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合作机构管理

2022-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技术合作机构管理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分析

摘 要 我国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体制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管理职能划分不合理、工作机制运行不灵活、人员队伍结构不理想等问题,地方政府、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予以调整和优化,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朝着更加合理、有效的方法发展。

关键词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日益扩大,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与农业生产规模的迅速发展不相协调的是当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落后、老化,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人员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因此,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农技推广体制管理和机构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效率,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1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职能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必须制定和实施农技推广计划,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并予以试验、示范和推广。在农作物的生长方面,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要开展农作物病虫草鼠等农业生物灾害的监测、预报、指导防治和处置工作,并监测农作物苗情、耕地质量、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要进行植物检验检疫。同时,还应当管理、保护农业资源,引导、扶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机构,协助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工作,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协助处理农机安全事故[2]。在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方面,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当广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和产地环境监管工作,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得以顺利进行。

2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旧属于乡镇政府及其部门的管辖之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自主决定权和话语权,所有日常农业技术推广和管理工作由乡镇政府进行安排和组织[3]。然而许多乡镇政府由于缺乏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视和认识,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程中疏于对相关人员和事务的管理,甚至有些乡镇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工作热情,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

2.2 工作机制不灵活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缺乏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没有将工作业绩、推广效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等进行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缺乏努力工作和继续学习深造的动力,认为无论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如何,个人收入、奖励等都不会有任何变化,许多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却无法进行职称评定,大大打击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等制定合理的工作管理机制,没有将推广人员按照工作內容不同进行合理划分,导致农技推广工作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3 人员结构不理想

由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待遇管理、编制管理、职称管理等方面的落后和不合理,大部分农技推广机构无法吸引真正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推广才能的人才,致使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结构不理想。许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技术人员都主要由年龄较大、农业技术知识不全面的当地剩余农业人口构成,由于缺乏待遇提升、职称评定等方面的刺激,技术人员没有针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开展及时的、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结构老化、落后,无法满足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乡镇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4]。

3 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问题解决措施

3.1 结构管理方面

针对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上存在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应当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独立出乡镇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开展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实行公司式管理和运作,彻底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性质、智能、人员管理模糊不清的问题。对于那些与乡镇政府有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无法完全从中脱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将行政、服务部门保留在乡镇政府中,把其具有经营功能的部门和人员与其他政府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结合,成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企业,由地方工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经营范围参与市场竞争。原有的农技推广行政部门仍由乡镇政府管理,属基层事业单位,与新建农技公司属两个完全不同的法人组织,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组织、经济上的交叉关系,农技推广部门人员与政府其他部门人员同属政府管理、享受相同待遇。

3.2 人员管理方面

为了充分适应和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生产的需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企业应当在技术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选用上采取岗位竞聘制,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管理层应组织农业技术方面的专家、学者,根据目前农业技术发展状况,制定人才评定、评测计划、方案和内容,在农技推广机构内部和乡镇所有农业人员范围内选取具有良好农技专业知识和较强农技推广经营服务能力、经验的优秀人才,扩充农业技术推广队伍[5]。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上,行政人员和其他服务类职能部门人员应当由独立出来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属事业单位编制,而技术人员、经营人员可实行独立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或农技推广企业人事代理式管理,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更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3 待遇管理方面

对于属事业单位编制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其工资、奖金、财政补助等各类经济收入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相关标准由地方政府负担,并纳入乡镇政府财政预算,其他人事代理编制的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经营服务类人员的待遇由独立出来的农技推广机构或新成立的农技推广企业承担。在工资分配上,应当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的合理化和透明度,将工资、奖金等参考标准纳入单位、企业总体工资制度和标准内容范围中,并向全体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公开,避免各种由于收入管理过程不透明而产生的问题和纠纷。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基层性和广泛性,将相关人员待遇收入、职称评定与工作业绩、推广成果挂钩,在实行保底基本工作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等将员工彼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开,督促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进行继续学习和深造、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4 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乡镇农业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扩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为了加快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相关政府和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体制管理和改革工作,解决当前农技推广机构体制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推行体制改革和人员结构优化,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和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陈公贤,陈宏辉.新形势下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分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4(6):20-22.

[2]李安宁,王德成.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5):1-4,16.

[3]曾庆鸿.论贵州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J].基层农技推广,2014(10):1-3.

[4]代丽云.我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12):61,72.

[5]罗信纯.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5(2):22.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丁奎 缪方云

第2篇:浅谈计量技术机构中化学实验室管理

摘要:在我国计量单位中,为计量单位制的统一,确保计量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计量技术机构是最重要的部分,在计量机构中,为理化类仪器进行溯源的重要场所就是化学实验室。其具有仪器流动性大、化学药品繁多等特点。为此,需要针对实验室的管理,提出有针对性地建议,为实验室地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计量技术机构;化学实验室;管理

引言

为了确保计量单位制地统一以及量值的准确可靠性,最重要的机构就是计量技术机构,同时,也可以为中国质量体系建设提供保证。为了有效进行理化类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需要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实验室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保障,同时使得其工作效率也到了有效的提升。

1計量技术机构中化学实验室的特点

1.1设备流动性大

从化学实验室的角度进行分析,设备的类型、数量及位置除了必要的更新,以及增加相关设备以外,不会有任何的变动。但实际测量的过程中,相关机构应更具设备进行详细的检查,实验室的设备流动性很大,实验室使用的设备每天都有所不同。

1.2实验室功能划分方式不同

从功能上看,对实验室的分析主要是依靠技术计量机构进行的。为了使对实验室的管理更加方便快捷,高校和实验室中,通常对实验室进行分类,分别为光谱室、色谱室以及小型仪器室等功能区,该分类主要是依据仪器的原则来进行的。但是,在技术计量机构中,许多标准测量仪器非常庞大且难以移动。因此,他们都赞成调整标准仪器和流量检测设备的方式。因此,计量机构使用的标准大多是按照保存的标准计量仪器的种类来分类的。例如,应使用带有恒温槽的恒温实验室来验证粘度计,以及验证其他需要恒温环境的测量仪器,如酸度计、电导率计等。

1.3实验室功能复杂

通常情况下依据测量仪器的原理对计量机构中的化学实验室进行分类,为此,在实际划分的过程中,应针对类型的不同,在同一个实验室中展开各类测试。不同类型的测试需要不同的设备、试剂和环境。为此,应在合理的时间和空间内安排测试。

1.4使用的试剂品类繁多

设备检定应按照计量检定程序或技术规范进行。根据技术文件,设备的化学仪器验证几乎总是使用标准材料和其他配套试剂。技术计量机构在承担各种计量器具的检定任务的同时,应在所有工作中使用各种化学试剂的规格、纯度和价值。此外,许多试剂容易产生、易燃、易爆、强氧化性和剧毒化学品,需要不同的管理和储存要求。因此,标准物质和化学试剂的管理比一般的化学实验室更难。

2计量技术机构中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对策

2.1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严格门禁制度

对于化学实验室的日常运作,安全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为此,实验室人员必须接受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方面的培训。新员工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老员工也必须定期参加培训。

实验室管理人员必须全面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在实验室日常运行中,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对违规者进行处罚。只有高级管理层才能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紧急响应计划的完善对于实验室安全也是必不可少的。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是个人的责任,必须配备急救、防护设备和灭火器。还必须配备逃生路线图、应急灯、救援设备等设备。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检查设备并记录数据。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必须合理,同时进行相关的演练。

由于技术计量机构需要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客户拜访是必须的。为防止外来人员进入实验室埋下隐患,必须安装进出控制系统,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实验室区域。

2.2坚持人员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资质

许多化学试验操作存在安全隐患,操作能力对于工作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尤其是对于未经培训的人员,直接进行化学测试,很容易导致事故。为此,操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必须充分了解与试运行相关的要领、注意事项、风险隐患管理等知识。

新入职人员应从老员工那里详细讲解试操作,并进行长期的测试和培训。人员必须通过相关考核,取得相关计量工作资格,方可上岗。严禁擅自进行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执行实验室管理制度。

2.3加强化学品管理

技术计量机构使用的化学品主要分为标准物质和配套试剂。标准品及配套试剂专项管理。

用作标准计量器具的标准材料,必须在购买时使用合格的计量单位进行购买,并且必须在购买前验证销售单位的资格。购买标准产品后,检查合格证书,确定标准产品是否符合使用条款,是否有效,并确定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验证后,创建标准用户手册。标准品的使用和储存必须符合标准品证书的要求。如果储存条件不符合标准材料认证的要求,必须对实验室进行改造,并在满足条件后进行储存。严禁使用超过有效期的标准材料。在使用对照品的过程中,由于对照品的性质,需要进行防毒、防火、防腐等相关操作。对照品使用或失效后,必须根据对照品的成分进行适当的安全处理。

与其他化学试剂一起使用的,应按照化学试剂管理的一般原则进行。但必须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严格管理易制毒物、爆炸物和剧毒化学品,防止危害的发生。化学废物和过期药品的处置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禁止意外排放。

2.4合理进行实验室规划,提高利用率

由于计量技术机构开展的项目较多,每个区域都要进行多种作业,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必须根据未来发展的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对于需要连续恒温运行的项目,应尽量将试验区集中放置在试验区人员泄漏较少的地方,并在恒温区周围调整相关作业区。对于使用有毒、易挥发、尖锐的化学试剂的项目,试验区应有良好的排放条件。对于高危试验项目或使用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的,试验区应配备完备的灭火设备,试验区应尽可能远离其他区域,并应有安全的逃生通道。只有建立合理的实验室规划才能确保仪器验证的安全、有序、高效实施。

2.5落实一起登记制度,严格送检仪器追踪

计量技术机构的仪器流量很大,尤其是大型机构,实验室每天都有大量可追溯的设备。如果实验室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设备丢失或损坏的现象。因此,应建立合理的检验仪器流通制度。确保设备流通责任落实到人,每一次流通都要留下痕迹,做到随处可查。对于有条件的机构,在仪器交付过程中,尤其是跨部门提交时,应进行录像,以防止仪器丢失。

结语

在技术计量机构中,化学实验室的特点中,不仅包含有自身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一般化学实验室中所涉及到的公共特点。但是,在实验室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管理。实验室在实际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安全,并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在人员管理方面,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严格遵守进入控制制度,禁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试用区,禁止人员未经授权操作,并辅以合理规划和制度严格的仪器流通,确保实验室安全和有效性管理和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产业计量的有力技术支撑——安徽省计量科学研究院EMC实验室[J].安全与电磁兼容,2021(03):105.

[2]张聪,吴湘,邵丹.计量检测实验室LIMS仪器数据采集技术与应用[J].中国计量,2021(05):45-46.

[3]杨军,张力,李新良.动态计量技术发展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计测技术,2021,41(02):8-21.

[4]广电计量:打造计量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服务高质量发展[J].中国计量,2021(03):75-77.

[5]本刊讯.动态计量校准与测试技术交流研讨会在银川顺利举办[J].计测技术,2020,40(06):8.

作者:汪晶

第3篇:完善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措施

摘 要:本文以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计量技术机构的独立性、行政工作的兼容性、质量文件独立性,三方面介绍了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组织设计内容,最后阐述了选择标准、确立质量目标、调整组织、过程设计、评估风险、检验运行、职工参与、领导者决策等对策,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现如今,独立性弱、人数少、管理体系运转效果差等逐渐成为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亟需对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加以完善,从而推动其稳定发展。

关键词: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定程度上推动着铁路机构的更新发展。现如今,随着京广铁路、京沪铁路等开通与应用,对铁路局计量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不同于其他类型的计量工作,铁路计量更加具备其工期长、工程量大等自身特性。由此,在新形势下,为了推动铁路局计量工作稳定发展,应完善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管理体系的可操作性以及可实施性,促進铁路局稳定发展。

1 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体系虚设以及管理体系运行困难两方面。在机构内部,质量管理活动覆盖范围不全面,管理效果差甚至一些管理内容无法有效落实。此外,在一些计量技术机构中,虽然具备管理体系,但往往只是应对考核时所临时搭建的管理体系,体系内容不相契合,限制着计量工作质量提升[1]。

2 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组织设计

2.1 计量技术机构独立性

将计量机构的独立性体现在财务结算上,对于很多计量局计量技术机构来讲并不难,但其独立性并不应只表现在财务结算上,还应当体现在资源支配上。可针对独立性强的铁路局科研所创建管理体系,以所长作为机构的最高管理者。考虑到下属机构的体系标准不统一,很难完统一的管理体系,因此,可将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土体系定位于质量管理体系,其中包含计量技术与计量管理工作,与机构的行政管理体系相对独立,从而理顺不同机构的管理体系。

2.2 行政工作的兼容性

质量体系往往对个人职责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将质量管理职责落实在行政管理职责中,也可调整行政岗位和职责。针对从事计量技术工作的车间而言,需设立计量工作技术管理部门以及综合管理职能部门的对应岗位和职能。由此一来,作为机构主要内容负责人的最高管理者,应当由机构副职担任,分别由计量技术管理归口部门的正职和副职担任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2]。若计量技术机构下属很多车间,且各个车间的技术工作相对独立,那么可在车间一级设置车间质量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分别由车间的正职和副职进行兼任,从而保证车间现场与最高管理者能够进行高效沟通,车间现场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2.3 质量文件独立性

从广义层面看来,行政管理中就包含了质量管理,在未确立质量管理体系前,质量管理内容通常在行政文件中体现。若要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独立性,应从行政管理中将质量管理的内容分离开。独立技术文件的过程并不难,但针对管理文件却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综合性较强的文件中,不单单关联着计量技术机构,还包括科研、开发等业务,对质量文件进行独立存在一定的困难[3]。因此,可通过在质量体系文件中,通过链接式引用的方式进行,以第三层文件的方式,对行政文件进行改进优化,使其能够满足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3 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完善对策

3.1 选择标准

JJF1069-2007通常是考核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标准,但设计管理体系所依据的标准不单单只有JJF1069-2007,还包含GB/T19022-2003、GB/T27011-2005等等标准,特别是在理解JJF1069-2007条例存在困难时,应当以其他标准作为参考依据,只有将各项标准理解并融合方能保证管理体系设计的完整性[4]。作为测量机构的计量技术机构,GB/T19022这一标准对测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加以确认,在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设计中不能轻易打破这一模式结构。

3.2 确立质量目标

设计完善管理体系过程中,质量目标是核心内容,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用当围绕着质量目标进行,通过质量目标也能够验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往往以质量统计为依据确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中不仅包含质量总目标,还应当包括不同职能、不同层次间的质量目标,质量目标还应当满足质量要求。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可将策划测量管理体系所确定的过程目标作为职能目标,建立完善质量目标系统,一方面利于考核完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可显著提升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

3.3 调整组织

组织结构设计在管理体系设计的过程中是重点也是难点。若完善后的管理体系存在权责不明确、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则与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权责不明确有着直接关系。设置组织结构应保证精简性与高效性,职能完善且不同部门没有重复、抵触现象[5]。此外,还可对组织机构和相关人员进行调整,落实质量职能。根据相关规范标准条款对主管部门职责、相关部门职责加以明确。

3.4 过程设计

应用以过程为基础的管理体系模式,利用过程方法管理体系的实施是完善管理体系的重点。例如:对顾客的需求进行识别,从而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要求,对机构、职责、权限加以确定,保证资源配置合理性,对每个过程有效性的方法加以规定。以这一思路对文件进行编制,可提升文件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容性良好。在这一基础上,可树立工作流程,将识别、收发、检定等活动关联起来,借助于信息化、动态管理等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流程进行优化、改进,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6]。

3.5 评估风险

通常情况下,若要完全达成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的可能性是很低的,而若要完全符合机构实际情况可能性也很小。因此,二者应当相互妥协,权衡利益、成本和风险之间的关系。在规划管理体系时就应当对风险进行评估,通过风险评估可对顾客需求加以明确,明确机构的实际资源,从而明确机构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

3.6 在运行中检验

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是否具备可行性应当在运行过程中进行检验,在运行过程中,应当借助于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审核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对策进行纠正,从而形成完善的自我改进机制。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有三种检验方式:其一,试运行管理体系,用以初步检验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规避习惯做法,严格按照体系进行,对证实材料的可信性和充分性加以证实。其二,进行内部审核,对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符合性加以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重视检查表的编制工作,保证检查表深度[7]。其三,进行管理评审,在进行管理体系试运行和内部审核之后,针对管理体系中所存在的质量目标问题、局限性等问题可及时开展管理评审活动。

3.7 职工参与

在完善和执行管理体系时,人始终都是很关键的因素,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优势才能保证管理体系的高效性。

首先,应加强职工参与,不管是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完善还是应用都需要职工进行参与。在职工参与过程中,质量意识是关键,缺失质量意识任何管理体系都将流程化。在这一过程中可通过开展主题交流活动,例如:定期阅读一本关于质量知识的书籍,提升职工的质量意识,在工作过程中认真落实细节内容,精益求精,将工作标准落实在客户之上。此外,还可以在职工间定期开展质量评比,借助于宣传栏或者网络平台,对典型的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利用合理的激励制度将质量意识与管理理念应用在工作流程中,以管理体系为出发点,使职工意识到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在体系设计时,积极听取职工的可行性意见,使体系文件中的要求作为职工行动的行为准则[8]。

3.8 领导者决策

在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中,领导者往往是决策者,对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进行重大决策,确定出风险承受范围,对管理资源进行合理化组织分配。在完善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过程中,领导者亲自参与设计与策划,对不同管理体系间的关系加以协调,不断提升管理体系有效性。

3.9 建设质量管理团队

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素养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建设质量管理团队势在必行。在工作中应当重视对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促使其获得更多的资质证书,提升自身业务技能。针对业绩突出的部门或者个人,及时进行表彰并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完善计量技术机构管理的约束机制,针对计量工作开展事前指导、事中控制、事后总结,在不断实践探索过程中经验丰富、技能水平出众的专业型、实干型质量管理团队。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铁路局的核心力量,完善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体系一方面能够保证计量工作开展的公正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国家质量总局的明文规定。保证管理体系的高效性、规范性,是铁路局计量技术机构管理标准进步的象征,结合新进的管理办法,推动计量技术机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强.新时代铁路计量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思考[J]. 内燃机与配件,2019(13):203-204.

[2]蒋志峰,沈毅玖,刘毛毛.计量技术机构能力验证活动的应用探讨[J].中国计量,2020(1):47-49.

[3]铁路专用计量器具计量技术规范目录(截至2019年3月31日)[J].铁道技术监督,2019(4):111-114.

[4]何大凤,侯飞燕,张利华,等.浅谈新形势下计量技术机构如何加强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19(32):51.

[5]李松.提升铁路货车计量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探索[J]. 铁道技术监督,2019(4):18-20.

[6]薛志鹏.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技术机构管理的研究探讨[J].消费导刊,2019(30):138+141.

[7]张方方.关于提高铁路计量管理工作水平的思考[J]. 铁道技术监督,2018(10):10-13+18.

[8]李朝阳,王勇,范占峰,等.浅谈计量技术机构如何做好监督工作[J].衡器,2018(8):43-46.

作者:蔡一凡

第4篇:安检机构管理制度_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一、 经理

a、对本公司的工作全面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理主持全公司的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机构的设置、职能分配和资源配置;

b、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制定本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审查并批准、发布实施《质量手册》;

c、全面负责全公司的生产、技术、质量、行政等各项工作,特别是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切实保证检测质量;负责签发本公司发出的文件;主持制定本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并检查贯彻情况;

d、定期召开全公司人员工作会议,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e、负责定期向主管部门提交工作报告,包括本公司的长远规划、工作计划及业务发展计划等;

f、搞好安全、文明生产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h、审批内部审核工作计划,主持管理评审;

i负责组织对全体人员的考核;

j负责审批新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设备的购置计划。

二、 副经理

a、协助经理工作,组织制定本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b、负责检测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

c、负责科研开发和技术引进工作;

d、组织和主持召开分管工作业务会议,对会议决议负责指导实施、检查落

实;

e、负责技术交流、技术培训的组织和落实;

f、经理不在时行驶经理职责,完成经理交办的其他工作业务。

三、技术负责人

a、负责本公司的检测技术工作,组织贯彻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标准,认真研究解决车辆检测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b、参与《质量手册》的编写;

c、负责组织新建项目和设备购置计划的论证立项工作;

d、主持对重大技术事故分析、处理;

e、负责组织公司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f、随时掌握检测设备的技术状况,在必要时可发出设备暂停使用通知; g、配合质量负责人,处理有关车辆检测质量的申诉;

h、负责审批检测方法、试验大纲等技术文件,核定各工位检测设备的操作规程、规范、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负责新购仪器设备的验收工作,组织人员进行安装调试;

i、批准技术性质量记录表格;

j、按照检测报告的审批程序,审批检测报告;

k、参与管理评审;

l、批准实验室间对比等能力验证计划;

m、了解国内外检测技术信息,组织开展检测技术交流和研究;

n、在质量负责人外出时代行其责;

o、负责编制全公司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工作考核计划;

p、负责组织对检测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监督;

q、负责技术人员技术档案的整理归档工作;

r、组织协调全公司检测的质量保证工作;

s、负责申诉和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

四、质量负责人

a、全面负责本公司检测质量,定期向经理汇报检测质量情况;

b、组织编制、修订《质量手册》;

c、组织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委派内审员、签发内部审核报告;

d、负责组织对不符合项的控制,并对纠正措施执行情况组织跟踪验证; e、组织处理检测工作中的申诉和投诉以及检测质量事故;

f、负责检查检测人员的检测质量和工作质量,监督检测人员遵守操作规程; g、组织落实检测仪器定期送检和日常维护工作;

h、严把检测质量关,行驶质量裁决权,处理还检测质量申诉,确保出具的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i、参与管理评审,负责编制管理评审计划和评审报告并组织实施; j、负责管理性质量记录表格式的批准;

k、在技术负责人外出时代行其职

瓜州县宏达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瓜州县宏达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安检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第5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

合规风险是银行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合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才处于起步阶段,和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对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合规与合规风险的内涵

“合规”一词在中文词典中找不到有关解释或定义,单从字面上解释,“合”的字义为不违背;“规”的字义为法则,章程,标准,合规也就是合乎规范的含义。2005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文件。文件引言对“合规风险”的表述为:“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的有关准则,以及实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6年11月发布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指引中对合规和合规风险的定义是:“合规”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二、当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银监会积极倡导和推动下,包括农村合作合作金融机构在内的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启动了合规建设,注重和加强了对合规风险的管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通过合规建设推进年等活动的开展,合规风险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表现在合规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初步搭建,高级管理层的合规风险意识有所增强,内控合规制度逐步完善,合规文化开始形成。但也不容忽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才刚刚起步,存在着合规风险意识淡薄、管理资源有限人才匮乏、合规部门独立性不强以及合规风险管理有效性差的问题,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与监管要求、与业务发展需要、与管控风险的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合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合规文化缺失。由于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原因,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还处于过去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中,从高级管理层的高管人员到分支机构的一般操作柜员,对合规风险的理解还存在模糊,“合规从高层做起”、“全员主动合规”、“合规人人有责”、“合规创造价值”等先进的合规理念还没有得到深入贯彻,没有自觉地把合规风险当做一项重要风险源去管控,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二)合规管理力量不强。一是大部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未按照《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成立专职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合规风险管理工作仍由风险管理、审计稽核或监察保卫等部门承担;二是从事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人员较少,管理力量单薄,表现在合规管理部门专职管理人员达不到要求,分支机构层级设置的合规风险管理岗位多数为兼职;三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配备的合规管理人员大多是信贷、审计、监察等部门中的岗位轮换人员,未接受过合规风险管理的专业学习与培训,缺乏合规管理应具备的水平、资质、经验和能力。

(三)合规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不够。 表现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定位不准,职责不清晰,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只是充当了业务部门、审计稽核部门等防范操作风险的一个“替补”(身份),所从事的工作只限于在制定制度、参加内部审计检查、信贷责任认定、反洗钱等方面。由于机构设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条线管理部门和分支机构层级的合规管理岗位人员多为兼职,集“运动员”与“裁判员”于一身,自身仍参与操作与经营,形成了经营者对自己经营合规性进行监督的局面,合规风险管理的独立性大打折扣,难以发挥合规风险管理的职能作用。

(四)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较差。一是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管理的实质性功能尚不具备,独立于其他检查的合规风险检查机制尚未建立,独立检查尚未开展,合规风险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的专项合规检查较少,对一些违法、违规问题的调查受到所属业务部门或机构负责人的干扰或影响,达不到合规风险管理职责的要求;二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合规风险管理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合规风险管理的方法与手段落后,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识别、监测、计量、控制技术严重缺乏,远达不到监管要求;三是合规风险管理部门与业务、审计稽核、风险管理和监察等部门尚未形成资源信息共享、沟通合作、协同配合的机制。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建设,建立独立高效的合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结合其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成立专司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的部门,配备相应的管理力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合规管理的组织架构铺设到分支机构等业务经营的一线,设置合规管理的专门岗位,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独立于所在经营机构和经营的业务,彻底改变由经营者对自己经营的合规性进行自我监督的现状。同时,把稽核审计部门的职责扩展至合规风险管理的审计,由审计稽核部门对合规风险管理职能的履行情况、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二)完善合规风险管理的技术与手段。科技进步是推进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改进合规风险管理的方法、技术和手段,在进一步完善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适时引进或开发合规风险管理技术系统,可考虑借鉴国有或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先进技术手段,提高合规风险管理的技术含量,运用科技手段对合规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和监测,及时发现合规风险线索,完善合规管理工作程序,提规合规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三)加快合规风险管理队伍建设。一是在现有员工中选拔懂得金融、财务、会计、法律等知识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合规风险管理岗位,鼓励现有在岗人员通过自学、培训等途径提升素质;二是招聘具有国家法律职业资格、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的专业人才,为合规风险管理培养后备力量;三是选拔派遣骨干力量到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合规管理部门挂职或进修,学习他行先进的合规管理经验,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四是和监管部门实行互动和对接,参与监管部门的合规风险检查,分享监管现场检查重大案例信息,提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管理人员的资质、经验、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五是加大省级联社等行业管理机构对合规风险管理的指导与培训力度,拓宽培养合规风险管理人才的途径,造就一批活跃在法人行社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提供组织和智力上的保证。

(四)培育良好的合规风险文化。健康向上的合规风险文化是商业银行实现有效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保障。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需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大合规宣传力度,倡导和强化全员合规风险意识,树立诚信与正直的价值观念,让员工充分认识自己是合规操作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合规操作和管理是每个部门、每位员工的神圣职责,让每位员工都自觉养成按章办事、遵纪守规的良好习惯,杜绝有章不偱、违规操作的现象,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合规风险控制文化。

四、结论

当前形势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规建设任重道远,只有结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体制改革和经营机制的完善,进一步加强合规风险管理工作,才能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发展和风险管控的需要,实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第6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31号(2002年7月31日)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资质审定 第三章资质管理 第四章 罚 则 第五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加强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是指为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服务的职业卫生技术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包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化学品毒性鉴定、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效果评价、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等项目。

第三条 凡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必须取得卫生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并按照资质证书规定的项目,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第四条 卫生部负责对从事下列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资质审定: (一)化学品毒性鉴定;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效果评价; (三)放射防护器材和含放射性产品检测;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

第五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从事下列项目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资质审定: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二)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

第六条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甲级和乙级)的技术服务机构可以承担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但下列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应当由取得甲级资质的机构承担:

(一)国务院及其职能部门审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 (二)核设施等特殊性质的建设项目;

(三)卫生部规定由甲级资质机构承担的其他建设项目。第七条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甲级和乙级)的技术服务机构,同时取得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的资质。

取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甲级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不再重复申请乙级资质。 第八条 从事化学品毒性鉴定机构的资质审定按照《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设置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区域卫生规划,遵循合理配置职业卫生资源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 资质审定 第十条 卫生部或者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委托指定的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办事机构)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办事机构的职责是: (一)受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申请; (二)组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考核; (三)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的咨询;

(四)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专家库的组织和日常管理; (五)承办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十一条 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分别设立国家和省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专家库(以下简称专家库),专家库专家承担相应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的技术评审。

第十二条 专家库专家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具有连续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三)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五)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资质审定工作。

专家库专家任期四年,可连聘连任。

第十三条 专家库专家不得参与本人工作单位或者与自身有利害关系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审定评审。

被评审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不得聘请专家库专家为顾问。

专家库专家不得参加被评审机构的可能有碍公正评审的活动。

第十四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专家库专家进行定期复审,并根据资质审定工作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五条 申请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

(二)有专门从事相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工作条件;

(三)具备符合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条件的专业人员、设备、技术能力和经费; (四)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条件由卫生部另行制定发布。

第十六条 申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应当提交以下资料: (一)法定代表人签署的申请表; (二)法人资格证明;

(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管理文件;

(四)拟开展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项目及资质等级;

(五)在申请职业卫生服务业务范围内,能够证明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材料; (六)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资料。

第十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接到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申请表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同意受理的,应当在60日内由办事机构组织专家组,对申请单位进行技术评估。专家组应当由从相关专家库抽取的5名或者7名专家组成。

第十八条 技术评估工作采取资料审查和现场考核相结合的方法。

资质审定技术评估工作现场考核的程序和内容为: (一)申请单位负责人介绍有关情况; (二)依据申请资料进行现场核查; (三)考核技术负责人及其他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

(四)抽查原始工作记录、报告和总结; (五)必要的盲样检测。

专家组自现场考察结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办事机构提交技术评估报告。

第十九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专家组技术评估报告之日起30日内完成资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发给《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第二十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四年。

第二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对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予以公告。

第三章 资质管理

第二十二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依法独立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业务,并对出具的技术报告承担责任。

第二十三条 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在认证的项目内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第二十四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确保其技术服务的客观、真实。

第二十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简化手续,方便服务对象,并采取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第二十六条 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届满前六个月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续展,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复核后,对合格的,换发证书;逾期未申请续展的,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过期失效。

第二十七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当向原认证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并在全国性报刊上公告: (一)分立或者合并;

(二)停业、破产或者其他原因中止业务;

(三)法定代表人变更。

第二十八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不得伪造、涂改、出卖、转让或者出借。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遗失的,应当及时申明,并向原认证机关申请补发。

第二十九条 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取得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年检,并组织经常性监督检查。年检和抽查结果应当备案,并在全国性报刊上公告。

第三十条 通过年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由原认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在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副本上加盖合格印章,正本上贴附年检标识。

第三十一条 未申请年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视为自动放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

第三十二条 抽查内容包括:

(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人员是否具备执业能力; (二)是否按照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规范开展工作; (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出具的报告是否符合规范; (四)是否履行了技术服务合同的条款; (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是否完整; (六)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 (七)实际操作中是否存在违纪现象; (八)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三十三条 年检或者抽查不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三个月内进行改正,改正期间暂停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改正期结束,合格者准许继续执业;不改正或者经检查仍不合格的,由原发证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资格,并收缴《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

第三十四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三十五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技术服务工作中,对涉及委托方的技术、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负有保密义务。

第四章 罚 则

第三十六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申请资质或者年检、抽查时,采取弄虚作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虚报资料的,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情节轻重,不予核发资质证书或给予停止使用资质证书3至6个月直至收回资质证书的处罚。

第三十七条 未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擅自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八条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 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审定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相应的资格;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资质范围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

(二)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本办法规定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

第三十九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年检或者抽查复核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相应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卫生行政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

1、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表(样式)及填写说明(略)

2、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申请受理通知书(略)

3、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评审表(略)

4、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证书(略)

第7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管理规定

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 药品配送管理规定(暂行)

为规范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及配送,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若干意见》(卫办农卫发[2005]243号,以及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试行)的通知》(永政办发[2006]133号)文件精神,制订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药品配送管理规定(暂行)。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

一、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药品配送工作负完全责任。

二、定点医疗机构凡竟价目录内的药品(精神类药品、麻醉药品、中草药除外)全部纳入竟价采购、统一配送。

三、医疗机构计划采购的药品只要通用与竟价目录内相同的必须使用竟价目录规定的药品。不得以规格、产地、含量、包装、商品名等不同为由拒绝使用该药品。

四、凡竟价目录以外的药品采购必须执行采购价格备案制:医疗机构将采购计划报送药品配送XXX药品竟价招标 1

采购统一配送领导组办公室,配送办公室核定采购价格后优先选择中标公司采购,中标公司不能供货时,再由其它公司供货采购,在其它公司采购的药品要将发票及随货同行单报送卫生局药品配送办公室签章确认备案。

五、药品配送领导组办公室对各医疗机构药品配送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时,有权查阅各医疗机构的财务、会计报表资料,各医疗机构必须配合、支持。

六、从其它公司购进中标药品、购进未实行价格备案的药品以及未经药品配送领导组办公室在发票和随货同行单上签章确认的备案药品,一律视为私自采购。私自采购的,经查实按私自采购金额的20%处罚,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承担,不得在单位报销。私自采购一次,医疗机构负责人写出书面检查,并在全县通报。第二次私自采购的,对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诫免谈话,连续发现三次私自采购的,县直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进行免职,其它医疗机构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

七、各医疗机构必须按月填报药品采购、配送执行情况月报表。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所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核查,如出现迟报、虚报,医疗机构负责人必须在3日内说明原因,并写出书面检查报卫生局药品配送办公室。

八、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按照货款结算办法及承诺协议按时付款,延期付款按0.3%交滞纳金,直接上交到卫生局药

品配送领导组办公室支付配送公司。其中20%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承担,不得回单位报销。

九、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建立药品管理制度,对因盲目报送计划造成药品过期、报废的损失,由医疗机构负责人、实物负责人、计划填报人共同承担。

十、乡镇卫生院必须对村级卫生所的药品进行配送。不得以任何形式加价。一经发现,由卫生院双倍返给村卫生所。

十一、各定点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X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药品集中竟价采购统一零售价格。

十二、本管理规定同时适用于卫生材料的配送。 十

三、本管理规定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此件发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各定点医疗机构)

二00七年二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卫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药品配送 规定报:

XXX卫生局2007年2月25日(共印 份)

第8篇:(定)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医疗文书管理

白银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关于规范和精简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所)

医疗文书档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口计生局:

为了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质量,减少手工报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利用更多的时间为育龄群众提供更好的优质服务,对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所)有关医疗文书档案做出如下规定,现通知如下:

一、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所)需建立和保留的电子及手工医疗文书档案

(一)建立已婚育龄妇女电子信息档案

已婚育龄妇女信息卡,信息录入准确,建档率达到100%。

(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文书

(1)宫内节育器放置要填写四种表

①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知情同意书

②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记录表

③宫内节育器放置生殖健康处方

④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证明,要求手术大夫本人签名留存根 当年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手术记录应与更换到期宫内节育器的手术记录分开。

(2)宫内节育器取出要填写三种表

①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知情同意书

②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记录表

③宫内节育器取出生殖健康处方

(3)市上确定开展输卵管结扎手术的乡镇,实施输卵管结扎手术要填写五种表

①输卵管结扎手术知情同意书

②输卵管结扎手术记录术前记录表⑪

③输卵管结扎手术记录表⑫

④输卵管结扎术生殖健康教育处方

⑤输卵管结扎手术证明,要求手术大夫本人签名并留存根。

结扎术后住院期间,用病例续页进行病程纪录。

(4)开展出生缺陷干预要填写三种表

①自愿接受服用小剂量叶酸片预防神经管缺陷知情同意书

②农村育龄妇女叶酸发放及随访登记表

③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季度统计表(乡级表)

(5)更换到期节育药具要填写三种表

①宫内节育器放置种类和使用年限花名册

②乡级宫内节育器及皮下埋植使用到期汇总表

③年季度宫内节育器更换花名册

(6)其它需要填写五种表

①抢救、转诊记录登记册

②节育手术并发症登记册

③需要做皮下埋植避孕剂放置或取出手术的继续用原表

④高压消毒登记表

⑤紫外线消毒登记表

(7)开展生殖保健服务要填写四种表

①建立“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健康检查档案,后附粘贴B超检查报告单、阴道分泌物化验报告单、宫颈刮片检查报告单

②生殖保健咨询登记册

③男性生殖保健咨询登记册

④已婚育龄夫妇不孕不育档案卡

(8)每季度要上报一次计划生育服务站技术服务工作情况统计表

(9)“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季报表

说明:计划生育服务站(所)需建立和保留的手工医疗文书档案首页设目录或花名册

①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记录目录

②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记录目录

③输卵管结扎手术记录目录

④出生缺陷干预登记表目录

⑤到期更换宫内节育器手术记录目录

⑥“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健康检查目录和治疗目录 ⑦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随访花名册

⑧产后随访花名册

⑨各种节育手术后随访花名册(宫内节育器放置术后、输卵管结扎手术后、人工流产手术后、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引产手术后、引产手术后随访记录等)

⑩上门咨询花名册

(10)计划生育避孕药具需要的文书档案

①县区给乡镇的药具分配计划及出库单

②药具账目

③乡镇发放药具出库单(服务所长、领取人签名)

④下年度避孕药具需求计划(本级和村级)

⑤避孕药具购调存报表

二、户内服务证要填写和保存的单据

①生育保健服务证或计划生育服务证,按照《白银市计划生育乡镇技术服务填表说明或指导手册》的要求逐项规范填写,节育措施按时间顺序填写。

②环、孕情服务证明微机打印单

③放置宫内节育器手术证明,微机打印单据上要有手术大夫本人签名或手工填写手术证明单

④“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健康检查的健康体检结果微机打印单

⑤育龄妇女叶酸服用情况一览表

⑥更换到期宫内节育器的,不需再开具手术证明,取出后没有及时放置的需填写宫内节育器取出手术证明。

⑦输卵管结扎手术证明,微机打印单据上要有手术大夫本人签名或手工填写手术证明单

三、取消以下登记本

1、产后随访登记本

2、宫内节育器放置手术后随访记录

3、输卵管结扎手术后随访记录

4、人工流产(负压吸宫、钳刮)手术后随访记录

5、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期妊娠随访记录表

6、引产手术后随访记录

7、2011年以前出生缺陷干预填写的两种表

①项目县叶酸及婴儿基本信息统计表

②年季育龄妇女服用叶酸统计表

8、环、孕情服务登记册

9、化验登记册

10、皮下埋植副反应登记表及汇总表

11、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服务登记册

12、妇女病检查B超登记表

13、妇科病诊治记录表

14、妇科治疗仪登记表

15、乳腺诊断仪登记表

16、乳腺疾病治疗仪登记表

17、育龄妇女生殖保健档案卡

18、更换到期节育药具情况两种表

①皮下埋植放置种类和使用年限花名册

②年季季度年皮下埋植更换花名册

以上规范和精简医疗文书档案的变动于发文之日起执行。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医疗文书规范通知

白银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2012年4月18日印发共印10份

第9篇: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员工合规风险管理知识读本

前言

自2006年10月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以来,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取得了长足进展。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出台相应的合规风险管理办法、举办合规风险知识竞赛等活动,较好地防控了合规风险。同时,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有关合规风险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更新,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的防范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为使银行业做到实质性合规,将合规风险管理真正落实到银行的经营管理的理念中,内嵌到制度、流程和系统中,真正变成所有经营管理人员的合规实践,急需根据形势的新变化提供一本可供员工参考学习的知识读本。本书根据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新文件,在以前出版的合规风险知识读本的基础上,对合规风险法律法规和合规风险文化建设进行了扩充,并引入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案例,列举了部分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方法。本书还添加了近几年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制定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和《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试行)》等相关文件。

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为本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此深表谢意。 编者

2013年3月

目录

第一章合规风险管理概述

1—1合规的由来及含义是什么?

1—2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制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是什么? 1—3合规管理模式变迁的基本逻辑是什么? 1—4合规管理模式呈现上述变迁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1—5国际银行业合规风险建设的新动态是什么? 1—6有关“合规”的误区有哪些? 1—7有效的合规管理方案应当符合哪些要件? 1—8合规的必要性有哪些? 1—9商业银行合规的含义是什么? 1—10商业银行的合规具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合规文化建设

2—1什么是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 2—2我国商业银行合规文化建设的现状是什么? 2—3商业银行应倡导和培育什么样的合规文化? 2—4合规文化在商业银行运营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5银行企业文化由哪些方面构成? 2—6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2—7合规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是什么? 2—8合规文化中的“四个责任体系”指的是什么? 2—9上述“四个责任体系”包括哪“三个关系”? 2—10什么是诚信举报机制? 2—11怎样建立有效的诚信举报机制?

第三章合规与公司治理

3—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定义是什么? 3—2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有哪些? 3—3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基本准则有哪些? 3—4商业银行合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是怎样的? 3—5怎样切实有效地落实问责制? 3—6银行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怎样履行好合规管理义务? 3—7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 3—8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9商业银行肩负着什么样的社会责任? 3—10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时存在哪些问题?

第四章合规与全面风险管理

4—1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定义与内涵是什么? 4—2全面风险管理计划的目标是什么? 4—3全面风险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4—4全面风险管理的特征有哪些? 4—5商业银行确立和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为什么是必要的? 4—6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4—7国有商业银行尚未形成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的表现有哪些? 4—8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健全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第五章合规与内部控制

5—1什么是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 5—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3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5—4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应从哪些方面下手? 5—5合规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是什么? 5—6合规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联系有哪些?

第六章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6—1建立有序、高效的组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6—2我国商业银行亟须加强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是什么? 6—3银行业加强合规风险管理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6—4什么是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 6—5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6什么是商业银行风险? 6—7商业银行风险的成因是什么? 6—8传统银行风险有哪些? 6—9合规风险和商业银行其他风险的关系是怎样的? 6—10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6—11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是什么? 6—12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6—13流程银行的内涵是什么? 6—14为什么说商业银行目前还是部门银行而非流程银行? 6—15流程银行的本质与特征有哪些? 6—16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需要重点做好的工作有哪些? 6—17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6—18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6—19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必须突出强调哪些方面? 6—20中国银监会制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21《指引》颁布后,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合规风险管理的监管理念和方法有什么变化? 6—22我国商业银行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6—23怎样构建有效的合规管理框架? 6—24保持独立性是合规管理有效性的基本保障,如何保持独立性? 6—25银行合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26商业银行合规政策的定义和要点是什么?

第七章合规管理部门职责

7—1合规管理部门的定义是什么? 7—2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框架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7—3在设计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总体框架时,应当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7—4合规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有哪些? 7—5合规部门应选择的组织结构模式及其原因是什么? 7—6为合规管理部门有效履行合规管理职能提供充分的资源以及配套机制。银行应该怎样做? 7—7合规部门的基本职责有哪些? 7—8合规部门工作怎样才能有效开展? 7—9组建合规管理部门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7—10合规培训如何体现人本管理? 7—11商业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职权分别是什么? 7—12商业银行高层的合规管理职责是什么? 7—13合规管理部门与银行其他部门的关系是怎样的? 7—14风险管理部门的合规职责是什么? 7—15内部审计部门的合规职责是什么? 7—16为什么应明确内部审计与合规管理相分离的原则? 7—17法律部门的合规职责是什么? 7—18人事部门的合规职责是什么? 7—19各业务部门的合规职责是什么? 7—20银行员工的合规职责是什么? 7—21总行合规管理部及其职责是什么? 7—22《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中关于各业务条线和分支机构的合规管理部门的规定有哪些? 7—23分行管理层的合规职责是什么? 7—24分行合规管理部门的职责是什么? 7—25如何任命银行合规负责人? 7—26合规负责人合规管理的职责是什么? 7—27合规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有哪些? 7—28合规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7—29什么是合规管理人员职务说明? 7—30银行合规人员职务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第八章合规风险管理的识别与评估 8—1什么是合规风险识别? 8—2什么是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的评估? 8—3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思路是什么? 8—4商业银行合规风险评估的内容是什么? 8—5商业银行合规风险评估的方式是什么? 8—6合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步骤是什么? 8—7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点包括什么? 8—8合规风险形成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8—9合规风险的评估依据和评估标准是什么? 8—10合规管理部门的合规风险监控、测试和报告是什么? 8—11合规风险监测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8—12合规风险评估报告的路径是什么? 8—13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估不完善表现在哪些方面? 8—14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怎样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

第九章合规风险监管

9—1如何实现外部监管与银行内部合规的有效互动? 9—2如何提高监管部门的透明度? 9—3为什么说实施银行内部自身严格监管势在必行? 9—4我国银行合规工作需要从哪些方面加强? 9—5以美国为主的现代银行业合规管理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第十章合规风险管理法规

10—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所涉及的合规要求有哪些? 10—2《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指引》所要求的银行业服务规范有哪些? 10—3《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对关键岗位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有何要求? 10—4《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职业行为指引》对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业行为有何特殊要求? 10—5《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企业社会责任指引》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有何要求? 10—6《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所规定的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有哪些? 第十一章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案例 11—1汇丰银行(中国)的合规机制建设

11—2北京银行:基于风险控制的ISO9000质量体系和合规体系的整合 11—3深发行:金融创新中的合规风险管理 11—4北京农商行: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1—5民生银行:“一图两表”技术在合规文件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11—6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合规风险的评估程序

第十二章关于合规风险管理的相关文件 第一部分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

第二部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

第十三章合规风险管理文件解读

1.关于巴塞尔《合规与银行合规部门》的解读

2.《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在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制度中的地位

附录1加强银行公司治理

附录2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 附录3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

附录4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 附录5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及相关监管指引 附录6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附录7中国银监会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员工 合规文化建设知识读本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接待员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