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处理方法模板

2022-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裂缝处理方法模板

房屋施工中遇到的裂缝及处理方法探讨

[摘 要] 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是房屋施工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也是极为棘手的问题。房屋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工程质量,还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建筑工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研究我国房屋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并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工民建企业在混凝土裂缝问题上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 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常见类型;防控措施

[作者简介] 李伟强,广东电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员、资料员,广东 电白,525400

[

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指的是在房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裂缝现象,这种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是房屋施工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我国房屋施工混凝土常见的裂缝,针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我国工民建企业在混凝土裂缝问题上的解决提供借鉴。

一、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一)材料原因

1.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

粗细集料含泥量过大会造成混凝土收缩性增大,进而导致裂缝现象。因此,合理控制粗细集料含泥量对于减少和避免裂缝有重要作用。

2. 掺和料选择不当

掺和料选择不当或外添加剂选择不当都会造成混凝土收缩性加大,这也就增加了裂缝出现的频率。因此,应科学合理地选择掺和料、外添加剂,避免掺和料、外添加剂使用不当造成裂缝。

3.骨料粒径过细、针片含量过大

骨料粒径过细、针片含量过大会使得混凝土在配料过程中使用更多的灰和水,这样的结果就使混凝土收缩量增大。因此,应合理控制骨料粒径和针片含量,减少裂缝的发生。

4.水泥及混凝土等级过高

水泥及混凝土等级越高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越大。因此,合理降低水泥及混凝土等级对于降低混凝土裂缝频率有重要作用。

(二)设计原因

1.设计中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产生裂缝

混凝土强度等级过高的原因在于用灰量过大,混凝土等级过高,对混凝土收缩越不利,产生裂缝的概率越大。在对混凝土前期设计过程中,应科学考虑混凝土强度等级,避免出现用灰量过大造成裂缝。

2.设计中预应力不当产生裂缝

设计中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不当,如应力偏心、应力过大等都会造成对构件的损害,进而产生裂缝。在对建筑物的前期设计过程中,应合理施加预应力,避免出现预应力过大或偏心造成裂缝。

3.设计中收缩考虑不当产生裂缝

设计中对混凝土构件的收缩性能规划不合理,未能形成对构建收缩性能的正确认识,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对混凝土前期设计过程中,应科学考虑混凝土收缩性能,避免出现混凝土收缩不合理造成裂缝。

4.设计中断面突变产生裂缝

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导致断面出现突变,力量过于集中而产生裂缝。因此,在对建筑物的前期设计过程中,应合理化进行设计,保证断面质量,避免出现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造成裂缝。

5.设计中少筋、超筋产生裂缝

设计中少筋、超筋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不稳定,进而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产生裂缝。对混凝土前期规划过程中,应科学考虑混凝钢筋质量和数量,避免出现少筋、超筋产生裂缝。

(三)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施工及现场养护不当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在实际的施工及后期养护过程中也极为常见。施工及现场养护不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工程中缺少两次抹面;混凝土浇注时水化计算不准;现场养护及拆除不当。这些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的人为及技术原因。因此,加强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控制,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后期养护工作对于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频率有很好的作用。

(四)混凝土配合比例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例失调造成混凝土裂缝出现也是较大原因。这里的混凝土配合比例失调包括以下几点:(1)水泥等级或品种选不当;(2)配合比中水灰过多;(3)水泥用量过大;(4)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不适当。因此,合理处理混凝土配合比例问题对于减少混凝土裂缝有重要作用。

(五)使用原因

建筑物建设完工后,后期的使用对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也有很大影响。例如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使用超负荷载;周围环境中酸、碱、盐侵蚀;意外事件、自然事件导致裂缝等。因此,建筑物完工后的科学合理利用工作也很重要。为此,加强建筑物的科学利用对减少混凝土裂缝发生频率有很大影响。

二、混凝土裂缝处理措施

(一)混凝土配合比方面

混凝土配合比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在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选定时,设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科学选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例,避免混凝土配合比例失调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多发现象。

(二)设计方面

前期做好合理规划,尽量避免结构断面问题造成应力过度集中,同时要积极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减少对混凝土单位用灰量,合理科学地进行材料掺和,加强对前期设计方面的审核、管理与监督工作。

(三)现场操作方面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应做好浇捣工作,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做好混凝土降温和保温工作 ,避免在烈日或风雨中浇灌混凝土。总之,加强对现场的施工操作护理及养护工作,对于降低混凝土裂缝有重要意义。

(四)材料选择方面

材料的类型与质量在降低混凝土裂缝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合理选择材料类型,选用优良的沙、石,提高材料质量。积极采用掺和料和外用添加剂,正确采用裂缝修补技术,满足施工需求。

(五)妥善养护方面

养护混凝土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正常凝结硬化,既要保持混凝土裸露面充分潮湿,也要保持混凝土体表温度变化适宜,使能符合混凝土强度发展需要和避免混凝土表里温差、内外温度大到有害程度。混凝土养护工作在工民建混凝土防裂缝中起到重要作用,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是混凝土防裂缝的关键。

(六)员工培训方面

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建筑物工程质量,还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建筑工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工民建施工时期,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工民建筑施工人员的能力、水平,加强他们对建筑知识的培训,努力做到提升建筑质量,将工民建筑裂缝扼杀在摇篮里。

(七)科学技术方面

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施工人员自身提高施工能力与水平,还有重要的一方面那就是加强对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科学技术方面的研究。只有研制出房屋

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新的科学技术,才能使施工人员更好地进行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防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工民建筑施工人员的科学素养,更好地提升建筑质量,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三、总 结

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是房屋施工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混凝土裂缝问题的解决也是极为棘手的问题。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建筑物工程质量,还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建筑工程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在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提出与解决。本文深入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我国工民建企业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齐斌.框架桥结构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防治[J]. 西铁科技,2009,(3).

[2]赵晓燕,李改叶,王赢.浅谈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及预防控制措施[J].新疆化工,2010,(1).

[3]陈宗严.愈合混凝土裂缝的可靠方法[J].土木工程学报,2011,(1).

[4]郑良俊.论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以及预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

[5]李延虎,刘永.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1,(1).

[6]吴宝耸. 路桥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与防治[J].辽宁经济,2009,(8).

作者:李伟强

第2篇:混凝土裂缝处理成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摘 要】混凝土结构裂缝是当今工程领域非常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裂缝就会影响到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结合实际经验,从建筑构件、温度变化、体积收缩和施工操作等方面分析了施工期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施工期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对在施工期如何进行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研究和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温度裂缝;裂缝控制;防治措施

1.混凝土施工中常见裂缝

1.1干缩裂缝

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宽度多在0.05~0.2mm之问,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干缩裂缝通常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水压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力劈裂影响混凝土的承载力等等。混凝土干缩主要和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集料的性质和用量、外加剂的用量等有关。

1.2塑性收缩裂缝

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IT1,宽l~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細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水灰比、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

1.3沉陷裂缝

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结构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问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特别是在冬季,模板支撑在冻土上,冻土化冻后产生不均匀沉降,致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此类裂缝多为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其走向与沉陷情况有关,一般沿与地面垂直或呈30~45°角方向发展,较大的沉陷裂缝,往往有一定的错位,裂缝宽度往往与沉降量成正比关系。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地基变形稳定之后,沉陷裂缝也基本趋于稳定。

1.4温度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温度应力变化及温度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在施工中混凝土常常出现温度裂缝,影响到结构的整体强度和耐久性;其次,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应力状态具有显著的不容忽视的影响。混凝土施工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后期降温过程中,由于表面温度散失较快,受到内部混凝土或基础的约束,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温缩开裂。即使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会导致干缩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注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强度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当水泥用量在350~550kg/ms,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27500kJ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达70℃左右甚至更高)。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实践证明当混凝土本身温差达到25~26℃时,混凝土内便会产生大致在10MPa左右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在混凝土的施工中当温差变化较大,或者是混凝土受到寒潮的袭击等,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温度急剧下降,而产生收缩,表面收缩的混凝土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这种裂缝通常只在混凝土表面较浅的范围内产生。

1.5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

具体来说,较为普遍存在的因素包括:(1)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捣棒抽撤过快,均会导致裂缝的产生;(2)高空浇注混凝土,风速过大、烈日暴晒,混凝土收缩值大;(3)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4)拆模过早或现场模板拆除不当引起拆模裂缝。

2.裂缝的控制措施

2.1设计方面

(1)在建筑设计中应处理好构件中“抗”与“放”的关系。

所谓‘抗’就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放’就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

(2)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

(3)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

常见混凝土裂缝中,相当部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而造成的。要解决此问题,可在混凝土中掺用膨胀剂来补偿混凝土的收缩。实践证明,效果很好。

2.2选材和配合比设计方面

(1)根据结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

(2)选用级配优良的砂、石原材料,含泥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3)积极采用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

2.3施工操作方面

2.3.1浇捣工作

浇捣时,振捣捧要快插慢拔,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坍落度正确掌握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应提倡采用二次振捣、二次抹面技术,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气泡。

2.3.2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中,新浇混凝土早期养护尤为重要,可保证混凝土在早期尽可能少产生收缩。

2.3.3夏季应注意

混凝土的浇捣温度,采用低温入模、低温养护,必要时经试验可采用冰块,以降低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

2.4体积收缩引起的裂缝防治

收缩裂缝分为干缩裂缝和塑性收缩裂缝。干缩裂缝多发生于混凝土终凝前后,产生这种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水泥石中的凝胶体逐渐干缩引起的体积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有时会很大,甚至会贯穿整个构件。塑性收缩裂缝多发生于新浇混凝土的板面、地面或具有较大面积的构件表面。裂缝的形状不规则、长短不一、互不连贯。产生这类裂缝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多为室外露天浇筑。

收缩裂缝的控制主要在于控制湿度的变化,使结构、构件具有相对稳定的湿度。具体措施有:

(1)适当选择配合比,掺外加剂控制水灰比、在混凝土中搀加粉煤灰,利用后期强度以降低水泥用量和温升,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避免使用粉砂,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

(2)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混凝土浇筑之后,采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以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并洒水湿润养护。在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大的天气及早覆盖、喷水雾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3)加强混凝土表面的抹压、但应注意避免过分抹压。

(4)采用密封保水法,如在混凝土表面喷水养护或覆盖塑料薄膜,使水分不易蒸发或采用其他方法减少空气流动。延缓表面水分蒸发的办法。

(5)构件长期露天堆放时,应继续适当洒水或覆盖养护以便有较长的保温养护时间,特别是薄壁构件,应置于阴凉地方覆盖堆放。

3.混凝土裂缝常见补救措施

随着施工经验的发展,现在混凝土裂缝修补的方法有很多如:表面处理法、灌浆嵌缝封堵法、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其中灌浆嵌缝封堵法又可分为压力注浆法、开槽填补法和涂膜封闭法三种。

3.1表面处理法

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补贴法。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桨材难以灌人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適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置、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3.2灌浆嵌缝封堵法

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它的三种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例如桥梁裂的修补可先注浆,在涂膜封闭;而对于路面、墩台的粗大裂缝则采用开槽填补发为宜;为了防止钢筋锈蚀,混凝土受到有害离子的腐蚀,则可以采用涂膜防水处理。

3.3结构加固法

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混凝土裂缝处理效果的检查包括修补材料试验;钻心取样试验;压水试验;压气试验等。

4.建筑构件裂缝的控制

4.1梁的裂缝控制

梁易产生裂缝的部位有:梁受拉区裂缝,梁在支座附近的斜裂缝,梁受压区裂缝。在确认裂缝在不降低承载力的情况下采取表面处理法、灌浆嵌缝封堵法等简易的处理方法。如果梁的裂缝情况影响了梁的承载能力,就应更慎重研讨,分析比较,采用经济高效的方法,达到加固的目的,可采用的方法有:(1)钢箍加固法:(2)粘贴加固法;(3)梁的三面或四面加做围套法;(4)梁的单面加大截面法。

4.2现浇混凝土板的裂缝控制

现浇混凝土板裂缝主要表现为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等问题,其中有设计、原材料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裂缝控制措施有:(1)提高原材料的质量。(2)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3)提高混凝土运输、浇筑要求。(4)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过程控制。(5)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及成品保护。混凝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极为复杂的,应从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结构设计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予以防范,一旦出现裂缝,要正确对待。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解决办法及时进行修补,不要让其继续发展。

5.结论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作者:王运杰

第3篇:浅析钢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

摘要:任何建筑物都很难避免裂缝的产生,所以我们就应该从最基本的分析入手,剖析其产生原因,并且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来补救,使其不致被破坏或破坏程度达到最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裂缝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一、引言

当我们进入一个房间,看到房顶或墙上有裂缝,我们自然首先会从心理上感觉不舒服,会觉得没有安全感。这便是在土木工程领域,一个看似小却又很难有效解决的问题——建筑物的裂缝,它影响着现场施工以及混凝土设计技术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要着重分析其产生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找到不同的处理方法,再加上适当的预防措施,混凝土的裂缝问题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

二、裂缝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裂缝的种类有很多,其产生原因也多种多样,下面是本人总结的一些裂缝成因。

1.由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是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它的机理是这样的:混凝土在其搅拌时水泥会产生水化热,到浇筑时,已经产生了更多的热量,直至浇筑完,混凝土内部还是不断地产热。而其散热过程却是缓慢的,由于热胀冷缩原理,混凝土内部将膨胀,使其表面产生拉应力,混凝土很容易便产生裂缝了。当混凝土慢慢冷却时,它就会收缩,这时由于外部很多约束条件的限制,使其表面还是会产生了拉应力,也会加速裂缝的产生。另外一个是湿度问题,混凝土在浇筑完后,内部和表面的湿度是一样的,但由于养护问题和风吹日晒等自然问题,表面会很快干燥,而内部湿度基本没有变化,此时混凝土表面会产生干缩变形,同时又会受到内部的约束,在表面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2.由于材料使用不合理引起的裂缝。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细骨料)、石(粗骨料)用水拌合硬化后形成的人工石材,是多相复合材料。首先是水泥问题,水泥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化热,引起温度应力,但混凝土的形成却离不开水化热。因此如果对水泥的强度、水化热大小、细度、凝结时间、体积的安定性、碱含量、水泥用量作一个综合考虑的话,会大大提高混凝土品质。其次是骨料问题。再就是考虑水灰比,混凝土表现出的主要功能是靠水泥和骨料的粘结再加上与钢筋的咬合来完成的,水灰比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咬合不彻底,混凝土自然就容易产生裂缝了。最后一点是外加剂,有很多外加剂都会含有很多杂质,若其中含有氯化物,会腐蚀钢筋,若含有碱化物,则会对碱骨料产生反应,因此在选择外加剂时一定要慎重,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3.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产生的裂缝。

在现场施工中,容易出现振捣不彻底、振捣速度快慢不均匀等问题,使混凝土不够密实,在其硬化过程中很容易会产生裂缝。尤其是在夏季施工时,由于外界温度高,水蒸发快,混凝土表面干燥快,坍落度明显降低,强度也會随之降低,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管理人员需综合考虑人为因素。

三、裂缝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

裂缝的产生不仅给我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最主要的是它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刚度,由于裂缝的存在,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及其他杂质很容易进入结构中,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碳化,直接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裂缝进行及时的预防和处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1.表面处理法。

本方法适用于影响构件正常使用的裂缝。它可以分为表面涂抹法和表面贴补法,前者适用于细而浅的裂缝,这种裂缝还没有延伸到钢筋的表面,漏水问题也不很严重;后者适用于裂缝相对较宽、可能出现大面积漏水的裂缝。表面处理法是用钢丝刷先将混凝土表面的附着物除净,再用清水清洗几遍,待其干燥后,在混凝土的表面用油灰状树脂填充裂缝和凹瘪部分,最后将表面抹平。

2.填充密封法。

这种方法是用密封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首先将构件表面处理干净,然后沿伸展方向在裂缝上开凿V形槽或U形槽,对于不同的裂缝种类,槽的深度和宽度应当满足一定的要求。在填充材料之前,还要用干净的压缩空气将槽内的杂物吹净,对于活动的裂缝,还要在其底部铺设垫层,然后再填充密封材料,最后还要对密封材料表面进行处理,添加保护层。

此外,还有结构加固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

作者:刘书智,曲 洁

第4篇:裂缝处理方法

案一:①凿去楼板上部找平层,清扫干净。

②将待修补的砼表面清洗洁净,待干燥后用毛刷或排笔在裂缝处反复涂刷环氧树脂,每隔3—5min涂一次,涂层厚度达1mm左右为止。

③采用1:2水泥沙浆摸面。 方案二:①凿去楼板上部找平层,清扫干净。 ②用切割机将裂缝切开,凿成V形槽(见下图)

③具体做法按方案一第 ②条。 ④按图布置钢筋

○5浇注C30细石砼,砼中参入2%-5%的膨胀水泥,砼浇注后4小时内专人守护抹光,并派专人对砼进行养护。 方案三

①凿去楼板上部找平层,清扫干净。

②沿裂缝方向切开宽度为5~8mm的V形槽,具体做法按方案一第 ②条. ③沿楼板双向布置φ8@150钢筋,具体布置见详图,钢筋嵌入墙内四周5cm。 ④采用C30细石混凝土浇筑楼板,厚度为5cm..

注:局部楼板面出现不规则细小裂纹采用方案一处理 楼板局部出现贯穿性裂缝采用方案二处理 楼板跨中出现贯穿性裂缝采用方案三处理

先来看看裂缝的分类:裂缝可分为受力裂缝和非受力裂缝。受力裂缝是由地基不均匀沉降、混凝土强度、板厚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缝是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它出现的时间有早有晚,早期的干缩裂缝在浇筑完成约2~4个小时就会出现,部分温度裂缝在竣工验收后三个月至半年内才出现。其中施工因素主要有板负筋保护层偏大(钢筋严重踩塌)、板底混凝土保护层不足或砂的氯盐含量超标。

现在来分析各类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混凝土中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或者水泥不同品种混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破坏性裂缝,须进行彻底处理,即将混凝土打掉重新浇筑。

(2)对受力产生的裂缝,可根据裂缝出现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如果对已影响到结构安全的楼板裂缝,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缝,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左右为宜)

(3)对由温度、混凝土的收缩、施工等因素引起的非受力裂缝处理如下: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树脂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对其它一般裂缝(宽度在0.05mm~0.2mm之间)的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封闭以恢复观感即可。(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

3、对当裂缝(宽度大于0.2mm)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仅限于缝的数量少且非通长、贯通的缝)

4、对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或在板面用环氧树脂液灌缝封闭(作一层防水也行),在板底用碳纤维布粘贴成井字形,间距同布宽。

5、对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2mm的处理方法也为:除了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将环氧树脂液用压力灌入缝内封闭外,还要用粘扁钢或碳纤维布等措施对楼板进行加固。当用碳纤维布加固时,对单条裂缝,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条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布宽300mm左右为宜)

6、对通长、贯通与非通长、贯通裂缝共同组成数量又多时板底只有纵横都粘贴。

三、混凝土楼板非结构裂缝的处理方案

根据非结构裂缝的性质,提出以下处理方案: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龟裂的,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 1:1水泥砂浆抹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抹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表面宽度≤0.3mm、深度不大、条数较多的裂缝,可以在裂缝表面涂刷环氧浆液;

5、表面宽度>0.3mm的裂缝会引起钢筋的锈蚀,影响结构的耐久性,采用环氧胶凝防水材料封缝灌浆处理。

6、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0-04-15 文章作者: 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目前住宅工程混凝土楼板和填充墙出现裂缝的现象比较常见,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我公司的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和砌块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和对策分析如下,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一、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

1.纵向裂缝:即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2.横向裂缝:即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3.角部裂缝: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板上皮居多。

4.不规则裂缝: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5.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6.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二、 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1.设计方面

1.1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2 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1.3 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美国混凝土学会的资料认为混凝土有干缩和温度变形两种,干缩变形每30.48m约收缩19mm。温度变化引起的变形为,37℃ 的温度变化每30.48m 收缩或延长19mm 左右。国内有人认为40m 长的楼板因硬化凝固产生的纵向收缩量为8—20mm。)

1.4 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1.5 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商品混凝土原因

2.1 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

2.2 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2.3 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3 施工原因

3.1 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

3.2 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3.3 冬时期间受冻。

3.4 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

3.5 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3.6 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三 防止楼板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1.设计方面

1.1 在使用小直径钢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配筋率,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

1.2角部负筋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四面均配置负筋。

1.3 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

2.施工方面

2.1现浇楼板尝试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可取14m 左右或住宅楼一个单元的纵向长度,设在楼板支座处,缝宽10mm,中间加软体材料,混凝土断而筋不断。

2.2钢筋绑扎时保证间距均匀,保证负筋位置不变,浇筑混凝土时设置马道,不踩负筋。

2.3 采用平板振捣器,两次抹压交活,第二次抹压在终凝前进行。

2.4 在预埋电线管下加钢丝网,预埋管尽量顺着受力钢筋的方向布置。

2.5 采用覆盖加浇水的方法养护,覆盖并浇水是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目前我们大多只浇水,不覆盖,浇的水干后不能保证及时补充,养护期内不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连续湿润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养护效果。

2.6 混凝土达不到1.2mpa 不得上人,不过早拆模,或采用早拆体系,拆模后保持竖向支撑。

3 搅拌站方面

3.1 保证按设计的坍落度生产,到现场发现离析现象要进行二次搅拌。

3.2 保证水泥、砂石质量,保证配合比科学合理。

3.3 减缩剂不久将面市,混凝土中掺入减缩剂后可减少收缩裂缝。

四、楼板混凝土裂缝处理

4.1 裂缝宽度小于0.3mm的可采用6202胶泥等封闭。

4.2 裂缝宽度大于0.3mm 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做法如下:

(1) 凿缝:沿裂缝进行剔凿,根据开裂情况凿出宽、深各15~20mm 的v型槽。

(2) 埋设灌浆管:沿裂缝方向每隔50cm钻孔一处,埋设灌浆嘴,用胶固定住,

(3) 封闭裂缝:用结构胶骑缝反复刮实,同时封闭周围裂缝及分支裂缝。

(4) 吹气试压:补封漏气部位。

(5)灌浆:配制灌浆液注入灌浆器,由空压机加压0.2mpa ,从一端灌浆嘴起进行灌浆,一般从邻近灌浆嘴溢出灌浆液后停止灌浆,并封闭灌浆嘴,依次进行下次灌浆。

(6) 拆嘴,封闭灌浆嘴。

五、砌块填充墙的裂缝分析

1.裂缝类型

1.1 砌体与柱、梁交接处的裂缝,水平缝或垂直缝。

1.2 砌体本身发生的裂缝,竖直缝或沿灰缝出现的裂缝。

2.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砌块干缩的影响:砌块干缩值一般小于0.4mm/ m,有试验证明,在常温下养护一个月完成总收缩率的30~40%,养护两个月左右,其收缩率约完成95%,如在施工时速度过快,使用停滞期不足28天的砌块,就会产生砌块墙的收缩裂缝。

2.2 砌筑砂浆不饱满:砌块壁肋较窄,如不精心施工难以保证砂浆饱满和均匀,墙体一旦受到应力的作用就会在砂浆欠饱满处产生沿灰缝的裂缝。

2.3 温度裂缝:外墙内外温差造成变形不一致而产生裂缝,如梁下水平缝和窗台下暖气窑处裂缝。

2.4 结构沉降造成的裂缝:结构整体刚度差,砌块墙与框架柱梁只能靠柱上的拉筋连接,即使在抹灰时加了钢丝网,也难以抵抗由沉降造成的应力变形。

2.5 抹灰砂浆的影响:抹灰常用的水泥砂浆或水泥白灰混合砂浆,其收缩值一般为0.6~0.8mm/m,且保水和易性差,时常在抹灰时界面处产生泌水,下滑而导致空鼓开裂。

2.6 砌块的收缩变形是机砖的2~3倍左右,砌块与机砖,砌块与梁柱混用时易裂缝。

3.防治措施

3.1 在设计上要能保证结构框架的整体刚度,对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合理设置变形缝,防止不均匀沉降。

3.2从设计着手在易裂的部位采取加强措施,如在门窗洞口两侧增加芯柱,在窗台下墙灰缝中设置水平拉筋,在墙面抹灰中加钢丝网等,以增加抗裂能力。

3.3 砌块在砌筑前要进行干燥,以减少内在收缩,砌块的含水量最好等于或低于现场外界空气平均年相对湿度,刚砌完时含水率不应大于35%~40%。选择砌块的线形干缩率低于0.03~0.065% 。

3.4 严禁使用龄期不足28天的砌块,有条件的可养护2个月后再使用,现场存放时底部要垫起,注意防潮,雨天要苫盖。

3.5 在墙体顶部除用斜砌机砖顶紧外,还应加钢丝网片,柱墙接缝处除有拉筋也要加钢丝网片,网片要用用射钉与柱墙连接牢固,网片要夹在底子灰中间为宜。

3.6 大面积的填充墙可设控制缝,在墙内做连续的竖向减弱的断面。可作成企口缝或预制嵌缝条等,使裂缝出现在控制缝处,不引人注意。

3.7 砌筑砂浆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限制砌块从砂浆中吸水,一般在砂浆中掺熟石灰膏或通过试验确定掺合适的外加剂。

3.8 采用反砌的方法,砌块的底面朝上,可使砌块与砂浆接触更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楼板和砌块填充墙的裂缝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必须从图纸会审开始,制定综合的治理方案,主动与业主、设计结合,加强对分包方、分供方的控制及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把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的产生,使住宅工程质量达到用户满意的程度。

裂缝的处理方法

1、对于一般混凝土楼板表面的龟裂,可先将裂缝清洗干净,待干燥后用环氧浆液灌缝或用表面涂刷封闭。施工中若在终凝前发现龟裂时,可用抹压一遍处理。

2、其它一般裂缝处理,其施工顺序为:清洗板缝后用1:2或1:l水泥砂浆袜缝,压平养护。

3、当裂缝较大时,应沿裂缝凿八字形凹槽,冲洗干净后,用1:2水泥砂浆袜平,也可以采用环氧胶泥嵌补。

4、当楼板出现裂缝面积较大时,应对楼板进行静载试验,检验其结构安全性,必要时可在楼板上增做一层钢筋网片,以提高板的整体性。

5、通长、贯通的危险结构裂缝,裂缝宽度大于0.3mm的,采用结构胶粘扁钢加固补强。板缝用灌缝胶高压灌胶

裂缝一般被认为对使用无多大危害,但在实际施工中仍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从施工操作方面来剖析裂缝的成因,探讨施工中具体的防治措施

一、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混凝土强度值对水灰比的变化十分敏感,基本上是水和水泥计量变动对强度影响的叠加。因此,水、水泥、外掺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的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砼为了满足泵送条件:坍落度大,流动性好,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此时,砼脱水干缩时,就会产生表面裂缝。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

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而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有较大的干缩性能,待水分蒸发后,易形成凝缩裂缝。而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土之间洒水不够,过于干燥,则模板吸水量大,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过度的抹平压光会使混凝土的细骨料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而养护不当也是造成现浇混凝土板裂缝的主要原因。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由于受风吹日晒,混凝土板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水泥缺乏必要的水化水,而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应力而产生开裂。特别是夏、冬两季,因昼夜温度大,养护不当最易产生温差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施工中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过早拆模,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等。这些因素都可直接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砼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施工中不注意钢筋的保护,把板面负筋踩弯等,将会造成支座的负弯矩,导致板面出现裂缝。此外,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会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为了解决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应力,规范要求采用施工后浇带法,有些施工后浇带不完全按设计要求施工,例如施工未留企口缝;板的后浇带不支模板,造成斜坡搓;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确配合比。严格控制水灰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几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为实现文明施工,提高设备利用率,节约能源,都采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进行塌落度的检查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2、在混凝土浇捣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过多吸收水分,浇捣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

3、混凝土楼板浇筑完毕后,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4、严格施工操作程序,不盲目赶工。杜绝过早上砖、上荷载和过早拆模。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更要派专人护筋,避免踩弯面负筋的现象发生。通过在大梁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承受支座负弯矩,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

5、施工后浇带的施工应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制定施工方案,杜绝在后浇处出现混凝土不密实、不按图纸要求留企口缝,以及施工中钢筋被踩弯等现象。同时更要杜绝在未浇注混凝土前就将部分模板、支柱拆除而导致梁板形成悬臂,造成变形。

三、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坑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四)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建议采用喷hl等品种和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四、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楼面裂缝发生。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根据我公司的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装饰层所遮盖,问题相对较小。但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板底袭缝宜委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注: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建议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毫米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第5篇:渗透式裂缝处理方法「卡本裂缝胶」

有关渗透式裂缝,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解决,本文先为大家介绍三种处理方法,对“渗透式裂缝”say

no!

01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渗漏原因

混凝土渗漏的主要原因是在其拌合物在浇灌振捣过程中漏振和振捣不密实而产生的毛细孔隙或蜂窝状,在外部水压力的作用下,导致渗漏现象。同时,由于设计的原因,如对结构的造型尺寸、受力情况、构造等因素考虑不周,也会造成混凝土结构的渗漏现象。从以往的实际情况看,混凝土的裂缝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前的沉降裂缝及干缩裂缝。

2.

混凝土温度应力裂缝。

3.

混凝土自应力裂缝。

4.

混凝土受外力及荷重影响裂缝。

02混凝土裂缝渗漏的四种处理方法

1.

灌浆法

2.

嵌缝堵漏法

采用该种堵漏方法,一般是混凝土表面只出现映水现象,长时间后,能把混凝土墙面映湿成大片的水迹和地下存有积水。为此,采用嵌缝的方法进行处理,方法如下:

2.1

沿着混凝土渗水的缝隙凿出“V“型槽,清除“V“型槽内的杂物。

2.2

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在清洁、干燥的缝面上均匀涂刷SR塑料止水材料专用基液。

2.3

基液实干前,嵌填SR塑性止水材料,并将表面修理平整。

2.4

按比例配制的聚合物水泥砂浆用刮刀将其嵌入缝中,并用抹刀将其抹平。

2.5

待聚合物水泥砂浆凝结后,采用保湿的办法养护3~5d。

3.

封堵堵漏法

该种堵漏的方法,主要是应用在水下或地下混凝土在涌水的条件下的孔隙、孔洞和裂缝的快速封堵。在封堵这样的漏水部位,往往要比其它的渗漏要困难得多,且堵水效果要略差一些,但只要在处理时按要求操作,可保证混凝土表面不渗水。一般采用快速堵漏剂。

首先清除混凝土表面上的杂物和粉末,若是存在涌水,将漏水处凿一个直径为80mm~150mm,深50mm~80mm的工作坑,在坑中的漏水处预放一个导水管(作排水用,若暂时无涌水,可不用),待抹上去的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达到一定的强度后,再用聚合物砂浆用力封堵。待混凝土或砂浆凝结硬化后,在其表面用高标号砂浆抹平,在5d内进行养护。

4.

涂膜堵漏法

涂膜堵漏是将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有渗漏的地方经过处理后,直接在其表面上进行防水处理。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时振捣不密实,有的是漏振而形成的混凝土内部不密实而造成的大面积渗水情况,这种渗水现象一般无法用压力灌浆法和嵌入法解决,只能用涂膜法进行表面防水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比较简单,但在操作时要求较严格,一般都要求混凝土结构表面没有浮灰和杂物,否则将会影响混凝土面与涂膜的粘结力,影响防水效果。

03治理渗漏式裂缝的五大原则

总之,我们应该把控源头,在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中保质保量,从源头上减少裂缝的产生,同时在发现恶性裂缝时应及时采取对应方法进行处理。目前,业界人士总结出治理渗漏式裂缝的五大原则“以堵为主、堵排结合、因地制宜、多道设防、综合治理”。相信通过上述多项措施的积极配合,渗漏式裂缝难题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6篇:裂缝分析及常用方法处理「卡本裂缝胶」

混凝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如今混凝土结构依然是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混凝土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例如较高的抗压强度、施工和易性等。但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较低,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裂缝的出现对结构本身安全性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裂缝的出现,破坏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在对裂缝加固时,我们应当明白裂缝形成的原因,来进行对症下药。即使同样看起来都是裂缝,结构性裂缝与非结构性裂缝处理起来应采用不同的方式。

裂缝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内部收缩变形、温度引起应变等结构自身原因而非荷载所引起的裂缝,即非结构性裂缝(也叫非荷载裂缝)。相对而言,非结构性裂缝处理起来比较简单,对其进行加固主要针对现有裂缝的处理。

根据裂缝的宽度,我们可以采用表面封闭法与压力注浆法。裂缝宽度小于0.2mm时,可以采用封缝胶对裂缝表面直接进行封闭作用,防止裂缝继续扩大。压力注浆法适用于0.1mm至1.5mm的裂缝处理,采用封缝胶配合裂缝胶进行施工。施工时首先预埋注胶嘴,再利用封缝胶封缝,最后裂缝胶注胶即可完成对裂缝的修补。

另一种,是由于承受荷载,混凝土结构承受的拉应力超过了抗拉强度而出现裂缝,即结构性裂缝(也叫荷载裂缝)。当混凝土结构由于荷载作用产生结构性裂缝时,进行加固处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封闭裂缝的表面。

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裂缝胶与混凝土之间的正拉粘结强度为2.5MPa,若结构裂缝深20mm,长1000mm,则二者之间的拉应力仅为2.5×20×1000=5000N,也就是说,裂缝胶在深20mm的裂缝中,每延米能提供的拉应力仅为5000N,若将此换算成质量则仅为0.5吨,远远达不到加强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要求。

所以在处理结构性裂缝时,首先要采用上面提到的表面封闭法以及压力注浆法。裂缝封闭无误后,可以采用主动加固与被动加固的方法加固结构。

被动加固属于比较常见的技术,我们所说的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包括碳纤维布、碳纤维板、芳纶纤维布等等,都属于这种方法。纤维复合材料质量轻、抗拉强度高,尤其适用于混凝土受弯及受拉构件,配合专用浸渍胶能够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受力,充分地利用纤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其他的被动加固方法例如粘钢法、碳纤维网格都可以对结构性裂缝起到加固作用。

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在钢筋混凝土受弯、受拉的主动加固中,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它有着结构轻、有效提高承载能力并充分发挥碳纤维的抗拉强度的特点。预应力碳板目前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加固中,如今在工民建领域上也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在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裂缝时,同样需要先进行封缝处理。

裂缝对于混凝土的结构损害是不容忽视的,对于已经出现裂缝的结构,我们应该尽早分析原因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卡本有着系统、成熟的结构修补加固方案与产品,对于各种主动、被动的加固方法都有其专业之处。

第7篇: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法及裂缝处理控制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我国各城市的基础建设的迅速发展,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建筑中经常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如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桥梁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尽管我们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措施,小心谨慎,但裂缝几乎无所不在,仍然时有出现,并困扰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分析、处理、控制,来保证施工的质量。下面重点阐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以及施工裂缝的处理控制措施。

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绝大部分是采用泵送混凝土,避免了现场搅拌速度慢,跟不上的缺点。混凝土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得产生分层、离析现象,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筑前进行第二次搅拌。在大体积的混凝土在浇筑时,为了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和施工的连续性,采用分层浇筑时,应保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分层浇筑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全面分层:在整个模板内,将结构分成若干个厚度相等的浇筑层,浇筑区的面积即为基础平面面积。浇筑混凝土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的方向进行浇筑,要求在逐层浇筑过程中,第二层混凝土必须要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毕。由于全面分层浇筑,不需要进行分段,不需要支模分隔,而且一般情况下搅拌站的混凝土都能及时的跟上现成的浇筑,所以全面分层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最多的形式。

2.分段分层:当采用全面分层方案时浇筑强度很大,现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和振捣设备均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案。浇筑混凝土时结构沿长边方向分成若干段,浇筑工作从底层开始,当第一层混凝土浇筑一段长度后,便回头浇筑第二层,当第二层浇筑一段长度后,回头浇筑第三层,如此向前呈阶梯形推进。分段分层方案适用于结构厚度不大,但面积或长度较大时采用。

3.斜面分层:采用斜面分层方案时,混凝土一次浇筑到顶,由于混凝土自然流淌而形成斜面。混凝土振捣工作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斜面分层方案多用于长度较大的结构。由于斜面分层的方案在施工过程中不易控制,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施工中极少采用这种方案进行混凝土。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

1.混凝土应采取振动棒振捣。对于一次性混凝土浇筑体量较大的,可以同时采用多个振动棒,从不同的方位同时振捣。坚决避免漏振、过振的现象发生。

2.在振动界限以前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的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1.养护方法分为保湿法和保温法两种。保湿法是常见的养护方法,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准,养护初期,水泥水化作用进行较快。

2.养护时间。为了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对于有抗渗要求的大体积混凝土,其养护时间应提高一个档次,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d;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等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近年来大量裂缝的出现,并非与荷载作用有直接关系,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实测研究证明这种裂缝是由于变形作用引起,包括温度变形(水泥的水化热、气温变化、环境生产热),收缩变形(塑性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及地基不均匀沉降(膨胀)变形。由于这些变形受到约束引起的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导致裂缝,统称“变形作用引起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阶段所产生的温度裂缝,一方面是混凝土内部因素:由内外温差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混凝土的外部因素:结构的外部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约束,阻止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抗压强度较大,但抗拉能力却很小,所以温度应力一旦超过混凝土能承受的抗拉强度时,即会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在允许限值内,一般不会影响结构的强度,但却对结构的耐久性有所影响,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和加以控制。而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造成: (1)材料不良引起的裂缝;(2)施工不当引起的裂缝;(3)温差引起的裂缝;(4)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5)荷载引起的裂缝;(6)非荷载原因(如温度、收缩、不均匀沉降、冻胀等因素)引起的裂缝。

五、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分析

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裂缝深度h与结构厚度H的关系如下:h≤0.1H表面裂缝;0.1H

混凝土的裂缝有害程度的标准是根据使用条件决定的。目前世界各国的规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从结构耐久性要求、承载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严格的允许裂缝宽度为0.1mm。近年来,许多国家已根据大量试验与泵送混凝土的经验将其放宽到0.2mm。当结构所处的环境正常,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无侵蚀介质,钢筋混凝土裂缝宽度可放宽至0.4mm;在湿气及土中为0.3mm;在海水及干湿交替中为0.15mm。沿钢筋的顺筋裂缝有害程度高,必须处理。

由于结构在外荷载作用下的破坏和倒塌是从裂缝扩展开始的,因此人们对裂缝往往产生一种建筑破坏的恐惧感是可以理解的。

在采用泵送条件下,其收缩与水化热大大增加,约束应力裂缝很难避免,张拉前开裂,张拉后又不闭合,裂缝控制的难度更加困难。

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控制

1.在选择水泥原料的时候,应尽量优先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采用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低强度水泥拌制混凝土。

2.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砂选用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清除泥土和石粉,级配要好,从而可能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强度,相对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对克服温度裂缝有好处。

3.采用冰水配制混凝土或混凝土搅拌站厂址配臵有深水井,采用冰凉的井水配制,粗细骨料均搭设遮阳棚,避免日光曝晒,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4.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使用适当的缓凝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以减小水化热。

5.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和易性好,表面易抹平,形成微膜。可有效地改善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抗碳化性,减少混凝土泌水、水分蒸发、干燥收缩、碳化收缩、沉缩变形。

6.减小混凝土浇注的分层厚度,在条件允许时减缓混凝土浇注速度,以不出现冷缝为原则。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7.在混凝土增加预留孔降温,浇注完毕养护时期,预留孔内通入冷却水,养护水由于水泥水化热而造成温度升高,每隔2~3小时孔内换一次水,孔内热水沿管内流下,即可以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减少混凝土内约束作用。

8.混凝土初凝后,上表面立即覆盖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养护液、草袋、锯木、湿砂等)并浇水养护,不宜浇水过多,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即可。厚板侧面及底面采用保留模板的方法养护,在寒冷季节采取外包塑料薄膜和干草袋的方法保温措施。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在缓慢的散热过程中,以控制混凝土的内外温差小于20℃,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使混凝土获得必要的强度。

七、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1.表面处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裂缝,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表面贴补(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蜂窝麻面等或不易确定具体漏水位臵、变形缝)的防渗堵漏

2.填充法:用修补材料直接填充裂缝,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3.注浆法:此法应用范围广,从细微裂缝到大裂缝均可适用,处理效果好。

4.化学灌浆法:其方法为采取环氧类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对裂缝进行灌注填充,既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又能有效阻止钢筋的进一步锈蚀;我们常常在实际中,在楼板受拉区裂缝两侧粘贴碳纤维布或钢板,阻止楼板继续开裂,提高安全性能。 5.迭合层法:对原有混疑土楼面凿毛清理,铺设钢筋网,重新浇筑一层细石混凝土整浇层,从力学角度来提高楼板的刚度和整体抗变形性能。

6.整体处理法:通过增设构件、改变传力途径、地基处理、结构补强等整体方法提高现浇楼板的抗裂性能;针对已出现的裂缝,视具体情况对其采取封堵或约束的方案。

7.结构补强法:因超荷载产生的裂缝、裂缝长时间不处理导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灾造成的裂缝等影响结构强度可采取结构补强法。包括断面补强法、锚固补强法、预应力法等。

第8篇:混凝土地下室墙裂缝渗漏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层及超高层建(构)根据本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在此对高层建筑地下室墙裂缝渗漏的分析与处理浅谈个人之见。

二、裂缝产生的特征与原因

1、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主要特征

(1) 裂缝数量较多,宽度一般不大,超过0.3mm。

(3) 裂缝出现时间多在拆模后不久,有的还与气温骤降有关。

(5) 地下室回填土完成后,常可见裂缝处渗漏水,但一般水量不大。

2、裂缝主要原因

2.1 从裂缝特征可见大多数均属收缩裂缝。地下室混凝土墙收缩较大的主要原因有水泥用量过多、养护不良等。

2.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为20(露天)-30m温差过大

包括混凝土内外温差大、昼夜温差、日照下混凝土阴阳面的温差、拆模过早及气候突变等因素的影响。

2.4 这类薄而长的结构对温度、湿度变化较敏感,常因附加的温度收缩应力导致墙体开裂。同时还应注意,设计时地下室墙均按埋入土中或室内结构考虑,即伸缩缝最大间距为30m。实际施工中很难做到墙完成后立即回填土和完成顶板,因此实际工程应取最大伸缩缝间距20m。这也是地下室墙裂缝普遍的一个因素。

2.5 原材料质量不良、配合比不当、使用过期的UEA微膨胀剂、坍落度控制差,施工中任意加水以及混凝土养护不良等因素,均会导致混凝土收缩加大而裂缝。

此外,目前地下室普遍采用泵送混凝土,由于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大,也导致收缩增加,裂缝可能性加大。

三、处理方法与工程实例

目前常用的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四类。有的工程采用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良好。

1、表面涂抹法

常用材料有环氧树脂类、氰凝、聚氨酯类等。混凝土表面应坚实、清洁,有的表面根据材料要求还要求干燥。以涂抹环氧树脂类为例,其处理要点是先清洁需处理的表面,然后用丙酮或二甲苯或酒精擦洗,待干燥后用毛刷反复涂刷环氧浆液,每隔3~5min左右为止。国外曾报道用这种处理方法的环氧浆液渗入深度可达16,能有效防止渗漏。

2、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

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涂膜或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布。以前者为例,其施工要点如下。将聚氨酯按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1.5:2的重量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涂布在基层表面上,要求涂层厚薄均匀,涂完第一遍后一般需要固化5h以上,基本不粘手时,再涂以后几层。一般涂4~5。若加玻璃丝布,一般加在第2层间。例如,某高校地下室墙裂缝,经设计院确认不影响结构安全,采用表面粘贴环氧玻璃丝布法处理,效果较好。处理时应注意玻璃丝布宜用非石蜡型,否则应做脱蜡处理。环氧树脂胶结料应经试配合格后方可使用。被处理表面应坚实、清洁、干燥均匀涂刷环氧打底料,凹陷不平处用腻子料修补填平,自然固化后粘贴玻璃丝布

3、充填法

用风镐、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形成V形或梯形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

4、灌浆法

灌浆材料常用的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酯、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环氧类材料来源广,施工较方便,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甲基丙烯酸甲酯粘度低,可灌性好,扩散能力强,不少工程用来修补缝宽≥0.05mm的裂缝,补强和防渗效果良好。环氧树脂浆液和甲基丙烯酸酯类浆液配方可参考《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灌浆方法常用以下两类:一类是用低压灌入器具向裂缝中注入环氧树脂浆液,便裂缝封闭,修补后无明显的痕迹;另一类是压力灌浆,压力常用0.2~0.4MPa在处理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时,两种方法同时使用效果更好,这类工程实例较多。例如某高层建筑的两层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处理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室外涂刷氰凝;第二阶段是室内用快硬高强水泥砂浆充填法,已使用多年,效果良好。又如某地下室混凝土墙长52m,中部有4层氰凝,墙内侧涂布4~3层之间加铺玻璃丝布增强,效果很好。

四、预防地下室混凝土墙裂缝的几点建议

1、设计方面

(1) 第6.1.1条的要求:"。

(2) 加强水平钢筋的配置。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水平钢筋保护层应尽可能小些;第二,防裂钢筋的间距不宜太大,可采用小直径钢筋小间距的配筋方式;第三,考虑温度收缩应力的变化加强配筋。

2、材料方面

(1) 砂、石:宜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的碎石或卵石。

(2) 掺入微膨胀剂,配制成补偿收缩混凝土,国内常用掺10%-15%UEA左右的AEA。

3. 施工方面 (1) 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尽量降低不均匀性。除控制混凝土制备和运输中的质量外,还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时防止离析,振捣密实以免墙内出现薄弱面而产生裂缝。

(2)温度陡降不超过10 ℃,浇水养护。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持续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施工规范的规定。

第9篇: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桥底 板裂缝、空洞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桥底 板裂缝、空洞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陈文德

( 福建省三明市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 三明 365000)

摘 要: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桥是广泛使用于公路工程上的一种桥型, 具有适应性广、施工方便等优 点。但由于采用现浇方法施工, 对现浇支架、内模的制作安装、现浇时振捣等工艺控制要求较严, 桥梁检测时常 发现有内模移位、梁底出现裂缝、空洞等质量缺陷, 需要针对性采取适合的处理方案。文章通过对某座互通匝道 桥梁实例的分析, 总结出一种有效的处理该桥型梁底裂缝、空洞质量缺陷的方法。 关键词: 预应力; 空心板; 现浇; 裂缝、空洞; 处理 中图分类号: U445.7 文献标识码: B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桥是广泛使用于公 路工程上的一种桥型。其就地浇注施工方法是在支架上 安装模板, 绑扎及安装钢筋骨架, 预留孔道, 在现场浇 注混凝土, 最后施加预应力, 从而完成桥梁施工。近年 来随着临时钢构件、万能杆件系统的大量应用, 此桥型 特别是在互通区内被广泛采用。现浇连续预应力空心板 梁桥对支架的要求极为严格, 因为它要承受桥梁的大部 分恒载, 自身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构件结合要 紧密, 必须有足够的纵、横、斜向的连接杆件, 并预留 预拱度, 同时支架的基础应可靠, 使支架成为牢固的整 体。在本文中不过多讨论支架的计算、施工等方面问 题, 但如出现质量缺陷, 在分析原因时支架是必须考虑 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 在正常完成钢筋骨架、预留孔 道所需内模的制作、安装后, 混凝土浇注、振捣、养 生, 以及预应力施工、模板的拆除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往往成为在桥梁出现质量缺陷后分析原因的主要切 入点, 才有可能找出合理的针对性处理方法。在各种质 量缺陷中, 裂缝、空洞是最为常见的现象, 需要采取经 济、可靠、有效的处理办法。 1 桥梁质量缺陷情况 1.1 实例桥型简介 本文所举出现裂缝、空洞质量缺陷的一座高速公路 上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桥, 位于国家干线公路 网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福建三明市境的一个互通区内 ( 以下称互通 2 号桥) 。互通 2 号桥桥长 52m, 为高速公 路主线桥, 上跨互通 A 匝道, 左右分幅。上部桥跨组合 为( 13+20+13) m 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空心板梁; 下部结 构为柱式桥墩, 肋式桥台及钻孔灌注桩基础。 1.2 存在质量缺陷情况 在桥梁浇注完成、模板拆除后, 目测发现在左幅第 二跨底板存在 4 个 3~20cm 直径的空洞, 梁板侧还有 3 条微小的裂缝。随后业主委托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 对该桥做了重点、专项检测, 进一步探明了裂缝的位 置、宽度、长度, 以及空洞的实际面积, 详见表 1。 表 1 互通 2 号桥梁体缺陷统计表

位置 第 2 跨

缺陷状况 1、板梁梁侧出现 3 条竖向裂缝, 分别为: ( 1) 距 1 号墩 4.5m, 缝宽 0.1mm, 缝长 0.83m; ( 2) 距 2 号墩 4.2m, 缝宽 0.08mm, 缝长 0.83m; ( 3) 距 2 号墩 4.8m, 缝宽 0.08mm, 缝长 0.83m, 并延伸入梁 底 1.55mm。 2、用锤击发现, 距 2 号墩 4~6m 板梁梁底出现 4 处空洞, 共 计面积 2.24m2, 最大空洞面

积为 1.5m×0.5m。

备注 其他跨无明显缺陷 对外观检测发现的空洞、裂缝缺陷, 业主会同设 计、监理、施工单位又对空洞部位进行了钻孔探测, 进 一步明确了空洞的范围以及梁底板的厚度情况。经探 测, 第 2 跨板梁底板厚度原设计为 12cm, 实际一些部 位的底板厚度仅为 4~9cm, 特别是在内模下方的部位; 作者简介: 陈文德 ( 1972-) , 男, 福建泉州人, 工程师, 从事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工作。

116 GONGLU JIAOTONG KEJI YINGYONGJISHUBAN

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先要进行体外预应力筋设计, 包括体外束的线形布置、 体外束的预应力损失、体外束面积的确定、转向块设计 等, 还需要堆载预压, 对体外施加预应力的张拉设备、 技术要求也较高, 因此处理的效果就难以保证; 若施工 完毕, 从外观上看, 质量缺陷将暴露无遗, 也不利于互 通区桥梁的美观, 故舍弃此方案。 方案二首先要将底板凿毛, 密集钻孔安装膨胀螺 丝, 然后将两层钢筋网焊接在膨胀螺丝上, 完成堆载预 压后, 喷射混凝土。此方案基本可行, 但施工周期较 长, 底板厚度不足的部位新旧混凝土粘结效果将不够理 想, 空洞部位内的钢筋无法完全包满混凝土、存在锈蚀 隐患; 从效果上看, 若施工完毕, 还需要对喷射混凝土 进行磨光处理, 新旧混凝土会存在颜色差异, 同时明显 增大了板梁的厚度, 也不利于美观, 故此方案也舍弃不 用。 方案三优点在于工期短, 不需加载, 工艺简单, 易 于操作, 能达到原设计桥梁功能, 费用低。选用的材料 容易配置, 不需要大型、专用设备, 只需在局部安设模 板, 采用小压力灌注水泥浆, 就能够保证钢筋完全被混 凝土包裹, 使力的作用、传递基本恢复到希望的设计状 态, 又避免钢筋被锈蚀; 在底板采用粘贴碳纤维布进行 补强, 其机理是: 使用粘结剂后会大大提高碳纤维布的 抗拉强度, 充分利用了碳纤维布具有的抗拉强度大、弹 性模量小、比重小、疲劳强度高、能与混凝土形成一体 共同受力的特性, 且耐腐蚀、后期不需要特殊的养护, 同时还兼顾美观的效果。故选定方案三。 3 实施步骤 3.1 裂缝处理 3.1.1 准备材料及工具 自动压力灌浆器、烧杯、搅拌棒、橡胶手套、手提 磨光机, 灌浆树脂、快干封缝胶等。 3.1.2 施工步骤 ( 1) 裂缝表面处理、确定注入口。首先清理裂缝表 面, 注意不要将裂缝表面堵死, 并保持干燥; 按 15~ 20cm 间距标出注入口, 尽量位于裂缝较宽、开口通畅 部位。 ( 2) 封闭裂缝、粘贴灌浆器底座。用快干型封缝胶 在预先标出的注入口上粘贴底座, 并沿裂缝表面刮涂快 干封缝胶, 宽度 5cm, 确保封严。 ( 3) 配制树脂、连续注浆。按比例配制灌浆树脂, 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松开弹簧进行注 浆, 直至注满全部裂缝。 ( 4) 注浆完毕、打磨混凝土表面。待确认浆液已注 空洞严重的地方钢筋暴露, 没有混凝土包裹, 内模外包 的彩条布也清晰可见; 局部的底板厚度不足 9cm, 造成 钢筋的保护层严重不足。 2 缺陷处理方案 2.1 原因分析 经查阅施工记录、询问相关人员, 发现在全桥混凝 土现浇完成、在预应力张拉之前, 混凝土试件的试压强 度符合设计张拉要求, 张拉、压浆过程中, 所记录的钢 绞线伸长量符合要求, 20m 长的中跨的跨中反拱度为 3cm。关于混凝土运输、振捣等其他方面也未见异常记 录。 业主聘请了专家, 组织了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 的相关人员进行了研究分析, 认为产生该情况的主要原 因是:( 1) 内模移位。可能是因为内模的定位筋偏少或绑 扎不牢,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 产生了移位, 致使内模 下沉, 造成局部混凝土厚度不足;( 2) 钢筋的保护层垫块 数量偏少, 或是偏薄, 也是造成局部混凝土厚度不足的 原因;( 3) 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 施工过程的振捣工艺不 当。因为振捣不足、漏振或是振捣顺序错误, 都有可能 使得底板钢筋布置得较为紧密的部位, 特别是内模的下 部, 混凝土流动不到该部位, 引起空洞或混凝土收缩后 产生裂缝。 2.2 处理方案 经过分析, 专家们认为空洞及裂缝的存在, 特别是 底板厚度不足, 使得原设计板梁的断面形式及预应力状 态已经改变, 须对空洞及裂缝进行加固补强处理。经过 讨论, 提出如下几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 1) 将空洞部位的混凝土敲掉, 在底板利用 膨胀螺丝支设模板, 本孔加载情况下压力灌浆, 以保证 底板混凝土的厚度;( 2) 横向增加预应力钢筋, 进行体外 张拉, 加强空心板整体性。 方案二:( 1) 该跨的桥面铺装用加强钢筋网处理, 以 改善桥跨的整体受力性能;( 2) 加载情况下对该跨底板进 行挂网喷射混凝土, 以保证底板厚度;( 3) 在裂缝部位粘 贴钢板。 方案三:( 1) 该跨的桥面铺装用加强钢筋网处理, 以 改善桥跨的整体受力性能;( 2) 在空洞底板的周边打膨胀 螺丝支设模板, 再沿纵向钻注浆孔, 对空洞进行压力注 浆;( 3) 对裂缝进行压力灌注灌浆树脂;( 4) 最后对整跨底 板粘贴两层碳纤维布。 2.3 方案的比选 方案一所提的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主动加固方 案, 能有效改善结构的应力状态。但施工难度较大, 首

GONGLU JIAOTONG KEJI YINGYONGJISHUBAN 117

技术论坛 满后, 拆下灌浆器, 用堵头将底座堵死, 30min 后用软管 对注入口点浆, 确保灌注饱满。待树脂固化后方可敲掉底 座和堵头, 最后用磨光机打磨混凝土表面, 恢复原状。 3.1.3 质量检验方法 从端头一个底座注浆, 待相邻底座冒出浆液后, 继 续灌注至浆液无法再进入为止。 3.2 空洞处理 3.2.1 准备材料及工具 注浆设备、冲击电锤、角磨机、空压机、剪刀、榔 头、搅拌器、刮板、浸渍树脂用罗拉、单位面积重量 300g 的碳纤维布、底层树脂。 3.2.2 施工步骤 ( 1) 搭设脚手架施工平台。 ( 2) 将空洞严重、底板厚度不足的部位敲开暴露出 钢筋, 底下打膨胀螺丝支设临时模板, 以免注浆时薄弱 处混凝土崩裂。 ( 3) 在底板纵向沿内模中心线每隔 1.5~2.0m 钻注浆 孔, 适当位置设置排气孔。 ( 4) 封堵检查孔及其他孔洞。 ( 5) 从低处往高处逐孔注浆, 压力不宜过高。C40 注浆液配比为 (单位: kg/m3), 水泥∶ ∶ 水 FDN 减水剂= 1430∶ ∶ 。注浆量以下一注浆孔溢浆为准。 586 11.4 ( 6) 注浆完毕, 直到水泥浆强度达到 70%以上时, 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 7) 粘贴碳纤维布。①其步骤为: 基底打磨处理→ 涂刷底层树脂→基面整平→刷浸渍树脂→粘贴碳纤维 布→滚压碳纤维布→涂刷罩面胶。②涂刷底层树脂用于 增强混凝土基底强度, 提高混凝土与碳纤维布的粘结 力。③用找平树脂修复、填补基面上不平整及缺陷部 位。④刷浸渍树脂, 涂刷厚度以能够浸透碳纤维布为 止。⑤而后把预先裁好的碳纤维布轻压粘贴在浸渍树脂 上, 用罗拉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树脂, 排除气泡, 直到 布完全浸透到树脂内。⑥待第一层纤维布干透后, 粘贴 第二层。⑦最后刷涂罩面胶( 也可用水泥浆) , 恢复混凝 土本色, 不能有明显的色泽差异。 3.2.3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人员要戴好防护用具, 避开明火; 配置胶液搅 拌时间 3~5min, 胶液要在 1.5h 内用完; 粘贴碳纤维布 时要远离电气设备和电源; 施工及养护期间封闭交通。 3.2.4 质量检验方法 可用小锤轻击粘贴面判断粘贴效果, 总有效粘结面 积不应小于 95%; 如出现轻微空鼓 ( 面积小于 10cm2) , 可采取针管注胶的办法补救; 若空鼓面积大于 10cm2, 可将空鼓处的碳纤维布切除, 补粘四周搭接长度大于

15cm 的碳纤维布块。 3.3 桥面铺装 该跨的桥面铺装取消原设计的普通钢筋网, 改 为采用加强钢筋网 ( Φ12@100mm) , 最后浇注桥面铺装 混凝土。 4 效果 按确定的方案处理完毕后, 从外观上看, 没有明显 的修补痕迹, 达到互通区桥梁简单、美观的要求。为验 证处理效果, 随后业主委托有资质的省公路工程试验检 测中心站对该桥进行了静载试验检测。分别检验加载后 全桥每一跨 L/2 截面的最大正弯矩和挠度, 并观察裂缝 开展情况; 同时检验 2 号墩顶的板梁截面最大负弯矩。 加载过程中, 未见裂缝开展和新裂缝出现, 底板粘贴的 碳纤维布也没有破损情况发生。现在, 该桥已通车半 年, 养护部门定期进行了检查, 在粘贴碳纤维布部位的 表面没有发现拉裂等破坏现象, 原裂缝没有发展, 全桥 其他部位也未见新的裂缝产生, 通车使用效果良好。 5 结语 经过对质量缺陷的分析及总结, 可以得出类似桥梁 在施工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 施工中应建立完整的自 检、质保体系及监理体系, 开工前不应忽略对具体操作 的务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应讲清施工难点、注意事 项。施工质检员、监理工程师应全过程旁站。 2) 对关键 ( 部位应该有杜绝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3) 施工前对混凝 土现场配合比要多次试验确定, 可以添加外加剂以改善 混凝土性能; 施工时特别注意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和 易性。 4) 浇注时最好使用溜槽或导管, 这样倾倒混凝土 ( 时就不易产生离析。 5) 特别要注意混凝土振捣工艺, 在 ( 钢筋密集部位, 要采取合理措施避免造成关键部位混凝 土的漏振。 现浇板梁桥如施工控制不严, 就容易产生空洞、裂 缝等质量缺陷。采用压力注浆, 能有效填满板梁的空 洞, 避免预应力钢筋的锈蚀, 使力的传递符合设计要 求; 对裂缝灌注树脂, 能有效恢复混凝土受拉区的面 积; 在板梁底粘贴碳纤维布可有效提高梁的抗弯承载能 力, 又充分利用了碳纤维布的其他特性, 如很好的耐久 性能、较强的抗酸、碱性腐蚀的特点, 还十分便于施 工, 不需要大型的机械设备, 工效极高, 处理后的效果 极为显著。 参考文献: [1] CECS146- 2003,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

土结构技术规程[S].

118 GONGLU JIAOTONG KEJI YINGYONGJISHUBAN

上一篇:经典酒席祝词下一篇:年度统战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