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建筑工程设计论文(精选5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建筑工程设计工作对整个建筑施工工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在实际建筑施工工作中,需要将建筑工程设计作为重点内容。针对建筑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针对问题给出有效解决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设计师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第一篇:建筑工程设计论文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摘要:时代的发展也导致社会在建筑上有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建筑行业需要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节能环保是当下社会的主流,因此建筑行业也需要不断积极响应节能环保理念,将节能环保理念不断运用到施工建筑上。节能建筑设计也是积极响应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本文分析探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设计;节能建筑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城市中更多的建筑不断崛起,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造成一些污染,影响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为了让城市与环境能够协调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加入节能建筑设计刻不容缓,通过节能建筑设计能够缓解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伤害,节能建筑设计的方式有很多具体内容如下。

1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原则

节能建筑设计应该遵循以下两点原则:舒适性原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就代表着人民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保障建筑的质量,还需要保持美感、使用舒适,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基础上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来实现建筑目的。节能建筑设计还需要具备循环利用的原则,建筑施工的周期长且使用的技术和建材繁杂,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建材进行合理配置、循环利用,避免出现浪费的情况也是一种节能;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对各种清洁能源充分利用,以这种方式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1]

2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节能建筑设计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我国在以往的工业发展中,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国家也意识到了错误,因此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倡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筑行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内容,如果在建筑施工中能够注重节能建筑设计,将会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状况,不仅能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还能为企业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

节能建筑设计可以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时候,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并且还需要将使用的技术进一步完善。节能建筑设计主要目的是把环境保护当作重点内容,从而创造出优异的居住环境。[2]

节能建筑设计有着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通过完善节能建筑设计方案能够降低企业的建筑成本,来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有效的落实节能建筑设计能为城市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筑施工融合节能建筑设计的时候,使用的建材也需要改善,顺势推动节能材料、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行业有着重要意义。

3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措施

3.1朝向设计措施

在节能建筑设计中,需要改善朝向设计工作,让施工建筑的朝向设计具备合理性,合理的朝向设计能够解决房间的采光问题和通风问题,房间内优良的采光和通风能够提升居住的舒适性。我国人口不断在增加,因此也面临着住房紧张的问题,一些企业为了增加建造的数量,会缩短楼房之间的间距,导致采光通风差。在节能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量楼房之间的距离,防止建筑物之间存在遮挡,降低住户的居住体验。在朝向设计中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对资源合理的配置和利用。[3]

3.2墙体设计措施

节能建筑中的墙体设计也是重要内容,要求专业建筑技术人员对外墙的结构进行设计,保证外墙的结构受力要求和平整度。房子的檐口是和屋面相连的最重要之处,所以必须将房子顶棚的排水问题加以充分考虑,确保排水顺畅性。同时房子的墙面设计上还必须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在墙面施工的时候也可以采用保温,而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必须符合环保准则,通过这些方式才能够调节室内的气温,为人民提供出优越的人居环境。

3.3遮阳设计措施

遮阳设计主要有三个方法。垂直遮阳设计可以很直接的遮挡窗户两侧的光源,这个方法通常应用于西北或东北方向的窗子。而水平遮阳设计则可以做到对光线的大面积遮蔽,应用于正南方向的窗子。第三种遮阳方法为综合遮阳方法,比较另外二种方法的综合遮阳效果更加突出,也比较有利于东南、西南等方向的门窗。所以在施工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使用最适宜的遮阳方法,以达到冬季保温与夏季降温的目的,保证居室温度的合理性。[4]

3.4地面设计措施

在建筑施工中对地面设计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保障地面设计的合理性,在节能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流程开展。地面设计流程复杂,首先需要地基处理工作,从而保障建筑的稳定性。在建材的选择上可以使用抗压强、阻燃效果好的材质,发挥材料的最大作用。在地面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做好检查工作,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

3.5新能源使用方面

在进行节能建筑设计的时候,也需要制定新能源使用方案,這种方式能够为建筑行业节省不可再生资源,扩大建筑行业的效益。建筑节能设计中引用绿色环保的新能源,充分实现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省、环境保护的目的,还能缓解用电紧张的问题。

3.6培养节能建筑人才

我国建筑工程相比发达国家起步时间晚,因此需要改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施工建筑的精细化也增加了建筑建设的要求,这也对节能建筑设计人员的能力提出考验。目前大部分的设计人员的工作认知比较片面,并且节能建筑设计综合工作能力偏低,导致最后出来的效果和想象中有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企业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保障节能建筑设计的可用性。在进行培训的时候,企业可以制定评估考核,增加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实施奖惩制度,保障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节能建筑设计工作中。我国目前节能建筑设计人才短缺,企业可以提升工资待遇来吸引节能建筑人才为公司服务,打造高素质节能建筑设计团队。

结论: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人民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需要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同时满足社会的需求。节能建筑设计能够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通过节能建筑设计还能优化建筑质量,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节能建筑设计也能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对环境的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吴嘉强,梁奎首.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 住宅与房地产,2019(33):79.

[2]黄金强.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20(04):95-96.

[3]舒珂. 浅谈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1):62.

[4]张彤,张建友,陈凯.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 居舍,2019(28):98.

[5]赵可晖.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7):91.

作者:许静波 郑鹏飞

第二篇: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摘要:现如今,打造绿色节能建筑、构建生态家居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主流思想。在这种背景下,不仅给建筑工程设计师提供了全新的设计理念,更给建筑工程领域提供了很多新材料与新方法,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与节能环保事业的相互融合。本文从节能设计规划、节能建材运用、节能设计方法运用这几方面着手,针对节能建筑设计进行了专项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有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节能建筑;设计方法

引言:伴随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的大幅提升,人们在购置房产时,除了考虑房屋建筑整体质量、使用年限、地理位置以及室内格局等因素以外,越来越关注房屋建筑的节能环保价值。房地产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不约而同的将节能理念融入到工程设计方案当中,力争打造极具竞争优势的节能环节建筑。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各地政府部门的大力助推之下,打造节能建筑已经成为整个建筑行业的主流趋势,更是当代建筑设计师的历史使命。

1.应用节能材料

近几年来,不论国家还是社会大众对于节能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催生出大一批污染小、能耗低的绿色节能建筑材料,这些新型材料还迅速占领了建材市场,受到建筑企业和消费者的一致认可。这无疑为建筑设计师开展节能设计提供了巨大支持。比如设计在构思设计方案时,可以在满足工程质量、房屋使用年限以及工程预算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那些带有节能降耗、生态环保特点的新型建筑材料,从源头上赋予建筑物较高的环保价值,彰显出以人为本、永续发展的现代化设计理念[1]。

2.做好整体规划

在建设工程设计环节中,要想构思出一套极具科学合理、节能环保的设计方案,除了要求建筑设计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设计经验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节能意识与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同时从宏观、微观等多个角度出发,设计出既符合建筑行业设计规范,又具有节能环保价值的优秀案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合理设计建筑物方位朝向。此项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建筑外墙保温、室内保暖、室内通风以及采光效果。试想一下,如果室内通风、散热以及保暖效果良好,必然可以大大减少空调、风扇、暖气等电器设备的使用量,从而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目的;其次,科学规划房屋整体格局。室内空间分割与格局规划,不仅关系到室内人员走动时的便捷性与舒适性,還与室内采光以及通风效果密切相关。因此,在很多优秀的室内设计方案中,都能够感受到设计师力求最大限度追求房屋结构的通透性,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和自然采光效果良好;此外,在细节之处体现节能设计。如图1中所示,除了宏观方面以外,建筑设计师还要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关注细节之处,力争通过宏观规划与细节设计的相互融合,彰显绿色环保理念的整体运用效果[2]。

3.绿色屋面设计

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屋面设计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设计方案当中存在缺陷问题,必然会引发渗漏问题。轻则影响房屋的美观性与保暖效果,重则对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造成不良情况。由此看来,在绿色屋面设计中,存在众多需要设计师考虑的设计要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屋面浇筑环节,要针对保温板、保温隔热层以及隔水层进行明确划分。具体而言,就是结合每一层的功能属性采用适合的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力争达到最佳施工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同时达到防渗漏和节能保温的目的;其次,合理选择屋面施工材料。例如在选择防水卷材时,除了考察其防水、保温、价格等因素以外,还要考察其原料品质、加工工艺是否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如果该材料具有一定的毒性,即便其防水性能过关,也不得应用于绿色建筑设计当中[3];其次,融入绿色设计手法。伴随着绿色建筑理念的不断完善,涌现出类似于屋面绿化、倒置式屋面等多种新型设计手法。例如模块化屋面景观设计就是由太阳能装置、植物容器、雨水收集过滤系统以及地面铺装材料共同组成屋面自动循环系统。通过其中的雨水收集系统便可以自动完成雨水渗透、收集、过滤、滴灌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保证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还实现了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屋顶空、温度及湿度得到有效调节,还发挥出防渗漏的功效,更令城市上层环境得到了装饰与美化[4]。

4.墙体节能设计

建筑墙体不仅发挥着支撑承重、保温隔热等重要作用。在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下,开展墙体设计,主要存在以下要点:首先,正确选用施工材料。在以往的建筑外墙设计中,大多都是采用采用保温砂浆、乙烯基苯板等材料。但是,这种材料虽然可以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而且比较经济耐用,但缺陷是不够生态环保,容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需要在绿色墙体设计中,需要使用新型环保材料替代传统材料,从源头上消除建筑墙体材料的潜在威胁。另外,还可以使用石膏粉进行建筑外墙的涂刷,这样既可以达到保温效果,又可以美化墙面,还具有较高的环保性能;其次,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在墙体保温节能施工中,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在喷涂、抹灰、粘贴等施工方法当中选择一个最佳方式,从根源上防范外墙保温层各类质量隐患问题的发生。如果选择抹灰方式进行施工,务必在施工之前对墙体表面进行修平以及清洁处理,还要确保保温层厚度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必要时,需要事行针对墙面进行冲筋处理。在抹灰施工中,要确保抹灰厚度达标,通常需要达到10mm左右。当确认上一层单位强度符合相关规定之后,方可进行下一层施工。从理论角度上看,应将保温砂浆应用于采暖与非采暖隔墙的内保温部位,如果将其应用于墙体外侧,则需要采取相应的防裂措施和防渗漏措施[5]。5.门窗节能设计

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在门窗节能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要点:首先,提高门窗的通风采光性能。对此,需要建筑设计师在落实门窗设计标准的同时,针对门窗尺寸进行合理计算,确保门窗与墙体面积、室内空间比例的科学合理性。既要体现现室内环境的通透性,以便于室内外空气的快速流通,也要确保门窗的保温保暖效果;其次,科学选择门窗材料。在当前的建材市场当中,涌现出很多新型的环保门窗。这些门窗不但外观新颖,不具有更佳的隔热、隔音效果。建筑设计在选择门窗时,要充分结合房屋建筑的外观样式、室内空间格局以及门窗规格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建材市场上有一款辐射较低、性能更佳的新型玻璃,由于此款玻璃的长波红外热透光率相对较低,所以其保温性能更加突出。如果将这种新型玻璃制作成中空玻璃,其导热系数较普通单层玻璃将降低25%左右[6]。6.节水节电设计

此项绿色建筑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节水设计。由于高層建筑物楼层数量较多,施工量较大,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上必然应用到大量水资源。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用水量,设计人员可以基于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引进国外先进的节水工艺,使施工用水量得到全程有效控制,提高建筑工程的环保价值。此外,在建筑节水施工中,有必要在适合区域建造一个蓄水池,让雨水通过引流系统汇集到蓄水池当中,完成沉淀净化。此后,便可以使用净化之后的雨水进行绿化灌溉、小区道路清洁等等。这样一来,既提高了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又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节水节能的目的[7];其次,遮阳设计。对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温度较高,如果在建筑设计方案当中缺少遮阳设计,或者遮阳效果不够理想,必然会在较大程度上增加空调、电扇等电器设备的使用频率,从而造成大量的电能消耗。因此,在开展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针对遮阳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赋予房屋建筑较为理想的遮阳效果。对此,需要建筑设计根据建筑物的日照时长、地理位置、方向朝向等因素开展遮阳设计。另外,在设计方案当中,还要针对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进行合理安排,并且选择先进、耐用、环保的遮阳产品,确保建筑物遮阳装置作用的长期有效发挥;最后,节电设计。在节约用电方面,除了提高室内采风效果以外,更为重要的是针对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比如在施工过程中,整个建筑工地内的各项用电设施便可以使用太阳能发电,最大限度降低施工过程对火力发电的消耗量。在建筑物后续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方式为建筑物提供电能资源的应用。通过太阳能热水器、照明、地热等途径,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等目的,使煤炭、石油等日渐稀缺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8]。

结语: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节能理念已经渗透到建筑工程领域内。而且,建筑施工作为能源消耗较大的传统行业,有责任也有义务肩负起节能降耗的重任。对此,需要从工程设计阶段着手,在设计方案当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运用各种新型节能建材替代传统建材,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工艺,从源头上提高建筑的节能标准。只有把握好工程设计质量关,才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以及建筑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这不仅是提升建筑企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建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鹏,黄凌洁,宋树云.民用建筑工程照明节能设计浅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9):84-85+87.

[2]贾晓丽.关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J].新型工业化,2021,11(08):114-115.

[3]吴玉霞.分析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16):174-175.

[4]张腾飞.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城市住宅,2021,28(07):113-114.

[5]徐欢,曹浩,陈浩.建筑规划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J].城市住宅,2021,28(07):115-117.

[6]王大志.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1(15):100-101.

[7]江培福.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J].价值工程,2020,39(16):153-154.

[8]詹晓娥.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有效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4):34-35.

作者:桑坤

第三篇: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建筑工程设计工作对整个建筑施工工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为,在实际建筑施工工作中,需要将建筑工程设计作为重点内容。针对建筑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针对问题给出有效解决措施。与此同时,还需要保证设计师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节能建筑设计

1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原则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舒适性原则。在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始终遵循舒适性原则,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并且在此基础上,达到低碳环保,才是真正实现节能设计。第二,循环利用原则。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针对建筑中所需要使用的材料以及资源等,需要进行循环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等问题出现。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各类清洁能源的利用,比如,风能、太阳能等。通过该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对能源的合理利用,同时能够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建筑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设计尺寸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尺寸是其中存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实际的架构设计过程中,列轴对位置部分和节点应用程序图,可能会出现不一致问题。除此之外,轴之间的墙壁以及粱在设计过程中,也可能会存在不一致问题出现[2]。而且在建筑物层数设计过程中,会出现高差问题。如果设计工作人员对建筑物面层厚度问题没有进行充分考虑,那么此类问题将会经常发生。

2.2设计深度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深度设计过程中,不同设计师在设计中的侧重点存在不同,所以,设计深度问题也存在不同,如果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存在问题,那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设计深度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在设计深度上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顶板设计中的问题,如果顶板没有进行有效设计与处理,那么对建筑物的防火安全会产生一定影响。第二,相关连通口设计净高如果出现不合理现象,那么将会对后续官网安装施工工作产生制约,从而影响整个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措施

3.1遮阳设计措施

在节能建筑的遮阳设计中,可以采取以下不同方式:第一,可以采取垂直遮阳设计方式,该种设计方式,可以遮挡窗户两侧的斜射光源。同时垂直遮阳方式,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在西北窗户或者东北窗户。第二,水平遮阳方式,水平遮阳方式主要是采取在窗户上直接对光源进行遮挡的形式,可以实现大面积遮挡。该种遮阳方式,更加适用于朝南的窗户中。第三,综合遮阳方式,综合遮阳方式的遮阳效果更加显著,该种遮阳方式更加适用于西南窗户以及东南窗户。在实际的遮阳节能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展开,这样此案呢个保证建筑在冬季能够储存足够的热量,在夏季能够将热量散发,降低室内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合理性。

3.2地面设计措施

地面节能设计是节能建筑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为保证地面节能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在地面设计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设计標准与流程展开。在实际地面节能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及时做好地面地基处理工作,因为地基处理是保证整个建筑稳定性的关键与重点。因此,需要基于地基处理更多的关注与重视。第二,在地面材料的选择中,需要选择阻燃性能较好、抗压能力较强的材料,保证材料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三,在实际建筑过程中有许多工程较为隐蔽,比如,封闭处的材料问题,需要及时做好检查工作。同时在相应的图纸上,需要增加文字说明,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工作提供保障。

3.3墙体设计措施

在建筑墙体的节能设计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对与墙体构造需要专业的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化设计,承重墙需要对结构受力需求进行满足,同时墙面的平整度、稳定性需要得到保障。第二,在檐口设计过程中,因为檐口是外墙与屋面的重要衔接处,所以,需要将房屋顶棚排水问题进行充分考虑,保证排水通畅性。第三,在墙体的保温隔热设计过程中,为保证达到良好保温隔热效果,可以使用保温板材料。保温板材料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达到一定节能标准,这样可以将热量进行有效的传递与阻隔,将室内温度进行有效控制,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工作环境。

4建筑机电工程节能设计要求

4.1节能设计时,满足运行条件及功能要求

在建筑机电工程节能设计时,第一个要考虑的因素应是功能性与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工程中机电设备的运行条件、保证机电设备运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运用一切方法与手段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还要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环保节能效益的提升。

4.2节能设计时,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在建筑机电工程节能设计时,其次要考虑的因素是在提高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的同时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完善是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还行保证建筑机电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最大化,这就需要有一套先进完整的节能技术理论及设备,通过对机电设备的合理优化,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项目在这方面所需要的各种费用,控制工程建筑的资金投入,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还有利于提高建筑机电工程的经济效益。

4.3顾全大局,设计科学合理的负荷量

在建筑机电工程节能设计时,还应顾全大局,设计科学合理的负荷量。负荷量的科学化,严格控制好设备运行的设计系数,将此过程中设备的负荷量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中,可以保障建筑工程机电设备的运行性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面对与众不同的用电情况,应制定特殊的处理方案,使其拥有合理的负荷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5建筑节能设计的具体措施

5.1加强深度设计

如果想要使深度设计中的顶板设计问题得到更好解决,需要将整个建筑的消防标准提升,在实际的楼梯设计过程中,可以增设顶板。通过增设顶板,可以将楼梯分开,这样就达到良好防火效果。如果想要使楼梯的气质位置设置问题进行更好解决,需要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平面楼梯口位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与此同时,在地下室楼梯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楼梯的起始位置进行调整与完善,使得起始位置质量得到保障。如果想要解决相关连通口设计净高问题,那么需要保证在设计过程中,连接口与梁底标高相一致,同时配筋与截面也需要保持一致。

5.2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空调系统是建筑工程机电设备能源消耗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针对面对空调系统制热和制冷模式以及空调辅助功能对能源的消耗量,来优化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比如说,在特定的室内温度下,合理借助室外的风力资源,促进室内外温度调节与平衡;或者是将自然资源作为主要的动力因素,从而减少空调的动力系统对能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结束语

在如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下,使得城市建筑规模与建筑质量正在逐年增加。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严重。因此,为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需要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加强节能建筑设计。通过节能建筑设计工作的展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与伤害,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共同进步,这样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我国的更快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亚敏.建筑工程设计中应用绿色节能技术的研究[J].智能城市,2016,2(10):272.

[2]陈光照.建筑工程设计中的绿色节能技术应用分析[J].门窗,2014(07):195.

[3]刁平华,高鹏辉.建筑机电节能工程设计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4):37.

作者:李向红?刘现堂

第四篇: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当下,全球正在普及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但不同国家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有所不同。我国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我国的绿色建筑理念,除了要求直观的立体绿化的设计外,更多的要求是偏向于节能减排,努力实现单位面积的最大利用。现代化建筑的节能设计中,传统建筑工程技术的应用智慧将会打开节能设计的思路,在满足建筑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其能源消耗与运行成本的有效节约。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节能;设计

引言

建筑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消耗大量能源,能源消耗比重过大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的高消耗不仅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将对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建筑节能具有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与居住舒适度、提高能源资源有效利率、强化对环境的保护、推进建筑节能相关工作可以使得建筑资源更为合理使用等,不断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开展,可以助力节能环保理念落实,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绿色发展。

1节能设计概述

传统建筑无论是土木结合还是砖木结合,都是以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体系,除去那些高大的宫殿、宗教建筑外,大量建筑均单体不大,没有通风空调等现代机电设备。现代建筑工程存在体量大,功能复杂的特点,为满足人们的使用和舒适需求,在建筑工程设计中大量使用的通风、空调等机电设备情况非常普遍。由于通风、空调等机电设备的使用会消耗能源,不利于节能减排,设计者如充分利用传统建筑工程所蕴含的节能智慧,并将其应用到现代化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中,以此来达到尽可能降低机电设备使用、节省能源消耗的节能效果[1]。

2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

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建过程中,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利用建筑,可以提高土地使用率,有效解决我国出现的住房困难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設中,一般会采用冷暖设计方式,这种方式将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消耗,给我国能源分配和发展带来直接影响。基于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在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同时,还要保证能源科学应用,降低建筑对能源过量消耗的影响,提高能源使用率,把建筑能源需求控制在合理范畴内,让其满足国家建筑建设中能源使用标准。

3现阶段建筑设计在节能环保现状

第一,节能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专业人才较少,与其他方面的建筑设计相比,节能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出现的时间较短。对于该方面的人才,我国培养得也比较少,节能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顶尖人才更为稀缺。第二,在相关行业标准以及法律的制定方面,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使得我国节能环保方面的建筑设计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与非节能环保技术相比,节能环保技术的建筑设计与未使用节能环保技术的建筑设计使用的材料更加昂贵,建造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更多,耗费的资金更多,这会导致承包工程的建设者更多地选择那些非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法,从而进一步阻碍了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的发展[2]。

4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

4.1节能理念下建筑布局设计

节能理念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最优配置,降低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推动建筑区域内的能耗向低碳目标迈进。节能理念的实现要以建筑区域内及其周边的实际情况为参考进行设计,在设计中要充分考量日照、风向、地质以及本地气候等因素展开设计,在“绿色设计”理念贯穿设计全程的原则下,要考量建筑中的建设节能问题以及建筑交互后的节能问题。为了兼顾每一栋建筑的采光情况,在布局上要做好错落的设计规划。另外,考虑到夏日可能出现过高温度的情况,可保障建筑在整体朝南的设计下,适当向风向偏移,提升建筑在夏季的散热能力[3]。

4.2科学开发自然资源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合理开发,科学使用自然资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实现建筑内部供暖,提高建筑取暖、采光、保温性能,净化建筑内空气,改善空气质量。太阳能主要是利用太阳光产生热量,形成化学反应,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或者电能,为建筑运行提供能量。太阳集热器能够收集太阳发生的热量,并将其转变为热能,在寒冷的冬季可以给建筑供暖,在炎热的夏季,太阳集热器能够设计成空调,给人们提供舒适、凉快的生活环境。风能则是空气流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通过风能供电能够把风能当作建筑内部充电、照明、无线电通信的电压,以降低对电力资源的消耗,节省不可再生资源。

4.3完善建筑围护结构设计

建筑室内温度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可以通过优化围护结构的方式,达到辅助控制建筑内温度,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一般民用建筑的围护结构主要由外门窗、屋面、外墙等结构组成,在进行优化设计上,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第一,在门窗方面,门窗是热量损失较大的地方,因此可以根据建筑的使用情况,适当缩小门窗面积,减少热量散失与空气渗透耗热量,提升建筑节能水平[4]。当然在门窗与墙面积比设计上,需要结合当期环境及建筑风格,适当进行调整,不可过分缩小门窗面积,而使得其实用性与美观性下降。第二,屋面的隔热设计,一般采用隔热砂浆和隔热板等材料来阻止热量传递到墙壁,可以更好地将房屋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并且降低能量损失。有效地减少了加热和冷却过程的能源损耗和成本浪费。第三,外墙设计方面,我国先进的墙体材料大多以复合材料为主,其综合考虑了外墙所承担的功能,如防水、隔热、保温、防腐蚀、隔声等,还具备调节温度、防毒等新型功能。相关资料显示,传统墙体材料如单层钢窗、铝合金窗的传热系数为6.4,聚苯乙烯节能墙体的传热系数为0.73~1.28。可见,新型墙体材料传热系数远低于传统的铝合金窗,其节能效果更明显,因此建筑墙体材料应优先选取新型节能材料[5]。

4.4绿化植物设计

开展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建筑节能设计人员应注意在绿化系统中种植和应用植物。减少排放量和能源消耗的重要目的可以通过整合绿色植物来实现。这种绿化系统可以大致分为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和空中花园绿化。为了对屋顶进行绿化,可以将屋顶设计为斜坡,然后在其上种植绿色植物,但是还应有效考虑屋顶上的负载,以免过多的负载影响屋顶。对于垂直绿化,主要使用爬山虎等植物在外墙上进行种植,因此可以完全覆盖建筑物的外墙,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避免阳光直射到墙壁上,还可以有效减少污染和改善空气质量[6]。

结束语

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是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着力点,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引入节能设计是一项困难重重的具有挑战性性的任务。在建筑行业的工程设计中,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经验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彪.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0(3):15-16.

[2]高劲松.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创新与节能环保措施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6):153-154.

[3]黄金强.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4):95-96.

[4]吴嘉强,梁奎首.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79.

[5]周志广.传统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实践分析[J].中华建设,2017(05):144-145.

[6]张彤,张建友,陈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居舍,2019(28):98

作者简介:姓名,董福增 性别,男  出生,1987.06.17,民族,汉  籍贯,河北省黄骅市 学历,本科 职称,中级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

作者:董福增

第五篇: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研究

摘 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发挥建筑节能效果,进行必要的建筑节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建筑设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设计知识和总体规划能力。在建筑布局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考虑照明等因素,降低能耗,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效益,为人民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在保护国家资源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节能建筑设计、应用探讨

一.建筑工程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1.符合国家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能源的使用情况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长远发展。提升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增强对污染源的控制,经过对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合理的运用低碳环保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原材料,每年耗费的能源速度超出了能源的再生速度,导致能源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2.减少资源损耗

建筑设计过程运用节能理念完成设计工作,可以减少能源损耗,首先是节能建筑在方案与草图设计过程,均会对施工提出要求,利用环保建材以及减少施工浪费问题这是基础的节能建筑的设计要点;其次该项工作在设计过程会注入更多的工程实地考察以及工程项目地自然环境研究,通过调整建筑物排位走向以及内部结构与间距,降低建筑物在使用过程的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以此降低资源损耗。

3.改善生活环境

经过开展节能建筑设计工作,既可以推动我国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优化人们的生活氛围。在节能建筑设计过程中可以融入低碳环保的理念,同时,可以在实际建筑设计以前,对现场的具体状况进行考察;另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具体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节能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施工过程中防止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把对环境的保护当作核心,优化生活环境,共创美好家园。

二.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应用措施

1.合理的规划和体型设计

在建筑设计环节需要重视建筑所处的环境,针对不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需要合理的规划和进行体型设计。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建筑的形态与所处的地理位置等。日 照是建筑取得充分热量的主要方式,所以,建筑的日照和朝向是建筑设计环节的节能重点。 对北方地区而言,内蒙古地区的建筑一般使用圆形的平面设计,这样能够有效地抵抗草原的恶劣气候,也能缩小建筑散热的范围。北方平原的狂风和沙子比较大,这种设计也能有效地对其抵抗;而对南方地区而言,夏天天气比较湿闷,做好通风和散热设计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建筑的向阳面和背阴面形成不同的气压,让自然风形成回旋,及时在无风条件下也会感觉到凉快,减少空调的使用,达到很好的节能效果。

2.朝向设计

建筑物的位置和朝向与建筑物所在的位置、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密切相关。在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的要求,利用风向进行通风,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一成不变的坐北朝南是需要斟酌的。因为在不考虑建筑面积、位置的情况下,坐北朝南的传统布局有助于进行绿色节能技术的实施,在传统的观念中这也是正确的朝向模式。但是随着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人们对于建筑面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的条件下,南北朝向很难实现。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利用风向通风、改善室内格局的方法进行采光实际,成为了重要的解决方式。可以在室内进行功能区的划分和科学的采暖布局,来进行更好地资源利用,提升效果。 3.选择应用合理的建筑施工材料

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应该要做好对建筑工程材料的综合合理选择。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节能材料的选择应用对于建筑的工程应用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其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要对材料种类和特性做好综合考量。新时期,我国的环保建材种类越来越多,很多釉面砖和前卫石膏板以及硅藻泥等施工材料往往能够有效实现科学合理化的应用;因此,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中,应该要将环保建筑材料应用其中,很多建筑材料往往有多种污染物质,所以要将新型的环保型的材料应用到建筑节能设计中, 从而更加高效的进行建筑节能设计,达到资源合理规范应用的有效效果。

4.遮阳设计

为了实现节能设计, 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日 照时间和不同区域的建筑功能来设计建筑遮阳。遮阳的布局一般是根据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来确定的。一般分为水平遮光、垂直遮光、水平和垂直遮光形式的组合和活动挡板遮光。不同的遮阳形式可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功能建筑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充分发挥各种遮光形式的优点,可以采用多种遮光形式。 关闭的方式保证了阴影的效果。

5.开发利用的可循环新能源

制定新能源合理应用方案,能为建筑工程设计工作节能化发展提供正确方向,最为关键的是,有利于节约不可再生能源,最终扩大建筑业经济利润空间,为建筑节能行业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于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引用可再生能源技术,能够实现能源充分利用、环境保护目的,其中,大力推广太阳能烟囱式发电系,能在利用清洁能源的基础上有效缓解紧张的用电压力,进而满足优质电能使用需要。

6.墙体的节能设计

在对墙体的设计时,不仅需要实现墙体的保温,在进行专业设计时,需要注意对其进行全面分析:①需要对墙体的整体构造进行专业的设计,使其承重墙的设计满足结构的受力要求, 同时还需要保证墙体的平整度,使其实现最大的稳定性,使墙体保温的施工可以更好地实现;②对檐口构造进行设计分析,檐口是外墙和屋面的接口位置,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其合理性,降低出现房屋顶棚排水不畅问题的可能性;③对屋面进行保温隔热设计,通常情况下,普遍采用将保温砂浆和保温板等材料铺设在墙体上来阻隔其热量的传递,使房屋内部的温度始终保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可以使其在进行采暖以及制冷过程中的能源损耗有效降低,减少资源的浪費和成本的投入。

7.门窗及玻璃幕墙设计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门窗、玻璃幕墙是整个设计方案能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的整体能耗要求很高。因此,节能设计应严格按照以下集中措施进行:(1)通风采光设计达到工程标准后,应确定门窗与墙体的比例,并与外立面有效结合,尽量减少门窗面积;(2)门窗材料选用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尽量选用新的环保材料,以提高整体建筑质量和隔热性能。

8.地面节能设计

地面节能设计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但其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重要性丝毫不低于屋面和墙体。在针对地面进行节能设计前,需要严格依照设计标准,做好地面基层的处理工作, 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地面节能设计需要关注的问题有几个: ①必须综合考虑地面材料的抗压强度、阻燃性能以及导热系数,对材料进行合理选择;②应该对一些隐蔽性工程,如封闭处的材料厚度、粘结强度等,进行严格验收;③应该在设计图纸上,增加文字和图表说明,方便进行施工和验收。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就是一个围绕建筑的设计、施工、装修、管理而展开的行业,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节能设计是建筑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筑设计师必须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大在建筑节能设计领域的研究,充分发挥节能设计的优势,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尹丽娜,周伟敬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 江西建材 2017(3):50

[2]马彪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分析[J] 中国住宅设施2020(3):15-16

[3]秦雯 建筑工程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探讨[J] 住宅不房地产2018(36):54

作者:董石鑫

上一篇:建筑历史论文下一篇:建筑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