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二必背

2022-06-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考研英语二必背

地理必修二必背题

必修二思考题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1、人口增长的三大模式的特点、成因、主要分布地区、人口问题及其措施

①高高低模式: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原因:自然灾害、战争影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主要分布地区:目前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

②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主要分布地区: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少年儿童比重大;措施:计划生育;增加就业;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③过渡模式增长下降阶段:特点:出生率快速下降、死亡率下降缓慢、自然增长率下降;成因:社会保险福利事业;生育观念的转变;分布:目前少数发展中国家已进入该阶段。 ④ 三低模式: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成因:生产力高度发达,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高,较晚的婚育年龄等;主要分布地区:发达国家;人口问题:老龄化严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国外移民;提高医疗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老龄产业。

2、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点是什么?

世界人口发展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经历了“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过程。

3、人口过渡理论(诺特斯特人口发展模式)中不同阶段的人口增长特点是怎样的? ①原始低增长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②高增长阶段:高出生率,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快速增长;③增长下降阶段:出生率下降,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增长放缓;④低增长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4、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怎样的?

①劳务输出是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②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③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到发达国家;④人口迁移流向发生一些变化: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净迁入区变成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仍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

5、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如何?

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①欠发达地区迁往发达地区;②乡村迁往城市;③内陆迁往沿海地区。

6、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因素;②政治因素包括国家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以及战争等因素;③社会文化因素包括宗教、种族、外出求学等;④生态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灾害以及生态环境的恶化;⑤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等。

7、如何估算某一地区的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到自然资源、科技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是决定着供给人类食物的多少,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环境承载力的估算一般根据农业生产提高的粮食或其他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来进行。

8、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①人口规模不同:同一地区在同一时期的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合理容量的规模。②生存和发展的差异: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仅体现基本生存的需要;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理想的人口规模,体现的是发展的需要。③持续性不同:如果人口规模达到环境承载力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如果人口规模为人口合理容量则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④消费水平不同:当人口规模为人口合理容量时,消费水平较高。

第二章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9、城市的四大功能区的位置、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中心;②商业区位于城区和交通干道旁,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人口流动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中;③工业区位于市区边缘交通便利地带,工业企业成片分布,存在污染问题;④住宅区是城市中最普遍、最分散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高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10、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①历史原因:城市形成初期,一些早期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往往自然的发展成现代的某种功能区;②经济原因:城市中心地区土地价格昂贵,一般为经济地租较高的商业区。向外,土地价格逐渐降低,为住宅和工业的分布区;③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④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

11、城市化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城市化的本质是第

二、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具体体现在人口的集中(人口规模增大);地域转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多)、经济结构的转变(

二、三产业比重增大)。

12、20世纪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特点?

①城市化进程加快;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不同;③特大城市迅速发展;④出现了巨大的城市带。

1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何差异?

①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成熟阶段,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②发展中国家处于加速阶段,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城市化问题突出,目前主要表现为郊区城市化。

14、世界著名的城市带有哪些?它们有何分布规律?

世界六大城市带:①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②北美五大湖城市带;③日本东海岸城市带;④英国南部城市带;⑤欧洲西部城市带;⑥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它们均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形比较平坦、气候比较适宜的沿海地区。

1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①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②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停车问题等;③城市住宅问题:发展中国家多表现为住房紧张,存在贫民窟和棚户区,发达国家表现为市中心区空房过多,形成贫民窟,市中心区逐渐衰落;④城市社会问题:主要表现为就业、贫困种族歧视和社会争端等。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16、影响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⑴自然因素: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②地形—地形类型、海拔、坡度、坡向;③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层厚度、酸碱性、土壤质地;④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条件。

⑵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②交通运输;③政策;④劳动力;⑤技术;⑥农业基础;⑦地价等

17、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与大牧场放牧业各有何特点?典型分布地区在何处?

①水稻种植业:以种植业(种植水稻)为主,粮食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机械化水平低,以东南亚地区水稻种植业最为典型;②商品谷物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少,机械化水平高,以美国中央大平原与我国东北地区最为典型;

③现代混合农业:种植业与畜牧比重相当,产品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少,机械化水平高;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的小麦绵羊业最为典型;

④大牧场放牧业:以畜牧业为主,产品商品率高,投入劳动力少,机械化水平高;以南美洲

潘帕斯草原最为典型。

18、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①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②农业技术的采用造成土地退化、生态系统破坏。

19、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⑴经济因素:资源(原料)、能源(动力)、交通、市场、廉价劳动力数量、科技(劳动力素质)、地价;⑵环境因素: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质量等(或风向、河流、景观);⑶社会因素:政策、国防安全、企业家个人偏好;⑷自然因素:土地(面积)、水源、地形、气候、地理位置。

20、工业集聚的主导因素有哪些?工业集聚的意义如何?

①主导因素:利用廉价劳动力;利用交通枢纽;利用资源;利用能源;

②意义: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劳动消耗;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协作;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有何消极影响?

①消耗大量资源,特别是非可再生资源,造成资源枯竭;②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威胁人类健康和生物生存。

23、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各种方式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地域联系可以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主要方式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三种。①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主要作用是把工农业的产品运到消费地;②通信包括电信通讯和邮政通讯两种,主要作用是促进地域之间的信息传播和联系;③商业贸易包括商业和贸易两种,负责商品的收购、调运、储存、出售,是联系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4、交通运输方式对城市的形成发展有何影响?

①城市多因水路交通而兴,沿河流呈条带状;②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线发展;③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④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城市的兴衰。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5、全球气候变暖的表现、成因、危害?

①表现: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多年里明显上升,到目前已升高了0.3到0.6摄氏度;②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破坏植被;③危害: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加剧;气候异常现象频发等。

26、臭氧层的作用、现状及破坏的危害?

①作用: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②现状: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③破坏的危害: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影响人类健康、农作物、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7、酸雨的定义、成因、危害、分布、措施?

①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②成因:工厂排放的含硫污染物进入大气层后,与水汽结合形成亚硫酸和硫酸,落到地面而成;③危害:毁坏森林、使湖水酸化,腐蚀建筑物、塑料和金属设施,使土壤酸化、造成农作物减产;④分布:欧洲、北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⑤措施:加大科技投入,推广节能减排技术,降低单位产值能耗;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所占的比重;实施清洁生产,减少酸性气体排放。

28、我国酸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①空间分布:全国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主要包括浙江、江西、湖南、福建、重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长江、珠江三角洲地区;②原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地形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雨水丰富而且降水强度大。

29、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人地关系特点?

①史前文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自然环境;②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大规模改造自然,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出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③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以自我为中心,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引发了深重的环境灾难,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30、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内涵、原则、循环经济的手段、核心、原则、途径?

⑴可持续发展:①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②内涵: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

③原则:公平性原则(代内公平、代际公平、责任公平);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⑵循环经济:①手段:环境无害化技术;②核心:提高生态效益;③原则: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④途径: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如清洁生产、生态农业。

必修二常见设问答题思路

1、描述人口增长特征

①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②机械增长:人口迁移;③人口规模。

2、描述人口、聚落(乡村或城市)分布特征

①人口、聚落的空间集散方位;②与地形、河流、资源等要素的组合关系。

3、城市化的表现特征

①人口的集中(人口规模增大);②地域转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数量增加);③经济结构的转变(

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4、农业地域类型特征:

①农业类型(农林牧渔);②商品率;③劳动力投入多少及机械化水平。④生产规模

5、农业生产活动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②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农业基础 机械化水平等。

6、工业生产活动区位因素

①自然条件:土地、气候、水源等;②社会经济条件:原料 能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技术 环境污染 政策 地价 国防安全。

7、人口问题及措施

①年轻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增加就业;②老龄化—鼓励生育(适度放开生育政策);鼓励移民迁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医疗水平,发展老龄产业。

8、城市化问题及措施

环境问题与交通问题等—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分散城市职能;根据风向、河流布局工业区;治理污染问题;发展公共交通;建立防护隔离带;发展高速、立体交通网络;错时上下班。

9、工业集聚的影响

积极影响:共用基础设施,节约运费,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效益,加强信息交流合作,降低成本,共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消极影响:交通运输压力加大,环境污染严重。

10、城市化的影响

积极影响:加快经济发展,提高生活水平,促进工业化;消极影响:交通问题;污染问题;住宅问题;社会问题。

11、交通发展的影响

积极影响:方便出行,加强地域联系,扩大市场,促进起终点及沿线经济发展;消极影响:占用耕地。

第2篇:高二语文必修一,二必背古诗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雨霖铃

♢ 柳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声声慢 ♢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锦 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登 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终论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兀 ,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上一篇:基础监理验收评估报告下一篇:小学读书节闭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