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道法复习提纲

2022-07-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七下道法复习提纲

七下道法提纲

2016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1.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青春期我们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身体外形的变化,内部器官的完善,性机能的成熟。

2.青春期指的是什么?它的地位是什么?

(1)含义:青春期一般指人的发育过程中,介于儿童期和成年期之间的过渡期。 (2)地位:它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高峰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充满强烈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4.青春期的我们身体发育情况为什么各不相同?怎样正确看待这些不同?

(1)原因:受遗传、营养、锻炼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身体的发育情况各不相同:有的长得快,有的长得慢;有的先长胖,有的先长高。

(2)态度:①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②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④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5.青春期的我们应怎样追求美?

在追求形体、仪表等外在美的同时,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 6.进入青春期,我们的矛盾心理是怎样产生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1)产生:伴随着生理发育,我们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让我们感到新奇,也使我们产生矛盾和困惑。 (2)主要表现:①反抗与依赖。②闭锁与开放。③勇敢与怯懦。 7.青春期矛盾心理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1)有时让我们烦恼,但也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积极面对和正确处理这些心理矛盾,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8.怎样调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1)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 (2)通过求助他人,学习化解烦恼的方法。

(3)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接纳和调适青春期的矛盾心理。 (4)还可以学习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自我暗示、自我解嘲、合理发泄法、注意力转移法

9.对于青春期的矛盾心理,自我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尝试自我调节:①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②参加体育活动;③学习自我暗示;④试试自我解嘲。 10.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性。 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人是能思想的高等动物,思想使我们强大。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11.步入青春期我们的思维有什么变化?

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

12.怎样正确认识思维的独立(思维的独立要求我们如何做)? 思维的独立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13.如何认识思维的批判性?

在我们的成长中,与思维的独立性相伴随的是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表达不同观点,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学贵有疑”,在学习中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气。

14.青少年培养批判精神有什么作用(意义)?怎样培养批判精神?

(1)作用(意义):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②能调动我们的经验,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2)做法:①要有质疑的勇气,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②要考虑他人的感受,知道怎样的批判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15.批判的技巧有哪些?

批判既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质疑、批评,又包括对自己的反思。技巧:①批判只针对事情本身,而不攻击他人。②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设性。

16、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潜力?

(1)青春凝聚着动人的活力,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的成长带来无限可能。

(2)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充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3)青春韶华,我们要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好少年,这是时代的要求。。 17.我们应怎样进行青春的创造?

(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生活的新奇与浪漫,开创前人未走之路。

(2)关注他人与社会,看重创造的意义和价值,做一名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创造者。

(3)创造离不开实践。青春的创造意味着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尝试、探索、实践,通过劳动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第二课青春的心弦

1.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差异有哪些? (1)在生理方面的差异会更加明显。

(2)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男生女生在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2.如何理解性别?

性别,在人类生活中指男女两性的区别。男女性别特征既表现在生理上,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行为上。

3.男女生生理、心理性别特征分别有哪些表现?

(1)生理性别特征主要表现为男女生生理上的差异,最显著的生理差异来自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的相继出现。

(2)心理性别特征表现为性别角色方面的差异。 4.如何认识性别刻板印象?

(1)含义: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表明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看法。 (2)影响:在社会中人们对性别的认识通常会受到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有时我们也会这样认识自己,认识身边的同学、朋友。

5.怎样看待男生女生生理性别特征(对青春期男生女生生理变化的态度)? (1)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

(2)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平静而欣然地接受。 6.认识性别角色有什么作用? (1)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学会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与异性相处; (2)性别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自身潜能的发挥。我们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7.男生女生为什么要欣赏对方的性别优势?对我们有何启示?

(1)原因:男生女生各自拥有自身的性别优势。欣赏对方的优势,有助于我们不断完善自己。 (2)启示:我们不仅要认识自己的优势,而且要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8.怎样对待不同性别间的差异(对待男生女生性别差异的态度)? 不同性别的个体虽然有差别,但是我们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优势而自傲,也不应因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男生女生应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9.怎样理解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1)含义: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2)表现:在异性面前,我们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10.与异性交往(相处)的作用有哪些?

(1)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2)我们与异性交往,成为好朋友,能从对方身上看到和学习某些优秀品质。 (3)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11.怎样经受与异性交往的考验(与异性交往的正确态度或做法)? 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但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就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12.面对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我们该如何认识和面对异性情感?

(1)认识:①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②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这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对异性的欣赏、爱慕不是真正的爱情。

(2)正确态度: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13.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1.怎样认识青春期成长的渴望?

(1)年少气盛,青春的力量在身体里生发,令我们对未来更加憧憬和向往。我们渴望拥有健美的身躯、充实的大脑,渴望自由、渴望飞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这令我们兴奋,让我们跃跃欲试。面对青春,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2.青春的探索为什么需要自信(自信的作用有哪些)? 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

3.青春期我们要自强的原因及做法。

(1)原因:①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成长的足迹,印记着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战胜自我的努力。②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

(2)做法:①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才能体验成功带来的自信。②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4.对于刚刚步入青春期的我们,怎样助力青春成长?

对于刚刚步入青春的我们,有很多梦想等着我们去实现,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去创造。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5.青春期飞翔的力量有哪些?

(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2)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3)激荡的青春活力,自信的青春热情,自强的青春态度,会给我们飞翔的翅膀,助力青春成长。

6.什么叫“行己有耻”?我们该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1)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做法: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③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7.怎样增强自控力?

增强自控力:①增强“我不要”的力量。②增强“我想要”的力量。③加强自我监控。 8.“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1)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2)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4)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9.榜样的作用有哪些?

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10.什么是慎独?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11.对青春的最好证明是什么?

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第2篇:7上册道法复习提纲(范文)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一课 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1、如何认识中学时代?

(1)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却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磨练自己的意志,交更多的朋友,为我们的人生奠定重要的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开始深入的寻找生命的奥秘、撩开精神世界的面纱、主动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自觉磨练自己的意志、思考生活的意义......

2、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成长礼物?

(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2)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3)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超越自我。

3、为什么说有梦就有希望?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4、少年的梦想有何特点?

(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5、如何实现梦想?努力需要怎么做? (1)努力,是梦想与现之间的桥梁。

(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3)努力,需要立志。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4)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 学习伴成长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2、如何理解学习?

(1)在学校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

(2)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等。

(3)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4)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和行为。 (5)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学习没有终点。

3、为什么要学习?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可以打开生命的视窗,让面前的世界变得更大、更精彩。 (3)学习,可以拓宽新的通道,让我们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

(4)学习,可以改变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5) 学习,可以带来更多的选择,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立和自由。 (6)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7)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4、怎样认识学习中的苦与乐? (1)学习中有快乐。对某方面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学习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体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

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5、学会学习,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1)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课 发现自己 认识自己

1、正确认识自己有何意义?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2、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3、怎样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1)我们要得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 视。

(2)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4、如何做到接纳和欣赏自己? (1)接纳自己的全部

(2)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努力和为他人的奉献。

(4)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既要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要看到他 人的美丽,既要为自己鼓掌,也要为他人喝彩。

5、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做最好的自己,要扬长避短。 (2)做最好的自己,要主动改正缺点。 (3)做最好的自己,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 和朋友在一起

1、经常对朋友关系做梳理有什么作用?

对朋友的渴望,让我们相互靠近。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经常对自己的朋友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朋友对我们有什么重要影响?(友谊有怎样的力量?)

(1)朋友对我们有很大的影响力,我们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 受到朋友的影响。

(2)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3)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4)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3、友谊的特质是什么?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2)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3)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4、友谊的澄清(怎样正确认识友谊)?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接受一段友谊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 谊。

(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 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 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4)友谊可以带来快乐,让人向往;有时候也会带来困扰,增添烦恼。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

1、建立友谊要怎么做?

(1) 建立友谊,需要开发自己。 (2) 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2、怎样呵护友谊?

(1)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 (2)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 (3)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

(4)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3、网上交友的利与弊?

(1)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 (2)虚拟的世界并不能满足我们真实情感需要。

4、慎重结交网友,网上交友要注意哪些问题? (1)网上交友要理性、慎重。

(2)网上交友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例如,对陌生人的邀请,不轻易接受;对个人的家庭信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要注意保密;遇到问题时,要学会求助。 (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

5、不能沉湎于虚拟的世界的原因? (1)虚拟的交往难以触摸到生活中的真实。

(2)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装饰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为友谊奠定可靠的基础。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走进老师

1、教师有什么重要作用?

(1)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在现代社会,教师已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职业

2、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更高的要求? 今天的教师要努力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3、老师风格不同的原因?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4、对待不同风格的老师的正确态度?

(1)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他们身上都须值得我们学习的地 方。

(2)要尊重老师的风格差异。

5、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的关系。

6、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 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2)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3)真诚恰当的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 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4)与老师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7、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的表现?

(1)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彼此尊重,使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3)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8、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 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2)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的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 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对待表扬,要再接再厉;对待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1、家的含义?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我们爱家的原因? 家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2、中国人心目中的“家”是什么样的?

(1)在中华文化中,家有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

(2)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 ,是甜蜜、温暖、轻松的。

3、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 (2)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3)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4、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双亲长辈,关爱家人,不仅仅是长大成人以后的事,从现在开始,我 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2)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3)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了解双亲长 辈的喜好,体谅他们的辛劳,平日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5、为什么我们与父母之间会产生“爱的碰撞”?

(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

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6、当与父母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1)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用他们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2)心平气和地与父母进行沟通。

(3)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7、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2)现代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8、如何为建设和谐家庭做贡献?

(1)家庭成员之间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要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3)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让亲情更浓,家庭更和睦。 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 第八课 生命可以永恒吗

1、为什么要珍惜生命?生命的特点?

(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它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2)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生命是不可逆的。 (4)生命也是短暂的。

(5)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2、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生命? (1)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

同样重要。

(2)既要自觉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

4、怎样做到休戚与共,敬畏生命? (1)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 ,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 。

(2)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我们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生活。

第九课 珍视生命 守护生命

1、如何爱护好自己的身体?

(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2)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 (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自护的 方法。

2、守护生命为什么要养护精神?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 神需要。

(2)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命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

3、我们的精神发育和物质支持的关系是怎样的? (1)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 约。

(2)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

(3)相反,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

4、我们为什么要守护精神家园,弘扬民族精神? (1)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文化,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精神史 诗。

(2)作为中国人,我们每个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着民族文化的血脉,离不开优秀 传统文化的滋养。

(3)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

5、什么是挫折? 生活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在我们怀揣美好的愿望、目标、期待去努力的

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些阻碍、失利和失败,就是人们常说的挫折。

6、为什么人们面对挫折时的认识和态度有区别? 产生这些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7、挫折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1)积极影响:得意时,挫折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 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2)消极影响:面对挫折,我们可能会感到失落、焦虑、难过、愤怒、不满等。如 果一味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我们就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8、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1)我们需要及时调整自己,正确看待挫折。 (2)认识到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9、如何发掘生命的力量? 如何战胜挫折? (1)我们需要发现、发掘自己的生命力量。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蕴含一定的承受力、 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面对挫折,我们可以逐渐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3)发掘自身的力量要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获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增强 我们的生命力量。

第十课 绽放生命之花 感受生命的意义

1、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2、如何认识生命意义?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 人生”。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为什么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1)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 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2)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 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3)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

4、为什么生命拒绝冷漠? 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

5、生命需要相互关切要求我们怎么做? (1)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

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界。

(2)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 友善、和谐的社会。

6、为什么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意义的? (1)伟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2)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 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7、平凡与伟大的关系。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第3篇:七下复习提纲

第二节 巴西

1、是巴西土著居民。

2、巴西少种族偏见,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3、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是;世界最大的河流---亚马孙河,其上覆盖着地球一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图9.18: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

4、巴西主体位于

5、巴西,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6、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7、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由巴西和巴拉圭合资修建,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水

电站.

8、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9、巴西政府在1990年提交了<巴西环境报告>,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

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0、1992年6月,,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世界议程>

11、热带雨林的作用:1)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2)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3)保护土壤,防止水

土流失4)调节全球气候5)提供木材6)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12、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且大城市十分集中.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3/4.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13、巴西把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第十章 极地地区

1、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指北纬66.5(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

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一洲的陆地和岛屿。(P100图10.1:北冰洋、亚洲、欧洲、北美洲)

2、南极位于地球的最南端,指南纬66.5(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

围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P101图10.2:南极洲、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3、南极地区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素有“冰雪高原”之称。此外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风库”。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自然景观。

4、北极地区终年冰封,降水比南极地区多,但不及南极地区寒冷。

5、企鹅是南极的象征,北极熊是北极的代表。

6、在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7、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底下埋着丰富的矿产;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

资源;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有原始的自然规律。

- 1 -

8、目前,已有18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1985年2月14日在南极洲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1989年2月26日,建立中山站。(记住两个考察站在P101图10.2中上位置)

9、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和平利用南极,1959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

1.亚洲主要位于 东 半球、 北 半球

2.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 七大洲中最大. 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一个大洲。是东

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3.亚洲按地理方位,可分为6个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4.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

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邻。;西南通过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邻。东北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隔。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5.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平原分布在大陆四周。

6.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米,最低海死海-400米。中部高耸四周地势较为低下。

7.亚洲气候特点: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

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8.世界之最

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亚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点。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世界上最高大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是里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贝加尔湖。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

1.1亚洲及欧洲

“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

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

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3.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地形差异:

亚洲欧洲

平均海拔高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对高对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小

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

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

广。

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

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1.2 非洲

国家最多的大洲:“阿非利加”是“阳光灼热”。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非洲有54个独立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国家。非洲大陆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为“高原大陆”。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

炎热的气候: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气候特点:气温高;干旱地区广;气候类型成南北对称分布。

丰饶的资源: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富饶大陆”。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亟待发展的经济:

1.3 美洲

“新大陆”: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南北各异的自然环境: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移民与经济

第二章 了解地区

2.1 东南亚

包括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

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

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有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河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日本被称为“地震国”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中南半岛 山河相间 由北向南

马来群岛 地势崎岖 短小湍急。

马六甲海峡: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

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富饶的矿产: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泰国天然橡胶和

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石油,马来西亚的锡都居世界第一位。

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

区则人口稀少。

2.2 南亚

南亚次大陆: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

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三大地区:喜马拉雅山↓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一年分三季:三季分为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至次年2月为凉季

宗教与社会:佛教;印度教;巴基斯坦伊斯兰教。

人口与经济: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2.3 西亚

五海三洲之地: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亚洲;非洲;欧洲。这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

干旱环境中的农牧业:农作物需要引水灌溉,以色列国做得最突出。

阿拉伯国家: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

世界石油宝库: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石油输出路线:

2.5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其经济为多元化,以制造业为

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和繁荣的旅游业。

2、欧洲联盟是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政治经济联系强。目前共有25个成员国,使用统

一货币欧元。

3、英国首都伦敦,法国首都巴黎,意大利首都罗马,德国首都柏林。

4、欧洲西部大部分为北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地形以平原为主,畜牧业发达,人

们称牧草为‘绿色金子’。英国畜牧业占全部农产值的70%。荷兰、丹麦是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国。

5、欧洲西部旅游地多,英国的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西班牙的

斗牛、挪威的峡湾风光等。

国家: 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

地形、半岛:斯堪的拉维亚半岛 西欧平原 波德平原 阿尔卑斯山地 ④亚平宁半岛海洋、海峡:⑤挪威海 ⑥北海 ⑦波罗的海 ⑧英吉利海峡 ⑨地中海 ⑩直布罗陀海峡

第4篇:七年级道法提纲

第一课 中学时代p2页

▲1.中学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生命给了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

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机会:(1)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2)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3)丰富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4)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

挑战:(1)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2)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3. 理想的“我”是怎样的?

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4.我们应怎样度过中学时代?

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5.什么是梦想?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少年梦想有什么特点?)

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为什么要有梦想?(特点)(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4)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6.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已的梦想?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在于不懈的努力。

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②努力需要立志。③努力需要坚持。④努力需要方法

第二课

学习新天地p14页 ▲7.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5)学习没有终点。

▲8.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重要性)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2)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3)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4)学习能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9.如何学会学习?

(1)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2)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3)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

第三课 发现自己p25页

10.我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原因: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 ▲11.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1)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2)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12.我们怎样认识自己?

(1)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2)自我评价:(方法是A自我观察和分析B与他人比较) (3)他人评价

13.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对正确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 (1)自我评价的意义:

①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 ②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2)他人评价的意义:

①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②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14.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15.怎样接纳自己?

(1)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①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②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 ③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2)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16.怎样欣赏自己?学会欣赏自己有什么意义?

(1)要求:①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

自己为他人的奉献。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2)意义:①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

②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17.怎样做更好的自己?

(1)需要扬长避短。

(2)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3)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4)要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服务社会。(5)学会接纳和欣赏自己。

第四课 友谊与成长同行p38页

▲18.友谊有什么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19.友谊的特质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友谊?)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③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20.友谊的澄清有哪些?

(1)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2)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3)友谊不能没有原则。

第五课 交友的智慧p49页 ▲21.我们如何建立友谊?

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②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③需要掌握具体的交友方法。

22.有助于建立友谊的方法有哪些?(了解) ①面带微笑。②记住对方的名字。③真诚夸赞。

④寻找共同之处。⑤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⑥要保持好奇。 ▲23.我们如何呵护友谊? ①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②呵护友谊,需要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承受并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 ▲24.网络交往有什么特点?

具有虚拟、平等、自主等特点, ▲25.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利:①利用网络可以查找学习资料,网上交友、看新新闻、网上购物,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②也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了交往圈。③在网络中交往,可以满足我们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担现实交往中那么多的压力和责任。

弊:①网络开启了通往世界的又一个窗口,但是有时却关闭了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②网络中存在着违法犯罪和一些不良信息等。 ▲26. 我们如何做到慎重结交网友?

(1)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2)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3)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4)我们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增加真实而贴近的感受。 ▲27.在网络交往中我们应如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1)在网络中要遵守道德和法律,遵守《网络文明公约》(2)对陌生人的邀请,予以回绝;(3)对家庭地址、联系电话、银行账号等个人真实信息要注意保密。(4)要善于上网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或网站。(5)不沉溺网络等。 第六课 师生之间p60页 ▲28.教师的工作有什么特点?

(1)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29.时代对教师有什么要求?(好老师的“四有”标准)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30.为什么老师有不同的风格?

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31.如何对待风格不同的老师? (1)承认并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2)尊重老师的不同。

▲32.什么是教学相长(含义)?

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另一方面,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33.我们怎样与老师交流?(或怎样建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1)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2)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34.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35.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是怎样的?

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36.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或如何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1)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

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①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②基本道德修养,老师是我们③知识的指导者是精神成长的引路人。它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2)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

(3)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7.与老师发生分歧该怎么处理?(了解即可)

(1)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2)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3)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4)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第七课 亲情之爱p71页 ▲

38、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39.家有什么作用?

(1)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2)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40.中国人心目中的家是怎样的?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41、为什么要孝亲敬长?怎样孝亲敬长?

(1)①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2)①尽孝在当下。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该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②学会尊敬、倾听、感恩。

 

42、什么是亲情?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43、亲子冲突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

(1)独立与依赖心理的矛盾。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的差异。

影响: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44、如何化解亲子冲突,和父母沟通?

(1)掌握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2)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3)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4)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45、现代家庭有哪些变化?

(1)现代家庭的结构、规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不断趋向小型化。

(2)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

(3)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46.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这些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47. 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48、家庭成员之间如何和睦相处?(或怎样构建和谐家庭?)

(1)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2)有效交流和沟通。

(3)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问题。

第八课 探问生命p88页

49、生命有什么特点?

①生命来之不易 ②生命是独特的 ③生命是不可逆的④生命是短暂的。

50. 怎样理解“生命有时尽”为什么珍爱生命?

(1)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个体的生命是在无数的偶然性中产生的。每个人的,生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幸运。

(2)在时间的长河里,个人的生命很短暂。

(3)我们每个人都难以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它让我们感激生命的获得。向死而生,让我们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

51、怎样理解“生命有接续”?

(1)在人类生命的接续中,我们总能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2)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3)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还包括社会关系中的生命、精神信念上的生命;我们在身体上接续祖先的生命,也在精神上不断继承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

52、为什么要珍爱他人的生命?(或生命至上的内涵)

(1)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2)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 53.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2)生命是坚强的有力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3)生命是宝贵的,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

54、怎样敬畏生命?

(1)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对生命的敬畏是内心的自愿选择。

第九课 珍视生命p99页

55、为什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

我们的生命以身体为基础,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

▲56. 怎样爱护身体?

(1)关心身体的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珍视自已的肉体生命。 (3)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

57、如何正确认识养护精神?

(1)我们每个人活着,除了要关注生理需要和身体健康,还要过精神生活,满足精神需求。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守护生命需要关注并养护我们的精神。(意义)

(2)我们的精神发育,需要物质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一方面,过度的物质追求、物质攀比,容易使我们丧失对真、善、美的体验,丢失精神世界的财富。另一方面,即使在物质贫乏、外部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只要我们守住自己的心灵,仍然可以看到真、善、美。(物质与精神发育的关系)

(3)守护精神家园,我们不能丢失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在个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发扬民族精神。(怎样养护?)

58.什么是挫折?我们生活道路上遇到的阻碍、失利、失败。

59、人们对挫折不同感受和行为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是人们对挫折的认识和态度不同。

表现: ①面对不同的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②即使遭遇同样的挫折,不同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反应也是不同的;③同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时期,对于挫折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行为反应。 ▲ 60.挫折有什么消极作用和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使人产生难过、失落等负面情绪,容易让人消沉。

积极作用:生活中的挫折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得意时,挫折会使我们更清醒,避免盲目乐观、精神懈怠;失意时,挫折会使我们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经验。

▲ 6

1、怎样发掘生命的力量,战胜挫折?

(1)增强生命的承受力、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2)培养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意志。 (3)借助外力,向他人寻求帮助。 (4)掌握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

第十课 绽放生命p111页 ▲6

2、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2)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自己的责任;(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6

3、为什么探索生命的意义?

(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6

4、为什么说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1)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

(2)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

6

5、怎样丰富自己的生命?

(1)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2)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 6

6、如何实现拒绝冷漠,关爱生命?

(1)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

(2)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善待他人。

(3)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

▲6

7、怎样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1)伟大在与创造。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职位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2)做好本职工作,完成职责的人的人生是有意义的。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

(3)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68.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

(1)拒绝贫乏,充盈生命。(2)拒绝冷漠,关切他人(3)在平凡中创造伟大。

上一篇:工程部紧急应急预案下一篇:社区三下乡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