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交互设计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应用这一理论提出了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构想,并进行了交互性四个层面的设计。本文最后介绍了基于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网络课程实例。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课程交互设计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程交互设计论文 篇1:

高职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研究

摘要 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平台。由于其信息量大,给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活动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化。以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为例,针对网络课程中的交互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高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高职;网络课程;交互设计

随着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信息化得以迅速发展,教育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正在发生改变,目前,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而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的基本信息载体,是网络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平台。由于其信息量大,给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活动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变化。笔者以高职网站设计与制作网络课程为例,针对网络课程中的交互策略进行探究。

1 网络课程交互概述

1.1 网络课程交互概念

交互是指在两个参与者之间连续交替作用与反馈的循环过程。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是指学习者与学习资源、学习伙伴以及指导教师等在网络课程情境中所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交互是媒介传输过程中的重要途径与关键方式,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学生不仅要在有限时间内适应课程学习环境,而且要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网络课程必须具有良好的交互性。

1.2 网络课程交互基本形态

相比文字、影视、单机课件等媒体,网络课程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在学习者与网络课程、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信息表现形式包括原始的形象表达、文字表达及图、声等多媒体结合的超文本表达,实现了在不同的时空里进行面对面的人机互动、人际互动,使信息的传递更加精准化、完整化。学习者使用网络课程学习活动基本形态如图1所示。

2 网络课程交互设计原则

2.1 以学习者为中心

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交互设计就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注重易学易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容错性,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避免只从媒体的特性出发,为发挥媒体的功能而设计。

2.2 整合性原则

在网络课程中,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都不是孤立的,进行设计的时候应把它们整合起来,从多个角度支持学生的学习。

2.3 一致性原则

为了减少学生认识上的负担,避免引起思维上的混乱,对话框、按钮等对象做到清晰简单,标识清楚,界面对象加以归类分组或区块化,同类的界面在格式和功能上力求一致。

网络课程中的交互可以分为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人际交互是指学习者和教师或专家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可以是实时的,也可以是非实时的;而人机交互则是指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学习者与教学软件之间的交互,这种交互方式灵活多变,具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3 网络课程的交互设计

高职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差,但是在进行网站设计与制作学习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如网络检索、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等。为了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交流、控制功能,满足审美需要,必须精心设计网络课程的交互功能,包括人际交互与人机交互。

3.1 人际交互

人际交互主要包括师生交互和生生交互。教师对学习者的个别指导能够对其产生激励和促进作用,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将使他们在网络学习中产生一定的归属感。网络课程中进行人际交互的工具很多,如E—mail、BBS论坛、聊天室、视频会议等。在本网络课程中主要采用的是电子邮件和BBS论坛等。

1)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是因特网应用最广泛的服务之一,具有快捷、方便、可靠等特点。登录课程后,通过主页面上的电子邮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学内容、心得体会等进行交流探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E—mail把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会尽快给学习者提供学习帮助。

2)BBS论坛。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翻译为电子公告板,是Internet上的一种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其他人可以看到,也可以留言发表意见。在BBS论坛里,学习者可以自由地参与讨论,与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交流。BBS论坛模块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3.2 人机交互

人机交互方式主要完成人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以及计算机向人输出信息的工作,使用的交互方式主要有问答式对话、菜单技术、命令语言、填表技术、查询语言、图形方式及直接操纵等。人机交互是网络学习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设计网络课程的人机交互要以人为本,新颖别致的交互界面可以让课程显得更加默契、完整,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1)登录管理。使用JavaScript做了一个表单验证,进行用户管理,不同类型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只有通过注册才有资格学习本课程的内容。用户按权限分为两类:教师和学生。整个系统结构按照两类用户可分为两个子系统——教师教学子系统、学生学习子系统:教学子系统基本功能包括上传或删除各种学习资源,添加、删除作业,批阅作业,在讨论区发贴等;学习子系统基本功能包括课程学习、作业上传、浏览优秀作品、在讨论区发帖等。登录界面如图3所示。

2)导航设计。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丰富资源的学习平台,其信息量大,信息之间关系复杂,在网络课程中一定要为学习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导航”。本网络课程在设计过程中,力求能够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强调良好的界面视觉设计和优秀的导航设计,在每一个组织层次上提供视觉结构。具体来说,导航设计包括导航菜单、树状目录、课程地图。

①导航菜单。导航菜单包括首页、课程学习、作品展示、作业管理、讨论交流、课程地图6个栏目,方便链接到相关模块。其中,课程学习又包括二级菜单在线学习、视频资源和学习支持。导航菜单如图4所示。

②树状菜单。在课程学习板块中,“在线学习”部分是树状菜单,罗列了本课程共14章教学内容,点击每章前面“+”,可以看到其下一级菜单,对应的具体内容在右侧呈现。树状菜单如图5所示。

③课程地图。每个网络课程都有其特有的框架、功能及使用特点,对于初期使用者来说,很难快速了解、熟悉课程的体系结构和使用方法,从而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学习障碍。因此,本网络课程设计了课程地图栏目,列举了网站结构图和教学模型图,并对课程体系结构和使用方法予以说明、引导。

3)在线学习。在本网络课程的在线学习板块中,使用框架技术,把页面分为左右两边,左边是目录,右面显示相应的内容。右面的结构化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对象,另外还提供了视频教程、学习支持、经典作品等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遵循“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教学目标——明确学习策略——提出任务要求——基于网络课程资源学习?——交流讨论、师生互动——作品上传、批阅展示”的教学实施步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线学习界面如图6所示。

4)在线作业。作业管理使用Jsp小脚本的IFELSE语句,实现教师用户、学生用户登录后,由于类型不同而显示不同的界面。学生通过网络课程中的作业管理模块上传提交作品,查看教师评语与作品成绩;教师通过作业管理模块批阅学生作品,并适当点评。作业管理模块学生登录、教师登录功能区界面如图7、图8所示。

5)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在这个板块中设置一个动态功能,成绩高于90分的学生作品将自动在网络课程中的优秀作品区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如图9所示。

4 结束语

交互是网络课程有效利用的生命力,在进行网络课程设计时必须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交互功能提高网络课程的交互效率。相信随着网络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数据库技术、编程技术等的快速发展,随着教学专家等科研人员的更多参与,各种支持服务的逐渐完善,网络认知工具的改进,以及教学设计理论的更加成熟,网络课程交互设计的研究必将更加深入、系统,最终实现交互的智能化、个性化,给学习者提供更佳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5):24—28.

[2]高胜寒,李泓蓉.交互界面设计中的符号运用[J].现代交际,2012(2):99.

[3]诺曼.情感化设计[M].付秋芳,程进兰,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05.

[4]邓子云.Jsp网络编程从基础到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时道波

课程交互设计论文 篇2:

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揭示了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本文应用这一理论提出了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构想,并进行了交互性四个层面的设计。本文最后介绍了基于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网络课程实例。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总值码:A

关键词:建构主义;网络课程;交互式;层次结构

Design on Layered Structures of Interactive Network Courses onConstructivism

Feng Xiao-ming

(Campus Network and Computer 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 210003, China)

1引 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主要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课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高校日校教学中也在积极探索相关技能型课程的网络课程的应用[1]。与高校常规的教师面授课程相比,目前的网络课程大多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缺少教师面授的情景和交互,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要在网络课程中体现教师面授等情景实为一大难题,但交互性的加强在技术层面上应该是有所作为的。旨在加强网络课程交互功能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当前网络课程研发的一个热点[2][3][4][5][6]。本文的目的也是探索网络课程的交互性问题,有所不同的是引用一种新的理论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探讨这一问题,试图能找到一个较好的解决方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7]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它阐释了知识的建构性原则,揭示了学习活动的内在规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传入国内以来,备受教育改革者的青睐。目前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相关教学研究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8][9][10][11]。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是学生自主的认识活动。意义建构是学生对外部知识进行吸收和处理后转换成自己的意义的过程。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知识的能力。因此,知识不是由教师传授的,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的,这种建构是不可能由他人来代替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还认为,学习也是学生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意义建构需要必要的学习氛围、学习资料和他人的帮助,学校、教材和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有四大要素,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其中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其余三大要素促进了意义建构目标的实现。因此,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要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又要有协作和会话的氛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完整描述了学习活动的全貌,即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下,在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的意义建构要靠学生自身来完成。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国学者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7]:“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3基于建构主义的网络课程设计考虑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景是学习环境的第一要素,而教师面授应该是最为重要的情景。网络课程的特点是支持个体异步学习,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但没有教师的面授。由于目前网络课程的研发水平大多不高,又没有教师面授,学习效率和效果均差强人意。因此,网络课程目前普遍不被人们看好,这是网络课程面临的尴尬,也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引入,为网络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网络课程应注重学习环境的建设,在网络环境中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协作和会话。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要素之一的“情景”应是指教师面授的情景,实验的场景和学校的学习氛围等综合的学习情景。网络课程如要创设学校教学的现实情景,且让学生能感受到“身临其境”,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是一大难题。或者可以调整一下思路,网络环境中的网络课程即为一类新型的学习情景。学生既要适应传统的学校教学的情景,又要适应现代的电子化的学习情景,我们认为这是当前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协作”和“会话”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另两大要素。协作和会话是在学习群体内进行的,学习群体是这两大要素的组织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建构不仅依赖于自身原有的知识水平与经验,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同伴之间及师生之间对知识的共同讨论与理解,即所谓的“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或称为“协同学习”。目前网络课程研发所强调的“交互性”与建构主义的“协作”和“会话”两个要素同义,因此,网络课程的发展方向之一应是加强交互性。

4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

网络课程学习的特点是个体异步学习,没有教师的面授和群体学习环境。实践证明,在个体学习环境中的学生容易迷失方向,学习效率低下,如有教师的指导和学习同伴的帮助,学习效率和效果会大有长进。因此,网络课程不能没有教师,只是教师的角色转换成了网络课程的指导者和管理员。网络课程也不能没有学习群体,只是这一学习群体是以网络为媒介。据此,我们提出了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四层设计的构想。

(1) 第一层面,学生与视频课件的交互

学生与视频课件的交互处于网络课程交互性的最低层。目前网络课程的主讲课件以视频课件居多。视频课件的学习是网络课程学习的基本方式。视频课件的交互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按需点播,自行掌控,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师面授时需要统一进度的问题在网络课程中不再存在。

网络课程的交互性还与界面设计有关。界面设计是一种电子情景的创设,其目的是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和架设便捷的学习路径。所以,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应面向青年学生,艳丽、动感、欢快的界面比较符合年青人的审美情趣。为便于初学者操作,界面的层次不要太多,以三层为宜。

(2) 第二层面,学生与学习资源的交互

除了学习视频课件外,学生还应该研读其他的学习资料,如电子版教材、电子版教案,电子版参考书,等。学习资料不同,对同一知识点的阐述方式,深度和广度也会不同,知识点的不同演绎有利于学生的辨正思维,从而加速知识点的意义建构。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电子资料已很丰富,只需在网络课程上加上链接即可。

这一层面交互的另一内容是在线练习和在线测试。网络课程的练习和测试就教学方式而言与常规的学校教学没有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练习和测试是否在线进行。

(3) 第三层面,师生之间的交互

网络课程的指导教师是不见面的教师,是处在后台的指导者与管理者。指导教师通过师生之间的交互来体现自身的作用与价值。

师生之间的交互方式有“群体交互”和“个体交互”之分。指导教师通过网络课程了解学生的登录情况(即学习时间),在线练习和测试的情况,从而掌握学生群体的学习进度和普遍性的问题;指导教师通过网络课程的信息发布窗口或BBS课程专版发布相应的学习辅导意见,这种交互方式称之为“群体交互”。“个体交互”则主要利用Email系统,由学生通过Email求助,指导教师可通过Email或BBS课程专版进行答疑辅导。目前笔者所在高校的BBS发文权和Email账号均向学生免费开放,所以高校师生之间基于网络的交互通道已经畅通无阻。

(4) 第四层面,学习群体内的交互

网络课程的学习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在于信息共享和支持协同工作。所以,学习群体内基于网络的交互或协同学习十分便捷。学生可自行组织诸如学习小组、讨论组等学习团体,借助MSN和QQ等视频交互平台进行交互,如条件具备,也可以将各自的计算机组成工作组后协同学习。

其实目前最为便捷实用的交互平台应是高校校园网的BBS系统。高校校园网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BBS系统大都比较强壮。如笔者所在高校的BBS系统版面众多,人气旺盛,上网快速而且免费,因此深受广大青年学生的青睐。如在BBS系统上开设课程讨论专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这应该是一个明智之举。指导教师在这一层面的角色应是课程讨论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讨论可以解决若干具体的学习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程讨论广泛的参与性尤为重要,指导教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

5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网络课程实例

基于网络课程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构想,笔者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交互性的层次结构进行了设计探讨和实践。

5.1网络课程的功能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功能设计如图一所示。

图一中的“视频课件管理”处于交互性层次结构的第一层面,“电子教材资料”处于第二层面,“教学信息发布”、“学生登录管理”、“在线练习管理”和“在线测试管理”则处于第三层面。交互性第三层面的交互通道还包括BBS和Email通道。交互性第四层面交互功能的实现则完全依靠校园网BBS系统的课程专版,在网络课程中并没有设计第四层的交互功能。

图1 网络课程的功能设计图示

5.2后台数据库设置

“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的后台数据库采用Access2003。为实现网络课程的交互性,与功能设计相对应的数据库表的设置如表一所示。

表1 网络课程数据库表的设置举例

6实践后的思考

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研讨了网络课程的交互性问题,提出了交互性层次结构设计的构想,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课程上进行了初步尝试。新的网络课程试用以后,在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提高方面确有成效,但这一成果是建立在指导教师的辛劳之上的。在交互性第三层面和第四层面,指导教师都是交互的主角与核心。由于网络课程采用个体异步学习模式,学习进度参差不齐,同一时段有许多不同章节的问题,同一问题又要辅导若干次,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成倍增加,这也意味着网络课程教学成本的大幅提高。这一难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冯小明, 赵春琴. 高校在线考试方式应用前景初探[J]. 计算机教育, 2007, 50 (14): 94-96.

[2] 王楠, 乔爱玲. “视频交互式”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 中国远距离教育, 2006, 107(5): 65-68.

[3] 刘淳, 章强,等. 交互式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6, 42(1): 29-37.

[4] 关德君, 林丽. 基于计算机网络交互方式的探索[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23(10): 40-42.

[5] 刘彦保, 郝继升. 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式和实施方案[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4(4): 34-38.

[6] 乔颖丽, 钟雁. 网络课件中的交互式方法探讨[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2001, 25(2): 89-92.

[7] 陈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 学术交流, 2007, 156(3): 175-177.

[8] 刘水凤.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9(3): 73-76.

[9] 杨晓岚.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网络教程设计[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2): 52-55.

[10] 杨彦萍. 建构主义对课堂教学的基本指导原则[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34: 164-165.

[11] 黄刚. 建构主义理论在操作系统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07, 50(14): 11-15.

收稿日期:2007-10-16

作者简介:冯小明(1960-),女,四川重庆人,计算中心主任,工程师。长期从事计算机应用研究和计算中心的管理、建设和运行工作。

作者:冯小明

课程交互设计论文 篇3:

《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与制作

摘 要: “可交互性”是网络课程设计原则中的重要原则之一,也是评价网络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课程若缺少一个可交互性强的交互环境,则将大大削弱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本文对网络课程中的交互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即:内容交互与人际交互、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教师控制与学生控制、网络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原则,依据这些原则重点探讨了如何从操作界面、导航系统、课程内容等方面对《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的交互环境进行设计与制作,并在实际制作中紧扣主题,紧随设计思路,使网络课程的交互性得到充分体现。

关键词: 《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 交互环境 交互环境设计

随着我国教育终身化口号的提出和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网络学习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网络学习是指在网络环境中通过与教师、学习伙伴、学习资源和课程情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完成当前知识意义建构的过程。在网络课程的制作开发过程中,交互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

一、网络课程的交互环境设计研究概述

网络课程是传统课程在现代网络信息环境下的重建,是教师、学习者、媒体材料和网络学习环境四者持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远程教育专家穆尔按照其交互分类理论于1989年区分了远程教育中的三种交互类型:学生—内容交互、学生—教师交互、学生—学生交互,布尔曼于1994年提出第四种交互:学生—界面交互。其中学生与内容的交互是最基本的,四种交互相互交叉、相互影响,不是孤立进行的;从交互的对象来看,网络课程中的交互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人际间的交互,即学习者和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另一种是人机交互,即学习者与操作界面之间,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等,人机交互的方法和手段是灵活多变的,可创造性非常强,它的质量和设计者的创意与技术功底密不可分。

二、《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遵循的原则

为了给学习者营造一个灵活、适宜的交互学习环境,强化学习者的网络学习效果,《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在进行交互环境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内容交互与人际交互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教师交互和学生—学生交互属于网络学习中的人际交互,其主要任务是保证认知活动的持续进行和有效结果,而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则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习内容是教学的重心,在《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中不仅包括文字性的内容知识,还涵盖网络课程所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远程教学的内容交互是基于学习资源的认知过程,是达到学习目标的直接途径。

(二)同步交互与异步交互相结合的原则。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思想、信息交流的重要性日益被教育工作者重视,并在设计课程中加以注意。由于师生处于时空分离状态,只能借助网上同步或异步交流工具缩短距离,使交流更顺畅更及时。

(三)教师控制与学习者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在设计时应赋予学习主体尽可能多的控制机会,学习者可根据不同需要和学习习惯选择学习内容,决定学习顺序,从而自行控制学习时间和步调,并控制内容间的自由跳转。教师可以根据反馈情况对学习者提出的意见和常遇见的问题集中解释说明,使课程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完成知识的建构。

三、《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与制作

《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中交互环境设计涵盖了操作界面、导航系统、课程内容的设计,看似独立的几部分,内部却存在密切的联系,只有通过综合考虑、合理设计,才能构建一个适宜的交互环境,体现教学的交互性。

(一)设计网络课程的界面,优化交互性。

界面设计的水平影响网络课程的“形象”,操作界面是网络课程与用户的直接接口,良好的界面设计对调动学习者使用网络课程的积极性和有效地进行交互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课程的界面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手段。《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在设计界面时主要从版面布局设计、颜色搭配设计、字体形象设计等内容方面入手,这样做不是为了好看的“包装”,更主要是为了实现建构主义倡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的设计,目的是营造学习氛围,以区别于传统书本教材的单调性。

(二)设计网络课程的导航,增强交互性。

合理利用导航系统是实现高效交互的一个必要手段。《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中大量的超媒体链接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自主控制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信息资源组织的非线性使得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在各页面间自由跳转。

(三)设计网络课程的内容,强化交互性。

《三维动画制作》课程的特点是教学信息量大、实践性强。3dsmax软件本身的功能强大,菜单繁多、内容庞杂,如果只注重课程本身的体系结构和语言的科学准确,术语连篇,就会让学生感觉高深莫测,这种做法实际上忽略了人的认知规律即人的学习应该是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的过程。讲解以具体的实例,带动各个知识点,和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关联,在内容的先后顺序上层次分明。

四、《三维动画制作》网络课程交互环境设计与制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互动环境应灵活多样,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学习是在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的有效交互中进行的,优质的网络课程应能为学习者提供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互动环境。互动学习环境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必须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增强其认知主体的作用。一方面,学习者可以通过与学习资源方便的交互达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远程学习中师生时空分离,因此网络课程应该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交流的机会和空间,也就是应设计交互性的讨论交流系统。

(二)人機交互界面要友好、易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友好的交互界面应该做到形式与内容统一,版式布局匀称协调,色彩配置鲜明新颖,而且适当美化界面能给学习者带来愉悦的感受和体会。

(三)导航策略要统一、易学,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导航设计是网络课程的重要部分,良好的导航可方便学习者学习,减少其他信息的干扰,提高学习效率。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多种导航方式。

此外,网络课程设计时还应该提供学习者如搜索引擎、资源站点链接等导航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

五、结语

在网络教学中师生的时空分离,造成了教学交互与传统课堂上面对面的交互有本质不同,学习者网络化学习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网络课程的交互水平。我们在对网络课程进行设计制作时,不仅要对网络教学中的教学交互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而且在实际的交互设计中要力求探索交互规律,创造灵活多样的网络课程交互环境。

参考文献:

[1]戴心来,陈齐荣.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及其设计探究[J].电化教育与研究,2005,(9):69-72.

[2]郭利周,郭晓萍.网络课程的可交互性设计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6,(7):63-65.

[3]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3上):24-28.

[4]陈丽.远程教学中交互规律的研究现状述评[J].中国远程教育,2004,(1):13-20.

[5]胡欣,刘惠芬.交互式网络教学特性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2,(10):65-67.

[6]梁勇,李元.试论网络课程中的教学交互[J].教育与职业,2005,(12下):142-143.

[7]陳丽.术语教学交互的本质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2上):12-16.

[8]冯乃光.从交互的重要性谈网络课程的后台管理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6,(11上):65-68.

[9]舒存叶,张雷,赵蔚.网络课程交互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4,(11):70-72.

[10]张伟,沈瑞珠.自主式学习的网络课程设计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0):51-54.

[11]袁新瑞.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1):47-51.

作者:周海莹

上一篇:个人述德述职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工作项目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