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目的:总结糖尿痛患者心理变化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变化、心理护理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影响血糖的控制,经心理护理后,2~4个月内血糖平稳,1~3年后未发现并发症。结论:患糖尿病后会有各种心理变化,心理变化又影响治疗及血糖控制,所以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应成为我们护理工作常规。

第一篇:糖尿病患者护理论文

研究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糖尿病患者的效果

摘要:目的:本文針对糖尿病护理小组进行详细研究,并讨论其对糖尿病病人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了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病人,经过其同意后分组进行护理研究。研究组选择糖尿病护理小组(40例)、参照组选择常规护理(40例)。对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并利用统计学检验,同时判定护理措施的优势。结果 组间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参照组病人满意度75%比研究组病人满意度97.5%偏低,且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参照组,组间研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统计学P值显示<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后,发现此项措施可提升病人护理效果,同时控制血糖水平,此项措施具备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效果

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引起的高血糖,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中也包括遗传、环境因素,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多尿、多食等【1】。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与人们的不健康饮食,糖尿病发病率不断攀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够控制病人的病情,本次研究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了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病人,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对糖尿病病人的临床护理作用,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选取了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糖尿病病人,经过其同意后分组进行护理研究,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研究组资料中男性患者有21例,女性患者有19例,年龄区间34-78岁(56.31±2.35)岁;参照组资料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区间32-78岁(55.26±2.04)岁;统计学对所有研究资料中数据分析后显示P>0.05,故具备分组条件。

1.2护理方法

参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了解病人的相关病情,测量体重、血糖水平,饮食指导等。研究组病人实施糖尿病护理小组,①成立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操作水平。②提升护理水平:护理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对护理人员护理的过程发生问题进行分析,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全面掌握护理知识。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个人,巡视各个环节要严格执行【2】。③实施护理措施:加强护患间交流:倾听病人的内心想法,寻找共同话题帮其解决。由于糖尿病病人内心非常敏感会出现缓解不良情绪,病人十分焦虑、心情沮丧,护理人员要和蔼的语气与病人沟通,增加亲切感。为病人讲解糖尿病知识及治疗方案,鼓励安慰,引导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念。饮食护理:制定饮食方案,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初步制定并护理搭配能力比例。合理控制食盐的摄入【3】。按时监测:对于病人的血糖水平、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并加以记录。运动指导:鼓励病人适当的运动,运动能够促进糖氧化从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使血糖可以很好的控制。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病人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组间对比,并利用统计学检验。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n%)代表率,X2检验;计量(),t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果

由表1、表2显示:组间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结果表明参照组病人满意度75%比研究组病人满意度97.5%偏低,且参照组病人空腹血糖8.64±1.35、餐后2h血糖9.57±1.54、血红蛋白8.02±1.35、自我管理能力19.87±3.78均比研究组差,组间研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以研究组显优势,所以统计学P值显示<0.05。

3 讨论

糖尿病护理小组为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掌握病人的自理能力、心理状态与身体情况,可以综合评估病人的相关状况,更科学制定治疗措施,减轻病人的压力,提升生活质量【3】。本文研究表明:组间病人满意度情况对比:参照组病人满意度低于研究组且参照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均比研究组差,组间研究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并且以研究组显优势,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

根据以上表述,糖尿病护理小组应用于糖尿病病人护理中,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较明显、有助于控制糖脂代谢水平,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董芳.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1,33(12):165-167.

[2]牛婷婷,耿小雪.专科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护理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7):185-188.

[3]邓平艳.光子治疗仪照射联合集束化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3):183-184.

[4]陶秀勤.探讨糖尿病护理小组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0):154-157.

作者:岳晓云

第二篇:糖尿病患者用人性化理念护理和糖尿病专科护理对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析糖尿病患者给予人性化理念护理及糖尿病专科护理对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纳的糖尿病患者合计56例纳入,根据入院先后分组,参考组28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28例在人性化护理理念下落实糖尿病专科护理,测定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评估两组护理质量及生活质量,利用简易调查表收集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两项血糖指标(FPG、2hPBG)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为实验组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中实验组宣教落实、饮食干预、用药指导3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生活质量评估中实验组心理、物质、社会、躯体多项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护理满意度统计中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存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落实人性化理念护理及糖尿病专科护理可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在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方面也有良好改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人性化护理理念;糖尿病专科护理;护理质量

[

[文献标识码]A

[

糖尿病属于全球高发性慢性病,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糖代谢紊乱为已知病因,至今具体发病机制不明[1]。患病后血糖长期维持高水平,未经有效干预则长期受高血糖影响,易出现多脏器慢性损伤,诱使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发生,最终引发多种危重并发症[2]。本病病程长,尚无根治手段,患病者需终生接受血糖干预,以尽可能延缓病情发展,临床护理活动中如何帮助患者掌握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为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3]。既往常规护理活动仅落实用药指导、常规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整体护理质量一般,血糖干预效果有限,患者满意度较低。人性化护理作为当前新型护理理念,要求护理活动全程围绕患者开展,以满足其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需求为护理目标,为临床病患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我院于2017.11~2019.10开展人性化理念护理及糖尿病专科护理,取得满意成效,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11~2019.10两年间我院收治糖尿病患者56例,所有病例符合《美国糖尿病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选入标准:(1)非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合并妊娠;(2)未合并心脑血管疾病;(3)意识清醒,思维能力良好,可依从护理指导;(4)知情研究后自愿同我院签署协议入组。排除标准:(1)慢性肾衰竭、肾功能不全;(2)临床信息核对有误;(3)选入标准筛查中有1项或1项以上未符合。以患者入院前后分组,前28例划入参考组,后28例划入实验组,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1,本院已批准研究开展。

1.2方法

1.2.1参考组(1)入院即给予血糖监测,依照医嘱给予药物指导。(2)落实临床宣教工作,讲解糖尿病危害及血糖控制重要性,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于血糖控制的积极作用。(3)出院指导,叮嘱日常饮食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掌握血糖监测方法,告知其若家庭生活中血糖控制不理想当及时回院接受医师专业指导。

1.2.2实验组(1)建立个人档案:患者入院即帮助其建立个人档案,每日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监测结果记录入档案,观察血糖波动情况,及时调整临床药物用量,预防低血糖或血糖控制无效情况发生。(2)生理人性化护理:1病室护理:提供舒适度较高的病室环境,除调节室温、湿度外,利用空气清新剂消除院内消毒水气味,多在病室内布置温馨装饰,结合患者需求提供软床垫或硬床垫,窗帘替换为无透光窗帘,夜间保持病室无光或微光,排查病室周围噪声源,保持夜间病室安静。2睡前按摩:睡前予以患者双足热水清洗,并由护理人员落实足底按摩,按摩时力道适中,以患者自述舒适为宜,促进双足血液循环,起到一定预防糖尿病足的效果,缓解部分患者足部存有的异常感觉,帮助其更快进入睡眠。3饮食满足:以控制血糖为主要目的,兼顾患者个人饮食喜好,坚持低糖、低盐、低脂前提下,通过查体结果分析其营养摄入量,制定合理饮食方案,每日饮食记录入个人档案,以便实时调整,强化饮食干预效果。4运动干预:运动可促使机体分泌更多多巴胺,提高愉悅感,以患者肺活量、心率等指标综合评估其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5给药护理:接受胰岛素皮下注射者,由手法娴熟的临床护士给予皮下注射,每次注射时选取不同部位给药,避免重复在同一部位重复给药,降低胰岛素效用。(3)心理人性化护理:1纠正观念:部分患者因自身患病为家庭带来沉重医疗负担产生愧疚感,需有护理人员予以观念纠正,告知其患病为不可控因素,无需过分愧疚。2知识讲解:以患者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为宣教依据,通过一对一谈话方式了解其日常饮食、运动、用药掌握情况,制定个性化宣教方案,宣教时重点讲解患者未明确知识内容,避免盲目宣教致使抵触情绪产生,在充分满足疾病知识需求同时,保持礼貌、耐心,保护其自尊心以提高依从性,消除既往常规护理宣教以护理人员为主体,灌输式知识宣教法所致患者满意度不高问题。3情绪干预:利用心理学理论,分析当下患者心理状态及不良情绪成因,制定个体化心理护理方案,以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为前提,在护理活动中穿插心理护理,帮助其做情绪管理,保持良好心态接受治疗。(4)随访:与患者建立随访,每周进行2次电话随访,了解日常生活中血糖控制情况,并记录入个人档案,并将每次随访指导内容、患者反馈信息记录入个人档案内,于下次随访时回顾上次随访内容,保持随访连续性、一惯性,加强随访效果。

1.3观察指标(1)测定两组护理前后FPG、2hPBG水平。(2)从宣教落实、饮食干预、用药指导3个方面完成护理质量评估。(3)借助GQOLI-74问卷评估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问卷从心理、社会、物质、躯体4个方面评估。(4)通过简易调查表收集护理满意度,从态度、技能、知识等方面评估,分值0~100分,分值100~80视为满意,79~50分视为基本满意,49~0分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FPG、2hPBG护理前组间FPG、2hPBG对比未存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FPG、2hPBG水平均为实验组显著更低(P<0.05),见表2。

2.2生活质量实验组多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更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3。

3讨论

糖尿病已为人类主要慢性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本病所间接引发的各类并发症为人类主要致死原因之一。鉴于此病病机研究尚无突破性进展,临床仍无根治手段,患者需要通过长时间控制血糖水平以延缓病情发展,减少糖尿病危害。

临床护理活动中,指导患者掌握有效的自我护理知识,做好自我血糖监测等为本病控制关键,一般血糖控制效果良好,患者日常生活可基本不受影响,反之若血糖控制不佳则易发多种并发症,严重缩减患者寿命。当前护理活动中,常规护理基于患者所患疾病落实护理工作,护理质量较低,难以充分满足患者各项护理需求,导致护理满意度普遍不高,轻则影响患者依从性,严重时引起护患纠纷。鉴于此,相关研究者认为可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落实糖尿病专科护理同时以人性化理念为指导给予人性化护理。

综上所述,糖尿病护理中给予人性化理念护理和糖尿病专科护理效果确切,可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翠玲,晋运玲.穴位按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35):2721-2726.

[2]安新荣,安冉冉,陈晓琳,等.概念图护理查房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3):4213-4217.

[3]王新军,于文.2012年糖尿病诊疗指南——美国糖尿病协会[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32(3):211-214.

作者简介:李观妹(1974.08-),女,汉族,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内分泌专科护理。

作者:李观妹 陈琼芳 苏彩霞 王白妙 冯斯敏

第三篇: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总结糖尿痛患者心理变化的护理体会。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变化、心理护理等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影响血糖的控制,经心理护理后,2~4个月内血糖平稳,1~3年后未发现并发症。结论:患糖尿病后会有各种心理变化,心理变化又影响治疗及血糖控制,所以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应成为我们护理工作常规。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近5年内我们护理了120例糖尿病患者,男84例,女36例。年龄52~80岁,全为2型糖尿病,病程10~26年,有轻度并发症者54例,无并发症66例。文化程度都在中学以上,经济情况较好。并发症与合并病中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胆结石、轻度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足,无眼底病及肾衰。58例服降糖药,62例注射胰岛素加服降糖药,只有2例初用胰岛素泵,这可能是价较贵未普及到基层。全部病例精神正常。

护理

悲观心理的护理:多见老年人有并发症者,我们以热情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认真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聊天讲国家大好开势,先进人物,生命价值等事例,促使其建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热爱生命与现代生活,逐渐消除悲观心理,主动配合医护治疗。

焦虑心理的护理:多见病程长、病情重、血糖难平稳的患者,分析原因是用药量不足,乱投医,治疗不规范引起,在我们直接指导下正规治疗,结果血糖平稳,患者心情轻松。焦虑心理消失。 顾虑心理的护理:多见有个人、家庭、子女、经济等问题的患者,我们的方法是建议老伴多照顾,说服子女要有孝心,联系社区多帮助,解决治疗与生活等实际问题,并反复劝导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治疗,一切困难是可以解决的。

孤独心理的护理:见于无老伴,子女不在身边单独生活的患者,我们的办法是认真护理,出院后多随访,并建立家庭病房。同时与外地子女、亲友及邻居多沟通,建议子女常回家看看,促成大家共同关心与帮助,消除了孤独心理,有利于治疗。

无所谓心理的护理:多见病程短,病情轻,50岁左右的患者,以为糖尿病无危险,抱着无所谓态度,甚至不治疗,照样大吃大喝,不戒烟酒。对此我们首先指出,这种态度是错误的。并说明任何疾病都有发生、发展、控制、转归等过程,糖尿病尤其需要饮食控制、药物、加强运动等综合治疗,如抱无所谓思想,不加控制,发生严重并发症时已悔之晚矣。经说服后已重视治疗及戒除不良习惯。

结果

120例有心理变化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易平稳,经大量的心理护理,2~4个月内血糖平稳,无波动,1~3年后随访血糖都在正常范围内,无并发症发生。

讨论

随着心身医学的发展,临床上对疾病的心理治疗与护理越来越重视,糖尿病患者因精神紧张、心理变化、情绪激动,如紧张、焦虑、悲观、发怒、恐惧、孤独、激动、顾虑等,可使病情加重,血糖增高,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这是精神心理因素,促使体内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增高,致血糖增高,脂质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发生酮症。上述120例中虽无酮症酸中毒,但常见血糖增高,病情加重,症状增多。而心态正常者,血糖平稳,胰岛素用量也减少,所以我们体会保持良好的心理,稳定的情绪,对糖尿病的控制是有利的。

对抱着无所谓态度的患者,在心理护理过程中,曾遇1例,将病情、并发症、后果等介绍得较重,未起好结果,反而增加了患者精神负担及恐惧心理。及时转变了方法,未发生不良结果。所以我们体会心理护理的说服、解释、介绍病情等过程中,要按各种不同的心理、性格、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由浅入深,有利健康方面说服解释,不能过急、过左、过重,否则会起到相反作用。

作者:贲曙萍

第四篇: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WHOQOL-10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糖尿病;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多发的终生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病情进展后累及眼、肾、心等各个器官,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目前,临床中尚没有根治糖尿病的药物,只能通过对症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从而阻断病情进展。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并发症、心理问题等诸多状况,因此,有必要给予糖尿病患者有效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及健康水平。本次研究即对糖尿病患者的舒适护理效果做了分析与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有男患者20例,女患者17例;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55.73±3.84)岁;病程2-20年,平均(10.26±2.17)年。对照组有男患者18例,女患者19例;年齡为38-75岁,平均年龄(55.73±3.84)岁;病程2-20年,平均(10.26±2.17)年。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第一,心理舒适护理。大部分患者的病程均比较长,在病痛的折磨下,患者会出现悲观、绝望、抑郁等心理。为减少这些消极心理的发生几率,护理人员做好心理舒适护理工作:护理人员的着装应整齐、整洁,给患者以清爽、稳重的印象;与患者亲切交谈,了解其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服务[2]。第二,环境舒适护理。舒适的住院环境能够帮助患者舒缓心理、情绪,从而促进康复。为此,护理人员应将病房的温度及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尽量保持病房内及其周围安静不吵闹;将病房内的管线调至柔和状态,晚上则将灯光调暗,以利于患者休息;另外,可以在窗台、门口等位置摆放一些绿色植物,以使环境更显生机[3]。第三,输液舒适护理。糖尿病患者经常注射胰岛素等相关的治疗药物,因此输液过程中的舒适护理非常重要。首先,护理人员应提升护理技能,尽量一次穿刺成功;其次,为防止针头滑脱导致血管壁被刺伤,护理人员应将针头固定;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控制好输注速度,避免输注过快;最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主动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如果患者主诉有疼痛、肿胀感,则应检查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输液管道是否通畅,或者指导患者翻身、更换体位[4]。

1.3临床评价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表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采用WHOQOL-100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2.2WHOQOL-100量表评分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WHOQOL-10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2。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终生性疾病,这些特点决定了糖尿病患者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强大的信心,如此才能够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5]。有学者认为,舒适护理作为一项临床护理服务,能够给患者提供帮助,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本次研究即对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做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的患者,其护理满意度和WHOQOL-10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本次研究中,舒适护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心理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输液舒适护理。心理舒适护理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能够建立治疗信心;环境舒适护理则是为了给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条件,使患者在生理上感到舒适,在心理上感到愉悦;输液舒适护理则是针对临床输液这一护理项目而制定的护理对策,它的实施乃是为了减少临床中常见的输液不良现象,比如多次穿刺不成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在输液舒适护理的作用下,患者能够有更好的输液体验。综上,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刘莉华.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24(14):110-111.[2]张红瑾.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2,23(31):147-148.[3]陈素敏.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35(08):1009-1010.[4]王秋月.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6(02):260-261.[5]张利娟.舒适护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4,10(13):62-63.

作者:赵素梅

第五篇: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观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措施干预的疗效及体会。方法 选择67例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在正确的降糖、降压、降脂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用药及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患者细微体贴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所有患者血糖等指标均控制理想,没有一例出现并发症,均康复出院,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糖尿病;综合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率达到9.7%。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以及对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最主要的是由于患者缺乏对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的了解以至诊断不及时,治疗盲目所造成的[1]。为了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其他指标控制达标,阻止或延缓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患者长期治疗以获得良好疗效,近年来我们对住院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得到了患者的密切配合,并取得显著疗效,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7例,其中男40例,女27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2.37±7.82)岁,病程1个月-17年,平均病程(6.74±3.12)年,合并高血压者42例,高血脂者38例,冠心病者18例。所有患者在进行正确地降糖。降压、降脂及并发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

2 护理方法

2.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被公认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2]。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包括病因、病机、并发症及治疗),使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并讲解糖尿病患者饮食、运动的重要性,合理用药及按时规律服药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快速便携式血糖仪,以便于患者学会自我血糖监测,使患者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能够长期坚持合理治疗,坚持定期检查及复诊。

2.2 饮食护理 饮食应严格控制糖类的摄入,减轻胰岛负担,限制脂肪饮食,避免胰岛素抵抗及动脉粥样硬化[3]。糖尿病患者饮食的总原则为“总量不变,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合理膳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指导患者应做到严格、长期的坚持。以维持理想体重,纠正代谢紊乱,使血糖、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来保证正常机体所需要的生理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及含脂肪较高的食物。一天的饮食要搭配合理,一天中碳水化合物占一天所需总热量的55%-60%;脂肪占25%左右,蛋白质占15%左右;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每日三餐分配可按早早1/3,中1/3,晚1/3或1/5,中2/5,晚2/5分配。应多食新鲜蔬菜,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3 运动护理 运动能促进糖的氧化作用,增强末梢组织特别肌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4]。患者运动前要正确评估自己目前的病情,包括血糖、血压、有无并发症等,有并发症者不适宜运动治疗。运动前要热身,在正式运动前做l5分钟热身运动,如伸腰、抬腿慢走等,使肌肉先运动起来,避免拉伤。运动结束后不要突然停止,最好再做几分钟运动,注意放慢节奏;运动的强度要由低级开始,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并且不宜在清晨空腹运动。可以选择如慢跑、打太极拳、打球等有氧运动,运动的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度,运动量少达不到运动治疗的效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带来不必要的危险,比如低血糖等。运动时间以每周3-5次,每次运动时间20-30分钟,一般不超过1小时为宜。另外运动时要携带手表、毛巾、舒适的运动鞋、急救卡及糖块或饮料。

2.4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只能终身控制,不能根治。另外对于合并有并发症的患者,由于其病程较长、病情较重,还需要长期饮食控制,长期坚持服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所以有些患者会产生抑郁、悲观、恐惧、焦虑的情绪。患者的态度对疾病控制和预后有很大影响[5]。因此针对这些患者,医务人员要主动开导、沟通和关心,给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糖尿病、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患者可以带病延年。从而消除患者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达到心理平衡、轻松,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

2.5 用药护理 由于糖尿病患者所用的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用药时间有其特殊性,用药时间及应用方法必须正确无误,才能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所以糖尿病患者都必须在医生的协助和指导下用药,不可擅自更改药物、减量甚至停药。医务人员应指导患者掌握用药时间、剂量、药物的作用机制、类型、作用时间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7]。应用胰岛素者应教会患者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注意事项等。

2.6 低血糖护理 低血糖在临床中对患者的危害极大,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反应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患者高血糖造成的危害,所以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要及时进行纠正或抢救。教育患者如果出现心慌、出冷汗、乏力、手抖、头晕甚至昏迷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呼叫医护人员进行处理,轻者可以给予碳水化合物食用,重者静脉给予葡萄糖,如果无效反复给予。所以患者手边要常备一些含糖食品,如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口服以缓解低血糖反应。

3 结果

经过对67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用药及低血糖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所有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及血糖水平均控制理想,均康复出院,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疗效显著。

4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血糖过高,出现糖尿,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可出现多尿、烦渴、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重者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或血管、神经等慢性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仅要控制血糖等指标,还必须要阻止或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在糖尿病正规正确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良好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促进血糖的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次临床护理观察显示,患者经过临床的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给予正确的临床综合护理指导,使患者不仅在住院期间受益,还使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坚持长期受益。

参考文献

[1] 肖文娟,陈冬梅.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2):123.

[2] 郭华英.200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9):125.

[3] 柯秀菊.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对策[J].医学信息,2012,25(9):160.

[4] 郝丽颖.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6):108.

[5] 石莲桂,吴艳平,张丽芳.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与积极度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0,25(5):10-12.

[6] 陈春茗,麻作华,刘丽君.糖尿病患者32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0):2518-2520.

[7] 汪春娇.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29(5):350-352.

作者:朱便英 武红霞

上一篇:品德教育论文下一篇:时政热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