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管线信息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次研究对工程测量的基本含义分析后,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情况加以研究,主要将该项技术运用到了矿山测量、地籍测量,以及水利工程测量、数值地球和湿地等中。在此之后,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优化措施进行探析,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完善这项工作、保证测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矿山管线信息管理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矿山管线信息管理论文 篇1:

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在煤矿开采与生产过程中,矿山测量是煤矿企业进行矿产资源开采与生产整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矿山测量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以及生产的顺利实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矿产资源的开采与生产过程中,矿山的测量是一项系统并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的工作,同时矿山测量工作还具有测量数据多、测量工作量大等特点。为了保证矿山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方便对于矿山测量数据信息的管理,因此,在进行矿山测量中需要建立一个相应的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来完善对于矿山测量数据信息的管理,避免因矿山测量的不连续性以及数据信息多、测量工作量大等原因给于矿山测量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些不利影响。

1 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针对矿山测量工作特点所设计的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由测量数据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模块与矿山地形图绘制系统模块共同组成的,能够结合矿山测量数据信息进行矿山测量地形坐标的自动计算以及矿山地形图的自动绘制功能,使用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矿山测量工作的实施,不仅对于矿山测量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而且对于矿山测量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

保证。

1.1 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结构部分

在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结构部分主要是指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矿山测量数据库系统结构部分以及矿山地形图自动绘制系统部分。这两个系统部分也是矿山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结构部分,对于矿山测量数据信息的管理以及矿山测量工作的完成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时,应注意对于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测量信息数据库系统结构部分与矿山地形图的绘制系统结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灵活的把握,以保证整个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矿山测量信息数据的管理以及运用。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系统结构如下图1所示。

1.2 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局域网组建与设计

在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除了组成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测量信息数据库系统与矿山测量图的绘制系统结构外,组成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还需要有一定局域网资源以实现对于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矿山测量数据信息的传输。在对于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局域网部分的组建与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相关的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局域网组建方案,然后根据相关的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确定的局域网组建方案进行局域网的组建。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局域网组建时应对于局域网组建的硬件设备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情况进行考虑。在进行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局域网的访问设计时需要根据矿山测量的实际情况结合矿山测量数据信息管理系统进行访问设置。

2 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测量数据管理

在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的系统软件结构部分由测量数据库系统与矿区图绘制系统。其中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测量数据库系统部分主要是负责矿山测量中测量收集数据信息的管理以及存储、共享。

2.1 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测量数据库ER模型

在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对于矿山测量数据信息进行管理的系统结构部分主要是测量数据库系统结构部分。对于矿山测量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主要是依赖于矿山测量数据库的ER模型,如下图2所示。

在矿山测量的数据库ER模型中,对于矿山测量的数据信息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矿山测量数据库ER模型中的矿山测绘图、矿山测量地面控制点以及矿山测量地面控制网和矿山井下导线部分等组成。在矿山测量数据库的设计中,矿山测量数据库ER模型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作用关系,最终相互转换并联系起来,形成整个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测量数据库系统结构

部分。

2.2 矿山测量数据管理的共享存储设计实现

在进行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测量数据库系统部分的设计中,对于测量数据信息的共享存储方式的设计与实现也是对于矿山测量数据库系统设计的一部分。对于矿山测量数据信息的共享数据的存储方式的设计是通过Visual FoxPro对于数据信息共享存储方式的支持来完成对于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共享数据存储方式的设计与实现。这种对于共享数据的存储设计不仅可以支持数据的共享,还支持对于共享数据的访问以及锁定等处理,能实现对于矿山测量数据的更多管理功能。对于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表系统部分的打开设计与实现在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是以共享的方式进行打开的,而进行数据表的删除时也并没有真正的将数据信息删除掉。

3 矿山测量管理中矿山图纸系统设计与实现

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主要的系统软件结构包含矿山测量数据库系统部分与矿山图纸的绘制系统部分。在对于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中的矿山图纸绘制系统的设计时主要是从矿山图纸的存储方式以及矿山测量图纸的绘制两个部分的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首先在进行矿山图纸存储方式的设计中,一般情况下支持矿山图纸存储方式的计算机文件格式主要是CAD矿山图纸文件格式,对于矿山测量绘制图纸的的数据信息的存储支持形式则是一种大型的二进制存储格式。在矿山测量地图的绘制设计中主要是使用相应的计算机编程软件进行设计实现的,能够实现矿山图纸的高度自动化绘制。对于矿山图纸的具体绘制程序绘制过程如下图3所示。

4 结束语

总之,在进行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应注意结合矿山测量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矿山测量信息的管理技术模型进行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以推进对于矿山测量数据信息的管理,推动矿山测量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蔡来良,徐靖,高树磊,刘虎.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工矿自动化,2008,2.

[2]马明栋,张凯选,沈蔚.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矿山测量,2001,1.

[3]马洪滨,刘岩.CISB与WalkField软件数据格式相互转换的设计与实现[J].矿山测量,2006,3.

[4]蔡来良,吴侃,谢艾伶.基于B/S结构的矿山测量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科学,2009,3.

[5]陈伟清,刘彦花,潘美萍.基于MapInfo的基础测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以来宾市为例[J].矿山测量,2008,5.

[6]刘亚琦,杨华.基于UML的地矿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矿山测量,2008,3.

作者:向友谊

矿山管线信息管理论文 篇2:

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摘 要:本次研究对工程测量的基本含义分析后,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情况加以研究,主要将该项技术运用到了矿山测量、地籍测量,以及水利工程测量、 数值地球和湿地等中。在此之后,对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优化措施进行探析,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完善这项工作、保证测量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关键词:现代测绘技术;工程测量;应用

测绘技术在较多领域中运用,均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工程测量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及安全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合理运用现代测绘技术,比如: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同时做好水下数据、测绘实时性、地下数据等方面优化工作,目的为促进工程的良好发展。

一、工程测量的基本含义分析

施工项目建设阶段实行工程测量非常必要,工程测量时主要针对施工项目勘探、设计,并需加强施工管理,不同环节实行现代化测量方法、理论的同时,要求合理运用新型机械设备、技术处理。以往,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部门、水利部门中运用,现代测量技术可以得到不断完善,在工程测量中应用能逐渐形成动态模式、静态模式,在建设阶段工作流程会发生一定的改变,故此当前被广泛运用到了不同的领域,比方说:城市规划领域、土地资源利用领域。

二、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情况研究

(一)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我国矿山资源比较丰富,通过采用测绘技术处理能确保矿山测绘工作的准确,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并促使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矿山测量中使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对矿山动态监测的效果较好,便于分析矿山综合图形,对四周环境进行检测、分析,同时保证测量的进度、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二)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水平提高、城镇地基测量工作发展速度加快,采用以往的测绘技术处理需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这时则无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可信度。经使用现代测绘技术处理,便于很好的规避相关问题的发生,同时确保测量分析工作质量、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可为土地信息管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采用遥感技术对水利工程水位测量、水资源情况测量,利于准确把握实际情况,采用数字地球技术对洪涝和干旱阶段趋势预测、分析,能明确灾害范围、灾害严重程度,为灾情管控打下基础。使用GPS测绘技术不但可实行水渠测量、大坝建设测量,明确建设位置、建设的范围,且有助于为加强水力资源保护,为水利资源合理利用提供良好的支持。使用测绘技术、数值摄影测量技术,可建立城市数字地图相关信息,为城市给水管线设置、排水管线设置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

(四)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数字地球,可将计算机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涉及到各个方面且具有综合性强的特点,利用并发挥出地球科学、空间和信息科学技术等的最大作用。同时,数字化测绘技术能将相关数据整合,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逐渐形成多元化资源的形式,促进数字地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数字化测绘技术的不断完善下,有效弥补了传统测绘技术的不足,便于及时处理地图信息方面的问题,为不同信息输入、更新提供便捷。

(五)在湿地中的应用

选用测绘技术实行湿地实时测量、分析,便于有效降低影响,如:使用遥感技术以动态的形式监测、分析湿地相关物种信息,对生态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经进行土壤采样和植被调查,能为顺利进行水质采样分析奠定基础,加强对湿地的保护,避免发生湿地生态危机状况。

三、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优化措施探析

(一)水下数据优化对策

工程测量时测绘水下数据过程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认真进行数据测量、数据分析方面的工作,由于数据信息为间接计算所获取,所以需联合使用不同的技術处理,达到采集数据信息的目的。在实行水下地形测量的时候,选择GPS技术测量、定位,使用导航软件定位并测量船只,主要的目的为对测量船实行技术方面的指导,通过采取导航软件处理自动记录水深相关数据信息,在这个过程和平面测量坐标联系起来,即可完成水下地形测定工作。

(二)测绘实时性优化对策

测绘实时性,即为测绘作业阶段在第一时间访问相关资源,实行测绘项目数据实时访问,测绘技术的应用便于为工作人员及时作出决策提供便捷,有助于提高工程测绘质量。当前,使用TCP-COM技术可实现PTK远程作业,借助服务器端的作用即可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但需对该区域数据作以后期处理,这时为改善该方面的不足、达到实时定位的效果,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完善无线网络、有线网络。通过选用计算机为精准测量仪器奠定基础,以此保证获取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提高数据传输的整体效率。

(三)地下数据优化对策

工程测量涉及地上和地下测量两个方式,在工程施工时进行地下数据测量非常关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平面测量形式收集地下数据信息,这时无法满足工程建设方面的相关要求。因而,需完善地下信息获取的方式,在细化测定物体形态的同时保证数据信息准确性,对地下数据实行全面的监测,从而在第一时间监测相关数据信息,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

四、结语

现代工程测量中应用测绘技术可发挥重要的作用,该项技术比较多元化,故此需深入分析、研究测绘技术,准确掌握社会发展情况和需要。另外,应对地下数据、水下数据进行优化处理,保证测绘的实时性,以此充分发挥出现代测绘技术的最大作用,为切实提升工程测量工作效率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董怀斌.现代测绘技术在城市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讨[J].华东科技(综合),2020,000(003):1-1.

[2]王波,郭钢.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地矿测绘,2020,3(5):35-36.

[3]陈家腾.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000(004):664-665.

[4]江国强.现代测绘技术在城市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地矿测绘,2020,3(1):115.

作者:赵阳 谢悦生

矿山管线信息管理论文 篇3:

论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目前在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逐渐扩大到了各种工程建设当中。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量一定会朝着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趋势发展。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只限于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在一些特殊领域已经不能完成测绘任务了,所以测绘新技术也日益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全球定位技术(GPS)、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技术(GIS)是测绘新技术中的三项重要技术,它们在工程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全球定位技术{GPS)

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垒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接收机的改进,广域差分技术、载波相位差分技术的发展,加之美国SA技术的解除,使得GPS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城市规划、工程测量等领域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一)GPS在建立工程控制网中的应用

红寺堡开发区位于宁夏中宁县东部,而积约2000kin2,属于丘陵地带。工程师采用N3水准仪建立了四等水准网作为首级高程控制网,用四等水准联测过的GP8控制点(GPS水准点)作为区域精化大地水准面高程拟合的验证点。三等GPS网的总点数为88个,联测国家二等三角点4个,水准点3个,新布设GPS控制点78个。该网最长边7.35km,最短边2.31km,平均边长4.58kin,控制面积约1500 km2。该网分别在1980西安坐标系和1954北京坐标系下进行平差汁算,并联测到国家GPSB基点上,以取得精确WGS84三位坐标。四等水准网的总点数为67个,包括4个起算点:同家等水准点兰包92和兰包95,兰包103,同石08,联测三等GPS点64个:利用三等GPS水准点的精确WGS—84三位坐标在区域精化大地水准面中生成各点的拟合高程,与水准高程进行比较,从而验证红寺堡区域精化大地水准面高程拟合的精度等级。

(二)GPS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大多数矿山都在山区,不是沟豁纵横,就是林术茂密,通视条件极差。当今国家大力保护森林资源.不允许随意砍伐树木,采用以往的测回法建立控制网既浪费人力,叉浪费物力,显然难以达到建立控制网的目的。

布设静态GPS控制网能克服山区通视条件差的弱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测网点上架设地面基准站,流动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布网。使用3台套或多台套GPS可克服常规测量中人员多、又很难达到预期精度的弊端。GPS观测精度好、效率高,使各矿区坑口控制相互连接,成为整体,值得在矿量中普遍应用。矿山小区域范围内,我们有时需要测出大比例尺地形图或者勘探线,在密林遍布的山区使用全站仪就困难重重。如果我们用动态GPS~RTK技术,在林地掌握好天线长度,就能如愿以偿。

(三)在地铁勘测中的应用

由于地铁建设多在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繁多的城市环境中,技术含量高、造价昂贵,不仅工程测量精度要求高,而且测量方法特殊。深圳市地铁3号线地下段从东门老街繁华商业地带穿过,高楼林立、交通繁忙、人流拥挤;高架段基本沿205国道中央绿化带布置,205国道车流量大,昼夜不断,两侧已城市化,房屋成片,高楼大厦间有分布。全线工程测量条件极其困难,而且不安垒。因此,在深圳市地铁3号线勘测设计中,大量运用测绘新技术、新方法。

二、地理信息技术(GIS)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贮、查询、分析、更新、图形编辑、数据库管理、显示与输出和数据综合分析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它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的动态描述,通过时空构模,分析地理系统的发展变化和演变过程,从而为咨询、规划和决策提供服务,其应用领域已遍及与地理空间有关的绝大多数领域。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垒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GIS的应用涵盖了个人到政府的各个层次:大众应用、企业(专业)应用、政府决策支持等。GIS应用领域遍及交通、故土资源、电力、水利、农林、环境保护、金融、电信、地矿等国民经济领域。

具体的有地形图更新,利用SPOT卫星影像生成地图——利用SPOT立体像对获取地形信息,生成等高线,还可以利用SPOT影像获取地貌信息;提取岩矿信息、监测地质环境等。

以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立为例,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把地形图作为基础图形数据,然后叠加地下和地面的八大类管线,这八大管线包括上水、污水、电力、通讯、燃气、工程管线,还有测量控制网和规划路等多种基础的测绘信息,在上述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测绘数据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地下管线的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三、遥感技术(RS)

遥感(Remote Sensing)的含义是在远离日标、与目标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判定、量测并分析目标的性质。遥感的基本原理主要就是利用从目标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信息采集、分类、成像。这里指的遥感(Rs)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所获取的卫星影像和航空摄影影像数据资料。遥感技术(Rs)具有信息丰富、全天候、多光谱特性、信息获取周期短等优势,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像清晰、空间分辨率高,广泛应用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农村产权调查等工作中。当然,由于卫星影像和航空摄影像在分辨率、清晰度、比例尺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在应用于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实际情况中,采用航空摄影的遥感影像(航片)进行调查,明显优于卫星遥感图像。

遥感(Rs)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应用遥感技术,采用现势性较好的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图像进行调查,是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最有利的手段和工具。漳州市有半数以上的县(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采用近两年最新的航空摄影资料制作正射影像图(DOM),对土地利用现状的快速调查和新增地物的及时准确发现十分有利。

四、结语

伴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的趋势发展。3S(GPS、GIS、RS)技术的结合,取长补短,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行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GPSNRSNGIs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而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便从GPS~RS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诸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其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等,而3s技术为该类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作者:郑 辉

上一篇:管理会计总结三篇下一篇:企业创新人才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