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抢险研究管理论文

2022-04-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每年一旦到了雨季,就会发生强降雨甚至暴雨,从而引发一些洪涝灾害。暴雨灾害的来临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为此,在抗洪抢险中,防汛物资储备仓库为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证。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是现代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一个比较系统化的管理。同时,它也是抗洪抢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关键的环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洪抢险研究管理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抗洪抢险研究管理论文 篇1:

提高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的应急救援能力

摘要:武警部队要有效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必须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提高武警部队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要充分发挥水电、交通部队的专业技术优势。2009年8月 21日,武警总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联合召开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工作部署会议,标志着这两支部队正式成为应急救援的“国家队”。

关键词:武警水电;交通部队;救援能力

一、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意义重大

(一) 把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重要指示的重大举措。2004年7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胡锦涛总书记对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做出重要批示。把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是加强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开创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局面,有利于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程度上统筹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

(二)把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是加强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逐步形成。武警部队作为抢险救灾的突击力量,把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是全面建设国家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重点内容,有利于发挥武警水电、交通部队“平战结合、能工能战”的体制优势,加强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与水平。

(三)把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是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迫切需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应急救援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进城就业,一些地方群众性应急救援力量明显不足,迫切需要建设专业化、机械化、现代化的抢险救灾队伍。在不增加编制、不调整基本部署、不改变保障方式的前提下,按照"整体纳入、重点建设、平战结合、逐步优化"的原则,把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纳入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有利于强化抢险救灾队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减少水旱灾害损失。

二、进一步提高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的应急救援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武警水电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应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部队应急能力建设,二是军地沟通协调机制。

(一)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装备建设。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本着用好存量、合理增量,性能优先、系统配套,立足当前、逐步完善"的原则,突出抓好应急力量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装备的基础上,根据抗洪抢险救灾的特点和需要,优化装备配置,加快各类应急抢险装备配备。

提高抢险能力。进一步强化日常培训和演练,完善训练科目,针对堤防、水库、水电站、涵闸等各类工程特点,以及堰塞湖排险、群众转移等各类应急抢险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和演练,提高部队专业技能,发挥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的专业优势。

健全应急预案。制定完善武警水电、交通部队参加抗洪抢险救灾的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部队投入抗洪抢险救灾的启用条件、指令传达、部队调动、装备投入、现场指挥、后勤保障等实施预案,使武警水电、交通部队能够在第一时间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战斗。

抓好人才培训。建立以部队自训为主、行业部门培训为辅的专业人才培训机制。水利、交通部门举行的相关行业培训班要向武警水电、交通部队开放,在培训名额、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并支持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科研人员参与水利部门相关课题研究。

(二)建立顺畅的军地沟通协调机制

整合军地资源。把武警水电、交通部队的力量和地方的抢险力量有机结合起来,明确任务分工,开展合成演练,加强技术交流,优化力量配置,使军地双方优势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互补,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展开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研究建立武警水电、交通部队和水利部之间的抗洪抢险指挥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平台,做到联系紧密,配合密切,反应迅速,协调有力。要加强会商,及时互通信息,共同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作者简介:韩 勇,男,天津市人,武警指挥学院,研究方向:科技與装备。)

作者:韩勇

抗洪抢险研究管理论文 篇2:

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现代化思考

摘 要:众所周知,我国每年一旦到了雨季,就会发生强降雨甚至暴雨,从而引发一些洪涝灾害。暴雨灾害的来临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为此,在抗洪抢险中,防汛物资储备仓库为抗洪抢险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证。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是现代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一个比较系统化的管理。同时,它也是抗洪抢险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关键的环节。对此,文章对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现代化思考进行了试论分析。

关键词:防汛物资 储备仓库 管理里 重要性 优化管理模式

大家都知道,在抗洪抢险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洪水是无情的,每次洪水的来临,都会给国家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仓库为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很重要的物资保证。在抢险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虽然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证,但是对其没有现代化科学、规范的管理,对于抗洪救灾工作来说,也是纸上谈兵。大家都知道,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核心工作。做好防汛工作在当今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显得极为重要。那么,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就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基础保障和前提条件。因为,防汛物资的储备和仓库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防汛工作的开展。同时,防汛物质的储备和管理工作也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做好各项防汛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因此说,要重视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发展中,要科学完善地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对此,文章首先提出了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现代化的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的优化管理策略。并一一对其进行了试论分析。

1 加强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国家每年的6月直到9月,都是雨水多发季节。在这个几个月里,有的地区经常发生暴雨甚至洪水灾害。洪水灾害的来临,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为此,在抗洪救灾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为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物资保证。防汛物资储备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因此也显得极为重要。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加强并对其采取现代化的优化科学管理方针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需要的一些防汛物资做好存放与管理,而防汛物资储备仓库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需要的防汛物资存储的地方,所以说显得更为重要。与此同时,防汛物资作为抗洪抢险工作中的一个核心组成要素,在洪水来临之际抢险救灾工作中,会需要很多防汛物资,当洪水灾害来临之时,很多房屋和商店都会被摧毁,而且很多道路都会被洪水淹没,因此,就加大了抢险救灾难度,救灾中需要的一些防汛物资更是很难找到。为此,抗洪救灾中需要的防汛物资就需要防汛物资储备仓库来提供。这也说明了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2 目前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问题分析

2.1 法律机制缺失

现今,国家对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制定的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中,虽然有的地区防汛物资储备管理执行的法律和法规都是按照地方法律法规制定并执行的,全国缺少机制性的法律和法规。而且有的地方执行的法律和法规根本不符合现在的时代要求。

2.2 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现今的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中,有的管理人员不专业,对一些防汛物资缺少相应的保养和维修,最终导致很多防汛物资由于缺少保养和维修成为废弃物品,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最终失去了功效。

2.3 资金不足

目前由于我们国家对防汛物资的储备和管理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管理机制体制,很多防汛物资的管理机制都是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来执行的,因此,很多地区政府就会按照目前防汛物资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拨款并采购,这远远不能达到防汛物资的实际需求量。

2.4 防汛物资的利用率不高

大家都知道,防汛工作都有专门的负责部门,在洪水到来的时候,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以此来发挥各部门的相应职能。但在实际中,各部门未能形成有效的配合,从而降低了防汛物资的利用效率。

3 对于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工作提出的现代化优化管理措施

3.1 建立健全防汛物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防汛物资管理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只有严格按制度办事,才能不断提高防汛物资的管理水平。科学完善的防汛物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防汛物资管理岗位责任制,防汛物资采购制度、防汛仓库管理制度、汛前检查制度等,这些制度为做好防汛物资管理工作提供了保障,确保了防汛物资用则有、有则好。

3.2 搞好防汛物资的仓库管理工作

一方面要做好防汛物资的验收入库工作。防汛物资到货后,应及时会同生产厂家代表,依照水利部发布的《防汛物资储备验收标准》共同进行验收,并做必要的检查和试验,发现问题要与厂家代表及时协商解决,在确认型号、规格、质量、数量无误后方能正式入库。另一方面要做好防汛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是仓库管理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根据各种物资的不同性能和特点,结合该单位具体条件,对物资采取科学的保管保养方法,使物资在储存过程中数量和质量完整无损。在实际工作中对防汛物资的保管要求是:合理存放,妥善保管,帐物相符;达到三清:数量清,质量清,规格清;两齐:库容整齐,堆码整齐;三一致:账、卡、物一致。最后,要对防汛物资合理存放,要防止防汛物资由于存放保管不善而变质、变形或损坏,同时要考虑便于清点和出库,减少自然损耗。为此要正确规定物资的存放位置,并将存放地点与物资的编号统一起来,便于查找。目前我单位采用“四号定位法”,即以一个四位数编号按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决定物资的位置,这样便于盘点、保管,使仓库管理做到有条不紊。同时为了便于清点和充分利用空间,还可以根据物资的形态和性能,摆放成一定的垛形,做到“五五化”,即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层等,不但整齐美观,而且便于清点,达到过目不忘,提高工作效率。

3.3 做好防汛物资的调剂工作

针对防汛物资长期备而不用的特点,要做到将防汛物资中不易长期存放的物资调到生产库,并对防汛物资及时补充。这样,既保证了防汛物资的质量和及时足额到位,又避免了一些物资由于长期存放而造成的损失,节约了资金。

4 结语

从该文的分析描述中不难看出,做好防汛物资的储备和仓库管理工作对于防汛工作来说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同时,在抗洪抢险工作中,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也为其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可以说,从该文的描述分析中不难看出,加强并做好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对于目前防汛物资储备仓库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几点简单的分析,另外也提出了几点现代化的优化管理措施。希望文章的阐述对于今后的防汛工作顺利开展有所帮助。在抗洪抢险工作中,防汛物资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降低国家经济损失和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奥,高丽,张辉.黑龙江省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工作现状及建议[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2):180-184.

[2] 戴西林,张美霞.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仓库管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178.

[3] 刘思亮.浅谈高校仓库现代管理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424-426.

[4] 赵建梅.城市三防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回顾与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0):152-153.

作者:韩经奇

抗洪抢险研究管理论文 篇3:

发挥广播优势 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灾害本身是新闻,抢险救灾更是新闻。对突发灾难的报道,不仅能够考验媒体的应急能力和组织能力,更能够检阅媒体的传播能力和竞争能力。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在今年的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广播特色与优势,全台8套频率全都开设抗洪专题节目,大量运用电话连线、现场报道等形式,第一时间全面报道,及时准确发布信息。播出了一批时效性强、感染力强的报道,大力宣传了抗洪精神,积极引导社会舆论,为我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7月下旬到8月15日,省电台8套频率累计播发抗洪抢险救灾新闻10,834条,时长361.1小时。插播、滚动播出抗洪报道及汛情、灾情、雨情、捐赠信息、天气预报、抗洪救灾小常识等4400多次。在中央台上稿480多条,中国广播网上稿150多条。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立体报道格局。

一、迅速部署,建立应急机制,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宣传报道

7月20日起,我省中部地区普降大到暴雨,为我省有气象记录以来所罕见。根据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我台密切关注雨情、汛情,积极贯彻有关部门“立足防大汛抗大灾”的指示精神,迅速做好全台抗洪抢险救灾报道紧急工作预案,为迎战抗洪斗争积极做好了思想准备。同时,也派出记者随时报道了水情汛情灾情和相关防汛抗洪动态。

反应迅速,周密部署。7月28日,暴雨降临,出现重大险情。省委宣传部召开抗洪抢险救灾紧急会议。会后,省电台立即连夜召开各频率负责人会议进行部署,当即成立了由台长、副台长、各频率总监和总编办、技术部门、台办公室负责人组成的抗洪抢险救灾报道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兵把口,迅速制订了《吉林人民广播电台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方案》,全台一盘棋,八个频率统一调度,抽调40多名骨干记者成立了由3位副台长带队的6个“抗洪抢险救灾应急采访组”,同时,制定《省电台防汛期间编播值班安排》《省电台防汛期间技术值班安排》等,全员行动,各司其职,马上进入抗洪抢险应急状态,迅速投入抗洪抢险救灾报道工作。

统筹安排,科学调度。全台8个频率全部开设抗洪专题节目,全天24小时,随时插播、滚动播出我省最新雨情汛情灾情,八套频率每天滚动播出次数多达240次以上,及时传达抗洪重要部署,迅速报道抢险救灾新闻。总编办全力做好全台宣传协调工作,24小时接传省委省政府抗洪指示精神和省委宣传部报道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第一时间传达到八个频率和一线记者手中。办公室做好后勤保障,车队车辆加满油、充足电,将准备好的雨衣、手电、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用品放在车中,随时做好出车采访准备,驾驶员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随叫随到。播出、技术部门做好技术保障,随时为一线记者提供数字采访机、电脑等技术设备。广告经营部门根据频率抗洪报道时间要求,随时与客户商谈进行广告时段调整。全台上下协调动作,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宣传工作。

凡事预则立。事实证明,对突发事件的各项预案和精心安排,为抢险救灾乃至灾后重建报道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建立采编播紧急状态工作制度,在多路记者出击、多套频率联动、多个部门参战的情况下,做到了紧张而有序、快速而高效。第一批记者在前方奋战进入疲劳期之后,台里迅速派出第二批记者轮换,不仅保证了报道的连续规模,也体现了电台领导对记者的体贴与关怀,增强了电台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洪灾的两三天内,省电台记者基本上分布到我省各个重点灾区,一方面做到了抗洪新闻源源不断、重点灾区的新闻不漏报,一方面满足了省电台主要新闻播出平台和各专业频率对抗洪抢险新闻信息的海量播出需求。

二、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抢占报道制高点,保证了新闻采编播质量

抗洪抢险期间,省电台所有广播频率唱响了共同的主旋律——伟大的抗洪精神。一个个来自抢险大堤、灾民安置点的连线,一篇篇音响丰富的生动报道,让听众感受到党、政府和灾区人民在一起,感受到平凡人物在灾难面前的坚强,感受到灾区党员、干部群众上下一心,舍生忘死,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勇战洪魔的生动情景。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是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本质要求,也是广播新闻报道的制高点。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省电台就派出记者分别赶赴吉林市和永吉县。7月28日晚上,新闻广播总监带领本台记者与中央台记者一起深入灾情最严重的永吉县口前镇,连夜采访直到凌晨三四点钟,当天就为省电台和中央台上传了多篇时效快、现场感强的报道。从最早陷入重灾的永吉县,到打捞化工原料桶的哈达山,再到被水围困的桦甸市,他们几进几出,深入采访,对吉林地区驻军抢险救人、化工桶打捞、城内清淤、消杀、防疫、灾民转移安置,电力、供水、有线电视信号恢复,居民自救、生产生活恢复等情况进行报道,不仅在省台各档新闻节目中播发,还多次在中央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新闻纵横》《央广新闻》等各档新闻节目中播发。

在连夜部署完抗洪抢险工作后的数小时,省电台抗洪抢险救灾一线采访报道组,就已经兵分七路深入到我省的吉林、延边、通化、白山、长春、辽源、松原等各个出现险情的灾区采访。从7月28日至8月中旬,他们几乎走遍全省受灾严重地区,足迹遍布22个受灾市县、40个乡镇,60多个村屯。他们克服了连日大雨、饮用水缺乏、道路泥泞、经常趟水或乘船采访、交通不便等诸多困难,不怕吃苦,连续作战,每天工作到凌晨二三点钟,经常吃不上饭,在断水地区采访的记者连续多天不能洗脸、刷牙,六个报道组每天将200多条报道发回台里,并精编了一批稿件上传中央台。

及时策划,靠前指挥,保证了抗洪抢险救灾报道质量。台领导和编播部门负责人不仅与记者一起在前线采访,而且牢记使命,随时随地策划选题,给记者提炼报道思路。由于经验丰富、站位较高,对记者的指导比较直接,也提高了采访效率,把握了报道方向,涌现出一大批时效性强、有分量的报道。从7月下旬以来,省电台播发了《永吉县全城被淹,数万人被困》《胡锦涛温家宝再次对防汛抗洪作指示》《温家宝在我省检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时强调,战胜洪水灾害,重建美好家园》《李源潮与孙政才通电话:把抗洪抢险救灾作为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最大实践》《我省抗洪抢险救灾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深切关怀和有关部委、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我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全面展开》《吉林市成功拦截12艘漂入松花湖的采金船》《通化打响96小时“供水战役”》《延边州在安图启动灾后重建家园工程》等一批重要的新闻。这些新闻与全省抗洪抢险救灾同步跟进,发挥了广播快捷的优势。

聚焦大英雄的舍生忘死,也关注普通人的人性光辉。灾难来临之时正是人性得以充分展示之际,没有什么比灾难更能检验人性了。尊重生命、生命至上,不仅是抗洪抢险的第一要义,也是新闻报道尤其是灾难报道的首要关注。这次省电台的抗洪报道还涌现出许多有新意、有分量、有影响力的好作品,比如抗洪英雄典型《救出了120个乡亲的英雄于洪江牺牲》《洪水中永生的军人关喜志》《生命,在洪水中与时间赛跑》《“最揪心视频”中的救人者卢续》《袁勇:用生命撑起党员的责任》《洪水中的拼命三郎刘志强》《致敬,抗洪抢险中最可爱的人》、新闻专题《通化打响96小时供水战役》《武警军营里的鱼水情深》《众志成城战洪魔——永吉县抗洪抢险救灾纪实》《给你一个新的家——延边州抗洪救灾纪实》《咱们家里的七头牛》等、评论《用抗洪精神筑起生命堤坝》《风雨同舟,威武不屈》等等。这些深度报道和评论在向听众讲述灾区故事和灾区场景的同时,也向听众传播了伟大的吉林抗洪精神。

三、调整常态节目,有效引导舆论,强化广播整体阵容与声势

抗洪抢险救灾期间,省电台打破常规,以抗洪宣传为中心,积极引导舆论,调整各频率常态播出节目。新闻综合广播《738早新闻》常常延时10到20分钟,使更多最新报道通过这一收听率很高的黄金时段传达给听众,扩大抗洪报道的社会影响力;《新闻观察》聚焦抗洪,弘扬抗洪精神;《午间新干线》连线一线记者,跟踪抗洪前线动态;《红雨音乐时间》集中点播歌颂人民子弟兵、颂扬抗洪精神的歌曲;《快乐晚高峰》讲述抗洪故事,以鼓舞士气。交通广播《红绿灯新闻早报》《红绿灯新闻晚报》全部以抗洪救灾报道为主。为了更好地报道抗洪抢险,交通广播中止一切节目派奖活动,突出抗洪抢险救灾主旋律,在全天15档整点推出“汛情通报”栏目,滚动播发最新的汛情、灾情、天气预报。并与省交通运输厅和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合作,及时播发最新的城际之间的交通状况,及时播发水毁公路抢险通车信息,为做好灾区的交通疏导做出贡献。经济广播也在《七点听天下》《经广直播间》等重点节目中开设五个抗洪抢险救灾专题栏目,并在其他各个栏目中随时插播、滚动播出抗洪抢险报道。乡村广播在每天早7点到晚24点17个时间段开设“抗洪抢险救灾快报”,滚动播出我省最新汛情、灾情、气象通报、捐赠信息等。音乐广播在《华夏民族歌曲榜》《927周末唱乐派》等节目中安排了六期抗洪救灾主题特别节目。吉林广播网开设了《众志成诚,抗洪抢险》《最新资讯》等专栏,在首页醒目位置刊发抗洪抢险救灾报道,即时更新最新信息,发挥了网络在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中的作用。

灾情就是命令,它检验出全省广播联盟成员台和新闻从业者厚重的职业精神。通联部积极组织灾区各地广播电台,第一时间上传最新的新闻信息和报道。永吉县广电局副局长王宝林在金家乡、口前镇遭受洪水袭击的最危险时刻,为省电台和中国之声传来口播连线报道。辽源台汪洋、安图台新闻中心徐彩莲、延边州台徐宝城等多位记者通过省电台与中央台连线,让全国人民知道吉林省的洪水灾情。广播媒体的合力作用得到最好发挥!

广播及时、迅速、便捷传递信息的优势在这次抗洪抢险救灾报道中得到充分体现。当道路冲断、电网瘫痪时,村民家中的半导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了解外界信息,了解新闻动态,全靠广播传递声音。记者站在永吉县被水围困的群众中用电话连线报道时他身边的村民说:有你们传递信息我们心理踏实多了,处于孤岛中的人说听广播不寂寞不孤独。大山深处的抚松县抚松镇鸡冠砬子村,进出村子只有一条盘山路。山洪暴发后,山体滑坡,把整条道路完全堵死。记者爬到山上采访时,一位村民说,真没想到电台记者会上来,在山上看不到报纸和电视,所有信息都是从广播里获得,这次要把自己的心声传递出去。

四、加强对外宣传,积极协调配合国家媒体,宣传我省抗洪抢险进展和军民抗洪精神

由于日常工作中注意积累相关媒体资源,建立了良好的采编播合作关系,出现紧急情况才能拓展合作空间,并且能够共同作战。在这次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中,省电台主动通过中央台宣传弘扬吉林抗洪精神,上中央台稿件数量多、质量好,向全国听众报道了吉林省的抗洪抢险救灾情况。其中在《新闻和报纸摘要》中播发的《吉林永吉奋力抢险救灾》,以最快速度报道了永吉县党政军临危不惧、全力以赴抗洪抢险的场面; 省电台整合前方报道组、各地方台、吉林省最新汛情的综合报道,在中国之声主打栏目《新闻晚高峰》中连续播发5分钟以上,受到中央台好评,并被上传中国广播网首页头条;《七千只化学桶冲入松花江,沿途千余人打捞忙》发在中国广播网上,单条点击率5万多,创下中国广播网有史以来最高点击率。中央台播发的重点报道还有《吉林省多个城市受洪水影响用水难,影响居民生活》《吉林桦甸重灾“孤岛”恢复通讯和交通》《通化政府市民合力应对多日断水》《永吉洪水退去,百姓恢复正常生活》《通化抢修4昼夜恢复供水》《吉林遭遇罕见洪灾,温家宝总理亲临考察,全省军民全力抗洪救灾》《延边州在安图县率先启动灾后重建》等。

我台还主动承担了中央台记者在我省采访期间的接待和协调工作,做到了专人专车协助采访。中央台记者对吉林台的真诚支持一再表示感谢,并加大了对吉林抗洪抢险报道力度。不仅在中央台的新闻节目中播发,还在中央台每天12档的滚动新闻中播发,随时连线、插播、滚动,全面、及时、准确地宣传报道了我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省电台与中央台的协作,形成了1加1大于2的传播效果,在更广阔的时间与空间上,报道了党和政府、军队和人民面对自然灾害突发危机的应对与担当。这就使局部信息上升为全局信息,使地方的灾害事件扩展为全国关注,不仅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而且弘扬了坚强不屈、风雨同舟的民族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五、整合社会力量,举办系列抗洪救灾公益活动,凸显媒体责任

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功能不仅是信息告知与新闻报道,而且也能够提供救灾服务甚至积极地参与救灾。省电台在这次抗洪抢险救灾中选择了报道者与救灾者的双重角色。广播的优势之一是与听众面对面的互动。这次抗洪救灾期间,省电台精心组织策划,整合社会力量,走进广场、街道、社区,开展了一系列救灾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响应。这些公益活动与抗洪抢险报道一样,展示了广播媒体的责任感,树立了广播媒体的形象,也为社会搭建了扶危济困、奉献爱心的平台。

8月3日,台里决定在后方做一场特别公益活动,发动普通群众向灾区人民伸出援手。全台各部门、各频率快速行动,在48小时之内,策划完成了活动的全部工作。8月5日上午,吉林人民广播电台与吉林省慈善总会联办的“飘起绿丝带电波传大爱”大型抗洪救灾特别活动,在长春市文化活动中心正门广场冒雨举行。在长春市中东大市场、南岭体育场、欧亚卖场、赛德广场、南湖公园和工人文化宫门前设立的六个募捐点,开始冒雨接受普通群众的捐赠。16时,由台内主持人和社会团体在长春市文化活动中心正门广场的演出,也在雨中如期举行,并通过交通广播和资讯广播两套频率同步现场直播,其他六套频率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进行了报道。在演出现场和长春市七个募捐点,同时接受群众捐赠,许多市民开着车特地赶到募捐点,踊跃捐款捐物。演出结束后,共收到群众捐款近十万元,并将这笔善款转交省慈善总会。省内报纸、电视媒体也到活动现场关注了演出和捐赠情况。几天时间,募集到价值37.5万元的救灾物资。8月18日,省电台“飘起绿丝带 电波传大爱”抗洪救灾特别活动走进永吉县口前镇,进行了慰问巡回演出。这次慰问演出联合了省民间艺术团、省慈善总会和永吉县委宣传部、吉林市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演出的同时,我们向灾区人民赠送了一批收音机,社会各界为当地捐赠了价值13万元的物资。省电台的三个频率和吉林市电台共同进行了现场直播。

省电台其他频率也举办了许多救灾公益活动。音乐广播与春城街道办事处联办,省、市群众艺术馆协办,在湖西花园举行“爱在行动——奉献爱心 同舟共济”抗洪救灾主题专场。除了抗洪救灾的主题演出之外,红十字会还派出专人,接收了活动现场捐赠的物资。音乐广播联手红旗街道办事处和企业,在同德社区举办了“同心同德 共建家园”抗洪救灾公益活动。《927周末唱乐派》节目的选手们进行了公益演出,募集善款。 连续三天,音乐广播联手《东亚经贸新闻》和吉林省慈善总会,在重庆路亚泰富苑门前举行“抗洪救灾 万众一心”大型赈灾义演活动,三天共募得善款61万元。故事广播联合团省委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情系白山黑水抗洪救灾大型公益行动”,号召全省青少年及企业和个人,向吉林、延边等重灾区奉献爱心捐款捐物。首批救灾物资7箱蜡烛,300件衣物已经在第一时间发往受灾地区。 故事广播还连续两天在北方市场门前进行赈灾物资募捐活动,得到了一批企业和社会人士的积极响应,纷纷捐献灾区人民急需的生活用品,募集了几十万元的物资。

在自然灾害形成的公共危机中,媒体尊重公众的知情权,满足受众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会有效的提升公众对媒体的认知,并在媒体和受众之间建立良好的依存关系。广播与听众的双向互动优势,使其对危机事件的传播和对听众的舆论引导比较容易成功,使其本身变成“一种力量的放大器”。

六、锻炼了队伍,提高了素质,危难面前展示了广播人的职业精神和工作作风

在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许多记者不仅得到了职业上的锻炼,也经历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他们不辱使命,不怕艰险,善打硬仗,勇于拼搏,甘于奉献,履行着新闻工作者的职责,用积极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广播人的坚强和力量,展示了广播人的品质和作风。

一线报道组中始终活跃着三位年过半百的老记者身影。吉林记者站袁兴安得知永吉县城被淹后,火速租车奔赴永吉,他是我台、也是全省第一个冲到受灾最严重的口前镇的新闻记者,开始了抗洪报道一个人的战役。口前镇、镇西村、旺起镇、桦甸市、常山镇、丰满水库、防洪指挥部……56岁的袁兴安在第一时间向全省听众播报灾情,介绍党和政府、基层党员干部、驻地官兵、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抢险救援的消息,介绍受伤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的情况。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基本上都在洪灾最重的乡镇采访,共采写各类新闻报道40多篇。通化站记者华雪在全市自来水管道遭受完全破坏的情况下,连续20多小时没合眼,在自来水抢修现场采访报道,一天就同中央台连线6次,创造我台一天在中央台连线报道的最新记录。延边记者站王为群已经60多岁了,是这次抗洪抢险报道中年龄最大的老同志,他却主动参加抗洪报道,坚持不离岗。半个月发稿43篇,为及时准确报道延边州党政军干部群众抗洪抢险做出积极贡献。

年轻记者在滔滔洪水面前毫无惧色,敢打敢拼、勇往直前。年轻记者王碧程与贾玉琢在7月28日14点30分进入灾情最重的口前镇,与袁兴安汇合,成为媒体较早进入重灾区采访报道的人。陈迪也是一位年轻记者,7月28日14点他与唐晓东进入永吉县一拉溪镇碾子沟村采访时前面道路已经无法通行,后面的道路也被水淹,他们和当地的近千名群众一起受洪水围困达5个小时之久。在这种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仍在采访。8月3号在安图县报道抗洪时,陈迪和报道组前往受灾最重的新合乡新合村,由于水毁公路仍在抢修中,他们爬过断裂的古洞河大桥废墟,踩着跳板过了河,有十多里地是站在手扶拖拉机车斗上赶路。马也、贾玉琢、张一赫、柳迪、王延辉组成了省电台抗洪抢险报道组中最年轻的队伍。8月5日13点多,永吉县一处河道出现溃坝,严重威胁下游的农田和百姓生活用水安全,150名部队官兵立刻前往出事地点进行抗洪抢险。记者们跟随部队一同进入了抢险地点,此时大雨如注。年轻的记者和部队官兵一起跳进没膝深的洪水中,采访中多次被厚厚的淤泥绊倒或被水流冲倒,他们勇敢顽强坚持采访,把官兵们抢险的感人场面用采访机录制下来,并迅速报道出去,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不怕疲劳,连续作战成为这次参战记者的共同特征。在通化抗洪抢险采访的记者周伟,为了给中央台传送高质量的稿件,第一时间把断水后通化政府和人民齐心协力度难关,紧急应对、互帮互助的消息传给中央台,当天晚上一夜没有睡觉。通水后,又第一时间赶赴最早通水的社区,跟中央台正点新闻连线把这一消息传递到全国各地。然后,又在现场与湖南、广东、四川、山东等多家省级电台做连线报道。连饭都没吃,就接着给本台和中央台写录音报道,第二天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在显著位置再次播发周伟的稿件。

巾帼不让须眉。女记者孟范雅随长春地区报道组到德惠采访,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她行程七百多公里,沿第二松花江、饮马河对“五大围堤”行洪区内八个乡镇组织抗洪、安排群众转移、各级领导干部坚守一线的情况进行了及时、充分的报道。张文汇是这次参加抗洪抢险中最瘦弱的女记者,但是她冲上最危险的大坝采访一点都不示弱。为了采访在农安县靠山镇东排木村第二松花江大坝抢险的官兵和救援突击队,她不顾个人安危,连夜多次在坝上采访。甚至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在大坝上,醒来后又继续投入到新的采访中,表现出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关键时候敢打敢冲的拼搏精神。

构筑应急指挥大本营,占领广播抗洪宣传报道高地。前方与后方遥相呼应,后方为前方甘做嫁衣。无论是综合协调部门,还是新闻采编播单位,所有人的忙碌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全力以赴做好抗洪宣传!省电台主要领导不分昼夜,天天在单位指挥调度。各部门的所有同志也都为安排好抗洪抢险救灾报道工作付出了辛苦和努力。为了保证前方记者的报道及时准确地播出,新闻综合广播值班总监和编辑连续9天值班吃住在广电大厦,及时编辑处理记者连夜传回的稿件,精选后传给全台新闻供稿平台,方便其他频率共享使用。新闻的编播录系统做到了24小时全天候整合前方报道,随时接受各级指令并迅速落实到节目播出中。总编办随时随地完成各种抗洪报道文案、信息传递、协调调度、统计上报、编发通报、工作总结等,仅向各个频率负责人和前线采访组发出汛情快报、宣传提示、沟通信息的短信就有300多条,做到政令畅达,沟通及时。

七、结语

在7月下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里,省电台干部职工表现出了可敬可赞的职业精神,共同见证,并肩战斗,这是吉林人民广播电台精神风貌的一次充分展示。当然,关于这次抗洪抢险战役报道实践,还有许多方面值得认真思考与研究,我们的收获是十分丰富的。历史不仅会书写吉林大地2010年的特大洪水灾害,铭刻全省党政军民抗洪抢险的英雄壮举,也会记录广播新闻工作者在灾难面前的职业表现。在此,我们可以说,在这次全省抗洪抢险的宣传报道中,吉林广播人经受了考验!

【责任编辑:张德明】

作者:黄云鹤

上一篇:房地产转让合同下一篇:四位一体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