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论文

2022-04-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极其重视,小学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家长对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求很高。学校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習惯的培养者,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显得异常关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论文 篇1:

利用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摘 要】语文教学除了要大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之外,也应该利用文本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老师可以通过激活文字、创设意境,架设桥梁、感受意蕴,发挥想象、大胆质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 激活文字 感受意蕴 大胆质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创新人才,关键是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创新能力源于创新思维,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然要求,培养创新性思维,还要善于把握灵感,充分发挥遐想能力。

一、激活文字,还原形象,创设意境

阅读材料在学生眼中首先是一个个的汉字,然后是一行行的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还原成形象,不进行读者的再创造,那么在头脑中的只是词语活组成的抽象概念,不能形成生动的艺术形象。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这样就完全理会不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不能感受作品的魅力,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看到文字的背后,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生动形象的画面,意境。进入作品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感人心魄的力量。

然后我要求学生像我一样的描述下一句:“在半山腰间,有一条小溪缓缓地流过,流过一块巨大的石块,溪水清澈见底,连石头上小小的凹坑,小小的突起都看得清清楚楚,清凉的水就这样静静的向下流动,静静地,缓缓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清清的水面上,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甜美,难怪大诗人王维对山村那样的热爱,半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通过这样老师引导,学生模仿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诗人的世界,深入的理解诗歌丰富的意蕴,同时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在阅读诗文的时候的创新思维。

二、了解作者,架设桥梁,感受意蕴

作者与读者,尤其是读者是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的最后一句“挺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每每读到这里,我都要泪湿眼眶,深深地为归有光的深情而感慨万分,同时也为归有光命运的苦难二扼腕叹息。“亭亭如盖也”,多少回忆,多少感慨,多少怀念,多少无奈。这一切都浓缩在短短的几句话中。可是对于只有十几岁的少年来说,他们的人生阅历还太浅,他们还没有经历过什么生离死别,他们理解这些句子是有困难的,那么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觉到这是作者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我请学生描述一下“庭有枇杷树”的场景:在归有光那个小小的院落里,有一棵枇杷树,树上长满密密的叶子,远远看去,浓荫如盖,像一把巨伞。现在是冬天,枇杷树已经开了很多小小的花了,明年的春夏,会有很多饱满的果子会成熟。

学生描述很好,我继续问:“这棵枇杷树对作者来说有什么意义吗?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的结尾专门用一段来写这个亭亭如盖的枇杷树?”

因为这棵枇杷树是“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每次看到这棵枇杷树,就要想起自己英年早逝的妻子,想当年妻子在院子里种下这棵树,那时候还是一颗小小的树苗,也许妻子还在想象树长大,长到亭亭如盖的时候,开满树的花,结满树的果子,然后和丈夫品尝那份甜蜜和幸福。可是,枇杷树还是小树苗,妻子和作者却已经阴阳两隔,想起这些,怎能不叫人泪湿青衫。

三、激发想象,尊重个性,大胆质疑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是为了不教”他的意思是我们老师的教授不是教会学生解会一道题,而是要教会他们的技能,要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尽量去理解他们的理解,特别重视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大胆质疑前人的结论。

高三阶段的《红楼梦》单元中,我利用这个机会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书中的主要人物我们的前人已经对他们有脸谱化的倾向,我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结果学生的见解连我都很吃惊,也很佩服。

有学生认为贾琏这个人物其实心地非常善良,绝非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那么简单。然后把贾琏的所作所为一一列举,我惊诧于此学生对文本的熟悉,更惊诧于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班上大大表扬了该学生。

也有人对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对前人的结论进行大胆的质疑,我很兴奋,学生比我们想象的要有思想的多,只是我们做老师的要充分给他们表达的自由,还要对他们的创新思维进行充分的肯定,作为语文老师,任重道远。

曾有一个学生说:古典诗歌特别有味道,但是现代诗歌就像白开水了。听了他这句话,我很吃惊,虽然他的观点很偏激,但是这是一个爱思考的学生,起码他不人云亦云,而且他说的观点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古典诗歌经过几千年的淘洗,留下来的都是珍珠玛瑙,每个字都闪着熠熠的光芒。再加上文言文的精炼更使得古典诗歌凝练含蓄,意味深长。在这一点上现代诗歌确实没有优势,第一,它的历史太短,不到百年的时候,要与几千年的遗产抗衡,应该比不上;第二,因为文字的通俗,也不可能像古典诗歌一样含蓄凝练。

但是我并没有对学生的观点一棍子打死,我把他的观点抛出去,没想到居然有不少的同学赞同他的观点,当然我很高兴,这说明这个时代的学生已经不像我们当年对文学那种迷信了,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观点,这一点是值得鼓励的。

但是怎样在既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的前提下又纠正他们偏激的观点呢?

我选了几首现代诗歌《断章》《一棵开花的树》《雨巷》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读了这几首诗过后,观点有所改变,最后的结论是:现代诗如果写得好的话,一样可以达到含蓄隽永的效果。”

语文课堂是创新思维训练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重要阵地,语言训练与创新思维训练相结合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语文教学应当高扬创造教育的主旋律,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肩负起培养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破旧立新,标新立异,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开展创造性活动,多出创造性成果,点拨和引导他们成长为新世纪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培勤,许红琴.经典教学案例与创新课堂设计[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

[2]张晓梅.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法[J].湖南教育,2001,(23).

作者:陈玉琴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论文 篇2: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思考

摘要:现代社会,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极其重视,小学阶段是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家长对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要求很高。学校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習惯的培养者,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显得异常关键。小学语文是小学生最初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途径,而语文阅读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补充学生的思维模式,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做到以学生为主,尽可能地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让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开拓思维,打开想象空间,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并且活跃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个性化发展的目标更好更快的实现。此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创新思维、教学方式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永远都是语文阅读理解,小学阶段,将重点放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上,可以帮助小学生未来乃至一生的发展。在初中时期、高中时期甚至大学时期都将厚积薄发,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抓手[1]。教师自身要学会创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并且熟练运用,采用创新性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学生自己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性

人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激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只有对阅读感兴趣,学生才会爱上阅读,才会去阅读更多的文章,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对阅读的文章进行联想,更熟练的掌握阅读的方法技巧,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2]。

(二)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和锻炼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采用创新性教学理念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进而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主导,学生服从

由于部分教师坚持传统老旧的教学方式,坚守教师的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降,学生只能听从教师的指导,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属于命令者,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要做什么,学生只能听着命令去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不会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学生学习阅读的积极性,更不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习方法单一老旧

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性教学理念,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掌握不到正确且新颖的学习方法,自然会对语文阅读学习失去兴趣,所以阅读学习的质量不高,学生只知道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划分文章的行文结构,这样的学习方式乏味枯燥,使学生丧失对阅读的热情,更没有机会培养创新思维能力[3]。

三、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应用策略

(一)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文章,展开联想,发散思维,拓宽阅读思维的角度,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学生运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缺少角度,学生思维就会很狭窄,所以要让学生积极地多角度去思考问题[4]。

例如:在讲授小学课文《触摸春天》时,文章中的主人公是一位盲童女孩,名叫安静,虽然她的生活一片漆黑,但是她仍然热爱生命,努力生活,面对生活带来的困难,她没有屈服,选择了积极地迎接面对。课中教师可以结合海伦·凯勒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和理解,海伦·凯勒也是盲人,还是一位接近成功的盲人,学生可以想到,她和安静拥有同样的精神—身残志坚,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思考,以此锻炼自己的思维创新能力。

(二)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创新学习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心地让学生去尝试自己阅读,自己明确目标,寻找方法出口,教师在旁指导。碰到简单的题目时,学生自己动脑解决,鼓励学生自己创新学习方法,并且互相展示自学成果和自创方法,教师予以表扬,鼓励学生加以运用[5]。如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思维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授小学课文《不愿长大的小姑娘》时,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读完之后分享读后感。教师提问学生:读完文章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勇敢的到讲台前来展示学生的自学成果和自学方法,学生讲完后教师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创新学习方法的乐趣,增加了学生创新学习方法的激情,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升。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极其重要,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必须要重视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问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学生的特点,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能够让学生发散思维,发挥想象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模式,帮助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孙志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J].科普童话,2020(14):48.

[2]李发鹏.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08):14-15.

[3]胡远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思考[C]//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20.

[4]杨春晖,陈秀芳.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要从改变教师自己开始——兼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8(04):82.

[5]郝淑菊.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124+135.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钟山镇第八小学 广西贺州 542600)

作者:廖丽凡

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论文 篇3:

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主要方法。语文学科讲究语言文字与思维的相互协调,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正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展开探论,并简要分析具体的方法,希望可以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做出努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12

新《课标》强调:“阅读作为学生收集信息、开阔眼界、培养思维的重要方式,应当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做到师生与文章的深入交流。”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师生与文本在思维层面的碰撞。同时,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人们发散思维的行为。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倡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付诸行动。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理念扼制了师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试卷与笔答是我国考试的主要形式,且答案大多唯一。这种单一的测试形式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其次,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错误理解,导致其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虽然新课程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很多教师长期形成的习惯无法彻底改变,在固定的思维模式下,仍然过于注重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仅仅照本宣科地讲授知识,没有通过合理的方式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进行机械记忆,长此以往,极易导致思维固化,不利于提高语文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最后,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往往将自己置于班级的主体位置,没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空间与机会。同时,在以往应试教育的理念下,满堂灌、填鸭式等错误教育方法导致教学丧失了活力,不仅不利于开展创新思维的培养,还会导致同学们对语文学科丧失学习兴趣与动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义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进步的基础,可以为国家兴盛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一个民族或国家丧失了创新能力,那么将无法在世界的舞台上立足。”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新《课标》也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作为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改进阅读教学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究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如此不仅能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相关要求,还可以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得阅读教学的质量产生质的飞跃。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措施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陶行知先生指出:“民主公正是发挥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在教育过程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确保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同时,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教师应当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实现师生在心灵层次更好地交流与沟通。

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形成不惧艰险、敢于面对挫折的良好品质。

教师在课堂中应采取“你能向大家说说自己的见解吗?”“你可以尝试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等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敢想、敢说、敢做的良好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才可以令全体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创新思维。

2.巧用“三段式”阅读教学模式

三段式阅读教学法将整个教育过程分为课前自读、课内共读、课后用读三部分,通过将三个阶段充分结合的方式,以阅读为基础,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提供良好的铺垫。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其一,课前自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文章后,能够掌握大体内容,初步感受文章的思想情感,并根据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问题。

此环节属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重点在于阅读與质疑的相互结合。步骤一,给予学生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阅读,掌握文章大意。这可以作为课前预习内容,也可以在课内通过快速阅读的方式完成,使同学们与文章建立初步的联系。如《桃花源记》一文,作者通过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方式,以桃花源的安静祥和,衬托出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因此,教师进行讲解之前,应引导同学通过自学等形式,查阅相关资料,在课上进行自主阅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等。

步骤二,提出质疑。当学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阅读后,便可以根据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提出相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可以由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解决,也可以由教师进行指导与点评。例如,《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如请指出文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并说明理由。如此,不仅可以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品读文章,还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课中共读。课中共读主要分为交流感悟、讨论问题两个环节,是全体学生共同进行学习的方式。

步骤一,通过课前自读,学生已经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通过交流感悟,教师既可以更好地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程度,为开展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又可以引导他们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取长补短。

步骤二,跳跃性阅读,教师帮助学生认识到阅读无法脱离文章主体。

步骤三,精读文章。当学生提出的所有疑问得到有效解决后,教师便可以带领他们逐渐向教育目标迈进,为同学们提供可以发散思维的空间。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逐渐挖掘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深层次内涵。同时,精读文章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同学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三,课后用读。课后用读主要是帮助同学们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实践。通过以上环节,同学们已经能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而课后用读,则可以帮助他们举一反三,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

3.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曾指出:“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创新能力的主要来源。”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同学们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有利于更好地提升他们的思考水平,产生更多新的思想。

如讲授《孔乙己》一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以下问题:孔乙己没有成功地爬上去,获得如此悲惨的结局。但如果他成功了,将会是怎样的结局?孔乙己在辛亥革命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在现代社会,他又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通过这种方法,打破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固定思维,可以使他们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刻地挖掘文章的主体内容,有利于促进语文学科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后语文学科的重点目标。为此,在初中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掌握同学们的具体学习状况,并通过培养发散思维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阅读,在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雪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2] 俞梦婷《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苏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3] 陈辉鸿《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年。

[4] 李东彬《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学周刊》2016年第31期。

[5] 吴金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32期。

作者:刘建

上一篇:街道办事处履职工作报告下一篇:电力工人年终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