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

2022-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和实现途径

摘要: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主要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是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任务。正确认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地位和基本内涵,明确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对于深刻认识和全面贯彻党对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经济建设的总纲领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三方面新特点。一是具有全局性。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都是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反映的是经济工作的局部任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反映的是经济工作的全局,需要对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产业结构、区域布局、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作全面系统的部署。二是具有时代性。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在特定时期是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反映了相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設现代产业体系反映的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推动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加快两化融合、促进四化同步的客观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新特征的主动选择,反映了新时代对经济工作全局性和协同性的新要求。三是具有动态性。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变化,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任务将出现动态调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主动求变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才能够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勇立世界经济发展的潮头。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建设的总纲领。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十四大”到“十九大”召开前,在党的一系列重大文件中,经济建设主要是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展开。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分别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建立到完善,到加快完善,凸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清晰脉络和阶段目标。“十九大”报告结合新时代的新矛盾和新目标,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要求,也是未来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总纲领。这一总纲领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方略的延续和发展,充分考虑了未来一段时期所处的发展阶段,既涵盖又超越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和任务,是攻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关口,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行动指引。

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内在逻辑

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容丰富、体系完整、逻辑性强,把握了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方针、一条主线、三大变革、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和“三个有”的经济体制。一个方针即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方针;一条主线即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大变革即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四位协同即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三个有”即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这些内容不可分割,彼此联系,相互支撑,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提升质量和效益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方向和目标,经济建设的各项工作都应围绕这一方向和目标展开。提质增效是适应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把改善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改善供给质量为牵引,加快增长动力转换,强化基础体系支撑,发挥好人力资本作用。三大变革是提升质量和效益的活力源泉,将在高质量发展阶段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产业体系建设是提升质量和效益的主战场,核心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经济体制改革是提升质量和效益的制度保障,关键是发挥好市场机制作用,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实现高质量、高效益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都要紧紧抓住这一主线。这是由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决定的,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既有供给因素,也有需求因素,主要矛盾在供给侧,主要表现为转型中出现的各种结构性问题。必须通过改善供给质量、提升供给效率、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供求平衡来破解供给侧结构性矛盾。在实施方式上要重视市场机制建设,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途径,通过建设“三个有”的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建设四位协同的产业体系,壮大实体经济,优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比例结构;通过加大人力资本、科技等高级要素投入,减少土地、资源能源等低级要素投入,优化要素投入结构。

推动三大变革是提升质量和效益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增强我国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的有效手段。质量变革就是要推动理念、目标、制度到具体领域工作细节的全方位变革,既提升微观层面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又提高宏观层面的制度质量和各行业、各领域发展质量。效率变革就是要破除制约效率提升的各种体制障碍,实现产出最大化和投入最小化,在宏观层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在微观层面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动力变革就是要落实创新发展理念,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型向效率驱动型和创新驱动型转变。要着力通过三大变革提高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创新力,并推动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

产业体系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两个着力点,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产业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防止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产业体系建设还必须重视高级要素的投入,通过加大科技和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和品质。经济体制改革要重点从推动要素市场改革、推进监管现代化、加快确立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推进重点领域市场化改革和改善营商环境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只有持续推动产业体系提升和经济体制完善,才能够实现提质增效,才可能成功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三大关口。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把握好“八个新”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经济基础,是实现新征程新目标的必由之路。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好“八个新”。

(一)面向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正确认识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的深刻内涵,同时也为新时代下如何开展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我国将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性巨变。这就要求经济发展从重视数量向重视质量转变,必须有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质量和效益,这是新时代首要的要求。经过改革开放近四十年的发展,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规模快速增长,产业体系逐步健全。要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必须转换发展动力、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体系建设。

(二)贯彻新思想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关于经济建设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行动指南。必须全面理解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用新思想指导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把新思想贯彻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工作中去。

(三)把握新矛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要破解主要矛盾,重要是要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工作。必须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好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要素投入结构不平衡等问题,通过推动三大变革解决好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树立新目标

党的”十九大”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新的部署。提出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发展仍然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更要保持较高的发展质量,需要通过加快完善经济体制、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空间布局优化、提高开放水平来保障新目标的实现。

(五)适应新常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十八大以后我党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客观要求。必须摒弃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企图通过刺激政策维持高增长的做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六)落实新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明确要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发展理念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创新发展要求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推动动力变革的重要指引。协调发展要求着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是破解发展不平衡矛盾的客观要求。绿色发展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开放发展要求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共享发展要求着力构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发展新机制,反映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七)迈向新阶段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变化,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立足点。与高速增长阶段以数量快速扩张为主不同,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中的各种短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需要强调的是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决定了发展的目标,也决定了努力的方向,就是要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加大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级要素投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八)培育新动力

建设现代化化经济体系是新时代的新征程,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培育新动力,解决好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的問题。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除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外,在相当程度上依靠的是城市土地的大规模开发、人口红利的持续释放以及实物资本的大量投入。近年来,传统动能逐渐由强变弱,这就要求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迭代更替。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成长,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促进新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韩保江深化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认识[N].学习时报,2017—10—27

[2]何立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学习时报,2017—11—20

[3]刘志彪“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素是什么[N].北京日报,2017—11—06

[4]宁吉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N].人民日报,2017—12—5

[5]宁吉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N].经济日报,2017—11—30

(刘志成,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

作者:刘志成

第2篇:论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摘要]当前,“治理”这个词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体系、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所谓“治理体系”,是指国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它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由政府主导、公民参与、社会协同的良性互动过程,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包括保障公民权利、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执政能力这三个最重要的治理系统,本文只阐述政府公共行为系统;所谓“制度现代化”,就是一个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其制度文明的萌生、成长和成熟的现代化过程。

[关键词]治理;治理体系;制度现代化

[

[文献标识码]A

[

[收稿日期]2014-03-03

[作者简介]王征国(1951—),男,湖南武冈人,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教授、湖南省创新与方法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HTH][基金项目][HTF]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2012年度重大项目“当今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2&ZD009)的阶段性成果。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P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治理体系搭建好了,治理能力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了,治理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效能。本文拟以此为总纲,来探讨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问题。

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内涵

怎样治理社会主义社会这样全新的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先例可循。马克思、恩格斯未能进行这方面的实践,其他国家也没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到创新社会管理制度,在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探索历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相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人民群众期待,相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还有许多不足。其中,如何解释什么是“治理”、什么是“治理体系”、什么是“治理体系现代化”,乃是这许多不足中的核心问题。

[HT4"K]1.何谓“治理”[HT]

从统治、管理到治理,言辞微变之下,已经使“治理”这个词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体系、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中的核心范畴,并预示着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将采取具有革命性的变革,从而把中国带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这先要从解释“治理”范畴入手。

——“治理”不同于“统治”。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治理”这个新概念,准确地揭示了政治发展及其规律的新特征。治理概念是美国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较为系统地提出和发展起来的,主要是针对具有强烈政治化倾向的“统治”行为和大政府时代政府强大的社会管理权,甚至由于垄断对社会的管理而形成单一的国家管理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虽然没有“国家治理体系”这一概念,但国家治理的实践还是存在的,谓之“治国理政”。但我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是分散的、非系统的,缺乏制度化、体系化安排,而且是以人治和行政化、强制性为主要特征,以运动、活动和会议为主要载体,所谓对国家各方面实行治理,实质上是那种政治化的“统治”,即无产阶级独占统治地位。而“治理”不像“统治”那样绝对化,而是个比较中性的范畴,具有工具理性的特点。这就是说,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或哪个社会的政治体制,无论是哪一种治国行为或哪一种党派上台执政,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国家有良好的治理。所以,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要打破传统习惯,打破人治思维方式,形成以制度化、体系化、系统化为其外在表现,以法治化、法治中国为其核心内容的,逐步破除运动式、活动式、会议式的治理范式的治国理政的总的制度体系。

——“治理”不同于“管理”。管理是由上而下一级管一级的阶梯式运动,它以官僚体制为化身。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建立了等级森严的官僚体制,它在封建社会的超稳定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中国文字中的“官”与“管”是相通的,“官”就是“管”老百姓的,老百姓历来是被“官”所“管”的。然而,“民可浮舟,也可覆舟”,这就需要皇帝与老百姓直接沟通,但在官僚体制下却难以办到,因为皇帝只有通过“管”老百姓的官僚才能达致,而官僚们为了既得利益,往往上欺皇帝下瞒老百姓,这种欺上瞒下阻碍了政令畅通。辛亥革命,革了皇帝的命,却没有革官僚体制的命,直到民国乃至新中国,政府官员始终是领导者、管理者的身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却没有革皇帝的命,而革了官僚体制的命,凸显了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尤其是在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事务方面的主体性地位。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予以反思,并大胆地引入公民治理国家的现代化理念。

治理是由左到右平行四边形的扁平化运动,它以公民体制为化身。近二三十年来,“治理”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当下公共领域的实践和现代政治学、行政学等研究将“治理”拓展为一个内容丰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重点是强调多元主体管理,民主、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而不是单一主体管理。借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治理”就如同无数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一种总的合力,它的底部是作为经济基础的公民,顶部是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左边线是作为社会形态的法治,右边线是作为意识形态的精神。一是“治理”有利于建设公平、正义、有序的社会。在“治理”的理念下,国家必须保证以公民权利为本位,政府首脑必须由公民以某种方式定期授权,社会必须有力地约束和限制公共权力,防止权力滥用和异化。这就要破除官本位观念,它长期支配着我国的政治文化和政治体制,与现代政治文明和现代国家治理格格不入;这就要依靠制度来遏制官本位现象和维护公民权利,在将官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同时,用制度来构筑保障公民权利的长城。二是“治理”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管理所及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及的范围以公共领域为边界,这就必须界定政府的职责和作用,哪些领域可以伸,可以伸多长,哪些领域必须禁入,如何禁入。这次《决定》明确地规定了20个字: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保护环境。和以往相比较,少了经济调节的提法,增加了宏观调控和保护环境的提法。按理,保护环境也可以归于公共服务,但是在当代,中国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监管不到位,所以把它单独列出来,具有现实意义。三是“治理”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有完善的宪法法律体系作为基础,使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在这样的体系中,官民的一切行为依据,均具有明示的或者暗示的法律依据,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而建设法治中国,既包括新十六字方针,即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也包括“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即“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或称“三个依法,三个法治”。[BP(]四是“治理”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在中国最早的一部政治典籍《尚书》中,就有了“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和“天惟时求民主”的记载,而最早建立的政治体制则是周天下的礼乐制度。礼,指社会制度和利益待遇;乐,指审美生活和审美形式。按照“治”的审美标准衡量社会,达到标准近者悦远者来。可惜,这个伟大发明,随着秦帝国官僚体制的建立而中断了。但是,用治和乱来形容社会更替、评价制度好坏,却延续下来了。比如,当我们把改革开放作为新起点时,意味着我国社会已由乱而治、摆平了“文革”乱象,从而赢得了民心。可见,孔子当年追求礼乐制度、追求“大治”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从现实来看,美国人就特别注重制度创设和民族精神,这几乎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法国人托克维尔在美国9个月实地考察后,就曾非常准确地分析过:“在美国,乡镇不仅有自己的制度,而且有支持和鼓励这种制度的乡镇精神。”[2]P83“英裔美国人的法制和民情是使他们强大起来的特殊原因和决定性因素。”[2]P401他解释说:“我在这里使用的民情(moeurs)一词 ,其含意与其拉丁文原字mores一样。它不仅指通常所说的心理习惯方面的东西,而且包括人们拥有的各种见解和社会上流行的不同观点,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所遵循的全部思想。因此,我把这个词理解为一个民族的整个道德和精神面貌”[2]P374 。现在人们常说美国是一个最现代的乃至后现代的国家或社会,但是,这只是它的一部分,就美国的整体特征来看,它也有最为传统与保守的部分。其实,现代与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代“治理”就有对传统“礼乐”的复归。

——“国家治理”不同于“社会管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关的概念还出现在《决定》的“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部分中,即“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里所讲的社会治理体制,显然是对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有关社会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以“社会治理体制”取代了“社会管理体制”,虽是“管理”与“治理”的一字之差,却体现了不同的理念和范式。“管”理,以政府为主体,突显强制性与主动性;“治”理,以市场为主体,突显民主性与互动性。因此,作为政府,要摆正自己是人民公仆的位置,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真正还权于民、简政放权,让市场主体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作为市场,要让每个社会组织、每个企业、每个公民重新审视自己的权力与责任,从而展示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人翁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社会治理体制”显然有别于“国家治理体系”,其明显属于“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与“国家治理体系”是从属关系。

归纳起来,“治理”是个回顾人文现象的历史命题,它作为一个古老的词汇,中国历代都讲治理,积累了大量国家治理的智慧和经验;“治理”又是个解答政治问题的现实命题,它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博大的包容胸怀,把人类从政治纠纷和战争边缘拉回到理性轨道;“治理”还是个探讨未来归属的哲学命题,它揭示了思维与存在围绕有序性的矛盾运动过程,把握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必然走向,这就是共产主义“治理”秩序的必将实现。[BP)]

[HT4"K]2.何谓“治理体系”[HT]

所谓“治理体系”,是指国家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等方方面面进行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它是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由政府主导、公民参与、社会协同的良性互动过程。当代中国的治理体系,必须坚持在共产党领导下,构建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以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人才为支撑的,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社会管理的基本体制是政府承担着几乎全部社会职能,以单位为基础对社会实行总体控制,社会运行成为政府运行的组成部分。这是一种行政吸纳社会或社会运行行政化的治理体制。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组织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逐步弱化,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依托单位承担社会职能的组织基础,同时强调在改革中剥离单位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化(以及某种程度的市场化)。但是,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在一段时间里仍然习惯于以行政化手段进行社会治理,社会自我发展空间仍然较小,相对于强大的国家和市场而言,社会还处于弱势地位,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条件有限,甚至难以有效承接经济组织在改革中剥离出来的以及国家相对退出后留下的社会治理职能。可见,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当代中国治理体系仍然是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保障公民权利、协调社会利益、回应社会诉求、规范社区自治、监管社会组织、提供社会安全以及应对社会危机等;它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促成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从而构建经济、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环境;它的基本方式是要完善和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推动社会发展的社会法规体系,制定各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这三个方面构成当代中国治理体系的基本逻辑和路径。为此,一切与此相矛盾或背离的现行治理制度都应被纳入改革和完善之列。

——以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基层社区自治组织,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能管好一个村,也能管好一个乡,也能管好一个县,这需要一个过程。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现在起就要去做。我们要不断扩大社区自治和自我管理的活动空间,推动我国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突出重点、重心下移,加强基层便民服务机构建设、改革基层社会工作组织体系、探索建立“社区网格综合化”工作机制等等……每一项措施的实施、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这主要是在基层社区建立健全居民代表议事会、综合治理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妇女联合会、计生协会、计生监事理事会、残疾人协会、业主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以形成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自治格局;以网站和短信等信息化手段为社会矛盾调处平台,实现社区、街道、部门三级扁平化的上下协同和联动,使基层群众的各类矛盾问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关部门的回应和解答,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矛盾的“沸点”。近几年来,通过深化基层民主、推进村(居)民自治、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搭建基层服务平台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但是,基层社会治理网络还不完善,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体系、功能还有待增强。我们要引导社区居委会摒弃自己是上级政府行政部门附属物的观念,扮演好居民自治领导人、社区居民利益代言人、社区居民协调人的角色,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和城乡社区建设,通过完善基层社区组织体系、完善基层社区自治体系、完善基层社区服务体系,夯实基层基础。

——以非营利社会组织为中介。人是社会化动物,尤其是现代人,无论是生理上还是智力上,都很难以个人的形式来满足需要,只能以群体的形式来增强满足人们多种多样需要的能力。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把追求特定目标的人群按一定的社会规范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不断涌现。几百年来,这类社会组织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组织形式由初级走向高级。现在,社会组织发达的国家平均每100人就有一个社会组织。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众多的社会组织,即非政府、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政府和群众之间起“桥梁”与纽带作用。它既能协调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也能协调国家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它还具有智囊团、思想库的功能,有助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近年来,各级政府出台的大思路有不少就来自民间组织。二是在维护社会稳定中起“安全阀”与润滑剂作用。社会冲突在各国都有,但在社会冲突起于青萍之末的时候,最先觉察的往往是扎根于群众之中的社会组织。早觉察,早预警,就可以避免局部矛盾酿成全局性冲突,避免那些只要用心解决就能妥善处理的矛盾演化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社会冲突发生以后,社会组织又可以充当化解矛盾的润滑剂、稀释剂,起到减轻冲突影响的作用。三是在政府职能转移中起“载体”与互补作用。我们一直在说,转移政府职能,转移到哪里去呢?一个重要的去处是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来承担“有限政府”所不应承担的职能,有利于把“直接政府”变成“间接政府”。而“间接政府”的形成,有利于发挥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政府集中精力抓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一直说,“小政府,大社会”。“大社会”,就是社会组织要发育壮大起来。政府肩上有千斤重担,社会组织也能挑起八百斤,政府就可以做到“人少办大事”了。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从国家治理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社会治理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当前,社会组织应当努力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意识。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社会组织,伸出双手欢迎社会组织的发展;同时,应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得到发展。

——以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为支撑。这就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社会治理人才。一是社会治理人力资源的职业化。主要是指以从事社会治理为就业岗位的职业人才,包括在政府相关部门、公办社会事业服务机构、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基层社区自治组织以及非营利民间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目前,我国在这些机构中的从业人员总量估计在4000万人以上,他们是职业化社会治理人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二是社会治理人力资源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以各种非职业方式参与社会治理的人员,具有代表性的是各种志愿者队伍。目前,志愿者队伍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社会化的社会治理人力资源并不仅仅限于志愿者队伍。社会利益关系的调节,社会冲突矛盾的化解,公民素质的提升,新型社会规范的形成,现代公民意识的养成以及对社会治理工作的社会监督,需要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三是社会治理人力资源的专业化。既包括各种职业社会工作人才实现专业化,也包括各种非职业社会工作人才具有专业化技能,前者通过常规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后者通过短期培训和治理实践增长才干。

简而言之,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总目标、总抓手,才能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HT4"K]3.何谓“治理体系现代化”[HT]

所谓现代化,是指发展中国家为了获得发达国家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化过程。由于近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西欧及北美等国家近现代以来形成的价值为目标,寻求以工业化为新出路,因此它常与西方化的内涵相近。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民国时期的胡适就直白地把它说成“全盘西化”或者说“充分世界化。”提出“治理体系现代化”,无疑是当今中国在这方面还没有达到现代化,那就应该朝着在这方面已经现代化的国家的方向去推进,它包括公民权利及人权司法保障、国家机器及政府机构制衡、执政党和立法机构的关系等方面,实质上是指国家制度现代化。

现代化被真正列入日程,是在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之后。1964年底,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我们一定要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重申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1982年9月,胡耀邦在中共“十二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2007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而把现代化目标更加明确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这新的“四个现代化”;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从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是继“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这样,发展的目标与制度的目标就衔接起来了。并且,现代化这个关键词在三中全会《决定》中出现了21次之多,足见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BP(]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探讨国家制度现代化。

——国家制度现代化,就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其现代制度文明的萌生、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它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并制约着该国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制度文明等方面所能达到的现代化程度。从世界历史经验来说,制度现代化尤其是政治制度的现代化,往往是其整个现代化的关键。最早在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的成功,为18世纪开始的现代化准备了条件;美国的现代化进程,得益于建国之初的宪政制度设计;日本的现代化之路,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现在被认为走在现代化前列的国家,几乎都是从解决政治制度起步的。政治制度解决好了,现代化之路就比较顺畅;政治制度解决不好,现代化之路就可能比较坎坷。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始于御侮之需,由于无法抵御洋人的“船坚炮利”,被迫学习制造坚船利炮之术,这是洋务运动之本意;之后,甲午之战败于一向被视为“蕞尔小邦”的日本,才意识到制度才是关键,故而有戊戌变法,意图学习君主立宪之制;然而君主立宪未成,被革命党人的更为激进的民主共和制度取代;但共和实验效果又不见佳,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认为是国民精神不足成事之故,因而力求从思想、文化方面改造国民性。之后西方遭遇经济危机,而“十月革命”之后的社会主义经济似乎风景这边独好,故激进者瞩意于彼,之后风风雨雨,一路坎坷。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姿态屹立在世界东方。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安排由三个层面构成:即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具体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不同层面的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制度安排的主题词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它强调为“每个人”创造价值,实现全社会的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中国人追求的理想目标,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当下所说的“中国梦”说到底是在追求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分配的公平主要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正义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国家制度现代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在经济建设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政治建设方面,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方面,要特别注重制度建设,要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党内选举制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等。

——国家制度现代化,就是要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能形成中华民族自己的特色。现代西方国家就有许多好的东西,例如:民主是一种治理国家和社会的体制,它建立在全体公民普遍直接和公开公正的选举之上;民主是一种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并保护少数人的权利;民主制度遵循多元化的原则,反映各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特点;民主社会奉行宽容、合作和妥协的价值观念,主张不同的认识和意见,经过沟通、商议和彼此妥协达成共识。再如:民主政府避免使政府权力集中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手里,也避免中央政府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力;民主政府充分尊重人民意志,凡涉及人民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由人民充分协商后作出决定;民主政府充分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其首要职能是依照合法程序及法律保护公民的基本人权,保护公民的言论和思想表达自由、宗教和信仰自由,保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提供和保护人民平等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机会;民主政府遵循法治的原则,遵循法律的正当程序,公民具有法律保障的平等表达意愿的机会,公民的权利受司法有效保护,为此需要司法独立。[BP)]西方当代民主理论和实践的一大贡献,就是使民主不仅仅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和原则的层面上,而是在制度设计上安排了一整套保障民意,能够影响政府决策和政府制定的原则及严密的程序。任何政党、政治家的从政活动都必须遵从统一制定的“游戏规则”,否则就要“出局”。[2]P123

毋庸置疑,“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P333。然而,制度既要靠人去制定也要靠人去执行,再好的规章和制度,如果不去落实,只是空谈一阵、束之高阁,那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习近平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4]。

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本要素

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宪法制度是社会一体遵行的根本大法,宪法安排是保护公民权利、限制公共权力、增进公共福利、实现社会公正的制度保障,治理体系现代化以宪法现代化为最高体现。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也离不开宪法制度安排这个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由此,所谓“治理体系现代化要素”,是指中国共产党在吸收人类制度文明的基础上,所创造的具有当代中国独特风格的现代治理体系,它包括公民权利保障、政府公共行为、党的执政能力这三个最重要的基本要素。

[HT4"K]1.公民权利保障体系[HT]

在现代治理观念中,民主、法治、人权是三个基本要素。民主是治理的基础,法治是治理的条件,人权是治理的目的。而宪法是以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的根本大法。英国的宪法性文件《权利法案》、法国的宪法性文件《人权和公民权宣言》都明确宣示: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孙中山指出:“宪法者,国家之构成法,亦即人民权利之保障书也。”因此,保障人权和公民权利是全人类共同的最高价值,也是我国宪法最为核心的精神内涵。

——保护公民权利。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为体现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从而改变了以往放在“国家机构”之后的惯例。虽然这只是次序的调整,但它却反映了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原则——公民权利优于国家机构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是建立国家机构的前提,国家机构是用来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的工具。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则更进一步在国家根本法的层面上,确认了“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宪法基础。这就要把握三个理念:一是权利本位理念。过去,我们总是注重社会本位,法律总是把个人的人格和权利附属于其所属的社会团体,推崇国家权力而淡化个人权利,现代治理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事实上已经开始了这种改变: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主体的个别化和增长的个体化利益,已经导致公民在人身、财产和政治参与方面权利意识的增强;随着政府主导的普及法律常识的运动,以及多种保护权利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增加了公民权利知识总量,优化了公民权利知识结构,提高了公民权利诉讼能力;随着体制的转轨和一些社会资源的流失,某些群体的利益(包括社会底层群众的利益)的行政保护手段的弱化,导致了利益保护的体制性缺位,不仅刺激了公民的权利诉求,而且对权利保护的立法、司法和社会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诉求。以及,国际人权公约和WTO规则对权利观念和国内立法、司法都提出了某些近乎硬性的要求。二是依法维权理念。这意味着人们的权利诉求,将更多地依赖常规化、程序化的立法活动、司法诉讼和行政管理,而非更多地依赖道德关系、行政裁量、社会运动乃至暴力革命;治理不仅因为民主权利的效能而逐步成为自治,而且因为以私人权利为公共权力的边界而必须走向法治。这也意味着立法、行政、司法等公共权力的运作都应当以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的政治观念,以尊重人的生存权、就业权、财产权、言论权等等为主要内容,始终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政府是“法无明文不可为”,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职责范围内从事活动,公民是“法不禁止皆可为”,只要法律未明确禁止或限制的事项,都可以根据需要自主作为。中国正在走进依法维权的时代。之所以说中国正在“走进”而不仅仅是“走向”依法维权的时代,就在于对权利的确认、张扬和保护,均开始纳入了法治而不是人治的轨道。三是以人为本的公民理念。它强调公民个性的张扬和参与社会治理。就公民的个性来看,宪法是公民生活的基本规范。它直接影响到每个公民个人的生活与个性,没有它,公民的人格就不可能完整,公民的行动就缺乏准则,公民的个性就将显示出令人遗憾的缺陷。就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来看,宪法又是公民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民族的文化、道德与习俗在法律运作中的体现,缺乏它,不论这个公民在其他方面多么高尚,但他在国家事务上都不可能有机会去锻炼并发挥自己的潜能,即参与国家管理和公共生活,在这方面就不可能获得高尚的人格。宪法不仅仅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而且是矗立在公民心中的一座丰碑,它捍卫着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捍卫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限制公共权力。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政府与经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政府的作用,但政府的作用不能过大,其行为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否则,如果政府任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同样会损害民间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能够成功促进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规范的政府行为通常被称为“良政治理”或“有限和有效政府”。宪法从制度层面对政府公共权力的行使设置了各种控制措施,以免权力被滥用并侵犯公民的权利。政府公共权力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国家的各种资源,甚至会左右人们的命运。如此大的权力如不加以控制,则极易走向权力的反面,不仅不能为人民服务,不能为人民谋利益,相反还会损害人民的利益。为何要控制庞大的政府公共权力呢?我国宪法的一个庄严宣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如果权力属于谁的问题解决不好,再好的权力体制也没有意义。那么为何政府官员手中又掌握着一定的权力呢?这是因为人民的授权。在近现代民族国家,由于疆域广阔、人口众多,人民不可能每个人都亲自去管理公共事务,所以把手中的一部分权力授予政府官员,由政府官员来管理国家的公共事务,而这个授权是通过宪法来实现的。根据宪法的规定,先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形成一次授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再选举出同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官员,赋予他们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这又形成一次授权。所以,我们说宪法是授权法。正是通过宪法的授权,政府官员才掌握了大大小小的公共权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法是现代国家方略及其领导人的权力来源法。如何控制庞大的公共权力呢?宪法上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对公共权力进行分解,以免权力过于集中,失去控制。宪法中对权力的分解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方面是横向分解,另一个方面是纵向分解。所谓横向分解,就是把公共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不同的权力由不同的部门行使,各部门各司其职,而且互相监督。所谓纵向分解,就是在中央和地方之间进行权力分解。由于不同国家的权力分解模式不一样,因而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一种是单一制国家,另一种是联邦制国家。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不实行三权分立和联邦制,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项权力以及中央与地方权力的职能分工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健全一种既相互制约和监督,又相互配合和支持的权力体制,着重应从法理上理顺人大权力、政府权力和司法权力以及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之间的关系,明确权力配置和权力流程。我国地方政府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政府授予;同时,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权限,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这样就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权力集中而导致的权力失去控制的现象。而且,制约权力原则与宪法的其他一系列规范,共同组合成一个国家的和平机制。如其关于选举和任期的制度,规定了国家领导人职务,必须通过竞争性选举才能够获得,这就保证了政权的变更和交接,不是通过武力争斗而是以和平竞争的方式来实现。

——增进公共福利。宪法对增进公共福利做出了制度安排。如发展公益事业、提高人民生活、建立社会保障等等。美国《宪法》、德国《宪法》明确写道: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规划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宪法的实行不仅是要防止政治权力对人的生命财产的侵犯,而且在于为广大公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建立法治秩序、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排除障碍,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共福利不断增长。现代宪法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相比之所以是进步的,就在于它取消了某一个利益集团对国家权力的垄断,而使多元化的利益在竞争中达到动态的均衡,因此能够保障公共福利得以均衡增长。同时,宪法的制度安排还为全体公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并在社会分配中顾及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一是发展公益事业。按照宪法所列明的可归纳如下:国家建立和维持国防和治安安全系统;“国家保障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比如修建和维护公共交通系统,建设和维护市政工程系统,建立和发展邮政、通信系统等等;“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如发展各类教育事业,建立从事基础研究、前沿学科和具有战略意义发明的科研机构,发展公共文化娱乐事业,等等。二是提高人民生活。这就是宪法所规定的:“国家合理安排积累和消费,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等。三是建立社会保障。这就是宪法所规定的:“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国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是当务之急;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应当在社会可支持、不出现“社会福利病”的范围内,使日益增多的人群进入不同层次的社会保障网络,构筑长治久安的社会秩序。同时,“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实现社会公正。传统的政治体制受到人们的普遍唾弃,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不公。它产生了人为的歧视性的城乡制度壁垒、税收的不平等、选举权的不平等、不同所有制的不平等。政治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导致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以权谋私、社会两极分化及司法不公等等。有人认为解决社会公正与宪法无关,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宪法制度安排所应把握的关键点不仅在于保护公民权利、约束公共权力、增进公共福利,而且在于能够很好地解决社会公正问题。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一是保障在公民权利上的公正。宪法中有“公民自由和权利”的规定,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保障这种自由和权利不受侵犯,实现社会公正。这里,如果说公正是一种价值目标,那么平等就是一种价值尺度;公正比较抽象,平等相对具体;平等不像公正那样表现为正义,而表现为权利。从政治上说,它是指政治权利的平等、规则的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从经济上说,它是指参与经济竞争的机会平等、运用社会稀缺资源的权利平等、劳动价值的平等、竞争过程的平等,以及收入分配的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从伦理上说,它是指人格的平等,无论个人的经济状况如何、政治地位如何,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是同等的,与此联系的作为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平等的,即宪法中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宪法中还特别规定了“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二是保障在履行公民义务上的公正。宪法中有“公民纳税义务”的规定,通过税收对个人收入的再分配,可以缓解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正。这就是说,为了保证竞争和效率,可以允许人与人之间有财产分配的不平等,允许财产多的人有高收入;但是,政府可以对高收入者收高额累进税,对低收入者给予福利津贴,用社会保障制度的办法将高收入者手中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低收入者手中,以保证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三是扶助弱者上的公正。宪法中有“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等规定,通过对特殊人群的人权保护,实现社会公正。由此而建立对残疾人权利的保障制度,对老人、妇女人权的保障制度,对未成年人权利的保障制度,对贫弱者提供司法救济的法律援助制度等,使得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能够兼顾各方面利益,而不至于在不同的人群中,形成过大的差距,造成社会群体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四是司法独立上的公正。宪法中有“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规定,通过司法独立来保证司法程序的公正和司法结果的公平,以缓解事实上的不公平,实现社会公正。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职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公正是人们对于司法程序和结果公平正义性质的要求与评价,那种认为程序无所谓的观点显然是极为错误的。而司法结果是最令当事人所关注的,却由于司法人员的素质太低,常常被扭曲,乃至成为司法实践中的破坏力量。为保证司法公正,必须切实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由上可见,我国现行宪法是好的,是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制度安排,有着独特的比较优势。然而,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为了人民幸福安康、为了社会和谐稳定、为了国家长治久安,需要继续推进宪法理念的现代化,提供更加完备、更加稳定、更加管用的宪法制度。

[HT4"K]2.政府公共行为体系[HT]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府扮演了一个“全能型政府”角色,想事无巨细地统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事情;改革开放以后,又扮演了一个“经济型政府”的角色,应该说这样的定位在改革的一定的时期内具有合理性,因为当时各种社会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里,如果政府不去直接投资谁去投资?如果政府不直接经营谁去经营?政府不这样做,而是将这些资源用于政治斗争或者其他方面,情况会更糟糕,经济建设型政府是必经阶段。但是,必须看到政府的公共服务没有到位。现在对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环境、安全、公共信息这些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过去这些公共需求并不明显,但是生活提高了以后,这方面的需求增长很快,这对政府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行政要求。它再也不能像传统的政府那样,不仅制定政策,而且还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做的公共服务提供者。而应该开始转向一种政策制定(掌舵)同服务提供(划桨)分开的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这个机制的深层次改革。具体来讲:

——构建公共行政体制。公共行政,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也包括各种社会组织,都必须依照法律的规定来行政。它的制度框架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公共行政组织制度。包括人、财、物等相关的制度,比如公务员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包括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政府之间的关系,包括行政机关的设置、规模等,也包括行政授权、行政委托、行政协助等内容。这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组织公共行政的法律技术。二是对外管理制度。包括宏观的行政立法制度、行政决策制度、行政许可制度,行政处罚制度、行政强制制度、行政合同制度、行政裁决制度、行政指导制度、行政补偿制度、行政程序制度等。我们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制度比较规范,除此之外,大量领域的法律尚未建立起来。具体到部门,如教师行政法律制度、农业行政法律制度、卫生法律制度、税费行政法律制度、社会保障行政制度等。三是事后救济制度。现在已制定了行政复议制度。就是说,如果在治理中发生问题,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来救济。另外还有国家赔偿制度、国家监察制度、审计制度等。公共行政靠制度来规范,依法律来运行。如果公共行政偏离了制度的约束和法律的轨道,轻则追查责任、重则解除权力。

——构建公共财政体制。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公共财政密不可分,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反映着政府职能结构的变化。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是公共财政的首要目标和工作核心。公共财政出现的前提是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依据行政力量,在全社会执行国家的公共管理者职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我国目前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中还带有明显的“建设财政”的特点,公共财政支出被大量用于那些本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经济建设支出过高,用于社会性公共服务的支出偏低。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我国公共财政支出中的社会公共服务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促进公共资源的资本化和社会化。我国之所以出现人民群众的公共需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原因是公共资源投入不足和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前者是公共资源配置数量问题;后者则是一个体制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体制的力量,没有处理好效益与公平的关系,没有把制度因素也作为一种发展动力。国际经验表明,相对公平的发展是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完善和深化改革,通过改革来调整利益关系。公共资源基本来源于第二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以及其他形式的慈善活动。收入分配改革应当成为新时期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构建公共服务体制。“公共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品种选择、数量大小、服务方式等都有较大不同,即政府公共服务模式各有特色。同样是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德国采用的是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中权利和义务对等性的俾斯麦模式,英国采用的是强调机会平等、鼓励个人自助的贝弗里奇模式,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采用的是强调全面公平的斯堪的纳维亚模式。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模式严格地讲还没建立,如果说有一定特色的话,那就是家庭自主、政府协助式公共服务模式。所以,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是狭义的公共服务,主要涉及人和自然的健康协调发展,即人的生存与发展、自然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这代表了大多数学者的观点。通常认为,政府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公共保障、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科技、公共环境和公共事业(基本设施)等六大方面的服务。

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管理职能是相互并列且又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职能会发生转变,但这种转变只是职能重心的位移,而不是彼此的替代。这就是说,我们在实践中,不能将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彼此混淆,更不能用一个去代替另一个。因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并不完全是政府的职能,二者都有相当一部分是由政府之外的团体与个人来承担的。比如公共管理的“多中心治理”模式、公共服务的安排者和生产者都不只是政府。当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人们常说的“电老虎、水老虎、铁老大”,还有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又如以“熟人政治”为典型表现的服务歧视和人格化倾向,即政府服务部门对不同的企业和个人由于一些原因(如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公民的户籍等),甚至因为具体服务人员的个人偏好不同而提供不同品质的服务。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模糊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界限。由于处在转型时期,当前我国政府的职能重心是社会管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忽视公共服务职能。然而,由于在理论上混淆了这两种职能,如提出什么“管理就是服务”等等,导致在实践中政府一味地偏向管理职能,并且还把这种管理当成是在“为人民服务”。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理论上澄清这两种职能的区别,这样,政府才能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职能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另一方面是误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等同于公共服务本身。由于这一错误解读,导致当前我国政府不仅提供公共服务,还直接组织公共服务的生产。这是当前我国公共服务领域普遍存在的“政府中心”而不是“顾客中心”的原因所在。并且,由此带来的政府垄断也造成了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下降。因此,同样需要从理论上阐明,公共服务的确是一种政府职能,但公共服务又不完全属于政府职能,不能由政府包揽。

公共管理时代,政府只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社会组织与更大范围的公众参与一起,构成了公共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探索在公共领域使用各种手段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国际经验证明,由政府包揽的公共服务容易产生财政危机和公共服务效率低下。西方公共服务改革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必须打破政府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发挥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的作用。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开展公共服务项目的绩效评估。要以社会事业为依托,通过公众和企业的积极参与,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及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是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的能力,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这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更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HT4"K]3.党的执政能力体系[HT]

2004年9月19日,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把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确定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这个执政能力建设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以及国家主权和安全,覆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同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密切相关,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能力体系的思考和部署是全方位的。这次三中全会《决定》,对这个执政能力体系又有了新发展。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体制机制,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要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建设法治中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机制的人性化、自主化和社会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不能使本应该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本来可以缓解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善于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一旦发生群体事件,不采取激化矛盾的做法,而是采取谈判或妥协方式化解冲突,同时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维护安定团结,有理不能闹事,无理更不能闹事,要把处理突发性群体事件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提高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进行战略思维的水平,牢牢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要增强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和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要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国防安全。

显而易见,党的执政能力体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经济层面,又涉及政治层面,既涉及生态等自然环境,又涉及党建等社会环境,必须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贯彻到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北京:求是,2013(22)

[2]于幼军求索民主政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3]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ZK(]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4-02-18(01)

作者:王征国

第3篇: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评价体系

摘   要: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问题,在谋划国家现代化建设时把农业农村现代化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深化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认识。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不尽相同。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可以概括为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立足对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构建了一套包括三个层级、34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并设定了各指标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的目标值。

关键词: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评价体系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起点,我国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阶段,必须把同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重大任务。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35年、本世纪中叶的目标任务,要科学分析、深化研究,把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楚,科学提出我国农業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这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建设方面的认识发展进行全面梳理,在此基础上,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出发,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进行提炼概括,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

一、我们党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建设的认识发展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问题,在谋划国家现代化建设时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注重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不断深化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农业农村发展规律的认识。

(一)我们党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农业、怎样建设现代化农业进行了积极探索。1954年6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195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党内通信》中作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1961年3月,周恩来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从各方面支援农业,有步骤地实现农业的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1962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指出,“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是在农业集体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1966年2月,毛泽东同志在给王任重同志的信中强调,“用二十五年的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1966年7月我国召开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部署到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直到1977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的国务院《关于一九八○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报告》,仍要求进一步修订和落实农业机械化规划,保证在1980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这一时期,我们党对农业集体化、机械化格外重视,对农业水利化、化肥化也倾注了很大心血。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对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明确要求“精心地作好分阶段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规划”,农业部、林业部、农垦部、农机部、水利部、电力工业部、化工部“要根据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密切协同,在一九八年内,分别作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全面的长期规划”。邓小平同志强调,“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一个种子,一个肥料,还有多种经营,潜力是很大的”。邓小平同志还从经营体制的维度前瞻性地提出了“两个飞跃”的著名论断。他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一时期,我们党已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拓展到农业科技、经营管理等方面。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丰富和拓展了对农业现代化动力、目标和途径的认识。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科技、教育兴农的发展战略,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加快农用工业的发展,切不可放松农业物质技术基础建设”,强调“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互相促进的机制,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转变”。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途径,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大课题”,“农村出现的产业化经营……能够有效解决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运用现代科技和扩大经营规模等问题,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必然要求农业科技有一个大的发展,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强化科教兴农,优化内部结构,走贸工农一体化发展路子,逐步实现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从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要切实抓好农业科研攻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市场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丰富和拓展了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认识。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六用三化”全面阐述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实现途径,即“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同志从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他明确指出,我国总体上已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他强调,要把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线,“处理好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把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业竞争力上来”;要以龙头企业和产加销结合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强调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只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把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从2014年起,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把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强调指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紧迫”,“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資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习近平同志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行了系统思考,多次作出重要论述。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方面,他强调,“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在农业现代化内涵方面,他指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农业,强化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要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他强调,“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发展现代畜牧业、园艺业、水产业,发展高附加值、高品质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方面,他强调,“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生产出满足人民需求的高产量、高品质、生态化的农产品”;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方面,他强调,“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形成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共同发展,提高农业经营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纵观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对农业现代化的认识,可以发现,在强调农业现代化对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性、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符合我国国情等方面是一脉相承的,在农业现代化的内涵、路径、着力点等方面则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农业现代化内涵方面,从机械化、水利化、化肥化、电气化,到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产业化,再到规模化、绿色化、信息化、多功能化,反映出我们党对现代农业本质特征的认识深化[1-3]。在农业现代化外延方面,从突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变革,到重视经营管理和资源配置优化,再到强调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系统构建,反映出我们党对现代农业关注点的不断演进。在农业现代化目标任务方面,从农业增产的单一目标,到高产优质高效的多元目标,再到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复合目标[4-5],反映出我们党发展现代农业理念的不断升华。

(二)我们党对农村建设的认识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把农村建设放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位置。在实行土地改革、促进农业合作化的同时,党领导农民进行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发展供销和信用合作等事业。毛泽东同志为其主持选编、1956年1月出版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写了两篇序言和104条按语,其中既有怎样办好合作社的经验总结,又有对农村经济工作、文化教育工作、妇女青年工作等的意见。中共中央1956年1月提出、后经多次修改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我们党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业农村中长期发展规划。该纲要用大量篇幅部署农村建设,对改善住房、移风易俗、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广播邮电、交通运输、商业金融和社会福利等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形象描述,成为从“一穷二白”中走出来的新中国农民对农村现代化的朴素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推动下,1958年全国广泛建立起农村人民公社。农村人民公社作为政社合一的基层单位,既有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管理职能,又有作为农村基层政权的公共服务与社会治理职能。尽管在发展中经历曲折,但农村人民公社在广大农村地区提供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创办“五保”等农村福利事业,根据自身条件开办社队企业、发展乡村工业[6],迈出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将农村改革作为突破口,翻开了农村建设的新篇章。全会原则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为调动农民积极性,必须“在经济上充分关心他们的物质利益,在政治上切实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為活跃农村经济,“应当鼓励和扶持农民经营家庭副业”,“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为缩小工农城乡差别,“我们一定要十分注意加强小城镇的建设,逐步用现代工业交通业、现代商业服务业、现代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事业把它们武装起来,作为改变全国农村面貌的前进基地”。从1982年起,中央连续5年出台指导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不仅关注农业发展,而且关注农村建设,要求广辟资金来源加快农村建设,鼓励农民投资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兴办社会事业;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将集镇建设成为农村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切实帮助贫困地区逐步改变落后面貌;建设具有高度精神文明和高度物质文明的新农村。特别是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1988年试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乡政村治”的乡村治理框架逐步形成。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农村建设的理解、丰富农村建设的内容。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指出,20世纪90年代农业农村工作的总目标是: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使广大农民的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水平,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丰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水平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擘画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涉及农村建设的主要包括: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全面实现小康,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干群关系密切;加强法治,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环境;发展农村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事业。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进一步深化了对农村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六个方面擘画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涉及农村建设的主要包括: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农村文化进一步繁荣,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农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2004年至2012年的9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建设的新理念新举措,主要包括:重塑工农城乡关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公共财政逐步介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取消农业税和村提留、乡统筹,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财政为村干部报酬和村级管理提供经费支持;加强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出发,对农村建设作出新的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大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力度,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在2013年至2021年的9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对农村建设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主要包括: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垃圾、污水治理和农村改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实施精准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头重头在“三农”,必须向农村全面发展进步聚焦发力,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

纵观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对农村建设的认识发展,可以看出,党始终把改变农村面貌、增进农民福祉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总结,不断提高[7]。在对农村建设内涵的认识上,从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到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行动,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农村建设内在规定性的把握是与时俱进的。在对农村建设外延的认识上,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物质建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拓展,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到乡村物、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的升华,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农村建设具体内容的部署是不断丰富的。在对农村建设和农业建设关联性的认识上,从单纯重视农业建设、保障农产品供给到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整体把握明显增强。

二、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不尽相同。在我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将得到全面贯彻,新科技革命将广泛渗透,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将逐步形成,这些都将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产生明显影响。

准确认识和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持连续性。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不可能另起炉灶,认识其内涵特征应从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认识积累中汲取智慧,尤其是要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建设的认识为根本遵循。二是增强协调性。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内涵特征的把握应与国家现代化的特质相契合。我们要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8]。这些特质应当映照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之中。三是体现前瞻性。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的把握,既要立足既有的认知水平,又要充分考虑到时代潮流、发展理念、科技进步等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发生的演进。四是具有可比性。温饱、小康、全面小康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节点目标,对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鼓舞人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发展目标都是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所指代的发展程度是我们根据国情自主赋值的。现代化则是一个世界概念,在生产力、科技教育、物质生活水平等基本维度应当具有横向可比性。

根据以上原则,我们把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概括为“六化”:

——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所要建设的现代化农业,应当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现代种植业、畜牧业、园艺业、水产业充分发展的农业,品质优良、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业,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鲜明、聚集效益明显的农业。彰显这种内涵特征,需要优化农业产业门类结构,在种植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提高畜牧业在农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尤其是要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和经营主体层面推进农牧结合、种养循环;需要优化农业产品品质结构和价值链结构,着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牵引、农民分享更大比例增值收益为目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优化农业区域结构,按比较优势原则科学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构建特色产业集群,释放农业聚集效应。

——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所要建设的现代化农业,应当是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基础上,设施和装备化水平高、旱涝保收的农业,科技成果集成化应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增长的农业,投入品和生产过程绿色低碳、可持续性强的农业,信息技術得到广泛应用、生产经营智能化水平高的农业[9]。彰显这种内涵特征,需要以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机耕道路、农田输配电设备等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粮食生产薄弱环节、设施农业、丘陵山区特色农业等为重点提高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需要以种业为核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产学研推多方协作的技术集成创新推广体系,集成组装推广区域性、标准化高质高效技术模式;需要提高农田灌溉水、化肥和农药有效利用率,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需要建立贯通全产业链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体系,在生产管理、经营决策中广泛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

——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所要建设的现代化农业,应当是在着力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基础上,土地逐步流转集中、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的规模化农业,各类农户进行多形式、多层次联合的合作化农业,各类农户乃至合作社将独自开展难以实现规模经济的生产经营活动交由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完成的服务社会化农业[10]。彰显这种内涵特征,需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发挥集体所有权在土地连片整治和宜机化改造、闲置和撂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组织协调功能,对承包权的权能进行适度调整、逐步淡化其财产权属性和社会保障属性,对经营权给予更加充分的保障、稳定租地经营主体预期;需要引导生产同类产品的农户开展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合作,引导比邻农户自愿将毗邻土地入股开展土地股份合作,探索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需要以农机专业户或农机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农资综合服务商、返乡入乡创业新农人等为主体,以提高联合收割机、农用飞机和无人机、烘干机等专用资产利用率为支撑,为各类农户乃至合作社开展托管服务,实现托管服务的规模经济。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所要建设的现代化农村,应当是在遵循村庄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水电路网通村入户、雨天脚不沾泥、夜晚人不迷路的基础设施便利化农村,上学方便、看病不愁、老有所养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屋外鸟语花香、屋内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美丽化农村。彰显这种内涵特征,需要促进道路、供水、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向自然村覆盖、向农户延伸,加强村庄路灯、公共活动空间建设;需要加强农村托幼和养老设施建设,提高村卫生室和村医服务能力,提高在村义务教育质量;需要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垃圾得到收集、污水得到治理、厕所干净卫生、房前屋后整洁美丽。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所要建设的现代化农村,应当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农业从业者以农为主业、劳动生产率和收入水平接近全社会平均水平的农民职业化农村,世居人口与外来人口和谐共处、各得其所的村民多元化农村,公序良俗养成、传统文化得到传承的乡风文明化农村。彰显这种内涵特征,需要结合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注重从留守农业的农户中培养一批家庭农场,从返乡入乡创业人员中培育一批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需要打通城乡之间、村村之间人口流动的堵点,在继续提高城市对进城农民开放性、提高全社会城镇化水平的同时注重提高农村社区对入乡市民的开放性,以人为核心发挥村庄的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需要推进以移风易俗为核心的农村社会改造,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素养、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

——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发展阶段所要建设的现代化农村,应当是在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基础上,村民踊跃参与、议事效率高的自治规范化农村,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主导化农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德治效力化农村。彰显这种内涵特征,需要根据村庄人口构成和自治事项的变化确定合适的自治半径,逐步把该由政府承担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移交给政府、该由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集体资产所有者职责移交给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探索积分制等传统治理手段和“云上村庄”等数字化治理工具;需要加强普法力度,引导农民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需要增强农村居民的社区共同体意识,培养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让失范者受处罚,让崇德者受尊重。

三、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顺利推进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有必要设置评价体系以明确目标任务、把握推进进度、弥补短板弱项[11]。立足对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的认识,我们构建了一套包括三个层级、34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并设定了各指标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和2050年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值。

(一)设置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设置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目标并为之努力是我国开展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之一。进入21世纪后,我国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经过20年努力,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农业农村领域同样设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并构成内容广泛全面的评价体系,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全国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分别对2020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在推进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12]。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国家对“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任务进行了部署。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到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

一些地方已尝试建立评价体系,对本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进行设定、对现状水平进行评估。2020年3月,江蘇省苏州市发布《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20—2022年)》,将农业农村现代化设定为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城乡融合4个领域,制定三级指标,并按市、县、镇不同行政层级分别进行评价。其中,市级评价指标体系由12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组成,根据发达国家标准和国内先进地区标准,设定“农业农村全面现代化水平”目标值及相应权重,测算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综合评分。2021年6月,山东省潍坊市发布《潍坊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将农业农村现代化设定为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乡村生态现代化、乡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六个领域,制定三级指标,其中市级评价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组成。

从国家层面来看,新发展阶段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一个评价体系[13],这是因为:第一,有助于明确目标。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农业农村同样要实现现代化。开展推进工作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哪些领域,各项领域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明确了,未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第二,有助于把握进度。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从当前至2050年,需要在长达近30年的时期内持续推进,既不能不顾客观条件急躁冒进,又不能行动迟缓错失发展时机,需要根据每项指标在不同时期可能的推进速度差异,制定相应的分阶段推进安排,在终点前实现会合。第三,有助于弥补短板。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多个领域和大量发展指标,这些指标并非齐头并进,而是存在显著差异,一些指标当前水平距离现代化的目标相对接近,另外一些指标则可能距离现代化目标相对遥远,属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短板。设置评价体系,可以对每项指标的实现程度进行测算,找出短板弱项,进行针对性的补课,促使其尽快跟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整体进程。

(二)设置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应处理好的关系

设置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既涉及与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衔接,又涉及与新发展阶段国家整体现代化目标任务的衔接[14],还要能体现我们对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特征的认识。为此,需要妥善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是处理好新发展阶段评价体系和此前发展阶段评价体系的关系。新发展阶段构建在我国已有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在先前的发展阶段中,国家也曾设置发展任务并最终促成其实现。除了历次五年计(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之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在农业农村领域曾设置明确和具体的发展任务。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资源环境6个方面对农村全面小康的进度进行评价。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设置了22项具体指标。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既需要体现新认识,又需要与已有的评价体系保持必要的历史延续性。

二是处理好评价体系理想状态和数据可获得性之间的关系[15]。从构建评价体系本身来说,通常是选取指标越紧扣内涵特征则评价准确度越高。然而,这往往受到数据可获得性的制约。一些领域尽管非常重要,但很难找到定量化的体现指标,如乡村治理、乡风文明、民主法制等,对这些领域的评价具有高度的主观性,缺乏对应的客观统计指标。因此,设置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时,我们坚持选取现有统计口径中已有的、可以定量化体现的指标,以降低指标数据获取和处理的难度。

三是处理好评价体系全面性与突出重点之间的关系。未来我国要实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包括了农业农村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全面实现、不留死角的现代化。但设置评价体系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覆盖主要领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在全面体现和突出重点之间进行有效平衡。如农业生产体系既涉及技术装备,又涉及投入产出,还涉及未来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应当设置较多的指标对各方面要求予以全面体现。又如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由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都是包罗较广的领域,对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的需求也会随着农民富裕程度提高而不断凸显,因而也应设置较多的指标。通过覆盖全面、突出重点的方式,可以使指标体系更具代表性,并充分适应未来需求的变化趋势。

(三)构建适合新发展阶段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

立足我国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综合考虑历史延续、代表性强、数据可得等因素,并根据农业农村发展的底线要求,我们构建了包括34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见表1,下页)。

设置指标体系之后,需要设定各指标2035年和2050年的目标值。首先,根据各指标当前发展水平、未来增长变化趋势和制约条件,以及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发展水平,设定各指标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时的目标值。然后,根据各指标在未来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可能具有的速率分布特征,如先快后慢、大体匀速或先慢后快,相应选取完成现代化目标值的60%、50%或40%的任务进度,推算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各指标的目标值。

选取各指标、设定其目标值的基本考虑是:

在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方面,设置了“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3项指标。设置“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指标,主要是考虑到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普遍在50%以上,参照国际经验将此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50%。设置“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指标,主要是考虑到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应该更长,发达国家一般在3.5以上、最高甚至达到8,2020年我国为2.4,作为国内发达地区代表的苏州市将此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6,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将此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4。设置“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次”指标,主要是为了体现现代农业的休闲观光和文化传承功能,这一指标2012年为7.2亿人次,2019年已达32亿人次,预估实现现代化时这一指标将翻一番,达到60亿人次。

在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方面,设置了“高标准农田占比”“农业R&D经费投入强度”“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8项指标。设置“高标准农田占比”指标,主要是为了体现农业设施化水平,截至2020年我国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占耕地面积比重接近40%,实现现代化时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应达到15亿亩、占比达到75%。设置“农业R&D经费投入强度”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主要是为了体现农业科学化水平。2019年我国全行业研究与开发(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3%、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农业R&D经费投入强度相对较低,按推算只有0.86%,实现现代化时农业R&D经费投入强度应接近目前全行业水平、达到2%。发达国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80%以上,美国、德国均在90%以上,最高的荷兰甚至达到97%,2020年我国已超过60%,据此将其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80%。设置“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指标,主要是为了体现农业机械化水平,2020年已达71%,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推进步伐,将其现代化目标值定为95%。设置“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指标,主要是为了从不同维度体现农业绿色化水平。发达国家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在0.7至0.8之间,2020年我国已达到0.56,参照发达国家目前水平将其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0.7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预计2020年达到75%、2022年达到78%,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2025年达到80%,发达国家对此有强制性法规规定、几乎为100%,故此将此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95%。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40.2%,比2015年提高5个百分点,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20个百分点左右,参照欧美发达国家当前水平将其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60%。2020年我国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农药利用率为40.6%,比2015年提高4个百分点,比欧美发达国家落后15个百分点左右,参照欧美发达国家当前水平将其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55%。

在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方面,设置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农民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比例”“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覆盖率”“农业劳动生产率”4项指标。设置“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指标,主要是考虑到在小农户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9年我国土地适度经营规模比重为40%,综合考虑未来小农户退出和土地流转情况,将此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85%。设置“农民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比例”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覆盖率”指标,主要是考虑到小农户将长期存在,需要通过合作化和服务社会化将其纳入农业现代化轨道。2020年我国农民合作社达224.1万家,辐射带动近50%的农户,预估现代化时带动90%的农户。2018年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覆盖小农户(经营耕地10亩以下)4100万户,覆盖率19.5%,预估实现现代化时达到90%。设置“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标,主要是考虑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务农劳动力收入的根本途径。2020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4万元/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苏州是我国农业发达地区,其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将农业劳动生产率目标值设定为21万元/人。综合考虑这些情况,将其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12万元/人(2020年价格水平)。

在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方面,设置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燃气普及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用电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项指标。设置“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燃气普及率”“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用电量”指标,主要是为了从供水、供气、供电、网络等方面体现农村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获取清洁、便利的生活用水是现代化生活的应有之义,此项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应为100%。农村煤改气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2017年我国农村燃气普及率只有27%,普及燃气受能源禀赋的影响,也受我国农村地区居住分散、管网铺设成本高的影响,2050年达到100%不现实,故此将此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70%。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农村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从零起步,2020年底已达到55.9%。2050年实现现代化时农村除极个别年老居民外,人人都应学会上网,因此将此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98%。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为854.1千瓦时,但因其中包含部分生产用电,与国外农村居民用电量缺乏直接可比性。考虑现有水平、增长趋势,将农村居民年人均生活用电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2000度。设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和“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指标,主要是为了体现农村宜居水平。目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约30%,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重要体现,实现现代化时应要求农村生活污水全部得到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目前已达到90%,实现现代化时应达100%。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近年来提升迅速,2020年已达68%,随着国家持续加大改厕力度和相关技术进步,实现现代化时应达到100%。

在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现代化方面,设置了“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农村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农村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家庭汽车普及率”6项指标。设置“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农村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和“农村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指标,主要是为了体现农民在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水平。2016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平均受教育只有7.7年,2019年新增劳动力达到13.7年,参照发达国家普遍在13年以上的水平,将该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13年。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2020年为9.5%,预估未来30年再提升5.5个百分点,达到15%。实现现代化时每个农村学前幼儿都应接受学前教育,因此将此项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100%。2019年我国农村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4.96人,城市为11.1人,经城乡比较将此项指标的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10人。设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汽车普及率”指标,主要是为了体现农民生活质量的现代化程度。就收入水平而言,国际上多使用人均GDP指标,发达国家大多在3万美元以上,我国2020年为1万美元左右。发达国家劳动收入占GDP比重在65%至80%之间,按此计算其居民人均收入在2万美元左右,合人民币13万元。就全面实现现代化时的农民收入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将其设为4万元,苏州市将其设为7万元。我们认为,该指标应参照国际水平,并略低于国内发达地区(苏州)水平,因此将其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6万元(2020年价格水平)。达到这个水平,需要第一个15年年均增长4.88%、第二个15年年均增长3.66%,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经验相比,这个速度不算高。农村由于居住分散,普遍存在小汽车出行需求,发达国家已实现普及化。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差异,将其现代化目标值设定为每百户居民90辆。

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设置了“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村占比”“集体经济强村比重”“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4项指标。设置这些指标,主要是为了体现农村社会的组织化、文明化程度。2020年全国已有43.8万个村建立集体经济组织、占比82.2%,实现现代化时应达到100%。集体经济强村是指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村,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这一比重2020年应达到8%、2022年达到9%,预估实现现代化时应达到30%。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2016年为14.3%,预计2020年達到50%,预估实现现代化时应达100%。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预计2020年达到50%,预估实现现代化时应达到75%。

另外,还设置了2项底线指标:一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反映农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功能;二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反映共同富裕这一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导向。这两项指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时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202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9亿吨,预计2035年和2050年全国人口总量分别为14.1亿和13.6亿人,按照“人均千斤粮”的目标,将2035年和205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底线目标分别设定为不低于7亿吨和不低于6.8亿吨。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的极大值出现在2007年,为3.19。近年持续下降,2020年为2.56。理想情况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应无差距,即比值为1。从国际经验来看,在工业化向中后期推进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比均向1收敛,有些国家如韩国还出现农村居民收入超过城市居民的情况,但也有一些国家如美国长期保持在1.28以上。综合考虑理想状况、我国历史状况和发达国家状况,将实现现代化时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的底线设定为1.5。

四、结语

本文所构建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既是评价总体进展的标尺,又是检视短板弱项的工具。尽管受数据可获得性限制,本套评价体系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农业现代化中的绿色化和数字化、对农村现代化中人的现代化体现不够,但总体来看,本套评价体系能够用于衡量全國和不同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程度。

从本套评价体系出发,对标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的目标,可以对我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态势作出综合研判,并明确未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方向:一是在“大国小农”的条件下找准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着力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短板集中在经营体系现代化,主要是受我国农业人多地少资源禀赋的制约,经营规模过小、劳动生产率过低。未来应因势利导,多维度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二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起点上找准推进农村现代化的着力点。在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可以发挥体制优势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但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品质与城镇居民的差距任务艰巨。未来应继续着力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坚持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消除农民进城和市民下乡障碍,增进农民获取公共资源的机会,同时不断提升乡村公共资源投入的力度和效能。三是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快于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格局。尽管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农村现代化滞后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格局依然未变,农村现代化领域的短板更多。未来应当紧紧扭住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耦合点,在继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高两者的协同度。 [Reform]

参考文献

[1]蒋永穆,卢洋,张晓磊.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内涵演进特征探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9(8):9-18.

[2]魏后凯,苑鹏,芦千文.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的历史演变与理论创新[J].改革,2020(10):5-18.

[3]曹俊杰.新中国成立70年农业现代化理论政策和实践的演变[J].中州学刊,2019(7):38-45.

[4]叶兴庆.我国农业支持政策转型:从增产导向到竞争力导向[J].改革,2017(3):19-34.

[5]蒋和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与未来发展思路[J].农业经济问题,2018(8):51-59.

[6]张乐天.关于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几点思考[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文科版),1997(1):7-12.

[7]唐任伍,唐堂,李楚翘.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乡村发展的演进进程、理论逻辑与实践价值[J].改革,2021(6):27-37.

[8]王兆华.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再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19(8):76-83.

[9]彭超,刘合光.“十四五”时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形势、问题与对策[J].改革,2020(2):20-29.

[10] 陈锡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5-12.

[1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后小康时期乡村振兴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20(9):5-45.

[12]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课题组.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进程过半[J].调研世界,2011(2):25-29.

[13] 辛岭,蒋和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6):646-650.

[14] 王亚华,臧良震,苏毅清. 2035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前景展望[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1):16-23.

[15] 黄文新,黄在鸣.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1991(9):13-19.

The Connot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Research Group of Research Department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Key words: agriculture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rural revital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第4篇:鲁昕:加强内涵建设 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4-01-08 11:23 来源: 教育部网站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全国高职战线千名代表相聚在美丽的“岭南壮县”——顺德,以“凝聚共识?内涵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新形势下高等职业学校如 何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对本次大会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代表致以诚挚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注关心职业教育发展的专 家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深刻理解三中全会对职业教育的重要部署

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次关键会议,改革是会议的主题。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三中全会印发的 《决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指明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目 标、途径和任务。落实三中全会对职业教育的工作部署,应准确把握以下六方面:

一是更加突出战略地位。《决定》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当前的战略任务。完成这个战略任务,离不开职业教 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才能更好地落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部署,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 民需求。

二是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离不开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发展职业教育,既要着眼满足当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又要注重适应技 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趋势,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 才,推动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

三是注重体现类型特点。立足类型教育特点办学,走对接需求、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是我们的重要经验。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是具体的 体现。要坚持以服务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推动“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 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四是坚持特色发展路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和办学提出了新要求。要把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置于经 济体制改革的大局中谋划,以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完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全社会举办职业教育的格 局。

五是深入推进关键改革。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决定》的教育部分占了很大篇幅,职业教育是其中的重点内容。高中教育阶段,要加强中等职业学 校和普通高中招生工作的统筹;高等教育阶段,要重

点探索“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综合评价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 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样化入学形式。同时,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为人们多次选择和在职学习提供灵活畅通的渠道。

六是积极拓展服务面向。为劳动者构建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方面,院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和类型的职业培训,服务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需求,为促进就业和终身学习、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做贡献。

二、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总体思路

最近一个时期,我们一直在按照中央部署,会同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等部门,积极筹备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为此,我们起草了《国务院关于加快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 制度、国家体系、国家机制、国家体制、国家政策进行顶层设计。目前,《决定》已经基本修改完成,拟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阅。会议召开后,将明确今后一个时期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方向。我们的主要思路是:第一,明确3个发展定位。一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定位,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二是职 业院校的使命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创新、劳动者技术技能发展,让每个人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创造更大的 人才红利。三是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普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

第二,突出3个工作核心。一是明确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系统构建从中职、高职、本科到专业学位研 究生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坚持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沟通、纵向流动。二是提出改善教育结构。加快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形成更加科学的人才结构,服务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三是健全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为主线,以 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12项制度,推动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创新。

第三,总结提炼基层的首创实践经验和国际发展案例。一是认真梳理各试验区各试点的实践经验。我们依托9个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和56个改革试点项 目,总结提炼了大量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为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提供了重要参考。二是积极鼓励职业院校的改革探索。通过示范校建设等项目引领,鼓励各职业 院校建设优质资源、形成自身特色,充分调动了基层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综合分析近年来特别是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主要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教育政 策。深入研究了多个国家的典型案例后,我们发现,职业教育能够为教育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的重点任务。

第四,回应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初步探索了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和思路,对建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 了顶层设计。二是健全基本制度。《决定》与《规划》高度重视制度建设,都把完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作为重点内容,以最多的篇幅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制度建设进行 了系统规划。三是破解发展难题。直面投入保障、教师编制、校企合作、提升实习实训水平等老大难问题,多次与有关部门当面沟通,进行了有针对性地创新,取得 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四是消除社会歧视。按照中央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既定政策,提出了消除社会歧视,提高具有应用技术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社会地位 和经济收入的多项政策,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五,凝聚职业教育战线共识。一是汇集职教战线智慧。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参加阅提意见的职业院校校 长达到6000余人,行业企业专家近3000人。二是统一职教战线思想。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查找和解决职业教育领域存 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引导战线凝心聚力,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三是转变教育战线观念。在认识职业教育重要性、明确类型教育特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 体系、系统培养具有应用技术和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集团化办学、提高职业教育吸引 力等方面,形成了广泛共识,为进一步推进改革打下了思想基础。四是增强职教战线信心。文件起草的过程,也是我们对外宣传和展示的过程,职业教育近年来的快 速发展,为我们赢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也得到了中央领导、相关部委、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三、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

三中全会后,中央又连续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和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部署。其 核心要求是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加迫切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改革发展任务。

第一,细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措施。一是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使命。必须加强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等教育结构的 统筹力度,调整结构,突出特色,形成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合理布局。二是高等职业教育要密切产学研合作,走内涵发展道路,为行业企业创新发展服 务。三是发挥好高职教育的引领作用,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推进中职和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 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等十个方面的衔接。四是抓紧制定并逐步提高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保证职业教育投入,建设一 批争创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

第二,探索多种层次和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一是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 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二是推动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确定适办五年制的专业(类)。特别要在学前教育、护理、健康服务、社区服务等 培养周期长、复合性教学内容多的专业率先开办。三是开展5年制分段培养试点。根据不同产业、专业和学生特点,开展“3+2”、“2+3”、 “2.5+2.5”分段培养试点。四是开展中职毕业生在职学习高职学分制课程试点。探索实行学分银行和学分积累制度,学生自主选择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 度,达到条件即可获得高职学历证书。

第三,落实好职业院校分类招生改革。一是高等职业院校的考试招生在考试内容、录取方式和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等学校分开,重点探索“知识+技 能”、单独招生、自主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切实形成类型教育特点。二是应用科技大学要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 扩大中高职优秀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比例,扩大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接受本科教育比例。

第四,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一是扩大集团化办学覆盖面。示范校要着力扩展集团成员范围,重视吸引企业成员参加,推动办学机制改革。二是完善集团 运行机制。健全联席会、理事会或董事会制度。积极探索集团多元投资主体改革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等。三是提升集团服务能力。发挥职业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 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经济贡献份额和就业贡献水平。

第五,提升学校内部科学管理水平。一是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二是建立学校、行业、 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三是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打造专兼职结合 的教师队伍。四是完善体现职业院校办学和管理特点的绩效考核内部分配机制。

第六,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一是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农民、新生代农民工、退役军人、残疾人、失业人员等群体广泛开展职业学校教育和 职业培训。二是重视培养军地两用人才。三是建立有利于全体劳动者接受职业教育的灵活学习制度,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第七,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是完善中外职业教育合作机制,支持教师互派、学生互换。二是支持职业院校引进高水平专家来华从事教学和科 研工作,吸引国(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三是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四是探索与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相配套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注重培养符合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求的本土化人才。探索和规范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五是积极参与制订职业教育国际标准。

同志们!今天是“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经验交流会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3年年会”,交流、研讨和展示的重点是如何加强 内涵建设,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这无疑抓住了当前高职健康发展的要害。高职校长联席会是国内高职战线最具影响的、高职院校自己的组织,希望你们联 合组织广大高职院校,凝神聚力,在当前职业教育面临大发展、大变革的关键时期,为后示范建设时期高职院校进一步改革创新,发挥好纽带和桥梁作用。为发展现 代职业教育,做出贡献!

最后,我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5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模版)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及与之适应的经济政策框架,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阶段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发展质量取代发展速度成为未来发展的第一要务。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对此,要坚持质量第一,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

经济效益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导向。经济增长是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未来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产能过剩、行业效率低下和运转不灵,特别是经济发展未能有效地惠及民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是要整治生态环境不放松,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补齐民生短板。要推动效率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驱动成为未来增长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充分发挥了传统要素的比较优势。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在供给量、价格等方面的资源红利优势日趋弱化。以劳动力成本为例,2006—2015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在10年间增长了3.6倍,制造业平均工资已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因此,进入发展新阶段要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从依靠要素、投资拉动为主转向依靠创新驱动为主,推动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来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需求方来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持续推进,我国消费需求步入快速发展的新车道。2016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在消费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消费层次正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人们的物质文化层面的需求开始分化、升级,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从供给方来看,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一些事关民生消费的中高端领域有效供给不足,造成消费外流问题严重,国内消费潜力难以充分释放,已经成为居民消费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从供需两端发力解决供求错配问题,特别是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这种国际分工模式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生产力水平获得了明显提高,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也一直难以解决。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民众不再单纯追求廉价消费品数量的增长,而更重视产品的质量、科技和设计内涵;另一方面,民众对闲暇时间、宜居生活和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显著提高。此外,由于过去的增长模式不够平衡,一些落后区域的居民未能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们的需求正是下一步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所需要解决的。因此,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深刻变化所产生的必然变迁。

另外,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竞争已由价值链份额创新竞争阶段进入价值链升级竞争阶段,由过去的实物资本竞争转变为知识资本竞争。因此,顺应和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革命趋势,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改革发展工作时强调,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总书记考察工作时强调,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更好地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迫切需要的是创新驱动。

一是理念创新。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新发展理念对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从新发展理念中找到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是模式创新。推动发展模式和发展动力转换,培育实体经济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从传统成本红利向人才、产业、技术和制度红利转变,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模式向创新、绿色、生态方向转变,实现新旧模式和增长动能的转换和衔接。

三是制度创新。从制度层面发力,形成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依托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开放平台和载体的先行先试措施,倒逼工商登记制度、贸易监管制度、投资管理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改革,不断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营造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四是技术创新。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来提升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既要发展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更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以网络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加快形成一批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 完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任务,首先要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战,突出抓好三方面工作:

要从生产端入手,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壮大新动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着力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提升大企业素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优化企业结构;要适应经济发展转型的需要,增强劳动力、金融、技术等关键要素的供给能力,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同时,还要着力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补齐民生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等突出短板。

从短期看,近期的重点是要抓好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推进僵尸企业市场出清。要切实降低实体企业成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要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机遇,加强创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新动能成长壮大。从长期看,振兴实体经济的根本途径在于改革,关键靠创新,要建立健全市场化法制化去产能的长效机制,推进金融、劳动力市场、能源电力等领域市场化改革,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快服务业开放,完善新兴产业准入监管机制,以改革创新重塑我国实体经济竞争优势。

要以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加快以“放管服”为核心内容的政府职能转变三个方面作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通过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形成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通过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使国有资本功能放大、保值增值并提高竞争力,形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竞争优势;同时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通过“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于坚定创新自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您有哪些对策和建议?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艰巨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首先,要切实认识到创新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汇聚全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合力。要切实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的问题和形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有力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提升经济质量;才能更多培育面向全球的竞争新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才能有效克服资源环境制约,增强发展可持续性。要不断增强公众的创新意识,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目标、方向和步骤上统一行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想招、一起发力”格局,凝聚创新型国家建设合力。 其次,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由“管理创新”向“引导创新”“服务创新”转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扶持我国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建立和完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在配套政策制定中更加考虑企业的需求,激励企业的自主创新。同时要营造良好的法律和社会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创新者利益,保护创新的积极性。

再次,要扩大科技创新领域国际合作。要抓住全球创新资源加快流动和重组的机遇期,将开放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动力。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和地区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力度。要进一步加大高水平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同时要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海外建立研发机构,获取先进创新资源。

最后,要因地制宜,促进区域创新的协调发展,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需要看到我国东中西部区域间创新能力的差异。东部地区要发挥先导作用,追赶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等创新领域建设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中、西部要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方式,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一是把教育现代化摆在优先位置,完善创新体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技术标准等软环境建设,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二是要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 当前,国家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非常大,为建成创新型国家,除了保持高投入外,还要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打通科技创新的多个环节。在基础科研领域,国家需要改进高校相关考核机制,助推产学研结合与基础科研成果转化;在市场主体技术创新方面,国家既要做好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激发新兴企业的创新活力,又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企业研发合作机制,解决企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投入问题。此外,国家还需要及时应用科技创新研发成果,反哺产业发展和政府治理。比如通过信息技术提升金融效率、利用“互联网+”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利用大数据改善城市规划和社会治理等。

第6篇:十九大现代化经济体系

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点——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给大家解读十九大报告的第五部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部分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十九大报告在这一部分还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现代化经济体系”。那么,如何理解这一新概念的内涵,怎么把握它的重点?我今天的讲座就围绕此主题展开,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至二十大的重大战略目标;第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要求(基本任务);第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支柱;第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重点,这是今天讲座的重点部分。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至二十大的重大战略目标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经济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目标。那么,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战略目标?

(一)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

我国经济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重大变化,更为突出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把“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如果不重视经济发展质量、不提升质量,产能过剩就无法得到有效化解,对外贸易优势有可能会慢慢丧失,经济竞争力也有可能会迅速下降。可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

(二)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迫切需要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党的十九大之后,我们还将加大工作力度,取得更大的进展。也就是说,要进一步推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就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攻关期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

以上两点,就可以说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由何提出。

(三)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

要领会“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新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是我们的一个奋斗目标。近代以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重中之重是经济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2012年,十八大报告提出“新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是推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实现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个重大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新目标。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五个词体现的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富强强调经济建设,民主强调政治建设、文明强调文化建设、和谐强调社会建设、美丽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目标描绘了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图景。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第二步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前15年和后15年。另外,十九大报告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总之,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对即将实现的现代化提出的要求,它源于我们对现代化的追求。

那么,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它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动力体系,就是发展要有动力,要有新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视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现代化经济体系由新旧动能的转换、创新驱动力的形成建立现代动力体系。二是产业体系,就是要有产业支撑。三是经济体制,就是要有体制支撑。上述就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概念。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总要求

按照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内容,我们做一个总结和梳理。

(一)动力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这一要求自“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之后更为明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就是必须通过改革才能形成现代动力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又是一个新提法,我称为“三大变革”。其中“质量变革”,意味着不但要把质量放在首位,还要让质量发生根本性变化。总之,以“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为原则和要求,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成“三大变革”,进而完成动力转化,形成现代动力体系。而形成现代动力体系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标准。创新、科技进步是衡量世界各国先进程度、现代化程度的标准。而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之外的一个要素就是科技进步,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简单地说,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在达到现代化水平后,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要超过60%-80%。这时就可以说,这个国家建立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体系。因此,现代动力体系的形成,最终是要让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

(二)产业体系

过去,我们将产业分为一次产业、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如果产业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也就是实现了现代化的农业、工业、服务业,其特征是质量效益都比较高,技术进步率也比较高,这样的产业体系就叫做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我们的现代产业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强,实体经济不被重视,金融领域热衷于泡沫经济。为此,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三)经济体制

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我们将现代经济制度分为现代产业制度、现代产权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现代金融制度。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2015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2016经济工作重点围绕实施五大政策支柱,即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十九大报告对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提出宏观调控有度,我认为这是一个新的说法,值得我们研究。这要求我们探索宏观调控要怎么做才能有效有力,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不是万能的,更不是什么都要管,而是有选择地、有重点地开展,而且要精准有效。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支柱

十九大报告的第五部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该说这部分在报告中的份量还是比较重的。报告细化到了六大主要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方面也是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深化贯彻的。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支柱是什么?一是通过改革和创新形成新动能;二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三是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动力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制。实际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个部分是有很大关系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我国的发展已经到了比较高的水平,生产力也有了很大提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主要解决的就是结构性问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支柱也要有问题导向。改革和创新是培育动力源的两个关键,因此我们要深化改革、促进创新,这样才能有新的动力。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从改革创新入手,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动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二)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我们讲,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三农”问题上,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也是十九大报告中的一个新提法。二是体现在区域性问题上。有些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还存在缺少活力、效率低的情况,有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及其他各方面发展也不是特别充分。这些都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都是我们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重点

学习十九大报告第五部分的内容,我强烈地感受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主要任务就是强国之道。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是发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之所以说这个工作非常重要,是因为它是培养动力的需要。动力的发展需要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发展也必须要改革。

那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是什么?是质量效益的问题——质量效益不高。以前,我们的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和投资驱动,现在要开始改变这种面貌。所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是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为了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这些年,我国形成了一定的质量优势,但还要巩固增强,要形成我们自己的质量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也是围绕产业体系的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形成来展开的。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项工作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中国的很多工业品在世界都名列前茅——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把另外九个排在前十名的国家远远地抛在后面;中国的水泥产量占全世界的50%左右,煤炭产量也接近50%。所以说“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我们要变成强国。

要想变成强国,具体要怎么做?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时代,除了政治特征、经济特征外,还有环境的变化。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战略机遇期,正好迎头赶上第三次产业革命——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样的新经济,所以发展得非常迅速,而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所以我们要通过新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水平。十八大之后,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未来要继续把这个工作做得深入,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新动能从何而来?从新经济而来,从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上来,形成新的产业、新的消费热点。这就是未来中国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二项工作是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里所说的全球产业链中高端不仅是指工业,产业链的概念是包括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在内的,所以“全球产业链中高端”包含了制造、加工、创新和服务等内容。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三项工作就是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强国的重要基础。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怎么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可以这样说,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大战略的成功,世界各国都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现在,中国也是很有优势的,中国的许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包括高铁、高速公路等,无论是总量还是质量,都排在世界前列。基础设施的优势我们要保持,并且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当然,我们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在基础设施上表现得十分明显,农村的基础设施、中西部的基础设施都还存在不足,也就是不充分。基础设施建设是“传统+新兴”——传统的基础设施有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而新兴基础设施更要重视,像信息网络、物流的发展等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也是存在投资潜力的原因。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四项工作是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三去一降一补”的最终目的是存量和增量并重,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平衡是动态的、长期的平衡,不能形成大量的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效益滑坡。通过“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长期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基本化解了,让市场规律正常地、有效地起作用。这样一来,经济就有了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五项工作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几年我们简政放权,进行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企业创业成本,使新的企业、新的市场主体大量涌现——从开始时每天1万家增加到1.2万家,后来又增加到1.5万家,到2017年达到了每天1.6万家,这既体现了市场的活力,也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六项工作是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们的劳动者大军不能再是低层次的产业工人。现在,我国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这样的人力资源数量简直不得了。如果我们把劳动者大军都变成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人才,这对经济增长实现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对创新驱动,都是非常重要的贡献。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意味着就业水平、就业质量、人才水平在明显提高。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早在2007年的《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将创新型国家作为总体目标。创新要靠科技。即使是在改革开放前,我们都在追求科技上的进步,那么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我们更要把创新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是十九大报告里的原话。那么,我们要做哪些工作呢?

第一,要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创新有三个来源: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在新时代,我们要特别重视原始创新。我们的科学家一定要搞原创,前沿性的、原创性的成果要成批量地出现。在科技领域,现在的中国和十年前、十五年前的差距是很大的。

第二,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最终要为我们所用,要发挥经济效益。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这些提法中,有些是以前就讲过的,有些是十九大的新提法。从这些提法中也能看出,我们的目标是全面的而不是单向的,我们要在整体上强起来。如何建设一个强国?其中一点就是要有过硬的技术,只有应用技术达到很高的水平,才能实现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目标。这是现实的要求。

第三,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在战略科技方面,我们要站在前面。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以前就提过的,这个要求是一贯的。从创新体系建设上来讲,如果是基础性、原创性研究,它的基础可能是国家;如果是一般应用型的创新体系,它主要依靠的就是企业,所以要特别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这个思想也是一贯的。

第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以前,我们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够,现在则是主动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对我们自身也是非常有利的。知识产权保护得好,创新才能具有强大的基础和强大的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还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和强化知识产权运用。这是对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也是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一环。要实现强国目标,技术水平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制度也要不断完善,这是现在非常紧迫的任务。 第五,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个重要任务,最终都落在人才上面。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我认为,培养造就战略科技人才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要实现强国目标,推动创新驱动,就要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我认为这是具有特别的意味的。提到乡村振兴,要特别注意“振兴”两个字。我认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我国一些乡村地区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大难题。当前,一些农村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但从实际上看,我国乡村是有文化、有发展基础的。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提法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也是十九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一个亮点。在乡村振兴方面,我们的发展思路已经越来越清晰了,发展重点也越来越突出和全面。我们并不是仅从某一个方面来发展乡村,而是要全面、系统地振兴乡村,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各级政府都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第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过去我们强调农业现代化,现在提出农村现代化,这就是一个社会概念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就是“双现代化”。我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比农业现代化更加宽广,当然农业作为产业也有它的重点。那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要求是什么?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也就是说,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以上这些方面都要达标。

第三,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这些也是我们以前一直在做的事情。报告还提出,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第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农民的财产保护和权益保护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这方面的问题肯定会通过改革给予解决的。

第五,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管经济怎样发达,如果粮食安全有问题,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就会出现问题。粮食安全是一个基础。十九大报告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认为,第一,要保持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粮食自给率要非常高。第二,要保持耕地的能力,在实施耕地“休养生息”的同时,耕地能力只能提高不能降低。粮食安全问题永远是一个重要方面。

第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现在看来,在农业方面,不管是在政策上还是在制度上,都在不断地向现代化水平迈进。

第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我国过去十多年来特别是过去五年来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三个产业的融合发展也能够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发展机会和财富增长的机会。当然,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八,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括以上这些内容。我认为,这些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了,如果能把这些工作做好,农村就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的大结构还是按照十八大或者是更早一些说法。但是,我们过去把城镇化单列出来或者把城镇化作为城乡一体化的重点,而十九大则是把城镇化作为一个区域问题纳入这个部分,在结构上稍微做了一个调整。

第一,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不平衡和不充分在区域发展上反映比较突出,也是中国结构性矛盾较集中的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一个长期发展战略,这次在十九大报告中更加系统化。在表述上也有新变化,过去是讲“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的“四大板块”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现在在顺序上作出了调整——老少边穷、西部、东北、中部、东部,重心更偏向于老少边穷、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的顺序靠后,因为它们发展相对比较好一些。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以我们要在平衡充分上作文章。

第二,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去这个部分也是放在城镇化部分,现在放在区域发展部分,我觉得合情合理。因为城市也是一个区域问题。 第三,三大区域发展的重点,即: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过去,区域发展“三大战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由于“一带一路”是一个跨国倡议,所以十九大在国内区域发展补充了“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这使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地位又一次变得比较突出。这也是我国产业结构矛盾在区域上的一个反映。三大区域的发展重点是,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

第四,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

第五,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被再次提出来。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围绕强国之路来展开。坚持陆海统筹,加强建设海洋强国,“一带一路”是重点。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个部分的内容很丰富,我列了八条,其中蕴含着新意。

第一,提出总体要求,即: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我的理解是落实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作用,这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

一、效益优先是一致的。 第二,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九大还对国企尤其是央企提出了具体要求: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第三,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十八大期间,简政放权特别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等,现在已经见效了。同时,十九大还提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这两句话是很有新意的,明确提出要打破行政性垄断。简政放权,实际上就是要打破行政性垄断,这恐怕是下一步我们的一个工作重点。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这是对过去工作作的总结,我们要继续做好这个方面的工作。

第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以宏观调控、国家发展规划作为战略导向,分为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总量政策,产业和区域政策是结构性政策。当然,财政政策也可以是结构性政策。结构性调控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特色。从经济理论或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总量调控和一般性调控,都被认为是很重要的方面。由于中国还面临许多结构性难题,所以要实行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调控。十八大以来,在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十九大体现出结构性特点,主要是解决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第五,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第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

第七,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这里与三中全会不同的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现代财政制度提出了基本要求;十九大对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财权事权对应提出了具体要求——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这也是报告的一个新意之处。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

第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个部分有很多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空间。关于货币政策十九大报告的新提法是: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在过去五年中,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未来的前景非常广阔。中国要想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要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形成我国国际竞争的新优势。这也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点内容。

第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让世界吃“定心丸”,我们对国际社会做了一个进一步的承诺。 第二,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是一个新的说法。我们的西面开放不平衡、不充分,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以“一带一路”为重点,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第三,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我们长期保持出口第一大国的地位。我们要推进贸易强国而不是贸易大国。这又是一个高目标。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这是我们对全球化的追求,也是对全球化的重要支持。中国是WTO协定坚定的支持者,我们在这个方面有巨大的利益,同时也有重大的义务。我们在这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符合世界发展的共同利益。

第四,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全球化中有区域化问题,我们要优化区域开放格局,加大西部开发力度。

第五,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我们要在放权上加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是一个全新的说法。这是一个新的动向。

第六,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新时代新的开放格局下我们要面向全球,形成全球竞争的新优势,开放格局是中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部分。

谢谢大家。

第7篇:2018四川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解读: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涉及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公务员考试面试阶段,需了解面对社会、民生、经济等问题时,相关部门采取哪些举措,出台哪些政策,提出哪些新问题等。

【背景链接】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研判,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握大势,站位高远。

习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将发生深刻转变,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与过去40年相比也有了重大变化。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充分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对冲”新时代的社会矛盾。

【综合分析】 [原因]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新时期的重要关口,高速增长阶段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热切召唤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攻关期已然到来。在这样紧迫的形势下,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切中发展问题要害的锦囊妙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经济方略的路线图。

[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任务是做优做强做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经济不能指望资本市场“左口袋倒腾到右口袋”的金融游戏,也不能依赖房地产市场高房价的浮肿景象,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弘扬企业家精神,力推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地打牢中国经济的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坚固性,有没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没有长远生命力,靠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唯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为经济创

造勃发的生机、涌动的活力,唯有构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国家意志上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制度安排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必然逻辑。体制决定机制,唯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形成朝气蓬勃的经济发展机制,一切调控的经济政策才能顺畅地传递到市场。

【参考对策】 [对策]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

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五)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来源于网络整理)

第8篇:2018年江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对于背景链接: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研判,也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握大势,站位高远。

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题将发生深刻转变,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与过去40年相比也有了重大变化。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充分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对冲”新时代的社会矛盾。

201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全党一定要深刻认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科学把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和重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焕发新活力、迈上新台阶。

综合分析: [权威论述]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习近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习近平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习近平

[正确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深刻内涵] 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简单分解为两个关键词:一是现代化,二是经济体系。

“现代化”与传统相对,指向“发达工业社会”的“现代性”。但是,从提出至今,不仅很少见到“现代性”的一致观点,同时,“发达工业社会”也经历了巨大变迁。比如,从经济的角度看,美国曾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的发达工业经济体重点样本,但随着经济全球

化兴起,美国的工业实体经济逐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成为高度服务化的经济体。所以,在“现代化”这个关键词上,我们不仅要着眼于全球趋势和时代特征,更要紧扣自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辩证地审视现代化的具体语境。为此,习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借鉴发达国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

“经济体系”,在以往的党和政府文件中,“产业体系”“工业体系”出现较多,十九大报告将“产业”的一环变成“经济”的整体,意味着经济发展导向和任务目标的调整丰富。具体而言,现代化产业体系仅仅指向经济的生产和供给环节,“世界工厂”是它的一个重要发展结果。但是,在我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资本与劳动力报酬失衡、自然生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失衡等问题。用“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整体替代“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一环,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有力回应,是经济工作紧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个基本矛盾提出的总体战略要求。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并指出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全球化条件下资源要素和经济价值循环的七个体系——“是统一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七个方面]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习近平将之分解为七个方面的建设:

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原因]

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新时期的重要关口,高速增长阶段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热切召唤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攻关期已然到来。在这样紧迫的形势下,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切中发展问题要害的锦囊妙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经济方略的路线图。

[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任务是做优做强做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经济不能指望资本市场“左口袋倒腾到右口袋”的金融游戏,也不能依赖房地产市场高房价的浮肿景象,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弘扬企业家精神,力推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地打牢中国经济的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坚固性,有没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没有长远生命力,靠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唯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为经济创造勃发的生机、涌动的活力,唯有构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国家意志上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制度安排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必然逻辑。体制决定机制,唯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形成朝气蓬勃的经济发展机制,一切调控的经济政策才能顺畅地传递到市场。

[对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三是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

四是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五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参考对策:

[原因]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新时期的重要关口,高速增长阶段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热切召唤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打硬仗、啃硬骨头的攻关期已然到来。在这样紧迫的形势下,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切中发展问题要害的锦囊妙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经济方略的路线图。

[意义]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础任务是做优做强做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经济不能指望资本市场“左口袋倒腾到右口袋”的金融游戏,也不能依赖房地产市场高房价的浮肿景象,而是要实实在在地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弘扬企业家精神,力推工匠精神,扎扎实实地打牢中国经济的基础。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一个国家的经济有没有坚固性,有没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有没有长远生命力,靠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构建创新型国家;唯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为经济创造勃发的生机、涌动的活力,唯有构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国家意志上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制度安排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经济发展的“四梁八柱”,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增长的必然逻辑。体制决定机制,唯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形成朝气蓬勃的经济发展机制,一切调控的经济政策才能顺畅地传递到市场。

[对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

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二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三是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

四是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五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第9篇:市农业局关于建设服务业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汇报范文

按照通知要求,我局按照****年《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和今年*月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和指导精神,结合农业局实际工作,特汇报如下:

一、服务业现代化发展情况

市****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年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个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市市区之一,我们在农业服务业现代化方面围绕三大体系,结合省委实施意见中十大行动的要求,积极加快农业服务业发展,促进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顺利实施。

一、粮牧特均衡发展。我市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的调整,全面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我市玉米一业独大的局面,****年落实玉米播种面积***.*万亩,比去年调减了**万亩。现代畜牧业发展快速,****年全市完成新建、扩建和改建养殖场(小区)**个;中规模养殖场(小区)规定标准的养殖场(小区)标准的达到**个,完成粪污存贮配套设施建设并符合粪污治理标准的**个;全年猪、牛、羊、禽饲养量预计分别达到***万头、**万头、**万只和****万只。园艺特产得到长足发展,预计****年末,全市园艺特产业播种面积达到**.*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总体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

二、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销售预计收入***亿元,同比增长*.*%。重点龙头企业达到**户,其中国家级*户、省级**户、市级**户;市**有限公司于****年被省农委评定为“省级龙头企业”

三、现代种业有序发展。市现有玉米种子企业*家,种子企业固定资产总量为*.**亿元,年销售收入实现*.**亿元,种子生产能力*.**亿吨,玉米种业科研基地面积****多亩,育种基地*万余亩,每年企业用于科研投入达***余万元。

四、农产品流通业优先发展。我们着眼于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大力推进“三品一标”建设,打造*农业品牌,创建形成一系列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技术路径。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个,其中无公害产品***个、绿色产品**个、有机产品*个。认定中国驰名商标*个、省著名商标**个,省名牌产品*个。通过举办采摘节、玉米节等活动提高我市农业品牌的知名度。

五、农业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年以*镇为核心,建立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辐射到周边*个乡镇,依托市**项目、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轮作试点项目和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建设高效农业标准示范区,实现农艺农机完美的结合、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增加农产品的商品率、农业产值迅速增加,农业环境得到根本好转。全市开展耕地轮作试点*万亩。投资****万元,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万亩。推进秸秆“五化”利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以上。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等工作。

六、适度规模经营长足发展。****年全市适度规模经营面积不断扩大,今年适度规模面积完成**万亩,较去年增加**万亩,增长**%;全市适度规模经营主要体现在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全市经营土地面积在***-***亩的合作社达到***个,经营土地面积在***-****亩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到**个,经营土地面积在****亩以上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达到**个,这些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承担了全市**%以上的规模化经营,并且全程机械化率达到***%。

七、互联网+快速发展。我们依托****的技术力量,做实做细智慧农业这篇大文章。我们筹建了智慧农业监测平台,实施全时段、全方位农业生产墒情、苗情、虫情、灾情监测,在核心示范区建设***处监测点、***处气象观测站,实现了坐在办公室就能“运筹帷幄”。我们着力推进农业电商发展,与“***”合作,构建电子商务产业体系。建设了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搭建了网络运营、创业孵化、综合服务、创业培训、仓储物流*大平台。淘宝*馆开始运营。新建电商体验店*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个。我们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造与提升,基于互联网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村商贸服务、农产品购销等,都开始走到了网上。

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市共举办乡镇级科技培训班**场次,村屯科技培训班***场次,培训农民**万人次,发放科技指导手册**万册,举办电视讲座**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

九、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升。****年我市通过提升投入品监管能力、利用信息化卫生平台常态化监管,不断提升农畜牧业执法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完成土壤、农作物样品采集、制备、数据录入和地膜残留监测采样测量;二是加大畜牧投入品与“瘦肉精”等违禁品监管检测力度。全市共抽样监测***个养殖场(户),共计抽取活畜尿液样品****批次;三是充分发挥“****”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平台功能,实现全市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信息化、制度化、标准化建设和痕迹化管理。

二、存在主要问题

我市农业服务业虽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特别是长期存在的重产轻商的倾向,导致农业服务业仍相对滞后,其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由于长期缺乏总体规划,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基本处于自发状态,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还比较突出,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不突出、行业定位不准、档次不高、分布不均、效率低下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但具体到某一个方面的操作性不强,有些政策还没有得到真正落实。三是农业服务组织规模偏小、农业服务有待提高。由于法律对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件较低,近几年农业服务组织增长较快,但相对而言,规模偏小,辐射能力不强。

三、发展农业服务业的建议

1、拓展农业服务业范围,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包括农业服务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融资渠道、风险防范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等关键性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必须把发展和壮大农村金融、农业保险、农业科技等行业作为发展农业服务业的重点。加快扶持发展农村金融业,在加大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扶农力度的同时,吸引各类商业银行开发农村金融市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探索农业的保险方法与途径,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尤其要建立种养业保险制度,扩展农业保险范围,让农户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积极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步伐,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咨询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引导和服务作用,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产、技术、加工、销售、信息咨询等服务,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声誉和竞争力夯实基础。

2、转变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方式,提升农业服务业层次。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等各类市场竞争主体发展农业电子商务,促进农产品流通与销售,二要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休闲娱乐和体验农耕文化的需求为导向,突出文化、生态、科教的功能,开发和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三要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业。重点是加快发展为生产流通服务的连锁经营,以加快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发展农产品物流园。提升农村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3、加大对农业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引导。目前我市的农业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农业服务业作为弱势产业,更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政府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出发,大力推进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宣传发展农业服务业的必要性、可行性,统一思想认识,营造上下联动发展的良好氛围。探索建立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组织机构,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服务业管理体系。构筑农业服务业发展平台,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为全面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的水平创造有利条件。加大对农业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农业三位一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扶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农业教育培训、农业安全生产监管、农产品质量监督等体系建设,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农业报务组织进行扶持,按照“扶大、扶强、扶优、扶新”的原则,充分发展财政资金的扶持作用,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农业服务业建设。

上一篇:常用监测手段及方法下一篇:第一感受到友谊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