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主要从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对策创新与思考分析进行阐述说明。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同時教育也应当促进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身心素质提升。学校也应当更加注重体育教学,可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进而发挥出体育的积极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体育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体育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篇1: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引入地方体育项目分析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引入地方体育项目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安徽省高职院校利用地方体育项目所具备优势的分析,简要的阐述了把地方体育项目引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 地方体育项目 课程改革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原有的教育教学体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教学思想的改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在改变原有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下,继续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进体育教学综合改革,才能把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1 高职院校体育改革引入地方体育项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碰撞、交流和交融的国际背景下,在我国体育已向“健康体育”、“大众体育”和“终身体育”转变的历史趋势下,必然要求高校体育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是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发展形成的地方体育项目,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民族性,并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利用地方体育项目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改进和提高体育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学校体育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安徽省地方体育项目丰富,为高校利用地方体育项目创造了有利条件

安徽省地方体育项目丰富、种类较多,很多项目至今还发挥着作用并广为流传。长期以来,不仅在群众的生产劳动实践中与风俗习惯紧相联系,形成了许多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而且很多项目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至今仍发挥着健身和娱乐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扶植下,形成了一大批具有安徽地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安徽省共参加了最能代表安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8个竞赛项目和2个表演项目,获得的奖牌总数和竞赛总成绩位居华东第一,共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4个,成绩和获奖项目都位居全国的前列。从安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看,安徽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56个民族覆盖省份,民族聚居分布区域性明显,占人数相对较多的民族主要有13个,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体育项目。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共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地方体育项目目前已达970个之多,项目之多位居全国前列,因此,地方体育项目十分丰富。

3 安徽省具有良好的体育生态,为利用地方体育项目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扶植下,不仅竞技体育取得了许多优异成绩,民族体育工作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安徽省体育工作积极推进国家体育发展战略,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安徽省体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齐头并进的局面,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竞技体育实力增强,实现了竞技体育的歷史跨越,同时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各项体育设施建设积极推进,社区体育和农村体育设施更加完善。社区、农村健身俱乐部、农村健身工程和文化工作站全面开花,安徽省健身工程已经惠实每一个家庭,使每个家庭享受健身带来的幸福和实惠。在大力发展全面健身的同时,先后建立多个国民体质监测站和国家高水平人才后备基地,国家单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等。为了适应安徽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了多个少数民族体育示范基地。进入“十二五”时期以来,安徽省制定了《安徽省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和《安徽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提出了2015年发展的总体目标,计划规定,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和渠道,积极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人们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全民健身工作,发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功能,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水平,传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保护,创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表演形式,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体系,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推进全民健身工程的持续开展。

为传承和发展具有健身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安徽省通过培养项目传承人和拨付专项扶持基金等政策,加快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和创新,不断完善传承途径,为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很好的舞台,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基本摆脱面临失传的困境,不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由于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以逐渐步入市场化发展和运作的阶段。这些,无疑为安徽省高校更好地利用地方体育项目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4 国家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利用地方体育项目提供了难得机遇

根据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的经验及反思,“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中部崛起战略进行了调整。中部崛起战略发展侧重点从“一类产业向二、三类产业发展调整,并用5年时间实现公共服务水平初步均等化目标”。随着文体文化目标需求的增加,大众体育和健身手段需求多样化发展将成为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安徽省是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地带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中部地区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区域。安徽两淮地区和江淮之间地方体育深受境内各族人民所喜爱。特别是地方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节庆体育文化的效用,已经引起了中部地区各级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经过调整,安徽等中部地区少数地方体育事业将迎来新发展的时期。这将为安徽省高等院校更好地开发利用地方体育项目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5 安徽省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增强,为有效利用地方体育项目奠定了基础

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具备利用地方体育项目的软硬件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委托,安徽省教育厅先后多次组织了“职业院校人才评估”。按照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在体育软硬件建设方面增加了大量资金投入,从而使体育教学的软硬件条件都得到了较大改善。根据调查,目前安徽省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硬件设施都能够满足地方体育项目教学、训练的需要。尤其是一些条件较好且具有规模优势的高职院校,国家级示范院校和省属示范高职院校,这些学校体育设施较为完善,部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条件甚至比本省一些普通本科高校的条件还要好。

安徽省各高等职业院校初步具备了开发利用地方体育项目的师资队伍。从对安徽省11所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队伍的调查看,被调查的11所高等职业院校共有体育教师86名,包括专兼职体育教师,均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从学历结构上看,86名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6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65.12%,具有本科学历的29 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3.72%;学历结构较合理,基本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从职称结构上看,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28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32.56%,具有讲师职称的40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46.51%;具有助理讲师职称的12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13.95%;从数据分析来看,职称结构趋于合理,形成了一定的梯队,能够完成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从专业结构上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21人,占体育教师总数24.42%,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65人,占体育教师总数的75.58%。另外,通过对11所高校44名体育教师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明,有23名体育教师参加过地方体育项目的训练或培训,占被调查人数的52.27%。

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利用地方体育项目的优势比较明显,这些优势将有利于安徽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做好地方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工作。如果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也必将有力推动安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参考文献:

[1]刘可夫,刘晓光.论体育项目的合理开发和配置[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1999(02).

[2]吴广宏,孔德银.体育项目及基本理论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4).

[3]国家教委.体育工作条例[Z].北京.1990.2.

[4]徐金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内江料技,2011(10).

作者简介:张伟业(1980-),男,安徽蚌埠人,讲师,体育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作者:张伟业

体育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篇2:

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对策创新与思考分析

本文主要从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对策创新与思考分析进行阐述说明。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改善,同時教育也应当促进与时俱进发展,创新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身心素质提升。学校也应当更加注重体育教学,可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进而发挥出体育的积极作用。

1 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来进行,这不仅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更加不利于学生对于体育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愉快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对体育技能和知识的掌握,不仅符合了高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能力,还能够让教师结合学生的性格特征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占据了教学中的主导位置,学生也只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来被动的进行知识的获取和体育技能的掌握,从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体育教学的成果一直无法得到提升,更加无法实现帮助学生强身健体的目的。由于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和互动,往往采取机械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也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不高。若想使以上的问题得到有效的改善,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就要积极的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通过愉快教学法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当中,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2 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对策创新与思考研究

2.1 传授知识,拓展思维

高校体育教学,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体育技能,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要为学生讲解相关的体育知识,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对体育有更多的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懂得体育活动的重要性,了解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影响,从而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能够使高校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的实效性,而学生对体育的掌握也不仅仅停留在实践上,可以让学生对体育有更加系统的了解。

2.2 与时俱进,改变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师要做到与时俱进,紧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取学生较为喜欢和容易接受的教学的方法,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教师结合时代来不断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能够有效迎合学生的爱好,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会逐渐对体育教师和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好感,从而提升体育课堂教师的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结合体育的课程标准来设置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基础体育和兴趣体育两种教学途径,当学生完成基础体育中的相关项目训练,实现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后,学生就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来进行锻炼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3 注重差异性,因材施教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都会由于生活经历和自身素质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高校学生更是如此,这就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结合愉快体育教学模式,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从而来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确保体育课堂教学的成果和质量。同时,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体素质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教学,针对不同情况学生的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体育基础,传授学生更多的体育技能,提升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接力跑的教学当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情况和基础能力来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学的有效运用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为了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在体育教学当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开展教学方案的内容,并且通过趣味性的方式来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将学生发展成为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应当不断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好的进行体育课程的开展。不仅如此,教师也应当积极的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不断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积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作者:刘丽

体育课程改革分析论文 篇3:

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摘 要: 本文简单描述了体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关键词: 体育课程改革 倦怠状况 因素分析

本文以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相关调查,对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展开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探索了造成湖北省大学体育老师懈怠现象的原因,为提高其教学能力,唤起其工作积极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研究倦怠状况的意义

1.1促进老师保持健康的心理

倘若老师对教学工作产生了懈怠的现象,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许多体育老师一直以来都没有意识到自身出现的懈怠情况,更不知道应当如何予以缓解。体育老师不能单单凭借教学条件来改善懈怠问题,而应当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自我修复。大学体育老师应当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自我控制水平,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未来的工作树立起科学的期望,培养积极健康的自我意识[1]。体育老师对教学工作出现懈怠情况具有一定的特征,应当针对其展开详细的研究,相关的高校管理工作者应当给予体育老师充分的关注,促进其心理保持健康,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

1.2有利于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体育老师肩负着教学改革的任务,然而,老师对教学工作的倦怠现象给其自身的心理状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并且给其他体育老师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阻碍了专业发展。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观念,这就要求着体育老师自身应当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否则很难实现教学目标。本文以湖北省大学体育老师在展开教学时产生的倦怠情况为依据,以解决其相关问题为目标,从而使体育老师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角色与职责,积极投身教育,让学生成为最终受益者。

2.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分析

2.1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特点

根据有关探访可知,湖北省大学体育老师对工作所表现的情绪及态度是不相同的,大致上来说,对教学工作有着良好情绪的,其去个性化程度比较低。因此,湖北省大学体育老师在教学时所表现的懈怠情况并不是非常严重,但是有部分老师出现不同程度的倦怠现象。

2.2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个人情况对职业倦怠影响

根据有关探访可知,相关统计与老师对教学产生懈怠情况有着一定的关系。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应当对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收入等多方面展开职业倦怠研究。根据有关探访可知,在湖北省大学体育老师中,女性老师更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在维度方面性别差异并不大。所有老师存在著与情绪无关的问题,然而差异都不是很大。成就感实际上是一种对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女性老师更喜爱教师这种职业。因为其认为教师职业是不错的选择,而男性老师普遍觉得此项工作并不具有挑战性。根据有关探访可知,学历水平高的老师比学历水平低的老师更容易产生倦怠[2]。不同收入的老师在所表现的懈怠程度也是不同的,收入越低,老师的教学情绪越差。在成就方面,平均收入越低的老师,其成就感维度显著低于平均收入高的老师。

3.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因素分析

3.1社会因素

大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其开展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过低的社会地位会导致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无法全身心投入,严重影响其教学的积极性,威胁到体育教学队伍建设的稳定性,从而容易导致体育教学质量下降。然而,就高校教学现状来看,由于受到的传统观念所致,有的教师认为体育课并没有知识可以传授,只是让学生做一些基础的运动。通过对湖北省大学体育老师展开相关调查得知,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当前大学生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处于较低的教学地位。这意味着大学体育教师期望获得社会的尊重与肯定,想要全面提升自身职业的社会地位。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大学体育教师所期望的社会地位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十分容易导致教师丧失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使得大学体育老师师资队伍不稳定。

3.2工作环境因素

相对于高校学科中其他的教师来说,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一般都是在室外开展,工作环境比较艰苦,需要长期忍受风吹雨淋。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于室外教学活动需要承受的辛苦表示理解,但是高校过于薄弱的体育教学硬件设施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状态有巨大的消极影响。在对湖北省某大学生的体育教师教学环境调查时发现,很多体育教师都是共用一间办公室,通常课后都是挤在器材室中休息,这种上完课后并没有优越的休息环境,老师的身心疲惫难以缓解[3]。

4.结语

目前湖北省大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程度并不是十分严重,但是已经开始具有较明显的倦怠倾向,倘若不加以有效控制与环节,很可能会导致倦怠进一步恶化。其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想要缓解老师职业倦怠,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而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王福德.上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谢颖.宁波市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实证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56-58.

[3]王守恒.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消解策略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93-1394+1405.

项目:2010年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湖北地方院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0B080);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地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调查与分析》(项目编号:2012Y056);2015年湖北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武汉城市圈高校体育教师职业枯竭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编号:2015C008)。

作者:彭彦铭 陈玉群

上一篇:电力公司汇报材料(精选2篇)下一篇:学生自我评价(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