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防控常识

2023-04-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h7n9禽流感防控常识

H7N9禽流感防控常识

1、H7N9禽流感是什么病?

H7N9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

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

在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H7N9和之前公众比较熟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相比,有明显不同。H7N9和H5N1都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H1N1流感病毒则分为通常感染人类和通常感染动物两类病毒。

1996-2012年,H7流感病毒在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英国也曾报告过。这些病例中,除荷兰的1例死亡病例外,其他表现为结膜炎和轻度的上呼吸道症状。2013年以前,中国没有发现人感染H7禽流感病例。

2、H7N9病源是什么?

世卫组织:目前怀疑病源是鸟类

据媒体报道,有专家称,H7N9传染源或为正在长江口休息的候鸟。农林大学王晓杜博士亦认为,候鸟可能是H7N9病毒携带元凶的这种推测,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表示,H7N9的病毒来源仍在积极地检测和研究中,还没有最终、明确的信息和结论。目前怀疑病源是鸟类,如鸽子。至于人感染H7N9的原因还在研究中。

3、H7N9如何传给人类?

目前无证据显示H7N9可通过人人间传播

疾控专家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途径,可能是由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经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

并且,疾控专家注意到,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

蓝睿明称,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根据既往资料,人禽流感均为散发,它们在人群中的传播力并不强。 据新华网报道,全球多家实验室的流感专家开始研究从病人体内分离出来的样本的DNA序列数据,以评估发生大流行的可能性。

4、什么人易染H7N9病毒?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者需加强防范

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

专家称,此类人员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减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地清洗。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

当以上人群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知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5、感染后的症状是什么?

人感染后一般表现为流感症状

新华网报道,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称农业部相关专家研讨认为,从家禽、鸽子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对家禽呈低致病力,可以感染鸡、鸽子等禽鸟,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

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6、H7N9有防治办法吗?

中医药局开防治“药方”:桑叶、金银花

据新华社报道,昨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H7N9禽流感进行了又一次会商,针对症状“发热、咳嗽、喘促……”开出参考处方“桑叶、金银花、黄芩”。与会专家表示,他们将根据H7N9禽流感的发展情况,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中医药防治方案”进行微调。

针对目前社会上对于板蓝根可以防治H7N9禽流感的说法,专家提醒,板蓝根对于风热类感冒是合适的,但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就不合适。

北京市中医局制定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提出,必要时高危人群可以采用“中药代茶饮”进行预防。

“中药代茶饮”处方一:适合3至12岁儿童,组成是芦根10g、连翘3g,每日1剂,开水浸泡。处方二:适合成人,组成是白茅根5g、藿香3g、菊花3g、北沙参5g,每日1剂,开水浸泡。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

7、现在能吃禽类食物吗?

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都能食用

针对市民对于食用禽类、猪肉的恐慌,疾控专家昨天表示,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都是可以食用的。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介绍,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专家提醒,对于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等食物,需要谨慎食用。

8、鸟粪带禽流感病毒吗?

接触鸟类粪便后须用皂液彻底清洁

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养鸟人士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鸟笼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家养的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

从传播途径上分析,除经呼吸道传播外,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因此市民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其粪便后,必须用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提醒,禽流感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第2篇:H7N9禽流感防控常识

1、H7N9禽流感是什么病?

H7N9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疾病。它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人、猪、马等哺乳动物。在禽流感病毒中,H和N分别代表病毒外膜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H7N9和之前公众比较熟知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相比,有明显不同。H7N9和H5N1都是动物流感病毒,偶尔感染人类。H1N1流感病毒则分为通常感染人类和通常感染动物两类病毒。1996-2012年,H7流感病毒在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和英国也曾报告过。这些病例中,除荷兰的1例死亡病例外,其他表现为结膜炎和轻度的上呼吸道症状。2013年以前,中国没有发现人感染H7禽流感病例。

2、H7N9病源是什么?

世卫组织:目前怀疑病源是鸟类,据媒体报道,有专家称,H7N9传染源或为正在长江口休息的候鸟。农林大学王晓杜博士亦认为,候鸟可能是H7N9病毒携带元凶的这种推测,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蓝睿明表示,H7N9的病毒来源仍在积极地检测和研究中,还没有最终、明确的信息和结论。目前怀疑病源是鸟类,如鸽子。至于人感染H7N9的原因还在研究中。

3、H7N9如何传给人类?

目前无证据显示H7N9可通过人人间传播疾控专家表示,根据以往经验及本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推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途径,可能是由携带H7N9禽流感病毒的禽类,及其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经呼吸道、接触等方式传播给人类。并且,疾控专家注意到,既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死率十分高,约为60%。这次H7N9禽流感病毒,也有很高的病死率,目前尚无确切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播。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根据既往资料,人禽流感均为散发,它们在人群中的传播力并不强。

4、什么人易染H7N9病毒?

从事禽类养殖、销售者需加强防范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现阶段主要是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业者,以及在发病前1周内接触过禽类者,需要比普通人更加注意预防。专家称,此类人员在进行接触禽类的工作活动过程中,应穿着防护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减 少与禽类的直接接触。清洁禽舍时,要严格执行清洁和消毒程序;清洁完毕后,要及时彻底地洗手和消毒;当身体接触禽类污物时,也要彻底地清洗。当发现病死禽时,应及时焚毁,并通知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处理。当以上人群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并尽快到发热门诊就医,并告知医生自身职业和发病前七天的活动。

5、感染后的症状是什么?

人感染后一般表现为流感症状新华网报道,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称农业部相关专家研讨认为,从家禽、鸽子中分离到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全新的病毒,对家禽呈低致病力,可以感染鸡、鸽子等禽鸟,感染后没有临床症状。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起病急,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6、H7N9有防治办法吗?

中医药局开防治“药方”:桑叶、金银花,据新华社报道,昨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H7N9禽流感进行了又一次会商,针对症状“发热、咳嗽、喘促„„”开出参考处方“桑叶、金银花、黄芩”。与会专家表示,他们将根据H7N9禽流感的发展情况,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中医药防治方案”进行微调。针对目前社会上对于板蓝根可以防治H7N9禽流感的说法,专家提醒,板蓝根对于风热类感冒是合适的,但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就不合适。北京市中医局制定的中医药预防方案提出,必要时高危人群可以采用“中药代茶饮”进行预防。

“中药代茶饮”处方一:适合3至12岁儿童,组成是芦根10g、连翘3g,每日1剂,开水浸泡。处方二:适合成人,组成是白茅根5g、藿香3g、菊花3g、北沙参5g,每日1剂,开水浸泡。高龄体弱,慢性病气虚人群可加用玉屏风散。

7、现在能吃禽类食物吗?

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都能食用,针对市民对于食用禽类、猪肉的恐慌,疾控专家昨天表示,完全熟透的家禽、猪肉等,都是可以食用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介绍,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因此专家提醒,对于五六分熟的鸡排,火锅等食物,需要谨慎食用。

8、鸟粪带禽流感病毒吗?

接触鸟类粪便后须用皂液彻底清洁,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养鸟人士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禽体抗病力;注意鸟笼的卫生清洁;保证笼舍的通风。家养的雀鸟,应避免它们与野禽接触。一旦接触,要及时给鸟笼消毒,必要时还要到动物防疫部门进行防疫。从传播途径上分析,除经呼吸道传播外,禽流感病毒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因此市民在养鸟或者观鸟时,要尽可能避免接触禽类及其粪便,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它们或其粪便后,必须用皂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专家提醒,禽流感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水中可存活1个月。

9、怎样预防H7N9禽流感?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强抵抗力。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勤洗手,远离家禽的分泌物,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1~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及时清理室内垃圾;

4.尽可能减少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长时间逗留,增加户外活动。

5.应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流感疫情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

6.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

7.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症相似,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口罩,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

第3篇:H7N9禽流感防控常识手册

禽流感防治手册

近日,H7N9禽流感的新闻充斥着各大媒体,好多人谈禽色变。其实,只要大家正确面对禽流感,科学应对,我们就可以有效预防禽流感的侵袭。

一、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二、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传染性疾病,容易在禽类(尤其是鸟、鸡)之间引起流行,也能感染人、猪、马等,过去在民间称作鸡瘟,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

三、、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是不断进化的,其寄生的动物(又叫宿主)范围会不断扩大,可感染虎、家猫等哺乳动物,正常家鸭携带并排出病毒的比例增加,尤其是在猪体内更常被检出。

四、什么是H7N9禽流感?

H7N9是禽流感的一种亚型。流感病毒颗粒外膜由两型表面糖蛋白覆盖,一型为血细胞凝集素(即H),一型为神经氨酸酶(即N),H又分15个亚型,N分9个亚型。所有人类的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禽类流感,但不是所有的禽流感病毒都可以引起人类流感,禽流感病毒中,H

3、H

5、H

7、H9可以传染给人,其中H5为高致病性。H3为人犬共患,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35种亚型,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既往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人的感染情况。

五、全球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毒情况?

1996年~2009年间,荷兰、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英国曾报道人感染甲型H7流感病例,病毒亚型分别为H7N

2、H7N3和H7N7,临床表现主要为结膜炎与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此前,我国从未发现过H7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

六、H7N9禽流感有什么特点?

禽流感病毒喜冷怕热,在65℃的条件下30分钟可杀死,100℃的沸水中2分钟就被杀死,而冬春季气温相对比较低,故容易发生。

七、H7N9为什么喜欢吸烟的人群?

专家指出,吸烟的人、肺功能不好的人,可能更容易感染禽流感病毒。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梁伟峰指出,就现有资料来看,包括死亡的6例H7N9确诊病例,再把上海父子感染肺炎去世的患者也算进去,死亡患者8人,7名是男性。为什么男性患者死亡比较多?专家介绍,病毒因为“嗜好”肺部细胞,通过分析患者的生活史,吸烟是个关键词,其中一例吸烟20年,一例达38年。吸烟的人、肺功能不好的人可能更容易感染病毒,受到攻击。

八、人是怎样感染上禽流感的?

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九、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发病情况?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安徽和江苏的卫生部门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认真的医学观察。上海的1例确诊病例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测中。该家庭的3个病例的发病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上海、安徽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现类似病例。

十、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有哪些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十

一、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患者,应积极开展救治,特别是对有其他慢性疾病的人要及早治疗,经过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使用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绝大部分病人可以康复出院。 十

二、目前的治疗方法?

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前几天国家批准了自主研发的奥司他韦、扎那米韦效果比较好,国家禽流感防控领导小组梁万年说达菲类药对该病毒敏感、有效,国家新批准生产的帕拉米韦这种药的效果有待临床进一步检验。也有人说莲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或中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十

三、中药可以防治H7N9流感吗?

各地中医药管理局开出了一系列中药处方用来防治H7N9流感,疗效虽无从判断,但是原则上还是可行的。比如,可以服用一些如板兰根颗粒、玉屏风颗粒、黄芪口服液等抗病毒或增强免疫力的中成药,也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进行预防,简单的有:金银花10克、菊花10克、甘草3克代茶饮用。 十

四、如何预防H7N9流感?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目前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十

五、公众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大吗?

目前,仅在局部地区发现少数病例,病例的密切接触者经医学观察未发现续发病例。根据目前有限证据推测,公众感染该病毒的风险较低。

十六、目前我国有关部门已采取的行动?

病例出现后,当地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病人救治、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与送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并加强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工作。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此次疫情高度重视,接到重症不明原因肺炎疫情报告后,立即向上海、安徽和江苏派出专家工作组,指导当地开展患者的救治和调查工作,召开多部门会商会,对疫情性质进行分析研判,并安排部署了相关调查、防控和应对准备工作。国家疾控中心接到病例报告和送检标本后,及时开展了疫情风险研判和实验室检测研究,在短时间内做出了病例的病原学诊断,在全球首次发现和确认了新型的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的人类感染病例,并对新病毒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第4篇: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说的开一点,就是另一种禽流感变种。目前传播方式和疫苗还不能被确定,那么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做好预防工作。

1、保持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等个人卫生习惯,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2、不吃未熟透鸡蛋别接近不明野鸟

这些东西都会成为禽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不要图省事就直接吃半生不熟的东西。

3、熟食类的禽肉是可以吃的

禽流感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对高温、紫外线、各种消毒药敏感,容易被杀死。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以被消灭,70℃经几分钟即能被杀掉。一定要将生熟分开,牢记不吃生的或半熟的鸡肉、鹅肉、鸭肉等,特别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蛋。

4、外出踏青注意什么

如周围没有疫情,鸽子等鸟类就是健康的;如发现附近有鸟类突然死亡,应马上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及时进行消毒、隔离,儿童尤其要少接触鸟类和禽类。

5、板蓝根预防H7N9是否有用

流感高发季节,很多人习惯在家“囤积”板蓝根,平时当作饮料,用以预防流感。板蓝根在防治风热性感冒具有一定作用,但对风寒等其他类型感冒不一定适合,因此服用板蓝根也要因人而异。

6、其他常见的预防措施

每年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如果出现咽痛、发热、肌肉酸痛等感冒症状,应注意休息多喝水,注意室内勤通风。对于年老体弱或年幼抵抗力差的人群说来,更要注意个人卫生及自我保护,少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出现不适要及时就诊。 其他:

1、不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2、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3、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

织金县少普镇勇模学校

2017年3月24日

(H7N9)

禽 流 感 防 治 宣 讲

织金县少普镇勇模学校2017年3月24日

第5篇: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什么是H7N9型禽流感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尚未纳入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并且至2013年4月初尚未有疫苗推出。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截至2013年4月19日,全国共发现8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其中17人死亡。目前,中国已确诊病例分布于北京(1例)、上海(32例,死亡11例)、江苏(21例,死亡3例)、浙江(27例,死亡2例)、安徽(3例,死亡1例)、河南(3例)6省市的32个地市级区域。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表示,目前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

进食家禽和禽鸟蛋要注意什么?

蛋要彻底煮熟,直至蛋黄及蛋白都凝固才可进食。不要把生蛋混和酱料来蘸着食物吃。家禽必须彻底煮熟才可食用,要保证家禽的内部要达到摄氏70度以上,并持续煮至少两分钟。如家禽在烹煮后仍有粉红色肉汁流出,或骨髓仍呈鲜红色,应重新烹煮至完全熟透。

哪些人容易感染人禽流感?

目前人禽流感病例中多数为年轻人和儿童。多数病例在末次暴露后1周发病。发病2周后传染性就大大减弱。

H7N9的症状和预防

1. 病情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有高热(38度以上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冰敷,乙醇擦浴,降温毯等。儿童禁用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

2. 对鸡肉等彻底煮熟,不要吃半生不熟鸡蛋。

3. 广东疾控中心称可用达菲做早期治疗

4. 尽量不接触活禽鸟和猪等。

5. 病毒在100℃中一分钟可被消灭。

6. 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的身体的免疫力

7. 要勤开窗,不要因为害怕pm2.5而把窗户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

8.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现在病毒虽还没有变异到人传人,但年老体弱和幼儿抵抗力差,还是要注意的好。

9. 在家的时候,采用熏醋的方法在家庭中用于预防不耐酸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病毒等所引起的感冒有一定效果。

10. 春夏转换季节,一定要注意保暖,千万不要觉得,天气变暖了,就可以少穿衣服,不要着凉了。

11. 早睡早起,生活要规律,不要再暴饮暴食,多吃蔬果,不抽烟,少喝酒,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

2013-4-19

第6篇: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流感起病突然,畏寒、寒战、高热,体温可达39—40度,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伴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如无并发症,多于发病3—4天后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要1—2周。轻症者如普通感冒,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目前28例确诊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度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呼吸窘迫综合症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症状的认识还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3本次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的感染来源?

此次人感染的H7N9刘丹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流感病毒,既往国际上所发现的人感染H7亚型的流感病毒也多来源于禽类,但截至目前,28例确诊的具体感染来源尚不清楚。 4 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目前尚未证实该病毒具有人传播人的能力。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浙江、安徽和江苏的卫生部门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认真的医学观察。上海1例确诊病例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查中。该家庭的3个病例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现类似病例。 5如何预防H7N9流感? 目前国内外尚针对H7N9禽流感的疫苗。市民预防禽流感,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也能够有效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疾病。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清洁口鼻后应及时洗手。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购买无卫生检疫的活禽。应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 (3)买回家的禽类制品要洗净,烧熟后方可食用,加工是要注意手部是否有伤口,如有伤口应带橡皮手套操作。 (4)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一增强抵抗力。 (5)不要轻视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症与其他流行性感冒并在相识,如发烧、头痛、咳嗽及喉咙痛、全身酸痛等,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发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呼吸道症状时,应戴口罩,

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禽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如果自己家人出现可疑症状,请劝说其尽快就医。 (6)积极配合学校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6.出现症状及时检查

我县H7N9禽流感定点医院设定在县人民医院,市民若发现发热、头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务必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7天是否到过禽流感疫区,是否与病禽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的使用药物。

上一篇:抓人才工作述职报告下一篇:给资助人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