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专业毕业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论文主题涵盖五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园艺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中职园林园艺专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很强,其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文章探讨优化中职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借助基础项目和专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一篇:园艺专业毕业论文

园艺技术专业“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说课设计

项目来源:南昌师范学院“11531”工程;南昌师范学院博士基金项目(NSBSJJ2015036);南昌师范教学改革项目(JGKT-17-13)

作者简介:盛文涛(1984-),男,江西高安人,讲师,博士,从事作物遗传育种研究。

【摘 要】 文章结合专业教育特点,从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实施、课程特色与创新五个方面简述《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课程说课的主要流程及内容,以便同行共同交流探讨,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 说课

说课,是指授课老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专家和同行概括说明本人对具体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现已成为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能力,活跃教研活动氛围,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教研活动之一。本文就“园艺植物遗传育种”这门课程,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实施、课程特色与创新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该课程。

1. 课程设置

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园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以应用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方针。“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及其实验是一门行业基本能力必修课,学生要在具有一定遗传学科学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与园艺植物有关的遗传学基本原理、研究理论方法和研究进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综合素质,掌握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可从事园艺行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1.2 课程地位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是研究园艺植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是属于遗传学应用的分支学科。其既是园艺技术中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科学,同时也是一门重要的遗传学理论在园艺作物学科上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属于理论性强,应用广泛的学科。

作为园艺技术专业的必修课、骨干课,属于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前修课程是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及生物统计等,后续课程是园艺作物栽培学、分子生物学及基因组学等学科,起着重要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

1.3 课程目标

1.3.1 知识目标

掌握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的整套理论知识,包括不同园艺植物的繁育方式,品种选育特点,种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品种选育的四种常用育种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和诱变育种),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新品种的审定,推广与管理等。

1.3.2 能力目标

通过提问、案例教学、讨论等,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和自主学习;使其具备正确的思维方法,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1.3.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具备较强的为园艺行业建设服务的意识。

2. 课程内容

2.1 教学资源

2.1.1 教材选用

目前园艺植物育种学教材版本较多,考虑本专业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反复比较斟着的基础上,本课程选用理论教材为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课程教材”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第2版)。主编 :景士西,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实验教材: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课程教材”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指导(第2版)。主编 :申书兴,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1.2 参考书

参考书目分别是《园艺植物育种学》,沈火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蔬菜育种学各论》王小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果树育种学》,沈德绪主编,2008,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1.3 其他教学资源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是:教材、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及电子参考书、教学挂图、实验实训设备、经典名著、文献等。

2.2 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教学内容上,紧扣教学大纲,结合实际、认真组织教学内容;既重视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又较好的处理本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分工与衔接。既防止遗漏和脱节,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对有些重复内容从另一角度给以分析,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利于课程之间的衔接。本课程教学时数为80学时;课程分理论教学(48学时)和实验教学(32学时)两部分。

2.2.1 理论教学基本内容

理论教学包括:(一)绪论;(二)园艺植物育种的特点(包括园艺植物繁育特点、品种的类型与选育、育种目标的制定);(三)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引种、种质资源的利用);(四)选择育种;(五)杂交育种(常规杂交育种、杂种优势的利用、营养系杂交育种、远缘杂交育种);(六)倍性育种;(七)诱变育种 ;(八)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九)新品种的审定、推广与管理(新品种的审定与登记,和新品种管理)。

对以上内容,在考虑知识体系基础上,紧扣大纲,合理取舍,保证重点,分解难点,优化课时分配,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突出课程专业特色。

2.2.2;实验教学基本內容

实验教学将开展以下实验:实验一: 园艺植物的播种、栽培与管理;实验二:园艺植物形态识别及种子发芽条件探究;实验三 :园艺植物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实验四:园艺植物诱变育种;实验五:园艺植物花粉粒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动态观察;实验六:园艺植物花粉发芽试验及花粉生活力测定;实验七:园艺植物小孢子培养技术;实验八:园艺植物基因组DNA提取与PCR扩增;实验九: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种子纯度技术;实验十:园艺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育种目标的制定 。

以上实验将从以下方面,包括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遗传三大规律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细胞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上的应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3;课程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2.3.1;课程的重难点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以种质资源数量与特点、性状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三大基本遗传规律、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为重点;其中以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方面为难点。

2.3.2;重点、难点解决方法

采取重点强化、难点突破的有效措施,通过合理有效地增多课时量,多举实例、多讲多练,做配套的学习指导,尽量化难为易。此外,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 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意识。

3. 教学程序

3.1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从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园艺品种的选育特点→种质资源(引种)→四种基本的育种方法→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园艺植物品种的审定、推广与管理。按照这个学习思路,学生既能识记和联系遗传学中抽象的概念,也能理解掌握育种学过程中的各种育种方法。能把遗传学知识直接应用到园艺育种学的技术和生产实践中去。通过这种融会贯通的学习思路,学生会觉得遗传学不再那么深奥难懂,而是与园艺学科实际的应用有紧密联系,并且是在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都非常有用的一门课程,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2 教学全程

理论课按照以下目标教学体系开展教学活动:前提导入、展示教学目标、实施目标、评估与反馈、布置作业。类似的实验课按照以下教学程序开展实验教学活动:课前学生书写预习报告、教师启发性讲授、示范操作、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及时反馈实验效果。

4. 教学实施

4.1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园艺技术专业专科三年级学生,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经过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遗传学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具备一定相关知识和理解能力,但学生中文科生较多,生物和化学基础较薄弱。因此,必须加强直观教学,化抽象为形象,在学生已知的生物学知识上,层层递进,促使学生多样化学习,以期更好地掌握植物学与遗传学课程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技能,为学好园艺技术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主要针对本课程不同章节内容特点及学生接受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讲课力求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阐明原理,讲清方法。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重视与学生的沟通,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惯彻“少而精”的原则。既循序渐进,又重点突出。通过理论讲课和实验实训,带领学生实践一遍,促进学生理解基础理论,掌握基本技术,以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转变教学理念、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的学习方式方法。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提、讨论问题,不追求形式,注重学生自身体验中感悟;活动中归纳知识;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如:在讲授选择育种时,让学生自己比较不同类型植物(蔬菜、花卉和果树)方法的差异。

总之,注意教学内容与教法、学法的综合运用;注意教法与教学环节的有机统一;注意教学方法与课堂组织的统一;各种方法手段运用应充分考虑其效果。

4.3 教学手段

理论教学以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模型等辅助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以实验小组为单位,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完成操作性实验。

4.4 课程考核

本课程具体考核方法采用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以期能客观反映学生实际学习效果。考核形式主要是期末测评,辅以作业测评和实验考核。期末测评占考核总成绩的 60%,作业考核主要反映学生知识目标掌握程度,占考核总成绩的 20%,实验考核主要反映学生实际操作、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及实验报告书写情况等,占总成绩的20%。

5. 课程特色与创新

5.1 课程特色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理论教学以遗传与变异为主线展开,由园艺植物育种实际问题导入其育种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建立“三联系”教学模式,即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联系,理论教学与应用实际相联系,实践教学与职业能力相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遗传病的检验诊断能力。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及其实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遗传学理论应用到园艺植物实践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通过理论与实验教学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在其教学改革中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素质的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5.2 課程创新

该课程将思政主题的内容进行单独提炼,进行全过程育人思想体系的建立。作为经典的遗传学原理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其遗传学原理主题的确立,都经历了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验技术发展,讲解清楚其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同时基于园艺学家故事 的“课程思政”的设置与实践,以其对应的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让课堂主渠道的育人功能实现最大化,也是本课程的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1] 唐鹏程,胡晓军, 王小荣《医学遗传与优生学》课程说课设计[J]. 课程教育研究,2019(5):238-239.

作者:盛文涛

第二篇:园艺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分析研究

[摘 要] 以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2019年园艺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对其工作程序、答辩成绩、选题来源等内容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园艺专业毕业论文工作的相关情况,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高等学校本科生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实验或者设计培养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园艺;调查问卷

[基金项目] 2016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园艺重点学科(2016-10758-3);2017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园艺重点专业

[作者简介] 耿文娟(198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园艺研究;徐 敏(1985—),女,山东郓城人,硕士,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实验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果树及植物生理研究。

[

一、引言

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1]。毕业论文在本科教學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目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2]。毕业论文是大学本科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一般采用总结性、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手段进行教学。通过毕业论文可以考查学生查阅文献提取有用信息从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资料收集设计试验方案的能力、数据收集和分析处理的能力、论文编排和撰写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3,4]。

园艺是新疆农业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自198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以来,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园艺学科先后获批蔬菜学、果树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学科授权点、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园艺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16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生产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试验探究的能力,对园艺生产中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利用的能力。园艺学科属于生物科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生物学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复杂,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题、查阅资料、做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严谨的科学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最后撰写出一篇毕业论文[5]。园艺专业非常重视本科毕业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教师每年都投入很大的精力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

二、本科毕业论文相关工作情况分析

(一)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程序

新疆农业大学对本科毕业论文按相关文件如《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与管理工作评估办法》等进行管理。园艺专业的毕业论文管理,严格遵守学校规定,并由新疆农业大学林园学院教学办公室及园艺系具体负责。整体工作一般从第六学期第十周开始,基本流程为:组织准备、征题审题、选题、下达任务、文献综述、中期检查、撰写论文、答辩准备、答辩、成绩评定、档案整理、总结评优,共计十二个环节。

(二)本科毕业论文人数及导师分配分析

2019年度共有10位教师参与了园艺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园艺141班、园艺152班(少数民族班级)共计51名学生参加了2019年度的论文答辩。教师平均指导论文篇数为5.1篇,其中一位教师最多指导8篇论文。这10位教师的职称结构为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3人。果树学教师4人,蔬菜学教师4人,其他方向2人。

(三)本科毕业论文成绩分析

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定,既可采用百分制也可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园艺专业采取百分制,并以五级评分制评价学生答辩成绩。在2019年的毕业答辩中,园艺141班和园艺152班的答辩平均成绩分别为81分和84分。其中成绩优秀(90~100分)5人,良好(80~90分)37人,中等(70~80分)9人,及格(60~70分)0人,不及格(60分以下)0人。2019年无参加二次答辩的学生(答辩成绩低于60分,需要参加二次答辩)。学生成绩符合正态分布,多数学生处于良好水平,基本达到了通过毕业论文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为了鼓励师生在毕业论文教与学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校优秀毕业论文(设计)。2019年,园艺专业2个班级有4篇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15篇论文被评为院级优秀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的学生和教师可以获得荣誉证书,学生可以获得100元奖学金。评优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和教师在毕业论文工作开展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类型分析

我院园艺专业毕业论文选题,目前主要来自教师科研、教师自选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其中,以教师科研项目和教师自选项目为主,分别占49%和47.1%。近年来,各类项目已经成为促进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开展的重要途径。按照选题的性质,2020届毕业论文选题中属于基础研究的有22篇,占总论文数的43.1%;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的有29篇,占总论文数的56.9%;无调查研究性论文。

三、本科毕业论文调查问卷分析

在毕业论文答辩完成后,为了掌握学生对毕业论文的相关想法,了解学生的需求,笔者向园艺141班、园艺152班发出调查问卷,共计51份。其中男生20人,占总人数的39.22%,女生31人,占总人数的60.78%。汉族25人,占总人数的49.02%;维吾尔族22人,占总人数的43.15%;其他6人,占总人数的7.83%。

(一)本科毕业论文成绩满意度调查

学生对自己的答辩成绩满意度情况如下:满意的占39.22%,还可以的占45.1%;不满意的占15.69%。98.04%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答辩反映了自己的真实水平,并且表示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增强了自己动手实践、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说明,2020年度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分析

从选题方向来看,有27人选择了果树方向,占52.94%;有18人选择了蔬菜方向,占35.29%。另外,有1人选择了设施方向,有3人选择了植物生理方向,有2人选择了其他方向。学生选题方向主要受教师人数及教师个人研究方向的影响。有21.57%的学生参加了大学生创新项目,其中19.61%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创新项目的一部分。

(三)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态度分析

在是否有必要开展毕业论文写作的调查中,98.0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生在毕业论文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上差异较大:认为自己投入精力很多的学生占52.94%;认为自己投入精力较多的学生占39.22%;认为自己投入精力一般的学生占7.84%;认为自己投入较少或很少精力的学生为0。学生投入的时间主要与选题的难易程度、学生本人是否考研等有关。有88.2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待毕业论文态度端正,全身心投入。学生认为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就业压力、专业能力、毕业实习、考研压力等。98.04%的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写出一篇优秀论文,70.59%的学生希望自己的论文能够发表。

(四)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在阅读中文参考文献数量方面,学生的差异较大。从数量上来看,学生的阅读量普遍偏少。17.65%的学生阅读了10~20篇;23.53%的学生阅读了20~30篇;25.49%的学生阅读了30~40篇;15.68%的学生阅读了40~50篇;17.65%的学生阅读了50篇以上。文献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毕业论文实验及撰写质量,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学生文献阅读能力的培养,并设定文献阅读数量的下限。在英文文献阅读量上,39.22%的学生阅读了1~5篇,13.73%的学生阅读了5~10篇,23.52%的学生阅读了10~15篇,7.84%的学生阅读了15~20篇,15.69%的学生阅读了20篇以上。学生主要通过国内文献网站和本校图书馆获取文献资料。60.78%的学生对文献资料的要求标准为发表于权威学术刊物的高质量的文章。

四、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相关建议

(一)论文开始时间

对毕业论文时间的调查显示:63.75%的学生认为大三开始做毕业论文比较合适,23.53%的学生认为大四开始合适,60.7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大一开始实行论文导师制。尽早开展论文导师制对学生了解园艺专业、掌握专业知识、开展实践操作等具有重要帮助,对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

(二)论文工作量

对于完成1篇论文的人数,39.22%的学生认为2人1篇,37.25%的学生认为1人1篇,15.69%的学生认为3人1篇,7.84%的学生认为4人1篇。园艺专业一直以来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篇毕业论文,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力求每个学生完整地参与毕业论文的所有环节。不过,这也对师资数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鞭策机制及论文抽检

82.35%的学生认为设置答辩不通过(二次答辩)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答辩;94.12%的学生认为如果学院对优秀的毕业论文实行奖励机制或加大奖励力度,自己会努力将毕业论文写得更好;84.31%的学生认为“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对完成毕业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2020年教育部公布《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抽检办法(试行)》,从2021年1月1日起,本科毕业论文每年抽检一次,抽检比例原则上应不低于2%,体现出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我们应以此为契机制定相关制度和考核方法,从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四)导师指导

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10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指导教师要求严格、认真负责。学生期待一位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最佳数量为4~6人的占70.59%。根据新疆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教师指导学生数量应合理,指导学生数量在10~15人的教师扣1分,出现1例超出15人的教师扣3分,最低为0分。

(五)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

对完成毕业论文的目的开展调查后发现:15.68%的学生是为了获得毕业证书;66.67%的学生完成毕业论文是提升自我学术能力的难得机会;17.65%的学生对所选课题非常感兴趣,想深入研究。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五、结语

本文对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2019年园艺专业毕业论文工作进行分析,结合对学生进行的调查问卷,整理了工作程序、答辩成绩、选题来源等,期望能够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張利君,袁艳.包装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9,46(21):162-163.

[2]徐春生,祁凤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9,36(33):67-69.

[3]侯丽,莫蔚明,林天然.化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广东化工,2017,44(23):126+136.

[4]郭光明,孟晓.基于毕业论文指导的《论文写作与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7):64-65.

[5]木古麗·木哈西,玛依拉·吐尔地别克.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0):67-69.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Work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Design) of Horticulture Major:

A Case Study of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ENG Wen-juan, TIAN Jia, XU Hong-jun, XU Min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2, China)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hesis; horticulture; questionnaire

作者:耿文娟 田嘉 许红军 徐敏

第三篇:中职园林园艺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

摘 要:中职园林园艺专业的专业性、实践性很强,其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文章探讨优化中职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借助基础项目和专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专业技能

园林园艺职业是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的产物。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社会对园林园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很多中职学校积极响应社会需求,增设园林园艺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园林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课程主要有“园林规划与设计”“果树生产栽培学”“植物科学基础”“观赏植物栽培学”等,这些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践行理论,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但是,目前中职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诸多不足,这严重限制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因此,中职学校教师要重视对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优化中职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部分中职学校的实训基地建设得并不完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企业并不欢迎学生顶岗实习。这样,学生就缺少实践机会,也就不能通过有效的操作训练提升专业技能。

2.教育理念滞后

部分中职学校教师教育理念滞后,局限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缺少对岗位实际需求的调查和了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极大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3.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部分中职园林园艺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理论知识讲解得过多,实践演示过少,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教师也没有让其进行针对性的技能操练,这就失去了实践的意义。

4.考评模式过于单一,实践性不强

部分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的考评模式就是在期中和期末对学生进行测评,测评的内容主要是理论考试。这种考评模式单一,缺乏实践考核内容,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全面评价,不利于学生提升专业技能。

二、优化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1.重视实践教学,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

中职学校要重视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努力为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教学条件。首先,中职学校要加强与园林园艺专业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进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在实际岗位上操作训练,不断提高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学校也要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次,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检验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中职学校要优化专业课程设置,教师要做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师要突破教学观念的限制,发挥学生在实践中的作用

在中职园林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的限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全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動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单向输出知识的弊端,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指导,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熟练掌握应用知识的技巧。例如,在教学“园林植物的类型及特性”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植物的特性,笔者先为学生讲解了一些不同种类植物的特性和栽培模式,然后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植物,让学生讨论其种类和特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教学中,学校可依据农时为学生安排课程,教师也可依据农时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依据农时开展实践教学,是园林园艺专业依据不同季节园艺植物的栽培特点,为学生安排的实践项目,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针对性地进行实践练习,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解植物的管理知识时,就可以依据农时进行,果树修剪要在采摘后进行,疏花的管理要在开花后,植物的病虫防治要依据病虫发生季节进行针对性的安排。教师将实践教学的内容依据农时进行安排,能够使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植物栽培管理的特点。

4.借助基础项目和专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职学校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生活中的植物认识不多,教师进行的“认识植物”实训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逐渐学会区分植物类型,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因此,中职园林园艺教师在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植物品种识别”的基础实践项目,要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

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是现代园林绿化产业一线。因此,中职学校要为园林园艺专业学生开展校园绿化专项实践训练,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如引领学生依据校园布局进行植物栽培等,让学生在栽培过程中进行专业性的实践训练。

三、结语

总之,中职园林园艺专业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实践性,实践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职学校园林园艺专业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园林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梦雨,李成忠,张衡锋.基于产教融合实训平台的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16).

[2]王继煌,李晓铁.中职园林绿化专业建设与就业创业平台相融合研究[J].广西教育,2018(30).

[3]陈造勋.中职园林植物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广西教育,2017(22).

[4]左明.初探中职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J].高考,2015(06).

作者:严丰

第四篇: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核心,该文针对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和学生特点,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创新培养的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生创业社团、技能大赛以及教师培养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等方面入手,指出了高职园艺技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构建了基于能力递进的创业知识传授和创业思维开发、创业能力培养和学生创业实践的高职园艺技术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创新能力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bility of Horticulture Technical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u Hong et al.

(Landscape and Horticulture Department,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L College,Taizhou 225300, China)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Horticulture technical specialty;Innovation ability

創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创新拓展了人类的视野、更新了人类的知识,为现代科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自2015年李克强总理政府报告提出“以体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推动和激发群众创业创新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内涵。教育行业是其他行业的基础,教育行业的创新应走在时代前列[1]。

高科技人才的竞争是社会竞争的主要内容,而高科技人才的竞争主要是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特殊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技能应用型人才[2]。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1 创业创新相关概念和内涵

1.1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或enterprise education)是指提供人们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从业者具有明锐的观察能力,使之能够把握别人忽略的机会;并且具有自我评估能力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在他人犹豫不决时果断做出行动,因此创业教育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自我认知、风险评估等的教育。目前,国内广义上的创业教育是通过相关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业的能力,狭义的创业教育通过创业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从事某种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观察能力,使之毕业以后能从事创造性工作、胜任创新型岗位需要[3]。高职院校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创业教育就是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走入社会后在工作中能自我发展和自主创业。

1.2 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一种从业能力,是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基础上获得综合性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其中创业素质包括创业热情、价值观、发现能力及创新能力[4]。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5]。因此,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本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等的专业能力,还必须具备创业所必须具备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

2 高职园艺技术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所谓教育,就是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后剩下的东西。”这是爱因斯坦眼中的教育真谛,因此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而是保有“神圣的好奇心”。“神圣的好奇心”就是探究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以及在这探究中所获得的喜悦和满足感。而作为现代高职教育,其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增加行业前沿内容,避免“一本教案用终身”的现象;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选用适当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是面向生产类从事园艺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到研发生产的一个综合性的专业[6],其目的在于应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理论和与之相适应的栽培技术方法来培养学生从事园艺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综合研发能力,而植物个体生长除受个体遗传特性影响外还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因此园艺专业学生须具备敏锐的田间判断能力,此外农业周期性长,前期投入大,学生还需具备市场判断能力;因此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7],这也是当前高职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因而现代高职教育就是教师应用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所学知识产生新的构思、把握机遇、在工作中实现创造性发展和自主创业的教育。

3 高职院校园艺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高职园艺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园艺专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因此园艺专业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从多方面、多途径和多层次入手。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通过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创立学生社团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赛等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判断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贯彻创新培养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其本质是创业者全面素质的具体化,高职教育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内容。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高于技校生,同时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又高于普通院校本科毕业学生。因此,在学生培养时要贯彻创新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多种途径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行业企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8]。高职教育要实现创新必须将创新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管理方面,根据学生的创新实践教育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内容选择上要与时俱进[9]。此外,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教师更新创新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努力探索专业前沿领域。

3.2 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园艺创新类课程 高职院校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就必须体现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特色,重点是解决好课程设置和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衔接。笔者调查发现,国内很多高职院校未开设正规的创业创新类课程,导致很多学生有创新的想法,却不能落到实处,无从下手,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源于本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开设园艺专业创新类课程,使学生了解创新的原理和特征,综合已有的成果或者对成果进行综合性叠加,使成果在新领域创造新价值或发生质的飞跃。组建由老师、学生和企业人员共同组成的科技创新团队,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如2016年暑期组建创新团队开展“泰州市有害生物调查”,首先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学生分组调查不同区域有害生物分布和危害状况,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总、讨论和论证。通过类似的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是检验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調动他们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3.3 高职院校学生和老师共同组建园艺类专业社团,进行园艺创新教育探索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能服务生产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学生除掌握课堂和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有本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专业社团活动能为课堂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架起一座桥梁[10]。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园林园艺类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于2013年成立了组培协会、花艺与盆景协会、植物标本协会和水族协会,这些专业社团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学生构思创意并动手操作完成作品,作品在社团成果展上接受教师和学生点评,通过社团活动开发学生创新思维、挖掘学生创造潜能,并且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实践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3.4 以赛促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竞赛是园艺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为学科竞赛的根本宗旨就是“创造性”,竞赛不仅考验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还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同时,通过参加竞赛,学生可与其他院校参赛同学交流,查找问题,弥补不足[11]。高职院校通过以竞赛为载体的交流和总结可协调提高学生学生创新能力,因此,竞赛成为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学生曾多次参加省内、国内组织培养、插花和种子质量检验等各种竞赛,一方面参加大赛锻炼了自己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另一方面竞赛吸引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参与其中,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相互交流、切磋,思想上相互碰撞,工作方法上相互补充,创新思维和创新热情得到升华,如果能在竞赛中获奖,将会提高他们自信心、自我认知能力,否则他们个人受挫能力也能得到提升,这些都是他们面向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学科竞赛也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创新型的优秀人才。

3.5 培养一支既能胜任创新教育,又能服务企业创新的创新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创新型教师一方面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有效的创新方法,能从事和指导本行业实践活动,并能将创新理念、方法及态度融入日常教学当中;另一方面了解行业、用人单位对创新型人才能力和素质的需求,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在以后的岗位创新型发展和创业提供指导[12]。为使职业院校教师教师满足创新型教师队伍要求,学院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普及现代职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理念;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就业指导师等的短期培训,实证演练、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4 结语

“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创新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知识不创新,科技不发展,一个民族就不能立于世界之林”,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型人才,教育应首当其冲,对我们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而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对于园艺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个全新的课题而言,目前尚无统一的培养模式可供借鉴,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更新教学内容,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学校专业社团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想,锻炼学生创新能力;鼓励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国家级技能大赛,以赛促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静.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冯红瑞.高职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问题探析[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3]王锋尖,巩建华,柯尊伟.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与模式研究——以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5):121-124.

[4]刘硕.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5]吴志红.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学生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3):25-27.

[6]易弦,董斌,赖巧晖.高职院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08):323-325.

[7]安波.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析——以专业为依托,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7):82-83.

[8]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9):78-80.

[9]陈彦霖,陈全勝.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63-164.

[10]姜宗庆,余乐,刘行,等.基于“专业社团”培养园林园艺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7(07):166-168.

[11]贺敬良,赵华.以赛促学——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5(51):162-163.

[12]杨建寒.培养创新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3(02):56-59.

(责编:张宏民)

作者:吴红 李成忠 姜宗庆 张成霞

第五篇: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 以目前独立学院改革与当代社会发展为背景,结合园艺科目的实际状况,分析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方案,促使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工作质量得到保证,以便给其他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园艺产业作为绿色产业的支柱之一,体现了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型的发展趋势,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依照独立学院园艺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系统的方式,培养学生了解与应用知识的转化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便为国家园艺事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1 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理念落后且教学资源匮乏

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理念落后与教学资源欠缺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过程中,不太注意培养其获取技术与知识的能力与方法,尤其在培养其实践与创新能力上,忽略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开展单一化、统一化教育,没有将终身教育的教学理念贯彻在其中。

同时,独立学院在实践教学中的教学与资源配置方面也存在不足。如实验设备设施数量少、先进程度不够,基本无法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独立学院已有的练习场所满足不了园艺学生在生产、实验课堂上的实践要求,特别是其中果树等科目的实践要求无法达到[1]。

另外,在独立学院的师资方面,非常缺少实践能力优秀的教师和辅导人员,存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缺少实践经验,而经验多的辅导人员不参与课堂教学的现象。

1.2 实践与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课程配置缺少灵活性,教学方式传统老旧。例如,大部分独立学院园艺专业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实践教学环节,而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院实践活动缺乏基地。学院在制定培养目标的时候没有从实践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角度出发,无法体现现今园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技术。另外,虽然独立学院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做实验,但是大多为验证实验,欠缺综合性实验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时更关注形式与过程,对教学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2]。除此之外,学院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资金有限,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造成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关注度不足的现象。

1.3 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独立学院园艺专业的实验室存在着封闭管理与重复构建的问题,而且由于实验教学的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不同,无法有效共享教学资源,极大程度出现了教学资源的浪费现象,促使园艺专业学生在开展实习活动方面严重受限,管理体制滞后[3]。除此之外,部分独立学院园艺专业的教师在安排实践教学时,选择在学生的暑假期间,错过了农时,影响了学生的实习效果。

2 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2.1 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将实验课程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并且在进行实验课教学的时候,科学有效地应用校园的实验室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院领导及教师应该不断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在给园艺专业的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有效整合多媒体课件、课堂理论讲解等内容,让讲课、练习与训练有机统一。例如,核心实验教学时,应该把图片围绕植物生长期展開,同时将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结合起来,并且在结合过程中,时刻关注植物的发展情况,对课程进行合理优化与配置。此外,独立学院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果园管理能力、菜园管理能力与园艺企业经营管理综合能力方面,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通过举办各类竞赛活动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与知识面,并通过采用当代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独立学院园艺专业的教师在改变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一般情况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遵循实践课教学目标,并以该目标来创立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同时,学院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应该合理优化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室课程,通过执行实训基地教学计划,将课堂与实验室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向社会、深入园艺行业。通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有效讲解专业课理论知识,不仅能提升理论课程授课的效率,合理优化教学培养大纲,而且还能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促使学生充分学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并有效应用在实践中。此外,教师通过实践对理论加以验证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园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为国家园艺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研内容,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小组,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

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应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独立学院专业教学的重要条件就是实验室,所以学院应该高度关注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并且提供大量的经费支持。就独立学院园艺专业目前情况而言,应对实验室进行统一管理,不断强化自身对外服务的能力。同时,为了促使实验室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应该采用校园计算机联网管理,使得实验室面向园艺专业所有学生,便于其在实验室内更加顺畅地交流。而且此类实验室教学模式对教师要求较多,所以有利于提高独立学院的实验教学水平。除此之外,实验室管理制度完善以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周围群众解决园艺技术方面的难题。

2.4 完善师资结构配置

对于独立学院园艺专业实践教学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而言,完善师资结构配置是提高该专业教学改革效果的重要举措。1)学院应对原有的师资结构进行分析,找出园艺专业教师与实践辅导人员的最佳配比,为下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做好准备。2)独立学院应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宣传,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以更好地吸引有实践经验的园艺专业教师或辅导人员加入。3)学院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培训活动,特别是关于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培训。可以进入园艺产品种植基地学习技术,也可以向其他学校“取经”,汲取其成功先进的教学实践理念。4)学院应为教师创造良好的自我提升氛围,鼓励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同时积极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以此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园艺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分析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完善师资结构配置等改革建议,以便为相关企业培育出大量符合要求的园艺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唐艳平.园艺专业花卉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绿色科技,2019(19):305-306.

[2] 汪洋.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真题实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8(8):124-125.

[3] 蔡虹.关于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专业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5):91-92.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20-01-12

基金项目:2017—2018学年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园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应用研究”(2017433003)。

作者简介:张芳(1982—),女,河南淅川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培养。E-mail: 910380646@qq.com。

作者:张芳

上一篇:渔业管理论文下一篇:中教免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