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故事

2022-11-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杜甫草堂故事

人日杜甫草堂祈福

漂泊诗圣的安居之地

草堂是“诗圣”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的冬天,杜甫为了避安史之乱,带着自己的家人几经辗转从甘肃同谷来到四川成都,暂时居住在浣花溪旁的古寺。第二年春天,依靠亲朋好友的资助,在风光秀丽的浣花溪边,建起了茅屋,取名“草堂”。杜甫在这里前后住了三年零九个月,这段时间是一生漂泊的诗人度过的相对安稳的日子。在杜甫留下的240多首草堂诗歌中,有大量富于田园风味的诗作,也有不少忧国忧民、富于现实意义的篇章,这些不朽的诗篇赋予草堂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草堂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圣地。

公元765年,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渐渐荒芜。到唐末,诗人韦庄沿浣花溪畔寻得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为纪念杜甫重建了一间茅屋。成都杜甫草堂遗址由此得以确认。从此以后历代对草堂进行过十多次修缮、重建,其中以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两次规模最大。这两次重建,奠定了后世草堂依中轴线对称的多重院落式布局的基础,并保持至今。新中国成立以后,与之左右相邻的私家府邸“梅园”和始创于东晋的千年古刹“草堂寺”先后划归草堂统一管理,构成了今天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雏形。它们同样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从而形成了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最终成为集有纪念功能的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并隐约显现私家园林官邸和佛寺建筑风格的文化圣地。1961年,国务院公布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人唱和传佳话

“人日”即人的生目,又称“人胜节”。据《北齐书·魏收传》记载,魏收引用晋人董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自汉代以来,全国各地都有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的习俗。唐徐坚《初学记》卷四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簿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相遗。”这是有关“人日”较为完整的一条记载。唐人最重“人日”,据不完全统讹仅《全唐诗》中对“人日”描述的诗歌就有近30首,如薛道衡、陈子昂、韩愈、宋之问、刘长卿、李商隐等都有关于“人日”的名篇佳句留存于世。

杜甫寓居草堂时,曾与好友高适在“人日”这天以诗唱和,被传为诗坛佳话,其影响深远,并成为明清时期成都“人日游草堂”风俗的起源。

唐上元二年(T61年)正月初七,时任蜀州刺史的高适给身居成都草堂的杜甫写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唐大历五年(770年)的正月二十一,杜甫漂泊于湖湘之时重读此诗,高适早已亡故,杜甫感时伤怀,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以寄托哀思。从此,高杜二人的友谊及其诗歌唱和的故事传为诗坛佳话,它为传统的人日习俗增加了“诗歌酬唱、歌颂友谊”的文化内涵,并成为此后“人日游草堂”民俗活动的起源,对后代的文人墨客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明代嘉靖时期,“人日游草堂”已成为文人雅士祭拜杜甫、传承蜀中文脉的重要活动。清咸丰年间,自文人何绍基“锦江春水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佳句流传起,“人日游草堂”遂发展成为由文人雅士倡导发起,民众附和响应、广泛参与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

草堂的“福”文化

成都杜甫草堂,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正如现代诗人、学者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所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了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人们来到成都草堂,首要是为了瞻仰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圣杜甫,朱德曾在参观草堂时撰写了“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名句,是对诗圣杜甫崇高地位的确认。

赏梅祈福 拓福还家

结合“梅园”和“草堂寺”的历史和文化氛围,人们还赋予了草堂更多的意义。根据《四川民俗大观》的记载,成都市民新春出游是有一定日期的,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初七“人日游草堂”。每年“人日”这天,成都民众扶老携幼游览草堂,凭吊诗圣,吟唱杜诗,赏梅、登高祈福等,清代文人张之洞、傅崇矩、潘元音、何维棣等都曾在诗文中记载当时“人日游草堂”活动的盛况。

梅花是古代诗人的重要吟咏题材,杜甫被誉为“古今咏梅第一”。草堂的梅园是成都市民的传统赏梅胜地,宋代陆游诗中即有浣花草堂观梅的相关记载。近代可考文献为1946年,作家郭祝崧在当年《旅行杂志》3月号上发表游记《成都春游三胜》,他写道:“因为有草堂人目我归来”之句,成都人多年来,每到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便成群结队到草堂寺来,凭吊爱国诗人的遗迹,同时到梅园观赏梅花盛放的情景。梅花也名“五福花”,象征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因为上世纪50年代梅园的合并,草堂的园林园艺文化越加浓郁,从1989年在北京市宣武艺园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梅花蜡梅展览会起,到2013年在昆明举行的第十四届展览会,草堂参展的园艺梅花(盆景)多次获得金奖。新年到草堂“赏梅祈福”也成为成都市民人日游草堂的重要内容,现已发展成为以表现中国梅文化为主题的“梅花艺术展”,并已连续成功举办多届。

另外,在馆内仰止堂,还开展了“拓福”体验,即通过我国传统技艺一“拓片”,使用宣纸和墨汁、朱液,将各种类型的石刻“福”字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经过几年的沉淀,如今“拓福”已成为游客在人日游草堂活动期间的重要“祈福”方式。

登高望远 敲钟祈福

在巴蜀地区的方言中,“佛”与“福”同音(均发音:“fu”),亦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福”文化——视“拜佛”为“祈福”。具体表现就是在成都及周边地区,因为佛只能敬而不能摸,众多佛院禅林以镶嵌“福”字的照壁或者饰品等供香客民众“摸佛祈福”。其中尤以成都文殊院的大雄宝殿的大门上的铜制“福”饰和新都宝光寺门前的“福”字照壁最为有名。每年正月初一,文殊院会从子夜开放,鱼贯而入的香客们将寺院里外挤的水泄不通,而在大雄宝殿前,排着长龙的人们跪在蒲团上诚心向佛像祈愿后,再次排队逐个将铜饰“福”锁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摸个遍,并认为此举可以“引福上身”,将福气带回家!

登高则是古代岁时民俗,即在节日登上山岭高处。起初多与避灾除厄的传说相关,后逐渐演变成为游览健身活动的一种,多在人日、正月十五日或重阳等节日进行。旧时,在辽阔的成都平原,难觅登高所需的自然梯度,不过“东有崇丽阁(望江楼)、西有万佛楼”的人文景致弥补了这一缺憾。但千百年来,“望江楼”只能望不能登,而草堂的“万佛楼”则是游客登高望远的好去处。

万佛楼,本为原“草堂寺”的重要建筑,原楼为木制四层重檐攒尖式宝顶结构,正八边形,楼顶盖琉璃瓦,楼内原供泥塑佛像四尊,壁间绘佛像千余尊,是成都市区著名的古建筑。现存草堂的万佛楼是2004年在原址基础上恢复重建的。在万佛楼重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发掘出原址柱础,后经多次调整规划设计,决定仍在原址复建新楼,将新楼基础偏移225度,对出土柱础实施原址保护。我们现在透过楼外地下玻璃,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柱础。

在这种地域性的“福”文化背景下,草堂的“万佛楼”也被当地民众认为是万“福”之楼,能在新春佳节之时,登上万佛楼顶敲钟祈愿,来年必定福气满满!2005年新的万佛楼重建完成后,有学者提议将新楼重新命名为“万福楼”以顺应成都市民在此处祈福的意愿,但馆方经过认真的思考,为了尊重历史,仍将重建新楼命名为万佛楼,并在楼身悬挂“上善之缘心生万福”的牌匾。

目前,万佛楼建筑面积910平方米,共四层,楼高30.7米,正八边形,重檐四层,并新铸铜钟,悬挂楼顶。今天的草堂占地面积300余亩,绿化率高达90%,加上与之比邻的浣花溪绿地公园,整个区域系成都市区的城市绿肺,万佛楼也是该范围内的最高点,在楼顶视野十分辽阔。每年新春游草堂活动期间,尤其是大年初一这一天,游客会争相登上悬有铜钟的万佛楼顶“敲钟祈福”。人们认为,大年初一作为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只要在祈福时敲钟声越响亮,新的一年里福气就会越宏旺!近年来,历届“人日游草堂活动”期间,万佛楼上会源源不断的传来,游客登顶祈福的敲钟声。

在将要到来的甲午年人日游草堂活动之际,杜甫草堂博物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用信息技术助推文化传承,丰富游客旅游体验,即除传统的赏梅祈福和登高祈福外,结合博物馆新开通的“威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官方微信,推出了“信”福游草堂活动,游客只需要关注其官方微信,便可以在指定地点领取主题明信片一张,在官方微信提供的免费导览服务下,边游览草堂边逐个盖上四枚纪念图章,然后将自己在草堂搜集的祝福寄送给自己在远方的亲友。

作者:龚宁

第2篇:论成都杜甫草堂的荷文化及荷花在园林中的运用

摘 要 成都杜甫草堂是诗圣杜甫的故居,栽种荷花的历史悠久,这其中有着厚重的历史渊源及文化传承。基于此,从诗歌文化方面研究着手,探讨草堂的荷花文化及其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关键词 杜甫草堂;荷花文化;园林

荷花翠叶亭立、姿态优美、娇艳欲滴、随风摇曳,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吟诵对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从《诗经》《楚辞》开始,荷花就是各种诗文之中出现得最多的植物之一[1],荷花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且渐渐成为重要的造园要素[2]。本文以此为背景,从诗歌文化研究着手,探讨草堂的荷花文化,并对荷花在草堂的园林景观运用作初步阐述。

1 荷花的历史文化渊源

斗转星移、万物更迭,荷花不断发展、繁衍,早在原始社会,荷花便藉由其外形、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精神世界中,并于植荷、赏荷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荷花文化。

荷文化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期、秦汉隋唐的初步形成期,以及后来的形成发展时期和发展盛期。从《诗经》《楚辞》记载来看,荷花已出现在文学领域。《周书》中记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也提到了荷花,用文字语言描述了野生荷花可被人们食用。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他的《子虚赋》中记载楚国云梦泽南有平原广泽,“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3],荷花美姿跃于纸上。对于古代文人士大夫来说,荷花高洁、美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学中喻示着人的圣洁。周敦颐的《爱莲说》是荷文化形成的标志与荷文化发展史上的分水岭。荷花还代表和寄托着文人的理想、高尚节操。人们以荷言志、以荷比物、以荷寓人来等“比德”言喻和寄托、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荷花是文人墨客的植物写生对象,地位非凡,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梁元帝的《芙蓉醮鼎图》中[4]。五代、北宋期间,黄筌、徐熙等花鸟画家有不少写生的荷画作品,可惜早已湮没[5]。延续至今,荷花仍然是中国现代、当代画家最喜爱的写生植物之一,荷花的精神品格、荷花的花、果、实、叶乃至全植株,在不同画作中得以展现得淋漓尽致,寄托了画家的情感[6],呈现给人们全方位的综合魅力,仿佛能嗅闻荷香、感受形美、聆听雨荷,虽未能亲尝但尤胜此感。

在建筑、雕塑、工艺品、道具等之中,也常能见到荷花的身影,可谓数不胜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战国中期,彩画明器上的图案就均是荷花[7]。由此也可以想见当时荷花在中国大地上的繁盛景象。荷花的清雅平和、韵味悠悠,正通过古代先人的笔墨和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2 诗歌文化中的荷文化

整个唐朝时期,约有2 000多首诗中出现了荷花的身影。李白的《古风》中就深入地描绘了荷花,并由此联想和受到找寻安身之处非常重要的启发。荷花还成为生活方式的象征,在王维、储光羲的诗中频频出现。在诗中,塘栽荷花和垂柳顧影垂怜、相映成趣。而以荷花喻人格在白居易、韩愈等人的诗中也体现较多,看似描绘荷花淡雅清幽的意态之美,实则表现情怀,是人格的展现。

荷花生命力强健,藉水而生,种植便捷,为园林景观提供了荷文化的意境美。荷花婀娜多姿,其花姿、叶姿、花色、叶色、花香、叶香,就连残荷都充满了无尽的美,为园林景观增香添彩。在成都杜甫草堂栽种的多种植物中,荷花是重要的一种,不仅雅致且深具文化内涵。

荷花的遍植与诗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都杜甫草堂作为诗歌文化的一块圣地,种植荷花可谓相得益彰。因此,草堂种植荷花历史由来已久,在种植过程中,凿池引水、植荷养鱼、不断挖掘荷文化。在每年夏季举办一届荷花艺术展,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六年。逐步形成较有影响力的、独具特色的荷文化展览。

3 荷花在草堂园林中的运用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这是伟大诗人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时所留下的赞美荷花的诗句。成都杜甫草堂荷花栽培历史悠久,为纪念诗圣杜甫,于20世纪70年代就举办了第一届荷花展,荷花展览一直是草堂园林花卉向游人展示的传统展览活动之一,迄今已举办了十六届。草堂的荷花品种经过多年技术人员的繁育、栽培,达近50种。每年夏季是荷花的最佳观赏之时,无论是塘栽的荷花还是置于盆钵之中的荷花,朝开暮闭,花朵高托于水面之上,在盾状圆形的翠绿叶片衬托之下,亭亭玉立,如同蹁跹起舞的水中仙子。

3.1 荷花小景

每届荷花展均是精心组织,结合以杜诗为代表的诗意景名进行景点设置,让人在诗情画意中体会草堂荷花的别样韵味。草堂的盆景园常常以荷花结合石制展台、各类小品组成诗意小景;大雅堂和各大门入口处则是以仿古展桌布置,将青花瓷盆栽培的荷花错落有致地放置其上,并将错落摆放仿古展具的地面用时令花卉与荷花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形状各异的展台组团,使展区更显高雅、灵秀。

如在2017年夏的第十六届荷花展中,小景“清雅荷风”其名来自于李重元《忆王孙·夏词》一诗。在园区内,摆放荷花、伞草等水生植物,搭建几架等园林小品,悬挂鲜花进行点缀、衬托景点,荷花的清雅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丝丝凉爽,形成一派淡泊天然的诗意景致。

3.2 水景荷花

步入草堂北大门后,豁然开朗,沿着蜿蜒的小径,映入眼帘的是梅园荷池内栽植的塘栽荷花自成一片天然景致,形成了水上景点(“碧镜绘彩霞”)。“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有着“冰心一片漾千家”的风姿,更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雅姿。由此,将梅园荷池一小景谓之“碧镜绘彩霞”。荷花不仅有着典雅的风姿,更有着妩媚的风情。“倩香深处弄颜色”乃是梅园荷池另一处景名。苏东坡在《荷花媚》中写到“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书写了荷花的千娇百媚。“倩香深处住,看伊颜色。将荷花的媚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娇媚之情跃然纸上。景点“莲立清涟”取自周敦颐《爱莲说》一诗。在梅园另一侧的荷花池内盛开的朵朵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半遮半掩,次第开放,但却浓淡相宜,恬静怡人。

漫步在诗意园区内,不知不觉之中就来到了唐代遗址水系源头景点。“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系旁翠竹轻摇,微风吹送,娇艳的荷花清香可闻。七百余盆盆栽荷花布置成高低错落、远近结合的自然大型水上景观,与水体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恰似一幅“出水芙蓉”的美丽画面。还有些许荷花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来到这个世上,正可谓“小荷才露尖尖角”,如此美态,令人情难自禁。此刻徜徉在这山情水画之中,轻风拂面,送来荷花的阵阵清香,犹如“嫣然慕冷香”之感。隔着笔墨,已让我们再次闻见了正在盛开的荷花芬芳。

3.3 缸栽荷花

除了大型的水景荷花和荷花诗意小景外,点缀在园内各处的缸栽荷花秀雅高洁,如同阵阵清风沁人心脾,让人神驰。草堂是川西古典园林的典型代表,充满自然田园风光,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特色。在园区内的水缸多为石制品,或在蜿蜒小路沿途,或放置在精致的庭院小景之中,凸显质朴的天然风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 結语

荷花的各种美在园林景观中被广泛应用,而荷文化在华夏大地上发展了数千年,早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成体系、别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肉骨架。荷花在文人墨客的笔端绽放出各种光彩、鲜活灵动、赋予灵魂、充满魅力。或诉相思苦,或赞容颜美,或表品质高洁。且随着时代更迭和朝代发展,荷文化的发展承前继后,特别是在唐代迅速发展,诗词歌赋与荷花紧密结合,咏荷、颂荷诗词层出不穷。杜甫被尊称为诗圣,是诗歌文化的集大成者,杜甫寓居成都的时光是安稳平乐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于此留下了1 400多首诗词,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剪影。“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因为杜甫,草堂闻名于世,其园林也是川西古典园林的重要代表,研究杜甫草堂的荷花文化对认识了解唐代园林文化,并对园林文化、园林营建、园林理论有积极的促进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富俊.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张玉环.荷花的花文化及园林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4):64-65.

[3]余秉全.莲与莲文化[J].园林,2003(8):60-61.

[4]姚玉明.大师笔下极具审美价值的《残荷图》《荷花图》[EB/OL].(2013-11-27)[2017-08-14].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1b95ea0101pr4n.html.

[5]陈池瑜.写心表意 风格清雅——李汉平教授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色[J].国画家,2011(3):25-26.

[6]成磊,刘欢.浅析荷花在中国绘画中的精神内涵[J].美术大观,2008(10):170.

[7]王慧.楚辞莲荷意象研究[J].艺海,2008(6):129-132.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邓晓松

第3篇:杜甫草堂

三位老师下午好,这是我的证件,请问我可以开始了吗?各位老师,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杜甫草堂。 各位游客,

杜甫草堂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游览时注意安全。

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住所。

现在请大家看门票的背面,这就是杜甫草堂的整个平面图,咱们今天的游览路线就是依照这个平面图的中轴线走:先从大门进去,依次进入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然后是茅屋景区,最后从北门出去,整个游览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下午五点我们将在北门集合登车。

朱德总司令曾写出:“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样的对联来赞誉杜甫对后世的影响,表达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情。那么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为什么会在这里建造草堂呢?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带领家属由甘肃南部来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这里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当时的草堂占地仅为一亩,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草堂面积是原来的270倍,在原来主体的人文景观周围又营造了一个规模较大的西式园林,并且融入了浓厚的四川特色。杜甫在此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这段时间虽然不长,但可谓他人生创作的一个巅峰。流传至今的就有240余首,可见杜甫对这里感情之深。

杜甫草堂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没有雕梁画栋,基本保持居民建筑特色,是纪念性祠堂与园林结合的成功典范。1961年杜甫草堂因此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中轴线的最后一重,这就是供奉杜甫的工部祠,那这里为什么叫工部祠呢?那是因为杜甫一生做过的最大的官就是检校工部侍郎,人称杜工部,所以如此命名,工部祠又称为三贤堂,为什么会称为三贤堂呢,待会揭晓。那么看到最外面的一副对联,这是由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 ,草堂人日我归来。表面上是说回到成都,来游草堂,实际上是含蓄地表达了他以杜甫继承者自命的深意。此联一出,许多文人墨客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到草堂来吟诗题联。久而久之,竟演变成了人日游草堂"的地方风俗,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请大家看第二幅对联,这是是清人王闿运所撰,:“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意思是说杜甫胸怀大志,期待自己的作品可以惊天动地,将经历的感慨忧愁都说出来,这实际上是在说杜甫的生平。再看,开得宋闲两派, 这里的宋贤两派是说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陆游开创剑南诗派。就是说啊正是杜甫的影响才开得了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 寒泉配食:工部祠两旁配有黄庭坚、陆游。 吴郡三高:苏州有三高祠,不要说这里地势偏僻,人烟稀少,你看现在有黄庭坚陆游作陪,比起三高祠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殿内我们可以看到中间呢是杜甫的神龛,两边分别是陆游和黄庭坚作陪,杜甫呢是唐代的诗人,陆游黄庭坚是宋代的诗人。那么为什么杜甫的殿内会有这两个人?我想刚刚外面那一副对联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这还有一副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荒江浣花溪,在浣花溪畔结起茅屋永垂不朽,不同朝代的圣贤有两位是宋代的,刚我们已经讲过了,左边的陆游,剑南诗派的创作者,这右边的江西诗派的代表人黄庭坚,这两位呢在作陪杜甫是因为他们学习杜甫的诗歌而有所成就的,相当于杜甫的继承,而且呢是宋代非常有名的诗人。他们三位都是写爱国诗篇的,都是具有爱国爱民的思想,都对四川念念不忘,最后离开了四川,具有一种至蜀而不忘蜀之感。所以呢这里一定要配两位比他名声稍小,生世较好,又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我想现在大家知道三贤堂的来历了吧。

好了,看完了工部祠,咱去感受一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情境吧。

第4篇:杜甫草堂工部祠

各位朋友:

大家好!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这是悬挂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工部祠门前的一副名联。我们大家都知道,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圣”之称。虽然他才华横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仕途却不得志。因为他曾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所以这座供奉他塑像和供人祭祀的享殿就叫工部祠。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工部祠三个字是由我们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书。祠前这副名联是由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同时这副对联也是杜甫草堂中仅存的作者自书联文,非常珍贵。过去多认为何绍基此联一出,春游草堂遂改为人日。其实啊,人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七,在人日踏春是古以有之的巴蜀风俗。而人日思念故乡、怀念故人的习俗也曾一度流行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至于咱们成都人何故择人日游草堂则牵涉到了杜甫和他的好友高适的一段友谊。杜甫和高适两人年青时曾一起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饮酒赋诗,畅论国事,结为诗友。杜甫避乱入蜀之时,正值高适在成都附近做官,杜甫在成都生活的几年间,除了靠卖草药为生以外,其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来源还靠高适和其他朋友的慷慨资助。杜甫和高适因此留下了许多酬答唱和的诗章。公元761年,高适在蜀州,今四川崇州市做刺史的时候,非常思念杜甫,写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的诗赠给杜甫。诗中写道:“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可能杜甫当时忙于其它事,没有及时作复。数年后,当他漂泊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偶然翻出这一首诗,想到高适已经去世,而自己也是风烛残年,追忆往事,人亡物存,不禁潸然泪下,题笔写下《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并序》一诗,表达了对故人始终不渝的深厚友情。这前后两首诗,生死呼应,互诉衷肠,字字滴泪,句句含悲,并容忧国忧民之情于淡墨间,堪称作千古绝唱。从此,他们二人人日唱和的故事就在后代文人中流传了下来。

作者何绍基在四川作学政大人的时候,便是根据这个典故有意择人日拜谒草堂,留下了此副对联。上联中的“公占却”含有锦城浣花溪水因留下杜工遗迹而增色添辉之意;下联中的“我归来”则寄寓了作者在凭吊前贤之中,隐含了继承杜诗传统的自负的之意。此后,许多文人墨客竞相效仿。为了表示对杜甫的崇敬和仰慕之情,择人日到草堂吟诗题联,寻踪问古,最终成为了一种民间习俗并且延续到了今天。特别是现在杜甫草堂博物馆现在举行悬赏百万元征集杜诗形象大使的活动,如果您也感兴趣的话,不妨投上一票,接下来请跟随我进入祠内参观。

我们看到正中设有雕镂的花边神龛,里面供奉着杜甫的彩色泥塑坐像。东西两侧分别配祀的是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的塑像。我国历来诗坛上名人辈出,为何偏偏将两位宋代诗人配祀于同一祠堂内了?据文献记载,其原因大致有三点:第一,他们都非常热爱祖国;其二,他们有着相同的经历。都曾流寓四川,留下了许多吟咏蜀中风物的名篇佳句,去蜀而不忘蜀;第三,他们的诗歌创作有继承的关系。黄庭坚和陆游都是后世学习杜诗并获得极高成就的诗人。宋史称,黄庭坚的诗得法于杜甫,陆游则是其志向和杜甫相同。并且他一生对杜甫十分敬仰,曾写下“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的诗句赞扬杜甫。虽然他们两人在诗歌创作的风格上各有特色,明显的分为江西诗派和剑南诗派,但是他们都继承和发扬了杜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所以后人将他们师徒三人共祀一堂,同受祭礼。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兴盛香火,而且还方便他们三人早晚都可以学术交流,共论诗艺。正如这副对联所书:“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

谢谢!

第5篇:导游词(杜甫草堂)

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

我今天带大家游览的是杜甫草堂,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 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

在游览前,我先给大家说几个注意事项:第一是请大家保护景区环境,注意安全。第二是请大家记住我的手机号码:15281058756,下午五点在后门集合登车,车牌号码是川A12345。我们今天的游览线路是大门进去,依次进入大廨,诗史堂,柴门,然后是工部祠,最后从后门出去。游览时间大概需要两个小时。

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甘肃省南部入蜀,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当时称之为“成都草堂”。公元765年,杜甫离开了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后来经过宋、元、明、清的多次修复,基本上奠定了草堂今天的规模和格局,占地近271亩。它的主要特色是集纪念祠堂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纪念性祠堂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就连朱德大元帅也曾为草堂作诗说“草堂留後世,诗圣著千秋”!在草堂的浣花溪边,还流传着关于浣花夫人的动人故事。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是诗史堂,它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也是草堂中面积最大的建筑,诶,这位游客朋友问得好,为什么要叫诗史堂呢? 因为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所以被后人称之为“诗史”,诗史堂也因此而得名。中国文学史上,有飘逸浪漫的诗仙李白,有风格绮丽诗杰王勃,当然也有我们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那么杜甫为何会被称为诗圣呢?我想大概有三个原因。

第一,忠君爱国,矢志不渝。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虽然有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抱负,却始终不能得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但他的爱国之心却从未泯灭。安禄山事件爆发后,杜甫被叛军俘获,为逃到唐肃宗所在地凤翔,历经磨难,当“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zhou)”时,唐肃宗也为他的忠诚所感动。在漂泊的生活中,他所见所闻的是社会现实,所感所叹的的是民怨国恨,所思所想的是政治抱负,可谓是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第二,推己爱人,心忧天下。大家可以看到,在厅堂的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的杜甫半身像,杜甫眉宇微蹙,嘴角冷峻,就准确而凝练地刻画出诗人心怀天下的拳拳赤子之心。杜甫本已身处潦倒困顿之中,仍然心系黎明百姓,甚至想着为解救黎明百姓的痛苦做自我牺牲,即使是在屋漏偏逢连夜雨时,也不忘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

第三,有着独特的平民史观。大家都知道,唐代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李白喜欢寻仙访道,诗歌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王维喜欢游山玩水,诗歌多为描写自然风景和安逸闲适的生活,而杜甫,用“诗”来描写普通大众的生活状况,用“诗”来反应战火烽烟中的民间疾苦,用诗来揭示社会的混乱与朝廷的腐败,这可谓是中华文明独特的平民史观。这些诗也成为了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并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就连郭沫若也为他撰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现在我们已经游览完诗史堂,接下来我们要去到的是柴门,那么柴门又与杜甫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待会儿啊 小龙给大家一一道来。

谢谢各位评委。我的讲解完毕!

第6篇:杜甫草堂导游词参考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杜甫草堂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杜甫草堂导游词

(一):

各位旅客朋友:

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相信这次参观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的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住处。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此刻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理解。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此刻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那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此刻的百花潭公园,此刻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

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杜甫草堂导游词

(二):

【序言】公元712年,雄姿英发的青年李隆基在长安理解老父亲唐睿宗的传位,就这样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最高决策者,他就是著名的唐玄宗。与此同时,一个男婴降生于唐帝国属下的河南巩县,男婴取名杜甫,字子美。唐玄宗统治中国四十四年,共使用三个年号,即先天、开元和天宝。粗略地分,开元年间——从公元712年到741年,是唐玄宗励精图治并创造了被称做“开元盛世”的黄金时代,而天宝年间——从公元742年到756年,是唐玄宗疏于政事、奸臣当道,最后导致安史之乱的黑铁时代。

和盛唐很多文人一样,年轻时的杜甫把超多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行万里路之上,他漫游吴越和燕赵,并与李白和高适在漫游中相遇相知,从此成为相亲一生的好友。青年时代的杜甫除了诗情勃发,同时还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唐玄宗诏令天下通一艺以上者到长安就选,杜甫以为机会到了,兴致勃勃地前往应试。然后奸相李林甫、杨国忠擅权朝中,怕贤才入选威胁己位,竟然弄出一个无一人及第的结果。对这一荒唐的结果,他反而上表唐玄宗,祝贺“野无遗贤”。杜甫的人生惨遭沉重打击,之后便是被他悲哀地称为“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的十年长安旅居生活。十年里,她不断给达官贵人投诗献文,企图得到赏识和推荐。

直到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这个卑贱、且务必直接欺压底层百姓的职务,被杜甫拒绝了。这是一个重要的细节,从这个细节能够看出他和他的朋友高适的不同性格。高适也痛恨出任县尉,但恨归恨,他到底还是赴任了。这种往好里说叫做能屈能伸,往坏里说叫做得过且地的性格,显然要比杜甫的固执更合时宜。之后高适在政治上飞黄腾达,成为唐代诗人中仕途最得意的人,又一次证明了性格决定命运的道理。

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不得不携家带口加入到逃难的人群中。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继位,他立即前往凤翔投奔唐肃宗,要求杀敌立功,报效国家。唐肃宗见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慷慨陈词,就任命杜甫为“左拾遗”。虽然品级只是从八品,但专门负责为皇帝上陈谏言,职位较重要。这是命运给杜甫的一次重要机会,可惜这个机会被他耿直的性格给毁掉了。在他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朝中的丞相房琯是个贤臣,因其兵败,肃宗听信谣言罢免了他的官职,杜甫直言为他辩护,给皇帝提意见说:这么好的丞相你不任用,难道还想重蹈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的覆辙吗?皇帝一听,气得半死,差点就下命令把杜甫拖出去斩首。杜甫因此事得罪肃宗,而被贬华州。

公元759年冬天(12月),官场失意、政治抱负破灭的杜甫开始思考举家迁往成都。杜甫萌生入蜀的想法,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原战乱,民不聊生,继续呆在那儿已不是明智的选取;二是蜀中安逸的生活、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美丽的自然景区都使诗人心生向往,加之唐玄宗避安史之乱,首选之地也是蜀;第三,恰好这时杜甫有个朋友在四川做官,这人就是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他曾屡次捎信叫杜甫到成都来。杜甫经过认真的思考,最后定下了这次行程。由陇西(今甘肃南部)经天水同谷入蜀,在崎岖的山岭和险恶的栈道上行走了一个月,最后抵达梦中的成都。杜甫靠亲友资助,在成都浣花溪畔选取了一块空地,搭建起几间茅屋,屋前屋后种上一点蔬菜,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以后的日子,杜甫沉浸在成都安闲和舒适中。他曾游逛武侯祠,写了一首十分著名的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自760年到765年,其间除流亡今四川三台,阆中一带一年多以外,诗人先后在此居住了近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广德二年(即公元765年)5月,杜甫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之情也与日俱增,这一点在他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明确的表述。蜀地虽然以它的山水和温情慰藉了诗人的心,但诗人还是很怀念他的故乡,如今故乡的战事已经结束,年过半百的诗人最后下决心回家看一看。于是,他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当船停泊在岳阳楼下时,杜甫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家人们把他搀扶进当地的一家客栈,一边安顿下来,一边用所剩不多的银两去四处买药。在这举目无亲的他乡客栈,没有人明白这个贫病交加的老人是谁,也没人明白他骨瘦如柴的手以前写出过多么壮美的诗句。一人伟大的灵魂就这样凄凉地安息在岳阳的客栈里了,享年59岁。在他去世前不久,写下了他的绝笔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他回顾了不堪回首的一生,末了,依旧对国家的前途忧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对所忠诚的国家如此牵挂,然而他爱国家,国家却不爱他。

他的一生就像空旷午夜划过天庭的流星,虽然以耗尽生命获得了一次耀眼的闪亮,却没有人去赏识和热爱。这个星空下寂寞的老人,除了给我们留下那些气雄天下的诗歌,就只有三座纪念他的草堂。令我们四川人自豪的是,杜甫漂泊的足迹印满了大半个中国,但纪念他的三座草堂却都在四川,它们分别位于成都、三台和重庆奉节。三座草堂,都是记录杜甫晚年的生活,而成都的杜甫草堂,无疑是三座草堂中的龙头。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早在唐末,韦庄就在遗址上重建草堂,以后经历历代十多次培修,到清嘉庆十六年(1881年)重修完成时,基本奠定了这天博物馆的规模。杜甫草堂博物馆主体是由五重中轴线上的建筑组成的,分别是正门、大廨、史诗堂、柴门、工部祠,另外还有碑亭和茅屋。

【正门】我们此刻所在的地方就是正门。在旁边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条小溪,这就是浣花溪。浣花溪属岷江水系,由温江西来,经苏坡桥至成都。在唐朝时浣花溪江阔水宽,能行大船。杜甫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就是描绘浣花溪当年的繁忙景象。浣花溪其名的由来还有一个与她秀美的自然景观相吻合的故事。唐代,浣花溪畔住着一位贫家女子,笃信佛教,是位虔诚的居士。有天晚上,她梦见仙人给了一颗宝珠,醒来之后便有了身孕,这位做梦的妇女次年四月初九生下了一个女孩,这女孩之后被做做“任氏”。任氏长大后,也像母亲一样礼佛信教。有一天,任氏在浣花溪边洗衣服,一个浑身长满恶疮的和尚要求溪边洗衣服的妇女们给他洗那件污秽不堪、沾满脓血的袈裟,一同洗衣的妇女们都不肯,只有任氏欣然答应。当任氏把僧袍放进溪水搓洗时,奇迹发生了——只见她每漂衣一次,便有一朵朵莲花,随手而出,漂满小溪。人们无不惊异,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当地人于是将这条小溪命名为“浣花溪”。而浣花溪的真实得名是源于成都的蜀锦。灿若云霞的蜀锦在织成之前,务必放到水里洗濯,称为濯锦;而流经成都的两江水质清澈,是濯锦的上佳选取。于是那里的河流都和锦有了关系,比如“锦江”,其实就是濯锦之江的简称。至于浣花溪,也是濯锦的产物——一匹匹织着花朵的锦在溪水里洗濯,不就如同浣花了吗?“浣花溪水水西头,杜浦为卜林塘幽”,这就是杜甫抵达成都后写下和浣花溪有关的诗句。此后,浣花溪民不断以变幻多姿的形象和细节出此刻老杜的作品里,这条灵性的河,它给老杜带来了安静、优雅和灵感:“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照壁是中式建筑特有的东西,依寺观、祠庙而建,在建筑群与原野之间,构成一道屏障,它和中国人“花看半开,洒醉微醺”的处世方法和审美情调相辅相成——有了照壁,门内的景致就不会被一览无余,增加了景观的纵深感和神秘感。

正门正中有一匾额,上书“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果亲王允礼的手笔。门两侧还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万里桥即今成都的老南门大桥,三国时,蜀国费礻韦出使东吴,诸葛亮亲送到桥头。费礻韦深感此行联吴抗魏,任重道远,临别时对诸葛亮说:万里之行,始于此桥,由是此桥被称作万里桥。杜诗中的“百花潭”并非这天的成都百花潭,专家考证,可能在今草堂南面、浣花溪上游的龙爪堰一带。(今百花潭是清末成都知府黄云鹄听信当地人之言所误指)。“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十颗简洁的汉字,准确绘出了杜甫草堂的地理坐标。在这个坐标圆点上,浓缩了一个旷世逸才最重要的三年零九个月,也浓缩了一部芳华绝代的中国文学史。

【大廨】大廨是草堂中轴线上的第二重建筑。“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将这重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安放于大廨厅中央的杜甫塑像,出自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钱绍武之手。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己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仍在向苍天悲怆地发问“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这一尊感人至深的塑像,不但外观极为传神,内涵也无比厚重。透过塑像那单薄赢弱的身骨,杜甫一生饱经忧患、贫病交困、郁郁不得志的不幸经历,便已历历如在眼前。再看他那低首捋须、沉思苦吟的神态,诗人忧国忧民的眷眷情怀,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能够用手摸摸这位诗人,顺便带回点诗人般的灵气和才气…在1986年,一位伟人曾在此触目相视,久久不愿离去。感慨很深,大家可能都猜到他是谁了,他就是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PS:

1、左拾遗: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相当于这天的人事部、组织部职员)

2、检校工部员外郎:“工部”为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六部之一,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类似于这天的水利部、交通部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三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

1958年毛泽东游览了杜甫草堂时,对后人凭吊杜甫草堂的诗句石刻看得十分仔细,盛赞杜诗是“政治诗”。他对大廨前这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但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十分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那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则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

大门两侧是一副著名的集古杜句联。“吏情更觉沧州远,诗卷长留天地间。”上联出自于杜诗《曲江对酒》,下联出自《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上下联分别借用杜诗,从匡世济民的思想情操和彪炳天地的诗歌成就两方面褒扬了杜甫,言简意赅。“杜陵落笔伤豺虎,爱国孤悰薄斗牛。”这是叶剑英同志1960年3月参观草堂时所赋绝句的前两句。上联借用杜甫赞美李白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美杜甫。下联指杜甫一生忧国忧民,虽受排斥,却至死不悔,他那独有的满腔爱国热情,忠义正气,直冲霄汉,逼近斗牛。(斗牛是星宿的名称)“挺身艰难际,张目视寇仇。”这是张爱萍借用杜诗赞美杜甫爱憎分明,在国家艰难时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

大廨内还能够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就离开了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杜浦人离开后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五代的时候,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当年的草堂故居,已成为这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建筑格局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萦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

【诗史堂】穿过大廨,我们便来到了草堂的主厅——诗史堂。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海当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作也反映了唐朝转折时期的社会动荡,民间疾苦,读其诗,如同读一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他的诗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也被尊为“诗圣”。

“诗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桥通万里,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此联以杜甫的文章道德比诸葛亮的文治武功,颂扬杜甫象诸葛亮一样,英明永垂天地,也表达了对杜诗成就的崇敬和追怀先贤的感情。耆旧,是指德高望重的老人。大厅正中有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以写实手法雕塑的杜甫胸像,微蹙的眉宇,深沉的目光,以及冷峻的嘴角,准确而凝练的刻画出诗人忧虑国家民族命运的拳拳赤子之心。塑像两侧的楹柱上,悬有朱德同志1957年参观草堂时题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表达了朱老总对诗圣的崇敬之情和对草堂名胜的热爱与关怀。

大厅的东壁有陈毅同志所题对联:“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此联出自于杜诗,诗人用比兴手法,以松代表完美事物,以恶竹代表腐朽势力,期望代表完美事物的松树快快成长,对代表邪恶的恶竹则主张毫不留情的展出干净。陈毅同志在庐山会议和文革期间多次题写该联,期望正确的思想得到发扬,阻碍我国发展的思想得以遏止。表现了他爱憎分明,惩恶扬善的高尚情操。中间立放的是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的像。大家可能会问那里的大圆桌是做什么的。以前的文人墨客来瞻仰杜甫时,就在那里铺纸摆砚,吟诗作对,纪念诗圣。再来看西壁的对联。这是郭沫若老先生用狂草字体题写的对联。大家认得出联上的字吗?“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常在诗中以创痍喻战乱给社会带来的灾难。上联指杜甫用诗歌真实,生动的反映出“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的不幸以及唐朝的盛衰之变,不愧为诗中的圣哲。下联则赞扬诗人同情人民的苦难,写了不少反映人民悲惨境遇的不朽诗作,这些诗作震撼人心,犹如波涛巨澜。

在堂内东、西两侧,分别立放着民间艺人所塑的杜甫(东)、李白(西)泥像。大家必须会奇怪,为什么纪念杜甫的地方会有李白的塑像呢?李、杜同为唐代诗坛成就最为突出的诗人,被郭沫若誉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虽然两人所走的创作道路不同——杜甫注重现实,李白则极其浪漫,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感情真挚的好朋友。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并不很长,之后又各自东西,再未见面,但都深深地系挂着对方,个性是杜甫,始终对李白充满敬意,在其流传下来的诗篇中,怀念李白的就有十几首,首首都表达了对这位挚友的钦佩和思念。李杜交谊,能够说是文坛上千古传颂的一段佳话。鉴于这个原因,李白的塑像出此刻纪念杜甫的地方,也就毫不足怪了。

【柴门】出诗史堂,我们就可以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以前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但是是茅屋的篱笆门,能够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这天看到的样貌。此刻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能够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那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场景。

门上匾额为非常有名的画家潘天寿先生所书,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万丈光芒”出自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是韩愈对李白杜甫诗歌成就的高度评价。“信有文章惊海内,犹劳车马驻江干”出自杜甫《宾至》:“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意思就是,我又没有文章名扬天下,何必劳烦你老人家的车马到这溪边来看望我?表面看起来是谦虚,骨里里却是难以自禁的郁闷和自负。而何宇度则巧妙地改“岂”为“信”,改“犹”为“漫”,将诗人的自谦之语变成了后人的赞誉之辞,十分精巧而绝妙。确实,正因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成就极高、震动海内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才会赢得无数后人的尊崇与倾慕,到此凭吊其故居草堂胜迹。透过柴门,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才华和疾病。

【工部祠】工部祠是杜甫草堂的魂魄,里面供奉着杜甫塑像,因杜甫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人称“杜工部”,所以这重殿作了如此命名。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著名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落款为:咸丰甲寅人日由果州暂回省署次杜公祠题此学使道州何绍基。咸丰甲寅,即1854年,时距重修工部祠已经三十三年了。何绍基,湖南道州人,诗人,书法家,曾任四川学政,相当于现今的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旧俗: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老杜隐居草堂期间,时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刺史的好友高适普在公元761年的正月初七(人日)时写诗怀念杜甫:“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九年以后,杜甫已经离开成都,飘泊到湖南湘江,而高适已经去世。一天,他偶然从书箧中翻出这首诗,重新读到九年前故人的人日寄诗,联想到自己处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悲惨境地,不禁睹物生情,潸然泪下,于是写下了《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一诗,抒发了对故友的哀悼之情。从此、高、杜人日唱和的故事传为佳话。

何绍基是个饱读诗书的才子,对高、杜人日唱的雅事烂熟于胸。1854年,他从果州(今南充)主考归来,返蓉途中就构思女孩子这副对联。为了与对联中的人日归来相符,他抵达成都后没有回家,而是直奔草堂,特意在郊外住了一夜。第二天就是初七人日,他来到草堂一挥而就,写下了这副草堂里著名的对联。对联的高明在于,它既缅怀了杜甫,也隐然以杜甫的继承者自居。此联一出,引来文人墨客竞相模仿,此后,人日游草堂也成了成都一大风俗。

在祠堂里面,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陪祀的则是南宋诗人陆游和北宋诗人黄庭坚。为什么要塑黄、陆像来配杜甫像呢?工部祠祭祀的当然是杜甫,他是草堂的主人,这时曾有过他的生活和他的诗。但按我们祖先的习惯,祭祀某个大伟人大名人的祠堂,往往得拉一两个和大伟人大名人有关名气稍小些的伟人名人坐在一齐,理解后人的香火或顶礼膜拜——这叫做“配享”,也叫“配祭”。比如祭祀孔子的文庙,一般都有亚圣孟子和理学家朱熹的位置,而祭祀关羽的关帝庙,则少不了关平和周仓。那老杜以后的诗人,谁有资格坐在他老人家的身边,一齐享受这千载以降的香火呢?祠内清人钱保塘的一副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已经揭晓了答案。对联意思是:当年在郊野溪畔筑茅屋而居的杜公是千古不朽的;与他生活在不同时代的黄、陆继承了他的衣钵,升堂而入室,成就显赫,堪称宋代的两位贤哲。宋两贤就是剑南诗派的代表南宋诗人陆游和江西诗派的代表北宋诗人黄庭坚,这在宋代诗歌中居于主流位置的两派,都曾深受杜甫的影响。其次,与杜甫一样,陆游和黄庭坚都是外乡人,同样和四川有不解的缘分。陆游原籍浙江山阴,但四川对这位爱国诗人而言,已经不仅仅是第二故乡的概念,更是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抹不去的记忆。江西人黄庭坚仕途不顺,被贬到四川,曾在宜宾居住了一段时间,昔年他喝酒吟诗的流杯池,现已成为宜宾的一大风景线。

【碑亭】在工部祠的东侧,有一座以茅草作顶的碑亭,上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其笔力浑厚,笔姿秀润,这是果亲王允礼所题,正门上的“草堂”二字就取自其中。爱新觉罗。果亲王允礼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七子,雍正皇帝之弟。雍正初,被封为多罗果郡王,以后又晋封为亲王,世称果亲王。允礼爱诗文,好书画,他于雍正十二年(734)赴泰宁,送喇嘛回西藏,路经成都,拜谒草堂,题写了“少陵草堂”四字,后镌刻成碑。杜甫草堂为什么又叫“少陵草堂”呢?这是因为杜甫曾居于京兆(长安)杜陵这一带居住过。杜陵在长安城东南,原叫杜县,汉宣帝在此筑陵,才改名杜陵,在杜陵东南十余里有小陵,亦称少陵,为汉许皇后葬处。杜甫在诗中常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因此后人亦称杜甫为“杜少陵”,杜甫草堂为少陵草堂。在没有重建茅屋时,人们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在这摄影留念。少陵碑亭也因此成为草堂和成都一个象征性建筑。

【茅屋】我们由“少陵草堂”碑亭向北,过一座横跨溪流的小木桥,就能够看到一座茅草覆顶,黄泥涂壁的典型川西农居建筑。我们所看到的茅屋是1997年2月在茅屋遗址上恢复重建的。几株大树,一座简化了的此门,还有一眼水井,以及环绕的芭蕉和其他灌木,它们簇拥着一座川西民居式的茅屋。茅屋的正中为堂屋,左右为卧室,东头为厨房。每一间房都入进了相应的家具,桌椅、石磨、水缸等,园内则按杜甫写下的诗句“入门四松在”,“小径升堂旧不斜,五株桃树亦从遮”而种植了松树,桃树,还有菜畦和药圃以及水井都是在杜诗中多次提及的。大家能够进去参观,这石桌凳就是杜甫一家娱乐休闲的地方了。大家请看这棵楠木。杜甫十分喜欢爱这棵楠木,他枝繁叶茂,能够遮雨,避暑,诗人也常在树阴下吟诗。可一次暴风雨将这棵楠木连根拔起。诗人异常悲哀,写下“我有新诗何处吟,草堂自此无颜色”的诗句。为了告慰诗圣在天之灵,此刻草堂内四处都种上了楠木。楠木,松树和竹子是杜甫最喜欢的三种植物,也可由此看出诗圣刚直不阿,高风亮节。

【浣花祠】这浣花祠是给谁建的呢?又为何取这样一个富于诗意的名字?在我们在进大门之前介绍浣花溪时,曾述及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故事,说的是一位住在溪边的任姓姑娘,替一个长满癫疮的和尚浣洗又腥又臭的袈裟,浣花溪中便泛出了朵朵莲花。就是这位从小就不同寻常的任姑娘,之后做了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成为一代巾帼英雄。据《新唐书)、《旧唐书)记载,任姑娘成人后,被当时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崔宁纳为妾。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距杜甫离开成都仅三年),崔宁奉召入朝,留下他的弟弟崔宽留守成都。泸州刺史杨子琳乘机发动叛乱,率精兵数千进犯成都,崔宽不能抵御,形势十分危急。在此紧要关头,任氏毅然拿出家财十万,招募勇士千人,由她亲自指挥最后击溃了叛军,使成都百姓免于涂炭。由于任氏保卫成都,维护统一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被封为“冀国夫人”。冀国夫人任氏保卫成都,名垂青史,受到人们的尊崇。后人为了纪念其功绩,便在其乡里的浣花溪畔为她建立祠宇,与杜甫草堂和梵安寺(今草堂寺)相邻,其祠称“冀国夫人祠”。但因任氏的出生和事迹与浣花溪有关,故人们多称她为“浣花夫人”,称其祠为“浣花祠”,这样反更亲切,也更具传奇色彩。此刻的浣花祠,为清代重建,祠内原有浣花夫人泥塑像,惜乎毁于文革中。1982年,由四川省雕塑家赵叔同先生重塑浣花夫人像。塑像着重表现了这位女中豪杰英武果敢的气概,令人怀想起她亲率勇士保卫成都所建立的殊勋。祠内正殿两侧悬有清代大学者俞抛所撰,现代人江庸补书的一幅槛联:新、旧书不详冀国崇封,但传奋臂一呼,为夫子守城,代小郎破贼;

三、四月历数成都盛事,且先邀头大会,以流筋佳节,作设帐良辰。此联构思巧妙,追古抚今,时空交错,文采飞扬,对仗工稳,堪称佳作。上联追述史实,赞誉浣花夫人的英雄事迹,是纵写;下联则记叙

三、四月的邀头大会为成都游赏活动中之最盛者。

【花径和影壁】杜甫当年营建草堂,为美化环境,曾在堂前屋后遍植花果树木。杜甫客居草堂时,曾在《客至》诗中写道:“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可见“花径”是一条两旁栽满花木,通向草堂的小路。当我们这天行走在这红墙夹道、藤花匐墙的“花径”时,依稀能想见杜诗描述的当年景色。在花径的东端入口处挂有由著名书法家沈尹默先生所书的“花径”一匾。门楹两旁,有郭沫若先生撰书的对联:“花学红绸舞,径开锦里春”。此联巧妙地将花径二字分别嵌入联首。上联意指草堂内迎风摇曳的似锦繁花,有如人们在欢跳红绸舞,下联则谓此花径可通向春色满园的草堂。

在影壁上用青花碎瓷镶嵌的“草堂”二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四川劝业道(清光绪三十四年之后,各省陆续设置的一种官署名,其职责是掌管全省农工商业及交通事务)道尹周善培曾在草堂寺通草堂内墙上大书“草堂”二字,以碎瓷砌就,但在文革中被毁。今花径照壁上所嵌“草堂”二字,为其弟周竺君所书。作为草堂的标志之一,此处被称为“草堂影壁”,党和毛泽东、朱德摄影留念。毛泽东有一幅照片,就是在那里拍摄的,他老人家反背着手,站在影壁前细细观看,因此他留给我们的只是他的背影――这是不多的几张毛老人家的背影照之一。

【大雅堂】与诗史堂和大廨这些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古董不同,大雅堂是在2002年才建成对外开放的。堂前正中的空地上,立了一尊杜甫铜像。他双眉紧皱,低着头,好像坐在高处俯看脚下。这是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创作的老杜像,取材于杜甫离开成都后的悲惨晚年。那时候,杜甫漂泊在这天的川东,他坐在江崖上,俯视着脚下的流水,他看到的情景,杜诗有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集大成者。既然是集大成者,那么他就必然有其源流,也有其传承。故此,大雅堂里集合了十十倍一诗人,他们和杜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是杜甫的战友、同伴、兄弟,他们都是中国诗歌史上绕但是去的高峰。他们是以下十二位不同时代的诗人。

屈原:战国时期的著名的楚国诗人、政治家,代表诗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潜(渊明):晋宋时期诗人,代表诗句有:“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四川射洪人。代表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维: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的大诗人。代表诗句有:“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李白: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被誉后“诗仙”。代表诗句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盛唐诗坛的三大诗人之一。代表诗句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李商隐:唐代诗人,代表诗句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代表诗句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黄庭坚:北宋诗人和书法家。代表诗句有:“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

陆游:南宋诗人,代表诗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代表诗句有:“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人似春将老”;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代表诗句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墙壁的正中间就是以平面的形式留给了草堂的杜甫,这是一幅无以伦比的大型磨漆壁画,长十六米,宽四米,足足有六十四个平方,相当于一间宽大的客厅的面积。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磨漆壁画。杜甫被诗歌紧握的一生徐徐展开,它以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图像的形式,把一个诗人的一生浓缩在这壁画上。

好了,杜甫草堂的参观就到此结束,希望你们玩得开心,谢谢大家!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杜甫草堂导游词参考,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第7篇:四川杜甫草堂导游词

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草堂导游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刘X,大家可以叫我小刘。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厅中地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地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地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地一生和他忧国忧民地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地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地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地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地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地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地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地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地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地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地思君、忧国、爱民地情怀,还因为他地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地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地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地思想及其诗歌创作地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地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地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地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地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地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地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地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 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碑亭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前面已经说过,杜甫的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的草堂的联想。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许多游览草堂的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座名扬古今的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的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了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依据杜甫诗歌的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的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的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的老妻所画的棋盘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儿女垂钓的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的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的简朴茅屋,又印证了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的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的《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了。

谢谢大家!

第8篇: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篇一: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其简朴低矮,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史堂之后,便是第四重建筑——柴门。柴门的体量,是几重主体建筑中最小的,占地仅20多平方米,高也不过三、四米。门前,清溪碧水流淌而过,一座别具情趣的小小石拱桥横跨溪上,颇有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味。清溪两旁,笼笼慈竹拔地而起,悠悠凉意油然而生。再循着溪流向西张望,跨水而建的水槛在竹影树荫中似隐似现。如此景致,令整座祠宇更增幽趣,更添情韵。

“柴门”,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其简朴低矮,故诗人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字。此外,如同称其居处为“草堂”一样,还有表明其布衣幽栖生活的意味。在杜甫的草堂诗作中,我们常常可以读到与“柴门”有关的句子。如“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野老》)这是说,当年诗人修造的柴门,不是正面浣花溪,而是顺着江流的方向所开。再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即柴门)今始为君开。”(《客至》)可知诗人平时闭门幽居,有了知己或至亲相访,方打开柴门迎客。还有“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则写出了与邻居交往互访,宾主相得,气氛融洽,送别于柴门而依依不舍的情意。这里,柴门又是诗人送客的相别之处。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看到,柴门虽简朴,却给诗人平添了许多生活乐趣。缘于此,清代的重建才有意营造出这座别致、简朴而又风景绝佳、充满清幽之气的建筑并作了如此的命名。

篇二:杜甫草堂柴门导游词

今日草堂柴门,较之其它建筑,的确可谓简朴,但其比起当年诗人所建,却又堂皇得多。门上匾额为著名画家潘天寿先生所书,门前楹柱上悬有明人何宇度用杜句所撰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此联由杜诗“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宾至》)点化而来。上联改“岂”为“信”,下联以“犹”易“漫”,将诗人的自谦之语变成了后人的赞誉之辞,十分精巧而绝妙。确实,正因为杜甫给我们留下了成就极高、震动海内外的不朽篇章,千百年来,才会赢得无数后人的尊崇与倾慕,到此凭吊其故居草堂胜迹。柴门,不会再紧闭不开,而是敞开它的胸怀,迎纳着千千万万的瞻仰者。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

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上一篇:元旦春节安全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雨露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