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工业设计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毕业设计工业设计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我国对于工业设计行业的不断重视,品牌化、创新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需要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款产品,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产品被淘汰或者被新產品所替代。但是不难发现许多产品以及成为了速成品加工行业,它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缺乏专业性以及创新性。因此,本文就围绕工业设计的思路以及对于设计产品的思考进行简单论述。

第一篇:毕业设计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与对策探析

摘要:毕业设计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指出,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和客观的评价标准是现有问题的核心,并结合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提出提高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即完善毕业设计的评估机制,健全毕业设计题目的审核机制,建立合理的导师组负责制,以及建立开放的管理与评估信息平台。

关键词:工业设计;毕业设计;评价标准

 

 

一、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

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大学期间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最重要环节,也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的手段。同时,毕业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依据[1]。在工业设计专业学生为期四年的学习阶段中,毕业设计时间占了一学年,比所有课程的总和还多出50%,这充分说明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然而,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学生素质较低,对毕业设计不重视

首先,工业设计专业入学的本科生素质降低。很多学校的工业设计专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就是下设在非设计学院下面,招生时许多学生是因报考其他专业分数未达到要求而被调剂到工业设计专业的,对工业设计专业根本不了解,或者兴趣不高,造成了学习上的倦怠,缺少热情。这会影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习风气,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导致学生在做毕业设计时,出现专业基础不牢、知识积累不够的问题。

其次,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长期以来,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基本上采用学分制,这样就导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不管毕业设计质量如何,最终肯定能按时毕业。目前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并不包括毕业设计和毕业答辩,本来很饱满的毕业设计任务时间安排,却被学生用在找工作上。当然这是无奈之举,但是大量的时间就这样被名正言顺地浪费掉也是不争的事实。就业的巨大压力让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不敢去干预学生的时间支配,造成学生真正用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少之又少。缺乏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使学生觉得毕业设计做好做坏一个样。

(二)毕业设计选题缺乏审核机制

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大致分为虚拟课题、企业生产实践课题和导师的科研课题。虚拟课题可以由导师来拟定,学生选择导师和课题;也可以由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与导师共同商议决定[2]。虚拟课题选题范围广,可以考虑的因素多,作为考查学生设计能力方面是合适的。但正是由于虚拟课题的范围广、因素多,所以不容易把握难易尺度,不是题目过于具体而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是题目过于抽象和庞大,使学生无从下手,更无法按照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所以,对于虚拟课题的合理性需要认真地去论证,对难易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估。

企业生产实践课题一般来源于企业的实际需求或者毕业生实习单位的具体设计项目,和虚拟课题相比,企业生产实践课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也是学校的设计教育和企业生产实践结合的良好契机。近几年来,高校的设计教育一再倡导与企业接轨、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真正地实现校企双赢却不是那么容易。首先,从学校的角度出发,希望得到的是实际可行的设计任务,以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那么这个设计任务就必须能够切实考查出学生对于所学过的设计理论的理解、设计技巧的掌握、设计理念的成熟。毕业设计更像是一个学生四年学习的总结和汇报。其次,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他们希望毕业生尽快熟悉程序、掌握流程,从而投入到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去。而学校的要求和企业的要求不一致的情况并不少见。这种要求上的差异往往会直接影响教师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毕业设计选题上的“唯企业”论调,是困扰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一个难题。企业的实际课题经常只是设计中的一个小环节而已,或者说是一个非常微小的设计改良,并非都适合做大学生的毕业设计课题。学校培养的目标不是把学生变成一个环节中的产业工人,也绝不是与企业合谋的短暂利益的制造者,而是有着良好设计知识储备的、具有设计道德的高水平设计人才。毕业设计题目完全依赖于企业提供,那么只会把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转嫁给学校。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看似蓬勃发展,却不见得是良性的,这就如市场经济弊端中的盲目性和滞后性一样,企业经常为短视经济而朝更夕改,那么,学校设计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和积累,如果完全随着企业而变,必然也会变得盲目。

导师的科研课题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课题,也算是生产实践课题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容易出现的问题也与企业生产实践课题相类似,其中的一些是偏重于一点或者某个环节中的一部分,如不加以审核和科学论证,草率地用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很可能让学生沦为教师的免费劳动力,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三)毕业设计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评价一个毕业设计的好坏,很难抛开评审者的主观因素。同时,评价标准的不统一,也造成了结果上的差异。通常,毕业设计的导师也是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师,学生大学期间上课的表现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教师的心中形成印象。比如平时是否与教师积极沟通,或者一贯的成绩如何等等,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评审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好坏的评价。但是,这些都是基于毕业设计本身质量以外的判断,却被教师主观地联系在一起。由于评审教师的主观性的介入,同时目前又缺乏开放的评估机制,使得专家小组式的评审方式最后也流于形式,导师的建议在成绩评定时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这样就很难对学生形成统一而科学的评审标准。

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开题、中期检查及毕业答辩均采取书面材料结合现场讲解的方式;由多名指导教师构成的评审小组来检查和评审。评审通常是一个专家小组在一天之内完成一个自然班25—30位毕业生的答辩,还要根据表达情况,参考设计方案和设计说明书给出分数,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设计工作的展开和完成情况。而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成果,如三维模型的制作,产品创新性,最终效果、细节的设计等,目前仍没有统一的要求及规范化的评审,而这些恰恰又是学生毕业设计真实工作的体现。

二、提升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对策

(一)确立学生淘汰与激励机制

要想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首先应该从源头入手,也就是说要从本科生招生的时候,就要杜绝调剂方式的录取,招收真正喜欢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也有利于教师在开展专业教学。

国外高质量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已经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淘汰制度。在毕业设计进行的各个阶段都有严格要求,在培养过程中不合格者将被延期乃至淘汰。我们虽然无法照搬国外高校的这些经验,但可通过延期答辩以及将毕业设计完成情况与学生保送研究生推荐挂钩,形成良好的制约和激励机制。或者可以借鉴清华大学的经验,他们的毕业设计作品会集中起来,找一个艺术中心或美术馆进行公开展览。并邀请社会各界的朋友和学生家长参加,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所带来的社会价值和独立的创作尊严,并与自己的亲人共享。这样的举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重视毕业设计质量,设计效果的社会反馈也将持续提升学生的设计热情。

(二)健全毕业设计选题审核机制

 

要从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上入手成立专家小组,进行严格的把关和审核。对虚拟课题所能涵盖的知识面进行有效的评估,对毕业设计课题所应该具有的难易尺度要做到科学化论证。

企业生产实践课题的筛选更应该严肃认真,在课题选择上不能“唯企业”论。毕业设计在争取与企业需求接轨的同时,首先要保证不降低大学设计教育的水准,在此前提下进行合理的采用,选择那些适合做毕业设计的企业生产实践课题。

导师的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设计任务,也需要谨慎对待。如果说该课题在研究范围和知识覆盖上非常适合学生作毕业设计,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如果不符合学生毕业设计大纲上的要求,就不应该被选做毕业设计课题。专家小组应该对此进行核查和监督。

(三)建立科学的毕业设计科学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高校对毕业设计的考核主要由指导教师及答辩委员会完成,整个过程主观性强,缺乏开放性。所以,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而言,规范管理评估机制是目前迫在眉睫的事情。同时还要加强评审的客观性和开放性,避免导师过多的个人感情参与其中。可以采取对毕业设计按比例进行匿名抽审、答辩过程集中组织、专家巡察的方式,避免导师在自己学生所在的答辩组中,给予学生充分的答辩时间。毕业设计中隐去学生及指导教师信息,提高评审的客观性。答辩时应鼓励下届学生进行旁听,并选择性提问等。

(四)创设开放的毕业设计管理平台

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等信息放在开放的管理平台上,供全校师生公开查看、质询。通过建立开放化的管理信息平台,可及早发现学生在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问题,也间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工作,杜绝抄袭、仿造数据等问题的发生。学生也可通过平台了解其他人的研究工作,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对比与借鉴。在这期间如果没有人对毕业设计的内容提出较大的异议,就可以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当然,这只是解决毕业设计问题的一个设想,如果继续完善此设想的话,就要丰富答辩委员会成员的组成,可以邀请专业教师和下届学生参加,也可以邀请在相关企业、本校其他院系或其他学校的专业教师参加,旁听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提问。

工业设计专业在高校中属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毕业设计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所提出的问题虽不够全面,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有解决问题的决心,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解决问题的行动。只有这样,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才不会流于形式,才能成为真正考查学生设计水平、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R].2004.

[2]李在留,郭松.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探讨[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增刊).

 

收稿日期:2013-11-12

作者简介:杨洪泽(1975—),男,吉林四平人,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基金项目:2013年东北林业大学重点课程建设“素描基础”

 

作者:杨洪泽

第二篇: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的思考

摘要:本科毕业设计是对学校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检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能知识的实践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设计的功能、目的和价值、社会属性、设计的发展趋势,结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对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工业设计;毕业设计;设计选题

一、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与艺术、工程技术、社会学、市场、管理、心理学、环境保护等学科有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工业设计教育也具有了综合性、跨学科的特征。如何在工业设计教育体系中将各种相互渗透和交叉的知识融会贯通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具有高度的综合能力,是我们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而毕业设计既是对本科四年教学成果的检验,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实践平台,也是学生进入职场前的热身演练。毕业设计选题很关键,无论实题还是研究性课题,在毕业设计环节都要坚持详实完整的设计过程,指导学生从系统研究开始,观察生活现象的细微处,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调查研究,最终解决问题。

二、对往届毕业设计选题经验和不足之处的分析

1.部分选题过于具体。许多学生毕业设计课题设定的过于具体,像空调室外机造型设计、电热水器造型设计等,学生往往仅在产品的造型方面去深入,难以在造型之外的领域进行突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师指定选题多,选题形式较为单一。目前在本科毕业设计环节我们多采用以指导教师为主导出题,学生选择教师选题的毕业设计模式,这类选题一般在90%以上。今后应进一步进行选题多元化的探索,如学生在实习期间自行发掘毕业设计题目,结合学生毕业后工作岗位特点进行选题等,从而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在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中进一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造条件。

3.学科交叉不够。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还是以指导教师一对一进行为主。定义工业设计过去与未来的课题,并参考近年欧洲(IF)、美国(IDEA)、日本(G-Mark)等国际设计奖项论坛讨论内涵,罗列出相关派生类项:管理与经营、经济、史学、交通、建筑、社会学、艺术、环境、法律、健康、机构设计、材料、工业设计机构等。从中可以看出工业设计专业领域发展的日益宽泛和学科的交叉性,而我们目前选题的学科广度和学科交叉性仍不足。

三、选择和完善毕业选题时的思考

根据近年几所开设工业设计专业较早的高等院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以及选题的情况,结合笔者所带毕业设计的经验,笔者认为对于毕业设计选题,尤其是研究性选题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1.紧密触摸社会发展的前沿。随着信息时代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业设计学科的社会、经济、文化基础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多学科的知识交叉综合正成为一种必然,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使用、把握社会整体融合发展的趋势,进而进一步培养、塑造他们引领性的设计意识与观念,已经成为设计教育的重要思考。近几年,穿戴式技术在国际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备受关注,“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在上学期与同工作老师共同指导的课程设计中,也引导学生做过可穿戴式智能设备方面的设计,不但使学生们能更好更快地获取最新的信息和技术,对智能可穿戴设计也有了更好的把握,如毛世昌、王灵毓等同学所做“PARTNER同伴”骑行者用户的可穿戴头盔设计,“PARTNER同伴”还参加了“2014年首届物联网感智创新大赛”,并获得了平台创意类作品银奖的优异成绩。

2.综合性,社会性选题。毕业选题要密切结合设计前沿,考虑社会意义和功能,具有研究意义和创新性,探索具有社会意义和研究前瞻性的课题。调查研究表明,近些年关注社会伦理问题的思考,针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行为能力的弱势群体的关注和设计选题增多,诸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中国城市老年社区卫浴设计”“农村老年人医疗巡诊基站”,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作品“POCKET——基于收纳行为的婴儿手推车再设计”,江南大学的“豆伴——為老年人设计的手机及社区养老系统”,中国美术学院的“脑瘫儿童早期干预辅具设计”,湖南大学的“新生儿经鼻无创呼吸机”等优秀毕业设计作品,都关注老龄化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关注我国社会面临的突出和热点问题,进一步地探索设计的社会责任。在上述所罗列的工业设计派生类别中,其中关于健康一类,又划分为医疗产品设计、辅具设计、通用设计、婴幼设计、食具设计。笔者所带毕业设计的选题,也主要基于以上的考虑。选择了婴幼设计这一研究性课题,并定义为儿童用具系统设计。这一课题的提出,结合了笔者自己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上,在原有的儿童玩具设计的基础上将毕业设计选题进一步拓宽调整为儿童用具设计。这样一来,给了学生更大的选择范围,拓宽了学生对于社会问题和不同人群的未来需求的探究能力。选题过宽,学生往往不知所措,如大海捞针;选题过于具体明确,如曾经选择的儿童益智玩具设计,由于此类产品市场化充分,学生往往不容易打破诸多限制,进行创新思维。在进行了毕业课题的调整之后,学生可以对儿童用户以及儿童产品消费者的人群进行细分,也可以对儿童用具从衣、食、住、行、娱乐、教育进行细分,进而观察生活现象的细微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今年的毕业设计环节中,两名学生确定了《妙妙时间——儿童时间管理系统产品设计》和《蛋生——儿童财务管理系统产品设计》,学生最终的设计定位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却又在教师的意料之外,在我的儿童用具系统设计选题的大范围下,学生明确了自己的方向,又将自己的兴趣点结合进去,最终的结果也是大家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的结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融合我校办学特色。我们在选择毕业设计课题的时候,既要考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社会热点问题等社会大环境,也要结合我校“科学、艺术、时尚”的办学特色。随着经济、社会和人类需求的发展,时尚也成为诸多品牌的重要理念和诉求。现在,欧美许多品牌也是主要以时尚和体验作为其品牌理念,如Anthropologie,一家以一門社会科学——人类学的法语名称命名的美国高档服装及家居零售商。零售的商品涉及服装、饰品、家具、家居、装饰品等诸多方面,定位于舒适而时尚的城市风格。新的设计面向家庭总收入在20万美金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有教养、追求独一无二的设计的职业女性。他们销售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其设计理念和设计人群定位可见一斑。随着人们对社会发展趋势和设计功能的不断探讨,时尚产业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时尚产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服装、服饰产品,此外,还有配饰、时尚电子产品,如最经典的苹果系列产品、时尚家居、时尚便携产品等。可穿戴技术的开发者以及谷歌眼镜的策划Thad Starner曾说过“可穿戴设备”本身就是时尚。第一意识就是你必须考虑它的外形,所有你戴在身上的东西都是时尚。”笔者认为,可穿戴设计是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种时尚,又与我校“科学、艺术、时尚”的定位吻合。如我们设定的基于特定用户生活方式的可穿戴产品的设计。因为可穿戴产品正越过技术的藩篱,融入时尚的元素,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学们以团队的形式对基于特定用户生活方式的可穿戴产品的设计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思考,系统性地对基于特定用户,比如特殊工种工作人员、明星、时尚青年、潮人、盲人、运动爱好者等进行研究,通过基于用户需求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以及使用环境研究(如雾霾、户外、特殊工作环境等等)中找到设计定位。

4.不断探寻设计的价值目标。设计的目标和价值一直伴随着社会和现代设计的发展,为众人所热议。从现代设计之初最为推崇的“形式追随功能”,到20世纪的文化、情感、交互等,一直到当代的体验设计。在体验经济时代,生活变成一种感受体验的过程,设计的目标和价值就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体验。从一些高校工业设计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中可以窥见一斑,侧重文脉,即注重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如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卿卿如晤”,注重体验的蔡尚同学的“感——Relight”以及注重对自然感知体验的我校工业设计毕业生钱雅慧同学的“FLOAT KINGDOM浮游王国——自然感知型儿童娱乐设施设计”等设计选题。

四、对于毕业设计选题的再思考

设计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行为,只有进行团队合作,合理运用设计方法,才能得到1+1>2的效应。现在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时候,通常是两个以上同学一个选题,在前期的设计调研以及设计研究、设计定位和方案的探讨上,都能通力合作,迸发出创新和智慧的火花。在今后的毕业设计环节中,应该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除了教研室中艺术类专业和工科类专业教师的合作,还要加强工业设计专业和其他专业教师的跨专业和跨界的合作关系以及毕业设计选题的跨专业和跨界合作,这是我们今后毕业选题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赵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多样性与社会性的回归——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本科毕业设计概述与反思[J].装饰,2011,(8):14-21.

[2]王昀.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设计的道理——从2011届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毕业创作谈起[J].装饰,2011,(8):22-29.

[3]张凌浩.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优秀毕业设计作品 有限与无限——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概述[J].装饰,2011,(8):35-42.

作者:聂茜 石娟娟

第三篇:“工业设计”怎么“设计”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工业设计行业的不断重视,品牌化、创新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们需要清楚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一款产品,而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产品被淘汰或者被新產品所替代。但是不难发现许多产品以及成为了速成品加工行业,它的出现并不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发展,缺乏专业性以及创新性。因此,本文就围绕工业设计的思路以及对于设计产品的思考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工业设计;创新;设计理念

什么是工业设计?

在进行设计之前,我们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了解什么是工业设计,百度百科里面是这样去进行工业设计的定义: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设计。工业设计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传播设计、设计管理4类;包括造型设计、机械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规划、室内设计、UI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网站设计等。工业设计又称工业产品设计学,工业设计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美学,人机工程学,机械构造,摄影,色彩学等。工业发展和劳动分工所带来的工业设计,与其它艺术、生产活动、工艺制作等都有明显不同,它是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的交叉产物。

我们将以上内容进行分析简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要点,首先工业设计是多种学科融合下的多种设计方向在一起的统称;其次工业设计涉及多种学科多种门类,而并非我们想象的家居等工业品;第三,工业设计并非简单的概念化,而是需要去输出产物从而方便我们的生活。

因为工业设计不同于我们所谓的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工业设计将其包含其中,所以我们在进行工业设计前需要先去了解,了解我们到底是要去设计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产品出来,只有先了解,我们才能去实践。

如何去开始“设计”?

我们在了解了自己要去做什么之后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开始我们的设计工作,我想大多数初学者在开始进行设计工作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画图还有建模,但是我们要画什么样的图呢,我们要去建造一个什么样的模型呢?

再开始我们的设计工作之前,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开始画图、建模,而是先去进行思考,我们首先要去思考需要我们设计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产品,无论是建筑、海报还是一个勺子,在设计者的眼中,都是属于他通过设计去进行输出的产品,所以我们需要先去思考,那么去思考一些什么问题呢?

产品的性质,根据产品的性质从而去确定我们的设计方向;产品的优劣,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我们通过设计进行输出的产品同样如此;产品的实用性,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概念性产品不断出现,但是对于设计而言,实用性才是输出产品的生命,否则其终将会被社会所抛弃;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思考的东西,产品的材质、工艺、色彩等都是我们需要去进行思考的因素。只有将问题去进行提出,我们才可以找到方法去进行解决,而设计就是为了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从而将问题重新解构并输出新的产品。

设计理念的应用

我们无论设计什么样的产品,都不难发现我们总是会围绕着一个“点”不断去延伸延展,从而形成我们所设计产品的骨架,而这个骨架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计理念,当寻找到合适的设计理念,我们的设计思路会逐渐清晰,从而找到合适得产品定位、产品材质等与我们所做产品相符的设计点。例如我们常见的木质梳子,首先我们就会想到中式、中国风的特点,在该特点上我们去进行放大以及国风元素的提取,将中国画的山水意境与木质梳子的外观设计相结合,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例如敦煌壁画上的神鹿、仙女飞升等场景进行简化应用于产品的包装设计,这样一个木质梳子的基础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思路就已经形成了基本框架。

通过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当我们寻找到一个可以加以利用的设计点,通过它不断提取与该设计点相关的元素,并合理地用于产品的设计中,我们的设计过程以及设计思路就会清晰很多,同时产品的设计骨架的雏形也会相对的完善。

时代对于设计的影响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不会出现一成不变的产品,产品总是会在社会不断地发展中更新迭代的。从远古的人类使用的磨石的刀,.削木的剑,到包豪斯打破了洛可可和文艺复兴建筑模式,无不体现着时代对人类生活质量的影响。到了新世纪的今天,人类生活水准在提高,生活节奏在加快,生产效率在突飞猛进,但同时面临能源的短缺、工业垃圾日益增多等困惑。这些都要求伴随人类生活和工作的产品应该简洁明快,新颖亲切,具有一种与信息时代相关系的现代感,包含一种同现代生活相符的精神。[1]因此,我们所做的设计总是需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手机智能化、大众化的今天,不会有人去考虑我们要如何生产一部好用的座机,设计需要的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而并非倒退。

产品的内涵

不会有完美的产品,因此需要我们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做到“取舍“,"取"的多是复杂,

"舍"的多是简单,而“取舍"恰如其分,则简洁而亲切。作为产品有其自身的造型形态及其设计师与产品之间信息传递的设计语言,产品的加工材质,产品的工艺装置,产品的包装运输,还有产品的功能结构等几个方面。[1]而以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产品的内涵,那么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去高度凝结产品的功能并将其简洁化处理,在材质上尽可能的选择环保材料,同时在工艺装置、包装等与产品相关的内容去进行一个社会调研,从而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我们所设计的产品也将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从而得到发展的可能。

总结

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就当前的发展现状,品牌化、专业化、创新化为三大主要方向。这也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工业设计时要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否则终将会被淘汰,而设计的方法是开放的,并非有固定的公式,但是终究我们会回到最基础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产品?”只有不断地去提出问题,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并将其解决,工业设计才能得到发展,而设计就是为了方便的我们的生活去进行有效地改变产品的一个过程,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设计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年华.浅谈工业设计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04):147-149.DOI:10.16824/j.cnki.issn10082832.2009.04.052.

作者:兰子怡

第四篇: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对工业设计教育之意义

引言

工业设计是一个涉及复杂而具体门类的设计专业,面对不同的专业方向与对于综合性设计能力的日益要求,如何培养具备符合未来设计人员专业素质的学生成为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教学所当认真思考的课题。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就工业设计前后给出了四次概念,这其后的变化不仅是信息时代对于工业设计的要求,同时更是国际工业设计前沿人士对于工业设计认知的根本性变化。而产生于美国的设计思维教育教学,如斯坦福设计学院的设计思维过程模式课程在其开办的四十年后仍风靡欧美设计专业以及与设计甚至并没有直接关联的工商企业。设计创新的主要结构可以通过“设计思维”来奠定设计的价值逻辑和社会价值主张。面对工业设计在新的时代以及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而言,设计观念与设计思维在专业课程而尤其是设计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教学,对于学生专业精神与设计能力的培养、引导与形成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一、工业设计概念的变化与发展

(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的工业设计

纵观工业设计史,伴随工艺美术运动、芝加哥学派、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同盟、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艺术装饰运动直至理性主义、波普与绿色设计等运动与流派的出现与更替,设计观念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发生变化与革新。在手工艺时代,即使某一制品精美异常如中国清代斗彩瓷器,然其制作者的观念与今天所讨论的设计观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而即使是在工业社会早期如维多利亚时代的水晶宫世界博览会,在展示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巨大成就同时,也暴露出设计观念陈旧与设计品质低下的严重问题。这一时期,对于“物”的设计关注度尚明显缺失,更别说对于作为“人”的消费者的需求的关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与观念的提升,今天的设计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人与环境、自然以及社会之间互相依存与应和谐共生的发展关系。

1919年,包豪斯在德国魏玛成立。自包豪斯成立开始,工业设计便以在高等教育中的专业实践而日益成为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同年,美国设计师西奈尔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西奈尔在信封上印上了工业设计一词,从此工业设计逐渐成为现代社会行业中的重要一员。此后,美国设计师厄尔、提革、盖茨、德雷夫斯与罗维等人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工业设计师。同时,美国设计师研究会、工业设计师学会成立、工业设计教育协会与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等一系列的工业设计组织成立。而随着二战的结束与欧美各国的战后重建开始,工业设计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相当成功的工业设计师们关于工业设计的书籍也相继出版。作为现代设计与现代设计教育的起点,包豪斯在设计史与设计教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包豪斯的绝对功能性而缺失人性化的风格倾向也在其后遭遇批评。在格罗皮乌斯前往美国定居后,包豪斯设计理念在美国非但没有取得曾经的影响力,反而持续减弱。而凡德罗的西格拉姆大厦虽然为他赢得了声誉,不过其此前的范斯沃斯住宅设计却因无视客户的需求而为人诟病。工业设计前行者的作为与经历都在提示与警醒我们,什么样的设计观念与理念才能促发真正为人而设计的应有作为?(图1)

(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工业设计概念的变化

二战之后,世界文化与经济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教育虽然发端于德国,然而其发展却是在美国。然而,工业设计无论作为专业、职业还是行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一直没有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相对统一的概念。

自上个世纪至今,世界权威的工业设计界组织对于工业设计一词曾做有四次定义。1957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在英国大会上对工业设计做下了第一次定义:“工业设计是通过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和视觉感受性,他显示出决定批量工业加工再生产出来的物品的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和装饰的能力,在不同的时候,工业设计师可以从事一件工业加工物品的全部或者仅仅其中某些方面的工作,当此类问题的解决需要视觉鉴赏以及技术知识和经验时,工业设计师也可参与解决包装、广告、展示和市场营销诸问题。”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把工业设计的概念调整为:“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1980年,在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法国大会上,工业设计的概念又被确定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作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2015年,在韩国大会上,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再一次对工业设计概念做了重新改定:“工业设计是驱动创新、成就商业成功的战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创新性的产品、系统、服务和体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品质。”(图2)

比较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对工业设计的四次定义,可见国际工业设计界对于工业设计理解与认知的转变,而这一转变经历了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2015年六十余年的时间。1957年由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给出的工业设计概念完全集中于设计师的技术与经验以及产品的材料等设计主体与物质属性上,至于如今所通常强调的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则完全没有在这一时期的工业设计概念中得以显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欧洲与美国虽然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繁荣,工业制造蒸蒸日上,只是显然这一时期的工业设计概念还是忽略了作为使用者的“人”在设计而尤其是工业设计中的核心位置。而这不仅仅是在理论上的概念定义中的缺失,其实质是当时的工业设计不可避免存在的问题。

在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对于工业设计所做的第二次定义中,极当注意的是两个新内容被引入其中。第一个是明确指出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活动”,这更强调了工业设计创造性的本质。相较于1957年的定义,创造式活动的界定增加了工业设计师作为设计主体所应该具有的主体性内涵。第二个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被增入,而这一内容则明确了用户作为产品使用者所面对的问题、需求以及他们对于产品的期待是工业设计师所必须了解并予以针对性解决的内容。从1957年工业设计所强调的设计师的经验、感受与技术等单一方面,到1970年对于用户需求强调的双边关系,这是工业设计在十几年时间跨度中的根本性进步之一。

而2015年工业设计新概念的变化特别体现在技术与物质材料方面,之前几次定义中极其行业化与具体化的术语内容被完全去除。而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以简洁的语词替代以往细致而甚至略显琐碎的专业界定此一外在形式,更体现为国际工业设计界在当下的信息与技术时代对于工业设计与本质的深深思考。首先,由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之前所给出的各概念都是界定于产品上,而新概念则把工业设计领域确定为产品、系统、服务与体验四大内容。如此,不仅超越了工业设计等同于产品设计的认知,还以系统、服务与体验而更广泛地增入了以人为本而为人设计的宏观理念。其次,设计本身就是一项创新性的人类活动,新概念所列出的工业设计三大目标之一“驱动创新”更揭示出以创新激发创新的积极意识与能动效应。而之前历次概念所强调的过于技术性的界定由“促成商业成功”一句得以概括,体现出国际工业设计前沿经关注于技术层面的认知已整合于更为战略性的目标方向之下的视野。而最为根本性的变化提升则是“导向更好品质的生活”这一工业设计根本目标的确定,而这样的表述在之前的工业设计概念中从未被提出。设计必然是当具备创新性与解决问题而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从而实现企业效益的增长,然而从本质意义而言,包括工业设计在内一切设计的目的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尽管在现实层面,工业设计师或多或少难免不为一些干扰因素所影响,然而工业设计的新概念对于为创造更美好生活而设计的强调确立了一个精神性与理念性的高度,也会凝聚与增强抱持同一理念的设计人的认同。而另一方面,去行业化与专业化的工业设计概念,也体现出国际工业设计界对于未来社会对于工业设计师综合观念、视野与能力要求的回应。(图3)

纵观设计史上著名的设计师,跨专业的设计能力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之一。如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格罗皮乌斯既是建筑师而又是产品设计师。作为建筑师,他以法古斯工厂的厂房设计而闻名,而作为产品设计师,他设计了沙发椅等标志性的包豪斯风格家具。同样是德国杰出的设计家贝伦斯不仅为德国赫司特公司设计了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技术行政大楼,还为德国电器公司设计了钟表、电水壶等一系列的产品设计以及企业现象设计。而二战后继承包豪斯传统的乌尔姆设计学院的教学也是倾向强调学生综合性设计能力的培养。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这种素养与能力要求就更是必然。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六十多年来给出的四次工业设计概念就深刻体现出这种趋势,而这背后不仅是时代的变化,更是国际工业设计组织对于工业设计认知突破技术与物质方面的深刻变化。在这个变化中,对于“人”的重视成为重心内容,而对于综合性思维与能力的要求也有相当的提升。面对时代与工业设计发展的内在要求,反思设计本质和社会作用的新触点成为设计师的重要使命。

二、设计思维

(一)设计思维理论的产生

工业设计概念在六十年来的四次变化,体现了国际工业设计界前沿面对日益发展的时代与社会而对工业设计所做的反思。在概念界定改变的后面,更是观念、理念与认知的深刻变化。观念认知在设计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而思维与观念密不可分,设计思維(Design Thinking)又是设计观念与理念的核心内容,起到极其本质性的决定作用。比较中美的设计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差别,中国高校的设计专业更倾斜向于方法与技术,而美国则更倾向于与观念以及思维训练的融合。作为一门不同于以往的课程门类与思维方式,设计思维发端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工业设计与机械工程学教授罗尔夫·法斯特首先应用于斯坦福的设计教学中。其后,哈佛大学教授彼得·罗撰写了《设计思维》一书,“设计思维”一词由此得以确定并被设计教育者与研究者所关注。1991年,大卫·凯利成立IDEO设计公司,对设计思维进行具体化的实践运用并积极向社会推广其创造性的成效。大卫·凯利又同时主持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的教学工作,因此设计思维教学在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得以进一步拓展。作为设计专业教育的前提方法学,设计思维在美国高校已经成为设计专业学生或选修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内容。

罗尔夫·法斯特把设计思维阐述为一种创造性活动的方法论,他的教学理念与设计理念最为核心的认知即是设计不仅仅是关于产品的制造,其本质更是服务于用户而包括用户行为和用户体验的为“人”设计。因此,他身体力行地倡导设计师更要从产品使用者的位置出发而做设计,在设计师的身份之外,同时以用户的角度来看待产品并发现问题。意即关注作为“人”的使用者,而非局限于作为“物”的产品本身。作为设计思维最早的推动者之一,IDEO中国公司的网站上对于“我们如何工作”阐述为:“作为以人为本设计的先行者,我们始终把“人”放在我们工作的核心。这是设计思维的一个关键原则,即使我们的方法已经开始用于应对各种新的和复杂的挑战,我们也始终把人放在解决方案的最中心。”可以说,以人为本的设计活动的本质决定了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二)设计思维过程

以斯坦福所开发的设计思维过程,其被分解为同情、定义、构想、建模与测试五个内容。同情作为第一过程是指设计师通过观察思考与会面访谈等方式而对用户或潜在用户做深入的了解,明确设计所服务的对象群体以及对象群体的需求,无论是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这也正是图版中所设问的“谁是用户?”与“其所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在这一阶段,设计师既要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去思考设计师所应当思考的专业问题,同时又要把自身当作用户而做角色互换,以使自身在设计师的角色之外又能处于用户的位置而了解与体验当下产品存在的问题与用户所面对的问题。一个设计师只有同时兼具设计师与使用者的双重身份,才有可能设计出真正解决问题而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的方案与产品。(图4)

定义作为第二过程是建立在第一过程基础之上,在真切掌握与了解使用者在使用产品与服务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以及现有产品尚待改进与提升的所在之后,从而进一步明确用户的真正需求。此外,在确定用户的实际需求同时,以设计师应有的专业视野明确与概括出需要着手解决的当下产品问题。明确用户需要与产品问题,这是设计思维第二过程定义的核心内容。相比于所谓的创新设计片面强调形式上的创新而实质却忽略了用户的真正需求,在用户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用户需求的这一设计思维,不仅是斯坦福教学中的重要观念内容,也体现在斯坦福设计学院学生的设计实践中,如他们为非洲初生婴儿所设计的可加热的保暖“襁褓”与同样为非洲民众生活所设计的太阳能灯等。(图5)

第三过程的构思是在了解用户需求与产品现存问题,以及明确设计解决的着眼点后而思考与创意初步的方案。在这一阶段,需要设计师结合用户与产品的实际情况,最大可能地运用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去催生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而正如图表在第三过程下所做阐释,这个过程通常所采用的构思激发方法便是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作为创意思维的概念是由美国创意思维奠基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最早提出,奥斯本因此也被称为“头脑风暴之父”,奥斯本本人又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广告公司之一BBDO的创始者。BBDO广告公司信奉创意能力是衡量广告公司的唯一标准,而创意在产品设计的思维过程的构思中同样如此。关于头脑风暴的概念较多而并没有标准答案,不过創造性地思维以产生想法是头脑风暴最核心的本质内容。而就设计思维过程构思阶段的头脑风暴法,有几个基本的操作规则。一是如上面图表阐释的在这个阶段,尽最大可能地去积极思维以尽可能多地产生想法,二是在用户的实际需求与目前产品问题的基础上尽可能发挥发散思维而不受条条框框限制。即使有些想法一时没有实际的应用性,不过也一定不要自我否定而影响头脑风暴思维的积极性开发性,因为任何思维方式的阻碍都有可能造成潜在可行方案的流失。而在构思这一阶段中,有意识地促使设计师自身与团队其他成员处于一种充满活力与兴奋的状态中极为必要,这是头脑风暴达成实效的最为理想的前提。只有活跃的心理状态才能激发更富创新性的想法产生,而一个优秀的团队成员可以用他的这种性格特点与专业素养而影响与带动整个团队的创意构思。

在构思初有成效而已经形成初步的方案或想法后,建立原型而把方案草稿或想法表现出来成为一个针对问题的实质性解决方案就成为设计思维中施行前的重要环节。沟通在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一方面而言,在设计思维的第一阶段同情与同理中,设计师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去了解与理解用户,获知他们在使用产品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切实的需求;而从另一方面而言,沟通在设计思维第四阶段建立原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好的想法或观念只是以理论性的方式存在,而设计构思必要落实于可操作的基本面才有现实意义,这也是设计与艺术根本不同的特性,意即前者以服务为本质而后者以表达为本质。在设计思维的第四过程中,原型不但要建立以供在施行中检验,更要在施行前被广泛予以讨论与确认。设计师需要以报告等形式把个人的想法与思路清晰表达给团队其他成员或相关人士,以便在交流与探讨中做相应的调整、改进与完善。设计是一个层面而表达又是另一个层面,好的设计师一定是具有沟通能力的人,这样一种能力不仅体现在了解与同理用户上,同样表现在与同仁之间的交流以及理解上。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设计师的原型制作并非就是必然全面而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不片面追求理论化的完美而是因应设计师与团队其他成员持续地改进与提升,才会使得方案得以不断完善。

设计思维的最后一个内容为测试,意即将设计成型的方案在预实施过程中进行检验其实效性。测试的途径主要是设计方检测与用户试用两种,而后者作为产品的终端使用群体在这一阶段过程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测试对于后者来说应以反馈的方式将结果提交给产品设计开发方,而设计的一方将根据反馈针对性地作相应的设计改进以使产品真正满足于用户的实际需求。测试使产品问题与用户面对的问题得以为设计方所知,而随之而来的设计改进也使得产品能够进一步符合用户期待,从这个层面来说是用户在相当的程度上促成了产品的完善。当然,这一前提是设计师必须成为良好的倾听者与持续的改进者。

通过对于斯坦福大学设计学院设计思维教育教学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到,所谓设计思维不仅仅是思维这一精神性的活动,它同时也是现实而又具体的设计活动过程。这一模式步骤的设定因为现实性的属性,使得更具有可学习性与可操作性。设计思维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成为斯坦福设计学院的课程以来,经由大学教学与IDEO公司的培训推广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不仅为美国高校的设计专业所开授,同时也成为相关公司对于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而中国的一些院校的设计专业也已积极引入而作为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在技术日益发展与社会日益进步的时代,高校的传统设计教育也面对极大的挑战。设计本身即是创新性的活动而需要创新性的思维激发,如何把积极的设计思维与观念、理念注入到设计教育教学中来,以及促进真正的设计能力而非计算机辅助表现能力是当下设计专业教师所面对的重要议题。

结语

国际工业设计学会联合会对于工业设计一词的四次定义,显示了六十多年来工业设计所引发的国际工业设计界的深层思考。而从强调设计师本体与技术以及材料等方面过渡到设计师与使用者的双边关系,再到推动创新与商业而为人的生活品质服务的最终目标的转变,充分显示出对于工业设计本质性的新认知。而斯坦福的设计思维教学通过近五十年的探索,检验了其在培养学生设计观念与设计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设计观念是设计师设计活动的主导精神与思想,不仅对于设计活动过程环节起到关键的作用,对于设计活动本身之所以确定、走向与最终结果更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确立专业性与创造性的设计观念与思维意义重大,在相当的程度上来说,高校设计专业特别是发展仍有待大幅提升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设计观念与思维的培养更重要于如软件制图等技术性的传授。在信息技术与网络课程如此发展的今天,软件通过学习甚至自我学习就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掌握,然而设计观念与思维只有在设计教育与教学中通过启迪与影响才会逐渐生成。半个世纪以来,国际工业设计界对于工业设计概念的四次调整与斯坦福设计学院的设计思维教学,其本身即是值得关注的现象而应促发我们对于工业设计教育教学的反思。

作者:赵争强

第五篇:提高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探讨

[摘要]为提高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应该采取多种方法,具体措施包括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根据专业特点做好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抓好毕业设计的中间环节,挖掘学生的创新设计潜能,强调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科学公平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

[关键词]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实践探索

[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大学学习阶段的最后一个极其重要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知识和能力的深化与升华,这一实践活动进行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一、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一般为13周左右,时间长而集中,因此,在这一实践教学环节中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与任务是首要任务。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去解决工业设计问题,使学生获得工业设计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处理设计信息、合理利用资料,制定正确的设计方案和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计算机建模、渲染、效果图制作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应用的能力以及英文资料的阅读、翻译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以人为本、勇于创新、严谨求实、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工作作风。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毕业设计的任务。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专题产品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但以产品设计为主;产品设计说明书包括绪论、市场调查,设计定位、手绘草图方案构思、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图纸、计算机效果图制作、设计展板、参考文献等七部分;产品设计说明书要求文字字数1万字以上,创新性草图方案不少于五个,手绘草图数量不少于8幅,草图方案经反复分析、评价推敲,确定最终设计方案,最终方案的技术图纸(外形视图、结构、装配图等)不少于2张,效果图色彩方案不少于3个,A1展板一张;翻译一篇英文版工业设计专业文章,英文字符数量不少于6000字;制作答辩用多媒体演示文档。

二、根据专业特点做好毕业设计选题工作

毕业设计的内容与选题,体现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专业发展方向,一般来说,毕业设计可以专题产品设计或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所以,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的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以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产品设计为主,平面设计类的题目为辅,不主张做概述式、论述式的论文形式的毕业论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第一,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组成毕业设计小组。在第七个学期后期,由指导教师先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毕业设计选题,再由教研室组织师生见面会,让师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师生间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教师的题目,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选择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都是上过本专业课程的教师,对学生是了解的),师生之间进行自由的双向选择后,提出设计小组的分组初步意见;再由教研室根据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特长、兴趣爱好等,在尊重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进行平衡、调整工作,以避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全部集中在一个指导教师名下,或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指导教师名下。调整后的分组也要征得相关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同意,以示对师生的尊重。最终确定毕业设计小组的分组。第二,毕业设计内容和选题的把关。虽然指导教师事先已提出过选题,但分组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好爱,还可适当调整题目或改题。我们的毕业设计的重点每年都有所变化,以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我们倡导毕业设计内容与选题多样化。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商定毕业设计题目,上报到教研室,由教研室根据学生撰写的开题报告情况,了解、分析毕业设计选题方向是否正确、工作量是否恬当,是否有重题现象等,以避免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过大过难,可能导致难以完成或做不到位,或题目过小过容易,又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设计能力,起不到锻炼作用,达不到毕业设计目的。由此可见,做好毕业设计的分组选题工作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教研室在期间的指导、协调、审题等基础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三、抓好毕业设计的中间环节工作

做毕业设计的方式我们一般有两种:一是在校内做毕业设计,一是在校外实习单位结合单位和专业要求做毕业设计。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指导教师都必须监管到位。要求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保证指导的次数和时间,每周至少指导3次,每次不少于1个小时,可以面谈的形式,也可在网上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设计情况和检查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发现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毕业设计过程的监控,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挖掘学生的创新设计潜能

毕业设计必须要有闪光点和创新点。在设计方案的制订和设计地程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原则,放手让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胆设计、大胆创新。也许学生的初步设计有不尽合理的地方,甚至是有缺陷的,但我们首先是先肯定他们的创新精神,再帮他们一一分析问题的所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设计中的不足,并作改进,挖掘他们的创新设计潜能,多角度、多方位去考虑一个设计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规律。

五、强调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相当的普及。因此,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必须采用CAD。在毕业设计应用计算机的主要有:平面设计尺寸图(采用Auto CAD软件)、三维建模(采用3DMAX、UG、Rhino等软件)、效果图、展板制作(采用Photoshop、Corel DRAW等软件),同时还鼓励学生应用虚拟仿真软件制作动画演示设计内容。这不仅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效率,而且使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六、科学公平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

学生毕业设计的成绩在学生应聘找工作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答辩环节最能体现一个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了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我们的毕业设计答辩小组采取指导教师回避制度,即答辩的过程中指教师不在场,评阅教师及其他的教师在场。原则以设计的种类分组,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错开,在答辩时学生不提指导教师的名字,以避免指导教师影响到毕业生的答辩成绩,以体现公平公正。学生的答辩顺序由学生自由抽签决定,答辩的过程中每个学生要在二十分钟内完整地叙述自已的设计,展示自己的设计亮点以及创新点,综合展示一个毕业生的应用知识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精神风貌。学生自述完后由答辩组的教师提问十到十五分钟或提出修改意见;答辩教师根据学生自述及回答问题的情况先进行背对背的独立打分,再综合整体答辩情况进行讨论定成绩,如果大多数的教师给的成绩等级是相同的,就确定下来,如果分歧较大,就再对照论文等再讨论,答辩小组的教师达成共识后再确定成绩。由专业初步确定学生的毕业成绩,成绩为拟优秀和拟不及格的,再参加由专业以上的学部组织的二次答辩。待学生根据学校的规范化要求及答辩过程中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修改好打印、装订好论文、专业文献英语译文、相关图册和表格、展板及光盘等交齐后再确定和公布成绩。毕业设计成绩确定是否具有科学公平性不仅影响到毕业设计质量,也将影响到下届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看法。所以公平公正地评定毕业生的成绩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

在工业设计专业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始终把握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宗旨,注意发挥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姜楠,罗西锋,朱望东.提高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途径[J].高教论坛,2008(5).

[2]郭磊,鞠盈盈.“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3).

[3]杨洪泽.工业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现状与对策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

作者:罗丛敏

上一篇:德语教育论文下一篇:发表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