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结构与居民消费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是困扰城市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社会构筑的一大障碍。如何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是保障城市与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城市通过大力发展社区中小企业来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辟出一个突破城市再就业瓶颈的新的就业增长点,值得研究和探讨。近年来,社区经济在街道经济的蜕变中悄然出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家庭结构与居民消费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结构与居民消费论文 篇1:

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浙江邮轮旅游市场潜力调查

摘 要:現代邮轮产业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的北美地区,国际邮轮产业近年来保持着年均 8%至 9%的高速增长,远远超过国际旅游业的整体增长速度。随着国际邮轮业寻找新的发展空间的需要,各大邮轮公司开始拓展中国市场,加之中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邮轮旅游面临着良好的发展契机。此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浙江省内居民对邮轮旅游的认知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从2010年2月开始,进行大规模数据采集。采用实地发放、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在浙江省内发放。在得到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并且用数据软件加以统计分析,得出浙江省内旅游者对邮轮旅游的认知和需求特征。

关键词:邮轮旅游;旅游目的地形象;浙江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世界邮轮经济概述

发端于欧洲而繁盛于北美的邮轮旅游,自上世纪末以来一直保持年均约8%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旅游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板块。过去十年来,世界各大邮轮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截止2008年底,全球现役邮轮约240艘,提供的舱位总量354000个。2009年底至2012年间大约有38艘新邮轮投入运营,增加舱位共87480个。

2、全球邮轮“东移”

北美一直维持着全球邮轮行业领导者的地位。根据Cruise Lin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CLIA) 数据统计,2008年,全球共254艘游轮中的143艘在北美市场运营,全球前两家最大邮轮集团,嘉年华和皇家加勒比的总部均设在美国。毫无疑问,北美仍然是全球最大的邮轮市场。但近年来,随着北美传统邮轮旅游目的地的日益成熟和世界其他地区许多邮轮目的地的兴起,全球三大区域邮轮市场-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发展格局正在悄然变化,诸多信号显示:全球邮轮旅游市场正在东移。

(二)中国邮轮旅游发展总体状况

1、历史数据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的历史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港口国际邮轮共停靠270艘次,2008年则达到344艘次,增幅27.4%;出入境邮轮游客也从2007年的46.5万次,增加到2008年的56万次,增幅20%;2008年以我国沿海城市为出发港口的国际邮轮全年63个航次,乘坐油轮出入境人数约11万。

2、新增国际邮轮中心

目前我国已有上海、厦门、三亚三个国际邮轮中心投入使用,他们具有“投资巨大、设施齐全且外形美观”的共同特征。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组合港水项目也已投入使用。香港新邮轮码头已完成工程公开招标,正在建设之中。大连国际邮轮码头已经完成设计并于去年动工。广州、深圳、珠海、海口、秦皇岛等其他沿海城市也在密切关注邮轮码头规划和建设。

3、国际邮轮品牌进驻中国

2006年7月, 全球最大的国际邮轮公司———嘉年华邮轮公司旗下的歌诗达公司“爱兰歌娜”号邮轮在北外滩客运码头首航, 开出了第一条以上海为母港的国际邮轮航线, 这是上海发展邮轮经济的一个重大突破和历史转折点。同时,歌诗达公司已宣布从2010年月起,面向大陆游客推出香港-台湾邮轮定班航线,全年共计15个航次,成为首家开设两岸邮轮常规航线的国际邮轮公司。

4、中国三大邮轮客源地市场正在孕育

中国邮轮客源地主要集中在三大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中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拥有相当规模的高收入人群体和较为成熟的旅游消费市场,加上这些发达城市居民思想观念开放,乐于体验新鲜事物,因此东部长三角洲、南部珠江三角洲以及北部环渤海地区三大沿海经济发达区域成为目前中国邮轮客源市场的诞生地,是孕育中国邮轮出境旅游市场的温床。

浙江省地处东部长三角洲经济发达,居民收入较高且出境游市场发展成熟,同时又毗邻上海—国际邮轮在中国最主要的停靠港口,具有较好的邮轮旅游发展条件。

(三)浙江省经济概况与居民消费能力

1、浙江省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省市区中人均GDP增长最快的地区,人均GDP由1978年331元增加到2007年的37411元,年均增长12.1%(2009,杭州网-都市快报)。

2010年浙江省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5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收入水平已连续10年居31个省市区第3位,列上海、北京之后,居省区第1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自1985年开始已连续26年居各省区首位,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倍。

2、浙江省居民消费能力

从消费升级的角度看,浙江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按国际经验,已进入消费需求结构加速转型期,\"涌动着强烈的大众高消费浪潮\"(赵伟,2008),将形成一个新的耐用消费品时代和以健康旅游休闲为主的新的生活方式消费时代。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汽车、住房、旅游、通讯仍然是居民的四大消费热点,其中适度增加闲暇时间,发展旅游消费、休闲消费、都是具有发展潜力和寻求突破的领域。

3、浙江省居民出境游现状

浙江作为中国的经济强省,也是中国传统的出境旅游客源地。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家庭用于娱乐、文化、旅游的消费正在不断提高。2010年,全省有组织出境旅游者100.2万人次,同比增长61.6%。其中出国游增长66%,港澳台游增长56.1%。1—12月份台湾游累计组团人数26.6万人次。

(四)研究目的和意义

邮轮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在浙江出境旅游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邮轮旅游产品的经营、管理、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缺乏经验与技术支持。从现实意义看,首次涉足浙江邮轮旅游产品的个案研究,拓展了邮轮旅游的研究区域,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浙江乃至长三角邮轮旅游市场的邮轮产品认知与需求,使相关部门在掌握市场状况与需求特征的基础上调整邮轮旅游发展方针与经营策略,设计适销对路的邮轮旅游产品,并为浙江省拓展邮轮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依据。

二、文献回顾与基础理论研究

(一)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内涵及意义

1、旅游目的地形象

20世纪70年代初Mayo提出目的地形象的概念。旅游界对其定义多依据image的定义,而image是一个广泛使用而模糊的概念,因此,经过三十年来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人们在其定义和概念上还没有形成共识。

2、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指对公众(潜在和现实旅游者)对目的地现状、特征等的主观看法和态度倾向所开展的量化研究和调查,是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及构成要素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操作化的方法和具体步骤。简单说,目的地形象测量在整个目的地营销活动链中所处的位置如图表2,可以看出它是整个目的地营销活动的起点,但不能混淆于形象定位,并且在目的地营销的部分环节可能有测量—修正的循环过程。

图1 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在目的地營销链中的位置

(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的确认是保证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科学性的概念基础和必要条件。作为基准,它有助于旅游地在形象提炼过程中保持其形象资源的完备性和综合性。

1、一般性特征与特有性特征

表2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客观构成因素分为一般性特征和特有性特征

一般性特征 特有性特征

住宿条件、价格、地方居民的友好态度等 景观美度、特别象征、文化、历史遗迹、宗教、特殊事件等

2、形象客观构成的具体要素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要素可分为核心要素(整体形象)、基本要素(核心旅游吸引物)及支持要素(旅游大环境)等三个层次和维度旅游地服务、行业管理、社区参与、旅游环境;也可分为旅游资源、旅游地设施、旅游文化等。

3、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观构成要素

(1)认知形象、情感形象与总体形象

(2)人-地感知系统与人-人感知系统

(三)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因素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构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上影响因素分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因素;另一类是外部刺激性因素,如信息源、个人经历等。

(四)基于测量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框架构建

根据以上旅游目的地形象理论总结,本文构建了基于测量视角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框架,从形象构成要素、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全面把握旅游目的地形象。它为确定相关研究测量什么、对谁测量、如何测量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据此概念框架,可明确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的主要内容为:

1、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要素的测量

-- 评价性形象(认知、情感、总体)的测量

-- 特有及整体形象的测量

-- 形象结构的测量

2、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形成过程的测量

-- 目的地决策不同阶段(尤其出游前和出游后)形象感知对比

-- 旅游形象形成过程中旅游者参与程度(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

3、基于旅游目的地形象影响因素的测量

-- 旅游目的地形象主体形象感知差异的测量

-- 旅游目的地形象变迁的测量(尤其是随机因素影响)

-- 多目的地竞争替代关系测量

(五)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测量

通过广泛文献分析,本文发现国外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测量根据其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从目的地角度出发的发射形象(Projected工mage)测量和从形象主体出发的感知形象(Perceived Image)测量。

(六)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繁荣发展,国民对旅游消费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从单一形式的传统观光旅游到多样化的休闲度假旅游,邮轮旅游作为一种“舶来文化”逐渐被国民认知,但是,浙江本土游客对于邮轮旅游产品形象的了解是否充分?浙江省内游客心目中的邮轮目的地形象与邮轮公司所营造的产品形象是否相符合?这对邮轮旅游在浙江省的市场开发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本文就是针对上面提到的两大问题,设计了针对浙江省内游客的邮轮目的地形象调查。了解分析游轮旅游在浙江省内邮轮的形象进而为中外邮轮公司有针对性的开发邮轮市场提供指导。

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一)问卷设计

浙江省内旅游者对邮轮旅游的目的地形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法进行。问卷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旅游者的人口学特征;第二部分调查浙江省内旅游者对邮轮旅游产品的需求特征;第三部分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Likert scale)设计而成。

(二)调查取样过程

调查时间从2011年1月开始小规模的发放,后经与歌诗达邮轮公司相关负责人的访谈,最终,于2011年2月正式将改进的问卷大量发放。本次问卷发放主要采用电子问卷发放形式,首先把调查问卷发放给不同地区和领域的主要联络人,再由联络人发放并统一回收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3份,有效回收率97.2%,在数量上保证了论文所需分析数据的充分性。

(三)数据分析

本文主要是通过邮轮著作报刊杂志,CNKI中国期刊网,EBSCO外文数据库,GOOGLE学术,百度文库和世界各大邮轮公司协会网站进行搜索。分为:描述性基本统计分析法,交叉列联表分析法,信度分析,非参数检验分析法。

本文从旅游产品目的地形象的角度进行浙江邮轮市场开发差的研究,问卷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尤为重要。邮轮培训讲师的经历以及期间对一线服务人员和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也对本文在定性研究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研究结果

(一)调查者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收集的583份有效数据中,男性占49.8%,女性占50.1%,数量基本持平。

从调查者中25岁以下者占24%,25岁至35岁者占50%,36岁至45岁者占15%,而46岁以上者占10.8%。

调查者中与收入2001至5000者占45.5%,比重最高,可以明显看出月收入10000元以下者占绝大多数。

在此次的调查中意外的发现浙江居民的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学历者达到52%超过半数,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达到16.3%。

从调查中看出此次的被调查者来自各行各业,其中文、体、卫专业人士占15.8%比重最大,其次学生占11.3%,外资、合资企业员工占11.2%

(二)浙江省旅游者对邮轮旅游的认知现状

1、总体认知现状分析

该部分问卷调查形式采用李克特的五级量表设计而成,要求被调查者按1-5等級给每个指标打分,5=“非常同意”,4=“比较同意”,3=“不知道”,2=“不太同意”,1=“完全不同意”。

浙江省内游客对于邮轮旅游的认知均值在从3至4.8。绝大多数(70%-80%)的调查者认为邮轮旅游是奢华浪漫的体验,同时也是收费高昂的。超过60%的客人认为邮轮旅游周期长,船上娱乐设施设备齐全。对于邮轮旅游是否提供丰富的购物环境,只有55%的客人认同,而34.6%的客人表示不赞同。超过半数(51.1%)的调查者认为邮轮旅游可能会出现身体不适,例如晕船。只有51.1%的调查者认为邮轮旅游是安全性高的,38.7%的客人表示不赞同,10.2%的客人表示不知道。大约50%的客人认为邮轮上的工作人员和游客会来自于不同的国家。32%的客人表示不知道是否邮轮旅游会有语言障碍。

(三)浙江省旅游者对邮轮旅游产品的需求特征

此次的被调查者中有27.3%的调查者在过去的五年中有出境游的经历,其中13.2%的调查者有超过一次的出境游经历。次数据低于预期值,说明浙江省的出境旅游市场仍然有很高的挖掘潜力。

1、邮轮旅游参与比重

被调查的旅游者中有 15.40%的旅游者参加过邮轮旅游。这一数字超过预期的数字,说明邮轮旅游在国内旅游存在一定的市场。当然尽管如此,仍然有84.6%的调查者从未参加过邮轮旅游,可见邮轮旅游存在着巨大的市场。

2、邮轮旅游了解知晓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只有3.6%的表示非常了解邮轮旅游,35.9%的调查者听说过邮轮旅游而从未体验过,而高达50%的调查者表示从未见过也未听说过邮轮旅游。由此可见邮轮旅游产品的认知度并不高,有待加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3、邮轮旅游潜在需求

25.6%的调查者表示非常愿意在未来的五年尝试邮轮旅游,58.3%的调查者表示愿意在未来五年内尝试邮轮旅游,占调查者的大多数。由此可见浙江省邮轮旅游潜在消费市场旺盛。

4、邮轮旅游价格需求特征

31.2%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人均船票3000元以下的邮轮产品,43%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人均船票5000元以下的邮轮产品。这一价位在成熟的邮轮旅游市场属于中低价位,说明浙江省内旅游者对于邮轮产品的价格接受程度以中低价为主。

5、邮轮旅游时间需求特征

60.8%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一周以内的邮轮旅游,在所有的调查者中占比例最大。34.4%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接受一到两周的邮轮旅游。通过对部分调查者的访谈中发现,绝大多数调查者选择一周以内的邮轮产品主要是由于内资企业、行政单位的带薪休假较少,而国内目前最长的法定假期为七天所造成的。这说明邮轮旅游产品的时间设计需要考量当地消费者的实际情况。

6、邮轮旅游信息获知渠道

浙江省内旅游者获取邮轮旅游信息的渠道62.3%来自于网络,其次是来自于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分别各占53%。其中大多数的调查者提到了2008年的热卖电影《非诚勿扰》中邮轮旅游的场景。

7、需求现状差异

本文通过卡方分布法(Chi-squared distribution)检测了两个分类变量--邮轮旅游需求和调查样本之间的关系,发现随着调查者性别、年龄、收入、职业、家庭结构等不同,对于邮轮旅游的需求也有所不同。

五、浙江省邮轮旅游市场开发对策研究

(一)邮轮公司的业务运营模式

1、邮轮代理

旅行社代理在邮轮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邮轮公司和邮轮旅游代理是“供应商——销售商”的关系,各个代理会争相成为“优先销售商”,“优先销售商”能为邮轮旅游者提供更多附加服务,比如免费升级海景房,邮轮公司也会帮助“优先销售商”预留紧俏的邮轮产品。

以皇家加勒比在中国大陆的业务运营模式为例,公司与邮轮旅游代理签署年度代理协议(包括一类和二类代理),以实际登船游客人数为竞赛指标,按季度和区域进行统计,2010年评出了华南、华东、华北区域的前三甲,并为三个区域的年度总冠军开出了特别大奖——价值20万的汽车一辆;在这种供应商的各种激励政策下,各个邮轮旅游代理也竞相出台促销策略。

2、旅行社包船

2007年8月8日至13日,北京众信国旅全程包下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的“爱兰歌娜号”天津往返日韩的邮轮旅游航线,成为首个包船运营海外邮轮旅游的旅游企业,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旅行社包船这种邮轮业务运营模式带有极大的中国特色:受中国社会、经济和消费基本国情的限制,我国的旅游产业是一种“推进型”的发展模式;旅行社包船之所以发生在中国大陆,有以下几种条件:

(1)旅行社包船的客源优势

在出境旅游市场上,鉴于中国公民签证政策、语言不通和自助出游经验不足等原因,旅行社一直控制着绝大部分的出境游市场。

(2)旅行社包船的价格优势

在本文第4章的分析中,邮轮旅游的花费高这一问题,浙江省调查者给出的均值分别4.24(4=同意),作为一种新型的休闲度假方式,邮轮旅游的贵族出身成为“邮轮旅游大众化”的障碍之一。

3、邮轮公司自销

2004年7月,丽星邮轮(现云顶香港)经国家商务部特批,获得国家旅游局许可证,在上海成立了旅行社,成为中国第三家外商独资旅行社,这可以说是拉开了国外邮轮公司在中国大陆自行销售邮轮旅游产品的序幕。比如美国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公司和美国嘉年华邮轮集团旗下的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在上海和北京均设有办事处,但是都没有从事独立的邮轮旅游产品销售业务。

(二)浙江省邮轮旅游开发探索

1、目的地形象认知

浙江旅游者对真正高品质的邮轮旅游产品接受程度有限。很难理解老外怎么就能一本书、一杯水地整天晒太阳。虽然邮轮齐全的娱乐设施,给“一闲就闷”的中国游客提供了“不闲”的旅游场所,但多数时间在海上“封闭”的旅游空间,还是使不少人望而却步。针对这种状况,把邮轮旅游与休闲进行捆绑宣传,让旅游者认识到邮轮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从根本上了解这种全新的休闲度假方式。培养高品质邮轮旅游产品的潜在客源市场,使国内的邮轮旅游缩短与国际邮轮旅游的差距

(1)价格认知

浙江省调查者对邮轮旅游费用认知的平均值为 4.24,83%的被调查者认为邮轮旅游比别的旅游形式花费昂贵,认为如此奢华的旅游方式在价格上一定不便宜。所以从游客获得的服务来说,邮轮旅游井不比陆路旅游贵。

(2)时间认知

对于“邮轮旅游花费时间长”的认知度为3.82(4=比较同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短航程的邮轮产品比较符合旅游者的心理需求。

(3)安全认知

51%的浙江调查者表示不知道邮轮旅游是否安全,可以看出相当多的省内旅游者对邮轮航行的安全性存在质疑,这也是阻碍浙江游客选择邮轮度假一个很大因素。技术进步,使大型邮轮在安全性的基础上,更快、更灵活,更适合靠泊普通的城市港口和旅游目的地港口,活动空间和市场空间得到了质的提升。所以说,邮轮旅游是一种安全而且舒适的出游形式,要针对省内旅游者对邮轮旅游安全性认知现状,进行相关的宣传,打消旅游者的疑虑.

2、针对各目标市场的宣传对策

(1)针对蜜月市场的宣传对策

蜜月市场的潜在旅游者是一个年龄在25—35间的人群。通过调查发现这一群体对价格相对不敏感,参加邮轮旅游的目的是想在一生中留下美好的记忆。可以重点宣传岛屿上看日出日落、邮轮烛光晚餐等活动,增加邮轮旅游对蜜月市场的吸引力。

(2)针对家庭和银发市场的宣传对策

该市场也是以年龄划分的潜在市场。该群体多属于谨慎务实型的消费者,在宣传时应该强调邮轮是安全可靠的,给他们建议熟悉的、大众化的行程安排,邮轮旅游其实花费更少。对于银发的旅游者,他们有退休工资、旅游时间充裕,在宣传时可以强调邮轮旅游体力消耗不大,在靠港时,只须携带必带的行李下船游览,省去搬运行李的麻烦,也不必不停的换酒店,受舟车劳顿之苦,很适合他们。

3、通过影视文化宣传邮轮旅游产品

2008年的电影《非诚勿扰1》中歌诗达邮轮“爱兰歌娜号”上的爱情轻喜剧,或许给影视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旅游者的消费理念在这十余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理性的审视影视文化的内涵。因此,只有了解旅游者的消费特征,创作出真正有内涵的影视作品,将会进一步影响和引导邮轮市场消费。

4、网络推广与营销

网络工具就是要搭建起“旅游者——邮轮”直接的感知桥梁,更高效、准确的传递邮轮产品信息。嘉年华集团旗下的歌诗达邮轮通过官方微博的方式,发送邮轮与航线的最新信息,并定期通过微博组织促销活动,相信这种时下最新潮的社交工具会为邮轮旅游的发展带来新气象。

六、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不足

本次研究通过对邮轮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调查,分析了浙江省内旅游者对邮轮旅游产品的认知。然后综合浙江省调查者对于邮轮旅游需求的特征,探索了浙江邮轮旅游市场开发的模式和思路。在本次调查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有待于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思考。

1、数据收集

为了更好的了解浙江省游客对邮轮旅游产品价格的接受度,本次问卷调查需要了解被调查者的月收入情况。而在数据收集的过程当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调查者认为收入设计隐私,不愿意表露自己真实的收入情况。

2、郵轮旅游市场开发不是邮轮的孤军奋战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邮轮产业尤其如此,比如国际邮轮在中国沿海停靠港的通关问题、邮轮母港的建设规划问题等等。

(二)展望未来

全球三大邮轮公司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收购兼并浪潮也告一段落,邮轮产业在未来十年内的发展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航母级邮轮不断涌现和各大邮轮公司船队的扩张

嘉年华和皇家加勒比都在竞相打造超大型的航母级邮轮,同时不断购入更多的船舶进行船队扩张,以获取更大的规模经济效益。

2、邮轮乘客的大众化和邮轮产品的多样化

纵观现代邮轮产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邮轮是一种贵族化的奢侈消费,但是随着邮轮公司规模化效应和航线竞争加剧,出现了中低档等多样化的邮轮产品选择,同时旅游者对旅游休闲方式的多样化诉求也促使邮轮公司做出相应的产品供给。可以说,邮轮乘客的大众化和邮轮产品的多样化是互为因果的,而且这两个趋势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里继续引领邮轮市场未来的发展。

作者:肖文捷

家庭结构与居民消费论文 篇2:

社区中小企业发展思路

下岗职工再就业难,是困扰城市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也是影响和谐社会构筑的一大障碍。如何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岗位,是保障城市与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不少城市通过大力发展社区中小企业来吸纳下岗职工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辟出一个突破城市再就业瓶颈的新的就业增长点,值得研究和探讨。

近年来,社区经济在街道经济的蜕变中悄然出现。同其它经济现象一样,社区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以其对城市的贡献而逐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的。可以这样认为,我国社区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政治诸体制和社会结构分化与整合的产物。

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为了减员增效,迫使大量富裕人员下岗。一些传统工业城市,如上海、沈阳、长春等,已有数百万计职工下岗分流。在未来数年内,下岗现象还将延续。因此,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主要依靠中小企业这个安置劳动力的有效载体。因此,在思索社区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就业这个城市的现实难题。也就是说,发展社区中小企业,必须从社区就业的实际现状出发,在对社区中小企业的功能定位时,就要立足于社区,立足于就业,把发展社区经济、促进劳动力就业作为发展的首要目标。

一、发挥城市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以提供服务为特征的各种行业的总称。城市社区应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选择那些适应消费结构变化需要,为城市功能服务和为城市居民服务的产业,突出社区服务,如商品服务、餐饮服务、美容美发、物业服务、家政服务等等。

1、社区服务。当前对社区服务的界定很广泛,几乎涉及发生在社区内的一切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及政府举办、协办或鼓励的服务活动。事实上并非服务于社区内居民的活动都是当前意义上的社区服务活动,而许多盈利性的一般商业、饮食、服务等就不在此列。仔细比较分析各地开展的社区服务活动,会发现社区活动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而社区服务活动的界定的时空变换性很突出。如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关于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享受优惠政策问题的通知》即跨出“社区=非盈利公益服务”的框框,确认以下提供服务活动的盈利性行业为社区服务活动,可享受政策上的减免税优惠。包括:家庭清洁卫生服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婴儿看护和教育服务、残疾儿童教育训练和寄托服务、养老服务、病人看护和幼儿、学生接送服务、避孕节育咨询、优生优育咨询。

随着城市家庭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和生活观念的改变,人们对多方面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服务需求呈多样化、个性化的快速增长,且这些需求满足方式逐步社会化。因此,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广阔,有许多新的服务消费领域有待挖掘。可以说,这就是社区中小企业的掘金点和处女地,也是社区下岗、失业者的新“碗柜”。如何打开这些柜子,取得新饭碗,是城市领导、社区企业经营者以及失业下岗职工应该认真思考的一篇大文章。有不少城市社区已经开始组织人员对区内物业服务、社区四保(保洁、保绿、保养、保安)、电力、电信服务实行收费服务。而且服务项目越来越宽,如便民店、特色饮食店、家电维修店、社区托儿所、幼儿园、托老所、婚姻介绍所、钟点服务队。比如上海市杨浦区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兴办便民服务网点途径,直接吸纳上岗人员2700余人,为13000余人次提供就业机会,占社区安置的32.6%。可见,社区服务只要发挥社区的区位优势,合理地进行运作和管理,还是能够获得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既方便居民生活,又增加就业机会。

2、社区就业服务。社区就业服务和社区服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区就业服务主体与客体与后者都不相同,其服务主体为政府部门,其服务客体为社区范围内的就业困难者。归纳起来,即社区就业服务是政府(主要职能机构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就业需要,在社区范围内,利用社区服务活动以吸纳安置下岗职工和就业困难者为主要目的的就业和就业促进活动。社区就业服务是社区就业政策的产业体现,是政府实施再就业战略的重要环节。社区就业服务、除兼具社区服务的一般性质外,同时还具有两个自身的特征,其一是社区就业服务活动是政府行为,是政府对社区就业的特殊扶持;其二是社区就业服务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二、社区就业服务活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做到合理规划,点、线、面结合。以往的社区就业服务活动由于规划不合理、欠细致、因而成效不明显。如政府只出台粗略的扶持政策,缺乏相应的实施细则,对就业扶持工作的现实效用性考虑不周;就业扶持政策局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没有延伸到能安置就业的其它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和经济实体,而单靠国有企事业单位安置就业显然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加强社区就业服务的点、线、面结合,动员和支持所有经济实体共同参与社区就业服务活动,并形成具体、灵活、明确有实效且相配套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体制。

2、要注重政府社区就业调控手段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在市场经济中,就业市场的调控主要是靠那只“看不见的手”。但并不等于说那只看得见的政府之手就不能发挥效用。应该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政府的就业调控。问题是如何调控?合理的调控手段和着力点有哪些?这些问题必须明确。应该说,就业调控的实质性问题或者说着力点在于如何恰当地把握调控的空间。目前的焦点则是城市人员和农民工使用的调控比例问题。另外,在就业政策取向上是“输血救急”还是健全“造血机能”都必须作出合理的选择。再就是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业调控和社区服务方向必须与之相适应。还有,我国即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又将出现许多新的情况。这些问题都必须妥善地加以考虑。

3、必须注重基层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社区就业服务活动的主体是工作于就业服务第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他们必须在就业政策、产业政策、企业管理、公众信息、人才交流、人际沟通等方面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较好地胜任工作。因此,对从事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的人员进行诸如社会学、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组织行为学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这是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效的关键。

三、开发第三产业中尚属稀缺但社会需要的项目

针对社会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对象开发一些新兴的服务项目,如信息服务(电脑上网服务),婚姻介绍中心,房地产推介中心,票务公司(定票、送票),劳务市场,广告业,保险业代理处,城市导游、导购,老年人陪护、陪聊服务。在这些行业中,大多数刚在市场中兴起,市场前景看好。而且,这些行业大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高,下岗职工再就业难度不大。另外,礼仪服务、礼仪小姐培训、商场促销、样品派送、市场调查、产品推广、业务联络、网页设计、网络维护等行业也在社区中悄然兴起并充满活力。

四、有选择地发展一些就业容量大的服务行业

在大量的城市失业者和下岗职工中,有人数众多的文化素质和从业技能都很低的“双低”职工。这部分人对就业岗位的行业选择并不高,只要有稳定的收入即可,且这部分人为数不少,就业岗位需求量大,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办一些吸纳就业人数较大的企业,如搬家(搬运)公司等。据粗略统计,仅湖北省武汉市就有社区搬运队近千个,从业人员超过万人。

五、注重发展多元所有制的社区经济

社区中小企业创立不应该受所有制的限制,应该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并举,尤其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多方扶持非公有制企业的创业起步,降低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门槛,继续保持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势头,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政府应鼓励下岗、失业职工个人集资或独资开店、办厂,从事个体和私营经济。当前尤其要在融资、税费、开业手续方面在政策上予以倾斜,以催生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开办起来,从而解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作者:常 婕

家庭结构与居民消费论文 篇3:

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摘要:城镇化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农村人口的流出,这必然导致农村人口规模、家庭结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变化,也会带来农村空心化、城镇拥挤化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这些将进一步引起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消费市场、消费环境和消费偏好的变化,从而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发生实际变化。从近年来的资料可以看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受城镇化的影响非常显著。

关键词: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农村消费;消费结构

城镇化一个直接表现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我国的农村人口转移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以后出现大规模转移,即“民工潮”现象。这一阶段的转移是以内地向沿海、农村向城市、小城镇向大都市转移为基本特征。近几年,伴随着国内的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新的“回流”现象,即出现从省外向省内转移,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回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但更为重要的是人口的转移也带来了流出省份各方面的新变化和新问题,包括农业生产中土地的流转问题,农村生产规模和经营方式的重新调整问题,农村居民家庭结构的变化,农村实际居住人口数量的大规模减少以及农村收入结构的变化等,在此基础上引发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

安徽省是一个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大省,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带来了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同时也带来了农村消费结构的快速改变。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可以从劳动力流动视角探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途径,也可以根据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和转移速度预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规律。

一、城镇化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变化

(一)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逐年上升,但转移增速陡降

安徽省是全国有名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大,从1995年转移总量为228万人增加到2011年转移总量为1199万人,2011年安徽省转移劳动力数量占整个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7.4%。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出现总量不断上升的趋势,但这种转移总量逐年上升的背后却呈现增速的截然变化。从2000年到2004年劳动力转移年均增长速度为9.2%,但2005年以来年均增长速度仅为0.8%,这种劳动力转移增速陡然下降的现象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劳动力转移总基数变大造成增速下降,另一方面是安徽省劳动力转移出现回流的结果。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在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支持下,安徽省投资规模逐渐加大,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劳动力需求量也在扩大,很多农村劳动力宁愿选择在离家较近的地区工作,而不选择向外省转移。

(二)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和行业分布相对集中

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地域上主要集中向省外转移,其中江浙沪是我省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占转移到外省总量的75.67%。根据统计资料,2011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达119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省内的350多万人,仅占转移劳动力的31.23%,转移到省外的840多万人,占转移人数的68.77%。[1]

从转移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分布特征看,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等方面,2011年安徽省转移出去的劳动力中有53.3%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即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另有14.3%从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等第三产业。

总之,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规模大,出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增速明显下降;劳动力以向省外转移为主,省内转移为辅,主要转移到工业和建筑行业,转移的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

二、城镇化对农村人口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影响

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流出省份人口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通过这二者的变化又会引起农村消费群体的变化,进一步造成农村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一)造成流出省份农村人口总量减少

通过安徽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安徽省居住在乡村的人口出现逐年减少的现象。1995年安徽省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792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80.9%,到2011年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299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5.2%。根据消费理论可知,人口规模是影响一个地区消费总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近年来安徽农村常住人口的急速下降导致农村居民消费总量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也在迅速下降,安徽省农村居民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从1990年的64.48%下降为2011年的27.11%。

(二)造成流出地家庭结构的变化

家庭结构的变化可以通过家庭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和人口的规模结构等方面体现出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以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为主,2011年全省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中,男性占55.81%,年龄在20—50岁之间的占外出人口的比重达73.75%。因此滞留于农村的主要是“993861”人员,即以老人、妇女和儿童为常住农村人口的主体。家庭性别结构以女性为主体,年龄以50岁以上和20岁以下成员为主,家庭人口规模渐渐变小,有的家庭甚至只有祖孙两代人在家。

(三)造成农村消费群体的变化

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外流出导致农村家庭消费的主体也随之变化。在性别结构上以女性消费群体为主,在年龄结构上以老人和儿童两个消费群体为主[1],在家庭规模上以1—3人的小规模家庭消费为主。农村消费群体的变化对安徽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显而易见。从统计年鉴的资料可以看出,安徽省八大类消费品中,农村居民在交通通讯和医疗类的消费增长最快,这恰好反映出流出劳动力往返探望及日常联系父母和孩子的交通和通讯费用在增加,同时由于老年群体既承担家务劳动又承担照看孙辈,甚至还承担农业生产重任,导致农村的留守老人身体状况急速下降,因此用于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增加也较快。

三、城镇化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影响

(一)引起家庭收入总量增加

首先城镇化带来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2]据统计,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从1995年的1302元增长到2011年的6232元,劳动力转移使农民的收入增加,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首先表现在人均生活消费总量的增加,从1995年的人均消费1070元增加到2011年4957元。其次消费结构也存在显著变化,食品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交通通讯、医疗保健、居住、文教娱乐及服务的消费比重上升,衣着和家庭设备用品两大类消费基本没有变化。

(二)带来农民收入结构改变

农民收入是农民一年中各项劳动所得。按照收入的来源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安徽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较大,两项合计占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90%左右,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中占比较小,仅为10%左右。但是近15年来,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却呈不断下降趋势,工资性收入份额增长迅速,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城镇化使家庭收入中的工资性收入增加,其中由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增加幅度最大,从1995年的234元增加到2011年的2723元,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从1995年的17.9%升至2011年的43.7%,增加了25.8个百分点,已超过农民纯收入的四成。在家庭经营收入增长不利的情况下,农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增长。[3]

(三)收入及其结构改变对安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农民的收入基本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其中工资性收入显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加上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不同于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主要收入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按照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人们的消费主要受持久性收入的影响显著,暂时的或一次性收入的增减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农民不太稳定的工资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4]第二,家庭经营性收入属于农村居民的稳定收入来源,但这种收入近年来出现了严重的下降趋势,稳定收入的下降也是造成农村消费水平低的主要原因。第三,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在城镇居民消费中的作用是明显的,但农村居民这两项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不到10%,对总体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不大。

四、城镇化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影响

(一)城镇化造成农村“空心化”和消费市场萎缩

首先,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转移造成大量青壮年外出,许多农村家庭出现“空巢化”,村庄出现“空心化”, 常住农村人口的急剧减少严重制约着农村消费的发展,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对日常消费品的需求小,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和衣着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主要的购买渠道为村庄小卖店、集市、农村小超市等。以县以下的销售总额占比代表农村市场的销售,安徽省农村市场的销售占比从1995年的29.3%下降到2011年的17.1%。其次,劳动力转移以后造成农村消费品市场网点数减少,网点分布分散。安徽省的农村消费品市场个数从2005年的1987个减少为2011年的800个,农村市场的构成比例从69.1%下降到60.9%。在城市消费市场迅速壮大的同时,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了调整和萎缩。[5]

(二)造成农村消费环境恶化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相对城市来说较低,加上滞留于农村的消费群体整体素质低下,辨别产品真伪的知识缺少,信息闭塞,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再加上许多配套设施和互补品及产品售后服务质量跟不上,如购买电脑但网络跟不上、购买汽车但道路建设跟不上、购买大宗的家电但售后的维修跟不上等,导致农村消费市场出现价格扭曲、产品质量低下、消费配套服务差、物流配送不方便等多重消费环境的恶化,阻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向更高层次升级和转化。

五、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影响

消费观念是指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总的看法。消费观除了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制约外,还受劳动力迁移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消费观念改变影响很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由原来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转变为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的生产,这种生产方式的变化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体现在消费观念的变化上。首先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影响其消费需求;其次,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由于受城市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农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偏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导致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农村居民原有的消费观念是以节俭为主,长期以来农村居民大多习惯于“先攒钱后消费”。外出务工后渐渐习惯城市的生活方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衣着变化、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从原有的节俭消费逐步向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转化。从安徽省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底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95到2011年16 年间,洗衣机从2.29台增加到55.29台,冰箱从1.9台增加到74.77台,家用电脑从无增加到10.39台,生活用摩托车和汽车消费正在逐步增加。

此外,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转移也促使农村居民文化教育消费增加。近年来农村居民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投入在逐年增加,1995年安徽省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消费为79.45元,到2011年增加到376.18元,增加了近4倍,平均每年增幅达到29.59%。这一方面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但更重要的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他们越来越意识到自身知识文化欠缺,注重学习知识技能,增加对文化消费的投入;同时由于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均衡发展,使得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改善子女的受教育条件。总之城镇化通过影响农民的收入直接影响消费,通过改变农民的家庭规模和结构、消费偏好、农村消费环境等,间接地影响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春琦,张杰平.中国人口结构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4):14-22.

[2]梁春梅.城镇化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8):102-106.

[3]张秋惠,刘金星.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其消费支出行为的影响——基于1997—2007年的面板数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0,(4):48-54.

[4]童大龙,储德银.财政政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效应及其实证检验[J]. 社会科学辑刊,2011,(5):132-135.

[5]李朝林.城乡消费市场一体化发展与扩大农民消费[J].经济体制改革,2010,(1):174-177.

[6]安徽省统计年鉴2011年(光盘版)[DB/OL](2011-11-14 )http://www.tjcn.org/plus/view.

(责任编辑 明 笃)

作者:王希文

上一篇:入党转正思想汇报三篇下一篇:物业年度总结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