中国的改革红利做大做强,把幸福写进人民群众的心里。实现中国梦,既是一个历史命题,更是一个时代命题。凝聚中国力量,既要倚重历史的力量,更要倚重现实的力量,既要凝聚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又要凝聚制度力量、文化力量。汇聚这种力量,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指引,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的中国精神的坚强支撑,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

论的智慧武装,需要党的核心力量的充分发挥,需要中国人民的同心协力。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基石,唯有奋斗才能踏进梦想之门,如果纸上谈兵而不真抓实干,再美好的梦想也不可能成真。“两个率先”是江苏人民的共同期盼,是谱写中国梦“江苏篇章”的具体实践。实现“两个率先”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凝心聚力,接续奋斗,汇聚起推进“两个率先”的强大力量,坚定不移朝着“两个率先”目标前进,不断开辟“两个率先”实践新境界,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上一篇:人身保险试题库下一篇: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