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铁路施工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拥有大量的生产性及流动性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私设“小金库”现象,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危害。文章对铁路施工企业中“小金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解决“小金库”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保证铁路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铁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1:

如何用资质管理助推施工企业良性发展

【摘要】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对推动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受到了观念、技术以及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建筑企业的资质管理存在许多的问题。诸如建筑企业资质管理的无序性,竞争混乱以及公信力不强等弱点。本文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的意义以及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如何加强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施工企业在实施有效的资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适应症,以促进行之有效的资质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发挥助推作用。

【关键词】 建筑企业 资质管理 市场准入 工程质量

为了加强对施工企业建筑活动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实施科学系统的资质管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从2001年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至2007年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的发布,以及出台的一系列新标准,可见我国施工企业资质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正规化的道路。但是,我国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影响并制约着建筑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本文分析和探讨如何实施行之有效的资质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健康、快速、和谐、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1、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的概念

资质指的是资格和素质。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工程施工的前提是必须取得和具备一定的资质。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是行政主管部门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和工程质量安全,制定相应的加强和约束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资质制度,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业务能力以及资金数量等进行严格的审核,从而了解和掌握施工单位的情况以及其所能承担的任务范围,通过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以确定施工单位的资质等级。只有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才具备承包施工任务,进行建筑施工和工程建设,在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下,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从事工程施工建设,以保障工程安全和公共利益。当前,我国建筑企业的资质按照主体业务的划分,可以具体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以及劳务承包等三个方面。按照施工过程的技术特点以及性质划分,可以将上述的类别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资质类别。无论属于哪种资质类别的施工建筑企业,必须在相关的行政部门的监管下开展工程建设。

2、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的现实意义

首先,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能够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施工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必须提高自身的施工能力、公信力、引进和吸引高素质施工人才。而加强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能够推动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施工质量以及施工队伍素质的提升。企业在加强资质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积极采取一定的策略,提高企业在各个方面的竞争优势,使得施工企业获得市场的认可,不断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促进企业市场竞争优势的加强。

其次,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能够促进施工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一般较为单一,缺乏核心竞争力,企业组织的综合实力也相对薄弱。因此,企业在实施有效的资质管理的同时,不断优化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激发企业组织的活力,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促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的提升,促进建筑企业的良性发展。

再次,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能够促进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市场竞争力,取得承包工程建设的权利,必须加强对建筑市场的工程建设信息的搜集,通过对外展示自身实力和形象的方式参与招投标活动。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资质、等级、范围、类别对施工企业建筑市场上地位的获得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加强企业的资质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必然能够得到极大的改善。通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促使企业资质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两者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二、如何加强施工企业资质管理

1、确立施工企业资质管理战略,开展积极的资质管理

首先,改革企业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建筑也属于第二产业,但是,施工企业并不是简单地进行生产劳动活动,建筑企业应该转变企业定位,积极向第三产业进行渗透,实现施工企业向集设计、施工、咨询、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建筑企业进行转变。施工企业在开展资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适应企业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和企业资质管理的要求,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相匹配,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服务。企业应该适当调整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组织结构,促进企业资源利用的灵活性,促进企业核心人才的积极性调动,推动企业物料在施工质量和设计能力方面的优化配置,使企业无论是在工程总承包还是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咨询管理业务方面,都获得提升,取得更具实力的业绩。

其次,加强施工企业资质的积极管理。第一根据企业具体擅长的领域以及业主普遍要求的专业资质来确定企业总承包、专业承包、劳务承包的定位。对企业集团公司以及集团内部的子公司进行工程总承包、专业承包以及劳务承包,分步走实施分领域规划。为了应对养老保险风险,要建立与劳务公司长期合作的关系,最好有固定的用工基地,避免企业忙时用工荒,闲时人员闲置负担。企业有大量民工,这部分养老保险的风险,增加企业支出,降低企业效益。所以可选择性地与劳务公司长期签约。第二,企业应该按照自身的资质等级,科学地规划施工集团与下属子公司的发展目标。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明确的定位,按照集团、子公司的限期实施资质标准目标。第三,施工企业应该严格地按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规定,积极创造条件,不断积累业绩,促进企业向工程总承包的方向发展。最后,企业应该坚决防止影响企业经营范围以及资质等级标准的现象产生。防止企业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杜绝成本超出自身资质等级的工程项目。防止企业出现转让、出借企业资质证书的行为,将企业的资质管理纳入企业管理制度来执行。

2、夯实工程业绩,加强项目管理提升业绩水准

施工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资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应该注重提高企业的工程业绩,不断加强企业的项目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业绩水平的提升和创优。企业在提高工程业绩和项目管理质量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资质类别进行合并,强化企业的职业资格,转变企业资质管理内涵,促进企业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提升。首先,应该重视对企业资质类别的合并,资质类别划分过细,使得企业的相近专业使施工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不利于企业竞争,其次,转变企业资质管理的内涵,体现动态的特色。企业在实施操作资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加强对企业自身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施工能力的提升。适当提高施工企业的工程标准,通过工程业绩标准的提高,促进建筑施工企业重视加强生产能力,促进生产质量的改善,促使企业获得更高的业绩。企业应该转变重视观念,重视企业科技进步,只有强调企业的科技水平,将科技进步作为企业资质管理的重要考核指标,才能够有效的改善企业的资质管理水平,并创造出企业更高层次的工程业绩。

3、加强企业人才体系建设

施工企业在实施行之有效的资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加强以人才为中心的资质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管理是企业资质管理的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应该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以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技术专家队伍、项目管理队伍、职业资格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人才建设的主体框架,培养出企业高层次、复合型、适应型的人才。提高企业高级人员执证及上岗比率,重视加强一、二级注册建造师人员待遇、管理以及培训。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培养出符合施工企业资质标准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注册执业人员队伍,促进企业资质水平的快速提升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4、强化信用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

目前,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设时机和条件都日益成熟。因此,企业应该坚持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积极配合政府加强施工企业自身的监管,提高企业的施工质量和资质水平。使用诚信机制来加强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政府以诚信来提高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约束力,促进施工企业规范自身的市场行为。施工企业应该重视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资信状况的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资质对企业实力和公信力影响和作用十分大,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加强对人才信用的监督,加强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促进其规范自身行为。政府、行业、企业应该积极的配合,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信用评价标准以及统一的信用法规体系,促进企业约束自身的行为,提升企业的公信力,提升企业的软实力,促进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当前施工企业资质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企业的资质划分不宜过细。应该减少企业资质管理的内部障碍,企业资质管理的类别划分过细,会造成企业生产能力不足,导致企业竞争机会减少,因此,应该给企业较大的发展空间,促进企业优势和潜力的发挥。

其次,资质管理应该简化企业申报程序。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申报程序应该简化,促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鼓励资质条件不足的企业进行专业分包,促进拆分重组,促进企业完成专业化的改造。再次,便于挂靠单位和个人独立出来,有利于政府加强监管,促进充分的市场竞争,激发企业的活力。

再次,资质管理应该注重激发企业的危机感。企业在实施资质管理的过程中,容易造成企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低资质企业发展缓慢,高资质企业的垄断和懈怠,因此,应该提高企业的危机感,刺激企业提高综合实力,提高工程质量和技术能力,激发企业的创造力,促进企业优胜劣汰。

四、结语

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对建筑施工企业工程质量提升和施工技术改进具有重要的作用。行之有效的资质管理有利于建筑市场秩序的维护和公共工程领域之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重视加强施工企业的资质管理具有其必要性,必须重视提升企业的资质管理水平,促进科学系统的资质管理对施工企业良性发展的推动。

【参考文献】

[1] 任天攒: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和建设[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5).

[2] 赵莹:对中国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现状的思考[J].重庆建筑,2006(10).

[3] 张文彬:浅谈影响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的因素[J].山西建筑,2007(5).

[4] 张扬:我国建筑业企业资质和执业资格管理制度研究[J].山西建筑,2007(30).

作者:赵会芳

铁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2:

论铁路施工企业“小金库”存在的危害及解决对策

摘要:铁路施工企业由于企业自身的特殊性,拥有大量的生产性及流动性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私设“小金库”现象,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危害。文章对铁路施工企业中“小金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解决“小金库”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保证铁路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金库;铁路企业;控制;审计

一、铁路施工企业“小金库”的种类

铁路施工企业中“小金库”的资金来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采用列出虚假性的企业支出,并且增加企业的支出成本,以此来套取企业的相应资金。一些铁路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核算和财务检查中,对建设施工中所用到的各种原材料,没有能够进行明确的核查与计算,在原材料的采购和管理比较混乱,虚增在原材料采购上的支出,从财务部门套取资金,并且把这笔套取的资金存入到“小金库”。

2.将账外经营所获获得的资金存入“小金库”。有的企业在进行铁路施工建设的这个主要业务的同时,还从事其他的经济活动以取得额外收入。例如对外租赁施工设备等等,铁路施工企业进行的商品采购和商品的销售都是不需要列入企业正常经营的财务账表之中。因此,在企业进行财务检查时,也就根本不会被发现,从而就可以获取到相关的资金。。

3.对部分产品的销售收入进行节流或者转移。个别铁路施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抓住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实行进出仓库的严格管理的缺点,以及一些购买方缺乏索要正规销售发票的习惯,将产品销售额存入了企业的“小金库”当中。

4.铁路施工企业的一些其他收入。这些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开具一般性的企业收款收据,以低于正常情况下的市场价格销售一些企业的产品,或者将企业的工程机械对外承租,将这些原本应该属于企业的经营性收入,存入到了“小金库”当中。

二、私设“小金库”对铁路施工企业所带来的危害

企业的领导对“小金库”给企业带来的危害缺乏深刻的认识,注重多出政绩,多出效益,对企业现实利益、眼前利益看成是自己管理企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员工的长远的利益则是不愿意深入思考。另外,企业的违法成本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成本过于太低,一些铁路施工企业的经营者们在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评估的时候,往往很少会考虑到因为违反法律法规可能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设立“小金库”一般会对企业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铁路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的破坏,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现在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各项建设都在火热的进行中,在建筑领域企业之间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企业只有做强做优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要创出自己的品牌,形成品牌效应。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点进行分析,一般铁路施工企业设立“小金库”给企业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影响到了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信息没有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进行相应的报告。虽然“小金库”的数量一般占到企业整体收支比重都是比较小的,但是隐瞒企业真实收入的性质是严重的,特别是对具有良好品牌效应的大型铁路施工企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不仅仅会是其品牌受到质疑,更会为今后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

2.铁路施工企业私设“小金库”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的效率。一般来说,“小金库”都是在企业主要领导者的授意下成立的,这样必然会影响到对企业整体性的控制,企业的员工往往会对平日里企业领导人在公司大会上所讲的诚实、正直以及道德观都会产生一定的质疑,有些企业情况严重的,还会影响到企业的价值文化。例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铁路施工企业的干部职工紧紧的团结在一起,想方设法的开拓铁路施工市场,为企业去创造更多的利润。面对经过广大企业职工辛勤劳动所换来的成果,大家自然会倍加珍惜,也会对领导干部团队充满信任。但是,如果一些铁路施工企业违反企业相关规定,私自设置“小金库”,那么很容易就会腐蚀掉一些企业的领导干部,带坏整个领导干部队伍。更重要的是会让广大企业职工对领导队伍失去信心,也会进一步的挫伤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和职工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受到经济损失。

3.企业私设“小金库”将腐蚀企业部分领导干部,严重损害铁路施工企业中的“干群关系”。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由于企业中的“小金库”的设立一般出于企业主要领导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对于这些“小金库”资金的管理和支配都是由他们来掌控的,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企业中的公款私存、资金进出有很强的随意性、企业的资金收支也很混乱、甚至会出现没有账目等情况。一些企业的领导者利用自己手中所掌控的“小金库”随意进行挥霍、甚至是进行挪用、贪污。铁路施工企业中“小金库”的存在,不仅会出现腐蚀企业的领导干部的情况。更会在企业群众心中产生恶劣的影响,也损害了企业领导者在群众心中的公仆形象,更会影响到单位中的干群关系。

三、解决铁路施工企业“小金库”的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的铁路施工企业“小金库”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危害,要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把对企业“小金库”的防守与检查相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牢牢抓住问题的核心所在。

1.铁路施工企业领导思想要与时俱进,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符合的思想和观念。公司领导要积极面对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我国,铁路施工行业中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的激烈竞争形势,积极转变企业经营的理念和思想。改变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传统思维,不要总是把自己当作成为一个小集体,在经营思想中要树立起大企业的理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方法,降低企业再生产经营中的费用,提高铁路施工的质量,通过企业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项目,来推动企业的科学发展。而不是像有些企业的领导者那样,通过利用“小金库”来推进铁路施工企业的发展。另外,铁路施工单位的领导应加大对《会计法》法律知识和国家对财经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把对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去认识,努力提升企业领导者自觉遵守财经法纪的自觉性,督促企业的会计人员严格进行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按照国家有关《会计法》的规定做好会计管理工作。在铁路施工企业内部,企业领导要带头在内部要营造出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制环境。

2.铁路施工企业应该健全企业内部的控制机制,强化对于企业内部的审查审计制度。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是为了能够保证铁路施工企业能够实现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方针,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铁路施工企业内部,往往企业当中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导致铁路施工企业设立“小金库”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很多情况下,铁路施工企业领导对企业内部控制不利是直接导致企业出现重大经济损失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的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从而更有针对性的防止“小金库”行为的发生,是企业领导者所需要考虑的一个主要课题。作为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企业领导者应该加强对自身的道德价值观的建设。与此同时,铁路施工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作为企业进行查错究错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关口,更加有义务有责任去查处本单位可能存在的“小金库”,防范有可能产生的相应的法律风险。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铁路施工企业的内部审查更多的是进行财务审计和事后审计,根据以往对企业“小金库”查处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企业进行内部审查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就账查账,往往是很难能够发现“小金库”的行为的,因此,在今后铁路施工企业内部进行审计的时候,应该超越企业经营的账本、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业务,在加强对企业财务年度报告真实性审计的基础上,更加有效的关注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起到并且发挥“防火墙”的作用。

四、结论

“小金库”问题由来已久,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的特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金库”的问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堵疏结合、惩防并举、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小金库”体系。铁路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站稳脚跟,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就必须做出企业自己的品牌,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思想要与时俱进,加强内部控制,杜绝“小金库”现象的发生,减少“小金库”对企业带来的伤害,促进铁路施工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晋萍.强化企业会计监督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

2.杨国莉.企业“小金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7(7).

3.耿彩霞.强化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30).

4.管红.对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5).

作者:韩曼江

铁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论文 篇3:

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研究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过程中阻力重重。如今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建筑施工企业若要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谋得一席之地,首先要加强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剖析了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特殊性,指出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问题的原因,进而探讨改进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 人力资源 开发与管理

1 建筑施工企業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概念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定义众说纷纭。根据笔者的理解,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指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在资本的约束不是重大问题的条件下,根据人才的专业、特长以及岗位要求以岗定人,合理分配,同时加强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和激励,促使员工立足岗位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水平,确保企业的各项发展目标顺利达成。总之,建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企业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的过程。

与一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比,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除具备再生性、时代性、能动性、时效性、连续性、消耗性等特点外,更注重对员工的激励以及员工个人潜能的发挥。此外,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不仅仅是对人员的管理,而是注重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与整个组织运营活动的支持与配合作用。

2 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有的建工企业已充分认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但实际操作起来未必都能做到合理利用现代管理理论对人力资源进行规范、科学、系统的管理,最终取得的成效可想而知。当前大部分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都有不合理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观念落后,职能不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重物轻人的观念甚是严重,人力资源管理仍然以“工作”为重,没有摆脱事务性管理的模式,往往只重视事务性操作,而不关注人员个人潜能的开发。其次,无法明确界定人力资源的权责范围。部分企业领导人将人力资源管理孤立对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无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权责范围有限,只能针对基层人员或低层面的问题进行微调,对组织整体绩效的提升贡献甚微,这就造成企业在人才选聘、人员考评以及人员激励等环节的工作问题重重。

2.2 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从建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来分析,大部分企业仍然缺乏一套适合本企业发展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相关的管理制度也有待完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形同虚设,无法真正发挥考评和监督管理的作用。目前,国内大部分建工企业人力资源水平偏低,例如民主监督制度有待完善、多数实行运行决策制度、缺乏科学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等。

2.3 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过少,培训体系落后

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片面地将职业培训作为一种负担,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视为“赔本买卖”;有的企业虽然有所认识,但并未付诸于实际行动,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仍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层面;此外,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有效的投资是顺利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企业不重视、不投入,职工培训工作就缺少保障,以致无法认清培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管理人员也疲于应付,最终导致对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收效甚微。

2.4 人才流失严重

建工企业中,由于工作地点不固定,施工人员常年从事野外工作,人员分布比较分散,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都很艰苦,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相当困难。现如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才对岗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流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高度民主社会制度下,员工可自主选择企业和岗位,但是对企业而言,人才流失,尤其是那些在企业中经过多年历练、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都相当丰富的骨干人才的流失无疑是一种损失。建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人才大量流失将直接造成企业内部的科技队伍出现断层、预定的战略目标无法顺利达成,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损企业形象。

2.5 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整合效能不强

当前,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例如:职工队伍结构比例失调,高水准的技术员稀缺,后勤服务人员过多;一专多能的人才稀缺,掌握普通技能水平的人员富余;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且通晓经营管理之道的复合型人才稀缺,能力一般的管理人员较多。在人员配备方面,新进人员与企业需求不符,人才很难按需流动,无法充分施展个人技能,造成资源适用性差。另一方面,大量冗员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逐渐成为企业成本支出的负担。总之,企业内部虽然人满为患,但人才稀缺,人力资源结构严重失调。

2.6 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战略思考

现阶段,仍有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一概而论,片面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仅仅是人事部门的责任,由此导致用人机制僵化,人才的聪明才智难以发挥,不注重感情和资本投资,缺乏人才成长的氛围,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难以显现。

2.7 激励制度不健全

大部分企业善用精神鼓励和物质激励的方式来激励职工。对于这两种激励方式的认识,国内的管理界经历过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解放初期,我们过于重视精神激励,而忽视了职工的物质利益,这对职工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结果是工作效率大受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企业基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开始关注对职工的物质激励,旨在通过提高职工的经济利益使原有的工作状态得到改善,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2.8 缺少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属于可有可无的工作内容。建工企业为了减少成本投入,不怎么热衷于搞企业文化这样虚浮的工作,这是一种错误的价值观。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动力功能、凝聚功能、融合功能和导向作用,有助于将职工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价值发展理念和战略导向统一起来。

作者:张浩

上一篇:街道信访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