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汛减灾应急预案

2023-01-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社区防汛减灾应急预案

社区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研究

摘   要: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影响着应急体系建设工作。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存在工作长效机制未确立、风险评估工作缺乏专业性、居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社区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必须以“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为引领,“多元参与”为主导,长效激励机制为着眼点,夯实基层应急能力,从而达到完善社会整体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提升的目标。

关键词: 社区; 防灾减灾; 应急能力

Key words: community;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reduction; emergency ability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最前线。“重心下移”“建设防灾能力强的社区”已成为全球共识[1]。2007以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以提升基层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建设为重点,组织开展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2]。截止2017年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总量突破11000个[3]。截至2018年底,陕西省创建国家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93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331个。然而,从陕西省约20000个社区的总量来看,创建工作所期望达到的“以点带面”效果,远未显现。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现状如何?短板在哪里?如何推进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未来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探析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并据此进一步探寻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路径,为应急体系建设的全面推进提供现实依据与理论指导。

一、研究设计

笔者结合文献资料、预调查結果和民政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管理暂行办法》(民发〔2018〕20号),设计了“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六个维度,分别为"组织管理、风险评估、应急预案与演练、宣传教育培训、社区应急储备、社会力量参与”,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

二、结果分析

为总结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现状,深入挖掘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对陕西省基层社区干部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3份,回收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16份,问卷有效率为94.3%。从区位分布看,参与调查的社区干部来自陕北(占比19%)、关中(占55.2%)及陕南(占25.9%),其中来自城市社区的占比39.1%,来自城镇社区的占比45.7%,来自农村社区的占比14.6%。从社区人数看,参与调查的社区干部所在社区的平均人口数为9270人,最大的社区人数为39800人,其中10000人以上的社区有32个。

(一)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组织管理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组织管理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实现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载体。

1.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组织机构设置全面程度。从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组织机构设置来看,防灾减灾应急组织机构设置较为齐全,职责划分明确的社区不足半数,仅有11.9%的社区报告无应急组织机构。(见表1)

2. 社区防灾减灾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情况。从社区防灾减灾相关规章制度建设来看,隐患排查制度、应急值守制度、科普宣教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在社区中的覆盖率已分别达到71.40%、68.80%、58.00%和55.40%,其中隐患排查制度和应急值守制度达到70%左右,但绩效评估制度只有9.80%,应急保障制度只有27.70%,应急预案编制制度、灾害预警制度和应急演练制度的完善程度不到一半(分别为44.6%、43.8%和42.9%)。(见图1)可见,社区防灾减灾相关规章制度建设仍不完善,没有形成管理闭环。

3. 社区防灾减灾规章执行情况。社区防灾减灾规章执行情况良好,12.10%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在社区制度执行情况很好,44.80%的被调查者认为较好,35.30%的被调查者认为一般,认为较差占0.9%,另有7.80%的被调查者未作答或答案无效。

(二)社区风险评估

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根本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目标是识别、分析、评价系统当中或者与某项行为相关的潜在危险的持续管理过程[4]。其中,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起点,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讲,管理者必须清楚社区内的风险隐患种类、级别、危害程度、发生概率,才能对社区内的风险做到有的放矢、科学管理。

1. 社区风险隐患种类。从社区的风险隐患情况来看, 火灾、危房和交通事故是社区存在的最大隐患。除此之外,社区还存在如下安全隐患,依次是安全生产、煤气中毒、治安、卫生防疫、洪涝、宠物咬人、市政管网问题、地震、触电和溺水等。(见图2)

2. 社区风险隐患排查。社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执行情况良好,91.7%的被调查者反映所在社区做过风险隐患排查,仅有8.39%的被调查者反映所在社区未做过风险隐患排查。

3. 社区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能够为各类灾害的预报预警、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也能够为编制防灾减灾规划和应急预案等防灾减灾对策提供基本依据[5]。风险评估执行情况一般,57.8%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没有做过风险评估,28.4%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曾做过风险评估,另有13.8%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三)社区应急预案及演练

1. 社区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是为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6]。应急预案编制是社区防灾减灾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社区普遍重视针对防汛和火灾等常见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而针对地震、滑坡、疫情、环境、停水、停电、涉外等应急预案所占比重较低,针对涉外的应急预案仅占1.9%。(见图3)

2. 社区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直接影响防灾减灾的成效,43.97%的被调查者认为其所在社区的应急预案可操作性较好,4.31%的被调查者回答非常好,37.93%的被调查者回答一般,有3.45%的被调查者回答较差,还有10.34%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3. 社区应急演练。根据《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演练的目的包括: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科普宣教。近年来,社区不断推进应急演练工作,67.6%的被调查者回答近三年所在社区做过火灾应急演练,54.3%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做过防汛应急演练。而其他灾种应急演练所占比重均低于35%,有的甚至是个位数。(见图4)

4. 社区应急演练居民参与度。社区应急演练可以促使社区居民熟悉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所以,应急演练居民参与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应急处置能力水平。结果显示社区应急演练居民参与度并不理想,43.1%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的居民参与应急演练情况一般,6%的被调查者回答较差;有37.1%的被调查者回答较好,6%的被调查者回答非常好,另有7.8%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5. 社区应急演练效果评估。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是应急演练工作的重要环节,旨在总结演练的结果和改进应急预案乃至应急管理工作。从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来看,50%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没有演练效果评估,有40.5%的被调查者回答有进行效果评估.另有9.5%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四)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

宣教教育培训工作是提升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应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相关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1. 社区干部参加過的应急培训类型较为集中。从社区干部参加过的应急培训类型来看,77.59%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的干部参加过消防相关培训,61.21%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的干部参加过防灾减灾相关培训,57.76%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的干部参加过自救互救相关培训,另有2.59%的被调查者回答参加过防洪相关培训,有6%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见图5)可见,消防相关培训的覆盖面最广(约占77.8%),防灾减灾相关培训次之(约占61.21%)。

2.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培训效果较好。从培训效果来看,50.9%的被调查者回答曾参加过的应急培训效果较好,28.4%的被调查者回答培训效果一般,12.9%的被调查者回答培训效果非常好,另有2.6%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效果,还有5.2%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3.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科普宣教。各个社区在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的开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社区三年内未曾开展过相关活动,但也有社区开展的活动次数有20次之多,平均为4.16次,中位数是3。(见图6)社区科普宣教活动形式多为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宣传栏、专题讲座、应急演练等。

4. 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培训建议。本次调查设置了开放式问题:在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培训方面,你有哪些需求?被调查者的回答中,强调最多的是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指导,特别是有多位干部提到需要实地指导。可见,在社区防灾减灾应急培训工作中,如何提升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是下一阶段工作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五)社区应急储备

1. 社区应急通讯设备。应急通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尤为重要,它决定了决策者能否获得及时、准确的信息,直接影响应急决策乃至抢险救援行动效果。从社区应急通讯设备来看,80%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有喇叭,20.7%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有对讲机,还有一些被调查者回答通知一般使用微信群、电话、铜锣、报警器等。可见,应急喇叭的普及率较高,但是无线通信设备仍然紧缺。

2. 社区干部在手机通讯中断下的应急通讯方式。在手机通讯中断的情况下,43.10%的被调查者回答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有49.14%(57人)的被调查者回答能够与上级取得联系,另有7.76%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但在回答与上级取得联系的方式中,有57.89%的被调查者(33人)未作答,有21.05%的被调查者(12人)回答通过到家里或者到单位找到本人,有7.02%的被调查者(4人)回答通过人员传达,有5.26%的被调查者(3人)通过固定电话,3.51%的被调查者(2人)通过对讲机,分别有1人通过北斗手机、喇叭和到具体地点集合的方式进行联系。

3. 社区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储备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力支撑。调查发现,在社区应急物资储备方面,铁锹、灭火器、照明工具储备率高,但生活物资、应急药品和担架等储备率低。(见图7)

(六)社区防灾减灾社会力量参与

《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强调:“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坚持鼓励支持、引导规范、效率优先、自愿自助原则,研究制定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行为准则,搭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的协调服务平台和信息导向平台。”近年来,在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中,社会力量成为重要参与方,发挥了一定作用。

1. 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社区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良好,61.21%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有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31.03%的被调查者回答没有,另有7.76%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2. 社区与应急救援队伍联系情况。社区防灾与应急救援队伍联系不密切,49.14%的被调查者回答所在社区未与应急救援队伍联系过,41.38%的被调查者回答联系过,另有9.48%的被调查者此题目未作答。

三、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陕西省社区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情况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制度体系不健全,长效机制未形成

調查结果显示,社区的防灾减灾机制与应急能力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社区防灾减灾相关规章制度体系不健全、制度执行情况不理想、应急组织机构设置不足等成为制约社区防灾减灾的重要因素。从当前我国社区工作的基本情况看,社区仍然是政府行政机构的下延,担负着基层政府的诸多行政职能[7]。社区工作人员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性工作,但其普遍缺乏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目前,社区一般会在“5·12”等相关纪念日制作宣传展板或在橱窗中展示防灾减灾相关知识;部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仅仅依托“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平安社区”等申报评选活动开展,是社区常规工作以外的“自选项目”。这导致防灾减灾工作经常处于被动等待上级部门要求的状态;没有要求时,除消防、防洪工作日常有序运转外,科普宣教、队伍建设等相关工作就不一定做了。所以,多数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仍处于碎片化状态,除消防风险隐患排查、防汛值班、应急避难场所知晓率较好外,其他方面或弱或无,制度上没有形成体系,工作上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二)风险评估环节缺失,掣肘整个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干部对社区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有一定的认知,但是从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开展情况来看,多数社区只涉及火灾和洪涝两个灾种,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覆盖灾种过于单一;应急预案与演练是否符合各个社区自身风险特点,进一步讲是否涉及各个社区自身面临的危害最大风险和发生概率最高风险,无从知晓。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多数社区没有经过专业的风险评估,那么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管理也就无从谈起了。风险评估环节的缺失或者涉及的灾种单一,导致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开展工作缺乏评估结果的指导,社区很可能没有针对风险最大的灾种进行预案编制和演练,存在将发生概率更高或者一旦发生损害巨大的灾害排除在管理机制之外的风险,放任了这些种类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地降低了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也将严重影响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风险评估工作将直接影响应急预案中关于风险等级、应急响应条件等关键事项的确定,从而严重影响预案的可操作性,特别是难以对应急决策起到支持作用。

(三)居民参与度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应急演练居民参与情况并不理想,回答一般及较差的人数占到约一半。由于体制机制及历史的原因,目前社区的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总体参与率较低,以退休人员为主,非政治性参与、被动或动员性参与为主[8]。六成社区有志愿者队伍;但约有半数社区未与应急救援队取得联系。从结果来看,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的多元参与之路任重道远。

(四)科普宣教社区间差异大,培训效果总体满意

公众防灾减灾知识薄弱,自救互救能力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防灾减灾、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社区间存在较大差异,三年内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活动的次数从0到20不等,平均约为4次,也就是一年1.3次,这个频率显然与防灾减灾工作要求不相适应。

而社区干部对参加过的相关培训效果较为满意;在关于培训需求的建议方面,结果显示,社区干部认为培训应在普及自救知识的同时,加强实地的专业指导。一直以来,社区普遍采用发放宣传资料、制作主题橱窗专栏等形式开展相关科普宣教活动,但效果并不明显,特别是这种形式只能实现知识传输,无法形成技能习得。而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最终要体现在人们的行动及所采取的措施上。

(五)应急物资储备单一、通讯体系脆弱

从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开展方面看,社区普遍对于火灾和洪涝灾害的防范是最好的,然而在具体的洪涝灾害相关情境性题目中,却出现了矛盾。关于社区防汛人员值班到岗、通知居民撤离、脆弱人群清单建立、脆弱人群清单帮扶人员安排这几方面的情况,从作答情况来看,都比较好,但是在手机通讯中断下的通讯这一题目的回答中,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回答无法与上级取得联系,在回答能够与上级取得联系的问卷中,又有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对“采用何种联系方式”一题未作答;作答的人中通过到家里或到单位找到本人、人员传达,固定电话三种联系方式总计占到三分之一,这三种方式在真正发生洪涝、火灾、地震灾害时基本无效。也就是说,在回答能够与上级取得联系的被调查者中,只有4人(占全体被调查者的0.03%)采取了相对有效的方式:2人通过对讲机,1人通过北斗手机,1人到具体地点集合。这一结果反映出,社区物资储备单一,且科技水平不高,特别是作为应急处置中的基础条件——通讯体系,仍然非常脆弱,难以通过真实灾害情境的检验。这进一步暴露出社区覆盖率极高的传统灾种的防灾减灾工作效果仍然令人担忧。

四、提升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的对策建议

“多元参与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是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具体举措,同时也是基于社区工作繁杂、防灾减灾工作专业性强等现实情况的必然选择。以“创建工作”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框架下的多元参与”为主导必将成为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的突破口。

(一)以“创建工作”引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

1. 将社区在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为搭平台、促合作。社区将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作为常态化工作的障碍是人力不足、专业技能缺乏。但是,如果转变思路,这一难题就可能迎刃而解。社区内形成长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工作、生活的环境更加安全,社区内的企业、学校、社会组织及居民等各方都是受益者。将社区在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为搭平台、促合作,社区工作人员并非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实施者,而仅仅是组织者与监督者。调动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的积极性,搭建合作平台,让各方积极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完成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必将成为新的趋势。

2. 强化社会监督作保障,提升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任何良好的管理机制的运行,都与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分不开。社区防灾减灾与应急能力建设工作,也是如此。社区应制定相应的社会监督制度,让社区内企事业单位、广大居民都参与进来,从营造社区安全环境的角度,形成良性工作氛围。

(二)建立多元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

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治理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治理主体多元化[9];而面向风险社会的公共管理所强调的除了全灾种管理、全过程管理,还有就是多主体管理[10]。可見,多元参与是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工作的必然选择。

从社区的资源和需求着眼,充分考虑各个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关注点,从而制定多元参与的长效激励机制,既能破解社区工作负担重的问题,又能整合专业资源提升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水平。我国一些沿海发达省份在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比较成熟的做法,是采用项目招标的形式引入社会组织提供相关服务。例如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永联村,采用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其社区经济投入主要来自当地村办集体经济。然而,陕西省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就现阶段的条件而言,无论是财政上,还是企事业单位的财力上,都难以长期支持这种模式。因此,应了解参与各方的真实需求,因地制宜,做好调查研究、集思广益,多从政策上找资源,为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工作做好顶层设计。比如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从企业税费减免、养老积分、教育部门对社会实践的要求等方面探寻社区防灾减灾及应急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健全社区风险评估制度

1. 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助力社区风险评估工作。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发挥院校、专业科研机构的专业优势,以“加强社区灾害风险管理项目”为重点,制定社区风险评估工作标准和流程,形成操作手册,并建设相应课程体系,定期为社区培训灾害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帮助社区干部掌握完整系统的风险评估流程及操作,不断提高社区主体人群对灾害风险管理的认知和能力。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专家参与和指导社区风险评估工作,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答疑解惑,完善社区“两图一预案”(两图:灾害风险示意图和疏散撤离图,一预案:社区应急预案),夯实风险评估工作效果。

2. 保障社区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常态化、系统化。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加知识技能输入等方法,保障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常态化、系统化,最大限度降低隐患发展为危害的可能性。其中,重点开展三个方面排查:一是社区生产、生活等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和危化品存储地等情况;二是社区居民家庭成员、居住环境的具体情况;三是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以及外来人口的情况。

3. 提高风险评估居民参与度。社区要通过入户走访,开展座谈等多种形式邀请居民参与风险评估全过程,以此工作为纽带,帮助居民在参与过程中提高风险意识,关注并积极参与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

4. 风险管理流程化。确保“以防为主”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要进行分类分级,自上而下形成畅通的风险处置渠道,让风险评估成果真正落地。借鉴南京等地先进实践经验,采取信息化手段搭建风险管理多方参与平台,将“隐患排查(发现)-隐患上报-风险分类-风险定级-隐患处置 ”流程化、规范化、制度化,切实保证风险及时排除,真正实现“关口前移”、“以防为主”。

(四)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最初起源于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前提就是危险源辨别[11]。所以必须坚持应急预案的编写以风险评估为前提和基础。从基础操作角度考虑,可以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优秀应急预案稍加修改作为范本在全省推广。就如美国联邦事务管理局编写的《你准备好了吗——公民应急准备指南》,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对社区居民进行灾害教育的范本[12]。该指南为家庭提供了多灾种防灾备灾应对灾害的具体指导,是家庭应急预案编写的“辅导手册”,实践性非常强。同时,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评审环节,以应急演练作为评审环节,通过观看社区应急演练、在演练中提出相关应急处置问题、制造突发状况等,切实了解社区的应急准备情况、预案的可操作性及应急处置能力,并辅以查阅社区风险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等资料。采用这一形式进行评审,能够更加全面、直观地了解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特别是重点突出防灾减灾工作“实战性”,为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把准方向、明确重点,同时兼顾这一工作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实效性。

(五)以能力建设为目标创新科普宣教工作形式

据统计, 在日本阪神大地震时,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依靠自救和互救生还的灾民合计为 98%,而政府的“公救”非常有限, 只有 1.7%[1]。日本自此提出了“自己的生命自己保护”、“自己的城市和社区自己保护”的基本防灾理念。而公民的灾害意识淡薄、防灾素养偏低[13],一直是我国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工作中的短板。

社区科普宣教工作应以能力建设为目标,不能满足于科普宣教就是发发宣传页、听听讲座,应强调体验式的灾害教育,使受教育者受到触动,才能有动力积极学习相关知识技能。在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的同时,可以引进专业救援队突出实际操作能力,让社区居民在熟悉防灾减灾的理念、掌握防灾备灾知识的同时,提高自救互救技能。遇到突发状况,能够科学自救施救,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加强社区间交流学习,不断丰富科普宣教工作形式。

(六)加大投入提升社区应急储备水平

加大对社区物资储备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度,科学合理地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数量,完善社区物资储备体系,提升社区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以实用性为标准向社区提供应急储备基本清单,作为社区购置应急物资的参考。同时,加大投入力度,下发一定数量的应急物资,重点解决基础薄弱社区的基本应急物资储备问题。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社区管理人员之间的通讯都无法保障,应急处置将无从谈起。社区应急储备中,作为所有应急处置措施的前提条件,通讯物资应该重点保障。

参考文献:

[1]顾林生.国外基层灾害应急管理的机制评析[J].中国减灾,2007(6):30-35.

[2]俸锡金,朱晓丹,杨洁.社区减灾模式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39-40.

[3]吴竞妍,倪维,杨赛霓.中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发展演變与创建成效评价[J].灾害学,2019(3):184-188.

[4]马文·拉桑德.风险评估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8.

[5]于汐,唐彦东.灾害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157.

[6]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380-381.

[7]葛天任,薛澜.社会风险与基层社区治理:问题、理念与对策[J].社会治理,2015(4):37-43.

[8]滕五晓,陈磊,万蓓蕾.社区安全治理模式研究——基于上海社区风险评估实践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6):70-75.

[9]薛澜,李宇环.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府职能转变:系统思维与改革取向[J].政治学研究,2014(5):61-70.

[10]张海波.风险社会视野中的公共管理变革[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7(4):57-65,158.

[11]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10(1):132-146,223-224.

[12]吴新燕.美国社区减灾体系简介及其启示[J].城市与减灾,2004(3):2-4.

[13]张英.学校灾害教育现状调查研究及其启示[J].灾害学,2015(1):161-166.

[责任编辑、校对:党   婷]

作者:刘妍

第2篇:小学防汛减灾应急预案

清水县贾川乡吊坪小学防汛减灾应急预案

为规范防汛抗洪程序,及时、有序、科学、高效地开展防洪防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期洪灾危害,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遵循“安全第

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早部署、争主动”,以保障师生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的原则,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确保学校安全度汛。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

组 长:朱小平

副组长:申镜玉

成 员:雷满成、高开太、马宝琛、雷鸣、高玉明、雷丽杰

(二)领导小组职责

1、全面负责防汛抗洪的组织、筹划工作;加强对防汛抗洪工作的研究与部署,制定完善应急预案,落实各项措施。

2、指导健全防汛抗洪组织机构,分层级建立防汛抗洪管理体系;督促并监督预案贯彻执行。

3、负责汛前检查,组织学校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4、全面掌握汛情、灾情和学校防汛抗洪工作基本情况,重要信息要在第一时间上传下达,保证信息渠道畅通。

5、积极筹集防汛抗洪物资,强化管理,始终保持良好备战状态。

6、部署和指挥实施防汛救灾行动。

7、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学校的防汛和抢险工作。

8、检查督促学校做好信息上报、后勤保障以及灾后恢复教育教学秩序等工作,严防灾后发生疫情。

三、防汛措施

(一)准备期间

1、修订完善本校防洪防汛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备足物资,密切注意汛情通告。并广泛开展防汛抗洪中的自救和互救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师生防汛逃生的基本技能。

2、做好思想准备工作,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领导小组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随时准备部署、执行防汛抗洪任务。

3、加强检查和防范工作,对校舍墙体、屋面、门窗、电气,以及围墙等进行定期安全检查,保持校园道路、排水设施畅通,发现问题和隐患,要及时整改,坚决封闭学校危房,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管理,加强对食堂、门卫、财会、电教室、仪器设备等重要场所的防护,保证防汛抗洪的顺利进行。

5、要通过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汛期安全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汛期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提高师生的防范意识。

6、要加强各类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

7、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要的防汛救灾物资。

(二)预警期间

1、当降雨量较大或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暴雨预警后,领导小组及负责人必须临阵待命,及时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要坚持24小时值班,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必要时,集结好抢险队伍,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灾情,及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切实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

3、学校主要负责人要坚守岗位,检查落实防洪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低洼易涝、紧靠山体学校更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4、预警期间,通知校内建筑工地立即停工,并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加固在建工地的脚手架、升降机及建筑物上的模板,确保施工工地安全。

(三)救灾期间

1、发生洪涝灾害后,防汛领导小组要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部署,形成指挥体系,各部门和有关人员要按各自的职责进入指挥岗位。

2、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学校防汛领导小组要迅速组织人员检查,疏通排水;要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迅速关闭、切断输电线路(除应急照明系统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他危害。

3、当遇到暴风雨袭击时,要迅速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并组织师生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要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防汛工作领导小组。

4、灾后,根据校内的特点,立即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凡有安全隐患的校舍,要立即停止使用,必要时要采取停课等紧急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5、暴雨和洪水过后,要及时组织相关力量对校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处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对汛期学校安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意识。灾情发生时,教职员工必须立即到位,听候命令。对忽视预防、疏于管理、擅离职守、不听指挥影响抢险救灾的直接责任人,要从严处理。

(二)领导小组成员要对学校防汛抗灾情况与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汛抗灾的意见或建议。

(三)在汛期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发觉天气突变或接到上级通知,务必提前做好应急准备。

(四)严格执行重大事故报告制度,一旦有险情发生,在采取有效处理措施的同时,及时向上级报告,不得拖延,更不得隐瞒不报。

清水县贾川乡吊坪小学

2013年4月24日

第3篇:2021年防汛减灾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做好突发性防洪度汛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省、市、县对突发性防洪度汛应急抢险要求,现结合园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结合园区自然地理特征、防洪工程现状编制。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工业园范围内突发性水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

(四)工作原则

贯彻以人为本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抢结合;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坚持公众参与,集体联防;坚持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等原则。根据平昌县水利局工作部署,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按照“全面部署、确保重点、统一指挥、XX抗洪”的原则,完善XX工业园防汛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各种防汛责任制,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动员和组织一切力量,在做好预防工作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概况

(一)自然地理

XX工业园坐落在平昌县城东南部,距平昌县城2公里。交通便利,各社区村道路、社道路纵横交错并与主干道路连通。

(二)社会经济

XX工业园划分5个社区,总人口5810人(其中XX484人、XX1053人、XX1163人、XX1325人、XX1785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园区域内有学校、卫生院、安置房、企业等。

(三)防洪工程现状

境内XX库区流经XX、XX、XX全长约4㎞,园区共有3个人饮工程,库容2000平方米山坪塘13口,其中6口山坪塘存在不同程度安全隐患。

(四)重点防护对象

XX村示范塘、XX塘、XX社区XX塘XX工业园的防御重点。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根据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成立XX工业园防汛抢险指挥部,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总体工作。防洪度汛应急指挥部由党委书记苏娟、主任付玉榜任指挥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鹏,副主任何小波、刘晓荣、陈俞洁,投促中心主任蒲剑,工会主席刘锡文任副指挥长,指挥部成员由相关股室、居委会、企事业单位等相关负责人组成,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下设灾区现场指挥协调组、综合组、抢险组、转移安置组、卫生救护组、学校安全组、治安保卫组等工作组。各工作组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保证必要时能各负其责,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一)防汛减灾指挥部的职责

XX工业园防汛抗旱指挥部是本辖区防汛工作的常设机构,行使本辖区防汛指挥权,组织督促防汛工作的实施。其主要职责包括:

1.健全防汛组织机构,落实防汛职责,制定、实施防汛、抢险等预案;

2.及时传达有关洪涝灾情预警信息和上级指示精神,执行上级要求的防汛救灾行动;

3.组织做好园区防汛各项准备工作,组织抢险队伍,储备抢险救灾物资,守护重点工程、重点部位,保障安全度汛;

4.负责组织协调园区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安置疏散灾民,设置避难场所,并做好群众食宿等相关工作;

5.负责园区灾后生产自救、慰问、安抚工作,认真组织查灾、核灾,及时向上级报告灾情,接受、发放救灾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

(二)应急指挥部的职责

1.随时掌握突发性防洪度汛发生的基本情况,及时上报县应急指挥部,并向各相关单位通报。

2.负责突发性防洪度汛抢险救援单位的联络和协调工作。

(三)各应急分队的职责

1.按照突发性防洪度汛应急指挥部的安排,及时赶赴现场参与抢险救援。

2.及时向指挥部通报现场的情况,处理现场各种临时情况。

(四)应急指挥部成员名单、工作职责

1.指挥长

XX(党委书记)XX(党委副书记、主任)负责主持园区突发性防洪度汛抢险救援工作。

2.副指挥长

XX(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协助指挥长,负责园区兆XX集团及XX社区的抢险救援等工作。

XX(党委委员、副主任)协助指挥长,负责建筑、规划、档案、地质灾害、环卫设施、征地拆迁、电力、天然气管道、施迈电气及XX社区的抢险救援等工作。

XX(党委委员、副主任)协助指挥长,负责调动园区应急分队抢险救援,营救群众、物质转移,执行重大抢险救援措施及现场指挥,组织防汛抢险救援、营救群众、物质转移、执行重大抢险救援措施以及XX金属、林园人造花、XX社区、灾后恢复等工作。

XX(副主任)协助指挥长,负责学校、医院、项目、环保的抢险救援及XX社区抢险救援等工作。

XX(党委委员、投资促进中心主任)协助指挥长,负责园区XX公园城、在建项目等企业抢险救援工作。

XX(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协助指挥长,负责灾情调查、核实、上报工作,安抚救济、慰问灾民信及XX社区抢险救援等工作。

3、成员

XX(党政办主任)负责园区灾害预报,对防洪度汛突发情况、灾情调查核实及时上报。

XX(财务办主任)负责安排抢险应急资金,及时拨付和监督使用防灾治理工作经费。

XX(综治安全办主任)负责全园区安全工作的大检查,组织园区民兵突出队抢险救援,督促并协调处理突发性防洪度汛抢险救援工作中的安全事故。

XX(社会事务办主任)负责全园区灾害群众安抚、慰问、救助工作。

XX(派出所所长)负责全园区交通设施工程、装备的畅通安全,为抢险救援和撤离人员及时组织提供所需车辆、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

XX(XX实验学校校长)负责组织中小学的防洪度汛抢险救援、营救,以及灾后恢复等相关工作。

XX(XX卫生院院长)负责对灾区村民救死扶伤及灾后防病、治病、疫情控制工作。

XX(农业服务站)负责恢复灾区群众农业生产,指挥灾民生产自救、抗灾增收工作。

XX(畜牧兽医站)负责灾区的畜禽防病、治病和疫情控制等工作。

各居委会支部书记、主任,负责本行政辖区的抢险援救具体工作、及时对外联络工作。

抢险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管委会党政办,由党政办工作人员XX负责转接电话。值班电话:XX

(五)单位职责

1.综合组

组长:XX(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副组长:XX

组成单位:党政办、综治安全办及各社区

主要职责:及时传达有关洪涝灾情预警信息和上级指示精神,通知各单位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事项,及时为指挥部提供有关决策依据,协调各机构的工作关系:及时了解水情、灾情,向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及时将水情、灾情、救灾办法和指挥部指令等通知各村(居)及各有关单位;严密监视洪水动向,组织做好灾情监控工作;做好抗洪抢险救灾的宣传报道。

2.抢险组

组长:XX(党委委员、副主任)

副组长:XX

组成单位:乡村振兴办、规划办、安全办及各居委会

主要职责:分析掌握水情、工情,按照县防指的指令组织园区防汛抢险队伍完成相关抢险任务。具体负责工程抢险、农村除涝和供水、供电、通讯、交通设施的维护与抢修工作。

3.转移安置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成单位:财务办、社会事务办及各居委会

主要职责:组织做好受灾人员和财产的转移安置,及时掌握各地安置灾民动态,确保受灾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解决衣、食、住等问题。

4.卫生救护组

组长:XX

组成单位:XX社区卫生院、各村卫生室

主要职责:负责灾区伤病员抢救工作,加强灾区疫情监测和防御,指导医疗卫生防疫工作,防止疫情蔓延;组织协调医疗器械和药品的采购和调运,做好救灾防病宣传,做到灾后无大疫。

5.学校安全组

组长:XX

组成单位:XX实验学校及村小

主要职责:及时将有关雨情、水情通报给教师和学生,加强各项防范措施,必要时及时组织转移,保障师生安全;组织做好学校救灾工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6.治安保卫组

组长:XX

组成单位:综治办和派出所

主要职责: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防汛抢险正常秩序;在必要时,根据防汛抗旱指挥部的指令对有关区域实行交通管制,协助抢险和强制群众撤离。

7.社区级防汛抢险组织体系及职责

辖区内5个社区设立防汛领导小组,组长由居委会书记担任,成员由居委会成员组成,社区防汛领导小组职责:(1)熟悉园区防汛抢险预案,组织社区抢险队伍;(2)按照园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开展本社区防汛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3)当接到防汛指挥部洪涝灾情预警信息时,社区防汛领导小组成员立即上岗到位,将预警信息传到户到人,做好巡堤查险及人员转移准备等工作;(4)做好本社区群众转移安置的宣传教育工作,明确人员转移时间、地点、路线、召集人和注意事项等。当接到上级人员转移命令时,协助做好人员转移的具体工作,迅速将危险区群众转移至安全的避灾场所;当出现交通、信息中断或突发险情时,组织实施自主转移;(5)当发生洪涝灾害时,发动群众及时开展抢险救灾和自救互救,并及时将灾情报告园区防汛抗旱指挥部;(6)配合防汛抗旱指挥部做好灾情统计和救济救助工作。

四、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预警信息

1.气象信息。园区防洪指挥部办公室要负责收集气象局的实时气象信息监测和报告。对收集到的重大气象灾害信息,要及时上报有关领导。

2.工程信息。辖区水利工程达到限制水位时,应加强检查,出现重大险情时,应迅速组织抢险,并及时向县指挥部报告。

(二)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XX洪水情况,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按重到轻分为Ⅰ、Ⅱ、Ⅲ、Ⅳ四级,分别用红、橙、黄、蓝色表示)。

(三)预防预警行动

1.预防预警准备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洪涝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汛责任人、防汛队伍,加强防汛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

(3)工程准备。对存在病险的水库、山坪塘、人饮工程等各类水利工程设施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及时封闭穿越堤防的输排水管道、交通路口和排水沟;对跨汛期施工的水利工程和病险工程,要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防洪预案、洪水预报方案。研究制订防御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方案,主动应对大洪水。

(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应急需。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汛通信专网的预警反馈系统完好和畅通。健全水文、气象测报站网,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

(7)防汛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

2.预警行动

(1)河道水位预警。各社区负责洪水的预报监测,当XX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应每小时向园区防洪指挥部报告一次水位和未来洪水的趋势,为指挥部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报警。各社区居委会是我园区洪水灾害的报警部门,负责对突发防汛和洪水灾害信息的监测、报警、和预警。

(3)接警。防洪指挥部办公室负责防汛报警的接警。

(4)处警。防洪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洪水灾害预警后,立即向指挥部领导报告并通报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应根据预警级别,作好防洪抢险的准备。

(四)主要防御方案

1.本预案。

2.各社区制订防洪抢险预案、调度规程,社区制订的预案、规程于4月15日前上交乡村振兴办备案。

3.防洪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制订的防洪抢险职责、措施。

五、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的总体要求

1.按渠江XX洪水情况,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四级(由重到轻分为Ⅰ、Ⅱ、Ⅲ、Ⅳ四级)。

2.进入汛期,园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程跟踪雨情、水情、工情、灾情,并根据不同情况启动相关应急程序。

3.洪涝灾害发生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抢险、排涝和抗灾救灾等方面的工作。

4.洪涝灾害发生后,由防汛抗旱指挥部向XX工业园管委会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情况。造成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可越级上报,并同时报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任何个人发现险情时,应立即报告(报告电话:XX)。

(二)应急响应行动

1.当洪水达到预警水位时,视洪水灾害预警级别程度,防洪指挥部召开防洪会议,分析洪水灾害情况,宣布进入紧急防洪状态,并对公众发布紧急防洪动员令。

2.防洪指挥部设立一支防洪抢险队伍。

3.防洪指挥部办公室。(1)收集整理水雨情、险情、灾情及时向指挥部领导报告。(2)负责指挥领导与各小组之间的联络以及各小组之间的协调。(3)执行指挥部的决策,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督查、反馈指挥部各项决定的落实情况。

4.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要在街道防洪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实行24小时值班,领导确保在岗到位。按各自职责和预案具体落实防洪抢险任务。

(三)信息报道、处理和发布

1.汛情、水情、险情等防汛信息实行归口处理,分级上报。

2.防汛信息的报送应快速、准确,重要信息立即上报,若一时难以准确把握,先报告基本情况后抓紧补报详情。

3.指挥部办公室将特别重大的汛情、险情、灾情即时向园区党委、管委会及县防洪指挥部报告。

4.防汛信息由指挥部办公室通知有关新闻单位适时向社会公布。

(四)应急解除

当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控制,由园区指挥部通知各有关部门、单位向社会宣布紧急防洪行动结束、解除应急状态。

六、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1.通信保障。党政办要负责协调园区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做好相应有线和无线通信保障应急准备。

2.信息保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按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联络电话进行联络。

(二)应急支援与装备保障

1.抢险与救援保障。民兵应急分队是抗洪抢险的重要力量,随时投入抗洪抢险。

2.交通运输保障。派出所的协调帮助下按照防洪抢险预案要求,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3.医疗防疫保障。卫生院负责做好疾病防治、防疫消毒、抢救伤员等工作。

4.治安与医疗保障。派出所负责制定抗洪抢险应急状态下治安秩序维护方案,保障城市抗洪抢险的治安安全。卫生院负责对灾区村民救死扶伤及灾后防病、治病、疫情控制工作。

5.物质与资金保障。党政办负责保障抗洪抢险物资,财政办每年都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防洪抢险。

6.供电与运输保障。供电所负责保障抗洪抢险用电。交管办责园区交通设施工程、装备的畅通安全,为抢险救援和撤离人员及时组织提供所需车辆、船舶等交通运输工具。

(三)宣传、培训和演习

1.宣传。园区各办公室、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居委会都应加强对防洪避险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洪意识和自救能力。

2.培训。重点是抓好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洪抢险的知识和防洪抢险的能力。

七、后期处理

(一)救灾

园区管委会组织召开救灾工作会议,部署做好灾后的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设施修复、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等善后工作。

(二)救济求助

园区社会事务办负责协调解决困难人员临时基本生活救济救助。

(三)防汛抢险物资补充

根据当年的防汛抢险物资消耗情况,及时进行补充储备。

(四)调查与总结

主要调查灾害发生造成的起因和后果,总结存在的问题,增强应对今后抗洪抢险工作的能力。

八、附则

1.本预案由XX工业园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生效。

第4篇:最新防汛减灾应急预案范文

在我们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有事故发生,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优秀的应急预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防汛减灾应急预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防汛减灾应急预案1

一、总体要求

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认真做好防大汛、抗大洪的各项准备。确保沟河排水畅通,确保群众房屋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尤其要把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二、主要措施

今年的防汛工作要继续按照“防大汛、抗大洪”的标准做准备,坚持防洪、除涝并重,确保度汛安全,努力减轻灾害损失,保证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展危房普查登记

各办事处、行政村要对本辖区内危房进行拉网式排查,对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适宜居住的房屋,要坚决封闭,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保持泄洪沟渠畅通

南关沟、北关沟及古蔡河是我镇境内的主要排洪通道,各办事处,行政村要明确专人进行管理,对淤积杂物及时清理,确保河的畅通无阻。

(三)做好农村田间排涝

田间排涝工程是我镇防汛排涝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造成局部农作物受灾减产的重要原因。各行政村要以村组为单位,积极发动群众,组织强有力的田间突击队,打通地头沟、竹节沟、枕头沟,清除路埂、路坝,做到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重点解决地不通沟、沟不通河、田间排水无出路的问题。

(四)搞好城区排水管道清淤

各办事处要对本辖区地势低洼,易积水区域搞好排水管网的普查,并抓紧完成管网的清淤,清除阻水障碍,保证排水畅通。小街小巷下水道清理工作,由各办事处负责组织当地群众实施。城市主干道排水管道积水问题,由镇党委政府负责向县委县政府写出专题报告,敦促城建部门尽快实施清淤。

(五)组织防汛应急队伍

根据县防汛目标责任书要求,由镇政府组织50人的防汛应急分队,各办事处、行政村也要组织不少于20人的防汛队伍,全镇应急防汛力量要达到700人以上。各级防汛队伍要明确专人负责,登记造册,落实到人,必须做到思想、领导、组织、物料、技术五到位,保证遇险时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

(六)做好防汛物资准备

镇财政将20万元防汛经费纳入预算,同时按照“备而不集、用后付款”的办法,保质保量的做好编织袋、铁丝等防汛物料的储备,编织袋储备要达到2万条,铁丝要达到2000斤以上。常备物料专人负责、严禁挪用,保证备得足、运得出、用得上。

三、强化领导

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镇政府成立防汛工作指挥部,由镇长王艳丽任指挥长,党委书记刘从修任政委,全体领导班子任成员,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各办事处、行政村也要相应成立领导组织,明确办事处总支书记、行政村支部书记是本单位防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四、严明纪律

防汛工作事关大局,各办事处、行政村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实践观、构筑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防汛抢险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防汛工作落到实处。镇、办、村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注意雨情、水情、灾情,确保汛情信息的上通下达和防汛指挥命令的落实,对在防汛期间玩忽职守、工作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防汛减灾应急预案2

一、总体目标

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和救大灾,主动防范,积极备汛,完成农村公路的防洪安全和抢险运输的物资准备及人员准备,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我市防汛抢险提供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

二、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抓好防汛工作,成立古交市交通运输系统防汛工作领导组,负责防汛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职责分工

(一)局领导

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和分工,做好防汛期间的日常值守工作,确保值班期间防汛工作上下衔接、处置及时,并根据“一岗双责”要求,督促相关部门做好防汛准备工作,确保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防汛工作的正常、规范、有序运转。

(二)客运办

负责公交客运场站的防汛工作,加强办公场所和相关建筑物的.地质灾害监测、治理。在发生灾情时负责组织运输救灾物资、疏散受灾人员。

(三)养护所

负责县及重要乡公路的防汛检查、指导、抢修和地质灾害防治的隐患排查,组织调用农村公路防汛抢险队伍和车辆设备。负责水毁修复和危桥险路加固、清淤清障工程的施工组织,防护保障措施的制定。负责对各乡镇(街办)所管养乡村公路防汛工作的督促、检查、指导。

(四)建设管理科

负责在建工程的防汛工作,组织做好汛期施工安全工作和施工场地防汛抢险应急工作。

(五)财务科

负责防汛抢险工程资金的落实和拨付工作。

(六)运管所

负责全市道路运输系统的防汛抢险工作,确保汛期运输安全;并准备防汛抢险和突发性事件应急车辆,在发生灾情时负责组织运力,运输救灾物资,疏散受灾人员。

(七)路政所

负责公路抢险现场的交通指挥、疏导、警戒线设置等工作。

(八)汽车站

负责汽车站的防汛工作,在发生灾情时,组织抢险人员对被困人员、灾民等进行紧急运输转移。

(九)路桥公司

负责所养护路线汛期的日常巡查和监测,按要求做好应急队伍抢险设备机具和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服从应急抢险的统一调度指挥。

(十)局防汛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负责防汛信息的宣传报道,防汛值班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防汛抢险日常管理工作;收集汇总防汛险情,并及时向局防汛领导组汇报;负责在汛情发生时与各单位防汛组织机构保持联系;负责协调防汛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调用。

四、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单位、各科室要充分认识防汛抢险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常备不懈”的思想,要加强领导,健全防汛和地质灾害防治指挥机构,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做到领导到位,思想到位,指挥到位,确保防汛抢险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立足实际、预防为主

各单位要根据交通运输实际,结合本单位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和修订相关预案和应急方案,在雨季来临前,对各职责范围内的防汛安全进行拉网式排查,要认真搞好“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三查工作。对重要隐患点,要制定明确的监测预报、预警信号,人员财产转移路线和应急抢险措施。加强汛期道路巡查和抢通保畅工作,加强对交通运输场站的安全应急管理,对发现的隐患和问题,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确保防洪抢险工作万无一失。

(三)强化应急、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认真落实防汛抢险责任,各单位要组建应急队伍,完善应急准备,做好机械、物资准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对存在隐患的重点路段,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做到第一时间报告灾情、第一时间进行应急调查、第一时间实施抢险救灾。各单位要把防汛工作列入目标责任管理,明确职责,对履职不到位、不重视的要通报批评;对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确保防汛抢险工作落到实处,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四)注重教育,加强值守

各单位要落实好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包括公休日、节假日),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防汛指令及时传达和汛情、灾情信息及时处置和反馈;保证防汛抢险队伍、物资及时调度。

各单位于7月5日前将防汛队伍、车辆、设备及负责人和防汛值班表报局防汛工作领导组办公室。防汛减灾应急预案3

根据省州县防汛工作相关文件会议精神,为做好安龙县招堤风景区防汛工作,结合景区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快速反应,联动处置”,把保障游客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景区首要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组织保障

成立建立安龙县招堤风景区防汛工作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组长负责防汛期间的决策及指挥工作,副组长在组长的防汛指导精神下,全面主抓并安排落实具体的防汛抢险救援预案,按照组长的指令,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赶赴现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于招堤风景区管理所,由马愿秀负责日常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汛期要和景区各安全员签订责任区承包书,务求做到责任主体唯一。

(二)各安全员汛期期间要准备好雨鞋、雨披、手电筒等工具,切实保障汛期期间巡查和抢险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各安全员在汛期预警未解除前,不能同时休假,必须保证安全员留守值班。

(四)汛情发生时,保证24小时对景区进行巡检,出现险情,立即上报。

必要时需关闭景区。

(五)在发生汛情时,组员必须全员到岗,24小时开机,保证通信畅通,及时向上级报告汛情。

四、工作要求

领导小组根据防汛工作的要求,出现洪涝灾害,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汇报。防汛抢险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积极主动抓好工作落实。现场处置组可以随时调集人员,调用物资及交通工具,各部门要密切协作,加强配合,自觉服从景区防汛抢险领导小组的调度和指挥,高标准完成上级临时赋予的各项任务。

因景区发生事故处置难度较大,适用法律要求高,故应急处置预案根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制定实施。每次实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后,应急领导小组应组织参与有关人员进行工作总结(总结内容主要有:事故发生原因、预防事故对策、应急救援措施的成功与不足,整改措施等),以利不断修订完善本预案。防汛减灾应急预案4

为了切实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尽量避免并最大限度减轻汛灾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和麟游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xx年麟游县城区防汛预案》的通知》(麟政发(20xx)24号)及《关于落实20xx防汛工作责任制的通知》(麟教体发(20xx)165号)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防汛救灾工作,在县政府防汛指挥部,县局防汛办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常抓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牢固树立“防大汛,防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麟游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xx年麟游县城区防汛预案》的通知》(麟教体发(20xx)165号)文件各项规定要求,强化责任,狠抓落实,有力配合我县防汛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物资,师生人身等方面的防汛安全。

二、总体要求

防汛工作服从县政府防汛指挥部的指挥;服从牵头单位及县教体局防汛领导小组和城区防导抢险联防区牵头单位的指挥,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下级服从上级的工作原则,实行领导责任制,落实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到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确保校舍、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物资、师生人身等方面的防汛安全。

三、防汛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指挥机构

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具体构成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防汛领导小组下设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校办公室,由关瑞锋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防汛日常工作。

主要职责:负责、协调、指导我校的整体防汛工作,防汛领导小组受县防汛指挥部和县局防汛办的双重领导并对其负责。发生重大汛情险情时,由校防汛指挥部发布应急指令;全面组织协调和指导应急行动;发布紧急管制措施公告;调用应急防汛物资、设备、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汛情。

(二)防洪抢险突击队

成立防洪抢险突击队,具体成员如下:

队长:

副队长:

成员:

抽调的防汛抢险突击队员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一旦遇险,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立即组织实施抢险,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主要职责: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抢险人员在接到抗洪抢险指令后,必须迅速、准确到达指定地点,并按指挥员的指令迅速展开抢险工作。

四、防汛监测及防汛值班

校总务处负责我校重要排洪排涝设施的安全性及抗洪能力监测工作,并将监测工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校防汛办公室,校防汛办并及时上报教体局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防汛值班

本预案确定,6月30日—10月1日为汛期,我校设立了防汛值班室、值班电话,保证通讯畅通,保持上下情况联系。汛期值班坚持24小时无间断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认真做好值班记录,遇紧急汛情、灾情,要立即向教体局防汛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五、人员物资安排

校防汛办要保证防汛人员数量足够,技术业务熟练;校总务处要确保防汛物资齐全、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沙袋、铁锨、手电筒、手把灯、雨衣、雨鞋,保证能及时调度到位并发挥应有作用,专人保管,调运方便,专物专用,确保险情急需。

六、防汛应急处置

(一)预报后的应急反应

各级政府发布自然灾害预警预报后,校防汛办宣布预报,进入预报应急期,主要反应是:

1、根据县政府部署,配合有关部门监测险情,检查学校应急预案准备情况,必要时组织师生员工疏散;

2、加强宣传工作,教育师生员工不信谣、不传谣、维护社会稳定。

(二)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

在县政府、县局的统一指挥下,校防汛办负责指挥调度我校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灾害等级启动应急预案。并在教体局统一领导下,全力确保校园安全,减少损失,及时向教体局报告灾情和工作情况。

(三)灾害发生后应急措施

在县政府、县局领导下,做好我校抢险救灾工作,同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其它工作。

1、学校防汛领导小组和抢险队具体负责我校的防汛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渡迅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2、做好防汛宣传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防汛意识,确保师生无伤亡,校舍无塌方。

3、实行领导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代岗,如遇大雨,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人员必须到岗。

4、总务处要对所有房屋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与领导联系。各班级要做好排查工作,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家庭居住条件尤其是住在偏远地带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提高防灾意识。

5、防汛抢险队成员要做到手机不关机,保证通讯工具畅通,以便及时联系,每当遇到特大暴雨,都应注意观察校园及周边的水位上涨情况。

6、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尤其是路远的学生。汛期期间,视情况可提前放学,遇险情学生在没家长接送和老师看护下,不能单独离校,必要时可向有关部门报告协助管护,确保无人员伤亡。

7、及时掌握险情,一旦学校发生洪涝灾害,全体抢险队员应立即赶到学校,听从校长的指挥,在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抢搬学校的教学物资。

七、保障措施

1、高度重视防汛工作,严格执行一把手负责制,按照预案要求狠抓落实,做到“三到位”、“五落实”,即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指挥到位;落实防汛预案、落实抢险队伍、落实通讯器材、落实物资、落实车辆。

2、修订完善防汛工作预案,明确防汛警报含义,组织师生员工进行演练。

3、防汛办要现场勘查设计大汛撤离路线,保障撤离及时迅速。

4、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不分节假日,做到昼夜24小时有人值班,通讯工具24小时开通。

5、积极开展防汛工作检查。校总务处要在6月初对学校排水管网渠进行认真检查,及时疏通清掏,保障排水畅通,对有防汛隐患的区段应集中进行整治。

6、德育处要组织对师生员工进行一次全面的防汛安全教育,使大家树立防汛意识,掌握应急逃生方法和措施。

7、加强对重要防汛部位的监护,平时注意每月检查,汛情发生后应及时监控重点防汛部位,最大限度保障排洪安全。

8、汛情来临时,所有抢险队员应服从统一安排,遵守防汛纪律,所有抢险防汛物资应无条件服从指挥部统一调配,以利排除险情。

第5篇:定祥小学汛期防汛减灾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更好贯彻执行“安全第

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强化生命第一的意识,做到早部署、早防范,切实做好汛期各种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积极、稳妥、快速地处置我镇小学汛期突发事件,确保师生员工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和工作、学习、生活秩序,根据上级要求,特制定汛期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

一、预防和处置汛期防灾安全的种类

1、预防和处置学校及师生遭遇洪水袭击突发事件。

2、预防和处置山洪暴发突发事件。

3、地质灾害对学校及师生造成的伤害。

4、学校校舍及其它设施倒塌造成的师生伤亡事件。

5、汛期的其它灾害。

二、领导机构

为明确分工,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成立汛期学校抢险救援总指挥部。

总 指 挥:何 辉(校长)

副总指挥:王锁林、李宏伟、赵争宁 成 员:司彦文(信息联络报送)、杨宝平(物资管理)、郭改岩、张 祺、邵良艳、辛苗苗以及各班班主任

任 务:在汛情发生时能及时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抢险、救援、救助。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政教处,李宏伟任办公室主任,成员有司彦文、杨宝平。联系电话:18919341316。

二、安全度汛准备工作

(一)思想准备。以防为主,树立防控意识。学校一定要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树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观念,增强做好学校防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紧紧盯住每年的汛期,按照防汛预案,做好汛前、汛中、汛后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防汛工作。确实做到深入排查、有效整改、周密部署、严加防范,确保学校各项防汛措施落实到位。

(二)组织准备。建立安全度汛检查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做好汛期到来之前的安全检查工作。组织力量并指定专人负责对校舍围墙、排水沟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仔细检查,检查情况要做好详细记录,尤其是存在的隐患,要登记汇总,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同时指定具体责任人抓好落实。要切实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存在的隐患,有针对性地制定汛期应急处理预案,确保预案的实用性。

(三)物资准备。根据可能发生的险情抢险要求,事先准备好抢险物资和器材,以备急用。加强对汛期重点部位的检查监督,在汛期内必须要有足够的排险抢修力量,有效的预防汛期突发事件。

三、工作责任

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落实好学校防汛工作。全体教职工务必无条件服从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指挥和工作安排,不得推诿延误工作。共产党员应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急师生之所急,忧师生之所忧,团结协作,同舟共济,战胜灾情。各职能小组应全力组织、协助学校及相关部门做好抢险救灾和善后各项工作,做到尽职尽责,同时应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加强自我保护措施。

四、应急响应

(一)学校要严格落实值班值宿责任制,建立学校汛情报告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一旦发现汛情应立即启动本校的汛情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县教育局及当地政府汛情抢险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发布救灾、抢险命令,启动汛情应急预案。

(二)汛情发生后,办公室要及时、准确做好现场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工作(包括受困、受伤人员情况,水灾现场的物资情况及现场周围的住宅、设施情况,抢险队伍的到位和抢险物资需求等情况),并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及时报指挥部。

五、应急保障

(一)学校应按有关规定配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及器材,并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

(二)学校不许在大雨大风天气在B级以上危房教室(宿舍)里上课(住宿),不经批准,不能在汛期组织学生进行校外活动。

(三)学校要加强师生员工的汛情安全常识教育,懂得水灾逃生和自救的措施和技能,学校要按本校汛期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师生进行演练。

(四)学校要加强对以下情况进行认真详细的排查,发现隐患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教室及其他校舍安全情况;学校卫生消毒设备配备情况;学校围墙、门窗、厕所、体育设施安全情况;人员聚集场所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情况;电器、设备、线路检修管理情况;校内水沟及校园周边水沟、涵管畅通情况;学生往返地段安全情况等。

六、处置措施

1、对于学校及师生遭遇洪水袭击突发事件

一旦发生,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力,必要时停止一切教学活动,疏散学生离开低洼地及泥瓦结构的校舍,远离危房,转移学生到安全的地方。要在第一时间内镇中心校、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报告,并派出教师接送学生回家。确保每个学生安全。

2、对山洪暴发事件

学校及时组织师生到水位较高处,不让学生随便行动回家或上学,必要时停止一切教学活动。

3、对于地质灾害事件

要及时疏清校舍四周排水沟,组织学生远离灾区,对遭遇灾情的人员,要及时抢救,并向上级汇报。

七、后期处置

汛期学校抢险救援总指挥部负责灾后的善后处置工作,及时调查灾情损失情况,受伤、伤亡人员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上报、做好受伤人员的救治和灾后现场处理,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及重建等工作。灾后要及时做好事消毒工作,杜绝传染病的发生。

八、情况报告

汛期间,各校要衽24小时值班和信息报告制度。发生突发事件,要在第一时间内向镇中心校、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报告,时间表不得超过1小时,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件的简要过程,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初步估计和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采取的措施,以及事态的发展。不得瞒报、少报、漏报、迟报。否则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九、本预案从2017年5月5日起执行。

定祥小学

2017年5月5日

第6篇:社区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提高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应急反应能力,健全防灾、减灾、避灾、救灾防范机制、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提升社区应对灾害能力和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科学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防灾、减灾、避灾、救灾的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凡在本区内发生的气象灾害(台风、水灾、冰雹、暴雨、雷电、大雪)、地质灾害(地震)、生物灾害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因安全事故产生的火灾、毒气灾害及其它突发公共事件,符合启动条件的,适用本预案。

第三条根据灾害预警和灾害发生后的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具体情况,由海陵区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视情启动三级报警预案,即红色报警预案、黄色报警预案和蓝色报警预案。

第一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建立区“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组长由区政府分管区长担任,成员由各职能部门分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内,办公室主任由民政局分管局长兼任,灾情发生后领导小组立即转为救灾减灾指挥部。

第二章预防演练

第五条加强社区防灾、减灾、避灾、救灾演练,提高社区居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增强全体居民的素质,夯实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基础。

第一款开展宣传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开展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工作宣传,利用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和广播、电视、报刊等宣传媒体,营造浓厚的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氛围;整合社区资源,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和场所,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在社区图书室、星光老年之家加挂防灾减灾宣传图板;重视加强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教育,开展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月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减灾能力。

第二款重视骨干培训。加强与民政、地震、人防、消防、公安、文化、卫生、教育、红十字会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制定社区防灾减灾骨干培训学习计划,组织对社区居民、单位、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避灾、救灾培训,提高科学化水平。

第三款组织防灾救灾演练。利用适当时机进行灭火、防震、逃生自救、搭建室外避难场所等社区救灾减灾演练,使社区居民熟悉掌握救灾减灾技能,提高自救保护能力。

第三章红色报警预案

第六条启动条件:辖区内发生特大区域性自然灾害(第二条所列范围),由区救灾减灾指挥部统一下达红色警告预报。

第七条指挥系统:指挥全体成员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按各自分工立即开展工作。

第一款根据指挥部统一指令,迅速进行人员转移、灾区隔离、组织抢险、医疗救护、生活安置、灾情调查、后勤保障等,随时保持相互联络(根据需要架设临时专用通讯线路),准确掌握灾情程度,迅速组织救灾。

第二款根据灾情种类和灾害情况,指挥部及时向各社区居委会、驻辖区单位发出红色警报,各社区居委会迅速向居民群众发出红色警报,及时组织居民向指定疏散地域集结;驻辖区单位及时组织救灾减灾应急分队向指定区域集结,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三款指挥部要及时掌握、通报灾情,根据实际情况,部署紧急抢险救灾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将灾情种类、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害程度及重要设施受损情况,迅速向上级救灾减灾指挥部报告。

第八条人员就位:接到市、区指挥部的指令后,社区救灾减灾总指挥要立即下达红色警报指令,部署社区各副总指挥按分工到达指定区域,组织实施紧急救援。同时,指挥部成员要迅速联络有关单位和各救援队,奔赴受灾区域,组织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第九条实施抢险:灾情发生后,指挥部全体成员按照各自分工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第一款机关干部救援队、社区义工志愿救援队、民兵应急分队、治安协警员救援队分别按指令进行紧急救援。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由专人(社区义工志愿者)负责抢救转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受灾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救助。

第二款由驻辖区部队组成的紧急抢险救援队,按指令赶赴重灾区参加抢险。

第三款由驻辖区医院(第四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疗室)组成医疗抢险救护队,救治受伤群众,对受灾群众进行体检和灾区防疫工作。

第四款由公安、综治、民兵、协警员组成的治安保障队,负责灾区治安管理、交通管制和安全保卫,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十条人员疏导:灾情发生后,根据指挥部统一指令,各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居民迅速转移。

第一款安置区域:迅速组织居民转移到指定的室外避难场所,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指挥部。

第二款组织

转移:指挥部根据居民转移情况,组织应急救援队在各避难场所搭建帐篷,设置救灾减灾临时指挥小组,负责居民临时安置、发放生活用品、组织医疗救护,启用储备救灾物品,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第十一条灾后重建:灾情过后,指挥部要立即协调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灾后重建。

第一款对倒塌房屋进行修缮,对危房进行加固处理;

抢修线路,修复供水、供电设施,尽快恢复通讯;组织居民重建家园,重建社区。

第二款根据受灾情况,对受灾居民进行社会救助,在社区内组织社会互助、向政府申请临时救助或灾害救助。确有重大困难的,请示上级给予重点救助,确保灾后居民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有病能医治。

第四章黄色报警预案

第十二条启动条件:辖区内发生重大局部区域性自然灾害(第二条所列范围),由区救灾减灾指挥部统一下达黄色警告预报。

第十三条指挥系统:掌握、通报灾情,根据实际情况,部署紧急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成员在第一时间内根据总指挥的安排,迅速到达指定位置,按分工开展工作。

第一款根据指挥部统一指令,迅速组织灾区居民转移,对灾区进行隔离,组织医疗救护抢险,对受灾群众进行生活安置,准确掌握灾情程度,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第二款根据灾情种类和受灾情况,指挥部及时向相关社区居委会、驻辖区单位发出黄色警报,社区居委会接指令后迅速向居民发出黄色警报,组织有关居民向指定疏散地域集结;有关驻辖区单位组织救灾减灾应急分队集结,按指令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三款指挥部应及时将灾情种类、时间、地点、范围、伤亡人数、损害程度及重要设施受损情况,迅速向区救灾减灾指挥部报告。

第十四条人员就位:按照区救灾减灾指挥部的指示,组织实施紧急救援的有关事宜。迅速联络、组织社区义工志愿救援队集结,按指令奔赴受灾区域,进行抢险救灾工作。

第十五条实施抢险:指挥部成员按照总指挥指令,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第一款机关干部救援队、社区义工志愿救援队、民兵应急分队、治安救援队分别按指令集结,及时进行紧急救援;对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由专人(社区义工志愿者)负责抢救转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受灾群众在短时间内得到救援。

第二款医疗抢险救护队集结,按总指挥指令对受伤群众进行救治,负责灾区防疫工作。

第三款驻辖区部队组成应急抢险救援队集结,按指令赶赴灾区参加抢险。

第四款社区治安救援队,按指令对灾区治安、交通和安全开展工作,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

第十六条人员疏导:灾情发生后,相关社区居委会根据指挥部的指令,按照第十一条第一款划分的区域对部分居民进行转移安置。

第十七条灾后重建:灾情过后,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对倒塌房屋、危房、线路、水电等基本生活设施,协调有关部门尽快恢复正常;对受灾居民进行必要的社会救助,根据实际情况,向政府申请临时救助或灾害救助,确保居民基本生活有保障。

第五章蓝色报警预案

第十八条启动条件:辖区内有可能发生较大局部区域性自然灾害(第二条所列范围),根据上级预报,由区救灾减灾指挥部统一下达蓝色警报。

第十九条指挥系统:根据预报,指挥部召集有关成员到位,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按指令做好抢险救灾应急工作。

第一款根据指挥部统一指令,组织部分居民做好转移准备,对相关区域人员进行疏散,组织有关抢险队集结,随时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二款指挥部及时向相关社区居委会、驻辖区单位发出蓝色警报,社区居委会接令后向居民发出蓝色警报,做好有关居民转移工作;有关驻辖区单位组织救灾减灾应急分队集结,随时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第三款有关部门要及时通报有可能发生灾情时间、地点、范围等情况,迅速向区救灾减灾指挥部报告。

第二十条人员就位:按照指挥部的指示,迅速组织相关救援队待命,随时做好实施紧急救援工作。

第二十一条人员疏导:接到蓝色预警信号后,各社区居委会按照第十一条第一款划分的区域,根据指令随时做好对居民的转移。

第六章后勤保障

第二十二条指挥部统一负责救灾减灾工作中的各项后勤保障。

第一款在辖区内设置室外避难场所。

第二款在各社区居委会改造建立“一井一道”(饮水井和排污道)。

第三款各避难场所配备相应的救生帐篷、折叠床、被褥等生活必需品和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用品。

第四款根据安置人员情况,现场临时搭建移动厕所供居民使用。

第五款为避难场所配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安全绳、应急灯、灭火器,为各社区居委会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箱和救助器材箱。

第六款在各社区居委会设立防灾减灾宣传栏、宣传橱窗、警示和逃生导向标志牌;绘制社区救灾减灾地形图,标明指挥部、救护站、避难场所、临时疏散点的准确位置。

第七款根据灾情程度,向上级民政部门申请调拨生活必需品和各类救灾保障物资。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如发生灾情,指挥部将根据灾情发布红色警报、黄色警报或蓝色警报,按相应预案进行工作;如灾情未发生,指挥部将及时发布警报解除信号。

第二十四条本预案的解释权归区社区减灾平安行活动领导小组。

第二十五条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7篇:××社区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为提高对地震灾害的综合防御和应急处理能力,使地震应急工作快速、高效、协调、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结合歌舞社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社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总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根据突发地震灾害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资源以及影响范围等因素,组织歌舞社区地震灾害的监控、预警、报警、应急响应、应急终止

(2)职责明确、规范有序。明确各级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的规范性工作流程,落实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其职责、权限和义务。 (3)依靠科学、注重实效。制定、修订应急预案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采取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歌舞社区辖区内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地震灾害的应急行动。

三、抗震救灾应急组织机构

由社区主要负责人组成抗震救灾应急处理指挥中心。

总 指 挥:社区党支部书记 副总指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成 员:社区的其他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街道抗震救灾应急处理预案的制定和修改。 (2)督促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演习。 (3)发生地震灾害时,在前线全面负责应急救援救护和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及监督协调工作;与指挥中心保持密切联系接收指令,随时报告灾害现场应急处理的进展情况或者请求予以必要的救援救护力量增援。

(4)抗震救灾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负责召集有关部门、单位进行分析,对灾害的应急处理情况进行总结。

(5)承办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事项。

四、救援救护队伍及任务区分

(一)抢险救灾队伍

由社区组织一支20人以上的抢险救灾队伍作机动应急调用。

(二)治安队伍

由派出所组织地震灾害现场维护社会治安队伍,维持灾害区域的治安。

五、应急处置办法

(一)任何部门、任何单位接到地震灾害事故报警后,必须立即报告歌舞社区办公室(电话:82789624)。

(二)各相关人员,必须在地震灾害首发第一时间内赶到灾害前线,按照社区的抗震救灾应急处理实施预案指挥处置,组织救援救护;同时将情况及时报街道办事处和区政府。

(三)事发地必须迅速疏散人员,如实向前线指挥报告现场危险物品存放情况,并堵塞危险源。

(四)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应急处理前线指挥未到位前,灾害应急处理的前线指挥由事发地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人或单位法定代表人担任。

(五)各支救援救护队伍到达灾害现场后应立即向前线指挥报告并接受指令。

(六)各支救援救护队伍在应急救援救护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情况记录,如实向前线指挥或指挥中心报告灾害现场的情况。

(七)要积极妥善做好受灾人员的善后工作,解决灾民的吃、穿、住,并负责联系死难者的遗体收殓火化等后事救

地震灾害事件,按严重程度分为4一般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5.0~6.0级地

较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6.0~6.

5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6.5~7.0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省上年国民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的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在地震灾害现场,建立统一领导、地震现场指挥部综合

(1)沟通汇集并及时上报信息,包括地震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的情况、灾民自救互救成果、救援行动进展情 (2)划分救援区域,分配搜索营救与医疗救护任务;组织接待境外救援队、分配搜索营救任务并协助工作;协调各级各类救援队伍的行动。

(3)组织查明次生灾害危害或威胁;组织采取防御措施,必要时疏散居民;组织力量消除接收与分配。

(5)配合市地震局进行灾害损失评估工作。

1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协调机制,加强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按照“主动、谨慎、科学、有效”的原则,做好地震应急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社会民众地震应急知识,提高自防、自救、互救

要统筹安排对干部和职工的防震减灾、地震应急知识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

(4)估计救灾需求的构成与数量规模,组织援助物资的

上一篇:学生防溺水发言稿下一篇:审计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