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和通胀

2022-12-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价格和通胀

通胀概念股里的“李逵”和“李鬼”

11月CPI数据公布后一周,与通胀相关的概念股绝大部分都在周K线上收出阳线。在经历了2010年10月由通胀概念带动的上涨行情后,通胀预期或压力恐怕已经不再是让相关股票鸡犬升天的灵药。在这个最容易因故事和概念疯狂和迷惑的市场,投资人应该保持清醒。

刘德忠表示:“通胀概念从理论上讲是CPI上行带来的商品价格水涨船高下的投资机会,而从实体经济层面考虑,只要负利率存在(存款利率低于CPI),持有现金或储蓄都不是聪明的选择,借用巴菲特的话说,这个时候‘现金是垃圾’,由此,投资回报率能跑赢CPI的投资标的都具有抗通胀概念。”从这个逻辑来看,能够转嫁成本压力又具有提价能力和空间的种类都属于通胀概念股。

(一)资源类股

资源类股在十月份的上涨行情中表现十分突出,相当一部份投资者认为,尽管资源类股在近期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中期来看仍然会有机会,而他们判断的依据就是美元的长期贬值趋势和大宗商品价格的继续上涨。刘德忠却强调,在资源类股这一大项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色:基本金属风险积聚

有色金属中与基本金属如铜、铝、锌等相关的股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经历了快速的上涨,有些股价甚至超过大盘6000点的水平,虽然在通胀的大背景下,其与黄金的判断机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的确存在全球货币超发推高此类股票价格飙涨的基本逻辑,但对于相关企业的股票来说,其产品最终转嫁成本的能力和空间才是支撑股价的关键,最终仍需考量实体经济的需求情况。就目前世界经济复苏的状况来看,基本金属的主要消费群体新兴经济国家(如中国),实体经济对这类有色金属的需求并没有跟进,因此这个时候就必须警惕股价冲高后的大幅回调风险。

稀有金属:估值有合理性

面对同样涨幅较大的有色金属里的稀有金属,刘德忠的看法则有不同,他认为基本金属的金融属性更大于稀有金属,流动性的充裕与稀缺更容易造成基本金属价格的大起大落,而稀有金属的价格则平滑的多,更多的是沿着成本曲线和供求关系而变动。

在刘德忠看来,稀有金属涨幅较好的品种都属于中国优势明显的品种,如稀土、锑、钨都有绝对的储量优势,却一直面对稀有金属二十多年来被当成萝卜贱卖的尴尬。近年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国家战略性稀缺资源的具体政策,未来在资源方面的定价权之争,必将从富有的稀缺资源下手,那么稀有金属被贱卖的局面也将逐步得到改善,在通胀概念的助推下,其价格也会逐渐向其真实价值回归,进一步支撑股价。

“十二五规划”中提到的七大新兴产业,与稀有金属相关的产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新材料方面。几乎所有新材料领域都会有相关稀有金属的消费,目前来看炒作比较热的品种是稀土。而新能源汽车对镁、碳酸锂等金属消费的带动效应也很明显。

煤炭:刚性需求支撑估值优势

“我比较看好石油煤炭,有补涨需要,经济复苏对能源的需求是实在和必须的”刘德忠认为国家对能源的钢性需求,决定它与通胀趋势最为一致。

民族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李晶在他的行业研究报告中也提出:历史数据显示,通胀时期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煤价与国际原油价格走势高度正相关,采掘板块能够超越大盘获得超额收益。尽管在通胀压力下,政府为管理通胀会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煤炭行业实行行政干预政策,对行业本身构成短期政策风险,但报告中认为,这并不会改变煤价中长期上涨的走势。另外,研究中还提到,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煤炭行业兼并重组,具有整合能力的煤炭企业将获得历史性发展机遇。

(二)消费类股

作为A股市场中近年来表现最为活跃的消费类股,一直因其盘子小、题材多、业绩好受到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人的追捧,在今年的行情中也被反复热炒,按照刘德忠为我们诠释的通胀概念:CPI上行带来的商品价格水涨船高下的投资机会,消费类股其实是当前越炒越纠结的通胀概念中,真正受通胀影响最明显的一类,但即使是这样,我们仍要对它进行分类分析。

食品饮料:传统消费品重点在消费升级龙头

对于广受投资者青睐的食品饮料等传统消费行业,分析它们的时候都需要放在城镇化发展和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进行考量,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做衬衫,做100块钱衬衫的企业如果想在所有做100块钱衬衫的企业中争夺市场份额并不容易,但如果是做300或500块钱的衬衫,甚至是已经有一定品牌认同度的企业,就具有了相当的市场优势,这就是消费升级。

在具体的投资中刘德忠强调,投资者必须把握两点:1)投资标的的甄选。首选是有消费升级概念的龙头上市公司,如食品饮料酒类等消费行业受益于通胀预期而受到各类资金的追捧,但真正高度确定的优秀投资品种还是贵州茅台等市场龙头企业,由于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茅台酒具有绝对的市场话语权和产品定价能力,因此产品价格几度提价而不影响市场销售。产品提价而销售稳定大大提高了公司的赢利能力,从而其股价表现远超大盘;2)把握买入点。无论什么情况下,什么样题材性质的股票,都不能追高,通胀预期会引致众多资金不断进入这类易被炒作的抗通胀品种,股价会产生泡沫直至破灭。

根据行业运行特征和行业竞争格局,渤海证券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闫亚磊认为,主要行业提价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白酒、葡萄酒、啤酒、乳制品、肉制品。而这类品种在CPI上涨或下跌时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白酒无论在CPI 上涨还是下跌时期,表现都较好,即能够实现较高的超额收益,并且超额负收益的幅度较小;肉制品行业在CPI 上涨时期,能取得较好的超额收益;乳品、软饮料和调味发酵品相对大盘的表现较差。

医药:通胀概念并不是推高股价的主因

医药类股是大消费概念里的异类,需要仔细考量它与通胀的关系。在刘德忠看来,医药股的走势与通胀概念关系并不大。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一次人口高峰出生的人已经步入中年,他们作为医药行业发展的刚性需求,队伍已经越来越壮大。据权威机构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5亿。人口老龄化趋势为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其次,近年来医药行业恐怕是最受政策倾斜的行业,医疗制度改革的推进和国家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心,都为医药行业的稳定发展提供长期动力。无关通账与否,医药行业个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保持持续稳定的良好上涨基础。

(三)农业板块短期风险偏大

刚刚闭幕的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其中的一项专门强调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通胀压力逐步升级的大环境下,国家对关系民生的农业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刘德忠提醒大家,就目前情况来看,政策对农业的关注更多的是表现在限制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方面,这恐怕对农业板块的短期走势影响并不乐观,特别是受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影响的基本农产品和化肥等产业,政策的敏感性和弹性都比较大。

但另一方面,一些具有消费升级概念的高端农产品也要区别对待:如水产品、升级农副产品等,这类股受国家政策影响小,具有一定的提价能力和空间,会受益于通胀的发展趋势。

同样,在渤海证券近期关于农业板块的研究报告中,也对政策风险对农业股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在国家政策的打压下,农产品价格涨势受阻,但由于农产品供求基本面偏紧的格局仍未改变,农产品价格中长期向上的趋势难以扭转。所以仍坚定看好农产品相关板块的投资价值。在政策的恐慌下,农产品相关个股跌幅较大,长期投资价值凸现,建议逢低买入。

不难发现,在通胀概念被反复炒作的深入发展阶段,全面了解相关细分行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寻找支撑股价的主要矛盾,才是投资人最明智的选择。毕竟无论怎样有板有眼的概念炒作,最终都需要回归股票本身的估值核心——价值。

作者:张 蓓

第2篇:通胀后货币政策效果评价和未来走势

摘要: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大幅货币供应,引致了09年底开始的通货膨胀,2010年我国物价节节攀升,为抑制通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断做出调整。本文将首先回顾2010年来的我国的货币政策,然后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意见,最后将展望未来短期内我国的货币政策的走势。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CPI;效果评价

一、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对于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开始较早,其中以弗里德曼和施瓦布(1963)对货币流通史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大萧条时期货币紧缩和银行倒闭过程如此严重与美联储当时未正确使用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手段有关。罗默(1989)通过对二战以来到1979年分期考察发现,美联储当时为减少通货膨胀过于审慎地采取措施导致经济放慢。他们得出结论:货币政策会对真实产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与合作者约翰·布兰德(1992)对联邦基准利率实证研究显示,基准利率上升6到9个月后会导致银行存款显著减少。斯蒂芬·奥利纳和格列·鲁迪布什(1996)通过研究证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实施会强化企业投资行为与内部资金联系,进而削减投资。古德·弗兰德(2005)指出1981-1982年短期经济紧缩是由当时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的。圣路易斯储备银行报告(2007)通过对已确定目标通胀率23个国家经验数据分析后认为,不同时期年通货膨胀率表现缺乏规律性,短期通胀率经常高于预期目标。

(二)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者通过不同角度构建模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但起步晚,仍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周英章、蒋振声(2002)运用协整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中国1993-2001年间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货币政策通过信用和货币渠道共同传导发挥作用,而且信用渠道占主导地位。谢赤、邓艺颖(2003)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了SVAR模型在货币政策冲击下的反应并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刘霖、靳云汇(2005)运用协整与自回归方法对货币供应、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进行研究。裴平、熊鹏、朱永利(2006)则利用年度数据与季度交叉数据构建产出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增长系统反应模型检验了中国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效应关系,认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降低了货币政策产出和价格效应,央行应采取措施防范经济开放度提高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削弱。

二、通胀后我国货币政策及其效果分析

(一)通胀后我国的货币政策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为抑制经济快速下滑,促进经济逐步回升,2008年9月25日至年底,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由于央行大量增发货币,通货膨胀率上升、资产市场泡沫加速膨胀。随后中央货币政策针对经济运行形势不断做出了调整,其主要政策如下:

1.2010年主要货币政策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全年共计共上调了3个百分点,两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到了5.81%;与此同时,央行再貼现利率上调至2.25%。

3月4日,央行信贷形势座谈会要求遵照宏观调控总体部署合理引导金融机构贷款均衡增长,同时做好信贷结构优化与风险防范工作。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国际收支状况进行研判的基础上决定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更加强调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重要性。

1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分析当前形势,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保持贷款合理增长,在优化信贷结构的同时提升抗风险能力。

12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又一次召开信贷形势座谈会,会议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指出金融机构应认真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加强自我调整。

2.2011年主要货币政策

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全年共计上调了3个百分点,一次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三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提高到3.50%;一年期的贷款基准利率上调到6.56%。

2011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的构建奠定基础。

11月,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和深圳市四省(市)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分别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1亿元、69亿元、67亿元和22亿元。

3.2012年主要货币政策

2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月24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5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5月18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12年6月8日起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基准利率及住房公积金利率相应调整。

(二)货币有效性分析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调控目标,这一过程是通过市场传导机制引起资源合理配置实现的。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主要工具是利率工具与存款准备金工具。

1.利率工具有效性

中央银行使用的利率工具有再贴现率、再贷款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基准利率以及调整法定存贷款利率和规定存贷款利率波动范围。在有效市场中,利率完全可以充分发挥经济调节功能。利率的变动可以有效调节货币流通量进而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施加影响。利率是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重要基础变量。但是,利率工具调节作用的充分发挥必须以特定的经济环境为基础,同时也与市场机制的完备性密切相关。考察我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实践经验,受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和基本国情制约,2010年以来利率政策地位逐渐提高,中国人民银行先后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PPI自2009到2011上半年稳步上扬影响了我国反通胀利率政策有效性。虽然在通胀平息后也取得一些成就,货币政策机制也实行重大改革,更加重视市场化手段调节,建立间接调控体系。但总体而言,利率完全市场化仍未实现。

2.存款准备金工具有效性分析

存款准备金工具主要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用乘数作用实现货币流通量几何级数变动。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适度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有效控制金融机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的间接控制。准备金率可以分为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两种不同种类。相比较而言,法定准备金率调整时效快而且耗散少。但是,存款准备金调整对经济的冲击相当强烈,常被视为效果为迅猛的工具之一,使用需要谨慎。从我国货币政策实践来看,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以来已经先后对准备金率进行了12次上调与三次下调操作。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公开市场操作受到种种限制,央行被迫将准备金工具作为流动性回收的主要方式。但是随着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提高,巨量热钱流入反而促进了资产价格增长,最终会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实体经济。同时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与民众谨慎性心理大大降低了边际消费倾向,储蓄率居高不下,实际上增加储蓄就相当于间接增加资产需求。

综上,可以看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通胀治理效果并不理想,从图1的M2和CPI的走势图我们也可明显的观察到。从2010年起政府就着手开始控制货币供应量,2010年1月直至2011年10月M2的增速一直都是向下收缩,但我国的CPI却一直不断攀升,从2010年1月的1.5节节升高到了2011年最高点6.5,整过物价上涨了三倍多,直到2011年10月才有所回落,且当前仍停留在3之上。

三、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对策分析

(一)优化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透明度

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货币政策效率正相关。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差,缺乏决策权,货币政策因此大打折扣。在我国分业经营与监管制度安排下,未来改革不仅要赋予中央银行较大的货币政策独立操作权,还要同时提高执行透明度。此外还要强化沟通协调机制,争取公众对更多的理解支持,引导理性预期形成,进而增强货币政策效果。因此央行应坚持定期发布政策目标和实施计划,增强政策透明度,同时借鉴国际经验设定明确的通胀目标调控区间,将稳定币值与通胀目标相结合,增强政策可信度,进而提升民众对央行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信心。

(二)完善利率和汇率形成运行机制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与影响公众预期,因此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1)改革利率管理机制,开发利率避险工具,建立利率风险报告制度。(2)大力推进形成货币市场化利率体系,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再贷款、再贴现率与存款准备金率。(3)提高利率导向作用与强化主体约束,实现利率资源配置的主体作用。此外,还要进一步改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应在保持币值稳定前提下挤出升值预期中的投机性因素和泡沫成分,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三)发展完善金融市场

要大力发展货币市场,扩大货币市场参与群体和銀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主体,不断开发多种货币市场工具,吸引以信托保险机构为代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并进一步发展同行业拆借市场使之成为有效基准利率。同时也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扩宽融资渠道,大力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扩大证券市场规模,加速发展债券市场,建立多层次系统化有效率的资本市场体系。(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世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文献综述,现代经济探讨[J].2002年09期.

[2]曹龙骐.金融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胡庆康.货币银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毛思波.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1年26期.

[5]尹振涛.当前货币政策基调及特点[J].中国金融,2012年02期.

[6]柳思嘉.我国当前货币政策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03期.

[7]吴建有.当前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J].江南论坛,2012年03期.

[8]徐策.通胀趋缓条件下货币政策调整取向[J].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作者:程熹

第3篇: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通胀预期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促进宏观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受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无法预期的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实施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负面效应,比如价格连续攀升;市场供给结构失衡等,因此需要科学运用财政货币组合政策,合理测度通胀预期,从而实现“稳增长”和“抑物价”目标。

【关键词】财政货币政策 通胀预期 影响 对策

“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主要是考虑到2012年是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前景难测的一年,“稳中求进”就是要立足“稳”,谋求“进”,即要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又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重点是保持经济增长,难点在保增长的同时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如何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杠杆作用,把好“稳”、实施“进”、控好“价”、管好“涨”,是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管理在实践中的成果体现,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新时期财政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财政货币政策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同,特别是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情形下,中国有针对性地实施财政货币政策,进而使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财政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经济迅速复苏。2008年,实施宏观调控的基调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包括通过投入4万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增加银行信贷、降息、降低住房首次贷款比例等手段全力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总需求,使经济迅速复苏。

二是适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2010年宏观调控的基调为“稳经济、调结构、控通胀”。财政货币政策由过度宽松转向适度宽松: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改变负利率的状况,分几次上调了存贷款利率;还实行了存款的总量控制,其中包括房地产限购政策,其目的是抑制总需求,从根本上缓解宏观经济过热的局面。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达到5.1%,2011年6月达到了6.4%。宏观调控的效果逐步显现出来。

三是以稳为主、结构调整与适时微调并行的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2011年实施“以稳为主、结构调整与适时微调并行”的宏观调控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数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下半年,存款准备金率接近历史最高点。2011年12月5日,央行首次下调存贷款准备金率,目的是为了稳定物价。2011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尽管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依然居于首位。

四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实现7.5%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2012年实施“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政策,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的有序转变。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以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具体包括:通过大幅减税、增加补贴和转移支付等手段扶持企业,刺激其投资和生产需求。2012年6月8日央行首次降息,至7月6日,央行年内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目的是把稳增长和稳物价有效结合起来,在实现7.5%经济增长的同时,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2012年5、6、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同比上涨3.0%、2.2%、1.8%,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比预期的4%下降了2.2 %。2012年11月份,随着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持续放松以及全球外需趋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逆势上扬,同比上涨2.0%,比预期的4%下降了2%。

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些负面效应

从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实践证明,财政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和稳定物价中的作用显著。但由于经济目标的实现需要多项政策的综合运用,加上财政货币政策工具主要着眼于对总需求的调节,在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受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无法预期的某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一些负面效应也随之出现。

一是在实施过度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刺激总需求时,价格连续攀升。“双松”政策组合的实施使总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展,对经济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在拉动经济增长同时,物价指数也一路攀升。特别是连续增速发行的国债投向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公益领域,这些项目均为公益项目,在收入来源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增加了地方债务风险,扩大了市场供需矛盾,拉动了物价上涨。

二是在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的情况下,没有适时地进行财政货币政策战略的转移,市场供给结构失衡。2009年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升,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转正,12月升至1.9%。可见,这时的财政政策重点不该放在扩大需求上,而是要适时进行战略转移。然而,2009下半年,“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供给结构失衡。

三是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缺乏针对性和保压促控目标,造成市场秩序混乱。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中,一,忽略了对实体经济的投入,特别是中小企业,由于程序复杂,加上自身的弱点,许多优惠政策均无法享受,正面临倒闭的局面。二,政府一方面将其收入非税收入化,加大了企业费用支出;同时又将土地收益当期化,加大了居民购房支出。三,在价格调控方面缺乏强制手段,也导致一部分农副产品价格背离了价值规律,加上一些不实的价格信息,致使个别地方出现了抢购现象。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序上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四是货币政策的松紧无度,无法有效地改善企业经营处境,加剧了“稳增长”和“抑物价”压力。较低的存款利率使银行难以吸收存款、回笼货币资金,市场流动性过剩。为控制流动性,国家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在高增长高通胀背景下,从2010年1月起,央行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对金融机构准备金率共计600个基点的上调,来回收市场过多流动性以抑制物价过快上涨。这使得大型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的历史高位。存款率准备金不断提高,银根收紧,而加息相对较少,银行回笼货币资金乏力,就会导致银行无钱可放,从而加剧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另外,央行为应对经济增速下滑,赶在上半年数据公布之前一个月内二次降息,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但并不能根本改善企业的经营处境。

科学运用财政货币组合政策,合理测度通胀预期

通胀虽然是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但现在需要高度关注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的协调性,并合理运用财政货币组合政策的搭配机理,控制未来通胀的压力,努力找到控制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点,确保实现“稳增长”和“抑物价”目标。

一是要建立通胀预期监测体系,帮助国家及时准确判断通胀预期的形成及发展态势,充分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迅速把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抑制通货膨胀形成的基础因素。通胀预期又称心理预期,它是通货膨胀形成的四个原因之一。由心理预期产生的通货膨胀称为心理预期型通货膨胀。预期型通货膨胀是指在通货膨胀阶段开始后,居民和企业形成了物价将继续上涨的心理预期,所以导致通货膨胀的进一步恶化。预期型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是,只要通货膨胀持续一段时期,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就相互推进,出现混合型通货膨胀。在这种通货膨胀下,居民和企业的通货膨胀预期将与通货膨胀同步,甚至超过通货膨胀。于是企业按预期通货膨胀率预先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居民按预期通货膨胀率努力争取更多的名义货币收入,甚至政府也不得不预先增发货币,以应付物价上涨带来的货币需求量增加,从而产生通货膨胀的现象。通胀预期虽然不是真正的通胀,只是一种心理预期,但它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通胀预期对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形成产生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比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更可怕。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通胀螺旋式上升,推动形成实际通胀,进而影响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必须建立通胀预期监测体系,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通胀预期的衡量和监测,建立衡量通胀预期的有效指标,缩短通胀预期形成的时间,帮助国家及时准确判断通胀预期的形成及发展态势,充分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工具,迅速把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消除百姓的恐惧心理。

二是要高度关注财政货币政策运用的协调性,将“保增长”和“抑物价”的预期目标与年度目标有效结合,努力达到经济发展与物价水平双稳的目标。

近年来,中央根据全球经济的形势,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财政货币政策,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特别是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器和发动机。2012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两年半来首次跌破2%,比预期的4%下降了2.2个百分点;2012年1至7月份,全国平均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1%,对此,业界人士认为,这绝非意味着价格的实质回落,而只是因为翘尾因素导致,2012年7月份翘尾因素拉低CPI至少0.47%。随着国际粮价,国际油价的上升,加上因国内暴雨导致的菜价上升,猪肉价格回升等因素,实际上,2012年12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2.5%。

应该说这种物价波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由于我国正处于改革转轨阶段,又是新兴市场国家,通胀预期的形成因素较发达经济体更为复杂。如果物价过高、增长过快,就会造成百姓生活压力过大,甚至会引发恐慌。尤其是当价格严重背离了价值规律的时候,会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当人均收入水平增长远远不及物价上升的水平,人民手持的货币就会贬值,这容易引起社会问题。当不合理的价格导致市场价非正常上升的时候,也会影响社会安定。例如,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对一些日用品抢购的个别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通胀预期比较敏感和脆弱。为了把通胀预期保持在一定的测度内,客观上需要科学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搭配,从而达到既可以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又能够确保物价水平稳定的双目标。

三是要根据不同时期财政货币政策在对社会总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强度大小,确定财政货币政策主辅关系以及调节方向,有效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财政政策重在对产品市场进行调节,从而直接影响总需求和产出。而货币政策重在对货币市场进行调节,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来影响物价水平和利率,它对于总需求和产出的影响是间接的,而对物价水平的调整则是直接的。因此,我们要在充分考虑财政、货币政策在社会总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强度大小,密切考察当前社会供求总量和结构矛盾关系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适时确定财政、货币政策主辅关系;同时要根据经济失衡累积的特点及财政、货币政策对经济趋于均衡的调节能力,来综合考虑两者搭配方式(“双松”、“双紧”、“一松一紧”、“一紧一松”)。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确保稳定物价。

四要高度关注国外近期物价走势及其通胀预期测度,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战略,有效化解外部输入性通胀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目前,由于美日欧等国家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市场价格正通过进口由国际向国内传导,我国将会面临外部输入性通胀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因此,要加强国际资金进入途径、投资规模和投向监测,通过灵活运用各种财政货币政策工具,管好流动性资金的闸门,控制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同时还要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战略,转变粗放发展方式,将外延式、粗放型、总量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涵式、集约型、质量至上的经济增长模式,有效化解外部输入性通胀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

五要根据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形势及通胀预期,及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支持的侧重点,熨平经济波动、实现物价稳定。通胀预期主要来自于国内市场较强的流动性。虽然近期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并不意味着价格的实质回落。因此,要及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保”、“压”措施和支持重点,优化信贷结构,及时引导货币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将支持实体经济措施同持续扩大内需的目标结合起来,特别是要针对高房价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加快保障房建设步伐,确保财政资金支持保障房领域;增大财政补助规模,通过失业救助、贫困救助等方式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切实减轻困难群体在教育、医疗、住房的负担,增强城乡居民应对通胀的承受能力,缓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六要根据目前经济发展态势、需求结构变动以及现行价格制度,及时做好财政、货币政策调节方向选择,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确保稳定物价。目前,虽然,受全球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但是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世界瞩目。对于中国自身而言,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时有效利用财政、货币政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维持物价稳定,任重道远。

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是通过调节公私两大部门之间资源的再分配来降低由于政府扩大货币供给造成的普遍物价上涨现象;二是运用税负的特性,减少税收、降低税率、取消税种等方式稳定物价;三是通过调低行政事业性收入标准或取消行政性收费项目,减轻部分居民创业、经营和就业负担;四是合理定价土地出让金,减少企业土地成本,降低居民购房支出压力;五是及时调整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坚持稳定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六是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控制消费增长,缩小贫富差距;七是根据物价上涨幅度,适时调整利率,帮助城乡居民合理安排消费,防止持币抢购商品,减轻市场压力。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YJA790007)

责编/丰家卫(实习)

作者:陈剑

第4篇:临时价格干预与当前通胀压力的缓解

政府应致力于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基本面的严重失衡,但可能要忍受一定程度的通胀。政府临时价格干预是有成本的,并且这些成本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为高昂,因此必须让市场的力量与逻辑引导经济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实现稳定物价的目标。

政府闻“通胀”而“色变”,2010年最后一个季度,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骤增: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再到“油你涨”,粮食、蔬菜、能源资源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经济学总是在艺术与科学之间摇摆,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也要一直面对感性与理性的权衡,具体到当前以及未来的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这个特征尤为明显:通货膨胀会削弱纸币购买力,增加交易成本,加上其内生性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使中低收入家庭和领取固定养老金的居民生活困苦。

为了消除通胀压力,中国多个部委联手控制物价,大有重设计划经济时代“物价局”的势头:从相关政府部门找大型粮油企业领导座谈,到权威媒体发布让各方正确对待价格干预的通知,再到多个地方政府延迟推出水电油气调整计划,就连调整周期由当前22天缩短为10天至14天的国家成品油定价新机制预计年底以前也可能不会推出„„“通货膨胀”与“价格干预”就像孪生兄弟一样,定会跻身于2010年中国最热门的新闻词汇。问题是,临时价格干预下的中国通胀压力会蒸发吗?事实可能并不尽然。本文剖析了助推通胀的三大因素,并依据我国已经采取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分别探讨了其在抑制通胀方面可能会产生的效果。

一、中国通胀压力主要源自三大因素

中国的通胀压力主要源自三个方面:首先是产品市场上长期的贸易顺差造成国内流通领域过多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其次是要素市场上长期被扭曲的价格体系难以为继,工人工资、能源价格、土地成本都呈上升趋势;最后是资本市场上数量庞大的内外游资要在为数不多的投资渠道中寻求投资或投机收益,从实体经济中的农产品包括大豆、棉花等期货,到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再到收藏品,甚至是葡萄酒,这样就助推了一系列的价格泡沫。首先,贸易顺差会加剧通胀。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一定会拉高商品价格,理论界称之为“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Demand Pull Inflation)。的确,中国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形势。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意味着中国大规模工业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依赖国外市场的消化,否则就会发生严重的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物价骤跌。大量中国商品净出口到国外,同时出口商赚取的巨额外币收入一般要兑换成人民币在国内市场流通,结果就是国内市场上的商品少了,货币多了,价格难道不会涨吗?有人可能会说,中国政府采用了外汇强制性结售汇制度,出口商的外汇收入必须存入央行,同时央行为了防止大量人民币流入国内市场,再辅以发行央行票据回收人民币,进行货币冲销,这一做法始于2002年8月,短短8年时间,截至2010年8月,中国央行发行的票据已经高达4.72万亿人民币,规模、速度均堪称惊人。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做法不可持续,除非央行票据的利息持续增加,而且也不排除出口商挤兑的风险,计划经济时代下强制性的做法在将来难度会越来越大。

其次,要素成本呈上升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市场化改革具有明显的非均衡特征,凸显为产品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而要素领域的市场化进程严重滞后,遑论利率市场化,即便是人口、土地、资源等要素价格也不是由市场说了算,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分享要素红利的基础之上:中国拥有13亿人口,工资显然可以微薄;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工业用地绝对可以优惠;中国还富含煤、非常规天然气以及诸如稀土、钨、锌等有色金属和矿藏资源,资源价格轻易就能压低。但从目前来看,要素红利几乎被分享殆尽,要素成本呈上升趋势。“民工荒”以及近年不断涌现的罢工现象预示着工资

上涨的压力巨大。城镇化与工业化加速推进,城镇建设用地紧张,再加上国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土地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富煤、贫油、少气”的中国连煤炭也要进口了,石油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运用非市场方式压低能源价格,比如不彻底实行煤电价格连动机制等,只会使得本已严峻的能源供求形势更加严峻。要素成本上升,PPI接连上行,必然会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上,即CPI会频达新高。

最后,内外游资将助推资产价格泡沫。目前,人民币境内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75%,美联储的存款利息几乎为零,在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增强的情形下,旨在从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双重套利的国际游资一定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境内。与此同时,国内社会结构近年来出现了明显转型,社会组织结构从“金字塔”向“橄榄”型过渡,迅速壮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家庭积累了数目可观的财富,如何让财富保值增值是当下国内中产阶级家庭的必修课。内外游资将会汇聚形成一股强大的民间资本力量,在投资理财渠道有限时,只能涌向房地产市场、股市、农产品期货市场等等,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我国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二、临时价格干预只能适度缓解但无法消除当前通胀压力

如上所述,产品市场中的贸易顺差,要素市场中的成本上升,资本市场中的内外游资,三者会协同增加国内的通胀压力,这也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此,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在抑制通胀方面的效果好坏,就要看其是否能够缓解甚至消除以上三个深层次问题。迄今,国家的临时价格干预主要包括四方面措施:一是向市场投放国家储备,类似建国初期的“米棉大战”,通过政府抛售国储米、国储棉对抗市场当中的投机和囤积居奇行为;二是降低粮食、蔬菜、猪肉等鲜活农产品供给城市市场的投放成本,比如重新启动ETC通道、免收高速费、促进超市与农地对接,等等;三是国务院有关部门直接与地方政府、大型粮油生产企业领导座谈,要求后者不要擅自提高水电油气和粮油价格;四是通过各类媒体制造关于物价稳定或略微下挫的社会舆论,以舆论稳定居民及社会各界关于未来中国物价走势的预期,尽量避免在消费者群体当中形成恐慌性抢购的局面。

毫无疑问,投放国家粮油储备、降低农副产品投放市场的成本、指令大型粮油企业或地方政府不得擅自出台涨价规定是从生产者或管理者层面着手,旨在扩大供给;普遍报道物价稳定或稍有下降、供应充足是从消费者层面着手,旨在降低恐慌性的抢购需求。理论上讲,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胀压力。

但是,必须要清醒认识到,政府临时价格干预是有成本的,并且这些成本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为高昂:比如当前投放的国家粮油储备将来又会以什么样的价格填充呢?比如降低农副产品投放市场的成本会是可持续的吗?如果是,这种激励信号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运输,从而引致对上游农产品的需求旺盛,价格仍将继续上扬;再比如政府让大型粮油企业领导不涨价,姑且假定这些大型粮油企业都是国有企业而便于控制的话(有很多规模以上粮油企业为民营),那么是否意味着国有企业的盈利指标不太重要,经济效益必须让位于社会效益,况且这种行为也仅仅是短期的权宜之举。四项价格干预措施中似乎最后一条,即舆论引导塑造消费者关于物价稳定信心的成本是最低的,其实 不然,居民的预期是最难控制的变量,尤其是在信息社会中。要让别人相信自己,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自己长期的信誉投资和积累,也就是说,政府的公信力会直接影响消费者对政府干预措施效果的预期。如果政府异常坚决地声称要稳定房价,结果还是地王频现、房价飙升,何啻于重演“放羊小孩”的故事,一定会动摇大量购房者对政府宣誓稳定房价的信心。

总之,临时价格干预毕竟是临时的,政府必须致力于解决长期以来经济基本面的严重失衡,因此可能还要忍受一定程度的通胀。农产品一涨价,政府就控制,还宣称对农民有利,那么,作为农民自身而言,他是否会希望自己土地上的收成卖个好价钱呢?如果谷贱伤农不仅仅是古训,那么当前选择继续种植粮食、蔬菜会是农户理性的生产决策吗?

第5篇:浅析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论文

摘要:通胀预期、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是当前经济领域学者们议论和关注的热门话题。文章剖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后,围绕加强通胀预期管理,积极治理通货膨胀;处理好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通胀预期,通货膨胀,资产价格,货币政策

通胀预期是指人们已经估计到通货膨胀即将到来,预先打算做好避免通胀给自己造成损害,然而防范通胀的措施本身就会造成资产价格的上升,对通胀的预期就会加快通货膨胀的到来。从一定意义上讲,通胀预期是一种心理预期,不是真正的通胀,但它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因为消费者和投资者一旦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通胀螺旋式上升,推动形成实际通胀,进而影响经济和社会稳定。所以,国家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决不能麻痹和松懈。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要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的实质就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货膨胀,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财政赤字的增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为了挽救经济危机或弥补庞大的财政赤字,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发纸币。同时,通货膨胀也是资产阶级加强对工人、农民、教师等广大劳动人民剥削和掠夺的重要手段。通货膨胀首先给工人、农民带来灾难,由于物价不断上涨,使工人的工资购买力急剧下降,生活日益贫困。农民与小生产者则因生活资料在物价上涨的过程中,工农产品“剪刀差”的扩大,不得已高价购买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低价卖出自己的农产品和手工产品,因此,生活更加贫困。通货膨胀也严重影响公职人员与知识分子的生活,使他们的薪酬不能按物价上涨的程度而相应增长。通货膨胀只给垄断资产阶级带来利益,他们利用实际工资下降,用贬了值的货币偿还债务,然后利用物价上涨进行囤积居奇,在通胀过后高价卖出,以此获得更大利益。

资产价格是指资产转换为货币的比例,也就是一单位资产可以转变多少货币的问题。资产定价理论模型有许多变种,但资产价格的最终表达式则基本类似,即资产价格是所有将来预取收益的折现值。在这种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资产价格的有关因素是利率、通胀率、将来的股息、消费效用偏好、以及影响人们预期等。资产价格的波动对货币政策分析能起到一定作用,因为资产价格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它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下有时会停留在高价位,有时会停留在低价位,有时又会在不同的价位之间跳动。资产价格的波动,尤其是股市(其他资产市场,如房地产市场),大跌后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投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会“谈股色变”,远离股市,造成市场疲软,有行无市的现象。长期下来,往往会导致以证券交易费为主要收入的证券服务业元气大伤。通常情况下,资产价格短期波动对总体消费水平影响不大。但当资产价格波动很大时,往往超出大部分资产定价理论所能解释的范围时,就成为令经济领域里学者们长期困惑的难题了。因此,随着资产市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加强,资产价格与国家货币政策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一、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

通胀预期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就会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并可能造成螺旋式的上升。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种产品和资产(地产、股票、大宗商品等)价格会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快于存款利率,就会从银行提款来购买这些商品和资产,目的是达到保值或对冲通胀。这种预期导致的对产品和资产的要求又会导致价格飞速上涨。而这些产品、资产的价格上涨会更加加剧通货膨胀,从而引起消费者、投资者进一步购买需求,导致了通货膨胀的螺旋式上升。

资产价格与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资产价格的上升,能够提高预期的未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膨胀水平,引起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最终目标。在各国央行将稳定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的背景下,资产价格的波动会扰乱货币与物价及产出之间原来存在的稳定关系。众所周知,资产价格的膨胀会导致未来商品与服务价格上涨的预期,资产价格上涨又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因此,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考虑资产价格波动因素,对改善通胀预期,治理通货膨胀是非常有益的,他们将资产价格的波动作为管理通胀预期,减少通胀压力的重要显示器之一,并将其作为经济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加强通胀预期的管理

当前,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国内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信心不断加强。但是,我国也面临物价上行的压力,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2月消费价格的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9%,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7.2%,创两年半以来新高。据经济学家预测:未来CPI仍面临上升压力。因此,中央强调要管理好通胀预期,平稳物价总水平,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笔者长期在金融战线上工作,经常关注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并同业内同行互通信息,探讨经济领域的资产价格与通胀预期、通货膨胀不断变化的情况。笔者认为影响我国物价上涨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世界经济复苏之路不平衡。在经历了严重的国际经济危机后,一些主要的经济发达体经济增长缓慢,所以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新兴市场经济实体发展势头强劲,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政策差异和资本逐利的本性使新兴市场经济体系面临较大流入压力。二是突发事件和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升,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压力。三是全球自然灾害引发的供需矛盾,再加上投机资金的“为虎作伥”,导致世界范围内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农产品价格上涨又最能促动民众的敏感神经。

这就可以看出,物价上涨反映出我国经济运行中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相互交叉,再加上国外因素的影响,这种复杂性增强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怎样加强对通胀预期的管理呢?笔者认为:加强通胀预期管理必须从多方面进行。(1)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减少通胀体制性因素。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要加强宏观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相互约束,密切关注地方投资的扩张,增强区域政府融资的透明度,有效预防金融风险。引导地方政府把着力点放在改善民生和强化社会管理上来。(2)增强经济发展,增加农产品供给。地方政府要大力扶持粮食、生猪、奶业、禽业、油料的生产,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好市场,制止哄抬价格,串通涨价、散布涨价谣言的违法行为,加强农产品流通的管理,保持市场正常秩序和消费者的理性决策。(3)作为金融主体的银行业要积极促进融资结构调整,密切关注融资总量增长。为了完善宏观调控机制,积极推进我国经济资本化和利率市场的改革发展,银行业要继续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检测和管理,建立更加审慎的金融管理制度,调节和防范风险,防止短期资本的冲击,积极推动金融改革和金融转型。

三、积极治理通货膨胀

由于劳动力工资上升,资产泡沫表现异常,资源价格面临上调压力,通货膨胀又有一些抬头。只有积极治理通货膨胀,才能应对目前市场经济变化。在治理与应对通货膨胀这一问题上,我国政府采取了十分积极的态度。我国政府采取了紧缩货币,积极应对的措施,2008年,为了防止经济增长偏快过热、价格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我国宏观政策基调转为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在2007—2008两年中,央行15次上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6次提高存贷款利息率。同时,还采取了严格控制工业用粮和粮食出口。大力发展生产,加快健全储备体系,加强市场价格管理和监管力度,完善和落实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等方法、措施。为了应对本轮的通货膨胀,我国政府也及早采取行动。央行在2010年已5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并加息一次。国务院也出台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和流通成本,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建立市场价格调控部门及联席会议制度,出台社会救助保障标准等多项政策。我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十分得当,这些措施的实施,对于防止物价上涨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笔者认为,治理通货膨胀应进一步采用加息这一价格型工具,这才是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关键。

首先,我国财政部应采取“紧货币,宽财政”的政策。这个政策将对宏观经济、企业运行、资产价格平稳产生重大影响。伴随着岁末传统消费旺季的来临,未来消费势头将仍然强劲,采取“宽财政”政策,能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其次,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整顿流通秩序,加强市场管理,稳定市场价格。一方面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物价调控体系,刹住乱涨价的歪风,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市价的炒作行为,保障市场供应;另一方面,及时调查通货膨胀环境下不同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情况,研究并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工资水平、低保家庭生活补贴、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有效保障中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利益,以维护社会稳定。

再次,探索长效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笔者建议:银行业等金融体系应引导投资者将富余资金投资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行业之中,以调节流动性泛滥引起的不合理投资。银行业还要探索如何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支持国内企业向国外拓展,以实现“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再到“藏汇于企”的转变,降低外汇占款上涨所带来的流动性过剩风险。更要努力拓宽民间投资渠道,以促进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向实体经济流动。

四、处理好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只有做好理论、实践研究,吸收各国的操作经验,才能将这一复杂关系处理得更加妥当。因为,处理好资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对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运行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作为金融机构主体的银行业怎样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运作:

(1)正确分析资产价格波动的原因。如果资产价格波动是由经济本质要素引起的,则原则上应顺其自然,货币政策可以不加干预。如果资产价格波动背离经济本质变量或波动力度较大,货币政策则可以从长期角度出发,必须进行干预。银行业可根据货币政策的调控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

(2)正确区分临时性资产价格波动与长期性资产价格波动。因为,资产价格的短期财富效应与长期财富效应有根本的区别。这时,国家也会采取不同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银行业必须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及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法,推出新的金融品牌,并在管理机制上不断发展创新,抓住机遇提高经济效益。

(3)正确分析市场预期不确定性的类型。比如,资产价格突然下滑,有可能是市场上出现不确定因素,导致资产价格的波动,也可能是由于以前的不确定因素变得明朗化了。前者是真正的不确定性,而后者则是用预期的明确性来描述。因为,市场的心理预期对资本市场价格影响很大,所以,银行业很有必要把握好市场预期的不同类型,对症下药、灵活调整自己的经营管理策略。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经济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结束语

抗通货膨胀的号角已经吹响,管理好通胀预期是抗通货膨胀的有力武器,已被国家纳入宏观调控的重点。笔者希望银行业的同行以勤奋努力的工作态度推动经济和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激活和扩大民间投资,加快金融市场开放,以缓解资产价格波动与通货膨胀带来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全社会的信任和支持。

参考资料:

1.沈建光.如何应对通胀周期.财新网,2010,12

2.马峻.如何应对通胀预期.南方周末报,2009,11

3.陈朝辉.如何处理资产价格波动.上海证券报,2005,3,11

第6篇:

上一篇:最新医德医风建设下一篇:描写孔雀开屏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