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2022-12-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资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

[摘要]中国梦本质上是实现现代化的梦。资本是生成现代社会的核心力量,具有历史必然性,同时也因其自身悖论而内含自我否定性。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做到接纳资本与驾驭资本的统一,正确发挥资本自我增值和创造文明的双重功能,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

[关键词]资本;资本逻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

[文献标识码]A

[

[收稿日期]2013-10-10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论当代中国道德体系的构建”( CXJJ-2012 -415)。

[作者简介]李勇(1981-),男,河南商丘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吴大庆(1975-),男,江苏金湖人,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理想[1]。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再次重申了这一伟大理想,明确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现代化的内涵是实现中国梦的最本质规定,它规定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它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物质根基。把握中国梦就是要坚定把握现代化建设和现代性发育的核心内容,自觉把握历史进程,寻找、把握和驾驭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资本,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回归人的本质力量,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握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资本,要求我们从马克思关于资本形成和运作的来龙去脉中去认识,从“物质资料——社会关系——权力”三位一体的内涵中去领会,从资本作为历史进步的必然性和历史过渡的自否性中去体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径选择中去驾驭。

一、马克思主义 “资本”理论的哲学基础

(一)西方孤立的原子式的个人和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在社会关系中相互生成的个人之间的区别。

西方哲学建立在孤立的、互不相关的原子式的个体考察的基础上,从而割裂了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忽视对特定事物过程的考察,故而将认识停留在事物表面,在对资本的理解上也不可避免地从物质资料的意义上去理解。马克思注重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考察世界,通过事物间的彼此作用、相互生成的关系来考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资本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对其本质和规律的探究同样需要通过对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关系来实现。资本以物的关系为表象,实质上体现着实践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二)资本的三个维度。

马克思认为,能够被资本支配和使用的“自然力”有三种:一是劳动力,即人类生命体的“自然力”;二是自然界的“自然力”,如水力、矿藏、土地肥力等自然资源;三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即人们的劳动关系中所蕴含的生产力,如协作与分工等等[3]。由此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资本的三个维度:物的维度、关系维度和权力维度。

不少西方经济学家详细研究了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要素)的资本,揭示了资本自我增值的属性,指出了资本生产所依靠的物质依托,以及货币、财富、生产设备对于产品生产和价值增值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斯密在《国富论》中这样分析资本:“他的全部资财于是分成两部分。他希望从中取得收入的部分,称为资本。另一部分,则供目前消费。”[4](P62)马歇尔则指出:“因为缺少一个简短的通用名词来代表一切人们要得到的东西,即满足人类欲望的东西,我们姑且用财货这个名词来代表它。”[5](P74)萨缪尔森认为:“资本是一种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资本(capital) (或资本品) 是一种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 一种本身就是经济的产出的耐用投入品。”[6](P232)

应当说,马克思并没有完全否定资本的物的维度,他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资本不仅包括生活资料、劳动工具和原料,不仅包括物质产品,并且还包括交换价值。资本所包括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所以,资本不仅是若干物质产品的总和,并且也是若干商品、若干交换价值、若干社会量的总和。”[7](P345)

马克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没有停留在物的表象层面认识资本,而是深入到深层的关系中去把握,指出资本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7](60) ,“如果说,劳动力只有在它的卖者手中即雇佣工人手中才是商品,那末相反,它只有在它的买者手中,即暂时握有它的使用权的资本家手中,才成为资本。正如人类劳动力并非天然是资本一样,生产资料也并非天然是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产资料才取得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正如只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条件下,贵金属才获得货币的独特的社会性质,货币才获得货币资本的独特的社会性质一样”[8](P44)。这种关系具有历史具体性,是历史特定发展阶段所生成的关系所赋予的。资本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商品的再生产,同时也是人与人关系的再生产。

马克思指出:资本作为“独立的社会力量,即作为一种属于社会一部分的力量,通过交换直接的、活的劳动力而保存并增大自身。除劳动能力以外一无所有的阶级的存在是资本的必要前提。只是由于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支配直接的、活的劳动,积累起来的劳动才变为资本。”[9]( P726)资本对于劳动的统治和支配地位,也就构筑起了一种权力关系。资本作为一种社会权力,决定和维持着自身生产的制度安排和秩序规则,强制推动着生产、流通和文明创造的进程。资本作为一种权力,推行着强制生产的逻辑、强制消费的逻辑,还推行着强制推销自己文明的逻辑。“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7]( P276)无论动机如何,相对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言,资本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三)马克思资本内涵的当代再显现。

就资本的物的维度而言,资本作为现代生产关系的体现形式与资源整合形式值得借鉴。资本以最大的效率借助于科技的力量,迅速扩张着生产力的总量。 “一旦资本成为资本,它就会创造它自己的前提,……资本不再从自己的前提出发,它本身就是前提,它从它自身出发,自己创造出保存和增殖自己的前提。”[10](P108)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 [10](P 356)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才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11](P576)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动员一切积极因素大力发展生产力无疑成为第一要务。

就资本的关系维度而言,我们在把资本的本质界定为经济关系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社会其他领域各种关系的变化,看到由此引起的整个社会的变迁。马克思这样描述:“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7]( P275)一切变革的最终依据只能从经济关系中去寻找,中国的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同样要到基本的经济关系中去寻找,而不能单纯从上层建筑上着手。就资本的权力维度而言,我们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资本的运作设立合理的边界。

资本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下成为独立的驾驭人的力量,取得了对人的支配权。“就是在那些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里,如果说财富包含了对人的支配,那它主要地、几乎完全地是依靠和通过对物的支配来进行对人的支配的。”[12](P193) 到了资本主义时期更是如此,“变得空虚了的单个机器工人的局部技巧,在科学面前,在巨大的自然力面前,在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面前,作为微不足道的附属品而消灭了;科学、巨大的自然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并同机器体系一道构成‘主人’的权力”[13](P487)。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资本的无限扩张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导致的是物对人、对社会的统治。这正是资本内在否定性的重要现实来源。

二、历史进步的普遍规律:徘徊在必要与“恶”之间

我们在正视“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一历史事实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内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7]( P277) 。“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的本质与产生根源,通过资本的力量的运行过程来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与历史规律,是马克思的最重要发现。”[14](P12)这一点启示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全面评价资本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功过是非。资本在创造文明、发育现代性方面功不可没,同时又孕育催生了经济悖论、社会悖论、生态悖论、人的发展悖论。

(一)资本出场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是在交换关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出现的。资本产生的必要前提是存在货币,资本是以货币从而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财富为起点的。劳动力成为用于交换的商品,从而使货币成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由于劳动是雇佣劳动,劳动的目的直接就是货币,所以一般财富就成为劳动的目的和对象。作为目的的货币在这里成了普遍勤劳的手段。生产一般财富,就是为了占有一般财富的代表。这样,真正的财富源泉就打开了”[15](P176)。

资本推动了人类文明主导产业的变革,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人们的生存面貌焕然一新。“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7](P275)

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需求多样化的必然产物。人们在出现分工以及劳动的独立性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商品交换,并且出现了市场。然而,有商品交换和市场并不代表就有市场经济。工业文明的出现,推动了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了人们利益实现方式的变革,也不断地把人们无情地卷入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之中。

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力量,就孕育出了市场经济。而利润的最大化就是企业经营者的首要目标,从利润中不断积累资本,继而在下一次商品流通中完成资本的增值,不断地、永续地扩大自己的利润则是商品生产者不可移易的根本原则。

资本逻辑推进了工业文明的扩张,造就了城市这一特殊的人类生存空间。资本逻辑与理性的力量结合,催生和巩固了人们的平等意识、契约意识、责任意识、民主意识、主体精神等等,使得现代化的进程突破原先的经济的藩篱,不仅根本改变了原先的经济秩序,而且也重新塑造了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秩序。

(二)资本逻辑造成经济悖论、生态悖论、人的发展悖论。

资本逻辑必然会演绎出资本主义的重重危机,社会主义正是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才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之上的。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同时作为物质资料的存在和作为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存在,由此产生了不可克服的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人的社会关系上,是经济悖论;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生态悖论;归结到人本身,则是人的发展悖论。

就资本的社会关系而言,最基本的关系无疑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关系。资本扩张的实现依赖于价值的实现,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商品交易行为的完成,而人们交易行为的实现必然以有效的支付能力为支撑。而资本扩张的另一面则包含对预付的劳动力资本的压缩,导致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诱发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无限竞争性,又使得资本拥有者无力阻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投入竞争的需要使得这一悖论不断循环。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资本逻辑必然导致生态悖论,机器的力量又肆无忌惮地以大自然作为征服对象,自然环境不断遭受污染,人们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当资本力量向自然界全面殖民化之时,也同时就是向人类的深层本质的殖民化。当资本驱动工业机器用废水、废气来污染自然之时,也同时在污染着已经与自然界建立了深入的内在联系的现代人的生命机体;当资本力量驱动人们将自然规律变成资本增值的手段之时,也在对人类理智进行深度的殖民化,摧毁着人们内心求真好奇的精神,把每个人都转变成机器般的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理性经济人’;当资本驱动工业机器摧毁自然生态环境而建立起钢筋水泥的森林之时,也同时对人类心灵进行深度的殖民,摧毁着人类灵魂深处的美学情感而建立起冷酷无情的金钱王国。”[16](P442)鲁品越先生淋漓尽致的剖析,充分揭示了资本对于作为人类“无机身体”——自然界的无情破坏。

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反观人的发展,资本逻辑最终导致人的发展悖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日益变为单向度的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渐渐地去掉神圣外衣, 赤裸裸地展现为资本化和货币化, 这反映到人们的内心世界, 就表现为人的价值理念的理性化。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改变了两大阶级的结构和功能, 使他们不再成为历史变革的动因。维持和改善现制度这个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利益, 在当代社会最发达的地区把先前的敌手联合起来了。”[17] (P4)现代性的发育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又使人们沦为物性化、货币抽象统治的奴隶。人成为物性化过程的一个纽结、一个奴隶。机器成了主人,而工人却成为机器的奴隶。工人与自己的产品、与自己的劳动、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现实充满悖论,然而回到过去已不可能。资本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无可否认,从物的维度来看,资本是中性的,无所谓“善”与“恶”;从社会关系和社会权力的角度来看,私有财产和私有制的生产关系则是这种“恶”的根本缘由。马克思正是从这一点上预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9]( P185)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其在历史和制度的制高点上为扬弃资本逻辑创造了前提。

三、一与多:中国现代社会生成的内在呼唤与世界潮流

中国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进步规律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是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精髓,也是我们尊重、运用和引导资本逻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依据。

马克思不乏对资本逻辑的批判,这与他所处的生活年代面临的阶级对抗和阶级矛盾的现实是分不开的。我们不应当固守马克思的具体观点,而是要更注重他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和创造精神,从探索事实世界的过程入手,进行新的价值审视。把握了这一点,就可以使我们避免将马克思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判断误读为一般的价值判断。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引入资本逻辑,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并实现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道路抉择与接纳资本逻辑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国家大都试图通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尽快消灭商品货币关系,从而消灭资本逻辑繁衍生息的土壤。这一点应该说是有着“理论依据”的。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曾是现实社会主义孜孜以求的目标,马克思正是在分析消灭商品拜物教时提出了计划经济思想,在现实社会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的计划经济思想需要寻找社会公正与社会合理的有效途径,未来的无产阶级国家将用有计划的生产组织代替资本主义生产中占统治地位的无政府状态的市场经济。列宁曾经说过:“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18](P123)列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苏维埃政权面对国际垄断资本包围的残酷事实,果断结束了带来危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允许商品货币关系的“新经济政策”,并且大胆推行国家资本主义,很可惜,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很快就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对此,邓小平这样评价到:“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19](P139)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马列著作中找到我们行动的指南?邓小平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9](P382)我们就是要把握精髓,在千头万绪中找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生产力最终决定作用是不能否认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20](P33)“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资本主义可以被彻底战胜,而且一定会被彻底战胜,因为社会主义能造成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21](P521)

中国也试图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来消灭资本逻辑的生存空间。可以肯定,中国共产党人胸怀为民服务和复兴中华的远大理想,试图凭借高度集中的权力运行机制集中力量实现祖国强大的雄心壮志。在这一体制下,我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文革”前,“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22](P310) ,这是计划经济的历史功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和人们利益格局的多样化,更主要的是公有化程度超越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计划体制及其依赖的所有制实现方式越来越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在“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下继续大力推进改革事业。实践表明,市场作用发挥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也比较好。

(二)社会主义现实形态与理想形态的内在张力。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要解放思想,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大胆引进资本逻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在资本完全实现了自我否定以后所建立起来的各方面天然优越于资本主义的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正如同列宁所说,是在“帝国主义统治链条最薄弱环节”中首先取得胜利的落后国家的基础上建立的。中国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首先是一个历史习惯深厚的传统印记很深的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极不成熟的、发展很不平衡的社会主义,远远不是理想形态的社会主义,故而教条主义地照搬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社会主义的具体论述和做法显然会在实践中碰壁。

准确判断现实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现实依据,任何一个脱离现实的理想最终都会落空。列宁指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23](P217)这与我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相通的。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必须冲破历史的禁锢,用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人类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中国,只有在首先将生产力这块蛋糕做大的前提下才能找到坚实的物质根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资本的力量就在于突破时空限制,追求自身的普遍性。将自身民族历史融入世界历史的自觉意识才能持久唤醒国人的开放意识。“资本不可遏止地追求的普遍性,在资本本身的性质上遇到了界限,这些界限在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会使人们认识到资本本身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大限制,因而驱使人们利用资本本身来消灭资本。”[15](P390-391)中国的时空方位和国际环境、历史进程的内在逻辑都呼唤着资本力量在当下中国的出场。

(三)中国运用资本的制度特色。

资本逻辑必然会演绎出资本主义的重重危机,社会主义正是作为扬弃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才出现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诚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的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这些特点,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以上这些,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资本主义无论如何不能摆脱百万富翁的超级利润,不能摆脱剥削和掠夺,不能摆脱经济危机,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绝望。”[24](P166)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还不完善,但是终究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制度的改革日益彰显其自身的优越性。

社会主义制度下,我们在坚持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探索公有制的新的实现形式,确立公有资本的主导地位,并以平等开放的姿态迎接各种所有制资本参与市场竞争,将其他所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充满理论自信地指出:“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要支持和引导,不断总结经验,使之逐步完善。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尤其要提倡和鼓励。”[25](P20)

超越阶段,盲目蛮干,只能是“唐吉诃德的荒唐行为”。我们对运用资本逻辑应当有信心、有勇气、有胆量。邓小平指出:“多搞点三资企业不要怕,只要我们头脑清醒就不怕。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 [19](P372)很明显,邓小平所提及的这些企业毫无疑问是资本逻辑在推动着自身的发展,而且是非公有制的。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存在反作用,人民民主制度可以规范和确立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实现公有资本的权力功能,从而保证物质财富与社会生产关系向着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方向完成自身的再生产。

四、科学发展、节制资本与实现中国梦

资本逻辑是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资本扩张逻辑,资本逻辑的内在辩证启示着我们在道路抉择上的行为的辩证。资本的物质资料属性与关系属性(含生产关系和权力关系)的内在对立统一,决定了我们对资本逻辑认识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内在制度的规定启示我们避免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的内在悖论,而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则要求我们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物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资本,投入社会经济系统内部而使其自身得到增值,从而使整个经济系统不断扩张。因此,资本逻辑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运用资本力量、遵循资本逻辑的成功。资本逻辑是发展的逻辑,但并不一定是科学发展;要科学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一)合理引导作为物质资料意义上的资本的自我增值的功能,为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资本的自我增值功能首先源自作为物质财富的代表。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促使资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正是据此功能,资本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运行规则以及监管体制,都应以培育规范的、无歧视性的、高度竞争和高效率的市场为目标。积极进行资本市场的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政府行为,强化有效监管,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改制,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资本将剩余价值投入生产体系进行扩张以实现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增长。资本扩张与流动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资本的逐利性决定其利润率低的行业向利润率搞得行业流动,这种流动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我国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市场环境中,因为工业拥有着相对于农业的高效率,工业产品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农业产品。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资本的利润率普遍较高,这就促使资本和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的产业结构在资本扩张与流动过程中得到了合理的调整和优化。剩余价值由资本有机构成低的行业向资本有机构成高的行业转移,这会淘汰一些落后产业,有助于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二)合理引导资本逻辑创造文明的功能,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服务。

资本创造文明的功能源自于资本的社会关系属性以及背后的权力属性。资本逻辑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引发了经济体制的转变,从而不可避免地将社会变迁的动力从经济基础拓展至上层建筑,从国内的变化到与国际交往的变化,广泛而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中国的文明面貌。因此,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发挥资本逻辑的正面功能,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互动关系,在建设强盛中国的同时,将文明的触角伸向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的各个领域。资本逻辑催生了政治生活的理性化,有助于从依赖于领导者个人魅力的人治模式走向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法制模式。资本逻辑在运作的过程中催生人的主体意识,使得“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也会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我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资本在扩张过程中也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服从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律。这些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能量所在。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7] (P276)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社会主义只有在世界范围内赢得对资本主义的胜利,才会最终在全球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只有在世界范围内吸收资本主义所拥有的全部优秀基因,才能彰显出自身的优越性。资本主义全球化给世界带来了好处,它打破了本土的封建主义束缚后,输出的资产阶级政治理念具有历史进步性,为古老民族从封建、奴隶乃至传统部落制度中解放出来提供了思想和政治武器,它“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底下唤出来的大量人口。”[7](P277)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也必须大胆采用,如此,圆梦的中国才能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从以资本为轴心向“以人为本”转变,是社会主义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合法性来源之一。为发展而发展,还是为人而发展,是是否坚持科学发展的试金石。毋庸讳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资本作为财富的一般形式——货币——的代表,是力图超越自己界限的一种无限制的和无止境的欲望”[15](P297)。 而资本家“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创造剩余价值”[26](P269)。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都是为了把广大劳苦大众从旧制度的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成功之处就在于这样的历史选择符合了人民的要求和历史的潮流,也是响应了“以人为本”的道义召唤。然而,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我们应当说这一点还做得远远不够,但是我们相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避免资本主义内在危机创设了优越的制度前提。

(三)正确认识资本逻辑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过渡性,将之还原为人的发展逻辑,引入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进程。

首先,必须肯定资本将长期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发挥作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立足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如此才能脚踏实地地迈向现代化的光辉彼岸。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脱胎而来,现代性的基因极为匮乏。当代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否定了资本主义, 但并未超越资本逻辑统治的全球化时代, 因此,它们仍然需要在资本逻辑中运行, 仍然需要利用资本的力量来发展自身。事实上, “资本”不等于“资本主义”。早在形成资产阶级社会以前遥远的古代, 资本就开始了它的“太古形式”, 这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样的。中国要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必须要以雄厚的物质实力为基础,要圆中国梦,就必须实事求是地肯定资本逻辑的正面价值。

其次,需要明确资本逻辑必将会伴随着“物的依赖性”社会的终结而成为历史。资本逻辑是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其运行的历史辩证逻辑必然和相应的社会形态密不可分。众所周知,马克思除了社会形态的“五分法”以外,还有“三分法”。他指出:“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10]( P52)随着资本内在矛盾运动的纵深发展,随着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伴随着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产品经济最终取代商品经济,资本逻辑赖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制度和机制基础不复存在,资本逻辑也必然伴随“物的依赖性”社会的终结而成为历史。但是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现实的社会主义不是已经继承了资本主义发达生产力的成熟的社会主义,而是有着许多前资本主义因素的落后的社会主义,因而在现阶段必须承认和发挥资本逻辑的正面作用。

最后,科学地、历史地运用资本逻辑为实现中国梦服务。中国梦是复兴中华民族的梦,是中国人民的梦,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梦,也是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实现的梦。

传统发展观依靠GDP的数字宣示,充满着对自然界的技术殖民,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蔓延,导致生产难以为继。而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下发挥资本的作用只能导致经济悖论、生态悖论和人的发展悖论。资本主义制度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终究要走入历史。零增长的主张对于一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更是荒诞不经。

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资本逻辑最终要让位于人的发展的逻辑。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及其优越性的深入充分的发挥,资本便愈加让位于人的生命存在的逻辑,扬弃原先的所有制关系,在新的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实现人类的“诗意栖居”。

历史早就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力量。历史的辩证法启示我们,市场经济和资本逻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实反复告诫我们:不要逾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还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历史的教训、现实的召唤、历史的辩证法都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地对待中国梦实现的有效且重要载体——资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1).

[2]习近平. 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03-18(1).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6]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微观经济学(第18 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鲁品越.深层生成论——自然科学的新哲学境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7]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导言[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18]列宁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5] 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刘绛华

作者:李勇 吴大庆

第2篇:青年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

[摘 要]青年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基石,而文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尤显重要。了解中国青年文化现状,探索青年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推动中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关键词]青年文化;中国梦;文化建设

[

1 中国青年文化现状

1.1 青年文化的认知

(1)青年文化的定义。“青年文化”最早被用来指青年的生活模式,后在社会学研究中得以广泛应用。美国著名社会学者T.帕森斯曾给青年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青年文化是由青年人共同分享的独立的文化系统。一种或多或少不同程度的不负责任的青年文化与强调职责、服从和生产劳动的成人观念存在着冲突。青年文化强调放纵无羁的生活方式,抗拒成年人对他们抱有的期望和约束”。[1]我国的五四运动则以“救亡(政治上)和启蒙(文化上)”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近代青年文化发生的标志,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中国青年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而复兴,也是以其流行的“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出现为标志。[2]

(2)青年文化的特征。青年文化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青年特点的价值和认知体系,是青年认知方式、表达方式和生存方式的重要体现。从参与的主体来看,青年文化最具成长性和可塑性;从文化的传承发展来看,青年文化最具创新性和先导性;从文化的表现形态来看,青年文化最具多样性和个性化;从文化的传播规律来看,青年文化最具时尚性和流行性。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尊重文化建设的一般规律,又要尊重青年文化的特殊规律,把握好这二者规律的有机结合。

1.2 青年文化群体需求

(1)大学生群体文化需求。当代青年学生生活在一个更为开放和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影响青年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因素、环节日益增多,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群体特点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时代特征日趋明显,这些都对大学青年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3]只有了解其需求,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大学生希望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轻松学习和生活。他们渴望参与社会实践,渴望参与社会组织的文育活动,展示自身才艺;他们渴望理解和沟通,渴望平等的交流,渴望扩大人际交往,希望获得学习、情感、交往方面烦恼、困惑的指导。

(2)白领青年群体文化需求。白领青年自身所受教育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追求职业成功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白领青年渴望人文关怀,希望扮演多元社会角色,关注自我感受和自我实现。他们需要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和契机,需要轻松愉快的文化活动,帮助他们排解工作中的竞争压力和心理困境,扩大他们的社会交际和文化参与。

(3)农民工青年群体文化需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镇一体化的推进,促使大量农村年轻人失去土地进城务工,城市外来务工青年数量日益增多,他们因文化程度低、工种不好,业余生活枯燥,加之远离家乡,常常感到生活的孤独与无助,更加渴望被人关心、受人关注。他们渴望良好的生活环境,渴望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4)待业青年群体的文化需求。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待业青年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人的沉重压力。他们渴望学习符合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接受就业介绍、指导和岗前培训,尽快改变现状,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需要积极的文化进行引导,建立积极的人生目标。

2 当前青年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文化建设中,青年是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生力军。与此同时,当前青年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①现有的青年文化建设中,制度不健全、阵地建设缺乏、理论研究落后和青年文化工作者流动加快的问题突出,难以真正满足青年的文化需求;②由于自身的经历局限、心理特点等,青年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甄别和选择能力还比较欠缺,存在着盲从和依赖;③经济社会中,存在不同程度夸大金钱作用和贬低精神追求的现象,侵蚀了部分青年的理想和道德。

3 青年文化建设的路径

3.1 建设青年文化组织系统

把青年文化社团作为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力支持青年文化社团开展健康有益、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活跃青年的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青年文化社团在培养文化人才方面的作用,通过社团活动发现、培养一批青年文化骨干。加强青年文化社团的管理,推动青年文化社团健康发展。

共青团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既有思想性、政治性的一面,又有社会性、群众性的一面,这就决定了共青团组织在青年文化建设当中,必须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助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实施青年文化建设、指导和帮助各类青年组织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改善社区文化环境。因此,应建立以共青团为主要力量的三级青年文化组织系统。一是青年文化建设领导机构,包括区级党政领导、共青团及文化部门主要领导,负责统筹全区青年文化工作,形成青年文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二是青少年文化建设执行机构,包括街道、驻街各单位团组织联合组建的青年文化组织,整合社区资源,根据全区统一安排,结合社区实际情况,负责组织、协调、管理社区青年文化建设的实施;三是青年文化建设基层组织,包括各团支部和各活动小组,协调落实上级安排的阶段性任务,同时以需求为导向,组织青年开展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参与青年文化建设。

3.2 建设青年文化能力素质培养系统

青少年素质与能力培养系统是青年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容。青少年素质与能力培养系统主要应当包括青年心理咨询中心、青年艺术教育中心和青少年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等。开展对青年心理咨询、心理调节的基本训练、及时有效、全面系统地向青年提供心理素质的训练与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对青年的文化艺术需求加以规范指导,广泛提高青年艺术修养训练的步伐和质量;针对社区待业、下岗与外来务工等特殊青年群体,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并且从资金技术上广泛寻求多方支持,真正为他们解决就业和生活困难。

3.3 建设青年文化活动系统

随着社会多功能建设系统的不断完善和蓬勃发展,现代化的、能充分满足青年文化需求的各类活动阵地,越发显现出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必须跟上青年的文化需求。当前,城市社区的普遍情况是,文化设施不足,设备陈旧,场地缺乏。文化阵地不足的矛盾愈加凸显。因此,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青年文化建设的硬件水平才是完善社区文化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中统一考虑。另一方面鼓励民间、个体投资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建一批较为先进的社区文化馆、图书馆、文体活动中心、娱乐室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充分调动各类青年群体,最大限度地实现青年文化资源共有、共享,提高青年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4 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青年所特有的成长需求、青春活力和创造激情,决定了青年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中最具成长性、最有创造性、最富活力的组成部分和推动力量。青年与文化之间的这种深刻联系,决定了青年的成长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哺育,尤其是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下,青年的文化创造日趋活跃,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青年文化建设,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青年文化建设要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继承中国民族优秀传文化为重点,并成为文化建设的良好基础和价值导向。

青年文化建设,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为青年提供对象化服务,满足多样化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

青年文化建设,是抵御外来不良文化冲击侵蚀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大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输出电影、音乐、游戏光盘等文化产品的形式,传播其价值观,进行文化渗透。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增强青年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与侵蚀。

青年文化建设,是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当代青年日益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因此,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需要借助文化的力量。加强青年文化建设,构筑文化育人体系,引导青年在参与活动中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启迪智慧,提高修养,做到知识的长进与思想的提高同步,身心的享受与精神的陶冶相融,这是服务青年,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5 结 论

未来社会的最高竞争,是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同时也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纽带,能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时下的青年,是先进文化的追随者、受益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大力加强青年文化建设,促进青年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生机勃勃的继承者、实践者和创造者,为早日实现中国梦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加]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13.

[2]刘日知,黄禧祯,黄南冰.青年文化引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9,12,111.

[3]周杨.建设青年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J].青年文学家,2012(3).

作者:赵方

第3篇:构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想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必须付出多方面的努力。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构建中国梦的一条重要途径。本文研究并且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提出了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 文化建设; 问题与成因; 对策研究

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之后,如何构建中国梦的美丽蓝图就成为人们经久不衰的热门话题。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构建中国梦的一条重要途径。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事关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着力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其实质“生产发展”是根本,“乡风文明”是灵魂。文化建设是实现乡风文明的关键,构筑新型、健康、科学的农村文化,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村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一项重大的文化科研课题。[1]

一、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体现了中国梦的正能量

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国梦的正能量。

1.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打破传统文化中的家族局限,增强农村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意义重大。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用适应新农村发展的现代理性文化思维和价值取向来替代传统农村文化观念和传统保守思维,可以不断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和发展活力。

2.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就是要让农民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农村文化的贫困性、封闭性、边缘性、单调性、落后性,用科学的先进的文化改造农民的头脑,实现农民由传统思维、习惯向现代新型农民的革命性转变,成为推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的主力军。

3.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帮扶作用,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以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培训教育,注重对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和文化素质,这既是适应世界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中国梦的现实需要。

4. 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四化都与农民密切相关。实现四化的关键,就是要使农业比重下降和农民数量减少,就是要使农民具备城镇化的思维、素质、修养和能力,就是要造就具有城镇化文化理念的现代农民、新型农民,就是要使农民在本质内涵上得到重大突破和提升。二、构建中国梦、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在农村构建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必须加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就目前的中国国情来看,进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客观的、科学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

1. 农村文化设施短板现象严重,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中国文化报“农民文化需求调查”反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问题和困难仍十分突出。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对17个省(市、区)2749个村庄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公共文化薄弱,发展很不平衡。被调查地区53%的村庄在近年中有过公共文化娱乐活动。上海和浙江农村举办公共文化娱乐活动的比例最高,超过90%,贵州、内蒙古和广西比例最低,不到27%[1]。究其根源,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政府职能的缺位,投入保障机制的不确立,造成资金投入少、历史欠帐多、设施薄弱等问题。

2. 专业文化人才严重缺乏,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和畸形消费并存。中国科协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全国城市人口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为4.2%,而农村居民中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0.7%,农村具备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仅为城市人口的1/6。[2]文化队伍存在萎缩、萧条、人才荒等突出问题;据《广西统计年鉴》报道,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文化消费452.25元,农民是127.69元;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869.16元,而农民只有173.17元。从2000年至2009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了2.64倍,但文化消费增速低于GDP增速。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但用于“红、白、灰”等文化消费却不少。城乡二元结构,重城市轻农村是造成人才问题的根本原因;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素质低,审美价值缺失是导致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和畸形消费的主要原因。

3. 农村农民文化贫困问题十分突出,农村文化环境受到不健康文化的冲击和挑战。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落后,农民精神空虚,文化贫困问题突出。由于我国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较多,导致农民文化层次低、知识贫困,文盲半文盲比例大;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落后积重难返且体现在各个方面,尤其体现在文化观念上。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有益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农村文化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市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不占领,就会被畸形文化、不健康文化所占领。

4. 农村文化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问题更加突出。农村发展中经济“腿”长、文化“腿”短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维模式影响,重经济轻文化,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也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区域农村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在雄厚经济力量的支撑推动下,实现了本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农村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投入大,成效明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相对落后地区,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经济实力的不足,造成农村文化教育、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落后,无形间又加剧了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形成了文化发展中的“马太效应”。三、构建中国梦、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

的实现途径 构建中国梦的美好蓝图,进行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重点、分步骤地逐步推进,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能够实现的新途径。

1.新农村文化建设既非常重要,又刻不容缓。主旋律文化的繁荣和境界的提升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最高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内容,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文化是生产力,是价值导向。加强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宣传和凝聚正能量,是助推新农村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要引擎,不仅关系到农村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发展战略大局,关系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有知识、懂科学、守法律、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对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提高文化竞争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而深远。

2.制定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条例,出台相关配套的顶层设计政策。从法律层面和顶层设计的角度,通过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立法,用法律规范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重大问题。在政策制定上,依据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的不同实际,按照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在政策上向欠发达地区倾斜,通过加强政策调控和政府投入,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在具体操作中,必须针对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现实状况,科学有效地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框架,增强其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和目标进行量化和细化。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注重对农村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研究,注重对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农村文化资源潜力得到巨大挖潜,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新建文化设施发挥最大作用,农村文化建设迸发和释放出巨大的活力。

3.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要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必须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没有农村的文化发展和繁荣,就无法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文化梦。要突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武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举足轻重,任重道远。

4.必须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政策向农村倾斜。从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扎扎实实、讲究实效的原则,既要抓投入、抓创建,也要抓管理、抓巩固。要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配置调节作用,积极推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主动参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整合农村文化资源,吸引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为农村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大实施文化资源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实行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积极配合,不断发展和完善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不断加强文化平台建设、载体建设。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电影放映以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项文化惠农工作,进一步增强现代文化的辐射能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文化部分别下发的培养“四个一批”人才、实施“人才兴文”战略、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政策意见,通过聚集回归、公开招聘、注重发挥农村文化能人、民间艺人、本土化的文化艺术骨干的作用等措施,形成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智慧和能力竞相喷涌释放。[4]

5.必须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回归。享受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是每一个公民的权益,农村文化建设事业是全党关注、全社会关注的大事。要注重投入保障机制与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由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关注和热心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既是补农村文化发展的短板,还历史的欠帐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再分配的时代性、进步性、合理性、公平性的必然要求,更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投入激励机制和多元化建设机制等有效保障体系与运转机制,出台《农村文化活动奖励办法》等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引导、鼓励、支持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软实力”和“人文竞争力”。[5]

6.必须实现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激活农村文化活力,大力发展农村大众文化,积极开展生态村创建活动,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整个社会加速转型期,主流政治文化的强势地位下降,大众文化迅速崛起。以电视为主要载体的大众文化的中心化是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文化应大力推出榜样和优质偶像,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注重人格、道德品质和艺术才能的有机结合,体现主导文化、高雅文化、精品文化,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创建文明生态村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乡村革命,要坚持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以“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精神充实、环境良好”为主要内容,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恩格斯认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主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7.必须突出农村文化建设,并作为政府职能的重中之重。要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更多地体现出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职能与作用,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我国的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造成三弱的最根本原因是农民素质的低下造成的。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年,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占22.5%,高中程度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4.45%与0.05%,而发达国家的农民受教育年限平均在12年以上。美国的绝大多数农民接受过专业学习、培训和教育,大部分是州立农学院毕业;法国、德国、日本的农民6%以上都具有大学文凭,其余大部分是高、中专毕业生。农民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其自身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三农的发展。为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调控作用,把保障农村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议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支出,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纳入科学发展考核量化,纳入小康社会目标管理,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6]

8.认真研究探索和推广应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已探索出农村文化建设有效的发展模式。如浙江绍兴县坚持政府投入主导作用,加大县级文化建设财政投入,在农村一大批活动室、图书馆、休闲公园等相继建立;山东省菏泽市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引领作用。菏泽学院依托自身人才优势,围绕牡丹文化、水浒文化、戏曲文化、武术文化、天香园艺品牌等地方文化开展研究,积极打造地方文化名片,为当地农村文化发展注入活力。发挥当地政府作用,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菏泽市定陶县把文化设施建到群众家门口,文化舞台搭到百姓心坎上,基本实现了“村村有文化大院、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目标,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按照“政府倡导、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思路,通过资金扶持、引导带动,鼓励农民自办文化社团,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中找到自信,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小戏曲《老来红》、快板《巧媳妇巧计劝公婆》、农家小调《新姑爷送节礼》等120多部,深受百姓喜爱。

总之,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要积极稳妥,又要扎实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调控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火焰越燃越旺,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增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情况总报告[J],农业经济导刊,200711):3-16.

[2]翁伯琦.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科普论坛,2006(9):61-64.

[3]张艳君.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世界理念[J].学术交流,2007(8):169-171.

[4]徐涟.贯彻落实“人才兴文”战略 促进文化艺术繁荣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6-06-22.

[5]徐莉.城乡一体化中构建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体系研究——以成渝地区为例[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2.

[6]谢丽伟.强化基层政府部门执行力刻不容缓[J]. 现代商贸工业,2013(1):41.(责任编辑、校对:陈东林)

作者:王广峰

第4篇:一带一路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总书记分别在13年9月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13年10月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战略。下面我结合时代背景简述一下“一带一路”战略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

关键字:“一带一路”、中国梦、意义

“一带一路”是一种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指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这“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以及欧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维护周边环境,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带一路”打开了筑梦空间。

就本国来说,“一带一路”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1.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从而成功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深化改革。

就与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可使有关国家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建设“一带一路”,能够充分发挥上合组织、东盟“10+1”、中阿合作论坛等现有机制作用,即分别从陆上和海上推进互联互通,拓展开放通道,使相关国家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深化区域合作,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强劲翅膀。同时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找到利益契合点,能够最大限度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内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无论是“东出海”还是“西挺进”,将使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五通”。“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经济合作倡议,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搞封闭机制,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进来,成为“一带一路”的支持者、建设者和受益者。

建设“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不失时机地推动实施这一战略构想,必将为实现中国梦开拓新局面、创造新机遇,必将给世界梦注入更多新动能、新活力。

第5篇: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关键字: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梦。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以及和睦和谐关系为主要内涵,倡导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基础上追求物质与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积累。

二、中国梦的含义。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三、十八大报告中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四、习近平主席对生态文明建设意义的论述。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生态文明建设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

五、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政治方面的意义。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建设生态文明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六、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社会方面的意义。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强调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相统

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特别是环境权益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洁净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需要,而且拓展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域和范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也应该是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都搞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七、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经济方面的意义。随着经济建设的大力推进,生态问题日渐突出,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依托经济发展的模式必须与生态的具体状况相适应,否则,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困境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明晰生态问题对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及影响,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协调生态问题、经济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矛盾,这将对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产生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八、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文化方面的意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深化我国的生态道德文化,推进“中国梦”在文化方面的进步。

结束语: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发展的目标,其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现阶段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同时,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代实现“中国梦”伟大梦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6篇: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

首先要说的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国梦是两件事,但它们交融在一起,相辅相成,互为目的和过程。生态文明示对于全人类而言的一种全新的理想的社会文明形态,而中国梦仅仅是以中国人为主体的社会建设的目标。

从原始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即将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历经依靠自然、改造自然和尊重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个阶段,生态文明之后是否还有新的文明阶段,我们无法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生态文明史到现在最合理的社会文明形态,是必然的趋势。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后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就其字面上来看,生态文明强调的是生态与文明的关系,生态得以平衡发展而后文明得以平稳传递。说生态与人、与社会的平衡是生态文明的亮点,不如说是人类文明终于意识到要在危机来临之前真正把生态考虑到自己的发展战略当中。因此,生态文明包括的不仅仅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的思考,更多的、占主体地位的还是过去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根本目的仍然是让人类文明能够健康、繁荣地延续下去,即发展。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之上的,由于有了工业文明发展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文明基础,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发展。虽然生态文明仍然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重要的目的,但是增加了对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的思考,即过程中要考虑到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以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追求平衡全面的发展,不仅仅在地域和学科领域,还有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的各个方面,以人格、生态和产业为重点。

中国梦的意义很明确,即中国、中国人共同的梦,是一个集体的共同理想和目标,中共十八大上把它定义为“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所强调的特点是“个人与国家、民族利益的一体化”,个人认为这是一个显示粗暴和专制的特征,我更愿意把所谓中国梦的特点理解成所有人(或者不说所有人,只说几乎所有人)都能够有满意的生活和事业——以高素质、思维健全的大众为基础,即所谓的“得通其志”。这其中强调的是个人利益在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化,与国家民族利益达到一个平衡,这样才能真正地说每个人的中国梦就是民族的、国家的中国梦。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共同达到一个可变的、灵活的平衡永远比一个简单粗暴的目标,或者说一个服从和命令、从属和管制的关系要持久和美好得多。

实现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共八大上的内容更多的是对党员提出的要求,并且那些要求在我个人看来空洞而脱离群众和生活。按照基本类别的划分,中国梦主要体现在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目标是一个强大、民主、富裕和文明的国家,而不是一个以一个政党为核心的专制的表面和平富裕的国家。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在替代旧有的社会文明形式的时候,应当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首先是一种现代的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社会文明观念,它必须是全面地考虑到人、社会和自然三者之间的生态的平衡。这是全世界人类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中国现在和较近的未来发展的理想发展方式和目标。如开头所说,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抓住这一个全世界的社会进步和转型的契机,大力建设一个生态文明型的社会,从而保证我们国家持久和快速的发展,以期尽早实现中国梦;要真正实现中国的生态文明型社会,就必须有一个强大、富裕、民主和文明的国家为基础。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互为阶段性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要再具体一点的话,可以这样看:在政治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民主和法制,在这一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一条线是民众素质的提高及观念的转变和进步,另一条则是从制定到实施再到修正的法律体系的完善——尤其在人本和生态的保护方面,从而实现自律和法律的双重约束机制,以保证生态文明实现的可能性,同时在国际上提高中国的影响力,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在经济方面,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与生态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矛盾自然联系得更紧密,实现生态文明,保持自然、社会和人类之间动态平衡是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们的思想和精神文明上,人们在思想上更进一步把生态作为生活和社会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论是艺术还是教育还是科技都应当充分考虑到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社会生态平衡,以形成一个建立在原有的社会伦理道德基础上的更加先进完备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这也是中国梦中人民对国家文化环境的期许。

从总体上来看,政治、经济、文化又都是相互影响和促进的,政治保证经济和文化,经济支持政治和文化,文化推动经济和政治,军事既是这三方的的一个共同成果同时又保证这三方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从世界大环境来看,工业文明的过度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和改造力量的同时也给自然和人类自身带来巨大的伤害,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在现阶段是共同的目标,中国如若要实现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世界强国,必然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恢复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平衡与和谐。

第7篇:群众路线学习心得: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免费

分享

创新

群众路线学习心得: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群众路线是党优良传统,回顾建党以来的90多年,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成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执政宗旨。十八大之后,总书记提出了振奋人心的“中国梦”理论,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人的的亲民、爱民情怀。而在全国上下为实现“中国梦”奋勇拼搏的新时期,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群众路线,同样是我们不能丢弃的重要法宝。

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指明正确方向。方向代表了一种人生理想,代表了一种目标追求,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只有坚持了正确的方向,才能让梦想保持正确的航向,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其要求之一就是要站在群众的统一战线上,让党的一切工作都忠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大局,而这也正是“中国梦”的题中要义。坚持了群众路线,就是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确的智能导航,有利于将“中国梦”定位在“一些为了群众”的航线上,实现长风破浪。

群众路线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目标的实现需要强大的力量驱动,而梦想的实现也更需要有伟大的力量为后盾。“中国梦”是富国强民之梦,要想让“中国梦”照进现实就必须集聚不可战胜的力量。不可否认,任何时期、任何阶段,我们革命和建设都需要力量,而最强大的力量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群众路线把群众摆在突出位置,将全国人民团结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周围,让全国人民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才能凝聚起实现“中国梦”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群众路线,在全国上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勇拼搏的当下,群众路线的重要法宝一定不能丢。只有坚持了群众路线,坚持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线,才能为梦想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中国梦”更快的照进现实。

十八大报告为我党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提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面对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进一步增强全党同志的群众观念,实干精神和廉洁意识,非常必要,合乎时宜。我们有必要对“群众”这一概念进行再认识,认清群众工作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

免费

分享

创新

杂局面,更加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更加扎扎实实地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它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党同志早就形成了一种普遍共识,那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推动者,人民的逐步解放最终要靠人民自己,党的理论和主张只有掌握了群众、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起作用。&p> 老百姓知道,我们往往不知道;老百姓明白,我们往往不明白;老百姓清楚,我们往往不清楚;老百姓是真善美的化身,我们往往成为假恶丑的脏窝;老百姓是对的,我们往往是错的。所以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民主集中制、站稳群众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定要真实了解民意民愿民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民造福。我们党存在的全部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为民造福,使人民不断得到民族解放、政治解放、经济解放、文化解放、社会解放等,直至实现所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资料来源:http:///data/xdth/

第8篇:中国梦的实现

敬爱的党组织:

总书记在带领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那么,作为党员干部要如何在实现“中国梦”呢?首先要凝聚身边的一切力量。 首先是要党员干部扎根基层,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基层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难,但每一份苦难和磨砺都是对年轻基层干部成长的一份财富和资本,在基层岗位,面对的可能是琐碎的事情,但无论事情大小,都要沉下心来,踏实肯干,从眼前的小事做起,从最底层的岗位做起,带着对老百姓那份最朴实的情感,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用青春在基层的沃土中彰显青春风采。

其次,要深刻体悟和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之间的关系。“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是13亿人民的共同期盼,它本质上是无数“个人梦”的汇合。作为党员干部,要有大局意识,看问题站的高一些、看的远一些、想的深一些。当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个人梦”和“中国梦”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大局出发,必要时,个人梦想要服从国家复兴之梦。此外,还要有奉献精神。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必须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努力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始终成为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

汇报人:xiexiebang

第9篇: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 光明日报 》( 2013年06月02日 07 版)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它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力量不是全体中国人民个体力量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各种力量自发性的集合生成。那么,如何才能汇聚与生成中国力量呢?

凝聚中国力量需要中国梦的目标引领。梦想体现了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它本身就是一种力量,有梦想才会有奋斗目标、前行方向和发展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勇于追逐梦想的民族,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不断追梦、筑梦、圆梦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有诸多英雄人物为民族的强盛而不懈奋斗。在新中国的发展历史上,从追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到追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从实现温饱到达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再到实现现代化,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无不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追梦历程。梦想就是方向、就是目标。在共同梦想的目标引领下,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了实现梦想的伟大力量,创造了不朽的人间奇迹,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今天凝聚中国力量,首先要深化对中国梦的科学认识,明确中国梦的目标定位,把握中国梦的价值取向,明了梦想成真的前行方向,在中国梦的目标引领下凝心聚力。

凝聚中国力量需要中国道路的方向指引。追求梦想,离不开正确的前行方向;实现梦想,更需要道路的正确引领。正确的道路可以引领汇聚伟大的力量。回望历史,中国革命的涓涓细流是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引下汇聚成历史洪流,产生了涤荡中国旧社会的滔天力量;改革开放后,中国建设发展的力量也是在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后才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促使中国社会快速发展。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中国力量,必须基于中国道路的方向引领。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增进道路自信。

凝聚中国力量需要中国精神的动力激发。精神是力量的源泉,更是凝聚力量的动力。凝聚中国力量,离不开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构成中国精神的两个基本方面。民族精神在每一个时代总是体现为时代精神,而时代精神又总是不断拓展和深化民族精神,二者共同绘就推动历史发展的精神图谱,为社会进步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在历史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是激发整个民族形成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精神力量。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无论是面对挑战机遇还是应对国难天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始终激发中华民族不断迸发出智慧和力量。在现实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人们冲破种种思想束缚和利益藩篱,实现思想解放的精神武器。正是在改革创新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改革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才得以形成,难题才得以破解,阻障才得以排除,局面才得以打开,动力才得以激发。可见,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需要科学理论的智慧武装。科学的理论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力量,实现中国梦,需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民。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革命的愿望不可谓不强烈、革命的决心不可谓不坚决,但这一切都并没有形成改天换地的历史伟力,并没有形成推动革命取得成功的伟大力量。而中国革命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指南以后,革命力量汇流成海、聚沙成塔,形成了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最终实现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今天,汇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力量,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引,不能没有科学理论的智慧武装。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力量才能得以汇聚,中国梦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应切实加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人民,使人民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让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焕发无限活力,迸发伟大力量。

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党的核心力量的发挥。中国力量本质上是一种合力,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力、向心力、凝聚力的一种体现和外化。形成这样一种力量,需要一个力量的聚合点,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革命力量之所以能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分散到集中,最根本的在于有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核心。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最根本的也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办好中国事,实现中国梦,关键在党。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迎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光明前景,中国梦也才能最终实现。这就要求党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中要发挥团结亿万人民的核心力量,成为亿万人民凝心聚力的主心骨。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抗风险能力。唯有如此,党才能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带领中国人民形成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凝聚中国力量需要中国人民的同心协力。实现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需要每一名中华儿女贡献智慧与力量,需要充分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创造活力。只要每一个中国人都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都成为中国梦的追逐者,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当代中国,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蕴含着无穷的奋斗潜力和创造活力,是中国力量得以汇聚和生成的力量源泉。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充分重视每个人追逐梦想的权利、珍视每个人梦想成真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动员全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充分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才能在逐梦之路上始终拥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执笔人:白显良、李栋宣)

上一篇:骨伤科医院下一篇:整车货物运输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