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2022-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因素、主要内容与创新价值

[摘 要]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精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学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的法治思想,吸取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融合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伟大实践经验,借鉴了西方法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情况和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理论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了法治理性维度与人文价值维度的统一,将党的领导、法治建设、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民族复兴大业融合起来,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时代价值和创新价值。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丰富的内容,是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指南。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基础,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界研究的热点。学界纷纷从不同视角,阐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性、大众性和实践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产生,并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凝练,为在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因素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国内外诸多因素以及国内外复杂环境的交织影响下产生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不断发展的思想硕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法治根基。

(一)国际因素

习近平法治思想形成于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背景下,适应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作用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潮流。国际上,和平与发展虽然是世界的主题,但在出现了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后,保护主义上升,单边主义大行其道,全球经济下滑,局部冲突不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甘心于自身的衰败,肆意背弃公认的国际规则,践踏公平正义。世界总体保持相对和平,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革命仍在进行中。“中美经贸关系可以实现双赢,美国的贸易逆差的原因不在中国,不在东亚,而是在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以及美国家庭低储蓄高消费的生活方式”[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勇于面对美国贸易战的袭扰和不断打压,呼吁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在这种态势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在国际上深受赞誉,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格局。中国不断推行改革开放的实践,努力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策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特别需要和谐、公平、开放、包容的国际环境。更为广泛的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推动世界各国联系加强,要求具备现代法治理念和现代法治文明,进一步促进包容和融合。但不争的现实是,当前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际环境更为复杂,国家间的资源争夺和生态环境的竞争冲突不断,多边主义和单边主义的矛盾或被激化,国际利益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国家主权在国际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维护“一带一路”倡议的公平性,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应运而生。

(二)国内因素

进入新时代,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大幅提高,但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国家的长治久安任重道远,需要一以贯之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巩固和完善党的执政地位,推动中国特色法治事业不断前进,用法治保障党的领导地位和国家安全,实现经济社会的持久发展和确保国家的安全稳定。“习近平同志强调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等诸多领域”[2]。法治建设旨在巩固国家的经济政治秩序,强化国家和人民意志,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运行。法治建设能为改革开放、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从严治党等提供法律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促进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政府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3] 114-115。同时,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創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沃土。全面依法治国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确保党的领导和保障国家的长远发展,是新时代最根本的治国理念。

(三)理论溯源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精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学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继承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的法治思想,吸取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融合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的伟大实践经验,借鉴了西方法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顺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情况和新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无产阶级法学,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毛泽东论述了民主与法制的思想,要求尊重人民群众的合理要求,坚持为群众服务的宗旨。邓小平特别强调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江泽民提出法律要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征程。胡锦涛主张法律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努力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马克思法治理论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红色基因和基本立场,奠定其无产阶级的立场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体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结合;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提出的法治理论源自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使其完全适应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求,“中国的法治实践是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征程之中的伟大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与理性建构”[4];中国优秀的传统法治文化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浓厚的历史底蕴,使其能够吸取传统法治智慧,更加催生人民群众的内心动力;西方法治文明的优秀因素为习近平法治思想提供了自由开阔的视野和现代法治文明理念,能够顺应全球化的时代潮流,接轨现代法治文明。

(四)形成过程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习近平同志在长期艰苦的社会和工作实践中逐步开创和完善的,凝聚了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实践经验。“这一思想在依法治理、法治道路、党法关系、依宪治国等领域的理论创新,深化了对国家治理一般规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和共产党依法执政规律的认识”[5]。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开始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行思考,深入基层听取老百姓的意见,结合具体工作开始进行依法治理的尝试;在福建的厦门、宁德、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对法治建设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法治思想及其实践;在浙江、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依法治理全省、全市,依法保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法治理念更为成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承担了党和国家的重要职位,根据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形势建构了法治治理的相关环节,详细阐述了法治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措施,深化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命题,形成系统的法治理论形态。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随着社会主义实践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适应了社会主义各个建设时期的需求,经历了萌芽、发展、形成、成熟等阶段,促使他无论是领导一个地方还是执政一个大国,都具有成功的治理方略和有口皆碑的工作业绩。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概述与特色

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丰富,对法治国家的建设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措施,是治国理政的指导方针,呈现出鲜明的阶级立场、明确的人民导向和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遵循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习近平法治思想着眼于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出辩证思维,坚持了法治理性维度与人文价值维度的高度统一。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旨归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内核是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同志主张法治要成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要推崇宪法的神圣地位,通过法治制度建设加强权力运行的常态化,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强力反对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建立清明政治。“习近平法治思想最大的理论特质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当下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实际问题”[6]。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确保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习近平法治思想详细论述了依法治国的背景、遵循的原则、推进路径、动力机制等問题,阐释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的根本规律,形成了系统而全面的法治理论形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文本;习近平法治思想不仅指出了法治建设的方向和道路,而且指出了法治实施的步骤,规范了切实可行的法治建设方针,系统推进了法治建设实践,维护了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此外还包括“要改革审判委员会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7],等等。

习近平法治思想吸取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吸纳了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建设的经验,借鉴了一些西方国家的法治理念,阐释了法治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及应该遵循的核心价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法学体系。“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进程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系统表达”[8]。依法治国是党治理国家的基本策略和基本方式,让政治权力按照相应的规范运行。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处理好党的领导和法的权威的关系,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和法治制度,把党的意志、国家意志和人民的意志结合起来,推动依法执政,建立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精神,拓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揭示了法治建设的目标与党的绝对领导的关系,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求法治国家建设要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为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群众的需求找到相融的契合点。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完善了现有的法律体系和法治治理制度,强调了宪法的权威,进行司法体制改革,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断进行反腐败斗争,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理念和素养。总之,习近平法治思想阐释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路径,论述了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策略,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回应了依法治国实践中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内容

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其科学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具体内容。在核心要义方面,就是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绝对领导,以法治和法制保证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长治久安;在基本要求方面,就是要提高法治队伍的水平和能力,完善法治理论和实践体系,加强法治对政治权力的监督,完善法治对人民权益的保障;在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方面,就是要依法治理军队,使国防和军队法治建设齐头并进,加强对军人的普法宣传,建构良好的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在法治普及方面,就是要加强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法治素养,引领各级政府官员和工作人员树立法治理念,坚持依法行政。特别要加强对青少年加强普法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宣传普及法律;在推进网络治理方面,要适应网络的飞速发展,加强网络立法,加强网络监管,堵塞网络安全漏洞,构筑网络安全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巩固国家政权;在生态保护方面,运用立法和执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严惩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让绿水青山回归祖国大地;在民主和法制方面,确保法治和民主的相互促进,坚持依法治国,切实保障民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等等。“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坚定的人民立场、严谨的系统思维、强烈的创新精神、缜密的辩证思维、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全球视野、高远的法理境界”[9]。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特色

一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其独特的理论特色和实践特征,坚持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至上地位,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推动社会的共同富裕。二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采用长远眼光看待法律的产生和发展,运用战略思维布局法治建设,将马克思主义法学和中国法治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法学时代化的新局面。因此,“开拓中国法治建设新局面,必须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持续繁荣发展,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稳定持久”[10]。三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条文和规范合理的执法要素,不断推动司法公正,促进全民自觉知法守法。四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的基础上,吸取了国外有益的法学理论和先进的法治治理经验,在尊重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法学理论创新,不断推动法治建设实践,将国家法治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基层的法治探索实践结合起来,“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11] 118。

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科学的理论形态,鲜明的阶级立场,理性的思维模式,长远的战略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把握全局的气魄,精准的辩证思维,对于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体现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与时俱进,闪耀着科学创新的理论光芒,体现出原创性、现实性、指引性,能有效破解中国法治建设曾经的乏力问题。习近平法治思想有利于政治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法治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价值

习近平法治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和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优秀精华相结合,用以指导新时代法治建設实践,引领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多重的启示和价值。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战略价值

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阐述了法治建设对于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法治建设的方针和步骤,规划了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宏伟蓝图,具有顶层性、高端性、战略性的特质,保障了党的领导和国家政权的稳定。“习近平同志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历史新起点上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理论依据和实践遵循”[12]。习近平法治思想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能够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规范党和国家政治权力的运作,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宝库,而且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进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习近平法学思想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实的法学,是与社会主义道德相映生辉、相辅相成的国家和社会的规范,将无产阶级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出强烈的社会主义属性及其特色,彰显着国家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已然是的法”和“应该是的法”的良好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了无产阶级的斗争精神,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革命理论,提出了中国新时代的治国理念、治国原则和治国决策,推动马克思主义法学在中国产生出新的理论结晶和实践成果。“这套逻辑严密、科学完备的理论体系全面系统地诠释和回答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13]。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了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华,继承创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历代领导集体的法治思想,吸取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经验,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法治理念,同时也吸取西方法学成果的有益成分,在中国法治建设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战略价值。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最新成果,继承了前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法治理论,将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和中国当下人民群众的法治创新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法治思想凝聚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彰显了人民主体的权利精神、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和谐包容的人文精神、社会公平的法理精神”[14]。习近平法治思想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把握法律的本质和功能,认识法律体现的内在要素,进而领悟其真理及其价值,是历史和逻辑的结合、科学和人文的统一。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在经济全球化态势下摆正大国位置、提振大国形象、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开展文化交流、处理国际争端、做好外交事务、维护国家利益等方面夯实了法律保障基础。“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促进了中国梦的实现,将传统法治文化和现代法治文明有效结合起来”[15]。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全党、全国人民和全社会接受和遵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三)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价值

习近平法治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法治理论,深化了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和实践,开启了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新局面,对于推动建立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了党对法治建设的绝对领导,阐释了法治建设、国家安全等一系列关系,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继承了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传统。其一,习近平法治思想重申宪法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地位,维护宪法的神圣权威,绝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高于宪法的特权,从制度上、思想上和行动上清除等级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其二,习近平法治思想教育和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学习宪法、遵守宪法,要在宪法的指导下,努力接受现代法治理念,提高全民族的法治意识,强化国家公务人员维护宪法的仪式感和自豪感,建立人民认可的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其三,习近平法治思想要求将法治建设和执政党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结合起来,党的治国理政要靠法治,党员队伍的建设也要靠法治。“‘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明确予以回答”[16] 34。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党要按照宪法治理国家,也要运用法律和党规开展反腐败斗争。其四,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建设和国家安全紧密结合起来。我国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安全局势,要靠法治来维护国家安全,巩固社会主义政权,永远传承人民政权的红色基因。其五,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建设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联系起来。全面依法治国的目的是推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法治建设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增强人民福祉。其六,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建设当作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许多方面,能够将社会主义本质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达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实现国家、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总之,习近平法治思想从传统法治文化中吸取了营养,顺应了世界法治文明发展的趋势,吸收了西方法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理论成果,改变了对西方自由主义法学的盲目推崇,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新局面。中国作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必然产生出马克思主义法学新的理论成果,这便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我们要深刻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创新的同时,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方向、指导实践、创新进取,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林毅夫.中国的新时代与中美贸易争端[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2] 中共中央关于黨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

[3]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4] 张龑.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观[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

[5] 翟国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原理性创新[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

[6] 莫纪宏.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在理论逻辑[J].广东社会科学,2021,(3).

[7]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8] 公丕祥.习近平法治思想述要[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5).

[9] 黄文艺.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发展、鲜明特色与重大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

[10] 胡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新时代中国法治战略的总指引[J].政法论坛,2020,(6).

[11]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 李林.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理论逻辑与创新发展[J].法学研究,2016,(2).

[13] 徐汉明.习近平社会治理法治思想研究[J].法学杂志,2017,(10).

[14] 汪习根.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精神[J].中国法学,2021,(1).

[15] 孙全胜.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要求与时代意义[J].理论研究,2021,(5).

[16] 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邹立鸣]

作者:孙全胜

第2篇: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重点内容、主要方法、关键途径

摘 要:国有企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在承担着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的同时,还肩负着社会责任,面对推进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挑战,如何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油田矿区建设实际,坚持把社区作为主阵地,创造性地建立和发挥企业型社区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多视角研究探索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出一条加强和创新国企社会管理、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家和”良好氛围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内容;方法;途径

近年来,面对推进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挑战,如何紧密结合行业特点和油田矿区社会建设实际,坚持把社区作为主阵地,创造性地建立和发挥企业型社区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多视角研究探索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内容、方法、途径,探索出一条加强和创新国企社会管理、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家和”良好氛围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关键所在。

一、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重点内容

社会管理是与经济、政治和精神管理并列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克服社会各阶层之间在劳动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社会差异,实现社会一体化,强调执政党和国家政权为塑造社会秩序和消弭阶级差异而对社会进行干预。

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包含几个方面。

一是观念创新:要准确把握当前油田矿区社会建设和管理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变认为社会管理就是单纯“管控”的觀念,树立以人为本、法律至上、行政民主、社会诚信、公众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

二是方式创新:要从偏重管控制向重视服务、重视协商协调转变,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教育、协商、疏导的方式,化解油田矿区社会矛盾,解决油田矿区社会问题。

三是环节创新:要从偏重事后处置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把工作重心从治标转向治本、从事后救急转向源头治理,使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关口前移。

管理内容创新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模式,必须创新管理内容,理清管理领域,强化油田矿区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效调处油田矿区社会矛盾,维护职工家属正当权益。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重点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项。

1、加强和完善油田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油田矿区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培育油田矿区居民自治组织,积极引入政府管理服务,完善油田矿区社会管理格局;增强油田矿区社会行政管理主体---油田矿区服务单位的履职能力;支持民间组织参与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区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加强和完善油田社区居民权益维护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油田矿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居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职工家属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职工家属合法权益。

3、加强和完善油田社区居民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建立覆盖油田矿区的油田社区人口基础信息库,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建立健全油田矿区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4、加强和完善油田社区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整合社区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健全新型油田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二、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主要方法

随着企业内部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发展变化,油田矿区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着考验与挑战。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找到破解矛盾和困难的新方法,把握工作的主动性,使油田矿区社会管理更具活力和效率。

从长庆油田矿区的工作实践来看,主要有有四种常用方法:

1、综合归纳法。长庆油田矿区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自身资源和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相结合,在油田矿区幼教系统推行了联合办园模式,引进了童得梦,蓝天等名牌幼教,大大优化了油田矿区幼教环境,提高了油田矿区幼教服务水平,消弭了多年以来历史积留的油田矿区幼教与城市幼教工作的差距,为油田矿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育幼环境。

2、嫁接法。近年来,通过不断的对外学习借鉴、移植创新,长庆油田矿区服务系统先后移植推行了“小课桌”、“小饭桌”、 “1+1助老服务”等服务项目,逐渐培育出了具有长庆特色的油田矿区社会服务新模式。

3、类比法。长庆油田矿区事业部综合比较了下属10多个服务单位的服务创新内容,以和庄坪服务处培育的“440”服务热线为蓝本,在全系统推行了“440服务热线”,统一了440热线服务标准,规范了服务接待,服务告知,服务内容、服务结果反馈等服务工作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后续创新服务提供了前鉴。 长庆和兴园社区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推出社区救助帮扶“1对1送时服务”品牌工程,让困难群体真正享受发展成果。

4、逆向思维法:长庆油田矿区居住人口两头多(老人多、孩子多)中间少的结构特征依然明显。为此,长庆和兴园社区居委会变坐等服务为上门服务,方便了居民,受到群众称赞。

三、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关键途径

传统中国社会管理的微观组织以家庭和宗族为中心,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社会管理的微观组织以单位为中心。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大转型,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开始脱离单位控制,成为“社会人”,单位对其成员控制能力下降,控制的社会成员范围大幅缩小,国家通过单位体制管理社会的能力大大降低。随着油田矿区城市化发展,打破了过去一家一院的工作生活地域界限,多家单位共居城市一域,企业虽然继续充当着国家实现社会整合的中介机构角色,但受当下社会整体变革影响,内部已不具备将员工分散的社会利益有效集结、组合并传输给政府的“社会机制”或能力。基于油田矿区社会变革的现实,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必须得寻找微观层面上可依托的力量,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强化居民之间有效联结的微观组织单元,促进个体的组织化,使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和服务找到着力点和落脚点。

随着单位制管理走向衰弱,人员快速流动,在油田矿区什么能替代单位,担负起促进个体组织化的微观组织基础,实现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作用呢?社区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我国官方定义:“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上承基层政权及其派出机关,下接城市家庭和居民,是连接政府和居民的纽带。

社区是有效管理油田矿区居民的基础平台。与“单位”相比,社区不但是油田矿区所有居民(无论工作与否,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日常活动离不开的物理空间,而且是流动人口相对稳定的活动之所。以居住社区为微观组织单元,促进居民的组织化,实现社会管理,显然是我们的合理选择。

“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即以社区作为微观的组织单元,在同一个平台上通过对居民统一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来实现对社会的统一管理,进而促进油田矿区社会更加和谐。

社区是递送社会福利的基本界面。目前,就油田矿区社会管理、解决社会问题而言,有四个途径:政府、市场、企业和社区。其中,社区是解决社会问题最基本的途径,它具有信息、激励充分、回应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管理上,以社区作为社会管理的微观組织,有望顺利实现政情下达和民意上传,实现国家、单位与民众的有效互动。从服务的角度来看,社区最接近需要社会福利的家庭和个人,以社区作为福利递送的微观组织,不仅能提高服务递送的效率,还能借助社区内成员之间频繁互动所形成的信息优势和行为规范,解决福利递送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政府、单位、市场失灵问题。因此,以社区作为油田矿区社会管理的微观组织基础,有利于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

社区是社会资源富集之地。油田社区有具政府背景的居委会、社区党组织、社区服务中心以及居民自发组织的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如职工家属文体团队等,这些背景和形态各异的组织,为社区发挥微观组织单元的功能提供了丰富的组织资源。油田社区有系统内部专业化服务单位,这是城市其它社区无法比拟的组织优势,因此油田社区的组织性更强。社区有大量可用人力资源,特别是退休职工、家属、有偿解除劳动关系人员等。这些群体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能胜任面向社区居民的社区服务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熟悉社区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因为本身就是社区居民,更容易赢得居民信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群体曾长期生活在“单位制”下,有单位制时代留存的“历史记忆”,有较强的公益心和合作精神,很愿意参与社区工作。居统计,长庆油田矿区现有社区志愿者4000多人,其中注册社区志愿者达1000人,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0000人次,服务小时数达10000小时。这些都是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油田这种单位大院式社区,有大量的公共空间,如社区图书室、棋牌室、健身房、道德讲堂、老年大学、文化广场等文体娱乐场所。这些场所,往往是社区居民的聚集之地,可以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开展提供空间支持。

如何将油田社区从油田矿区社会资源的富集之地,塑造为加强和创新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可以依托的微观组织基础呢?在操作层面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力:

1、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油田社区是典型的单位型社区,居民主体是企业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及家属,居民中党员比例大大高于非单位型社区,政治素质强,组织基础好,在管理内容上偏重于系统内“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因此,油田社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社区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做好油田社区工作的根本保证,更是加强和创新油田社区社会管理的首选抓手。

2、支持福利递送转型,积极响应居民需求。油田矿区服务单位是油田社区的管理主体和企业福利的提供者,在油田矿区社会管理工作格局中地位日益显现,在服务居民、加强社区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已成为企业联系油田社区居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作用日益重要。居委会属居民自治组织,是政府福利的提供者。两者均是油田社区向福利递送转型的基础。油田矿区服务单位和居委会的中心工作就是响应社区居民需求、组织社会福利递送等社区服务。通过福利递送减少贫困等社会问题的产生,实现社会管理的上游干预,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公众参与,提高政策质量,从而提高党在社区的群众基础。

3、建设新型智能社区,增强上游干预能力。创建网络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社区服务智能管理体系,实现社区基础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升级。使社区的服务区域人性化、服务对象多样化、服务队伍多元化、服务职责明晰化、服务手段数字化以及服务方式流程化,满足社区工作全面、便捷、优质需求。逐步形成油田社区管理网络化、智能化、信息资源一体化的新局面,提高管理服务快速反应能力。

长庆油田矿区跨越陕甘宁蒙四省区,所辖40多个小区,人口总数30万人,油田矿区户籍人口25万人,下辖10个居委会。这些数据显示了油田社区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繁重艰巨。因此长庆油田矿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油田社区基础建设工作任重道远。创新、促进、完善社会宏观管理,从社区微观组织建设做起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熊俊奎 范中玉

第3篇:起重机创新设计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及方向

随着起重机市场近年来的日益活跃,起重机产品正朝着机电一体化、集成化、模块化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而且用户对起重机产品在系统安全、操作舒适、结构优化等方面的要求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提高,机械设计师们必须打破常规的设计模式,用现代科学、先进的理念制造适应市场需求,符合时代变化的新产品。

1创新设计的目标

首先,使设计的计算,更加简易、更具效率。起重机在结构设计上,主要采用结构计算和机构计算的方法,机构计算涉及的机构有:起升、运行、回转、变幅、伸缩等,同时包含有齿轮、卷筒、轴、车轮、滑轮、钢丝绳、电机、减速器、制动器、联轴器等大量的零部件的计算。此外,有统一规范的计算方法对起重机的结构、机构、以及零部件进行计算。设计人员在工作设计时,对相关手册的依赖性较高,而且有的计算要通过人工进行,设计的效率比较低。所以,新的起重机设计应该运用现代科学、先进的方法使设计计算更加的简易、从而提高设计的效率。

其次,提高产品性能,使起重机能够自动化、智能化和集成化。起重机的更新和发展,有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电气传动,另一个就是控制的改进。通过对自动化技术和机械传动技术的相互结合,使得机械的驱动和控制系统引入了先进的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光缆通讯技术、液压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从而实现起重机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更具柔性的起重机物料搬运系统,能够在未来多批少产的模式,适应时代的变化。目前,许多高效的起重机在电气控制系统上都实现了全电子数字化,它实现了驱动设置的数字化,利用可编程序对数据管理系统和操作进行故障诊断和给定检测。同时,由于数字在信息系统中控制,它能够对起重机进行信息传递,以及对它动力和处理上的控制,从而提高了它的自动化水平。由于对控制和电气传动方面的重点发展,使得起重机在技术上的操作更具调速和静动的特性,从而达到其智能化发展的目的。

第三,降低起重机产品的生产成本。在设计创作的工作中,必须考虑经济、成本的因素,在设计中,力求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对于起重机来说,产品成本的85%是在设计阶段确定的,所以相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在产品设计时,必须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然后根据成本的预算设,对产品的设计既要节约成本,又不降低其质量。因此,成本的管理在降低生产成本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四,使起重机产品能够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现代工业发展不断研究起重机设计的创新的根本原因,是用户在现代化工业高速发展中对机械硬件和软件的要求提高。从而促使起重机为了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和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对起重机产品不断的升级、更新。设计人员必须在起重机产品的质量、价格、功能、外型、交货期等方面不断满足用户的的需求。

2主要研究内容及方向

首先,在设计技术创新。在起重机的技术研究中,应该着重对其结构、功能方面的创新,对起重机的传动设置,应该不断的研发出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不同方面的优选、分解和组合,从而不断的提出新的创意点、和创意成果。

其次,对起重机的设计应该节约成本。起重机的产品设计应该在成本方面做出评估,降低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成本。起重机产品成本的组成主要有电气和机械部分的成本,因为产品的不同,整机成本的构成比例也不同,而对起重机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外购件和电气件的当量边际成本的变动,对设计人员来说,应该掌握外购件的价格和外购件的收购渠道,在设计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选择价格较低的外购件。而降低价格不等同于降低起重机的产品质量,创新并不是用较高的成本去发明新的零部件,在新产品中组合标准构件、外购件,也是一种创新的体现。

第三,对设计技术,寻求的快速的效果。为了缩短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的周期,必须对设计技术和效率提出创新,追求快速的设计,在产品的设计中,融入“模块化、智能化、系统化”的理念和技术,促使产品在最短的周期内设计出最佳的起重机产品。随着起重机的高速化和大型化,对起重机载荷变化规律、动态特性和疲劳特性研究的步伐也应该加快。进一步开展对起重机整机及零部件的可靠性试验研究,提供起重机新的设计方法和数据。极限状态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法、模块化设计、疲劳设计将会更深入全面地得到应用。

第四,对起重机进行仿真与虚拟设计技术。现代虚拟设计技术是在以计算机为设计载体,利用现代先进的工程和网络技术,对以生命周期为模型的产品进行构思、设计、制造、测试和分析,进行的现实虚拟仿真设计。它的显著特点就是数字化模型,在机械产品设计的仿真建模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包括有限元方法(FEM)、有限差分法等。另外,虚拟现实系统(VRS)的虚拟的设计(VD)在技术方面也得到广泛的运用,将使得起重机在仿真技术中,能有一个真实、快捷、方便的输入和输出系统。虚拟产品替代实物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提供产品在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境等多目标的决策水平,达到全局优化和一次性开发成功的目的。

第五,对智能设计技术研究。在现代网络数字发达的趋势下,任何产品都在追求数字的智能化。而起重机这种大型的机械产品,在智能技术和人机智能技术的设计方面,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开发团队在产品设计、评价和更改时,追求能与信息数字的同时进行,而且不同的阶段的研发,能在共享产品的数据库中,建立起不同的桥梁,从而使制作过程更加的简单、优化产品的设计,同时也节省了设计和生产的费用。

第六,广义优化技术和全过程的优化设计。现代产品的设计,都是以提高效率,和优化技术系统和过程作为设计的目标,起重机的广义优化建立的模型,使得产品的设计在从开始到结果中的全过程的优化。从技术性能层面来说,起重机追求的是目的、约束、使用和结构上的创新设计和综合优化。而从结构的层面来说,它追求的是在静态和动态的性能的优化组合。而现代起重机产品的优化设计中,不断的追求数值、智能、多机操作的优化。

3结语

起重机技术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起重机设计的创新是起重机技术水平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在起重机创新设计上,应当参照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利用现代管理手段,综合现代设计技术,运用新概念、新技术和新工艺来设计适应新形势的新的起重机产品。

参考文献

[1] 朱德康,邹胜.起重机创新设计展望[J].起重运输机械,2007(2):1~4.

[2] 杨小明.起重机设计支持系统的思考与探索[J].港口装卸,2011(2):16~17.

作者:汤长扬

第4篇:《爱的教育》主要内容

《爱的教育》内容简介

作者·亚米契斯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以一个学龄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从10月份4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写起,一直写到第二年7月份。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全书共100篇文章,包括发生在恩里克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的伟大小说。作者于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古利亚地区一个名叫奥奈季亚的小村镇。他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1868年发表处女作《军营生活》,并由此出名。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

好段:

你在一生中,当然难免要尝种种的艰苦,而其中最苦的一事,就是失了母亲。你将来年纪大了,尝遍了世人的辛苦,必然会几千次地回忆你的母亲来的。一分钟也好,但求能再听听母亲的声音,只一次也好,但求再在母亲的怀里作小儿样的哭泣:这样的时候必定会有的。那时,你忆起了对于亡母曾经给予种种苦痛的事来,不知要怎样地流后悔之泪呢!这不是可悲的事吗?你如果现在使母亲痛心,你将终生受良心的责备吧!母亲的优美慈爱的面影,将来在你眼里将成了悲痛的轻蔑的样子,不绝地使你的灵魂苦痛吧!

好句:

二十岁的女子,壮年的男子,八十岁的老人,青年的,——为幼者而殉身的这许多无名的英雄——这许多高尚伟大的人们墓前所应该撒的花,单靠这地球,是无论如何不够长的。做卑怯的兵士吗?决不做!

卡隆真是能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救助朋友的人。这种精神,从他的眼光里很显明地可以看出。从他那粗大的喉音中,谁都可以听辨出他所含有的优美的真情。

不幸的人伸了手求乞时,我们不该假装不知的啊!尤其是对于为了自己的小孩而求乞的母亲,不该这样。这小孩或者正饥饿着也说不定,如果这样,那母亲将怎样的难过呢?

才来入一年级的小孩们不愿到教室里去,像驴马似的倔强,勉强拉了进去,有的仍旧逃出,有的因为找不着父母,哭了起来。做父母的回了进去,有的诱骗,有的叱骂,先生们也弄得没有法子了。

加上今天是个很爽快温暖的春日,从学校窗口看见青的天,含蕊的树木,和家家敞开的窗槛上摆着的新绿的盆花等。一吸着窗外来的新鲜空气,就闻得出泥土和木叶的气息,好像身已在乡间了。

第5篇:爱的教育主要内容

《爱的教育》一书是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该着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无论哪一章,哪一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安利柯——本书主人公。一个刚上小学四年纪的意大利小男孩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的引导和教育,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

卡隆——安利柯的同学、好友。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常常保护弱小的同学。

代洛西——品学兼优,担任级长。他待人和气、活泼、可爱。

泼来可西——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原来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后通过努力获得过赏牌,也使得父亲发生改变。

可莱谛——柴店主人的儿子,很小便为父母家务。学习刻苦,就连干活时也在默记功课。他性格活泼,很懂礼貌。

克洛西——卖菜人的儿子,略有残疾,父亲曾坐过监牢。

斯带地——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爱读书,自己买了很多书,在家设了个小小的图书馆,曾带安利柯去参观过。

勿兰谛——调皮鬼,喜欢嘲弄人,欺负弱小,捣乱,偷窃,有许多恶习。他不爱学习,屡教不改后被学校斥退,还被送进感化院。

华梯尼——出身富裕家庭,骄奢横溢,目中无人。好嫉妒。

诺瑟斯——富家子弟,十分傲慢,从不团结同学,还常常嘲讽人。

爱的教育是一本感人的书籍,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第6篇: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1.完善校长教师交流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推进校长教师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形成城区和塬区团队交流的双向机制,率先实现县域内校长教师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实施“大学区制”管理改革。建立中小学五大学区,充分发挥龙头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带动辐射作用,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积极实施金台区和千阳教育联盟合作交流、结对帮扶,建立县际、县域“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关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3.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竭力把信息化技术和优化课堂教学相融合,大力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变革,“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中小学全覆盖,课堂改革朝着“深化、细化、提质、增效”的方向纵深推进,积极创建宝鸡市高效课堂星级实验校。

4.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德润魅力千阳、书香燕伋故里”德育行动计划,大力开展 “知恩感恩,与爱同行”、“重温爱国情,共筑中国梦”、“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和“三爱”、“三节”等系列教育和征文活动,开展传统文化、戏曲进校园,举办全县中小学生汉字书写大赛、书法大赛活动,广泛开展“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活动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树立大德育观,举办中小学合唱艺术、科技创新大赛,全面实施阳光体育1小时、体育艺术2+1和校园足球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5.积极推行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制定《千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奖惩办法》,对教学质量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校和教师实行重奖,促进全县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同时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个性、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6.积极实施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相分离的教育改革工作,先试点、后扩面,落实学校办学自主地位,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作用,推动社区参与学校治理,建立第三方评价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机制,逐步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7篇: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县、乡(镇)政府的教育职责,明确并落实县级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中心学校(含农村中心小学和农村中学,下同)的职责,整合教育资源,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和政策落实,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县政府的教育职责

县人民政府负责制定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规划,组织义务教育的实施,具体为:

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依法做到 “财政性教育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生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根据本县的情况,按照不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在保障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落实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并落实到位。建立财政局—教育局—中心学校三级预算编制与管理体系。根据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经常性收入超收部分,要按规定比例切块用于教育,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要求。县政府每年将教育部门预算和决算执行情况,向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报告,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农村中小学债务。清理核实农村中小学“两基”以来的欠债,摸清债务来源和使用情况,按照不将债务留给学校的原则,由县政府合理化解债务,制定偿还计划并逐步偿还。对于原乡镇教办的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和财务审计,按照不将债务留给学校和教育资产不流失的原则进行资产划拨。

优化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布局和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按照本县义务教育发展规划,根据适龄儿童、少年的数量和分布情况等因素,按照义务教育就近入学、适度集中的原则,落实完小向人口集中的村和集镇、初中向人口集中地和乡镇政府所在地、高中向县政府所在地和人口密集的大集镇调整的要求,认真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布局调整工作。2007年初步完成高中和初中的布局调整工作,2010年前基本完成小学的布局调整工作。认真研究县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制定薄弱学校的发展改造规划。制定规划必须考虑到县域内城镇与农村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摸清全县范围内薄弱学校底数,列出改造步骤方案等。

认真做好教职工编制的核定工作。根据国家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省级人民政府的实施办法,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案,并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占用学校编制和擅自离岗的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一律与学校脱离

关系。切实解决有编不补的情况,保证教师及时补充到位。对缺编较多、严重影响义务教育正常实施的,要尽快制定落实计划,从2005年开始逐年解决,争取2007年以前彻底解决教师有编不补的问题,同时注意向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倾斜。

大力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职工聘用(任)制度。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在协商一致、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用人单位与教师签定聘用合同,明确聘用(任)期内的岗位职责、工作目标、任务及相应待遇。新聘教师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从正式聘用之日起,由聘用部门统一购买,所需资金由县级财政单列,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聘用(任)制的教师享有与本地区在编教师同工同酬、晋级评优的同等待遇。鉴于我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对新聘教师可参照企业养老保险办法办理,待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后再予衔接。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新聘教师退休后,其退休后待遇按照企业中小学退休教师移交地方政府管理的办法执行。

建立教师工作绩效的奖惩机制。教师基本工资的职务工资(固定部分)、地方津补贴直接打入教师的工资卡,30%津贴(活工资部分)按照教师人数、工资的基数直接将指标下拨到学校,由学校按照县教育局制定的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办法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将每学期考核结果和30%津贴(活工资部分)的重新分配情况报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报送县级人事和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按学校的考核结果将教师应获得的活工资部分(每学期结算一次)直接打入教师的工资卡。

明确乡镇政府义务教育工作的相关职责,建立对乡镇政府及其主要负责人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制度,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其考核。

依法建设符合标准的中小学校舍,提供相应的办学条件,确保义务教育的实施。按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确保在2007年底前消除本县所有D级(包括动态产生的新的D级)危房,并同时建立落实消除危房和建设校舍的长效机制。

认真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工程。县级政府要采取措施,确保落实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配套、运转经费,积极推行资源共享,为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各县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国家、省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免收书本费和杂费的“两免”工作,保证“两免”资金等及时落实到贫困生家庭。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县“一补”资金到位,确保寄宿制贫困生生活补助费的落实。

2、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

在县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具体负责领导、管理全县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实施工作。主要做好:

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中心学校的建设和管理。根据教育教学管理规律,合理划分学区,成立中心学校(较大的乡镇可成立2-3个中心学校),以便于县级教育部门对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促进中心学校所辖学区内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有利于学区内素质教育的开展,促进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促进教育教学的均衡发展。在全县范围内建立起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网络,保证政令畅通、信息快捷、运转高效,切实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受教育者健康成长。

贯彻执行上级党委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制定本县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具体政策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努力提高中小学管理水平。加强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并进行检查督导,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组织教科研工作,认真实施课程改革,做好对口支教工作。

完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管理体制。在相关部门的配合和监督下依法履行对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长选拔任用的归口管理和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考核管理等管理职能。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生数、班级数等变化情况以及教师的自然减员、培养周期和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及时对学校编制进行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布局调整、教师年龄结构、学科结构等情况,可在全县范围调配教师(报县人事、财政部门备案)。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县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人事、财政部门参与,具体负责新进教师的选聘、录用工作;负责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的培养培训和考核;对教职工已达到或超过编制标准,教学工作又急需的少量结构性缺编教师的选聘,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人事、财政部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方案,经报批后,认真做好选聘工作。统一调配、安排、使用本县行政区域内的教育人力资源,充分发挥效益。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水平为重点,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制定《中小学校长、教师和教育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校长、教师,要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要清理出教师队伍。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知识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等现象,要采取业务培训、重新调配等手段解决。

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支教工作。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激励机制和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乡村服务制度,真正落实新聘教师原则上必须到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晋升高级职务的教师必须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有计划地组织农村骨干教师到示范性学校挂职学习,组织城镇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中小学进行教学讲座、上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支教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建立并进一步完善在全县范围内校长、教师定期、分批合理流动制度,交流、上挂、下派一般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交流、上挂、下派的教师、校长在任期内要切实完成规定的工作目标。目标没有完成的,将根据情况适当延长期限。

加强县教育人才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引入竞争机制。按照严把进人关,能上能下,教师合理流动的原则,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新进教师一律实行聘用合同制。聘用制教师的档案实行人事代理。

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和监督。教育经费单列,以县统筹管理教育经费为主,以中心学校为抓手,以编制和执行教育部门预算为内容,逐步建立教育部门预算编制和管理的体系,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为农村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建立财政局—教育局—中心学校三级预算编制与管理体系,由县教育局会县财政局统一编制教育部门预算,即在全县范围内各中小学的各项教育经费,包括教职工工资、正常运转经费、杂费收入以及必要的校舍维修经费等,按财政预算统一编制预算。

按照“财政局、教育局—中心学校—所属中小学”进行分级管理,管理重点主要在中心学校一级。县教育局主要与县财政局协调教育部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并负责票据领发和缴销,教育部门以及中心学校财会人员聘用等。县教育局根据县人大通过的部门预算对有关单位和中心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教育内部审计。

认真做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工程的建设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会同发改、财政、物价等部门,抓好两个工程的建设、管理、使用和研究工作,建立一个管理科学、规范运行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机制,确保两个工程在教育教学、党员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技卫生普及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服务。

要会同乡镇人民政府为义务教育学校建立联合办学委员会,对联合办学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3、乡(镇)人民政府的教育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负责组织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按有关规定划拨新建、扩建义务教育学校所需土地;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实行农科教相结合;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筹措经费,改善所辖行政区域内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

依法协助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辖区内义务教育中小学校联合办学委员会的组建,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实施支持、监督和指导。

联合办学委员会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负责人、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学生家长代表、义务教育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组成。其中,热心教育的社会人士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聘请;学生家长代表由学生家长推举产生,总数应当不少于联合办学委员会成员的二分之一。

联合办学委员会会议由其推选出的负责人召集。作出的决定,应当经参加会议人员的半数以上同意。

联合办学委员会的职责为:积极筹措教育经费;决定义务教育学校奖励的设立和获奖条件;监督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经费的使用;监督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人员的职务消费;监督义务教育学校设立的奖励的实施等。

4、中心学校的职责

在县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下工作,并接受乡镇政府监督和指导。中心学校主要管理职责是:

认真做好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负责所辖学区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学科校本教研的机制,定期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建立与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全面执行课程计划,落实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教学环节作出规范化的要求,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提高办学质量。

受县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协助管理本学区师资队伍,负责教师晋职晋级、评优、培训、对口支教等具体操作工作;负责所辖学校的财务收支管理工作;负责学区教育统计工作,负责管理教育教学资料等。

中心学校的财务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开设两个帐户,一个收入待解户,一个基本支出户。收入待解户用于归集中心学校所属中小学杂费收入,上解县财政专户,该户只收不支;支出帐户用于开支上级拨付的教育经费,由中心学校审核监督经费开支使用。收入、支出两帐户均设置明细帐,按中心学校所属中小学进行分帐核算。中心学校是一个独立的核算单位,是县教育局的二级预算单位,负责编制所属各中小学校的预算并负责其资金收支和资产管理。各中、小学校设报帐员,实行定期报帐制,不进行独立核算,但设立备查帐或辅助帐,掌握学校资金收支情况。

第8篇:新教育实验的主要内容

(一) 营造书香校园

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开展《与黎明共舞》晨诵活动和童书阅读。强化书香意识,营造书香环境。

(二) 师生共写随笔

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倡导师生将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师生超越自我。

(三) 聆听窗外声音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报告会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进其多元价值观的形成。

(四) 培养卓越口才

通过讲故事、演讲、座谈、讨论、辩论等活动,使教师和学生愿说、敢说、会说,从而培养其自信心,形成终身受益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五) 构筑理想课堂

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人类文化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提倡个性化的教育,培养与发展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尤其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六) 建设数码社区

通过加强学校内外网络资源的整合,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

第9篇: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美术特长班计划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由简到繁的绘画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观 美术绘画兴趣的学生组成了美术特长班,依据学校的培养方针,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现将本学期美术特长班各项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从整体到局部、从外部到内部,通过学生的观察,是学生对事物有一个完整、正确、细致的判断,加强对色彩、明暗感觉的辨析、

(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艺术表现力

(3)鼓励、关注、培养在美术方面出类拔萃的学生,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能够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能力全面提高,通过学生的主观能力,主张多样,即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教给学生多样的绘画形式,多样的绘画方法。

二、活动的内容

素描(基本的几何形体的画法)

三、活动时间、地点

每星期的星期

三、星期六下午第四节课。地点:美术活动室

四、活动措施:

(1)美术教师要认真负责,适当的调整课程,使活动开展的丰富、有趣。

(2)授课过程应有示范,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导学生看画、读画、讲画,通过自己的视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体会,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3)绘画欣赏之余,鼓励学生多交流,通过欣赏评述,加深对绘画的热情和积极性。 开展美术特长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的审美发现,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素养。

上一篇:物业管理的日常工作下一篇:我在坚持中成长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