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调查分析报告

2022-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就业调查分析报告》,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1篇:就业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及就业指导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本科院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未来就业形势更加险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就业来说,就业心态问题是一项重要问题。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国内经济形势动荡不安,社会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环境发生着显著变化,大学生面对未来险峻的就业形势,没有摆正就业形态,经常出现焦虑、恐慌等心理问题。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中坚力量,必须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就业心态、就业形势和就业情感,建设完善的就业服务平台,以自身的经验去指导学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进行调查分析,并且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能够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态;就业指导

自1999年教育改革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不断扩招,高等他教育逐渐进入了“大众化”阶段。本科大学生逐渐成为一种市场商品,要想完美地融入市场发展,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才能接受社会和人才市场的检验,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越来越缺乏自主权,而且在家庭和学校的巨大压力下,学生对于未来就业产生了茫然,经常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因此产生了焦虑、消极、恐惧和烦躁不安的不良就业形态,这些情绪对于就业选择和未来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调查分析,以期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形态和志愿,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就业工作。

1 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分析

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掌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情况,笔者首先对本市几所大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和相关取证。其中采用了抽样调查法,以学校的专业和年级开展调查,从而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差异,下面具体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调查结果。

1.1 对自我能力、专业水平和就业形势的认知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高年级的大学生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更加不认同专业水平,在专业认知方面,大四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为23%,一年级新生所占的比例为52%,二年级和三年级所占的比例为25%。对自我能力判断方面,大四毕业生相加习惯结合实际,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自我能力,由于一年级新生刚刚进入大学,对未来就业没有直观的认识,缺少社会实践,所以还没有正确看待自我能力,但是受到社会上一些就业难的舆论影响,低年级学生更容易产生恐惧、消极情绪。当问及到就业形势险峻时,对学生的未来规划进行调查,其中有大部分学生准备考研,认为考研能够提升自己的学历,为自己谋求一份好工作,还有一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前往一线大城市打拼,自己创业。

1.2 就业态度、意识、情绪调查情况

随着大学生年级的增高,学生面对险峻的就业趋势,越来越缺乏自信,而一些低年级学生能够很好地控制就业情绪。低年级学生能够及早进行准备,很多学生认为先就业后择业才是最好的结果,这种就业态度比较积极。但是大四毕业生在面对就业时,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并没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而是选择和专业相近的工作。在就业意识方面,高年级毕业生的就业意识比较强,能够理性认识到就业因素,综合考虑工作前景、薪资福利、工作地域等多方面因素,但是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够自信,担心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不符合岗位需求,在找工作时,经常犹豫不决,难以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大四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在调查的学生中,由52%的学生考虑过自主创业,25%的学生没有考虑过自主创业,23%的学生认为创业艰苦,更多的学生希望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1.3 从众心态严重、好高骛远

根据调查显示,由73%的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存在严重的从众心态,看到同学找了一份工作,自己也去选择和同学一样的工作,认为大众选择的就是最好的工作,未来一定能博一个好前途。通过对就业意愿分析,国企事业单位和一线大城市依然是大学生就业首选目标,选择去国企的学生占到45%,而选择去私企的学生占到23%,选择在二、三线小城市奋斗的学生占到21%,选择去一线大城市的学生占到36%。这些调查数据综合反映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主要有两种价值取向,第一种是稳定、收入高、福利好的国家事业单位,第二种是发展前景好、薪资高、现代化的大企业。但是市场是残酷的,当前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一旦大学生在大学中没有学到扎实的文化知識和专业技能,就无法在国企事业单位和一线大城市立足下去,必将受到很大的打击,所以笔者认为,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一定要保持稳定的心态,不可好高骛远,不能跟随大众的心理,要有自身独特的见解和思想,从底层做起,积累经验,最终才能打出一片天。

2 就业指导思考

2.1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高校大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心态越来越消极,必须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等院校的辅导员教师,必须全面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后,通过各种形式传播职业规划理念,定期开展职业规划教学讲座,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从大一就开始锻炼自身的职业竞争力,以未来就业作为大学学习的指导方向,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职业规划的理论结合实际,经常进入企业实习,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对自我进行定位,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能力培训,使大学生能夠快速融入职业生活。辅导员也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发展成市场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2.2 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心态、缓解就业压力

由于就业形势越来越险峻,很多大学生就业压力过大,最终对社会产生的厌倦,最终造成了自杀这一悲惨结局。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生活管理人员,必须关注毕业生的心理状况,定期开展心理访谈活动,和学生谈心,开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形势,转变大学生消极悲观的就业心态,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缓解就业压力,对症下药,使其能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投入到未来就业中。

参考文献

[1]蒋臻.90后大学生就业心态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才智,2013,(16):220-220.

[2]孙长峰.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与调整方法[J].大学教育,2013,(18):126-127.

[3]闵金伟.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5,(12):96-96.

[4]邹禄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态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12):96-96,144.

作者:姜红月

第2篇:高年级大学生就业态度与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摘要: 本研究运用《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调查问卷》,对山东师范大学150名大三、大四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山东师范大学高年级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认识总体准确客观,积极向上。就业观念有调整但仍相对保守,认识到就业准备的重要性,渴望获得更多的就业辅导。

关键词: 高年级大学生就业季度就业心理调查分析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当前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2009年,我国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山东省内高校毕业生46.5万人,比上年增加3.2万人。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的讲话中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帮助大学生就业,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直接体现,是教育战线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在全社会普遍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同时,高年级大学生就业观念、就业心态是下一步开展工作的有效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选取山东师范大学大三、大四学生,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27份,回收率为84.66%。其中男生51份,比率为40.16%,女生76份,比率为59.84%;大三69份,比率为54.33%,大四58份,比率为45.67%;独生子女37份,比率为29.13%,非独生子女90份,比率为70.87%。

2.2研究工具。

采用《大学生就业准备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对自身状况的评价、就业准备、就业观念等方面。

2.3研究过程。

问卷为封闭式,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用不记名的方式作答,当场收回。学生填写时,控制了其他干扰因素,问卷结果采用SPSS15.版本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

3.研究结果

3.1择业取向调查结果。

3.1.1毕业选择。选择直接就业的占15.75%,继续深造的占61.42%,出国留学的占1.57%,先工作后深造的占21.26%。

3.1.2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选择个人发展的占28.35%,行业前景的占22.05%,选择报酬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占14.96%。

3.1.3对就业单位的性质要求。要求就业单位是事业单位的占40.80%,政府部门占7.87%,其他占11.81%。

3.1.4自主创业。明确回答考虑过自主创业的占51.97%,没有考虑过的占46.46%。

3.2对就业形势的认识。

3.2.1对所学专业的认识。51.18%的被调查者认为所学专业在今后求职过程中优势不明显,26.77%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优势,认为有优势的占14.96%。找工作时,一定要找与专业对口的占8.45%,可以有一定关联性,不一定对口的占77.17%,认为专业与工作没什么关系,关键是先找一份工作的占13.38%。

3.2.2对求职时最需要了解的知识排序。在“社会知识、行业企业概述、用人需求、职业岗位知识”四个选项中,17.3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知识第一位,45.69%的被调查者认识社会知识排在最后一位。47.24%的被调查者将用人单位需求排在了第一位,无人将其排在最后一位。

3.2.3在求职中担心的结果。选择找不到工作的占13.39%,选择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占59.84%。

3.2.4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因素。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选项中,67.7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素质能力,11.0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求职技巧,7.87%的选择了知识储备。在请被调查者列举三项重要影响因素栏目中,社会需求、所学专业和工作经验脱颖而出,分别占到了44.09%、42.52%和39.37%。

3.2.5对当前大學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方面:45.6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缺乏实际技能和经验,42.52%的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就业期望过高。

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环境因素方面:44.89%的被调查者认为由于企业用人需求和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巨大差距,32.28%的认为由于学校专业设置于市场需求存在差异。

3.3求职需求调查结果。

3.3.1求职道路上最大的障碍。选择没工作经验的占42.52%,学校名气小的占10.24%,缺乏求职技巧的20.47%,专业限制的占26.77%。

3.3.2开始关注就业信息的时间。5.4%的被调查者是大一时开始关注就业信息,16.5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大二,51.1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大三,选择大四的占26.78%。

3.3.3最希望得到的帮助。选择就业岗位信息的占48.71%,选择就业技巧的占29.45%,有关政策信息的占9.57%,就业心理调适的占6.67%.

3.3.4就职前需要的培训。49.6%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求职技巧培训,13.39%的被调查者同时选择了英语口语培训和求职技巧培训,11.02%的同时选择了英语口语培训、计算机培训和求职技巧培训。

3.3.5求职前是否需要得到就业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训。94.5%的被调查者回答需要,1.57%的被调查者回答不需要,3.93%的被调查者表示无所谓。

4.讨论

4.1高年级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一定的保守性。

在择业取向上,半数以上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深造,据我多年一线工作的经验,大学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基本可以分为三类:致力于献身学术研究,取得高学历增加就业砝码,周围同学考研自己不甘心放弃。根据调查结果,这么高比例的学生选择深造具有回避就业、延缓毕业的因素。问卷反映出,近一半的学生倾向在事业单位工作,这个结果一定程度上与我校师范院校性质有关。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未来的人民教师,学生就业目标单纯,缺乏冒险性。但当前情况下,各地学校对教师的需求量有限,造成大量师范类毕业生摩擦性失业。在就业途径上,调查显示,半数以上的高年级大学生考虑了自主创业,但70%的学生认为资金和人脉在自主创业中最重要,这恰恰是应届毕业生最缺乏的。因此在现实中,能将自主创业的想法付诸行动的非常少,成功的例子更少。近半数的被调查者最希望学校的帮助是提供就业岗位,反映了其在就业过程中依赖性比较强。

4.2高年级大学生对就业认识总体成熟客观,积极向上。

大部分学生在评价专业与工作的关系时,放弃了一定要专业对口的想法,20世纪末、21世纪初在社会上掀起热潮的大学生就业是否必须专业对口的大讨论已经销声匿迹。选择工作时大部分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是个人发展和行业前景,说明其择业标准符合时代发展,有利于个人成才。大多数学生认为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是自己的素质能力和综合实力,更加重视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对社会知识和社会关系在求职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认可度不高。反映大学生就业观念成熟积极,对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性认识很明确,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面对就业难,不到1/7的学生担心找不到工作,3/4以上的学生担心的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他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原因在于企业用人需求和大学生就业意向、学校专业设置存在差距。这个结果与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摩擦性失业”的结论一致。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求职技巧的重视程度不高,对知识储备重要性的认识更低。这不利于学生顺利求职,也会挫伤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4.3大学生需要就业指导。

绝大部分学生希望求职前得到就业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训,根据前面分析,学生求职有依赖性,高校在加强就业指导方面责无旁贷。半数以上的学生大三开始关注就业信息,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低年级开始,点滴培养,长线运行。一些学生对就业技巧重视不够,依赖包装精美的自荐书、厚厚的证书奖状,既造成资源浪费,又不利于顺利就业。

5.建议

5.1建立长线、多面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并不是高年级学生的专利,更不是毕业前的“求职面试技巧”讲座,就业指导应该贯彻整个大学生活。从入学开始,与职业生涯规划培养相结合,与专业认可相结合,促使学生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大学期间的发展方向。就业指导应多面化,充分发挥专业教师、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等多股力量,以开设选修课、讲座、提供实习实践机会等多种方式进行。

5.2建立心理咨询室,帮助毕业生开展就业心理调适。

目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焦虑、急躁、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增加,导致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偏差,从而引发问题行为。高校应主动对毕业生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提高毕业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根据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矫正。

5.3根据就业市场需要调整培养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即买方决定产品的规格样式数量。高校毕业生已经不是“社会精英”、“时代骄子”,而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根据调查,近几年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就业主力军。高校应该以培养普通劳动者为目标,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

参考文献:

[1]曹新美等.大四学生就业心理倾向调查分析与建议[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

[2]孟敏.高师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其引导[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

[3]贺志燕.浅谈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表现与成因[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2).

[4]邓兵.大学生就业心理挫折分析及对策[J].教育园地,2009,(1).

[5]盛英森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及就业指导探析[J].高职教育研究,2007,(2).

作者:靳大力

第3篇: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认知及就业期望调查分析

摘 要 调查医学检验专业在校大学生对于对本专业认知程度、影响就业因素、及对就业地区、待遇期望等,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和反映医学检验专业在就业指导和社会就业需求现状的明确等方面存在的态度不端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采用自制问卷,对 2009~2012级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420名在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将所得数据录入计算机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在校本科生 就业认知 就业期望

随着科学事业不断发展,近年来医学检验专业不断更新技术和政策改革,随之而来的就业等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是四川省特色专业,研究将以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及期望数据为基础,来探索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认识及就业动态趋势,并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针对就业指导方面提出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09~2012级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本科生,共计480人,抽样调查320人,有效样本是269,样本有效率为84.06%。

1.2 研究方法

对在校生进行就业认知及期望的调查,以及对有效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回顾,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数和百分比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情况

2010年~2012年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就业率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达到90%以上。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容易的同学占18.22%,情况一般的占57.99%同学,比较困难的占6.32%同学,不了解就业情况的同学也占相当的比例。被调查的在校生中,约有66.91%有过职业规划,其中详细规划的仅占10.00%,没职业规划的占29.00%,同时也存在少数部分人(约4.09%)职业规划由父母决定。

2.2 最主要就业压力来源

社会在发展中每个时期对人才的需求都不一样,相应地,专业、学历对于就业的影响也就显现得比较明显。①数据分析最主要的就业压力来源于用人单位门槛太高,占49.44%。其次,有33.83%的在校生认为毕业生逐年增长,供大于求,才是他们最主要的就业压力。家庭的过高期望及薄弱的课外实践也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当然,目前女生就业更为严峻也不容忽视。详见表1。

2.3 期望的工作类型

由表2数据分析知道,大部分的同学(78.07%)在未来职业规划中会选择医务工作,这说明了医学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取向。而暂时不工作继续深造的学生占10.04%。除上述之外,报考公务员、个人创业、科研所就职及其他行业也是同学们期望选择。

2.4 期望的医院等级

总体来说,同学们的就业期望大都趋向于三级医院。从2012~2009级,对三甲医院的就业期望呈明显降低趋势,而对三乙医院的就业期望趋势与前者相反。随着在校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相关就业信息的分析了解,以及对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认知,2009级学生的期望的医院等级主要是三乙医院(40.35%),而其他低年级学生更加倾向于三甲医院。

2.5 各年级期望月薪

1999年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显示,“医生”在69 种职业中排行第14。②本专业四个年级同学对工资期望值不同,2012级同学工资期望值较其他年级高,68.03%的同学在经济浮动和物价持续上涨的现状下期望工资待遇达3000元甚至更高。

3 讨论及建议

(1)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近四年的招收人数比全省其他医学院校多。78.07%的同学选择从事医务工作,说明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积累学习,已树立了较牢固的专业思想,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取向。从医院级别的选择期望中不难看出,该专业学生大多期望医院等级是三甲和三乙医院,没有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医疗人才分布格局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革及医疗人才在省市大型医院已趋饱和,而基层医院严重不足的现状。结合医学生特点,计划暂时不工作继续深造的学生占10.04%。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读书来逃避就业压力,造成了就业观的扭曲;同时因为很多学生期望进入大型医院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这些医院的门槛要求高等因素使得在校生早有继续深造的规划。

(2)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但来自各方面的就业压力激励该专业学生不断寻找强化自身能力的方法及途径。调查分析,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有无专业技能、外语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社会实践经验等对就业的影响,他们认为其中最需要强化的方面是专业能力(44.61%);其次是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及外语能力。数据逐一分析得知,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是2012级学生认为应对就业压力的最重要的法宝,比例为33.33%;然后再是强硬的专业能力(28.00%)。随着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积累及对社会实际情况的更深入认知,2009级在校生更加重视专业能力,比例占56.14%,而2010级有51.43%的人,2011级有46.27%的人。整体数据说明现在的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学习成绩在今后的就业当中不是唯一的标尺, 综合素质才更重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成为了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重要指标,也是所有学生亟待提高的就业能力。

(3)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就业认知及期望的调查分析, 从事医务工作是医学检验学专业在校生最主要的就业期望。因此,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高校在在校学生就业规划中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开设就业专题讲座等)的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就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学生就业心态的教育,引导在校本科生端正就业心态;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了解社会职业发展和职业素质要求,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人服务于基层;结合医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特点,鼓励更多的在校生选择考研、规培等途径缓解就业压力。学校应对就业课程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尝试性的改革,采用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提高在校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及认知度,鼓励更多的在校生扩大扩细自己的就业规划,为走向更多的社会服务平台做好准备;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就业基地。③

注释

① 北京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心态和就业能力分析研究——基于2009届毕业生的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12.

② 张彦,陈晓强.劳动与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74.

③ 刘民,赖燊荣.赣南医学院历届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5):674.

作者:唐章艺 代婷婷 黄晓楠 邱月

第4篇: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之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 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有2.6%。近日,一份刚刚出炉的《2005年大学生择业状况及心态调查报告》显示,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

该调查是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联手进行的,调查对象是从2004年年底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的9场招聘会现场随机抽取的2659名大学生,该调查报告是迄今为止广东最权威、最全面的一份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告文本。

创业:想的多做的少

仔细分析数据,记者发现,认为“创业可以尝试”的大学生比率高达62.2%。但认为“可行”的只有28.2%,而认为“非常可行”的仅为5.8%。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您打算怎么办”的问题中,选择自己创业的大学生仅为2.6%,表明大学生选择创业较为审慎。

虽然有研究就业问题的学者认为,现在的创业大环境对大学毕业生愈来愈有利。从2002年起,鼓励和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同时社会上也启动了创业激励机制和创业教育,各类创业大赛竞相举办,也有不少大学生认为就业找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有创业的条件,当然会选择出来“搏一搏”,但是从普遍意义上看,创业仍不是大学生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出校园,创业资金缺乏,社会经验不足。”一招聘单位的老总这样分析,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仍不够成熟,各种措施仍不能够配套完善,启动资金不足,注册、税收的繁杂,使一些创业者望而却步。“现在的大学生都很精明,很实际。”有教育专家认为,每当他们作出重要选择的时候,都会有意无意间进行“风险评估”,不会光凭一腔热情,盲目行动。“富于冒险精神,但更注重脚踏实地的表现,让人感觉在越发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的心态也渐渐地成熟起来了。”

62.6%大学生认为:创业最缺乏资金

本次调查显示,在“你认为大学生创业缺乏的因素”中,首选“经济基础”的占62.6%,首选实践经验的占25%,选择政策支持和网络关系的占11.6%。可见“经济基础”、“实践经验”、“政策支持”是困扰毕业生创业的三大难题。“这表明,大学的创业教育欠缺,创业教育还未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毕业生创业意识和基本功十分缺乏,政府对毕业生的创业行为的有效支持和帮助体系还未建立,鼓励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执行还不到位。”广东省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一位研究人员认为,地方工商、税务部门的优惠政策实施细则迟迟未能出台,因此大学生虽然在心理上认同创业,但创业行为审慎。

同时,数据也显示,打算自主创业的非应届生比例达到13.3%,约是应届生2.6%比例的5倍多,差异巨大。报告分析认为,这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经济基础、人际网络关系等因素,才使得应届生选择自己创业的比例远远低于非应届生。

分析报告建议,在高校应该开展自主创业方面系统的教育、训练,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素质。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将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结合,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社会“创造饭碗”。

不管就业还是创业职业规划才是关键

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认同率高达80.9%。但是报告认为,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这种观念,不是随便找个单位仓促就业了事,而是应该通过在所在单位的实践积累经验,尽快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给自己的将来定位,在工作中有意识地积累经验,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课余活动调查报告 ·08年调查报告 ·旅游调查报告 ·白色污染调查报告

·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会计学专业调查报告 ·白领调查报告

有专家建议,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侧重于引导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工作。同时,职业规划应该从大学低年级做起,使大学生可以在大学求学期间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依我看,除了政府要想方设法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外,从学校和学生方面考虑,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是必不可少的两条。 高校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高校应当及时捕捉社会需求信息,适时调整专业及专业方向,调整教学计划,尽可能多地开设社会急需的课程,淘汰那些不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课程。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应当特别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在为人处世、实践操作、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近年来,用人单位越来越多地希望招聘有两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应当说,这种用人要求是无可指责的。用人单位就是“用人”的单位,不是第二大学,培养人才不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尽管人才可以在这里得到锻炼,获得成长机会。因而,高校应当创造条件,让大学生更多地得到工作实践的锻炼。这需要对长期以来实行的固定学制进行改革,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大学生延长大学修读时间,鼓励并创造大学生勤工助学、半工半读,甚至工作一定时间以后继续修读学业。这种改革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满足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经历要求的唯一办法。

大学生自身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有了足够的就业岗位并不能就可以说消灭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就业岗位的增多,并不一定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应提高。就目前情况看,并不是没有足够的岗位供大学生占据,而是大学生对就业岗位的期望值过高,不甘心于屈就于某些工作岗位。应当说,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最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无论如何都是不能令人高兴的。但是,大学生自己也必须意识到,今天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再像从前的毕业生那样,把自己当作社会的精英了。2003年,我国高等学校招生人数已经达到380万,2004年将突破420万,而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只有108万,20年几年前恢复高考制度之初,全国每年仅招收20多万大学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高等学校毛入学率达到15%即属于大众化高等教育,而我国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7%。这表明,中国今天已经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适逢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生,除了主动调整知识结构,学习和掌握必要的应聘技能技巧以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在努力寻找理想的就业岗位的同时,主动说服自己,适当降低就业岗位期望值。如果一时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妨讲些策略,来个“先就业,后择业”。

第5篇:英语专业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英语专业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专业

英语专业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英语专业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专业 英语就业现状调查报告

一、英语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外事、经 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 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 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巧训练,掌 握-定的科研方法,具有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的业务水平及较好的素质 和较强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我国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 2.掌握语言学、文学及相关人文和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 3.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4.了解我国国情和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5.具有第二外国语的一定的实际应用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高级英语、英语写作等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报刊选读、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 与实践、语言理论、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 家国情。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同时很多大学也开通了英语教育学和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35934.htm?fr=ala0_1_1 二 、 本专业分布情况

英语专业开设情况 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中,外语部开设英语专业本,专科,且均 设两个专业方向:教育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是 99 年试点项目启动时首批开设的专业之一,英 语专业专科从 2002 年春季开始进入开放教育试点. 英语专业本科教育方向的合作高校原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方式为联合办学,2004 年春季 学期合作到期后改为与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合作方式也改为学位授予合作,不涉及联合办学问 题.英语专业本科商务方向的合作高校从试点至今一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作方式为学位 授予合作.英语专业专科两个专业方向均由中央电大独立开设. 英语专业本科和专科的教学工作一直比较平稳有序地进行着.开放教育试点以来,英语专业本 科招生人数每届平均为 5,000 至 6,000 人,专科招生人数每届平均为 4,000 至 5,000 人,多年来 学生人数基本稳定. 1 2 3 4 5 6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北京外国语大学 A+ 北京大学 A+ 南京大学 A+ 厦门大学 A+ 复旦大学 A+ 7 8 9 南京师范大学 A+ 山东大学 A 大连外国语学院 A 10 华东师范大学 A 11 四川外语学院 A 12 西南大学 A 13 湖南师范大学 A 14 北京师范大学 A 15 华中科技大学 A 16 河南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18 华中师范大学 A 19 福建师范大学 A 20 苏州大学 A 2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22 中山大学 A 23 浙江大学 A 24 清华大学 A 25 南开大学 A 26 天津外国语学院 A 27 中南大学 A 中南大学 28 西安外国语大学 A 29 东北师范大学 A 30 上海大学 A 31 北京语言大学 A 本校英语专业简介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成立于 1972 年,是全国理工院校中创办最早的英语专 业之一。2009 年在编教师 48 人,其中教授 17 人,副教授 18 人,讲师 12 人,助教 1 人,在校本科生近 800 人,硕士研究生 375 人。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英语高 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视听、口语、英语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 语言学概论、主要英语国家文学史及文学作品选读、主要英语国家国情和文化等。毕 业生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 教学、管理等工作。 http://baike.baidu.com/view/2296201.htm?fr=ala0_1_1

三、英语学科的特点

首先,英语既是一门记忆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语言学科,又是一门包罗万象、涉猎广泛的知识 学科,同时还是一门集人生哲理与人类成长经验于一体的文学学科。学习英语可以帮助我们 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把握时代脉搏,提升自身文化素养。 http://tianlishuang06.blog.163.com/blog/static/7051915920102112215242/ 英语是开设院校较多的专业,仅在京高校就有北大等近 50 所开设了该专业。英语专业实 力较强的学校主要有三类:一是传统的外语类院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 院、北京语言大学等;二是一些设有外语类专业的知名高校,如外交学院、中国传媒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三是综合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这些学 校的英语专业各有特色, 如北外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 侧重于培养国际型、 通识型英语人才, 北大侧重于传统的英美文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则以商务英语为特色,北师大、首师大侧重 于英语教学。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英语专业只是单纯学习英语,这是误解。据了解,英语专业在教学 上力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北外英语专业学生在前两年进行全面、严格的语言基本功训练, 以训练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为主,同时开设如英美社会与文化、文学概论等课程。从大 学三年级开始,学生接受口译、笔译系统训练的同时,还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英语语言与 文学、社会与文化研究、国际政治与经济等专业课程。 http://gk.xxue.org/Index/contents/15/1603.html

四、本专业就业岗位 本专业就业岗位

目前英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通用语言。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将英语指定为官方交流 语言。在世界性国际会议、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贸合同文本,在外 资企业或合资企业工作中,英语已成为重要的交流工具。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 以后,以及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我国更加广泛融入国际社会, 与世界各国在政治、 经济、 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行业如外贸、 外交、海关、旅游、管理等涉外工作部门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使得我国对英语人才的 需求数量越来越大。 据劳动人事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 10 位。即使在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 90%以上, 就业前景乐观。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大都能发挥他们的外语优势,受到学校、外事部 门、公司企业等用人部门的重视和欢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也会加强,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英语专业仍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就业前景。 除了就业,英语专业的学生出国的机会也相对较多。不仅如此,学生如果在学习期间有了新 的兴趣点,也凭借英语专业的基础,轻松地转到别的专业或考取其他专业的研究生。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作的调查显示, 传统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所培养的学 生,由于只具备单一的英语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人才市场对单一类型的英 语毕业生的需求日渐减少。因此,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 样才能满足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近年的就业市场上, 企业往往偏好有理工科背景 的英语专业的学生, 于是在英语专业的基础上分化出有较大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的科技英语 专业。科技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呈上升趋势。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 大, 英语学习早已从单纯的语言交流走向多元化, 对既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高级 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2007 年我校英语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的方向设 置为经贸及翻译方向和 IT 及科技翻译两个方向。 经贸及翻译方向毕业生能在国家机关、外事、外贸、外企、各类涉外金融机构、商务管理公 司、专业翻译机构、出版、新闻、旅游、高级宾馆酒店等部门,承担商务管理、商务翻译、 外贸洽谈、经贸文秘、英语编辑、英语记者、驻外商务代理、涉外公关、涉外导游等工作; 也可在中学、中专、职高、技校和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 科研工作。 IT 及科技翻译方向毕业生能在 IT 行业、三资企业、涉外企事业单位、研究所、情报所、新 闻出版、政府机关等从事专业技术翻译、翻译管理、涉外行政管理、涉外工程管理、涉外市 场销售代表等工作;也可在中学、中专、职高、技校和英语语言培训中心、大中专院校及科 研部门等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http:///mbgx/hd-peixun/news-zy/english.htm

五、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特别注明的对本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的要求包括:外语听力、外语阅读、外语写作、 外语书面翻译、外语口译、外贸商务洽谈、外国文化知识等内容。对英语专业毕业生能力素 质要求包括:非专业知识面的宽广度、创新能力、再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应变能力、 组织策划能力、对新环境适应能力等内容。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个人品质的要求包括:诚 信、吃苦耐劳精神、工作责任心、团队精神、忠诚度、谦虚等六个方面。当前用人单位在招 聘和使用大学毕业生时更为看重的是大学毕业生是否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 能力素质与之相 比退居到了次要位置。 这反映出当前用人单位对德才兼备的大学毕业生的渴望和需求, 做人 做事和谐统一。外语专业学生的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和再学习能力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能 力,因为这是胜任新工作快速融入新岗位所必备的。 六 、 本专业知名人士介绍

陆谷孙,教授。1940 年生,浙江余姚人。1965年复旦大学外文系研究生毕业。 1978 年由助教破格提升为副教授 1985 年提升为教授 1990 年经批准成为博士研究生 导师.历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教授。是1984年至1985年高级富布赖特访美学 者。从事英美语方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工作,专于莎士比亚研究和英汉辞典编纂。 撰有论文《逾越空间和时间的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概览》(英文)等,共同主编 《新英汉词典》,译有〖美〗欧文·肖《幼狮》。

何其莘,男,出生于 1947 年 7 月。广东大埔县人。英语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 党员。1968 年参加工作,历任西宁军工厂工人,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系助教、讲师, 美国阿克伦大学及肯特州立大学英文系硕士生、 博士生, 西安外国语学院英文系主任、 副教授、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及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 系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英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翻译理论和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中外文学交流委员

会委员,高等学校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英语组组长。1992 年开始发表 作品。1997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胡文仲, 1935 年生于天津,祖籍江苏。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导, 《外国文 学》主编。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高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文学科 组成员。现任: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会长;中国高校英 语口语协会会长。

英语专业学生十大核心竞争力 七 、 英语专业学生十大核心竞争力

http:///group/topic/9765710/ 核心竞争力之一: 核心竞争力之一:词汇修为 词汇修为可以说是所有语言学习者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一个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没有达到 一定的程度的话,他就绝对不可能步入高手的行列。真正优秀的英语学习者,一定在词汇上 有很不错的词汇修为。 词汇直接决定了翻译和写作的水平, 并且影响着英语学习和英语应用 的方方面面。 词汇修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1、 词汇量 :词汇量包括了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积极 词汇就是指一个英语学习者能够熟

练使用的、能够迅速反应和输出的,对其有把握的词汇;消极词汇通常是指认识而不能熟练 使用和输出,但在其出现的时候能知道意思的词汇。比如某个很深奥很偏僻的文学词汇,一 个英语学习者写作的时候可能用不出来, 但是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却可以知道意思。 词汇 量的培养与提高应在注重扩大词汇外延的前提下, 不断扩展积极词汇的外延。 从词汇的深度 和广度来修炼词汇量。

2、 单词的拼写:真正的高手,拼写方面的基本功一定是相当扎实的。拼写不过关,在使 用和输出词汇的时候就会受到限制。

3、 发音标准:出于口语和口译方面的考虑,掌握词汇的发音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 (真 正的超级高手一定是全能的。 ) 提高词汇水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阅读、听课、做题、直接记忆、翻译等方式都可 以有提高。 英语学习者应该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和领悟出适合自己的方法,系统性的、有目的的、有计划 的提高词汇修为。 核心竞争力之二: 核心竞争力之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熟悉 首先要强调的是, 这里所指的西方文化, 绝对不仅仅是指我们大学期间西方文化课课本中的 那点儿知识。而是广泛意义上的西方文化知识。我们知道,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也 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名词。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越深入,就越能更好的学习和研究他们的英语。 这个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作用方面做以下解析: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播和交流文化是语言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如果一个英语学习者

对西方文化不够了解, 甚至是基本的文化倾向不了解的话, 就直接说明他对英语的学习尚且 不够深入,不够精致。

2、 对西方文化非常了解和熟悉 对于想当大学老师或者说搞研究的英语学习者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如果某个大学老师对西方文化非常了解和熟悉, 他就更容易在学生心中树立知识渊 博的形象,确立作为学生师表的威望,自然也会更加容易受学生尊敬和爱戴。这样一来,必 定会对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学生会很看不起,老师没有威望和形象,自然也不利于教 学。 (老师的知识面一定要广,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即便已经成为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 )至 于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对于搞英语语言方面研究的意义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

3、 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能够使得我们这些英语学习者更好的和英语国家的人士交流沟 通。 交流沟通是语言最重要的作用, 英语学习者应该努力让这种有不同语言背景的交流沟通 更加有效。 核心竞争力之三: 核心竞争力之三:翻译功力 我们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承担着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相互交流、转换的责任。翻译方面的功 力是否深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个英语学习者的价值。因此,作为英语学习者,应该不 遗余力的、坚持不懈的提高翻译方面的功力。翻译方面能力很弱的英语学习者,对于他人和 社会来说可利用的价值必定不高。 另外,一个英语学习者的翻译水平如果很不错的话,必定会为其带来相当不错的经济收益。 翻译官是不少人向往的“白领职业” 。 翻译功力应该包括 2 方面的功力:

1、 口译 :这个涉及到发音、词汇、反映能力等多个方面。口译的最高境界就是同声翻译。 做到这点是非常非常的不容易的。我个人认为需要一点点天赋。

2、 笔译 :相比口译而言,笔译的范围似乎更广泛,商务、文学、法律事务等多个方面都 会涉及笔译。 另外,翻译功力提高的过程中,应当对汉语水平提高有足够的重视,在学习强化英语语言的 同时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这样才能胜任各种翻译工作。 翻译需要经验上的积累,也需要 一定的灵感。 成为优秀的译者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最好的办法就是实践。当然,过程中要不断的体会和总结。 核心竞争力之四: 核心竞争力之四:听说能力 英语专业的学生有良好的听说能力也是极为重要的。 听说的能力好坏与否会决定口语的和口 译的水平。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析这个核心竞争力:

1、 听力最重要的是听得懂,听见的时候能立即反应出听到的材料的意思。值得强调的是, 听力的瞬间记忆能力是中很有用的, 而能听懂不标准的英语更是非常不容易。 我们国家的解 放军外国语学院由于每年都要培养大批间谍、窃听人才,对听力的训练非常严格和讲究。他 们能够听得懂中东或是印度这类人讲英语就是听力十分强大的一种证明。 而考试应付听力 部分的时候,只要听得懂,只要有瞬间记忆,就可以不需要任何技巧也能做得很好。其实, 对于英语到了一定程度的人来说,最大的做题技巧,就是没有技巧。功力越强,对所谓的种 种技巧的依赖就会越弱。

2、 说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口语。口语好也是有一定的标准和层次的。一般来说, 宽泛意义上的标准是:发音标准,说话流利,语言地道,语法正确。有的人只是一般好,有 的是不是一般的好。对于这点,英语专业学生自有体会。值得强调的是,口语好这点对于不 少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不容易做到。流利的口语会让包括英语专业学生在内的各色人士羡慕。 与此同时,在某些时候,某个场合,某人如果展示强大的口语功力,会给外行人展现出此人 英语极为强大的感觉。因此,口语好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个人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核心竞争力之五: 核心竞争力之五: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广泛的阅读几乎是所有英语学习者从平庸变为优秀甚至卓越的并经之路。 而深度的阅读会促 进上述一些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阅读是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最喜欢, 最常用的一种语言输入方 式。 阅读 对于词汇提高、知识面扩大、语感培养、翻译等许多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核心竞争力之六: 核心竞争力之六:写作能力 除了说话以外最重要的语言输出方式,写作能力也是非常实用的一种能力。 我们可以从 2 个方面来理解写作的能力,写作方面优秀,有竞争力至少应该包括这 2 点:

1、 语言上优秀:用英语写出来的文字是标准地道的,无语法错误的,通顺流畅的等等都 是衡量语言是否优秀的标准。 中国的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考试大纲所说的那些要求就是这个 意思。

2、 应用写作:包括商务信函,法律应用文之类的都要能用英语写,而且格式标准。 核心竞争力之七 核心竞争力之七:应试的能力 我大学的一个教授曾经在开会的时候风趣的说: “考试是我们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这句话明 显是在讽刺我国的应试教育。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也曾谈及此问题, 他认为中国拥有 最多的英语学习者,也拥有最多擅长各种英语考试的人。根据吕老师的观点,中国不但是英 语学习的大国,也是英语考试的大国。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短期内不能改变,因为这涉及许多深层次的原因。 古代的哲人所说的“山不过来, 我就过去”的“移山大法” 对于我们如何面对中国的应试教育体 , 系有指导意义。 通过一些极为重要的考试,对于中国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是必须的。通过考试才有证书, 而强大的应试能力才能保证通过各种考试。 当然,应试能力最重要的一个能力就是研究真题、挖掘考试规律的能力。 在中国的英语教育界,很多人因为这方面能力很强,通过英语培训的方式先富了起来。 核心竞争力之八: 核心竞争力之八:思维和主见 其实不光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应该要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和主见, 任何领域的人才都应该具备这 方面素质。 这方面具体说来就是会思考和分析问题, 会通过现象看到本质, 会洞悉和察觉周围的环境中 蕴藏的机会。 还有就是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决定。比如说是否旷课,是否写作业,

自己都是可以判断和拿主意的。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确是该好好的听老师话,但是有的时候 某些课必须旷,应该旷,那就该过段旷,有些作业没有必要写,不应该写,就不需要花时间 浪费生命的去写。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个有有自己想法的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就注定沦为平庸。 核心竞争力之九: 核心竞争力之九:形象和性别的优势 形象方面: 形象好总会成为优势。 人都喜欢漂亮的, 也希望自己漂亮。 特别是对于女生来说, 用北外教授的话来形容就是女孩子长得漂亮就几乎等于博士了。 不过形象对于男生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在一定时候还是会有影响。 还有就是不管对男生还是女生来说, 气质好也是很有用处的。 如果能够在形象上给别人成熟 稳重的感觉的话,就会更好。 性别方面:毫无疑问,英语专业的男生由于数量较少在找工作的时候占有明显优势。而我国 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也依旧或多或少的让英语专业男生在就业的时候占便宜。 如果那个男的长得帅的话,很多问题会更好办。 长相不能选择,性别不能改变,但至少内在的品行和形象是可以养成和树立的。 核心竞争力之十: 核心竞争力之十: 性格上的优势 性格方面的优势又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例如,学英语应该有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一种学习英语所需的共性精神。因此,坚持不懈 的性格必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种优势。 这种性格不但能帮助他学习英语, 也会帮助他实现 自我价值。再如,承受压力的能力往往能帮助你实现学习过程中的某种逆转。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并不可复制的。因此,每个 人会有自己 的个性。任何一种积极的性格特点,性格特征,或者说是品性,为人底蕴,都会对英语的修 炼产生积极影响。其实,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优点》和《人性的弱点》 2 本著作里已经 对人类性格的重要性做了精辟而详细的解释。 但是, 我们不需要追逐某种个性。 只要是不违背道德标准, 不违法的, 能帮助你自己的个性, 都是适合你的,比如爱憎分明啊,有仇必报之类的,也都可以。 另外,坚持自己的个性,并不会和处理好人际关系发生矛盾。人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是不可 能没有“敌人”的,只是多少而已。但人要在这个社会生存,就一定的有自己的朋友圈子。

八、本专业的用人大户

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去向如下: ·国家部委:如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社、国家旅游 局、国际广播电台、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等 ·市级机关:如各城市外办、国际交往中心、中 国保监会、外经贸委、民政局、公安局、工商局、出入境管理处等 ·外贸公司:外资企业 跨国公司等 ·新闻单位:各大报社、电视台、广播事业局、各大传媒集团等 ·金融机构:中 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瑞士银行、花旗银行、海通证券 等 ·咨讯机构:普华永道、安永华明、毕马威、德勤华永、埃森哲等 ·国有大型企业:等 ·出 版部门:全国各大出版社 印刷厂等 此外,不少毕业生选择了大专院校、广告公司、各类涉 外机构等单位。

九、总结

总体来看,用人单位对外语专业毕业生的专业课成绩和非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 求。 专业能力是大学生从事专门工作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 专业能力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 作为大学生,根本任务就是学习好既定的专业课程,用知识来武装头脑。因此,大学生要主 动、充分地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比如专业教师、图书馆等,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打下 扎实的专业基础。 目前各专业的教学中普遍加强了外语知识能力的教学, 外语专业学生在外语语言知识能 力方面的竞争力已不在明显。以外语为基础,又能深入学习商务、金融、法律等领域知识的 外语专业学生将是一个很好的人才培养方向。 但是, 我院在此方面的专业设置和教学还不够, 目前仅设的商务管理和翻译方向,涉及广度和深度不够,甚至不及学校其他学院,在外语为 辅,以国际贸易,商务管理等方向的教学。现外语专业学生普遍有外语优势不再明显,商务 管理,贸易等知识只略知皮毛,没有明显的专业竞争优势。同时,外语专业学生非专业知识 面窄是一个硬伤。学生平时要注重开拓自己的其他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爱好。学 校也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知识的引导和培养。 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做人方面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 作为人才的培养 机构,高校不应该只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告诉受教育者客观世界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 告诉受教育者做人做事的准则,加强高校的做人教育。目前高校在此方面的教学明显缺乏, 主要通过党团组织思想讨论, 座谈等方式开展。 此方式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必不可少 的, 但是对如何培养良好的人格和正确的人才观、 择业观、 工作观方面显得表面和形式化了。 2010/4/23 附录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英语、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英语、法语翻译招聘启事

一、招聘说明

(一)招聘专业 英语、法语专业。

(二)招聘应届生基本条件

1、2008 年全日制应届毕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具备良好的政 治素质和思想品德,无任何不良记录。

2、外语水平:具有良好的英语或法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3、具有较好的仪表气质和表达能力,身体健康,有特长者优先。

(三)招聘在职人员基本条件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无任何违法及不良记录。

2、从事相关岗位工作 3 年以上。具备大学本科(含)以上文化程度,能熟练运用计算 机。

3、在原单位工作期间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突出,善于开拓创新,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 力和良好团队精神。

4、身体健康,五官端正,年龄 35 周岁以下。

5、外语水平:具有良好的英语或法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招聘启事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因工作需要,现面向社会招聘办公室秘书 1 名。

一、岗位要求: 岗位要求:较强的中、英文公文写作能力,能用英文进行口头交流;诚实正直,淳朴善良;热爱外语教育事业,乐于奉献,富有责任心,工作积极主动有创意。完成与翻译专业相关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工作; - 协助完成英语学院的各种行政管理与教学管理工作。

五洲汉风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招聘英文翻译招聘启事 公司地址:海淀区学院路 15 号北京语言大学教二楼 225 室

职位:英文翻译(1 名) 工作地点:北京 工作性质:全职 岗位职责: (1) 负责翻译国家汉办官方网站新闻(中译英)及其他各处室材料(中译英/英译中) 。 (2) 配合公司其他部门完成各项翻译任务。 职位要求: (1) 本科及以上学历,英语相关专业。 (2) 英语专业八级或人事部翻译证书二级必具其一。 (3) 具有 2 年以上英语笔译工作经历,能够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 (4) 积极进取,责任心强,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山东]济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招聘非事业编制英语翻译人员启事 根据学校工作需要, 济南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招聘非事业编制英语翻译人员一名, 具体要 求和办法如下:

一、招聘原则 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合同管理。

二、招聘条件 (1)政治思想过硬,热爱高校国际交流工作。 (2)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有国外留学经历。 (3)精通英语口译和笔译。 (4)具有一定中国文化底蕴、人际关系沟通能力较强,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5)具有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端正,做事严谨认真,责任心强,善于团结协 作。 (6)年龄 28 岁以下。 (7)身体健康,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三、聘用形式及待遇

(一)被聘人员不占事业编制,学校与被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二)学校按有关规定为被聘人员办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资及其它待遇,按合同约 定执行。

(三)首次聘用,合同期一年。

四、招聘程序 (1)应聘人员报名。 (2)应聘人员条件审查,初选。 (3)面试。 (4)择优确定拟聘人选,报学校审批。 (5)体检(体检费用个人承担)。 (6)签订聘用合同。

六、报名事项 (一)报名时间、地点、联系人 报名时间 2010 年 1 月 5 日—1 月 7 日 报名地点 济南大学西校区办公楼 701 房间 联系方式 电话:0531-82767192

(二) 、报名提交材料:

1、 《应聘报名表》一份(贴近期照片,双面打印) 。

2、学习工作简历一份,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及其它所需(技能、成果、荣誉等)材 料原件和复印件。 报名材料需应聘者本人现场提报。 济南大学人事处 2010 年 1 月 4 日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英文翻译岗位招聘启事

一、招聘岗位 英文翻译 1 名。

二、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 岗位职责: 1.负责各类文档,特别是能源工程技术类文档的中译英、英译中笔译; 2.负责中外技术交流口译; 3.负责外事联络、接待工作; 4.完成部门内部相关日常事务及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任职条件: 1.具有大学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本科学历者需 2 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2.专业英语八级或同等英语水平; 3.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能够胜任国内外短期出差; 5.具有工科背景者优先。

第6篇:就业调查报告

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的猛烈发展,而“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者关注的话题,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也是较复杂的,而大学生的就业去向、择业标准与社会需求存在矛盾,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了解大学生的择业意向,加强对我们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我们就业,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课程。

一、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这学期,我们对2010年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和交谈调查。是进行一对一的调查,并且每人要交一份调查总结和调查问卷。均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方向如下:

(一)、就业状况

(二)、现在工作状况

(三)、对工作的感想和期望

(四)、就业过程

(五)、就业教育

(六)、就业诚信

(七)、学院就业工作

(八)、教学培养

通过问卷及交谈调查的结果,经过详细的分析如下:

第一方面:就业状况来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形式

形式一:认为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乐观。那么就表明了现在的就业情形还可以,不是非常严峻。在学生自身条件下,认为每个学生都可以找到工作。

形式二:对大学生在就业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这就给在校大学生一个明确的指向,就业难就难在实践工作经验上,所以就要求学生要多参加活动,多去兼职,多去公司实习,也对学校指明办学的理念与教学的方向。

形式三:认为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一是高校扩招,应届毕业生供给过多,二是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三是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有偏见。具分析第一个现象不客观,把中国的文化水平与就业混在一起了,我认为应该是学生对工作的要求太高,对生活的质量要求高于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第二三现象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的大学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还比不上高中的教学质量。现在的大学只讲学分制教学,而忽略了知识与社会需要的接轨,使得学生人数多,而实际与社会需求人才相匹配的差距越来越拉大,所以发生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再加上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有了许多的陌生,总认为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学校混学分的。如果招入门下还要花时间和钱去培育,这样不但没有迅速进入单位的工作状态,反而拖累了单位的进程。

第二方面:工作现状的分析

目前,对就业情况感到比较满意,这就可能是她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是她自己的水平只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也可以她满足于现状,复合自己的需求。有的是往薪水方面去追求,有的是往发展前景方面去追求,有的就是存现一个稳定的生活去追求,还有的是暂时养活自己然后去找更好的工作。

从工作单位的性质上讲,此人喜欢国有企业。在我看来,国有企业有它的好处:一是薪水还可以,保障性比较强,工作稳定,条件比较好,政策扶持性大,还可以进入国家事业及机关单位工作。

第三方面:对工作的感想和期望方面分析

在对待薪水的期望时,一般要求不是很高应届毕业生对薪水的期望都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一般要求中等的应届毕业生期望在4000元人民币,要求高的就大于5000元了。

在择业时,要求学生应该要注重以下几个因素:一是要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二是工作环境,三是薪酬福利。这几方面重要,可以给你一个比较安全的工作,给你一个舒适的生活氛围。除了以上三方面,我还会从其他的角度去择业:一是自我价值实现,二是发展机会,三是该单位未来的发展情况。这样我才能拥有大的作为与自我展现才华,即服务了公司及自己也服务于社会的需要。

第四方面:就业过程的情况分析

目前,调查显示影响大学生择业成败的因素有:专业方向,面试表现,性别因素。据我就业的情况,专业是一个方面,许多单位多要对口的专业人才,使得不对口而且有能力的人就被拒绝门外。面试表现是考查该单位是否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只有经过面试来选择需要的人才。但是性别方面,我认为本科应届毕业生不是特别困惑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研究生的就是一个问题了。但是阻挠我就业的是英语,许多单位及基本所有的公务员的多要求英语过四级,这是我看来最大的问题。

调查显示对待大学生在就业前最应该做的准备就是:调整就业心态,达到顺利完成就业。我认为多去争取实习得机会,这样就可以去实习得单位就业。还可以主动搜集就业信息,做好就业的准备。一般的大学生都会询问已毕业学生传授成功的就业经验。据我所知,有的可以找老师介绍工作,询问老师什么方面的工作怎样去就业等等。

第五方面:就业教育分析

经调查得出,学生对学校的就业工作总体非常不满意。并认为应该加大对就业指导课程的精品化,加强学生四年都学习就业知识,也就是把就业课分成四年来修,另外要求学校向学生提供人才需求的信息,让学生对就业的市场的了解更深,在一个就是学校要扩宽就业的市场,让毕业生拥有更广的就业市场。

还有一种显示,基本上所有的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都有一个简单的规划,他们认为大一就开始学习就业指导比较好。从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反映了许多学生只是一般的了解,基本上

对学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只是偶尔关注和了解,而对学校社团比较了解。得出学生只关注校园社团的事情,忽略了走出校园的就业问题。

第六方面:就业诚信结果

认为大学生在就业环节中应必须讲求诚信。因为诚信是一个人取得他人的信任,得到大家的认可。否则,就会背离大家,就融不进一个团体。对一个企业或团体来说,诚信可以是力量,是团结的力量,是相互支持的火种,是企业腾飞的基础。

第七方面:学院就业工作情况

调查认为学院非常有必要设立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就可以直接向学生提供指导服务。而对目前的学院就业指导服务比较满意,但是可能不是很专业化系统化,还要加强这方面的教学服务配套。

第八方面:教学培养的分析结果

从调查来看,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没有太大联系,而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对工作的作用来讲,知识结构对工作基本满足,专业知识也是基本满足,而基本能力知识完全能满足工作的需要,也对独立工作能力完全满足,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完全可以应对。另一方面显示学校应该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可以,但是还要加大力度去培养。在知识卖弄的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及基本技能动手能力和世界人生观的形成的培养只是一般,表明这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希望学校方改进教学教育去培养。

另外建议学校学院多给学生一些实习和工作的机会。

二、对谈话方式的分析及自己对就业的想法

大学生就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往往因为忽视了细节处的表现,以及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从而与工作失之交臂。所以,大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

高等的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求职面试时,许多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想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在知识面广、专业技术精通、业务能力强的基础上,还必须提高个人的修养,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以避免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影响自己的前程。要想提高个人的修养,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礼仪知识。

首先是个人礼仪。虽然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但要想塑造良好的大学生形象,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就必须注意学习一些个人礼仪知识。比如修饰、化妆、仪态、服饰、谈话等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下,每个组织都在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其中就包括员工形象。所以,大学生参加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皮肤要洁净,指甲要及时修剪,头发要整洁,口腔要卫生,要有正确的站、坐、走相,服装要合时宜,鞋要擦干净,不要随便打断主考官的谈话,谈话时要注意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面试过程中要始终面带微笑。这些细节都是体现大学生素质修养的,掌握了这些礼节,将有助于大学生求职的成功。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也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同学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而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

遇和更大的自由度,许多大学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在所学专业领域一展身手。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

大学生就业的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认为“大学生就业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挫折心理、从众心理、嫉妒心理、羞怯心理、盲目攀比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等”,及其他心理如注重实惠、坐享其成的心态、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等等。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认识这些问题,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城市学生。而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则过于内向化,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一举成名”的心理,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渴求高收入、高物质回报率,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将自己就业的目标定得很高,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由于处于择业观念的转型过程,因此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着,并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顺利就业。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只顾眼前利益,忽视职业发展。

2、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等级化。

3、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最后,当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但这些问题并不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心理问题时只要端正自己的心态;面对细节问题时只要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礼仪知识,并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问题中层现出当代大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和礼仪素质,相信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第7篇:关于就业形势及就业形式的调查报告

就业形势及就业形式 关于就业形势及就业形式的调查报告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来愈困难,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毕业生的人数达212万,2004年毕业280万人,比上一年增长32.1%,2005年毕业达到了338万人,保守估计2009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00万。虽然政府在不断增加就业机会,而面对不断增加的就业人群,那只是点毛皮而已。在这种形式下,毕业生们将会要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就业难不难,就业有多难,那要靠社会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难在以下几点:

一是毕业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与社会有效需求短期内增幅有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二是受长期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影响,部分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急需人才,一方面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毕业生的基层意识和创业意识有待加强,亟待做更加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工作和就业指导工作。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是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未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

五是高校毕业生流向不够合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流向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这些地区往往占据各种优势,而且吸引人才的力度较大,形式多样。特别是“先落户,后就业”政策的实施,既对大中城市的就业产生一定压力,也影响一些中小城市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进人才工作。

学生找工作存在误区,很多人不愿意到县和乡镇企业发展,只想呆在市区,就是没有工作也要呆在那里。而外地人来浙江工作就不那么“挑剔”,愿意到小地方就业,这对本地学生也能产生一种激励。同样地,到各地去招收高层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促进就业——实现一项技术突破或带来了一些新项目,能够给我们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在小的城镇,那里还有一些岗位没有人愿意去干,我国大学生就业开始流向小城镇,这是现在大学生的一个就业趋向。在城市里各个工厂,学校,等事业单位基本上都已经不缺人了,在大城市找工作简直等于自找没趣。

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形式的变革和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劳动用工制度也随之进行了改革。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要自主经营。劳动力归个人所有,有自由择业的权力,两者则通过双向选择,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其主要特征为:公开招聘、平等竞争、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招工制度和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多种用工形式,能进能出、灵活多样的用工制度。通过改革,用工制度实现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将国家用工主体转变为企业用工主体,原有的国家职工改为企业职工;将无条件的终身固定的劳动关系为相对的有条件的可变的劳动关系,职工与企业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逐步取消了职工的身份差别。通过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逐渐形成了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和能进能出的机制,有 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

当前作为劳动力的需求方,企业的主要目标已有过去的完成生产指标转变为

追求利润,而利润和生产成本往往此消彼涨,企业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获取更大的利润,总是力求降低劳动成本,特别是一些劳动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样,企业一方面通过减员,使任务满负荷来达到增效的目的;另一方面则根据市场的需求,以销定产,以产定人,以减少不必要的窝工。随着政府的放权,企业有了用人的自主权,什么时候招人、招多少人、采取何种用工形式,企业有权决定, 劳动关系变成一种较为简单的雇佣关系。按目前的法规,企业需为合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等工资外费用,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就千方百计少用合同工,多用临时工、小时工等。作为劳动力的供给方,由于当前普通劳动力供过于求,特别是大龄人员找份固定的工作更难,在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宽余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这样的选择;另外,这种弹性的就业形式,也可以满足劳动人口构成变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妇女和老人加入就业队伍,要求有适合她们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和收入等方面的非正规就业,尤其是那些已提前退休和签了协保的人员,因为已有了基本保障,似乎对是否是固定工也不太在乎,而更看中的是到手的收入。1997年以来,上海市政府在政策上鼓励非正规劳动组织的发展,截止到2000年10月,全市共建有非正规劳动组织7000多户,从业人员已达近10万,这还不包括大量在各企业,事业单位的临时工、小时工、劳务工。

不同用工形式的差异和矛盾

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有了用工的自主权,它可以根据生产的多样性、灵活性以及生产岗位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用工形式,如无固定期限工、临时工、季节工、劳务工、小时工、承包工等。使企业的劳动组织保持精干高效、充满活力。不同用工形式其最大的差别还不只是签约时间的长短,而主要是企业辞退职工的自由度和为不同职工缴纳社会保障费上的差异上。按目前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为合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费、承担这部分职工的医疗费和住房公积金(这部分费用在上海大致已占工资总额的一半多)。而对其他的用工形式尚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虽有规定却较少遵守。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福利和基本工资之和构成了劳动报酬。从企业的视角观察,这都是产品的人工成本,其水平仍由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决定。企业最关心的是劳动力价格的总体水平。既然不同用工在辞退难度和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上存在差异,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自然会更倾向使用可以无需缴纳社会保险费和"招者即来、挥者即去"的外来工、劳务工、小时工等。企业用工成本的差异,也造成了失业人员求职的困难(因为单位招用失业人员必须缴纳社会保险金)。近几年似乎有越演越烈之趋势。

据中国统计年鉴,全国城镇职工(一般为合同制职工)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重由1995年的73.1%下降到1999年的56.0%;而非正规部门(指私营企业、个体从业人员)就业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由1995年的10.7%上升到1999年的16.5%,还有大量的非正规就业,即劳务工、小时工等。为了规范用工,使企业有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越来越多的人呼吁,要使社会保险全覆盖,即由"职工"覆盖到城镇全体"从业人员"。上海在1997年推出了自由职业者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即自雇人员可以自愿参加社会保险。截至2000年10月,这部分人已达3万。上海最近又正在研究关于小时工的社会保险的征缴政策。但是,在发展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时候,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中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老龄化速度快社会负担重,经济基础弱、地区发展极不平衡等。?中国在制定福利政策时不能以西方福利国家的做法为效仿的蓝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

求是,循序渐进。

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一天天的增加,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应付多变的市场,为我们的将来的生活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为我们以后的生活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吧!努力

第8篇:关于就业、再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就业、再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就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青年人就业问题、农村多于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城市中就业困难的群体等等。

现在就业难、再就业更难已经成为了现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利用假期在社区里进行了一次关于不同人群就业、再就业问题的调查。

一、关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速度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和高校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等原因,就业问题就越来越突出。在我们社区里有很多和我一样正在上大学的学生,通过跟他们聊天,我了解了很多现阶段就业问题的现实,发现了很多人都有着不同的就业观念。 很多人都认为现在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 在谈论到几年后的就业问题的时候,一个刚刚上大一的学生说自己在高中苦苦奋斗了三年,刚刚经历了高考的洗礼,本来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解放了。但是经历了半年的大学生活,他发现上大学后的压力更大了。接触到了更多的人,遇到了很多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使他成长了不少,开始看清现实。他说他现在的打算是想要毕业后继续深造。他说大学让他觉得这是一个强强较量的社会,只有真正的强者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要想过好生活,就首先要把自己变为强者。更何况多学点知识总没坏处。

但是大三的学生对此就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说:“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他说,现在有很多大学生把考研看做一条出路,以为高学历就可以有高薪水,对考研蜂拥而上,但是,面对现实,在未来的几年里,就业压力并不会因为学历的升高而减小。考研也不一定是一条好的出路。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还遇到了一个大学生,他的家庭条件不错,当年成绩不是很好的他读了一个三本的学校。他说,他觉得大学里学得都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花了不少钱,却没真正学到些什么。面对未来就业,他的想法是如果能自己创出点事业当然最好,如果不行就学学经营管理,然后在自己家的场子里干点事业„„

其实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我觉得这其中包括社会因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己的原因。很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应用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之上,而是更多地放在了网络游戏和其他的一些休闲娱乐的活动和生活方式上。很多学生因为大学期间学习压力不重而放纵自己,将许多学习时间荒废,考试仅仅是考前的突击式学习,根本没有掌握知识的要点,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应用了。而且很多大学生有眼高手低的毛病,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就对工作的要求过高。除了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以外,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困难。

但是我认为虽然就业压力比较大,大学生还是应该正确的结合自身的条件,现实的看待就业问题。不要人云亦云,看别人考研自己也跟风。此外,大学生应

该珍惜大学美好的时光,利用大学里的资源充实自己,增强自身的实力,为自己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关于成年人的再就业问题

面对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就业压力。社区里还有很多四五十岁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同样面临着再就业的压力。他们大都是在以前的单位辛辛苦苦干了半辈子,然后遇到下岗的问题。他们说,如今青春不再,到处都有年龄的限制。他们人到中年,上有老人,下有小孩。生活的压力已经使他们不堪重负,情不自禁地发出“找工作真是难啊”的感慨。他们没体力,没学历,没青春,有的只是一些过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有的只是勤勤恳恳的双手和早就被生活磨砺的没有棱角的疲惫的心。

在调查中我认识了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叔叔。他说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进了一个工厂,那时候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收入还是能维持家里正常的生活开销的。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他下岗了。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当时正赶上儿子考大学,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回忆当时,他觉得就像天塌了一样,非常愁闷和无助。他想找工作,他想供自己的儿子念大学。可是自己除了一点工作经验和一点小技术以外别无他长。无奈之下,他只有出卖自己的劳动力,靠自己已经不年轻的身体干点苦力活填补家用。他说,儿子在上大学的时候,每次考试的成绩单就是他坚持下去的动力,每当看到成绩单,他就觉得浑身都是劲儿,觉得自己还年轻。他因为有这样的儿子骄傲。现在儿子大学毕业了,总算没让他失望。而自己也可以歇歇了。他说工作真的非常重要,影响着家庭生活的质量和幸福,甚至能影响到下一代的受教育程度和对待金钱的观念,严重的关系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还有一位四十多岁的阿姨,她在很多年前自己开了一个卖汽车配件的小店,收入还算不错。后来因为厌倦了店里的工作,再加上女儿即将高考,于是她就把店面出租出去专心在家给女儿做饭,照顾学习压力大的女儿和辛苦工作的丈夫。因为丈夫收入比较好的原因,家里的条件一直都很好。一家三口各有各的生活,也都乐在其中。就这样过了两年,女儿考上了大学。出门求学的女儿再也不需要阿姨细心的照顾了。习惯了忙前忙后的她也突然间感到不知所措。觉得天天时间用不完。虽然家里不需要她必须去工作,但是她觉得不能这么闲着。她说她最近总是在网上查一些关于创业的问题。她自己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但是因为年龄、能力等等的现实问题,很难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虽然自己创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毕竟是自己做主,不用听从别人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了解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就业压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但是就业难的问题严重的存在并且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首先是对于大学毕业的学生们,他们刚刚步入社会,高学历让他们或多或少的骄傲些,对于工作挑三拣四,要求过多,期望值与实际相差很多。而且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观念让他们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相对较差,而这两点对于工作来说确实非常重要的。所以也就造成了待就业人员不能满足公司招聘人才的要求。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等等的一系列难题。

第二是关于成年人再就业问题的思考。我觉得对于成年人来说存在两个极端。第一类是家庭条件相对较差的中年人面对失业的无助。他们没有创业的资本,更受限于各个用人单位的条条框框的要求。第二类还相对好一些。他们经过半辈

子的奋斗,已经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他们可以用这些资金作为再就业的前提,利用已有的现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样虽然存在风险,但是却不失为解决就业问题的好办法。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认为面对就业压力大的同时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加强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大学四年里学一些真正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娱乐上。这样,在走上社会面对强烈的竞争的时候才会成为佼佼者,才会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物理学(师范)

20091125020050

尚雅峰

辽宁师范大学暑期实践报告

——关于就业与再就业问题的调查报告

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

物理学(师范)

20091125020050

尚雅峰

第9篇:2014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使得“就业难”被毕业生、家长以及媒体广泛关注。作为招聘行业的领军者,智联招聘结合百度数据针对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全盘分析与解读。

从整体需求来看,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14年面向毕业生的职位发布量相比去年增长10.14%,毕业生就业竞争指数有所下降。智联招聘认为,随着民营企业、第三产业等对大学生的吸收能力和欢迎程度有增无减;

二、三线城市快速扩张对拓展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都为毕业生带来了职业发展的机会。智联招聘认为,“就业难”并不是难在岗位的缺乏,而是难在毕业生对未来方向、社会需求的认知错位及自我缺乏了解产生迷茫。

一、“更难就业季”,难在哪里?

1、“围城北上广”,二线明星城市成同样就业难!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毕业生对一线城市的“围剿”,被近几年不断升温的二线明星城市所打破,毕业生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趋势有所下降,“逃离北上广”的流行口号正逐渐成为现实。随着三星、阿里巴巴等企业知名度提升,加上近几年“人才回流”的热潮,毕业生转而关注如杭州、西安、天津、苏州等二线明星城市。与此同时,“逃回”北上广的现象依旧存在,即北上广本地求职者逃离到二线明星城市,而外地求职者依旧向往一线城市。“围城”效应造成北上广与二线明星城市双双“就业难”。反观其他

二、三线城市,就业缺口仍然存在。 随着近几年无锡、合肥、重庆、青岛等二线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众多大型企业入驻,对人才需求量暴增,具有平台高、晋升机会大、生活成本低等优势,就业前景良好。

2、毕业生自我认知与社会观念错位,“精英情节”导致就业方向狭隘。

随着我国三十多年来的高等教育改革,本科生入学比例从1977年的4.8%逐年升高至2010年的69%。研究生规模也“跨越式发展”,招生人数从1994年的

4.2 万人激增到2012年的51.7 万人。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全面走向大众化。

事实上,多年教育体制的改变并没有给毕业生及家长的认知带来变化。这些从小被家长期望成为“天子骄子”的孩子们,一路被灌输“精英”式定位,过分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不良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与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吻合。多数家长仍然认为,蓝领技工、第三产业等又苦又累,报酬相对较低的工作不适合手握大学文凭的毕业生;多数毕业生简历投放仍然瞄准政府部门、国企、外企等中端职位,而这些单位招收的人数却在不断减少。

从智联招聘应届生招聘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来看,毕业生仍然扎堆财务、人力、贸易、高级管理等看上去“轻松”且“高大上”的职位。而忽视需求不断增加的服务类、销售类岗位。原因在于,一是对服务类、销售类岗位的误解,认为此类职位门槛低、工作压力大、职责不规范。二是对职位的发展前景缺乏了解。职能性岗位往往上升通道短,有一定职位“天花板”;而看似低端的业务类、销售类岗位能够提供较高的绩效提成,增加收入,职位发展通道也相对宽广。智联招聘调查也显示,67%的企业高管由销售、业务岗位晋升,服务、销售等岗位能够帮助个人综合能力快速提高。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传统“精英”企业如国企、外企、上市公司、明星企业的竞争力居高不下。而市场需求量大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鲜有人问津。长期以来毕业生对民营企业存在薪酬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等错误认知。事实上,经过多年发展,多数民营企业已经走过创业阶段,资本积累和业务基础都在不断的提高。面对人才荒的瓶颈,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组织水平及薪酬福利待遇。“大众化”的民营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渴求有增无减。

3、朝阳产业竞争力暴涨,传统行业受冷落

从智联招聘数据来看,毕业生简历扎堆在IT、环保、能源、信息产业等朝阳产业,传统医药、制造、加工行业遇冷。从百度指数2013年12月毕业生搜索最热门公司来看,TOP20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两大行业。腾讯、华为、百度

等成为校园招聘最受关注的公司。而招聘上升最快的企业当中,汽车、科技、制造成为校园招聘潜力行业。

资格证书的热度间接反映了对应职位的热度。房地产行业、金融行业的繁荣,刺激了对应资格证书考试的热度。

资格证书从近两年的搜索热度来看,建造师、会计、司法考试是最热门的三类资格/职称考试,但是,人才市场上对初级人才的需求逐渐饱和,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证的热度相比2012年9月-2013年8月,有大幅下降。

智联招聘认为,以往以高薪、高职、明星人物频出为优势的IT、信息、电子等行业,近年来受到广大求职者追捧。“人才热”现象导致朝阳产业人才局部饱和。“程序猿”、“IT民工”、“码农”等网络名词的出现,也体现了这些行业人才过剩、职位低、压力大等特点。

从2010年至2014年的薪酬趋势来看,朝阳行业的高薪优势明显丧失,而企业淘汰率高、人员流动过快等不安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发展。反观医药、制造、加工等传统行业出现技术、生产人才巨大缺口,近年来薪酬增长速度惊人,正成为高薪人才的“摇篮”。

4、信息缺乏,信心缺失,毕业生或选择逃避就业

智联招聘调查普遍发现,校园招聘活动中常见的宣讲会、介绍会、就业指导等很难让毕业生深入了解企业制度、文化、职位定位和自我职场规划。毕业生对职场信息的缺乏,导致自我职业道路迷茫。加上来自社会及家庭等各方面的压力,毕业生在受到求职打击、四处碰壁的情况下,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掉落悲观的情绪中失去方向。从而失去信心,不敢投递简历或选择逃避就业。通过百度指数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家对于专业的就业前景其实并不了解,只能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了解,而这方面的信息获得往往是不系统的。

智联招聘首席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对于职业规划方面的培训缺失,让大学生求职者就业的时候也更加迷茫,但真正的职业规划只能真正从企业里实习开始,任何纸上谈兵的职业规划意义并不大。

5、价值观、需求偏离,企业与毕业生产生代沟

随着企业人力发展不断趋向成熟,在人才成本管理上更精细,招聘“性价比”高的毕业生并培养成为企业后备力量已成为趋势。然而对于“90后”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了解欠缺,未能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仍然沿用对于“70后”、“80后”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忽视个性化管理。通过解构我们发现,“80后”的父母大多为60年代出生人群,这部分父母集体主义强,对社会缺乏安全感,艰苦奋斗。被他们教育出来的“80后”人才,大多继承通过自己奋斗提高生活品质的精神。而作为“90后”父母的70年代生人,享受过经济改革的各种红利,生活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90后”毕业生往往没有生活压力,不为金钱工作,更看重工作的趣味性和个人喜好。企业传统的“高薪留人”、“高压管理”思路遭到新生代职场人反感和抵抗,出现频繁的跳槽和裸辞的现象,让企业大为头疼。

智联招聘调查发现,新生代毕业生对雇主的期望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公平公正的用人原则、对员工的尊重、提升个人核心能力的机会、完善的福利待遇以及和谐的内部人际关系。

二、转变观念:“就业难”或将成为“新机遇”!

1、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关键在于能否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建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首先需要自我分析,将兴趣与职业相结合,明确个人优势与选择方向。先明白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再去计划怎么干。

其次,自我定位还需依照市场价值,发展自我优势,避开人多拥挤,寻找另一片广阔天地。

第三,不必存在过分自卑心理,求职路上磕磕绊绊实属常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经营好自己的长处,积极面对,主动推销自己。

2、多种渠道了解企业,规划好职场道路。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表示,太多的选择,往往就是没有选择。实习是了解职场最有效途径。社交、校招活动、网络多渠道了解市场走向,主动了解企业、行业及岗位职责,通过实践培养职业素养,为自己规划好职场道路。

企业应向毕业生打开大门,提供更多实习机会,建立沟通的桥梁。

3、行动当下,放眼未来。

毕业生应放下“精英”身段,不畏难、不退缩。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认为,选择基层岗位做起,并不意味着止步基层,踏踏实实地为自己的职业道路打好基础。同时也要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放眼未来,对过热行业的竞争产生意识,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

4、高校广开渠道,企业转变管理方式。

智联招聘人力资源专家呼吁: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国家、高校与企业合力解决,国家层面,要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和机制,继续大力实施政策性就业项目,建立不同地域之间的就业联动和支援机制。高校需要在专业、课程、技能、推荐渠道等方面更加“接地气”,企业也要创新人才管理方式,进一步了解新生代毕业生思维方式及诉求,用合适的方式吸引、培养人才。

总结

投与不投,职位就在那里。未来很美好,毕业生与家长不应过度担心增加负担,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就业观念,勇敢面对当前就业形势,跨出职场第一步,开放积极的态度面对就业,727万真心不难!

上一篇:党支部学习亮点下一篇:高中家长座谈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