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心得体会

2022-11-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工作与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各种信息的启发,我们可能会获得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可使我们更好的成长。怎么样写出好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六一儿童节心得体会》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第1篇:六一儿童节心得体会

儿童声乐教学体会

【摘要】心理学和生理学的很多繁杂的术语,比如感官、知觉之类会告诉人们儿童发声器官的特点及职能特征,并确定某个年龄段的学习特点。当我们根据自身的体会,用更直接和更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我们所感受到的儿童的声乐学习的特点,以求得理解,又何乐而不为呢?

【关键词】儿童;声乐教学;体会

随着文化事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进展的日益深入,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了学习声乐的队列当中。声乐是早期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儿童基础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在儿童声乐教学的这篇土壤里,有待于更多的声乐工作者去探索、耕耘,不断迪去完善声乐教学方案,这需要我们教师下一番苦功去努力发现更多的教学方法。

一、童声演唱

儿童的身体器官及歌唱器官很稚嫩,因此对于儿童来说,不容易形成很多对于成年人来说的歌唱毛病,便于调节,以达到声音松弛的效果。这样,即使在变声器期间和变声期后,学生已有的声乐基础会使得继续的声乐学习变得轻松自如,从而避免了成年学习者的喉咙发紧的各种毛病。所以说,童声歌唱学习对于歌唱者来说,是个应该抓住的非常好的学习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为以后的声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更何况,童声体现出的不仅仅是人们对纯洁性的美好追求,更带给人们来自天使般的音乐感受,甚至可以说,童声演唱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是一个人终身的演唱,是生涯中比较短暂也相对更加珍贵的一段岁月。

二、培养童声的重要时期

对于学生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声乐训练,很多家长表现出很大的关心。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孩子对声乐的学习不宜过早。因为在6岁以前,孩子的声带以及发生器官等都过于稚嫩,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对声乐的理解能力还没有形成,这时候加强孩子的声乐学习只能是一种肤浅的学习。因此,在这一时期,应该主要应该培养和引导孩子们唱歌的天性,激发其对音乐的幸福,引导孩子们多听一些歌曲,逐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准和对节奏的把握。多听他们喜欢的歌曲,快乐的歌唱。让孩子们自然的歌唱最好,同时鼓励和培养孩子们唱歌的天性。因此,在7岁及以后开始对声乐的学习是比较好的选择。此时的孩子因为其生理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声带的发育比较完整,同时孩子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水平,在这个时期,可以针对学生进行一些科学的发生训练,并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使孩子对音乐以及音乐作品达到一个深层次的认识。

三、方法的渐进

学习声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遵循学习的客观规律,声乐的学习更要循序渐进,使学生能更好的加强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的讲解科学演唱的各个要求和整体的协调。

(一)气息

儿童声乐的学习首先就是要加强气息的使用与学习,让他们有自觉的意识使用气息歌唱,老师在教学中要讲清楚如何保持在推动气息的状态上做发声练习及演唱歌曲。

(二)通道

当使用气息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和自觉程度,在演唱和练声中要强调把声音放在通道中演出。儿童易于把歌清晰的唱在嘴里,咬字准确清晰,这固然是儿童的优势,但是在保留儿童演唱的优点的同时,一定要强调在气息和通道中演唱,这样才能达到咬字清晰和声音畅通的优势互补。

(三)声音的柔和运用及高位置

当前两项要求慢慢达到后,下一步,更要强调儿童完全放松喉咙的意识及声音的高位置,这样,孩子的声音的整个概念慢慢会趋于完整,而由于以渐进的方式讲解,在掌握过程中,也不会造成过度的困难及理解的障碍。 实际上,前三者的训练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在声乐训练中结合在一起的,教师要灵活的把握各个原则并使之自如地结合在一起。

(四)声音的美学追求

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醒儿童注意培养圆润、流畅的声音审美意识,追求美好的声音,而不是喊唱。同时儿童的声音有童声自身的特点,无论如何训练,都要在科学发声的基础上,保持儿童的声音自然、清新的特点,而不能一味去模仿成人的音色,否则会产生很大的后果。

(五)对于曲目的选择

一方面,对于训练曲目的选择上,不能变化过去频繁,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曲目。可以先集中对孩子进行声音意识的训练。同时在声音不断调解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重复演唱原来的歌曲,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声音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可以借鉴国外一些传统的优秀儿童合唱曲目,加强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些合唱曲目要求声音柔和和谐,这也恰好是儿童声音意识培养和塑造中最关键的地方。儿童演唱最易喊叫,通过这样的声音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他们的声音审美,而且对于培养一种有修养的声音和有气质的演唱和儿童的艺术气质,都是一个良好的途径。而与此同时,通过合唱曲目的练习,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培养儿童的和声意识,合唱曲目的选择对于孩子们群体合作意识是个非常好的锻炼,让他们在合唱中感受与他人的密切协作。这就不仅是音乐的工作,这也是通过审美培育人性的一个更高层面的教育。

同时还要在声乐学习中兼顾本民族的音乐传统,选择那些朗朗上口,有民族特色,旋律优美的民族戏曲与各个时代的儿童歌曲,比如《大海呀,故乡》《让我们荡起双桨》《红蜻蜓》《沂蒙山小调》等等各个民族的经典儿童歌曲及传统民歌,在声乐学习中,激发孩子们热爱美好音乐,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浓厚兴趣和素养。并进而通过新时期的儿童声乐作品在展现现当代儿童的生活和审美情趣。选择近年来新创作的好听的儿童歌曲,这些具有新的时代内容的歌曲更易引起共鸣,使得大家都来关注儿童声乐的发展,促动儿童歌唱事业的进步。儿童歌唱将能更好地摆脱成人歌曲的影响,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六)注重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

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有利于塑造儿童的学习意志和品质。声乐是一门艺术,在声乐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对儿童想想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采用符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方法,尽可能的采用直接的方式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实现对发生状态的掌控。可以采用互动教学,让孩子互相听课,从而提高对声乐的认识,识别各种声音问题,养成对审美声音概念的培养; 也可以组织、提供给孩子们大量的演出机会,让他们在舞台上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不论是舞台表演、舞台感觉和对声音的现场控制力都得到全面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四、总结

审美教育是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喜欢儿童,他们天真、纯洁、自然。也许通过美好声音的学习,孩子学会不仅是如何发出美好的声音,不仅是完整的优美的唱出一支歌曲,更不仅是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而是通过一项他们喜爱的艺术,培养良好的健康的人格,我们历来注重审美教育对于一个人良好性格形成的重要性。孔子说:“诗者,一言以蔽之,思无邪。”难怪国内外很多著名的美学家一直把美和美学教育当做社会解放的途径,这也许绝对不为夸张,一个个美好个体和人格的培养,必定会造就更高素质的下一代,一个良好端正的性格的培养必须从儿童抓起,教育修剪人的天性,使之和谐,一个民族的发展关键看教育,应该是百年基业从小事做起,从这一点上看,声乐学习就不绝是一件小事,她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并且是人的一次变革,这更是一个有使命感的工作。

作者:朱娜

第2篇:儿童手部爆炸伤252例护理体会

儿童手部爆炸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可发生在手掌炸裂、手指离断、全手毁损及缺失等,往往患者伤情较为严重,且致残率高。为减少患儿的心理创伤,对252例儿童手部爆炸伤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11年3月收治儿童手部爆炸伤患者252例,男237例,女15例,年龄2~13岁,平均8岁。受伤部位:右手90例,左手151例,双手11例,其中有13例合并头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炸伤。按受伤严重程度和伤情特点将手部炸伤分为四型,Ⅰ型仅有皮肤灼伤、挫伤或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治疗选用清创缝合或植皮修复;Ⅱ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或骨关节损伤,但无手指血运障碍,治疗选用骨与关节复位固定,肌腱修复的同时必须皮肤覆盖;Ⅲ型手部广泛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有肌腱、血管、神经或骨关节损伤、手指缺血、离断或缺失,治疗需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血管吻合和皮瓣移植;Ⅳ型手部广泛毁损,治疗选择截肢术[1]。

治疗方法:Ⅰ型36例患者,清创缝合29例,植皮7例。Ⅱ型129例中,带蒂皮瓣修复124例,前臂背侧皮瓣修复3例,前臂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2例。Ⅲ型82例除常规修复骨关节、肌腱及神经外,采用血管吻合或血管移植重建拇手指血运共12例17指,断肢再植3例3指,急诊手指再造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27例,手指缺失41例,截指残端修整41例。Ⅳ型5例均选择前臂远1/3或腕部截肢术。

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护 理

术前护理:儿童手爆炸伤患者被送入医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配合临床医生积极抢救,并安慰患儿和家长应保持合作,仔细询问患儿炸伤的部位、时间、是否经过处理以及全身病史等。注意观察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如伴有头痛或呕吐,要密切观察并及时行头颅CT检查,除外颅脑损伤。对开放性伤口有明显活动性出血患儿,应及时为患者包扎或绑缚上臂儿童止血带。在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轻柔、熟练,以减轻患儿痛苦。

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应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和舒适的环境,指导患儿适当抬高患手,以高于心脏10cm为宜,有利于患手供血和静脉回流,减少患手的肿胀。对Ⅰ型手爆炸伤,腕关节自然伸展即可;对Ⅱ型手爆炸伤,交腹皮瓣修复者随时注意皮瓣勿受牵拉及打折,观察皮瓣内是否积血;对局部皮瓣修复及手指再植再造者,腕及手部关节位置放置适当,以免影响静脉回流,敷料绷带包扎松紧应适宜,并根据肿胀程度随时调整。严格注意避免患手受压,可用60W蛇皮灯照射保暖,高度在40cm左右,灯上要覆盖洁净灯罩。②皮瓣及再植再造手指血运的观察:皮瓣及再植再造手指血液循环,是直接反映皮瓣及再植再造手指成活情况的重要客观指标,观察内容包括颜色、皮温、毛细血管反应及张力等。若颜色苍白、皮温降低、毛细血管反应缓慢或无毛细血管反应、张力降低或无张力,说明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或动脉栓塞;若颜色青紫、皮温增高、毛细血管反映增快、张力增高,则说明静脉回流障碍[2],如遇此情况应迅速报告医生采取紧急措施处理。③疼痛护理:因疼痛刺激可引起患儿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更易导致血管痉挛和再植再造手指的坏死,所以对再植再造手术后疼痛应给予预防性用药。对3岁以下的小儿采用双上肢外展60°,石膏托固定1周,同时应用小剂量冬眠药物使患儿处于亚冬眠状态,剂量为冬眠剂量的1/4,在术后1周内根据患儿配合情况决定停药时间[3]。④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较小且突遭受不幸,使大多术后患儿和家长均出现恐惧不安的现象,对此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从不同角度给患儿及家长以精神安慰,帮助他们消除恐惧的心理,树立战胜疾患的信念,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出院指导:为了减少患儿远期并发症,巩固治疗效果,嘱患儿家长出院后要严密观察伤口情况,并协助患儿功能锻炼及按时复诊。

结 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Ⅰ型36例患儿手功能恢复正常;Ⅱ型169例手功能恢复较好,其中102例因交腹皮瓣臃肿或肌腱粘连需行2期皮瓣修薄或肌腱松解手术;Ⅲ型82例截指残端修整41例,9例进行了二期功能重建术,手功能恢复正常为20%~80%不等;Ⅳ型5例手功能完全丧失。

讨 论

手部爆炸伤在春节期间儿童较为多见,其损伤机制复杂,兼有撕脱、撕裂、冲击、挤压和烧伤等复合作用。随着爆炸力量的增大,可以发生手掌炸裂、手指离断或缺失,甚至是全手的毁损或缺失,大多伤情较为严重、复杂,且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儿的心理。因此应积极做好患儿和家长的心理疏导与护理,消除其恐惧、疑虑、预后的担心及疼痛刺激等不良心理,有利于为患儿及家长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断并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以提高伤手或手指的成活率,最大限度取得最好的手功能恢复与最佳疗效。同时护理人员还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抓好三基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和自身素质,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唐举玉,李康华,刘俊,等.手部爆炸伤的临床分型与治疗[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7,21(1):13.

2 吕青,王爱兰,丁自海.现代创伤显微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00-201.

3 朱家恺.显微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1.

作者:杨晓敏

第3篇: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阶段教育体会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尤其在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关键词: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如今,正值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大浪潮,对于经济的发展是个可喜的表现,但对于教育,却引人深思,那么多家长远离家乡外出务工,把教育子女的重担压到老人和老师的肩上,这就出现了亟需全社会给予关爱的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语言障碍等情況,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面对这些特殊人群,如何作好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关爱他们,帮助他们,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成为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的重任。现将我在面对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小学阶段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1、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共有学生863人,其中留守儿童432名,占学生总人数的50.06%。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为作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们通过多方了解,掌握每名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看管人的情况,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通过观察总结,我校留守儿童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沉默寡言型、过渡活泼型、无拘无束型、”软弱无助型,自卑自闭型、寂寞孤独型。这些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就经常请班上活泼开朗的学生帮助他们,并利用主题活动时间,开展活动,让他们多与同伴交流,在活动中经常鼓励他们,常常有意识安排他们为集体作力所能及的事,帮助他人,让他们在帮助中体会快乐,逐渐改掉坏习惯,做到对每名留守儿童“因人施教”。

2、主动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经常性地进行交流

倾听孩子诉说的同时,争取更多的机会与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及时反馈这些留守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并督促留守儿童的父母应尽最大可能加强与孩子的联系和沟通,要求他们经常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性格等方面情况。以使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尽量减少由于“留守”而给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

3、留守儿童的情感波动性较大

对周围的反应敏感性强,他们需要平等友善、关心、理解和尊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他们更容易被宠坏、更容易形成娇气的不好习惯、也更容易在自尊心上受到伤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当采取措施使留守儿童经常保持乐观、稳定、愉快的积极情结,使他们获得爱的互需、爱的激励,从而促进其在学校、家庭的学习与生活,并引发全体师生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帮助。。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活动,如:课外阅读、画画、书法、体育等。并倡议全校师生乃至全社会都来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5、学校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

建立家访制度,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 。组建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对辅导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使留守儿童的朋辈辅导小组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的爱,是疏导留守儿童心理的催化剂。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

总之,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是学校、家庭、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全社会应提高认识,协调一致,为此做出积极努力,使留守儿童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同一片蓝天,受到同样的关爱,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作者:查卫宁

第4篇:2021六一儿童节活动心得与反思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是专门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

【篇一】2021六一儿童节活动心得与反思

为了能让幼儿度过一个愉快而有好处的节日,我园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来欢庆六.一。活动资料包括亲子游戏、幼儿及家长作品展、家庭卡啦OK赛、才艺展示、水果拼盘和爱心驿站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让小朋友和家长们感觉到节日的来临,共同分享到节日的欢乐。

我班在开展庆六一活动的过程中除了用心配合园组织的一些活动外,年级组也特意安排制订了一周的庆六一课程活动设计,想借此进一步地烘托节日的气氛,让他们对儿童节也有能够初步的认识,明白这个节日是属于他们独有的节日。对于我们小班的小朋友来说,这个六一儿童节带给他们的好处又是相当与众不同,因为这毕竟是我们小班小朋友儿童时期所经历的第一个儿童节。因此我们要加倍利用好这样的一个机会,期望透过这样的活动给他们带来某种程度上启发教育和感情因素的影响。

在整个庆六一活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工作中的失误和不足,其一,活动的准备工作还做的不是很到位,显得有些仓促,一些细枝末节还思考的不成熟,以至于在活动过程就会出现过多的差错,多多少少会造成一点负面影响。其二,教师之间的衔接配合做的不够,职责工作过于分明,缺乏团结的凝聚力。

当然也不完全没有成功之处,活动的过程中家长的心态是比较用心的,十分乐意主动地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同时我们也积累到了一些组织活动的经验,学会看到了我们的不足和我们的弱点,但我们不视它为缺憾,而把它看成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

人总是在不足中慢慢学会成长的,从而让自己不断完善成熟起来。我们坚信透过自己的努力会做的更加完美的!

【篇二】2021六一儿童节活动心得与反思

六一儿童节,我校在五月三十一日下午以过一个“有趣、有味、有文化的儿童节”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庆“六·一”活动,让孩子们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节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关爱小伙伴的丰富情感,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校长高度重视庆“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班级、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充分利用标板报、广播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入队仪式意义非凡

一年级小同学的入队仪式,由大队辅导员李英老师和高年级同学为他们戴上了鲜艳的红领巾,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在大队辅导员李英老师的引导下都神情庄重地在队旗下宣誓,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孩子们有了一份寄托、一份希望。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记住老师的希望,努力做好每件事。掌声再次响彻会场。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经过我们学校师生的精心准备,周密的安排下,游园活动的项目丰富多彩。跳绳、猜谜语、垫乒乓球、钓鱼、套圈圈、运篮球、蒙眼敲球、运乒乓球、投球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同学们都高兴地玩,开心地笑,在玩中得到了乐趣,在乐趣学到了知识。校园里到处洋溢着同学们欢乐的笑声、欢呼声、喝彩声。几乎每个参与的孩子都能得到一份奖品,有的更是满载而归。二个多小时的游艺活动在愉快的气氛下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留下的笑声还荡漾在空中,整个校园似乎也变得更加明媚和朝气蓬勃了。

可以说,今年的“六·一”,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同学们脸上洋溢着灿烂、幸福的笑容。系列活动从研究决策到准备到活动过程,都是以孩子意见为主,大队辅导员和各班老师给予指导,总的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成长,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宗旨,让同学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第5篇:儿童科普读物心得体会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桦甸市第三届中小学生科技节

亲子共读《小牛顿科学馆》心得体会

桦甸市实验幼儿园

班级:乐乐班 幼儿家长:唐秀丽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作为妈妈的我时常被她问得焦头烂额。浅显的问题,我们可以回答,但以成年人的行为语言描述出的答案,孩子又能理解多少呢?当我和同为妈妈的朋友探讨这个问题时,她向我推荐了《小牛顿科学馆》。这是一套非常适合亲子阅读的小儿百科全书,全书共60册,分10辑出版,每辑6册。我从网上定购了适合5-12岁儿童阅读的第10辑。书是16开彩印的,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每本书系统介绍一或两个主题,锻炼孩子的整体观和创造力。关心地球,关注环保,科学知识与人文关怀并重,培养孩子的大能力大视野。最主要的是,它通过图解,把许多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了。它站在儿童的视角,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以连环画,小故事的形式,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个丰富多彩,奇幻曼妙的科学世界。

我来介绍其中的一册:细菌地真面目,日新月异的医药发展,苦口的良药怎么吃!看看药品怎么来!多喝水有益健康。单看它的目录就能了解本册的编排,非常富有逻辑性。在介绍细菌时,把各种细菌在显微镜下的放大图展现在孩子面前,这样平时孩子看不到的细菌被形象化具体化了。通过图解,孩子很容易就能分辨出细菌的种类,名称。通过后文的讲解,孩子们能够了解细菌的生存环境,方式,以及利弊。一系列的连环画,让孩子明白了为什么会生病,苦口的良药怎么吃,如何保存药品以及药品又是怎么来的。经过这样系统地学习,孩子们明白为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为什么生病要吃药,为什么妈妈强调要多喝点水。妈妈再要求洗手,吃药,喝水时,孩子就会顺理成章地做,因为她真正领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

我说的也许不够简洁,明了。我想说,《小牛顿科学馆》的确是值得孩子们多读的好书。特别要说明的是,这套书在中国台湾非常具有影响力,台湾每10个儿童中,至少有6个拥有这套书。这套书也是马英九鼎力推荐的儿童百科全书。在此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和孩子分享这套书。

第6篇:儿童书法培训心得体会

儿童书法培训心得体会相信是很多书法老师及学习书法学生家长都会关注的吧。汉翔书法培训的教学老师李老师自幼学习书法,从事少儿书法教育行业也有十余年之久。下面,请跟随我,一起来看看李老师的儿童书法培训心得体会。

李老师在长期的儿童书法培训工作中一直倡导以“自我高效能”为儿童书法教育目标,独特的“国学书法”体系,从文化,能力和技法三大教育模块着手,在书法培训的过程中,不只提升孩子书写水平,更加关注孩子的性格磨练、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化和语文知识的积累。

李老师的儿童书法培训与研究心得体会如下: 儿童书法培训心得体会之一:培训方法 因材施教

这一点,可以说是李老师儿童书法培训心得体会中的重中之重了,少儿书法培训的安排,要有计划、有目标。学生掌握书法基本技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不断的练习中循序渐进。为此,李老师在书法培训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但又明确的目标。在选帖、练习、培训方法上都是有讲究的;这其中在培训方法方面,一般也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以字体、点画入手、临摹三方面为三个重要的出发点。

例如零基础的儿童学员初期注重书法写字姿势的养成,目前,学生写字姿势上的错误相当严重,引起视力下退(不是唯一的原因)、歪腰、斜肩、拱背等。李老师也号召家长与老师协力配合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做到既长知识又长身体。培训方面一般以篆书培训入门,因篆书更像中国历史长河的源头,蕴藏着许多历史的故事,是最早的书法大师们用抽象的线条孕育的美、发现的美、创造的美。所以以篆书入手能更好的激发学生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也对儿童执笔、控笔等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而后,再转到运笔讲究法度、字体险峻秀美的正楷中流传千年的主流,欧楷。 儿童书法培训心得体会之二:思维启迪 习惯培养

李老师在儿童书法培训中对学生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用‘眼’、‘手’、‘脑’一起写字。”李老师的书法培训心得体会是,在书法培训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能力,达到善于学习,这跟书法培训质量的提高是有密切联系的。

思维启迪即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即让学生养成拿到一本字帖,先读帖,先看点画的运笔(下笔、行笔、收笔等)的这种思维习惯。

习惯培养是让学生养成善于琢磨、体味的习惯。观察是感性的、表面的,分析、比较、研究才是理性的、内在的。学生要写好字一定要有分析比较的能力,能对照字帖找出自己写字的欠缺,能够发现不同字帖字体的不同特征等能力。这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学习方法。

儿童书法培训心得体会之三:交流展示 鼓励激奖

关于这一心得体会就是李老师给各位正在参加书法培训学生家长的建议了:给孩子提供展示学习水平的舞台。多让孩子参加比赛和交流活动,每次比赛获奖都是对孩子学习书法兴趣的一次提高,可以把比较成功的作品装裱后挂在家中,或作赠给亲友的礼物,以此推动孩子的积极性。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只要孩子有进步,应表扬和鼓励,这样孩子就能保持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第7篇:关注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吴秀侠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随之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

从家庭来看,监护人的监管不力,留守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就缺少了一大保障,容易表现出作业不认真、上课迟到多、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等现象。据了解,成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没人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辅导和有效的监督,有些孩子还表示,对外出打工亲人的思念也影响了自己学习的情绪;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留守子女绝大多数都是由祖辈抚养照顾。留在农村的抚养者不是年老体弱就是文化水平很低,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老人疼爱,亲友疏于管教,使这些孩子普遍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长期处于无人管束状态。

从学校来看,现在的学校并没有特别注意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留守儿章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因此导致留守儿童存在一些教育问题:

1、缺乏亲情。父母在外打工对留守儿童造成亲情欠缺,是最严重也是最现实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往往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同时,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不希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随着年龄增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要求,对生活的满意度逐步降低。在调查中发现,随着父母探亲频率降低,联系次数减少,留守子女在人际交往、性格、生活感受、人生理想、协作求助、学习成绩等方面发生障碍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

2、安全隐患。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3、学习较差。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过问过少。大多数的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也有委托其他亲戚和熟人监护的。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实在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有的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4、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而这些留守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比例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家的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外出父母则无暇管,舍不得管,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第8篇: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高王中学 张茂奎

关爱留守儿童心得体会

高王中学

张茂奎

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学校更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然而在学校这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班主任应当是义不容辞。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这便成为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问题。

班主任要想真正关爱好留守儿童,首先应对留守儿童有全方位的了解。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班主任详细的建立档案,多沟通。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其次应该用真爱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第三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让留守儿童在留守的情况下也能体验亲子活动对他们成长的帮助。

第四寻找机会多表扬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第五消除留守儿童的痼疾,促进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甚至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经济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因此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同时,班主任应注重在所带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班主任有责任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作为班主任关心孩子,多关心一点留守儿童。尽量做到给留守儿童更多爱,让爱渗透孩子的心灵,温暖他们那颗冰冷的心,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第9篇:儿童教育学习心得体会

学号:10071113

姓名:葛诗春

在学完本课程相关内容,特别是听了老师结合各个国家,各个杰出人物的相关经验,成长历程教学后,深感触动,思绪万千,汇集成如下文字:

写这篇心得体会之前,我想首先说明一下当初我选这门课的原因。首先,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小孩的人,但有时候面对小孩的无理,我唯有无奈··突然想得似乎有点远了,以后我也是一个要作家长的人,我希望我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能使我少一些头痛,因为我身边了出现太多令家长拿着没办法的孩子。我想了解什么教育方法才是科学,有效的,既能做到和孩子融洽相处,又能使孩子能在今后的每一天做最好的自己。

在中国,甚至是在全世界关于儿童的教育一直都是一个热门话题,人类不断探索,一篇篇的调查研究报告相继问世。人们将它放在放大镜下仔细的研究着。只为得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过老师的讲解和相关方面的查阅,我认为每个国家在儿童教育这一领域都有自身的发展特点,这大概是和民族自身的特点,传统文化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关吧。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儿时受到一次不经意的伤害,会记住一辈子。教育孩子,给他鞭子的同时也要给他点糖果,让他认识到错误的同时也记住父母是非常爱他的。我想这是中国父母最欠缺的地方,要么对孩子很严厉,要么对孩子很溺爱。我经常在课堂里遇到调皮的学生,主要表现在不听话爱捣乱,喜欢吸引别

人的注意力。这样的中国孩子通常是班里孩子中身体最健康的,个头也最高大的。他习惯于在家中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爷爷奶奶或父母对他过分爱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教育”好自己。在小卖部门口,我常看见有的中国妈妈帮孩子撕雪糕纸,随手乱扔,这无形中给孩子发出一个错误信号,孩子可以不懂公德。以后妈妈们因孩子乱放玩具而抱怨有收拾不完的家务时,先想想自己做错了什么。我知道的中国明星不多,但歌星周杰伦却让我印象深刻,因为他做的一个广告,他把别人随手丢的纸杯扔进了垃圾箱。我们的孩子应该多追这样的明星。

说到这里,我记起一个电视节目“天线宝宝”。西方很多妈妈不喜欢这个节目,因为对孩子的智力和视力伤害很大。节目本身确实吸引宝宝们。孩子什么都不需要做不需要想,只要死死地盯住天线宝宝玩游戏就行了。这样的效果让我感到害怕,如此电视节目引发的后果,只能是剥夺了孩子主动创造生活的能力。中国妈妈们在选择国外儿童电视节目时一定要小心,先进国家也出垃圾。多给孩子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游戏、玩具和节目,西方父母给孩子选择玩具时常常很小心,而中国父母则易马虎。

再说说西方教育,西方父母对孩子太温柔,给孩子太多糖果。我常想小时候如果爸爸对我严厉些,我肯定能把法语学好。我在中国总看见蹒跚学步或者顽皮的小孩子在路上摔跤,孩子会马上自己站起来,乐哈哈地接着玩去了。我感叹地说如果这是西方的孩子,非要哭得天翻地覆不可。中国妈妈抱着孩子就能在公园里遛弯,西方妈妈要准备好一大堆东西推上小车才会出门。

上一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下一篇:防溺水安全教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