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而金融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来自降低交易成本与追求利润最大化、规避监管机制及防范与转嫁风险的内因,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监管的放松和经济制度的改革的外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篇1:

金融创新风险及其防范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推动,而金融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金融创新是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推力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从传统的分业经营到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的混业经营。从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到新兴的客户管理,从面对面的柜台服务到电子化远程服务,从单一的存贷款产品到为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金融产品,金融创新活动一刻未曾停止。针对金融创新产品推出速度快、更新周期短,组合化、交叉化、复杂化发展、电子化程度高的特点和趋势,及时引导金融业加强风险管理,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金融创新,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十分重要。本文从金融创新风险的内涵人手,在分析金融创新的正负效应的基础上。探讨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相应对策措施。

一、金融创新的文献综述及其风险内涵

(一)金融创新文献综述 鉴于金融创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论界对金融创新风险及防范也开展了积极的讨论。于江(2002)认为,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功能,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并从确立金融机构的企业地位、培育竞争性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等方面,提出促进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丁述军(2002)从剖析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以及我国金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指出金融创新活动对金融业自身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产生深刻影响,我国的金融创新也正在走向深入发展阶段。杨充霖、张存刚(2003)认为,金融工具创新带来的风险防范功能有可能取代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功能,成为将来风险防范的主要方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创新,它通过保险和证券机构分散了由银行单独承担的金融风险;二是工具创新,它使得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散和排除风险成为现实。张晓琴、冯莉(2005)从金融创新本身出发,分析了其发生、发展以及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认为金融创新在给金融业注入新的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金融风险,并提出金融创新已成为今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张宏伟(2006)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提升竞争力和吸引力的有效方式,但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应从金融创新方向、机制、路径等着手防范金融风险。刘志海、王睿(2006)从金融创新的动因和风险形成机理的分析入手,认为金融创新是将金融领域内部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所创造和引进的新事物,主要是指新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制度、金融业务、金融机构的创造和推广。刘曙光、张慧(2007)认为,金融创新为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风险和获利手段,促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推进经济金融发展,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新的风险。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内涵 金融创新风险是指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创新供给主体的创新措施不能顺利实施,或者是创新收益遭到损失的可能性。它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即由于设计过程中各种不确定的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另一部分是金融创新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即由于实施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而使实施受到阻碍或实施效果严重偏离预期的可能性。这两种风险之和,即为金融创新总风险(苑德军,2002)。其表现为:一是金融创新风险的形成原因。一方面,金融创新通过影响货币供应量而使通货膨胀成为可能。例如,商业银行的新型负债账户、可转让存单、证券化贷款等金融创新创造了新的货币供给,现代金融业电子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货币流通速度,也相应增加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调控信贷规模的难度。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弱化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其表现在:投资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准金融机构的不断涌现,导致金融监管的领域扩大,对象增多,难度加大;由于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大,对于其监管难度也在增加。此外,金融创新降低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金融创新使得各种金融机构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使局部的金融风险能够迅速转化为全局的金融风险;同时,大量的金融创新工具为投机活动提供了诸多“冲击市场”的手段,都降低了金融机构的稳定性。二是金融创新风险的构成。金融创新风险可以分为:设计风险,即由于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如期出台;市场风险,指市场价格变动而导致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变动而产生的风险,这里的市场价格主要是指基础资产的价格;信用风险,指衍生交易的一方不按合同条款履约而导致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指金融衍生工具的持有者在市场上找不到适当的对手,只能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将衍生工具出售所造成的风险;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或清算系统失灵而导致的风险;法律风险,指由于交易合约内容不合法律规范,交易合约不具备法律效力或其他方面的法律原因,而给交易主体带来的风险;声誉风险,指由于操作失误,不按时履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其他原因,而给组织创新工具交易的机构或交易中的一方的声誉带来的不良影响,声誉风险这种无形损失,经过一段时间后一定会转化为有形损失。三是金融创新风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各类金融创新风险中,市场风险又占据主体地位,它与其他风险紧密联系。比如,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上,某种衍生产品的价格波动越大,交易主体无法履约的可能性就越高,因而信用风险也就越大,市场风险越大,交易主体将衍生产品合约在理想的价位上脱手的可能性就越小,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大。同样,其他风险也会对市场风险产生影响。因此,金融创新的风险体系是一个由多种风险交织在一起彼此制约的复杂链条。

二、金融创新的正负效应分析

(一)金融创新的正面效应分析 金融创新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交易品种,显著提高了金融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效益,促进了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推动了金融业向纵深改革。如网络银行的兴起就是信息技术使用后在金融业的具体表现。从微观层次上讲,金融创新可以使金融业有效地转移各种风险,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许多新的业务领域和盈利渠道;从中观层次上讲,金融创新有助于缓解金融业资产负债不对称的风险;从宏观层次上讲,金融创新可以通过增加金融产品并提高服务质量,显著增强金融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提升金融业的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增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

(二)金融创新的负面效应分析 金融创新打破了金融业原有的平衡,在减少风险的同时创造出新的风险。金融创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金融创新使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作为经济结构变化、资产价格和利率、汇率及金融市场反复易变性的产物,金融创新反过来促进了金融业经营效率的提高,而资本流动性的增强,对利率、汇率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引起资产价格的易变性加剧。其次,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加,金融业进一步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为了获得利润,金融机构不得不更多地从事高风险的业务,从而使金融机构信用等级下降。同时,当代金融创新一方面直接加大了金融机构之间、金融市场之

间、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间接推动了以金融业务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资本流动国际化为主要表现的金融国际化趋势,致使局部的金融风险突破了地域限制,转化为全局性的金融风险,从而削弱了金融体系抵御局部风险的能力,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再次,金融创新使金融业趋于非中介化。随着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创新工具的增多,商业银行作为传统贷款中介人的地位大为削弱,许多信誉较高的大公司转向金融市场直接融资,商业银行只能将贷款投向信誉较低、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从而使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下降。因此,在设计、开发金融创新产品或引进、吸纳国外的金融创新成果时,必须对能有效提高金融业的运作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的金融创新,大胆开发和引进、运用。最后,金融创新削弱了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大量新工具的产生,导致各种金融工具的区分越来越难,传统的货币测量和监督采用的货币层次渐趋失效,货币总量与信贷总量的监控难度加大;同时,金融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使金融监控越来越复杂。因此,在两者的博弈过程中,监管方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导致监管弱化。

三、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推进金融创新,分散金融市场风险,加快房地产金融发展通过分散金融市场风险,曾是美国化解储贷危机的有力工具。上世纪70年代,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处在初期阶段,市场上金融产品比较单一,对银行间接融资渠道的依存度非常高,大量房地产贷款由银行系统持有(其中约三分之二由储贷机构持有),累积了很大风险。至1980年代,美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大量房贷违约引发了储贷机构的倒闭风潮。据统计,截至1980年储贷危机爆发时,美国银行系统共持有近70%的房地产按揭贷款。这次储贷危机甚至威胁到美国整个银行系统,迫使美国政府、美联储动用大量资金清理储贷市场。随后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法规,放松管制,促进金融市场创新,将原来高度集中在银行系统的房地产按揭贷款资产,通过金融市场分散给不同的投资者主体。到1993年,银行系统持有的按揭贷款比例已降低到30%左右,并长期保持在该水平。通过现代金融产品的创新,美国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由金融市场上不同投资者群体分担,减小了房地产发展周期对金融体系和整个国民经济可能带来的系统性冲击。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系统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隐患。房地产金融市场的不发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影响我国银行系统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潜在风险点。因此,应大力推进房地产金融领域的创新,尽快推动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以化解集中于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

(二)加大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力度 当前,激烈的竞争迫使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流动性过剩又迫使其迅速提供更新、更直接的能让消费者受惠的金融服务。但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深化和金融业务的细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日趋严重,金融衍生产品的链条越拉越长,潜在的风险越来越难以察觉。这种情况下,若监管不到位,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极易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因此,监管部门应要求市场参与者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并解释衍生产品收益和风险形成的机理,同时也要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事前约束信贷市场中金融创新所可能伴随的道德风险。

(三)稳步有序推进金融开放 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风险对境内资本市场的冲击。近年来,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带动下,流动性的境外输入成为境内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次级债危机迅速波及全球资本市场再次表明,在全球资本流动日益频繁且市场预期趋同化的背景下,一个开放经济体的金融市场很难独善其身。对目前我国还处于建设初期的金融市场来说,市场规模、金融产品以及抗风险能力尚待完善,稳步有序推进金融开放至关重要。事实证明,相当数量的境外资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境内,加剧了境内的流动性过剩。鉴于此,金融监管层当前尤其应加大协调和配合力度,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防止其对境内金融市场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四)切实防止资产价格过快攀升与资产泡沫堆积 资产价格虽然是一种虚拟经济元素,但却往往隐藏着巨大的破坏力,其过快攀升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实体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伤害。无论是美国次贷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上世纪日本的经济萧条,资产价格的过快攀升都是一个直接诱因。对此,我国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引以为戒。

作者:郭书山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篇2:

浅析金融创新的动因

摘 要: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而金融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来自降低交易成本与追求利润最大化、规避监管机制及防范与转嫁风险的内因,以及科技水平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监管的放松和经济制度的改革的外因。

关键词:金融创新;内因;外因

自经济学家熊彼德于1912年提出金融创新后,大量的金融创新实践和相关理论丰富完善了金融创新理论体系。对于金融创新活动的主要原因主要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一、内因

(一)降低交易成本与追求利润最大化

金融机构为了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会不断地进行金融创新,使货币向着更加高级的形态发展,从而产生了新的中介机构的交易工具。可见,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最主要动机,而交易成本的高低也决定了金融工具及金融业务是否具有实际意义。

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目标,高利润也为企业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任何一种金融创新业务和产品的产生与发展都是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结果,而如何在所处的经济环境与法律法规的框架下进行金融创新则是金融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格林(B.Green)和海伍德(J.Haywood)认为,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人们对于金融产品及服务也产生了新的需求,金融机构为满足市场的新需求,必须进行进入创新活动,从而实现利润的持续增长。

(二)规避金融管制是创新主体逐利本性的外在体现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E.J.kane)提出,政府管制在本质上可以等同于一种隐性的税负,它不仅增加了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还阻碍了金融机构去充分利用管制外的盈利机会。故当金融机构发现某一阶段管制外的盈利机会足够大时,就为了规避管制就会热衷于进行金融创新活动。而当金融创新活动极大地威胁了金融体系的稳健性时,有关当局就会调整政策加强管制。从而形成了“管制——创新——再管制——再创新”的相互交替的推动过程。1983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L·西尔柏(William L Silber)在他的论文《金融创新的发展》中对金融创新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抵抗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进一步,他提出金融压制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约束主要来自政府等金融监管机构的管制,内部约束是金融机构自身制定的各种内部目标,如资产负债率、可持续增长率等。而当金融机构面对这两方面的金融压制时,尤其是因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而产生金融压制时,将会通过降低机会成本以及对影子价格与实际价格的管理区别来寻求最大化的金融创新。

(三)防范和转嫁风险

金融业由于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性,故其经常需要为规避风险而进行创新活动。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完全崩溃与两次石油危机都促成了为了防范和转嫁风险的金融创新。投资回报率因通货膨胀和利率、汇率的无常波动具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金融业为此不断创造出可以降低利率风险的金融工具。

二、外因

(一)科技水平的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逐步在金融业中得到了广阔的应用与发展的空间,从而促使了金融业向着电子化、便捷化的方向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科技支持。银行借此改善自身,在日常金融活动处理和管理成本的降低上以及改变客户对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方式上有了突破性进展,并且大大增加了金融产品的数量以及种类。又如自动员机的推广,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客户,而且借此扩大了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韩农(T.H.Hannon)和麦道威(J.M.McDowell)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银行市场结构的变化与科学技术水平的特高密不可分,从而认为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因素就是银行业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

(二)市场竞争的加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种类在近些年以显著的趋势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越趋白热化。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如何提高自身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就成为了金融机构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根据市场变化进行金融创新无疑是实现此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从这方面来看,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金融创新的演变史。

(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和汇率、利率的剧烈波动上。而利率和汇率的急剧变动给投资者、进出口商和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风险,而金融创新以抵御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的金融产品的形式而出现(如金融期货、期权、利率互换等)。由此可见,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金融创新的产生具有重大影响而产生的。

(四)金融监管的放松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范围内出现放宽金融管制的浪潮,即金融自由化的出现。金融自由化自身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制度,为金融创新提供了适宜的的生长环境,使得金融创新活动成为一种大势所趋,金融创新呈现出空前的蓬勃发展势头,许多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就是在这种金融监管放松的环境下产生的。

(五)经济制度改革

金融創新是制度创新的一部分,它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实现一种制度的变革。基于此,金融体系内的所有因制度改革的变动都可看作是一种金融创新。故政府行为的变化就会导致金融制度的改变,比如1919年美国联邦储蓄系统和1934年存款保险制度都是因为政府当局想要稳定金融体系而建立起来的,这虽然有金融管制的成分,但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作是以中国金融制度创新行为,即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尹龙.金融创新理论的发展与金融监管体制演进[J].金融研究,2005(03):7-14.

[2]马根发.中外金融创新动因分析[J].上海金融,2005(08):53-55.

[3]陈进忠.金融创新与中国商业银行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5.

[4]马梦琪.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与服务跨市场创新研究[J].金融论坛,2008(07):35-41.

[5]孙国茂.金融创新的本质?特征与路径选择——基于资本市场的视角[J].理论学刊,2013(06):35-42.

作者:谷丽

金融创新对金融业推动论文 篇3:

金融创新风险的隐患及防范策略式微经济视野

【 摘 要 】金融创新是金融业发展的动力,近几年,大量金融创新产品及金融创新工具的产生,丰富了金融市场,推动了金融行业的发展,提高了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我们应鼓励金融创新的产生。然而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创新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的产生,我们在积极推进金融创新需清醒认识金融创新潜在的风险,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防范这些风险发生。我们可以从完善金融立法、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创新主体、加强预防金融创新风险的国际合作等方面防范金融风险,使我国金融体系高效、稳定地运行。

【 关键词 】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风险;风险防范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阐释

对于金融创新的解释,各个学者有不同的定义,大多数学者的解释由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观点衍生而来,他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Theory of Econoforc DeveloPment)中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创新建立,是对企业要素实行新的组合方案。 创新包括新的技术与组织管理上的新思维。具体地讲,创新包括四种情形:(1)新的产品出现的意义;(2)各类资源开发;(3)新的市场创新开拓;(4)新的生产组称为组织创新。

从宏观层次上讲,金融创新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金融发展史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体系以及货币制度的历次变革都可视为金融创新。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行业结构上的创新都包含在金融创新的范畴内。

从中观层次上讲,金融创新主要是政府或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了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降低成本,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而逐步改善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功能。它包括技术、产品以及制度上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采用改进的生产方法,重新组合生产要素或者添加新的生产要素;产品创新是指生产性能更好、技能更优的新产品;制度创新是为了提高效率,改进管理制度,使新的制度更完善,效率更高。

从微观层面,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它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的创新:信用更多的创新,如利用短期贷款和中期信用,分散投资者独家承担贷款票据发行便利等风险;经济制度之间的各种新工具的转移,金融工具的虽然有风险,它包括原来的金融工具来提高偿付能力和转换的新的一些金融工具,股权创造创新,它包括债权人权益成为新的金融工具。“对金融机构来说,要严格控制金融风险。风险管理人员要严格看待风险问题,观望整个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做到期评估风险作用。

二、金融创新风险的产生原因及隐患

金融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个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的历史。发达国家金融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就来自于实体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化的金融需求。从商业银行由单纯存贷业务转型、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共同基金业高速成长到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壮大,金融创新就是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并且有力地推动了整体金融市场的大发展,也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稳健成长。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提高金融业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金融风险,和甚至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住房金融创新盲目诱导和全球各地的金融危机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此,在促进在同一时间,中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必须清醒认识创新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金融创新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市场风险。市场价格变化和价格的变化会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从这里的市场价格产生的,主要是指标的资产的价格;(2)设计风险。是由于在金融创新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使金融创新措施未能按时来,甚至有流产的可能性;(3)流动性风险。市场中的金融衍生产品找不到合适的对手,只有在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4)信用风险。不按照合同的条款而导致性能风险的一方的衍生物;(5)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控制系统或系统故障导致清算风险;(6)法律风险。是因合同内容不符合法律,贸易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原因(7)。是由于操作错误,不在时间性能,在有关法律,违反规定,组织创新工具贸易组织或负面影响的名声,这无形的损失的声誉风险。

首先,通过影响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金融创新是可能的。商业银行新的种种负债账户,大额可转让存单。与现代金融电子化的进程加快,电子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从而提高汇率。此外,国际金融创新通过电子交易的各种工具,如扩大货币乘数,倍数。首先增加了中央银行所控制货币供应量,控制信贷规模的各种阶段难度。

在金融创新界,扩大国际金融监管领域,对象是在上升,除了一般的监管机构,监管部门需要信托一些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等;由于各个表外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在任何时间资产负债表外的风险都可以被转换成真正的风险,增加了难度表外业务的监管作用。

此外,降低了金融体系的局部稳定性。金融创新在原来的模糊划分边界的各种金融机构,促进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资本流动的国际化标准,地方财政风险是能够迅速融入全球金融风险当中,使我国经济迅速增长。

三、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策略

激发国人金融创新动力,提高国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目前在我国景荣形式下的激烈竞争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加强金融监管、加强行业管理监督、规范金融界的新创新、借助国际力量来协助预防新的风险发生。

(1)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各国监管当局和国际性金融监管合作机构一直在积极地探索有效的风险监管办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金融风险监管规则,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范风险的措施,以构造金融创新风险的监管机制。

首先,我们要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律体系。法律是个硬约束,有了法律为依据,一切才有法可依,惩罚才有坚强的后盾,金融监管的有效运行也必须有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做后盾。不仅要有主体法律,还要有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以约束各金融主体;其次,要对市场准入实行严格的监管,对各种将要上市的创新工具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审核,防范和控制创新风险,这是防范创新工具风险的首道关口;再者,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建立和健全金融信息披露制度,达到防范金融风险作用,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目的。

(2)加强行业监督,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发生。我们强调,加强政府监管应注意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工艺的复杂,规模庞大,所有监管机构努力为所有交易的综合实施整顿方案。监管机构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的管理,充分调动金融市场各类人群积极性。理应在银行业市场的种种风险维护,进而提高银行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观,促进银行业的积极健康发展,维护金融体系起到了积极稳定的作用性。

(3)规范,防范金融创新风险。首先,金融创新的主体应根据其大小,资本,能力等,确定资产负债表外业务占总资产的比例,并掌握了资产负债表的位置,表外业务与表中单独管理,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突发事件应对措施;金融机构要在实践中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所有建议监管强调内部控制制度在金融监管的核心作用,以加强金融创新工具的复杂交易系统,明确完善内部的管理控制,楚涨停板,管理者清楚自己职责所在,对未经批准的交易活动或违反的商人和主管制度,要有一个明确的惩罚制度。政府对金融机构来说应该承担监管责任,但不能过多干涉金融机构的运行模式,否则付出的成本和代价会更高。我们应明确交易员的权限,要明确的责任范围和实施全面化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过程和定期检查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的内部监督职能的发挥。中国按部就班进行金融自由化进程,是非常英明和正确的。”要在公司治理坏账处理、一些不好资产处理都做好全面准备,使得进一步开放。 美国债危机使中国经济意识到,我国金融行业对外开放必须要实行最好方式进行,事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全面应对金融开放带来的一些风险问题。

(4)加强国际合作,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国家监管机构和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组织可以有效地降低了金融创新的风险。第一,加强合作的国家之间的监督管理,金融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金融机构,金融创新业务以及金融市场面向国际化的发展方向。金融创新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利润,也会带来一些料想不到的新风险,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会使金融风险波及更多国家和地区。 国际金融创新的风险而不是一个国家的监管,它涉及到全国至全世界的金融安全性,我们加强国际合作非常重要;其次,基于金融国际化的一个扩展,开放经济条件下金融监管的单一国家有时失败,这使得国际合作的监管是非常必要的。如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是全国证券期货监管的国际合作组织的证券监管机构,于1994成立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通过向成员国提供咨询平台,提高保险领域的监管标准。他们通过国际合作,以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作者单位:河南财鑫集团)

【参考文献】

[1]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 谢申祥.金融创新的监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4.

[3] 屈小博.我国金融创新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5.

[4] 周礼平.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金融论坛,2004(4).

[5] 胡珀,孙建华.试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08(4).

[6] 黄景瑄.论当代金融创新发展与中国金融创新[J].集团经济研究,2007(2).

[7] 胡珀,孙建华.试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创新风险防范[J].金融与经济,2008.

[8] 纪瑞朴.金融创新暗藏风险[J]. 金融电子化,2007(4).

作者:顾兴华

上一篇:全县五五普法工作总结下一篇:春季消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