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1:

试论新时期如何上好经济学课程

[摘要]大学扩招收费带来了高校教学资源紧张、教学理念改变等新变化。受其影响,当前高校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忽视能力培养等等。据此。文章提出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应努力贯穿知识生活化、理论情境化、方法多样化、评价多元化的“四化”目标,并提出了相关实现途径。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教学目标;途径

[作者简介]王亚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北京100029

现代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目前,经济学课程普遍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欢迎。许多非经济类专业的学生也积极选修经济学课程。上好经济学课程,是无数高校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一、当前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改革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新变化。一是教学资源紧张。急剧扩大的招生规模使得在校人数激增,引发了各高校教学资源的普遍紧张。二是教育收费带来教育理念的变化。收费制的全面推开改变了原来教书育人的传统理念,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新理念逐渐在各高校盛行。这些新变化也带来了具体教学管理的变化。比如大班、大课时授课成为通行,学生跨院系跨校选修学分、教师挂牌竞争上课更加普遍,学生打分成为评定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唯一标准,教师教学中迎合、迁就学生非常普遍,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下降令人担忧等等。

当前高校经济学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 重传授不重理解。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由于教学资源紧张,很多高校经济学课程采用大班、大课时授课形式,一门课程通常分成几个班,由多个教师分别授课,每班人数常在50-100人之间,有的甚至达到120人。原来每次两节二课时也改为每次两大节三课时。这种情况下,教师受现实条件制约,往往使用传统授课形式,重知识传授不注重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很难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活动拓展,常常是教师匆匆讲授内容,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互动交流有限且很容易受到干扰,课堂气氛很难保证,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2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实用性和现实感。经济学作为探索揭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生活规律性的一种知识体系,其理论是社会经济实践的理论化、系统化,体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性。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满足于通过讲授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点,至于理论如何解释现实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如何有效地指导实践则常常无暇顾及。教学内容常常滞后于经济现实,往往停留在理论本身,学院气息很浓,造成与现实世界的隔膜,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和现实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实际效果。

3 重结论轻过程,忽视能力培养。很多经济学教师热衷于传授那些结论性的或者事实性的知识,而对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推导结论和认识现实经济现象的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涉及甚少,即重结果轻过程。结果是学生掌握了知识,但并不清楚这些知识背后的逻辑,也无法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影响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比如,许多经济理论是在数学推导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理解了其具体假设及数学推导过程,学生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理论本身;同时也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锻炼和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但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或受课时等条件限制,或为了课堂气氛需要,讲解时常常省略概念、原理背后的相关数学分析和逻辑推导过程,这实际上降低了教学质量。

4 师生间信息不对称。缺乏相互激励机制。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播过程。信息传播的效果或质量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双方之间的互动程度。在现实教学中,由于受教学资源等因素限制,师生之间课堂互动不够,常常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对学生而言,课程内容是全新的,对教师来说,教学内容是熟悉的,教师是否较全面、较深入地掌握最新知识,是否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充分传播给学生,学生往往不知道。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了教师所授的内容,是否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教师也不知道。教学活动中师生间的信息不对称,客观上造成了“教学相长”的激励机制和环境的缺失。

5 考评机制单一。教与学脱节。考评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离不开课程考核。考试课如采取题库抽题,但难点和重点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无法有效考核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程度。如教师自己命题,出于个人考评压力,则又容易为学生考好成绩提供方便之门,如考前划定范围,试卷出题偏向简单,阅卷从松从宽等。结果是学生平时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考试前临时突击应付考试。因此,考试分数无法真实体现教学水平和实际教学效果,不能真实反映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教与学出现脱节。

6 片面强调服务学生,师生关系、教学活动异化。当前,很多高校过分突出教育服务功能,片面强调以学生打分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唯一指标,导致师生关系出现异化。受其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也出现异化迹象。教师在教学中不愿意严格要求学生,常常降低对学生的要求,甚至不惜牺牲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以刻意维持与学生的关系,考试考核多流于形式。学生在此氛围下容易滋生浮燥、急功近利等情绪,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系统学习。

7 教学安排上存在许多不科学之处。出于师资和教室等教学资源考虑,一些学校常常把经济类学生和非经济类学生混编在一个大班上课,考试考核也是同一标准,忽视学生之间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方面的差异,授课教师很难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一些课程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不太科学,许多本应放在不同学期学习的课程放在同一学期,没有科学体现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关系,以及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主干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经济学教学中为何教?如何教?

现代经济学的教学目的除了使学生掌握经济学原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经济学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凯恩斯就认为,经济理论并未提供一套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是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导出正确的结论。实际上,经济学教学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更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背后所体现出来的思考方法或者分析工具。既然经济学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现象和现实问题的能力,那么,经济学教学过程就要求教师通过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授,将其所体现出的思考方法和分析工具揭示出来,让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美国经济学家D·弗里德

曼曾讲过,经济学像一把锤子,当你拥有它的时候,其他所有的东西看起来都像钉子。让学生更熟练更合理地使用这把“锤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

在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今天,如何才能适应教学现实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进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经济学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应努力贯穿知识生活化、理论情境化、方法多样化、评价多元化的“四化”目标。

1 知识生活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后,才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经济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善于向学生讲授生活中的经济学知识,以及经济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努力发掘和建立学习工作生活与经济学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感到经济学不再是神秘枯燥的,而是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理论工具。比如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青年人最关心、最容易产生共鸣的恋爱、婚姻、家庭等话题,效果就很不错。又比如让学生根据本人或家庭每月开支情况,计算食物支出的比例,估计自己的恩格尔系数,学生就很容易记住恩格尔系数公式。

2 理论情境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以学生为中心,精心建构符合所授课程理论、知识特点的情境,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的工作不是简单地传播知识,而是提供给学生相关的方法和工具,启发其去探询问题,实现自我建构知识。比如利用案例创造相应的经济现象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从而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

3 方法多样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经济学基础、学习能力和专业背景,并根据所授课程特点及具体章节内容特点,采用多样化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在现实教学中,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授课内容需要不断变化,才能使学生精力集中,始终保持对授课内容的新鲜感和教学过程的参与性。同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掌握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基础后,如果教师能够创造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大大开阔学生的视野,鼓励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4 考核科学化。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科学的考核评价会对继后的教学活动产生指导和推动作用。考核学生学习效果仅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无法全面有效地进行考评,应建立以考核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完成课堂问答讨论和课程作业的程度为补充,建立综合考评体系,通过多样化和规范化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保证对学习效果检验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核要打破学生期末集中打分的机制,建立资深教授、教学能手现场听课打分、学生期中期末两次打分,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创新的综合考核机制,全面考核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实现“四化”目标的途径

经济学教学中知识生活化、理论情境化、方法多样化、评价多元化的“四化”目标要通过具体扎实的教学活动来实现。

1 认真准备好教学案例。案例是抽象经济理论转化为具体化实践的形象载体,是连接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桥梁。成功的案例有利于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中,进而主动自觉融入教学活动,通过自己的探索把抽象知识具体化,达到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目前,案例教学法已在经济学教学中经常使用,但存在案例陈旧、表达方式陈旧、本土化不够、与中国实践相脱离等缺点。认真准备好教学案例,是经济学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好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启发性和时效性。要尽量多找一些国内的现实案例来进行概念和原理的深化。即使一时难以发现符合教学要求的真实案例而不得不构造、加工案例,也必须充分体现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启发性和时效性,符合教学对象的直观感觉,不能悖于常理和现实。另外,由于广大学生的参与,师生之间的学习讨论深入,教师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发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进而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丰富完善案例库。

2 加强教学活动的互动参与性。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讲授知识,而是师生互动参与的信息传播过程。教师可围绕教学内容,事先布置一些题目和案例,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分析、总结后形成个人观点,进行课堂交流。这样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和带动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授课教师认真准备授课内容,积极主动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师生间教学信息不对称问题,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学生认真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准备发言材料的过程,就是其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提高研究能力的过程。

3 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对师生之间的交流来说,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远远不够,必须实现教学活动的延伸。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辅助教学有着独特优势。它可以节约教学时间,增加传播信息量,可以创造一些生动的内容形式,交互性很强。学习时间也可以灵活掌握。网络辅助教学并不排斥传统教学,两者如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能够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最大限度与学生交流,解答学生疑问,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可在校园网上建立课程专题讨论区、留言板、课堂信息反馈、试题库、网上答疑区,也可开通公共邮箱,及时传递相关学习资料,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反馈,促进教学互动。拓展教学活动。

4 熟练运用多媒体教学。经济学是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其原理常常用特定的数学模型、图表等表达和演绎。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教学是理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经济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综合运用文字、图像、视频、色彩等信息载体,可以把繁杂的数学推导和模型转变成直观生动的多媒体演示,节省讲授时间,使理论变得生动形象,减轻学生的课堂疲劳,也可以图文并茂地展现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随机提供大量的相关背景知识,增加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5 理论联系现实开展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理论,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结合课程进程,启发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经济现象、活动与课程内容联系起来,体验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也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定的现实经济情境或虚拟情景,调动学生参与情境活动,通过模拟体验、分析讨论等形式,增进对理论的理解;也可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活跃学生思维,营造出强烈的课堂求知气氛。此外,教师还可邀请知名学者、经济工作者、管理部门人员等来校参与课堂教学,开办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专业前沿,接触经济现实,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

6 因材施教也要教学平衡。目前,由于扩招的原因,在校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选修制、大课时、大班制的实施,更放大了这一差异在具体教学中的效果。为此,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需要因材施教。对较差的学生要注意对基础概念和原理的讲授,对程度较好的学生要注意适时补充专业理论前沿知识,鼓励其开展研究性学习。专业课和选修课的讲授也要有所区别。由于学生专业背景和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对经济类学生要注重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理论模型和数理方面的规范训练,而对于非经济类学生,更多地应注重帮助其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并培养较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的能力。但是,在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研究性学习与基础理论学习之间的平衡。过度鼓励学生对某一专题进行深入研究,可能会影响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不利于其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霁月]

作者:王亚柯

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2: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分析思路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分析模型;中国适用

一、社会经济发展及分析模型的基础:生产力结构及要素关系

(一)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以国家为经济体如何增大产品和劳务的产出量,即如何增加国民生产总量、又如何分配的一种理论学说。经济增长理论源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斯密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不仅最先论述资本经济增长取决于国民劳动的总生产物对该国人数的比例,并且论述了可以用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供给每个国民。李嘉图更是直接把研究重点从生产转移到分配领域,认为社会总产品是土地、资本、劳动三者结合的产物,而国民收入可分解为地租、利润和工资,并且认为利润是国民收入中扣除地租和工资后的余额。

马克思扬弃斯密与李嘉图将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概括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生产力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等;生产关系是社会系统的基本关系和本质构成,阻碍或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即阻碍或促进经济增长。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再生产矛盾加深、经济周期极不稳定,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相继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使资本主义国家克服再生产中的矛盾,因此连篇累牍地探讨资本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凯恩斯总结罗斯福新政编制宏观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古典学派理论提出,代表人物为英国的米德和美国的索洛,批评哈罗德、多马理论提出自己的模型;80年代以罗默、卢卡斯、斯科特为代表。期间罗宾逊夫人的理论较有价值,认为工资相应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才能消除商品销售的困难而刺激发展。

新古典学派理论代表人物认为劳动与资本可以互相替代;而现代新古典学派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的原因是技术进步不快,主张扩大投资加速技术进步。

对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进行再研究,可以清楚地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基本没有脱离社会经济实际并且触及到基础和核心问题及内涵,局限是就经济而论经济;二是发展脉络基本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热点,如二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兴起,其理论的反映便是科技因素由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三是每一时期的理论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都不全面、不完整,存在片面性;四是发达国家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即哲学分析方法和出发点存在伪科学性。

总体而言,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没有突破古典学派范畴,仅就某些具体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研究,因此也就更不可能超越马克思的视野。

(二)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也就是从整个大的社会经济着眼而从具体领域着手,即从生产力构成、生产关系构成、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影响关系建立科学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模型。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既然是基本而不是全要素,就需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提炼丰富;生产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发展,关系要素对生产力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变化,因此在模型中的重要程度也就随变化调整。

生产力要素是促进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劳动对象、教育和科学技术。劳动力是人从事劳动的能力,资本为过去劳动的积累、劳动对象即土地等资源,教育是劳动力生存的必要成本和社会需要,科技是人类劳动经验的总结、传播和应用。

公式可表述为:

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

由公式也可以深刻理解为什么要强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效率、增加劳动对象产出、为教育提供先导。因此公式可另表述为:

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科技K(劳动力L1•科技K+资本Z1/资本Z2•科技K+劳动对象D•科技K)

公式中劳动力L1为在业劳动力,劳动力L2为后备劳动力。

资本Z1为产业资本或称实体资本,资本Z2为金融资本或是称货币资本,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由美国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既是产业结构问题,更直接的原因则是金融资本泛滥的问题。

在国际经济相互交融的当代社会经济中,作为生产力及基本五要素都受到国际经济的整体或单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

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

金融危机仅仅是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美国又是全球经济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贸易依存度越高受到的影响越大,美元储备越多受到的影响越大。

(三)劳动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在学术界至今无休止地争论,马克思学派理论深刻揭示出劳动力作为核心要素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揭示出人力资本投资的实质、作用和方式,证明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是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无非是科学技术即劳动经验的不断积累丰富,且明确指出人力资本投资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1]。

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型显示,劳动力是社会经济的核心和直接因素,劳动力与资本、劳动对象结合直接形成生产力,而随着科技对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对象的渗透,劳动力素质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资本(生产工具)效率提升、劳动对象更趋于深加工而富含劳动量。

劳动力L1的素质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是三要素的基础和现实动力,而劳动力L2与教育结合是为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培植后备劳动力。

资本不过是过去劳动未被消费的积累转化,而现实劳动对象也无不包含劳动,因此说劳动力不仅是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并且是核心要素,离开劳动力及其劳动,一切所谓生产和价值创造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都不存在。

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就是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是通过人力资本实现社会经济系统的持续发展。劳动力L1素质的提高即所谓边干边学中,劳动分工及专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力L2与教育结合培植后备劳动力中的家庭起着决定作用,但后备劳动力的培养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义务。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实际就是人力和物质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而归根结底是以人力资本中以人类智力即科学技术为资本的积累。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归根结底是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和使用质量。劳动力使用质量即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表现为技术进步、知识和人力资本的积累。就是说社会经济发展与其说是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函数,不如说是现实劳动力、过去劳动积累(资本和资源)、劳动创新(科技)、劳动技能转化(教育)的投入函数。

(四)资本及积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依据不同理解学术上建立起众多研究模型,但又基本没有把握问题的实质,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模型克服表面化和片面性,深刻揭示出资本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揭示出资本的实质和作用,证明人类社会无非是物质和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劳动经验的积累,且明确指出资本投资引起社会生产率以及个人收入水平的提高进而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资本的实质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未被消费而用于再生产的劳动成果的积累,资本经济条件下直接表现为能够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载体”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即人类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物质资本的积累。

资本的“表现”为以货币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即资本Z1和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实物资本即资本Z2;金融资本进一步衍生出虚拟资本,而实物资本进一步衍生出不同的产业行业实体资本。实物资本即以物质形式存在的人类劳动转化,如厂房建筑、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设施或工具。

资本由现实形态演绎出虚拟形态后,虚拟资本时而膨胀时而萎缩,而实体资本则相对稳定。从质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的相互作用关系既表现为良性互动,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又表现为恶性互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社会危机。从量的方面看,虚、实资本相互作用中存在停滞、扩张和泡沫等相互影响关系,把握虚、实资本的本质和相互影响关系规律,以实体资本为核心利用虚拟资本的作用,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而经济在封闭的情况下法币只要相对体现过去已经完成的产品和劳务成果的量,就能保持一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如果加入债务成分就有产生膨胀的可能性。

膨胀会掩盖实体资本问题,借新债还旧债似乎不成问题,当泡沫破灭,被抵押的股票、房地产等抵押品出现大幅缩水,银行可能连本带息都无法收回。

(五)劳动对象D即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基础的位置,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建立科学的分析理论,并指导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在生产对象即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先开发什么后开发什么,以什么资源及能源为常规、以什么为替代都必须有章程,都必须上升到法律政策的高度。循环经济是一种良性的利用理念和模式,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原则是减量、再利用,重点是清洁生产、节约和开发综合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科技的支撑,改进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促进废弃物的再利用,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流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型经济转变。

(六)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大力提高和普及教育J的水平程度,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因此必须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改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使科技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具有坚实的人才和大众基础。

(七)科技K在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促进作用,在当代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在速度方面都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已成为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科技进步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途径,对于如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现实性。科技进步推动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科技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愈来愈大。

科技进步产生新的生产工艺,改进或更新设备,完善产品设计,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在相同时间内生产出更多的质量更高的产品。

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归根结底都是科技进步推动的结果,新兴生产部门的出现和建立也源于科技的发展进步。科技进步改变原有经济结构的格局,引起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使劳动力密集型向知识科技密集型产业发展,传统经济萎缩,而以新科技为基础的产业则迅速发展。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的累进产生整个社会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客观上要求增长方式的转变,转变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增长方式,而转变主要取决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因素中最为显著的是体现在科技引进模仿及劳动者的边干边学;之后,研究开发部门的新设计、新发明推动生产科技的进步,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越来越大,劳动密集向资本密集转变,但是研发与生产企业仍然脱节;目前通过体制改革,科技部门与生产企业越来越融合。

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模型表述及制度作用

(一)生产关系是人与人在生产中结成的关系,核心是社会分配关系,其社会表现形式是经济制度。经济关系及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强制性影响可能摧毁原有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体系,使其陷入矛盾并为新的经济关系及制度开辟途径。经济的再发展又需要稳定持续的秩序,没有相对稳定的秩序,在混乱的社会中经济不可能发展。

发达国家理论家把重点放在研究资本、土地与劳动的分配关系上,但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是人,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获得新财富的比重高,劳动力获取的就低。发达国家理论家的结论是资本与土地获得新增比重高再投资就高,经济增长的速度就高,却避而不谈由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对再投资而言,现代社会影响直接投资的因素不是资本与土地的所有者获得新财富高的问题,而是银行利率问题,且收入高者与低者的储蓄或投资倾向没有太大差别。

生产关系即经济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直接表现为社会需求的有效性,分配关系不当有效需求就不足,社会经济过程就产生波动及危机,甚至产生社会动荡。分配关系通过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需求实现其对社会经济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进而公式表述为:

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系数S

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直接反映,制度特别是法律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只要社会经济关系不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关系及制度至少是基本经济制度相对稳定,而经济运行方式制度相对比较容易变化。每一项制度都有产生、成长、成熟、衰亡的过程,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存在经济利益差别的商品经济社会决定的阶级、阶层社会中,经济关系及制度是统治阶级、阶层意识的表现,然而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经济关系及制度一旦确立,伴随发生的是人类的制度化的过程,否则将引发或激烈或温和的反抗或消极对待。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以经济关系制度准则规范的经济,没有一系列旨在维护市场秩序的制度规范则市场经济无法运转。经济活动的主体家庭、企业和政府,都在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下选择经济活动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和利益。在制度约束和保障下,家庭可以自由选择经济手段来实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可以选择适宜经营方式来实现企业利润目标最大化和长期发展;政府也必须依据制度行使其经济职权。

(二)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主体是个彼此联系、相互制约、错综复杂的统一体,需要制度规范。基本经济关系需要制度确认调整,经济主体关系需要制度明确保护,经济主体的行为需要制度规范。经济制度调整的是经济主体间的经济关系,即人和由人组成的经济组织在从事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中所形成的利益关系。马克思学派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脱离经济关系的生产力及发展,生产关系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初期是斯密所描述的依靠看不见的手调节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是市场机制调节信号准确,市场主体行为规范,市场客观归属明确。但是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制度尚未健全,有许多漏洞滋生欺诈贿赂等非法行为,因此必须健全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使经济主体的行为规范化。

经济关系及制度表现层次为:社会习惯、政治(党派)政策→政府规范→法律规范,经济关系及制度变迁直接是为适应社会习俗、党派政策的需要。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及体制改革中则更多地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及主张。

经济关系及制度累积演进随着历史社会的时空条件变化而调整并发挥作用,经济关系及制度间还存在彼此依存的关系,某单项经济关系及制度能够发挥作用依赖制度体系的配合支持,同时这个制度本身也成为配合支持体系的力量。因此,经济关系及制度的范围愈广、层级愈厚,表示人类所能成就的社会愈进步。高度文明发达的社会必然拥有系统的经济关系及制度结构。

三、上层建筑构成、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及模型中结构地位

经典的划分科学的科学方法是将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部类,而社会科学又划分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部类,而经济又是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基础。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及结构分析理论只有在马克思创立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后才成为可能。生产力及构成与生产关系及构成,以及由此构成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影响关系理论,是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建立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个上层建筑层次,上层建筑的主要要素包括: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和思想文化,这里的制度法律指的是社会制度,而思想文化又被称为意识上层建筑,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间接、整体、宏观的作用。公式可进一步表述为:

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系数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

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都受到国际社会及各方面的广泛而深刻影响。

因此表述为:

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国际社会影响GH}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深刻变化,处理好各阶级、阶层间的关系,及时有效地调整管理方式,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才能充分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目前,社会阶层分析的依据主要是各个阶层对经济资源、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情况,经济资源是基础,组织资源占主导,文化资源趋于物质化。依此,社会可划分为:社会管理者阶层、资本阶层、经理阶层、私营主阶层、专业技术阶层、办事员阶层、个体阶层、工商劳动者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无业失业阶层等。社会结构阶层中的主要矛盾是贫富矛盾,是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矛盾,而结构阶层中的最大矛盾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即农民与市民、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商业的矛盾。

社会阶层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相对比较稳定,而目前中国能够纳入中间阶层的人口所占比例还很低。因为经济政策不能替代社会政策,必须充分改革社会政策才能反作用于经济,才能更好地保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上层建筑中的党派政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直接决定上层建筑的影响系数。执政党及政府是廉政还是腐败、是有才能还是无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巨大。而政党的民主宪政程度又直接决定政党及其控制的政府的廉政与勤政程度。

思想文化在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在上层建筑结构中具有特殊作用及功能,不仅具有相对独立性且广泛地渗透并直接作用于上层建筑的各领域,并间接作用于经济基础,而思想文化产品又直接成为生产力作用下的可交换的劳动成果。

思想文化与政治组织相融合表现出先进性,与社会结构相融合表现出民族性,与制度法律相融合表现出规范性,与大众相融合表现为出广泛性,与资本相融合表现出产业性,与自然资源相融合表现出生态性,与教育融合表现出基础性,与科技融合表现出形式性,与各国文化融合表现出扬弃性,就文化自身发展而言还具有历史性。

马克思主义政党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需要拥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以此有效地凝聚党员、动员人民,站在时代前列引领社会潮流。因此,就要不失时机地制定思想文化发展策略,解放和发展思想文化生产力,繁荣思想文化,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

四、社会经济意识、与社会经济存在互动关系及其模型反映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辩证理念曾在哲学社会科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也曾被简单僵化地理解。社会存在仅仅被理解为社会政党政治的存在,阶级分歧的存在;而社会意识仅仅被理解为对社会政党政治存在的反映,仅仅被理解为对阶级分歧存在的反映。因此,也就不能完整科学地认识什么是社会存在及其基本内涵,什么是社会意识及其基本内涵,也就更不可能完整科学地运用这一科学理论解决社会经济实践中的问题,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社会存在不仅包含社会政治存在,还包括社会经济存在、社会文化存在等,并且现代社会起基础作用的是社会经济存在;社会意识也不仅是包含社会政治意识,还包括社会经济意识、社会文化意识等,并且现代社会中起基础作用的意识是社会经济意识。社会经济意识能动地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并间接地影响着社会政治和文化存在;而社会政治和文化意识也间接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存在。

发达国家理论家提出的社会经济分析模型中“心理”要素占据重要位置,但论述基础往往给人唯心主义的感受,因为过分强调心理作用。我们可以把心理理解为社会心理,进而理解为社会经济意识。

当然,意识的简单加总并不能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影响,意识只有形成社会性意识、主导性意识才会有效作用于社会经济存在,也就是说意识只有形成社会性的、起主导性的社会经济意识才会有效地作用于社会经济存在,才会有效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存在。将社会经济意识概念引入社会经济“存在”分析模型,公式可表述为:

社会经济SJ=『{[(劳动力L2•教育J<劳动力L1+资本Z1/资本Z2+劳动对象D>)•科技K]•国际经济影响GJ}•{[生产关系影响S+(<社会结构+制度法律+党派政治>•思想文化)•系数]•国际社会影响GH}』•社会经济意识Y

实际上,影响社会经济的任何因素都根本不可能用数学方法、甚至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精确计算或表述,建立社会经济分析模型只是个相对规范的表述,无法精确到企业收入-成本=利润的程度。如自然环境因素中对社会经济影响最直接的是能源,包括石油、水、天然气和煤等常规能源,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和生物等替代能源,而能源又是生产或劳动对象中的基础原材料,那么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影响究竟多大,无法计算。

建立社会经济发展因果关系、相关关系分析模型的价值在于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具体化,在于运用科学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认识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二)任何社会经济意识因素状态的变化都会对经济行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导致市场交易及其价格的波动。因为任何部类的社会经济存在都由买卖双方构成市场,对市场行情的不同看法必然反映到市场上,市场意识及参与者的心理就在两个方向上相生相克。发达国家理论家发明了许多所谓意识指数、意愿指数或人气指数衡量反映市场买卖情况,并依此为参数判断经济的发展走势。

这些理论是基于市场心态的观点去分析经济情况,研究的是某段时期内市场参与者的心理与事实。当然,心理理论也有比较严重弱点常使分析市场动态的人感到困惑。但无论心理理论有多严重缺陷,毕竟启发了马克思学派将社会心理上升到社会经济意识,进而完善了马克思学派社会经济发展分析模型。

目前,中国房地产在多数城市的居民收入与房价比不仅超过8倍的一般警戒线,甚至部分城市已达到10倍或15倍,人们的第一反映是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已快到尽头,至少预感到房地产市场的高涨阶段已到尽头。经济甚至社会矛盾突出迫使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而政府经济政策影响时间大约为3~5年。当普通百姓认识到房地产市场价格必然下跌,那么三年便可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经济意识。这一社会经济意识支配的结果就是三年内租房而不买房,这将对社会经济存在形成巨大的能动作用,房价下跌将成必然。

房地产市场求大于供价格会上涨,由于有利可图开发商进一步投资;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下降,由于无利可图开发商望而却步,而那些处于迅速扩张把现金押在销售回款上的企业,资金链条则越来越紧,当有相当一部分开发商遭到破产或被兼并的命运时,市场才会转为另一个上升周期。新的心理反映、经济预期和社会经济意识将重新产生,并发挥相反的作用。

从对房地产市场发展变化情况的分析不仅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社会经济意识对社会经济存在所形成的巨大能动作用,并且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心理、预期与社会经济意识的差别。心理无论是社会心理、阶层心理还是个人心理,都是一种感性的、表面的、一般的对社会经济的反映;预期上升到一定的理性,是对社会经济存在的一种推理、判断;而无论是社会性心理还是社会性预期,一旦形成社会经济意识就将成为一种巨大的社会经济力量。

参考文献:

[1]崔巍.理论扬弃与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王 篆]

作者:崔 巍

知识经济发展理论论文 篇3:

自然权利还是功利性选择:对知识产权合理性的反思

〔摘要〕

知识产权合理性的理论总体可分为法哲学视角下的解读和功利视角下的解读。前者的代表理论为洛克的劳动财产论,后者的代表理论为激励创新论。这两种理论分别为知识产权提供道德上以及经济上的正当性。但是,劳动财产理论对诸多知识产权制度设计的解释力不从心,而盲目遵从激励论及功利主义也将把知识产权合理性的论证带上歧途,严重影响知识产权的稳定性。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是制度自身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而知识产权的合理性论证应是正义价值和效率价值的统一。因此,单独的知识产权自然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理论均不可能解决知识产权合理性论证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否认另一种理论的重要价值,如何在知识产权制度下让两种理论做到并行不悖、有机融合是我们应当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

知识产权;劳动财产权;产权激励;功利主义;自然权利

目前知识产权合理性的理论总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为法哲学视角下的解读,一为功利视角下的解读。前者偏重论述自然法根基,解决知识产权是否正当的问题,后者偏重论述经济效率,解决知识产权是否有利的问题,“两种理论看似难以调和的两极,实则从不同侧面揭示了财产权的正当性基础”。然而,这两种视角的解读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或者存在无法回应的难题,或者解决了问题,又制造了新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法哲学视角和功利视角下两个最典型的理论——洛克财产权理论和激励理论出发进行反思,探讨当前知识产权合理性论证的逻辑困境。

一、从劳动财产权理论的角度:知识产权应当是与生俱来的吗?

知识产权的法哲学理论赋予知识产权超越时代的正当性,这种恒久正当性将成为知识产权发展的稳定基座,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当属洛克的劳动财产权理论。

一般认为,洛克劳动财产权理论的核心内涵包括:上帝将世界赐予人类所共有;每个人对其人身享有所有权;每个人的劳动属于他本人;当人们将他的劳动与处于共有状态的某个东西混合之时,他便因此取得该东西的财产权:还需给旁人留有足够且同样好的东西;人们不能从共有状态中占取比其享用还多的东西。〔1〕

(一)劳动财产理论的重要理论价值

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从两个方面为知识产权赋予了强大的说服力。

第一,劳动财产权理论为劳动和知识产权构筑了天然的联系。“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参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2〕人们首先对自己的身体享有所有权,然后享有对其身体从事的劳动,最后将个人劳动融入共有物时形成劳动成果的所有权。当我们承认知识产权本身是人类智力劳动的产物时,该理论很好地解决了为什么私人应当享有知识产权的问题。知识产权,包括代表技术领域创新的专利权和文学艺术领域创新的著作权,均是人们脑力劳动的产物,即便是商标权,其取得权利的原因也无外乎为使用或者注册,延展权利的原因是使用,扩张权利的原因是以增加商誉为代表的使用行为,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均可以从劳动的视角进行解读。通过劳动这一抽象媒介,知识产权找到了合理性的“内因”,“从洛克的劳动财产理论中可以轻而易举地推演出知识产权的必然性和正当性”。〔3〕而且,“以劳动获取财产的论点在知识财产领域甚至比在实体财产领域更有力,因为知识产权不需要与任何形式之实体物附和,此类财产的产生完全是劳动的结果”。〔4〕

第二,劳动财产权理论提供了从公权中剥离私权的正当理由。知识产权的客体,如专利和作品都是从前人智慧劳动的基础上进行再劳动而取得的,商标则是将符号运用于商业联系,是直接抽取标识性符号的“存量”的过程,因此私人权利的授予必然包含公共权利的内容,也涉及公共利益的衰减。因此为知识产品设立私权必然不可回避公共利益的围堵,洛克为公权和私权的界限提供了哲学高度的论证,他指出:“劳动使它们同公共的东西有所区别,劳动在万物之母的自然所已完成的作业上面加上一些东西,这样它们就成为他的私有的权利了。谁会说,因为他不曾得至全人类的同意使橡实或苹果成为他的所有物,他就对于这种拨归私用的东西不享有权利呢?”〔5〕因此,知识产权在劳动财产权的视角下完成了相当程度的逻辑自恰。

(二)劳动财产理论不可回避的缺陷

当然,我们也可以发现,对于劳动者如何享有权利、享有什么样的权利、私有物和共有物的具体关系却依然模糊不定。這也导致了洛克财产理论面对复杂的知识产权制度设计时解释力度显得微弱。

第一,劳动能够产生私有产权,但何种程度的劳动能够将共有物转变为私有物?洛克认为“掺进”或“混合”了劳动而获得财产权,但这种抽象化的表达无法形成劳动获取独占权利的统一尺度。譬如哲学家RobertNozick曾指出:如果我拥有一盒番茄汁,我把它撒在海里使它的分子(使其具有放射性以便我能检查)均匀地溶合于大海,我是因此达到了对海洋的拥有,还是愚蠢地浪费了我的番茄汁?在注册制国家,拥有商标所付出的劳动微乎其微,接近于“拿来主义”,而著作权的获取需要“额头出汗”,专利权的获得所需劳动则更上一层楼,需要特定的创造性高度,同为劳动,但这种厚此薄彼的设计不能被劳动财产论很好地予以解释。而且,有的学者指出:“现今社会已少有单靠一己之力即可完成而取得财产职务,其所需的材料、技能,均需有他人之付出才有可能成就,何以最终付出劳动者得以获取所有财产价值呢?”〔6〕此外,有学者甚至尖锐地否定个人劳动可以获得权利的论述,指出:“个人对自己的人身享有所有权这一论点对于论证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与他人分享知识产品并不构成对个人使用的妨碍,尽管该知识产品的所有者被剥夺了部分潜在的利润”。〔7〕

第二,同样的劳动为何有的可以产生权利,有的却不能?譬如,经济学家指出:既然著作权,尤其是专利法,对于在创造新的表达性作品或者新发明的比赛中获胜的一方,哪怕是比别人早了一天,就给予一个相当长期限的财产权,那么知识产权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实际视作其所有权人付出劳动的独占性果实,这一点就并不清楚了。〔8〕正如学者指出:“为什么要限制或禁止另一个通过独立劳动获得这种知识产权的人呢?”〔9〕当然,商标领域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此时,知识产权更像是一种效率的博弈,“这好比一场智力竞赛,胜出者是特权的唯一拥有者”,〔10〕而不是劳动的贡献者。

第三,自然权利的永续性和普世性如何解释知识产权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普通财产所有权具有法权上的绝对性和理论上的永恒性,知识产权却并非如此。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是有特定期限的,专利权不仅需要资金维持,在一定期限过后也自然失效,商标权的维持则需要持续不断的劳动投入,在满足一定期限后,不使用的商标也会被撤销。但是,“既然我们发掘并拥有这种知识产品的所有权,那为什么我们要对我们自己的东西还存在有效期限的限制呢?”〔11〕同时,任何权利均存在于主权国家的疆域之内,任何突破主权范围的知识产权均无法避免重新沦为公共产品的境遇。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时间性与财产权理论下的自然权利特点无疑产生冲突。

(三)劳动财产理论的整体评价

第一,其最大的贡献在于为知识产权披上了道德的外衣。知识产权的存在不是为了满足需要,而是合乎理性与自然要求,由于知识产权的合理性是天然的,因此具有了稳定的价值根基,这对于知识产权法律的构建以及知识产权制度的稳定性具有积极意义。而其最大的缺陷则是缺乏利益价值的考量,公平论证丰富,效率论证匮乏。因此,它仅从道义上初步解决了为什么应当为智慧成果设置私人权利的问题,而没有设置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必要性的充分论证。

第二,没有哪一种法哲学理论能够包打天下。当抽象到足够高的程度时,理论解释具有足够的广度,但解释力度明显不足,而当审视理论的具体细节时,争议则逐渐突出,部分领域的解释出现明显缺陷,因此它往往只能解释部分知识产权合理性的问题。

第三,对于知识产权法哲学理论应当进行改进发展,融合新的价值元素,而不是抛弃或完全独立地看待。事实上,财产权理论的缺陷是我们从实际存在的知识产权制度出发反过头来重新审视理论本身而产生的,由于劳动财产权理论诞生于在知识产权制度产生之初的古典时代,是以有形物作为其研究对象的,“商业活动远未达到今天的程度,知识产权尚未成为财富和商品的主要形式”。〔12〕所以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历史局限性。同时,这也决定了财产权利论有较大的自我发展和革新的空间,在承认知識产权的自然权利属性的前提下,从效率以及利益平衡角度出发校正纯粹劳动财产权利论的缺陷能够使财产权理论获得新的生命力。

(四)对唯物史观批判劳动财产理论的认识

如今,有学者基于唯物史观对洛克的理论进行反思。对于洛克的劳动财产论而言,“知识产权制度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该制度在知识资本化的大背景下因产业阶层的推动而产生,并随着商品经济和资本的扩张而不断发展”。〔13〕可见,作为上层建筑的知识产权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关系之上,因此自然权利论解释知识产权不具有现实基础。这种基于唯物史观的反思强调特定的经济基础、历史发展阶段对于知识产权形成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下,私有财产权的合理性是需要附加上历史性这一条件的。奴隶社会的奴隶不享有任何严格意义上的权利,财产权在西方启蒙思想家看来是天赋人权,或者说是自然权利,是人人生而具有且不可剥夺的,然而在生产力没有发展到足够的程度的时期也没有实现的基础。同样,知识产权的产生是以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为基础的。

但是此种解读的问题在于,实证角度的论证和应然角度的论证并不在一个层面,它直接绕开所评述理论本身,回归唯物史观视角下的合理性论证,从而陷入自说自话。一是由应然为起点论述实然,一是从实然为起点论述应然,由于逻辑起点的背离,因此双方并不存在对话的合理基础。仅仅谈论知识产权的历史性将陷入“存在的即是合理”的怪圈,从自然权利的角度,存在的也未必合理,没有并不代表不应当有。譬如生命权、健康权、自由权、财产权这些基本权利,在自然法理论看来,均是人应当与生俱来的权利,这种从“造物主”那里取得的固有权利恰恰成为讨伐不公、抗击黑暗、促进人类自我解放的思想工具,即便在它并不能实现的历史阶段也具备正当性。事实上,唯物史观对于知识产权的解读最终导致的结论应当是作为上层建筑的知识产权适应经济基础时它就是合理的,不适应经济基础时它就是不合理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没有什么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一种事物,在长久的历史中终究要走向消亡,因此知识产权的合理性与存废均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解读与功利视角下的知识产权价值解读具有共通性,而与法哲学理论对知识产权的探讨并不在同一语境。

二、从功利主义角度:知识产权真的能激励创新吗?

知识产权合理性解读的另外一种视角即为功利主义,其代表性的理论即是知识产权激励理论。知识产权激励理论以边沁、穆勒、耶林等学者的功利主义学说为根基,由于功利主义关注的是法律对社会公众带来的贡献,而非保护对象本身的价值,因此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论证在此产生了逻辑拐点。功利主义理论认为:没有版权、专利、商业秘密的保护,对知识产权创造的最大化激励就不会存在。〔14〕将法律视为“为最大多数人谋最大福利”的手段,知识产权由于激励论的支持获得了强大的说服力。激励理论不同于古典时期的劳动财产权、社会公意财产权以及人格财产权理论。而是从“激励”智力创造为社会谋福利的角度,看待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而且被视为知识产权理论中最有力和最广泛适用的理论。〔15〕因此,激励论关注的是知识产权的外在价值而非内生价值,看待知识产权的视角是使用者视角而非创造者视角。“如果说自然权利理论赋予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是先验的、向过去寻找依据,认为有劳动或经济利益就应当享有权利,功利主义哲学则是后果主义的、向未来寻找依据。”〔16〕

(一)激励论面临的主要质疑

第一,激励创造的核心价值原则显然不适用于知识产权的“顽劣儿童”商标权,这是激励论以及诸多知识产权理论无可回避的缺陷。

第二,有的学者指出“尚缺乏充足的实证数据来证明知识产权直接导致了发明创造的增加”。〔17〕又有学者指出“观察历史材料,可以发现,似乎没有审美证据能够证明英国有了《安娜女王法》后,文学或者其他作品领域有什么明显的提升或繁荣”。〔18〕荷兰、瑞士曾经废除专利法,但“没有证据显示这时期荷兰、瑞士的技术因此明显落后”。〔19〕

第三,某些创造是基于人类的天性使然,这些智力成果生产并不包含重大经济收益的期望。萨特曾说:“当我也从事写作时,在我获得的钱和写作的著作之间,两者绝对没有任何关系。”〔20〕事实上,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我国,从历史上看,大思想家云涌,宏文巨著层出不穷,诗词篇章耀眼夺目时恰恰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在赋予智力成果经济激励的时代却没有产生太多可以影响后世的作品,反而大家寥若晨星,大作如凤毛麟角了。

第四,由于替代性激励手段的存在,知识产权激励的正当性被动摇,譬如财政资助的激励手段同样可以产生高水平的智力成果,典型的例子如前苏联,通过政府奖励等手段,其科技水平长时间内与美国一起引领世界最高水准,在诸多技术领域保持着对其余国家的碾压姿态。

第五,在反向工程无法破解的技术领域,通过自力保密的效率(即便商业秘密不被称为合法权利,只要保密措施得当)显然要超越专利,典型的例子如可口可乐的秘方,因此独占性的权利的赋予并不见得有多少激励作用。

上述理由可以证明,在细分程度足够发达的情况下,部分涉及知识财产的领域知识产权的激励作用是很有限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为这样一种分类所必须的实证研究从未进行过”,因此以上这些理由对于激励论的动摇能够达到多大程度仍然是个疑问。

(二)激励论的合理性与扩张

不可否认的是,知识产品的固定成本非常高而边际成本却相当低,由于知识产品的“公共产品”①属性,对于知识产品生产的激励天然是不足的。譬如美国经济学家考特和尤伦在《法和经济学》一书中阐述的理论:“第一,无数人可以对公开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且不影响相互之间的消费。第二,知识产品的生产代价较大,而其传递费用很低,出售知识产品收回成本十分艰难。且知识产品一旦出售,购买者立即转变为潜在的竞争者,无偿的仿制和复制的预防成本极高且不切实际。第三,知识产品公开意味着生产者很难控制其创新成果,但只是产品的隐藏则使创新活动失去社会意义。因此私人市场的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知识产品)数量小于最优值,出现信息不足的现象。第四,鉴于消费者对于知识产品的需要,政府有必要采取特殊的公共政策,增加信息數量。”〔21〕对知识产品生产者赋予独占权正是激励知识产品生产的重要手段。

另外一个因素突出表现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上,知识产权的生产显得成本极高而风险极大,在高、精、尖、新技术领域,这两个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成本极高意味着对创新的投入必然是谨慎的,风险极大意味着大量的失败者铺就了成功者的道路,或者说某条道路上根本没有成功者,因此“一将功成万骨枯”造就了大量社会为创新支付的“沉没成本”。因此创新的激励回报不仅要求“允许权利人回收开发该项技术所付出的代价,而且从社会整体看,应当允许其回收整个创新过程中的沉没成本”,〔22〕否则创新作为一个整体便显得无利可图,“这与一口喷油井所带来的收入必须包含哪些不出油的空井的成本是同样的道理”,〔23〕而通过排他性权利的赋予保证创新的私有化能够极大解决创新激励匮乏的问题。事实上,正如我们承认知识产权对某些非金钱利益导向型的知识产品生产的激励效用不足一样,知识产权对某些知识产权的生产的激励则显得特别地有效率。譬如在药品领域,专利的激励作用被放大凸显。医药领域典型的特点是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②,据了解,2014年全球研发投入前25名的制药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平均为37亿美元,如果没有垄断权赋予的药物定价权,回收药物研发成本根本是天方夜谭。据美国学者曼斯菲尔得通过调查表明:没有专利制度的保护,医药工业中的65%的发明不会被利用,60%的发明活动不会在进行。〔24〕在日本,1940年至1975年35年间,仅创制了10种新药,1975年日本开始对药品实行产品的专利保护后,至1983年8年间就创制出87种新药。〔25〕这些事实或许不足以在整体上给予激励论无可争议的说服力,但在部分知识产权领域已足以回答“缺乏充足的实证证据来证明知识产权导致发明创造的增加”的问题。

①此处的“公共产品”术语具有误导性,它实际指对此种产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另一个人的消费,并非是指与私人部门生产的产品相对的由政府提供的产品。

②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信息速递2016年第18期(总第159期)资料介绍:药品的开发过程十分复杂,根据医药科学和管理规定划分为很多不同的阶段。通常这些阶段包括:(1)药物发现:靶标识别,通常需要4-6年;(2)开发阶段:研究和(在动物体内)测试先导化合物,通常需要1年时间;(3)临床一期:针对健康志愿者的药物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通常需要1.5年时间;(4)临床二期:对少数病人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生物等效性研究,通常需要1-2年时间;(5)临床三期:在大范围人群中进行实验,通常需要2-3年。

在论述激励论时,我们似乎潜移默化间可以达成某些共识,譬如首先激励论不能解决也不应被要求解决所有知识产权正当性问题,其次应该认识到激励论无法要求金钱在激励创造的过程中作用发挥的唯一性,最后智力成果的产出原因也是复杂的,知识产权能够做加法而不是减法才是激励论所关注的。

可是,我们很难确定激励论所代表的价值指引是否会将知识产权的合理性论证带领上歧途。在功利性视角下,知识产权合理性的基座必然建立在知识产权给社会带来的收益之上。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下,由于典型的工具主义的指引,知识产权向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实用主义策略转变。甚至,英国知识产权委员会发布的《整合知识产权与发展政策》报告中指出:不管对知识产权采取什么措辞,我们更倾向于把知识产权当成一种公共政策的工具,它将特权授予个人或单位应当完全是为了产生更大的公共利益。〔26〕我国和日本在2008年和2002年分别提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美欧等西方国家也将知识产权视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纷纷提出自己的知识产权政策。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没有哪个国家会提出物权战略或债权战略,并把这些财产权的合理性完全建立在外在的功利视角之下,在财产权体系中,知识产权的制度构建最大程度上受到了工具主义的影响。或许,与其对知识产权是否真正激励了创新这一问题上纠结,不如对激励论背后的功利主义及知识产权工具主义本身进行反思。

(三)对功利主义及工具主义的反思

1.造成知识产权体系内部的紊乱

在功利论视角下,知识产权的有用性决定了合理性。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为了公共最大利益的实现,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知识产权内部的体系化构建将更加困难,因为它要求在体系自恰的同时制度整体和制度细节均需要满足功利需求,这对于知识产权制度逻辑提出挑战。事实上,在专利制度下,始终面临着前续创新和后续创新的紧张关系,由于垄断权的授予,专利制度同样扮演着限制创新的角色,在前面我们提到在医药领域专利制度对于创新的激励极为高效,但是在电学、通讯等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领域显然并非如此,专利制度的阴暗面则有更多的呈现。例如,在我国,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是专利申请增长最快的两个技术领域。智能手机、LED等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也成为“专利丛林”现象的重灾区。每一个领域的再创新均有数量庞大且复杂的专利乃至专利组合横亘在前,任何一个竞争者想要从这样的丛林中突围而出,要么小心翼翼地绕开,要么经历劈荆斩棘的过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专利制度更像是加剧冲突、遏制创新的毒药。那么,我们能不能说在医药等领域的专利制度是合理的而在通信领域的专利制度是不合理的?这种问题显然激励理论很难回答。

实际上,美国在法经济学的一系列功利主义学说指导下,其专利法历史上的左右摇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譬如在1982年明显亲专利的美国上诉法院设立之前,在地区级别大约有30%的裁决认定专利有效并被侵权,而在法院建立之后,被认定专利有效和被侵权的案件份额迅速攀升至55%,在法院运作的前4年中,专利持有人在68%的专利案件中获胜。〔27〕而在亲公众的美国专利审查与上诉委员会建立以后,从案件数量最多的双方复审审判中,77%的权利要求被撤销。①在工具主义的知识产权理论指导下,知识产权对创新的影响往往会得到粗暴的回应,这也使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始终处于风雨飘摇的处境之中。

2.导致知识产权有无及存废不定

①参见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信息速递2016年第20期(总第161期)《美国专利审查与上诉委员会工作进展与启示》。

在功利主义视角下,并非是在知识产权已经具备正当性的前提下而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是由于只有让社会总福利增加时知识产权才具有正当性,因此在严重的情况下,依托功利主义打造的知识产权甚至有“性命之忧”,面临存废不定的处境。譬如,由于专利法设置的缺陷以及19世纪中期遍布欧洲的反专利情绪的扩散,荷兰对专利系统的热情渐渐消退,对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普遍怀疑在荷兰制造商之间引起共鸣。1869年,三级会议上议院以49票对8票的表决废除了专利系统,荷兰停止授予专利。〔28〕但是在发明者的抱怨之中荷兰又于1910年恢复了专利制度。这种建与废、破与立的情况出现的根源在于知识产权的有用性始终受到质疑,这反映了功利主义影响下知识产权的稳定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事实上如今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价值的美国曾经也对知识产权制度不甚感冒,当知识产权制度不好用的时候,那就放在一边或者“阉割”使用,而当知识产权制度好用的时候,那就赶快拾起来奉为圭臬。在19世纪美国的文化并不发达的时代,美国拒绝加入《伯尔尼公约》,其版权仅仅保护美国人自己的作品,英法等国的文化作品在美国火热畅销,但广大作者在美国无法取得哪怕一美分的版税,小说《双城记》的作者狄更斯为了维护作者权益深入美国呼吁,但依然是无功而返。而在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日本工业产品抢滩登陆占据美国市场,经历了越战泥潭的美国全球竞争力日益下降。而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发现“美国的经济衰退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但美国的科技力量依然处于世界绝对领先水平。不过这种科技力量方面的优势并没有反映在贸易上,因为美国对专利这样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充分。”〔29〕因此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推动知识产权高强度的保护,构筑以TRIPS协议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系,通过制度输出、知识产权输出实现价值回涌,并通过包含知识产权的多种单双边贸易手段维护美国世界范围内的绝对经济核心地位。“对发达国家而言,知识产权垄断保护的意义早就超越了知识产权保护自身,而是深化为一种经济竞争的手段了。”〔30〕

3.无法形成国际范围内的共识

从公共政策的认识出发,显然知识产权已经不是什么普世价值。当知识产权与功利主义挂钩的时候它已经必然需要面临成本与收益的经济检验,而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不同,其利益诉求也很难一致,捆绑在国家利益上的知识产权也很难被广泛接受。

对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来说,由于科技领域的巨大优势,他们主张全球范围内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霸气十足的高标准”保护,而对于遗传资源、传统文艺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优势资源漠然视之。在当前美国主导的TRIPS时代,发达国家成为财富分配的最大受益者,通过所谓“温特尔模式”再一次控制了全球经济格局的最高端。

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高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则不断吸食着国家财富,为知识产权支付的高昂成本很大程度上抹去了发展中国家通过低廉劳动力及土地成本形成的竞争相对优势,限制了其发展和崛起。因此,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分歧日益扩大,在争端尤为激烈的药品领域,印度和南非等国家允许平行进口以尽可能提供价格低廉的药品,甚至取消了药品专利。①同时,由于传统知识、传统文艺和生物遗传资源方面的优势,发展中国家主张对西方国家主导在知识产权体系进行修订补充,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文化多样性公约》的签订,为保护本国优势资源争取有利条件。由此我们发现,功利主义视角下的知识产权的合理性似乎对于某些国家来说根本不证自明,而对于某些国家来说则从不具有说服力。

①在发展中国家围绕知识产权与发达国家进行博弈的过程中,曾积极反对发展中国家实施旨在让公众更为便利地获得药物的强制许可制度的美国,在911事件之后本身遭遇了“炭疽热”危机,為此逐渐改变了其传统的强硬立场。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利用国际规则的双重标准。

三、未竟话题:知识产权何去何从?

知识产权的自然权利学说和功利主义学说是论证知识产权合理性的两个重要依据,也是两种不同的道路选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这两种理论,知识产权的合理性论证又该何去何从?

首先,自然权利学说为知识产权提供了权利本源的价值论证,为知识产权提供了价值骨架。其次,以效率的最大化校正知识产权制度,以效益的最大化推动法律制度的变革,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功利主义为知识产权价值体系填充了血肉。

因此,知识产权制度是制度自身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而知识产权的合理性论证应是正义价值和效率价值的统一,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是足够短时间内稳定性与足够长时间内变动性的统一。因此,单独的知识产权自然权利理论和功利主义理论必然存在不能克服的缺陷,均不可能解決知识产权合理性论证的所有问题,也不可能完全否认另一种理论的重要价值,但是,两种价值应当如何在知识产权制度下做到并行不悖、有机融合仍然是我们将来应当继续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PeterDrahos(1996)“APhilosophyofIntellectual Property"’,AIdershot:AshgatePublishingCompany,P43.

〔2〕〔5〕【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18,19.

〔3〕 朱谢群.知识产权的法理基础〔J〕.学术论坛,2004,(5).

〔4〕See Epstein,Liberty versus Property,supra note 6,at 28.

〔6〕胡心兰,蔡岳勋.从洛克劳动财产观点论美国知识产权之扩张〔J〕.清华法律评论,2012,(1).

〔7〕杨才然,高伟.洛克的知识产权正义论〔J〕.电子知识产权,2008,(1).

〔8〕〔23〕【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知识产权的经济结构〔M〕.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5,27.

〔9〕〔11〕易继明.评财产权劳动学说〔J〕.法学研究,2000,(3).

〔10〕刘永刚.知识产权之“劳动财产权说”批判〔J〕.科技与法律,2005,(3).

〔12〕朱理.财产权劳动学说与知识产权—劳动学说能够为知识产权提供正当性吗〔J〕.科技与法律,2006,(2).

〔13〕〔17〕杨源哲.给予唯物史观的知识产权正当性学说反思〔J〕.求索,2016,(8).

〔14〕蔡晓东.知识产权的功利主义理论与劳动理论〔J〕.法政论坛,2012,(11).

〔15〕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183.

〔16〕和育东.从权利到功利:知识产权扩张的逻辑转换〔J〕.知识产权,2014,(5).

〔18〕〔19〕王烈琦.知识产权激励论再探讨—从实然命题到应然命题的理论重构〔J〕.知识产权,2016,(2).

〔20〕【法】萨特.人生问答〔A〕.秦裕,潘旭镭译.精品中的精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美文100篇(之二)〔C〕.作家出版社,1996.388.

〔21〕吴汉东.科技、经济、法律协调机制中的知识产权法〔J〕.法学研究,2001,(6).

〔22〕陈文煊.专利权的边界-权利要求的文意解释与保护范围的政策调整〔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290.

〔24〕〔25〕张平.技术创新种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34.

〔26〕吴汉东.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228.

〔27〕〔28〕亚当·杰夫,乔希·勒纳.创新及其不满:专利制度对创新与进步的危害与对策〔M〕.罗建平,兰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97.82.

〔29〕王晋刚,张铁军.专利法生存〔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44.

〔30〕夏旭阳.知识产权垄断性批判:以激励为重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7,(1).

【责任编辑:陈学明】

作者:韦稼霖

上一篇:文艺演出活动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课堂培训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