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的政治教学论文

2022-04-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情境教学也叫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创设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其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好处。实践证明,运用“情境教学法”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境教学法的政治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情境教学法的政治教学论文 篇1:

情境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摭探

摘 要: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身临其境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注重巧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政治课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运用政治知识。

关键词:初中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情境教学法;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在传统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应试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生硬地向学生灌输,课堂氛围单调乏味。因此,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效率较低。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情境教学法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将理论知识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本文对情境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一、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情境教学法注重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纯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一起讲”的复合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政治课教学中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时代性且贴近生活的情境,可以有效地弥补“应试式”“填鸭式”教学方法的缺陷,有效地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政治课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设计技巧

政治课内容严肃、抽象,教师如果单纯地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往往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巧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以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巧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

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Novalis)说过:为了正确地认识真理,我们必须怀疑它,并同它辩论。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时不时穿插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认识程度,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例如,在“与诚信同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诚信的内涵、懂得如何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等学生观看之后,教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并回答。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提出“影片中主人公的行为是诚信还是不诚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其行为进行辨别,然后提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诚信的行为”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诚信”行为进行讨论,最后提出“怎样才能做到诚信”的问题引导学生对自身诚信状况进行反思。教师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能让学生逐步加深对政治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巧设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影射,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生活案例的模拟,生动形象地将理论知识展示给学生观看,避免抽象死板地分析教材内容,以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笑对生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明白: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也会出现一些挫折。而如何面对挫折并解决挫折,是课程重点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结合生活场景模拟一个案例,然后选择几个学生对案例进行个性化演练。学生演练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案例中的角色有没有遇到挫折”“面对挫折时他们的行为对不对”“怎样的处理方式才是正确的”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更好地明白怎样做是正确的、怎样做是错误的、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3.巧设游戏情境进行教学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增设一些游戏环节,给予学生一些小奖品(可以是小本子或者糖果之类),以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例如,在“做守法公民”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什么是守法、怎样做才是守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增设趣味抢答小游戏。根据政治课程内容,教师可以设计5个~10个问题,然后制定分组抢答规则。这个游戏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結语

政治课是理论知识为主的课程,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氛围的营造。要注重巧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个性特点、贴近时代脉搏。要通过有效的方式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充分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活跃政治课堂教学气氛,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裕用,李春醒.构建中小学“新”课堂文化的几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8(02).

[2]郭会芳.情境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堂上的应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作者:周丹娜

情境教学法的政治教学论文 篇2:

情境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情境教学也叫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创设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其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好处。实践证明,运用“情境教学法”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情境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大量生动、逼真的案例,给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

二、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对所学内容是一种静止的、孤立

的抽象认识。而情境教学法通过视觉材料、经过分析,将书本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会比较深刻。

三、有助于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大量案例的使用,能将社会这个大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让学生进入案例情景,设身处地做出反应,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到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境教学会借用大量的教学案例,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案例的使用上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对案例的取舍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注重方向性

政治课教学中应做好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所以,教师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如果教师上课时大谈特谈的都是一些消极的东西,学生容易产生误会,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运用案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

2.注重时效性

高中政治课的时效性很强,案例的选用应紧跟形势,是发生不久的、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事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

3.注重趣味性

所用案例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

总之,情境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是属于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应大力推广。

(作者单位 广饶一中)

作者:于洪林

情境教学法的政治教学论文 篇3:

情境教学法在政治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摘 要:政治课程可以有效规范学生的个人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成长为有道德、有想法的新时代好青年。但是初中政治理论性较强,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掌握知识。

关键词:初中政治;情境教学法;有效应用

情境教学法指的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会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让学生通过背诵把知识记下来。学生在这种状态下,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机械地进行记忆,再加上政治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强、相对枯燥的学科,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对政治学科的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所以,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就要转换思维,以具体的情境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政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成长。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在政治课堂上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法教学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政治是一门从生活中来,又回归到生活中去的学科。但是在传统模式下的政治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仅仅以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说教,让学生逐渐生出了厌烦的情绪,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政治理论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进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效果。

比如,在教学“珍爱生命”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懂得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笔者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交通事故和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惊险场面,之后提出“这些交通事故发生的共同点有什么”的问题。很多学生都回答是因为违反了交通准则、不珍惜生命导致的。紧接着,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遵守交通规则,明白向他人宣传遵守规则的意义。学生在观看过视频之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很高,有的学生就提到了过马路、坐公交车等时候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学生提到了要制作手抄报,贴在学校的展示栏。这样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创设的情境,不仅能够给学生以体验,还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由此可见,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让学生明白政治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解决疑惑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合理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提出的问题,认真了解学生的疑惑,这不仅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也是促进师生交流的好机会,能够加深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创设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情境,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让学生在问题的作用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发现、探索、研究的过程中,可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尊重和维护隐私权”的过程中,笔者为了激发学生思考,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红最近申请了自己的QQ号码,并且常常跟同学聊天。但是,有一天,小红的妈妈提出要查看小红的聊天记录,否则就要马上关掉电脑,小红妈妈还要求小红把QQ密码告诉她。之后,笔者提出了问题:“你从小红的遭遇中感受到了什么?”有的学生马上就提出了,虽然是面对妈妈,但是QQ密码也是不可以告诉的。在听过这个同学的回答之后,有学生就提出了:“我是不想告诉家长密码的,但是不说又觉得对不起家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才是正确的?”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小组就提出了,还是不应该给妈妈看,虽然是子女,但是也有自己的隐私权。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大家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隐私权的概念进行了充分思考,并且形成了正确的认知。

三、创设案例情境,开阔眼界

初中政治以品德教育为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成为正直、果敢、讲文明、有道德的人。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案例创设情境,让学生能够了解政治问题,并感受到政治的应用价值。同时,教师可以把近期发生过的、传播较为广泛的新闻人物或事件当作案例。但是,教师在选案例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进来,愿意了解和探索。所以,可以把学校中、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状况当作案例,比如文明事件等,以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示范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件作为案例,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此外,教师还要适当将事件进行延伸,以拓展学生视野,教会学生用政治的眼光看生活、看世界,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比如,在“追寻高雅生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广场舞的视频。之后笔者提出了问题:“你身边有没有喜欢跳广场舞的人?你觉得这是高雅生活情趣的一种吗?”紧接着,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组成了书画组和歌唱组,并对案例进行分析,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实现了高雅情趣的培养。

四、创设表演情境,提升能力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表演欲望强,并且在动态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的能力更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以学生的表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全心全意地面对课堂,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比如,在教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劇本,并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演学生和家长,表演了这样一个故事:学生A准备出门上学,但是A的爸爸(学生B扮演)拦住了他并说:“孩子,你不要再上学了,跟爸爸做生意吧。”但是学生A没有同意,他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并且在学校的帮助下,说服了父亲,为自己争取到了受教育的权利。笔者将公民权利和如何维护自己权利的部分内容融入这个故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观看以及表演的过程中掌握了基础知识。由此可见,表演情境的创设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功不可没的。

总之,教师要转换思维,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初中政治的学习过程中形成完善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进而提高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石云英.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上的运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2):128-129.

[2]徐刚.浅析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2):148-149.

作者:费颖芳

上一篇:发改委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日常生活中幼儿园德育论文