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有感

2022-11-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读教育有感

读《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有感

摘 要: 作者拜读了管建华教授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后颇有所感,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关于作者及其著作内容的简介;关于论文写作方法上的所得(包括视野的开阔性、思维的严密性、术语运用的灵活性和治学的包容性);关于本书所引发的几点思考(包括对“存在”、“平等”、“音乐”“困惑”的思考)。同时,也通过对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思想阐释与肯定反观当下的音乐教育体系,旨在引起人们对当前音乐教育的反思。

关键词: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 论文写作方法 思考

一、关于作者及其《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内容的简介

(一)作者简介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作者管建华先生系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民族音乐学副会长,《音乐教育杂志》主编。主要从事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东方音乐文化比较研究。论著有《音乐人类学导论》、《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囿于世界音乐教育》、《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历路程》、《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等等。

(二)《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内容简介

该书以“后现代音乐人类文化学”多元文化的全球性的视角,“现代性”与“后现代性”比较的方式,通过论述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以来,音乐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认识论基础),音乐教育学科与后现代其他学科(科学、哲学、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关系,后现代具有代表性人物(雷默、罗伯特·沃克、布莱金、内特尔、克莱南和埃利奥特)的音乐教育学思想,以及21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批判了音乐教育学的“现代范式”(如以对“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的批判,对音乐课程的开发范式、普通学校音乐学科教育学、音乐教育的物理范式的批判,等等),肯定了音乐教育学的“后现代范式”(例如,对音乐教育文化哲学构建的肯定,对音乐课程的理解范式、音乐现象学教育学、音乐教育生物学范式的肯定,等等),指出了当今“人类文化面临的一种全球性的建构”和人为理解把握这一命题而引发的“全球性思考”,呼吁人们以后现代音乐教育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并为实现世界多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作出相应的努力。

二、关于论文写作方法上的所得

读了《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之后,我觉得,该书在论文写作方法上的某些特点对于研究生来说很值得借鉴与学习,现总结如下:

(一)视野的开阔性

这一特点首先体现于作者占有文献资料的丰富性,以及对其运用、处理的灵活性上。从该书来看,文献资料的丰富性体现为其在来源上的多样性上,例如,纵向上的时间与历史的,横向性上的国内外与跨区域的、跨学科的,等等。另外,作者对于外国大量文献的翻译、引进等,也为原有文献不断更新、保持其与时俱进的丰富特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对于文献的灵活运用体现在作者对其所占有材料的分析、加工、整合与提炼上。作者能够根据现有文献资料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以此归纳或演绎出新的观点。由此可见,一个优秀的音乐教育研究者必然在文献研究上占有一定的数量和质量上的优势,并能将其深入浅出,用之游刃有余。

其次,这一特点也体现在作者对“后现代”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上。作者将音乐的“后现代性”置于人类历史与文化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中,以“全球性”的研究视野来解构、整合音乐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并能以小见大,熟练运用交叉学科(哲学、心理学、美学、音乐人类文化学、生物学、音乐教育学等)的科研成果,全方位地为我们呈现出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的渊源其发展。这种富有高瞻远瞩意义的立意是对于刚刚踏入研究之门的学子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

对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各个章节的布局及写作思路的特点,将之概括为圆的层层递进的“包含”关系。如图所示:

注:

1.A—E 各个部分名称

A.第一章:后工业社会与音乐教育;

B.第二章:后现代学科与音乐学科;

C.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研究;

D.音乐教育学的现代范式与后现代范式;

E.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

2.A—E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A至E,研究领域逐渐缩小,前一章作为其后一章服务——作为后一章的知识背景,论点由外及内,逐渐具体化、强化。即,A包含B,B包含C,C,包含D,D包含E。

(三)术语运用的灵活性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哲学老师陈向义曾说:“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支撑,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会成为哲学家,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这个人会不会运用哲学术语来说话。”这句话表明了“使用哲学术语来说话”的重要性,也暗含了从事学术研究工作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熟练运用术语的能力。我在初读《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时,感到其学术语言特别晦涩,很难将自己融入到书中所描述的文化语境中,直到将该书读完,才有些应手。由此观之,对于新生来说,只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不够的,还要在此基础上,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锻炼自己在学术上的多种视角、多种维度的思维能力,以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结构。

(四)治学的包容性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综观《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中所呈现的观点,可谓林林总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虽然作者旨在提倡音乐教育学的“后现代性”,但并没有囿于“小我”的世界,而是把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内容置于社会的、历史的知识大背景去思考,将之与音乐教育学的“现代性”作比较,并借鉴、吸取不同学科(如哲学、心理学、生物学、音乐文化人类学等)的科研成果,给予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以客观公允的描述、评论,使其观点尤为鲜明,内容尤为充实。由此,作者治学的包容性可见一斑。这一点,也可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中心思想——后现代性(解释的、语境的,不确定性的、差异的、解构的)所反映的多元的文化视角,及其写作目的——引发人们对音乐教育的全球性思考中看出。

三、由《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一)关于“存在”的思考

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存在即合理”,这个“合理”不是指我们平常意义的合理,即好的、正确的、合乎公共道德的等,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合理,即合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是相对于对象的存在性而言的,一个事物之所以存在,不管其好坏,总有其存在的理由。对此可能会有人认为:如果存在的都是合理的,那中国封建制度的存在也是合理的吗?日本侵略中国也是合理的吗?恐怖分子、法轮功也是合理的吗?若是这样,谁不都可以去抢劫了?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但它与黑格尔所说的合理不是一回事,此种观点误读了哲学意义上的合理。生活意义上的合理往往是一种价值利益的判断,而哲学意义上的合理却是对事物客观存在性的一种认可。我们不能因为一事物不符合我们的价值利益就否认它的客观存在性。而这一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也不是让我们被动地去承认客观世界,以致相信“宿命论”,相反,它是要求我们在认清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世界、理解自己,以便能动地改造世界,创造更加符合人类价值利益的事物。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生活意义上的合理与哲学意义上的合理相混淆,以致夸了大前者,否定了后者。中国的传统音乐就是其中一个尝其苦果的案例。在许多中国人眼里,西方音乐是最棒的、最高雅,音乐只属于西方。与西方音乐相比,中国的传统音乐俗不可耐。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说中西音乐是否存在一个共同的文化审美价值标准,是否具有可比性的问题,就其比较后的结果——中国传统音乐的衰落甚至消亡来看,也是不合情理的,因为我们否认了中国传统音乐作为音乐的存在性,即中国传统音乐不是音乐,只有西方音乐才是真正的音乐。既然我们连一事物作为客观存在的最基本的属性——存在的合理性都予以否定了,又怎能给予它合理而公正的评价呢?当它与另一事物相比较时,又怎能体现其评价机制中所谓的平等呢?

(二)关于“平等”的思考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在论述“中国音乐教育所面临的五大问题”之“国际化交流的相互性与平等”问题时,引用了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交往合理是再现生活的必要条件,而这要达到生活世界有三个前提:第一,行动者(即交往者)的独立自主性;第二,文化的独立性,不依赖于外部的强制;第三,交往的透明性。”可见,哈贝马斯是从三个角度(即主体、客体,以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定义这三个前提的,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了,它对于我们解决国际文化交流的单向性、不平等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然而,我认为这一观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而且其回答“问题”的方式主要是在“认识论”的层面上的,而在“实践论”的层面上却未作以明确的、具体的、深入的解答。在此,我谈谈自己的想法(需要指出的是,我并不是在讨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是否深刻或者正确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就文中的问题而谈问题,是带有“语境”意义的,作为一家之谈,其观点难免有些片面、狭隘,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还请各位予以指教)。

目前,中国的音乐教育在国际学术界有个尴尬的处境——“失语”。虽然摆脱这一处境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对此,我想谈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音乐教育事业尽点微薄之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的“平等对话”。

具体做法是:首先,要“重视”自己音乐文化价值的“存在”。这就必须弄明白一个问题,即音乐到底是什么,它有何功能,它与文化有何关系,它应处于一个国家发展策略的什么位置。只有这样——做到“知己”,才有资格“言他”,让西方国家来“承认”我们中国音乐文化价值的“存在”,这是实现双方平等交流阶梯的第一步。

其次,各国要在相互“承认”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美国著名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B.Nettl,1930)在其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多元音乐化教育的提倡”中指出:“我想完全可以说,所有音乐人类学家相信对于音乐的最好的理解是把它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音乐是文化的一部分。这种音乐又反过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各种文化和它们的多样性……作为音乐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从事一种对我们某些人来说是新的使命的工作:让学生对音乐作出世界范围的理解。各种现象将帮助他们理解各种音乐,并提供一种进入理解世界其他文化的机会,也有助于个社会成员更好地理解他们自己的音乐……”而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多元文化教育也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会提出的倡议,在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第七次国际会议建议书的总体建设中涉及了六条关于“理解”含义的条文,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最后,我们必须做到“知彼”——理解他人的音乐、世界的音乐,以便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音乐。当然,这些实现也有赖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双方或多方的共同努力。

(三)关于“音乐”的思考

音乐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这样理解:音乐是以音响材料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呈现在时间中的,关于声乐、器乐、理论(乐理、和声、作曲、复调)的情感艺术,它具有提高审美价值,陶冶情操、修生养性的功能。然而,当读完《后现代音乐教育学》之后,你便不得不对这一问题作重新的思考。而这一思考也使我改变了先前的像上述多数人对于音乐的物理的概念化理解,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使我的思维由“点”的单一的闭塞方式转向了“线”与“面”的发散方式,从而开阔了自己的学术视野。

关于上述音乐的释义,也是大、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普遍理解。这一点从整个中国音乐教育所走的基本模式——“西方音乐教育”便可看出。西方音乐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的音乐教育观念,我们对音乐的理解。我们只认为欧洲的音乐是最高雅、最棒的音乐,其他民族的音乐不是真正的音乐。殊不知我们所谓的正统的音乐教育其实是西方“欧洲音乐中心论”,“文化霸权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体现。这种无知使我们迷失了自我、否认了自我。例如,直到现在还有人(包括某些高校的音乐教师)瞧不起二胡,提到拉二胡的人,他们就和乞讨者相联系,并用一种鄙视、不屑的口气说:“这还叫音乐?!”同样,很多人在听西藏喇嘛的念经声也会捧腹,认为那种声音只会由人在上厕所时才会发出。人在无知时就是那么的可爱,而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时才会懂得什么叫做“可悲”。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认为音乐是世界的、人类的、文化的,而不是西方的、欧洲的、某一领域的,就像哲学所言——没有错误的思想只有“错位”(时间、地点等生成条件的错位)的思想一样,在“音乐”这一具有文化内涵的概念中,音乐没有雅俗优劣、“非音乐”(那种鄙夷、不屑,甚至不承认非西方音乐是音乐的观点)与“音乐”(那种只承认西方音乐为音乐的观点)之分。而我们对音乐的歧视便是对文化的歧视,对种族的歧视,对人的歧视。

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他的《金枝》说道:“当某一个人的生命被认为是寄托于某一特殊物体上并与之不可分割地紧密相连时,该物体如果毁灭,则其人的生命也随之毁灭,那么这个特殊物体就可以客观地被认为或被说为某人的生命或死亡所系,像童话故事里发生的一样。”换句话说,[文化]为人的生命之所在,亦为人的生命之不在(萧梅,韩重恩,《音乐文化人类学》广西科学技术出版,1993)。人可因文化而生、而死,在某种意义上,文化正是人的生命的象征。而作为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音乐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的音乐也应是具备这种生命的属性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也是人的生命的象征,对音乐的歧视也是对生命的歧视。我们应该像对待一个有生命的人一样去对待音乐,这一对待方式即是人性化的方式。在我看来,后现代性对于现代性的否定,正是对人性化及其人本身的肯定。因为音乐教育的现代性以二元论、本质性、合理性、普遍主义、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而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则是以多元论、解释学、差异性、边缘性等为其指导思想。前者趋向于真理的绝对性、科学的权威性,强调人的“绝对服从”,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后者则趋向于真理的相对性、现象的解释性、存在的多元性,强调人的自由选择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可持续意义。另外,在哲学认识论上,现代性关注的多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后现代性关注更多的是主体与主体,即人与人的关系。不论是雷默的不确定性思想,罗伯特·沃克的全文化或范文化的音乐教学法思想,布莱金的音乐生物学研究思想,内特尔的后现代恩来向文化并置的方法结构思想,克莱楠的交叉文化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学的思想,还是埃利奥特对现代性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批评思想,都反映了其趋于人性化的理论。

(四)关于“困惑”的思考

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现代”一词就出现在了西方国家的文化字典里。如果说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音乐教育不得不采取西方音乐教育模式,倒也可以理解。但是从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发展,到现在一百年过去了,世界已经开始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国却还走着音乐教育的老路,固守西方模式不放。直到现在,中国许多高校的音乐教育,尤其是师范类音乐专业的教育,依然以西方的音乐知识体系设置音乐课程标准。然而,我们学得又是那样不伦不类,如果认为西方的就是先进的,为何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并非贫困地区),高中学生连音乐课都没有,而美国早在1967的唐哥伍德会议宣言中就指出了:“艺术教学应该是高中教育中一个普遍而重要的部分。”这又作何解释?现在西方许多著名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家都在倡导“音乐作为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为何大学中不曾开“音乐文化人类学”这一课程?为什么我们的某些老师跟学生谈起中国传统音乐时会带着一种鄙夷的神态与语调?为何我们的《新音乐课程标准》仍然“以审美为核心”?我们只知道强调“审美”内容中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理解、解释、欣赏,那么审美中的“立美”呢?音乐中的文化在哪里,生命在哪里,人在哪里,创造性在哪里?……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在向我们阐述关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的时候,提到了许多著名哲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和音乐教育学家的名字,他们中有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就是没有中国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悲哀。虽然对于一种科学、思想或文化的研究,我们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扬弃、去继承、去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没有“我”。我的老师曾在一堂哲学课上提到了莫尔顿·怀特对于黑格尔的评价:“几乎20世纪,每一种重要的哲思想都是从批判那位思想庞杂而又声名显赫的德国教授的观点开始的,而这无疑就是对他的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他说:“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是唯物的,也可以使唯心的,别人对他的观点可持赞成态度,也可持反对态度(但不可能是所有人都持赞成态度)。但是,问题不在于赞成与否而在于历史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是否会提及你,是否在这一思想领域中具有不可跨越性。”我人为中国不是没有哲学家、音乐教育学家,而是缺少历史性的“不可跨越性”的哲学家、音乐教育学家,我们的“大家”被历史性的“大家”合并成了同类项,因此,我们没有了被“提名”的资格,而其随之带给我们的,就是一系列权利的丧失。然而,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这一点呢?

读罢《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我认为其价值意义不仅仅在于能够教授我们有关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知识点,更在于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转变我们的观念,激发我们的“问题意识”,并给予我们启迪意义,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音乐教育工作者及其研究者来说,这本书具有很好的教育方法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玉江.音乐教育的快文化研究:对话·融合·重构——管建华教授《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读后[J].人民音乐,2007,(11).

[2]埃利奥特的后现代教育学思想[J].中国音乐,2004,(03).

[3]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J].西安:陕西大学出版社,2006.

[4]萧梅,韩钟恩.音乐文化人类学[M].南京:广西科学技术出版,1993.

[5]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9级音乐教育硕士研究生)

作者:周宏

第2篇:读《语文情怀——我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有感

王世发先生的大作《语文情怀——我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就要出版了。

这是让我满心高兴的事。

春天是温晴的世界,有碧绿的色彩,煦暖的和风,明净的阳光,更有勃勃的生机。世发先生大作的出版,为这美好的春天点染了一片嫩嫩的绿叶。

我和世发先生是多年的同事,是亲密的朋友。我们都是非常热爱语文教育事业的人,都是在中学语文教研员的岗位上勤奋踏实工作的人,都是与世俗无争但追求事业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在自身的发展上坚持许多年而毫不松懈的人。

世发比我约小10岁。但我们同在1997年评上特级教师,这就证明了他的实力;早在1993年,我们就共同主编、出版过《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研究》一书,由此也可见他的研究水平。

世发是湖北省特级教师,曾经有过在江苏省工作三年的经历,他在江苏省的高中任教三年,又在强手如林的江苏省评上了特级教师。大家尊称他为“双料特级”,此中的奋斗之艰苦,一定是一言难尽的。

2006年世发从江苏回到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我们在同一间办公室愉快地合作了一年多。那是让人非常怀念的日子,他和我分别主持着高、初中的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我们用了很多的时间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对优秀青年语文教师的培养。晚上,我们的办公室常常闪亮着灯光。

2007年我退休前,建议世发全面地重点地研究高中作文教学的课程建设的问题。三年后,他主持编写的两部高中作文训练教材《高中语文作文教案》《高中作文序列训练教程》赫然面世。

现在,世发的专著《语文情怀——我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就要出版了,我读他的书稿,沉浸在学术的氛围中。

全书共选编、收录62篇论文,分为六个部分,表现出对语文教育研究涉及面宽广、实践性强的特点。教研工作的规律与特点,语文教师的修养,单元教学的奥妙,语文教材的特点,课堂阅读教学的内涵,作文教学的技能,高考语文命题及备考的探索,语文知识的阐释等等,都在其研究的视野之内。有不少的内容研究透彻,体味深刻,教师修养、单元教学、教材研究、作文教学等内容,都形成了研究的系列。

在这部作品中,世发先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表达了对语文教育、教研、教学的学术见解,如:

《呼唤语文的学科精神》一文,阐释了语文教育的学科精神是人文精神、审美精神与研究精神的综合,主张语文教学走审美教育之路,即从审美的角度研究语文教学。

《关于单元教学两个问题的探讨》一文,论述了单元教学的产生、发展和单元教学的本质等问题。

在《语文能力层次概说》中,阐述了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层次。

在《改革教学方法,探究语文课型》中,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的八种课型:情景创设课、学法指导课、讨论释疑课、自学指导课、品读鉴赏课、揣摩探究课、信息交流课、课外指导课。

《试析初中语文教材的三个特点》提出了教材编写应体现“语文的生活化、语文的人文化和语文的科学化”特点的主张。

《转变语文学习方式的思考》提出了新课程教学方式转变的四种策略:变教为学、变答为问、变统为放、变判为评。

《谈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一文,主张建立起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结构形式表现为五种方式:自学辅导式、质疑探究式、分层递进式、点拨引导式、学教结合式。

《语文教学要注重“三个加强”》一文,主张语文教学加强朗读教学,加强语言教学,加强语文学习习惯培养。

《语文高考备考的基本策略》这篇文章中,提出了高考语文备考的基本策略:立足长远,整体规划;建构序列,科学备考;加强研究,整体提升。

《新课程作文教学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了作文教学研究最值得关注的三个问题,一是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二是要建构作文序列,变“无序”为“有序”,三是强调教师要为学生做出表率。

《作文教学新课型探微》一文,论述了作文教学四种新课型:博览助写课、体验感悟课、思路拓展课、自主写作课;这是他对作文教学的一种独到的研究。

还有《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与对策》《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向与备考策略》《高考作文命题的四大看点》等文章,系统研究了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风格与趋势,提出了高考作文备考的系统对策。

他还主张语文教师要提高五种基本能力,要养成六种良好的习惯,主张教师必须备好课,提出“有高质量的备课才会有高质量的课堂”的观点。

……

品味着书中的美点,我想到了世发的处事为人。

世发低调做人,热情诚恳,珍爱工作,专修内功。他曾经这样表述过他的思想修养、工作精神和内心世界:

我的座佑铭:大爱无语。

我的工作一直在“忙碌”中度过:人因追求而忙碌,因忙碌而充实,因充实而快乐。

我这大半辈子做人、做事拥有三颗心:一是孝心,孝敬父母;二是善心,善良为本,善待他人,善待事业,善待自己;三是感恩之心,记得别人的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我追求的本色:谦逊是美德,勤苦是本分,踏实是境界。严于律己宽待人,脚踏实地望星空。

我喜爱自己的岗位,钟情自己的事业。铁心教研,一生无悔。

我的工作信条:勤修自我,闻道践行。

我的教研观: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我总认为,工作的苦乐不在于客观之事,而在于主观之心。

我体会到,事业有成的经验是:用志不纷,乃凝于神。

……

句句都是历练生命、感悟生命之后的肺腑之言。

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有了这样实在而高远的精神境界,何愁没有学术造诣!

我为有世发这样优秀的同事、朋友而深感欣慰。

美好的春天里,涌动着生命的力量,孕育着未来的希望。我想,世发,我,还有钟爱语文教学与研究的同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春天里的绿叶。

我们要用我们碧绿的生命力,装点百花灿烂的语文世界。

[作者通联:湖北荆州市教科院]

作者:余映潮

第3篇:家长教育胜过小孩教育读“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有感

【摘 要】 说到家庭教育,家长教育孩子,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个小学教育者,处在人生启蒙阶段上的教育者,我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工作经验和不同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 教育改革;家长教育

最近,我读了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题目是《教育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文章讲了中国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不惜砸锅卖铁,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与付出。更有甚者,一些权贵和富有人群,用金钱换责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花巨资让小孩一个人出国留学,表面上为孩子做出贡献,实则是不负责任。文章因此指出,中国的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成长成才。家长到位,正确的理念到位,中國的教育问题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

读后我沉思良久,结合自己二十多年从事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思,我非常认可该篇文章的观点。确实,中国教育的改革要从家长教育开始,对家长的教育胜过对小孩的教育。

一、教育家长的必要性

孩子教育一直是很多家长都很头疼的问题。当前,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言传,不注重身教,比如很多家长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好好读书、听老师话、上课认真听讲、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谎话、见到老师主动打招呼、笑脸迎人、放学及时回家、路上注意安全等等诸如此类关心孩子的话。这些话孩子不能说不听,也不能说不愿意这样做,谁都想成为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老师心中的好学生。但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没有做到呢,其实很多孩子没有学好问题主要出在父母身上,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放学及时回家,但是自己却因为工作忙很晚才回家,尤其是父亲,孩子会认为父亲回家这么晚,还要求我及时回家,其实晚回家是小事,孩子回家看不到自己的父亲,在母亲教育十分严厉的家庭,孩子没有安全感,时间长了孩子也不愿意回家。由此可见,在孩子教育方面,首先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家长在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

现在很多人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家长只负责小孩的吃穿玩。殊不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老师,对孩子的影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中国家长在这方面是严重缺失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是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往往体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感恩、帮助别人、尊重别人等等。孩子从一个自然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很大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可是遗憾的是,现实中家长对此几乎没有太多的重视,更谈不上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一谈到家教,就变成了花钱请老师教文化课,而不是家长的身体力行。

且看当下,但凡家长接送的小孩,有几个小孩的书包是背在小孩自己身上的;有几个小孩能主动帮家长去做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的。这些本该小孩自己做的事却被家长包办了,这不是对小孩的关心和爱护,这是对小孩的溺爱,从而断送了小孩从小就该培养的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以至于小孩今后遇到的任何问题都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成绩不好是爸爸妈妈没给我请个好老师辅导;找不到好工作怨自己没有一个当官的爸爸妈妈;开不起豪车怨自己没有一个富翁爸爸妈妈……

再看当下,有多少家长牵着小孩的手(甚至有些是强行牵着)没有从人行横道处横过马路(也就是所谓的乱横穿马路);有多少家长带着小孩践踏公共绿地的草皮,摘下公园、小区或路边的花朵;有多少家长举抱小孩到文物上照相留念……家长可知,你的这些行为举动,不仅仅是违反交通规则,带来交通安全隐患,破坏了花草树木,损坏了公物,更重要的是你从小就培养小孩不遵守规则的意识。家长的言行最容易影响小孩的一生。

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就应该顺应社会的要求。教育的改革就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懂得如何引导孩子的成长成才。对家长的教育胜过对小孩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俊.家长教育培训研究:从家庭教育到家长教育(上)[J].成人教育,2008(10):4-6.

[2]郝若平.亲师互动关系的发展与研究综述[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5):79-83.

[3]马尔科姆·诺尔斯著,蔺延梓译.现代成人教育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1-42.

作者:陶芳军

第4篇:读《爱的教育》有感_读《爱的教育》有感3篇1

爱的教育是一本好书,它可以使我们懂得尊老爱幼的法则,可以让我们学会文明礼节,可以让我们和同学友好相处。

爱的教育,主要写的是小学生安利柯与一些伙伴、一些老师、一些家人和祖国产生的爱的故事。小学生安利柯并用日记的形式,将这些故事记录下来。使无数的孩子在这些故事的感染下健康成长。

爱的教育里有许多感人的文章,比如:《为父着想》,许利亚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是安利柯的同班同学。许利亚家生活比较艰苦,全家上上下下、老老小小全靠许利亚的父亲一人上班赚钱。父亲的工作非常辛苦,白天要在铁路上工作,夜晚还要在家用正楷字抄名册,500条才能赚3元钱。有一次许利亚看到了,就想了一个主意:我一定要帮父亲。于是他趁父亲睡了的时候,偷偷起床帮父亲抄名册,一直抄到深夜3点才迟迟入睡。第二天父亲起来数名册的时候,看到昨夜抄的名册有多了许多,可高兴了!但他却不知道是谁帮他抄的。许利亚也没有告诉父亲。许利亚白天上课,晚上帮父亲抄名册,这样的日子持续了1个月。最后还是被父亲发现了,但父亲并没有责骂他,而是流下了幸福的眼泪……《医院的天使》、《病中的老师》和《遇险的船》都是感人的文章。

爱的教育里,也有许多让人感到可爱的文章,例如:《幼儿园》。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吃饭的时候特别可爱。有人拿了两个勺子吃;有人直接用手抓着吃;还有人将豆子一粒一粒的装进口袋里,更可爱的人用小围裙包住豆子再捏成糨糊。特别的孩子一边吃饭一边出神的看着苍蝇飞。孩子们吃完了饭,便在院中玩。有的玩游戏,有的唱歌跳舞,还有的听老师讲故事……《可怜的盲童》、《学校的女老师们》和《侠义的行为》都是写的比较可爱的。

爱的教育里有许多许多好词好句好段:沉甸甸、川流不息、叽叽咕咕、洋溢、乱哄哄、哇哇大哭、寒喧。我巴不得早点儿用上这些崭新的本子,更巴不得早点儿看到那些久别的同学,于是,我的脚步不禁快了起来。

爱的教育我爱你!我感谢你!谢谢你给我带来了这么的多爱的知识。

读《爱的教育》有感_读《爱的教育》有感3篇2

《爱的教育》时一位意大利着名作家亚米契斯所写的。它用日记体形式讲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所发生的一百多个感人故事。他(她)们都拥有高尚的品质,他们热爱祖国,尊老爱幼乐于助人。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位积极向上,善于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的好孩子。虽然里面的每篇故事不长,但都包含着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让我们仿佛都融入到里面了似的。

读了这本名着后,我感受到最深刻的就是“爱”。原来,爱还分许多种,有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朋友之间的友爱、同学之间的关爱、亲切而善良的母爱、宽宏大量的父爱、对病者、弱者的怜爱……

所以,我们都要以他们为榜样,去报效祖国。报效祖国就要先从感恩我们身边的人开始,感恩赋予我们丰富知识的师长,感恩将我们养大成人的父母,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同学,将来也像他们一样为社会、为祖国添砖加瓦,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啊!读了《爱的教育》后,它仿佛让我品尝了一桌丰盛美味的“精神大餐”,相信只要我们每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温州市鹿城区白鹿外国语学校四年级:陈宸宏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名着,它是以日记的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小故事。“爱”是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好!我们要完全拥有它,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读《爱的教育》,我走进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我觉得安利柯是个孝顺的孩子,也是个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泼、好动,我发现在他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关怀他的好朋友,时常鼓励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顺利成长。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这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皮斯的爱。诺皮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皮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皮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皮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皮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皮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我看完这本书体会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照顾,我也从中知道老师对同学的关爱和教导。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老师们,他们对我很好,就像安利柯的班导师一样慈祥、温柔、用心的在教导我们,关心我们!读这些故事真是让自己受益匪浅,我想我们也应该以身作则,在学校、家庭中学习这种关爱他人,用自己的爱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读《爱的教育》有感_读《爱的教育》有感3篇3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安利柯,用他的心﹑他的爱,去关怀和注视身边的世界。

发现,其实这个社会太值得爱了。

在这本书中,有一篇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每月故事中——万里寻母的故事。

这篇文章虽然语言简单朴实,但却流露出母子之间的爱。

看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想到妈妈平日对我们的爱,我不既有点后悔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让我感到脸红。

就拿平日的我来说吧!我每天一回到家,就把书包扔到一边去。

妈妈则轻轻地把书包捡起来放好,又习惯性地唠叨了几句,就问:今晚吃什么啊?”那时候,我真的觉得妈妈好烦,因为我总说随便,那妈妈还问来干嘛?我没有立刻回答妈妈。

现在想起来也有点后悔!读完这篇文章,我不既感受到社会上的爱。

第5篇:读.爱心教育有感

林东六中“尽责圆梦,争做师德标兵”征文

读《爱心教育》有感 ------教育无小事

林东第六中学

张桂萍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像洒满大地的爱,给学生带来温暖,给未来带去希望。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让我感受到为人师者的他,给予学生的爱博大如海,它包容着关心和支持,理解和友情、激励和希翼、宽容和真诚…...。李老师的教育从爱起步,由爱伴随,因爱结果,他所教过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多少年之后,都有来自天南海北的学子记挂着自己的老师,那是一种怎样的师生情怀呀!听着都让人羡慕不已。这足以说明,教育的一切都源于爱学生,教育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

《爱心与教育》是李镇西老师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故事。既真实而又通俗易懂,不像一般教育专著那样,没等读就已经开始有畏惧心理了,而读《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就像一本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一次心灵沟通,让人一读就爱不释手。

教育无小事,在李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体现的最为突出。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李老师无疑是成功的。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爱孩子、关心孩子,真正把学生当成朋友去看待。

《爱心与教育》是一本活的教育学。活就活在它是源于许许多多的生活实例,教育实例,这些实例有些时候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可我们却熟视无睹,而李老师却以发掘教育资源,作为研究的教育素

林东六中“尽责圆梦,争做师德标兵”征文

材,真正把教育教学作为一项研究去做,真正是一名研究型的学者。

学生王斌的父亲执意留下一筐鸡蛋,感谢李老师对儿子的关爱,李老师每天煮上一个给王斌送去。家境困难而品学兼优的宁玮生活节俭,李老师送钱给她补充营养,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宁玮情绪波动很大,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父亲病逝,家庭欠债的武健有了辍学念头,李老师支持同学们给他捐款捐物。假期,李老师带着同学们步行三十多里山路,来到武健劳作的田头,齐声大喊:武建,你好!让武建感动的泪水长流。李老师教育后进生万同的转化,更像一个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对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的培养。俗话说:“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教师要从一些小事上去关心、爱护学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是真挚的、无私的。如果不努力,就愧对老师。在交流、沟通、理解中建立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学生在喜欢你这个老师的同时,也会喜欢你所教的课程,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还有什么能拖住学生前进的脚步呢?

我们现在很多人由于职业倦怠,懒得去学习和研究。新形势下,学生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仍然用老一套的办法去教育学生,已经不管用了。而李老师恰恰是根据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如家

林东六中“尽责圆梦,争做师德标兵”征文

庭教育、中学生早恋问题、班务管理、后进生转化等多方面开展自己的研究。不是说教,而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用自己的真心去做教育,真正是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认真思考,勇于追梦,实干奉献,勤于圆梦。

第6篇:读《守望教育》有感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等撰写的童话故事,一代代少年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德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信。”“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作为教师的我们何不利用美丽动听故事把道德伦理贯穿到其中,循循善诱给孩子一个净化心灵途径。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我心里,那就是孩子们的道德品质。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网络科技的不断发达。这进步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利,也带来的弊。一些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生存价值,那些不文明的行为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无疑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在目前一些领域中道德的示范,对道德期望与对道德行为要求和道德投入与产出效果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旋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二)教师不要让学生成为你的观众。

(三)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四) 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满希望与理想。

二、启发:

(一)关注孩子的童年,多关心我们的学生,给学生以爱的教育,让他们留有美好的回忆,留给学生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

(二)给孩子们提供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生活空间,让他们拥有健康、活泼、充实、明亮的自我。

(三)教师要成为永远的思考者,与学生成为共同成长的伙伴。

(四)教师专业成长道德修养,必须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他们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第7篇:读《守望教育》有感

蓝振元

去年11月,博客好友滕州墨子中学满建宇校长给我寄来了他的新书《守望教育》,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阅读,内心充满愧疚,今年五一放假在办公室值班,终于读完此书。在阅读《守望教育》的时候,我一直处在感动之中。满校长在繁忙的管理工作之余,带着他对教育的虔诚之心和眷眷深情,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育感悟、管理方略凝聚到《守望教育》中,每句话都凝结着他的心血和智慧。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很多都是初中生,他们当中甚至还有小学生,教育教学质量可想而知。然而那时的孩子很纯朴,家长也很朴实,没有电视和网络的诱惑,没有社会的干扰,家长和学校都没有功利之心,老师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开展教育,在偏远的乡村学校教育仍然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到满建宇当校长的时代,虽然学校的条件比那时好万倍,但各种诱惑、干扰、社会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已非30年前可比,教育工作者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刀锋上跳舞,加之体制内众多的制度规定、标准化、检查评比和这特色那特色,社会和行政对教育的干扰让30年前的教师们无法想象。如今整个社会对教育载声怨道,国人对教育几乎完全失望,然而满建宇们凭着满腔热情和一颗温热之心,虽然带着镣铐跳舞,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如果没有陶行知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拳拳之心,他是无法取得成功的。他用“守望”二字展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向众人展示他守住了教师的职责和良知,在获得心灵宁静的同时提升了人生的价值。

两年来,我一直读着满校长的博文,经常被他的博文感动,他是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优秀校长,他对教育的反思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他的教学和学校管理普遍受到社会的认可,他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符合新时代的要求。一年前我读过他的《让教育充满生命情怀》,他对教育深深的情怀让我深受感动,如今再读他的《守望教育》,让我又一次体会到他对教育的满腔热情和拳拳之心。从《守望教育》中,我看到了一位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新一代校长,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尽管实施个性教育的空间十分狭小,但他仍然努力地寻找突破口,在带着镣铐跳舞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施素教育,而不是象很多教师那样怨天尤人,把一切都推给体制而觉得没自己什么事。可以预知,在不久的将来,满建宇会很快成为优秀的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因为,从他的学校中,我们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巴甫雷什中学的影子,也看到了当年陶行知办教育的样子。

在儿子入读小学的时候,我怀揣蔡笑晚《我的事业是父亲》、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等十多本书,找到校长深谈我对教育的理解、理想和对教育的期望,校长深表理解,但表示在现行体制下无能为力,我深感失望,后来经过再三交谈,校长决定给全校老师每人买一本《做最好的老师》(谁知道老师们读了没有),仅此而已。再后来,我觉得我想给一所学校施加影响有困难,可能影响一两位老师还可以,于是给孩子的老师推荐吴非的《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我的教育理想》等书,见老师没有反应,我干脆给老师发短信说我把书作为教师节礼物送书给她们,老师竟然说“凡教育类的书都差不多,不必了”,我无语。

相比之下,满建宇深知没有教师素质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老师的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发展。他是一位从一线教师成长起来的校长,所以他更加深刻地体会一线教师的感受,努力地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和发展舞台。在谈到学校教育时,他认为理念的东西是比较容易学的,但关键的是如何将这个理念真正贯彻

落到实处,并在学习新理念的过程中真正将它校本化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在谈到如何做教师时,他说“教师是教育的支柱,教育的希望。要做一个有思想、农夫似的、孩子朋友似的老师”“走进孩子心里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另外,作为校长,他深知“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道理,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忖治校之策,深明校长的权威来自校长独特的人格魅力。为此,他努力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修养,在老师们眼里,满校长没有传统上的威严、深沉、高不可攀的形象,而是一位良师益友和充满温情的兄长,他在用自己的良知、智慧和人格魅力领导学校,他用教育家的眼光放眼世界开展教育。为此他治下的墨子中学,校领导与老师、老师之间以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令人羡慕。基于对教育具有相同的认识和理念,如果距离再近一些,几年后我会把我的儿子送到满校长的学校读书,然而我知道这只能是幻想。

《守望教育》的语言表达平实而温和,充满了一个校长的温暖情怀,而不象李镇西偶尔会露出些许霸气。我猜测,也许是满校长由于年轻和资历尚浅,自己觉得和李镇西相比尚缺底气,也许是满校长一惯的温和风格。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承认《守望教育》是所有校长和老师都应该认真阅读的一本好书,是一本培训校长和老师的好教材。

蓝振元,男,广西都安人,策划人、茶艺师、公关师、危机管理顾问。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员、柳州市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持有中级公关职业资格证书。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256168794

第8篇:读教育经典有感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品德和为人堪称“万世师表”,他一生从事教育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教育理论巨著,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育家;他怀抱崇高理想,要透过教育“救国,造国,建国”;他用心投身政治活动,是一位杰出的爱国社会活动家;他胸怀博爱,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实践着他的人生梦想;他有一颗天真的童心,心地善良,真心实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位巨人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感人力量激励人们无私无畏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他就是陶行知先生!

在细细阅读了陶行知的故事后,自我被陶先生坎坷、伟大的一生深深感动,更被他身上的那些崇高精神所凝聚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一、以他“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抱负引导我们树立远大理想

陶行知出身于平民家庭,从小深知穷人吃不饱,上不了学的痛苦,便立志“要使全国人都受到教育”。他在美国完成学习任务后,老师要他留下来继续深造,但他为了完成自我的心愿,毅然回国。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的人生价值观更明确了,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这一大事就是建设独立、富强、民主的祖国。他深深明白,旧中国最大多数是农民,最穷困,最需要文化的也是农民。所以,他发表了《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下定决心,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的目标是叫中国一个个乡村都有新的生命。这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多么远大的抱负!于是,他放下教授的优越生活,辞去大学校长的高位,脱去西装穿上草鞋,率领同志在长江边上,燕子矶旁的劳山上开辟了晓庄师范,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始实践他的人生理想,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就在他病逝前不久,当时,国家内战危机迫在眉睫,他身处逆境,但陶先生仍对中国前途抱着乐观的态度,对自我的理想毫不动摇,仍要在上海创办社会大学,函授大学,新闻大学„„

态度决定一切,思想的高度决定了行为的高度,一个人有无理想是决定了他是否成就事业的前提。我们无法想象一个胸无大志的人会做出如何大的成就,而我们的陶先生不仅仅心中有着自我的抱负,并朝着自我的理想奋斗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陶先生那种抱定理想,矢志不渝,为着理想,锲而不舍,为了理想追求一生的伟大形象是我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光辉典范。

二、以他“爱满天下”的胸襟培养我们博感情操

爱是一种情感,是一种奉献,爱是一种极端负责的态度,爱又是一种巨大的力量,陶先生的“爱满天下”的博爱精神是与他的普及教育理想,振兴中华的抱负,与人类的解放事业紧密结合在一齐的。他这样执着、坚定的为改革旧教育,发展人民教育而坚持不懈的工作,最本质的原因是在于他心里装着人民,装着祖国,他用自我的行动实践着自我的“爱满天下”这种伟大的胸襟,他把对人民、祖国的特殊感情表此刻博爱之中。陶先生的爱是大公无私的爱,爱憎分明的爱,是真善美合一的爱。教育、引导我们不仅仅要爱自我,还要爱长辈,爱他人,爱身边需要帮忙的人,爱自我的群众,爱家庭,爱家乡,爱和平„„引导我们努力做一名有博爱精神的人。

三、以他“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境界培养我们诚信品格

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这句教人更律己的话道出他的做人之道。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一生。他在青年时期,即满腔热情地投身反清辛亥革命,美国留学回来,即开始他的教育救国实践,一心一意为改革传统旧教育而不懈努力,“九一八”事变后,亡国之祸危在旦夕,他奋不顾身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他又冒着“第三枪”的危险,坚定不移地战斗在爱国运动最前线。为了真理,为了和平,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这是真人之举。

总之,陶先生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是为了振兴中华,为了苦难的旧中国人民为了探求中国教育新路子而赤胆忠心,百折不挠,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一生。他在追求理想、追求真理、胸怀博爱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自我爱国、爱民,无私奉献、奋斗不息的壮美人生,也同样折射出了他完美、高大的人格魅力。

第9篇:读教育名著有感

读教育名著有感—《爱的教育》

李爽

说起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那就是—《爱的教育》.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这本书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终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终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尔和妈妈终于重逢了……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感到肃然起敬。再想想现在的孩子,他们

和马可尔差不多的年龄,可是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会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应该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的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现在如果我们加以体会,就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杀,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去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你就一定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你、爱你、帮助你、让你感到这是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一定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是不是?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上一篇:管理岗位自荐信下一篇:郑德荣等同志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