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初中历史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网络环境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契机,在历史教学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体现出了诸多的优势,这是我们需要给予网络技术肯定的一面。但同时,网络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认真反思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网络环境初中历史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网络环境初中历史论文 篇1:

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反思

【摘要】网络环境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契机,在历史教学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体现出了诸多的优势,这是我们需要给予网络技术肯定的一面。但同时,网络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认真反思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 初中历史教学 反思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教育教学活动而言,网络技术的影响力也是随处可见的,可以说网络环境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加高效地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1)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历史教材是我们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一些经过筛选和整编的内容,虽然教材内容都是精华,但如果历史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这样难免会限制学生的知识面。课堂教学毕竟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果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就会与教学时间发生矛盾,最后恐怕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怎样才能既丰富教学内容,又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教学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编制,制作成教学课件,到了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这些事先整理的材料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对历史教材进行一定的补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同时这种信息化的资料展示也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2)网络技术的交互特征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互性是网络技术的一大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教与学进行交互而实现目的的活动,而网络技术的这一交互性特征刚好与教学活动的本质相符。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往往不敢当面向教师提出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使得教与学常常发生脱离。而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技术交互性的特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我们可以在校园网的BBS上设置一个历史专区,就一些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如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可以让学生就“五四”精神进行探讨。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抗战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以及它对今天的影响谈一些自己的看法等等。如果把这些课题放在现实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可能就不会那么积极参与,但放在网络环境下,很多学生更愿意畅所欲言,所以说,相较于传统的环境,網络交流平台更能够激发学生讨论和交流的主动性,强化师生、生生的互动。

(3)网络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历史时空限制。历史学科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研究的对象都是在过去的时空所发生的事情,生活在当今的学生要想了解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往往就会在时空观念上发生一定的矛盾,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不感兴趣或者不能理解。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地利用网络技术,把一些过去的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用声音、图像等方式还原出来,让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曾经出现的历史人物、曾经存在的历史事物重新出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例如,在讲到近代屈辱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纪录片,《甲午风云》、《鸦片战争》等影视作品。通过网媒体,可以将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出了一个更有利于品味和把握历史的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1)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在很多教师看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地位不再那么重要了,于是有些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开始扮演起了隐形人的角色。例如,有些教师会在课堂上采用放电影的方式给学生播放一个个教学课件,或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段材料和几个问题,剩下就不闻不问,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这种完全忽视教师作用的教学方式,当然出现很多弊端。要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经验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论在什么形式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如果教师过度放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或者流于形式,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下,即使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作为教师,也要扮演好自己教学主导者的角色,积极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恰当利用网络材料。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教学资源,但由于资源量巨大,教师在选用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收集和显现功能,使得一堂课的容量可以大幅度提升,这样就让很多新型的“电灌”教学开始出现。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电灌”的方式往往会产生更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一定要学会恰当地利用网络材料。

(3)注意避免喧宾夺主的网络课堂的出现。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历史课堂带来了很多生机和趣味,很多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会把课件做得美轮美奂。然而,有些时候,由于过分注重课件形式,把形式做得过于花哨,反而使得教学内容被湮没在了华丽的形式之下,这样就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网络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针对性的原则,不能本末倒置,避免网络课堂上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

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作为持剑的人,一定要善于舞剑,这样才能积极发挥网络的优势,避免弊端。

参考文献:

[1]聂幼犁著.中学历史教育论[M].学林出版社,1999.

[2]夏华芳.信息技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3]金明明.中学历史多媒体网络教学初探[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0).

[4]王会英.谈初中历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学周刊,2011(35).

作者简介:

柏林,女,1963年12月生,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人,现就职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旧城中学,职务为初中历史教师。

作者:柏林

网络环境初中历史论文 篇2:

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反思

摘 要:网络环境的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很多新的发展契机,在历史教学中,网络技术的应用体现出了诸多的优势,这是我们需要给予网络技术肯定的一面。但同时,网络技术的不恰当应用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每个教师认真反思的。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学资料;优势;反思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给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教育教学活动而言,网络技术的影响力也是随处可见的,可以说网络环境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加高效地开展历史教学活动,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网络环境在历史教学中的优势体现

(1)丰富的网络资源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历史教材是我们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一些经过筛选和整编的内容,虽然教材内容都是精华,但如果历史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教材,这样难免会桎梏学生的知识面。然而,课堂教学毕竟只有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如果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就会与教学时间发生矛盾,最后恐怕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怎样才能既丰富教学内容,又保证正常的教学进度呢?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集一些教学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编制,制作成教学课件,到了课堂上,教师只需要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将这些事先整理的材料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对历史教材进行一定的补充,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完整,同时这种信息化的资料展示也不会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

(2)网络技术的交互特征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互性是网络技术的一大重要特征,而这一特征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可以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教与学进行交互而实现目的的活动,而网络技术的这一交互性特征刚好与教学活动的本质相符。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很多学生往往不敢当面向教师提出问题,不善于发现问题,使得教与学常常发生脱离。而在网络环境下,由于网络技术交互性的特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各種形式的交流。我们可以在校园网的BBS上设置一个历史专区,就一些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如,在“五四”青年节之际,可以让学生就“五四”精神进行探讨。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可以让学生围绕着抗战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以及它对今天的影响谈一些自己的看法等等。如果把这些课题放在现实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可能就不会那么积极参与,但放在网络环境下,很多学生更愿意畅所欲言,所以说,相较于传统的环境,网络交流平台更能够激发学生讨论和交流的主动性,强化师生、生生的互动。

(3)网络技术的应用突破了历史时空限制。历史学科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研究的对象都是在过去的时空所发生的事情,生活在当今的学生要想了解发生在过去的事情往往就会在时空观念上发生一定的矛盾,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不感兴趣或者不能理解。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地利用网络技术,把一些过去的历史场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用声音、图像等方式还原出来,让历史上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曾经出现的历史人物、曾经存在的历史事物重新出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例如,在讲到近代屈辱史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的纪录片,《甲午风云》《鸦片战争》等影视作品。通过网媒体,可以将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重新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出了一个更有利于品味和把握历史的环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1)正确定位教师的角色。在很多教师看来,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地位不再那么重要了,于是有些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开始扮演起了隐形人的角色。例如,有些教师会在课堂上采用放电影的方式给学生播放一个个教学课件,或者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段材料和几个问题,剩下就不闻不问,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这种完全忽视教师作用的教学方式,当然出现很多弊端。要知道,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经验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无论在什么形式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如果教师过度放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偏离方向或者流于形式,这样势必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即使是在网络环境下,即使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作为教师,也要扮演好自己教学主导者的角色,积极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恰当利用网络材料。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教学资源,但由于资源量巨大,教师在选用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适度的原则。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收集和显现功能,使得一堂课的容量可以大幅度提升,这样就让很多新型的“电灌”教学开始出现。相较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这种“电灌”的方式往往会产生更大的负面作用。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一定要学会恰当地利用网络材料。

(3)注意避免喧宾夺主的网络课堂的出现。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历史课堂带来了很多生机和趣味,很多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制作课件的时候会把课件做得美轮美奂。然而,有些时候,由于过分注重课件形式,把形式做得过于花哨,反而使得教学内容被湮没在了华丽的形式之下,这样就会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因此,教师在设计网络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握针对性的原则,不能本末倒置,避免网络课堂上出现喧宾夺主的问题。

总之,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教师作为持剑的人,一定要善于舞剑,这样才能积极发挥网络的优势,避免弊端。

作者:刘红军

网络环境初中历史论文 篇3:

在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探索。我们认为,在传统的课堂外,教师还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正是这些事情使传统课堂更加丰富和更具有价值。在双课堂的教学模式下,第一课堂是知识的传授,第二课堂则是对学生探索未知世界能力的训练。本文对在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思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网络环境;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学生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想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禁锢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制约了学生摄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简单的、被动接受书本或教师输出的知识信息,而是靠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即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皮亚杰说:“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去获得,或由他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传统的课堂模式要完全做到学生自主学习,实施上有其局限性,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则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创造出各种高水平、高效益的学习模式,如何尽快适应和驾驭这些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值得教育者去深思。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对个体和社会学习行为的研究与创新不仅成为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而且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事实上,面对知识领域的不断拓展,学生面对的是一个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谋求生存的社会,这个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需要学生通过持续的学习来支持。因此,在学校教育阶段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和终生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几十年来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亟待一种新型的模式来优化、整合,利用网络技术来协助教学是教师思考的方向。

在我国利用网络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还仅处于起始阶段,一般学校都采用鼓励式的做法去让学生自行探究,一方面没有要求与现行课堂相联系,另一方面,学生使用网络资源也呈现出无序的状态。网络信息容量大、范围广、包罗万象,学生要想结合网络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并不容易。而在网络环境下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则针对这些问题,致力于建立学校自己的学科教学网络,探索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创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与学的关系,让学生学会利用工具进行协商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二、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应如何实施

在网络环境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由两种课堂所组成,一是教师的传统课堂,二是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第二课堂。具体操作步骤:提出学习目标;开放网络资料库;网上演示;师生在网上交流;课堂师生研讨;进入网络课堂,针对指定内容进行观看、学习;师生交流;学生之间交流讨论;完成检查训练。

任课教师每周一需要把本周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相关教学课件、微课录像、文本资料、视频资料)上传到学科论坛供学生查阅,以便学生提前预习和自主学习。

第一课堂中,教师主要是回答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并引导学生学习本周的内容,最后提示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在第二课堂上,学生则是利用校园网中教师针对本课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教师主要是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点对点的辅导工作。

学生在完成第一课堂的学习后,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主要就是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源自主地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完成作业。遇到困难后可与同伴交流解决,也可利用网络平台与教师及时交流。教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的自动生成系统,提供学生活动的舞台,拓展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反映学生思维活动的轨迹,使学生始终保持能动活跃的探究状态。在教师设计的专题学习网站中学生可以以发帖子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疑问以及交流研究成果,也可以就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探究和交流互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促进有效沟通,这时教师的辅助和支持作用是通过“点拨”的方式体现出来的,在学生“碰壁”之后,“指点迷津”,“点到为止”,只“拨正思路”,不扶着他走路,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以《百家争鸣》一课为例,教师把蔡志忠相关题材的动画片上传到学科论坛以及ITtools3网络教学平台上,让学生观看。同时,教师也上传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及相关的文字材料供学生阅读预习,要求学生在看完资料后在BBS讨论区上讨论两个问题。

(1)为什么百家争鸣会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假设有机会穿越到那个时代,你会给国君提供什么建议呢?

(2)请观看孔子、老子、韩非子的故事,请问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你得到什么感悟呢?

其后,在课堂中,教师继续组织学生围绕着教学目标进行研讨。由于学生之前观看了相应的视频及文字材料,对百家争鸣这一问题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对教师提出的话题也变得有话可说。当教师认为这一知识点学生已基本掌握后,可以组织一场知识竞赛或辩论会作为检查手段以检测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

在网络课堂开展初期时,建议使用的文字材料不宜太多,一般4-7篇足够。最好的是使用影音资料,这样学生的兴趣更浓。设问不能太难,要让学生有一些东西可以回答,也要考虑到学生输入答案的速度比较慢,故要求学生一句起两句止,减少回答难度。选取的材料应既有正式的材料,也可选择网友发表的资料或意见,让学生看别人的看法后,也能有自己的思路与见解,或许能提出比别人更好更新的答案。要注意让材料发挥作用,让学生能够联系现实生活去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提供了《汉朝与罗马军队对比》的材料后,让学生根据材料与自己的见解,假设汉朝与罗马交战,谁胜谁负?学生围绕材料知识进行提炼,发表自己的想法,就有很强的思辨过程。虽然受限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学生只能从材料中搜索信息有什么就说什么,很难有说服力,但通过这样的讨论,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材料内容,从中看到汉朝经济和科技、军事的发展,这就达到教师的预期目的,即拓展学生的视野,吸纳更多的历史知识。

在实验过程中,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只喜欢大幅复制、粘贴材料内容,没有归纳概述这一问题,可用以下方法解决。

(1)增加短小的资料,不让学生因看到大篇幅的历史资料而失去阅读兴趣。

由于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思考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选取的材料应能让学生迅速发现关键之处并进行回答,让学生较易找到答案,提高自信感,也有利于养成学生对材料的中心思想的提炼。

(2)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整段或整句复制与粘贴,要对句子精简,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直接根据问题去提问学生,以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并随时指正与引导。

(4)开始可组织课堂小组讨论,改善学生不想思考、不想回答的习惯,以减少教学互动较少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在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双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该以学业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教师应以学生的行为、作品为基础,从多个维度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侧重评价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素养、自主学习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的能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三、结束语

网络是信息时代的学习工具,是变革学习方式的载体。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学习是互动和促进,探究学习是实践和创新,只有这三者科学、合理地整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跨越式发展。网络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从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中解放出来,从被迫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模式将有力地推动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作者:张淑香

上一篇:统计局局长述职报告(3篇)下一篇:旅游市场调查报告(3篇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