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驾驶安全知识

2023-05-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夏季驾驶安全知识

专家提示驾驶员夏季安全行车注意事项

专家提示驾驶员夏季安全行车注意事项新华网昆明6月13日专电(记者颜牛)在12日举行的云南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上,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专家针对夏季来临,高温天气下汽车技术性能会发生变化、人容易产生疲劳等状况,对驾驶员进行了安全行车提示。

专家介绍,夏季要确保行车安全,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在出车前做好车辆检查,对车辆冷却液、机油、轮胎、制动系统等逐一进行检查,防止爆胎、爆燃、蓄电池损坏、供油系统气阻和制动失效。发现液面、油面过低时应及时添加,避免发动机工作异常。对汽车电路进行检查,避免电路短路造成车辆火灾。其次,要掌握高温行车规律,针对高温下气候、路况、行人等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上坡时,容易发生水温偏高现象,应密切注意车辆水温变化;下长坡时,一旦发现刹车偏“软”等状况,应及时停车检查,并给制动系降温;避免在车内吸烟或使用明火;沥青路面表层在高温下易软化,造成车辆打滑、失控,车行在这样的路面一定要轻踩刹车,注意控制车速。第三,防止疲劳驾驶。夏季,人的睡眠时间较短,易出现精神不振,加之驾驶室内温度高,驾驶员失水多,体力消耗大,更易疲劳,反应能力下降。车行路上,阳光灼热易造成视觉上的恍惚和错觉。因此,驾驶员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车内可准备一些饮料、湿毛巾等防暑降温用品。

第四,驾驶时要保持良好心态。高温下,驾驶员容易心情烦躁、手足失措,应当保持良好心情,不要带着情绪驾车。

第2篇:关于夏季驾驶员防暑降温与车辆安全注意事项

防暑降温篇

一、 睡眠充足,切忌熬夜。

良好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体力,提高自身判断力,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保持头脑清醒。如果睡眠不足,工作时昏昏沉沉,就容易在高温天气中中暑。

二、 防止情绪急躁。

盛夏高温,驾驶员情绪不稳,稍有不顺就“火冒三丈”,特别是大汗淋漓遇上堵车、吵架或违章、扣证时,心情极易冲动。而人一烦躁,就会导致开车时注意力不集中,若遇到危险情况就很难避让,并且也非常容易中暑。因此,一定要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平常心态。

三、 避开高温时间段。

利用早晚凉爽时段开车,尽量避开中午前后的高温。午间强制休息,蓄养体力,保证行车时有充足的精力。行车中如感到困倦,应及时停车,适当休息一会儿,待头脑清醒后再继续开车,确保行车安全。我们两座油库都有供驾驶员休息的空调房,不要急着赶任务,但也禁止在任务空隙时在休息室闲聊,甚至打牌等活动,影响他人休息。

四、 对车内配备的空调器要维护保养好。

现在我们每辆车都配备了空调器,大大改善驾驶员的工作环境,但只有把它保养维护好了,才能为我们驾驶员服务。因此,在高温天气下必须保证空调器工作正常,制冷效果明显。

五、 配备好防暑用品。

1、

2、 由于夏季户外工作出汗多,应多饮用含有盐份的饮料,多喝绿茶。 在驾驶室内放一桶冷水,经常擦脸,既能保持凉爽又能保证头脑清醒。

3、 配备防暑降温药品:风油精、十滴水、人丹、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4、

油库配备现成的大麦茶等防暑饮品。

安全防范篇

一、 经常检测车辆的制动系统、冷却系统、转向系统、电路与轮胎,因高温对这些部份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发生故障而导致事故。

1、 制动系统:制动液、制动胶管、制动蹄片在高温工作时容易发生质的改变,经常性检查有助与制动系统的正常工作。

2、 冷却系统:注意及时添加冷却水,检查散热器是否破损或散热不良,特别是经常送纺织厂的车辆,每天要冲洗散热器表面,防止棉絮等物聚集,影响散热性能。

3、 转向系统:主要是在高温下润滑油脂性能变差加大连接处的磨损,导致方向沉重与球头松旷。

4、 电路:检查电器电线是否老化裸露,特别是接头处的胶布是否失效,避免在高温下因电线胶皮老化产生短后产生火花引发自燃。

5、 轮胎:注意轮胎气压标准与轮胎内帘布层是否断裂产生鼓包、硬洞

或外露,出现状况及时更换,避免爆胎使车辆失控。

二、 消防器材配备齐全有效

1、 灭火器:至少要有两只,并能有效使用。对于电路起火、轮胎起火等小面积起火效果较好。

2、 灭火毯:至少要有一块,在油罐车罐口起火、油箱口起火时使用效果要好于灭火器。

3、 检查阻火罩是否有效。

三、 防静电器材齐全有效。

由于静电看不见摸不着,而且产生环境没有固定,容易被忽视,更加大了其危害性。在夏季高温时油气容易挥发,因此夏季特别要注重对静电的防护。

1、

2、 静电接地带:至少有一根,悬挂与汽车尾部,必须随时与地面接触。 导静电线:至少有一根,接卸油时一端与车辆连接,一端与接卸油地点的导静电桩相连,导去油品流动时产生的静电。

3、 防静电工作服:穿着专用防静电工作服,没有时可穿纯麻棉织物服装,不得穿着化纤类服装,避免衣物摩擦产生静电。

4、 油罐车装载不满时要中速行驶、操作柔和,切忌急起步急刹车,避免油品在车内急剧晃动产生大量静电与油蒸气。

四、避高温装卸油制度

气温在32℃以上禁止装、卸汽油。每日11:00-16:00禁止装卸汽油。

五、油罐车表面冷却。

在装油前或装油后用水对油罐车表面进行喷洒,有助于降低油罐车在行驶

中遭太阳爆晒时产生的热量,并且能消除表面积聚的静电。(政成与魏村两油库需配备)

六、 人身防护

由于夏季穿着较少,裸露皮肤容易与油品接触,因油品可通过皮肤渗入人体造成一定危害,需注意以下几点:

1、

2、 操作时要穿着工作服,戴防油手套,避免皮肤与油品直接接触。 如皮肤沾有油品时不要擦拭,这样会扩大吸收面积,应尽快用肥皂清洗。

3、

4、 任务完成后要进行淋浴,清洁全身。 操作时不要急躁,注意安全,避免碰、烫、擦、摔伤。

七、调度职责

1、夏季高温天气,调度安排每日计划时,应保证每人每天中午(10:30-14:00,具体时间根据车辆任务确定)在油库空调室休息一个小时,并纳入排车检核表。

2、驾驶员因高温而造成的身体不适,一旦反馈给调度,调度因立即安排停车,不得继续工作,出现安全事故由调度承担。

3、严格按调度规则安排工作时间,不得超时工作。

第3篇:夏季安全知识

一、雷雨天安全常识

夏季是雷雨多发季节,雷击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大家应高度重视雷雨天的自身安全,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知识。

二、饮食卫生安全常识

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同学们应高度注意食品卫生安全,谨防食物中毒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三、防中暑安全常识

夏季防暑小常识

一、夏天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

二、 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

三、 饮食可稍微清淡些,多吃水果。

四、 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五、忌受热后“快速冷却”。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

八、保证充分的睡眠。

四、防洪水安全常识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同学们要高度注意防洪安全。

五、防溺水安全

防溺水安全三字经:

炎夏至热的慌欲下水寻清凉 不得法死或伤怜父母悲欲绝 惜家庭人破亡痛祖辈发苍苍 勿下水记心上何时地不可忘

第4篇:学校夏季安全教育知识

国旗下讲话:

夏季安全教育知识

安全工作是学校基础性与保障性工作,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先决条件。为学生营造一个舒心、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是学校当之无愧的责任,更是全体师生及家长迫切的愿望。现在,随着夏季的临近,我们根据这一季节的特点及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概括出夏季学校安全教育重点需要提防的十一个方面。

一、防传染疾病

一是如果学生有生病迹象,如发烧、头痛、呕吐、腹泻等,应及时向家长、老师报告,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治疗措施。

二是要求教师学生加强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勤洗手、常通风,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三是要求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作息时间,提高免疫能力。 四是不与传染病员接触,要积极预防,服用预防药等。

总之,对传染病要切实做到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二、防蚊虫叮咬

要做到防蚊虫蛇叮咬,首先要教育学生不管是在学校或是家里都要做到卫生的整洁,尽量不给蚊虫留下可以滋长的空间。其次要适当使用必要的 “低毒有效”的防蚊虫措施(如使用纱窗、蚊帐、驱蚊灭蚊产品等)。第三,教育学生尽量不要到阴暗潮湿,或者杂草丛生的地方去。第四要多运动锻炼,多吃蔬菜,要掌握必要的防蚊虫蛇叮咬知识,做到及时救治。

三、防溺水死亡

夏季天气炎热,不少人会选择游泳解暑。但是因游泳溺水死亡孩子的事件却是年年防、年年有。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属于私自结伴到河滩、池塘、水库游泳。这其中常常是因为准备活动不到位、不太会游泳、游泳时抽筋、不熟悉地形,或者逞能游到深水区等,从而导致死亡。还有就是在水边玩耍,捡落入水中的物品,不慎划入水中,导致溺水死亡。所以我们应教育学生尽量到专业的游泳池或浴场去游泳玩耍,游泳时要有大人带领,再有游泳前要适当活动以防抽筋,且周围应该有熟悉水性的救生员作必要的保护。再一个就是教育学生不要独自在河边玩耍、游泳,更不要到不熟悉水情或比较危险的地方去游泳。

同时我们都应记住,发现有溺水者时小学生进行施救,而应理智冷静的呼喊大人及懂水性的前来抢救。学校禁止任何学生私自下河、塘、水库等处洗澡游泳、捉鱼等活动。

四、防高温中暑

对学生而言常见于在烈日下长时间站立、集会、徒步行走时发生中暑;也有的是因为学生学习强度大、睡眠不足、长时间吹风扇、空调、或用冷水洗头引发疾病。轻度中暑会感到头昏、耳鸣、胸闷、心慌、四肢无力、口渴、恶心;重度中暑可能会伴有高烧、昏迷、痉挛

1 等。只要我们能够做到多喝水、开窗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不在高温下暴晒,避免大量运动,恰当使用风扇、空调,再加上准备一些缓解中暑症状的药物(如人丹、藿香正气水等),以及知道一些预防高温中暑、发热等疾病的常识。

五、防交通事故

根据多年的统计证明,夏季往往是交通事故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季人们特别喜欢外出活动。街上、路上人流量相对要比冬季更密集。再加上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车拥有量也不断攀升,路上车辆必然增多。学生在上放学路上就更应引起注意,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夏季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因为天气闷热,容易造成疲劳、烦闷,学生在路上追逐打闹,再加上不少驾驶员疲劳驾驶,或为解暑而酒后驾驶,以及货车为多盈利快速驾驶,都特别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二是夏季多雨,路面湿滑,致使刹车不灵,方向失控,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交通安全教育,如不乘坐超载车辆、尽量不坐摩托车、不在道路上追逐打闹、不做危险活动、按要求规定骑自行车、在道路是主动避让车辆等。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我们教师在路途中也要注意安全,不要与汽车争分夺秒。

六、防暴雨洪涝

我们知道,暴雨的特点是来势迅猛。其危害主要有两种:

(一)洪涝危害,即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内涝;

(二)洪涝灾害,常引起江河泛滥,冲毁堤坝、房屋、道路、桥梁,淹没田野,也会引起山洪暴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造成严重的经济及人员生命财产损失。 对于学校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暴雨所引发的内涝、墙体及危房的垮塌、山洪及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所造成的校园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关注天气预报,在暴雨来临之际,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如大树、墙根、河岸堤、危房建筑物等),尽量减少户外活动,以及了解相关预防暴雨水涝灾害的知识和因暴雨水涝而形成的次危害知识,特别注意是教育学生在洪水来临之时不能到河边嬉戏、玩水,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七、防雷电狂风

对于学生而言,当雷电发生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家电设备,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以防感应雷和雷电波的侵害;也不应在孤立的电杆、大树下躲避;不要使用手机,避免直击雷的袭击;万一遇到被雷电击中应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必要时对伤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外部心脏挤压按摩,并及时送往医院抢救。同时我们教育学生在发现有狂风时,应及时关闭好门窗,尤其是应在放学后,以免狂风摇动窗扇,打碎玻璃造成伤害,这也要求我们师生在行走时尽量不要靠近窗户、大树、河滩、墙根等比较危险的地方。

八、伤害预防和应对教育

2 不与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帮忙,遇到醉酒、精神问题人员迅速离开,上学放学结伴行走,星期天节假日不独自外出,在遇到有恶意的人时要迅速离开或大声呼救,在受到伤害后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告。

九、防食物中毒

从三方面来说:一是从学校来说,要严格做好食品的采购、运输、贮存等过程的卫生工作,加强饮管人员的管理,防止食品源污染及食品中毒事故发生。二是从学生自身来说,学生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三是要学会辩认食品的安全标志不购买食用“三无”及过期变质食品、饮品,不喝生水及不洁净的水。

十、用电安全教育

夏季用到的电器品种比较多,用电负荷大,容易发生触电、电火灾等事故。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学校不允许任何私拉乱接电线,不允许学生在教室或办公室为电器充电以避免造成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事故,发现有线路裸露或者电源开关损坏及时报告检修,并做到利用障碍物与学生隔离。 十

一、人身安全教育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较高,容易使人心情烦燥,加上一些学生没有家长约束,使得他们在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喜欢用打架斗殴的方式进行解决,极易给自己和别人造成巨大的人身伤害,从而给自己和别人、甚至于给学校带来重大的经济负担。 希望各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约束,每一个意识到打架斗殴的严重危害,有事应及时向老师报告,请求老师出面调解而不能私下通过打架斗殴的方式进行解决。

第5篇:夏季安全知识教育讲稿

王再端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学校安全工作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搞好学校安全,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让广大师生安定有序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和最终目的。当前夏季已经来临,随之而来的安全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今天我就当前应该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提出以下要求:

一、防溺水安全:

1、意外溺水调查报告

在我国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要死因。平均每年全国有近5000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平均每天有近150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而失去生命。儿童伤害死亡只是伤害的冰山一角,在每一位死亡者背后,还有着上百儿童因此而终身致残。意外溺水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首要死因,10个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中,有近6个是因为溺水身亡的。当儿童溺水时,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身体便遭受不可逆反的伤害。今年4月13日,四川省南江县3名五年级学生在中午放学后到了别人家里玩耍,下午未到校上课,班主任老师发现3人未到校后,及时上报学校并联系家长寻找,4月14日8时许,3名学生的遗体在河道中发现并打捞上岸。近日,我县鱼化乡人和小学的两名低年级学生请假在家,未到学校上课,在离家附近的烟水池被淹死。由此可见抓防溺水安全工作迫不容缓。

2、防溺水安全要求:

(1)严禁任何学生私自或伙同他人下河、塘、库、堰、烟水池等区域洗澡、玩水或垂钓。

(2)积极征求监护人的同意,并在监护人的陪护下学习基本的游泳技能。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发现有人落水时,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同时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不得盲目下水救人。

(4)同学们在放学和上学的途中如遇大雨,很有可能涨洪水、甚至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要积极向身边的成年人求救,在家长的接送下结伴而行或找一安全处等待家长和营救人员,千万不能逞强,以免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溺水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只要我们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在遭遇溺水时,懂得如何自救和他人遭遇溺水时如何抢救,溺水事件也是可以防止的。

二、如何应对夏季高温气候:

1、所有学生必须自带饮用水,所带的饮用水可以使冷开水,矿泉水或者是家里用的桶装水,不能装生水到学校饮用,更不得到学校的水龙头处直接饮用生水,各班教师会对你们所带的饮用水情况进行检查。同时,提醒各位学生,不得在上课期间到校门口购买水,或者是接机购买零食。

2、课间休息时尽量不要做剧烈活动,不要在太阳下暴晒,防止因高温引起的昏厥、中暑或者是休克等不良反应。

3、不在上放学路上逗留,不到深山野林中打玩,防止被蛇虫蚂蚁咬伤中毒。

三、如何预防雷击:

近年来,每年因雷击死亡的人不是少数。当雷电发生时您如果还在户外,要注意下面几点:

1、不在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停留。

2、不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3、不在孤立的大树或烟囱下停留。

4、不开摩托车、不骑自行车。

5、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金属工具、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6、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仓内。

7、如果不具备以上条件,应立即双膝下蹲,向前弯曲,双手抱膝。

如果雷电发生时您正在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附近,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不在建筑物朝天面上活动,因为当朝天平面发生直接雷击时,强大的电流可导致人员伤亡。

2、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3、紧闭门窗,防止危险的侧击雷和球形闪电侵入。

4、家庭使用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等弱电设备不要靠近外墙,雷电发生时最好不使用这些设备。

另外,你应该收听、收看或上网查看天气预报,这样可以能预估出现雷电的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因雷击造成的损失。

四、饮食健康与食品安全

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常有一些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但很多人对此尚未重视起来,这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病从口入”这句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注意:

1、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2、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3、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购买、食用三无食品饮料(无产地、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和劣质食品、饮料。这些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做到不吃零食、不带零食进校园。

6、不喝生水,少喝饮料。喝生水容易拉肚子,饮料有防腐剂、色素等,喝开水是最安全的。

7、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

五、交通安全

1、不搭乘“三无”车辆,不搭乘非营运车辆,不拼打摩的;

2、不追车、爬车、吊车,不向车辆投掷异物;

3、不在公路上学骑摩托车,未满2周岁的学生不骑自行车上路,不在公路上占道、逆向行驶或飙车;

4、不横穿马路应走斑马线,在马路上行走时有人行道的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要尽量靠右行走,靠边行走,主动给过往车辆让路,需要穿过公路时要左顾右盼观察确定没有车辆时再快速通过。

六、在校安全注意事项

1、不将管制刀具、火种、零食或危险物品带入校园;

2、课间休息时,不在校园内追逐打玩,不玩任何危险游戏;

3、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在楼梯上奔跑,不在楼梯上逗留或玩耍;

4、不在教室里或阳台上追逐打玩,不爬到阳台或窗台上向楼下观望;

5、在经过弯道的地方时(比如厕所通道,楼梯转角处等),不要奔跑,要尽量减速行走,防止撞伤自己或他人;

6、大课间活动或集会活动时必须按学校要求有序行走,不得在楼梯上逆向行走,不得在队伍中推搡、拉拽、拥挤,未经老师许可不得私自离开班级,解散后必须等待所有班级都回到教室后才能离开教室上厕所等(注意:在活动过程中如果出现鞋带没有系好等情况,要站到队伍外边去系鞋带,不能在原地蹲下来系鞋带。);

7、不攀爬球场围网、不在花坛扶手上坐或滑行;

8、营养午餐期间必须按要求就餐和休息,不得找借口不吃营养午餐,不得在就餐期间私自离开教室,营养午餐饭盒必须每天进行清洗消毒,营养午餐后不得进行剧烈活动,比如打篮球等;

9、不得拿班上的劳动工具或教具玩耍,在打扫卫生时不得爬高擦玻璃等,下午卫生打扫完后立即离校,不得在校园内逗留,离校后不得无故返回学校;

10、爱护学校公共财产,不在课桌凳上行走,不拉拽触碰校园内的各种输电线路;

11、按学校的要求统一从下校门出入,任何学生不得私自从后校门出入校园;

12、所有班级学生有事有病必须及时由监护人亲自向班主任老师请假,不得旷课或者早退,在学校感觉身体不适要及时告知班级教师,不得隐瞒不说,否则出现意外后果自负。

13、早上不得过早的离开家来到学校或者是在上学路上逗留,早上8:00之前,学校不会开校门。

14、下午放学后,没有老师的陪同,所有学生不得以练舞等理由滞留在校园内,任何情况下不得拥堵在校门口,进出校门要相互礼让,不得推拉拥挤。

15、禁止大家斗殴,有打架斗殴的学生,一经学校查实,将受到学校顶格处理。

总之,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希望我们的全体师生都紧绷安全这根弦,时刻都不要放松!

谢谢大家!各班级有序解散。

水口小学

2015年5月19日

第6篇:夏季防溺水安全知识

天气逐渐转热,特别是炎热的夏天游泳是最热门的活动。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不幸和遗憾。我校结合实际已经做出规定,严禁学生私自到江、河、湖泊、水库等有水源的地方游泳。只有在父母亲的陪同下才可以到正规的游泳场所游泳。那么游泳应注意什么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一讲。请家长们和同学们耐心地听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一、游泳安全要点

1.下水时切勿太饿、太饱。饭后一小时才能下水,以免抽筋;

2.下水前试试水温,若水太冷,就不要下水;

3.若在江、河、湖、海游泳,则必须有伴相陪,不可单独游泳;

4.下水前观察游泳处的环境,若有危险警告,则不能在此游泳;

5.不要在地理环境不清楚的峡谷游泳。这些地方的水深浅不一,而且凉,水中可能有伤人的障碍物,很不安全;

6.跳水前一定要确保此处水深至少有3米,并且水下没有杂草、岩石或其他障碍物。以脚先入水较为安全;

7.在海中游泳,要沿着海岸线平行方向而游,游泳技术不精良或体力不充沛者,不要涉水至深处。在海岸做一标记,留意自己是否被冲出太远,及时调整方向,确保安全。

二、如何预防游泳时下肢抽筋

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运动。

游泳前应考虑身体状况,如果太饱、太饿或过度疲劳时,不要游泳。游泳前先在四肢撩些水,然后再跳入水中。不要立刻跳入水中。

游泳时如胸痛,可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腹部疼痛时,应上岸,最好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

三、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

如何保证游泳的健康和安全,避免溺水事件的发生?对水情不熟而贸然下水,极易造成生命危险。万一不幸遇上了溺水事件,专家介绍,溺水者切莫慌张,应保持镇静,积极自救:

(1)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2)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3)要是大腿抽筋的话,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上一篇:幼儿园秋季教研计划下一篇:营养餐开餐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