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钓鲫鱼的八点技巧

2023-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冬钓鲫鱼的八点技巧

冬钓鲫鱼的技巧

鲫鱼文静胆小,吃钩品味高叫人看了舒心,钓上岸来开心。而垂钓鲫鱼则又是最基本的技巧锻炼,所以钓鱼人也最喜爱钓鲫鱼了。

鲫鱼一年四季都可垂钓,只不过冬季难钓一点而已。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2月,是比较寒冷的季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季。整个冬季钓鲫鱼时也有所区别:

1、初冬钓鲫

①初冬钓鲫,宜钓两头

在初冬时节钓鲫以早上8—10时,下午2—4时最好。早上8—10时,水表层经过一夜的寒气侵袭,水温要比水下底层冷得多了,温差较大。换句话说,就是水下的温度还能适应鲫鱼的生活。此时,鲫鱼便开始一天的觅食。下午2时至4时,阳光把上下水温晒得相差不大,鱼儿又到浅水区晒阳觅食,在这些时间里垂钓把握性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初冬钓鲫还是钓“两头”为好。

②初冬钓鲫,好天为宜

在初冬时节钓鲫,要以无风晴、阴天最好。因为上层水温比下层水温低,鲫鱼都在水底栖息活动。

③看风向,选钓点

初冬钓鲫,不管晴天阴天,重要的是看好风向再选钓点。入冬以后,常刮西北风,无论是鱼池还是水库,垂钓风向决定着鱼区。在有风时,应当在逆风处找弱风区,在弱风区再寻找坡沿,向阳面,水草区或凹凸区。

2、隆冬钓鲫

①隆冬钓鲫,宜钓鱼窝

冬天由于天气寒冷,水下的鲫鱼也都游往深水区,特别是水底有凹处的深水区过冬。它们也相对地比较集中,也就自然形成了鱼窝。因此,在隆冬钓鲫鱼时,必须寻找鱼窝垂钓。

②找鱼窝要看、找、问、试

“看、找、问、试”是寻找鱼窝的好方法。看是到陌生的地方,先看好鱼塘的地形;找是努力找到鱼窝的位置;问是到了陌生的地方要了解一下鱼塘的情况(地形、水下地貌、水深、有无鱼及鱼种等);试是试水深撒诱饵。平底的鱼塘必须前后、左右反复试探。

③隆冬钓鲫,天气要好

冬天天气寒冷,但鲫鱼在水温10℃以下也常能钓到。鲫鱼在天寒地冻时,最好选择有太阳,风小或无风的天气。虽然水温在10℃以下时,鱼儿的觅食程度很差,但是,如将鱼饵送到了鱼的嘴边,鲫鱼,鲤鱼甚至草鱼也会照样上钩。所以垂钓时,要在水深、向阳、避风暖和的地方下钩。

3、冬钓鲫鱼的钓具、钓饵及钓法

A、钓具

①钓竿:采用3.3—5.4米的软调碳素竿。

②钓钩:日产丸形、袖形4—6号小钩。同号的朝天钩也可选用。单钩、双钩均可。因天冷鱼嘴张幅不大,所以钩宜小不宜大。

③钓线:选用0.5—1号陶线,不宜粗。

④浮漂:三星浮、七星漂、立漂都行,但不要选大,否则不灵敏。

⑤铅坠:在进行钓具配匹时,选用24号保险丝作坠,分两段缠绕。

B、钓饵

①诱饵:市售专用诱饵,自制诱饵。

②钓饵:红子孓、蝣丝蚓、蚕豆粉,太平2号红蚯蚓,市售专用饵、自制面饵等,再配以蘸饵。

C、钓法

首选台钓法,传统钓法亦可。因人因地,各施其

长。

冬天台钓只要在各方面注意一下,一样可以钓得很好的。

竿:冬天钓鱼因为主要钓鲫鱼,所以线用得比较细,此时如果选择比较硬的竿子恐怕不太合适,碰上大的鲫鱼,硬竿容易断子线。所以冬天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使用软竿子,越软越好,特别是本调的并继竿。至于是多长的竿,可以根据水域情况来决定,冬天并非钓得越远越好。

线:钓鲫鱼当然不能用太粗的线,且冬天的鱼开口小,动作小,线越细越好,如果钓小鲫鱼,0.4#主线、0.2#子线最为合适。如果钓大鲫,0.6#主线、0.3#子线也挫挫有余。甚至有人在三九严寒之时用到了0.4#主线,0.15号子线。不用担心冬天碰上大鱼,就算碰上,冬天的大鱼也不会有太大的挣扎力,只要竿子软,遛鱼得当,0.3的子线钓5斤的鱼绝对没问题。

标:不要一味的用小标,如果水深在1.5米以下,推荐使用1号甚至0号标,如果水深超过2米,

2、

3、4号标也未尝不可。标选择标身纤细,碳脚较长的标,如果碰上滑鱼,用小号的软尾标也是不错的选择。

饵:冬天钓鲫鱼,搓饵拉饵都可以,如果是搓饵,和饵时要尽量把饵和得软一些,饵要小,甚至小到米粒的大小。拉饵,也要拉小饵。尽量别用含粗颗粒的饵料,饵料的比重可大可小,可根据水深来决定,冬天配置拉饵时,小麦蛋白别太多了,鱼开口小,如果小麦蛋白多了,絮状的厉害,鱼开口只能吸动絮状的饵料,而不能把钩吸入口中,所以会出现有信号,提竿空竿的现象。

钩:冬天鱼吃口非常小,小钩是首选。0.5号袖、0.8号袖、1号袖都是冬天常用的钓小鲫鱼的钩子,如果是大鲫鱼可以用到3号袖。如果天特别冷,鱼开口很小很小,有时标只动1/3或1/4目,此时要用钩条非常细的上黑袖,钩条细方便于鱼吸食。

调标:硬尾标,调灵点,10目的标尾,调5目,钓1目半或2目半。软尾标,调2~3目,钓1~2目。当然这种调法并非固定程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修正。

冬天钓鲫鱼使用台钓,只要注意好上面几个环节,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第2篇:冬钓鲫鱼

时值初冬,气温渐降,敏感的鲫鱼似乎能够已感受到季节的变化,开始向水深处迁移。 温度稍高时,它们也抓紧到浅处觅食。初冬钓鲫,首先要对其活动规律有足够认识,“跟着温度走”,这个绝对没错。所以我们要选择岸边比较深的地方作钓点。考虑到鲫鱼胆小谨慎的习性,找深找草还是第一重要的,如果温度较高,可以钓浅水,但浅水处必须有水草,没能水草,必须有一定的混度——不能太清了。“水至清则无鱼”,这话一点也没错。这时的鱼,活动性不强,钓草窝时,往往一个窝子里钓了几条,要得好长时间才能再来鱼。所以我们在垂钓前可多做几个窝子,以图“广种薄收”。冬钓底鲫鱼,要用比较细小的线和钩组。至于竿的长度,那不好强求。我以为,对野钓、休闲钓手来说,他们的钓线越细越好!他们认为很细的线,对竞技钓手来说,都是十分粗的!比如对付500克左右的鲫鱼,如果鱼上的慢,竞技钓手认为0.4号子号线足够。休闲钓,如果不带抄网,我想0.6号的也足够了!而鱼钩,500克的鲫鱼,4号袖、6号丸世绰绰有余!冬钓的饵料,香味要腥、浓。红蚯蚓当然是第一选择,什么鱼都认它。但是它的诱鱼速度和能力实在有限。有钓友爱用曲香型的高度白酒,泡碎米和鸡饲料打窝子,这也行。直接用成品饵料的话,也可以直接用。加些前面所说的腥味料,更有针对性了。

几个小技巧。如果是用蚯蚓作钓饵,而且又是在光水面钓,鱼不肯吃钩的话,可以反复 在来回拖动、抛出,再拖动,再抛出。而用台钓法,除了细线小钩外,还须钓的灵敏一点。 野钓,鱼吃钩不会像竞技钓那样猾,所以不必钓的太钝。水冷,鱼吃口很轻,钓灵敏了浮漂 的动作大,容易把握。饵料可以在水中有化散、上升等动作,这个和拖动蚯蚓有类似的效果, 可以加快鱼上钩速度。传统钓手,如果不能拖动钩饵,原地拖动也是可以采用的招数。鲫鱼咬钩的信号反应到浮漂上,因钓法不同而各不相同。

初冬怎样能钓到更多的鱼

一、钓天气与时间差

1.天气:每年的“立冬”至“冬至”,在寒潮来临前夕,气候多为晴暖或多云天气,钓鱼儿者如能适时掌握天气变化的特点,往往出钓能有好的钓获量。

2.时间:鱼儿的生活习性是随着天气的变化而一日三迁,影响到其洄游活动范围。当天气温度低时,鱼儿藏于深水中,当太阳升起,热辐射水面,浅水域升温快,鲤、鲫等迥游鱼儿类多游向天气高的水域晒背、嬉戏,此时多在上午九时以后,下午十五时以前,为初冬钓鱼的最佳最段。

二、选好钓鱼儿的点位

冬季出钓,一个好的钓鱼儿的点位可以出奇制胜,甚至给人以惊喜的感觉。钓鱼儿的点 位选择一要向阳,二要避风,三要根据水温、水域的深浅广布窝点。

1.钓深水,钓低洼处:冬季,早晚天气低,宜钓深水低洼处。每逢北方冷空气南下时,浅水域多会结一层薄冰,而向阳、背风的深水面,很少结冰,依旧水波荡漾,清晨还会看到冉冉升起的水蒸气。这说 明深潭水温暖和,天然饵料也多,是鱼儿类聚集、栖息、觅食的窝点。

2.钓浅滩与流水口:在中午前后,阳光充足的日子,天气升高,宜钓在向阳、背风,离陆岸近的浅水域、滩 头。针对鱼儿类的趋暖性,打下诱饵、做窝,当鱼儿类向水温高的水域游弋时,有利聚鱼儿和钓鱼。那些与沟、塘等相通的常年及季节性的流水口,水流会将各种食物带进水域,鱼儿类有在活水中游弋习性,钓获的机率也较高。

三、因水施饵

冬季自然水域中各种水生植物、水草、芦苇等基本枯黄,鱼儿不再青睐植物的叶、茎。 因水施饵是钓鱼的关键。

1.诱饵:根据冬季水温低的特点,宜用热性的粉末状的浓香甜味重饵打窝。出钓前将麦 麸、玉米粉、芝麻、黄豆粉等用文火炒熟,不待冷却,即加入部分白酒闷上一晚。白酒具有 浓郁的香,带甜味,属热性。带入钓点后,如有条件再拌入豆渣等,每次投窝饵团用量宜 2 50 克以上,浓郁、香甜的重饵是冬季诱鱼儿、聚鱼儿的秘密武器。

2.钓饵:可根据水情和鱼儿性,灵活使用。荤饵:可用红蚯蚓、蝇蛆、虾仁等;素饵: 可用米饭粒、熟山芋丁、红薯丁等。初冬的鲫鱼儿鲤鱼儿,因水凉,嘴张不大,咬钩动作非 常轻, 反映到浮漂上的信号弱, 往往会稍纵即逝。 正确的方法是当浮漂点动沉下一目或二目, 即应果断地轻柔扬竿上鱼儿。

初冬,气温渐渐降低,并向水中慢慢传递。敏感的鲫鱼已感觉到了季节的变化,加紧觅食育肥过冬。此时垂钓鲫鱼效果颇佳,冬季气候寒冷,鱼一般进入冬眠状态,在北方,一般只有鲫鱼或鲤鱼少量进食。

怎样在天寒地冻的状态下,钓到较多的鲫鱼呢?

一、适宜气候是条件:冬天气温低是一般规律,但冬天也有风和日丽的时候,特别是寒 流过后,气温回升,此时是钓鲫好时机,下雪前,小雪中,也是好机会;不同风向往往有很 大差别,南风、东南风、西南风一般战果较好,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则效果较差。另外, 在气温和水温不一致时,施钓很有讲究。如果气温低于水温时,则南风宜钓南头,北风宜钓 北头,东风西风也是一样。而如果气温高于水温,则南风宜钓北头,北风宜钓南头,东风西 风的道理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以气温低于水温为例,南风一吹,鱼塘北头是低 于原来水温的水吹到深层,然后延深层反向向南走,使南头水下的温度略高于北头,此时鲫 鱼、鲤鱼都聚向南头。其余几种情况道理相同。

二、钓具的配制:因钓鲫鱼为主,手竿以6.3米长软调竿为宜,钓线越细越好,对付 500克以下的鲫鱼,0.6号线足够。浮漂使用碎粒漂,方便于野塘中坑凹不平的水底使 用,将直径很细的白鸭毛梗剪成等长的7段穿在线上即可。鱼钩要求倒刺适中,钩尖锋利, 在扬竿的瞬间能够迅速刺透鱼嘴,避免跑鱼,伊势尼、伊豆和无锡的丸袖型钩均是钓鲫鱼的 好钩。

三、饵料的选用:野外钓鲫考虑到塘中鱼的密度,一定要打窝子诱鱼。诱饵香味要浓一 些,先用曲香型的高度白酒,泡碎米和鸡饲料,再滴少些香精(玫瑰香型最好)闷几天。使 用时可添加一些粗玉米粉和碎菜籽饼,以增加诱鱼效果。钓饵以荤饵为主,红蚯蚓和蛆虫是 钓鲫鱼的佳饵,穿钩时蚯蚓用半条而蛆虫用整个的。钩尖外蚯蚓过长易使鱼儿叼食而不吞, 难以判断鱼咬钩信号,从而跑鱼过多还易“炸窝”。

四、钓位的选择:冬天钓鱼当然要选向阳背风处,在风和日丽时,钓浅一点的地方;在 阴天、刮风天鱼钓深一点的地方。针对冬季鱼的活动少,爱扎堆的特点,可以在塘中央多下 几个窝,哪个窝上鱼,就钓哪个窝。鲫鱼喜欢在洗菜的码头,水中的木桩、水草,有活水的 进出水口等处活动。 所以在选钓位时要考虑到鲫鱼胆小谨慎的习性, 找水中有障碍物的地方做窝。垂钓前可多做几个窝子,“多种薄收”,只要一个窝子能钓几条,收获便可观了。

五、钓组灵敏是关键:冬天钓鲫,线要细,要短,钩要小,用伊势尼 1~2 号钩。无论 是单钩还是双钩,脑线离钩子 3~4 厘米处要加一铅皮坠,双钩各加一个,剩下重量加在铅 皮座上,这样的设置保证鱼一动钩,马上可以反应到漂上来。漂用小漂,调一目钩半目,一 旦发现漂尾上升半目,或露出的半目不见了,便可立即提竿,有时漂尾抖动几下,也可立即 提竿中鱼。

六、饵料对路是保证:冬季钓鲫,诱饵宜香甜,钓饵用荤的比素的好,可以用蛆、红虫、 蚯蚓。这三者以蛆最好,蛆不易破碎,有时一个蛆虫钓几条鲫鱼仍然完好。

七、施钓技巧:做好窝子后,不慌下钩垂钓,要先观察而后行。鲫鱼泛星一般是两个气 泡从水底冒出水面,鱼越大则泡越大,鱼聚的越多则泛起的鱼星越多。看到窝中起星后,才

可装食下钩, 下钩时尽量不要将钩子直接抛到窝子里, 垂直下落的钩坠易掉在觅食的鱼身上会惊鱼。可偏前或后一点下钩,待钩落底后再轻轻牵线把钩拉到窝中,既不惊鱼又能使鱼看到钓饵而咬钩。鲫鱼咬钩的信号反应到浮漂上是先点动数下,然后送漂或黑漂。经验证明,浅水鲫鱼黑漂多;深水鲫鱼送漂多。鲫鱼的个头越大漂动的幅度相对要小,而小鲫鱼咬钩,漂动的幅度则大而快。有时候还会出现鲫鱼咬钩浮漂无规律, 如在经常有人垂钓的塘中, 浮漂点动不已,就是不送不黑漂,这是脱过钩的鲫鱼所为。还有就是浮漂慢慢横移,在排除虾子咬钩的可能性后,这是一种弯嘴的大鲫鱼在咬钩。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等到浮漂横移20厘米后迅速扬竿,则十拿九稳。垂钓中若发现窝中鱼星很密,就是鱼不咬钩,可先检查是否露钩尖,或更换钓饵,提动钓线,使钓饵上下飘动,逗引鱼儿开口。逗引的幅度不要过大,轻提轻松,待浮漂稳定一会无反应再提再放,往往在 提引过程中浮漂出现违背常规的停顿、加速,就是鲫鱼咬钩信号,应迅速提竿。

野钓鲫鱼的一些体会

1,初冬季节总体来说应该钓 3 米以上深水,但晴天午后浅水水温升高,浅水效 果会更好。

2,冬天鲫鱼不爱游动,喜扎堆,打窝不宜重,宜多点布窝,少补勤补。可走钓。3,钓饵可选红虫蚯蚓,红虫闹小鱼,上鲫鱼个体小,吃口乱,蚯蚓上鱼个体大, 口实。鱼口疯狂的时候可用拉饵,以提高上与速度。

4,诱饵,我一般用买现成的黑米,也用自作的酒泡小米。

5,野钓钓法,由于用竿为长竿,台钓往往不如传统笨钓上鱼个体大,可支三四把长竿用传统笨钓。

第3篇:冬钓鲫鱼的一般原则

要根据垂钓水域长期用饵的习惯配饵,或者使用鲜活虫饵及动物性粉饵。在人工养殖塘内钓鱼,可以先用本塘饲料打窝,用红虫、蚯蚓或当地鱼爱吃的其他虫饵施钓。如果鱼塘一直没有断料,用饲料配制的钓错也能钓上鱼来。每次投料做窝不易过大,可以多选几个地方做窝,轮换着钓。因为冬季鱼不再离窝觅食,只能寻窝而钓,没有的地方打再大的窝子,也难把鱼诱过来选择钓点时要找向阳背风、水流平稳、深浅适中、水底坑洼不平的主水域分支上游或转弯处。如果主水域中有温度较高的支流和进水口,也是首选之地一些有枯草、杂枝、木桩、石堆的地方,也是鱼群窝集的本要场所。

冬季钓鱼,无论你是“传统钓”还是“台钓”或是“竞技钓”,都要尽量使用细线小钩和灵敏度高的浮标,最大限度地提高线组的灵敏程度,便于鱼吃饵和信号的足量传递。一般的塑料渔线,在冬季温度较低的水中会变僵硬,导致浮标过于灵敏,经常出现虚假信号。拴钩用的子线可以改用钓鱼专用的软质黑丝线,这样可以减少浮标的假信号,提高中鱼率。

钓具使用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一切以适用为原则。

在钓法上,冬季钓鱼“传统钓”更占优势,如果钓鱼人对“台钓”吃得透,使用又得当,那么“台钓”在冬季钓鱼中照样能发挥出很好的作用。

“统台”式钓法

近两年来,在北方的初冬和初春季节,钓友广泛使用一种被戏称为“统台”式的钓法其实就是“传统钓”和”台钓”科学有机的结合体,属“传统钓”的升级改良型钓法。这种钓法从外观上看与传统钓”并无二致,其实内在的东西已有重大改进和实质性的提高。

首先,它抛弃了过去那种粗线大钩不重视线组配置的旧传统,在大线和子线的搭配和组合上更为精细,钓500克的鱼,绝不用750克以上拉力的线。由过去强调线的保险系数,转变为强调浮标的信号质量其次,在鱼钩的使用方面,也转变了过去那种大约不跑鱼的思路,理解了只有让鱼吃得深些才能提高中鱼率的道理,尽量用小钩。对用单双钩问题,也显得十分灵活。只要钓点条件允许,就装上下钩,一钩钓鱼,一钩打窝,如钓草窝就用单钩,不再坚持到哪儿都只用单钩的老思想。

再次,浮标的选用上,也与“台钓”用标的原理接近.接受了钓什么鱼用什么标的道理,不再幻想一支浮标能钓遍天下。真正理解了钓具之中最不能马虎的就是浮标,并且舍得投资买好标,按他们自己的话讲就是:舍得花钱买好竿却舍不得买好标,就等于舍得花钱买好鞍子却舍不得买马一样,本末倒置了。

最后,在铅坠同浮标的配比上,更加注重浮力与重力的平衡及等量变化的关系。“扑通到底坠”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般都把铅坠调整到等于或略小于整支浮标的浮力,尽量保证鱼在吃饵后不太费力就能影响浮标下沉或上送,并随着鱼情的变化,及时增减铅皮进行调整。子线长短是“随行就市”,该长就长,当短则短。钓的过程中,铅坠的“悬”与„卧”更是视鱼情而变。这种钓法名副其实,真正做到了“统台”结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冬季钓鱼最让人头疼的同样是小杂鱼的追食闹抢。遇到这种现象又无法避开时,一般是加大铅重。要么,就是把子线尽可能缩短一些,加快钓饵沉底速度,减小小鱼吃饵时拉举钓饵的活动半径,降低浮标的虚假信号率,识别浮标的平稳足量的上送信号。

选饵与用饵

冬季钓鲫鱼用活饵蚯蚓、红虫的效果较好。蚯蚓要选用不太粗、颜色红润、外表光滑、轻轻一碰就翻滚不止有活力的那种。红虫要用体大皮厚头部黑亮、用手一捏富有弹性的公虫,体细绵软的母虫鲫鱼不太爱吃。用活蚯蚓钓鱼,要用有倒刺的鱼钩,避免因蚯蚓的挣扎而在水下脱落。如果钓的鱼比较小,可以用细一点的蚯蚓,或者把蚯蚓分成几段顺穿到钩上;钓体型较大的鱼,可以从中段横穿整条蚯蚓。用蚯蚓钓鱼也可以变变方法,比如在身旁放一瓶水和一罐能诱鱼的干粉饵,挂上蚯蚓后把它反复在水和干粉中沾涮、摇动,使其像摇元宵似的摇成弹球一样大,再投人钓点。这样粉饵在水底雾化后,蚯蚓四周形成较集中的窝子,会产生奇效。 用红虫钓鱼,要事先把它捆成小把,每把用三四条、七八条都行,要视鱼的大小而定(红虫捆绑器一般渔具店都有卖)。上饵时,不要刺破红虫,并在钓上拴紧。在某些水域中,使用红虫钓鱼,用无倒刺细条钩,穿单虫垂钓效果更好。钩尖要从红虫嘴中间穿入至虫尾,以不把红虫扎破出血为标准,一巳扎破了,要换虫重新再来,并巨每上一条鱼换一次饵。

为了更好地刺激鱼的食欲。也可以在当天出门之前,把一部分蚯蚓或红虫剁碎,连肉带汤一同装人瓶中(蚯蚓、红虫不要混装)。在打窝子时,把它拌进食里一同投人钓点,这样诱鱼快,窝子持续的时间长。

另外特别提醒钓鱼爱好者注意:在使用虫饵钓鱼时,一定要留神,当手指受伤出血时,最好不要让伤曰接触红虫,以免染L一种血管寄生红虫病。如果钓鱼时不注意于部卫生而误食了蚯蚓卵,也会得一种类似蛔虫病的肠道寄生蚯蚓病。以上两种病例,在同内外已多次出现,尤其是红虫病极难治愈。

调灵钓钝

冬季钓鱼一般都不钓灵,尽量不让鱼饵离底,基本卜坚持“调灵钓钝”这个原则。我所说的“调灵”是指视标露出水面越少,也就是钓的目数越低为越灵,反之为钝。使用活虫饵钓鱼时,如果铅坠离底,浮标会经常出现假动作。鱼吃虫饵有多种方法,大鱼会一日把饵吞下,小鱼通常是先咬住一头,然后拉扯、甩动虫饵,再逐渐下咽。如果钓得过灵,在小鱼拉扯、甩动虫饵的过程中,浮标就会不停黑标、送标,此时提竿必然是空竿,因为这时鱼还没有把钩吃进嘴里。所以冬季用活虫饵钓鱼,最好是让铅坠的重量等于或大于浮标的浮力,一定要调整水线到铅坠卧底。在钓的过程中,浮标的轻顿。轻送的信号一般不提竿,专钓浮标平稳足量上迭或下拉的信号。如果黑标、迭标还足约不上鱼来,可以再逐渐加铅到上鱼为止,也可以根据鱼的大小,把挂在钩上的蚯蚓剪短或减少每把的红虫数量,尽量把虫饵做得能让龟一下吸进嘴里。使用悬坠方法挂粉饵钓鱼,一定要选用细身细尖子浮标,并且要调得灵一些(视甘露出水面调整浮标后的找底也不容忽视。为了确保双钩到底,最好的办法是在上钩挂一粒小橡皮球(重两目左右),调整水线使浮标露出到所调的目数为准。比如说,空钩凋的是两目,上钩挂橡皮球后把浮标向下移动一目,如果露出水面的目数变成了一目,说明前面的找底是准确的。如果还在两目,说明已找过了底,需要继续下移浮标,直到露出一目,最后再把浮标升回一目到两目为止。我把它称为“反向验证法”;。

冬钓鲫鱼以调灵钓钝为主,但也不能不分具体情况一概而论,需要根据当时垂钓水域的具体条件和鱼情来灵活对待。比如说:在水底很脏,酱层(粥样虚底)厚而稀软的水域中垂钓,钓得过钝会使双饵陷人虚底,因鲫鱼轻易不会掘泥而食,从而失去被自发现的机会。此时就需要调钝钓灵,让鱼饵能停在酱层之卜,甚至需要上饵离底。铅坠的重量不要大于或等于浮标的总浮力,要略小一些,就像空钩半水调三目、调两日那样。如必须钓“底坠”,也不要让铅坠过重,卧进酱层把饵也拽进去。

总之,关于钓灵钓钝的问题,要钓友自己用心揣摩,并善于用反向思维,跨越教条,大胆实践。我始终认为钓鱼是:钓有法,而无定式;胜在应变,败于教条。而且任何钓鱼方法都有其局限性和地方性。钓鱼爱好者要善于广采博纳,把外来的东西科学地融人到自己的钓法中去,既不盲目追随、赶时髦,也不固执己见、拒绝新生事物。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垂钓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

上一篇:美文离开位子你是谁下一篇:心理健康知识小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