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提纲写作管理论文

2022-04-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将自动作文评分系统与写作教学进行整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着力点与突破口,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以批改网为代表的本土化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对除篇章结构之外的三个分项维度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词汇和句子的分项成绩提高极为显著,而其影响程度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成负相关。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作文提纲写作管理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文提纲写作管理论文 篇1:

积累——撬动作文教学的“支点”

摘要:“教作文难,写作文难”。作文长期以来困扰语文教师。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引导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积累、文本语言积累、写作技巧积累,并长期坚持,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教会学生积累”成为撬动作文教学的支点。

关键词:积累;生活体验;文本语言;写作技巧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在作文教学中,我一直困惑着“教作文难,写作文难”,一直苦苦追寻着一个撬动作文教学的“支点”。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在写作的大道上,没有平坦的捷径可走,只有勤于积累,坚持不懈,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巅峰。近年来,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坚持咬定“积累”不放松,为学生撑起了写作的支点,让学生做到了“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能抒”。

“滴水石穿,绳锯木断。”“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有的成功,都是一个不断积累,逐步聚积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积累,就是不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和写作技巧的过程。“生活就是写作的源泉”(陶行知),没有生活的积累,学生将会“无话可说”;没有文本语言的积累,学生会“茶壶里煮饺子——道不出来”,导致“有感难发”;没有写作技巧的积累,学生作文将会言语干瘪,昧同嚼蜡,“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导致“有情难抒”。

一、细观默察——生活体验的积累

作文是自然的生命状态的陈述,其本身就是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作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而要带领学生通过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积累生活素材。高尔基非常提倡作文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他曾说:“谁想当作家,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陆游说的“汝果要学诗,功夫在诗外”也是这个道理。许多同学认为,在学校、家庭的两点一线间穿梭的生活,实在是单调无味,乏善可陈。事实上,这是学生对自己身边的一切熟视无睹,没有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和思考造成的。即使偶尔有小的发现和收获,也因为没有积累起来,而遗忘在岁月的河流中。其实生活是多姿多彩的,走亲访友、校园活动、家务劳动、兴趣爱好等行为都在丰富着我们的生命,滋润着我们的情感。比如妈妈的眼睛、奶奶的皱纹;比如老师的幽默、同学的搞怪;比如一次游戏,一场比赛;比如一本好书,一场棋局,乃至一支铅笔、一根鱼刺、一滴眼泪、一句动情的话语等等,这些琐碎的时光里的细节曾让我们时而快乐、忧愁;时而欣喜、伤心;时而振奋、消沉;时而坚定、软弱……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细致的眼睛观察生活,用善感的心灵体会感受,用智慧的大脑发现思考,小至花鸟虫鱼,大到河流山川,近至师长亲友,远至宇宙星辰,俯拾即是写作素材。同时老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有所发现的时,要及时分享;有感悟时,要勇于表达;有委屈时,要尽情倾诉;感到气愤了,要大声宣泄;有愿望时,要虔诚许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涓涓细流,积累起来,将会汇聚成为汪洋浩瀚,取之不尽的素材海洋。

二、熟读精思——文本语言的积累

《文心雕龙》中这样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写好文章必须要有文本语言的积累。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家叶文玲谈成功的经验时说:“我深深明白,没有几百万部小说的阅读,我绝不可能写出那800字。”这些话都道出了同一个道理——写好作文必须要有丰富的文本阅读积累,而后才有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

语言的积累是一个起于兴趣,成于坚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本语言积累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有文本阅渎的兴趣和积累的意识。人人都有求知欲,而文本世界是一个充满了趣味的知识海洋,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介绍一些好书给学生,引导他们走进这片海洋,就能激发其兴趣了。鲁迅先生曾经打过一个生动的比方,他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太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这就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酿出蜜来。倘若只叮一处,所得有限,而且枯燥。因此教师不能拘泥课本,而应该广泛选择,不拘一格,只要是健康向上的,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都可以推荐。广泛涉猎,博览群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增强学生的甄别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形成语感的重要途径。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制定读书计划并严格执行,长期坚持,方有成效。

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时要做到眼到和心到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读书时一定要目光专注,精力集中,专心致志,善于发现。心不在文本上,眼睛就看不仔细,心眼不专一,只是随便看看,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记不长久。读书时还要注意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叶圣陶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的文章毕竟有限,只有课外阅读才能够起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才能够真正拓宽知识面,才能够在应用中提升能力和素养。对于比较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看反复读,还要逐字逐句地深入研读,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对作者运用的生动巧妙的写作技巧还要模仿学习——这就是精读。课外的书籍的种类、数量浩如烟海,任何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更不可能对每本书每篇文章都去精读。因此指导学生把精读和略读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无论精读、略读,教师都应该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读书笔记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使优美的语句、精彩的描写、精辟的议论也可以使写作常识、名人名言、读书感受等;读书笔记的方式也是丰富多样的,可以使批注式、提纲式,也可以是摘录式,心得式。教师不必拘泥于形式格式,只要学生字迹工整,有所收获即可。

当然,在阅读过程中放任自流很难取得效果,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开展诸如“手抄报”“读书汇报会”“读书笔记展览”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成果,享受学习的乐趣,促进文本语言的积累。

三、授之以渔——写作技巧的积累

生活体验的积累和文本语言的积累是学生作文的前提条件,但是要写出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的作文,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积累。

所谓的写作技巧的积累,就是通过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的各种作文单项训练,让学生掌握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技巧。在作文教学中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单项训练不但能够降低作文教学的难度,更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消除畏难情绪。

作文单项教学的内容很多,涉及到作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以记叙文为例,笔者整理出了以下表格。

表中内容只是根据笔者的经验进行的简要概括,并不是作文技巧训练的全部内容,教学中也不一定要每项内容都要训练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形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最终能够纯熟自如,富于创造性地运用到写作当中。作家果戈理这样说过:“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思想。”真正的技巧和方法都是从实践中来的,俗话说“熟能生巧”,多写多练才能真正积累写作技巧,才能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无论是生活体验积累,文本语言积累,还是写作技巧的积累,都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决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撒网。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幅对联:“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教师在传授写作方法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用各种方法鼓舞激励学生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掌握了写作的方法,加上勤于积累,坚持不懈的努力,必将攀临作文的绝顶。

作文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作文教学中生活体验积累、文本语言积累与写作技巧的积累与结合起来,并且坚持不懈,养成习惯,让学生写作时能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能抒”,这不但是撬动作文教学成功的支点,更是撬动学生创造美好人生的支点。

作者:俞俊

作文提纲写作管理论文 篇2:

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摘 要]将自动作文评分系统与写作教学进行整合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大着力点与突破口,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以批改网为代表的本土化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教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对除篇章结构之外的三个分项维度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词汇和句子的分项成绩提高极为显著,而其影响程度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成负相关。

[关键词]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写作能力;实证研究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人工智能及云技术的普及,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无法适应和满足“数字化原生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写作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很多院校不仅没有开设独立的写作课,没有专门的写作教材,缺乏开展写作训练的软硬件条件,师生比例也极为悬殊。教师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必然会导致写作训练不足。教师反馈不及时、不充分等问题,会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国家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学习、主动学习的方向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整合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将自动作文评分系统融入写作教学成为新的研究趋势。

一、自动作文评分系统概述

自动作文评分系统 (Automated Essay Scoring System, AESS)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形成性评价理论和过程写作法理论之上的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作文进行评估和计分的系统 (Shermis & Burstein, 2003)。国外自动作文评分系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末,主要用于大规模水平考试的作文评分,典型代表有Page Essay Grade (PEG),Intelligent Essay Assessor (IEA),Electronic Essay Rater (E-rater),Criterion,Intellimetric,Bayesian Essay Test Scoring System (BETSS)等。第二阶段始于21世纪初,自动作文评分系统被逐渐应用于课程的形成性评价之中,除了自动评分之外,还具备了对作文进行错误分析﹑维度分析﹑个性化反馈﹑写作辅助等功能,主要代表有My Access!, Criterion, Writing Roadmap (WRM)等(唐锦兰、吴一安,2012)。

国外的自动作文评分系统主要针对英语本族语使用者,并不适用于以英语为外语的学习者。近几年来以梁茂成(2005),李亚男(2006),曹亦薇、杨晨(2007),葛诗利、陈潇潇(2007),蒋学清、蔡静、唐锦兰(2011)等为代表的国内学者对自动作文评分系统进行了研究,部分学者甚至对研制适合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实际情况的自动作文评分系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目前国内自主研发的本土化自动作文评分系统主要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开发的体验英语写作教学资源平台,北京词网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批改网,杭州增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冰果网等。

本研究所依托的自动作文评分系统批改网基于语料库语言学、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云技术,其运作理念是将作文从词汇、句子、篇章结构、内容相关四个维度与批改网建立的英语本族语语料库做对比,通过一定的算法形成分数和评语。在学生界面上,学生提交作文后系统会给出整体评分、分项评分、综合评语、按句点评和详尽的体检报告。除了完成教师发布的写作任务外,学生还可以进行作文自测,参与作文PK,登录写作联盟、写作论坛等板块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界面上,教师可以进行班级管理,发布写作任务。写作任务完成后可以得到包括分数分布、错误统计、数据比对、维度分析、薄弱点分析等的诊断报告,还可以推荐优秀作文供学生学习鉴赏。学生提交的作文达到一定数量后教师还可以开通个人网站,上传各类写作资源供学生浏览下载。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本研究是将自动作文评分系统融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一项实证研究,具体研究问题包括: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对大学生的整体写作能力有何影响?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对大学生的分项写作能力有何影响?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在写作能力上的影响有何差异?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华北地区某高校非英语专业一年级随机抽样的某个自然班的38名学生,其中男生24人,女生14人。為了探究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对不同水平的大学生的影响,研究者依据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大学英语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及一次英语写作测验成绩这3项成绩均值,进一步将该班学生按英语水平分为高、中、低3组,其中高分组12人,中分组13人,低分组13人。该班学生由研究者本人授课,教学实验历时5个月。

(三)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情况,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基于教学实验的量化研究方法,主要的研究工具包括在批改网上完成的实验的前后两次测试成绩和数据分析软件SPSS17.0。

(四)数据收集

本次教学实验采用量化研究中的准实验研究设计,共分为以下3个阶段。

1.前测阶段

在师生注册并生成班级信息之后,研究者组织学生在计算机房进行了本次实验的前测。要求学生以My View on Online Shopping为题在40分钟内完成一篇120至150词的议论文,满分15分,打分公式为大学英语四级打分公式。同时教师开启相似度检验,禁止粘贴、百宝箱、显示排名等功能。

2.实验阶段

实验期间研究者每3到4周向参与实验的学生发布一次写作任务,作文题目都是从学生正在学习的《新标准大学英语2》中每单元的主题提炼而来,写作要求与前测保持一致,限期1周完成。

正式写作前,研究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写前准备,采用头脑风暴、提问法、拟提纲等方法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写作活动。正式写作时,学生可根据系统提供的反馈信息反复修改并多次提交。研究者在作文提交时间截止后登录批改网查看提交情况,适当添加人工评阅意见,并根据系统提供的诊断报告对作文整体情况进行讲评。

3.后测阶段

4次写作练习结束后,在计算机房进行了本次实验的后测,要求学生在40分钟内就“Never go out there to see what happens,go out there to make something happen.”这句名言展开论述,具体写作要求仍然与前测保持一致。为了减少多次写作练习后学生写作成绩自然提高所造成的影响,后测的作文难度要稍大于前测的。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一)自动作文评分系统的应用对大学生整体和分项的写作能力的影响

批改网评分采用整体评分和分项评分相结合的混合评分方法,分项评分分别从词汇﹑句子﹑篇章结构﹑内容相关4个维度来进行,各个维度的得分加权后构成整体评分。为了回答前2个研究问题,研究者运用SPSS17.0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纵向比较实验前后测的总分及各维度分数。

由表2数据可知,参与实验的学生后测成绩均值比前测提高了1.316,达到了统计意义上的非常显著性差异(P<.01),这说明自动作文评分系统融入教学有效提高了大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表3数据显示,4个分项维度中有3个维度的前后测结果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性差异(P<.01),其中成绩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句子层面,其次是词汇层面、内容相关层面,篇章结构层面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小幅下降。

据研究者分析,学生在句子和词汇层面的显著进步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系统自带语法和词汇检测功能,在按句点评中会通过各类标签有针对性地指出句子中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标点符号错误、中式英语等,以便于学生在修改过程中有的放矢、稳步提高,也会鞭策学生在写作中更加注意表层语言的精准表达。二是学生在批改网写作时可借助系统自带的类似在线词典的“百宝箱”功能查看单词拼写、释义、同义词、例句等,这种方便快捷的写作辅助工具对于单词量匮乏且没有养成查阅纸质词典习惯的学生大有裨益。

研究数据中令研究者颇为讶异的是学生在内容相关维度取得了极高的分数,有些甚至达到了满分。研究者尝试联系批改网的技术人员以了解该项维度的评分机制,但相关人员以内部机密为由未能予以确切说明。研究者转而从其他功能着手分析,发现批改网于2016年下半年新增了跑题检验功能,该功能是通过关键词匹配法,抽取教师上传范文中或者相同题目下学生作文中的关键词,计算出与学生作文中的关键词的匹配度,从而判断作文有没有跑题。跑题与内容相关是一组相反的概念,据研究者推测内容相关维度极有可能是遵循同样的原理,但仅凭关键词来判断作文内容是否切题未免有失偏颇,该项评判标准的信度和效度尚待科学验证。

篇章结构层面是4个维度中唯一不升反降的,虽然其下降幅度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1),但也说明了自动评分系统在提高学生谋篇布局能力上的不足。一方面,批改网对作文的反馈重于遣词造句方面,对篇章结构的反馈极少且十分宽泛;另一方面,后测作文在难度上要稍高于前几次,这导致很多学生作文结构松散,条理不清,分数偏低。

(二)自动作文评分系统的应用对不同英语水平的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判定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对英语水平高、中、低3组的影响程度,研究者运用SPSS17.0分别对这3组的前后测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表4数据说明,这3组的后测成绩与前测成绩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低分组在3个组中进步最大,后测比前测均值高出1.577,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非常显著(P<.01);中分组进步幅度次之,均值提高了1.346,达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1);高分组后测比前测均值只高出0.625,虽然进步幅度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5),但在3个组中差异最小。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自动作文评分系统应用于写作教学对不同英语水平大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有积极影响,写作成绩提高幅度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这说明其影响程度与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呈负相关。究其原因,研究者认为主要是由于低分组学生在词汇和句子层面犯的错误较多,易于被系统识别反馈,从而做出有效修改;而高分组学生的表层语言错误较少,作文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本身就难以在短期内提高,系统提供的帮助也较少。而且低分组学生往往字迹潦草,卷面凌乱,在线写作则能有效规避此类问题引起的失分。

四、结语

本研究是对自动作文评分系统介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进行的初步探索。与以往偏重于组间对比实验的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着重探讨系统对学生分项写作能力的影响以及对不同英语水平学生影响的差异,这也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量化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发现该系统能从整体和分项维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尤其是在词汇和句子维度提高显著,而对学生的影响程度与其英语水平成负相关。由于研究周期较短,实验对象数量较少,本研究还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如何将该研究继续向纵深推进,建立一个个性化、智能化、交互式、数字化的写作平台,最终服务于提升大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终极目标将是研究者下一步的研究课题。

[ 参 考 文 献 ]

[1] 吴一安,唐锦兰.融入自动评价系统的英语写作实验教学对高校英语教师的影响研究[J]. 外語电化教学,2012(2):3-10.

[2] 梁茂成.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自动评分模型的构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3] 梁茂成,文秋芳. 国外作文自动评分系统评述及启示[J]. 外语电化教学,2007(5): 18-24.

[4] 李亚男.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测试的作文自动评分研究[D]. 北京:北京语言大学, 2006.

[5] 曹亦薇,杨晨. 使用潜语义分析的汉语作文自动评分研究[J]. 考试研究,2007(1):63-71.

[6] 葛诗利,陈潇潇. 国外自动作文评分技术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7(5):25-29.

[7] 蒋学清,蔡静,唐锦兰. 探析自动作文评价系统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影响[J]. 山东外语教学,2011(6): 36-43.

[8] 莫函蓓.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应用写作行为的嬗变及策略[J].大学教育,2017(6): 103-104+108.

[9] 孙宏兵. 动态评价理论在非专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 大学教育,2018(4): 100-101+118.

[责任编辑:庞丹丹]

作者:宋毅宁

作文提纲写作管理论文 篇3:

试论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原因及对策

摘 要:对于初中生而言,作文的重要性是不容置喙的。文章从当前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的重要性出发,基于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原因,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对策

一、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的重要性

对于初中生而言,作文的重要性是不容置喙的。首先,从最为实际的应试教育的角度看,无论是平时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作文写作,还是“一锤定音”的中考考试中,作文所占的分值比例都很高。其次,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是当前社会评价人才的一种重要指标,是个人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重要展示路径。第三,良好的作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我们个人得以成为完整的自己的一个关键工具。无数案例已经证明,人只有通过写作,不断反思自我,与自己对话,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块划分中,作文则被作为书面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显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备受重视似乎是理所应当、毋庸置疑的;确实,在具体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似乎也一直被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似乎陷入了一种事倍功半的窘境,甚至于大部分学生只有通过不断“刷题”,以“以勤补拙”来实现初中语文作文水平的提升,我们的作文教学陷入了某种恶性循环。

二、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原因

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就教学内容为焦点进行的认知层面的互动过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所以陷入某种困境,教师、学生两方面均有责任,需要进一步反思。

(一)教师的教学困境

第一,部分教师对于教学模式过度迷信,导致其作文教学方法和思想的固化。在目前初中作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作文教学模式往往是这样的:教师给学生拟定一个写作主题,要求学生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写出来并上交给教师,再由教师给定相应的评语或分数。这便算是完成了一个写作和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老师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上,而非学生的收获和体验,这便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第二,还有不少教师的作文教学往往以应试作文为指向标。教育的功利化是当前基础教育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作文的应试化趋势愈加凸显。这一方面是因为作文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的确不容小觑,升学压力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前的应试作文已经初步形成体系,哪一种体裁和结构的作文更容易得高分,对于那些经验丰富且注意观察和研究的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几乎不是问题,而趨利避害性是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试作文横行于课堂也是必然。

第三,初中作文教学衔接度明显不够。就学生作文写作技能和水平的提升和进步来看,应当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不断呈现螺旋式或者阶梯式提高的趋势。倘若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为坐标,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做好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有效衔接。然而,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和小学五六年级的水平其实没有太大的差距,换言之,在初中阶段,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水平并没有得到较快发展。从这个角度分析,等到高中阶段,由于没有达到初中生应当达到的作文写作水平,而高中教师又以高中生应当达到的水平要求学生,这中断层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之所以出现这种衔接不够乃至于断层的问题,教师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负责,因为大部分教师在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时,并没有对于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较为科学准确的测量或评价,只是从我认为或我以为的角度出发。

(二)学生的学习困境

第一,学生缺乏对于作文写作的正确认识。初中生由于年纪较小阅历较浅,所以他们还不能够完全客观全面地认识作文写作,加上他们日常的作文写作往往是在处于被动状态下完成的,如教师要求或者考试需要等,因此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作文写作往往有一种抵触心理,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往往可能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处于一种执拗的状态。

第二,部分初中生尚未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毫无疑问,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对写作内容到写作形式、写作方法、写作过程、写作能力和写作素材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只有上述各个因素得到最优配置,才有可能写出一篇好作文。从目前现状来看,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读起来非常单调且空洞,更多处于闭门造车的状态。这一方面是因为当前学生学业压力较大,他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观察社会、搜集素材、体验社会。另一方面,现代化的各种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外部信息,信息手段的便捷化使得个体逐渐丧失了对于各种信息素材的思考力和敏感度,更不用说将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思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另外,今天的学生已经极少使用写日记这样的很能锻炼写作能力的学习方法了。

第三,学生普遍将写作视为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乐趣。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和愿望被剥夺。具体来说,在我们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几乎是没有权利决定自己要写什么的,教师让写什么主题学生就写什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会对于写作日渐无感。这也应了那句话,“你折断了我的翅膀,却怪我不会飞翔”。

三、 改善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困境的对策

基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面临的困境,结合我们多年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经验和教训以及阅读相关参考文献论述,我们认为,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出发,试着改善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困境。同时,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学生自身的改变是决定性因素,是内因;而教师的改变则是重要因素,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一)教师方面: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现代教育教学各流派普遍认同以生为本理念。在我们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改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将作文训练体系和教材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将作文教学和教材教学互为助力,互为素材。写作素材的匮乏是当前初中生作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我们一般将之归因为学生社会阅历较浅,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等。其实,就写作素材的积累而言,我们既可以借助“行万里路”得到直接经验,也可以通过“读万卷书”获得间接经验,关键在于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否则再多的生活经历也只是走马观花,无法助力于自己的作文写作和以后的旅程。教师可以从思想上扭转学生对于自身作文素材匮乏的不安,引导学生借助教材和扩展阅读来补充写作素材。

其次,将书面交际作为作文教学的直接目标。众所周知,作文作为书面表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方法,从表面上看,书面表达似乎已经没落,实际上这只是假象。正面表达不过是从纸质文本转化为电子文本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书面表达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对于表达者的写作技能的要求也更高。如,一些好的写作者,往往就能够做到从吸引读者眼球到直击和震撼读者心灵,从而使得读者爱不释卷。从表面上看,读者默默无语,实际上,读者和作者之间已经开始开展一场心灵的交际和沟通。因此,我们的初中作文教学依然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力争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换位思考,拥有一定的同理心,努力搭建读者和作者间交际的心理或者灵魂层面的桥梁。

第三,分层化作文教学是必要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位学生由于其先天和后天条件各有不同,其作文写作具体情况也有所差异。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师,一定要力争掌握学生学情,并以一个班级为整体,与学生的作文写作进行分层化教学,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第四,阶梯化教学思路的引入。前面已经提及,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衔接不力的问题。我们认为,想要解决该问题,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第一个维度是课程标准,对于小学初中以及高中学生作文教学方面的要求,这是维果茨基所谓最近发展区,另一个方面则是教师对于本班学生现有作文水平的整体性的掌握,即维果茨基所谓的现有发展水平。我们初中语文教师要做的便是努力争取、不断接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这个最近发展区目标。

(二)学生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语文作文寫作教学中,教师固然能起到非常关键性的脚手架作用,但是学生作文写作技能能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学生自身。作为教师,我们能做的便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就近寻找作文写作素材。这实际上就是利用了生活化教学思维。我们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以寻找到很多作文素材,如语文教材本身、日常生活经历、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等,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对生活中的这些素材感兴趣和延伸思考。教师要做的便是给学生做好榜样,恰到好处地“借题发挥”或者“小事化大”,引导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或者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拓展思考,从而实现对于写作素材的库存的扩展。

第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优秀文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身边的榜样。在初中生中,就语文作文写作成绩而言,两极分化相对是比较严重的。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从同班同学或同年级同学中选出一些优秀的作文,鼓励大家去学习和模仿,这个方法相对来说见效很快。

第三,帮助学生训练逻辑思维能力。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我们最头疼的作文莫过于流水账式的。这类作文往往是毫无章法,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看的读者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这就是因为作者对于写作主体本身没有形成聚焦,缺乏缜密的逻辑思维。总结经验我们发现,在作文写作之前打好写作提纲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保证学生的逻辑思维不至于太涣散,作文也不会写脱题了。

总之,对于当前初中语文教师而言,作文写作教学依然是一个老大难话题,同时,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在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当时的教学固然重要,学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容小觑。而作为教师这个外因,我们能做的便是竭尽全力、借力使力,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最大可能地发挥作用,帮助学生提升其作文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倪金升.初中作文分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6(18).

[2]廖娅晖.孟宪承作文教学法及其当代启示[J].语文建设,2018(21).

[3]徐华.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分析及突围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2015(2).

[4]潘泽远.初中素质作文训练体系研究[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9).

[5]栗金花.作文的陈式与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2004(34).

作者简介:马风采,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新添堡乡回民中学。

作者:马风采

上一篇:消防工作工作计划优选3篇下一篇:房地产策划方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