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评价的多元化,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利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增长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关键词:多样性;评价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 篇1:

浅谈数学实践活动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从2003年9月开始,我市全面实施课程改革试验至今已经有六年时间。北师大版本数学教材的灵活、教材面的宽广给数学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北师大教材强调了数学知识中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性。作为处于城乡结合部的小学数学教师,我深切感受到了电教设备不足给教学带来的不便。通过六年的教学实践,从最初拿到新教材的无所适从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我认识到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做”数学的重要性,与同行交流。

关键词:实践活动 农村 数学教学 作用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从生活中发生出来的困难和疑问,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陶行知全集》卷二)而实践活动正体现了陶先生的这一思想。所谓实践活动是指教师精心设计和创设的以具有教育性、探索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主动实践为特征,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个性、行为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观念。

一、在数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开展实践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接触更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边学边用,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很多学生偏科源于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从一年级开始。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级学生刚刚走进小学的大门,他们觉得学校的一切都是令人新奇的。看到高年级的学生在校园里尽情地生活,他们也急于融人校园生活。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殊时段和学生的心理,巧妙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兴趣。如,开学第一课《可爱的校园》教学目标是“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用‘数’去进行计数。去发现隐含在校园中的数——从1到10的10个数——相对应的事物,并进行描述和交流,体会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如果只用课本上的插图创设出动物园开学的情境,对初入学的新生在不具备有序观察、良好的倾听、表达能力的情况下,一节课的教学很难使学生感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本节课时,可以把一节课分为“室外——室内”,两者相结合。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观察认识校园的环境,特别是要求学生用‘数’去进行计数,去发现隐含在校园中的数,再带回教室观察认识教室隐含的数,然后观察课本主题图中的数和教室里的物品隐含的数。一节课的教学满足了学生对学校的好奇心,抓住了学生好动、表现欲强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是有趣的,诱导学生感受到数学并不可怕。

新课伊始,教师应注重唤起学生的參与和竞争意识,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求知。例如,用平面去切一个正方体,怎样切可使横截面是三角形?怎样切是四边形?怎样切是五边形?怎样切是六边形?横截面可能是七边形吗?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通过捏橡皮泥,然后动手实验,观察,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感受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二、在数学活动中建构数学知识

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新的课程理念则主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情感。在此理念下。新教材中最突出的变化就是从生活实际引入数学,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将数学基础知识蕴含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给数学知识注入生动的生活气息,通过这些充满生活的素材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数学方法的领悟、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探索问题的活动过程中,亲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做数学过程中既学会了新知识,又学会了探索的方法,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一年级教材中《数豆子》一课,目的是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知较大数。教学中我动员学生从家中拿来黄豆、大米、绿豆、玉米等实物,通过抓一抓、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进行体验,再交流数数的方法。学生发现家中的粮食也隐藏着数学知识;三年级上册《克、千克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动员开商店、做生意的学生带来家中的台秤、杆秤,结合学校仪器室的弹簧秤、体育室的体重秤,通过秤盐、沙子、苹果、棉花、铁、硬币等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克、千克的概念;《周长的认识》教学前发动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树叶、绳子等物品,通过描一描、绕一绕、量一量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四年级数学中《铺地砖》先安排学生课前调查地砖的尺寸,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分小组选择、测量校园的某一场地的面积,再计算能铺多少块地砖。学生并没有铺地砖的实际操作经验,但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了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三、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和生产经验,往往感到数学抽象,学来无味。因此,在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认识范围。加深对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之前,设计了让学生到商店了解物品标价的“填一填,说一说”这样一个实践活动。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逐渐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数学实践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活动,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首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要紧紧围绕活动的目的进行组织;其次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方法、策略上的点拨,当活动出现偏差时,尽快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活动的目标上来,使活动活而不乱,有序进行。第三注重活动后的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与遗憾,教师注意活动的拓展。

总之,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促进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方法的优化及智慧的开发。在综合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作者:彭 燕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 篇2:

基于经验生长的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探讨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促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评价的多元化,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利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增长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

关键词:多样性;评价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和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重视。自主学习能够帮助小学生积累数学实践活动经验,锻炼小学生数学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小学生学以致用,将学到的课本书面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加深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质量的目的。

一、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利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小学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首先必须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和吸引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参与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

(一)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时间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分为一节课的时间、一个星期的时间,甚至可以分为一个月的时间,给予小学生丰富的选择余地和选择的自主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参与兴趣。

(二)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地点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地点从教室、学校拓展到夏令营、农村,一方面,丰富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地点,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小学生亲近自然、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机会。

(三)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主题实践研究、独立研究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实践活动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的参与兴趣,锻炼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二、促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评价的多元化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系统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发挥作用的关键之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利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和水平,就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评价多元化。比如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数学教师的评价、小学生家长的评价以及小学生互相评价等多种形式促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每一个小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有兴趣爱好和个人性格特点。有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但是学习效果不好;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敛,对于数学实践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但是学习效果很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个人性格特点,给予积极、科学的评价,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多元化。河北省2011年在一个重点小学做了这样一项实验:教师随机抽取的一个普通班级。教师把学生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实验组让全班学生、家长、数学教师等对其数学实践活动的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然后汇总,根据综合评价进行评估。第二组为对照组由任课教师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学习成果的评价。最终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学生对于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满意率为92.3%,而对照组的学生对于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结果满意率仅为32.1%。实验证明,促进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评价系统的多元化可以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合理性

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合理性可以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效果,将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合理性。

(一)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不高,数学知识的积累量也不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在设计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特点,坚持实事求是的设计理念,合理设计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情境的合理性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情境设定对于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关键的影响,活动情境关系着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氛围、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主动性以及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结果。

(三)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设计必须紧扣小学数学知识,不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没有任何帮助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数学知识设计实践活动内容,如《概率定论》 《圆周率》《三角形的类别》等,从而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内容设计的合理性。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丰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促进评价的多元化,提高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合理性,从而有效利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增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晓华.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几点认识[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 2009,(5).

[2] 蔡翠珠.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科学探微[J].科技资讯, 2008,(2).

[3] 周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一些思考[J]. 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007,(6).

作者:吴清秀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论文 篇3:

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

摘要:人们的认知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辩证过程,无论年纪大小,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找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当前小学教育中,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对于小学学生实践教学的培养,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知识,还能为日后学生们成为综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引言

当前新课程的展开对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十分明显,其缘由在于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法是培养学生提供综合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若是教师忽视了实践或者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便会很浅显,往往造成只懂表面,不能深究的情况。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数学教学中,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是一门充满了教育性、科学性、思考性、开放性于一身的一门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在实践中获取认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力。

1、以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出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好奇心理最为旺盛的时候,他们对于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会进行积极探究,努力找到解决的方法,即使面对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便可以采取让学生产生好奇心理的方式来面对教学研究。例如教师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想让学生们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首先就要让学生们知道边长为一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一平方分米。在明白了这个知识点后,便引领学生们制作出面积为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在卡片制作完毕之后可以让学生拿着纸片对课桌、地板、凳子甚至教室面积等物体进行测量。学生们拿着面积为一平方分米的纸片以为所有的物体都可以以此为基础,可当他们真正进行测量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些长度和宽度过大的物体,根本没办法用一张小小的纸片进行测量。这时候再由教师拿出卷尺带领学生们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再根据长宽结果进行面积运算。根据这个方法,学生们都能充分参与进实践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了解到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运算,并且了解到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几种不同的面积单位。在学生们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会对这些面积单位以及面积的计算都能很好的运用。

2、根据日常生活引发学生思考

数学课程源自于生活,在生活中也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也在数学的教学范围以内。教师可以设立“记录一个星期家庭开支情况”的活动,指导学生们完整记录一个星期的家庭开支情况,并以折线统计图的形式画出来。设立这个活动的初衷便是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数学运算水平和对于折线统计图的掌握情况。在该活动进行中,学生们每天都要將家庭成员所花费的钱数记录下来,记录清楚每一笔钱所花费的原由,在一个星期以后将其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对于此类活动有困难的学生要向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做完这些后由教师带领学生们一起研究家庭用钱情况。教师需要在活动之前为学生们讲解折线统计图,使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熟悉使用折线统计图绘制数据的方式,在带领学生们熟悉折线统计图后再开展活动。活动开展期间,学生们每到放学便会积极主动的将家庭一天的花销记录出来,通过一个星期的数据记录,绘制出折线统计图。有的学生发现自己的折线统计图上下浮动很大,有的学生的折线统计图浮动比较平稳。对于学生们实践所获得的结果,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随机抽取多位同学的统计结果进行总结。这种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引起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创造出在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课堂环境。

二、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实施开放性的评价方式

在当前社会如此重视小学数学,积极开展实践活动教学的现状下,小学数学课堂会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为学生们教授课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以积极客观的态度对待学生们的实践结果,给出合理评价。身为教师,不能仅仅重视实践结果,更应该重视的是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学生们在活动教学中学到了多少知识,发现了多少问题,这种评价应该具有开放性。教师们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能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成为主角,以探究者的身份进行实践,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方位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们以集体讨论和多组交流的模式将学生和小组的实践结果展现出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讨论中拥有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要根据学生们所讲述的观点进行修正或者鼓励,给出客观真实的建议。这种以讨论出一个结果为目的的教学实践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们的探讨积极性,学生们在活动中可以结合数学知识,检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是否如实,非常有效的培养了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和数学学习能力。

结束语

实践活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学到课堂知识,还能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丰富教学课堂多样化的同时,还能促使学生们去研究探讨问题。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们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实践活动进行数学教学,这是一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们的思想空间,也在同时,增强了学习数学课程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琦.拓宽教学视野 打开课堂边界——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新课程,2021(03):115.

[2]施丹瑾.思维通透:从活动到价值——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内容的教学路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20(11):16-19.

[3]李羊保.探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家长,2020(29):131+133.

[4]张欣,樊保强.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案例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7):61-62.

作者:马学依

上一篇:国土办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语文教师报告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