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交通安全制度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地方需要使用制度,这是各种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和公约的总称。我想学习制定制度,但我不知道该问谁?下面是小编的《学校交通安全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学校交通安全制度

高校资金安全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为适应扩招的需求,高校不断地进行大规模建设,进行大规模投资,使高校背负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加上高校一些不良分子的贪污、挪用公款等多种非法行为,使高校面临着严峻的资金安全风险,高校内部制度建设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我国高校实际的财务状况,从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的现状入手,探讨如何加强高校内部制度的建设。

【关键词】 高校 资金安全 内部控制 制度 建设

一、前言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高校得到迅速的发展,建校规模及学生人数规模都在不断地扩大,高校出现较大的变动,这些巨大的变动必然牵动到高校的财务工作,给高校的财务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并逐渐暴露出高校财务工作中的诸多漏洞,高校面临着诸多资金安全风险。如何降低资金安全风险,确保资金的良好运转,是高校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内部控制工作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环节,对高校的资金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处于关键地位,它是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高校内部控制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断提高其资金安全管理水平。

二、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现状

1、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出现挪用公款及贪污现象

内部控制制度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指南。新会计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在防范资金安全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但由于缺乏对高校实际情况的考虑,其内部控制制度通常停留在理论层面,具备较强的原则性,但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因此操作性比较低,无实践意义。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误将一些涉及到财务方面的政策法规当成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而这些政策法规通常只涉及到内部控制的部分内容,未能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因而也就无法真正地指导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一些高校甚至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在内部控制工作中难以形成自我约束及自我防范的良好机制,致使高校财务管理出现诸多的漏洞,高校财务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进而降低高校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给高校中一些品德败坏之人的非法行为提供可乘之机,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挪用公款及贪污等多种非法现象,不仅影响高校的名誉,而且影响和制约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给高校带来一定的资金安全风险,阻碍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进展

2、对资金的控制不到位,存在“小金库”现象

会计工作人员在财务工作中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截留或者侵占单位收入,单位所获得的收入未能及时地列入财务会计账本中,未能纳入单位的预算管理,出现私存私放单位资金的现象,称为“小金库”现象。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发展迅速,资金来源渠道呈现多元化,涉及的资金也越来越庞大,但因为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部分高校的一些资金的财务报告及会计核算并未真正地纳入高校的财务报告体系,因此极易出现会计信息失真及不完整的现象,高校的部分预算收入出现体外循环的现象,因此在高校财务工作中,出现“小金库”现象,给高校带来一定的资金安全风险,严重影响和制约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展,阻碍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转。

3、内部控制制度实效性不高,缺乏会计监督

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都制定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仅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其实效性不高,无法真正地落实到财务实践中,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即使出现问题,也总是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存在,将大事化小,进而小事化了,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缺乏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督,致使在内部控制实践中,即使出现违法收支现象,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监督,给高校留下诸多的财务漏洞,阻碍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发展,增加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

三、提高高校资金安全管理水平,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完善高校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高校内部制度的建设,离不开一个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内部环境是高校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高校内部控制开展的基础条件,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改善其内部控制环境。首先,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其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影响内部控制人员的思维方式,规范内部控制人员的会计行为,使其树立起内部控制观念,形成内部控制精神,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自觉地将各项工作做好,将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处,提高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管理水平。其次,应加强高校内部控制人员的控制意识。内部控制人员是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者,其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影响到高校内部控制度的发展,作为高校内部控制人员,其必须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应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中的相关准则和要求,不断规范自身的会计行为,尽可能减少会计差错,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产生,维护高校的资金安全。

2、完善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在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一个科学、全面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发展。因此可以说,内部控制制度是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效性。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高校内部控制人员的会计行为,明确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责任,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顺利地进行,将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降低至最低处。同时,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还应包括相应的会计监督制度,通过行之有效的会计监督,减少内部控制人员工作中的差错,避免内部控制人员出现舞弊或非法的行为,进而达到降低高校资金安全风险的目的。高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控制,其中事前控制是基础的内容,事中控制是核心的内容,事后控制是辅助的内容,只有通过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全面控制,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促进高校财务工作的健康、稳定及快速发展,为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良好运转提供必要的财务基础。

3、提高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水平

目前,虽然越来越多的高校不断加强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但整体来看,我国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水平依然比较低,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效性不高,无法真正地应用于财务实践中,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管理水平。领导重视是高校提高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高校财务部门领导是其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与权威人物。其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高校的资金安全管理,影响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只有领导充分认识到高校面临的资金安全风险,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财务工作,组织和领导员工充分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实效性。在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高校的资金管理水平,规范相关的会计行为,减少或者避免挪用公款及贪污等多种非法行为的产生,确保高校的资金安全,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有章可循,即使在工作中出现问题,也能参照制度,及时地进行处理,降低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使高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促进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

4、建立健全会计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是高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高校资金安全及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合理、科学的会计内部审计制度,因此高校在加强资金安全及内部控制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会计内部审计制度。首先,高校应肯定内部审计在学校资金安全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授予内部审计部门适当的权力以确保其独立履行审计职责,同时应不断提高内部审计职能在高校中的地位。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建设,应区别于其他的职能部门,与被审计部门相互独立,且应高于被审计部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突出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应备有专业的内部审计人员,使高校的内部审计职能能够独立的进行。再次,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进展情况实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相关的内部审计人员对高校内部控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高校目前存在的资金安全隐患及时、客观地反馈给主要的负责人,同时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措施,使主要负责人能够更好地整理出修改的方案,降低高校的资金安全风险,促进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发展。

四、结语

高校资金安全管理及内部控制不仅仅存在以上几个问题,提高高校资金安全管理水平,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也不仅仅有以上几点,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在财务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分析,不断地改进,促进高校各项教育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丁新农等:内部控制视角下的高校财务风险探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 郑萍: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基于某省36所普通高校内部控制状况的分析[J].财会通讯,2011(5).

[3] 陈爱东、唐静:论高校内控制度的完善和财务风险的管理——基于内部治理的视角分析[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4).

[4] 丁新农等:浅谈校园一卡通在高校内部控制中的作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作者:刘小峰

第2篇:学校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的保障制度研究

摘 要:在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为依据,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以及指导,保障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安全的成长及发展。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备受关注。但是劳动教育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因素比较多,包含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因此安全系数较低,存在诸多的安全风险。教师一方面需要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形式,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安全风险的有效防控,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空间和环境。对此,文章站在宏观的角度,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着眼于学校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了解安全风险防控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学校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保障制度

一、 引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备受关注,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许多学校开始重新调整教育教学思路以及方式。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知识学习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鼓励学生自由发挥。但是,劳动教育的实践性比较强,离不开各类劳动实践活动。在参与劳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很有可能会受到环境的负面影响,安全风险较高。对此,学校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以及研究,做好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轨迹,在指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二、 学校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

校园安全不仅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工作改进,还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家庭的稳定运作密切相关,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轨迹,分析师生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关注校园安全事件的产生原因,采取合理有效的组织方式来有效地避免事件的恶化。对于学校劳动教育安全工作来说,风险防控工作的有效落实不容忽略。学校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互动,抓住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以及所存在的各类不足之处,以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为重点,构建完善的保障制度,保障学生能够在一个更加安全且自由的学习氛围之中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校园安全的防护网比较脆弱,学生在参与各类文体活动或劳动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的突发事件以及偶发事件,这些事件会产生一定的蝴蝶效应,进而导致校园危机的产生。学校需要抓住不同校园安全风险点,着眼于校园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加强安全防控工作,充分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保障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了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的重要要求,并且将这一管理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构建完善的防范机制以及长效管理体系,明确各个阶段的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分析其中的风险。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对症下药,有效的避免各种安全隐患。对于学科教师、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者来说也需要加强联系以及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在劳动教育之中的真实情况,分析学生的心路历程。与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主动调整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好地促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大力落实。保障学生既能够主动地接受劳动教育,也能够拥有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 学校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现状

综合上文的简单论述和分析可以发现,不管是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还是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工作不容忽略。学校需要加大对这一管理板块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站在全校师生的角度,着眼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及目前的劳动教育现状,通过对各类风险点的分析以及研究来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更好地加强对各类风险的有效防控以及管理,构建完善的保障制度,确保学生能够有所收获。但是,从目前来看,学校的劳动教育工作比较简单,大部分的工作只能够流于形式。学校没有意识到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在这一板块上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较少。

(一)缺乏安全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

尽管有的学校开始主动加大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并且积极构建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以安全管理制度为依据,加大对安全风险点的排查。但是,学校没有着眼于这一制度的构建要求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与其他的课程相比,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复杂,对学生会产生许多不同程度的伤害,风险点较多,无处不在。如果学校无视对各类细则的分析及研究,就会导致这一制度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很难保障学生的安全,同时也严重束缚了劳动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及落实。

(二)教师消极应对安全风险防控工作

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还有待培养。因此,在参与学校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学生对教师比较依赖,其中教师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但是,有的教师教学经验较少,没有意识到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重要价值,对这一工作的理解和认知比较片面。因此在落实各类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时出现了消极应对的问题,有的教师过于注重对安全知识点的简单分析,没有着眼于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实质原因进行综合的考量。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足,难以真正地为学生的劳动教育和自主学习保驾护航。

(三)学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学生是劳动教育中的主角,各类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是有的学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个人的防范能力还不够扎实。很少有学生能够在参与劳动教育的过程之中,在个人劳动意识的指导之下学会维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个人的生理以及心理波动比较明显,难以主动掌握不同的劳动技能和技巧。个人的学习能力不足,因此出现了许多的风险点。

四、 学校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的保障制度

为了有效避免上文中所出現的各类困惑,学校需要注重教育教学思路以及管理策略的有效调整。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工作的性质背景,以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为重点以及难点,构建完善的保障制度。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教师的辅导,在一个更加安全的环境中,主动接受学校的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以及劳动观。这一点能够更好地促进各类管理资源的优化配置及利用,构建完善的安全风险防控制度以及体系。

(一)确保实施细则落到实处

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需要加强联系以及合作,关注系统分析以及宏观研究,梳理目前的管理框架以及管理思路,抓住劳动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在安全风险防控制度的指导之下促进各类实施细则的有效落实。其中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的内容以及形式有所区别,风险点也会产生差异。对此,学校教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以及解读,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各类劳动参加的技术难度以及场地器材,通过合理调控以及课前准备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保护实施细则的有效落实。

另外,教师还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分析目前的风险点,关注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准,明确不同实施细则的操作要求的范围。突破时空的限制,构建完善的系统防控机制,真正落实防范责任。学校还需要主动聘请专家来指导相关的统筹工作,编制安全防范手册,明确学校课堂以及实践活动的安全制度。通過各类学习资料的有效交流以及共享来实现共同提升以及互相借鉴,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地彰显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以及作用,为了这一教育活动的开展营造安全的环境。

(二)提升教师的风险管理意识

在落实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略,教师需要主动接受学校的教育以及引导,提升自身的风险管理意识。了解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工作的重点以及难点,分析其中的安全风险点,切实提升课堂风险点的管理实践能力。劳动课堂中所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比较多,教师需要着眼于自身的专业认知能力,了解目前的教育教学重点以及风险出现的实质原因。通过切身领悟以及感受来与学生进行互动以及交流,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以及手段,积极加大对各类的风险的防范以及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保障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动性。结合上文的简单论述和分析不难发现,有的教师还没有树立风险防范意识,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在于教师的切身感受比较少,没有意识到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各类损失,因此直接消极应对。对此,学校需要注重对专项内容的分析,帮助教师主动了解劳动教育中的教育风险点,展示各种典型的案例,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其中集体备课最为关键,这一点能够让教师共享各自的教育资源,制订完善的防范策略,落实好后期的防范措施,真正实现综合防控。

(三)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学生的自我防范非常关键,同时也是整个劳动教育安全风险防控的基础以及前提。教师需要始终保持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互动,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关注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树立的相关要求,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存在明显的区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及发展要求也有所区别。教师需要了解各类技术动作以及劳动动作对学生所产生的运动伤害以及影响,关注学生在参与劳动教育中的真实情况。适当地将专业性的劳动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的紧密配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坚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学生成长规律以及劳动教育现状的分析最为关键,教师需要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保驾护航,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以及情境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其中,为风险防控保障制度的构建做出自身应有的贡献。

五、 结语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产生了明显的变动,其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作用不容忽略。学校需要坚持完善的保障制度,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抓住学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重点,分析安全防范工作的相关要求。通过对不同风险点的分析以及研究来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对症下药,保障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真正地爱上劳动,主动接受学校的劳动教育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任国友.劳动教育风险类型与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J].人民教育,2020(8).

[2]李秀琴.“互联网+”教育安全风险防控管理研究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17).

[3]张静.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劳动风险防范研究[J].教育研究(2630-4686),2020,3(4):23-25.

[4]梁杰.中职学校校企合作风险防控机制研究[J].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3):113-114.

作者简介:巩彦奎,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襄南学区。

作者:巩彦奎

第3篇:我国学校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与实施成效

[摘 要] 随着学校管理的精细化,学校安全管理走过了由时令性的政策指导到立法保障、由外部制度建设到内部课程渗透、由不同层面管理责任强化到学生个体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这样的发展道路,学校安全管理的制度和合作共建机制不断完善,安全教育的有效落实有了可操作的途径。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和管理的精细化使得各管理主体的责任不断明晰、意识不断强化,在使学校成为学生生命安全保护屏障的同时,通过安全教育的学科渗透和专题教育,使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关 键 词] 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实施成效

[作者简介] 李彦荣,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发展促进部主任,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生命安全。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提高学生应对各种灾害(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能力,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提出了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的要求。继2006年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多处提出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后,连续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并拟在即将制定的 “学校法”中专列关于学校安全管理的章节来推动安全管理的制度化和实效性。本文拟通过对这些法律法规文本的分析审视我国学校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与实施成效。

一、通过立法强化政府和学校的主体责任

2006年,新修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文简称《义务教育法》)分别从校舍建设、经费保障、政府责任、学校内部安全教育制度建设以及各主体违法应承担的责任等角度对政府和学校在学校安全建设中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为配合落实《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教育部联合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9部委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颁布的第二天(2006年6月30日),颁布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下文简称《办法》)。如果说《义务教育法》主要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各级政府和学校举办者、管理者的责任,《办法》则更集中于对以学校为主体的内部安全管理的规范。

(一)明确政府责任

1.各级政府的责任

(1)提供学校正常安全运转的经费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

同时第二十四条又进一步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2)维护学校周边安全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明确了学校周边安全的主体责任。

2.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责任

为了落实政府责任,《办法》第六条对政府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公安、司法行政、建设、交通、文化、卫生、工商、质检、新闻出版等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履行学校安全管理职责。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条则分别对政府的不同职能部门在学校安全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予以明确规定。

(二)明确学校举办者的责任

我国还从学校建设安全标准角度规范了举办者的责任,如《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办法》第十四条则分别从学校建设标准、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检查、维修等角度对学校举办者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予以明确规定。

(三)明确学校管理者的责任

此外,我国还从安全管理制度建设角度对学校管理者提出要求。如《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办法》则具体规定学校应成立由校长负责的校内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工作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保卫人员,并从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教育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责任。

二、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以考核评价

督促责任落实,提高安全管理责任意识

随着《义务教育法》和《办法》的颁布实施,各地政府和学校开始重视安全教育工作。据目前各地实际实施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追究法律责任

这主要是由于《办法》明确规定了安全工作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学校的工作责任和违法责任追究,使地方能根据法律的规定规范政府和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提高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和实效。

(二)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安全工作

这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一般都成立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地区或系统内安全管理。

(三)以“一票否决”的考核机制强化安全管理责任

为了提高责任机构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一些地方政府将安全工作作为当年管理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实施“一票否决制”,即如果当年学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学校校长甚至安全管理负责机构的主要责任人考核不合格。这迫使政府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不重视安全管理,积极开展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

三、建立学校内部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

(一)建立“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的学校安全管理方针

为了降低灾害发生率和灾害发生后的死亡率,我国提出了“预防为主、依法管理”的安全管理方针,要求通过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以及安全预案的制定、演习和及时妥善的事故处理等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灾害发生后的死亡率。

(二)建立预警机制,加强安全事故防范,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形成了以教育部总体预案为总纲,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部门预案为主体,以各级各类学校预案为支撑的体系格局。这对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保护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以安全文明校园建设为主旨,确定了以学生为本和预防为主,分级负责和属地管理、依法规范和从严管理、快速反应和协同应对、依靠科技和提高人员素质等相结合的应急管理工作原则;二是以规范应急处置工作为基础,明确了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和调查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程序,以及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工作机制;三是以提高应急处置效能为目标,明确了加强应急信息队伍和信息平台建设,做好预案培训、演练,抓好安全宣传教育和提高师生应对能力等应急管理的具体任务和工作要求。目前,各地已逐步将应急演练制度化,不断增强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应急预案,增强应急管理能力。[1]

(三)建立学校内部实施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

除加强预防外,为了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成效,我国在《办法》中从组织机构建设、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危房报告制度、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工作责任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信息通报制度、住宿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学校车辆管理制度、安全工作档案制度以及日常安全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以制度的全面规范来强化管理的精细化,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

四、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各种手

段常抓不懈,提高安全工作的实效性

(一)安全教育进课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

提高安全管理的成效,不仅需要管理层有责任意识,学校有管理制度,更需要我们的教师、学生有应对安全危机的能力。为此,教育部制定《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指导纲要》),加强对中小学各主体的安全教育指导,使安全教育走进课程、走进课堂,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极大提高了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编制全国性和地方性安全教育教材,兼顾国家和地方需要,提高针对性

为了落实《指导纲要》,教育部组织力量编制了安全教育图书、安全知识书签等图书,分送到地区和学校,使安全教育课程化有了落实的基础,安全知识成为身边随处可见的内容,极大提高了安全教育的有效性。一些地方还自编了安全教育教材,如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针对学校食品安全,组织专家编写了《食品安全教育读本(学生版)》,有力提高了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根据不同对象提出不同教育要求

《指导纲要》将学校的不同主体:学生、教师、校长均纳入教育范畴,并根据他们的身份特征提出了不同教育要求。

就学生群体而言,主要针对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特点制定了安全教育重点。如实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安全防护教育;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寄宿学生进行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应对不法侵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的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交通规则和行为规范的交通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的消防安全教育;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等等。

就教职工而言,根据其工作特点,主要是要求其熟悉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安全救护常识,学会指导学生预防事故、自救、逃生、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手段。

就校、园长等安全工作负责人而言,主要是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责任意识,要求他们能警钟长鸣,能定期接受有关安全管理培训。

3.根据不同时间特点制定不同教育重点

《纲要》要求学校根据不同时期的特点制定不同教育重点。一般要求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新生入校后,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的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日常工作中,在课堂或校园环境创设中渗透安全教育。

4.根据不同教育途径整合不同教育内容

《纲要》要求学校根据不同教育途径开展不同教育活动。如在社会、自然、民防等学科课程教育中,要求渗透与学科内容相关的灾害性安全教育;在班级活动、晨会、广播等活动中渗透及时性安全教育内容;此外,还要求通过学校环境布置,如张贴安全教育宣传材料等在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

(二)确立全国安全教育日以点带面推动安全教育普及

为了以点带面推进安全教育工作的贯彻落实,我国规定每年3月26日为全国安全教育日,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这使每年的安全工作有了重点推进的时间保障,同时也可以依托安全日的主题活动推进安全教育,不断激发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普及程度和全民重视程度。

(三)通过各种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促进安全教育走向深入

为深入推进安全教育,教育部努力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和安全项目来推进安全教育落实,如目前开展的和谐校园创建、安全文明学校创建、与儿基会合作的爱生学校创建等活动,使各地都能以政府推动的形式纷纷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加以管理和落实。这都有力地推动了安全教育和安全学校创建工作走向深入。

(四)注意以重点带薄弱,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时间段的易发事故特点,提高安全管理的针对性

1.对易发事故实行重点预防

教育部每年都会对当年安全工作进行分类分析,提出上一年工作的薄弱点和第二年工作的重点,加强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如每年夏季到来前,教育部都会提前发出洪涝预警,要求地方和学校要加强对危房简屋的排查;在夏季会针对性的开展游泳安全专题教育等。通过这些预防性专题工作,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2.组织专题培训,对不发达地区实施“送培下乡”

教育部近年来通过重点实施“中小学校园安全专题培训”、“中国东西部中小学校长安全专题培训”、“教育局长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专题培训”、对农村中小学校长进行“送培下乡”,使安全教育成为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五、我国政府在安全管理方面取得的实效

(一)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成为政府主抓工作之一

在中央各部委的齐抓共管和媒体的广泛宣传之下,地方政府已深刻认识到安全学校建设的重要性,其教育行政部门一般都已设置专门的学校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安全学校建设、宣传和管理工作。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在安全学校管理中已基本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

(二)学校安全管理已经形成常态,学校安全意识极大提高

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已基本实现了校长是学校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管理制度,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管理。学校基本能按照国家规定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并能在一些相关学科如化学、物理、地理等中渗透安全教育。一项对“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认知态度”的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都表示学校每学期会开展10课时左右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是: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法制教育、运动安全、防溺水、防传染病、禁毒、应对自然灾害、防止性侵犯等。[2]这很好证明了我国学校安全教育的基本实施情况。

(三)安全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安全教育实效初步显现

通过与各部委共同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安全教育已形成与教育外其他部门协同共进的良好态势。通过媒体和社区的传播,安全教育在时空上得到极大延伸,已经走出校园,进入社区、家庭,走出单向的书本知识传授,学生可以从社区、家庭、报纸、电视、广告、电影等多种途径获得安全教育的知识和自救的正确方法,安全教育成为全社会的责任,也得到全社会的支持。一项对“学生安全知识认知”的调查显示,2/3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安全知识的获得是来自学校的安全知识教育,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是通过家长和广播获得了安全方面的知识,还有近1/4的学生认为是通过自己看安全方面的书籍获得了安全方面的知识。[3]这有力证明了安全教育网络化操作的实效已经显现。

(四)学生从制度中受益,安全知识和应对危机的能力较大提高

通过这些教育,学生获得了安全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安全教育,宣传安全知识,学生安全知识极大丰富。来自江苏昆山的一项调查表明,该地区学生对火灾等知识和急救方法回答正确率为63.9%~96.7%。[4]另一项调查则表明,87.1%的学生认为学校进行安全防护教育的知识很有用,90%的学生认为从学校开展的安全自救自护演习中学到了有用的自我救护本领。[5]这都很好说明了我国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1]《加强高校公共应急管理工作 努力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李卫红副部长在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演练活动上的讲话》[J/OL].教育部通报.19,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level3.jsp?tablename=207&infoid=25949.

[2]徐美贞.中小学教师对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认知态度[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3]刘艳虹等.八省市学生对学校安全问题认知的调查报告[J].教育学报,2006(12).

[4]张瑾等.昆山市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现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6(11).

[5]刘艳虹等.八省市学生对学校安全问题认知的调查报告[J].教育学报,2006(12).

责任编辑/慕云

作者:李彦荣

第4篇:学校交通安全制度

南亨中心小学学校交通安全制度

一、学生缺勤请假汇报制度

乘车学生因病因事请假缺勤,应由本班班主任在当天下午发车前向值勤点名教师汇报,接送车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生乘车管理人员每天检查执行情况,并与每月安全乘车考核挂钩。

二、教师值勤点名制度

每辆车安排车长初次点名,再通过值勤老师确认,核查好学生乘车人数,准确无误后驾驶员方可开车。

三、乘车纪律评比反馈制度

每辆车推选1名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维持乘车纪律和秩序,并做好记录,每周由值周老师汇总情况,并将情况反馈给有关班主任,实行评比考核。

四、接送车运行监督反馈制度

值勤老师按时到岗,对每车接送时间、趟次、是否超载漏载等情况进行现场督查记录,建立台帐,作为以后奖罚和续聘的重要依据。并向家长公布投诉电话,接受家长对接送车运行情况的监督。

五、安全乘车检查考核制度

接送车管理领导小组每周对学生安全乘车进行检查考核评比,根据执行请假制度、准时放学、队伍整齐、有序上下车、乘车守纪五个方面内容评比打分,列入各年级每月常规工作考核中。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制度

一、树立“人人是交通安全教育者”的责任意识,发挥全员参与的育人功能。

二、召开专题会议和利用国旗下讲话、全体教职工大会等进行全员交通安全教育。

三、发挥广播、板报等宣传工具的作用,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组织师生观看交通安全教育影视、光碟。

四 、定期请交警队同志进行交通安全教育讲座。

五 、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开展师生安全防护、防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并把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月”、“每日一教育”当作一项常规工作来抓。

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活动,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强化责任感和法制观念,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

学生接送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切实加强学生接送车辆运行安全管理,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高效、有序地组织事故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学校秩序,明确安全事故处理的责任,确保学生人身安全不受伤害,特制订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

本预案所指安全事故,即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车辆接送的学生在上学、放学乘车途中所发生的意外交通安全事故;有一人以上伤亡事故即为重大安全事故。

二、组织领导

学校建立学生接送车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并负责本预案的制订、发布和实施。德育处、总务处是参与处理安全事故的职能部门,对事故发生经过作好详细调查和记录,并在第一时间内设法报告领导小组,并通知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协助交警等部门处理。全体成员分工合作,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的开展救援处理工作。

南亨中心小学2011年9月5日

第5篇:学校交通安全制度

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学校有义务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为此特制定小学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生上学、放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二、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三、严格注意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服从交通指挥。

四、未满十二岁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单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二轮、侧三轮车摩托车后座不准附载不满十二岁的儿童,轻便摩托车不准载人。

学校交通安全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广大学生、幼儿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遵守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

第三条: 校长、幼儿园园长为学校、幼儿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负责校(园)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学生出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以及学生春(秋)游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班主任老师、科任老师是具体责任人。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将责任落实到人,齐抓共管,把防范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 安全教育

第四条: 学校、幼儿园本着“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努力增强全体师生安全第一的意识,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素质。加强对学生的常规训练,努力提高他们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五条 :学校、幼儿园要对使用不同交通工具上、下学的学生,根据年龄特点,分别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对乘车学生的教育:不乘坐低速载货汽车和三轮汽车、拖拉机及其他没有接送资质的车辆,不乘坐“黑车”、“病车”和超员车;乘车时不抢上、不抢下,等车停稳以后才能上、下车;上、下车时不能使用跳跃动作,要当心被车门挂住衣服或书包;乘车时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不能伸出车窗外,不能向车窗外扔东西等。对骑自行车学生的教育: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规则,只能在非机动车车道上骑车,不得在机动车道上骑车;不要闯红灯;不要几个人并排骑行;自行车不准搭人等。对步行的学生,要教育和提示他们特别注意经过十字路口和横穿道路时的交通情况。

第六条: 学校、幼儿园应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家长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家长的安全责任意识,杜绝学生家长使用或租用“三无”车辆或没有接送资质的车辆接送学生,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联动机制。

第三章安全管理

第七条: 严禁学校、幼儿园组织学生在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上进行集体跑步等体育活动。因体育场地欠缺,无法组织学生在安全场所内进行相关活动的,学校、幼儿园应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按规定建设体育场地。

第八条 :对于乘坐校车上、下学的,学校、幼儿园应严格按照《山东省中小学、幼儿园学生接送车辆管理办法》、《校车安全管理办法》,切实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对于自行上、下学或家长自己接送学生的,以及有特殊情况和特殊路线的学生,学校、幼儿园必须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第九条 :公路沿线的学生,要建立学校放学路队制度和小黄帽路队制度,使学生上、下学佩戴小黄帽或有明显黄色标志的帽子,确保学生在公路上行走安全。

第十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摩托车后座不得乘坐未满12周岁的未成年人,轻便摩托车不得载

人”、“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告知学生家长禁止未满12周岁的学生乘坐摩托车或骑自行车上、下学。发现学生有上述行为后,学校、幼儿园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该行为,并告知家长。

第十一条: 坚决杜绝将校园、操场等出租用于停放社会车辆、从事其他非教学活动以及其他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活动。

第十二条 :学校、幼儿园开展大型体育活动以及其他大型学生活动,必须经过主要街道和交通要道的,应事先与公安交警部门共同研究安全措施并加以落实。

第十三条 :学校、幼儿园应当按国家、省、市、县有关规定,积极主动与交通、公安部门联系,落实保障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的各项措施,在校园周边创造秩序良好、有安全保障的交通环境。

第十四条: 学校、幼儿园集体组织用车时,无论时间长短、车辆多少,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县教育局请示,获准后方可组织实施。请示中应详细说明本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含行驶路线)、人数、组织方式、安全措施、安全预案和受委托旅行社名称及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学校、幼儿园要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档案,记录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消除等情况。

第四章安全责任

第十六条: 严格实行学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对措施落实、成效明显的个人,将予以表彰;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落实的,或因失职渎职,玩忽职守,导致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将按照《学校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发生学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实施救助,并进行妥善处理。

交通安全知识守则

1、坚持徒步上下学,不准在街道、公路上拦车、爬车、追车和强行搭车。

2、不满12周岁的学生不准骑自行车。不管步行或在公路街道上行走时,必须靠右行走或人行道上行走。

3、步行时,在横穿街道、公路或交叉路口时,应注意来往车辆。在无来往车辆时,从人行横道线内通过。

4、严禁在机动车临近时横穿公路。不准在有机动车通过的道路上做游戏。

5、在公路或其他道路上行走时,不准钩肩搭背、三五成群并肩而行,不准边走边看书或边玩耍。

6、前进途中,遇到路边堆放障碍物时,要特别注意来往车辆,待无来往车辆通过时再通过,并且要靠安全一侧。

道路交通安全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为了加强我校交通安全管理,维护校园交通秩序,促进学校的文明建设,树立全校师生员工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全校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由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负责贯彻落实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负责制定实施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宣传教育和检查评比、奖惩等工作,并处理有关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日常事务。

第二条协助交警部门维持校门口学生上学、放学时秩序,实行校门口、楼梯值班制度。联系办理一切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手续。积极完成上级交通安全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

第三条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交通安全责任制。

第四条师生行走规定

(一)行人必须靠路边行走。不得三人以上并行,妨碍交通。

(二)不准在校内外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三)行人须注意来往车辆,不准在道路上追逐打闹。

(四)不准在校内外道路上进行各类体育活动或其他妨碍交通的活动。

(五)不准在校内道路上学习骑车。

(六)不准在校内道路上扶身并行,骑车带人。

(七)非机动车必须按指定地点停放,不得乱停乱放妨碍交通。

第五条校区内道路规定:

(一)不许在校内道路上堆放杂物,妨碍交通。

(二)在校内道路上施工,须先到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申报、登记、批准后方可施工。施工单位要在施工路段设明显标志,确保行人与车辆的安全,施工后要及时恢复原路面,保证原道路的畅通。

第六条违章及事故处理以《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为依据。坚持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分清责任,以责论处的原则。

第七条学校人员或机动车辆在校外发生交通事故后,除向出事地交警部门报告外,同时应向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报告,并写出事故情况报告。

第八条对因违章造成交通事故者,根据交通法规予以处罚。触犯刑法者将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九条 学校每年对师生员工执行本《条例》的情况,进行一次评比。表彰奖励在交通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职工和学生,并将评比结果报校交通安全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

第6篇:学校交通安全制度

为确保生命安全,人人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学校有义务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为此特制定小学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一、学生上学、放学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二、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三、严格注意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服从交通指挥。

四、未满十二岁儿童,不准在道路上骑单车、三轮车和推、拉人力车;乘坐二轮车和三轮车必须戴安全头盔;二轮、侧三轮车摩托车后座不准附载不满十二岁的儿童,轻便摩托车不准载人。

五、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学生须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走。

2、横过车道,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3、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道和铁路道口的护栏。

4、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须有成人带领。

6、列队通行道路时,每行横列不准超过二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成年人的队列可以紧靠车行道右边行进。列队横过车行道时,须从人行横道迅速通过;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长列队伍在必要时。可以暂时中断通过。

六、学生乘车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公共汽车、电车和长途汽车须在站台或指定地点依次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2、不要在车行道上招呼出租车。

3、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乘坐公共汽车、电车、出租车和长途汽车等。

4、在机动车行驶中,不准将身体任何部分伸出车外,不准跳车。

第7篇: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隆回县九龙学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隆回县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实“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创建平安校园,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交通安全的教育

1.每学期全校集中进行一次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主要是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

2.经常性的教育和集中教育相结合。逢重大节日或重大活动,师生如有外出活动,必须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3.每学期末学校集中教育,采取校会形式。平时教育利用校会、周会、晨会、主题班会、黑板报、知识竞赛、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4.对学生主要进行文明行路、文明骑自行车、乘车;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

5.进行发生交通事故报警方法的教育。

二、交通安全的管理

(一)进行校内、校门口交通安全的管理

1、师生杜绝在校内骑自行车,校内机动车限速行驶,在规定的地方停放机动车。

2、上学、放学时,校门口设专人疏导交通。不许学生在校门口聚集,防止堵塞交通。

3.上学、放学时,校门口两侧不许停放机动车。 4.机动车禁止在校园内试车、练车。

(二)对教职工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

1.所有在校教职工有正式驾驶执照的,要在校保卫干部处登记造册。 2.对驾驶员要定期进行机动车驾驶安全教育。学校要了解驾驶员的实际驾车能力。

3.督促、检查教职工驾驶员对自用车按时进行监测和保养。有事故隐患的车辆不准驶入校园内。

(三)、对学生周末步行或乘车离校的管理

1、走在路上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

2、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

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3、严格注意交通信号、交通标志和交通标线,服从交通指挥。

4、未满十六周岁,不准骑电动车上学;一律不许学生自己骑摩托车上学。

5、选择乘坐的车辆必须是证件齐全的合格车辆。

6、所乘的车辆装载人数一定要符合要求,拒绝乘坐超员、超载车辆。

7、上下车时一定要等车辆停稳后,方可上车、下车;上车、下车要有秩序,不在车内追逐打闹,不在车内向车外伸手或向外探头。

8、下车时一定要注意观察,以免被其它车辆撞伤。

9、听从值班教师劝阻,安全往返家校。

第8篇:学校交通安全工作制度

金玉小学交通安全工作制度

1、交通安全形势分析会制度。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交通安全分析会,分析学生交通活动不安全隐患,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并进行记录。

2、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学校每学期向学生教授交通安全法律知识不少于2课时,并按规定进行登记。

3、将交通安全教育内容作为每学期组织活动、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做好活动记录。

4、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电视、学习园地、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开展征文、漫画、演讲赛、文艺演出、安全小报等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并按规定进行活动登记。

5、建立同学生家长交通安全信息沟通制度,将交通安全宣传纳入家长会内容。

6、建立学生交通安全宣传骨干及小警察培训制度,每学期集中培训不少于1次,并组织开展校园日常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检查活动,参加社会公益宣传活动,并进行登记。

7、建立交通安全信息沟通及交通安全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把本学校交通安全情况反馈到教育局、交警大队,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

8、建立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制度,保证交通安全知识在学生中的普及率达到100%。

第9篇:学校安全日记制度

1、学校安排校委成员负责值班,对当日学校全面检查,如有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安全领导成员讨论实施;做好当日安全记录,校长签字审核。

2、各班主任对所在班级负主要责任,负责检查学生的宿舍、教室情况,做好记录,每周交回政教处审核。

3、各代课教师做好所代课段的具体记录,有政教处定期审核。

4、各班班干部对本班当月各方面,每课时情况做好详细记录,每日交与值班领导,有特殊情况者,及时报告班主任解决。

上一篇:上海地区分析概况下一篇:现场管理年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