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养殖技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该文就保育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具体介绍,同时提出了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技术,以有效提升保育猪的养殖质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猪场养殖技术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猪场养殖技术论文 篇1: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

摘要:规模化猪场通过提高养殖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养殖成本的投入,推动该产业朝向标准化方向发展。以规模化养猪场为基础,对保育猪养殖技术的提高途径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水平,同时,提高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分析

当前,我国养殖行业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养猪场中的保育猪养殖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保育猪的生长情况决定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很多因素对保育猪的生长都会产生影响,如,生长环境、饲料质量、疾病防控等,因此,养殖户必须要加强对保育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确保保育猪健康成长,才能够为人们提供质量合格的肉制品。

一、重要性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猪肉数量及质量等方面的需求持续提升。对于规模化猪场而言,在保育猪养殖期间,必须重视对养殖技术的提高,才能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保育期是仔猪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在此阶段中,对仔猪实施科学的养殖十分必要。

二、技术要点分析

(一)饲料技术方面的要点分析

1、饲料制作。饲料技术涵盖了原料的选择与使用、深加工制作工艺以及配方的构成等。为了提供给保育猪优质、稳定以及营养均衡的饲料,必须高度重视饲料技术的开发工作。第一,必须选择使用优质的饲料,保证各种饲料之间营养元素的互补;第二,重视对饲料深加工技术的提升,保证饲料的质量。另外,要保证原材料当中的营养成分未遭遇破坏;第三,重视配方营养方面的均衡性,按照保育猪生长阶段对于营养的实际需求,确定饲料当中的具体成分以及实际含量,保证其中的营养处于均衡状态。

2、饲料管理。第一,合理饲喂。保育猪由于日龄方面的差异,其在消化方面也存在差异。为了确保其能够健康成长,在饲养过程中,技术员必须按照保育猪的实际日龄情况,选用最佳配方的饲料进行饲喂。通常来讲,仔猪自身的消化系统完善,属于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保育猪自身的日龄进行联系,在对其进行饲养期间,需要对饲料进行四次更换。具体的操作方式为:第一次更换饲料时,将原来饲料的25%更换掉;第二次更换饲料时,将其中的50%更换掉;第三次更换饲料时,将其中的75%更换掉;第四次更换饲料时,将所有饲料全部替换掉。借此方式预防猪只因突然更换饲料而出现的应激反应,这样才能保证保育猪的健康、茁壮成长。切忌把饲料放置在阴暗潮湿的地方,还要防止饲料被老鼠、蟑螂等啃食。第二,合理饮水。在保育猪饮水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一是在提供饮水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是温水,尤其是对才进入猪群内进行大规模饲养的保育猪而言,保证饮用水的温度十分重要;二是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应该预防发生供水不足的问题;三是按照保育猪的具体成长情况,合理地添加维生素,以促进育肥猪的健康成长。

(二)养殖技術方面的要点分析

对于规模化养猪场来说,养殖技术至关重要。

1、保证猪圈的通风环境。在对保育猪实施大规模养殖期间,应该加强对其生长环境的管理工作,这对于保育猪的健康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通风方面,应让猪圈内部的空气保持流通状态。在保育猪养殖期间,应该注重分层管理,按照猪只的年龄结构,采用不同的通风方式。另外,应该科学、合理地解决保育猪养殖密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若养殖密度偏大,则会导致圈内温度相对偏高,此时,应加大通风换气;若是保育猪的实际养殖密度相对偏小,则应加强猪圈的防风以及保暖工作。一般猪圈温度控制在27。C左右最好。到了夏季,必须在合理的时间段内进行通风换气,要在第一时间内对猪圈实施洒水或是搭建凉棚等措施,以降低猪圈内部温度,通过一系列的措施,确保保育猪生长在最佳的环境中。

2、做好保育猪分群饲养工作。通过对保育猪进行分群饲养,可以更好地推动保育猪的健康生长。对其进行分群饲养时,普遍是以“窝”当作划分单位的,将同一窝的猪只放在一起进行饲养。在对猪开展分群操作期间,需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划分,比如,猪只本身的年龄大小、体型大小及饮食方面的一些习惯等,最大限度地把一类猪划分到同一个群体里,预防猪群当中发生抢食问题。只有通过科学合理地对保育猪进行分群,才可以确保分群工作的有效性。对于一个保育猪舍而言,分配猪群的实际数量一般不能超过30头。另外,由于保育猪白天活动十分频繁,他们自身具备有一定的攻击性,所以,在对其进行分栏处理时,最好是在夜间进行。在对保育猪实施分群操作结束以后,必须高度关注保育猪有无应激反应等。

(三)疾病防治技术方面的要点分析

1、对免疫方面的操作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第一,需要了解保育猪具体的免疫情况,如,免疫顺序、疫苗种类、疫苗效价等。使用积极、高效的对策,对保育猪可能会出现的疫病情况进行预防,以降低其感染疾病的概率。

2、对药物保健方面的操作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对于猪瘟、猪口蹄疫、猪喘气病、猪伪狂犬等这些具备传染性质的疾病进行严格控制。另外,加强对猪圈进行清洁及消毒。从根源处人手,以降低保育猪的发病率。若是已经出现了发病症状,必须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隔离饲养,并积极治疗,同时,重视猪圈卫生以及饮水问题,以提升猪只自身的抵抗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对保育猪进行养殖期间,必须强化对其免疫、饲养还有猪群管理以及治疗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在确保保育猪能够健康生长的条件下,减少疾病问题的出现。所以,只有科学合理地提高保育猪养殖技术,才能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文斌,王鸿,张桂生,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J].当代畜牧,2016(2).

[2]杨慧,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管理技术的探讨[Jl.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1).

[3]沈建新,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关键技术与管理[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10).

[4]丑天才,杨波,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7(10).

[5]李宏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及实施要点探寻[J].兽医导刊,2017(16).

[6]王柱,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技术要点分析[J].兽医导刊,2016(16).

[7]金旭光,试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6(18).

[8]宋崇彦,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9(2).

[9]王兆静,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18(4).

[10]邱华仁,游吉生,曾昭猛,浅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 农家参谋,2018(18).

[11]彭明正,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分析[J].当代畜牧,2018(11).

[12]任苏俊-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养殖与饲料,2019(5).

[13]刘波,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8(12).

[14]王凤,李建彬,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

作者:马国军

猪场养殖技术论文 篇2: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摘要:该文就保育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进行具体介绍,同时提出了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技术,以有效提升保育猪的养殖质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5.054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畜牧养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家禽饲养中,规模化的养殖技术不仅可帮助养殖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已普及了规模化保育猪的养殖技术,然而依然存在部分养殖户采用不科学的养殖技术以及不正确的饲养方式,使猪肉的产量以及质量均受到影响,进而导致养殖户经济收益不理想,甚至阻碍规模化养殖产业的进步以及发展。对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保育猪养殖技术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及养殖,才能培育出健康的仔猪。因而,对于一个规模化的养殖场,在进行生猪培育过程中,做好生猪保育工作至关重要。在仔猪的生长及发育阶段,只有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其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得到正常发育,将饲料进行有效的加丁处理后再为仔猪使用,可以帮助仔猪进行消化吸收。在仔猪发育中做好免疫注射工作,可使其体内对一些疾病产生一定的免疫效果,进而保证仔猪健康成长。在仔猪养殖中,一些猪场通过赶走母猪的方式进行断奶,仔猪极易出现断奶应激反应,因而在此阶段必须多加关注仔猪的情况。因不同的养殖场其养殖方式以及养殖环境各不相同,因而仔猪的生长情况也各不相同,随着仔猪生长阶段的不断变化,应将其饲料逐渐转变为膨化料饲料。仔猪在生长中需要从产房转移到保育舍中,因其养殖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很多仔猪因不适应环境而出现应激反应,因此,必须要对仔猪进行仔细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保育猪养殖技术

2.1饲料管理方面

(1)对饲料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规模化猪场中,饲料作为保育猪正常生长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保育猪生长情况及其肉质的好坏[1]。因而,养殖户必须要加强对饲料质量的重视,一旦为保育猪喂食了因放置时间过久或者位置不当而引起发霉的饲料,则会导致保育猪出现腹泻或者食欲不振的症状,进而导致病毒感染的发生,严重阻碍保育猪的正常生长;此外,发霉的饲料也会伤害保育猪的内脏器官,甚至导致仔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如果养殖户为保育猪喂食了劣质的饲料,会严重阻碍保育猪的快速生长,使其生长周期加长,甚至有可能导致仔猪停止增长。因此,在日常饲养中,养殖户应慎重选择饲料,对饲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在进行喂养前,必须对饲料的质量进行检查,检查饲料是否发霉,确保其质量后再进行喂养,进而保证保育猪的正常生长。

(2)做好保育猪营养管理工作。充足的营养不仅可以提高保育猪的产量,同时可提高出栏率,进而使养殖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养殖户应对优质并且营养丰盛的饲料进行合理应用,加快保育猪体重的增长速度,如果养殖户忽视了保育猪的营养投入,极易导致保育猪体重增长缓慢。因而保育猪产量以及质量的高低与其饲料的利用率密切相关。此外,饲料的营养价值也决定保育猪的瘦肉率,在日常饲养中,养殖户应加强对保育猪生育期的重视,结合保育猪不同的生育期,为其投喂不同的营养均衡的饲料,进而实现保育猪的优质产量。此外,在投放饲料时,还需结合保育猪的实际情况对饲料的能量含量进行充分考虑,保证饲料的营养均衡[2]。在保育猪生长中,养殖户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为其提供其所需的营养成分,进而提高保育猪的产量,帮助养殖户获得丰厚的经济收入。

2.2饲养管理方面

(1)为圈舍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饲养中,生长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保育猪能否健康生长,因此,饲养人员必须要为圈舍提供良好的通风性,以防夏季高温导致保育猪中暑。在日常饲养中,养殖户应结合保育猪不同的年龄为其采取不同的通风管理措施,对圈舍内的饲养密度进行有效控制。通常在冬季以及春季容易出现饲养密度较大的情况,因此养殖户必须要做好圈舍的通风以及换风工作。如果保育猪猪群的饲养密度较低,不仅要保证圈舍的通风性,还需要注意罔舍的保暖,尽量将圈舍的温度控制在26-28℃。随着保育猪年龄的增加,应适当降低罔舍内的温度。在夏季高温天气,除要做好保育猪圈舍的通风以及换风工作外,还需要通过及时洒水进行降温,同时通过遮阳庇荫为保育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做好分群管理工作。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饲养中,养猪户应结合猪只情况的不同在原窝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分群。在对保育猪进行分群时,一方面需考虑个体的差异性;另一方面还需控制同一个圈舍内所分保育猪的数量,通常不超过30个。在分群时应选择最佳的时间进行分栏,白天猪只较为活跃,因反抗出现的应激反应较大,通常在晚上进行分栏。分群后,养殖户要对保育猪的生理反应、应激反应以及进食情况进行时刻观察,以防出现应激反应过强和饮食较差的情况。如果分群后保育猪不愿进食,同时应激反应又比较强烈,此时饲养人员需做好人工管理工作;此外,在分群后不得为猪只投喂过多的饲料,可适当增加投喂次数,为猪只补充适量的维生素,预防疾病的发生。

2.3做好疾病防治工作

(1)对保育猪进行科学免疫。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中,饲养人员必须对保育猪的生长健康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同时做好防范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一旦保育猪出现疾病,必须要及时进行治疗,以防因传染而对猪群的整体产量造成影響,因此,在养殖中要进行科学的免疫。由于不同地区以及不同季节其疫病的发生规律各不相同,养殖户应结合疫病的发生规律,建立一个科学的免疫档案,并将该工作落到实处[3]。

(2)做好药物保健工作。在保育猪养殖中,养殖户还需做好保育猪的药物保健管理工作,提高保育猪的抵抗力。在不同的季节,保育猪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规律,因而养殖户应结合保育猪的实际情况以及疾病的发生规律,做好圈舍内的清洁以及消毒工作,尽可能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同时,养殖户可在保育猪的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做好保育猪的饲养管理工作,进而保证保育猪的健康成长。

3结束语

在规模化猪场内做好保育猪的养殖工作至关重要。做好保育猪饲料管理、饲养管理以及疾病防治工作,在提高保育猪产量的同时,帮助养殖户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连冬梅浅谈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6(8):243.

[2]朱鲁豫.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的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2017,47(8):77-78.

[3]丑天才,杨波.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J].中国畜禽种业,2017,13(10):69-70.

作者简介:杨玉新(1974-),女,江苏新沂人,大专,兽医师,就职于江苏省新沂市棋盘畜牧兽医站,研究方向:规模化生猪养殖。

作者:杨玉新 孙孟秋

猪场养殖技术论文 篇3: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探讨

摘 要 发展规模化养猪事业不仅可以带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还能推动基层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从而起到提质增效的效果。其中,保育猪养殖是重要的一方面,对整个猪场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在饲养过程中使用的管理方式不正确,保育猪养殖事业陷入低迷。基于此,探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

关键词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猪肉作为一种高蛋白食物,能够满足人们营养需求的同时,也是比较容易获得的一种肉类食品,其质量是当前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养猪场中,保育猪也被称为仔猪,也就是刚刚断奶的小猪,这种猪具有一些特点:生长发育较快,容易受到病毒、疾病和细菌的入侵,极易生病,需要饲养员提起重视。总结养猪行业保育猪饲养员的有效经验和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规模化猪场的发展,助力猪场经济效益的提升[1]。

1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饲料存在质量问题

一些养殖场存在饲料搭配不合理、饲料质量不良等问题。导致保育猪饲料存在质量问题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一些养殖人员目光短浅,为了节省养殖保育猪的成本,选择一些低质量的饲料,不能满足保育猪的生长需要,甚至会带来一些疾病困扰,形成大规模的保育猪感染现象。2)一些养殖人员为了加快保育猪的生长,在保育猪的饲料中过量投入激素等其他提高生长速度的增长剂。这类增长剂中会存在许多对保育猪生长产生消极影响的成分,严重影响猪肉的质量,对规模化猪场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2]。

1.2 缺乏科学合理的保育猪管理方法

在保育猪养殖业中,管理方法错误或者效率较低的现象十分严重,影响着保育猪的生长。1)可能存在保育猪营养搭配和管理问题。养殖人员不能利用相关技术搭配营养价值较高的饲料,这样保育猪不能得到充足的营养物质,无法健康生长。2)养殖人员没有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在保育猪生长过程中没有做好管理工作,如通风、控制细菌感染等,不利于保育猪的健康生长。

1.3 保育猪的生长环境较差

养殖业养殖环境普遍较差,保育猪在生长过程中排出的粪便会导致虫子或者蚊子等生物滋生,一定程度上造成保育猪的生长环境变差,不仅影响保育猪的质量,还会对保育猪的生长带来影响。此外,一些保育猪可能会将粪便排放在饮用水中,导致部分保育猪会食入一些排泄物,不利于保育猪的健康生长。

2 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的具体运用

2.1 做好饲料管理工作

保育猪饲料搭配工作是促进其健康生长的前提。合理搭配饲料,并保证各种营养元素都能被保育猪吸收,才能对保育猪的生长起到助推作用。所以,饲养员既要采用优质的饲料喂养保育猪,又要做好检测工作,检测保育猪是否在合理正常的范围中生长。此外,饲料作为一种食物也具有保质期,所以,养殖人员要时刻关注饲料质量,最好设定一个饲料检测的周期,过期的饲料要及时淘汰,不能继续投入到保育猪的饲料中。如果没有做好检测工作,一些发霉或者过期的饲料会严重影响保育猪的健康,降低猪肉的质量。所以,在饲料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加大关注力度,对一些快要过期或者劣质的饲料要加大抵制力度,确保饲料的合理健康[3]。

2.2 做好保育猪的营养管理工作

在保育猪养殖过程中,营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通过营养元素的投入,可以提高保育猪的抗病能力,减少保育猪生病的风险。因此,饲养员需要给保育猪提供充足、优质的饲料,并科学搭配营养,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但是如果仅靠饲料维持保育猪的生长,保育猪营养摄入不均衡,将难以确保保育猪的生长质量。在营养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根据保育猪的实际生长情况来搭配饲料,并适当投入有利于保育猪生长的营养元素;同时,在搭配饲料过程中,蛋白质和微量元素不可或缺,以确保保育猪吸收良好,使其体能达到相应的标准。做到上述管理工作,可以促进保育猪的健康快速生长,既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猪肉的需求,又可以为养殖场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

2.3 免疫管理

保育猪染上疾病可能会出现生长缓慢、体重下降或者精神萎靡不振等现象;而如果感染上传染病,还会威胁到整个养殖场中保育猪的正常生长,致使养殖场难以实现预期目标。1)保育猪和其他牲畜动物相比,免疫力较低,并且容易感染病菌,所以保育猪的检疫工作不能忽视。例如,为保育猪注射抗体疫苗、定期检查身体生长状况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具有潜在危害的保育猪,采取科学的方法解决,为保育猪的生长提供保障。2)还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保育猪的发病率,购买种猪时加强检疫工作,确保种猪健康、符合养殖标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保育猪生长过程中的染病概率。除此之外,养殖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保育猪免疫力保障措施,可以选择为保育猪提供相应的药物,维持保育猪的生长机能。药物的使用剂量和标准要根据保育猪的生长情况、专业兽医的指导正确投入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过量使用免疫力药物而产生副作用,也能防止药物使用较少不能达到免疫要求的情况[4]。

2.4 对猪群进行科学管理

圈养是保育猪常用的养殖办法。保育猪达到饲养标准后就会投入保育舍中。为了降低猪群发病率,需要对保育舍进行科学管理。1)养殖人员可以对保育舍进行多次清洗和消毒,这样不易滋生病虫和细菌;2)要将保育舍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保育猪提供舒适的环境;3)飼养员还要在保育猪放入保育舍之前投放合理的饲料,对刚放入猪圈的保育猪进行24小时监控,确保保育猪能够适应新的生长环境,以此来促进保育猪健康生长;4)如果发现保育猪在生长过程中存在反常现象,也要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尽量将危害降到最低[5]。

2.5 保持保育舍中良好的通风性

保育猪发生疾病的较大影响因素在于保育舍的通风性。保育猪生活在封闭空间内将会受到其他细菌的影响,导致大规模的保育猪生病。所以,饲养员要保持保育舍的通风性,降低保育猪发生疾病的风险。一旦保育猪发生疾病等问题,饲养员就要花费资金解决这些问题,将会提高养殖成本,影响养殖场的利益,并影响养殖人员的经济收入。另外,还需要注意保育猪饲养密度。在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省空间,在一个狭小的空间中投放大量的保育猪,这种做法不利于保育猪获得足够的生长空间。

2.6 做好保育舍的卫生消毒工作

在保育猪进入保育舍之前,要对内部的设备进行冲洗,同时做好消毒工作,在保育舍中喷洒84消毒液等消毒品,并将保育舍中原有的污水排放干净,避免污水滋生病菌。在将保育猪放入保育舍后,也要定期打扫保育舍的卫生,重视卫生消毒工作,严格控制保育舍的卫生状况,为保育猪正常生活和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6]。

2.7 配置科学、规范化的设施

如果保育舍中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要及时修理,保证各项设施的安全,以免对保育猪的生长造成威胁。对于破损的饲料槽、保温箱等,要及时修理和更换,还要定期检查饮水器通水是否正常,同时检查加药器是否可以正常运转,为保育猪提供饲料和养料支持。此外,如果保育舍中的电器电线存在损坏,或者存在漏电现象,要及时更换。同时,饲养员也要保证窗户能够正常关闭,冬天可以保证保育舍内的温度,夏天可以通风。

3 结语

养殖人员要加大对养猪场中保育舍的关注力度,同时还要融入科学的保育豬养殖技术,为保育猪的正常生长提供支持。再者,在实际的养殖工作中,需要适时分析保育猪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解决措施,保证保育猪饲料管理工作、卫生消毒工作等有效进行,以此来保证保育猪的健康,推动我国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艺,钱丽梅.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7):239-240.

[2] 郭晶.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初探[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5):117.

[3] 赵春燕.规模化猪场保育猪的养殖技术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2020,16(5):88.

[4] 周永明.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的要点探究[J].饲料博览,2020(3):75.

[5] 许德甲.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畜禽业,2020,31(2):27.

[6] 覃熙珀.探讨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畜牧业环境,2020(3):42.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李微

上一篇:总经理辞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幼儿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